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语言传播

2024-06-20

有声语言传播(精选10篇)

有声语言传播 篇1

1“有声语言艺术”界定

“有声语言艺术”是人类声音的艺术。从广义来看, 声乐、戏曲等主要运用语言来进行创作的艺术也算是“有声语言艺术”。而通常所说的“有声语言艺术”被认为“是非自然态的有声语言, 它要受到明确的艺术目的的规定, 受到艺术创作规范的加工, 在美感质量、传达方式等方面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1]著名语言艺术家张家声认为:“有声艺术语言的基础叫生活语言, 就是说话。”

我们认为可以这样来定义有声语言艺术:一种以语言本有要素为法则, 按照语境要求, 经过加工的声音传播艺术。

就汉语普通话而言, “以本有要素为法则”, 这样就排除了戏曲、歌唱等情况。“语境要求”是指不同的微观、中观、宏观语境对语言运动的影响, 在艺术创作中是重要的依据, “传播艺术”明确了这是一门语言在传—受中进行的艺术创作, 其遵循了符号学、语义学等在“传播”这一视域下对语言的理解, 是“言语”[2]活动。

2 感官性意义的传受过程

“感官性意义”是针对“词典意义”而言的, 是有声语言的附加意义。有声语言艺术的审美过程, 其实就是受众对其中传递的“感官性意义”的接收、理解并转化为形象体验和情感激发的过程。

语言在传递其他感觉信息时, 一方面是其“词典意义”的被解码产生了意义的传递。如“高大的城墙, 明丽的金瓦。”受众通过对符号的解码就可以知道这句话传递的高低、光影、色调等信息;受众听到这句话时, 只要发音基本准确, “词典意义”就可以被解码。此时的声音高低、强弱、长短, 除了作为语言的“词典意义”解读的根据外, 还对人产生了感官性刺激。汉语普通话声调具有相对音高的属性, 而非音乐中的绝对音高。发声者的音高可以相对随意的控制。如果粗略地划分读音的音高: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的话, 那么同样是发的“5-5调”的读音, 高音区则会让听众感受到相对于中音、低音在形象上的更高。此外, 音质的致密或嘶哑、厚重或单薄, 也会让受众产生对描述对象多元属性的感知:急促的语言节奏可以让受众产生环境温度的感知;松弛的咬字产生闲适生活的感知;共鸣点放低产生情绪压抑的感受……

这种有声语言声音信息和其他感官性信息等关联性规律在文学中已有研究——“通感”。钱钟书先生认为:“在日常经验里,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 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学者陆一帆进一步对“通感”做出了分析:“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各种感觉器官的分析器虽然各司其职, ……但并不是彼此截然分开, 而是彼此交错和相互联接的。”[3]因此人类感觉、知觉在把握客观世界时, “各种不同的分析器往往是联合发挥作用的……当人们有了一定的经验后, 就不必靠几种分析器的协作了, 只需要某一感官的分析器作用就可以感知到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了。”[3]墙的空间属性“高”, 与声音的频率属性“高”, 具有感知的相通性。这是属于“表象通感”。而嘶哑的声音对受众“苍凉的氛围”的传递, 则是“双重通感”的效应达成的[3]。

可以看到, 有声语言的声音在遵循语言本有要素法则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是有声语言工作者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做出的处理, 变化后的声音被受众接受后, 在“通感”这一心理效应的作用下, 对其内心的感官性记忆信息形成了激发, 各种感官性信息记忆的浮现, 形成了受众对形象的感知、情感的触发。

3 感官性信息的传播内在规律

“通感”效应的发生、感官性信息的传递受很多条件的影响, 这一过程中, 有几个规律起决定性作用:

第一, 传播者对语音、嗓音等声音要素的处理要遵循“共享性原则”。在有声语言艺术活动中, 作为创作者的主体——言语的发出者是通过对声音的各种要素的处理, 形成了最终的声音形式, 这是感官性信息传播的“编码阶段”。在对生活普遍而细致的观察和积累中, 从事有声语言艺术的人慢慢感受各种感觉之间的贯通、联系, 积累不同感官之间、不同信息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当这些关联不断被修正、丰富和创新时, 有声语言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基础便打下了。吴郁教授在谈到播音员的感受时, 将这种感觉、感知的积累描述为“是创作主体接受客观事物和稿件文字的刺激产生内心反应、体会、体验的过程。它既诉诸感官又超越感官, 既来自于普通感知觉又超越感知觉。”[4]在这接受刺激、体会、体验的过程中, 最为核心的, 主要是对生活中多元信息和有声语言信息的关系的认知和感知积累。其体现着“共享性原则”。“共享”既是传播者内部“通感”建立的基础, 也是接受者形成“通感”的基础:传授双方“共享”这种关联性。

第二, 感官性信息传受存在“个性化”规律。在“通感”规律支配下, 感官性意义的编码则是在“共享性原则”基础上对字音进行多样化创造、个性赋予, 这是有声语言艺术者最大的“艺术特色”所在。每一位创作者都有着不相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积累, 因而也有建立自己通感的特点和方法:越是经历得多, 越是思考得久, 其在“通感”建立时, 就越有真实感、独到之处——超越和创新总是在深谙某个事物的规律的时候产生的。张家声、方明、赵忠祥和王刚, 四位有声语言艺术家, 他们对字音感性意义的赋予都有不同的风格特点, 鲜明而富有艺术感染力。

第三, 传播介质对感官性信息的传播有着重要影响。传播介质对声音信息的影响体现在其对声音的保真度、提升度和减损度。一般来说, 在面对面的传播中, 依靠空气振动传播对声音的保真度是最高的, 如一场小型朗诵会中, 没有麦克风的朗诵, 声音真实度高。而现代科技传播手段中实现了对人声的跨时空、去噪音、加混响, 甚至调整各频段的声音质感等。现代科技介质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使用好了, 会增加声音的感官性信息附加值, 但如果因为电流、传导或接受问题影响了音质, 就会降低这种附加值。例如, 混响、回声等音效的处理, 可以让声音的空间感、厚重感、神秘感等感官性信息增加, 而如果由于电流干扰或无线电波传输受阻, 声音出现失真, 就会大大减损声音的感官性信息。

第四, 相对于“词典意义”的传播, 感官性意义的接受具有“直接性”和“优先性”。受众在接受声音信息时, 话语声音传送到受众耳膜时, 通过神经传导在大脑皮层形成刺激, 此时解码过程启动。一方面, 有声语言在被作为“符号”来解读时, 需要对符号本身的系统规则有所习得, 对“词典意义”的解码准确度有赖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另一方面, “客观世界是一个混沌的连续体, 人们通过语言符号将它进行划分。……我们大脑中的世界实际上是已经被语言符号世界包装过的世界。”[5]受众接收到的声音中的“词典意义”是需要经过“理解”的。与“词典意义”不同的是, 有声语言中的感官性意义, 与受众的生活经验、日常体验十分接近, 是一种感觉过程的“再现”, 是一种感觉记忆的激发, 是一种受感官性信息的触发。因此, 受众最快、最容易感知到的恰恰不是“词典意义”, 而是“感官性意义”。

第五, 受众自身对感官性信息的感知程度受地缘差异、文化背等因素影响。一般来看, 越是文明进步、内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形式多元的地区, 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思维触发性高、联想活跃, “通感”的触发度高。朗诵艺术、话剧艺术等在这一类地区的受欢迎度往往高于其他地区。因为受众从这些有声语言艺术作品中, 能通过“通感”的心理机制, 获得较大的信息量, 形成艺术享受和心理满足。

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导致的“通感”效应的差异性, 是更加明显和突出的。文化是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一个或多或少贯一的模式, 从而形成一种并不必然是其他社会形态都有的独特意图。”[6]当我们看到一种语调让一个共享文化背景的人群哄堂大笑, 而来自别的文化背景的人虽然理解了文字的意思却感到没有任何趣味时, 这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通感解读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 这种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有声语言通感效应实现的差异是比较突出的。

亚群体的因素存在, 使有声语言“词典意义”之外的“感官性意义”解读差异, 非常明显。亚群体在信息关注、文化行为、心理特征和生活体验等方面, 存在着共通性、相似性, 有声语言中“通感”机制触发的感官感受也比较相似。这种亚群体因素导致的某些感官性信息只被某一亚群体共享, 在日常生活、大众传播现象中非常明显。

4 结语

有声语言艺术中感官性信息的传受基础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感知基础。在“通感”这种心理机制、艺术规律的作用下, 有声语言的感官性信息通过建立在“词典意义”可解码的读音基础上, 对声音中音色、共鸣腔、音长等各要素的控制、调整和语言流动过程中节奏、重音等元素的变化, 实现对受众的“通感”机制的激发, 完成传播的“编码”——传播——“解码”的过程。这一过程,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优先于语言符号“词典意义”的解码, 同时相对“词典意义”解码来说, 受到的受众教育背景、知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较少。但地缘因素、文化背景因素和亚群体因素等传播中的效果影响因素, 则较大程度地制约着“感性意义”的传播, 甚至成为重要的效果决定因素而存在。

摘要:有声语言艺术的魅力绝大多数依赖于其“感性意义”的传播和解读, “感官性意义”作用于受众形成了艺术的体验过程。本文探究感官性意义在被传播时形成的过程和被解读的过程实质, 从信息传播的过程来分析“通感”这一心理机制对感官性意义传播的影响, 以及其内在的共享性原则、个性化原则、介质影响等五种规律。

关键词:有声语言艺术,感官性信息,通感,传播规律

参考文献

[1]胡黎娜.有声语言艺术基础训练诸要素之间的比较与分析[J].现代传播, 2003 (4) .

[2]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3]陆一帆.文艺心理学[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5.

[4]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3.

[5]余志鸿.符号——传播的游戏规则[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6]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90页,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论有声语言的地位 篇2

关键词:声音;优势;语义;过程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1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在对自己所意识到的世界的表达中类化出来的符号系统。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从语言内部结构的角度看,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在这里我们主张将一切人类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都视为语言,我们将它称为大语言,而传统语言学上所定义的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特指用于表情达意,表达语音的口音,也就是有声语言。我们称之为小语言。众所周知,语言符号第一性的表现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也就是语音。我们所讨论的就是语音的重要作用,以及与其他表达手段相比较它的优势在哪?语音与语义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结合在一起?其结合过程是怎样的?有声语言对人类思维的发展有何影响?我们来逐一讨论这些问题。

二、语言的初始阶段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语言初始阶段,我们不妨把黑猩猩当做形成中的人来研究一下它们的行为特征,黑猩猩的表达能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特殊的手势和声音来传达某种信息,例如,在一番激烈的打斗后两只黑猩猩相互握手,相互拥抱表示安慰对方。当遇到天敌时,黑猩猩立马发出一种刺耳的尖叫声,明显是一种叫嚣和虚张声势的做法。第二种是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情绪。例如,打斗时狰狞的表情以及不停摇动树枝的动作。通过黑猩猩的这些行为特征我们可以判断出形成中的人对外部世界接触和沟通是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眼神、表情等)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对于联系外部世界来说同样重要,所以没有哪一方面特别突出,同时可以单独使用,但更多的是一个综合运用的结果。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提出问题,那么为什么后来人类选择声音作为形成后的人的主要表达手段呢?和其他表达手段相比声音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优势?

三、声音作为表达手段的优势

通过对比各种外化手段,声音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声音具有易得性。人类具有敏锐的听力器官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同时人类的直立行走使得口腔与人的喉咙形成了一个直角,因此喉咙会受到重力的影响,位置下降,从而延长了喉咙到嘴唇的距离,这样更方便掌控气流,发出清晰多变的音节。并且无论从语言的发出者还是接受者来说,运用这种手段都相当的方便,

第二,声音的表现力比较强。它与身势、手势、眼神作比较,后者显然受到更多的限制,例如,身势、手势、眼神在夜里就不能达到沟通的作用,有障碍物的地方也不行,较远的地方也不行,而声音的传播仅需要空气振动即可。

第三,声音具有潜质性。前文提到人类具有敏锐的听力器官和灵活的发音器官,这些生理物质基础可以发出清晰多变的音节,极大地丰富语言材料,从而进行更完整的表达。所以经过对其他各种表达手段的综合比较得出声音最适合作为语言的媒介。

四、语音与语义结合的过程

语义的物质形式是语音,语音是语义的表现形式。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到:人们所使用的任何一种表达方式,原则上来说都是基于某种集体行为或者都归结为一个词——“规约”,指的就是约定俗成。其实,“约定”是“俗成”的一种特定形式。“俗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听到“mao”或“gou”这两个语音形式,脑海中就会闪现出两个动物的形象来,实际上我们是将“mao”和“gou”这两个语音形式与表示动物这样的语义联系在一起了,这样的结合过程现在看来是在一瞬间就完成的,但最初的情况却不是这么的简单。语音与语义第一次结合必须是在一个特定的交际情景与交际过程中完成的,起初这样的结合很不稳定,但随着时间与空间上不断地共现,出现相同的情景人们就会想到这个结合的形式,结合的形式便慢慢固化下来,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乃至有一天,人们一听见这个语音形式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它的语义,人们就是这样用语音的表达手段实现了交际。语音与语义也就结合起来了。

五、有声语言对人类思维发展的影响

语音与语义的结合为人类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与条件,人们可以完全摆脱实物或特定的情景用有声语言进行交际。语言一旦形成产生,它对于人类的交际行为、思维、思想的发展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与发音器官的进化。思维的发展,使人类构建了更为丰富的精神意识内容。发音器官的进化,则供给语音以更多清晰多变,抑扬顿挫的音节,有效地沟通了人类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语言是高度抽象与概括的产物,声音则是抽象思维最方便,最灵活的依托。可以说如果没有有声语言,人类的思想和思维很难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六、小结

人类的精神意识内容需要外化,经过了反复地综合对比之后,有声语言以它的易得性、表现力强、具有潜质性等特点在所有表达手段中独占鳌头,成为了最重要的传播介质,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其他表达手段在某些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行胜于言”“言不尽意”。同样,有声语言自身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由于声音是一发即逝的,所以人们在进行交际活动时要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为了克服这种限制,人类便发明了文字,这种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参考文献:

[1]韩宝育.语言符号与人类意识的语言表现[J].兰州大学学报,2003(5.

[2]张文元,韩宝育.语言与人的内部世界[J].广西社会科学,2007(7).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媒介仪式中的有声语言传播 篇3

一、有声语言是媒介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播时代出现了媒介仪式的雏形,受众通过同步直播的方式收听媒介仪式的声音;到了电视时代,直播仪式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活动,所有关心某项仪式的人们聚集在电视机前观看并身临其境地参加到媒介仪式中。[2]近年,电视媒介的理念创新和技术发展,使直播重大事件正逐步成为大趋势,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2009年的60周年国庆阅兵盛典,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广州亚运会开幕式都是典型的媒介仪式传播。

媒介仪式以声画语言为载体,充分运用电视的多元表现手段,以解说、音响、画面三元素共同构建仪式主体,实现媒介仪式吸引共同关注、凝聚民族向心力、实现国家认同等社会功能。其中,由播音员创作完成的解说元素,是声画语言中“声”的主要内容,也是媒介仪式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

一方面,媒介仪式传播的完整性离不开有声语言。画面信息外的内容都需要有声语言进行解释说明、补充完善。另一方面,媒介仪式的内容不仅仅是仪式场面本身的展现,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认为,媒介仪式是“社会的维系”,是“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如此深刻的内涵与社会功能仅仅依靠画面显然无法独立承担,必须和有声语言相互配合来完成媒介仪式内容传播的任务。

二、有声语言在媒介仪式中的重要作用

在媒介仪式中,播音员对有声语言的创作以解说词为依据。解说词对电视画面进行描述、解释、补充和渲染,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引证。播音员的语言是解说词的“音声版”,除了完成解说词文本对电视画面的解释、说明、补充等作用外,还以有声语言的自身特性发挥着以下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共同情感

电视观众“受邀参与”到媒介仪式中,但由于仪式发生地与观众在空间上的“剥离”使得这种参与只能是一种心理参与,即通过收视行为达到心理上的接近和满足。仪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激发、增强或重塑个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认同,促成其在信仰、情感和意愿上的高度一致。有声语言在情感性和鼓动性上比文字更具有优势。

媒介仪式的解说往往由直播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播音员承担。解说词中或抚今追昔或振奋激越的词句经由播音员饱含深情、富于感召力的声音播出,极大地激发了仪式参与者的共同情感。国庆60周年庆典直播结束后,网友称“播音员播出了我们心里的声音!”,“直播让我震撼,更让我们年轻一代对祖国的发展更有信心,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见证和助力祖国的未来!”共同情感的激发带来了意志的凝聚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在这里,声音无障碍地表达着情感和气氛,甚至可以制造情绪、渲染氛围。解说词通过播音员的有声创作形成了激情鼓荡的冲击,这冲击的力量通过耳膜的微颤直抵每一个中国观众的内心,最大化地实现着媒介仪式的传播效果。[3]

(二)扩展审美空间

解说词为播音员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依据,然而在从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分寸的拿捏、分量的把握、情感的浓淡、语气的转换都需要播音员来具体表现。可以说,播音员的工作,就是“在信息评价体系里,强调和突出那些最有价值的内容,有态度、有情感、有目的、有对象地优化表达趋向和态势”,“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受众理解和感受传播的整体意蕴”,从而获得有声语言带来的审美愉悦。文字依据是静态的平面,而有声语言表达,却可以是“动态的立体辐射”,这种辐射充满着有声语言的鲜活生命力,通过训练有素的播音员有目的、有层次、有感情的表达,给人们以美的享受。[4]

从更深层次看,媒介仪式中的有声语言作为广播电视语言的一部分,在扩展审美空间的同时,也在引导着人们对有声语言的审美。播音员标准清晰、饱满圆润的吐字,真挚热烈、流畅自如的表达充分展现了汉语普通话的美感。直播中播音员的语言字正腔圆、大气磅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结束后网上立即出现询问“解说的两个播音员是谁”的帖子和对解说的褒奖之词,认为解说“激动人心,播音员的解说太好听了!”在语言规范日益受到挑战的现代传媒环境下,媒介仪式凭借其不寻常的影响力有意无意地承载了语言传播的历史使命,将纯净的、美好的、高水准的有声语言精品奉献给受众,也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这种审美的引导。可以说,媒介仪式报道虽不常见,但一次经典的仪式报道对语言文化的推动作用确是不可小视的。

(三)构建整体和谐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根本属性,在于“整体和谐”。如创作主体和创作依据、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创作主体和创作群体等;如思想感情和气息声音、用气发声和吐字归音、创作依据的内容和形式、节目形态和语言样式、节目性质和传播对象、传播技术和传播艺术等……都构成了多对关系,形成了多种矛盾的对立统一。媒介仪式也需要有声语言来构建整体和谐,这种整体和谐既是语言创作本身的和谐,也是整体传播效果的和谐。

电视解说词由于要和电视画面衔接配合,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完整性或称片段性。庆典或开闭幕式仪式解说词按照仪式流程一般分为几个部分:仪式开始前;领导人入场(讲话);主体内容(如分列式表演、文艺演出)。每一部分解说词的风格不尽相同,且具有片段性,解说不是从头到尾,而是时有时无。播音员需要将不同部分不同风格形式的解说词通过有声语言进行整合,在整体基调统一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的语言样式进行表达,灵活转换、不露痕迹,既有统一又富有变化。

同时,播音员用有声语言构建整体和谐还体现在需要根据现场情况临场应变。媒介仪式直播的多为万众瞩目的重大事件,虽然会经过长时间演练以确保万无一失,但很多情况在直播前还很难确定、直播中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一旦出现状况,播音员必须迅速判断、果断行动,用语言化解意外带来的不和谐因素,保证直播的顺利进行。

三、媒介仪式对创作主体有声语言的要求

大众传播环境下的媒介仪式具有非常规性、时空性、象征性、情感性等特征,有声语言也相应地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包括丰富多样的话语样式、灵活多变的声音弹性、高强度长时间的用声能力等。作为创作主体的播音员要达到媒介仪式对有声语言的要求,需要在把握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加强相关专业能力的训练,以适应媒介传播环境下的有声语言创作。

(一)灵活掌握不同语体特征,完成现场信息集成

有声语言有四种话语样式:宣读式、讲解式、谈话式、朗诵式。选择何种话语样式,即语体的使用,应该以“当下场景”为核心,以“主体身份”为依托。[5]媒介仪式具有非常规性,不同于普通电视节目,特殊而且重大。在这些举国同庆、世人关注的盛大庆典中,播音员既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代表着所有自豪的中国人的心声,这种当下场景和主体身份的确认,使现场播音员必然选择以宣读式、讲解式和朗诵式三位一体的话语样式,并使用或高雅庄重或平实正规的话语样态。对于这几种语体的特征,播音员必须清楚明了。宣读式节奏稳健、语句工整、讲究顿挫、语气庄重,如播报观礼台上国家领导人的名字部分。朗诵式语气奔放,节奏跌宕,富于变化,易于表现浓烈的情感,如国庆典礼前八分钟的配乐解说部分。讲解式语句舒展,节奏平缓,可以叙述可以描写,如奥运会、亚运会运动员入场部分,国庆庆典分列式和群众游行方队部分。

同时,播音员的现场解说还要将画面、音响、现场情况等多种信息有效整合在一起,有声语言成为贯穿始终的链条,解释画面、配合音响,根据现场状况及时调整进出时间,把握好情绪、速度、节奏,使各要素有机配合、相得益彰。语体在这一链条上依据需要灵活转换,将所有要素集成输出,播音员的语言样态的储备越充分,用起来就越方便。60周年国庆庆典解说员康辉曾把播音员的语言样态比喻成一串钥匙,只要平时打磨好,需要的时候就能用哪把取哪把,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二)准确把握语境对基调的制约,营造共时空效应

语境是播音员进行创作的话语环境。语境中的“当下场景”是影响话语风格体系的主要因素,当下场景营造了某种氛围,因而使得某种语体呈现出相应的特殊气氛格调。基调是播音员对语言总体感情色彩、分量以及蕴含的具体态度的把握。不同的媒介仪式处在不同的传播语境中,特定语境决定着有声语言的基调。同是媒介仪式的解说,香港回归典礼、汶川大地震募捐晚会、北京奥运会和国庆阅兵的基调就各有不同。播音员需要仔细分析并牢牢把握基调,才能更好地完成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在如何准确表现基调方面,播音员要特别注意把握自己的身份、位置,努力营造传受双方共时空效应。与传统仪式不同,媒介仪式把仪式从发生地剥离出来。媒介仪式被“送”到每一个家庭当中,仪式参与者不必亲临现场。家里的客厅成为仪式信息接受的大众场所。这时,现场播音员既是亲历者又是讲解者,处在连接传受双方的特殊位置上。在阅兵庆典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气氛中,播音员既要表达宏大壮观的氛围、激越自豪的情感,又要把握好适度原则,明确自己所处的时空纽带位置。在这种时间同步、空间错位的媒介仪式中,虽然参与仪式的受众通过视听感受似乎身临其境,但毕竟不真正存在于现场中,所以,有声语言表现既不能太过(激动兴奋得不可抑制)也不能不及(冷静客观缺乏感染力)。创作主体的创作行为应以主体间性的理性把握为基础,同受众一起在媒介仪式的特定语境下实现有声语言创作的整体和谐。

(三)磨练坚实的语言基本功,增强对媒介直播的适应性

这里的语言基本功,主要指气息运用、声音弹性等的语言基础能力。媒介仪式一般具有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有声语言几乎贯穿始终。没有扎实的吐字发声基本功,很难胜任这种重大直播活动。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媒介仪式传播对有声语言的弹性和持久力有突出的要求。播音员需要在这些方面特别加强训练。

声音弹性是播音员的声音随思想感情变化的能力,表现为声音要素的多种、复合对比。在媒介仪式的解说中,有声语言以灵活多变的声音弹性适应情感的丰富变化,以层次丰富、对比多样的声音形式塑造形象、振奋精神。不论是激昂振奋的朗诵,庄重规整的宣读,还是深情晓畅的讲解,灵活多变的声音弹性都为表达多样化的思想感情提供了坚实基础。具体从声音要素上分析,媒介仪式中播音员声音弹性从音高上看多呈升高趋势,用来表现积极的感情色彩,如激动、喜悦;从音强上看,多使用较强音量,以表现有力和激昂的感情色彩;从音色看,实声偏多,显得响亮扎实,有助于表现或庄严或兴奋的感情色彩;同时,吐字工整、力度较强,给人正式和持重的感觉。从声音的对比形式上看,则表现为多刚少柔、多纵少收、多厚少薄、多明少暗的特点。

明确了仪式用声对弹性的要求,就需要有针对性地扩展发声能力。在吐字、呼吸、用声、共鸣各发声要素上进行训练。吐字可长可短、可轻可重;使气息深浅变化自如;灵活调整胸腔、口腔、头腔的共鸣比例,使声音的音色特征符合表达需要。具体到庆典仪式解说的语言,则需要多训练重度咬字、深度气息、中部偏高的共鸣控制。

同时,在气息训练上还要特别加强持久力的训练。能够进入媒介仪式的事件均属于重大媒介事件,并且都采用直播报道的方式。媒介仪式相对于常规电视节目,持续时间要长得多。60周年国庆盛典的现场直播约160分钟,除了领导人讲话等个别部分之外,两位播音员一直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解说,解说词长达16000多字。这种大场面、高规格、长时间、强情感的直播解说,体现出媒介仪式对语言基本功的高度要求,特别是持续耐久的发声能力。然而,由于播音员在日常的播音工作中较少需要这种强度和幅度的用声,往往忽视这方面的训练。鉴于此,播音员需要在平时有意识地多练篇幅长、规格高的大稿,多练感情饱满、富于变化的朗诵稿,有意地训练气息稳劲、持久的状态,以免用的时候拿不出、跟不上,“声”到用时方恨少。

四、结束语

播音员的有声语言传承并弘扬汉语独特的艺术美感,描画出具有象征意味的精神图腾,激发受众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向心力。那些饱含深情、充满激情的解说感染了无数中国观众,有声语言和媒介仪式一起记录历史并使之成为媒介仪式参与者的共同记忆。细数近些年国人关注的庆典仪式,人们的记忆不可避免地和这些声音联系在一起:方明、于芳、邢质斌、罗京、李瑞英、康辉、孙正平、周涛……播音员的有声语言创作很大程度上体现并决定了庆典仪式呈现的最终风貌和风格,并用构建着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媒介历史。

摘要:1992年法国传播学者戴扬和卡兹撰写的《媒介事件》从传播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首次提出“电视的仪式角色”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2009年国庆阅兵盛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这些事件经由广播电视大众媒介的直播报道构成了典型的媒介仪式行为。媒介仪式传播效果的实现离不开播音员的有声语言创作,本文试通过对以庆典、开幕式解说为代表的媒介仪式有声语言的分析,探讨有声语言在媒介仪式中的作用与要求。

关键词:媒介仪式,播音员,有声语言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兵娟.仪式传播文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3):85.[1]张兵娟.仪式传播文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3):85.

[2]张茜.媒介发展对仪式的影响及媒介仪式的产生[J].东南传播,2009(6):98-100.[2]张茜.媒介发展对仪式的影响及媒介仪式的产生[J].东南传播,2009(6):98-100.

[3]孙树凤.广播庆典报道的盛世华章[J].中国广播,2009(11):4-7.[3]孙树凤.广播庆典报道的盛世华章[J].中国广播,2009(11):4-7.

有声字典记录世界濒危语言 等 篇4

美國《国家地理杂志》的“不朽的声音”计划旨在记录世界各地的濒危语言。

根据参与这项计划的语言学家的发现,世界上共有8种语言濒于“灭绝”,巴布亚新几内亚的Matukar Panau语,巴拉圭北部的Chamacoco语,印度的Remo语、Sora语和Ho语,俄罗斯和蒙古的Tuvan语以及几种凯尔特语。

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度会议上,语言学家大卫·哈里森和格雷戈里·安德森公布了“不朽的声音”计划建立的在线字典。

迄今为止,这个在线字典共收录了超过3.2万个词汇和超过2.4万段说本族语言的人的音频资料。此项计划旨在利用数字技术帮助说濒危语言的群体以拯救他们的语言,让全世界人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蜗牛发电

石化能源总有用尽的一天,寻找新的替代品越来越迫切。继太阳能、风能等兴起后,生物能源也成为一条出路。

美国克拉森克大学与以色列本古里昂大学联合研究从活蜗牛身上摘取能源。他们的做法是先把一块生物燃料电池植入蜗牛体内,然后通过其血液中的葡萄糖来进行发电。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此前有其他团队将生物电池植入昆虫身上,但限于它们的生命周期(几周左右),难以达到有实际应用的一天,而蜗牛则可以持续产生能源长达数月。

目前,这种技术的缺陷在于电力摘取开始45分钟后下降约80%,这意味着,研究人员还得找到一种能产生更多生物能源的办法。

光学伪装打造隐形汽车

奔驰工程师借助于光学伪装技术,制造一种幻觉,让最新款零排放F-Cell奔驰消失于无形。

工程师让驾驶者在车一侧覆盖上一层LED“毯子”,同时在另外一侧安装数码SLR摄像机。通过摄像机拍摄下乘员一侧的影像,影像实时呈现在驾驶者一侧,让F-Cell能够被看穿,看到车后景象,进而到达隐形效果。

这项技术最初由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开发,所运用的科学原理与天气预报播报员和好莱坞电影人使用的蓝屏相同。

论有声语言的地位 篇5

语言是人类在对自己所意识到的世界的表达中类化出来的符号系统。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 它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从语言内部结构的角度看,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在这里我们主张将一切人类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都视为语言, 我们将它称为大语言, 而传统语言学上所定义的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特指用于表情达意, 表达语音的口音, 也就是有声语言。我们称之为小语言。众所周知, 语言符号第一性的表现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 也就是语音。我们所讨论的就是语音的重要作用, 以及与其他表达手段相比较它的优势在哪?语音与语义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结合在一起?其结合过程是怎样的?有声语言对人类思维的发展有何影响?我们来逐一讨论这些问题。

二、语言的初始阶段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语言初始阶段, 我们不妨把黑猩猩当做形成中的人来研究一下它们的行为特征, 黑猩猩的表达能力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通过特殊的手势和声音来传达某种信息, 例如, 在一番激烈的打斗后两只黑猩猩相互握手, 相互拥抱表示安慰对方。当遇到天敌时, 黑猩猩立马发出一种刺耳的尖叫声, 明显是一种叫嚣和虚张声势的做法。第二种是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情绪。例如, 打斗时狰狞的表情以及不停摇动树枝的动作。通过黑猩猩的这些行为特征我们可以判断出形成中的人对外部世界接触和沟通是所采用的各种手段 (眼神、表情等) 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对于联系外部世界来说同样重要, 所以没有哪一方面特别突出, 同时可以单独使用, 但更多的是一个综合运用的结果。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提出问题, 那么为什么后来人类选择声音作为形成后的人的主要表达手段呢?和其他表达手段相比声音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优势?

三、声音作为表达手段的优势

通过对比各种外化手段, 声音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 声音具有易得性。人类具有敏锐的听力器官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同时人类的直立行走使得口腔与人的喉咙形成了一个直角, 因此喉咙会受到重力的影响, 位置下降, 从而延长了喉咙到嘴唇的距离, 这样更方便掌控气流, 发出清晰多变的音节。并且无论从语言的发出者还是接受者来说, 运用这种手段都相当的方便,

第二, 声音的表现力比较强。它与身势、手势、眼神作比较, 后者显然受到更多的限制, 例如, 身势、手势、眼神在夜里就不能达到沟通的作用, 有障碍物的地方也不行, 较远的地方也不行, 而声音的传播仅需要空气振动即可。

第三, 声音具有潜质性。前文提到人类具有敏锐的听力器官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这些生理物质基础可以发出清晰多变的音节, 极大地丰富语言材料, 从而进行更完整的表达。所以经过对其他各种表达手段的综合比较得出声音最适合作为语言的媒介。

四、语音与语义结合的过程

语义的物质形式是语音, 语音是语义的表现形式。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到:人们所使用的任何一种表达方式, 原则上来说都是基于某种集体行为或者都归结为一个词——“规约”, 指的就是约定俗成。其实, “约定”是“俗成”的一种特定形式。“俗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听到“mao”或“gou”这两个语音形式, 脑海中就会闪现出两个动物的形象来, 实际上我们是将“mao”和“gou”这两个语音形式与表示动物这样的语义联系在一起了, 这样的结合过程现在看来是在一瞬间就完成的, 但最初的情况却不是这么的简单。语音与语义第一次结合必须是在一个特定的交际情景与交际过程中完成的, 起初这样的结合很不稳定, 但随着时间与空间上不断地共现, 出现相同的情景人们就会想到这个结合的形式, 结合的形式便慢慢固化下来, 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乃至有一天, 人们一听见这个语音形式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它的语义, 人们就是这样用语音的表达手段实现了交际。语音与语义也就结合起来了。

五、有声语言对人类思维发展的影响

语音与语义的结合为人类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与条件, 人们可以完全摆脱实物或特定的情景用有声语言进行交际。语言一旦形成产生, 它对于人类的交际行为、思维、思想的发展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与发音器官的进化。思维的发展, 使人类构建了更为丰富的精神意识内容。发音器官的进化, 则供给语音以更多清晰多变, 抑扬顿挫的音节, 有效地沟通了人类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语言是高度抽象与概括的产物, 声音则是抽象思维最方便, 最灵活的依托。可以说如果没有有声语言, 人类的思想和思维很难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六、小结

人类的精神意识内容需要外化, 经过了反复地综合对比之后, 有声语言以它的易得性、表现力强、具有潜质性等特点在所有表达手段中独占鳌头, 成为了最重要的传播介质, 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其他表达手段在某些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行胜于言”“言不尽意”。同样, 有声语言自身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 由于声音是一发即逝的, 所以人们在进行交际活动时要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而为了克服这种限制, 人类便发明了文字, 这种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摘要:人类外化精神意识内容的手段有很多比如眼神、表情、手势、身势、声音、行为、物行等, 但人类最终选取声音作为最重要的传播介质, 声音作为表达手段它的优势在哪?音义结合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有声语言对我们的思维发展有何影响?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来探讨有声语言的地位。

关键词:声音,优势,语义,过程

参考文献

[1]韩宝育.语言符号与人类意识的语言表现[J].兰州大学学报, 2003 (5.

[2]张文元, 韩宝育.语言与人的内部世界[J].广西社会科学, 2007 (7) .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催生有声语言经典的意义 篇6

曾有过这样的语言现象, 一些时髦的年轻人经常会把“哇塞”一词挂在嘴边儿:“哇塞, 你今天打扮得真漂亮!”“哇塞, 姚明又扣篮了!”“哇塞, 今天真热啊!”等等, 据说, 这是年轻人用来表达惊叹情绪的感叹词。可是, 使用者也许并不知道这是个很不文雅的词组:“哇塞”是闽南方言, 其中, “哇”是第一人称代词“我”, 而“塞”则是表示性行为的动词。这样的一个主谓词组, 虽然省略了宾语, 但是意思指向还是很明确的。只是, 一个很难听、很不文雅的词, 原本不应该流行开来, 经过传播, 一时间却还成了一些人不以为然的口头禅, 成为年幼孩子们误以为的时尚用语, 甚至还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有声语言传播的殿堂!看看传播的力量———一个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在台湾地区流行开来的“词儿”, 80年代初从改革开放的沿海地区流入内陆, 先是出现在台湾的影视传媒中, 然后大陆的一些影视明星开始刻意模仿, 接下来在省级、市级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的即兴口语中常能听到, 最后, 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跟随其后学会了使用这个词……这真是“语言发生了危机, 危机产生了恶果”!有声语言的传播力量是巨大的, 规范传播是前提, 健康传播是基础, 经典传播是语言传播的至高境界, 所以说, 催生通俗精美、蕴涵深厚的有声语言经典势在必行。

我们生活在一个讲求速度的时代, 一切都像快餐文化一样, 但求速度快, 不求营养多。广播电视媒体作为电子时代的文化前沿同样裹挟在大时代的风浪中。语言是一门艺术, 真正的艺术家是不欢迎快餐的。有声语言经典诞生于潜心文化传承的语言传播工作者, 而不是浮躁的“速食者”, 有声语言工作者创作语言文化产品如同作家创作文学作品一样, 其目的都是为了影响受众群体, 而目前, 格调不高的广播电视节目仍大量存在着, 一些低俗品位的有声语言节目严重污染着受众的视听环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语言危机。

语言危机就是文明危机。泱泱大国, 五千年文化, 名篇佳作、优美词汇数不胜数, 要想找到能够表达思想感情的雅词并不困难, 难就难在传播理念的运用上。张颂教授在《语言传播文论》续集之《语言启蒙行动宣言 (代序) 》的开篇中写道:“我们祖国的文化宝藏, 源远流长, 璀璨辉煌;我们祖国的语言传承, 丰富优美, 蕴涵深广;当今世界, 语言总为民族争光, 哲学已向语言转向;新的世纪, 语言雄踞文化层面, 理性催动悟性张扬。”广播电视媒介在有声语言的传播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广播电视语言工作者的有声语言具有规范的示范性作用, 面对风起云涌的各种新媒体的加盟, 广播电视有声语言有必要坚守传播理念, 有效传播, 尽量制作精品。唯有诞生大量的精品, 才能催生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而事实上, 在我们存留的文化精品中, 让人一听就明白、一看就记住的话语, 通常不是晦涩难懂, 而是精练、精美的。经典之作, 雅俗共赏, 受众需要的正是通俗而不庸俗的有声语言的精品, 这是快节奏、高运转的现代社会受众的共同需求。

经常聆听经典的有声语言作品会使人的语言艺术修养得以提高。有声语言传播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意识, 从有声语言角度影响整个民族, 提高整个民族的语言素质。如果可能的话, 将有声语言经典作品渗透到中小学语文课本当中,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开设经典有声语言作品赏析课, 这会对一些学生原有的不科学的语言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进而从学校的基础教育层面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文化的多元化不可避免,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汉语正在走向国际化。海外人士是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了解当代中国需求的。有资料显示,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 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 (包括孔子学院、孔子课堂) 149所, 平均每4天就有一所新学院创立。2006年底对全球40所孔子学院的抽样调查显示, 在平均运行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各校已开设汉语课程300多门, 学习人数达1.3万人次, 参与孔子学院举办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人数也超过了22万。由此看到, 在汉语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今天, 我们不仅要让世界华语爱好者通过文献阅读了解中国文化, 还要让他们通过聆听有声语言经典触摸到中华民族的“心跳”。

有声语言传播 篇7

1 电视播音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1.1 规范使用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能够促进媒体自身发展

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作用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步的必然体现。语言的形成最早是由氏族部落在生活或者劳作过程中形成的语音及词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渐渐发展成为一种区域性的语言[2]。语言在社会的变迁与时代更换的大背景下,各个区域的语言渐渐形成一种融合之力,最终形成了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媒体传播体系。在电视节目大量普及的今天,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人的无声体态与有声语言均受到了观众时刻的关注。电视节目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其语言的规范性不仅会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效果,而且不规范的语言也会对观众领会信息造成困扰[3]。

1.2 规范使用电视播音主持语言是当前语言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对于普通话的使用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同时也强调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重要性,其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在推广、宣布信息的过程中同时也要做好普通话的示范工作[4]。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语言通用的规范,能够保证我国语言、文字的示范性,进而推广标准普通话。因此规范使用电视播音主持语言是当前语言规范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电视播音主持人不仅有义务做好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工作,同时也有责任要做好推广普通话的传播工作,以此规范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促成中国语言规范的审美化。

2 促进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化的具体措施

2.1 播音主持人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

电视节目质量的关键在于播音主持人的专业态度、规范的有声语言以及优雅的体态。因此播音主持人应当在工作过程中保证自身的敬业精神,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敬业精神能够保证播音主持人的基本业务能力,进而体现在主持人有声语言的每一个规范音节上。语音的标准能够有效体现播音主持人的专业水准,如我国著名播音员夏青曾说,主持人应当保持阅读字典的习惯,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语音、文字功底。这种坚持的精神,正体现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敬业态度。同时,要从根源上实现电视播音有声语言的规范性,还需要做好播音主持人的选拔工作。如央视等电视台选拔播音主持人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持有国家有关机构颁发的普通话一级甲等的证书,而一些地方电视台选拔要求可能相对较低,但仍需要取得普通话一级乙等的证书。不过一张证书不能说明全部,因此这就要求电视台在选拔主持人的过程中要坚持考评结合,提高选拔标准,规范现场播音试镜工作。

2.2 电视台应当完善语音审核的工作制度

电视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规范化离不开播音主持人的主体作用,而电视台作为播音主持人与电视节目的管理机构,同样需要发挥自身的制度优势,建立完善的语音审核工作制度。电视台应当保持对电视节目每一个环节的重视,进而促进电视节目的良性循环,将节目从完善监督环节做好,积极反馈节目各方面的质量问题,进而促使播音主持人能够做到语言的规范化。另外,电视台也可以组织相关的语音培训,完善主持人在地理、天文、医学、化学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保持播音主持人的学习动力。

3 结语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其有声语言来传播知识,传递信息,与观众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够通过有声的语言对播音稿件进行再加工,进而使得观众收获一种美学意义上的美的体验。因此做好规范电视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的工作,能够提高电视栏目收视率,规范全社会的语言运用现象。

参考文献

[1]贾宁,李浩.追求播音主持语言创作“说话”的实质——论“播音腔”的含义[J].今传媒,2013,(8).

[2]董鹤游.电视播音的话语样式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3]卢迪迪.电视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规范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有声语言传播 篇8

据《北京日报》消息,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不朽的声音”计划旨在记录世界各地的濒危语言。根据参与这项计划的语言学家们发现, 世界上共有8种语言濒于“灭绝”。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度会议上, 语言学家大卫·哈里森和格雷戈里·安德森公布了“不朽的声音”计划建立的在线字典。迄今为止, 这个在线字典共收录了超过3.2万个词汇和超过2.4万段说本族语言人的音频资料。哈里森是美国俄勒冈州塞勒姆濒危语言研究所副主席。他在一份声明中说:“正利用数字技术帮助说濒危语言的群体拯救他们的语言, 让全世界人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据语言学家估计, 全世界目前共有近7000种语言, 可能将有超过一半在2100年之前绝迹。

有声语言传播 篇9

关键词:播音;画面;内在语;融合

一、什么是画面感和内在语

这里指的画面感,不是真实的画面与场景,而是经过文字的排列组合传导出作者所要描写的人物、景物或事物反馈到读者脑神经当中的独有或自有的一种画面状态,也就是播音理论基础中所提到的情景再现。

内在语在播音基础理论中是这样界定的:“那文字语言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语句本质,就是内在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潜台词或潜在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样解读内在语:“只有当人们藉自己的体验从内部赋予所要表现的作品的潜台词以生命的时候,在这部作品里,同时也在演员自己的心里,才显露出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创作的意义就在潜台词上。”

一个是非常具象的画面,一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潜台词,这两者该如何结合在一起应用呢。说到内在语和画面感的结合,就一定要理清一些关系,有同行会质疑,画面感不就是情景再现吗?是的,画面感就是情景再现,但是情景再现作为播音创作的一种内在表现技巧,同时它也存在一些弱点,大多时候它是适用的,但有时来表现文字的画面感,语言表达的语境会过于写实,不够灵动。如果用情景再现播读的时候却要一一展现画面感,脑海里展现的速度肯定跟不上语言的速度,听众感受不到孩子处在危险的境地,如果播读者直接表达画面中危急的情景,内在语潜在表达就会很着急,语气也相应的跟着急促起来。所以说,内在语和画面感的结合将会令播读者找到一条把握文章内容基调最简单的途径。

二、如何把握有声语言的画面感

如果说,声音就是把纸质的阅读变为声音的表达,那么声音和文字指向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让阅读和聆听的人进入一个虚拟的或假想的真实空间。播读者如何通过文字所描摹出的画面感,给人带来更为生动的听觉享受。电视作品的创作和广播完全不同,广播需要把人物的形象动作具体的描述出来,在电视画面上看到一条大河如何蜿蜒曲折奔流入海是不用解说员去解说的,黄河咆哮奔腾的画面直接传递给观众的冲击力更为强悍。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电视作品大多靠画面本身来反映主题与内容,而电视一幅画面全部解决问题的原因,此刻声音的描述纯属多余。那么是不是电视的解说词不需要细节的描述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电视作品的解说基本源于画面无法替代但又要告知观众的一些信息,比如介绍事件和人物的背景等。但是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往往是一些具有画面感的细节部分,例如,英国大选的一条新闻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当她赤脚走入铺着地毯的房间,被人拍照留念,英国民众惊奇地发现:照片上的卡梅伦夫人没有涂趾甲油,与她的时尚形象不太相称。”在这一小段新闻中,出现了非常具象的人物和景别的描写,“赤脚走入铺着地毯的房间”“她的脚部没有涂趾甲油”,这些画面非常生动的让我们看到了卡梅伦夫人进入房间的情景。

三、如何将画面感与内在语有效融合

在播音创作中很少有人把画面中景物和人物的远近高低的距离作为研讨的课题,结合电视编导对画面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分析播音作品,就会发现文字中关于场景,景物,人物的形象、神态的描绘都是极具丰富生动的画面感的,散文《春》当中的语言极具特色,例如“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因为人是比小草高很多的,只有孩子和它的距离是相近的,一个“钻”字,同样表现了小草的活泼、俏皮与可爱,这时候在播读者心里的画面是一个特写的画面,仿佛你像孩子一样俯下身子在草地上近距离的观察小草发芽的情景。播音的语气也仿佛小草就在你的眼前,播读时内在语所传递出的是像孩子般感到新奇和新鲜的欣喜状态。紧接着,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个时候的画面是一个中景接着一个远景画面,播音的语气要用从近到远到眺望的递进状态伸展开去。例如:“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这一幅画面中的雨丝几乎是若隐若现看不到的,播读者的内在语是离得再近些会看清楚,语气自然会放轻放慢,声音带着一点点的笑意。这些例子都是中、远、近、特景别的描写,同样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出现了高与低的描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一个虚设的句子,第一句是设问,第二句是回答。挂在天上的明月什么时候才会有呢,是作者内心的一个疑问,其实作者是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月亮的,只不过是为后面的句子做一铺垫。此时播读的语气稍低沉,第二句把酒问青天,是要把酒杯高高举起面对着青天对话,此时作者心中的豪放不羁展露无疑,播读者的语气也应对着天的高度逐渐上扬,尤其是“青天”两字应达到最高点。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眼前已经闪现出山峦与田野染上一层银白色的场景,如果从字义上理解就是对冬天景物的描写,如果对全诗有一个理解之后,内在语中的潜台词就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夺取江山的必胜信心与豪情。在播读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一幅远景画面,语气是对眼前景象的赞美,但又不是单纯的赞美,这种景象已经升华到江山的的境界,播读中既带着辽阔辽远的状态还要暗含着一种势在必得的气势。紧接着播读“欲与天公试比高”时,气势上扬有一种不可阻挡的锐气直冲云霄。

参考文献:

[1]《播音基础理论》张颂著

作者简介:吴淑娟(1967-),女,汉族,黑龙江省鹤岗市人,职称:主任播音员,鹤岗地区播音主持学科带头人,单位:鹤岗广播电视台,专业:播音主持。

有声语言的形象魅力——以情动人 篇10

关键词:备稿,以情动人,具体感受

有声语言的创作包括演讲、新闻播报和朗诵。其实所有的有声语言都是说话。洪琛先生在1943年写的《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里就提出了“话的四种作用”,他说:“说话——广义的,不论为临时触发,随口说出;或为念诵已经写成的各体文字或诗句——必须同时顾到它的四种作用。”而他所指的这四种作用其实就是说明事物、表示情感、建立关系和进行企图。所以优秀的播音员、优秀的播音作品总是让人难以忘怀,他们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个性化的语言表现能力令人敬佩。

就比如我们很熟悉的一些老艺术家齐越、夏青、林如、方明等等,他们所塑造的声音形象,至今保留在许多人的记忆深处。而之所以会影响这么深,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个“情”字,而这也正是有声语言的魅力所在。

那么如何做到以情动人,就成了播音员主持人所努力的方向了。众所周知,从播音稿件的内容以及形式出发,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无外乎四点: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而理解稿件,就是最首要的部分,很多人认为不备稿就能播才是高水平,而这恰恰有违播音主持的创作规律。有人说应急能力是播音主持的必备能力,但那只是在平时认真备稿的基础之上所积累的,不应该成为常态。如果不备稿就直接读的话,那说出来的往往字是字、词是词,根本不能传情,更谈不上创作。所以只有把“要我说”的观点转变为“我要说”,这样才能够协助听众理解内容,将事情交代清楚,让受众有所收获,让受众明白事理。

因此,这也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稿件,把不懂的东西播成外行人听来以为你是内行,内行人听来你不外行,那才叫本事,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认真备稿。

人们常说语言是富有魅力的,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话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一个人的大脑思维也同时决定着语言的形象变化。因此当播音员在播音的时候,首先必须认真备稿,了解稿件的背景;其次充分地展开想象力,把稿件当中的文字描述变成动态的画面,就好像看电影一样在自己的脑海中浮现出来;最后再通过有声语言的表达,形象地传达给受众,使受众也能在脑海中创造出一样的画面,而这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所说的情景再现。艺术是通过形象来感人的,并且要使人们在情感上得到共鸣才可以达到最终的传播效果。所以,播音员要想和受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就必须先和稿件的内容产生共鸣。文字的表达是有限的,但是每个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所以脑海中的画面越丰富越清晰,那么播出来的稿件就会越具有感染力,否则只会显得空洞无物。而这一阶段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之具体感受。

情感是艺术表达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因为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和煽动力,它能够通过相互影响使人们产生彼此相同或相似的体验,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情感产生共鸣,让受众达到认可的效果。这种情感的感知过程,不仅能够让体验者在接触的过程中感知到大量的思维活动和变迁,同时也能够通过动态的客体投射反映出相互交融的双向能动反映。而情感的展现主要通过人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的变化来实现,这也正是播音中所需要的艺术思维。

由此可见,情感在播音员朗诵稿件的时候是多么的重要。就比如朗诵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这首诗被誉为一个疯子写给一个傻子的诗。全诗运用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全诗分为四个部分:虔诚祈祷、自豪绽放、狂热心跳、极度失望。如果播音员不能很好地运用情感,那么就很难在最后两部分中,表现一个人的感情从沸点到冰点瞬间的失落,也就很难打动受众。没有灵感的迸发和情感的升华,是不会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的。艺术的表达需要把情感放在一个制高点,在兴奋的状态中完成作品的创作。

上一篇:井筒改造下一篇:直流数字电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