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活力(精选12篇)
改革活力 篇1
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这一目标的实施和实现,也将给民营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发展机会。民营企业要紧紧把握新型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商机,放开闸门、放低门槛,参与新型城市化发展,从项目介绍、技术支援、人才支持、财政扶持等方面的支持中获得发展。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体、战略性新型产业、医疗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都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同时,在产业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也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难得契机。
国企改革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要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科技水平都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中国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条件是完全具备的。通过转方式、更加注重扩大内需,随着深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缩小城乡差距的努力,内需潜力会不断得到释放,这些都将支持中国经济长期中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正处在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型期,要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上下更大的工夫。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很大,由此也带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区域、城乡发展差距仍然比较大。这一系列问题也要求中国政府把更大的精力放在结构调整,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质量方面,同时也为改革留出更多空间。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期,是符合中国在新阶段国情和经济规律的,也体现了我国今后的发展更加强调“重质量惠民生,增强可持续性”。
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创新驱动既包括体制机制创新,也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组织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从体制机制创新来讲,中国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关键在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减少和取消投资项目的核准审批、经营许可资质认证等工作,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还要重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挥作用:国有企业要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进一步调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性。要发挥价格机制对促进节约资源、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金融、财税领域也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带来春天
改革开放35年来,民营企业在中国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民间资本也占到了全社会资本的60%以上。但面对“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遭遇,民营资本已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打破原有体制和惯性的阻滞。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激活民间资本的政策信号已经十分清晰,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将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素有“全球华人第一狂人”之称的商界领袖级人物严介和直言,中小企业的春天就在改革,“市场经济应该要能者上,庸者下,这才是市场经济,政府能不管的尽量不管,顺其自然。”他指出,体制、机制决定了市场化的程度,民营经济要获得发展空间,“惟有打破国有垄断,让利于民”。
此外,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黄孟复提到,“现在到了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心的时候了。如果我们不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进行这样一个战略性大转变,我们就不可能继续前进,甚至可能把以前所取得的成果又退回去、吐出来。”
据广东和平县委书记蓝岸分析,广东作为全国经济总量这么大的地区,还有粤东西部这么穷的地方。原因在于“没有市场,配置不了资源,所以资金不往这里面走”。而珠三角地区也很难再通过以往过去30年投资拉动来促进增长,所以只有瞄准改革红利这一块。他表示“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乐意全面地深化改革。”
提升实力抓住机遇
面对改革,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保育钧也指出,制度肯定了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平等地位,民企迎来制度平等竞争新时代。这意味着民营企业要创新,实行联合重组,才能有实力和机会进得去垄断性行业和新的行业,参与新一轮的竞争。
另一方面,严介和提及代表市场经济的私营企业应该高调一点。“心态阳光、心灵柔软、心地善良。”同时,作为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最前沿的群体,承担着法律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企业家的责任应该是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交纳更多的税收,我认为国家间的竞争就是企业的竞争。”
在谈及“中国梦”时,严介和说,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解读为“老百姓的梦”,而老百姓的梦就是“人民的梦”。“我们要把自己的企业办成私有公用、私营共有、权利公众化、资产社会化、国人办的新国企。成就企业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型,以此来汇聚成我们大家的中国梦。”
改革活力 篇2
对于佣金改革,人们期待已久。改革的趋势自然是降低佣金,使佣金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然而,如果把佣金改革仅仅看作是投资者交易成本的降低,那就低估了佣金改革的意义。从深化市场功能的角度看,佣金改革对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降低佣金,激活市场
从海外证券市场的实践情况看,由于佣金水平的下降使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大幅降低,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投资者的交易积极性,有助于刺激成交量的增长。例如,马来西亚吉隆坡证券交易所于2000年9月1日实施的新佣金制度,低价股的交易佣金下降.25%以上。在改革措施出台后的两个交易周内,低价股的买卖明显活跃,其占市场总成交量的份额由15%迅速上升至30%,从而激活了市场。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交易成本的下降,还是增强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海外市场上,佣金改革往往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提高证券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如英国采取佣金自由化制度后,伦敦证券市场的交易更趋活跃,不仅确保了欧洲市场的中心地位,而且现在还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
降低佣金对投资者来说更能得到许多实惠。以2000年为例,全年沪深两地股票市场的交易佣金为425.8亿元左右,占股票流通市值的比例高达2.83%,与此同时,沪深两市一千多家上市公司当年的利润总和仅有约800亿元,投资者支付的交易佣金竟占上市公司当年利润的一半左右。这一状况,显然不利于投资者提高交易积极性,更不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
推动券商革新
在长期的固定佣金制度下,由于价格保护机制,券商时常会因生存环境较为宽松,而缺乏创新动力和成本意识。然而毫无疑问,佣金下降对券商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方式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佣金下降直接挑战的将是券商成本控制能力和新业务开发能力。
在海外市场,正是佣金改革激发了券商内在的创新动力。如在1997年至1998年间,韩国的大型经纪商刚开始发展网上交易服务,而在佣金由原来的0.5%降至0.1至0.25%后,网上交易所占市场份额呈现爆炸性增长;同样,佣金自由化后,日本也出现了类似于韩国的增长情况。
因此,新佣金制度将深刻改变券商经营模式,使券商有更大动力去进行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据了解,早在今年年初就有一些券商已经开始准备应对措施。好几家券商在全年的工作计划中,就将推广和发展网上交易、银证通等非现场服务作为重点进行部署。一些大券商,如银河证券等已经开始运用技术手段,通过同城集中、区域集中进而大集中的方式来逐步降低经营成本。
而记者近日从广发证券了解到,该公司日前已要求下属营业部进行摸底调查,了解每个营业部各项业务开发成本及利润结构状况,为公司今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佣金分级定价作好准备。
催生券业整合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已有大大小小证券公司107家左右。虽然经过近年来不断的增资扩股,券商资本金有所提高,但券业整体实力并不强。尤其是不少券商业务主要集中在经纪、投行、资产管理三大领域,同质性竞争已日趋白热化。如果说,在固定佣金制度下,由于价格竞争的限制,加之一些地方保护,相当一部分规模小、营运成本高、技术落后的券商尚可以继续生存。那么,在新制度下,券商就需要通过业务整合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了。
所以说,佣金收入的下降,将直接引发券业内兼并重组的浪潮,使得一批券商不得不面临合并、重组的命运,行业的集中度将迅速提高,整个券业的结构性整合的时间表因此而大大提前。这在海外市场也是如此。如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调低证券交易佣金后,发布了券商合并指南。要求国内64家证券商在2000年底以前合并到15家。并要求合并后证券商实收资本达到2.5亿马元(约6600美元)。
改革还应配套
以联合证券为代表的一些券商认为,由于佣金改革涉及面较广,而且推出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券业整体竞争实力,因此除了下调佣金以外还需要有后续配套措施出台。
比如,增添新的上市交易品种。目前,沪深两个市场的交易主要集中于A股与基金。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市场已具备增加一些新的交易品种的条件。如增加指数期货,恢复权证交易,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和可转债等。尤其是债券市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结构与境外市场最大的差别之一就在于企业债券的规模过小,这无疑使券商少了一块可观的稳定收益。
又如,实施新的佣金收取标准后,还应进一步给券商松绑,放开券商业务创新的限制。目前在境外市场上,已出现了佣金收取”年金制“,吸引的资金量也相当可观。对此,一些券商认为,佣金制度改革后,是否可以允许券商与开户资金达到一定规模的投资者协商一个固定的佣金比率,然后投资者可以每年无限次地使用券商的交易系统,形成”佣金包年制"。
对于券商在重组、增资和上市方面也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目前,境内券商在总体规模上仍呈现数量多、规模小、业务雷同的特点,客观上造成了券商之间互补性弱,但竞争却过于激烈的局面。近年来券商增资扩股步伐虽然正在加快,券商上市融资工作也正在加紧进行,但仍有相当多的地方券商增资无望、上市无门。因而,佣金制度改革后,券商之间联合、重组现象必然增多,需要相应的政策予以推动。此外,一些券商建议,管理层在行业管理上也要有一些措施,包括建立与完善经纪业务监管、行业自律体系;短期内暂不放开证券业务的特许经营限制等。
从深化市场功能与完善市场结构的角度来考察,佣金改革的意义决不只是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其功用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深化。
(记者秦宏)
以改革开路 让活力进发 篇3
一、大力简政放权,以改革增活力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理顺这一关系,就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下好简政放权这步“先手棋”,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让“看得见的手”更加有效;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让“看不见的手”更具活力。结合许昌实际,我们突出“减”“放”“管”,给市场松绑、为政府划线。
一是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2014年,市本级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4项,下放管理层级37项,调整转为日常工作68项,审批事项继续保持全省最少;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降低标准9项。
二是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持续开展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进入医院、学校、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行业领域。去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超过3万户,注册资本总额超过380亿元,实现“井喷式”增长,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
三是加快流程再造,强化服务监管。建立全流程公开审批机制,推行集中受理、联审联批、多证联办、网上审批等特色服务模式,开展行政执法行为专项监督检查,强化管理服务事中事后监管,切实避免监督“缺位”和管理“真空”,确保权力下放“接得住”“管得好”。通过实行联审联批,企业设立的审批时限由12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城建重点项目办理时限由28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速66%以上。
二、突出问题导向,以改革破瓶颈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谋划推进改革,关键要树立“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找准改革的主攻方向和发力点,一步一步地走,一关一关地闯,努力在解决问题中突破瓶颈、带动全局、推动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们紧紧扭住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卡脖子点”,积极寻求稳增长与促改革的最佳结合点,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来审视、研究、破解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达到了“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针对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紧张问题,积极争取并稳妥推进国家“债贷组合”试点,通过“债贷组合”融资产品,两期融资38亿元,有效地缓解了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和生态水系建设等资金需求。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市、县两级设立了企业发展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2亿元,共为企业调贷25亿元;探索建立了重点企业监测预警、化解企业担保链风险、考核奖励等7项制度机制,市级企业发展互助资金帮助企业调贷金额超过21亿元,实现了化解金融风险、支持企业发展、改进金融服务等多赢局面。针对“用地难”问题,以城乡建设用地人地挂钩政策试点为契机,推进试点项目土地综合整治,加大3个拆旧现场复垦力度,两年内可腾出农村建设用地指标1.5万亩。同时,按照河南省委部署,研究制定深化国土资源管理机制改革“1+10”方案。在深化服务企业方面,健全完善“四个对接”工作机制,实现了银企对接、用工对接、产销对接、产业对接的常态化,实现了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新突破,激发了企业活力。在经济增速普遍回落、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许昌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靠前位次,呈现出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三、着眼转型升级,以改革创优势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取向就是创新体制机制,为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许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跨越“三期叠加”阶段,根本出路是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带动动力转换、发展转型。我们结合实际,围绕打造经济升级版,以结构调整为抓手,以机制创新为主攻方向,积极深化具有许昌特色优势的重点领域改革。
一是创新产业升级体制机制。下大力气弥补服务业“短板”,实施服务业提升计划,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催生了一批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下大力气培育产业集群,理顺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放宽产业集聚区投资发展自主权,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增强了发展活力,全市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5个达到星级标准;下大力气发展现代农业,围绕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去年全市新增高标准粮田40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2.9万亩,6个农业产业化集群通过河南省人民政府认定,粮食生产战胜严重旱情再获丰收,总产量达到280万吨。
二是创新统筹城乡体制机制。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机遇,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着眼城乡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同步变革,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体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户籍制度、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农村金融等关键环节的改革,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35.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1家,居全省第三位,农业集约化程度明显提升。
三是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抓住河南省委、省政府实施三大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规划战略定位,谋划发展目标,找准许昌市发展支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开放平台建设,主动对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按照“交通一体、产业链接、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的思路,探索建立与郑州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的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去年,许昌海关正式获得中编办批复,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筹建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立体式、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格局。
四是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开展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双城创建”活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搭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2013年以来,先后两次召开科技创新大会,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机制,重奖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科技领军人才,引导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目前,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通过验收;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新建1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省第3位,连续6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
五是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以实施“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许昌水系连通工程和50万亩高标准粮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三大水利项目为载体,建立并落实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机制、开发机制、投入机制、补偿机制、管理机制、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等六大机制,探索包括9项内容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打造“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系统,通过体制创新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趟路子。
四、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惠民生
为人民而改革,是改革的唯一价值;尊重人民的意愿,是改革的唯一立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只有体现在群众切身利益上,才能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惠及广大群众,才能获得持续的内生动力。在改革发展中,我们既注重通过加快发展把“蛋糕”做大,又注重通过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以此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凝聚发展动力。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入手,推出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举措,使民生难点变成了改革亮点。针对“入学难”问题,研究出台了“1+9”专题改革文件,建立了由市长任总召集人的联席办公会议制度,扎实推进优化布局、社会力量办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原名校创建等改革举措,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合理布局,去年改扩建城区小学6所,城区招生人数增加30%以上。针对“看病难”问题,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落实医疗卫生改革6项重点任务,推进7个卫生重点项目和8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项目,并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提升卫生事业保障水平。针对“出行难”问题,启动了城市公交运营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事业改革的新路子,对公交车和出租车进行了更新,优化了运营线路、提升了服务质量;建成3200多辆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实行了市区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解决了公交换乘“最后一公里”问题。针对“就业难”问题,建立了服务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的18种民生台账,完善创业就业指导帮扶机制,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相互促进。201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万人,超额完成了省定目标。同时,我们把司法公开、依法治市作为维护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举措,市检察机关量化检务公开制度和考核办法,成为全国检务公开试点单位;市公安部门建成全省首家“网上警局”,已经成为警务公开透明、全程服务群众的文明窗口。
五、聚焦作风建设,以改革扬正气
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按照河南省委“三改合一”的要求,把“四风”问题整改、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和全面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一体部署、一体督办、一体落实,以改革精神改作风、以作风转变促改革;着眼抓常抓细抓长,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加强制度机制建设结合起来,以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成果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动力和保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许昌市委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深化干部选拔使用制度改革、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为重点,先后制定出台了49项制度,形成了衔接配套、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使党员干部心有规则、行有规范。
二是狠抓问题整改。在全市普遍建立了各级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四风”问题整改台账、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台账和村级民生问题台账,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挂账督办,目前已整改落实“四风”问题9727项,解决各类民生问题7983项,130个后进村全部整顿达标。在全市深入开展了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和收送红包礼金、“为官不为”、超职数配备干部、买官卖官等四个方面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慵懒散拖”“吃拿卡要”、干部“走读”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整改问题12.28万个,查处各种违反纪律的案件51起、处理125人。
三是着力强基固本。把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作为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密切联系群众、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实现“双基双治双安”的治本之策,市委专门制定了文件、建立了试点,以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抓手,着力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以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为目标,着力完善基层矛盾调解化解制度;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核心,着力完善基层便民服务工作制度;以促进党员干部廉政勤政为重点,着力完善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尤其是制定了激励保障村组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的政策措施,对四项制度落实有力、工作成效明显的行政村,每年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连续干满20年、成绩优秀的村支部书记,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每年定向招录一批优秀村支部书记任乡镇干部,真正让基层干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受尊重、成长上有出路、退休后有保障,在基层安心工作。作风建设的深入持续推进,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了全社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事不避难、勇于履责、敢于担责的改革氛围。
重庆种业:在改革中释放活力 篇4
种业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通过强化宣传引导, 实现企业两次重组, 现有部级颁证种子企业1家, 市级颁证种子企业10家, 企业注册资本金近5亿元, 较整合前增加2倍。
生产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建成较稳定的水稻制种基地6万亩, 玉米制种基地3万亩;种子企业平均仓储面积达2064平方米, 种子加工能力18.1吨/小时。
种子市场拓展不断突破。种业企业强化市场拓展, 正阔步走向全国和世界。中一种业出口种子向东南亚和非洲市场, 金穗种业进军北方玉米市场和南方水稻市场, 帮豪种业挤进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玉米市场, 其他种业企业都在市外建立了营销网络。
商业化育种能力不断创新。中一种业、金穗种业、帮豪种业、科光种业、大爱种业等企业, 都组建了自己的育种科研机构并与大专院校进行了育种深度合作开发, 近三年来, 全市企业自育并通过审定的新品种10多个, 全部获得品种权保护。
多元化资本投入不断增长。我市企业近3年获得种业发展的各方面资金投入超过3亿元, 其中, 中一种业和海南神农大丰进行战略合作, 引进资金9000万元。帮豪种业成功引入北京嘉富诚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等5家投资公司资金2000余万元, 金穗种业获得农投注入资金上亿元。
质量监管成效不断突显。强化种子生产加工环节管理, 督促企业加强制度建设, 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得到提升, 如中一种业被中国种子行业协会评为3A级信用企业, 科光种苗被认定为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
重庆种业在不断深化改革中, 正扬起风帆, 快速发展。
市农委夏祖相主任视察金穗种业生产基地
委领导现场察看新品种
深化改革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篇5
——黄小祥委员代表全国工商联发言
2013-3-8 6:04:01来源:2013年03月07日 21:01:43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孙铁翔、华春雨)黄小祥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全国工商联发言时建议,深化改革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黄小祥委员说,“新36条”实施细则出台,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空间。去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1.4%,为国民经济健康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实施细则在有些领域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体制机制障碍未能得到有效破除。
黄小祥委员建议:
一、切实打破行业垄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破行业准入、行业经营垄断。
二、加快推进金融领域改革。要激励引导商业银行将更多金融资源向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倾斜,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改革添动力 激活力 促发展 篇6
回顾与思考《乌海日报》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它之所以能实现超常发展,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是报社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紧紧抓住了这难得的发展机遇,敢为人先、大胆探索的结果;是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乌海日报》的今天。
深入思考,准确判断,找到深化改革的正确价值取向和最佳途径,确保改革成功进行
任何改革都是件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决不能轻率为之;必须对改革的价值选择、内容和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到明确答案。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从改革的领域来说,农村和企业的改革走在了最前头,其后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是近些年的事,相对滞后。而对于报业单位而言,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部分地市级党报缺少改革动力,在干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等制度改革上推进得比较缓慢,没有能够很好地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造成报社的经营规模不大,市场份额不高的局面。对待这样的局面,可以有两种态度:一是维持现状,观望等待;二是主动出击,抢先试水。乌海日报社勇敢地选择了后者。2004年报社新领导班子组建后,针对创办时间短、基础比较薄弱、现行体制机制不能有效适应形势的发展等现状,决定不等不靠,主动探索改革的新路子,改革由表层大胆向深水层推进,并以此为突破口,闯出一片改革发展的新天地。
但改什么?怎么改?从哪里入手?这一系列重大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报社领导班子的面前。而这些问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改下去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怎么办?报社一班人没有动摇,决心迎难而上,改下去,而且还必须改成功!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经过三个月的艰苦探索,从理论层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认为:
报业单位改革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和思考,实事求是地看待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择符合客观实际的、与社会发展规律相吻合的改革价值取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改革模式和路径。价值取向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必须首先得到解决。某些领域的改革之所以没有取得完全成功,核心问题出在价值取向的选择上,要认真汲取这些教训,以此为鉴,降低改革成本,确保改革成功。
地方党报的改革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内容、路径、方式、方法呢?他们认为,地方党报的改革既不能像经济领域那样,以商品化、市场化为主要价值取向,按市场的游戏规则进行运作,也不能以行政机关改革的价值取向来进行,按行政机关的运行模式来改革,这两种价值取向都不利于地方党报的改革与发展。这是由党报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一方面,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党和党的事业服务的,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这一点来说,地方党报的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走完全市场化的路子。另一方面,地方党报不是行政机关,没有社会管理职能,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社会、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因此,地方党报改革的价值取向必须把它的上层建筑属性与经济基础属性、社会事业属性与商品属性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二元价值取向”,并按这一价值取向进行改革。具体来说,就是在领导体制和办报方向上要充分体现其上层建筑的属性,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点不能变;而在版面结构、稿件形式、收入分配、人事、经营管理等方面则充分体现其产业和商品的属性,选择市场化的价值取向,走市场化的道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地方党报的改革不走或少走弯路,沿着正确的改革方向前进,保证改革成功,从而有效地推动地方党报的发展。
注重改革的方式方法,选准突破口和重点,既要“稳”又要“准”地加以推进
按照以上的理论思考和设想,从2005年元月份起,乌海日报社正式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大幕。重点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改革:
(一)以量化考核为改革的主要操纵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分配体制,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实现人尽其力、人尽其能、人尽其才,充分体现劳动与人才的价值。
他们的主要设计是:将所有职工全部纳入量化考核范围,考核的方式分两个层次,采编人员为一个层次,行政后勤人员为一个层次;职工收入的多少按每月所得分值(分两部分,其一是基本任务分,其二是超任务分)计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照上述设计,他们制定了《乌海日报社内部工资分配办法》、《乌海日报社采编人员考核办法》、《乌海日报社采编人员量化考核评分标准》、《乌海日报社非采编人员量化考核办法》、《乌海日报社采编审校质量管理办法》,对采编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的考核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主要步骤和做法是:
采编人员的考核步骤和方法。
首先,按职称级别核定任务量(分数),初级及以下职称为90分,中级职称为100分,副高以上职称为110分。其次,对每天见报的各类新闻作品和版面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稿件分为六大类,每一类又分若干等级,好坏稿件得分差别非常大,最差稿件仅得1分,而最好的稿件可得180分,相差180倍。第三,对于采编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执行《质量管理办法》,该办法对错误类型、每个环节的差错率、见报未见报差错的处罚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采编人员出现什么样的差错就要接受什么样的处罚,并实行连带责任制,扣除相应的分数。第四,以月为计算单位,采编人员每月完成任务发基本工资,超额完成部分发稿费,未完成基本任务扣除相应的收入。第五,加大奖励激励力度。为鼓励采编人员对业务精益求精,采写高质量的稿件,报社建立了“六好”作品(好稿件、好标题、好图片、好版面、好专栏、好策划)和全月无差错奖励制度,每月评选奖励一次,并纳入全年考核。
行政后勤人员的考核办法。
对于量化难度较大的行政后勤人员,他们专门制定了《乌海日报社非量化人员考核办法》,具体考核方法是:把行政后勤人员与采编人员紧密联系起来,以岗位工作量完成情况、采编人员对行政后勤人员服务的满意度来核定每月所得分数,由此确定月收入的多少,填补了行政后勤人员不参加量化考核的空白。
(二)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价值取向,深化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构架构和竞争激励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变人员管理为岗位管理,使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机构设置上有硬性规定,一一对应,不能少;在人员管理上,以人设岗,以人定编;在用人上基本是铁交椅,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这种体制造成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种种弊端,严重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对此,报社痛下决心,2007年1月,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之后,乌海日报社又进行了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乌海日报社改革“五定”方案》、《乌海日报社部室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乌海日报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乌海日报社实行全员聘用制实施方案(细则)》、《乌海日报社采编人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配套文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内容和方法是:
机构设置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采编质量为前提,将原有部室进行撤并整合,按实际需要重新进行设置。
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所有中层干部一律实行竞争上岗,职工双向选择。在中层干部的使用上,彻底打破了干部与职工的界限、正式人员与非正式人员的界限、资历长短界限,一切让能力、群众公论和工作实绩说话。通过公开演讲答辩、职工民主测评和专门评委小组评定,报社先后有12名职工被聘为正科级干部,有13名职工被聘为副科级干部,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争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改革人员管理方式,将人员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分类管理,建立以“事”为中心的岗位管理制度。
根据市编办批复的“五定”方案,结合报社的职能职责,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工作岗位、明确职责。
全体人员按照公平竞争、择优任用、双向选择的原则竞聘上岗。
(三)以读者满意为目标,坚持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深入落实“三贴近”原则,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改革版面内容结构和稿件形式,增强宣传报道艺术和效果,提升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在报业的产业链条中,报纸无疑是主导产品,其质量的高低、影响的大小,关系到它在党和政府中的位置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从而决定报纸的有效发行量、市场占有率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影响报业的生存与发展。
有鉴于此,1992年以来,他们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改革:
1996年,在保持报纸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推出了《科教周刊》、《企业周刊》和《双休周刊》,1998年又把《双休周刊》扩为4开8版。三个专刊推出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改革的实践与经验曾在自治区作过专题介绍,并被自治区《新闻出版月报》评为1996年内蒙古新闻出版界十件大事之一。
2001年为增加报纸的信息量,他们先由4开4版扩为4开8版,而后又扩为对开大报。2004年,对版面和栏目再一次进行改革,第一版和第二版重点调整栏目结构和宣传报道形式,而将第三版改为专版,推出了金融专版、法制专版和三区专版等三个专版,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005年的1月份,他们正式出版发行了《乌海日报·晚报版》,4开16版,有14个固定栏目,以社会新闻为主,面向大众,既优化了报纸的品种结构、内容结构、栏目结构,满足了不同阅读阶层、群体的需要,增强了可读性,提高了舆论引导水平,填补了乌海地区没有生活类报纸的历史空白。
(四)以市场化价值取向为导向,深化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有效增长,开创经营发展新局面。
体制陈旧、观念落后、资金短缺、渠道不畅、经营单一是阻碍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 2005年,乌海日报社果断采用市场化操作机制,运用市场手段,引入竞争机制,对报纸发行、广告业务实行承包经营。其特点一是承包人的选择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而不仅仅限于报社内部;二是承包人确定后,广告部经营人员、发行部发行人员,由承包人自主聘用,合同签订、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险由承包人依法依规办理,报社只对承包人进行考核。广告部、发行部目前各有工作人员20多人,全部按照合同化管理,人员可进可出,工资收入能高能低。将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报社的经营管理,可以将责、权、利紧密地统一起来,把承包人的风险和经济收入直接与任务完成情况、回款情况挂钩,从而提高了发行、广告承包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扩大有效发行、提高广告收入,提高报纸的经济效益。2008年乌海日报社广告承包费是2004年改革前广告收入的3倍。2009年,在全国地市党报发行量普遍下滑的形势下,《乌海日报》印量却做到了稳中有升,取得了每39人一份《乌海日报》的好成绩。
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乌海日报社收入分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新闻宣传内容形式和经营体制机制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报社事业的发展,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精神面貌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使报社的整体发展实力由弱到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通过经营体制的改革,广告发行等经营性收入大幅增加,为报社事业发展规模的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2005年,在财政没有增加投入,人员、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创办了《乌海日报·晚报版》。2006年,又对《晚报版》进行扩版,由创刊时的4开16版周3刊扩为4开12版周5刊,全年增加了624个版面。2008年,他们对《晚报版》再次进行扩版,由4开12版扩为4开16版,进一步优化了报纸的品种结构和内容结构。
《晚报版》的出版发行,加快了乌海新闻事业的发展,填补了乌海多年来文化生活的空白,抢占了舆论宣传的另一块高地。同样是因为有了这个基础,2008年,《乌海日报》实现了彩色印刷。如果没有改革积累的实力,这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同时,改革又为报社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资源。改革给职工以压力和危机感,但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动力和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改革,报社的职工队伍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报社继续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二是各部室由“要人推任务”到“减人要任务”。分配制度的核心是按劳取酬。不管多少人干活,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一定的工作量只能取得相应的报酬。要闻部原有编辑5人,另外还有划版、组版人员,改革之后该部只用2人就实现了版面策划、编辑、划版、组版一个完整的编辑流程。为保证完成任务,不影响每月收入及季度、半年、全年奖,现在报社职工请假次数明显减少,95%的职工都能出满勤、出全勤。分配制度改革起到了减人增效的作用,在不增加人员、经费的情况,通过改革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用办一张报纸的人员和经费办出了两张报纸。
三是记者由“推脱采访”到“主动采访”。改革前,报纸版面少,记者任务轻,一些边远地区的采访、夜间采访,常常有推脱不去的现象。改革后,抓住新闻线索积极主动采访已经成了报社记者的习惯。只要发现好的线索,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城市还是矿山,不论路途远近,都会有报社记者的身影。今年,远离市区的梁家沟办事处书记向报社反映,以前邀请记者采访需要提前安排,往往还要派人来请,现在只要有新闻线索,记者都会主动上门采访。过去记者部主任的主要职责是“派活”,现在忙采访、忙策划,新闻策划成为经常性的工作。
四是由“只看数量”到“质量、数量并重”。改革后实行了稿件打分制,好的稿件可打到180分,质量较差的稿件只能打1~3分。长稿件质量不高得不到高分,短而精、新闻性强、有新意的稿件得到高分。对编辑的打分不仅要考核版面数量,还要考核编得精不精,编得好不好。
五是后勤人员向采编一线转移。多年来,报社后勤人员比较多。改革后,按工作任务量评定工作,由于工作压力较大、收入较低,原有的秘书、打字员、档案管理员等能够承担采编任务的后勤人员主动要求调到采编岗位,使报社行政后勤人员由20人减少到9人。这样既缓解了采编人员紧缺的问题,又通过增加工作量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报社原来的秘书、打字员等都是在改革时主动竞聘到记者岗位的,由于工作勤奋,新闻敏感性较强,他们现在的收入是原岗位的2倍多。
六是涌现出一批作风硬、素质高、能独挡一面的优秀采编人才。通过改革,队伍变得精干了,每个人身上的担子重了。为了适应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要求,每个人必须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比学习、比贡献、比荣誉蔚然成风,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记者部有几位记者是在改革中因校对岗位撤销而竞聘到记者岗位上的。走上全新的岗位后,他们将压力转变为动力,通过勤奋学习、不懈努力,现在已成为能够承担重要采访任务、可独挡一面的新闻记者了。许多改革后走上记者岗位的同志感慨地说:是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我们走上了成功之路。
苗圩: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改革活力 篇7
我国工业和通信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当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锐意进取,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事业的新局面。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 按照凡是市场机制能决定的事项交还市场的原则, 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对资源的直接配置。确保到2015年部机关行政审批项目减少1/3以上, 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产业发展动力。另一方面, 坚持有所不为、有所为, 强化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工作,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做好行业管理的事中事后监管。
大胆探索、重点突破, 着力深化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消除各种隐性壁垒, 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 继续稳妥开展民资进入移动转售等竞争性业务市场试点工作。要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 引导优势民营企业、优质社会资源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要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 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推动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打击网络犯罪工作的联动机制。
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积极推动财税、金融、投融资等相关领域改革。这就需要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做法要及时清除废除, 规范行业市场准入, 加强市场监管。要积极参与制定财税、金融、投融资、资源性产品价格、国有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重大改革措施, 密切产业政策与相关政策的协调配合, 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要运用“负面清单”方式, 抓好企业减负工作, 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 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 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 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要按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 推动重点领域进一步对外放开, 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 提高国际竞争力。
改革活力 篇8
因此, 在创业教育视阈下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实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需要, 是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是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需要, 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创业教育视阈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和偏差。一方面部分高校领导和老师认为大学生应学习好专业知识, 而创业是自主行为, 不需要的, 同时创业教育应属于就业指导, 不应该与专业教学“混搭”, 理应有严格区分;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 没有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启发或者教学, 继续沿用一成不变的就业指导思想。
(2) 师资队伍专业化较弱,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目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教学人员主要为就业工作服务人员或学生工作管理人员, 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更鲜有创业经验, 这些教师开展的创业教育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创业意识的培养, 无法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创业指导, 加之观念转变较慢, 对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和研究不够, 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也就无法真正深入地开展创业教育。
(3) 缺乏配套的辅导和成长机制。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创业教育更多地局限于“本土”, 集中于组织创业竞赛、报告的层面上, 鲜有走出校门联系企业为学生主动寻找创业指导的意识和举措, 正因为忽视“走出去”的作用, 也就欠缺了实际的创业经验。
2 创业教育视阈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
(1) 构建原则。人才培养的复合型原则;内容设置的专业性原则;个体培养的差异性原则;创业培养的实践性原则;创业案例的探究启发式原则。
(2) 课程设置及内容的有机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整合,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既要强调理论课程的系统传授, 也要学生感触和体验创业过程中复杂的环境;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整合, 把各门学科专业特点融入到创业教育之中, 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背景去寻找创业途径和机会;隐形课程与显性课程有机整合,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交叉融合能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陶冶学生的品格和情感,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创业行为习惯。
(3) 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要实现创业教育的全员化。就业指导课课程在开展创业教育时除与专业课教学工作紧密外, 更要与学生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学校、学院各级学生工作部门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 以弘扬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开辟实习、社会实践基地为契机, 激励专业课教师参与指导学生专业素质培养,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大赛 (例如电子大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模拟沙盘大赛等) , 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 创业教育视阈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实施路径
3.1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1) 要将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加以全盘考虑, 通盘考虑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实践环节、配套措施等, 将创业教育办成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创业模拟、政策抉择、创业指导、咨询服务、名人示范的综合教育体系, 树立创业与就业融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
(2) 要建立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 积极推行和落实休学创业政策, 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 免除创业学生的“后顾之忧”, 使学生安心创业、敢于创业、成功创业。
3.2 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 提高教师的创业理论和实践水平
(1) 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一方面在高校内从事创业或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教师中选派部分优秀者到企事业单位锻炼, 使他们全面掌握创业就业教育内容, 真正成为该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聘请一些企业家、政府官员、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咨询师等, 弥补高校相关师资缺乏, 尤其是欠缺实践经验的不足。
(2) 建立创业教育师资评价机制。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来源于对创业教育的认可, 更需要外界合理的评价和支持。高校应建立合理的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如成立“创业师资发展基金”奖励在创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革新、创业实践以及创业研究等领域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
3.3 营造和谐的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氛围
(1)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导向, 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协同发展。大学生创业就业不仅应作为一种能力素质来培养, 更应当作为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崇尚科学和弘扬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塑造。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推进高校与高校, 高校与政府、社会间的协同, 建立多样合作、交叉培养和结构调整的新机制。
(2) 建立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加大创业价值宣传。高校应在就业指导和全面育人中充分激发和培育学生自主创业和积极的就业意识, 把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发掘和培树创业先进典型, 全方位、多方面开展主题活动, 努力营造创业光荣、积极就业光荣的浓郁氛围。
3.4 拓展创业教育渠道, 提升教学效果
(1) 搭载校园文化活动“顺风车”, 激发学生创业实践热情。高校应鼓励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 扶持设立多元化的学生社团, 前方百计为学生搭台唱戏, 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创业项目, 开展专题讲座、创业测评创业模拟等服务, 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的信心、决心和能力。
(2)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实现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高校创业教育视阈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是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就业, 最终实现自我创业。就业指导课老师可以加强与企业、工厂的联系, 组织学生到企业、公司中去, 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实践、实习基地, 通过亲身体验, 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创业知识、技能, 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培养创业意识, 提升就业指导教学效果。
当前,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要求下, 尤其是在“互联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全新理念和口号, 同时确立了“引导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 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 激励大学生通过自我创业来实现就业并在社会中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必须有机融入创业教育, 不断深化就业指导课程, 采取有效举措开展课程改革与实践, 用创业教育激发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活力, 进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丘桂凯.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强化创业教育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9) :256.
[2]庄美燕.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88.
[3]舒涛, 李军红.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就业指导教育中[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3) :71.
[4]张彦坤, 王尧, 谢桂花.职业规划视域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10) :128.
[5]朱晓芸, 梅伟惠, 杨潮.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9) :85.
[6]侯雪莹.互联网创业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市场, 2015, (5) :163.
改革活力 篇9
一、激发社会活力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与其是否充满活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有效途径。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②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存在着很多阻碍社会活力的因素,如思想上的僵化——照搬苏联模式、严重的“左”的思想的侵蚀、“文化大革命”等;经济体制的僵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度的僵化——城乡二元制等严重缺乏公正的制度,使社会活力陷入单一的、微弱的、不充分的发展状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陷入了困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通过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打破了长期的僵化封闭的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了社会活力,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此可以看出,解放社会活力是改革开放的题中之义。而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应明白阻碍社会活力的因素并没有完全消除,还存在很多新的阻碍因素。市场经济、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这些体制的不完善也越来越阻碍社会活力的迸发,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促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区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仍然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是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所要坚持的宗旨所在。面对新形势,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实现这个任务,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从而提高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强大的社会活力的形成。
二、从《决定》看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社会活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我们党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动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才能保持社会的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很多项决议都关乎人民群众利益的保障以及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社会活力的迸发作保证。
1.制度与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规则、规范,是一种行为规则体系。制度体系越健全的国家,社会发展越健康。制度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提供有力保障;而社会活力的增强要求制度更健全。
《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一部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总体概括了这次全面深化改革会注重制度上的完善和发展。体现了国家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心。同时,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时,要注意加强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制度文化创新等。
我国的制度有着以人为本的特点,完善和发展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能使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提高人民群众的信心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提高人们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增强社会的活力。同时,社会活力的增强也要求有更加完善的制度。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原则。
2.公平正义与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公平正义的本质是利益关系的一定平衡,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评判标准。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保障人们的权益,调动人们积极性,从而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而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
首先,《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另一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一新的表述显得更民主和现代,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公正的重视。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强调的都是“统治”“管理”,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而“治理”这一新名词的表述则体现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互动过程,更具合法性、公开性以及平等性,强调的更多的是公民、管理者和各单位都是国家主体,都要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作用。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这就体现出我国要在执政方式上转变,更加注重民主与公平。有利于提高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与积极性,注重合作,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
其次,《决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有利于打破垄断,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利于让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迸发活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活力迸发了,社会财富积累了,就更有利于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公正就得到了巩固和提高。社会活力和公平正义就这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第三,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决定》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我国城乡由于长期缺乏公正的制度,造成社会差距日益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压制着社会发展的活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有利于调动农村积极性,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意味着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而这就为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激发社会创造性与能动性,增强社会活力从而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
三、借鉴国外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方式
社会活力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外国也很重视社会活力的激发和发展。了解他们激发社会活力的举措对我们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主张以“治理”取代“统治”,这种执政方式的转变,保障了民众参与政治的权利,也促进了人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活力迸发出来。我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总目标中提到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此有很大的契合。《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集中反映了党对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作出的新判断,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我们党总结近代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际国内在国家治理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得到的深刻启示,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进程得出的必然结论。
罗曼·罗兰曾说过:“整个人生是一幕信仰之剧。没有信仰,生命顿时就毁灭了。”③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没有信仰的国家只会下沉、毁灭。信仰会给人们带来奋斗的动力,确定共同的、积极健康的信仰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新加坡主张“建立一个成功的、充满活力、安全稳定、欣欣向荣的卓越国家”,提倡“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共同价值观,这些成为了新加坡人民的共同信仰和民族精神,为新加坡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有了这个共同信仰,民族积极、团结地为实现这个共同目标而奋斗。而我们提出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我国的民族信仰,它大大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保证了我们积极健康发展的势头。
四、探索和总结
首先,全面深化改革与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相辅相成的,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社会活力的迸发又能够推动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
其次,社会活力的充分发挥要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前提下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社会,而个体又是社会中的个体,因此既要充分发挥个体的活力,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社会的整体能动性。只有每个个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更有效地组成为有活力的整体,社会才能蓬勃发展。社会健康发展了,也为人们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保障。把握好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信仰,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中去。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再次提出要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本文针对此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与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之间的相互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经验,并作出探索与总结。
关键词:社会活力,改革开放,制度,公平正义,人民主体性
参考文献
[1]董慧,欧阳康.社会活力:中国道路的动力机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03).
[2]韩民青.从改革开放看社会活力[J].山东社会科学院,2009(07).
[3]黄汉平.新加坡执政党的经验对我党建设的启示[J].学习月刊,2008(08).
[4]陶涛.外国执政党促进社会活力与和谐的做法[J].当代世界,2007(08).
改革活力 篇10
一、适应形势, 积极探索干部选拔任用新途径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 校党委领导班子就统一了思想认识, 坚定了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并充分认识到, 改革是观念的碰撞和利益的调整,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是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 不能一蹴而就, 而要以积极的态度, 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干部的思想实际, 分步实施, 稳妥推进。
首先, 加强教育引导, 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积极营造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浓厚氛围。其次, 更新思想观念, 组织部分中层干部到外省高校考察, 学习先进高校的改革经验, 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 破除因循守旧、论资排辈的旧思想、旧观念。再次, 选好改革试点, 结合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于2001年上半年在全校范围内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方式选聘后勤服务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最后, 建立完善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 结合学校实际出台《信阳师范学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挂帅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深入调研, 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反复论证, 并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做法, 研究制定了《信阳师范学院处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实施意见》等, 对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竞岗的条件和范围, 竞岗的程序等都作了明确规定。2001年9月新学期开学伊始, 校党委就召开全校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 公布改革方案, 进行思想发动, 为期一个月的处级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面展开。以此为标志, 信阳师范学院干部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二、完善措施, 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
为建立干部选拔任用长效机制, 每次换届聘任工作结束, 校党委都及时对换届聘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 把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并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对相关制度进行充实调整、修改完善, 积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逐步建立完善了富有生机和活力、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新机制。
1.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度
一是方案公开。每次换届聘任之前, 校党委都精心设计方案, 制定印发换届聘任工作实施意见, 采取召开全校处级以上干部大会、各单位教职工大会等形式, 广泛宣传发动。二是过程公开。公开选拔聘任工作由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答辩、民主推荐、资历评价、成绩确定、组织考察、党委研究确定拟用人选和公示等10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进展情况都在校园网上发布, 认真落实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三是结果公开。及时公布笔试、面试答辩成绩和民主推荐结果, 对拟任用人选通过公告和校园网等形式进行公示, 进一步听取师生意见, 接受干部职工监督。四是健全监督机制。制定印发《关于严肃工作纪律、保证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通知》, 纪委全程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的工作, 并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等途径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收集举报信息, 认真调查核实。
2. 坚持公选成绩量化, 增强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力
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采取成绩量化的形式进行, 主要包括笔试、面试答辩、民主推荐、任期考核和资历评价等5项内容。公选成绩实行百分制, 按照笔试占20%、面试答辩占20%、民主推荐占30%、任期考核占20%、资历评价占10%的比例, 计算出每个人的最终成绩。实行差额考察, 根据成绩排队, 按照1∶1.2的比例确定考察人选, 充分体现民主、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 积极推进轮岗交流, 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
学校坚持把竞聘上岗与轮岗交流相结合, 明确规定党政管理部门 (含群团组织) 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届的正、副处级干部, 不得竞聘原岗位, 必须进行轮岗交流, 并进一步加大人、财、物等重点部门干部轮岗交流力度, 坚持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 积极推进党政管理部门与服务部门、教学单位、教辅单位之间, 党群部门与行政部门、服务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同时,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年轻干部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一线, 砥砺品质, 锤炼作风, 丰富阅历, 增长才干。
4. 注重工作实绩, 充分发挥换届聘任的正确导向作用
坚持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及时了解干部平时的德才表现;以年度考核、换届考核为重点, 全面掌握干部任期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同时, 注重干部考核材料和各项数据等实证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综合干部理论学习、参加党校培训和奖惩等情况, 建立完善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考核档案, 并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性材料。把干部年度工作实绩考核折算成分数, 纳入换届聘任量化指标体系, 并将四年任期实绩考核分数的平均值作为换届聘任的直接依据, 使任期工作实绩与干部换届聘任直接挂钩。切实做好任前考察, 对已经确定的考察对象, 学校还要组成专门的考察组, 深入相关单位、部门, 对其政治品质、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作进一步考察。对于新提拔的干部, 严格实行试用期制, 试用期一年, 试用期满后, 做出实绩的正式任命, 实绩平平者解除试用职务, 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成效显著, 干部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经过10年来的探索与实践, 信阳师范学院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日臻完善。广大干部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干部选任方式深入人心, 成为全校上下之共识。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党性原则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廉洁奉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被选拔到处级、科级领导岗位上, 学校干部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呈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1.拓宽了干部工作的民主渠道
坚持走群众路线, 完善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制度, 充分发扬民主, 保障干部群众的话语权;坚持对入围人选作进一步全面考察, 多渠道、多侧面、多方式掌握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 提高了考察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制, 拓宽了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渠道, 彻底改变了“在少数人中选人、由少数人选人”的做法, 开创了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2. 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
经历数次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全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处级干部队伍中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比例上升了6.5个百分点, 平均年龄下降了3.2岁, 女干部、民主党派干部和无党派干部数量稳步增加, 进一步改善了处级、科级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性别等结构, 有力地推动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此外, 对每一个岗位干部的任用, 校党委都反复讨论, 力争做到优化组合、合理配备, 使每一个干部的潜能和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
3. 促进了干部能上能下
突出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建立了竞争激励机制, 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同时, 学校对年龄不足一个聘 (任) 期的干部任用作了硬性规定, 并通过调整届期年限、适当设置虚职岗位等, 把部分处级、科级干部从领导岗位安排到非领导岗位, 从而构建了科学的干部退出机制。
4. 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让群众评价、选择干部, 增加了干部的压力和动力, 改变了“干好干坏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况;看实绩、凭能力使用干部, 强化了干部的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 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发有为, 努力作出经得起实践检验、师生检验和历史检验的一流业绩。
5. 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工作
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选拔出来的处级、科级干部, 政策理论水平普遍较高, 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 年富力强, 工作热情高, 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他们被安排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第一线, 为打开基层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改革活力 篇11
一、主要改革做法
(一)划好责任田,建立阿米巴式一线自主经营体
全面划小经营单元,让经营服务触角更深入更精确。践行把大公司分割成一个个“小微企业”的阿米巴经营理念,将市、县公司进一步划小为农村支局、城市支局、营业厅、政企团队、装维班组等基本经营单元,并根据客户需求、市场空间、服务半径、经营能力等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企业基层组织的动态设置,高效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变化。实施财务划小核算,把提质增效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改变基层“重收入发展、轻效益核算”的粗放做法,将收入、成本、利润的责任主体细化到各类划小经营单元,并根据投入产出效益进行业绩评价与利益分配,把每一个单元变成独立核算的自主经营体。目前,已实现将促销宣传费、人工成本、房租水电费、佣金及渠道费等近20项可控成本责任落实到划小单元,有效增强了基层员工的成本观念和效益意识,打造健康有活力的“企业细胞体”。
(二)选好责任人,员工承包创业做“小CEO”
一是竞争性选拔承包人,让能者脱颖而出。打破岗级、资历、身份等限制,公开、公平、公正选拔承包人,授予承包人“小CEO”称号,给予创业资源支持,多劳多得、市场化激励,业绩突出者可纳入后备干部管理或优先选拔任用,同时,淘汰业绩不达标的承包人,实现岗位能上能下。二是全面实施团队双选,激发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有才干的承包人自主组阁和招募团队成员,通过承包人与员工的双向选择和内部人员流动,把没有激情、不愿干事的员工筛选出来,进行转岗培训和二次竞聘上岗,实现一线岗位结构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把企业改革中存在的一批“旁观者”和“意见员工”,转变为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三是探索打破国企员工身份意识,助力实现“创业梦”。搞活创业经营机制,企业合同制员工可自主选择与企业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或中止劳动合同,通过组建公司或注册个体工商户的方式,采用完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承包创业,承包期结束后,可根据个人意愿恢复原有劳动关系,营造“人员能进能出”的创业政策环境。
(三)建好责任制,充分调动承包人积极性
一是明确承包人权力清单,实现责权对等。在划小单元“准利润中心”定位基础上,充分放权,赋予承包人自主用人权、考核分配权、资源支配权等配套权利,清单公开、规则透明,有效解决审批环节多、流程链条长、决策缓慢等“大企业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二是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要素活力。在内部承包模式下,承包人竞标认购年度收入目标,高认购、高激励,通过增量收入提成、超额利润分成等方式,实现收入能高能低。在外部承包模式下,承包人除获取代理佣金、增量收入提成外,还可通过投入手机终端、生产物料、接入网投资等共投、共建、共营的方式,实现收入紧关联和利益强捆绑,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三是建立风险防控“负面清单”机制,为承包创业“保驾护航”。建立承包人负面清单制度,对不规范用工、资产流失损毁、截留挪用资金、泄露用户信息等20多项红线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加强过程管控和问责机制,有效降低承包经营风险。强化国企改革兜底意识,加强品牌、业务、用户、财务、法律、用工、IT系统等集约管控,确保员工队伍整体稳定、客户服务质量稳中有升、普遍服务不受影响。
(四)实施倒三角支撑,倒逼管理变革与组织瘦身健体
一是建立综合服务支撑中心,解决创业团队后顾之优。划小承包后,各类经营单元对扁平管理、高效支撑提出了迫切需求,为此中国电信打破部门壁垒,集中营业、维护、财务、投资、采购等共享服务职能,在各级省、市公司建立综合服务支撑中心,为一线提供销售支持、订单处理、佣金结算、物料配送等一揽子集中服务与支撑。二是建立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体系,指挥者变为服务者。适应自下而上的自主经营和市场化改革需求,逐步将企业组织形态由“正三角”变成“倒三角”,各级管理部门从过去简单的目标分解者、管理考核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资源提供者与服务支撑者。打破与政府行政区划完全对应的组织设置模式,通过在有条件的地方撤销区公司、撤销县公司管理部门等方式,分阶段实现企业管理层级由四级架构向三级架构转变。三是建立自下而上的逆向派单与考评制度,真正赋予一线指挥权。基层员工在经营中面临的急事、难事、麻烦事,可通过热线电话、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向后台支撑和上级部门派单,并通过按单评价、服务排名、积分奖励等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价,评价结果与被评价部门及责任人的考核紧密挂钩,实现“一线围绕客户转、部门围绕一线转”。目前,全集团月均逆向派单量超过10万张,领先地市公司能够做到5分钟抢单响应、2小时处理,员工满意度90%以上。四是建立互联网化的企业管理平台,打造改革“助推器”。建立全国集约的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量收、成本、资源、考核等经营数据的统一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为企业压缩管理层级、打造扁平化管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开发划小承包助手、爱销售、爱运维、易问等互联网化应用工具,为一线提供跨越组织层级、穿透专业流程的运营支撑,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二、主要改革成效
一是充分激发了员工创业激情。划小承包已成为员工创造价值的首选舞台,16万多员工参与承包经营,1万多名管理部门人员下沉一线创业,广大员工普遍从“被动接活催着干”变成“主动要活比着干”和“精打细算想着干”,基层员工收入翻番、承包人收入超过中层干部甚至地市公司领导成为常态,实现了员工与企业共享改革红利。二是有力推动了企业提质增效。在人员基本保持零增长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主业收入年均增长6.6%,远高于全球电信业0.8%的增长水平,高于国内电信业4.6%的增幅。用户总数从3.4亿户增长到5.2亿户,收入市场份额提升2.28个百分点。集团合并净利润年均增长率达到15.6%,并较好地完成了提速降费等重大战略任务。三是有效促进客户满意度提升。划小承包切实推动企业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中国电信的固定宽带上网、移动上网等客户满意度连续三年持续保持行业第一。预约上门、即销即装、先装后付、流量争议退一补一、障碍超时赔付等引领了行业服务新标准。四是有效带动了社会创业。通过将内部创业平台向社会延伸开放,采用业务合作、承包经营等方式,近三年共引入民资77亿元参与宽带网络的光纤化改造,促进“宽带中国”战略落地,平均一个支局带动了3—5个社会创业经营体,放大了双创效应,扩大了社会就业,繁荣了产业发展。
三、几点体会
中国电信在改革的不断探索实践中主要有三点认识:一是紧紧抓住“人”这个改革要素,采用划小承包方式激发广大员工活力,带动社会创业,是落实双创战略的一种典型探索;二是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深层次推进企业内部市场化机制建设是国企深化改革的核心,“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是改革的助推器;三是以“小团队+大平台”为特点的阿米巴经营模式,不仅在海尔、华为等民营企业中有生命力,对大型央企同样具有适用性,有利于企业打好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攻坚战。
改革活力 篇12
关键词:政府放权,市场,社会,活力,政府改革,简政放权,权力清单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 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市场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坚持市场的主体地位,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 就成为了我国市场发展的主要办法。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 政府要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严格遵守《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 将改革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 而所谓的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 突出市场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简政放权。我国浙江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加快政府自身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的工作要点。但是受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限制, 我国的政府宏观调控仍占据主要地位, 简政放权常常流于形式, 实质上依旧是政府主导经济的运行, 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针对这样的现象, 本文就结合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 简单阐述一下在政府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找到有效的对策下放权力。
一、政府在改革和简政放权等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在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 我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了要改变原来的政府主导经济的模式, 突出市场的活力, 下放权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很多不足。
(一)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市场经济开放之前, 我国一直是政府主导经济的发展模式, 上百年的传统早已根深蒂固, 即便人们意识到了市场经济开放的意义, 也难以一下子做好执行。具体而言, 就是我国大部门地区仍旧是政府主导经济, 市场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供求关系、价值规律的优势没有真正凸显出来。
(二) 改革和放权不彻底
市场经济是世界市场开放、世界交流不断深入的结果, 利用市场方式做好经济运行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 我国市场开放的程度也明显的加深。然而, 有关简政放权、权力清单的话题依旧是敏感话题。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政府, 常常谈论的“放权”、“简政”、“改革”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权力的下放不到位, 实际权力也根本没有下放, 政府的改革也不够全面, 涉及到权力的改革依旧没有被触动。与此同时, 政府的权力清单在透明度上不够真实, 百姓和企业对政府的行为和决策依旧不了解。
(三) 缺乏健全的政府改革制度
想要打破多年以来我国根深蒂固的理念, 做好政府的改革工作, 将权力实现真正的下放, 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制度体系, 将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以整合, 设计出合理的改革措施, 明确如何一步步的将权力下放到位。然而, 一些政府过于追求速度, 对政府改革的认识也不够明确, 没有根据市场的运行情况制定健全的改革办法, 阻碍了市场和社会活力的发挥, 无法突出市场的优势。
二、以政府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的有效方法
从以上内容中, 我们已经能够直观清楚的了解到, 政府在权力下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以及改革的制约因素。想要打破这些限制, 真正发挥出市场的活力, 就必须从三个方面强化政府改革, 深入推进市场经济。
(一) 政府改革
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 从根本上而言, 需要政府的全面支持,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也离不开政府。回顾我国的发展历史, 不难发现政府在任何一个巨大的经济变动期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保证政府改革的精准性, 才能激发社会和市场的活力。以往的改革重心在市场, 而今天的改革虽然也是要为市场服务, 但是最重要的在于需要深化政府自我改革, 不断的完善政府自身的行为, 也只有找到内因, 从内部进行变革, 才能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 为国家的全面发展做基础。
目前,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 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显现, 政府的改革作为其中的重点, 难度更大, 也更复杂。所谓的政府改革就是要将行政审批权下放, 减少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干预。简言之, 政府改革的重点是要打造一个有效、有力、有为的新政府, 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形象。我国新一届的政府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政府改革, 简政放权的新思路, 希望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化, 并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简政放权要成为改革的“当头炮”。因此, 不断强化管理, 改革权力, 推进发展, 是政府应当遵循的新思路, 政府也要拿出勇气, 面对新的市场形势, 打好政府改革的攻坚战。
(二) 简政放权
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 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做出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 其中明确提出了市场与政府不应该交叉控制, 造成市场的混乱现象。市场作为发挥活力的主体, 应该由其负责的必须交给市场, 那些市场不能做的, 或者无法做好的, 才能让政府参与进来。近年来, 我国的政府职能虽然不断放权, 但是职能的界定仍旧不够清晰, 越位、错位问题时有发生, 对市场的干预也过多, 导致经济活动经常受到制约, 成本开销大。如果依旧按照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仍旧不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情况, 那么市场的作用就无法凸显, 所谓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就成为了空谈。下放权力, 实施简政放权, 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 有助于突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它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也与国家治理息息相关。政府简政放权的程度有多大,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就有多大, 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率就有多大。
李克强总理多次反复强调简政放权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政府权力的下放, 激活市场的活力。他还重点强调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政府要从‘越位点’退出, 把‘缺位点’补上”。政府错放在市场和企业上的有形的“手”, 必须把它拿下, 把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 将政府越位所做的工作也还给市场, 集中市场的力量办大事。过去一年, 我国政府在简政放权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颗先行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3年, 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 五年的承诺在一年中完成一多半, 并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今年还将“要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 “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 从而实现权力的真正下放。
要做到简政放权一是要降低政府资金的直接配置, 避免政府管理直接干预市场的行为, 坚持市场运行的原则不动摇。只有这样, 才能通过市场的竞争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让消费者自由选择, 平等交换。与此同时,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 简政放权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 必须制定科学的目标, 把握好放什么、怎么放之间的关系, 真正保证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三) 权力清单
通过实践表面, 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在于确立政府的权力。因为政府有其内在的惯性和利益驱动, 权力边界不清意味着行政权力的无限权威和扩张冲动, 必然会在运行中出现权力滥用、权力寻租等异化现象, 遏制市场的创造活力和滋生各种腐败行为。针对这样的现象, 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要坚持权力清单的公开, 依照法律规范向百姓公开政府权力运行的流程。这种权力清单的公开, 有助于加强公众对政府的了解度, 按照法律对政府职责和权力进行界定, 还可以防止政府权力的越位和错位。因此, 权力清单的公布, 会推进和带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发展, 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提供基础。
我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立权力清单, 确认审批程序, 向社会公开的新原则。权力清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从法律上对政府市场约束行为的一种体现, 在法治上重构了政府和市场的联系。我们不难发现, 近年来政府权力清单的公开遇到的重重困难, 公开的清单多了, 但是内容却不具备全面性。针对市场出现的新变化, 对政府权力清单进行重新设置, 明确必须公开和不能公开的内容, 一方面可以避免暗箱操作, 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社会的监管, 让百姓明确权力的概念, 市场的发展, 真正做好民主管理。当然, 政府权力清单的下放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也不能一蹴而就, 要将其落实到实处, 就必须确立程序清单, 保证权力的真正公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 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此, 政府要对宏观调控进行完善管理, 做好政府改革工作, 将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 坚持简政放权, 并下放权力清单, 更好的突出市场作用。
参考文献
[1]史瑞杰, 李欣.简政放权不能一放了之[J].行政科学论坛, 2014, 03:7-12.
[2]张定安.全面推进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8:16-21.
[3]李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打造有限有为有效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4, 09:6-8.
[4]陈坤, 仲帅.权力清单制度对简政放权的价值[J].行政论坛, 2014, 06:23-26.
[5]胡税根, 徐靖芮.我国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5, 01:67-77.
【改革活力】推荐阅读:
增强国企改革发展活力06-26
探寻国企改革活力之源12-05
教育活力07-14
青春活力10-18
增强活力05-08
组织活力06-04
活力文化06-08
党建活力07-06
教学活力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