活力设计

2024-10-30

活力设计(通用12篇)

活力设计 篇1

新课程推进中,课堂活动的设计和使用成为体现课改核心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的正确选择和使用能激活课堂,促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学生也会更加开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活动看似比较多样,但未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实际,重形式轻效果,对学生的启发度不够等。因此,教师要优化高中课堂活动设计,利用多元活动,巧构活力课堂。

一、巧设导入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活动的设计要尽量立足学生现有的生活体验,关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巧妙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点燃英语课堂。在设计英语课堂导入时,应突出导入的新颖性、针对性,以全面吸引学生的眼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英语课堂。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The world online”单元时,教师设计brainstorming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激发出来。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与网络电脑有关,教师可以设计能够引发较广、较多思考的头脑风暴活动,激活英语课堂。学生快速说出自己知道的有关互联网和电脑的单词,师生互动可以继续顺利推进:Which way do you prefer to use to keep in touch with your friends? Why? 这种安排可以更快地将学生带入新设的话题讨论中来,英语课堂氛围也就得以更加顺利成功营造。除了设计头脑风暴活动,教师还可以设计游戏活动、歌曲活动等,以丰富的活动设计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完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效果

(一)设计探究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新课改更多地呼唤教师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学生的学才是科学评价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建立在对学生课堂表现为主的探究活动才是重点。教会学生学习可以利用活动作为有效的载体。所以,这对探究活动的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应对活动可能出现的各种学生表现有更多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切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展开开放式讨论。这样的教学安排会更好地引导学生融入探究活动,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

(二)设计情景活动,活化课堂教学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讲授基本的语法、句型,应将目光关注学生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更好地使用情景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定的情景活动,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更能活化课堂教学,让英语课堂更精彩纷呈,让英语课堂跳脱固定的模式。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Law and order”单元时,教师设计情景模拟活动,促进学生主动融入情景交际表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该情景的营造在培养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现存法律、法规知识的灵活使用,正确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情景活动:请模拟一次交通违规或者违法的情景,并利用英文对话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在这个情景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发挥想象,设计是什么类型的违规,然后“交警”与“驾驶者”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受到了法律的什么制裁等。这样的情景活动趣味十足,学生自主找搭档设计对话,英语课堂瞬间活跃起来,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培养。

三、拓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能力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拓展类的教学活动,辅助教学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力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与提高。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Getting a job”单元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小组中通过和不同教材中文章所涉及的不同角色进行课外模拟演练,从而真正学会利用英文应聘工作。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教师随堂抽取小组,上台展示模拟活动,并当场点评,从而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对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教师也应格外指出。又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9 中的“Other coun-tries,other cultures”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手抄报”活动,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国家,自主制作一份具有一定创意的英文手抄报。这些拓展活动可以促使每位学生均能主动参与其中,他们在活动中均可以得到一定的发展。

总之,在设计多元活动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进行综合设计,以真正利用有效的多元活动,巧构活力高中英语课堂。

活力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经济成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2)能力: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自觉坚持它,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知识: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明白各自的地位与作用;懂得怎样坚持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2.难点:我国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并与同学交流之。2.老师:查阅网络,制好课件。

★学情分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老师一定要设计身边的案例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感性认识,理解深奥的理论知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4分钟左右)

方法指导:播放一段3分钟的关于我国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视频,从而引入对本课的学习。并带着如下问题走进自主学习:

(1)视频中体现了我国当前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我国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5分钟左右)

方法指导:自主阅读教材,在课本上用铅笔标出如下题目,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要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着重标出,在解决好下列问题之后,再用这些知识来思考看视频后展示的题目。自己不会的可向本组内其他同学同学讨教,再不会的可上黑板写出来,全班同学探讨:

1、现阶段,我国存在哪些经济成分?它们是如何分类的? 请画出示意图。

2、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各是怎样的?请将关键词写下来。

3、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各是怎样的?请将关键词写下来。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6、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成败的标准是什么?(即:什么是三个有利于?)

三、合作交流(5分钟)

方法指导:各小组将不会的问题汇总,写在如下区域并写在黑板上,由其他组同学回答,再不会的问老师,由老师解答。能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得5分,能够解答、评价其他组问题的小组每次得2分,能够对其他小组的问题提出质疑、并有精彩评价的每次得5分。问题展示区:

四、走进生活(20分钟)

方法指导:由各组先进行组内讨论,组织最佳方案,然后抢答,各组B层同学回答,A层同学进行补充、质疑和提出问题,能够抢答展示的小组得2分,能够对其他小组回答补充、有效质疑和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小组得5分。

(一)小调查:你的家人在什么地方上班?你知道这些地方属于什么经济成分吗?

(二)这几年我们营丘镇的经济发展迅速,一系列私营经济蓬勃发展起来了,但很少见到国有或集体经济落户大庄,这是否说我镇没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师观点如下)

⑴营丘镇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与镇政府的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政策是分不开的。⑵营丘镇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营丘镇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营丘镇的经济实力,有利于提高营丘镇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营丘镇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⑶在营丘镇范围内可能私营经济的比重要高,但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并且公有制经济正在迅速、健康的发展。

⑷现在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加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正在显现。

五:课堂小结(1分钟)

同学用两三句话,概括本节课收获,发言者每组得1分。老师概括各小组得分情况。

六:课堂达标训练(10分钟)

企业活力的设计与实践 篇3

企业活力及设计

企业活力是指企业作为有机体通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良性循环中所呈现出自我发展的旺盛生命力状态。企业需要设计,设计决定着企业的活力。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讲过:“21世纪是工业设计的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成为明日的落伍者。”同样,一个不注重工业设计的企业更加成为明日的被淘汰者。企业要生存,改革是关键,因循守旧是没有出路的。设计本身是一种创造性行为,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香港理工大学的林衍堂先生讲过:“设计就是经济效益……面临世界贸易全球化发展,如果缺少工业设计在工业产品领域中的必然作用,中国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显而易见,不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企业,忽视设计必然注定明天的失败。中国的经济需要发展,中国的企业需要生存、壮大,就需借助设计,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引导,实施设计管理战略。只要设计管理在企业中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并能自上而下的发展起来,企业就将充满活力,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将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影响企业活力的因素主要是它的获利能力、竞争能力、生长能力、应变能力、凝聚能力和企业形象力。通过分析企业活力的结构,可以找出企业的薄弱环节,然后对症下药,有效地发挥企业的整体功能。企业获利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企业竞争能力、生长能力、适应能力和凝聚能力的基础和综合体现,是企业活力的结果。企业竞争能力是企业生存本能的表现。企业只有竞争才有活力,只有有了竞争,企业才会有压力。凡是在社会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的企业,必然是有活力的企业,否则只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企业生长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前提条件,企业的生存必须建立在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上,否则企业必将失去生存能力。企业适应能力是企业对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它主要是通过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来实现的,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生产进行调整,调整得越及时,越顺利,企业应变能力就越强。企业凝聚力是以企业职工对企业的态度表现出来的,凝聚力的强弱,关系到企业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企业整体功能的发挥。企业形象力是塑造和维护个性化鲜明、冲击力极强的形象去参与市场竞争。它要求企业从深层的灵魂塑造、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到企业在形象的整合等进行彻底的“洗心革面”;它是在“理念与价值倒向、传统与发展、决策与经营哲学、规模与设备投入、人力与技术储备、产品与市场拓展、服务质量的保证、公益与社会责任”等各个层次上展开的全方位的变革。

增强企业活力的设计与实践途径

1、管理创新是全面提升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创新是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一种经常性行为,是企业组织充满活力的保证,是管理者对外部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体现。所谓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指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长期以来,人们将管理的职能定位在为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方面。企业管理创新包括思想与理念创新、经营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与模式的创新、运作流程创新、技术与方式方法创新、市场与产品创新等内容。管理者如果缺乏这种创新精神而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最终会导致企业的衰退和倒闭。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家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管理或企业战略、组织、技术、文化管理的某一方面的方略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提升企业活力的过程。

2、企业素质的培养是提高企业活力的关键。企业素质是指构成企业各要素的质量及其相互结合的本质特征,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整体功能。看一个企业的素质好不好,主要的不是看它的规模大小,或职工人数的多少,而要看这个企业的“质量”好不好。企业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即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和人员素质。企业素质通常是通过企业能力得以反映。企业能力是企业素质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四种能力:一是产品的竞争力。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盈利能力和产品适销能力两个方面。优秀的企业,必须有一两个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二是管理者的能力。即企业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控制与协调能力以及它们共同依赖的管理基础工作的能力。它直接决定了企业人、财、物中的潜力和潜在优势的发挥。三是生产经营能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过程、资源输入过程、产品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过程、售后服务与信息反馈过程等。这些过程的好坏都是由企业的技术素质、人员素质的管理素质共同决定的,是这三大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四是企业的基础能力。它包括企业的基礎设施对生产的适应力、设备技术能力、工艺能力、职工文化技术能力、职工劳动能力及企业职工的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和自主管理能力等。企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功能的提高。

3、企业家精神打造企业活力的创新源泉。许多人将管理小企业的管理者与企业家行为混为一谈,并认为所有的小企业管理者都是企业家,都代表着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通常是指那些开创新事业的管理者,企业家精神则是指在新的市场、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上进行创新、投资和拓展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特征导致了企业管理领域的全面创新,集中于一点就在于知识型管理,即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的管理。作为跨入新世纪的管理人员,必须懂得如何对更具创新性的项目团队运用各项主要的管理职能。企业必须树立危机意识,重塑甘冒风险和自信进取的价值观,提高应变能力,建立快速反应系统。企业家要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创造企业管理创新源泉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促进创新的最好方法是要造成一种人人谈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组织文化氛围,使那些无创新欲望或有创新欲望却无创造行动、从而无所作为者自己感觉到在企业中无立身之处。企业成功的关键是造就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队伍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4、构建“学习型组织”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因为企业组织在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谁拥有前沿的知识,谁就占有竞争的制高点。展望21世纪,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建立多元反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和互动的组织氛围,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能力边界,将是未来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培育和建设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竞争力是一种基础和源泉,蕴含于企业内部,是一种无形的综合的力量,是企业资金、技术、人力资源、产品、企业形象、宏观政策、营销等力量的集合,具有很强的独特性、综合性,是企业在竞争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相对的优势。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持续不断的增强企业活力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就要构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型组织,提升企业经营创新能力,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5、打造企业管理的文化力有利于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状态。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中存在文化,文化中存在力量。这个理论的发现在管理界引发了一场根本性的革命。随着人们对企业管理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成为我们的共识。企业资产规模的大小已经不能简单地靠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多少来衡量了,一个商标、一个专利、一个品牌本身都可以代表巨额资产。世界许多著名公司非常注重用优质的无形资产来装备自己,并靠其占领市场,取得巨额利润。企业实施科学的管理,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企业管理的成果又会凝结成企业文化,融化在员工的思想中,支配着员工的行为。打造企业管理的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文化建设是名牌之魂,是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不注重无形资产的经营,不注重对知识进行管理,就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和活力。因此,企业要打造企业管理的文化力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状态。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破性的进展和广范围的应用,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际化,这使得企业管理在管理思想、方法、手段和组织等方面都有重大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企业只有尽快地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时期企业管理环境变化的新的趋势、新的特点、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才能在新时期快速多变的经营与管理环境中呈现出自我发展的旺盛生命力状态,求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活力丧失中的小区设计 篇4

当今时代,快速城市化虽助推了居住小区设计的繁荣景象,但活力却在大量的作品中逐渐流失,小区设计似乎形成了固定框架,曲线的路网,围合或联排的居住建筑,大面积的绿化,规划者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而设计的小区,是否能提供给居住者舒适的空间。

1 小区设计中的误区与失当

1.1 冷漠的居住建筑

在户型上多数建筑物采用中间天井式的一梯多户住宅形式,导致了单个建筑户型内部出现了暗房,特别是卫生间和厨房此类空间,被置放在次等位置,采光排风设备成为必需,不仅使用不便,也造成资源的浪费;过分强调外观设计,不注重当地文化和周围环境,将一些不伦不类的屋顶、色彩搭配组合,某些细部元素也被不恰当的大量采用,如不利于节能的飘窗等;除此之外,为保障安全,居者自设的防护栏也将建筑融入了钢筋铁骨之中。

1.2 平面的环境景观

景观设计亦片面追求空间构图,试图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购买者的视线,如:在造景的时候,大面积的引水开湖,造喷泉水景,甚至期望达到户户门前碧水流过的景象,实际上,一方面由于气候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水景的费用会分摊到住户身上,也就不难发现不喷水的喷泉;以大面积的二维草地代替乔灌木的地位,最终导致了绿树在楼房中游泳的尴尬景象。

1.3 不便利的道路

小区内的道路设计按照规范要求应当通而不畅、顺而不穿,曲线路网应运而生,但如果只单纯追求自由的意境,设计毫无依据的曲线,必然会导致虚而不实的道路网诞生,虽然利用边界红线后退区域设计的小区环线能实现人车完全分流,能够保证小区内部的安全与安静,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小区车行道上必然冷冷清清,小区的活力也是一种流失。

1.4 指标的迷惑性

小区规范中确定的各类指标只是为保证小区基本运行而制定的,是设计者设计小区的依据,但是小区活力与规范指标并无直接关联,如指标中的建筑密度、容积率只能反应建筑的集中情况,而非人的状况,因此,正确的指标并非是活力的体现,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2 小区设计的活力之源

2.1 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

对各年龄层次的需求、活动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主要活动人群——老人以及幼儿,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老年人的交际范围有限,更倾向于小区内部的健身、聊天、下棋,而幼儿则是由于其生理和心理都未能脱离家庭核心,并易于在户外结识同龄段的玩伴,亦成为主要的庭院活动人群。潜在活动人群——青少年,心智基本成熟,已经具备自己的社会圈,不愿意与陌生人交流,但其喜好运动,只要有适宜的场地,仍是小区活动者中的组成部分。活动较少的人群——中年人,特别是上班族,白天大量的与他人打交道,回到家已不希望跟外界发生关联,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特征,因此只能尽量创造舒适的绿色外部休闲空间来吸引其活动。

2.2 外部公共空间的设计

外部公共空间可供人活动的区域称之为场地,而在有人活动的时候称之为场所,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小区庭院这类半私密的空间,人的心理更趋向于场所,而非场地,将形形色色的人群作为一种风景。如停车场周围,建筑的入口,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都是场地设计的最佳选择,以人的活动吸引更多人的聚集而产生交流活动。

2.3 尺度的重要性

如果将小区看成是放大的城市,尺度的重要性更能体现,尺度丧失也就丧失了人情味,人们就会尽量少活动甚至不活动。如果按扬·盖尔对户外活动的三种分类——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小区内的活力来源属于自发性活动,只有外界给予了停留的信息,人才可能自动的产生活动。

3 重塑活力的建议

3.1 激发活动产生的建筑

好的建筑设计是内外相互联系的建筑,同时能鼓励交往,张永和曾说过:“住在40平米的房子内,由于室内空间的不足,人们会被鼓励到户外去活动,交往由此产生,但是住在120平米的房子内,人们就很少考虑出去了。”而同时户型的完善独立与交流意愿的产生又是一个矛盾体,因此户型设计应当小而精。

3.2 场所的人性化设计

1)人文关怀。居民老龄化趋势已经无法阻挡,有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将超过3.3亿人,成为世界上老年人绝对数目最多的国家,由于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存在,面对这一发展趋势,老年人的活动应成为小区设计中的重点。2)合理的空间尺度。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空间是尺度衡量的标准点,从南北向来看,建筑间距根据不同地区的日照系数而得,尺度比较适宜,因而,小区的空间尺度主要受到东西向的影响,间距较小,会成为狭长地带,较大,则宽阔度就超出了安全感底线,以小区中心绿化为例:城市设计理论认为当高∶宽=1∶1时,空间界定感最强,这也是南北向尺度适宜的主要原因,而从1∶1~1∶4空间的界定感渐弱,但是当周围建筑高低相差过大时,也会使空间界定感不强,可以辅以布置标志小品,使小型空间感增强,最易产生轻松的空间是小区入口处,也可借助此产生占领感。3)适宜的绿化绿化首先应尊重现状,尊重当地的特色,多选择易成活树种,树木与草地,竖向与横向应该有适当的比例,并非树木越多越好,反之亦然。其次,由于南北方存在气候上的差异,绿化的作用也有所差异,北方的小区可以在西北方位考虑栽种长青的树木,抵御寒风,而南方则在东南方位考虑落叶的树木,改善通风环境。4)联系的场地。在一般情况下,人步行的活动半径为400 m~500 m,可能看清别人活动过程的距离在20 m~100 m范围内,因此,创造活动空间时,应尽可能在场地之间形成短截的步行交通,就可以将人和活动更有效的集中起来。5)覆盖的空间。在小区的景观创造中,应当考虑有遮盖的空间,例如亭、廊等,这类空间能抵御气候以及天气的影响,使居住者能够坐下来产生长时间的活动,如打牌、下棋、聊天……6)变化的地平面。变化的地坪能产生停留的心理暗示,能够使居住者产生活动区域的边界感,特别是儿童活动场地以及小型广场,上升或是下降的地平面,能够给人安全感。

4结语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小区设计的活力来自于人的活动,而只有活力化的小区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摘要:从设计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规划中的不恰当之处,认为小区活力的丧失是由于设计者“白纸绘图”,忽略人的深层次需求,最后提出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善户外逗留条件,主要为人文关怀—合理的尺度空间—适宜的绿化设计。

关键词:小区设计,活力,居住

参考文献

[1]白德懋.漫步北京城:一位建筑师的体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白德懋.居住区规划和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电子版)[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6]周俭,蒋丹鸿,刘煜.住宅区用地规模及规划设计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1999(23):38-40.

活力设计 篇5

花到三春颜色消,月过十五光明少。青春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有着不同的含义。青春,是始终充满着活力的字作文眼。青春,伴随着充满活力的岁月,丰富了我们充满迷惘的双眼。

青春的幻想是一阵被你秋水般的双眸点亮的季风,是一场被你沉鱼落雁般的微笑迎来的细雨;小学生作文 wwW.

青春的遐思是一片让三月菲雨打得湿漉漉的花瓣,是一片让瑟瑟秋风染得黄灿灿的落叶;

青春的憧憬是一双驮着朝阳飞跃地平线的翅膀,是一把载着秘密开启智慧门的钥匙;作文

青春的友谊是一抹渲染辉煌流泻甜蹂的七色阳光,是一缕勾勒美丽散发的五彩薄雾;

青春的情愫是一串洒满月光洒满祝福的紫风铃,是一颗蕴含温馨蕴含生气的.蓝宝石;作文

青春的回忆是一只让时光凝住了翅膀的青鸟,是一叶让岁月停住了脚步的扁舟;

青春的绮梦是一篇绵绵无尽的玫瑰色的美丽童话,是一曲朗朗上口的茉莉香的动听乐曲;

青春的故事是一首清纯隽永的抒情散文诗,是一幅甜美且珍贵的写意风景画;

青春的心曲是一串串花雨般缤纷的同灵音符,是一匹匹纵横驰骋追逐落日的不羁野马;

青春的希冀是一朵邂逅在活力街口的绚丽彩云,是一个灿烂如花共同放飞的浪漫日子;

青春的足印是一道潇洒地向远方延伸的求知轨迹;

青春的岁月是一个荡漾这活力的世界,是一块蕴含着典雅的里程碑,上面刻着青春的另一种注解:

活――力――四――射!

无――怨――无――悔!

青春是在困难面前毫不气馁的乐观情怀,是在哭辣酸甜环境中的蓬勃朝气,还是在充满活力的岁月中的奇思秒想。

设计开放有活力的数学作业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作业设计 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018

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认为,“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它具有监控、巩固、反馈的功能.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以“考试为本”,教师以“分数为本”.教师存在为什么学生有“愚公移山”精神,整天湮没于书山题海之中仍会反复出错的困惑,学生存在为什么在作业中感受不到丝毫快乐的困惑.究其原因,是传统的数学作业以机械套用公式、抄写法则、枯燥训练、作业形式千篇一律的固定方式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抹杀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使学习数学变得毫无乐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作业形式单调乏味,以笔答题为主,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趣味性.教师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丰富作业形式,引领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新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布置差异性作业

由于学生的学习背景、基础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迥异,他们表现出来的接收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避免“一刀切”的作业内容,要留有弹性的空间,在难度、数量上合理掌控,让每位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使后进生能获得成功,优等生也有发展的空间.如在教学《平方根》时,教者设计如下习题.

基础题:(1)(-9)2的平方根是多少?(2)若a的平方根是±5,求a的值.

提高题:(1)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哪些?

(2)若m=2-a+a-2+8,求am的平方根是多少?

拓展题:观察下列各式1+13=213,2+14=314,3+15=415,…请将你猜想到的规律含自然数n(n≥1)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探究型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经历调查、测量、实验等探究活动,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1.调查型作业.在“大数据”时代,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积极参与调查活动,在收集、筛选、整理数据中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如在学完“统计”的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我校学生每天的零花钱有多少?大概花多少钱买文具?花多少钱买零食?花多少钱买资料?”有学生会说不知道,也有学生会通过调查校园商店、走访其他学生等方式了解实情后再进行估算.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布置作业,让学生对全校学生的零花钱使用情况制作统计表.通过调查,引导学生将学习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应用意识.

2.操作型作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撰写周记、小论文等完成作业方式深入探究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认知水平.①撰写数学小论文.如在教学《勾股定理》内容后,教师让学生针对一些勾股数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以《奇妙的勾股数》为题撰写论文,引导学生从常见的(3,4,5),(5,12,13),(7,24,25)发现“勾”是奇数的情况下,勾为2n+1,股为2n2+2n,弦是2n2+2n+1,并由此推出(9,40,41),(11,60,61)……有学生发现勾为大于4的偶数时也存在勾股数,如(6,8,10),(8,15,17),(10,24,26),即勾为2n,股为n2-1,弦为n2+1,以此类推,还有(12,35,37),(14,48,50),(16,63,65)等都是勾股数.

②体验型作业.教师要布置一些体验作业,让学生在活动探索中进行认知与情感体验,以达到对所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如有一个湖,A、B两点位于湖的两侧,现欲在AB之间建一桥.但无法直接测量A、B的距离,请利用全等三角形模型设计一个测量A、B间距离的方案,并说明理由.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在湖外取一点C,找到A、B关于点C的对称点A′、B′,根据SAS可证得△ABC≌△A′B′C,由此可以得到AB=A′B′.

3.应用型作业.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困囿于应试教育模式,让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割裂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应用价值.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教师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如一架长为5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4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0.25m,你认为梯子的底端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设计应用型的作业为学生提供探索实践的机会,创设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活力设计 篇7

●设计趣味性作业,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曾经有教育家这样说过:“作业是教师精心给学生准备的一个礼物。”既然是礼物, 教师就要精心挑选, 要让作业充满趣味性。因此, 我设计作业时, 就尽量多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业, 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爱学者。

例如, 在讲到《形变动画》这节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形变动画的意义并掌握制作形变动画, 在课堂上, 我给了他们一些变形金刚的素材, 让他们制作变形金刚, 在制作“变形金刚”形变动画的过程中, 学生既掌握了如何制作形变动画, 又让他们对动画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设计生活型作业, 让课堂回归现实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要活的书, 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 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 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 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 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 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这些话, 为我们指明了设计信息技术生活化作业的方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 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作业, 让信息技术回归生活, 把信息技术作业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讲到制作多媒体作品时, 我就以《美丽的家乡——溧阳》为题, 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宣传自己家乡的多媒体作品。学生们一听到是宣传自己的家乡, 都非常感兴趣, 通过此作品的制作, 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热情, 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设计开放式作业,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是新课改中所提倡的, 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开放式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改要探索的内容之一。

对于开放式作业, 我们要转变传统的作业观念, 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堂无差生,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作业内涵, 只要是体现学生性情的, 有真情实感的, 有深刻的学习体验, 并能围绕课堂知识点的作品都是好作品, 让学生认识到做的不仅是作业, 更是表达了自己思想和真情实感的作品。

例如, 在讲Word文字处理的时候, 我就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制作自己的胸卡, 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结合所学的知识, 不拘泥于固定形式, 创作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这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部分作业如下页图所示。

●设计探究性作业,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长期以来, 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 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为避免这样的误区, 我们在设计作业时, 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信息技术活动经验, 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为主的探究性作业, 使其在信息技术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这样完成的作业印象深, 效果好。

例如, 在讲到《认识计算机》这节内容时, 可以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先到自己家附近的电脑商店或电脑公司参观计算机的组装过程, 或者也可先了解一下自己家里电脑的配置及主机里的硬件。这样他们对主机里的硬件就有了比较具体的概念, 再上课时, 当我把电脑硬件拿给学生看时, 很多学生都能清楚地说出各硬件的名称, 说明很多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都深入了解并掌握了电脑的各种硬件了。

●设计层次性作业,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作业设计方面要讲究层次性,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 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让不同的人在信息技术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应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他们作业的难度, 解决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适当拔高要求, 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解决他们“吃不饱”的问题, 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提高。

在教学中, 我一般把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 “A层次”题为基础作业, 是每位学生必做题;“B层次”题是选择性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选择, 可全做或部分做) ;“C层次”题为挑战性作业 (难度较高, 主要针对“吃不饱”的学生) 。总之一个目的, 就是让每位学生都能从信息技术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层次化作业的布置应注意两个问题:首先, 不可硬性要求某些学生做哪个层次的作业, 那样会使一些学生产生被老师轻视的感觉, 作业层次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其次,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 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 防止偷懒思想的产生与蔓延。

●设计合作型作业,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新课程也明确指出, 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通过设计小组作业, 不仅能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在合作中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例如, 在讲到《设计“我爱我班”主题网站》时, 我让学生自由选择, 五个人组成一个作业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 他们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完成作业前, 每个小组都要提交详细的分工计划,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和监控, 培养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作业完成后要求学生要认真总结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得失, 为后续小组合作学习积累经验。

●设计整合型作业,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整合, 是以其他学科知识作为载体, 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信息技术、生物、化学、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中去,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 在学生学习了《地球的运动》后, 可以让学生利用Fash软件, 把初中地理课程中地球的运动过程通过Flash动画表现出来。

“二度设计”让英语课堂再添活力 篇8

一、课前“二度设计”, 未雨绸缪

课前“二度设计”是指在上课之前的第二种教学方案。严密的思路, 周密的计划, 是成功的第一步。成功的课堂教学都是建立在课前预设充分的基础上。只有在深入了解学生, 认真钻研教材的前提下, 从学生的视角理解教材, 思考问题, 预设不同的授课方案, 才能做到成竹在胸, 有备无患。课前“二度设计”应重在引导。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 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向, 积极呵护学生的不同思维方法, 激励创新。

曾经我听过这样一课, 该课主要教学“Can you...?Yes, I can.No, I can’t”的句型。教师首先利用学过的动词或词组名称引出新句型。T:Hello, ×××.Can you swim?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在预设教案时, 先教肯定回答, 因此他点头示意学生肯定回答, 但那位学生并没有反应过来, 而是回答“No”。教师对其回答大感失望, 拼命示意, 直至学生回答“Yes”, 才大感松了一口气。在我看来, “Can you...”这个问题本身是在询问学生的能力, 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但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却将教案设计得太“死”, 在实施过程中, 一味拉着学生往自己预先设计的思路走, 对不符合预设的答案草率地否定, 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类似这种情况, 在预设教案时, 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会产生两种回答, 那么教师就可以设计A、B两套方案 (A.学生先肯定回答的教学流程;B.学生先否定回答的教学流程) , 然后根据教学需要随时穿插、变化;或在教案旁另辟一栏, 以供修改或记录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这样就可避免上述教师紧张、学生无奈的状况。

在教学3B Unit 10 A good idea中的句型“Do you like...”时, 我就考虑到学生会出现“Yes, I do”或“No, I don’t”两种答案, 便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如果学生说“Yes, I do”, 我就顺势引出第二个句型“Let’s go swimming”的教学, 在学生对两个句型操练熟练后再教学其余动词及句型“What do you like”, 如果学生说“No, I don’t”那我就先教句型“What do you like”。在学生模仿跟读的基础上, 再由我引出其余动词的教学和句型“Let’s go...”, 虽然是两种教学方案, 但殊途同归, 目标一致, 最终都是为掌握三个句型服务:Do you like...?Let’s go...What do you like?课前的“二度设计”, 是教师未雨绸缪的良策。通过课前的“二度设计”, 课堂上教师就能更多地关注学生, 尊重他们的想法, 顺应他们的思路, 师生就能和谐互动, 协调发展。

二、课中“二度设计”, 运筹帷幄

课中“二度设计”是指上课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 这种设计具有灵活性和生成性, 与教师课堂驾驭的能力、应变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 课中“二度设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 总是存在着一些缺陷。因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然而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是动态生成的, 又是具体的、不确定的, 只有在学习活动中才能呈现出来, 我们无法预测。因此在实施教学预案时, 当学生的活动偏离了教学预设时, 教学环节的推进不妨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 灵活展开教学, 及时找准教学的起点, 找到师生沟通的方法。同时也要学会蹲下身来, 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 并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特别是在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时, 教师更不能拘泥预设的教案, 应及时改变预设目标, 重新设计开放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流程。也就是说, 教学的起点应该是现实的学习状态, 学生的困惑、疑问和需要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生长点。如在教学时间和“It’s time for...”句型时, 在原来的教案预设中, 我准备让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用法后再在第二课时呈现“It’s time to...”与之比较。不料那天上课后, 学生学习状态特好, 参与积极, 在操练环节, 我引导他们根据日常生活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如出示吃午饭图, 让学生说:“It’s eleven o’clock.It’s time for lunch.”当出示放学回家图时, 有个积极的男孩响亮地说:“It’s four o’clock.It’s time for go home.”这一点都不足为奇, 学生是由刚才的句型迁移而来。面对这种情况, 我当机立断, 马上改变思路, 因势利导, 将“Yes, it’s time for going home”“It’s time to go home”这两个句型写到黑板上, 用红粉笔画出“for going home”和“to go home”, 对比总结了“It’s time for+名词”和“It’s time to+动词”的用法, 并拓展了“It’s time for+动名词”的用法。在接下来的看图练习中, 鼓励学生每幅图要用“It’s time for...”和“It’s time to...”两个不同的句型表达。没想到学生反应强烈, 句型说得熟练、正确, 更没想到在最后一幅图中再出惊喜, 学生根据去睡觉的图, 说出了:“It’s nine o’clock.It’s time for bed.”又一个学生说:“It’s ten o’clock.It’s time to go to bed.”还有一位学生不甘示弱, 他想与前面两位学生的句型不同, 有独创性, 居然说:“It’s eleven o’clock.It’s time for going to bed.”我暗喜学生的与众不同, 但我惊讶地说:“Eleven?Oh, it’s too late.It’s bad for your health.You are a child.You should go to bed before nine or ten.”说完便在黑板上教学了“late”一词。在预设中, 这个单词要到课文教学时学习, 没想到一位学生的发言让我发现了教学契机, 无需刻意创设情境, 信手拈来, 便顺利进行了该词的教学。课堂教学就是这样, 如行军打仗, 时刻都会出现新的、不确定的干扰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像将帅一样运筹帷幄, 用智慧演绎课堂的动态生成, 巧妙地化干扰因素为动态教学资源, 使之成为课堂的亮点。

三、课后“二度设计”, 精益求精

课后“二度设计”是指在上课之后反思中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具有弥补和改进等功能。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 往往难以发现毛病, 下课后, 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却不找自见。因此,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二度设计”, 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这样做不仅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 及时发现新问题, 还可以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如在5A Unit 8 A camping trip语篇中引言部分的教学时, 第一次教学设计是这样的:我先播放引言部分的录音,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有目的地听, 在听的过程中迅速准确捕捉相关信息, 理解本课对话背景。我出示三个问题Q1:Who are they?Q2:Where are they?Q3: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逐个回答。授课完毕, 总觉得这样处理有点机械。虽然我播放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在听, 但始终是我在唱主角, 问题由我一人提出, 是我“牵着”学生“走”, 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 答案也都在我预料中, 没有精彩的生成, 更没有创新的思维。基于这样的反思, 我当机立断, 重新设计。第二次我是这样教学的:先出示课文插图, 让学生仔细看图, 尝试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立刻活跃了起来, 争先恐后抛出一个个问题:What time is it?Where are they?What can they do?What are they doing?What do they have...听着他们不同的、有创意的问题, 我即时播放录音, 让他们从录音中寻找自己所提问题的答案, 然后交流结果。当学生发现有的问题录音中没有答案时, 我顺势引导, 给出三个疑问词“who”“where”“what”, 从中锁定三个问题, 然后解决这些问题。至于其余没有答案的问题,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自己给出一个答案。实践证明, 这样教学, 效果非常好。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从机械的语言学习者变成课堂的思考者, 放飞了学生思维的翅膀,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 并有效地引导学生爱思、多思、善思, 爱说、多说、善说, 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活力设计 篇9

有甲乙两个粮仓, 存粮吨数的比是7∶3。如果从甲粮仓运出10吨粮食到乙粮仓, 那么两个粮仓存粮就一样多, 原来甲粮仓存粮多少吨?

当学生学习比的时候, 这是一类经常会出现的练习题型, 而学生在解题时一遇到阻塞, 以往我总是马上先画线段图进行讲解分析。

一遍讲完, 有学生直喊听不懂。两遍讲完, 还有学生一脸疑惑。三遍讲完, 所有的学生无语了。课后一问才知有一些学生怕同学笑话, 所以装懂。于是, 我再不厌其烦地辅导, 形成了“教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默默无声地听”的局面。

当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 学生阅读小数报的时候, 又遭遇此类题型, 掂量再三, 决定放手一回, 让学生自己解决。

师: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办法自己解决?

生:当然能。

师:好,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先自己寻找解题的方法, 然后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教室里安静下来了, 我巡视着, 发现有的学生眉头紧锁思考着, 有的学生在草稿上涂鸦, 还有的学生专心地画着线段图。几分钟后, 有同桌开始讨论, 随后有人开始举手。

生1:甲乙的比是7∶3, 7份比3份多4份, 4份要平均分成2份, 也就是甲要给乙2份, 2份正好对应的吨数是10, 10÷2=5, 1份也就是5, 5×7=35, 甲等于35吨。

生3:我设甲有7x吨, 乙有3x吨, 7x-3x=20x=5, 7x=35。

生6:甲乙的比是7∶3, 甲粮仓运出10吨粮食到乙粮仓, 甲∶乙=1∶1, 两次粮仓的总吨数不变, 可以把粮仓的总吨数分成相同的份数是10份, 一开始甲仓库占7份, 后来甲粮仓运出10吨粮食到乙粮仓后, 甲仓库占了总份数中的5份, 少了总份数的2份也就少了10吨, 1份等于5吨, 甲占了这样的7份, 所以甲等于35吨。

听着听着, 我惊讶了, 我没有想到学生的解题方法竟如此之多。

【反思】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需要“留白”。我们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然后通过汇报交流, 使原来不理解或理解有偏差的同学, 通过质疑、讨论等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丰富自己的认知, 提高探究能力, 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拥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而且能留给学生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 留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 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 并以此突出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的发展,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在思考上“留白”, 留出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

杨振宁教授在中美学生的对比中谈到:中国学生学得多, 悟得少;美国学生则学得少, 却悟得多。在教学中, 学生不能被塞的满满的, 如果塞满了, 哪有时间悟自己所学的东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 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知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事物, 自己观察、分析、思考, 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数理, 自己掌握知识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 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学生感悟, 就要给学生一些启发、一些思考的余地和能够自由控制的时间, 让他们自由地活动, 从“无”生出“有”, 从自由的活动中生发出自主性和创造性。

因此, 短短的几分钟, 留给学生的却是思考的时间、尝试的时间、讨论的时间, 学生可能会“灵机一动”, 可能“出人意料”, 还可能“锦上添花”。上述这道题, 就在这几分钟里, 学生用推理、假设、画图、转化等方法, 探索出了那么多的不同解法, 甚至有的还进行了优化。

2.在知识上“留白”, 激活学生的原创思维, 让学生自我构建和完善。

以往我总是过多地考虑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解题时会遇到的哪些困难, 常常用自己的思维方式, 通过喋喋不休的讲解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思维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个过程, 如果只注意结果, 而忽略了思维过程, 问题一提出, 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 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就心满意足了。这样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 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过程中, 教师有意无意地就取代了学生面临问题的最初的思维形式——原创思维, 造成学生思维的断层。从这个角度来看, 学生的不解、疑惑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激活学生的原创思维, 在这次教学中, 我做了调整。“你们有没有办法自己解决?”“好,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随着情境的转换, 学生的探究欲望也随之被激活, 在涂鸦、画图、思索中, 在思考的过程中, 找到了“呼之欲出”的感觉, 一种、两种、三种……没有预约的生成接踵而至。

3.在探究上“留白”, 营造各抒己见的氛围, 让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

活力设计 篇10

一、用魔术展现神奇的洛伦兹力

课堂上一开场, 展示阴极射线管及其结构原理, 然后接通电源, 展示电子束的运动轨迹“一条直线”, 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 我想让这束电子束听我的话, 学生有一点诧异。于是我用手慢慢在阴极射线管上方移动, 电子束果然一会上偏, 一会下偏, 一会儿又消失。课堂热闹起来, 怎么我的手有如此魔力, 同时请一个同学上台来也试一试, 发现什么现象都没有, 这就奇怪了。学生更疑惑了, 甚至有学生对我的手仔细检查了一番。神秘片刻, 终于有学生猜出“有磁铁”, “对了, 奥妙就在这里”当我从袖套里取出事前被固定好的小条形磁铁时, 大家恍然大悟:正是磁铁的磁场对电子的运动造成了影响, 我们把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称为洛伦兹力, 以此开始新课的教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验探究洛伦兹力的方向

引导学生认识:既然洛伦兹力是安培力的微观表现, 那么要研究洛伦兹力就应从安培力“下手”。安培力的方向遵循左手定则, 那洛伦兹力的方向是否也应遵循左手定则呢?让学生思考条形磁铁的北极从后方靠近射线管, 电子束如何偏转, 再用实验加以验证, 并指出问题关键:四指应指向哪个方向?同样, 北极从前方和上方靠近又会如何?让学生感知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加深理解比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并明确加上前后磁场后, 电子束会上下偏, 加上下磁场后, 电子束会前后偏, 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通过实验模拟电视机内的扫描原理

在介绍完洛伦兹力的大小公式后学生知道了洛伦兹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果想改变其大小, 当然可利用改变B和v的大小, 或者改变两者的夹角来实现。下面我们共同来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要让射线向下偏, 应如何放置条蹄形磁铁, 要上偏呢? 此问题较易回答。如果我要看到电子束从下偏到上偏连续的变化呢?应让磁铁如何摆放, 请同学们思考设计方案, 并上台展示。无论用何种方法, 只要能看到现象就是成功。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展示各种方案, 并对一些成功方案进行分析。

主要措施有: (1) 在射线管上方放置蹄形磁铁 (条形磁铁也可, 要注意高度) , 让磁场和电子束垂直, 缓慢转动磁铁, 在旋转180度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电子束的偏转变化, 若一直旋转下去即可看到电子束不停地上下摆动, (很有意思) 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此方案是通过改变B与v的夹角来改变F的大小, 进而改变偏转的多少。

(2) 在射线管上方附近放置磁铁, 磁场和电子束垂直, 然后把磁铁向上平移远离射线管, 到一定高度后旋转180度, 再向下缓慢靠近阴极射线管, 同样能观察到电子束的连续变化, 此方法是利用改变B的强弱来改变F的大小

继续探讨:如果再上下偏的基础上, 要电子束再左右偏, 要加上怎样的磁场?

让电子束在变化的磁场中偏转, 就是电视机显像管的扫描原理, 通过施加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磁场变来实现全屏扫描, 只是他巧妙地应用了电流产生的磁场来控制电子束的偏转 (展示偏转线圈) , 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可通过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来控制, 这样更简便易控。

四、科普介绍, 模拟展示北极光

问学生: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一台彩电有多大?在哪里?谁生产的?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事实上制造者是大自然, 在南北两极。就是北极光, 大气层是荧光屏, 太阳风携带大量的带电粒子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进入南北两极, 与大气层中的粒子碰撞, 激发出绚丽的色彩, 难道这不是一台大自然制造的3D彩电吗?给学生放北极光的视频并作简单介绍。让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用磁铁靠近电视屏幕会有何状况发生呢?奇妙的“二维北极光”出现了……

活力设计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86-1

一、以生活创情境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验稿,把教学目标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第二类,过程与方法:第三类,情感、态度、价值观。要达成这三大类的目标,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与生活联系起来,只有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的学习,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业界常说一句话:知识技能方法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技能方法生活化,这样可以让学生直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亲身来体验情境中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生活理解学习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应用到生活中的实例中,从而培养中学生善于观察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word制作表格的时候,我故意把机房里的课程表拿掉,上课时我责问学生谁把我的课程表拿掉了,学生都表示很无辜,我顺势提出课程表不见了怎么办?有学生提出重新画一张。这样正好引入教学内容制作表格,并给学生创设一个竞争情境:最后投票选出大家心目中的5个最佳作品放在教室里。同学们都非常开心地答应了,跃跃欲试地准备明天教室里放自己设计的课程表。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所以的同学都充满了激情与能量,很好的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与效果。这种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情境氛围能把学生带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

二、以活动创情境

在我国过去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且要求学生在听的时候要安安静静。其实这种教学方法看似能保证课堂的效率,但殊不知它完全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违背了自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信息技术这种重实践重操作的课程。所以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活动”起来。适当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相互协作探究解决问题是信息技术常用的设置情境的方法。

初一课程《图片的获取》中,在如何用数码相机获取图片时,老师可以当堂就让学生分成6组,选出组长,并让组长给自己组的全体组员拍一张集体照,背景任选。一下学生们就活动开来了,并且每组都拍好了照片,大多数组还多拍了几张,等会有选择的余地。最后老师给3组同学发了读卡器,3组同学发了数据线,让每一组把自己组的照片传到教师机,最后老师对操作快的组的照片进行了展示,并作出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传统的单一依赖老师讲解,而是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这种以活动创情境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彻底地投入到情境中活动,还能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全部的感官与思维,并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活动的真实性、应用性与适度性,既便于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学习讨论,又要使老师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总之一个好的活动化情境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探究的欲望。

三、以问题创情境

初中信息技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探究来设置教学情境。在课堂上一个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课堂形成自主学习、有效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风气。

比如我在讲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六单元《图片的获取与加工》第一节《图片的获取》如何截取屏幕上的图片时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QQ聊天,那么大家有没有用过QQ来截取过照片呢?”大多数学生一下都比较有兴趣地回答用过,很简单,接着我又问道:“那么如果没有QQ,同学们还能截取屏幕吗?”这样学生一下讨论开了,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最后在我的引导下解决了这一问题。

应该来说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应该分成三部曲:吸引学生、设置障碍和引导探究,吸引学生是为了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设置障碍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不是一下就能把问题解决的,引导探究是为了学生能通过探究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以技术创情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利用计算机能生动的图像、清晰的文字,可以把一些抽象理论的东西变得更加的形象,一个技术化的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优化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效果。

我听过这么一节信息技术的选修课VB的《走进程序世界》,在教材中有一个描写算法的探究问题,就是狼、羊、白菜过河问题:农夫带着狼、羊、白菜从河的左岸到河的右岸,农夫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而且,没有农夫看管,狼会吃羊,羊会吃白菜。这个问题对初中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比较抽象。那位老师拿出了一个flash做的狼、羊、白菜过河的小游戏,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演示,非常的生动,而且学生也是兴趣盎然,也理解了算法的重要性,把这节课推向一个高潮。我深有感触是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我们天天与计算机打交道,给学生讲的也是计算机,但我觉得我们很多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上常常也忽视现代信息技术。应该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情境是以后教学过程中会经常用到。

活力设计 篇12

这其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滨水区域的建筑形态与产业内容的改变往往不能同步进行,作为更新标志的建筑形态一旦固化,若要成为环境持久活力的一部分只能依靠产业的调整来完成。这一过程如果不是在一个明确、稳定的可持续目标上丰富完善,则会因为反复建设和修正而损害区域发展的活力。

以上海外滩为例,作为地处黄浦江、苏州河交界地带典型的近代历史风貌区,近年来在保留传统建筑形态的同时,已不自觉地从城市规划预设恢复的银行商务功能(历史上如此)向旅游商业服务蜕变。而其变化的动因则是多年来光鲜夺目的一线建筑后失败的街区纵深发展状况——交通阻塞、人流溃散、核心产业与周边城市缺乏互动,岸线生活中呈现出明显的线、面分离现象。这也导致该区域多年来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始终无法形成与其滨水地位相当的城市活力和辐射效果,不断调整、补救的社会成本居高不下。

这一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提示我们:在处理滨水区域的城市设计问题时,与单纯控制安闲的建筑形态相比,关注岸线背后街区纵深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更具可持续性,能够通过构架更具宽容度的街区内在关联为岸线运营的长期繁荣提供持久支持,而滨水建筑的面貌在这一思考导向中将成为非目标性的设计成果,因此有可能更具持久的生存能力。在下述的静安滨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苏河智慧城项目中,我们秉持这一理念进行了设计策略研究。

项目背景

苏河智慧城项目用地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东北角,北临苏州河中段,东、北两侧贴邻黄浦区、闸北区,南部面对开放的城市雕塑公园和位于其中新建的自然博物馆,设计控制范围约14.23hm2,与部分不可变更用地交织。设计地块内现状建筑多为砖混结构的两层旧式里弄住宅,北部沿河现存有多层的小型通用厂房,南部的街区内有教堂等少量文物保护建筑。

作为区域发展的支撑性因素,地块周边的地面交通条件并不理想。外围东侧是城市快速干道成都路高架下闸道口,西侧是跨区的城市次干道石门一路,北侧沿苏州河有双向两车道的城市支路南苏州路,南侧只有一条单向的区内支路山海关路。地块内部东西向有一条跨区的城市次干道新闸路作为用地内连接内外的主要交通,但在地块范围外已不具备拓宽条件;南北向两车道的大田路作为内部支路,与南、北两侧的山海关路、南苏州路均为T型连接。

相较而言,地块周边的轨道交通条件较好,除了已有1、2号线的3个地铁站位于步行15min范围内,规划中的地铁13号线也将在区内中部沿大田路在新闸路口设置一个站点,这将成为苏河智慧城项目今后发展的最重要保障。

理念和挑战

静安区位于上海市东西向发展主轴的中段核心,现代商贸发达、中西文化交融,历来是上海的中心商业商务区和对外交流窗口。“十一五”规划中,区内将以南京西路为核心,根据“一轴两翼、南留北改”的城区布局建设方针,将地块所属区域打造成为50万m2开发容量的滨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周边商住设施较为繁荣的城市基础条件,发掘苏州河沿岸特色,成为南京路以北地区区域发展的辐射核心。

由于静安区是上海市唯一没有土地外拓条件的中央城区,在用地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腾出大面积土地建立高密度的现代服务集聚区,政府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城市形态的标志性,而是持续发展的投资回报能力,即能否在该地区形成持续的城市人群活力。这就意味着苏河智慧城项目的城市设计理念必须从关注地块界面的形态控制转向研究街区纵深的功能运转,更多地考虑与周边城市的长久互动,同时回应以下几方面问题:在项目地块内建立何种产业功能和物业配比才能符合城市区域的发展需要;如何改善和组织项目地块内的人车交通体系;针对苏州河位于基地北面的人流末端、防汛墙高于城市路面近2m的现状,应如何对其加以利用和突出;怎样对现存的近代旧建筑进行取舍,并使其融入以高层为主的新城市肌理中。

设计策略

针对本项目面临的以上问题,城市设计从发现合理的产业布局结构、建立功能运转平台、设定空间特征节点等几个关联层面逐步推演,使项目始终围绕“建立长久活力”的主题,并形成最终的城市格局。

1.确立融入城市产业链的滨河功能业态

依据对静安区所在区位的城市产业链调研,设计提炼出适合于在本项目滨河区域进行集聚发展的三大主要现代服务业内容,即创意产业、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并按照不同产业需要网络化发展和相互支持的特点,确定了本项目“强符号、高体验”的产业集聚特色和“三横三纵”的布局结构:东西横向设三个平行的产业带—北侧苏州河创意产业带、中部静安信息服务带、南侧北京西路文化消费带,南北纵向设三个平行的功能带—西侧向北延伸至火车站不夜城商圈、中部南北贯穿内部空间轴线、东侧向南接续南京西路商圈。

在此基础上,设计进一步分析静安区现有物业模型,得出与产业定位相符合的物业组合模式和开发比例,通过合理组合充分利用文化与滨河资源的酒店、符合分类需求的办公楼、稳定人流和收益的类住宅、高体验性的商业公共空间等,形成相互衔接、互为促进的特色混合物业,从而使地块发展能够充分融入城市的整体运行,为维持长久活力提供内在保障。

2.建立高效多样的人车交通体系

在地块内部“三横三纵”的布局体系下,作为实现高密度混合开发的基础,人车交通体系要求均匀而流畅,以求尽量减少对外围城市交通造成冲击,并做到充分吸引终点人群、增加区内滞留时间和有目的分流。为此,城市设计结合南北中轴线下的地铁车站建立了统一、集约的立体交通构架,综合满足不同的功能连接需求:以地铁作为区内人流进出的主要途径,在地下一、二层即通过延伸通道将人流步行引导至主要的商业、商务空间,减少地面车辆压力;结合地面绿化和地铁通风口要求改造大田路为双路四车道方式,并实现与周边楼宇进出车库、地面停车的高效整合;区内主要商务人流通过鱼骨状高架平台进行疏散,可以无障碍跨越内部主要道路,步行即可达到几乎所有的大容量建筑;通过合理增加接入口,改善新闸路对地块内部的周转作用。

除此之外,城市设计还通过沿石门路和山海关路向内退界、南苏州路增加上盖、成都路高架下部借道等多种方式拓宽外围道路,增加沿地块的车辆顺行能力,有效均衡地面车流,减小了对相关城市道路的直接冲击。

3.打造将滨河区域的公共空间核心

由于苏州河位于地块北部、防汛墙过高,对它的开发利用必须具有强烈的空间引导和功能性创造。因此,城市设计希望利用地块内服务行人的南北步行高架,建立起从“历史人文”到“创意自然”的城市公共空间轴线,并最终在苏州河边构建起形象核心,以提升苏河智慧城的滨水意义。

在地块南部,步行高架轴线从雕塑公园西侧的自然博物馆起始,跨越山海关路向北延伸经过东侧的里弄商业、酒店改造区,并在教堂广场处形成历史人文节点。

在地块中部,步行高架轴线演化为乔木茂盛的城市公园,跨越新闸路穿越高层林立的商业、商务区,形成“都市森林”的意象。

在北端的苏州河岸线,步行高架轴线与南苏州路的结构上盖结合,形成了一块跨越防汛墙自然放大的坡地。坡地与厂房改造而成的酒店式公寓和创意园区接邻,结合水岸、码头及滨河广场的巨型“魔方”雕塑共同组成湿地公园,为周边的建筑环境带来生态和谐的气息,也非目标性地定义了苏河智慧城独特的滨水立面形态。

结语

通过苏河智慧城项目的城市设计研究,我们认为通过街区纵深开发实现滨水区域持续活力的策略对于既有城区滨水资源的改造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基于梳理城市内在的产业推动力量,能够有效维护滨水区域的综合发展,避免岸线生活线、面分离的现象。

当然基于国内现行的行政区划管理模式,要想将地块发展完整地融入城市产业格局并不容易,苏河智慧城项目就经历了交通结构无法跨区衔接、滨水公园无法突破水务界限等诸多尴尬。这些人为设定的无形障碍导致了城市有形的放弃,很多极富价值的滨水街区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甚至像苏州河这样的生活化河流,更不幸成为城市的背面,始终无法积极完整地与岸线融合,成为装点城市滨水生活的的生动珠链。设计师期望通过街区纵深开发实现滨水区的持续发展,让城市更富活力,不让滨水区成为城市的遗憾。这是城市的遗憾!

项目概况

项目单位:上海市静安区规划局

建设地址:上海市静安区

用地面积:14.4hm2

开发容量:45.9万m2

开发业态:商业,酒店,办公,住宅,文娱,公共服务

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杨明

上一篇:乐观者和悲观者下一篇:高脂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