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2024-10-11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精选8篇)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篇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企业追求的不仅是当下的利润增长,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道路。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发挥着战略的核心作用,人才是一切生产活动的载体和前提,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开发与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1]。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性要素是知识和技能,两者的载体是人,因此人力资源是企业或组织成功的保证。成功的组织将是那些能够迅速地将战略转化为行动、明智有效地管理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贡献,以及创造无缝变革环境的组织[2]。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的核心价值,研究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其实质就是对人力资本流动的剖析,因此本文对港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是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

1 研究设计

1.1 港口企业人才特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因素有企业战略、所有权、生命周期、信息结构、规模、文化、行业特征、劳动力市场、法律等,其中所有权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国家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比较分析中看出,文化背景、历史形成、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都是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差异的主要原因[3]。不同行业其人力资源的构成有明显差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别。

港口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对港口企业人力资源提出了比其他行业更高的要求。港口不仅在我国扮演着物流体系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业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枢纽,世界上90%以上的货物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因此港口成为国际间交流的重要环节。港口在运营及管理方面与国际接轨,那么更加需要各种高端人才:管理方面需要国际管理理念,熟练运用英语或其他国际语言,由于国家化的程度比其他行业高,因此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文化背景,对于技能等方面提出高要求。

1.2 港口人力资本指标体系设计

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着手于人力资本的形成、积累和增值等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与企业的战略契合,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室不能从企业的整体中分离开来,也不能把人力资源独立的作为优先战略[4]。人力资本是人才所特有的,与组织资本不同,其具有流动性,所有权不属于组织,组织可通过两种方式积累人力资本:获取型人力资本(即购买人力资本)和发展型人力资本(即制造型人力资本)[5]。资本是经济学重要概念之一,需要投资才能形成,舒尔茨教授指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知识、经验、技能、教育以及健康状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总和,是通过培训和教育能够为企业带来财富增值的资本形式[6]。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的角度,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原则[7],从人力资本获取、人力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及人力资本流动和增值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见表1

为便于定量研究,现将以上指标体系量化,X1和X2面向的是企业内外的所有人,且港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因此量化为毕业的本科及研究生人数;X3、X9和X14岗前培训、考绩与职业生涯规划是紧密衔接在一起的,表明企业注重员工发展,量化为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及拥有发明专利申请数;X4量化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平均工资;X5职业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技术熟练,胜任岗位要求,最终结果是拉动企业利润上升,因此量化为行业增加值;X6根据我国十大港口城市的分布化将其量化为地方卫生机构数、医疗机构床位数X61和卫生机构人员数X62;X7高等教育进修及培训结业生数量;X8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水上运输业R&D内部支出金额X81、X82和X83;X10 (人力资本存量)量化为行业现有就业人数X101 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X102;X11和X12同时归属于文化宣传,因此量化为文工团、文宣队等演出的观众人数;X13量化为成人高等学校数量;X15认为环境设施与港口实力成正比,量化为沿海主要规模以上港口分类货物吞吐量X151和沿海主要规模以上港口码头泊位数X152和内河规模以上港口码头泊位数X153。

1.3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与《中国统计年鉴2011》、《国家统计数据库》、《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资料》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分别是年鉴中2005~2009年的数据,其中包括原始数据及对数据的整合处理。数据来自中国官方年鉴,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数据处理工具是SPSS 18。

2 数据处理及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于先前人力资源实践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既强调内部相互契合的横向一致性,又强调外部与企业战略、组织价值等契合的纵向一致性[8],因此导致研究时必须利用大量的指标才能将其相对完整的展现出来。但是实际上由于指标数目很大又不利于研究,且本文样本容量小于指标数目,故无法显示KOM值和Bs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但由于相关系数矩阵非单位矩阵,因此可以采用降维的方法即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如下,

a,此矩阵不是正定矩阵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由表2、3、4可以看出指标间的相关联程度以及因子分析后得到了两个主成分f1和f2,包含原始信息94.776%,说明所提取的主成分能够很好的代表原始指标,并且由表5可以看出两个主成份的得分系数。其中主成分1对于x1、x2、x3、x4、x5、x61、x62、x7、x81、x82、x9、x102、x11、x12、x14、x151、x152、x153载荷较多,基本涵盖所有指标信息的84.187%;主成分2对于x13、x83及x101较多载荷。其中x1、x2、x3、x5、x7、x14侧重于员工自身的知识和技能,x4、x61、x62、x81、x82、x9、x102、x11、x12、x151、x152、x153则侧重于港口企业的实力以及在此能力之下对员工的投入,包括薪酬和再教育等,因此将其命名为资本保留因素。顾名思义资本保留因素的主要功能即是控制人才流动,对于人才获取则采用较为保守的方式,不做大量资金投入。主成分2则体现了港口人才供给和开发问题,命名为资本增值因素。即是企业在人力资本一定的前提下,投入教育资金或研发资金对人力资本进行开发,扩大企业人力资本容量,以期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

提取方法:主成分

从表6因子排序表可以看到主成分在各个年份的变化情况,透过w1、w2的具体数值能够较清楚的体现港口企业的发展动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问题具有隐蔽性、可扩展性以及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经营问题的出现以及连带现象的发生,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做好充分的预警,是发现问题、预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9]。从众多指标中,载荷最明显的有x1、x2、x3、x4、x62、x7、x83、x9、x101、x102、x14、x151和x152,突出显示了人力能力以及企业自身实力(R&D经费及人力资本库) 的重要性,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因子排序表中尤其是排序得分w1、w2的数值大小及其变化趋势,反映出近年来人力资本的发展趋势和重点转移,港口企业在不断地发展,每个发展阶段需要面临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因此适应企业战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会不断转移,人力资本的流动方向也就随之港口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变化。表6成份1反映的是人力资本保留因素曾上升趋势,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港口企业内部高素质员工不断增加。本文认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人力资本的增加带来组织资本的增加,从而更好的控制人力资本向企业外部流动。成份2则呈现出较大波动,说明企业在人力资本增值方面做得不足,投入不稳定。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探讨港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本分为保留性人力资本和增值性人力资本两个主要分量,并对近年来港口企业人力资本管理、开发和发展状况做因子排序分析,由因子分析表可基本看出我国港口业总体人力资本发展动态。企业根据可根据港口人力资本发展趋势结合本企业战略发展要求,在关乎发展命运的要素上加以干预,以总揽全局的视角将企业资金投入到行业人力资本薄弱环节上,即人力资本流动干预。弥补企业或行业发展缺陷因素,促进形成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市场发展方向的转变。在以人力资本为视角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将人力资源虚拟化,人才的流动管理即是资本流动管理,人才的开发管理,即是资本增值管理。将人力资源管理虚拟化,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杂琐碎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企业内系统性、全局性并更具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事务[10]。

企业人力资本的保留与增值,较多使用一般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比如薪酬福利补贴、职业生涯规划及员工股份制等等,然而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都脱离不了物质激励的框架。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和组织相似,组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不同的发展战略,人才处于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也会有不同需求。港口企业在使用组织行为学和劳动心理学等管理手段的同时,要让员工产生强归属感,这要求港口企业结合行业特点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形成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想融合;再者,港口企业应将目光放得更远更大,积极投身于世界前沿的海洋文化建设,使得员工在企业文化里有强归属感,在海洋文化中有强自豪感,真正做到精神激励。

参考文献

[1]闫庆收,孙福田.浅谈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5):130.

[2]李焕荣,刘得格,沙琼.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内涵及构成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216.

[3]赵步同,曹家和,彭纪生.国内学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3):170-171.

[4]向欣,徐梅鑫,欧结敏.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5):127-128.

[5]林筠,陈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智力资本和知识获取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2):178-179.

[6]王碧英,高日光.基于心理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3):149.

[7]王震勤,王维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区域技术能力测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32.

[8]林筠,胡婷婷,黄佩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5):121.

[9]张志华,于唤洲.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预警指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3):183.

[10]钱黎阳,楼旭明.我国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5):168.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篇2

【关键词】港口与航运管理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实现池州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长期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地方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根据区域港口与航运行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拟增设交通运输类专业中的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

一、增设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根据《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发展池州经济要打好“长江”牌,充分利用长江水运优势,大力发展长江岸线经济。池州地处长江下游,5000吨级船舶顺江而下可直抵南京、上海,千吨级以下船舶经京杭大运河可抵苏锡常和杭嘉湖等经济发达地区,进江海轮可直达浙江、山东、广东等沿海港口。水运已成为池州非金属矿、冶金、化工、建材等新产品外运的主要通道。近年来,池州水运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水运企业、船舶制造业、港口服务业等行业总体规模小、层次低,整体竞争力不强,与芜湖、宣城两市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与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人才明显不足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我国航运市场向国际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港口、航运物流企业蓬勃发展,急需一大批熟悉和精通远洋运输业务和熟悉国际惯例、具备港口与航运市场运作以及海事法律、海事业务处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我院作为池州市直属的高等院校增设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正是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增设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可行性

(一)我院有设置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坚实基础

我院现有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等相近专业,校内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校外已与多家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现有的专业教学条件为设置新增专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我院有适合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

我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一大批“双师型” 专业教师。新增专业的航运业务与操作、港口业务与操作等课程,有专业对口的教师来授课,他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完全能够胜任新增专业的教学工作。

(三)我院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教学尤其实践教学的条件较好

1.校内实训室及其他教学设施较为齐全

实施本方案现有可利用的实训教学条件:有起重机集成训练机、大型港口码头设备仿真培训平台、港口综合作业管理系统、国际物流系统、3D报关软件、国际货运代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单证填制系统、电子投影港航沙盘等教学设备,学院馆藏书籍总量25万余册,其中涉及本专业的图书达2万册以上。

2.校外见习、实训和实习基地较为理想

学校与当地的港口、航运公司已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固的校企合作为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建设、教学与科研、师资培训、学生的见(实)习等奠定基础。

(四)我院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当前从池州乃至长三角经济圈的港口与航运市场需求来看,社会对高素质港口与航运管理人才需求正旺,该专业必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热门专业之一。学生毕业后,可到港口、航运、国际货代、船代等港口与航运管理企业就业,也可成为企事业单位文职人员,还可自主创业等。

三、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学院将以创建地方高水平技能型大学为契机,积极推行“以育人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以校企合作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对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建设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本专业将以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港航实务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结合企业相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本院办学特色,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及教材建设

本专业与港航企业合作积极开发专业课程。根据专业人才任职要求,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选用突出职业能力要求的教材,并融合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外经贸商务单证员等认证考试的内容;鼓励专业教师自编高水平教材,努力建设有学院特色的专业课程教材。

(三)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教研室将遵循“注重实践、梯度培养、专兼结合”的原则,通过选派教师赴港口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与学历进修、聘请相关行业专家举办讲座或兼任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等多种途径,打造“双师型”队伍,促使教学团队结构更加优化。

(四)校内外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本专业将遵循职业性、开放性的建设原则,进一步更新校内已有专业实训室的设备,更新相关的教学软件,改善实训条件,整合多方资源投入专业建设。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一方面把已建立实习基地的公司作为本专业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另一方面为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顶岗实习需求,将向全市乃至全省港口与航运企业拓展。

四、结语

为实现池州市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解决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凭借自身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区位等方面的特有优势可增设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章新宽,池州打造水运强市[J].中国水运,2005(5):58-59.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篇3

1 AHP构架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1.1 目标层

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首先要确定目标层, 即当选择一个港口长期开展进出口业务。这是基于在港口资源配置分析中, 我们必须先知道对于外资企业或国内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对于港口的哪些条件更关注。这些被关注的地方也是在如何合理配置港口资源中能够在不强制得前提下使各港口都向更有利方向发展的方式。

1.2 准测层

将设定三个一级准测层, 包括入港税费, 装卸工艺以及港口管理。三者中, 装卸工艺还包括装卸设备选择和夹具设计以及货物的合理配置和堆码;而港口管理还应包括港口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战略。

(1) 在准测层的设置时, 我们首先考虑到对于任何一家进出口企业其首要目的都是盈利, 因此对于他们而言, 入港的税费包括泊位费用, 关税, 优惠性措施等等都是企业选择港口时首先考虑的一点。其下各类税费重要性相同不再设第二级准测层。

(2) 港口的装卸工艺主要是指在运输工具入港后, 该港口是否具备能够合理选择各类装卸设备以及其装卸夹具设计是否合理的能力, 同时货物能否得到合理配置和堆码也是各项指标中应被注意的一点。

(3) 港口管理是最为宽泛但也相对港口占据更多启示意义的一条。包括港口的管理方式如政企分开或给予公司更大主动权的地主港等等;而发展战略中又包括可持续化发展, 第四代港口建设以及专业性港口建设的不同方向。

1.3 方案层

方案层中将会选择三大港口 (即上海港, 天津港, 深圳港) 以供企业向目标层中目标进行选择。

(1) 上海港。上海港口以综合性物流中心为切入点, 建设大型物流园, 培育发展一批专业物流企业, 形成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物流中心为集散点的综合流通网络。同时在该物流网络的支撑下, 着力开发港口工业功能, 构建具有区际意义的临港工业基地, 最终实现向第四代港口的全面升级。

(2) 天津港。天津港依据第四代港口理论, 进一步加快码头项目建设, 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加快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提升港口等级;加快物流项目建设, 完善港口功能;同时开发建设30 km2的东疆港区, 拓展深圳港未来发展空间。逐步建设具有码头装卸、集装箱物流、商务办公、生活居住、休闲旅游“五大功能”的第四代港口。

(3) 深圳港。深圳港按照国家交通部和广东省政府于1998年批准的《深圳港总体布局规划》, 加快集装箱泊位建设。至2010年, 深圳港规划再建设10个集装箱专用泊位, 同时开发建设大铲湾集装箱专用港区。届时, 深圳港对深圳市及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贡献也将更大。随着深圳港的快速发展, 深圳港不仅成为名符其实的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 而且将通过与香港港口的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联手构筑亚太地区国际航运中心。

2 AHP分析

某进出口商根据入港税费, 装卸工艺以及港口管理等三方面的指标来选择评价物流服务供应商。其中对于装卸工艺, 包括装卸设备选择和夹具设计以及货物的合理配置和堆码两个分指标;对于港口管理, 又包括港口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战略两个分指标。

2.1 准测层间各指标两两矩阵对比

表1描述了以下各标度的定义。如出现2, 4, 5等标度, 应表示各重要程度间偏向程度, 如5则是偏向明显重要但未达到明显重要。

表2, 3, 4显示一级准测层及二级准侧层之间重要性比较。

2.2 进出口商偏好比较

现有上海, 深圳, 天津三大港口可供进出口商选择 (如图1, 表5, 表6所示) 。

上海:0.637×0.43+0.443×0.75×0.14+0.443×0.25×0.14+0.594×0.17×0.43+0.24×0.83×0.43=0.465

深圳=0.35 (0.258, 0.169, 0.388, 0.157, 0.55)

天津=0.185 (0.105, 0.388, 0.169, 0.249, 0.21)

2.3 AHP结果分析

在上述两两矩阵比较中, 不难看出, 上海因其处于较良好的发展环境, 凭借硬件设施以及长期积累的优势明显优于天津和深圳。而深圳港也因其良好的发展战略以及各方面优秀建设也占有一定优势。虽然在比较中天津港落后, 但这也是在和中国最优秀的两港口相比较, 且天津港的天然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因此比较只能说明一部分因素。

3 港口发展战略简析

即对港口未来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总体性的谋划, 比较原则性地指导港口的发展和建设

3.1 航运经营方式变化

在长期的港口发展中, 航运企业之间互助互惠形成了包括集中经营, 舱位互租, 建立全球范围的航运联盟等运营方式, 这些方式也为港口的改革变形提供了基础。而全球承运人的出现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也是在发展中如何协调好供求关系而形成的大势所趋。另外港城一体化也慢慢占据主要地位, 这种方式也体现港口发展正慢慢摆脱传统的束缚。

3.2 现代港口发展趋势

在第一二三代港口发展方式已成为过去, 第四代港口早已成为众多现代港口的发展目标。以上海为例, 不断建设拥有更强硬件的深水港不但是其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 也是现代港口发展的必然。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归结起来有六点:

(1) 码头泊位深水化。无论是上海, 深圳还是天津, 三港对于码头泊位深水化的趋势都是一以贯之的。因为想要成为现代化港口, 在航运企业选择时具备说服力, 码头泊位的水深是非常重要的。

(2) 枢纽港口分散化。这条是针对枢纽港口而言, 中国各大港口群如渤海湾, 长三角, 珠江三角洲等地都各自有其枢纽港口, 在之后的发展中无论是内陆水运还是航运也都应将枢纽港口的建设放在首位并且避免过于集中, 以增强港口活力。

(3) 港口经营国际化和多元化。这种经营包括港口业务以及港口发展的手段, 比如各自融资方式, 天津港早已上市, 在这一点上, 天津港的发展比如在资金的流转上将优于另外, 因此在港口资源配置上, 对于拥有更强生命力的港口一定更容易让航运企业青睐。

(4) 港口发展信息化。信息化意味着通关速度的提高以及行业规范性增强, 这也意味着在以后的国际贸易中, 港口自身的规范性以及信息化程度都有可能使航运企业产生好感, 这也是在港口自身资源配置中解决港口间差距的方式之一。

(5) 港口集疏运现代化。现代化过程包括许多方面, 集疏运的现代化体现了港口的便利程度, 包括停泊、装卸、转运等各方面。这是现代化港口发展进程的节点之一, 能否让更多的航运企业感受到港口集疏运的现代化程度, 是能影响到航运本身选择的要点之一,

(6) 码头泊位高效化。码头泊位高效在现代化港口中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困境, 由于各类航运工具不同甚至其操作人员的区别都可能影响到港口的码头泊位效率, 同时港口的空间有限, 泊位低效将会带来诸多问题。这一点在港口的发展中也应注意。但这一点对于吞吐量较少的港口反而是优势, 因此以防港口间资源配置不合理, 各港口应打出自己的牌而不是一味追求吞吐量。

3.3 港口经营策略的制定

(1) 市场开发策略。其是由现有产品和新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 用于港口, 则是港口用自身现有营运方式开辟更多新的市场的战略。有以下途径:

(1) 在当地发掘潜在企业, 进入新的细分市场。

(2) 在当地开辟新的营销渠道, 包括雇佣新类型的中间商和增加传统类型中间商的数目。

(3) 开拓区域外部或国外市场。

(2) 主要货种市场竞争策略。这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天津港, 凭借自身优势, 主要进口车辆, 已成为非常典型的中国汽车进口大港。

(3) 优质服务策略。首先要确定客户服务的宗旨, 其次应衡量客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 并应将服务贯穿始终。在现代港口的角逐中, 港口服务的程度也是极具吸引力的方面。

(4) 价格策略。是指港口应通过对顾客需求的估量和成本分析, 选择一种能吸引顾客、实现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价格策略的确定一定要以科学规律的研究为依据, 以实践经验判断为手段, 在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经济利益的前提下, 以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为基准, 根据市场变化情况, 灵活反应, 客观买卖双方共同决策。

(5) 多元化经营策略。这一策略意味着要以不同方式融资吸引外商和国内有能力的商家通关不同的方式入股或投资使港口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6) 协作策略。顾名思义, 在发展中应与其他相同或相似港口互相帮助, 在协助中成长。协作策略应主要用于发展不够完善但硬件设施较好的港口形成新的港口群以促进其发展。

(7) 科技开发策略。科技手段的提高和进步不但对港口自身而言是让人不得不侧目的亮点同时也能为全世界的港口发展填充新的手段。

(8) 财务策略。通过良好的财务结算, 使其合理有序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发展中越是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的港口, 越有可能在发展中遇到机遇。

(9) 人才策略。良好的人才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基础。在港口建设中尤其如此, 只有良好的人才策略才能使得港口永远保持活力。

(10) 高效率策略。高效是各种数据中最具体最具说服力的一点。在现代港口的发展过程中, 高效率的通关审单货物放行等港口行为非常能够吸引优良的航运企业与之合作。

(11) 高质量策略。这一策略应与高效率策略相对应, 高效率的行为还需要有高质量的保证, 不能一味只知道追求效率高, 要在高效的前提下以较高的质量赢得认可。

(12) 以人为本策略。以人为本也是服务的一方面, 在港口经营战略中, 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一种长久的有效的具有吸引力的战略。

(13) 科学决策策略。这种战略是针对港口管理者经营者而言。由于现代社会信息爆炸, 没有科学的决策很有可能在发展过程中后续无力或使港口面临困境, 因此科学决策是港口合理发展的保障。

(14) 创新策略。没有创新港口就永远只能模仿别人, 必须要通过自己的长处根据自己的情况推陈出新, 找出适合自己的能够使自身发展获得优势的方式。创新策略是港口拥有长期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持。

(15) 环保策略。港口的条件是固定的, 周围水域以及陆域的自然环境更是不能被破坏, 残破污秽的港口是不会有企业选择去合作的。相反拥有良好环境的港口才是各航运企业关注的重点。

4 总论

基于A H P的港口资源配置分析。

4.1 上海港简析

在国际贸易日益发展之际, 各地区都意识到港口发展的重要性。以A H P分析中三者为例, 上海因发展国际航运中心各方面发展都要强于深圳和天津, 但是就港口自身发展的合理性而言, 上海有些竭泽而渔的味道。因为港口天生的条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上海地理位置可以说是极好, 但毕竟港口空间不能无限扩张, 虽然新建洋山港, 但就长期发展和港口战略的角度来看, 与周围包括连云港, 宁波等港口组成合作的港口群, 建设上海辐射区, 将能更大程度得发挥其地理优势。

4.2 深圳港简析

深圳地理位置也极为特殊, 毗邻港澳台, 陆路运输能力极好, 且由于是后期发力其港口自身条件本身过硬。在后期发展战略中, 集中全力建设集装箱港区也是非常有效的发展方式。这体现其港口管理的优势发挥, 在港口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中如何能够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发展方式将是各港口应着重全力去攻克的瓶颈。

4.3 天津港简析

在三大港口的两两比较中, 上海由于自身优势如入港税费以及港口工艺水平较高在后期发展战略中也没有出现严重问题, 因此牢牢占据第一。但是天津的优势也一样明显。就是特色货物策略的应用。在天津港以及上市, 其特色货物策略运用恰当的模范下, 相信会有很多新的港口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4.4 层次分析法结论

因此, 在三港口简析下, 对于港口资源优化配置我们可以提出三种解决方式:

第一, 建设港口群, 形成以枢纽港为主其他港口为辅的拥有绝对竞争力的港口群。

第二, 建设专业工艺港口。如集装箱疏散码头或散装货物堆场等。通过专业对某种货件的处理形成优势。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篇4

当今企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 而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 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 人力资本作为企业中的独特资源, 在中国港口与物流企业提高绩效过程中到底起着多大的作用还不是十分清晰, 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以中国港口与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来探讨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回顾

关于人力资本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论述, 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以后的学者如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马歇尔等也多有提及。李斯特的关于“精神资本”概念的论述, 已经包括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主张。20世纪中叶,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逐渐形成, 舒尔茨和贝克尔两位学者分别从人力资本的内容、人力资本的形成角度, 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定义, 肯定了教育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

为了使人力资本研究的成果更具有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 目前, 国外大多数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已从注重宏观层面转移到微观层面。Weisberg Jacob用工作年限代表企业专用型人力资本, 用受教育年限代表一般人力资本, 对1990年以色列一家市政公司的65位员工工作情况进行了观察, 实证研究发现:工作年限和受教育年限不同的小组的绩效不同, 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ick Bonits研究了马来西亚服务业与非服务业的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 (即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客户资本与企业绩效) 的关系, 认为人力资本对客户资本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的关系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表现, 结构资本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Firer等人对南非企业智力增值系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 物质资本、结构资本与企业绩效有积极的正相关关系, 而人力资本在南非的企业中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内对人力资本水平与公司绩效这间关系的研究刚刚起步, 多局限于理论探讨, 实证检验的文献不多。程承坪、刘小平认为, 企业绩效是企业家能力、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企业家掌握的资源数量和质量, 以及环境的随机因素的函数。方润生等人对企业管理层人员变动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发现, 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管理层人力资本结构变化, 能够提高企业绩效。王怀明、吴佩远选择IT行业 (代表高科技行业) 与纺织行业 (代表劳动密集型行业) , 对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拥有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公司的绩效优于拥有低人力资本存量的绩效。吴崎石在对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人力资本和公司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上市公司经营者人力资本对公司绩效的正面影响作用不强。

综上所述, 国内目前对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在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研究上, 但是在实际企业运作过程中, 企业人力资本不仅仅只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 应该包括所有为企业工作的人员所拥有的人力资本, 因此只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全面。因此,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对我国港口与物流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以期能够发现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三、理论基础与假设

理论基础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人力资本表现为人的能力和素质。人作为生产者, 其有效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人的内在质量而不是劳动数量。一个企业, 如果员工素质较高, 即使在人员数量上不具备任何优势, 该企业的经济也能快速稳定地增长。20世纪30年代, 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提出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用来研究国民产出或经济增长与各生产要素的关系:y=ALαKβ, 这个函数中的劳动, 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投入生产的劳动时间、劳动力数量;二是劳动者所投入的知识、技能、体力等人力资本。时至今日, 国内外学者仍然使用这个函数来研究企业的产出, 因此, 对产出起决定作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投入劳动的内在质量, 即人力资本的高低。

理论基础2: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20世纪50年代, Wernerfelt和Barney的研究成果, 标志着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正式形成,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认为, 企业特有的异质性资源和能力是解释企业绩效的关键。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 就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异质性资源, 也可称之为战略资源。Barney提出战略资源的特征包括有价值稀缺性, 难以模仿、难以替代。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企业而言, 人力资本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战略资源的属性, 因此可以认为, 人力资本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基于上述分析, 提出如下假设:中国港口与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四、实证检验

1、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港口与物流类上市公司应属于“交通运输、仓储业”, 本文选取《2006-2007中国港口与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研究报告》中所列举的港口与物流行业的28家具有代表意义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本应是29家, 由于其中的“SST天海”数据缺失, 予以剔除) , 在具体数据处理时借肋于SPSS13.0软件进行辅助计算。

2、变量定义

本文中的变量包括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三类。

被解释变量是公司的绩效表现指标, 本文选择国际上通用的、反映资本收益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 (ROE) 指标, 来代表公司盈利能力。解释变量是衡量人力资本的替代指标。由于人力资本难以量化, 有不少学者 (李玲, 2003;程承坪, 2001;Jasonc Senjem, 2001;Weiberg Jacob, 1996) 用受教育程度来表示人力资本的高低。考虑到国内上市公司人力资本披露的实际情况, 本文也用员工受教育程度作为企业人力资本 (H) 的替代变量, 用企业受到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的员工比重代表各企业人力资本的高低。设立控制变量的目的, 在于控制其他公司特征对绩效表现的影响, 本文的控制变量为S, S为总资产取自然对数。根据变量定义, 使用巨潮资讯网 (www.cninfo.com cn) 提供的2008年年报, 分析整理出了28家港口与物流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 如表1所示。

3、模型与分析

为了检验假设, 根据文献, 本文建立以下模型进行分析, 来考察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人力资本因素:

其中:P为公司经营绩效指标, 用ROE衡量;α待估截距项;βi是待估回归系数, 代表了其对应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边际贡献;ε是随机项。

对公司经营绩效与人力资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如表2所示。

再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3所示。

a Predictors: (Constant) , S, Hb Dependent Variable:P

由表2与表3的数据可以拒绝原假设, 即中国港口与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没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五、原因分析

中国港口与物流和业上市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没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原因可能是:1、在数据选取的2008年期间,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导致中国港口与物流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绩效不佳, 使得人力资本的优势没有能够发挥出来;2、中国港口与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中的大多数企业还处于整个行业的基本运作的层次, 其员工大多数是操作型的, 所以人力资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会太明显;3、人力资本本身包括很多内容, 用是否受过高等教育来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单一指标, 显得过于牵强。

六、建议

要通过人力资本来提升中国港口与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绩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人力资本”理念。

人力资本是企业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无形资产, 也是唯一可以反复开发并能转化为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资本, 因此, 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把人力资本提升到战略高度, 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使人力资本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2、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

薪酬体系是否合理, 对人力资本的保持与提升有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激励机制的设置, “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是绝对不能存在的, 需要密切联系员工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 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

3、加强在职培训。

通过各种形式的“再教育”, 不断增加和积累现有人力资本的存量, 更新和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 延长企业人力资本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程承坪, 刘小平.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开发、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模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1, (5) .

[2]方润生, 李垣, 冯进路.管理层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 2002, (6) .

港口岸线建设管理的分析 篇5

港口岸线是国家最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沿海安县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 对港口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从世界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看,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 凡是经济社会比较繁荣的城市, 大都是拥有较为充足的沿海、沿江河岸线资源的港口城市。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拉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城市建设;反之, 城市建设的繁荣又促动了港口的进一步发展。要把港口建设做大做强, 港口岸线资源的建设开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加强对港口岸线的保护和合理使用, 就是为做大做强港口储蓄和资源供给, 就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城市繁荣提供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港口岸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体系

一是明确港口岸线使用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港口岸线使用人必须遵守港口岸线建设和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服从港口规划调整, 配合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管理, 缴纳港口岸线使用费等;有义务和责任维护港口岸线环境资源, 保持岸线的实用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期届满时按规定撤出占用的港口岸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 港口岸线使用人方有权进行港口设施和岸线的建设、使用或退出, 能力有余可以出租他人并收取一定费用。

二是明确当地港口岸线使用的相关管理机制。在申请港口岸线使用权时, 港口岸线使用人需提前钻研港口岸线使用的申请条件。明确规定的港口岸线使用期限 (如:30, 50, 70年等) 和延长期 (1一10年) , 了解港口岸线的使用功能, 熟悉港口岸线出租、交换、转让、功能变更等的范围、条件及批准程序, 知晓港口岸线使用的退出机制、招投标机制、拍卖机制、港口岸线恢复原貌保证金机制等, 根据港口经营、管理及其他相关部门使用规定, 完善申请材料。

三是依法审批港区地方详细规划。港口总体规划批准后, 港口管理部门应会同地方规划等部门做好港区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包括与港口岸线相连陆域土地使用方案、水域通航安全方案以及防汛方案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规定:“港口建设应当符合港口规划, 不得违反港口规划建设任何港口设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港口建设项目, 应当按着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还规定:对于“违反港口规划建设港口.码头或者其他港口设施的”、“未经依法批准, 建设港口设施使用港口岸线的”, 由地方人民政府或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除并予以罚款。所以港口详规批准后, 港口管理部门应根据各相关部门 (各级政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的港口工程建设项目和港口岸线使用人的申请, 会同海事、海洋、水务、土地等管理部门做好港口岸线的依法并联审批工作。

二、出台相应的岸线使用费征收细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主体均追求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收益的目标。若对于港口岸线不加管理, 无偿供给他人使用, 对港口岸线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行为不加以约束, 由于使用者不会增加的任何成本, 使用者则会对于节约利用岸线资源、提高岸线使用效率缺乏内在驱动力。通过征收港口岸线使用费, 能够推动岸线使用者在使用岸线过程中进行岸线价值的成本核算, 推动港口岸线资源的优化配置。从岸线使用者的角度来看, 使用岸线资源越少、使用效率越高, 越经济, 越符合岸线使用者的利益。因此, 征收港口岸线使用费, 将促使经营人从自身利益出发, 用尽可能少的岸线资源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收益, 从而促进港口岸线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使用效率的提高。目前, 国内各省市对岸线的有偿使用基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取得港口岸线使用权后, 一次性缴纳港口岸线占用费;另一种是则定期分批缴纳。例如以上海市为代表的收费方法, 即制定使用港口岸线的使用单价或根据港口类型制定科学的使用费计算标准。《关于征收上海港日岸线使用费的通知》第五条规定:“岸线使用费根据使用岸线的码头前沿水深条件, 确定每米岸线每季分别以下征收标准:8米及以上水深, 按15元计征;5米及以上至8米以下水深, 按10元计征;2米及以下水深, 按2元计征。”

三、加强港口岸线监督检查, 力争做到“两个全覆盖”

港口岸线使用的监督检查是港口岸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要克服重审批、轻监督的思想, 组织港口监督检查人员不定期到现场检查, 做到“两全覆盖”: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授权的检查范围全覆盖, 检查内容全覆盖。

首先, 在港口岸线及设施建设 (新建、改建、扩建) 期间, 了解掌握港口岸线使用人是否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间启动港口设施建设, 监督检查港口设施的建设是否符合批准的位置范围和内容, 是否符合港口规划和环保要求, 是否符合经批准的港口岸线功能要求。

其次, 在港口岸线使用期间, 监督检查港口岸线使用人是否存在如下问题:⑴未经批准出租、转让、买卖港口岸线;⑵未经批准随意改变港口岸线功能;⑶未经批准增加或扩大港口设施建设规模;⑷未按设计要求维护港口设施和沿岸水深;⑸超越码头设计等级靠泊船舶;⑹未经批准向设施前沿水域倾倒泥土、砂石等;⑺未按时足额缴纳港口岸线使用费;⑻其他情况。

最后, 在港口岸线注销后, 监督检查港口岸线使用人是否按规定恢复了港口岸线环境的基木原貌。对港口尚未开发利用的岸线要加强水陆巡视, 发现未经过批准擅自侵占港口岸线进行港口经营或建设的单位和部门要按程序加大处罚力度。

四、进一步完善港口岸线管理信息化系统

港口岸线的规划、审批、使用、维护、缴费、退出、转让及注销等是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要全面掌控港口岸线分布和使用的基本情况。通过数据收集的方式, 根据我们的需求, 借助计算机辅助管理和卫星遥感测绘技术以及现有的城市测绘资料, 建立起以港口岸线平面图和数据库为主体架构的港口岸线信息管理系统。

要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完善港口岸线管理工作。首先, 要了解港口岸线、码头的基本情况。包括:港口岸线位置代码、长度、自然水深、使用年限、使用人、主要水域设施 (结构形式、长度、宽度、船舶靠泊等级、主要设备、设计水深、实际水深、设计通过能力、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造年月等) 、使用功能、设施地址、行业系统、联系地址、联系人、电话、申请报告、批准文号、批准日期、港口岸线使用许可证发证日期、应缴使用费金额、退出、转让、变更、注销记录等一系列的信息。在收集上述资料的基础上, 建立港口岸线、码头的基础资料数据库。

其次, 要了解港口码头的经营使用情况。包括:港口企业规模、经营方式、管理模式、能耗、诚信度、码头吞吐量、作业货种、货物流向、作业人数、设备台数和主要技术参数、专业自动化程度、作业工艺、环保状况、船舶靠泊艘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依据上述资料建立港口码头的经营资料数据库。通过建立科学分析模式, 探索研究两个数据库中关联数据相对应的关系因子, 进而来判断不同使用功能的港口岸线资源效率。

五、结语

港口岸线建设作为港口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国家和政府对于港口岸线的建设一直很重视。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港口事业的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对于港口岸线建设的管理将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只有加大对港口岸线的建设和使用的管理力度, 顺应时代发展, 与时俱进, 才能促进港口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清波.加强河口岸线管理的对策与措施初探[J].海河水利.2009 (02)

[2]卢英.港口岸线资源利用及产权式管理浅议[J].现代经济信息.2009 (07)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篇6

1港口机电设备管理在港口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1降低港口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维护成本

良好的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能够降低港口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率, 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从而进一步增强港口的货物装载和运输能力, 促进货物的流通。同时将节省下来的港口机电设备的维修等费用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在对港口机电设备进行创新改造的同时提高港口机电设备的维护水平, 提高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率。

1.2确保港口机电设备能够合理使用

通过加强对于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够确保港口机电设备得到较为充分、 合理的使用。从规范性与安全性等方面规范操作流程, 避免在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因操作和管理不当等原因而对港口机电设备造成损坏。同时在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要确保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保持在港口机电设备的可用承受范围内。避免因超时、超负荷等不当使用而导致港口机电设备的故障率大幅提高, 影响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良好的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还需要做好对于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由于港口靠近海边, 长期处于风浪较大的恶劣工作环境下, 空气中所含有的水分、盐分等都会对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水平, 应当通过定期对港口机电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港口机电设备的“健康”, 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排除安全隐患, 将恶劣环境对港口机电设备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提高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保障港口的正常发展。

2现今港口机电设备管理现状

2.1港口机电设备管理维护中缺乏专业的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做好对于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离不开一支高效的管理维护团队, 在现今的很多企业中, 对于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缺乏足够的认识, 忽视了港口机电设备专业管理维护团队的建设, 甚至于一些企业中并未有专业的管理人员, 而是临时雇请一些维修人员来对港口机电设备进行维修, 而一些港口中即使有专业的港口机电设备维修人员也缺乏相应的培训和学习, 仅能对港口机电设备进行维修, 而缺乏从宏观层面上做好港口机电设备管理所必须的专业知识, 同时恶劣的港口工作环境也使得一些具有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从而使得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队伍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 不利于港口机电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

2.2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理念与港口发展相脱节

在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中, 有相当一部分的港口企业并未对管理维护工作足够重视, 其对于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仅仅只重视短期效应, 而忽视了港口机电设备的增值效应, 对于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从而使得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理念与发展相脱节, 不注重引入新设备, 认为港口机电设备能用就行, 致使有相当一部分的港口机电设备在超出了使用年限后仍在使用, 降低了港口机电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港口作业的安全隐患, 不利于港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具有一定的隐性效益, 其收益往往从账面上无法体现出来, 使得一些企业对于港口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不理解、不重视, 而是仅仅从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入手, 企业对于港口机电设备投入不够, 而是采用加大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年限以降低企业的作业成本, 并最终导致了港口机电设备机械寿命的缩短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不利于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在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中, 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自身就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 在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未能进行合理的管理规划, 从而使得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缺乏系统性与可靠性, 不利于港口企业的发展。

2.3港口机电设备维修与保养技术落后

港口机电设备是复杂的机械和电气的集合体。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港口机电设备中, 需要经过系统培训的维修保养人员做好对于港口机电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但是在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中, 有很多的企业港口机电设备维修与保养技术落后, 与港口设备现代化的需要不相匹配, 不利于港口机电设备维修与养护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港口机电设备处于海边,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盐分, 这些对港口机电设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需要定期做好对于港口机电设备的养护与保养, 但是受制于机具和港口任务的限制使得港口机电设备的养护与维修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从而使得港口机电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加剧, 设备的完好率降低, 影响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3做好港口机电设备管理要点的控制提高管理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

3.1积极做好单机核算的推广与应用

港口机电设备体积大、设备复杂性高、任务重, 为更好地做好对于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需要积极地推进单机核算, 通过制定出合理的核算和管理工作计划, 在港口机电设备管理维护中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将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信息通过建模分析, 使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状况一目了然, 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实现港口机电设备合理、规范的管理。

3.2强化维修管理强化安全意识

通过制定合理、完善的港口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措施, 使之形成行之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 并建立复查考核制度, 推行单位月度维修例会制度, 加强各方交流, 并形成完善的考核、考评制度, 加强港口机电设备的养护维修监管, 保障港口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安全、有序地开展。

3.3加强对于港口机电设备现代化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是做好港口机电设备管理的基础, 根据港口机电设备管理的任务对港口机电设备管理中所需要的人员等加强业务培训, 更新相应的港口机电设备管理知识, 从而使得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够与设备的更新同步, 引入先进的港口机电设备管理方法, 提高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 定期开展专业的技术培训并做好培训后地检查, 建立起完善的人员培训记录确认培训的效果并将培训记录在案。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港口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奖惩制度, 充分调动起港口机电设备管理维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做好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3.4建立健全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体制

现代化的港口机电设备需要相应的港口机电设备管理体制与之相匹配, 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建立起一套符合港口企业实际需求的港口机电设备管理体制,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 做好港口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充分发挥港口机电设备的最大效用。在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对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维修以及保养状况进行跟踪统计, 并建立起相应的技术参数和档案以及各种检测数据的记录等, 并将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经济指标相联系, 建立起细致的经济分析以便为后期的港口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政策的制定提供详实的数据依据。

结语

港口机电设备是港口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 尤其是在经贸活动日益密切的今天, 每天通过港口进口、发送的货物量众多, 做好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对于提高港口的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港口机电设备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港口机电设备管理维护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阐述, 并对如何做好港口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进行了分析介绍。

参考文献

[1]刘青海.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31) .

[2]陈海霞, 董洪伟.浅谈港口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港口科技, 2009 (5) .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篇7

1 港口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思想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1.1.1 对安全生产管理认识不充分。

一些管理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就是对违章现象, 但是对隐患和事故的预防时不需要考虑在工作范围内的。而安全生产管理实际上就是指要对管理过程中的人和环境以及到设备都要进行及时的调整,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生产过程中所有的要素可以相互协调, 和谐运转, 这种认识将工作没有座位一个整体, 所以管理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遗漏。

1.1.2 对违章、事故认识有限。

这一问题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很多人都认为出现事故是很难避免的事情, 在高强度的运转下, 出现事故是迟早的事情, 根本就没有非常好的方法避免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还有很多人认为, 如果不违章就没有办法正常的进行生产活动, 很多人还将违章操作看做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这两个现象也使得事故出现的几率不断提高。

1.1.3 对外包工程认识不足。

当前很多港口生产都存在着非常普遍的工程外包的现象, 同时生产队伍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但是很多人对外包工程的施工安全性和施工的稳定性都不是非常的重视, 一些生产环节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不足, 在生产安全管理责任主体的认定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这样也使得施工的稳定性大大下降, 从而也引发了很多的事故。

1.2 安全生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2.1 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衔接不畅。

在进行生产管理的同时没有重视安全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 提高生产效率的措施有很多, 但是能够保证生产安全性的措施设置却相对较少, 在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还没有将重点问题放在生产中各个要素的管理和控制上, 这样就使得管理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2.2 缺少全面的安全管理意识。

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 很多管理人员只是重视对违规操作的管理, 但是对设备和设施自身的性能却相对较为忽视, 对内部系统管理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外部系统, 在这样的情况下会经常出现治标不治本的现象, 安全生产管理质量也受到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1.2.3 管理层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各层上级领导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的环节缺乏必要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同伴是对违章现象的查处也并不是十分的严格, 同时对生产安全的监督也不是非常的严格, 所以导致了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脱节现象。

2 提高港口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 提高认识, 全面加强安全管理

在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 领导层和决策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港口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复杂性, 同时也要用正确的视角去理解和看待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问题, 正确认识这一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规律, 还要正确的处理质量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不断的去学习安全理论知识和安全生产的技能,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2.2 以人为本, 培育本质安全型企业

培育本质安全型企业就是培养本质安全型的“人、机、环境”, 使港口生产各要素处于最佳安全匹配状态, 系统管理达到安全和谐统一。一是应加强培育本质安全型员工, 特别应加强外包用工安全管理, 通过制度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教育培训, 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价值观, 增强安全操作技能, 自然而然形成安全习惯。二是应加强培育本质安全型设备, 严把设备管、用、养、修关, 严格安全评价和验收, 积极应用和推广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不断提高港口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 努力减少人工及辅助作业, 尽量避免人机 (货) 直接接触和立体交叉。三是应加强培育本质安全型环境, 周密研究港口生产作业流程的各个细节、问题的成因和事故多发点, 严密安全作业标准、程序、方法;综合治理现场作业环境, 把粉尘、噪音、照明、色调等因素对人的影响降到最低, 严格推行定置管理和6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管理法, 营造一个整洁、方便、安全、舒适、高效且符合人生理、心理及操作要求的良好作业环境。

2.3 同步督导, 全面提升现场生产安全保障度

港口生产现场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应坚持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原则, 实施同步动态管理。一是同步计划, 即预先对生产系统各要素进行危险性分析, 查明危险因素, 理顺作业环节, 制订有效措施, 避免计划先天不足。二是同步布置, 即严把事前关, 明确各安全管控责任人, 认真组织开好工前会、班前会, 确保各项安全预控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同步巡检, 即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工间巡回检查、流动监察,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四是同步总结评价, 即认真总结评价昼夜生产作业计划、布置、检查的执行结果, 对行之有效的措施、经验纳入有关规定、制度中, 对存在的不足、缺陷及教训应记录在案, 跟踪整改, 纳入下一生产循环。

2.4 关口前移, 推行隐患管理

隐患排查治理是有效保证安全生产最关键、最直接的安全工作。应根据安全规章制度, 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的对港口生产中各要素、环节进行事先排查整治, 形成一级检查一级的层层检查、全员检查制度, 按照“定项目、定责任人、定措施、定期限、定验收”的“五定”原则落实整改责任, 从源头上彻底根除隐患, 切断事故致因链。

结束语

港口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生产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保证生产工作者自身的安全, 同时还可以减少有关企业的经济损失, 提高生产的效率, 也增强了生产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所以有关企业和部门一定要对这一工作予以重视, 采取措施改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丽.浅议港口企业创新发展[J].海峡科学, 2013 (11) .

[2]刘凯.港口危险化学品现场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3 (5) .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篇8

一、新准则体系下的公允价值计量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第32号公告, 公允价值即在一项公平交易中, 由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 能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第7号公告中, 公允价值是指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 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 (或负债) 的买卖 (或发生与清偿) 的价格。再看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公允价值则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 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说到底, 公允价值最大特点在于公平交易的市场, 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性双方充分考虑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 以及达成共识后的市场交易价格。

2006年2月, 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 将公允价值计量重新引入会计实务, 使公允价值观成为新准则体系中的一大亮点。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逐步趋于成熟, 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等法律法规渐趋完善, 企业经济行为也日益规范, 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信息支持。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 公允价值着眼于现在和未来, 充分利用市场价格中蕴藏的信息, 真实反映资产带给企业的经济利益, 使公允价值计量有效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帮助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做出正确决策, 所以说, 企业在资产管理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十分可行且必要。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港口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一) 了解企业资产负债真实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能让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了解企业当前所持有的资产负债真实价值, 这主要因为采取公允价值一是影响会计盈余, 二是影响风险的披露, 三是对上市公司还会影响股票的估值。

采用公允价值后, 原有未计入盈余但符合盈余定义项目的均计入盈余, 进而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绩效及经营成果, 使利润信息含量更加丰富, 对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信息更多;在影响公允价值的因素不受企业管理层控制的情况下, 引入公允价值往往会加剧利润的波动, 增加风险在表内的揭示程度, 一旦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进入利润表, 被揭示的风险便能助于企业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利于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而公允价值影响股票估值, 则主要在于利润是公司价值的基石, 其中可持续的部分在公司定价中权重较大, 不可持续的部分在定价中权重较小, 采用公允价值会影响公司会计盈余, 则投资者须在分析会计盈余的结构后, 对公司进行估值, 以更好地分析公司价值。

(二) 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账务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地计量的, 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按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 支付补价的, 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上述规定的运用体现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至少两者之一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时, 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 进行换入资产入账成本的推算;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即为非货币性交换损益。若所述两个条件无法同时满足, 则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来推算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 而不再确认交易损益。由于公允价值不易取得, 所以在处理港口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问题上, 如何确定公允价值是关键问题, 这需要评估机构的评估, 且一定要做到真正公允。

(三) 处理港口企业并购业务

在企业合并业务中, 针对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新准则分别采取权益法和购买法两种方式处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常不属于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 合并对价亦不是公平交易的结果, 不代表公允价值, 此时会把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来避免利润操纵。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被视为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的交易行为, 存在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并可确认购买商誉, 即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

在港口企业发展过程中, 许多公司都会把业务拓展通过并购行为来实现, 甚至将境外港口当作并购目标, 目前港口企业的并购已成为并购的新热点, 其主要分为资产并购和股权并购两种类型。资产并购指企业并购的标的物是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资产一般为码头、堆场、装卸机械等, 此种并购方式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企业产能、扩大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企业的规模效应, 多适用于同一区域内港口间并购;股权并购指并购的标的物为港口企业的股权, 采用股权并购后, 并购方大多不参与被并购企业的经营管理, 其并购目的主要在于战略整合, 通过并购来实现公司价值链条的完整性或价值链的延伸。

在港口并购行为中, 资产评估价值是并购交易定价的一大依据, 在评估时评估人员应根据具体经济行为的目的、所选取的价值类型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 即成本法和收益法。成本法从重新构建资产的角度出发, 估算在现实条件下重新建造相关资产的重置价值, 进而得出评估对象价值, 其从资产卖方的角度衡量资产的价值, 即卖方希望得到的价值补偿的底线应不低于其重新建设同样资产所付出的成本;收益法从收益的角度出发, 对资产在未来年度为所有者所带来的未来收益进行折现, 求其评估价值, 它从资产买方的角度衡量资产的价值, 即买方购买的实际是资产未来的盈利能力, 买方期望付出的成本不高于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在港口企业并购实务中, 因港口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所处国家或地区法规的限制及周边辐射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等, 采取成本法评估时, 委托方应根据具体情况先对评估结果作出合理调整。而收益法充分考虑了港口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所以此种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并购实践中。

三、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于港口企业资产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 完善实施公允价值计量的良好环境

港口企业与生产型企业或流通企业不同, 在没有具体产品或商品的客观情况下, 它主要提供装卸及相关劳务, 构建港口企业实施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良环境, 其关键在于:强化细则的修订及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南,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公平、公正、自由、诚信的交易规则体系;建立良好的港口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的约束;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 并充分发挥证监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审计部门的监管作用, 严惩造假行为。

(二) 完善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制度

港口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货主和船舶公司, 针对客户需求的差异, 其包含提供集装箱、散杂货、港口服务、港口物流等多种不同业务。从企业业务特点出发, 加之公允价值计量存在复杂性, 港口企业在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公允价值的估计假设和已经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未予以采取的原因等方面, 披露的信息应该更加规范、科学、透明, 以消除更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保护企业投资者等相关方的利益。

四、结语

2006年8月, 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同时, 胡锦涛主席在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中, 提议成立亚太经合组织港口服务网络, 以加速本地区港口和配套行业的整合、升级, 有助于贸易投资活动更便利地发展。这将有力推进港口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港口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 而在此背景下, 我国港口经济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整个国民经济平稳前进,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 我国港口企业须考虑自身建设周期长、配套设施多、审批程序复杂等具体特点, 从国家、投资者及相关其他各方的利益出发, 充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加强企业内部资产管理, 提升企业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邹俊善.现代港口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

〔2〕程国金.港口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探讨〔J〕.港口装卸, 2003 (5) .

〔3〕蔡丽霞.公允价值计量:现实思考与未来展望〔J〕.北方经贸, 2006 (3) .

〔4〕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J〕.会计研究, 2006 (4) .

上一篇:社科类学术期刊下一篇:艺术品营销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