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治理问题

2024-06-02

学校治理问题(精选12篇)

学校治理问题 篇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生源的增加以及办学规模的扩大,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高度重视财务治理问题,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此,各个高等学校应该不断地研究与完善。

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各个学校的财务管理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导致财务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财务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措施,导致在每年的税收、财务、物价等方面的检查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需要各个高等学校以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些主要包括有:第一,由于经济过热的影响,同时再加上各高等院校急于求成,因此不顾国家财力,从自身利益出发,对项目和投资盲目地竞争,甚至盲目上项目,进行计划外的工作,这样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第二,消费资金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相互攀比福利、奖金,各种补贴项目、奖金项目增多,有的单位没有能力发,也要千方百计巧立名目,进行发放,这样不仅让某些人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同时更加剧了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现象。有的高等学校讲求面子工程,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招待所、买豪华轿车、装修办公室,许多公共财产被个人占有,成为私有财产。第三,有的高等院校还与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和交流,在银行乱开户,导致财务管理失控,分配关系比较混乱,对于学校的正常秩序以及教工情绪的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从而削弱了学校集中管理职能和宏观调控能力。第四,小金库现象严重。实际来看,小金库的现象在各个高等学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独立核算单位中更加突出,小金库成为了不正之风和消费基金增长的产生之地。第五,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有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规范性,资产的调入、调出、报废、变价不办理审批手续,导致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第六,暂付款占用资金比例较大,这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活化与投放,债权债务不明。第七,创收活动比较混乱,存在着滥收费的现象,无法正确认识到国家、集体以及个人之间的关系。

二、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的基本途径

(一)整顿思想、纪律、队伍、机构

首先,整顿思想。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教学思想、科研服务理念,充分解决好消费基金的膨胀问题,严厉打击奖金、福利、工资等方面的攀比现象,克服本位主义和局部利益思想,解决不顾大局、整体的问题;其次,整顿财经纪律,加强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健全完善财务纪律和财经制度,保障国家财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经济管理的力度,大力宣传《会计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知法守法;再次,整顿财会队伍。想要解决好高等院校财务治理问题,就需要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对财会队伍进行整顿。对于严重违纪的财务人员应该将其调离财会岗位,对于财会水平较低的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同时,还需要进行会计人员的自身建设,建设一支作风优良、思想好、水平高的财会专业队伍;最后,整顿财会机构。有的高等学校借财权的下放、行政经费、科研经费、附属工厂的会计核算,分解划归相关的部门,在银行单独开户,导致学校会计核算资料不完善。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对银行单位开户进行核算,对于应该下放的财权给予加强和支持,以此提高学校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做好“三乱”的治理工作

“三乱”主要是指乱发福利、乱发津贴、乱发奖金。近几年来,受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的改革以及社会分配不公的影响,社会上乱发福利、乱发津贴、乱发奖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自定政策乱发奖金,没有奖金来源,仍然继续发,甚至巧立名目,任意增加奖金项目;有的弄虚作假,乱发实物,导致社会消费基金膨胀,这对高等学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此需要根据《关于资金、奖金、津贴分配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进行认真的清理,把党中央的思想彻底落实于补贴、奖金与工资分配中去。

(三)做好“六清理”的工作

第一,清理各种乱花乱用、坐支等各种资金,严禁建立小金库;第二,清理不按规定报批,乱收费、乱办班的现象;第三,清理职工公款,对于欠款需要按期偿还,对于金额较大,在短期内无法收回的需要制订还款计划,杜绝新的欠款发生;第四,清理固定资产,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第五,清理资金投放,对于高等学校内部办公司没有相关独立核算单位的流动资金借款需要进行清理,根据业务需求,确定资金定额,对于超出的部分应该制订还款计划,减少资金的占用;第六,清理其他债权债务。

三、结束语

本文从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研究为出发点,对我国高等院校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健康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敏.高等学校财务治理模式研究——以权力配置为研究视角[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7-41.

[2]朱乃平,唐永,叶惠,等.浅论中国高校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27):129-130.

[3]谢立本,李华军,冯汉杰,等.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及治理模式探究[J].商业会计,2015,(7):92-95.

学校治理问题 篇2

据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1日发布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实施方案,将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列为治理重点。

根据这一方案,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加强对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的抽检和监测,并将严厉打击在食品调味料中添加罂粟壳、罂粟粉、工业石蜡等非食用物质。

据介绍,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等餐饮服务单位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点场所,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经营过期及劣质食品、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将被严查。

罔鵼咉广州食堂承包

现代治理下才有“好学校” 篇3

首先,治理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在新型的教育治理体系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得到更加充分地关注。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实现个性化的过程,如果说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话,那么可以说,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

其次,新型的教育治理体系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体系。学校管理决不仅仅是校长个人的事情,而是全校师生、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过程,管理也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过程,而更强调合作、包容与服务。

再次,教育治理现代化一定是民主化的过程。政府管理教育中往往存在着行政化、官僚化的倾向,而在学校管理内部,也需要克服“官本位”的现象,改变部分校长身上存在的霸气和官气,而多一些大气和书生气。

最后,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就是法治化。过去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充分反映了校长在办学中的重要性,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体现了学校的管理并不是基于法治,而是建立在人治之上的,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适应教育治理理念的新要求,学校管理需要做些切实的改变。

在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中,依法办学是基础与前提。在当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形势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更显任重道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6条明确规定:“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是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学校都有章程,有了章程的学校也并非都按章程办学。章程相当于学校的“宪法”,国家有宪法日,学校是否可以考虑设立章程日或章程宣传日来推进依法治校?国家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学校是否可以考虑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构建多元主体间的新型关系。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需要构建“管办评分离”的体系,而在学校内部也应该积极探索如何进行“管办评分离”,形成良好的机制,协调好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关系。

在新型治理体系下,科层式的管理将更多地走向扁平化,人与人之间、各主体之间将更加平等,关系也将更加密切。师生之间不仅要形成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而且将构建更加关注心灵沟通的关怀共同体。

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把学校变成像学校的样子,使学校成为一个适宜学习、适宜成长的地方,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期待的心情去上学。同时,要改变千校一面的状况,提高师生的自主性,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办出学校的特色与水平。

学校管理的变革,既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发挥学校教育整体功能的必然选择。适应学校管理变革的要求,校长要坚持价值领导,强化教学领导,优化组织领导,从而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作者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校治理问题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才,柔性流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211工程”、“985工程”等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加剧了高等学校之间的人才竞争。高等学校纷纷创新机制和体制, 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柔性流动方式应运而生。经过近20年的实践, 高等学校人才柔性流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我国人才柔性流动的历史和现状

“人才柔性流动”是相对于以往人事流动有诸多限制的“刚性流动”而言的, 是指摆脱传统的国籍、户籍、档案、身份等人事制度中的瓶颈约束, 在不改变与其原单位隶属关系的前提下, 以智力服务为核心, 注重人、知识、创新成果等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的流动方式[1] 。“人才柔性流动”可以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 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充分实现人才的自身价值。这种新的人才流动方式是对人才的单位所有制、地区所有制、国家所有制的一种挑战, 能从更广的角度、更高的效率配置人才资源, 以实现人才与生产要素、工作岗位的最佳结合,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 坚持对人才“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原则, 盘活现有人才, 广泛吸引外来人才[2] 。

我国人才柔性流动的雏形, 是改革开放初期活跃于江、浙、沪一带的“星期日工程师”。1988年1月, 国务院专门发文, “允许科技干部兼职”, 从而开启了“智力柔性流动”的先河, 科技人才冲破了框框, 在更大天地里发挥才干。1992年,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 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科技人才兼职”在更大范围内被认同。“星期日工程师”也从幕后开始走到了台前。

随后, 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实施“柔性人才”战略, 许多省市陆续出台了人才柔性流动的相关规定, 开始实施特聘工作证制度, 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不变身份, 不转户口, 不转工资、档案, 前来创业, 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品开发和提供专业服务等。

与此同时, 随着高等学校间竞争特别是高层次师资竞争的加剧,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许多高等学校开始“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并制定了“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办法。高等学校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一般包括以下两类人员:第一类是国内外有影响的高层次人才, 包括两院院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以及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等;第二类是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深造诣的持国外“绿卡”者和外籍专家。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校工作期间由学校提供住房, 并根据其承担的工作量和在校工作时间发放薪资。

1998年8月, 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包括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实施, 有力地推动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促进了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 带动了地方和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其制度内涵包括的“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理念, 已经成为高校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带动下, 各地的“珠江学者计划”、“闽江学者计划”、“天府学者计划”、“泰山学者工程”等一批人才计划或人才工程相继实施。2008年12月, 中共中央组织部开始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这些人才计划或人才工程都体现了“柔性引进”的理念。例如,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保证聘期内每年在受聘高校工作9个月以上, 讲座教授保证每年在受聘高校一般工作3个月以上, 因特殊原因, 最少不得低于2个月。“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每年要在国内工作一般不少于6个月。

二、我国高等学校人才柔性流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在取得重要成绩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为:

1.部分高校片面追求虚名, “装点门面”思想严重。

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打起了“院士牌”, “共享院士”、“双聘院士”乃至“多栖院士”层出不穷。的确, 引进院士对高等学校的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了院士, 学校可以比较顺利地邀请到著名专家、学者来讲学和交流;可以在申报重点实验室、学位点、科研项目以及“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等方面增加不少砝码;可以在人才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令人忧虑的是, 有些高校引进院士不是看重院士的知识, 而是看重院士的“名气”;不是以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为出发点, 而是凭借名人装点门面;不是按照教育规律脚踏实地地办学, 而是急功近利, 希望凭院士招牌迅速“提高办学能力”。 国内部分重点高校似乎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校长必须是院士, 甚至有个别学校规定, 院长也要院士来挂名。事实上, 校长应当首先是管理专家, 是教育专家。欧美等国名校的校长大都是职业校长, 是职业管理者, 而不是要求其一定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或院士。校长治校关键是其办学理念与管理水平, 而非其学术成绩与学术地位。学术能力、学术地位与管理水平不一定成正比。

2.人才的柔性流动蕴涵着诸多无法克服的制度性矛盾。

调查表明, 高等学校大都希望通过“柔性引进”方式引进其他学校的高层次人才, 而不希望自己的人才“柔性流动”到其他学校。这种矛盾的存在决定了“柔性引进”很难取得双赢的结果。从理论和制度上讲, 教师在工作时间内应该全职为关系所属单位工作, 除非原单位同意, 否则兼职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事实上, 我国柔性引进的人才很少是经过原属单位同意的, 也很少有办理停薪留职手续的。我国目前在人才柔性引进中一般规定要为引进单位工作三个月以上时间, 但柔性引进的相关协议往往是在原属单位不同意或不得已的背景下由柔性流动者与引进单位达成的, 这就使得人才柔性引进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 柔性流动人才的学术成果归属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理论上, 成果共享是人才柔性流动的目的之一, 但在现实中, 柔性流动人才的成果归属、署名先后等却往往导致流入方、流出方与流动者之间产生种种矛盾, 导致流入方与流出方“皆不欢喜”。

3.部分柔性引进人才兼职过多, 力不从心。

包括院士在内的许多高层次人才以“柔性流动”方式在多家单位兼职后,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往往力不从心, 不能兼顾, 降低了工作质量, 损害了学校特别是学生的利益。据调查, 部分高层次人才在多家单位同时担任博士生导师, 指导数十名博士生。由于分身乏术, 难得与研究生见几次面, 没有承担起导师的指导责任。例如, 某中国工程院院士, 其兼职有十几项之多。兼职如此之多, 何来时间和精力相兼顾、何来心志潜心学术、更何谈健康生活?

4.部分柔性引进人才的能力与岗位、环境不匹配, 造成人才浪费。

当前, 有以下几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有些学术水平很高的人才被“柔性引进”后, 学校不深入考察和了解其组织协调能力、管理水平, 用其所短, 安排其担任院长甚至校长, 致使许多业务能力很强的人担任行政职务后科研业绩迅速下滑甚至荒废业务。二是有的连硕士学位授予权都没有的高等学校, 不考虑学校的学术环境与条件, 也要“柔性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甚至院士, 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和学校财力的隐形损失。三是有的学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后, 不重视学术团队建设, 无法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 导致引进人才作用无法发挥。现代的科学研究已经不能仅靠一个人的单打独斗, 而是需要一个团队的支撑。如果缺乏相应的学术团队, 即使有了高层次人才也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取得预期的效果。

5.个别柔性引进人才综合素质不高或者品德不良。

柔性流动人才一般具有比较强的业务能力或业务特长, 但个别柔性流动人才的综合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有些人奉献意识、敬业精神欠缺, 功利思想太重, 甚至没有普通教师具有的师德;有些人缺乏与人和谐相处、共事的意识和能力, 不具备现代科研所必需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和良好心理素质;还有极少数引进人才完全是为了获取学校提供的物质待遇, 身在曹营心在汉。综合素质方面的明显缺陷, 小则限制了引进人才个人的提高和发展, 大则可能诱发其所在团体、单位的矛盾和问题。据调查, 一部分柔性流动的“二流学者”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投机行为。他们往往有一定的业务专长或学术地位, 由于在原属单位感到怀才不遇, 没有受到重用, 因而牢骚满腹, 致使在原属单位人际关系紧张。于是就在不辞掉现职工作的情况下, 自己主动“柔性流动”到其他高校兼职, 脚踏两只船, 奔波于两家或多家单位之间, 赚取双重或多重薪金报酬或其他利益。在自己收获好处的同时, 损害了原属单位的利益尤其是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因为这类人才为了完成原属单位的基本工作量, 往往把担任的课程集中在几周内上完或者利用节假日集中给学生补课。同时, 这类人才对新的聘用单位也往往缺乏诚信, 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对学校的发展缺乏责任感。

三、做好高等学校人才柔性流动工作的对策建议

做好高等学校人才柔性流动工作, 需要政府、高等学校和柔性流动的当事人各方共同努力。

1.政府要采取一定措施, 履行相应职责, 促进人才的“良性柔性流动”。近年来各地政府出台的相关柔性引进人才的政策, 对促进人才柔性流动, 提高人才利用效率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不容否认, 许多地方政府把柔性引进人才当成了一项“政绩工程”或“政治工程”。例如, 许多地方政府在实施人才计划或人才工程时, 片面强调从外地引进, 即使本地、本单位现有人才的水平高于外地的人才, 也宁肯引进外地的人才, 以便完成规定的“人才引进指标”, 并且在柔性引进外地人才时, 不与当事人原属单位沟通, 不主动征得当事人原属单位同意, 也不要求拟柔性引进的人才提供原属单位人事部门的相关证明。这种做法既激化了引进人才与引进单位同事之间的矛盾, 也不能有效保证柔性引进人才的工作成效和工作时间, 并且与当事人原属单位甚至地方政府间演化成了一种暗地里的“挖墙脚行为”。为了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主动与当事人原属单位进行友好协商, 以诚相待, 互惠互利, 形成一种双赢局面, 同时要切实从实际需要出发, 防止把柔性引进人才当做“政绩工程”或“政治工程”。地方政府还要消除人才柔性流动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逐步废除“蓝印户口”、“重建人事档案”等极端做法, 使人才柔性流动成为一项各方协商一致、合作共赢的“阳光工程”。

2.高等学校要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 做好人才柔性流动工作, 最大限度地发挥柔性流动人才的作用。当前高等学校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第一, 克服“图虚名”思想, 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与现实条件, 引进与学校水平、学校定位相匹配的人才, 真正使柔性引进人才发挥最大效用。第二, 要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有利于柔性引进人才发挥作用的教学科研环境和人文环境。高等学校组织文化是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优秀的高等学校组织文化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够促进柔性引进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在高等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 要重视团队性、包容性、融洽性等柔性文化特质;要创造有利于教学科研人员创造力发挥的文化氛围, 形成有利于知识交流和共享的机制, 有效发挥引进人才的知识优势;要承认价值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跨国性, 创建一种宽容、谅解、吸纳的文化氛围, 以减少冲突, 让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背景的教学科研人员扬长避短, 优势互补;要培养团队精神, 形成“1+1 >2”的团队效应。第三, 要积极与柔性引进人员原属单位进行沟通, 尽量避免暗地里“挖”人才, 要实现建立在充分沟通的“和谐”基础上各方“共赢”。第四, 要积极争取区域内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共享, 使区域内高校教师资源共享成为一种组织行为, 在有序中得到健康发展。区域内的高等学校都拥有自己的学科优势和高层次人才, 为了实现优秀人力资源在区域内的共享, 对部分名师的课程可以实行区域内学生跨学校选修, 采用校际学分共享模式, 在不增加成本和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也可以整合区域内高等学校相关学科的优秀师资, 进行科研项目的联合申报与科研课题的联合攻关。第五, 在柔性引进某一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前, 要对学校本学科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 注意避免产生引进人员与现有高层次人员之间的“负效应”, 既要发挥好本单位现有人才的积极性, 又要使引进人才更顺利地进入“状态”, 实现优势互补, 防止“内耗”产生。

3.柔性流动的当事人要珍惜自己的荣誉和地位, 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正确处理好贡献与待遇的关系, 为所在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首先, 柔性流动的当事人要根据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合理选择“柔性兼职”, 切忌兼职太多, 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最大诚意为所在单位积极工作, 贡献力量。其次, 柔性流动的当事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与品德修养, 正确处理原属单位与兼职单位的关系, 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身在曹营心在汉, 更不可意气用事, 倚靠自己的专长、名望对单位进行要挟。

参考文献

[1]陈萍.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必然选择[J].当代经济, 2007, (10) :56.

学校治理问题 篇5

关于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治理情况自查报告

按照县教育和体育局文件通知精神,我校结合实际工作,对2017年春秋季和2018年春季三学期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治理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首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组成的惠民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责任,并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5人,具体负责审核、管理、发放等工作,从而从组织上保证了工作落实。其次,县资助中心制定下发了具体操作性很强的惠民政策落实办法,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保证我校惠农补贴政策得到坚决贯彻。

二是广泛宣传,形成共识。一是通过以教师会、家长会、板报、标语、告家长书等形式,广泛宣传各项惠民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宣传氛围。二是上门宣传,尤其是建档立卡家庭原汁原味地宣传,做到不漏空缺,做到了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是夯实基础,提升服务。我校将惠民政策资金项目、享受范围、对象、享受标准、金额等通过教师会和家长会、展板等形式进行宣传,再经过家长申请,村委会、镇民政办和班主任层层审核,并如期如实予以公开,同时推行阳光操作,设立了举报箱、接受群众举报。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切实提高了群众对惠民政策落实的满意度。

四是创新机制、规范运行。一是规范管理。在涉农补贴的登记确认、资金下拨、资金发放和资金监管这个四个关键环节上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相应的职能,各流程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形成公平透明、权力制衡的制度环境,确保惠农资金实行及时发放。二是规范程序。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发放严把“三关”:即审核关。严格按照“本人申请,村级证明、镇级确认、班级初审、学校评议审核和确定人员和公示、确认发放”等环节,由村、镇、学校、县资助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统一进行审核,杜绝了错报漏报等问题的发生。公示关,在核对各村的清册的基础上,对核定的内容公示一周,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发放关。为了使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地发放到农民手中,建立补贴领取直通车,由学校财务通过银行直接发放到受助家庭的存折或银行卡上,从而有效地杜绝了学校教师代领代发,杜绝回收存折代领补贴款抵扣其他费的问题,防止因直补政策执行不到位而引发的上访事件。

五是用好政策、落实资金。

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对于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要求进行管理,实行单位负责人审批制度,建立会计核算制度,专设帐户,专人负责,坚持专款专用,杜绝了将资金挪作他用、浪费,强化了财务审计和监督,严格按财务制度办事,提高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第一时间将惠民款发放到群众手中。

谈特大规模学校的教育治理之道 篇6

如何在特大规模学校里实现循天理而作、依法理而治、合情理而为呢?这就必须引入教育治理理念。“多元、民主、合作、互动”是教育治理的核心理念和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词。中山市第一中学近两年积极探索教育公共治理与教育服务有机结合的管理形态,以治理理论中的“多元、民主、合作、互动”为核心,在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机制体制上做了多方面的尝试。

一、管理主体多元化:“解脱”但不“推脱”

中山市第一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先后三次扩大规模,并迁址重建扩建。目前,学校有13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部48个教学班,高中部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500多人,在职教职工600余人,是中山市同一校区在校师生人数最多的学校。这样一所特大规模学校,若用传统的理念和方式来管理,校长必然不堪其忙,情感管理流于粗放,极有可能使学校由“学堂”变成“工厂”。那么,如何让校长从繁杂的管理中“解脱”出来呢?笔者以为,只有充分发挥学校每一个中层干部和教职员工的作用,以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多元化治理格局,才能真正破解管理难题。

(一)构建行行专职专能的多元管理架构。“多元管理”首先表现在学校的管理架构上,就是充分发挥年级部行政管理的作用,让教学、学生处等部门解脱出来,着重在专业引领上下功夫。随着规模的扩张,传统的“校长——各处室——年级——班级”四级管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要求,学校于是创设了年级部这样一个管理层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年级部隶属于处室的管理,处室既承担行政管理的职能,又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了规模扩张带来的难题,但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加上年级部和处室因工作不协同等情况,矛盾不断升级。为此,学校大胆推行年级部管理制改革。这意味着年级部与处室是并列合作的关系,副校长双向分管年级部和处室,年级部重在行政管理,集本年级教育教学、师生管理、后勤党支部工作于一身,处室重在专业引领,通过学科组、班主任队伍建设,对年级部教育教学进行整体规划。这一管理形式将校长和处室中层的压力分解到各年级部,既有利于调动各年级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提升师生关注度。

(二)搭建人人各显其能的多元管理平台。“多元管理”的另一个表现是让教师、学生、家长、校友都参与到管理中来,让他们成为学校的主人,真正通过参与管理,做到人人当好自己的“官”。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校委会、家委会、校友会、教师组织、学生自治组织等团体,组织引导师生家长校友参与学校管理,搭建起社会性、开放性、共融性的建校、治校、理事平台。大到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小到宿舍、饭堂的管理,从教学改革的推进到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学校都充分做到让师生、家长、校友参与其中,不断推进社会化管理,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提高治理效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治理方式民主化:“放权”与“制衡”并重

“放权”是为了学校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为了学校的各项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从而让学校走上现代学校治理之路。中山市第一中学在人权、财权和物权方面,都尽量做到“放权”与“制衡”并重,让行政人员、教职工充分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同时完善制度,让权力得到“制衡”,以便让学校在充分民主的氛围中实现内涵发展。

(一)“放权”,让治理更加民主。比如,学校日常管理会充分发挥行政中层的作用。学校行政事务重大事项是在充分调研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校领导酝酿提议,由校长召集并主持校长办公会审议,经集体讨论,由与会成员集体做出决定。学校的重大事务不由校长一人决定,校领导班子包括中层干部都要参与表决,并对自己的表决负责。学校行政会议分为校级行政会议和分线行政会议。校级行政会议着重研究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层以上干部学习培训,分线行政会议着重处理教育教学和后勤工作等具体问题。

涉及到人权、财权和物权的诸多行政事务,校长充分放权给各级行政,学校则充分放权给教职工。比如,涉及到学校章程制定及修订、学校发展规划等关系学校发展和教职工权益的重大问题,学校都会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定学校重大方针政策的作用。涉及师生评价、财务预算等其他重要事务,学校会让教职工代表甚至是家长代表、校友代表充分参与其中。2013年学校成为“2014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并获得2014年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为了将此次遴选工作做到公平公正最大化、公开最大化,学校邀请了教育界、媒体界、法律界以及家长、清华校友代表共7人组成“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候选人”推荐评审团,对具有申报资格的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综合测评,择优推荐。又如,学校选拔骨干教师成立学术与师德委员会,负责教师职称初评、学术交流、课程建设等工作。大范围的“放权”,既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民主决策水平,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乃至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提升了公众对学校的满意度。

(二)“制衡”,让治理更加规范。行政事务和部分财权、人权事务下放给行政、教职工代表,为了让“权”用在刀刃上,学校也采取了一些“制衡”措施。比如,行政中层要定期汇报各项工作,学期前要制订计划、学期中要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学期末要进行工作总结及展示,涉及到财务、人事、评优推选等各方面的工作,学校会通过公告栏和校园网等途径对外公开,接受师生、社会各界的监督。制度保障下的学校治理,更加规范、科学,成效显著。

三、学习形式合作化: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当今社会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团队建设不仅能让每一位成员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对成员自身的专业成长、对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过去几年来,在推行教育治理的进程中,笔者一直在探索建立参与、分享式的学习型团队。

(一)合作,形成管理合力。基于行政管理高效便捷的管理型学习团队建设,主要是指以年级部主任为核心的年级管理团队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生成长指导团队。年级管理团队实行主任负责制,在年级部主任的领导下,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分管本年级德育、教学、党务等工作,年级管理团队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承担本年级的管理事务;学生成长指导团队围绕班级管理展开,以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共同参与。

(二)合作,促成抱团发展。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术型学习团队建设,指以教学研究为核心的学科组团队和以日常备课为核心的备课组团队,还有以教学改革探索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研究实践团队。学科组团队着重课堂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通过课堂展示、听评课、教研等形式,达到提升课堂效率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备课组团队着眼于日常教学常规,通过日常备课、研课的形式,让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教学改革研究实践团队是在学校的积极引导下,由教师自发组建的围绕教学改革某一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团队。过去两年,学校鼓励各年级部、学科组、备课组、班级和参与教改的教师群,以团队的形式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并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也以学习型团队的评价方式鼓励教师申报学习型团队,并通过宣传报道等形式构建合作共赢的团队文化。

(三)合作,熔铸学校文化。在学生群体中,学习型团队建设同样重要。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完全中学,分初中部、高中部。其中初中部自2012年以来就开始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改革,打破“排排坐”的固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三五成群的小组合作形式。三年来,课堂上的小组互助文化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每一位学生,并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高中部学生在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自主合作的文化氛围。除课堂积极打造小组互助团队文化外,学校也积极引导学生建设以宿舍为单位的学生成长生活团队,通过宿舍雅文化构建团队建设的氛围,通过文明宿舍评比等多种形式,让合作互助的成长理念和携手共进的文化深入人心。

四、交流互动常态化,变“一言堂”为“众议院”

广开言路,让互动常态化是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机制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互动”主要反映在学校与五个“群体”之间,即教师群、学生群、家长群、校友群、社会群。目前,学校主要通过座谈会、校网、邮箱、开放日等方式和五个群体加强互动。

(一)常态化的民意收纳机制,让师生为学校走向善治发出好声音。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建议和反馈意见非常重要。在日常管理中,学校除让教职员工承担一部分管理工作外,每年都会组织多场教职工座谈会和退休教师座谈会听取老师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教师可随时通过面谈、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学校管理层建言献策。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为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校长和后勤部门开通了信箱,学生可随时通过信件的形式表达各种诉求或建议。学生权益部参与学生食堂的管理,每月会以回音壁的形式征求学生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主管后勤的副校长。

(二)日常化的家校交流渠道,汇集家长议事治校助教的新能量。家校互动方面,学校主要通过家长来校交流、年级部和班级家长委员会、家长来信来电等形式进行。其中,家长来校交流除保留传统的家长会外,还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比如在形式上,各班采取小组合作式,由学生向家长汇报,教师总结,取代教师的一言堂;在过程上,以开放日的形式邀请家长走进教室、走到食堂甚至宿舍,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同时,通过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加强家校互动。校领导和年级在新学期开始时,会将电子邮箱公布给家长,家长可随时来信提出建议和意见。为确实保障师生、家长来信来电得到有效处理和跟进,学校结合实际,规范了来信来电处理程序,并通过《中山市第一中学师生、家长来信(来电)跟进处理单》随时可查阅处理情况。另外,学校还不定期举行圆桌会议,在校园建设、学生职业规划等方面听取师生、校友及社会人士的意见与建议。

现代治理下才有“好学校” 篇7

首先, 治理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 在新型的教育治理体系中, 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关注。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同时也是人实现个性化的过程, 如果说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话, 那么可以说, 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

其次, 新型的教育治理体系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体系。学校管理决不仅仅是校长个人的事情, 而是全校师生、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过程, 管理也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过程, 而更强调合作、包容与服务。

再其次, 教育治理现代化一定是民主化的过程。政府管理教育中往往存在着行政化、官僚化的倾向, 而在学校管理内部, 也需要克服“官本位”的现象, 改变部分校长身上存在的霸气和官气, 而多一些大气和书生气。

最后,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就是法治化。过去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这充分反映了校长在办学中的重要性,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 也体现了学校的管理并不是基于法治, 而是建立在人治之上的, 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适应教育治理理念的新要求, 学校管理需要做些切实的改变。

在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中, 依法办学是基础与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6 条明确规定“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是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但现实中, 并非所有的学校都有章程, 有了章程也并非都按章程办学。章程相当于学校的“宪法”, 国家有宪法日, 学校是否可以考虑设立章程日或章程宣传日来推进依法治校?国家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 学校是否可以考虑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构建多元主体间的新型关系。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需要构建“管办评分离”的体系, 而在学校内部也应该积极探索如何进行“管办评分离”, 形成良好的机制, 协调好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关系。在新型治理体系下, 科层式的管理将更多地走向扁平化, 人与人之间、各主体之间将更加平等, 关系也将更加密切。师生之间不仅要形成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而且将构建更加关注心灵沟通的关怀共同体。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把学校变成像学校的样子, 使学校成为一个适宜学习、适宜成长的地方, 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期待的心情去上学。同时, 要改变千校一面的状况, 提高师生的自主性, 增加课程的选择性, 办出学校的特色与水平。

现代治理下才有“好学校” 篇8

首先,治理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在新型的教育治理体系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得到更加充分地关注。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实现个性化的过程,如果说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话,那么可以说,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

其次,新型的教育治理体系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体系。学校管理决不仅仅是校长个人的事情,而是全校师生、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过程,管理也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过程,而更强调合作、包容与服务。

再次,教育治理现代化一定是民主化的过程。政府管理教育中往往存在着行政化、官僚化的倾向,而在学校管理内部,也需要克服“官本位”的现象,改变部分校长身上存在的霸气和官气,而多一些大气和书生气。

最后,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就是法治化。过去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充分反映了校长在办学中的重要性,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体现了学校的管理并不是基于法治,而是建立在人治之上的,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适应教育治理理念的新要求,学校管理需要做些切实的改变。

在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中,依法办学是基础与前提。在当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形势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更显任重道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6条明确规定:“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是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学校都有章程,有了章程的学校也并非都按章程办学。章程相当于学校的“宪法”,国家有宪法日,学校是否可以考虑设立章程日或章程宣传日来推进依法治校?国家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学校是否可以考虑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构建多元主体间的新型关系。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需要构建“管办评分离”的体系, 而在学校内部也应该积极探索如何进行“管办评分离”,形成良好的机制,协调好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关系。

在新型治理体系下,科层式的管理将更多地走向扁平化,人与人之间、各主体之间将更加平等,关系也将更加密切。师生之间不仅要形成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而且将构建更加关注心灵沟通的关怀共同体。

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把学校变成像学校的样子,使学校成为一个适宜学习、适宜成长的地方,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期待的心情去上学。同时,要改变千校一面的状况,提高师生的自主性,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办出学校的特色与水平。

学校管理的变革,既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发挥学校教育整体功能的必然选择。适应学校管理变革的要求,校长要坚持价值领导,强化教学领导,优化组织领导,从而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关于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若干思考 篇9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治理能力,管办评分离,学校问题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强调,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实行管办评分离的改革,不仅是一个新的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而且是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它对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对学校来说,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一、管办评分离考量学校的治校智慧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工作呈现的是“管评办”一体化,所有教育管理方面的权力基本上都被教育行政部门所掌控,学校没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学校缺乏办学活力,这些问题的发生大多是由于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体制落后而导致的管理方式落后、管理能力落后的结果。[1]因此,推进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旨在厘清政府的管理权、学校的自主权及社会的参与权的权限边界,激活各方面的积极性。实际上它也是对各主体在新机制运行下管理智慧的挑战,而对学校来说,它是这三者之中的重点与焦点,因此尤为突出。

首先,就目前办学的外部形势看: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学校与当地政府具有密切关系,在新的管理体制下,政府不仅拥有对办学方向、教育目标的决定权,而且拥有资源配置权,因此,如何与政府处理好相互协调的关系,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如何应对外来竞争?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学校也面临着国外学校的诸多挑战,去国外的小留学生数量不断攀升;学校如何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管办评分离一方面的确为学校实施自主管理松了绑,把办学自主权交还给了学校,为学校的自主性校本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广平台。但权利与责任也是对应的,在给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给学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为管办评分离的改革使学校从原来的政府扶着走、推着走转变为自主独立行走。在这种情形下,学校已不能像过去那样有教育部门这顶大伞撑着,可以减少某些办学风险以图安全,而今需要独立行使办学的责任,独立应对办学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这对学校的办学智慧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考量。

其次,从学校内部管理来看,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后,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校内部的活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如何规范、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对新形势下的学校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新的课题。(1)学校针对政府确定的教育目标与要求、课程标准与人才培养规格,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可以自主实施教育教学与管理方式。但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能否以更便捷的路径、高效的行动来达到这一目标,还是走了远路、绕了弯路,甚至南辕北辙,这取决于学校领导的智慧与能力。学校再也不能沿袭过去那种重传授知识、轻文化育人,重考试分数、轻全面育人,重培养尖子学生、轻面向全体的做法,不能再搞应付督导检查、自欺欺人的“两张课表”或搞那些不顾学生兴趣爱好特点的所谓素质教育的活动。而要切切实实地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这是对学校胆量与智慧的考验。(2)从学校管理要素作用发挥的角度审视,如何组织协调好学校内部的人财物及时间空间信息这些管理资源,并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一重要责任现在完完全全地落到了学校身上。就我国目前来看,基础教育的教育资源比之过去有了较大增加,但总体上还是不富裕的,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还比较紧张。政府虽然积极推进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区域、校际交流,但这些毕竟还不能根本性地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作为学校首要的是根据校内现有的教育资源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设计安排,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大数据管理系统。有针对性地吸收各种社会资源,使之尽可能地达到合理状态,如果学校不能有效调配、合理组织已有的各种教育资源,或者仍然像以前一样采取向上“等、靠、要”的办法,势必会严重阻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3)从加强学校执行力角度看,需要学校按照教育教学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系统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各组织及其成员执行能力的提高。如果学校内部的组织体系与管理运行机制不能根据新的改革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势必会使学校工作事倍功半,甚至可能事与愿违。

二、当前学校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探究

治理是在信息化、全球化、民主化语境下的新型管理范式,至今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理念和价值追求,它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中小学校来说,推进管办评分离后,自主的校本管理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管理制度。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不同,治理最突出的是要依法管理,表现为一种优化、良性、多元化、多角度的管理。然而,比较分析中小学在学校治理方面的现状,我们认为学校治理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独立性,主体意识偏弱

哲学上把主体意识解释为主体的自我意识。对个体而言,它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从内容上分析,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识是主体意识的两项重要内容。对一个组织来说,主体性对它的存在与发展极其重要。学校作为重要的、特殊的社会组织,承担着立德树人、传承文明、创新文化等的重要使命,这些重要职能要求学校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教育规律自主、科学地办学。然而,分析当前学校的办学行为,在主体性方面存在着不少不足:一是在办学模式上,同质性现象普遍,千校一面,有个性、有特色的学校缺乏;二是片面迎合某些功利性需求,为社会上的某些片面观念所左右,忽视对教育规律、办学规律的遵循,缺乏对学校教育真谛的坚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社会拿学生考试、升学成绩来评论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它的自由,但学校不能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办学策略,把“育人”变成“育分”,把“育文化”变成“教知识”,把“学校”变成“考试”的加工厂。一所学校如果独立思维不足、人云亦云、人趋亦步,其治理能力必然低下。

2.囿于传统,创新能力不足

学校的特征决定了创新的重要性,只有学校管理的创新、教育教学的创新,才能有效满足教师学生的发展需求,才能为师生的成长、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按创新理论的解释,创新能力可分为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发展战略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就目前学校来说,创新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习惯于以往的经验和思维,满足于眼前利益,或有改革但缺乏系统的思考,导致学校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特色,也缺乏灵魂。在我国,历次教育改革大多是以自上而下来推进的。改革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方式方法以及改革效果的评价基本上是由政府控制的,对大多数学校而言,往往是被推着行动的,而不是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在改革行动中,甚至对改革的意图并不十分清晰,对自己学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了解不详,解决矛盾问题缺乏有效的方法策略,采取的措施路径针对性不强。而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阻碍了某些改革的积极推进,学校自身也得不到改革所带来的效果,而且因所谓的“改革”带来了大量人财物的浪费,使得师生疲于应付、身心倦怠。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一些学校患上了“改革疲劳症”。[2]

3.墙内办学,开放性缺乏

在当前信息化、知识化时代,任何组织要获得更有利的生存和发展机会,都必须走开放式的发展之路,闭门自守只会因循守旧,蒙住自己的眼睛,自绝发展之门,只有加强开放才能放大视野、开阔胸襟、打开思路,才能使自己走得更快、更远。早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学者从系统论角度将学习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学校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来促进学校组织自身的健康 持续发展。[3]作为培育人的学校,唯有用开放的思想去对待外部的世界,才能不断地从社会、外部组织中获得有助于学校发展、师生发展的有益养分,才能让我们的教师、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社会、服务社会。然而,我们的学校大多是围墙内办学,经营的是墙内“一方领地”,这样做的结果是:第一,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较少地关注社会。课本外的知识、信息常常因为与考试无关而被排斥在外,教师的工作在校内、学生的活动在校内。第二,校际之间深层次的合作与沟通不多。同类学校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学校间教师相互开展教研探讨、学生活动的少之又少。第三,吸引社会力量、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不够。尽管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比之过去有不小的增加,但总体上还是显得不足,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值得学校可以借助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但学校缺乏能主动去获取的意识。

4.重管轻理,经营能力不强

从管理的职能看,协调、沟通是管理最重要的职能,但分析目前学校管理的现状,重管轻理情况相对突出。从一些学校所制订的校规看,为了方便“管”而制订出抑制人性、被人吐槽的规定,诸如,为避免所谓男女学生出现早恋而规定男女同学不得同桌吃饭、不能单独接触,为所谓建设书香校园而规定教师上下班进出校门必须人人手拿一本书,等等。这种重“管”的做法,表面上满足了学校管理者的某些期望,但对学生、对教师却是一种不小的伤害,从师生们的反感程度看,其最终的不良效果也就不言自明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学校经营虽不像企业那样,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但也必须讲究“成本”意识,在学校管理中,除了资金成本外,更多的是非资金成本,即学校人、事、时间、空间、信息等。这就要求学校在现有可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内耗”,在投入和产出上获得最佳的平衡点。然而,在一些学校管理中,存在着成本意识淡薄,无论是学校资金的使用,还是教学时间的安排等很少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关系,有的学校为了装扮学校大门不惜花费巨资,有的学校墙面几乎年年装修,有的学校为了学科考试分数的提高,不惜牺牲师生身心健康大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甚至连双休日、法定节假日也用来补课,缺乏效益观念。因此,经营能力不强也就成为学校治理能力不高的重要组成内容。

三、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对策思考

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内部治理能力的提高。从学校管理到学校治理,不仅是理念上的重大飞跃,而且对校内各管理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以为,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牢固确立治理理念,明确学校治理价值

美国学者勒温(K.Lewin)认为,在组织变革中,人的变革是最重要的。组织要实施变革,首先必须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由管理转变为治理,不只是一个概念上的区别,而是观念、思维方式及行动方式的一个大调整。管理往往是垂直的,是自上而下的,科层制、行政的色彩较浓,而治理则强调各个主体是平等的、合作的,它强调的是民主、协调、沟通,关注的是学校活力的激发,使校内各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因此,实现从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的转型,首先需要校内从领导到教职工在思想观念上来个大转变,让师生真正理解学校治理的重要性,并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到学校各项关注的治理过程之中,而不再如过去那样,仅仅把学校管理看做是少数领导和干部的事情。其次,学校只有牢固确立治理的意识,对外才能更好地理顺政校关系,把握办学主动权;更好地理顺家校关系和社校关系,保障家长和社区人士有效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对内更好地理顺学校内部关系,真正落实师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充分、全面、多元发展。

2.严格依法管理学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学校组织环境的变化需要学校内部组织及时做出变革,在新教育革新时代,按照以人为本、质量为上、内涵发展、精干高效的要求,组织的变革必须从原来的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向以内涵为主的变革发展、从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向以人为中心的变革发展、从激进式的变革向渐进式的变革发展。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乃是学校组织高效有序运作的基础,同时也是组织结构调整和变革的前提。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公民,对这些基本价值观,每一个教育者必须具有清晰的认识。我们认为,衡量学校治理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校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如果没有科学地按照教育规律实施教育教学这个大前提,何谈学校的治理能力。因此,学校必须根据国家制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坚决杜绝各种有悖于法治原则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措施,让法治的精神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头脑中。而且学校能否建立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从制度上对学校进行变革设计,形成目标一致、职责明晰又相互协调的学校组织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评价系统,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师生、家校、社校共治共管局面的治理结构,也是衡量学校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组织制度及运行逻辑的布局设计,既是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文化价值的隐性表达,也是以教师、学生、家长为代表的各种办学力量在学校组织设计中的直接呈现。

3.落实各种主体责任,构建高效运行机制

良好的学校治理必须有能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高效的运行机制,而对各种主体的责任、权力进行明确的定位,则是这种运行机制建立的前提。各种参与学校治理的主体如果职责不明、任务不清,必然使学校内部机构不能达到相互支撑、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目的,使各种内部组织的建立徒有虚名。如有些学校建立的内部组织、家校组织、校社组织因为职责、任务不明,而变成了一种摆设,有的甚至成为相互扯皮、加剧内耗的“土壤”,从而使这些治理主体的执行力和工作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赢在执行力”是许多成功组织的普遍经验。一个学校的发展5%靠决策,95%靠执行。因此,要实现学校治理的高效,既要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的运行机制,更要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决策者缺少相应的学术支撑、执行层疲于应付、监督层缺少全盘意识的现象。

4.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领导素质

学校治理问题 篇10

作为校长,要推动学校的发展。那么,学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呢?我认为不是钱,也不是物,而是老师的爱心、老师的热情、老师的智慧、老师的勇气,这是我们办好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只有民主才能激发出这些精神资源。

好学校肯定是非常民主和自由的学校。教育最大的目的是培育人的主体性。让人敢于开拓进取、自强不息,有主见、有创造性,不盲目。国际组织也特别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孩子变成他自己,应当把实现自我放在核心地位,教育要解放人的才能,挖掘人的创造力。

在2014年众多的教育改革中,教育治理是一项没有得到校长们应有关注的改革。教育治理指的是共同管理教育公共事务,不是靠政府一家来管,而是大家共同来管,包括社会组织、学校、公民个体。共治是它的基本特点。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治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如果政府什么都管,那么管不好也管不了,存在“政府失灵”问题;二是教育市场化有弊端,会破坏教育的公益性,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教育治理在两个失灵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其优势是:治理不是作为单一主体的政府的统治的管理,而是多元主体参与的民主化的管理。治理讲的是民主,强调直接参与,强调微观层次的参与,让人民自己为自己服务。

学校管理层面的教育治理包括学校自治和学校共治。自治相对于政府过去的单一管理而言,当下即要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是落实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有的时候,政府把权力下放给学校后,校长的权力变大,反而更加专制专断。因此,自治不是校长的个人专制,而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共治。因此,学校内部需要“二次分权”,把政府下放给学校的权力进一步下放给老师、学生、家长等。

要做好分权共治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集体决策制度。管理团队要民主,不能校长一个人说了算。二是健全教师参与学校治理的制度。三是加强学生的参与,要加强小学的少代会,中学和大学的学生代表大会等。四是家长参与,特别涉及校服采购、午餐、教辅材料,这些都要让家长来参与其中。

教育治理 要关注的 几个关键 问题 :(1)提高参与度。特别是要让弱势群体有更高的参与度。(2)增加透明度。加强校务公开。(3)增加自由度。要让老师畅所欲言,不要让老师后怕。(4)追求新秩序。治理追求的秩序,应当是基于民主的有活力的秩序,而不是死气沉沉的专制的秩序。(5)追求真效率。从长远来看,民主在开始实施时可能带来低效和无序,但会带来长期的真效率。教育追求的是长期效率,而不是当前的、短期的效率。

学校治理问题 篇11

技工学校电能损耗是指学校的电能在传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消耗和损失,简称线损。线损率是反映用电企业电能损耗和电气工作人员技能水平的技术指标,它不仅是企业电能管理水平的综合反应,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不论企业的用电量多少,电气工作人员都应该把电能损耗和节能管理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来加强。

一、技工学校电能损耗的原因分析

技工学校的电能损耗受学校所处的环境、地理位置、负荷大小、安装方式和安装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原因各异、问题存在不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变压器损耗,包括铜损、铁损和空载损耗;学校的变压器在夜间几乎都处于空载或轻载运行状态;如果得不到及时管理,其空载和轻载损耗是造成变压器线损的主要原因。

2.线路损耗,学校的输电线路是造成线损的又一原因,使用电导率差的铝芯导线或使用不合格输电产品,会增加线路损耗,也有学校在用电负荷增加时,输电线路不能及时更新换型,导线过细、线路老化、发热或者接头松动会加大电能在线路上的损耗。

3.使用高能耗用电设备,学校的用电设备应尽可能选择工艺先进、高新技术的节能产品,若使用老式变压器(S9以下的变压器),高能耗灯具或技术落后淘汰的电器产品,会增加电能损耗。

4.管理损耗,电气管理人员不注重电能损耗管理或管理不到位,一些过度使用的计量装置、互感器等电气设备,得不到定期校验、更新,会出现计量不准,增加电能损耗。其次是工作人员抄表不准、马虎,出现漏抄、估抄、错抄,电量计算错误、报表误差、抄表时间不统一、窃电等等都有可能造成电能管理损失。

二、治理和降低损耗的技术措施

1.主变压器经济运行降低电能损耗

学校并联运行的变压器,要优先考虑经济运行问题,经济运行的方式应以变压器损失的大小来确定;正常运行时,损失随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学校可以根据负荷把变压器分为夜间用变压器和白天用变压器,能否通过调整负荷接线,在夜间停用几台变压器,以减少投入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和运行时间,达到变压器运行最为经济的目的,是降低电能损耗的有效方法。目前已经有学校夜间照明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完全停用夜间变压器。

2.线路经济运行降低电能损耗

线路损失随电流和电阻的变化而变化,学校的线路损失在于选择合适型号和规格的导线,架设线路时要充分计算该条线路所带的负荷及以后的发展规划,考虑适当的增容量,已经运行的线路尽量避免线路上有接头,杜绝导线发热、接头松动等现象,工作人员加强对输电线路线路、瓷瓶的日常巡视工作,发现故障和隐患及时处理,对某些运行电流过大、故障较多、导线发热严重的线路应果断转移负荷,改变运行方式或更换导线等措施,确保线路安全、经济运行降低电能损耗。

3.加强照明用电管理降低电能损耗

学校离不开照明用电,而且照明用电的费用占学校合计电费比例较大,办公室、教室、食堂、灯光球场、路灯、甚至厕所等等到处都有照明。一所3000人左右的普通技工学校少说也有上千个灯泡,如果能做好照明用电的管理,对学校线损管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就如何加强照明管理本人作如下阐述。

(1)选用高效节能灯。学校在购买或更换灯具时,尽量减少高能耗灯具,多使用国家推广的节能灯、LED灯和辐射、反射效果好的灯具,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选择绿色、环保的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灯具。通过对比,一只40瓦的白炽灯泡售价1.5~3.5元,使用寿命1000小时。按照6小时的照明时间来计算,全年用电88度,以每度电0.45元计算所需电费为39.6元加上两个灯泡4元,全年的费用约为43.6元。如果使用优质节能灯,同样亮度的8瓦节能灯售价10元,使用5000小时。全年用电只有18度,电费为8.1元,加上灯泡本身10元,全年的费用仅有18.1元,学校按照使用1000个灯泡计算,一年可节约电费25000元,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2)合理调整照明灯具数量,提高照明效率,通过重新评价和改进照明设计的照度标准,增加广度照明,减少局部照明,加大照明间隔,调整灯具位置、朝向和安装高度等措施,可以提高照明效果,达到减少灯具数量、降低损耗目的。

(3)科学设定照明时间,随着季节的变化照明工作时间动态管理。根据环境和照明需求不同,科学选择光控、声控、时控、分装开关等措施。做到一灯一控,有灯必控的原则,实行“四不亮”管理即:人不到不亮,天不黑不亮,不需要不亮,不控不亮。

4.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及工艺产品,提高用电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产品不断涌现,并逐渐完善,紧跟时代的步伐,广泛采用新的技术新型产品对线损管理很有帮助。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尽快掌握新技术,对高耗能设备进行改造、更新,广泛增加新工艺的尝试,如学校自动变频增压供水系统、PC机(可编程控制器)饮水机、计算机、路灯、广播等等智能断电系统,都能大大提高用电效率。具专家论证,学校的抽水设备,使用新型SJYT型电机与老式Y型异步电动机相比效率可提高2~8个百分点,厨房抽油烟机37KW8极稀土永磁电机代替Y系列55KW电机可年节电20%以上,效益十分可观。

5.合理设置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实现无功就地平衡

对于校区较大,用电设备较多的学校,如果出现电压过低、功率因数不足现象,可以考虑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对高低压进行补偿,补偿装置能有效提高功率因数,提高供电效率,大大降低电能损耗。

学校的线损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得到全体干部职工和领导的配合与支持,电气管理人员不但要经常检查用电设备和线路,防止人为损坏,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计量的准确性,还要积极宣传和推广节能节电知识,倡导全体干部职工节能节电,只有时时做到节能,处处做到节能,人人都在节能,电损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电损管理者。

以学生为核心的学校治理策略探究 篇12

一、学校治理困境

(一) 从德育治理的角度看

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学生管理规定》, 各校政教主任曾多次在校会上声嘶力竭地宣读并作出种种强调, 对违纪学生也作了不同程度的处理, 可学生还是会与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顶撞, 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尽管学校也开展了爱家长、爱母校的主题活动, 可学生依然不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不懂得用行动来表现对母校的热爱。学生离家出走、轻生自杀甚至犯罪的现象依然在各校发生。教师在教室里弯腰捡起学生脚下的垃圾, 学生却没有惭愧或难为情的表现;有些学生不顾家庭生活条件和客观现实条件, 以“人生短暂, 享受有限”为信条, 追求所谓的“时髦”“潇洒”, 狂热崇拜所谓大款、明星的生活方式, 把“优秀”“先进”“奉献”等荣誉与责任抛掷在脑后。有钱就图, 有利就想, 正是当前部分学生功利思想的折射。

(二) 从教学治理的角度看

主管部门制订了若干考评细则, 学校还加大力度进行奖惩考评, 教师加班加点地备课及批改作业, 课堂上声嘶力竭地大讲特讲, 各类考试检测既及时批改也作了讲解, 可学生成绩依然不能提高, 正所谓强调得越多, 讲得越多, 学生的成绩越是不理想;考试次数越多, 学生成绩越下滑;抓得越紧, 管得越严, 学生流失就越多……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成为了许多学校发展的“瓶颈”。

(三) 从安全治理的角度看

每周的升旗仪式上, 校长强调安全;每次校会上, 安监办主任强调安全;每周的班会课上, 班主任也强调安全;学校还对学生进行了法制专题讲座, 也进行了管制刀具收缴, 还填写了每日安全日志。可事实上, 学校还依旧会出现学生打架现象;学生依旧会瞒着教师和家长到不安全的地方, 上网吧, 或把管制刀具悄悄带入校园;每年在不同的学校依旧会出现学生溺水死亡、学生殴打或动刀杀人的情况;学校依旧会产生防不胜防的安全隐患……尽管学校提出了很多要求, 建立了很多制度, 可安全工作依旧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无形压力。

(四) 从后勤治理的角度看

学生丢失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追求吃好、穿好的意识越来越浓, 学生浪费粮食现象较为严重, 乱倒饭菜, 乱扔包子馒头, 甚至专配营养品也丢在垃圾箱中;宿舍卫生较差, 校园内纸屑乱扔现象随处可见, 破坏公物现象随处可见, 对于集体劳动怨声载道, 对于公益活动漠不关心……尽管总务处用许多制度来约束他们, 也虽有了一些改变, 但治理过程中好的效果却不能长期地保持下去。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探寻

(一) 治理上“见物不见人”

强调物质的客观条件, 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在新课改背景下, 学校治理必须贴合学生实际, 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 才能让治理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学校找准定位, 治理具有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治理, 优化各种治理策略和手段,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种种素质及培育他们的做人内涵。

(二) 强调实用主义, 忽视“精神文明”的守护

学校治理目标存在着工具化倾向, 较多指向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较少指向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较多体现学校的需要, 较少体现学生的意愿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发展目标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 膜拜“考分”, 应试思想浓厚

教育价值中过分强调教师考核中的“GDP”。这里的“GDP”就是片面强调教师的年终考核、期末统考或升学考试所依凭的数据或指标, 在“GDP”的角逐中, 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缺失, 爱心在师生互动场中缺失, 导致学生辍学率高, 读书愿望不强烈, 被动上学、被动上课的现象较严重, 学生个性差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智育地位被提高, 而学生的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则被无情地湮没在学生的考分之中, 成了考试之后的修饰与摆设。教师最关注的是试卷上的分数, 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学生品德、习惯的养成及学生情感的需要和表达, 学生成为了规则的被动执行者, 过重的课业负担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育蕴含流失

教师备课的教学内容无法有效落实, 设计的问题让部分学生无法理解, 某些教学环节无法推进……教学过程普遍为单纯的认识过程, 忽略人与世界关涉的过程, 忽略人与人之间交流对话的过程, 教育过程中的文化品性扭曲, 错误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学生的心性熏染、人格养护、精神充实等本体价值受到折损;教学领域中的生命意识虚无, 在“应试教育”的魔咒下, 学生的精神与肉身往往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与保障。

(五) 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学生几乎全部处于被治理的角色和状态, 较少参与学校重大事务决策和学校治理过程。部分教师对学生自我治理放心不下, 干涉太多, 在班级、社团等治理中, 学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治理主体。

三、以学生为核心的治理之必要性

传统的治理, 侧重于体制、模式、手段、行政等方面, 忽视了“学生的作用”, 忽视了学生是一种不同于物的资源以及学生在其中的决定作用和主导地位, 以“学生为核心”的治理,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围绕“学生”这个基本点, 从安全、卫生、习惯、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等多角度进行治理, 把发展学生作为治理的关键。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 变以往的家长式、保姆式、裁判式的治理方式为以疏导、启发、自我教育的治理方式, 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 为促进学生发展建立更好的条件、环境和平台。

另一方面, 把学生作为治理主体, 有利于学校制定出更适合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治理决策。学生对有关教育教学以及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掌握得最丰富、最真实, 为参与学校治理取得了发言权, 避免了学校治理决策过程中的局限性, 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程度愈大, 他们对学校治理决策实施的支持, 对实施结果责任的承担感、投入感也愈大。这样做既促进了学生的自身发展, 更有助于保障决策的有效实施, 提高学校的治理效能。

四、探寻“以学生为核心”的治理策略

(一) 从德育角度探寻治理策略

1.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等内容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依据。它们从学生的形象、行为、学习、纪律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这为学校开展学生德育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2.对道德行为好的学生, 要高标准、严要求, 激活其深层次的道德情感, 行为习惯上要有更高的要求。对道德行为差的学生, 要结合学生实际, 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边学边做、学用结合, 逐渐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此外, 在教育过程中要以正面教育为主, 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 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 摆事实、讲道理, 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错误, 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 要注意引导疏通, 通过情感交流, 让他们逐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自觉向先进看齐。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治理和自我完善, 或者让其他同学监督来提高德育效果。

3.德育主体是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对学生的引导, 可以通过班干部竞选、小组长轮换、文体活动、主办黑板报等一系列活动, 为学生提供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机会, 实现学生自我治理。完善评价机制, 在评价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可针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礼貌等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量表, 采用个人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的方式, 以周、月、学期为时间单位, 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 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行为, 自觉矫正不良行为。

(二) 从教学角度探寻治理策略

1.做牧者, 不做“纤夫”。教育家第惠多斯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在因素, 培养学生充满自信和发奋好学的“尊严”, 激发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力”。教师在备课中要思学生之所想, 正确定位教学起点,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思学生之言行, 正确把握教学节奏,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在课后要思学生之错误, 重新审视相关内容, 教会学生积极反思, 与学生一起成长。

2.教育与生命自然而巧妙地融合。郭思乐先生说:“生本教育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地和谐结合。”教师视生如子,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而自信地学习。热爱、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学生, 让学生感受爱、享受爱、学会爱。教师要主动更新教育观念, 调整教育行为, 改革教学方法, 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 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 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建立一种心理相容、相互尊重、平等博爱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愉悦的火花, 最终优化教育教学成果。

3.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一节课只有45分钟, 而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显然, 课堂上是无法将所有的问题都悉数解决的。这时, 需要教师做好两件事:其一, 指导学生养成记录问题的习惯。比如, 可以要求学生建立“问题档案袋”, 将自己提出的问题, 特别是课堂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以备以后研究之用。其二,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开展独立 (或小组) 探索, 主动解决问题, 如可以开展小课题研究等活动。

4.改变教学方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有效运用四有教学模式, 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定向”“教师精讲”“师生互动”“课堂精练”这四个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内容上, 要求教师做到“三讲三不讲”。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超出新课标要求的不讲;在教学过程中, 着力抓好“五个环节”: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掌握知识的获得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表述中内化知识;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中体验实践;让学生在概括归纳中主动探究、主动参与。总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学生主动参与, 保持课堂有效互动, 激活学生思维需要, 唤醒并释放学生的真情实感, 训练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从安全角度探寻治理策略

1.成立学生安委会。学生安委会是学生自我治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锻炼、承担部分校园治安治理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在学校政教务、安监办和保卫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

2.学生自我治理。从外控的学校安全治理走向学生自我安全治理、同伴相互督促治理、小组合作沟通治理, 这样才能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治理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安全生活, 安全学习。

3.抓好常规工作。预测———告诉学生校园内存在着哪些不安全因素, 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如何预防。教育———认真做好安全宣传, 营造良好的氛围, 充分利用宣传挂图、安全科教电影、电视以及幻灯片的教育作用;也可以请公安、交通、司法等有关人员做专题讲座;进行安全教育展览;随时随地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实地参观、现场教育、介绍事故案例等, 特别是警示教育。提醒———利用晨会、午会时间, 提醒学生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常抓不放, 小题大做。经常检查教学、生活设施,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检查学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 严禁刀具、易燃易爆危险性物品进入校园。

4.教给学生自救自护的安全知识, 让学生牢固树立自护自救的观念, 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 锻炼自救自护的能力。在面对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时, 能用学到的有关安全知识进行自救自护, 机智勇敢地处置危险。

(四) 从后勤角度探寻治理策略

1.培养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意识。不断改善住宿学生的生活环境, 让其生活得更加舒心。让学生安全地吃上可口的饭菜, 提升食堂工作人员的技术。让学生明白节约粮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而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当学生打饭的时候, 对他们进行善意的提醒:吃多少打多少, 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这样学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2.引导学生去实现高尚的精神追求。针对追求吃好穿好的物质享乐者, 针对不讲卫生、破坏公物者, 要教导他们去实现高尚的精神追求。因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基本的公德意识是促进人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强大动力。让他们用崇高的精神追求主导物质追求, 使其的人生变得更丰富、灿烂和辉煌。倘若一味地把对物质的追求看作生命的全部而抛弃精神的追求, 会使一个人失去朋友、失去尊敬、失去生活的全部意义。

3.引导学生敬重和学习每一个行业的人。针对一些学生不尊重食堂工作人员, 不爱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情况, 应向学生讲清:敬重和学习每一个行业的人是一种美德, 要敬重和学习农民工, 是因为他们用双手正建设着一个个城市, 是因为他们用双手清洁着一个个领域;敬重和学习军人, 是因为他们在边疆、高山、雪域、海上用生命保卫着祖国和亲人, 是因为他们在自然灾害来临之后冲在了最前面,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敬重和学习科技工作者, 是因为他们的创新和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大抱负;敬重和学习那些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平易近人、甘为人梯的教育工作者, 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写下了美好的篇章。

上一篇:扶贫开发领域下一篇:自动化测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