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层施工技术

2024-10-21

防潮层施工技术(共4篇)

防潮层施工技术 篇1

1 民用建筑中主要的防潮方法

针对“回潮”的原因, 防潮方法可采用主动与被动防潮两种方法。

1.1 主动防潮

在设计民用建筑物时, 考虑“回潮”因素, 采取措施防潮, 这种方法称为主动防潮.主动防潮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提高室内地坪的标高, 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 计算出毛细水可能上升的高度.提高室内地坪标高, 使毛细水的上升高度达不到室内地面。毛细水上升带的顶面至室内地坪不小于50cm。

设置阻水层, 防止毛细水上升到地面, 采用聚乙烯薄膜防潮处理的地面可消除“回潮”。聚乙烯薄膜在混凝土与水泥浆的保护下不易破坏和老化, 且施工方法简单, 造价低, 材料来源充足, 防潮效果好, 可在住宅底层使用。具体如下:地面夯实后, 做150mm厚的碎石灌浆层, 用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 铺聚乙烯薄膜2道 (第二道与第一道压缝铺放) , 注意在找平层未硬时铺放, 切记不要弄破薄膜。铺完后, 浇筑35mm厚的C10细石混凝土, 用铁抹子轻拍出浆为止, 随拍打随抹.严防用锐器插捣, 以免造成薄膜破损。最后抹5mm厚1:2水泥砂浆作为面层。

用烧结灰砂砖做地面, 近年来, 用火力发电厂的废碴作原料烧制的灰砂砖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砖的特点是质轻, 吸水性能好。因此, 除用作隔墙外, 还可以用作地面的防水材料。地面的做法是:做150mm厚的碎石灌浆层, 用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铺2至3皮烧结灰砂砖;铺完后, 浇筑35罅的C10细石混凝土, 用铁抹子轻拍出浆为止, 随拍打随抹.最后抹5mm厚1:2水泥砂浆作为面层。

1.2 被动防潮

一般来说, 主动防潮是有效的, 但是也有不成功的时候。此时, 可采用“事后诸葛亮”的办法, 即被动防潮。

生石灰是一种良好的干燥剂。多雨回潮季节, 可将10kg生石灰放人木箱或纸箱内, 加盖后放于床下或屋角。若天气十分潮湿则可打开盖子, 并适当关闭门窗, 晒干的木炭也有一定的吸湿能力。把一筐木炭放在屋角, 关闭门窗, 可达到防潮的目的。使用吸湿器防潮, 现在家电行业推出种类繁多的吸湿器, 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燃眉之急。

2 墙体防潮层的施工技术

2.1 操作工艺

为避免墙体砌筑砂浆漏浆, 既浪费材料又达不到防潮效果。确定先往墙体内注防水素水泥浆, 填实需压注防水材料区域内的砂浆缝隙, 再压注防水材料。

外墙施工

(1) 在要处理的防潮层上部一层砖的竖缝位置, 用冲击电钻每隔两块砖钻深240mm。孔径12mm的孔, 均匀分布于全楼外墙同一水平面位置。

(2) 清理孔内杂质, 并注清水湿润。

(3) 将掺入2%防水剂、水灰比为1:1.5的水泥浆。用压浆泵逐孔连续注入。直至压满为止, 维持一定压力 (03MPa) 后。再灌注下一孔。

(4) 在压索浆孔的下层外墙水平砖缝处。用手提式切割机沿砖缝切出深30mm、宽5mm的水平槽。

(5) 槽内用电钻以孔距300mm、孔深240mm、孔径12mm钻孔, 均匀分布在外墙同一水平线上。钻孔完毕。清理孔及槽内杂质。

(6) 在槽内嵌放自制的半圆铁皮槽 (r=8mm) , 埋深约20mm, 以形成注浆通道, 外抹砂浆保护层。通道的首末端预埋套有胶皮管的铁管, 作为注浆及通气之用。为了保证注浆质量, 经现场试验.确定分段注浆.每段3m, 并且检查管槽是否通畅。

(7) 待砂浆保护层达到一定强度后, 先将注浆通道用水湿润, 然后将注浆材料用压浆泵注入墙内通道, 当末端孔道溢出浆液时, 将此孔封住。继续压浆, 直至压不进为止。维持压力约0.3MPa, 再将注浆孔封住。

(8) 注浆完毕一天后, 将外墙各段注浆孔预埋管除去, 用水泥砂浆封严、抹平。

2.2 内墙施工

内墙施工程序基本同外墙施工。只是钻孔深度为120mm, 较外墙要浅。在墙面剔除局部空鼓、脱落部位。并抹1:3水泥砂浆。然后再按前述工艺进行压注索浆和压注单一注浆防水材料两道工序。

3 地面防潮层的施工技术

3.1 预防地面返潮的施工工序

3.1.1 预防地面返潮

除严格按图纸施工外, 严把施工质量关非常重要。

3.1.2 重视素土填层的施工质量

这是地面防潮的第一道防线。防潮地面的填土应采用粘 (黄) 土夯填, 有条件时可采用3:7或2:8灰土夯填。填土应分层夯实, 每层厚度以20ram为宜。防潮地面的填土, 按回填土质要求, 不得增大地基土的含水率。

3.2 防潮层施工

采用25cm厚夯实青碎石干铺垫层, 粗黄砂或片石填面缝;6cm厚细石混凝土:1:2.5水泥砂浆面层。实践证明, 地面都无返潮现象, 说明这种垫层隔潮是行之有效的。架空地面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架空板下的地基土仍应夯实, 尽量减少潮气向板下空间渗透。架空板下应有足够的空间和通风条件。设置通风洞后, 这对地面干燥是极为有利的。搁置架空板的地垅墙应用水泥砂浆砌筑, 顶面应抹一层防水砂浆层。重视架空板的拼缝质量, 架空板的拼缝是地面防潮的薄弱部位, 若处理不当, 板下潮气将从此乘虚而人。铺板时, 板间应留有一定的缝隙。嵌缝前, 应认真清扫干净, 并予湿润。嵌缝时, 用细石混凝土仔细嵌实, 当板较厚时, 应分层嵌实。认真养护, 达到强度后方能使用。有条件时, 铺板前应在板底刷一道热沥青。堵塞板底毛细孔, 能有效地提高架空地面防潮效果。墙基应设置防水砂浆防潮层, 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内墙面, 亦应作防水砂浆抹面, 高度20mm。防潮地面的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cm, 室外应设有散水坡, 及时排除雨雪等积水, 防止雨水渗入室内, 有效防潮。

4 施工注意要点

防水材料遇水会立即进行聚合反应, 因此容器应密封储存在干燥处, 用多少取多少。防水材料压注后的手压注浆泵, 要用丙酮及时清洗。避免泵体堵塞。根据现场情况, 掺加一定比例的稀释剂, 以调整防水材料的粘度和诱导凝固时间。墙体是否要压注索浆, 应视墙体砂浆饱满度而定。如经试验墙体砂浆饱满。可不用先压素浆.而直接压注防水材料。无论压注索浆或防水材料前.钻孔及压浆通道内均应注水润湿, 以避免孔道内挂浆堵塞。施工前应严格检查机具和管路接头及预埋管的牢固程度。防止压注时胀裂。

5 结语

建筑物防潮关系到住户的心情与健康.做好防潮工作体现了设计师与建造师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筑物的防潮应以主动防潮为主, 被动防潮为辅, 设计师应根据场地、造价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方法, 建造师应精心施工, 确保防潮工程质量。

干燥仓库防潮工程防护技术研究 篇2

关键词:仓库干燥;仓库防潮;工程防护;温度控制;湿度控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07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1.037

仓库防潮工作最为基础的就是要了解仓库的温度与湿度,在掌握空气温湿度的情况下,再采用相关的措施来进行防潮工程防护。

1 温度湿度变化规律

1.1 温度的基本知识

1.1.1 温度的变化。气温主要就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通常来说离地面越近温度越高,离地面距离越远则温度就会逐渐下降。在仓库的温度管理中一般都是采用“摄氏度”来表示,如温度在零度以下,则在度数前增加“-”来表示零下。

1.1.2 年气温变化。通常情境下年气温的变化是在一个自然年当中反复的变化着的。在内陆地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为7月份,气温最低的时间为1月份;而沿海地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为8月份,气温最低为2月份。一年之中月份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就是年气温差。

1.1.3 仓库温度变化。在一天之中仓库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都相对于室外气温都要延迟到来1~2h,并且温差较小。在一年之中当室外气温处于上升的季节时,仓库温度低于室外温度;当室外气温处于下降季节时,仓库温度高于室外温度。仓库温度变化的速度和高低与仓库的结构及通风情况存在密切的联系,此外还会受到建筑材料、建筑物颜色、传热面等因素的影响。在日间仓库温度低于室外温度,夜间仓库温度高于室外

温度。

1.2 湿度的基本知识

1.2.1 湿度的变化。湿度主要是指空气中富含水蒸气含量。绝对湿度,即为在一定单位空气中的水汽量。空气饱和湿度即为在一定的温度下,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的最大量;相对湿度是绝对湿度与饱和湿度的比值的百分比。

1.2.2 年湿度变化。通常情况下相对湿度的年变化规律是在冬季出现最高值,在夏季时刻相对湿度出现最低值。一般多雨水季节天气的相对湿度会更高,而晴朗干燥天气则相对湿度会更低。

1.2.3 仓库湿度变化。仓库中的相对湿度的变化与室外的相对湿度变化规律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在变化幅度上更小。仓库内温度升高时,则相对湿度变低,温度降低时,则相对湿度上升。影响仓库内相对湿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室外湿度的变化、仓库的结构以及通风的情况。仓库湿度的变化除了受到季节的影响外,还与仓库内存储货物的特性以及商品堆放方式有密切联系。

2 仓库温湿度控制与调节

2.1 温湿度测定

常用的温度测定仪器有液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等。液体温度计包括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常用的湿度测量方式包括干湿球温度计法、毛发湿度计法等。干湿球温度计法即为湿球温度计的球部是使用纱布将其包裹完整的,而纱布的另外一头是沉浸在水盒当中的,当纱布出现虹吸现象时,湿球就会湿润。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实际上就是湿纱布中水的温度。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f低于100%,则会出现水蒸发现象,湿纱布的水温开始下降,在到达某一值的时候,空气向睡眠的温差传热正好能够补充蒸发所吸收的汽化热。而此时水温不会再次出现下降,这一稳定的温度就是湿球温度,而干球测定的温度就是空气的温度。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小,则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更快,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也就越多,湿球的水温则会更快的下降,因此干湿球的温差较大。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则干湿球的温差更小。因此可以看出,干湿球温度之间的差值就直接体现了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

2.2 控制温湿度

2.2.1 密封。仓库保持密封状态就能够保持仓库内部的温度、湿度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达到防潮、防热等目的。仓库密封是进行干燥仓库防潮工程防护的基础工作之一,无法开展密封就无法开展通风、吸潮、降温等工作。在仓库密封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仓库内外的温湿度,同时还要兼顾货物的质量、温度以及含水量情况,从而选择密封的时期,并且在密封后强化检查管理工作。仓库密封的方式分为整库密封、货架密封、按箱密封等方式。整库密封主要针对存储量较大,出入仓库动态不频繁的货物进行的,对于出入仓库频繁而又怕潮、容易干裂等货物则可以使用货架密封法。按箱密封主要就是针对数量少,体积小,容易生锈或腐蚀的货物进行的,这种密封方式简单易行,密封效果

良好。

2.2.2 通风。通风主要就是以空气自然流动规律为基础,通过利用机械或其他方式让空气固定流动,使得仓库内外的空气能够进行交换,从而达到调节仓库的温湿度的目的。仓库内外的温度差越大,则内外空气的交换数量越大,通风的效果会更佳。有的货物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对空气湿度的要求高,例如双氧水、氨水等货物,这类货物禁高温,因此在夏季时当仓库外温度低于仓库内温度时就可以通风。通风不仅能够调节仓库中的气温,还能调节其湿度,当室外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仓库相比更低的话,则通风就能够降低仓库湿度。通风的方式包括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两种。自然通风主要就是通过仓库门窗、通风口让仓库内与室外的空气进行交换。如仓库外无风,则是依靠仓库内外的气温差产生的气压差进行交换。机械通风就是在仓库上部安装排风扇,下部安装进风扇,来加快仓库内外空气的对换。

2.2.3 去湿。主要有机械去湿、化学试剂去湿和液体去湿三种方式。

机械去湿。机械去湿就是通过机械设备来除湿,空气去湿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由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氟利昂蒸汽进入冷凝器,然后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其自身被冷凝成为高压液体,在经过节流装置后减压进入蒸发器,并且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成为高温低压蒸汽,再次被吸入压缩机。以上述过程为周期循环往复。

化学试剂去湿。化学试剂去湿可以分为固体与液体去湿两种。固体去湿有吸附剂、吸收剂等。吸收剂主要就是硅胶、铝胶、活性炭等。吸附剂的工作原理为其自身具有大量的细微空隙,拥有强烈的毛细作用。当在一样的温度下,吸附剂表面的毛细孔上的水蒸气分压力低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因此能够吸收空中的水分。空气中的水蒸气向毛细管的空腔扩散,进而将空气中的湿气去除。吸收剂主要有氯化钙、氧化钙等,其工作原理主要就是其表面的水蒸气分压低于空气水蒸气分压。在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后将会形成更多结晶水的水化物,如果能够继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那么吸收劑则会由固体逐渐变为液体,直至全部变为液体失去吸湿

能力。

液体去湿主要就是使用氯化钙、氯化锂等物体来进行。当处于一定的温度时,则盐水溶液的浓度越高,表面水蒸气分压力越低,吸收空气水分的能力就越强。而当盐水容易在吸收水分后,浓度就会逐渐下降,从而吸湿能力也会降低。液体吸湿剂的主要特点就是安全、挥发性低、导热性能优良。

3 结语

要开展干燥仓库防潮工程防护工作首先要了解空气温度、湿度的基本知识,进而根据仓库所在地的实际气候情况来开展防潮工作,通过密封、通风、吸湿等手段来保持仓库干燥。

参考文献

[1] 赵平歌.地下建筑的防潮除湿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6).

[2] 龙金合.高山发射台天馈系统的防水防潮湿解决方案[J].科技传播,2011,(4).

[3] 宋代彬.冬、春季节做好鸡舍保温、通风与防潮湿的工作[J].养殖技术顾问,2014,(5).

[4] 唐自先,李春福,张栋.一种谷物干燥仓库[P].CN201220280515.8 2013-02-13.

防潮层施工技术 篇3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潮层修复技术

民用建筑的防潮层对于维护建筑良好的内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墙体砂浆风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墙脚的作用、地面沉降、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下, 建筑的防潮层极易损坏, 使得毛细水沿着墙体上升, 导致墙脚发霉、墙身饰面脱落、细菌滋生, 极大地影响了室内居住环境。

1 已有防潮层修复方法及局限

对已损坏的防潮层进行修复,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方案, 但都要坚持把对原有墙体及居民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的原则。现在对损坏的防潮层进行修复一般有两种方法———掏墙浇混凝土法和化学药剂注射法。

掏墙浇混凝土法是一种物理方法, 即人工或机械方法打开基础, 置换成不吸水的新基础, 或打入钢板、卷材等, 隔断毛细水[1]。掏墙浇混凝土法分为无支架法和支架法, 适于用墙体施工质量不同的房屋, 其施工工艺也有差别。化学药剂注射法是一种物理—化学方法, 即将渗透憎水材料通过无压或压力的方法注射到墙体, 固化后将砌筑砂浆层和砖层变成憎水层, 形成防水带, 阻止毛细水上升。

这两种方法有明显缺点: 对原有墙体有一定的损坏, 尤其是掏墙浇混凝土法, 需要挖开墙脚; 由于住宅室内已经装修好, 室内施工会破坏装修; 在施工期间, 室内居民需要搬出, 会极大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对一些历史保护建筑的外观、结构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需要新的防潮层修复方法。

2 压密注浆的防潮处理

压密注浆法 ( CPG) 是一种通过钻孔后插入的注浆管或直接打人的注浆管, 再利用较高的压力把极浓的惰性浆液注人到地基土层中, 在形成均匀凝固胶结体的同时压密周围土体的方法。就目前压密注浆法的应用现状来看, 其主要应用中砂地基和粘土地基中[2], 能够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对局部地基进行加固、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构筑物进行纠偏扶正、防止邻近挖等。

2. 1 压密注浆在防水堵漏中的应用

压密注浆法注入的是坍落度很小或者是近似于为零的不流动的惰性浆材[3]。因为使用浆液流动性较差, 所以采用此法可准确地在构筑物下预定部位形成胶凝固结体的同时压密周围土层, 从而达到加固地基土的目的。浆液在挤出孔隙水压密土体的同时还能降低土壤的渗透系数, 作为充填式水下补漏措施, 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防水效果。如张家沟站重建工程[4], 在松散的部分液化的土中, 通过压密注浆技术达到了阻水效果; 安庆电厂取水工程[4]钢管周围加密堵漏处理也采用了压密注浆技术。若在其中加入有防水效果的材料, 与原本的注浆材料一同注入地下, 就能在预定部位形成均匀且稳定的固结体, 从而形成竖向防水帷幕, 达到防水防潮的效果。

2. 2 压密注浆的防潮层修复方案

目前, 建筑的改造和修复项目越来越多, 防潮层的修复已经不存在技术难度。然而, 现有的防潮层修复方法存在破坏墙体、影响室内环境的局限性, 对居民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建筑的修复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已成为选择修复方案所必须考虑的社会因素之一。

压密注浆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地基加固处理中, 同时浆液与压密土体形成的胶凝固结体又具有良好的堵漏防潮作用, 形成防水帷幕。压密注浆是对地基的处理, 仅对室外环境产生影响, 而不像淘墙浇混凝土法和化学药剂注射法对室内环境产生一定破坏。因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压密注浆技术运用在防潮层的修复中的方案。

图1 为压密注浆的防潮层修复方案示意图。。其基本思路是利用压密注浆技术在房屋四周灌注防水帷幕, 与地下不透水层相接, 从而将建筑基础和外界相隔绝, 防止外界水分的进入。。同时, 把由防水帷幕和不透水层形成“泳池结构”内部的水抽干, 对于地层干燥的情况可不进行抽水。对于降水等可能从上部进入“泳池结构”的水分, 应进行及时疏导。构筑散水、明沟等排水渠道及时排除地表水, 在“泳池结构”内部埋设集水管以将渗入地下的水收集起来排掉, 保持防水帷幕内部土体的干燥。通过隔绝外界水、收集内部水、排走地表水的方式, 它最终实现了不影响室内环境前提下的良好防潮效果。

为了达到较好的防潮效果, 可以在第一层防水帷幕的外侧加注一层, 以避免单层防水帷幕的损坏。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 查清不透水地层的位置, 对于隔水层过深、土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亦不适用此法。注浆深度应以深入隔水层超过1m为宜, 避免防水帷幕与隔水层的连接不够紧密, 水分从交接处渗入。建筑外墙与地面交接处加涂防水密封胶, 以取得更好的防潮效果。在施工完成后, 还要注意对施工质量的检测。

尽管压密注浆的防潮层修复方案造价可能高于传统的修复方法, 但其不影响室内环境, 避免了传统的修复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纠纷、对室内环境的破坏等, 节约了时间成本,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3 结语

虽然传统的防潮层修复方法能够有效地修复防潮层, 但是掏墙浇混凝土法和化学药剂注射法存在一定的局限, 在一些实际工程项目的应用已经遇到困难。而压密注浆的防潮层修复方案则能将施工对建筑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将至最低。此外, 压密注浆的防潮层修复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有许多挑战和不确定的因素, 有待研究并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帆.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2]张冰.浅谈建筑岩土施工工程项目中的注浆技术[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4, 10:337.

[3]尚继红, 薛水鱼.浅议压密注浆法[J].路基工程, 2000, 05:18-20.

地下空间防潮技术初探 篇4

地下空间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会造成如下不良影响:1)导致储存的食物与服装霉烂、装备与武器生锈、弹药潮湿结块、仪器仪表失灵等;2)影响地铁、过江隧道和山体隧道的交通安全;3)给长期工作在地下空间内的人们带来极度的不舒适感及健康上的影响;4)影响结构强度,对地下空间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解决地下空间的潮湿问题十分重要。本文结合科研与施工实践,介绍一下对地下空间防潮技术的认识与理解,希望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交流。

1 造成地下空间湿度增高的原因

自然界中,空气中始终含有水蒸气,不存在绝对不含水蒸气的空气,因此,我们周围的空气都是湿空气。

地下空间内部湿度增高,意味着单位体积内水汽质量增加,我们必须找到造成湿度增高的水源。造成地下空间湿度增高的水源有两个:1)渗漏:水通过地下空间的结构层进入地下空间内部,并通过蒸发进入空气中,造成湿度增高;渗漏量越大,进入地下空间的水越多,地下空间湿度变化越大。2)通风:在霉雨季节进行了地下空间的通风换气,导致外部高湿度空气进入地下空间,造成湿度增高。地下空间内外空气湿度差越大,对流越充分,湿度变化越大。

人们对地下空间内湿度的要求,与地下空间的用途紧密关联,湿度大小必须满足地下空间的用途需求,以不造成负面危害为标准。在现实中,地下空间内的湿度往往高于实际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找到降低湿度的办法。

2 解决地下空间潮湿的技术路线

要降低地下空间内的空气湿度,必须杜绝造成空气湿度增高的水源,把地下空间内空气中的含水量降低到最小值。为此,应采取以下3项措施:1)构筑无缝防水防潮系统,杜绝地下空间周围的水向地下空间内渗漏;2)合理控制通风:在干燥低温的季节进行通风换气,把地下空间内的高湿空气置换出来;3)加强除湿:采用机械或化学除湿工艺,加强地下空间内空气除湿,进一步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3 构筑无缝防水防潮系统

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品种繁多,防水行业根据材料的组成、形态、功能等对防水材料进行了分类[2]。笔者根据防水层在工程应用中有无渗水孔隙,把防水材料分为有缝防水与无缝防水[3]。

有缝防水是指:1)本身存在渗水微孔、缝隙的防水层;2)按照施工工艺,不能确保渗水微孔、缝隙得到有效封闭的防水层;3)防水层虽然无渗水微孔、缝隙存在,但在长期水浸的情况下,容易失效的防水层。有缝防水主要包括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以水泥为连续相的防水涂层和水乳型涂料形成的涂层、接缝和收头未得到可靠密封的卷材防水层以及各类瓦材。

无缝防水是指按照施工工艺形成的无渗水微孔、缝隙的防水层,主要包括反应固化型和溶剂挥发型有机防水涂层,以及接缝、收头得到可靠密封的卷材防水系统。

有缝防水与无缝防水的显著区别:1)前者有渗水微孔、缝隙存在,应设计在以排为主的工程上,后者没有渗水微孔、缝隙存在,可设计在以防为主的工程上,也可设计在以排为主的工程上;2)无缝防水受施工条件、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在不同地域、不同工程上,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认真操作,都能确保防水层无渗水微孔、缝隙出现。

对于新建工程,应严格遵守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坚持刚柔结合的设计原则,在混凝土刚性防水层迎水面设计无缝防水系统,提高新建工程的防水防潮性能。本文主要介绍在既有工程出现渗漏后构建无缝防水系统的方法。

3.1 渗漏现象

根据JGJ/T 212—2010《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的定义,渗漏是透过防水层和结构层的水量大于该部位的蒸发量,在结构层背水面形成渗流或湿渍的一种现象。对于任何一项工程,渗漏与否,与渗透量和蒸发量的大小密切相关,渗透到结构层背水面的水,同时向空气中蒸发:1)当渗漏量大于蒸发量时,工程表现为渗漏;2)当渗漏量小于蒸发量时,工程表现为不渗漏。

在结构层背水面,水的蒸发量与下列因素有关:1)温度:温度越高,水的蒸发量越大;2)湿度:空气湿度越低,水越容易向空气中蒸发;3)对流:水表面空气对流状况越好,水就越容易向空气中蒸发。

处于地面以上的建筑,受阳光和风的作用,结构层背水面的水容易挥发;处于地下的建筑,温度较低、空气湿度大且不对流,结构层背水面的水不容易蒸发,相对地面以上的工程,更容易表现出渗漏现象,甚至当湿度较大时,空气中的水分还会在结构层背水面凝结。所以,在地上建筑防水及渗漏治理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不能完全照搬到地下工程渗漏治理中,在地下工程的渗漏治理中,更应加强技术措施。

对于众多的渗漏工程,渗漏的表现形式只有四种:1)渗流:在结构层背水面有液态水存在,水以流动的形式渗漏;2)湿渍:水把结构层背水面成片浸湿;3)潮湿:水以气态的形式向地下空间渗透,造成空气湿度升高;4)混合现象:渗流、湿渍、潮湿中2种或2种以上的形式同时存在。JGJ/T 212—2010《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并没有把潮湿列为渗漏,实际上,潮湿是最轻微、治理难度最高的一种渗漏现象,其危害程度并不低于渗流与湿渍,因此渗漏的定义应包含潮湿这一现象。

3.2 渗漏原因

对于不同的工程,渗漏的具体原因虽不一样,但都具有两个共性:1)防水层失去整体性,存在水可渗透的孔隙;2)孔隙表面存在水。不同的渗漏工程,渗漏程度不同,渗漏量的大小不一样。影响渗漏量的因素有:孔隙尺寸、水压、水的作用时间、水源大小。

3.3 渗漏治理

制定渗漏治理方案时,一般从下列几方面构筑方案框架:1)牢记造成渗漏的共性,消除产生渗漏的条件。已经渗漏的工程,说明防水层上有渗水孔隙,并且孔隙表面存在水,应首先考虑加强排水的可能性;2)在修复混凝土的抗渗性时,应把混凝土结构层分为混凝土板块、变形缝、穿越混凝土板块的管道三部分。通过技术处理,使混凝土板块的抗渗性达到防水防潮的技术要求,穿越混凝土的管道与混凝土板块之间采用注浆、密封技术使之连接成一个整体,变形缝内采用可伸缩的止水带把混凝土板块连接为一个整体。

3.3.1 加强排水

多年来,我国的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原因之一是我们违背了自然规律,表现在两个方面:1)忽视了排水功能:突出人的能力,过分强调“防”的作用,殊不知,水可通过的孔径在纳米级范围内,人类肉眼不足以看到如此小的渗水孔径。让施工人员去消除看不到的渗水孔径,大大提高了施工难度,有时不如“排”的效果;(2)忽视了所有物质之间永远存在距离:距离就是孔隙,孔隙小于20 nm时,水分子不容易通过,当孔隙达到20 nm时,水分子就容易通过孔隙造成渗漏。世界万物均在不停的变化中,物质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变化,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主体结构会产生新的开裂,防水层也易随之破坏,从而失去防水功能。因此,防水层上的孔隙永恒存在,我们不可能消除这些孔隙,只能力求把孔隙降低到最小。如果我们加强了排水,即使防水层上存在渗水孔隙,也可大大降低渗漏带来的危害。

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反对加强地下建筑的排水功能,其理由有二:1)担心基础被水冲空,影响建筑安全;2)忧虑地下混凝土主体结构碱流失,破坏主体强度。上述担心和忧虑有道理,笔者并不反对,但可以采取技术措施来避免出现这些弊端。

排。造成地下空间渗漏的水源有两个:地下水和雨水。对于住宅建筑,通过加强排水措施,可以把建筑物周围的雨水排走;对于离壁式洞库,通过加强排水措施,可以把主体结构与支护层之间的地下水排走;地下空间内可设置排水沟、集水井进行排水。通过排水,减少了地下防水层表面的积水,大大降低了渗漏隐患。

堵。对于住宅建筑,如果地下建筑周围的回填土不是松散的建筑垃圾,而是分层夯实的三七灰土,可以把建筑物周围的水堵在防水层之外,从而减少地下防水层表面的积水,也可大大降低渗漏隐患。

截。对于地下空间,如果其周围存在水源,如:山泉,通过截流,使水源远离地下建筑,同样可大大降低渗漏隐患。

通。加强地下空间通风和空气对流,即使有微量渗漏,也不会在建筑物背水面形成湿渍,并且合适的通风措施可把空气中的水汽排走,预防结露现象。

在方案设计中,排、堵、截、通的运用,应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设计。

3.3.2 注浆止漏

地下建筑发生渗漏是因为地下柔性和刚性防水层同时缺失或失效,防水层失去整体性,防水层上有水可渗透的孔隙。渗漏治理的过程,就是恢复防水层的整体性或者重新构建新的防水层的过程,通过治理形成完整的防水系统。

以水泥为连续相的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无机防水堵漏材料和防水涂层,内部存在大量渗水孔隙,这些渗水孔隙四通八达,呈立体网状,孔隙形状、孔径大小不一,相互之间或联通或封闭,从而导致混凝土渗漏。影响水泥类刚性防水层抗渗性能的因素,一是厚度,二是密实性,三是孔隙之间的联通率。

在地下空间渗漏治理过程中,我们一般不增加混凝土的厚度,而是采取注浆技术向混凝土内灌注聚氨酯等灌浆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小或消除渗水孔隙,降低孔隙之间的联通率,达到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减小渗漏量的目的。

对于砖砌主体结构,由于主体结构内外两侧均抹有水泥砂浆层,砖块被包裹在两层砂浆之间,施工中可向砖砌主体结构内灌注聚氨酯灌浆材料,使浆液填充、封闭砖砌体内的渗水孔隙,达到提高砖砌墙体抗渗性的目的,但会耗费较多的注浆浆料。

无论主体结构是现浇混凝土还是砖砌结构,通过注浆,止住明水渗漏后,还需要构筑防水防潮屏障,其理由如下:1)主体结构是亲水性的多孔性材料,即使通过注浆提高了密实性,只能达到减少渗漏量的目的,尚不足以完全解决渗漏。2)当地下水位发生变化时,发泡后的聚氨酯注浆材料易产生干燥收缩,从而再次产生渗漏孔隙,水再次来临时,会重新产生渗漏。

3.3.3 防潮屏障

通过注浆工艺,可以治理明水渗漏,但地下空间背水面仍然会有湿渍、空气湿度仍然会很高,因此,应继续构筑防水防潮层。在结构层背水面构筑防水防潮层的形式有以下两种。

3.3.3. 1 贴壁式防水防潮层

贴壁式防水防潮层,是指在地下空间背水面上抹压施工一道防水防潮层,材料性能必须达到如下几点要求:1)必须是刚性防水材料;2)防水层必须是无缝防水形式,能阻止水和水汽渗透;3)与混凝土基层具有优异的粘结力。

在以往贴壁式防水防潮层的设计中,抹面材料常选用防水砂浆,在文献[3]中,防水砂浆被列为有缝防水,用防水砂浆抹面的工程还会出现湿渍和潮气渗透,因此,防水砂浆不适合用于地下空间的防潮设计。

在地下空间防潮设计中,推荐使用ER防水防腐胶泥[4],它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刚性防水材料,满足上述材料性能的三项要求。在地下空间背水面上去涂刮一层1.5 mm厚的ER防水防腐胶泥,形成一道全封闭的防水防潮层,可阻止水和潮气渗入地下空间。

3.3.3. 2 离壁式防水防潮层

离壁式防水防潮层,是指在地下空间背水面、距主体结构一定间距设置一道防水防潮层。离壁式防水防潮层必须达到如下两点要求:1)防水防潮材料选择卷材类防水材料,防水卷材与配套材料(密封胶、固定件等)形成完善的防水系统,防水层是无缝防水形式,能阻止水和水汽渗透;2)防水层与主体结构之间设置排水层。

设计一:防水防潮材料选用钮扣型HDPE防水排水板,在地下空间背水面(包括地面与四周立壁)钉挂、铺设防水排水板,在地下空间内表面覆盖一道由HDPE防水排水板构成的防水防潮层,可确保水和水汽不能进入地下空间。

防水排水板与基层之间有10 mm左右的间隙供排水用,在底板与立壁交接位置设置排水沟,立壁和地面的渗漏水(水和水汽)可以通过排水板与基层之间的排水层进入排水沟。

安装防水排水板时,排水板之间应顺水搭接,接缝采用热焊工艺,钉眼、接缝必须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地面排水板安装完毕,应浇筑混凝土保护层。

设计二:防水防潮材料选用织物增强型PVC防水卷材,在地下空间背水面立壁设置顺水条,PVC卷材钉挂在顺水条上,地面PVC卷材空铺,浇混凝土保护层。PVC卷材接缝采用焊接施工,接缝和钉眼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地下空间内表面覆盖一道由PVC构成的防水防潮层。

PVC防水防潮层与结构层之间的空隙兼做排水层,排水层与排水沟联通。

离壁式防水防潮层设计的优点是施工简单快速,缺点是对于纵深的巷道和洞库,排水沟较长、排水坡度难以控制,防潮层接缝、钉眼多,对密封要求严格。这类设计实际案例少,经验与教训都需要积累。

4 合理控制通风

地下空间湿度较大时,可采取通风换气措施,用低湿度空气把高湿度空气置换出来。通风之前,必须确定地下空间之外的空气湿度较低,换进去的空气应是含水量较低的空气。

在干燥少雨的冬季,由于低温少雨,空气湿度低,是通风换气的最佳季节。在霉雨季节,降雨多气温高,空气湿度大,空气中水汽含量高,不适宜通风换气。通风换气之后,应尽量减少打开洞库大门的次数,防止湿空气进入地下空间。

5 加强地下空间除湿

当地下空间空气湿度较高时,也可以采取除湿技术降低空气湿度。除湿技术运用了露点原理和吸附原理。

5.1 露点原理

在水汽压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下降达到某一温度时,湿空气的水汽压达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开始结露,该温度称之为露点温度(露点)。

当气压一定时,露点的高低仅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愈多(少),露点愈高(低)。当空气中的水汽饱和时,露点与气温相等。实际上,空气的水汽常处于不饱和状态,故露点常低于气温。

水汽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有两个:1)有凝结核存在;2)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大气中到处都是凝结核,水汽能否凝结取决于水汽是否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让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有三个途径:1)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使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2)通过给空气加压,使水汽在较高温度下达到饱和蒸汽压,即通过提高露点温度促使水汽凝结;3)通过冷却空气至露点以下,使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显然,在地下空间防潮过程中,不可能通过增加空气湿度使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常采用第二与第三种方案,并以第三种方案居多。

5.2 吸附原理

利用干燥剂吸附湿空气中的水汽,把水从湿空气中分离出来,通过脱水使干燥剂再生,循环利用。

用于除湿的干燥剂分为两类:1)物理吸附:干燥剂吸附水后,没发生化学变化,如:活性硅胶、无水氯化钙以及利用毛细管作用原理吸附水的固体蜂巢构件;2)化学吸附:干燥剂吸附水后,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如生石灰吸水后变为氢氧化钙。

6 结束语

本文认为,构筑无缝防水系统、控制通风换气和加强地下空间除湿三项措施切断了地下空间潮湿的水源,是解决地下空间潮湿的有效途径,三项措施并用,可把地下空间湿度控制在我们需要的范围内。

摘要:分析了造成地下空间湿度增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地下空间潮湿的三项技术措施:构建无缝防水防潮系统、合理控制通风、加强地下空间除湿。三项措施并用,可把地下空间湿度控制在所需要的范围内。

关键词:地下空间,防潮,无缝防水系统,通风,除湿

参考文献

[1]孙莹.我国建筑工程渗漏率高达80%建筑地下防水亟待关注[EB/OL].[2012-05-26].http://news.163.com/12/0526/20/82F7KQV400014JB5_all.html.

[2]项桦太,张文华.建筑防水材料分类[J].中国建筑防水,2001(4):4-5.

[3]陈宝贵,张美强.有缝防水与无缝防水[J].新型建筑材料,2009(11):79-80.

上一篇:集中抄表下一篇:市场专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