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活力

2024-10-09

思维活力(精选10篇)

思维活力 篇1

美术教学正是以美的形象打动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感之以形, 动之以情, 然后晓之以理, 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使之审美心理健全, 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所以, 在美术教学中, 我们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搭建平台, 让学生个性得到更好的张扬, 从而绽放无穷的生命活力。

一、让课堂充满诱惑, 启迪学生思维

未知的世界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而初中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好奇心是学习好美术的内驱力。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创设特定的情境, 激发和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所以, 在美术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 创设情境, 让学生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让美术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例如, 在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活动一课时, 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放了各种款式的居室装饰的画面, 并尽可能选择居室类型 (如书房或学生房) 相同, 但表现方法不同和人文特点不同的居室设计作品, 让学生进行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学生对这些不同居室装饰感到非常好奇, 加上教师的分析讲解, 学生很快就了解了运用美术作品进行居室装饰的多种表现方法和不同特点, 认识了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然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一次模拟的居室装饰设计, 学生兴趣盎然, 兴奋不已, 一节课就在高潮起伏中结束。

二、让课堂充满灵性, 发展学生思维

美术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开放式的活动过程。在美术教学中, 我们要创设开放性的课堂, 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观察、尝试、操作、交流、讨论, 让学生自己去欣赏、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创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尽可能产生更多、更新甚至前所未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性, 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在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活动二这一课时, 因为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 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 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为此, 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 它不是为了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 不是照抄自然, 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予强化的表现。在造型上, 中国花鸟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 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 借以实现对象与作者的情感;在构图上, 它突出主体, 善于剪裁, 对画析枝, 讲究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 而且在写意花鸟画中, 尤擅于把发挥画意的诗歌题名, 用与画风相协调的书法在适当的位置写出来, 辅以印章, 成为一种以画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在画法上, 花鸟画因对象较山水画具体而微, 又比人物画丰富, 所以工笔设色更具写实色彩或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 而写意花鸟画则笔墨更加简练, 更具有程序性与不可易性。因此, 在教学中, 我根据以上情况, 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合作讨论, 观察探究, 在展示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让学生感受运用写意花鸟画小品装饰居室的效果后,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在介绍写意花鸟画小品时, 让学生结合居室装饰的特点谈谈自己的观点;在介绍写意水墨画的画法特点和用笔、用墨方法后, 引导学生尽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独立创作, 也可以合作创作。擅长做诗的可以赋诗, 擅长书法可以题字, 有图章的学生可以加印, 几个人共同完成作品。

三、让课堂充满个性, 活跃学生思维

人类已经步入信息社会了, 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美术课堂教学应十分注重个别化和个性化, 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才能随之发展和提高。在美术教学中, 我们要大力提倡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 认真观察, 发散思维, 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欣赏、尝试、操作、讨论、交流, 从而自己去发现问题, 摸索知识, 寻找规律, 表现画法, 总结绘画技能技巧等, 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画法, 只要合理, 就允许存在, 这样才有利于保护和培植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

例如, 在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增一分活泼添一份情趣》活动一时,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探究, 并根据纸盒的形状、色彩与相关动物产生联想, 如黄色为主体的纸盒设计成猫、虎、狮、马、牛。可以参考动物图案资料、工艺品、寓言、神话故事进行合作;也可以让学生用纸盒进行人物、植物、建筑的造型设计、创作;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其他废旧材料, 如瓜子皮、蛋壳、毛线、羽毛等进行动物造型设计, 注意发挥媒体的自然特性。这样, 让学生无拘无束, 灵活地进行创作, 展示自我, 表现自我, 超越自我, 开拓创新, 发展思维, 张扬个性, 放飞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总而言之, 在美术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在于教师。所以,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且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 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操作中尽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做学习的主人, 从而让美术教学舞出片片精彩。

思维活力 篇2

力〃新业绩”活动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国税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文化娱乐活动,激发干部职工的思想活力,明确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区局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区局经研究,决定开展“新思维〃新活力〃新业绩”活动。主要事项布置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为主题,以破解人少事多、税源管理、纳税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难题为主要目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富教于乐的税务文化活动,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活力和工作热情,增强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展现新风貌,创造新业绩,为推动区局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开展时间 2011年10月-12月

三、活动对象

光明新区国税局全体工作人员

四、活动内容和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时间为10月)区局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阶段:开展具体活动(时间为11月-12月中旬)

(一)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组织登山长跑活动。时间为11月上旬,长跑路线为:区局出发---绕红花上公园一圈(正门、东门、北门、正门)---区局终点,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由工会主办,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以“新思维〃新活力〃新业绩”为主题,举办征文演讲活动。要求28岁以下的团员青年参加,每人限报征文作品1-2件,从中评选10个优秀作品,组织演讲比赛。截稿时间为11月底,演讲时间为12月10日前,由团支部主办,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以关心妇女工作、关注妇女健康为目的,举办女员工插画比赛。插画规格、图画内容不限,每人限报1-2件作品。征集作品的时间截至12月5日。具体工作由妇委会主办。

(四)以心理调试和人文关怀为目的,举办系列讲座,时间为11月。具体工作由党办负责。

(五)以增进同事感情,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为目的,举办趣味运动会。时间为12月中旬,地点在。活动项目有跳绳、拔河、体操、乒乓球、象棋等。由工会、妇委会主办。

(六)以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为目的,举办篮球、羽毛球比赛,时间为11月-12月。由工会、团支部主办。

各项活动细则由主办单位制定,并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时间为12月底)

对积极参与活动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工作人员和主办单位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相关事宜,区局成立“新思维〃新活力〃新业绩”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唐慧斌

副组长:陈北、卞津、张立 成员:各科室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卞津 副主任:江鹰飞

发展直觉思维 提升学习活力 篇3

一、丰富知识积累,夯实直觉思维的基础

直觉的获得看似偶然,但教师应该看到其中的必然性。如果学生对所涉猎的知识点一丝储备也没有,学生又怎能迸发出相应的灵感呢?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得牢牢把握住这个原则。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更不会出现没有长期实践支撑的创造。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形成丰富的表象,丰厚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等,都是开启直觉思维的力量源泉。

如,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一份综合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1小时的1 / 5是多少分钟?粗看习题,它是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感觉它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但是在学生的解答中我们却看到了令人惊讶的现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在吃惊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是怎么思考的。学生的回答同样出乎我的意料。生1:老师,这个问题不难的啊!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过1小时是指时针走过1个大格,分针走60小格,1小时的1 / 5,就是把1小时平均分成5份,把60小格平均分成5份,这样就得到12小格,即12分钟。生2∶1小时=60分钟,它的1 / 5就是把60分钟平均分成5份,这样就很容易算出60÷5=12(分钟)。学生的解答让我们明白,当学生的学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能够综合地运用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跳跃式的思考方式,不正是我们常说的直觉思维吗?学生凭借厚实的学习积累,从容地运用知识去感觉、去猜测、去尝试,并在尝试中获得学习突破。数学直觉思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维,它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夯实学生的积累,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跟着感觉走”,实现思维的新突破。

二、渗透数学思想,促进直觉思维的生成

直觉思维是一种稍纵即逝的闪念,这种突然间的顿悟、灵感,都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极力鼓励多角度思考、多维度分析,努力达成一题多解的美好格局,这些都是求异思维的体现。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灵光乍现,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与技能去思考、去分析,用数形思想、替换策略等剥离出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数量关系,扩展学生的解题视角,在突破中求创新,实现视觉思维的大飞跃。

如,这样的一道习题:小明计划6天读完一本图书,每天读15页。实际因要参加英语比赛,结果要提前1天读完。这样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多少页?如果按常规思路,学生就会先算出总页数,再算出实际1天读几页,最后算出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的页数。如果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去解读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就会生成一种直觉感想:6天阅读的总量最后要5天读完,这就说明最后1天阅读的15页应平均分摊在前面5天中,这样就可轻松地获得新的解法:15÷(6-1)=3(页)。

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理解题意,不仅能拉近条件和问题的距离,把繁琐的思维过程逐步简单化,而且还有意识地训练了学生的简约思维,使直觉思维在学习中得以体现,并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教师科学地引领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去分析研究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打破常规思维的定式,有利于学生寻求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数学学习更具创造力。

三、鼓励大胆猜想,提增直觉思维的活性

直觉思维的发生不仅需要丰厚的积淀,更需要创设良好的猜想情境,激励学生大胆猜想,通过猜想激活思维,提增思维的活性,使学习的灵智获得呈现。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猜想,促使直觉思维的产生,实现学习突破。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课的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猜一猜今天会学习什么。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可能的内容。这时利用课件展示一组情境题:①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引导学生猜想下面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呢。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季节的轮换……②彩旗的排列,红、红、黄、绿、红、红、黄、绿……请学生猜猜省略号里面是什么,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学生会轻松地找出:一个星期从星期日到星期六的往复不断,太阳的东升西落……继续设问:你能看出这些现象中所隐藏着的共同特征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在观察和思考中形成感悟:这些现象中的内容都在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为学生深入领悟循环小数的本质和掌握其概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突破学习的重难点积累了必要的感知。

“数学的全部力量就在于直觉和严格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得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在直觉感悟、直觉猜想等方面的能力,以此开阔视野,拓展认知,让数学学习充满智慧的色彩。

激发创造思维 焕发课堂活力 篇4

一、激发认识兴趣

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我觉得: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 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在备课和讲课时, 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教材, 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教学程序, 从激发兴趣着手, 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作向导, 引导学生独辟蹊径, 从常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 以获得全新的创造。

二、诱发学生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双翼。在教学中, 教师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想象, 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举创作画“想象中的机器人”为例:我巧妙设疑, 先让学生用猜谜语导入课题, 然后把学生的思维引伸到参观机器人展览上。师问, 这些机器人都有什么作用?提问给学生留下“悬念”, 引起学生渴望得到知识的需要感。学生围绕这个“悬念”, 讨论得热火朝天, 各自发表不同见解, 机器人能上天, 能下海, 机器人能演奏美妙动听的音乐、能做环保工作, 能干家务活、能当警察、能招待客人……这时, 我又启发学生, “机器人为什么这么能干?”学生思考片刻, 抢着回答:我国科学家以其渊博的知识, 设计了电脑软件, 装在机器人身上, 让它们干什么它们就会干什么……我接着告诉学生, 科学家发明机器人, 目的是让机器人帮助人类完成复杂、危险、困难的工作, 让我们挤出宝贵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去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今天老师也让同学们当一回科学家、美术设计师, 想象出自己心中精明能干的机器人。当我展示几个外形不同的机器人玩具, 演示其从事的工作 (环境、背景) 后, 学生靠有关事物的启示, 触发联想, 从而增加了创造的可能性。“什么宇宙机器人、餐厅机器人、环保机器人、潜水员机器人、消防机器人、庄园管理机器人……一连串的大胆构思, 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经过二课时的创作, 几十张异乎寻常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眼前。特别是其中三幅作品。《理发师机器人》、《庄园机器人》、《我的机器人朋友》构思新颖、独特, 令人耳目一新。

三、克服学习障碍

要克服学习上的障碍, 教师在创造教学内容安排上, 必须具备有正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兴趣, 不同程度、由浅入深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对少数基础差的学生, 教师要耐心帮他们一把, 甚至给他们动几笔, 在关键处提醒他, 使他有勇气画下去。还有的学生可用鼓励的语言, 逐渐培养他们自信心。注意经常向学生提供新素材、新刺激、新观点, 以克服思维定式。创造思维练习可以小题大作, 一题多作。所以, 克服学习障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

四、充实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创造力与创造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造力的提高最好的办法是多多开展创造活动。学生在这种活动中, 可以不受教材范围限制、教师倾向的束缚, 能随心所欲、独立自主地得以发展。

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 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造, 学生在学习中是一个喜欢创造、学会创造和实现创造的过程, 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体验到成功, 那么创造之美也就得以实现了。

摘要:美术教学中,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激发认识兴趣, 诱发学生想象, 克服学习障碍, 充实课外活动。

关键词:创造思维,课堂活力

参考文献

[1].黄爱华.课堂教学艺术.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

[2].陈忠良.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必备技能集粹.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

打造活力课堂 激发创新思维 篇5

关键词 活力课堂 创新思维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064-02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课堂上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然而在应试指挥棒的驱使下,许多教师只顾搞满堂灌,只顾用“题海战术”狂轰滥炸,根本不屑考虑如何在45分钟内有计划、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自我表现的勇气。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久而久之,学生心中便形成了课堂就是老师独霸的“一统天下”的观念;于是课堂教学便形成了“师讲我听,师写我抄,师问我答”的可悲局面。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是缺乏活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讲坛,把教师的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把求同思维变成求异思维,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讲堂变讲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语言是一个人外在思维的表现,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往往思维敏捷,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首先得把说的权力还给学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统天下的讲堂,不再是我表演单口相声的舞台,也不再是我一人唱独角戏的地方,我让他们来说,请他们来讲,通过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选修教材《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6个单元18篇课文,既没有充裕的时间来讲,也没有必要一篇一篇地细细分析,于是我就放手交给了学生,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组选一篇来讲,其余组在听完后不明白的地方要质疑。而我为保证学生的授课质量,事先也要听听他们的思路,看看他们的讲案。学生很喜欢这种方式,准备得也很认真,学生的讲课也给了老师很多启发。比如讲《渐》一课,有学生找来了周杰伦、章子怡、梁朝伟等众多当红明星的童年照片,将这些照片与现在成名后的照片对比,进而说明了时间对人的渐变作用,巧妙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学生在讲《豆腐颂》一课时别出心裁地从自家菜园里摘来了一把小油菜,又买了一块豆腐,炒了一盘豆腐炒青菜,课堂上现场展示,而后作为奖品奖励给发言积极的同学,该课的课堂互动效果极好。

除了让学生自己讲课外,我們还组织了每周新闻发布会,课前五分钟分享活动,也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学生写作文常常没有素材,或素材陈旧老套,而每周的新闻发布会不仅补充了新的热点的素材,还提醒学生要做一个国事家事事事关心的新型人才。课前五分钟分享不限内容,包罗万象,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生活上的,还可以是情感上的,或者仅仅是做个小游戏变个小魔术,逗大家开心一笑,这个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情感,促进了课堂气氛的活跃。

二、课堂变舞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独自的舞台,闪动的常常是教师疲惫的身体,传出的时时是教师沙哑的话语,课堂缺少学生青春洋溢的身影、慷慨激昂的声音。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我要变呆板的课堂为学生活动的舞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风采。为此,组织学生把一些情节性强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在这二次加工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例如, 必修二《鸿门宴》一课,篇幅较长,人物众多,且心理活动较多,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楚汉两大阵营人物性格的理解,我在上这课时,就让学生策划了一部电影短片的拍摄,让他们自编自导自演文中的场景,并请出导演、摄影谈一谈自己的拍摄意图。

除了改编课本剧外,我们每学期还有一次朗诵会,一次辩论会。讲台可以变成学生展现自己风采的演讲台;教室可以一辟为二,变为辩论的战场;我们还可以采用现在时髦的“实话实说”“走进直播室”的形式,让同学们过一过电视瘾……

三、求同变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的课堂上教材是权威,教师是一言九鼎,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求异思维。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 有疑才有思,质疑是启迪学生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有意在讲课中设置“圈套”,以使学生质疑。比如,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找一些自己认为有失偏颇的名人名言,然后在课堂上雄辩滔滔地对之进行批驳。又如,在教《氓》时,我设疑:是谁造成了这场婚姻的失败?就有学生对大众答案质疑,认为是女子自己造成的,理由是谈恋爱时女子的智商为零,没有看清氓的嘴脸。于是同学们便与之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她一个人“舌战群儒”,勇敢地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而同学们群情“激愤”,争相批驳其“谬论”,有效地诱发了他们发言的兴趣;同时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辩论中不时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全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极大激发。

除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外,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很重要。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探索同一问题。小到标点、一个词语,大到篇章分析,都可以引导学生多向比较,展开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对各种语文材料研读时,要启发学生各抒己见,不追求答案一致,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设计一些正向与逆向思维的作文题让学生思辨,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选取新颖而独特的观察、认识角度去探求事物,表达出自己不俗的认识和看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充分训练自己的语言思维,使带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写作闪亮登场。

参考文献:

[1]朱艳新.张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与人格理论[J]社会科学论坛.2003,(5):29-30.

[2]申明霞.语文课堂:学生的“说”坛[J]中学语文教学.2000,(5):45-47.

思维活力 篇6

一、结合生活进行教学,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设计, 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积极思考,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 使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探究和感知数学知识, 体会数学对生活的作用。在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拉近了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 他们不再感到学习的枯燥, 而是充满兴趣的进行知识的探究, 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在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情境时, 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 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二、创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教学实验得出, 学生在轻松状态下思维最积极, 能够运用智慧对知识进行深刻理解, 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使他们积极的和教师进行交流, 深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能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 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 教师要鼓励他们进行深入思考, 并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对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点拨, 让学生的学习思路顺畅, 提高他们的探究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课堂学习任务,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极探究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单一、灌输的教学方式,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创新, 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使他们能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时,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 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中激发课堂活力。例如,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工具进行画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学生为了画出真正的圆, 他们会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了解圆的特征。通过学生的探究, 使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并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同时, 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过程中,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意识, 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和掌握。创新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选择, 使创新教学方式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促进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四、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的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拓宽思维面, 提供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过程中对他们的引导, 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实现高效的学习, 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 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数学教材中包括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 只靠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很难有效掌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通过深入思考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让他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提高探究效率, 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学生体会到学习乐趣的同时, 能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激励他们深入进行知识探究,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促进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还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结合学生集体的智慧, 使他们的思维深入思考, 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小组合作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 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讨论分析的过程, 在相互支持、配合下, 促进每名同学的数学思维培养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充分调动每名同学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多以4到6人为宜, 且应注重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从而使合作学习效果更佳, 发挥集体作用。此外, 教师还可安排特定的时间,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练习的意识。在实施新课程后, 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讨论题作为合作练习的素材, 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 好方法, 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我观点, 发挥想象, 互相启发, 共同发展。在对比分析中, 使学生寻找自己的最佳方法, 既锻炼思维, 又培养了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入, 他们通过结合小组成员的智慧, 能够把握知识的本质, 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现高效的探究学习。

思维活力 篇7

关键词:高职政治教学,沟通交流,生活联系,手段改进,方式创新

针对当前职高政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深入思考, 分析原因,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以创新的思维方式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过程、运用现代手段及拓展教学空间等方面, 多开展一些探究与尝试, 让政治教学更加焕发精彩的活力。

一、强化沟通交流, 建立融洽关系, 为教学活动奠定情感基础。

1. 多与学生接触。

在职高课程安排方面, 对于政治教学时间安排不是很多, 一周两节左右, 师生之间接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对学生尚不熟悉, 更谈不上建立融洽关系了。教师应该多一些与学生之间的接触, 课间操、活动课、早晚自习等时间都可以成为师生之间增进了解的载体。教师还可以运用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载体增加与学生的接触, 培养师生感情。

2. 虚心听取意见。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 将学生当作平等的个体, 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特别是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方面, 要将其有效吸纳到教学设计之中去。教师可以采取与学生座谈、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形式, 及时搜集到学生对于政治教学工作的一些反馈信息, 对于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及时改进,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给予表扬鼓励。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千万不能吝惜赞誉之词, 对于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取得的点滴进步要加以肯定。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体验, 为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让学生怀着积极向上的情感投入到政治学习之中。

二、强化生活联系, 改进教学内容, 为教学活动增强感知体验。

1. 紧跟时代发展实际优化教材。

政治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是增强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如果政治教师年复一年使用陈旧的教学素材, 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 教师应该注重搜集一些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教学信息, 补充进教学之中。例如在讲解“资产阶级民主虚伪性”内容时, 教师可以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内与国际有关“民主”与“人权”标准上区别对待的现象, 揭露其本质, 深化学生的理解成效。

2. 选取学生生活实例优化教材。

学校不是世外桃源, 一扇大门管不住学生与社会各种思潮的接触, “堵”的方式显然不尽科学, 应该采取“疏”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教师可以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实例进行教学, 如一位教师选取了本市一所技校学生斗殴致人死亡而锒铛入狱的惨痛事件, 强化对学生的法纪教育, 对学生的“哥儿们义气”、“逞英雄”等不良思想进行了深刻教育, 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3. 关注社会热点焦点优化教材。

学生透过各种媒体关注着即将步入的社会大舞台, 教师要强化对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的分析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理念。如有些学生看到不少贪官被查处的报道, 产生消极思想, 认为贪污腐败盛行, 社会风气日下, 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认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教育学生透过这些查处的案件, 进一步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惩治腐败的决心, 增强对社会法制与廉政建设前景的正确认识。

三、强化手段改进, 运用电教设备, 为教学活动提供生动讯息。

1. 有效增加教学吸引力。

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吸引力。如教学有关商品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演示课件:农户粮仓里面一袋袋稻子和粮食交易市场上一袋袋稻子;高山上飞流直下的清澈泉水和山脚下工人用泉水灌装的塑料瓶装矿泉水。通过形象的演示, 启发学生思考里面哪些是商品, 哪些不是商品, 将一些原本较为复杂、抽象的概念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 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的统一体”的含义。

2. 有效增强教学宽广度。

在职高政治教材中, 教学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 古今中外, 上下五千年。如果教师还是依靠教材中有限的教学信息进行讲授, 教学的宽广度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无法完全得到满足, 教学目标也很难完成。在这样的状况下,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信息的补充, 可以补充简明的数据对比信息, 也可以运用影音展示的手段进行, 使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起来, 提高教学的感染力。

3. 有效提升教学生动性。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政治教学过程优化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重难点的突破上, 可以发挥出深入揭示本质的成效。如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内容时,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消费方式的对比图表,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消费水平的两种表现方式和合理健康的消费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了多媒体手段的形象展示, 学生在教学内容的理解上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强化方式创新, 培养探究能力, 为教学活动搭建互动平台。

1. 从灌输走向探究。

传统的政治教学通常采取教师单向传授的方式,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学生参与教学双边活动的欲望也没有得到满足, 影响到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将主动权还给学生, 以思考探究题作为引领学生思维的线索, 以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作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主要方式, 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2. 从单调走向丰富。

现代的职高政治课堂, 不应该还是枯燥乏味的口头说教, 而要充分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音乐烘托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 可以达到活跃课堂的效果, 营造浓厚的教学情感。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设置模拟现场, 将一些教学内容编辑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 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让学生在兴奋、旺盛的学习热情之中开展学习与交流活动, 教学成效显然要好得多。

3. 从课内走向课外。

思维活力 篇8

关键词:内容,分组,分工,时间,评价,过程

今天,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 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纷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为其中一个闪光的亮点. 所以,我选择以下几点做以阐述:

一、内容要合适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所以教师在选取合作内容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 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安排合作学习. 只有那些学生一人不能独立解决、 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 才有合作的价值. 而且合作不应是教师的授意, 而应是学生的实际需要. 只有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合作的需要时,才能激活他的合作意识,以至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 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并要根据学情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需要,设计好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通过合作学习要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等等.

二、分组要恰当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 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 一定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发挥出小组间的竞争与合作的优势,才能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分工要明确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 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而又有效地进行.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确立的学习目标, 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 这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分工协作,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标.

四、时间要充足

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例如在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认识负数》一课时,张老师在学生对正数,负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后,通过几张数字卡片-1、 -4、-5、0、+3、+5、+8、12、100等 ,通过小组合作后让学生分别贴入可能的圈里后,老师问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疑惑? 充分的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问题,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进过一番思考后,出现了以下几种问题:1、为什么负数前面都有“-”? 2、12,100前面为什么没有“+”? 3、0是什么数? 对于每一种问题,解释权又回到孩子手中,让学生团队合作自己解决. ……

五、评价要手段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就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相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 这种良性制约机制主要是合理的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结果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评价机制包括以下几类:

(1)定期评价小组共同学习的情况 , 检查小组功能发挥的程度,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的成果,让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认识合作学习的方法.

(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 ,参与程度 ,团结合作 ,完成任务 , 学习效果等指标评价各组学习行为和效果,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成员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的所要实现的目标.

(3)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引导 ,调控和组织能力 ,调控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以保证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 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 提高学生自我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以及社交能力,真正发挥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和价值.

六、过程要指导

合作学习中要取得成功,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要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 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多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发言,保证他们融入小组讨论中. 同时,既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机会发挥潜能,也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合作技能培养. 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要善于接受异质的组员能够接受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组员在一起合作;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并积极思考;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合作伙伴要友善. 学会赞美别人, 对同学的精彩发言要学会给予鼓励,在互相赞美和鼓励中激发自信心.

思维活力 篇9

一“趣”问——趣味问题,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因此,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 经常会感到枯燥乏味, 从而逐渐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据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的时候, 首先就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主。教师应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思维认知规律, 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以此引起学生的关注, 从而调动起他们内在的好奇心, 积极愉快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例如, 在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法”中“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一知识点的时候,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好地促进知识的理解, 我便创设了一个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我首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 在一个森林里面, 两只小猴子在玩耍时发现了一棵结了很多桃子的树, 于是它们快速地爬上树想要摘到所有的桃子, 其中一只小猴子先爬了7米, 接着又爬了4米, 摘到了很多桃子, 还有一个小猴子先爬了6米, 但不小心滑了一下, 掉了2.3米, 结果晚了一步, 没有摘到桃子。”正当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 我抛出问题:“那么, 现在请同学们算一下这两只小猴子各爬了多少米, 第二只小猴子还要爬多高才能够摘到桃子?”学生们纷纷开始计算起来, 最后, 在引导之下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认知结构和兴趣特点, 能够在课堂上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形成内在的学习驱动力。

二“疑”问——设疑引探, 启迪学生思维智慧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是动机的根源”, 有了矛盾, 就能引起人们的认知冲突, 从而产生一种紧张感, 而为了消除这种感觉, 人们往往会积极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在数学的教学中同样如此, 众所周知,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 而问题也正是思维的源泉, 有了疑问才会有思考的动力, 才会有探究的欲望。据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设置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以此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随时保持在跃跃欲试想要解决问题的学习状态中,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 我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 做折纸游戏, 并提问:“假设每张纸的厚度都是0.1毫米, 对折之后它的厚度是多少呢?对折20次后它的高度又是多少呢?”一个学生说它的高度可能有20厘米高, 另一个学生说应该有2米高。我又引导道:“同学们的胆子看来都不大啊, 其实对折20次后它的高度有104米, 相当于30层楼那么高哦!”学生们都很惊讶, 急切地想要知道这个算法的规律。

以疑问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 制造了悬念, 设疑引探, 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启迪思维的智慧。

三“新”问——发散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会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作为数学思维方式的一种,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应结合教学内容, 积极创设具有发散性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的知识, 从而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一课时, 这节课的内容有个重要的知识点, 就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为了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的训练, 我特意创设了这样一个发散性的问题情境, 我拿出三根小木棒提问学生:“如果以这三根小木棒为边, 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吗?”问题提出后, 学生们开始积极地动手实践, 发现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 我换掉其中的一个小木棍, 并且其中两根小木棍的长度之和不大于第三根小木棍, 继续提问学生:“以现在的这三根小木棒为边, 看看还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 发现怎样都无法围成一个三角形了。我随即抛出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开始积极探究起来, 急切地想要知道其中原因, 于是, 在我的引导之下, 学生们明白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通过发散性问题情境的创设,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联想, 既发散了思维, 又实现了创新意识的提升。

四“活”问——现实情境,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而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并运用于实际。因此,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 还应当着眼于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尽量创设一些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从现实生活中得到启发, 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的综合素养。

例如, 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 我便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本周星期五的下午, 学校将要在各班教室内召开家长会, 要求每个学生的家长要坐在自身孩子的座位上, 但刚好班里的座位刚调整过, 还没有来得及画座位表,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你怎样向自己的父母描述自己的座位情况, 以便他们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呢?由于贴近现实生活, 学生们都积极地思索起来, 随后, 便引出有序实数和坐标的概念。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 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降低了学习数学的恐惧感和解题的紧张感, 学会学以致用, 提高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 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作为初中数学教师, 应当围绕“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这一教学宗旨, 努力创设合理、高效的问题情境, 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启迪学生的智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最终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铺路。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知识的动力与方向, 因此,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初中数学一个重要的教研课题, 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对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进行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旨在与广大教育同仁共同探讨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周艳.浅谈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科学导报, 2014 (4)

[2]姚川杰.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速读 (中旬) , 2015 (8)

[3]吴高贵.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 (教学研究) , 2014 (31)

[4]汤雪梅.创设问题情境, 研讨有效教学——例谈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 2011 (85)

[5]杜文红.巧设问题情境,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都市家教 (上半月) , 2014 (1)

保持销售人员活力的新思维 篇10

满足顾客的利益需求无疑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不被顾客需要的企业必然无法满足股东、员工的利益需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企业能否持续的保持销售人员的活力,以促使他们持续的开拓新的市场、把自己的产品提供给顾客是非常重要的。

选对适合且乐意做销售的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员工对于五个层次的需求有自下而上的过程,即生理需求是最低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当某个低层次没有得到满足,员工对上一层次的需求强度较小,但是当下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上一层次的需求强度就会增加,员工会为此努力,直到这个需求被满足。

埃德加·施恩的职业锚理论则提出了另外一个关于需求强度的理论。他认为人与人对自我实现的标准不一致,大家追求的东西不尽相同。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会选择一些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即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这个中心叫职业锚。埃德加·施恩提出了八种职业锚,分别是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而这些类型的职业锚中,很多是与保持销售人员的激情和活力相悖的,销售这种职业无论如何发展可能都满足不了这类人的自我实现目标。

施恩的理论与马斯洛的理论并不矛盾,施恩的理论建立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员工可以自由选择职业的情形下。而当一个员工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他尽管不喜欢销售这个职业,但是为了生计,他非常需要这个职位,他会努力保持激情和活力,争取更多的收入。但是当他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他开始寻求自我实现的目标时,他就要关注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了。这个时候如果销售这种职业与他内心的高层次需求发生冲突,他就会失去工作的激情和动力,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和职位。

所以我们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或者改变销售的内涵,使之能够吸引更多职业锚类型的人从事这项工作,贡献他们的激情和活力;或者选择那些需求强度大的人从事这项工作,包括那些迫切需要这份工作的人和那些非常适合并且乐意从事这份工作的人。

明确激活的对象

与销售有关的人员有很多,究竟哪些人员是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措施(激励等)保持活力的对象,这需要明确的界定。销售的流程通常包括激发客户需求、识别消费者、游说顾客购买、订单履行、售后服务等环节。涉及这些流程的人员,比如市场营销部门、销售部门、商务部门、售后服务部门都会影响到客户对公司产品的一次购买或者持续的需求。但是直接促成销量增加的是那些游说顾客购买、签订订单的销售人员。这一过程也是整个销售价值链条中最为困难的过程。

销售人员又可以分为坐商和行商,“农夫”和“猎手”。坐商和行商不以销售人员是否坐在固定的地方销售——这种外在表现形式作为分类标准。坐商的含义是守株待兔型的,导致这种类型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销售人员只需要坐以待客,或者是公司的销售管理存在问题,销售人员采取消极的行为应付工作。而行商则需要不断去寻找和游说新的客户。

行商和坐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公司的产品供大于求时,坐商被迫转变为行商,当公司的销售管理政策合适,坐商积极的转变为行商。“农夫”指的是通过维护现有客户取得销售的销售人员;“猎手”则指的是必须持续不断开发新的客户需求或者新的客户才能增加或获得销售订单的销售人员。“农夫”和“猎手”的区分往往和销售模式、产品特征有关,但是也和销售管理的政策有关,在合适的销售管理政策激励下,“农夫”可以做个合格的“农夫兼猎手”。

通过上述分析和分类,我们可以清楚的界定:如果只有额外的一块钱用于保持销售队伍的活力,我们需要重点关注、重点采取措施保持其高昂的激情和持续的活力的,应当是那些直接与客户打交道,通过游说客户购买公司产品的人员。我们的管理政策应当鼓励或者迫使坐商转变为行商,“农夫”转变为“猎手”。

运用薪酬之外的激励方式

很多企业制定了量化而复杂的销售人员薪酬公式,通过把销售人员的收入与销售收入、利润等等要素挂钩来刺激销售人员的活力。在我们了解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施恩的职业锚理论之后,我们不禁要思考,薪酬除了能够提供生存保障外,是否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

销售人员的可变薪酬通常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奖金,一种是佣金(提成),也有的两种混合使用。前者往往伴随保证生活水平的基薪,预先设定业绩目标,完成目标后给予的额外报酬,这种额外报酬通常是预先承诺的,可能与企业的整体业绩挂钩,具有不确定性。后者往往伴随较低的底薪,甚至零底薪,预先设定佣金比例,员工在销售的过程中可以预见自己完成任务后应该获得多少薪酬。当我们发放奖金的时候,往往令销售人员喜出望外,因为他们无法预计应得多少,额外的总是惊喜的,这种惊喜增加了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自身的成就感。

但是也有一些员工对于奖金的期望值较高,因为没有预先的沟通,他们会感到失望。佣金则没有这个问题,一切都是可以预测的,但是这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低的底薪固然可以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促使员工保持活力,但是它也使员工淡薄了与企业的关系,我们从企业除了得到钱以外,还有什么呢?这种淡薄甚至影响到员工在销售时的心态,客户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佣金才是最重要的,而佣金制度很少考虑到客户的持久满意度问题。

当员工以为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后,他对金钱的需求强度降低,佣金还有多少激励的作用呢?很多保险行业的销售人员做到一个团体大单后就全身而退,尽管他们具有销售保单的天赋,但是他们对这种没有保障、缺乏归属感的销售方式感到厌倦。这种情形促使我们思考,薪酬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首先是一种生存保障,它的激励作用不是无止境的,只是在员工特别需要的时候才会发生最佳的效果。不同职业锚的人在生存得到保障后,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在薪酬之外,或许是职位的晋升、成为团队的领导、不同城市间的调动、有吸引力的退休保障计划等等。

帮销售人员成为专家

传统的销售因为压力大、缺乏专业性、与客户的关系往往是强颜欢笑的利益关系,除了收获金钱外,其它收获甚少。这些原因使得销售职业常常成为大多数人不愿意选择的职业。被迫选择销售职业的人也往往把这份工作做一个短期的打算,在完成“原始积累”后都向其他职业

转行,或者升做管理职位。

销售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超越了签订订单的简单内涵,服务成为销售的重要内容,甚至服务成为产品本身。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往往需要具备良好的产品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商务技巧。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和客户沟通需求,使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的推销产品,使客户选择我们有限的产品规格。这种沟通有时深入得需要了解客户的很多内部情况,比如IT系统集成服务商需要了解客户内部的运作模式和具体的业务流程。他们为客户的需求提供专业的服务意见,帮助客户选择最合适的产品,甚至帮助客户改进内部的流程以获得最佳的效率。这样的销售人员因为具备“专家”功能往往成为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赢得客户的尊重,成为他们的朋友。基于这种改变,销售人员可以从这个职业中得到比金钱更多的持续的收获,包括人际关系、尊重、自我实现等等,从而保持持续的活力。这样的转变使得更多职业锚类型的人可以长期从事销售这种职业,使销售成为一种可能的职业长青树,成为一种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

企业需要在这方面给予支持的是专业的培训,包括产品和沟通技能、商务技巧,使得销售更像一个专业的职位;给予一个单独的职位序列,使销售人员可以无须晋升为管理人员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待遇允许某些销售人员做一个优秀的“农夫”,过相对稳定的生活,而不必总是做“猎手”,荒芜了自己的责任田。

挖掘新的需求点

佣金制的一个假设前提是:只有让员工不断得到报酬,他才会持续保持活力,避免惰性。但是,诚如上文所述,不是每个人都会永无止境的追逐金钱。一种新的理念——“其实你不必优秀”在坊间流行,这种理念鼓励大家不必太执着于物质、职位的追求,而是追求一种平衡、怡然自得的生活。企业之间的薪酬竞争已经使销售人员可以轻易的购买住房、汽车,成为中产阶级。不断给予总是有条件限制的,而且不断给予越来越可能失去它的激励效应。那么,换一种方式吧,如果不能保持工作的激情和活力,不能取得良好的业绩,那么连得到的也要失去(比如GE公司的活力曲线)。这种压力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那些业绩不错,仍然有潜力的员工又该如何呢?不妨开拓他的视野,继续开发他新的需求,比如企业的领导人组织销售人员学习高尔夫、购买大的房子、争取长假去世界周游等等,员工因此被拉上一艘更豪华的生活邮轮,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生活门票费用。这些都迫使他们不得不保持工作的激情和活力,以赢得更多的金钱、地位来满足其新的需求。

给予不是唯一的手段,活力曲线和扩大“内需”也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一个销售人员已经有了足够的生存基础,为公司也作出了贡献,这个岗位没有什么可以激励他、威胁他的了,他只是追求一份安定的生活而已,那么换下一位需要这份工作的员工吧,不要白费力气了。不过,千万不要放弃这宝贵的人力资源,这样的员工去从事与销售有关的工作必定是很有价值的,比如商务管理、售后服务、销售管理等。

(作者曾任某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部组织发展部经理,现任某香港上市公司销售经理。著有《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等专著。)

【思维活力】推荐阅读:

教育活力07-14

增强活力05-08

组织活力06-04

活力文化06-08

党建活力07-06

教学活力07-09

社会活力07-09

互动活力07-10

生命活力07-12

环境活力08-09

上一篇:深度变化下一篇:运动损伤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