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艺术

2024-10-03

有声艺术(共10篇)

有声艺术 篇1

1“有声语言艺术”界定

“有声语言艺术”是人类声音的艺术。从广义来看, 声乐、戏曲等主要运用语言来进行创作的艺术也算是“有声语言艺术”。而通常所说的“有声语言艺术”被认为“是非自然态的有声语言, 它要受到明确的艺术目的的规定, 受到艺术创作规范的加工, 在美感质量、传达方式等方面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1]著名语言艺术家张家声认为:“有声艺术语言的基础叫生活语言, 就是说话。”

我们认为可以这样来定义有声语言艺术:一种以语言本有要素为法则, 按照语境要求, 经过加工的声音传播艺术。

就汉语普通话而言, “以本有要素为法则”, 这样就排除了戏曲、歌唱等情况。“语境要求”是指不同的微观、中观、宏观语境对语言运动的影响, 在艺术创作中是重要的依据, “传播艺术”明确了这是一门语言在传—受中进行的艺术创作, 其遵循了符号学、语义学等在“传播”这一视域下对语言的理解, 是“言语”[2]活动。

2 感官性意义的传受过程

“感官性意义”是针对“词典意义”而言的, 是有声语言的附加意义。有声语言艺术的审美过程, 其实就是受众对其中传递的“感官性意义”的接收、理解并转化为形象体验和情感激发的过程。

语言在传递其他感觉信息时, 一方面是其“词典意义”的被解码产生了意义的传递。如“高大的城墙, 明丽的金瓦。”受众通过对符号的解码就可以知道这句话传递的高低、光影、色调等信息;受众听到这句话时, 只要发音基本准确, “词典意义”就可以被解码。此时的声音高低、强弱、长短, 除了作为语言的“词典意义”解读的根据外, 还对人产生了感官性刺激。汉语普通话声调具有相对音高的属性, 而非音乐中的绝对音高。发声者的音高可以相对随意的控制。如果粗略地划分读音的音高: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的话, 那么同样是发的“5-5调”的读音, 高音区则会让听众感受到相对于中音、低音在形象上的更高。此外, 音质的致密或嘶哑、厚重或单薄, 也会让受众产生对描述对象多元属性的感知:急促的语言节奏可以让受众产生环境温度的感知;松弛的咬字产生闲适生活的感知;共鸣点放低产生情绪压抑的感受……

这种有声语言声音信息和其他感官性信息等关联性规律在文学中已有研究——“通感”。钱钟书先生认为:“在日常经验里,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 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学者陆一帆进一步对“通感”做出了分析:“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各种感觉器官的分析器虽然各司其职, ……但并不是彼此截然分开, 而是彼此交错和相互联接的。”[3]因此人类感觉、知觉在把握客观世界时, “各种不同的分析器往往是联合发挥作用的……当人们有了一定的经验后, 就不必靠几种分析器的协作了, 只需要某一感官的分析器作用就可以感知到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了。”[3]墙的空间属性“高”, 与声音的频率属性“高”, 具有感知的相通性。这是属于“表象通感”。而嘶哑的声音对受众“苍凉的氛围”的传递, 则是“双重通感”的效应达成的[3]。

可以看到, 有声语言的声音在遵循语言本有要素法则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是有声语言工作者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做出的处理, 变化后的声音被受众接受后, 在“通感”这一心理效应的作用下, 对其内心的感官性记忆信息形成了激发, 各种感官性信息记忆的浮现, 形成了受众对形象的感知、情感的触发。

3 感官性信息的传播内在规律

“通感”效应的发生、感官性信息的传递受很多条件的影响, 这一过程中, 有几个规律起决定性作用:

第一, 传播者对语音、嗓音等声音要素的处理要遵循“共享性原则”。在有声语言艺术活动中, 作为创作者的主体——言语的发出者是通过对声音的各种要素的处理, 形成了最终的声音形式, 这是感官性信息传播的“编码阶段”。在对生活普遍而细致的观察和积累中, 从事有声语言艺术的人慢慢感受各种感觉之间的贯通、联系, 积累不同感官之间、不同信息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当这些关联不断被修正、丰富和创新时, 有声语言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基础便打下了。吴郁教授在谈到播音员的感受时, 将这种感觉、感知的积累描述为“是创作主体接受客观事物和稿件文字的刺激产生内心反应、体会、体验的过程。它既诉诸感官又超越感官, 既来自于普通感知觉又超越感知觉。”[4]在这接受刺激、体会、体验的过程中, 最为核心的, 主要是对生活中多元信息和有声语言信息的关系的认知和感知积累。其体现着“共享性原则”。“共享”既是传播者内部“通感”建立的基础, 也是接受者形成“通感”的基础:传授双方“共享”这种关联性。

第二, 感官性信息传受存在“个性化”规律。在“通感”规律支配下, 感官性意义的编码则是在“共享性原则”基础上对字音进行多样化创造、个性赋予, 这是有声语言艺术者最大的“艺术特色”所在。每一位创作者都有着不相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积累, 因而也有建立自己通感的特点和方法:越是经历得多, 越是思考得久, 其在“通感”建立时, 就越有真实感、独到之处——超越和创新总是在深谙某个事物的规律的时候产生的。张家声、方明、赵忠祥和王刚, 四位有声语言艺术家, 他们对字音感性意义的赋予都有不同的风格特点, 鲜明而富有艺术感染力。

第三, 传播介质对感官性信息的传播有着重要影响。传播介质对声音信息的影响体现在其对声音的保真度、提升度和减损度。一般来说, 在面对面的传播中, 依靠空气振动传播对声音的保真度是最高的, 如一场小型朗诵会中, 没有麦克风的朗诵, 声音真实度高。而现代科技传播手段中实现了对人声的跨时空、去噪音、加混响, 甚至调整各频段的声音质感等。现代科技介质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使用好了, 会增加声音的感官性信息附加值, 但如果因为电流、传导或接受问题影响了音质, 就会降低这种附加值。例如, 混响、回声等音效的处理, 可以让声音的空间感、厚重感、神秘感等感官性信息增加, 而如果由于电流干扰或无线电波传输受阻, 声音出现失真, 就会大大减损声音的感官性信息。

第四, 相对于“词典意义”的传播, 感官性意义的接受具有“直接性”和“优先性”。受众在接受声音信息时, 话语声音传送到受众耳膜时, 通过神经传导在大脑皮层形成刺激, 此时解码过程启动。一方面, 有声语言在被作为“符号”来解读时, 需要对符号本身的系统规则有所习得, 对“词典意义”的解码准确度有赖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另一方面, “客观世界是一个混沌的连续体, 人们通过语言符号将它进行划分。……我们大脑中的世界实际上是已经被语言符号世界包装过的世界。”[5]受众接收到的声音中的“词典意义”是需要经过“理解”的。与“词典意义”不同的是, 有声语言中的感官性意义, 与受众的生活经验、日常体验十分接近, 是一种感觉过程的“再现”, 是一种感觉记忆的激发, 是一种受感官性信息的触发。因此, 受众最快、最容易感知到的恰恰不是“词典意义”, 而是“感官性意义”。

第五, 受众自身对感官性信息的感知程度受地缘差异、文化背等因素影响。一般来看, 越是文明进步、内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形式多元的地区, 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思维触发性高、联想活跃, “通感”的触发度高。朗诵艺术、话剧艺术等在这一类地区的受欢迎度往往高于其他地区。因为受众从这些有声语言艺术作品中, 能通过“通感”的心理机制, 获得较大的信息量, 形成艺术享受和心理满足。

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导致的“通感”效应的差异性, 是更加明显和突出的。文化是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一个或多或少贯一的模式, 从而形成一种并不必然是其他社会形态都有的独特意图。”[6]当我们看到一种语调让一个共享文化背景的人群哄堂大笑, 而来自别的文化背景的人虽然理解了文字的意思却感到没有任何趣味时, 这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通感解读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 这种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有声语言通感效应实现的差异是比较突出的。

亚群体的因素存在, 使有声语言“词典意义”之外的“感官性意义”解读差异, 非常明显。亚群体在信息关注、文化行为、心理特征和生活体验等方面, 存在着共通性、相似性, 有声语言中“通感”机制触发的感官感受也比较相似。这种亚群体因素导致的某些感官性信息只被某一亚群体共享, 在日常生活、大众传播现象中非常明显。

4 结语

有声语言艺术中感官性信息的传受基础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感知基础。在“通感”这种心理机制、艺术规律的作用下, 有声语言的感官性信息通过建立在“词典意义”可解码的读音基础上, 对声音中音色、共鸣腔、音长等各要素的控制、调整和语言流动过程中节奏、重音等元素的变化, 实现对受众的“通感”机制的激发, 完成传播的“编码”——传播——“解码”的过程。这一过程,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优先于语言符号“词典意义”的解码, 同时相对“词典意义”解码来说, 受到的受众教育背景、知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较少。但地缘因素、文化背景因素和亚群体因素等传播中的效果影响因素, 则较大程度地制约着“感性意义”的传播, 甚至成为重要的效果决定因素而存在。

摘要:有声语言艺术的魅力绝大多数依赖于其“感性意义”的传播和解读, “感官性意义”作用于受众形成了艺术的体验过程。本文探究感官性意义在被传播时形成的过程和被解读的过程实质, 从信息传播的过程来分析“通感”这一心理机制对感官性意义传播的影响, 以及其内在的共享性原则、个性化原则、介质影响等五种规律。

关键词:有声语言艺术,感官性信息,通感,传播规律

参考文献

[1]胡黎娜.有声语言艺术基础训练诸要素之间的比较与分析[J].现代传播, 2003 (4) .

[2]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3]陆一帆.文艺心理学[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5.

[4]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3.

[5]余志鸿.符号——传播的游戏规则[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6]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90页,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有声艺术 篇2

【拼音】yǒu shēng yǒu sè

【简拼】ysys

【近义词】绘声绘色

【反义词】无声无息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成语出处】宋・汪藻《浮溪集・翠微堂记》:“其意从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形容说话、表演等

【例子】沙汀《困兽记》:“我倒更加觉得生命可爱,总想过得有声有色一些。”

【英文翻译】be full of sound and colour

【歇后语】画笔敲鼓;染坊门里吹笛子

【谜语】诛;黯;彩色电视;千里莺啼绿映红

【成语正音】色,不能读作“sǎi”。

【成语辩形】声,不能写作“生”。

【产生年代】古代

有声艺术 篇3

[关键词] 运动记忆运动觉

长期以来,在艺术语言发声的研究活动中,对发声活动中的心理层面的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探讨,心理问题也是真正与发声紧密联系且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理论。比如记忆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大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是记忆的内容。给记忆分类的依据有很多,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人各种艺术活动中都离不开运动记忆的参与,艺术作为有意昧的形式,需要富有高超技巧的形式,对这些形式的创造是各种艺术的门径。在各种艺术形式、艺术技巧习得的过程中,运动记忆成为始终伴随、始终帮助,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心理基础。

在对有声艺术语言创作活动的学习,尤其是语言发声的学习中,利用运动记忆的特点来帮助学习发音技能,提高运动记忆的效果,对发声的学习将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一、对发音器官的发音运动的正确的感觉是建立运动记忆的前提

人体的发音器官发出声音以及有意义的语音这一活动是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这一活动所牵涉到领域极为广泛,所牵涉到的发音器官的动作也极为精巧和复杂,但是在平常的发音活动中,我们对这些发音器官运动方式和活动状态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我们不可能看到真切的器官的运动方式,从而来随时调整自己的发音动作,使自己的发音技巧不断趋于完善。发音器官一般都在体内被包裹、覆盖,我们对自身发音动作的认识和调整,对发声技巧的习得几乎都是依靠机体自身的感觉体验来完成的,而这种感觉体验是对机体生理器官运动的感觉体验。人对运动的感觉简称运动觉,是指辨别身体各部分运动和姿势的感觉,由身体运动或姿势作用于肌肉、筋膜、韧带和关节。产生兴奋,传人大脑皮层引起,是整个运动分析器统一活动的结果。这种感觉的模糊性、不具体性、不确定性、不准确性往往引发发音主体对机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失误。从而导致不恰当的发声方法、发声技术上的调整,引发一系列发声的问题和弊病。例如在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训练过程中。两肋打开是气息吸入肺底的标志,而有些同学就是感觉不到两肋的动作。这样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动作记忆。再如气息过多往往使机体难以操纵而使发音人发音不稳定,声音质量不好,但发音主体的感觉却往往是感到气息不够用,从而吸进更大的气量。这样发声动作就不可能朝好的方向去调整。

二、运用想象、比喻等多种手段帮助建立发声技巧的运动记忆

对发音器官的动作的描述向来是比较困难,对于发音动作感觉的描述更是无从着手。我们常常听如“声音像一条带子”,“腹腔像皮球的感觉”,字音“圆润如珠”等较为含糊的类似比喻的语言描述,在指导实际的发音动作时。这种比喻、打比方的方式更容易被发音主体感受和把握,运动记忆的建立也更多的是依靠这种较为感性的和形象的方式的指引和帮助来完成的。有些学习者在对胸腹联合式呼吸的把握过程中,为了找到小腹控制气息的感觉,想象小腹处是一活塞。活塞中间有一小孔,气息可从小孔中向上运动,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气息就在压力下向上运动,活塞向下压力越大,气息向上喷射的力量就越猛。而在实际的发音过程中,我们知道是小腹肌肉是控制气息的枢纽,是抗衡过程中各种力量较为集中的作用力的集中区域,但我们要习得这样的发音技巧。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有时却不是很容易,这就需要某种想象的力量来把握发音实践,实践证明,运用类似的想象使复杂的理论变得更利于把握,有利于发音人学习到各种用声发音的技巧。

三、科学的理论是建立发声技巧运动记忆的指引

我们对动作感觉与运动记忆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忽视对理论的关注与重视,正确科学的理论恰恰是建立良好运动记忆的必要提示与指引。我们既有的发声理论是各前辈对自己在长期创作中的发音实践、发音动作记忆的理论描述,正确认识这些理论知识,并把它们很好的运用到自己的发音实践中,成为自己机体的运动记忆是学习发音理论的最终目的。停留在对理论的字面理解,而不去反复体味理论文字背后所指的具体发音动作,并建立这种良好发音动作的运动记忆使这种动作成为自己的发音习惯,这样的学习是无益的。正确运动记忆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发音训练实践,浅层次的、简单的、间断的训练不可能真正领悟理论所指示的发音的运动记忆。在实践中,发音人还要根据自己的先天条件来灵活运用这些发音技巧,建立自己的更加精细的动觉感受和动作记忆。指导个体发音实践。

四、非言语的示范教学对建立艺术语言发声的运动记忆非常有效

在对艺术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候多么详尽的理论讲解与论述也不如恰当的示范对学习者帮助大。教学中的示范特别对于在发音上有坏习惯、而发音人自身毫无分辨的情况是,必须的。教师对学生的示范应该生动、具体、可感,通过示范者面部肌肉表情、发音器官的动作、形象可感的声音使学习者得到多方面的感染和启发,直接提供了可供学习者参照和模仿的榜样。

有声艺术 篇4

1 有声语言的概念

人类的自然语言都是利用发声器官 (肺、气管、喉腔包括声带、咽腔、口腔、鼻腔) 发出声音, 我们用这些不同的声音来表达意义。有人说, 凡是人能想到的, 都能用语言来表达。俗话说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实际上是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 而不是语言本身的不能言传, 但并不一定所有人都不能言传。

所以, 语言内容通过语音形式来进行表现, 以此来让有声语言可以满足人的感知能力。

2 有声语言的三个层次

2.1 准确的层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 推行规范汉字。语文教师、播音员等职业都有推广普通话的义务。可以教一些语音不是很好的人如何说准普通话。说标准的普通话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交流的层次

这是有声语言最基本的阶段。有的人的汉语水平好一些, 有的人水平差一些, 可能会有方言的成分, 一般来说不同汉语水平的人在进行语言的交流时, 不会产生太多的疑义, 能够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2.3 艺术的层次

艺术的层次是指播音、主持、朗诵、演讲等有声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这个层次里不仅仅要求准确, 还要求要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作品所描绘的景物、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内心活动等等。

3 播音主持有声语言的形象提升

3.1 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联系

主持人的工作内容是为了帮助主持活动可以为观众亦或者听众带来感官享受。而有的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 其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话筒上。使得主持人的潜意识里, 将话筒当作了交流对象, 也就无法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联系, 交流活动的开展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同时, 本想借助于这样的交流形式所能得到的感情共鸣因缺乏交流基础, 丧失了其应当具备的影响力。

3.2 注意内容的准确性

2012 年2 月, 中央电视台连续5 天播出了《走基层》报道《招工局长陈家顺》。真实准确的报道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同行们的赞誉。德国一家电视台负责人在评价央视《走基层》报道时说, 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节目的真实, 真实的素材中流露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尊重”。这种追求真实的态度和努力启示我们, 播报语言更要力求准确表达稿件内容。如, 有一条新闻说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贺新萍的事迹, 开头有这样一段内容: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贺新萍和丈夫双双下岗, 在经历了做小生意、跑中巴车、打零工后, 两人选择了新疆人看不起的修脚行业, 在别人的白眼中开始了奋斗……原稿中说:“两人选择了新疆人看不起的修脚行业”, 似乎让人觉得新疆人有职业歧视。为此播音员做了这样的修改:“……两人选择了许多人瞧不上眼的修脚行业, 在别人的白眼中开始了奋斗……”这样一来就更加准确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播音员表达的准确性不仅指用气发声、吐字归音等播音基本功的扎实, 更在于播音员对新闻内容本身的理解和把握, 它也成为我们传播行为是否有效的一个考量, 这更是回归新闻真实的要求。

3.3 要有标准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为社会大众兴趣爱好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所以个体差异性的存在, 导致电视节目内容的形式是多样化的, 这就要求了播音者需要根据语言形式来完成转播。根据电视节目类型的差异要求播音主持所采用的风格也要有差异, 同时还要有不同的特色, 要求不同的表达形式。播音主持的口语表达是否标准, 将会直接影响到其主持活动的丰富性与色彩性。同时, 节目类型的不同, 使得语言特色可以在节目整体性中增强趣味, 根据播音主持的大众的喜好和意愿, 运用各种不同的语言特色来包装自己, 得到大众的认可, 从而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 对广播电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主持人, 就应该个性鲜明, 才情张扬, 以其较高的综合素质, 去传播先进文化, 体现时代精神。

摘要:阐述了有声语言的概念, 结合有声语言的三个层次, 提出了要加强播音主持文学艺术修养, 注意内容的准确性, 要有标准适宜的口语等播音主持有声语言形象艺术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播音主持,有声语言,形象艺术,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1]宋存杰.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浅谈播音创作中情感的表达技巧[J].科学中国人, 2015 (3) :30.

[2]应跃英.简论广播电视节目有声语言的艺术魅力[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5 (7) :122-125.

花开有声高中作文 篇5

每天我都要给它浇水,才几天它就从花盆里吐出几片心形的叶子,后来又从叶子中间长出一根嫩嫩的茎,茎的最尖端毛茸茸的,像一个绿色的“花苞”。不几天茎又长长了,“花苞”却变成了两片错落有致的叶子。那根茎一天天长大,越长越长,早上还见它在空中摇摆,晚上就已经紧贴在旁边的一根杆子上绕了两圈!牵牛花的就这样一圈一圈地绕着长上去了。当阳台上的杆子全部爬满了藤,叶子变得越来越绿也越来越密时,叶柄根部朝叶柄相反的方向长出一个小花苞,这个花苞非常娇嫩,一碰就掉了。

清晨,当人们美梦正酣时,牵牛花静静地开了!

我照常一起床就给牵牛花去浇水,发现牵牛花开了!它们像一朵朵小喇叭,朝着向阳的那面从花苞里绽开了!每一朵花的底部都是白色的,顶部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紫红的,很艳丽,仿佛那就是一个个美丽的公主;它也很娇嫩,花瓣像是上等的丝绸一样软软的、滑滑的。到了上午11时左右,花瓣开始往花心卷,渐渐合拢了。晚上的时候,有些花掉了,有些看起来不再光鲜的花却已经在蕴育着新生命的开始。

牵牛花不仅美得动人,它的生命力还特别顽强。

夏天,有一次我外出了一个星期,回来一看:花盆里的泥土全部裂开了,原本茂密的叶子几乎都黄了,所有的黄叶全部耸拉着脑袋……我好着急,生怕它就这么死了,赶快给它浇水,好想它可以活下去。第二天一看:它活了!藤上顽强地坚挺着十几片黄中带绿的叶子,茎的最尖端还长出了新叶!多么顽强地生命力啊!它牵动着我的心,告诉我:只要给我一点希望,我就能好好地活着!

有声艺术 篇6

本文将从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诵读教学的一些建议两方面谈谈理解。

一、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诵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许多老师习惯在正式讲解课文前让学生们齐读一遍, 可齐读的目的是什么?是正字音?疏文意?或是其他?都没有明确要求, 学生们齐读毕, 看似热闹, 实则“为读而读”, 水过鸭背, 充其量是有口无心的“念经”。这样的诵读事倍功半, 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2.诵读流于形式, 层次单一。有些教师往往把诵读等同于齐读, 而齐读又往往固定为继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后的第三环节。齐读时或是只求气势, 整齐划一, 或是把目的设定为正字音, 都有失狭隘。

3.读中没有指导, 读后没有评价反馈。对诵读技巧的处理正是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体现, 有的同学没有以理解作为诵读的基础, 甚至没有抑扬顿挫, 只觉得不断升调发高音就是感情充沛。有些老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便一味继续点名:“还有谁要来试试?”或“XX同学, 你再来一遍”。这类话语其实就是对上一位学生的否认, 潜台词是:“刚才的诵读不理想, 不是我想要的。”殊不知, 这种“不满意”正是巨大教育空间的所在。老师必须明确指出在哪里应该读重一些, 哪里是情感核心, 读长句应该怎么停顿, 怎么拖长音调等等, 否则就算有老师范读, 学生还是不得其旨, 只能感叹:“读得真好!”至于怎么做才能读得和老师一样好, 他们仍是一无所知, 或只能停留在刻意模仿的层面。

4.覆盖面窄, 诵读成为少数人展示风采的机会。诵读需要有强烈的表现力做支撑。建班之初, 如果班里有那么几位同学表现出有诵读的表现欲或能力, 久而久之, 个人诵读的活儿就会落在这几个人身上, 尤其到了公开课, 老师说罢:“有谁能来给大家诵读一下?”全班同学便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在那几位学生身上, 而这几位同学也在所不辞地“担起重任”, 举起手来。久而久之, “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的呼吁便落了个“有形式无实效”的下场, 成为仅有几人的展示风采的机会。

二、对诵读教学的一些建议

1.重视诵读的地位, 做好诵读示范。在对待诵读的态度上, 教师首先要明确:诵读不是课文教学的附庸物, 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甚至不是教学中的一种简单过渡, 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 诵读不能流于形式, 时间上要绝对充足, 次数要多, 形式要丰富。如果学生读不懂, 甚至读不顺, 教师便着急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可以说整堂课都是失败的、牵强的。让学生读之前不如老师先读, “抛砖引玉”, 激起学生展示欲, 这里要提醒一点, 如果教师有较好朗读能力, 那就尽量不要让现成的朗读录音代替“真人秀”。

2.诵读要有角度, 分层次, 多手段。一般而言, 第一次读可齐读, 要读得语速平稳, 语调清晰, 流畅响亮, 并且人人出声, 带热课堂氛围并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往下则根据文体或内容的不同安排读的次数和形式, 可分角色诵读, 通过有声语言的表达给听者以真切感受,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指名诵读, 通过听学生对诵读的处理感知他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方向;还可以小组轮读, 男女轮读, 配乐诵读, 当然, 也可自由诵读, 总之要读得有急有缓, 读出层次, 读出韵味, 读出理解。这样的诵读层次明诵, 覆盖周全, 活动充分, 加之形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 学生没有厌倦感, 便容易渐入佳境, 读出效果。

3. 注重评价, 并给予学生切实而有用的方法指导。教师在评价前要用心聆听, 切实发现他们诵读中的优缺点, 甚至具体到留意其中的一个词、一句话的处理, 继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一定要杜绝廉价的泛泛的肯定———“不错!”“读得真好!”也不能停留于隔靴挠痒式的指导:“把XX部分有气势地读出来!”但何为“气势”?是不是就是声高?这就需要教师细致地示范, 借助美的声音、表情、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感境界, 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教师的范读最容易感染学生, 使学生很快入境, 激发诵读激情。学生摹仿久了, 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 自然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所以, 曾有人说:“一次成功的诵读, 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

我在诵读教学中, 致力于抓住停顿、语调和节奏速度这三个方面, 我觉得它们是衡量对句子理解与表达能力的三项标准, 如, 在处理抑扬顿挫时, 明确指出诵读时声音高低、长短、轻重、粗细的变化, 尤其是对重音的强调, 要让学生知道, 重读不是一味大声地读, 重读的方式有很多种, 轻、短、快、慢、延长等都是重读, 让学生体会重读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感情?长句、排比句怎样换气?处理语调时, 如何揣摩或陈述或祈使或疑问或反讽的语气?音调如何相应地或高或低起伏变化?

例如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 作者感情最饱满昂扬的地方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两句诗, 体味出作者在留恋处勾起往昔美好回忆的沉醉、激动、无悔。而这种炽烈的感情又不得不强抑下来———“但是我不能放歌”。这种急转直下的情感通过朗读外化出来, 那把握诗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同时这首诗歌的节奏是十分整齐的, 通过诵读也便于学生了解诗歌“建筑美”的结构特点和“音乐美”的声韵特点。就在各种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悲喜议叙的诵读中痛快淋漓地表现出了文章的主题, 体现出了诵读的巨大作用, 久而久之, 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中获得进步。

4.读中有析, 以读代讲。许多教师以教懂语言文字知识为目标, 把课文支离破碎地肢解为有关知识点, 使语文教学陷入“重讲轻读”、“重写轻说”的境地。优秀作品一经教师琐碎的分析讲解, 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 对课文毫无感情可言。分析讲解毕竟不能替代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 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的熟读精思, 才能领略文章的内涵, 欣赏课文特有的美。学生多读些, 读得透一些, 老师的讲解就可以少一些。

以《蜀道难》第一段为例。“噫吁……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 奠定了诗歌的咏叹基调, 感情是豪放的, 要读得很有声势。散文化的语句, 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显示了强烈的感叹之情。“噫吁嚱”是惊异之叹, “危”、“高”一义重出, 极言高峻“, 乎”、“哉”两个语气词, 应有延长音。略作停顿后, 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 其中的“上青天”还可处理为一字一顿, 强调蜀道之难。“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这一层叙述蜀道的来历, “蚕丛”两句表明秦蜀两地长期隔绝, 无路可通, 用陈述语气即可。“西当”两句说蜀道高险无人逾越, 这些都是为下文做铺垫, 应当读得轻而平缓, 感情稍作控制。“地崩”两句应着意渲染, 如同亲眼见到那触目惊心的场面, 表明蜀道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上有六龙回日之至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一层紧承上文, 从俯仰不同角度写蜀道的高峻, 当用咏叹调读之。“上有”二句的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两词上, “黄鹤”二句则要读出无可奈何之情, 然后稍作停顿, 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 叙述一个在青泥岭上艰难行走的旅人, 读时需有身临其境的设想, “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句可重读, 速度不宜快, 至“仰胁息”作一顿, 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这种教学设计的思路不仅强调诵读, 而且巧妙地在诵读中增加对语篇的感悟分析活动, 因而表现出一种立体的、错综复杂的美感, 还是高效率的教学设计艺术的体现。

宋代的朱熹曾说:“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谓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 自晓其义也。”吴伯萧也曾忠告:“把工夫下在多读原文上边。”这些都体现了“读”的重要性。我们主张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诵读, 从熟读到精思, 不仅可以得诗文之妙旨, 行文之气韵, 改变自身气质, 还可以深切体会到语言文字抑扬顿挫、长短疾徐的音韵之美, 从而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提高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表达水平。

有声艺术 篇7

一、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对小学生来说, 向师性较强, 喜欢模仿老师的行为和动作。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 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影响着学生, 因此, 班主任要严以自律, 以身作则, 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好学生的表率。

有一次上语文课, 在教学时, 遇到了一个多音字, 我和同学们都弄不准这个字的读音, 然后我就让一位同学到我的办公室把那本《现代汉语词典》拿过来。当她交给我时, 我随口说了一声“谢谢”, 这位同学立刻回答到“不客气”, 当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脸上还洋溢着兴奋的微笑, 一边还对同桌说“老师说谢谢我”, 她当时开心、自豪的模样让我的心里也暖洋洋的。由此可见, 身教重于言教, 也许在教师不起眼里的一句话, 一个动作却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生根、发芽、长叶, 深深地扎进学生的心田里。在班主任工作中, 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要讲文明, 讲礼貌, 试想, 如果教师自身都做不到, 学生又如何能养成一个讲礼貌的好习惯呢?在这个课例中, 正是因为教师的一句礼貌用语“谢谢”换来了学生有样学样的一句“不客气”, 事情虽小, 但注意讲礼貌这种良好道德品质已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教育, 由此可见,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一个教师的必备素质。

二、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比较迅速的年龄阶段, 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形成, 因此, 在班级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头脑不够冷静, 脑子一热和同学发生语言或者行为上不愉快的事情, 班主任不能对学生的错误现象置之不理, 而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道德的教育。

在我做班主任工作的经历中, 还有一次遇到了这样的现象, 就是一个同学来向我报告说他的文具盒丢了, 被人扔进了厕所里, 他怀疑是班里某位同学干的, 因为他俩今天因为一件事吵架了。这种拿别人东西又加以破坏可见那位学生的思想意识差到了何种程度, 孩子们如今还小, 因为一件小事想不开, 发泄对他们一生的心理成长都极不健康, 性质太恶劣。我让他把这位同学叫来, 开始他还不承认, 我就说你对把文具盒扔进厕所这种行为如何看待, 他不小心说漏了嘴, 说, 该, 谁让他惹到人了。抓住这个教学契机我向他讲解了一些走向犯罪道路的人多数都是因为自己心胸狭窄, 觉得别人对不起他而铤而走险, 进行报复, 最后走向了一条不归路。从这件事来看, 同学闹矛盾很平常, 过去了就算了, 不该偷偷拿别人东西, 更不该毁坏, 这与盗窃、报复有何区别?在教师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的教育下, 这位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并主动对告状的同学道歉, 准备再赔他一个文具盒。由此可见, 以德育人, 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放在首位, 思想认识上去了, 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营造氛围, 思想渗透

俗话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 这说明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 作为班主任, 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 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德育的熏陶, 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 一直都把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作为自己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 在教师四周的墙壁上悬挂着许多中外名人在德育方面的高见, 使学生抬头所见, 目之所及, 就是对自己人生成长具有指导意义的名言或格言;其次, 定期让学生举行一次德育手抄报比赛, 手抄报的制作可以给学生提供大显身手、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生纷纷借助网络图书馆给自己的手抄报添上了绚丽的色彩, 真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结合自己对德育的认识, 学生们一个个交上了一幅幅满意的答卷;再次, 黑板报也被我充分地利用了起来。每期黑板报不管是什么主题, 总要有德育的一席之地。这样一来, 在良好德育氛围的影响下, 先进的德育思想、德育理论可以随时充实学生的头脑, 耳濡目染之下, 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定会有很大提高。因此, 班主任要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 注重德育思想意识在各科的渗透, 只有这样, 学生的道德意识才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提高。

总之,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 教师要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坚持以德育人,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正确的道德观念的指引下, 做一个正直的人, 做一个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祖国的明天才能更加美好!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 是学校工作的执行者, 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是他们的基本任务。本文主要从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 以德育人进行探讨。

关键词:德育,小学,班主任

参考文献

[1]柴振东.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学周刊, 2011 (14) .

有声艺术 篇8

中国电影一开始, 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 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电影逐渐从以往的戏剧电影、散文电影等类型中脱离出来, 突显自己独立的特性。对电影这种艺术作品做了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回顾早期的无声电影, 会从中发现很多具有戏剧化表演色彩的影子。如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劳工之爱情》中演员夸张的表演神情, 和快速的表演节奏无不让观众想起了西方卓别林的表演风格。在拍摄手法上镜头画面切换方式更是主要以简单的左出右进的方式为主, 没有过复杂的场面调度。演员夸张的表演配合着20年代无声电影的字幕卡的表现方式, 把影片的故事情节很清楚简单的呈现给观众。

现在看来, 那种夸张式的表演或许有些脱离现实生活, 显得有些“假”, 可作为无声电影来看, 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无声电影非常依赖大量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 好让观众知道和了解角色的内心思想。无声电影中的过度演出通常都是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培养出来的习惯, 很多知道新媒体的取向的导演都不鼓励这种演法。

我们发现早先的无声电影中人物的动作可能变得不正常地快或奇怪, 致令很多现今的观众都觉得无声电影的可观程度甚低。很多时候, 整套电影的每秒格数都不一样, 而且都是人手拍摄, 在同一电影内很可能有多种速度。这种问题令许多学者和电影迷相当烦恼。电影放映员很多时候都把无声电影放得比它们的拍摄速度稍快一点。电影放映员通常会接到片商的速度指示, 例如某几卷或镜头的播放速度, 以配合音乐总监的配乐。有时电影院更会因应电影的受欢迎程度或每次放映的时段调整速度, 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可这让我们分不清演员的表演速度和节奏。

二、电影无声变有声, 其表演的进步

直至有声电影的出现, 从演员的表演上有了很大的进步:1、声音语言的代替减少了很多没必要的夸张神情, 和带有戏剧性的眼神定位。2表演的节奏逐渐慢了下来。从观赏角度来看更为自然顺畅。但比较来看, 早期的有声电影也并未脱离戏剧化的色彩。从演员的台词, 生硬古板做作。听上去不柔和, 也不符合现代生活的自然逼真。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除了对白之外, 片中利用“有声”的优势插入了京剧片段, 《歌女红牡丹》因其只注意了对话的有声, 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音响效果, 所以看起来只有人说话或唱戏时有声, 其它周围事物都是静悄悄的。《虞美人》则是先把声音录好唱片, 然后演员在现场按照放出来的声音表演。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 在有声电影问世后, 许多电影公司仍然在继续摄制无声片, 这形成了中国早期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长期并存的特殊现象。直至1936年, 无声片才终于停止拍摄, 中国电影从无声向有声的转变得以彻底完成。我国电影的电影语言必须变革, 必须现代化的根本原因, 还在于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三、以《神女》为例说阮玲玉的表演

在西方, 无声电影时期卓别林是最有才能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那么在中国, 阮玲玉主演的《神女》可堪称是无声电影的巅峰之作。影片中呈现大量阮玲玉的面部表情特写, 把身为母亲的艰辛和作为妓女卑微的无奈愁苦隐隐显露在眉宇之间。表演中, 她能够准确地体味人物的情感, 捕捉到人物感觉, 并用适当的眼神、表情、动作准确地表现出来。这种准确的内心感应力和形体表现力结合得又非常自然, 显示出她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功力。

阮玲玉精湛的表演, 加上屏幕以大号字幕映出的台词, 使观众对故事、人物更深入地了解, 丝毫没有因无声对话, 而摸不到头脑。同时更加体现了无声电影应有的魅力、生命力和观赏力。从阮玲玉的作品来看, 从无声到有声的成功过度。作为一名出色的演员为了生动、鲜明、形象而深刻地塑造好各种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演员则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深的艺术造诣。还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理解力和高度的表现力, 让自己成为一块优质的材料和得心应手的表演艺术工具。

中国早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演员, 他们都成功的经历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表演的过度。声音的出现, 使得演员的台词功底要求更高。从表演基础上来说, 演员的台词处理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要求有张有弛, 符合影片内容语境。从而有声语言的训练又成了演员不可忽视因素之一。表演艺术的重要性体现在:所要塑造的人物是影片的核心, 阮玲玉成功塑造了她演的每部影片的人物。她的表演是剧中人物的直接体现者。电影演员既是创作者, 也是创作材料和工具, 同时也是创作作品。他的职责就是通过自身的表演将人的艺术形象从文学剧本转变到银幕上, 即把文字描写的抽象形象转化为活生生的银幕直观形象。优秀的演员必须做到演员与角色统一, 生活与艺术统一, 外部形象体现与内部性格体验统一。

明确了演员在影片中的要求和重要性, 现阶段的电影要逐渐摆脱戏剧的拐杖, 那么演员的表演也要跟随电影的步伐, 逐渐摆脱戏剧式的表演。

摘要: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习惯于从戏剧的角度来谈电影, 观赏电影。电影剧作家也惯用戏剧构思来编写电影剧本。演员从事影片的表演起初也是源于戏剧表演。早期演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 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有声电影与无声电影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声音。没有声音, 演员就需要更多的动作和夸张的表情来表达影片的内容, 难度很大, 对演员的要求很高。从而也就局限了表达的深度或者说观众的大众化程度。在电影表演艺术形成过程中, 从戏剧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东西。但是这并不代表电影艺术将继续在戏剧的大舞台上而不走向荧屏, 呈现出艺术的综合性。电影表演艺术应该逐渐从戏剧舞台模式化走向生活化使演员的表演更趋于自然。

关键词:无声电影,有声电影,表演,戏剧

参考文献

[1]石衡谭.《电影之于人生》[M]山东画报出版社

有声艺术 篇9

一、平等对话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与几位弟子闲坐时的一则谈话, 我们不妨把它看作一次课堂讨论。在自由民主的课堂上, 最需要平等对话的平台。这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气氛, 需要老师精心营造。在谈话时, 孔子和弟子们畅所欲言, 碰撞出绚丽的思想火花。这首先得益于孔子平时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及实践, 其次是他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孔子一上来就诚恳地要求弟子们“勿吾以也” (不要因为我就不敢说) , 弟子们才得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各抒己见。

在平等对话中, 老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学生只有在观念和现实的双层面上与老师平等, 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并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去。

二、尊重学生

他们的谈话自由开放, 这主要是因为孔子能够充分地尊重学生。孔子不以长者自居, 弟子们才会无拘无束地发言。其次, 孔子很尊重学生的意见。当曾皙表明自己与前面三位意见不同时, 孔子说大家也只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又有什么关系呢?另外, 孔子明显地不赞同子路毫不谦让的说法, 却出于尊重, 只是微笑了一下。

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需要老师充分地尊重学生。老师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自己身体力行。

三、发展个性

这则谈话, 充分地显现出谈话者鲜明的个性:子路恃才傲物而又直率鲁莽, 曾皙知礼好乐而又卓尔不群, 冉有谦虚谨慎, 公西华谦恭礼让。这些弟子们之所以会在老师面前表现得个性鲜明, 是因为他们的老师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发展个性。而这则谈话中, 孔子也以一个热情而又严格的诲人不倦的师长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他谦和亲切, 批评委婉含蓄, 对弟子们耐心诱导、热情鼓励, 为我们树立了蔼然施教的榜样。

赫伯·里德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 首先要求教师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无条件地充分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 平等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 并且尽其所能地为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空间。

四、循循善诱

孔子的“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在交谈中他对弟子们循循诱导, 体现了非凡的教育艺术。孔子一上来并没有直接让弟子们言志, 而是先用谦逊温和的话语打消弟子的顾虑, 为他们言志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而又亲切活跃的气氛。这位思想明智、态度和蔼、胸襟开阔的教育大师针对弟子们的实际进行发问:“你们平时总爱抱怨说没有人了解你们,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 (任用你们) , 那你们会怎么样呢?”在子路慷慨陈辞之后, 他又逐个地询问冉有、公西华和曾皙的志向。当曾皙因为自己的想法与前面三位不同而有所顾虑时, 孔子及时地予以鼓励:“有什么关系呢?也只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而已!”

在子路毫不谦让而又轻率鲁莽的陈述之后, 孔子“哂” (微笑) 了一下。为了避免谈话陷入僵局, 孔子就一个个地询问。当曾皙请问老师为何对子路微笑时, 孔子才指出子路“其言不让”的错误。

五、价值引领

孔子在日常交谈中, 也很注重引导弟子立志。当四位弟子逐一言志之后, 他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高屋建瓴地将弟子们的发言上升到治理国家的高度, 充分体现了大教育家在价值引领方面的绝活。

子路轻率狂妄的一番话, 让孔子不由的哂笑。这个“哂”字, 十分传神地表现出孔子对子路所言的含蓄态度, 既有对他政治抱负的认可, 又含而不露地否定了他的毫不谦让。

孔子认为前三个人的治国方法, 都没有谈到根本上。他之所以只赞赏曾皙的主张, 就是因为曾皙形象地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 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 谈到了根本点上。哂笑子路, 不是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对, 而是用委婉的态度批评“其言不让”。曾皙的话似乎与政治无关, 但他所描绘的是一个太平社会的缩影, 即形象化了的礼乐之治的盛世, 所以深受孔子的赞扬。

六、因材施教

在这则谈话中, 师生关系十分平等融洽。孔子关心弟子, 爱护弟子, 对弟子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孔子对弟子们的言志有三种态度:赞同欣赏曾皙, 委婉否定子路, 表面上未作肯否实际在热情鼓励冉有和公西华。孔子评冉有意在鼓励;而对公西华的评论则意在增强其信心。从以上对四位弟子言志的评论, 不难看出孔子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并擅长因材施教。

孔子最注重也最擅长因材施教。他的方法是“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 具体表现为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进行教育, 这是孔子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

七、诗意栖居

曾皙所描述的“在沂水洗浴, 在舞雩台吹风, 唱着歌回家”的情景, 虽然没有直接说明怎样治国, 而是描绘出一幅“风清俗美, 人民安乐”的太平盛世的风情画, 却展示出自己的政治理想, 并表现出一种“安贫乐道”“澡身浴德”的高洁志趣。他所描述的太平盛世的情景正好契合孔子的政治理想, 这是一种诗意栖居的至高境界。从文中不难看出, 孔子与弟子们的谈话气氛非常和睦亲切, 轻松融洽, 甚至还有一边谈话一边弹瑟的, 这种教学氛围何尝不是别一种诗意栖居?

有声艺术 篇10

1. 通过设疑留白,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因为小学生人生阅历比较少, 所以对于任何事情都感觉好奇, 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就可以设置问题或是悬念,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时, 就可以采取以下模式:

老师:同学们, 看到“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个题目, 你们能想到什么?

学生:下雪了, 雪地里有几个小画家在画画。

老师:那到底你们回答的对不对呢?大家可以打开课本看一下, 到底是谁在雪地里画画。

当老师提问题时, 学生就会产生好奇心, 从而进入学习状态, 当学生认真地读完课文后, 就会发现小画家分别是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等动物, 老师通过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 并留给学生相应的思考时间, 可以使得学生充分地融入对课文的阅读中, 从而理解课文的真正含义, 也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轻松。

2. 通过实践留白,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因为语文教学本来就是比较基础的学科, 所以在课文中也会涉及自然、文化、社会等不同方面的知识, 在对自然、社会这类文章进行学习时, 部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感觉并不能学到知识, 对于这一现象老师就可以采用设置实践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老师在讲解《一次有趣的观察》这篇课文时, 就可采取以下模式:

老师:通过课文的阅读, 课文上边说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生长的, 同学们相不相信呢?

学生:相信, 不相信。

老师:不管相不相信, 我们可以去亲自验证一下。

老师可以带学生去植物园观察, 观察扁豆蔓儿到底是怎样的生长, 通过这种留白方式, 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兴趣, 同时可以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3. 通过给学生的思考留白,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免不了要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学生只有通过充分思考, 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但是部分老师提出问题, 只留给学生一两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 学生回答不出来, 老师就自己说出答案, 这种教学方式是毫无效果的, 对于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打击。所以老师要学会给学生的思考留白, 比如在进行《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的学习时, 老师提问:“课文中的学生为什么都沉默了呢?”老师在提出这一问题后, 就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也可让学生先自己对课文进行阅读,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总结出小组学生都认为对的答案, 采用留白的方式, 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 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小组协作精神。

4. 通过留白的扩展, 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逻辑

小学语文教学都是围绕课本教学内容进行的, 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以课本内容为主线, 在此过程中寻找课文内容的空间, 通过这一空间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发现部分文章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所以老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 对文本的留白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 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上文提到的人教版《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 文章的最后“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生肯定就会思考其他动物都在画画, 为什么青蛙要在洞里睡觉呢, 所以这一问题就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老师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也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让学生举手进行回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 扩宽思维。

本文研究分析了留白艺术在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应用, 提出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几种方法, 如在课堂初始设置问题或是悬念, 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留白的方式,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给学生的思考留白,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文本的留白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 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逻辑等,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升其自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 留白艺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老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方式, 将留白艺术与教学方法相结合, 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知识,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留白艺术进行相关分析, 并提出将留白艺术应用到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留白艺术

参考文献

[1]李秀芹.语文课堂教学“陶冶场”的建构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上一篇:中药抗纤维化下一篇:IaaS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