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2024-06-03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共12篇)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那么怎样才能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呢?

一、让数学生活化,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发现与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 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 用他们感兴趣的生活素材, 以轻松的形式教给学生.如:一个数减去或加上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可以应用学生买东西的生活经验去理解算法.教师可设想生活实例:你与妈妈到商场里买玩具, 妈妈带了300元, 一个玩具娃娃85元, 妈妈却付了105?收银员应该找妈妈多少钱?有的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20元.此时老师在表扬的同时, 让学生说说他的计算方法, 学生说:105-85可以等于100+5-80-5=20.通过这个算式, 老师总结, 这是“付零找整”的付款方法, 有利于找钱与计算.

这样, 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出不同往常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生活中感受数学, 建立数学中凑整简算的计算方法, 实现了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 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无形中产生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实践性强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教师要结合学生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 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 符合他们的年龄段, 使他们感兴趣, 能完成的活动.我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多问问题”的活动, 提供探究性学习范围.在活动中, 同学们共提出多个问题, 杨飞同学一人提出七个问题:他通过问爸爸, 知道了他家一个月有时付电费是0.45×32=14.4 (元) ;有时是0.5×32=16 (元) ;有时是0.55×32=17.6 (元) .这是因为供电公司在收取电费时, 通过低峰期、正常时期与高峰期的不同价格来调节用电量以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通过实例, 杨飞同学不仅知道节约用电.还计算了其中的差额.如:高峰期与低峰期的差额是17.6-14.4=3.2 (元) 他还对一年的用电量作了一个计算, 如是高峰期用电, 则是17.6×12=211.2 (元) , 如是低峰期, 则是14.4×12=172.8 (元) .如此一来, 他不仅学会了数学中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 还知道在生活中节约用电的意识.为学生的自主与探究学习开辟了广阔天地.

三、把数学知识生活化, 感受生活数学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 教学两位数加减, 在讲台上摆放一些玩具, 并标示相应价格.问学生:当你买了两样玩具, 要付多少钱呢?他们自己选择心爱的玩具时, 学生们顿时精神百倍, 马上选好玩具并算出了价钱.这时, 再讲书上类似的题目, 学生们都能迎刃而解.

又如, 凑10法的认识, 设置情景:爸爸出差带回10个苹果, 要林林分给自己和表弟吃, 如你是林林, 会怎么分呢?为什么?有的学生说:每人各5个, 因为这样公平.有的说:我1个, 弟弟3个, 因为弟弟比我小, 还剩6个留给爸爸妈妈,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辛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每名学生都在思考, 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完全的认识, 而且教学中渗透了人文精神, 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尊重.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篇2

作为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具有自主独特的课程特征,就是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它的特点和目标就是要在通过老师和学生互动中、在各种活动中达到让学生体验、领悟的目的。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鲜活起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一、注重品德课程的生活性

生活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进行。如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9课《大家一起玩》,课堂开课以儿童生活中的游戏切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回忆,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孩子们都挺喜欢玩游戏,说一说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2、你们在玩游戏时有没有出现玩不下去的情况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学生对游戏很感兴趣,老师让他们说一说游戏时玩不下去的情况,使他们在对美好游戏的回味、对游戏过程中不尽兴、不开心,甚至和小伙伴拌嘴的回忆当中,初步感悟到游戏规则的存在。从而,再现了的生活情景,引出规则。(师小结:看来,这些有趣的游戏原来都是有要求、有规定的。谁要是违反了这些要求和规定,游戏就会玩不下去,有的同学之间还会产生不愉快。其实,大家所说的如下棋不准悔棋,捉迷藏不准偷看等等,这些就是自觉遵守这些规则,可不能耍赖皮呀。)

二、注重品德课程的实践性

还是以《大家一起玩》为例,在第一个活动引出游戏规则后,我设计了第二个活动:再现直接经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师:除了游戏规则,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规则,它们都在哪儿呢?课前,孩子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完成了各自的调查报告,下面咱们就来交流交流你们的调查报告。在交流之前,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在调查活动开始之前,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到居住的社区周围或公共场所去调查,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完成调查报告。在交流调查报告时,老师要与学生坐到一起,认真听取他们的介绍。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时鼓励他们。与他们共同探讨找到的规则,商量如何解决调查中不明白的问题。在学生交流寻找到的规则后,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们,我们通过找规则,说规则,写规则,从中你发现没有,规则究竟在哪里呢?”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和课堂上交流汇报,他们深切地感悟到:规则就在他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完成了书面的调查报告,不仅仅是找到了规则,积累了调查规则的方法,而且知道了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可以用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小小的.调查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采访交际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三、注重品德课程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本课程内含了一种校外课程的理念,如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观察,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到社会上去调查了解。只要是教学活动的需要,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课程。这一课堂具有广阔的空间,是开放的课堂,流动的课堂。除此之外,课堂环节中质疑问难也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如学生在找规则,说规则时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也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作一些解答。不管这些问题是不是都有价值,只要他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是可贵的。在本节课结束时,老师也给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生活中有这么多的规则要遵守,不是很麻烦吗?究竟是麻烦还是方便,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去体验体验,下次课我们再继续讨论。”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篇3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需要

生活是数学产生的“土壤”,没有生活的需要,就不会产生有价值的数学。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探索活动中。

例如,在上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折扣》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境:“同学们,老师的同学暑假期间要来太姥山游玩,一共17人;老师去旅行社问了一下,(同时出示一家旅行社的报价),秦屿一家旅行社“太姥山一日游”的报价是每人188元,优惠方式有两种:A.散客每人九折优惠;B.满9人,免1人费用(188元)。为了使我们的旅游费用最划算,你们能帮老师出主意吗?”听到老师要请学生帮忙,学生都跃跃欲试,在小组内热烈讨论起来。

汇报时各小组针锋相对,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小组1:我是这样安排的:188×17=3196(元),3196-188=3008(元);小组2:这种方法不好,我们的算法更便宜:17×188×90%=2876.4(元),比你的算法节省了不少钱。小组3:我们小组认为只用花2857.6元就可以了。因为满9人免1人费用,即9×188-188=1504(元),剩下8人按散客算,即188×90%×8=1353.6(元),所以只用花1504+1353.6=2857.6(元)。小组4(按捺不住):我们任意找一名散客合伙,满18人可以免2人费用就更便宜了,即18×188-188×2=3008(元),再收这位散客188元,最后费用为3008-188=2820(元)。……这样,将数学与生活融会贯通,激起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浓厚兴趣,学生才学得活,学得扎实,学得有效。

二、捕捉生活资源,引发认知冲突

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才能让学生看得见,用得着。教师要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有效地捕捉生活资源,使之为数学教学服务。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准备了农村孩子非常熟悉的采茶工具——背篓,并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了让这个背篓更牢固一些,我想给背篓的口箍一道铁丝,你知道需要多长的铁丝吗?你是怎样知道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他们试探性地提出:“可以用绳子绕背篓口的外沿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也有学生认为:“可以让背篓沿着直线滚一圈,看它一共走了多远,这个长度就是所需要的铁丝的长度。”在肯定学生的表现之后,我让学生分别用滚动法和绕绳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在两位同学的演示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这样量很麻烦,而且两人得到的数据不一样”。这时教师顺势提出“圆的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呢?它的计算有没有规律呢?”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这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而迸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都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动手操作,认真地推理、归纳,在紧张热烈的氛围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发展了探索能力。

三、参与生活實践,引导综合运用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了“折扣”的相关知识后出示这么一道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一种微波炉标价480元,实际购买时打九折,如果一次性购买5台以上,可以再优惠5%,现在有6位顾客想合起来买,他们各需付多少钱?使学生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叩开学生“生活经验”的闸门,让学生积累的经验喷涌而出,然后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梳理、归纳与提升,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既巩固知识,又发展能力。

四、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自主建构

教学中融入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可以使学习内容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受,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自主发展。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教师在练习阶段出示了以下信息:100克饼干的钙含量等于2杯牛奶的钙含量。教师提出:“老师从这条信息想到了老师的早餐。老师早餐吃100克饼干和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是600毫克。(教师说明:100克饼干大约等于我们平时吃的16块饼干。)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每杯牛奶的钙含量是多少毫克?每块饼干呢?”

学生们很快就有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生1:我是把16块饼干换成2杯牛奶,加上喝的1杯就是3杯牛奶,钙含量共是600毫克,可以算出一杯牛奶的钙含量是:600÷(2+1)=200(毫克),那么一块饼干的钙含量就是200÷8=25(毫克)。

生2:我是把1杯牛奶换成8块饼干,这样就是24块饼干,钙含量共是600毫克,那么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就是:600÷(16+8)=25(毫克),1杯牛奶的钙含量就是:25×8=200(毫克)。

数学源于生活,但绝不仅仅是个“引子”,应该从生活的“真实”入手,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置身于真实化情境之中的孩子们将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再如苏教版六年级的“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后,课件出示福鼎旅游图并提出问题:(1)从太姥山风景区到牛朗冈海滨度假区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2)在这幅地图上请你量一量太姥山风景区到九鲤溪瀑布景区的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这样利用学生熟悉的风景,既使他们感受到家乡的美,又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在矛盾冲突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了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

总之,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从而爱学数学,在不断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的数学情感和态度,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鼎市秦屿中

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 篇4

一、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理解数学知识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 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 让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 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数学真有趣。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 我把讲台变成了学生演示的舞台, 让学生当演员, 分别表演相对、相向、相背而行;同时、不同时出发的相遇情景。这些表演生动真实, 费时不多, 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了相遇问题中不同情况下的数量关系, 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在情趣与知识的交融中, 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不能光凭书本, 要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脱离生活的数学, 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身边的生活事例割裂开来, 既不利于理解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 又无法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 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引出数学知识, 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易懂。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 虽然百分数是学生刚要学习的新知识, 但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电视上、报刊等媒体上经常出现, 学生似懂非懂, 在引入时, 我就以新闻的形式, 边出示边播出条文新闻:

1.2012年上半年, 我市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7.4%

2.2012年上半年, 我市人民纯收入实际增长5.1%

然后提问:新闻中出现的数字你们都认识吗?从而揭示课题:“在生产、工作、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 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从今天开始, 我们将系统地探索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这样引入, 让学生初步感知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把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体会到了学会百分数对于指导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用处。

三、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数学虽然抽象, 但它来源于实际生活, 并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 教学生学会数学, 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的练习课时, 我让学生把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包装成一个大长方体。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拼摆、交流等形式, 总结出共有几种包装方法, 哪种包装的样式表面积最小, 哪种包装的样式表面积最大, 并说明理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讨论、拼摆。通过讨论、拼摆、举例、计算等, 最终得了出结论, 并从中发现, 利用表面积最小的包装样式可以节省材料。然后让学生运用研究出来的结果去解释:为什么同样的物品会有不同的包装?商场里的商品为什么有不同的包装?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交流着。个个都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doc 篇5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作者:胡织娥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9年第06期

现实生活更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从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实践说,到现今的“大语文”教育观;从“传道,授业,解惑”到现在的开放式语文教学。先哲曾说,艺术即生活。语文更是如此。

一、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语感

学生在阅读时能经常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使形象的浮现、感情的共鸣、思维的活跃达到迅速、准确、鲜明的程度。例如读朱自清的《春》,随着课文中一幅幅特有画面的展开,学生脑海中迅速产生相似的联想,仿佛置身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如小草、花、春雨……从而进入一种审美的境界,得到美的熏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很自然使学生联想到自己捕捉小昆虫、玩各种游戏等童年有趣的生活画面。凡此种种,都说明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理解才真切、深刻,语感才越强。

二、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这本大书包罗万象,取之不尽,学生若经常“阅读”,能使其眼界更开阔、知识更丰富、思维更活跃、创造力更强。

教师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接触现实生活,阅读社会这本“活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花草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霜雪、天体运行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活的知识宝库。”可见,只有用“活书”,学生的学习才会活起来。因为从实践中来的知识是真正有用的知识,学好了这种知识,才会更具创造力。

三、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生活是作文之源。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教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同情弱者、同情不幸。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此拓宽他们的生活领域,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激发他们写作、倾吐的欲望。

只有这样,学生写作时才会有“清甘的水喝”。生活素材的积累,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学生写作时视野更开阔、材料更丰富、思维更活跃,写出的文章才更具真情实感。

然而,学生因阅历和经历所限,可写生活资料储备亦少,怎么办?我们可以借用“新闻’作为作文教学的船和桥。

龙源期刊网 http://.cn关注新闻所积累的大量信息,能激活思维由单一变多维,找到拓宽作文教学视野的船和桥。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中看到它的方方面面,大到影响全球,震动宇宙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重大新闻,小到百姓衣食住行的小镜头。且媒体形式多样,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互联网更带来了一片新天地,它们极大地开阔了作文教学的胸襟和视野,活跃了写作思路。新闻是百科全书,师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互动,有取之不尽的话题和议题。留心身边发生的新闻,养成对新生事物敏感吸纳和分析的好习惯,找到学会观察事物的船和桥。

如何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篇6

关键词:数学与生活;实践性;问题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让抽象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就成了每一位数学老师值得探究的课题。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

1.创设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使学生追求知识、探索奥秘。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导入设计:“买袜子时不用尺子,你怎么知道这双袜子大小是否适合你?”“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发现罪犯的脚印,你能估算出罪犯的身高吗?”然后告诉学生,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用这些人体比例的有趣例子,引入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自然会明白数学和生活有很大关系,以

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探究性的场境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求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准备三个圆形纸片(直径在1~10厘米),上课时让学生任意说出圆形纸片的直径,我马上说出圆的周长。学生觉得既神秘又有趣,探求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按照我的提示迫不及待地拿出绳子和尺子测量、计算,并展开激烈讨论。

二、突出数学教学中活动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教师应注重强化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并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如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量一量课桌、教室、篮球场等的长和宽。又如,在“圆锥体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首先给学生提供直尺、水、细沙、大小不一的圆柱、圆锥,让学生自由选择,分组讨论、实验,发现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索,使数学融入实际生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规律解决问题的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意身边的数学现象,养成善于思考,及时总结规律的习惯。这样,不仅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还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感受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趣味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生活,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然后,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组织学生及时交流,互相启发,收获体验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耐力并不能持久,因此,在将数学和生活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既要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创造,又要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时间保证。例如,在学完“圆的认识”后,为了使学生能灵活、正确地使用圆规画圆,进一步了解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教师鼓励学生指出生活中的圆,并画一幅此圆的图形。学生把作业交上来后,有各种各样的图画,有些让人忍俊不禁,总之不理想。遇到此种情况,老师不能急于评价,而要适时联系生活中的原物,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让每个人谈自己创作的体会。这样,即使学生经历了失败,但获得了方法、丰富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体会了过程,更增强了以后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总而言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从而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青.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14).

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篇7

一从学生亲身经历中学数学

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为了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有效的数学情境要能让学生“触景生思”, 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引起他们更多的数学联想。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教学中, 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 知识背景相关,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我们要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始, 以学生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在情境中蕴含学习数学的目标, 激发学习情趣, 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 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一课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让学生很自然地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 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了生机。

师: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出现过一不小心把同桌的作业本带回家的情况?

生:有过。我上次就和同桌拿错了, 我都急死了。

师:是啊, (3) 班的陈×同学就一不小心把同桌张×的作业本带回家了。这样一来, 不仅把张×急坏了, 陈×也很着急。你们说这时如果是你的话, 你会怎么做?请你和你的同桌商量解决的办法。

给予同学充分的讨论时间, 他们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想法, 陆×说:“打电话, 让张×去陈×家拿。”王×不满意地说:“我认为是陈×造成的, 应该给别人送去。”朱×却说:“如果不认识路怎么办?就打电话约好, 一起从家出发, 在中途相遇。”这时, 课件一步步出示同学想到的三种办法。

方法一:陈×给张×送作业本。已知陈×每分钟走70米, 走了12分钟。 (让同学们根据已知条件补充问题, 并解答。)

方法二:打电话让张×来拿。已知张×每分钟走60米, 两家相距840米。 (你知道张×走了多长时间吗?)

方法三:两人同时从家出发, 面对面走来, 经过7分钟两人相遇。已知陈每分钟走70米, 张每分钟走60米。 (你能根据这些条件得到两家之间的路程吗?)

在学生读完题后, 板书相遇问题核心内容:两人同时出发, 面对面走来 (相向而行) , 在中途相遇。

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例子中学习新知, 使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

二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学数学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 并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 给学生一双慧眼, 让他们以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分析、解决生活问题, 架起数学与生活经验之间的桥梁, 化生活问题为数学问题, 学会数学的思维, 给学生一个数学的头脑,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 体验数学问题的深刻性。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的教学中, 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课题的:

师: (出示苏州乐园的图片) 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乐项目, 想看吗?

生:想。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注意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变化的。 (分别出示苏州乐园中的一些动态画面, 如:旋转木马、观缆车、豪华波浪、小火车、缆车、青蛙跳等)

师: (出示6个画面) 这几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它们分别是怎么运动的, 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把它们进行分类吗?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吧。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说分类方法)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揭示课题:像上面这三种 (即缆车、小火车、青蛙跳) 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 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 (板书:平移) ;而像下面这三种 (即旋转木马、观缆车、豪华波浪) 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 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 (板书:旋转) 。

由于创设的情境着眼于儿童的生活, 在学生熟悉的游乐园欢乐的娱乐项目中引入课题, 充满情趣, 又提示了新的学习内容。概念的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把握本质特征, 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实在难以用语言描述, 因此通过让学生进行动作模仿, 使学生有了丰富的感知, 加强了对平移和旋转的体验, 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获得了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三从学生现实生活中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数学问题的源头活水, 并合理地借用生活材料, 把数学问题融于丰富有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中, 让数学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面临的问题, 有效地启发学生探究思维方法, 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数学问题的现实性。

如在二年级分类统计一课中, 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小朋友, 早晨是谁送你们到学校的?是怎么来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 最后我总结说:我们就来看一看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是爸爸妈妈送来的, 有多少是爷爷奶奶送来的?有多少是乘校车到学校的, 有多少是乘摩托车到学校的?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篇8

一、钻研教材,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选择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作为学习的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周围现实生活里。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大胆地、创造性地去处理教材,重组教材,去捕捉生活数学,采撷生活实例,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内容来取代,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来个收集图形的大行动,先让学生找出现实生活中外形是圆形的物体。学生举出很多种圆形实物,比如自行车、汽车的轮子、锅盖、水桶、呼啦圈、碗等,那么,为什么要把他们设计成圆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候,教师因势利导,再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由于联系了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有选择地、有目的地收集,不仅使学生对圆的知识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教学《面积的认识》这一章节时,学生对“面积”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教室内现有的物体的表面,如黑板、课桌、课本等物体的表面等,然后让学生把课本平放到课桌上,比较课本与桌面所占地方的大小。学生明白了桌面大、课本小。紧接着再让学生比较黑板和墙面的大小, 学生得出了墙面大、黑板小。于是,我又让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再找出一些物体,并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在学生的比较中,我因势利导,很自然地引入了“面积”这一概念及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对“面积”理解起来就比较直观、简易。通过这样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生活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注重运用,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在讲了面积一课后,我联系生活,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生活数学问题:木匠师傅有一块长120厘米、宽50厘米的木板,要把它锯成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问最多能锯多少块?怎么锯?请你帮助木匠师傅算一算。学生看到问题后,立刻展开计算,有的说15块,有的说12块,有的说20块……面对答案不一的局面,我与学生一起进行了探讨:先把木板锯成6块20厘米长、50厘米宽的木板,然后每块木板又可以锯成2块20厘米长、20厘米宽的木板,而剩下的10厘米木板不能锯成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所以一共能锯成2×6=12块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通过计算使学生认识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仅要计算正确,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又如,学习了“圆的基础知识”后,可请学生解释车轮为什么不能做方形、三角形、圆形,而要做成圆形。再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问学生为什么电线杆支架、自行车等等要做成三角形而不是长方形、正方形。学习了“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请学生计算如果给教室铺地砖,需要买多少块地砖等等。这样学以致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事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体验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篇9

因此, 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我在从事多年的数学教学中体会到, 数学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新的模式面对学生, 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一、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 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并不神秘.而且, 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 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 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 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 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 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 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 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 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 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 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 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 引出“比例”的学习, 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再如,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 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明在操场上跑步, 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 要求铺多大, 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于学生的生活, 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 所以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由此可见, 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 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 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缺乏数学知识, 只是缺少一双发现数学的眼睛, 因此,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数学, 更要让学生学会生活的“数学化”.

1. 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探索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 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 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 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2. 感受生活数学, 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 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 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 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线段”时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 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从而总结成公理: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

3. 探究生活问题, 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生活数学化.如, 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 美术知识、语言知识、生产常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 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因此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 去构想社会现实, 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只要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那他的学习资料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三、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巩固数学学习的新知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 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价值所在, 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 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熟练、更透彻,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让学生逐步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 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我们教师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要创设一切条件, 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 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促进他们长知识、长智慧;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 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应用新知的能力、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能力.

实践证明, 只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 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 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 都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 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为生活所用的数学.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激发兴趣, 导入新知;联系生活学数学, 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将新知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巩固新知时, 返回生活现实, 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对新知进行巩固和应用.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篇10

一、感知生活素材, 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 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越高, 越有兴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采用“问题情景———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生动,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为此, 教学中应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兴趣、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灵活运用教材, 把生活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数学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 教师可在上课一开始开展别开生面的30秒钟跳绳比赛, 让学生分别记下各自跳绳次数, 然后教师也提供自己跳绳次数的信息:我跳的次数比王××同学的2倍还多3下, 我跳了几下?这样通过让学生亲历活动感知生活素材来分析自己身边的问题, 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都很高涨, 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这样一下子就把数学学习与生活拉近了距离, 学生学得轻松、活泼, 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反思生活经验, 培养问题意识

思源于疑,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 是学生探索的起点, 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如果课堂上教师不断地问, 来个“满堂问”“满堂灌”, 牵着学生鼻子走, 学生就会被动地应付, 课堂看似热闹, 实际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探索空间, 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 激发学生反思生活经验, 自主发现问题, 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 在教学“平均数”时, 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跳绳比赛, 课上出示两个小组的比赛成绩:

两组同学一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

请同学们做判断:哪组同学跳绳的本领大?同学们提出多种意见:

第一种:求出两组中每个同学的和进行比较, 但由于人数不同, 这样比不公平。

第二种:两组同学—一对应比较, 如第一组的1号和第2组中的1号比, 2号和2号比……看哪组获胜的次数多;由于7号无法比较, 也不合理。

第三种:让第二组去掉一位同学, 再和第一组比, 但又有同学不同意, 认为既然是组与组比较, 集体不能随便抛弃个人。

……

同学们提出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能否找到一种更合理的方法来反映两个组同学的跳绳水平呢?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学生学习平均数的基本目标所在。这样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思考问题, 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又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大胆想象的意识, 同时也使学生真实理解了求平均数的意义。

三、创设生活情景, 促进主动探索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认知倾向。它推动人们主动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 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因素, 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在动力。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 教师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我们学校一年级有60名小朋友要加入少先队组织, 学校要买一些红绸做红领巾, 如果让你当采购员, 你打算怎样做?学生有的取下自己的红领巾测量、讨论, 有的目测、估计, 最后把问题归纳为要学会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教师接着引导:今天我们都来当一回小数学家, 利用身边的学具, 自己拼一拼, 小组同学可以讨论, 看谁能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 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为下一步教学的开展夯实了基础。

创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景,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 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并不神秘, 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四、设计“生活化”问题, 提高应用技能

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 也强调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动手实际的能力。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创设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优化课堂教学, 又能做到活学活用, 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 又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商的近似值时, 课本中只有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但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同的要求, 可设计如下问题:

1. 一根木材长330厘米, 把它截成16厘米长的小段用来装饰家具, 这根木材可以用来装饰家具的有多少小段?

2. 王叔叔买了165千克汽油, 要把它分别装在同样大小的油桶里, 每只油桶最多能装50千克, 需要这样的油桶多少只?学生解答如下:

(1) 330÷16=20.625, 用“四舍五入”法应该21个, 但学生都知道实际却只能用20个。

(2) 165÷50=3.3用“四舍五入”法应该是3只, 但根据实际情况需油桶4只。

通过这种拓展习题的解答, 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多种方法求近似值, 而且使学生懂得了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学用结合。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篇11

一、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生活情景不仅包涵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涵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如,我在教学“对称”这一概念时,我设计出三个新的脸谱并从中间剪开,把不同人的半边脸谱组在一起,当我出示这三张脸谱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都被这三张奇异的脸所吸引,看到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我提出了问题:你们为什么这么好笑?这些脸为什么这么丑?你能想办法把这三张脸变美吗?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三张脸恢复了原样。我又提出问题:这些脸为什么这样要好看多了?在学生高涨的情绪中,“对称”体现美这一概念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中。这样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不仅能发挥直觉思维的优势,还能够让学生轻松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吸引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生对“对比”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事物进行比较。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们班男生比女生多6人、老师长得比我们高、篮球比乒乓球大、讲台比课桌长等等。又如我在教学“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先在黑板上出示这些图形,然后再展示平时见到的五角星、书、红领巾、篮球等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建立了联系,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寻找。使学生眼中的数学变为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三、借助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的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依赖于实际生活经验,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景,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中的生活画面,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在组织学生活动中,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数学问题。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勇于将数学与学生所处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篇12

语文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教师教学时要让课堂教学变得生活化, 即引导学生以课堂为生活, 学语言, 用语言, 积累语言。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 更应是学生“生活”的园地。我们把课堂创设成一种近似生活的情境, 让学生在这种“生活式”的课堂中, 不知不觉地学语言, 用语言。如在教学《在家里》一课时, 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家里的情境, 引导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东西, 从而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沙发、电视、台灯等, 再让学生扮演爸爸妈妈在家的情境, 引导他们说说爸爸妈妈在家里都做些什么。这样,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但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 而且还能够用生词进行遣词造句。在“生活式”的课堂中, 学生的参与兴趣更浓厚, 知识记得更深刻。

作为小学老师, 要拥有一份未泯的童真, 学会“蹲”下来看学生,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出一个个可亲可近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感到亲切、形象、具体。一旦学生觉得所学内容很熟悉, 他们就可以轻松大胆地去触摸、去感知、去应用。生活化的课堂,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让孩子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二、设计生活化教学方案,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生活中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应贴近现实的生活。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收集和筛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 有计划地将搜集到的资源融入教学设计中,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立足点, 培养学生敢于开拓、敢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能力。

例如, 我们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山中访友》一课时, 可先设计一情境, 让学生分享自己要去拜访朋友时的心情, 以此来理解作者去拜访山中“众友”时的感受。接着, 让学生跟随作者去拜访“朋友”, 把作者的“朋友”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看待, 从而体会作者为什么要把山中的一切当作朋友。最后,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把对“朋友”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的, 并让他们试着用文字表达出自己对朋友的感情。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说明了课程的设置应贴近现实的生活, 我们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要不拘泥于教材所呈现的具体素材, 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需要,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开发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 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 设计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方案, 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 使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学到语文知识, 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学习语文,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探寻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探寻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 努力引导学生养成运用语文知识来观察、体会生活的习惯。这样, 既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语文知识, 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受生活。

例如,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口语交际课是《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在教学这一课时, 由于农村孩子知识面比较窄, 可运用的理论知识较少, 我们可引导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使学生辩论时不拘束, 就像平时和同学交流一样。让学生有话可说, 说话有理有据, 学生就会在“生活交流”中明白:1.诚信是美德, 应该弘扬诚实守信的精神, 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2.诚信很重要, 但是在有些特殊的场合, 还是需要善意的谎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交流中获得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当然, 教师在探寻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时, 还要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生活环境中, 有目的地发现和搜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语文知识, 并如实、详细地记录下来。如, 在教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时, 可引导学生从买商品、看电视、读报刊杂志等日常生活中去识字;教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时, 教师应引导他们接近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 以此来拓宽学生的思维境界, 培养他们多观察的习惯, 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例如, 三年级的学生就要开始学习写作文了, 由于以前没有太多的接触, 他们会觉得写作无从着手, 于是我根据第一单元中的综合性学习提示, 教他们怎样利用表格简单记录自己每天的课余生活, 到需要写作时, 让学生从自己的记录中找出题材, 学生就有内容可写。现实生活是学生的写作源泉,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从平时的记录中选出不平凡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捕捉“闪光点”, 就会让学生的作文与生活衔接起来, 让学生有“米”下锅。这样一来, 既增加了学生的素材积累, 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运用生活化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品味生活之乐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也就是说, 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课堂和教材, 要加强与课外的联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系统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 还能感受生活、体验生活, 这能够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把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能力。

如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影子》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带学生到阳光下去感受影子, 也可以让他们回家后在不同的灯光下观察影子的变化, 品味生活的乐趣。我们日常生活有许多话题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语文的综合性活动和生活实践, 让学生在语文与生活高度“一体化”的学习环境里, 不断地学到语文知识, 不断把知识应用于生活。

上一篇:数字电视接收机下一篇:肿瘤样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