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学校自评(共4篇)
学习型学校自评 篇1
摘要:学习型学校的核心理念是学校具有创新改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学校自评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本论文通过对学习型学校评估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分析,结合学校评估经验,确立基础性评估指标和学习型学校特色评估指标两大维度并进行深度分析,旨在推进学习型学校自评研究。
关键词:学习型学校自评,维度与指标,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已经由政府为主导的评估逐渐向以地方和学校为主导的多元化学校评估转变,各地方政府和学校根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教育督导和评估的相关政策,结合当地教育实际情况和特色,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学校评估探索。学习型学校自评是将学校自我诊断、自我改进、 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学校自我发展动力,激发教职工的主动性和教育激情,提高学校效能和学校竞争力而进行的内驱式评价活动。
一、学习型学校评估研究现状
学校评估大致可分为发展性学校评估、学校办学绩效评估、特色性评估和学校自我评估。关于学习型学校评估的现状,北京市出台《创建学习型学校先进单位评估指标体系》,并由专家组成评估队伍对北京市的学习型学校创建情况进行评估,该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由学习与认知、组织与领导、管理与实施、成绩与效果、特色与创新五个维度组成,并具体到三级指标和分值权重。这个评估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督导类的评估,对于如何进行学习型学校的自评有很大的参考价值[1]。张兆芹通过调查问卷、文献分析、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式对深圳四所学校的组织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设计了关于学校组织学习力变量的七项指标和关于学校组织学习效果变量的六项指标。该研究通过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师组织学习力的视角入手, 探索在我国构建学习型学校的方法和策略,虽研究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型学校自评,但是研究中的指标和量表对学习型学校自评有很大启发[2]。孔宏、吴岩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中小学学习型学校构建情况进行了调查,该调查以圣吉五项修炼的建构模型———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为评价指标,采用spss对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进行方差、标准差的统计分析,最终得出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3]。程振响在学习型学校建设研究的课题中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江苏省学习型学校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员工对学习型学校建设的认识情况。 虽然这些调查研究都不是以学习型学校自评为主题的,但其中调查问卷的设计,标准和指标的确立, 数据分析的方法,都可以作为学习型学校自评研究的借鉴[4]。
二、学习型学校自评维度与指标分析
1.学习型学校自评维度和指标确立的依据
(1) 学者对学习型学校的研究热点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人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以及CSSCI数据库中以“学习型学校“为主题进行精确搜索,得到166篇文献资料,通过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得出的树状图可以看出学者研究的热点: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校园文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诉求;团队学习和个人学习的关系;通过学习活动的自我发展;教师如何改变心智模式;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教师学习与校本教研;学习型组织作为理论依据对教育改革和管理的指导。学者的研究热点充分表现了学习型学校的特征所在,故也可作为学习型学校自评指标构建的参考依据。
(2) 学习型学校建构的六维结构和学校评价指标的维度
张兆芹教授提出在中国构建学习型学校的理念性框架是“一个有效能、有创新改变能力的学校”,并提出了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六维框架结构,包括:组织的维度、领导的维度、学习的维度、知识运用的维度、支持的维度、效果的维度[2]。这六维结构不仅能作为学习型学校如何构建的行动指南,也能作为学习型学校特色评估的指导性依据。
(3) 学校教育评估指标的六维结构和指标模块体系
张伟江教授提出学校教育评估的六维结构,并指出“学校教育具有其教育基本元的共同特征”,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能够包含学校教育各方面特点的多元集合体,而这个多元集合体所共有的六个基础指标模块就构成了教育评估的六维结构,包括:学校教育定位评估、学校教育管理评估、学校教育保障评估、学校教育环境评估、学校教学过程评估、学校教育效果评估这六个一级指标模块。他还提出, 之所以把这六个方面放在一级模块上是因为它们具备基本元的特征,任何一个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等都能在其中找到归属,它们是不可或缺并且全覆盖于学校状态的指标模块[5]。教育评估的六维指标可以作为本文基础性评估指标的依据,旨在对学校的基础质量进行把关。
2.学习型学校自评维度和指标分析
本文将学习型学校自评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部分,基础性评估指标和学习型学校特色评估指标。 基础性评估指标是为了评价和保障学校基本的办学质量,是合格线,在学校各个方面达到基本水平后才有资格进行特色评估。在基础性评估指标模块下,本文设计了五个维度(如表1所示),这五个维度是根据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的六维结构来设定的, 并进行了融合和重组,与下面学习型学校特色评估指标相呼应,起到一个基本保障作用。
学习型学校特色评估指标是整个指标体系的重点。本文在综合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设置了五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如表1所示),这五个一级指标也可以理解为对学习型学校的办学特色与质量的评价指标。
办学特色。这是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发展规划一个整体上的评估指标。它与基础性评估指标中学校定位这一指标内容是相呼应的。学习型学校办学特色的评估主要是针对学校是否有创新与特色,围绕这一理念学校如何开展日常工作。因此, 在办学特色的一级指标中,主要把握创新理念和学习型学校发展规划这两个二级指标及其下属三级指标。
学校资源开发。这里的资源开发主要指学校信息技术等硬件设施以及学习型校园文化这两大方面内容。首先,完善的信息技术设施是学习型学校必备的硬件支持与保障。其次,要具备学习型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可以通过标语、装饰、仪式等多种形式呈现,学习型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贯穿整个人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试。综上,在学校资源开发这个一级指标中主要考评学校信息技术硬件实施和学习型校园文化这两个二级指标及其附属三级指标。
创新型领导与管理。首先,学习型学校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创新型领导与管理的变革,学习型学校提倡分享学习、分享领导的民主型学校管理机制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因此学校各级领导都要具备强大的学习力和创新力,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其次,学习型学校组织结构是扁平化的, 学校的管理权力下移,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学习型学校要形成特色的管理制度,不仅是整个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还可以制定一个统筹的、 柔性的团队学习制度,包含团队成立、运行、激励等机制,也就是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运行制度。因此, 在创新型领导与管理一级指标下,包含学习型领导、扁平化组织制度和团队学习机制三个二级指标及其下属指标。
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创建学习型学校的重要形式,在对学习型学校进行评估时要把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重要的评估对象。教师个人发展和学习共同体发展是分不开的,良好的学习共同体能够影响个人学习,而个人学习也能够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在对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评价时,要把个人和学习共同体融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此外,对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评价要综合考虑学习共同体建设、学习共同体管理及评价机制、教师学习及专业发展这相递进的三个方面。
学校增值发展。也是效果评价,回答了学习型学校的创建带给学校什么,带给教师什么,带给学生什么这三个问题。增值发展引入了近年来较为关注的增值评价的内涵,在对学校进行评估的时候将重点聚焦于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学习型学校的自评是注重增值的、发展的、创新改变的评价方式。在对学校增值发展评价时,要包括学校创新改变成果及学校竞争力这两个二级指标及其下属指标的内容。
三、总结
综上所述,学习型学校自评量表分为基础性评估指标和学习型学校特色评估指标两个维度的内容。在基础性评估指标中,主要包括学校的基本定位、基础资源配置、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学生成就与发展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对学校的基本办学质量进行评定,保证其质量的基础上再进行更深入的评估(如表2所示)。
而学习型学校特色评估指标是彰显学校生命力的评估标准,其一级指标的确立是基础性评估指标中一级指标的扩充,也是学习型学校特色的体现,是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其指标在确定时要有所侧重,结合学习型学校的特征,针对学校领导层和教师队伍,对组织、管理、合作、团队等因素进行评价,因此其二级指标及其下属三级指标都围绕这些因素来确立(如表3所示)。
学习型学校自评 篇2
一、深化学校自评管理要遵循的原则
1. 认识先行原则。
素质教育的主体实施者是学校, 学校自觉规范的自评是督导评估的基础, 能否发挥学校在督导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是督导评估成败的关键。学校自评的过程就是认真学习国家有关部门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过程, 也是学校反思总结, 不断修正、提高与发展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教育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一文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变革为学习。”这就要求学校的迎检人员, 包括领导和职员, 都要通过学习,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正确把握学校自评的内涵。增强学校有关人员的自评意识, 是进行教育督导评估的必要前提, 要通过思想教育工作, 使大家充分认识到, 只有通过规范严格的自评, 才能查找出促进学校工作的亮点、缺点和弱点, 以亮点促提升, 以缺点促补差, 以弱点促强化, 从而改进学校各项工作, 提高办学水平。提高认识的另一举措是自评制度的深化改革必须与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相结合, 与学校各处室、各年级组、各教研组的学期、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相结合, 与学校教职员工的期末和学年考评相结合。深化学校自评管理的过程必将是有效动员学校各个部门和全体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的过程, 是不断增强集体凝聚力, 落实以责任、目标、过程、考核为线性中心的精致化管理的过程, 也是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提升学校高端品牌的过程。
2. 制度保障原则。
学校要立足于加强自评制度建设, 来完善学校的自评管理工作。一般说来, 学校自评管理制度应包括三方面:
(1) 组织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的自评组织机构, 包括成立学校自评领导小组和各个项目工作小组, 从制度建设的高度, 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 保障学校自评人员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2) 报告制度。自评管理的报告制度, 是指学校在实施每次自评管理中, 要有过程性自评和结论性自评。自评开始前, 学校要做好思想发动工作;自评中, 要召开教师、学生和家长座谈会, 还应结合教代会的召开进行相关意见建议的征集。每学年应至少自评一次, 写出自评报告。
(3) 档案制度。学校要严格按上级教育部门的督导要求, 规范整理, 分门别类, 建好督导检查的档案, 要充实好、丰富好各种资料, 包括文字材料、照片、视频等, 并且要有专人负责管理, 妥善保存好自评档案资料, 上级教育督导部门抵临时, 能够快速及时、全面准确地按要求提供所需档案材料。
3. 扎实有效原则。
要做到学校自评管理的扎实有效, 必须要深入推进有关督导评估标准的学习领会, 力求实效地搞好学校自评。通过集体学习、专题学习, 甚至模拟临检等丰富多彩的方式, 使每一位领导和教师明确“督导评估标准”的每一项指标要求, 烂熟于心, 并且运用于平时的准备工作中, 不搞临时抱佛脚, 贵在实施过程管理, 化督导标准为日常管理实际行动。这是深化督导自评管理、促进学校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
要做到扎实有效, 还要注意是否严格按照督导标准进行心平气和的分析、实事求是的反思和及时有效的改正。通过自评总结, 要站在创建品牌学校的高度, 总结办学经验, 升华办学理念。
4. 群众性原则。
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学校督导自评是涉及学校各个部门、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系统性工作, 既要评价学校管理, 也要评价办学条件;既要评价部门领导, 也要评价教职员工;既有学校层面, 也有班级层面;既要有关教师, 也要有关学生和家长。所以, 要提高学校督导自评管理水平, 就要发动群众, 群策群力, 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校自评工作中去, 从而避免自评工作中的片面性失误和少部分人闭门造车、虚假以对的错误倾向。
5. 评改结合原则。
坚持自评与整改密切结合。在督导自评过程管理中, 学校要通过总结, 理出整改思路, 以评促改, 以改促提, 以“查摆改”的方式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提升。
二、以深化学校自评管理作为提升学校品牌的途径
1. 加强督导专门人员队伍建设。学校在成立督导
自评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 要通盘规划自评专门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 做到有计划, 有实施, 有考核。通过学习培训, 使督导专门工作人员进一步具体明确督导自评的分项要求, 明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内涵、外延和评价的一般程序、方法步骤等, 还要明确督导评估工作的相关运作方法, 并做好学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2. 以数据统计学理论科学地实施督导自评管理。
要提升学校自评管理的水平, 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为保证学校能够可持续性发展, 保证为学校决策层提供关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准确性信息。在督导自评中, 各专项自评小组必须按照所负责的指标和要素的要求, 全面准确详实地收集资料、记录数据, 并且怀着严谨的态度, 运用统计分析理论, 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判断, 形成科学的自评意见。
3. 全方位集思广益, 保证学校督导自评工作的全面性提升和学校品牌的大力彰显。
学校督导自评领导小组要主动征求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指导性意见, 要综合学校各专项自评小组的情况, 要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委员会代表和社区群众的意见建议。在此过程中, 学校通过谦虚真诚的态度、锐意改革的作为, 目的是赢得家长、社区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 从而加大学校品牌的宣传力度。
4. 充分发挥学校督导自评的激励调控功能。
学校要公布督导自评工作分工情况以及自评考核结果。要把督导自评考核结果列入学校表彰先进的依据之中, 对在学校督导自评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 要进行表彰奖励, 对督导自评工作中获得的先进经验要进行专题总结, 并加以推广。
三、深化自评管理, 促进学校品牌建设的深入思考
虽然当前的中小学校都普遍认识到了学校督导自评对促进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但在工作实际中, 学校的督导自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包括认识的程度不够;长期性、制度化缺失;还有的把督导自评工作与学校品牌建设隔绝;有的好大喜功, 缺少从督导自评中对学校品牌长远发展的深入思考。作为学校督导工作中的一员, 笔者有以下思考。
1. 发挥主体地位, 增强自评意识。
“人在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形成了主体。”上级教育督导部门督导评估工作的主体是学校, 没有学校自觉主动的自评和整改就无法使督导评估产生应有的效果。所以, 能否发挥学校在督导自评中的主体作用, 是督导工作成败的关键。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来看, 上级教育部门督导评估的制约作用和导向功能均是外部因素, 学校的迎检意识、品牌意识才是内在的真实动力。所以, 在督导自评过程实施中, 各级部门应充分重视学校的主体地位, 增强学校的自评意识, 彰显学校的主人翁精神。
2. 自评管理要做到与学校品牌建设过程相结合。
学校品牌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学校如何做到其与督导自评的有机结合, 应注意以下三点:
(1) 把学校品牌建设的长远目标, 分解落实到每学年、每学期的督导自评实践中。力求通过制定学校五到十年发展规划—年度目标分解—年度督导实施—学期目标分解—学期督导的实施步骤, 构建计划、分解、实施、发展、提高的良性品牌建设道路。
(2) 学校在平时的管理中, 要把各方面工作纳入督导自评的范畴, 使之走上有效性管理的科学轨道, 让学校的人员、学校的各项工作始终处在自觉、正确自我评价的可控状态之中, 促进学校品牌的科学提升。
(3) 加大指导力度, 提高自评和品牌建设质量。学校的督导评估是学校督导人员与被督导方的分工合作过程, 学校品牌的创建也是学校领导层与全体教职员工的相互配合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 督导自评和品牌建设的成效, 需要学校的领导层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有效性的指导和监督。
首先, 领导层应转换角色, 把自身视为督导人员, 以加强对学习督导过程的领导和检查。孙邦正指出, “教育事业的改进、教育制度的革新, 以及教育效率的提高, 均有赖于视导人员精密的调查、考核和指导。”领导层在转换角色之后, 才能从审视者的角度, 深入到广大教职员工中, 指导各个部门和教职员工制定相关计划, 在相关部门落实计划过程中, 经常性地监督检查, 并及时反馈, 对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使学校的督导工作和品牌建设达到可控性、科学性地发展。
其次, 发挥榜样人员的示范引领。通过监督、指导和考核, 及时发现督导工作与学校品牌建设工作中的先进人物, 典型引路, 榜样示范, 集体跃进。
学校自评报告 篇3
省级绿色学校自评报告
一、学校概况
我们雨露中心学校坐落在县城以南14公里,在乡政府所在地,学校占地面积460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13平方米,图书室藏书7400册,计算机教室有计算机40台。2015学年在校学生365人,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生309人,设12个教学班,教职工21人,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十多年来,我校秉持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将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巩固和完善省级“绿色学校”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使学校,焕发青春。短短几年学校先后受到各级的表彰:“云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楚雄州学校民主管理先进集体”、“楚雄州文明学校”、“南华县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南华县先进少先组织”、“南华县先进基层工会”、“南华县和谐学校”、“雨露乡‘学科学、用科学’先进集体”、“雨露乡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一些基本做法
(一)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学校组建了加强环保教育,绿化美化校园,创建绿色学校的校园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并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和办公室、总务处、教务处、德育处的各位主任等相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做到规划明确,措施可行,责任分明,任务到位。
(二)重视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例会、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科普知识,使全校师生人人懂环保知识,人人爱护环境。做到宣传教育活动人人皆知。使全校广大师生明确“绿色学校”的内涵及其创建意义,提高了广大师生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通过学习环境保护科普知识,了解当今世界及我国的环境状况。让全体师生认识到现在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而产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重视环境卫生工作,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十分重视育人环境建设,按照“美化、净化、亮化”的总体要求,进行了校园环境建设和整治,做到了乔木、灌木、草皮错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对教学楼进行美化,在教学楼各层走廊的墙面上,布置精致的名言警句以及班风班训和心理健康等知识标语,使师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感染和熏陶,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把巩固和完善省级“绿色学校”作为落实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我校重视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积极配合综治办、派出所等部门,坚决取缔学校周围的游戏厅、网吧及其它不健康文化场所,加强交通、饮食卫生的预防和控制,坚决消除校园周围的一切不安全隐患,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校在校园卫生环境的管理上,坚持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经常化、制度化。制定了《学校卫生检查评比细则》,教室、各功能室和学生宿舍等场所定期消毒。为各个班级划分卫生保洁区,落实责任制,每天各班学生打扫,各班卫生区内无卫生死角,教室内外墙壁、卫生区处的墙壁无乱写乱画现象及其他脏痕。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卫生整洁、窗明几净。抓好个人卫生,提高师生健康水平。要求学生衣着整洁,不留长发、怪发,勤剪指甲,勤洗手等,学生会成员不定期进行学生个人卫生抽查,每月进行一次全校学生个人卫生仪容仪表大检查,以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学校注重抓好学生的两操及用眼卫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好视力检查和防近工作,严格控制近视率。在公共场合要求学生认真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破坏绿化及设施,不损坏公物”,通过提高个人卫生水平,带动公共卫生提高。
(四)改善学校环境,增添环保设施
学校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近些年来,学校多方筹资400多万元,建成了1幢教工宿舍楼、1幢学生宿舍楼、1幢食堂、1幢浴室,新建两处校园自来水洗刷处,实施了乡村少年宫项目1个,硬化场地,建绿色停车坪,亮化花台树池,平整草地,购买卫生设施、种植绿化苗木,建设校园文化墙,宣传栏,安装太阳能路灯并对教学楼进行了内外粉刷及标识建设,体育设施应有尽有。改善校园环境;美化绿化校园,使雨露中心学校成为一个环境优美、风景迷人的花园式学校。大大改善了师生学习生活条件。(五)广泛开展各种环保实践活动
1、认真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活动。学校划分环境管理包干区,要求各班包干区内无纸屑、杂草、杂物,无损坏现象,少先大队部成立红领巾卫生监督岗,组织学生进行检查评比。每周同学们有组织的清理草坪中的垃圾,为花草浇水,每个月清理周边张贴物,使学校和周边环境时时保持清洁、卫生。开展我为世界添色彩——养一盆花、种一棵树活动,我心中的绿色学校征文活动、我为低碳做贡献活动、建立班级垃圾分类回收袋等。积极开展“寻找身边的环保使者”活动,学生不随便乱丢、乱倒、乱画、不大声喧哗,自觉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2、扎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抵制不良文化对校园的侵蚀。如学生“新年或六一”拔河、篮球、接力赛、田径、各种文艺晚会、教工篮球、拔河、接力赛等,严禁各种暴力、凶杀、色情、迷信等内容的图书进入校园。通过以上措施,丰富了校园文化,优化了育人环境。
3、结合有关节日,加强环保宣传,开展环保实践活动。3月12日植树节,我们除宣传植树的意义外,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栽种树木、花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组织学生围绕世界只有一个地球展开讨论,提出倡议,6月5日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都有机组织学生参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活动。6月5日我们组织学生举行了“保护环境”活动。举办了《我与自然》、《绿色环境》、《水是生命之源》等主题活动和作文竞赛,让学生调查畅谈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抒发绿化环境、享受绿色生活的理想。
4、举行师生环保知识讲座,开展师生环保征文活动。学校每学年都组织全体教师和学生参加环保知识讲座,鼓励师生积极撰写文章参加环境教育征文竞赛活动,及时公布评比结果。我们还将师生优秀环保论文编辑成册,发放给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三、对照《标准》自评说明
根据省教育厅、环保局有关文件,对照云南省绿色学校评选标准和我校绿色学校的创建实际,自查自评如下:
(一)组织管理(24分),自评分19分
1、领导重视(5分),自评分5分
我校设有环境教育领导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由分管环境教育的德育主任担任副组长,再由完小校长和各班主任担任组员,层层落实,抓好环境教育工作。学校在学年初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在计划中规定环境教育的实施方案、措施及要求,在学期末和学年末进行工作总结,总结一学期或一年来学校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的成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及时改进,对不能及时改进的纳入下一学期或下一学年学校工作计划以待改进,学校每学年把环境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内资金,使环境教育经费有保障。
2、制度建设(4分),自评分4分
学校用可持续性发展思想制定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在校园绿化美化上每年要提升一个档次,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并在礼仪教育活动中养成守纪、文明、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等。在校少先队卫生部设立卫生监督岗,由各中队轮流值日,监督全校卫生遵守情况并做好记录,每周进行评比公布。同时,学校少先队大队每月组织对各班所管属的绿美化区域作定期检查和评比,并及时公布,对检查不过关的班级督促其限期整改。做到学期初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
3、档案资料(15分),自评分10分
学校有开展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书报刊、获奖证书、活动资料等不齐全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不规范。
(二)教育过程(26分),自评分25分
1、课堂渗透(14分),自评分14分
学校要求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思想渗透和进行环保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动手清除水池内的污染物,教育学生不要乱丢垃圾,爱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另外在每周的大扫除、劳动课上,各班组织学生清扫教室,公共区域等环境卫生,通过劳动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专题教育(6分),自评分5分
学校依据学校工作计划,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每学期开设环境教育系列讲座两次以上,学科活动有专题环保活动,学校团总支组织专题活动小组到街上,到学校周边等地方清除塑料袋和各种废弃物,进行环保教育活动;利用每周六离校前的晨会,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并让其回家向家长宣传。
3、宣传活动(6分),自评分6分
学校在每年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日等节日到来之际,利用黑板报,橱窗、课外活动课等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世界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家,我们要爱护它。”、“什么是低碳环保?”等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4、教育培训(2分),自评分2分
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积极参加环境教育,参加绿色学校的相关培训。
(三)环境建设与管理(18分),自评分17分
1、校园绿化美化(2分),自评分2分
多年来学校一直在利用有限的经费进行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先后在宿舍区与教学区之间,建造圆形花池、小花园、读书长廊、绿化带等,在各幢教学楼周围修建了花台,栽种常青树,以及在运动场周围建花台、草坪等绿化带,绿化面积较之以前有所扩大,能绿化的都进行了绿化,校园环境优美,规划布局合理。
2、环境卫生状况(6分),自评分6分
目前,学校除每周进行彻底性的卫生大扫除外,每天各班都要派值日生轮流打扫卫生,课间再由各班轮流派一名学生进行保洁工作,校园干净整洁,教室窗明几净,每天都进行数次冲洗的厕所干净无臭味,垃圾桶内的垃圾及时清除,从不滞留。
3、污染控制(6分),自评分6分
污染控制主要是通过规章制度教育师生禁止乱倒垃圾、乱放养家畜,大开音响,使学校自身产生的污染能得到有效控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投资改造排水沟,收集废水作为浇灌用水。教育学生回收有用垃圾,分类卖给回收站,所的费用在用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4、宣传氛围(4分),自评分3分
学校能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图书室、广播室、电脑网络教室以及绿化带内的固定性的标语进行宣传,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环境教育的学习研究。
四、环境教育效果(32分),自评分30分
1、教育教研成果(4分),自评分4分
学校由各完小组织开展环境方面的学习、研究,由总务处处负责组织绿化美化工作的具体实施。
2、教育教学成果(16分),自评分15分
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环境保护征文、书画展等活动,并获奖。每学期坚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并结合我校自身条件开展有特色的环境教育活动。
3、社会实践效果(6分),自评分5分
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开展到街道打扫卫生,清除墙壁上乱粘贴、乱画的小广告、宣传单,为街道清除废弃物品等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使街道、校园周边的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环保意识。
4、意识、行为(6分),自评分6分
学校经过多年不断教育渗透,师生都已养成一种高度热爱校园、爱护校园的环境意识,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全校教职工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甘为人师、教书育人;学生不吸烟、不乱丢、乱倒、乱吐、乱涂画,不高声喧哗,不采摘花果,不破坏绿化,自行节约,回收废旧资源。以上合计满分100分,自评打分19+25+17+30=91分
(五)特色(附加分20分),自评分15分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教育,逐步形成了一些有雨露特色的做法:
(1)将关爱生命的精髓引进教育指导思想,构筑渗透型的绿色教学模式。
学校绿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改的核心在于改善教学过程,而创建“绿色学校”目的,则应体现关爱生命的精髓,不仅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更是为了使人与人和谐共进并不断促进人自身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学校在召开教职工会议时,都对教职工明确提出了绿色教育渗透的要求。教职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绿色教育的观点,在教学检测中包含绿色教育内容,并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渗透。
(2)重视养成教育,不断净化学校环境。
从2003年起,学校校工会、德育处、少先队在全校师生中发出了倡议,开展了“五个一”环保节能活动(即种一棵树,栽一盆花,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五不”习惯养成活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刻划桌凳,不污染环境),通过活动,强化了广大师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净化学生心灵,促进内心和谐。我校充分探索实践心里导师制,对不同年级学生在不断阶段都分别开展心里导师制,实行心理辅导和个别咨询,通过辅导和咨询,净化学生心灵,促进内心和谐,带动行为举止的文明,促进其家庭的文明。
(4)积极组织绿色教育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社会活动。(附加分自评15分)
通过自评,我校自评总分91分,已达到“省级绿色学校”的条件,请上级领导部门给予检查验收。
学习型学校自评 篇4
一、自评学习策略的内涵
自评学习策略中的“自评”是自我评价的简称。从心理学上讲, 自评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须先了解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收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 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百度百科中认为,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其中, 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 自律性则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这表明学生应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既要明确目标、善于规划, 也要学会自评、自查。
而自我评价, 百度百科中认为, 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 是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过程;并指出, 作为学生的自我评价, 主要包括对知识掌握、学习动力、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等自评范围。
本文的自评学习策略特指学生在模考期间依据自身的学习目标, 自主安排学习内容, 灵活应对考试, 客观评价成绩, 并依据评价的结果重设学习目标、规划学习活动、完善学习方法等一系列执行与控制过程。
二、自评学习策略在中学生模考中的功用
1.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据调查, 大多数学校的模考按月进行, 也有少数学校按周进行, 学生自己的学习计划往往被打乱, 因此, 学生们都感到时间非常不够, 也认为频繁的模考浪费了他们较多的时间。而自评学习策略正是针对这一弊病提出的。该策略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应对模考, 并客观评价模考成绩。如此, 学生就不必为了应付一次模考而改变自己的整体学习计划。他们在考试前不必特意备考, 考试中对以前刚做过的题目或非常简单的题目可选择不做, 不为分数而分数。[2]对考试结果, 他们重点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进行分析, 而不是关注一次模考的分数、名次。这样他们就能节省出大量低效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 如考前的盲目准备、考中重复练习等时间, 一切以中考或高考为目标, 以期中、期末为重点, 以知识掌握为根本。
2.增强主体性、规划学习活动
针对模考期间多数学生疲于应付考试、盲从于老师而无自己学习计划这一现状, 自评学习策略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能动性, 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提醒、自我教育, 并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体为:一方面, 自评学习策略强调学生的目标意识, 能促使学生主动反思自己的不足, 也能使学生懂得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做到有所侧重、学会取舍, 并对模考成绩作积极、客观的评析, 将重点放在思考错误的原因及提高的对策上, 而不是仅仅关注分数、名次;另一方面, 自评学习策略要求学生善于目标管理, 不仅要自己制定短期学习计划, 也要围绕中考或高考制定长期学习计划, 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未来的发展规划, 思考专业选择、职业发展等问题, 以进行自我生涯设计。这表明, 自评学习策略有利于未来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3.减轻心理压力、充实学生生活
在模考期间, 采用自评学习策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 学会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并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因此, 该策略的实施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使学生将学习目标定位于知识的掌握, 而非一时的模考分数或名次。如此, 学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米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改变以往只学习、无课外活动的现状。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 不仅学会了学习, 也学会了生活, 有利于增强自身的体质, 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 使自己成为健康、快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三、自评学习策略运用的原则与条件
1.运用原则
(1) 目标导向原则。自评学习策略认为, 学生需确立自己的短期目标、阶段目标及远期目标 (中考或高考) , 并以目标为导向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 使目标成为学生模考评价的依据。
(2) 学生为主原则。自评学习策略实施中, 学生应成为自己学习规划、评价的主体, 而不能被老师、模考牵着鼻子走。模考期间, 学生要积极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中做到自我安排、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3) 知识为本原则。以往模考期间, 大家关注的是分数、排名, 而自评学习策略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尤其是对知识意义的获得。[3]学生为充分利用时间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甚至可放弃一时的考试分数及排名。
(4) 效率优先原则。模考复习期间, 不少学生、老师运用的是题海战术, 时间浪费、效率低下是其重要的表征。而自评学习策略要改变的就是此弊端, 认为应坚持高效的学习方法, 如, 看题不一定做题等。
(5) 跟踪指导原则。自评学习策略虽强调学生在其学习及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但不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为确保学生自评的顺利进行, 教师应扮演指导者的角色, 紧密跟踪学生的学习及评价过程。
(6) 循序渐进原则。自评学习策略的运用有一定的条件, 因此, 在其运用时应遵循由少及多的原则, 从少数学生逐步推广至个别班级、全年级及全校, 不强求、多引导, 循序渐进地推进该策略的实施。
2.运用条件
(1) 学生方面。自评学习策略特别强调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运用时,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立、自为、自励、自律、自省能力, 对自评学习有较强的意愿及自信心。
(2) 教师方面。在自评学习策略实施中,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自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自评学习方法, 积极与学生沟通, 努力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此外, 班主任还要积极做好家长及其他课任老师的工作。
(3) 学校方面。学校管理层, 尤其是校长, 对自评学习策略的认知、认可、信任, 是自评学习策略在学校层面成功实施的第一要素。为此, 学校需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自评策略实施方案。
四、自评学习策略的运用模式及实践反思
1.运用模式
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 我们认为, 中学生模考期间的自评学习策略运用模式主要包含认知、行动、反思、调整等结构要素, 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知方面。自评学习策略在实施前, 校长、学校管理层、教师等必须首先了解并认可该策略, 然后认真做好对象选定工作。接着, 与选定的实施对象进行深入的沟通, 认真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及策略认知工作, 让学生明白自评学习策略的相关要求、操作规则及期望结果, 以确保学生了解、认可自评学习策略。此外, 还要做好学生家长工作, 取得家长的支持。
(2) 行动方面。自评学习策略实施的具体行动顺序为:由少数学生的个别学科至多数学生的多门学科, 由低年级至高年级, 再至全校学生, 逐步有序推进。其行动内容主要包括目标确立、自主复习、灵活应考、合理评价等方面。行动时应始终坚持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积极沟通、有的放矢的原则。重期中、期末大考, 轻月考、周考;重知识掌握, 轻分数、排名;重远期目标, 轻短期目标。而教师则要扮演好指导者、倾听者、协助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活动、养成自评习惯、习得自评技能。
(3) 反思方面。随着自评学习策略实施的深入, 在经由目标、复习、考试、评价之后, 接下来学生要做好的是反思工作, 其内容主要为目标反思、得失反思、策略反思、比较反思等。其中目标反思主要包括考试结果与目标的一致情况, 近期目标的达成情况及其与远期目标的关联情况等;得失反思主要包括考试失分的原因及对策, 分数、排名与知识掌握的整体分析等;策略反思主要包括学习过程的时间管理、效率评估及策略组合等;比较反思主要包括与先前学习策略的目标比较、结果比较、心理比较, 与其他同学的相关比较等。此环节中, 教师要做好指导者的角色, 引导、促进学生反思, 使学生在反思中进步, 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 调整方面。学生自评学习策略实施中, 其自评习惯的养成, 自评技能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 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确立的学习目标、制定的学习规划、选择的学习策略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完善。因此, 学生应在反思的基础上, 主要做好以下自我调整工作:目标调整、时间调整、资源调整、策略调整等。其中目标调整主要包括近期目标的调整与远期目标调整, 分数、排名目标与知识目标的调整等;时间调整主要包括学习时间总量的调整、整体学习时间的结构调整、学娱时间的分配调整、学科时间的分配调整、零散时间的规划调整等;资源调整主要包括学习资料的调整、学习设备的调整、学习场地的调整等;策略调整主要包括学习方式方法的调整、学习重点的调整、学习情感态度的调整等。在调整阶段, 教师要做好倾听、沟通工作, 协助学生积极调整自我、改变自我。
上述自评学习策略模式中认知、行动、反思、调整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循环系统, 其结构见下图所示。
2.实践反思
自评学习策略的运用模式经参与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反复实践、积极反馈, 认为其运用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 实施的前提:大家的认可。自评学习策略的实施首要的是获得学生、教师、学校管理层及家长的认可。其中学生的认可相对容易, 尤其是对已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学生。而教师、学校管理层及家长的认可, 由于受传统分数、排名评价的影响, 则相对较难。
(2) 实施的难点:自评的组织。自评学习策略强调以知识的掌握为根本, 而非一时的分数、排名。该策略的实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并善于规划及客观评价自己。但这些均属隐性的过程, 不易监督。
(3) 实施的关键:校长的支持。自评学习策略在学校层面的实施关键在于校长的认可、支持。为此, 校长应是自评学习策略实施的倡导者、支持者、实践者, 其领导类型上应属于开放型、创新型领导。
(4) 实施的条件:评价的调整。自评学习策略要求以中考或高考为目标, 以期中、期末为重点, 以知识的掌握为根本。因此, 无论是学生个人还是学校均需重新建构与自评策略相匹配的评价体系, 如自评表, 这是自评学习策略实施的重要条件。这里的自评表应包括卷面分数、自评分数、知识难点、情感态度、策略方法等评价指标, 模考一般只评析、不排名, 而期中期末则评析、也排名。
(5) 实施的保障:教师的指导。自评学习策略虽要求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个体, 但由于中学生的心理特质所致, 他们往往还缺乏自信心, 期望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 在自评策略实施过程中, 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全程的跟踪指导, 所有教师都应是收放自如的学生自评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评策略的顺利实施。
摘要:自评学习策略是改变中学生在模考期间时间不够这一现状的有益尝试。该策略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主体性、规划学习活动, 减轻心理压力、充实学习生活。而自评学习策略的运用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遵循目标导向、学生为主、知识为本、效率优先、跟踪指导、循序渐进等原则, 并依据认知、行动、反思、调整等结构要素组成的运用模式, 积极组织实施。
关键词:自评学习策略,中学生,模考
参考文献
[1]赵广宇, 程嘉.如何对高中学生学习策略进行有效指导.教育科学论坛, 2010 (4) .
[2]张福宾.层次滚动多元学科考试评价尝试.中国教育学刊, 2009 (10) .
【学习型学校自评】推荐阅读:
街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自评材料11-21
学习型学校12-29
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资料:研讨发言、自评报告、工作安排11-25
建设学习型学校08-26
学校创建学习型组织07-03
学校学习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08-02
学校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学习计划11-20
学校干部学习制度06-30
学校参观学习心得07-22
学校考察学习函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