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

2024-11-06

《摇篮》(共12篇)

《摇篮》 篇1

2011年1月11日, PPG工业公司宣布, 其三款玻璃新品SOLARBAN R100、SUNGATE 400以及CLARVISTA TM卫浴玻璃通过“摇篮到摇篮”银质奖章认证。

上述三款玻璃产品的配方与所用原料以及制造工艺均通过了严格审核。早在2008年, PPG工业公司的全线建筑玻璃产品便已通过“摇篮到摇篮”银质奖章认证。至今, PPG工业公司仍是全球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玻璃生产商。

据了解, “摇篮到摇篮”认证由麦唐诺·布朗嘉化学设计公司授予。该公司独立评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与环境的总体影响。

(摘自中国建材新闻网)

《摇篮》 篇2

在教学楼的一旁,有一棵傲然挺立的大树。让我们在绿树成荫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它那种无私奉献,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在清幽的校园中,我们,拥抱着满园芬芳,这棵大树,是那样伟大,树枝多得不可计数,让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在一块石头上,刻着:文雅。这块石头叫做文雅石。在文雅石旁,有一棵美丽多姿的桂花树,它那小巧玲珑的、黄色的小花。雨过天晴的小桂花好像一颗颗黄色的、会发出香味的珍珠,羞涩地躲在茂密的树叶后面,好像在跟我躲猫猫。我徜徉在校园的小路上,微风吹拂着我的脸,感觉很凉爽,小黄花在风中自由自在风中摇摆,轻盈的飞翔在美丽的校园里,翩翩起舞。那些绿油油的小叶,挥舞着可爱的小手,为翩翩起舞的小花喝彩。在桂花树旁的文雅石上,刻着醒目的、红色的大字:文雅,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那明亮的太阳,照在金黄色的石头上,散发出万缕金光。

种子、摇篮和熔炉 篇3

集团公司总裁刘志田宣读了中宣部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为大会发来的贺信。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成国、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良成、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乔还田、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辉、湖北人民出版社老领导蔡学俭、作者代表冯天瑜以及湖北人民出版社负责人张跃、青年职工胡心婷等在大会上作了发言。省政府副秘书长张猛出席了大会。庆祝大会由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艺平主持。章开沅、陶德麟等一些学者和书画家也为湖北人民出版社社庆六十周年题词祝贺。

伴随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湖北人民出版社走过了不平凡的六十年。六十年期间,湖北人民出版社曾经长期担负湖北出版事业行政管理职能和图书出版的重任,改革开放后又分娩诞生出长江文艺、湖北科技、湖北教育、湖北少儿、湖北美术、崇文书局六家兄弟出版社,为我省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六十年来,湖北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累计出版图书近2万种,总印数15亿多册,出版了《汉语大字典》等一批传世精品,有近1000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各项奖励,在广大读者心目中树立了优良的形象,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优秀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六十年,是出精品、出人才、出业绩的六十年,是湖北出版事业的种子、摇篮和熔炉。

为配合社庆活动,该社编辑出版了精美的《湖北人民出版社六十年纪念画册(1951—2011)》(刘道清主编)和《湖北人民出版社六十年纪念文集(1951—2011)》(湖北人民出版社编)。(窦鸿潭)

《摇篮》 篇4

关键词:再创造,C2C,气候

Norwegian Architecture in a Global Perspective–Regarding Sustainability–What?

Modernism as well as most architectural"-isms"came late to Norwegian architects–so does also EU-directives, Rio-/Tokyo-conventions regarding sustainability/climate-related behavior, and henceforth, energy-efficiency in architectural philosophy and practice.When finally accepted and implemented in political, bureaucratic and professional domains–it seems that the topic issue–how to design and build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is misinterpreted/partly understood/ignored or even dislike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ims for buildings to be extremely energy-efficient in function–nominally 55 years.To obtain such qualifications, wall-and roofthicknesses are tripled, inner spaces are hermetic sealed, and in need for mechanical ventilation.Windows and glazed wall components have triple glasses–suddenly too heavy for man-handling.Various high-tech applications support saving and gaining energy.Consequently–the use of energy in production phase increase immensely–but is disregarded or underestimated.Worse:Architects design their"sustainable"buildings referring to LCA considering a brutal death (Cradle to Grave-attitude) –contributing to future giant piles of rubbish.Leading Norwegian architects–Snohetta–are doing advanced research and practice Plus-energy-architecture–which means that the building itself produce surplus energy over its life-span equal to/or more than used over all in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disposal.Which of course is a respectable achievement.But, according to Snohetta, therefore we can dispose of/crush/tear down the building with a good conscience.A beautiful ending of architectural life–cradle to graveyard (rubbish pile) ?This is still not sustainable, The LCA is positive with focus on energy–but contains loss of accumulated production energy by destruction of established building/construction components.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s not designed to be de-mounted piece by piece for the purpose of re-mounting (recycling on high level)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even the surplus energy architecture–is designed as future rubbish–with marginal recovering some materials (low level recycling) .

Typical Norwegian scenario 2012:Small fisherman vil ages–remote located–did have active industries until recently.Families have modern houses–most normal y with debts.Without a job and income, the families have to leave the village and go to central regions.Their modern, costly houses are left empty.Additionally they will have to build a new home–with more debt (if possible) .They never thought of taking their house with them to town.The idea never stroke them because it was/is impossible (silly, stupid?)

Scenarios Stavanger–Norway 1700–1800:Farming and fishing activities in Stavanger surroundings are restructured, Stavanger is in growing conditions, needs craftsmanship.Farmers and fishermen leave their homesteads heading for Stavanger–taking their houses with them to be raised anew in town.That is how preserved/protected"Old Stavanger"was established–and is considered very attractive accommodation today.

Presumed current scenarios in China today:Due to towns impressive expansion, quit new architecture/dwellings are torn down for the benefit of higher/more dense building structures.While Chinese can own their buildings but not the ground–it would be of interest/importance to examine how to save, move and re-arrange useful architecture.

Architects will have to study traditions in historic architectural practice–eventually/hopeful y find inspiration and knowledge in order to recreate future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The farmers and fishermen houses–ref.Old Stavanger–consist of timber logs–elaborated with experienced skills and nicely knitted together–each log tailored to fit with others, marked by name and number–prepared for assembly, dis-assembly and reverse logistics (C2C) .Late 1800–Norwegian entrepreneurs made an industry of architectural designed timber log housing, including hospitals, school buildings and even churches for domestic sale as well as export to Europe and Africa–all according to practical and sophisticated design-philosophy–obeying the main C2C-criterions.

Stave Churches–High Rise Wooden Buildings–C2C

While the timber log technology has its character of knitted lodges and limitations in dimensions and flexibility/dynamic use–the opposite use of timber is the typical"Stave Construction"–often symbolized by the Stave Churches–where wooden posts and beams perform self-locking constructions without use of nails, bolts, screws or other assisting tools.The construction–the architecture can be read and understood–utterly, be admired for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 expression–and eventual y easily be dis-assembled and reassembled.

Stave churches are complete wooden buildings–using the hard core of timber logs in posts and beams.Construction is self-locking in smart, elegant manner–visual y exposed–admired over thousand years.Wooden roof tiles and wall cladding has been treated with tar to sustain wet weather conditions.

1.斯塔万格老城区被重新再建造的房屋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Stavanger Old City Re-used Houses (C2C) (Photo by Jan Aase)

2.典型的木教堂 (图片来源:www.jb-fotos.dk) Typical Stave Church (JB-FOTO.dk)

Wood-locks and various wood details-both technical and decorative–have amazing similarities to Chinese wooden architecture.So also for the wood elaborating tools.

There are many very good reasons for C2C-practice.First of all are we giving coming generations the option to make re-use of building components.Prognoses say there will be fatal lack of various building materials if growth (design as usual) continues.So-C2C may be nessesary.Also, the speed of high-tech development increase the need to reinstall and update technology continuously–claiming added energy and rubbish.

Can C2C Philosophy Lead to Enrichment of Architectural Expression?

Obviously–the C2C-philosophy demands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to be visual exposed–to be easily read and understood in future–telling how to be demounted and re-mounted without complicated or outdated assisting tools.The architect will design the C2C-building in principle details–simulating the complete construction process–and the reverse/deconstruction process–having control an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total C2C-potential.The architect will discover that C2C-philosophy is a meaningful helping tool in the creative design-process–where the synthesis of construction methods, use of materials, the organization of those according to a space program, landscape, light, movement–giving a set of design references forgotten and merely lost.

Picture below show authors (Petter and Jan Aase) C2C-experiment–joining the competition for a new Opera house in Oslo–2000.The entry got a purchase award.According to jury member Juha Leiviska, "This was my favorite project, half the jury loved it, the other half hated it".The idea was to arrange various serving functions vertically, in a dynamic, flexible post-and beam-construction–prepare the ground areas for the public/audience and performances–open and free in all directions–to avoid back-yard facades.Construction consist of glulam posts (cylinder tubes) and–beams–interlocking in stabile junctions (similar to stave church) .

Fiuni Studio elaborates the methods further–and is currently planning a small wooden tower for 13 student cabins/studios in Stavanger.All components are pre-produced.Tower may be constructed/erected in 4 weeks on a temporary location–probably to be removed after 10 years.

3.奥斯陆歌剧院竞赛获奖作品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Awarded Entry Oslo Opera House Competition (Photo Jan Aase)

5.完整的C2C房屋, 将于2013年在斯塔万格建成 (图片来源:Fiuni工作室设计) Complete C2C-house to be Built 2013 in Stavanger (Designed by Fiuni Studio)

Fiuni infill micro-house–to be erected 2013 in central Stavanger:Dimensions5x5x5 m–entrance, sleeping room, bathroom+wc on ground floor–living room with kitchen on upper floor–roof terrace.

C2C–Acceptance

Recently the Nordic board of ministers arranged an architect competition–Nordic Chal enge–states that main design criterions shall refer to Cradle to Cradle-philosophy (C2C) –and where the essential paragraph says:….achieve ability to assemble, disassemble and reverse logistics (re-assemble) architectural components.By this statement the Nordic board of ministers confirm the importance of re-use/recycling on highest elaborated level possible–and that architects must design for such behavior-which was elementary in all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behavior world wide–until"Modern times"–our very brief, short sighted historic period where architecture is designed and treated as consumption goods.

Strategies for C2C–Promotion

The fiuni micro house (above) will be built/assembled without use of nails, bolts, screws and other assisting utilities.It can easily be disassembled and reassembled without disposal of any components.Materials used are expensive, high quality products.The house is consistent with demand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is given permission by building authorities.Nevertheless, it has been very difficult to engage authorized building companies to engage in the project.They like the design, sympathize with the general idea–and wish to join us in the future–or when we are competitive regarding costs.Authorities have worked out a model to claim duties/deposit in advance–for future building disposal costs.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is currently political immature–but would make C2C-architecture moneywise competitive.

Nordic board of ministers demand for C2C-behavior will imminently lead to updated and climate-friendly criterions for architecture.Meanwhile, Schools of architecture+design will eventually engage in design-methods for C2C–a new generation architects will be ready to re-establish and recreate architects governing position.

全球视角下的挪威建筑—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对挪威建筑师而言, 现代主义和建筑的各种“主义”姗姗来迟。同样, 欧盟指令、里约和东京大会关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等议题, 以及随后有关能源效率的建筑理念和实践等概念进入挪威也比较晚。当这些理念终于在政治、管理和专业领域并得以实施, 而其中的热点议题—如何设计和建造可持续的建筑—却似乎被曲解、不完全理解、忽略或者甚至不被喜欢。

当代建筑追求功能上的高效节能已经有55年的历史了。为了达到这样的标准, 墙体和屋顶厚度已是以往的3倍, 内部空间是封闭的, 需要机械通风;窗户和玻璃幕墙采用了3层玻璃, 一下子给人工作业增加很多困难。各种高科技的应用为节约和获得能源提供了支持, 然而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却大幅增加, 但人们往往忽略或低估了这一点。

糟糕的是, 建筑师根据考虑残酷的死亡 (这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态度) 的生命周期评论 (L C A) 标准设计的“可持续建筑”在未来必将成为巨大的垃圾堆。挪威的斯诺赫塔 (Snohetta) 事务所正在对正能源建筑 (Plus-energyarchitecture) 进行领先的研究和实践。正能源建筑是指建筑本身在其使用寿命中周期内产生的能源等于或多于其生产、功能和清理整个过程中使用的能源。这当然是一项非常可敬的成就, 但是, 斯诺赫塔的理论会让我们好心毁坏了建筑。从摇篮到坟墓 (变成垃圾堆) , 这难道是建筑美丽的结局?这仍然是不可持续的。生命周期评价 (LCA) 积极地关注能源, 但没有包含拆除建成的建/构筑物及构件所累计的能源消耗。当代建筑并没有为了今后的重新装配 (高循环利用率) 而设计为可拆卸为一块块的形式。包括多余能源建筑在内的当代建筑都被作为未来的垃圾而设计, 只有少量材料可以回收 (低循环利用率) 。

2012年挪威的典型场景:在那些直到近期才形成有活力的产业的偏远渔村, 居民拥有现代化的住房 (通常负债建造) , 因为没有工作和收入, 他们不得不离开渔村, 迁至中部地区, 一方面他们原有的那些昂贵的现代化住房被空置,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背负更多的债务 (如果可能的话) 建造新的住房,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们的房子也搬到城里去。这种想法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因为那是不可能的 (抑或愚蠢) 。

18~19世纪挪威斯塔万格 (Stavanger) 的场景:由于农业和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时的斯塔万格经济不断增长, 需要有相关技术的人, 农民和渔民离开自己的家园, 带着他们的房子前往斯塔万格, 在那里进行了重新建造。受保护的“斯塔万格老城” (Old Stavanger) 就是如此建成的, 如今这里已是极具吸引力的住所 (图1) 。

对中国当前场景的推测:由于大规模的城镇扩张, 还很新的建筑和住宅被拆除, 以建造更高、更密集的建筑。由于中国居民只能拥有建筑而非土地, 那么研究如何保存、移动和重新布置有用的建筑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

建筑师应必须对历史上的建筑实践的传统加以研究, 并最终获得灵感和知识, 以重塑未来的可持续建筑。

斯塔万格老城里农民和渔民的房子多以原木为材料, 表现出熟练技巧与精细建筑的结合, 每块木头都是定制的, 以便与其他构件匹配, 每块木头都标有名称和编号, 为组装、拆卸和逆向物流 (C2C, 从摇篮到摇篮) 做好准备。19世纪末, 挪威的企业家们开始原木房屋的产业, 包括医院、学校甚至教堂在内的原木建筑不仅在国内销售, 还出口到欧洲和非洲, 所有这些建筑都依照实用和先进的设计理念, 遵循C2C (从摇篮到摇篮) 的主要标准。

木教堂 (高层木制建筑) 的C2C

原木房屋技术多用于小型建筑中, 在尺寸及灵活、动态使用上存在局限性, 而通常以木教堂 (Stave Churches) 为代表的典型的“木制建造” (Stave Construction) 体现了对原木的另一种使用方法—无需使用钉子、螺栓、螺钉或其他辅助工具, 木柱和横梁便可自行锁定。以这种方式建造的建筑不仅可以完全被欣赏和理解, 而且以其极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受到赞誉, 最终还能够实现轻松的组装和拆卸 (图2) 。

木教堂完全是木制的, 柱、梁采用了原木的硬芯部分。建筑以巧妙、优雅的方式自行锁定, 锁定之处清晰可见, 千年来一直为人称道。木制的屋顶瓦片和墙面都经过柏油处理, 以适应潮湿的天气条件。

无论技术还是装饰方面, 木教堂的锁定方式和各种细节与中国的木结构建筑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使用的工具也很相似。

开展C2C实践有很多良好的出发点。首先就是给子孙后代提供了重新利用建筑构件的选择。据预测, 如果依然延续通常的设计方法, 用材继续增长未来将极其缺乏各种建筑材料, 因此C2C也许是必要的。而且, 高科技的发展速度提高了重新设置和持续更新技术的需求, 这会增加更多的能源消耗并产生垃圾。

C2C的理念能否丰富建筑的表达?

显然, C2C的理念要求建筑结构清晰可见, 以便人们在未来可以很容易地看懂和理解, 无需复杂或过时的辅助工具便可拆卸和重新组装建筑。建筑师将在原则性的细节上设计C2C建筑, 模拟完整的建造过程及逆向/解构过程, 并控制和负责C2C的全部可能。建筑师会发现, C2C理念在综合了建造方法、材料使用以及根据空间计划、景观、光线、活动对之进行组织的创作设计过程中是一个有意义的辅助工具, 提供了一系列被忘却和遗失的设计参考。

图3是培特·阿瑟 (Petter Aase) 和笔者为参加2000年奥斯陆新歌剧院 (New Opera House in Oslo) 竞赛而设计的C2C实验作品, 当时获得了采购奖 (purchase award) 。评审委员尤哈·莱维斯加 (Juha Leiviska) 表示, “这是我最喜欢的作品, 我们一半的评委喜欢它, 另一半则不喜欢它”。该作品将各种服务功能在动态、灵活的梁柱结构中进行垂直排布, 地面区域提供给公众和观众观看演出, 在各个方向上, 建筑都是开放的姿态, 以避免形成后院式的立面。建筑的胶合木立柱 (筒管) 和横梁在稳固的交接处相互咬合 (类似木教堂) 。

Fiuni工作室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方法, 目前工作室在斯塔万格正在规划一座容纳13间学生工作室的小型木制塔楼。建筑的所有构件都是预制的, 将于一处临时场地在4个星期内搭建完成, 可能在10年后拆除 (图4) 。

Fiuni设计的微型房屋将于2013年在斯塔万格市中心建成, 建筑尺寸5 m×5 m×5 m, 入口、卧室、浴室+厕所设在一层, 起居室以及厨房设于上层, 并设有屋顶露台 (图5) 。

C2C获得认可

最近, 北欧部长理事会组织了一个名为“北欧挑战”的建筑师竞赛, 竞赛发表的声明指出, 主要设计准则依据“从摇篮到摇篮”的理念 (C2C) , 基本内容为:“……具有组装、拆卸和逆向物流 (重新组装) 建筑构件的能力”, 这比可能的、最为细致的描述方式确认了再利用的重要性, 建筑师必须以此为原则进行设计。这是世界范围内所有建筑活动历史中最基本的原则, 直到“现代”这一人们目光变得短浅的短暂历史时期, 建筑才被当作消费品设计和看待。

C2C的推广策略

Fiuni设计的微型房屋将不使用钉子、螺栓、螺钉和其他辅助工具, 便可以轻松拆卸并重新组装, 任何构件都不会被浪费。房屋采用高品质的昂贵材料, 符合条例和规范的要求, 并获得建设主管部门的许可。但是, 要找到有资质的建筑公司参与项目还是相当困难。他们都很喜欢这个设计, 认同这个理念, 但他们希望未来或者建造成本更有竞争力时再加入项目。

管理部门制定了模型, 为未来建筑的处置成本提前明确了责任和保证。实施这个模型目前在政治上仍不成熟, 但将会使C2C建筑的成本更具竞争力。

成长的摇篮作文 篇5

刚来西山是,我对学习是厌恶的,还有些叛逆,但是,来到这里之后发现这里和我想象的不一样。

走进教室,似乎闻不到了“难闻”的书味。习惯地来回走到靠后的组委,无聊般的趴在坐姿山,两眼无神地东望望,西看看。我突然发现整个班只有我一个人趴着,我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将头抬起来认真听起课来。“铃铃铃”不一会铃声响了。嗯?平时怎么等都等不来的铃声今天怎么这么快就响了?难道坏了?

到了晚上,同学们来到操场开始练习打拳,晚上大家都格外精神,拳头挥得呼呼生风,这段时间感觉身体也强壮了很多。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大声地,全神贯注地读着语文。我跟着同学们一起读书,不知不觉就沉醉进去了,一起读书。在这种学习氛围内,不知不觉时间走了一个月了。

“咚咚,咚咚”似乎听得到自己的心跳,这一个月对我的检验,这手中的笔就像跳动的精灵一样,不像从前那样卷子看着我,我看着卷子,互相发愣,衣服蛇也不认识谁的样子。现在的我已经今非昔比了。我现在居然有了快发卷子的心情。

“哈哈,我进步了!”从曾经的“学渣”已经晋升为“学民”了。我要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还能继续进步,争取早日晋级为传说中的“学霸”相信我的爸爸妈妈知道,一定会非常高兴吧?

围棋新秀的“摇篮” 篇6

美丽的天台山,是集儒、释、道于一体的钟灵毓秀之地,常年云雾缭绕。登高远望,大地如一个巨大的棋盘,隐现于白云间的一个个山头,仿佛有人执子在进行一场酷烈的撕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此仙山灵气的天台人,那围棋下得如有仙人指点,神出鬼没。自古以来,天台涌现出一大批有传奇色彩的围棋高手。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其中,东汉时期剡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巧遇桃源二位仙女并得到指点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

在传承中制定“新标准”

天台围棋风盛行,围棋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天台能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围棋之乡,有其深厚的围棋文化根源。天台县赤城街道第三小学围棋氛围正是在天台山浓厚的围棋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学校创办于民国初年,是天台城区最早的4所小学之一。前身是“赤华女子学校”。民国十八年(1929年)定名为文华小学二部,1956年11月改名天台城关镇第三小学,2003年始称天台县赤城街道第三小学。

学校围棋活动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十分活跃,文革期间,师生仍然悄悄学弈。1974年,学校培养出天台第一个浙江省围棋冠军金茜倩,她在浙江省少年儿童围棋赛中战胜马晓春、陈临新、程征宇、平晓虹等优秀棋童。1976年,9岁的俞斌再次获得全省儿童组冠军。从此,赤城三小的围棋教学开始走向辉煌。上世纪70年代,学校培养出的王慧、朱菊飞等优秀棋童相继成为国家队队员。上世纪90年代,袁卫红、许顿、孙丹、孙明杰也成为国内知名的围棋职业棋手。其中女棋手曾多次出访日本,战胜日本顶尖职业女棋手,受到围棋泰斗吴清源的赞扬,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赤城三小也因此享有围棋新秀“摇篮”的美誉。

1988年,学校在一年级开设了围棋课,2008年学校在一年级至三年级开设了围棋课,2011年全校六个年级均开设了围棋课。为此,学校结合学生实际,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基本思路,制订了围棋课程标准。围棋课程标准充分强调开展围棋活动的作用和意义,确定围棋教学的基本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围棋教学的开展方法和注意事项。

品牌来源“得力举措”

赤城三小在围棋竞技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之后,学校坚持弘扬围棋文化,积极推进围棋普及教学,并推进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教学为中心,特色为导向”为办学思路;以“开展围棋活动,办好特色学校,促进智力发展,全面提高素质”为办学宗旨;以“普及围棋知识,发展儿童个性”为办学目标,把开展围棋活动作为重头来抓。学校的目标是人人了解围棋文化,人人懂得下棋,人人学会下棋。为实现这个目标,打响学校特色品牌,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得力举措。

把围棋文化融入到校园坏境布置中 学校利用宣传窗、走廊、围棋专用教室、礼堂等,布置各种围棋知识图片。这些图片有围棋三字经,有棋诗,有活动照片等。不少棋语寓含人生哲理,帮助学生增强对围棋的了解,提高学生学棋的兴趣和信心,也让学生了解围棋既有竞技性,又有娱乐性,它是集德、音、体、美于一身的活动和运动项目。走进学校,围棋氛围特别浓郁:屏风写着“开展围棋活动,提高全面素质”,校门正前方的“聪明的孩子爱下棋,下棋的孩子更聪明”标语分外醒目。

开展形式多样的围棋活动 学校组建业余围棋训练队,提高小棋手的竞技能力;组织围棋课外兴趣小组,让更多学生接受围棋文化熏陶;组织围棋知识宣传队,开展围棋知识宣传;同时,学校还组织开展围棋教学比赛和围棋段级位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棋艺,又让围棋文化在学生心里深深扎根。2011年度第一学期,学校为每个班级配置了围棋和棋具,学生参与围棋的热情空前高涨。2012学年,学校成功举办了首届围棋节。通过团体赛、个人赛、文化知识竞赛、围棋文化知识图片展等各种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围棋活动中来。围棋节每年举行一次。

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围棋文化建设 要使围棋文化再上台阶,必要的宣传报道是经验的传播,大力发挥网络的舆论导向作用。学校相继建立了围棋网站,即天台围棋教育网,搭建了少儿围棋网络对弈平台,开通了学校围棋博客和师生围棋论坛,通过网络加深学生对围棋的了解,提高学生参加围棋活动的热情和兴趣,营造了浓郁的围棋氛围。

完善围棋教学评价 围棋教学评价力求发挥反馈、调节和促进课程发展的功能,既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评价,又要求教学注重实践、注重探索,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作出评价。以综合围棋能力为核心,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以此鼓励学生学习。教学评价制度又包括教师教学的评价制度,用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编写围棋教学校本教材 全校开设围棋课,需要一本适应各个年级需求的围棋教学教材。为此,学校成立了围棋校本教材编写小组,并以2011年底前完成校本教材编写。教材从认识围棋、棋盘开始,逐步了解围棋的规则以及一些基本布局、战术。同时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学棋中得到快乐,也懂得人生的道理。校本教材简单、易懂,强调实践性、开放性,淡化课程的学科性。

“以棋育人”是总目标

健全围棋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每隔3年都要制订特色发展规划和长期发展目标。围棋特色活动规章制度健全。这些制度包括特色领导小组职责、教练员职责、师生训练制度、围棋教学管理制度、围棋成绩评估制度、段位星级班级评比细则等,使学校开展的活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以保证围棋特色的优先发展。

加强品牌棋手的培养。学校长期以来一直有围棋新苗的摇篮美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曾经培养了包括世界冠军现国家围棋队总教练俞斌在内的一大批围棋高手,他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以优异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因此,品牌棋手的培养对推动学校围棋教学的开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培养更多的特长生,学校一方面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另一方面采取教练员负责制,利用课余时间对一些有潜力的小棋手加以培养。

加强围棋课题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围棋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就着手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探究,论文多次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截止20013年12月,学校已经有多个国家、省、市、县级课题结题,论文在省级以上获奖8篇,市级以上课题结题13项。2010年,学校结题的国家级课题《围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研究》获全国中小学棋类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2013年12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围棋提高班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费城:美利坚摇篮 篇7

故都新姿

此次费城之行, 我是从纽约乘车前往的。汽车在高速公路疾驰, 两个多小时后临近费城时, 一抹淡淡的绿色便映入眼帘, 路边绿化带上的植物随风摇曳吐露着新绿, 随路延伸, 好似一串长长的翡翠项链镶嵌在道路两旁。这些长青植物, 修剪的不是很整齐, 自然生长的成分更多一些, 给人一种无拘无束之感, 倒是很符合美国人那种强调独立的性格。在这绵延的绿色相伴下, 我们很快走进了费城。

到达费城, 安排好住宿, 我便在当地好友的陪同下走上街头, 欣赏起这座城市的风景来。漫步街头, 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古朴, 费城的高楼大厦不多, 很多房屋是红砖建造的低层建筑, 或是尖屋顶, 或是平缓的坡屋顶, 一看就是老建筑, 它们掩映在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新建筑中, 散发着一股悠悠古韵。城中的道路既有车水马龙的宽阔大道, 也有石子铺路狭窄小巷, 这些小巷中的青石路, 很像我国江南一些历史名镇中的小路, 悄无声息地透着一种历史沧桑感, 每当有人骑自行车经过时, 车身在一块块青石上上下颠簸, 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这响声犹如音律简洁的怀旧曲, 与视觉融合到一起, 一下将我的思绪拉向几百年前, 仿佛看到了当地人昔日的生活场景。这样的石子路小巷, 费城市中心有很多, 一座大都市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区, 能完好保留如此多上百年前的小路, 在我到过的城市中并不多见。

行走中, 给我视觉冲击最大的是满目青翠的绿色, 目光所及之处, 一片郁郁葱葱。费城的大街小巷旁, 栽满各种大树, 这些树木高大挺拔, 整齐的排列在道路两旁, 硕大的树冠伸展开来, 太阳升起时, 如同一把把张开的遮阳伞, 为行人遮挡着炙热的阳光, 送上一份惬意。高矮不一的建筑旁, 因地制宜铺着大大小小的草坪, 这些草坪, 大的上百平方米, 小的几平方米, 好似一块块铺陈在大地上的绿色地毯, 与蓝天、白云, 周围色彩各异的建筑交相辉映, 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从旁走过, 带着泥土的芬芳的小草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给人一种神清气爽之感。

费城市内还建有很多景致不同的公园, 其中最著名的是占地1600公顷, 沿斯库尔基尔河而建的费尔蒙特公园, 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 园内栽种着大量树木、花草, 建有各小景, 到处绿意盎然, 充满诗情画意, 置身其中, 可以想象的出, 当夏季来临时, 这里一定鸟语花香, 蜂飞蝶舞, 是人们休闲的绝佳之地。

历史厚重

欣赏了一番市容街景后, 好友带我来到“国家历史独立公园”, 他告诉我:“这里浓缩了美国独立的历史, 有很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独立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古迹之一”

“独立宫”位于公园正中, 是一座典型的18世纪乔治亚式二层建筑, 红砖墙面, 白色门窗, 主楼上方伫立着高高的白塔, 塔尖直指苍穹, 大有刺破青天之气势, 原是英属宾夕法尼亚州政厅。

走进“独立宫”, 里面的房间都不大, 但每一间都与美国的诞生和此后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一间几十平方米的会议室里, 十几张桌子仍按当年的摸样摆放着, 桌上文具盒里的墨水虽已干涸, 但昔日使用的羽毛笔依然还在, 一些桌子上还散落着纸张, 远远望去, 好像与会者们刚刚签署完重要文件离席而去……

从独立宫解说员那得知, 1776年7月以后很多年间, 美国历史上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都与这座二层小楼紧密联系在一起;1787年5—9月, 乔治·华盛顿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 与会者经过4个月的激烈争论, 最终达成共识, 起草并通过了美国至今依然奉行的宪法, 奠定了美国的政治基础;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后, 从1790年到1800年10年间费城一直是美国的首都,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离开“独立宫”, 独立公园里种植的13棵大树吸引了我的眼球, 这13棵大树粗壮伟岸, 枝繁叶茂, 朋友告诉我, 它们代表着当年签署独立宣言的13个英属殖民地, 看着这一棵棵参天大树在园林工人照料下生长的郁郁葱葱, 我想:这13棵大树在美国人眼中, 已不是普通植物, 它们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 同时也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美国人——今天的发展来之不易。同时我发出由衷感叹:将具有重要意义的古迹, 用开辟公园的形式保护起来并开辟成展馆, 这种把历史遗迹置于优美环境之中, 让人们在赏心悦目的景色中回顾祖国诞生历程的方法, 可谓匠心独运。

百花飘香

这次到费城正好赶上费城国际花卉展。每年春季举办的费城国际花卉展, 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室内花卉展。展览由“宾夕法尼亚州园艺学会”主办。“宾夕法尼亚州园艺学会”成立于1827年, 是美国第一个园艺学会, 他从成立那天起, 就确立了“用园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营造优美居住环境”的办会宗旨, 开始致力于花卉园艺知识的普及和环境保护工作。第一届花卉展举办于1829年, 当时只是会员之间展示自己种植的奇花异草、交流园艺经验的一个简单活动, 结果一推出立即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从此一发不可收, 一年一年办了下来, 以至如今已发展成拥有14公顷室内展区, 年吸引25万多世界各国游客的全球最大的室内园艺花卉展, 而每年花卉展举办期间, 整个费城就像迎来了盛大节日, 满城都飘着沁人心扉的花香。

今年的国际花卉展云集了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参展商, 他们携带的奇花异草, 裹挟着各自国家的风韵, 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有的宛如含羞少女, 低首垂腰, 含苞待放;有的好像妩媚娇娘, 热情奔放, 风情万种——来自泰国的蝴蝶兰, 粉色的花瓣娇艳欲滴, 如靓丽的蝴蝶, 亭亭玉立在枝头, 一副振翅欲飞的神态;日本的樱花, 层层叠叠、色彩斑斓, 在碧绿的枝叶映衬下尽情绽放, 向过往行人送上甜美的微笑;美国的红玫瑰, 花团锦簇, 娇艳似火, 时时传递着喜庆的信息⋯⋯这些植物界的精灵们, 汇聚成姹紫嫣红的花海, 争奇斗艳、尽显风姿, 将美诠释的淋漓尽致, 给人们带来美不胜收的视觉享受, 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会心花怒放、心旷神怡, 沉浸在花香中流连忘返。

花展期间,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 除了美景、花香, 还有主办者的办会理念。费城国际花卉展与在荷兰、德国等国家举办的其它国际花卉展有一个最大的不同, 其他花卉展都是针对专业人士、机构, 以商业目的为主, 而费城国际花卉展则把广大老百姓作为面对的主要对象, 把向普通百姓宣传园艺对生活品质的提高和环境美化对生存环境的好处放在首位, 因此展会期间, 他们请来很多知名园艺专家, 免费开办“花卉栽培养护”“盆景造型技巧”“插花基本常识”“家庭庭院景观设计维护”“环境治理保护”等各类讲座, 向人们传授相关知识, 整个展会到处洋溢着关注普通人生活的气息, 充满了亲和力。

如今, 一年一度的国际花卉展, 已经成为费城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 每当开展之际, 整个费城就像迎来了盛大节日, 满城都飘着沁人心扉的花香。

法企:奢侈品牌的摇篮 篇8

高贵富裕的贵族血统

法国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16世纪, 法国跻身于欧洲列强之林, 人口和军事力量居欧洲各国之首, 影响遍及全球。其优秀发达的文化也被欧洲其他国则, 就会被认为不配为这些高傲的人服务。

法国宫廷的贵族文化传播到了民间, 影响到法国人的衣食住行和举止规范, 进而影响到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 形成了其高尚独特的品味和追求, 从此优雅和浪漫成了法国人的代名词。在这种高贵奢华的贵族气息的滋养下, 法国出现了香水、服装、箱包等众多的奢侈品牌, 这些奢侈品都无一例外地继承了奢侈品高贵、精致、傲慢、居于上层的艺术气质。这种追求高端的理念还逐渐影响了世界, 带有浓郁法国文化气息的奢侈品无声无息地渗透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浪漫独特的艺术气质

奢侈品审美的终极目的是艺术, 艺术是奢侈品的灵魂。有人说金砖是奢侈品, 但金砖太原始, 只是贮藏财富的手段;有人说挂在脖子上的大金链子是奢侈品, 那充其量只是没有文化的暴发户炫富的资本;最后, 卡地亚把金子做成了一款三环戒, 说“这是奢侈品”, 这次大家都点头赞成, 因为它出身名门, 线条优雅, 创意独特, 三个金环相互环绕在一起象征着友谊 (白金) 、忠诚 (黄金) 和爱情 (玫瑰金) , 又附上一个创意之初的悠久而感人的友情故事, 完美地演绎了永恒不变的爱。这就是奢侈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注定它只能扎根于法兰西这片深情而浪漫的土壤之中。

从十七世纪起, 法兰西文明使整个欧洲为之倾倒。从文艺复兴运动到启蒙运动, 再到新古典主义, 每次欧洲掀起的波及世界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的艺术风潮中, 法兰西王国都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法国大革命更使法国成为人类进步的中心以及文明先驱和精神王国。法兰西诞生一批受人称颂的艺术家, 或引领了当时的艺术思潮或推动了艺术观念的变革, 如法国的卢本斯、马奈、保罗·塞尚、莫奈等。巴黎作为欧洲的文化中心历经数百年而不衰。美丽迷人的巴黎建筑风格古朴雅致, 文化形式丰富多彩, 娱乐方式文雅高尚, 艺术氛围独特浓厚。正如朱自清在《欧游杂记》中所说:“巴黎人的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巴黎人的雅, 是在不知不觉中浸润出来的, 因为巴黎的空气中无时无刻不飘荡着一种独特的浪漫气息。

在这种独特艺术气质的浸润下, 法国的奢侈品牌不断汲取周围艺术的营养, 激发品牌新的活力, 受到大众的欢迎和追捧。上世界初期, “新艺术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 它强调用图案装饰, 效果直观可见, 把浮世绘、巴洛克、洛可可等多种不同的风格融会其中, 进而出现了它不可缺少的元素“流动的S型”, 例如蜿蜒的枝叶, 藤蔓和花朵等都是“流动的S型”的典型代表。在此风潮影响下, 卡地亚设计出著名的“花环风格”“装饰艺术风格”首饰, 著名的水果锦囊系列, 造型历久不衰, 又有强烈的时代感, 成为了奢侈品里的艺术经典。法兰西的奢侈品就是在这种独具艺术气质的国度的滋养中, 不断散发出强烈持久的生命力。”

优越潇洒的生活方式

“不艺术就不是上等人”, 这正是奢侈品向人们传递的信息。都说法国人崇尚浪漫、潇洒的生活方式。法国人热爱生活, 也很会生活。法国是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2000年起实行35小时每周的工作制, 除了每年法定的节假日, 一年带薪假期为五周。休闲, 据说是中世纪贵族遗风, 如今法国人予以发扬光大, 赋予现代的形式与内涵。潇洒悠闲, 是法国人的清雅情趣也是法国人的生活艺术。潇洒不是懒散, 而是开拓生活空间, 追求艺术品位, 提升生活境界。潇洒是一种人生哲理演化而来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是超凡脱俗的一种生命自由度。正是因为如此, 法国人有时间有心境充分地品位和咀嚼那些做工精良, 服务上乘、内含丰富、艺术气质独特的奢侈品, 细细体会其中蕴含生命的深邃滋味。

法国人自我感觉良好, 往往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法国人打心眼里瞧不起美国人, 也觉得比其他欧洲人高明。这种优越感来自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自豪感, 也可以说是孤芳自赏, 自鸣得意。法国人往往沉湎于往日的荣耀和文化艺术的辉煌之中, 在欧洲文明史上, 法国曾扮演过先知先觉者的角色, 几乎事事都开风气之先。民主、法治、文艺、哲学以至礼仪、美食等等, 法国都走在别国前面。

法国人爱奢侈品, 为的就是在烦扰喧嚣的尘世中寻找一点高尚的艺术品位, 从精致的奢侈品中去品味人生的隽永, 追求一种精神享受。与其说法国人爱奢侈品, 不如说他们爱这种高傲脱俗的生活方式。法国人的奢侈品文化充分体现了法国人的生活品位、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奢侈品不仅具有精致、高雅和浪漫的特点, 同时也能够彰显高人一等的身份地位, 与法国人自身的优越感相契合。

藏家是画家成长的摇篮 篇9

可概括为哺育反哺和互为人师。

画家要靠藏家哺养和提供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资助

和文化资源。

一个几百万的巨大书画家群体,

不由社会收藏家分散哺养,

而由国家财政去哺养,既不明智,也不可能。

画家与藏家的社会关系,可概括为哺育反哺和互为人师。画家要靠藏家哺养和提供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资助和文化资源。一个几百万的巨大书画家群体,不由社会收藏家分散哺养,而由国家财政去哺养,既不明智,也不可能。

藏家“养”画家,古而有之

国画家由社会上藏家哺养,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必有其道理。从经济学意义来说,社会上职业国画家是自谋职业,能帮助政府减轻就业压力,拉动了造纸、造墨、制笔、消费、客运、餐饮、传媒、旅游、鉴定、评论、保险、装裱、金融、画廊、会展、收藏、拍卖、印刷、出版文化虚拟资本市场诸多行业的兴旺和就业。另一方面,国画天生是富人加文人消费的艺术,是高级奢侈品。社会就业和经济平衡在于社会财富的流动,资本总的运动规律之一是财富越来越集中到极少数人手里,从而形成最富裕阶层。富裕阶层人数总是社会的极少数,比起大多数人口,消费的物质产品总量非常有限。要调动他们的消费,消费类似奢侈品的艺术品,在中国,最大的艺术品市场是国画,其次是书法。那么,把富裕阶层的货币资本引流一部分到国画行业消费,是社会财富再分配,也是社会对富裕阶层手中货币资本的社会自然调节和再平衡。否则,富裕阶层手中的货币资本越积越多,无法引流到许多文化产品行业消费,这样,国画和文化产业发展不起来,富裕阶层的货币资本也没有投资出路。

画家亦会“反哺”藏家

当社会富裕阶层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会出现精神贫困或叫精神饥饿。国画可起到解除富裕阶层精神贫困、精神饥饿困扰的作用。国画有着陶冶情操、提高生活品质、充实文化生活、寓教于乐的社会功利性。作为富裕阶层,用货币资本换来的国画欣赏消费,并不像物质产品那样因消费而被消灭。文化产品的消费就是欣赏,欣赏就是消费。这些文化资本财富是能流动的,可凭拍卖证明在拍卖行转拍出手,转化为货币资本。金融资本介入之后,亦可抵押贷款。藏画于民,就是藏文于民。这些文化产品都藏到国库里,怎么发挥它原始意义上的价值和社会功效性呢?

藏家是画家文化生产资料提供者

作为国画家而言,直接文化生产资料首先就是可作为参照物的历代大师、大家的原作。任何画家都有一个对着葫芦画葫芦的起步过程,离不开临摹历代大师、大家、名家名作这一步,如经营位置、皴法、用笔用墨、造型等诸多方面可直接从前人那里学来。至少在清末民初,国画家临摹历代大师、大家、名家作品的来源,不是国家藏馆,而是民间收藏家那里。

几千年来,中国画家主体是民间的国画家群体,他们都是从私人藏家那里获得了这一直接的、珍贵的文化生产资料。近代的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无不是这样。当代画家,特别是基层画家根本无法看到历代大师、大家和名家原作,只能看到一些印刷品,有的连印刷品都看不到。从1950年至1980年,中国收藏市场连名都不存,何以有多少藏家?正因为藏家形成了历史性断层,国画家也形成了历史断层。这个藏家断层还可追溯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积贫积弱的中国人长期处于躲藏之乱世,这对国画收藏是毁灭性的。作为画家的天然摇篮,藏家的失去就使三代国画家(尤其1956年至1980年出生的两代)的直接文化生产资料空缺断层。国画文化生产资料空缺贫穷,必然是国画家艺术水平的空缺和贫穷,这也是国画出现明显历史断层的直接原因之一。

中国画在本质上是它的中华民族文化性,包括了从中华远古先民以来所创造的所有一切文化形式。人们笼统、模糊、大概称之的所谓“古董”,就是国画家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当代理论家们和卓有成就的画家们,往往都谈到过文史哲的修养。其中,仅就对历史的修养而言,很少有人谈到过对中国古董欣赏和研究问题,这是很不具体的。国画家从收藏家那里获得这本实物形态文化历史书作为文化生产资料,就是史的修养。毕加索曾对林风眠说,真正的绘画在中国,你到欧洲的各个博物馆看看中国的瓷器就知道。作为国画家,应虔诚地从收藏家那里,把古董作为一部文化历史著作去认真阅读,心领神会其“文”质,其国画才有品格,才会雅致,才会高古,才会入正脉。

开放:学生快乐习作的摇篮 篇10

一、创作时间的开放, 求突破

一星期两节作文课, 规定题目。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按部就班地学习如何审题、选材、开头等写作技能, 然后创作。这种模式持续了几十年, 结果培养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大家“谈作色变”。学生习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而学生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 包括万象。很多富有价值的生活资源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成为习作的内容, 而要等到作文课堂中进行回忆, 其价值和意蕴必定会大打折扣。于是, 我们尝试改变这种传统做法, 习作题目不是当堂布置, 也不要求当堂完成上交, 而是提前布置相关主题, 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查阅资料, 去观察、访问、研究。如写《我的爸爸》, 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爸爸一段时间, 并做好记录。再访问妈妈、爷爷、奶奶、邻居等, 进一步深入了解爸爸, 然后翻阅别人是如何写此类文章的, 最后综合借鉴他人的表达、布局谋篇, 写出一个真实的爸爸。比起以前那种坐在教室里冥思苦想, 绞尽脑汁编出的“假爸爸”, 这种写作方式更有价值, 更有收获。

二、表达形式的开放, 求个性

习作是学生自我情感、自我认知、自我思想的自由倾诉, 是学生与别人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 学生的习作就不应该套用什么方式, 就不应该固定什么模式, 也不应该给予什么方法, 而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体验感受, 并将其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 这样就可以写出一篇文质兼优的文章。因此, 我们的习作教学应该树立淡化方法指导, 强化情感体验的意识, 在表达形式上求开放, 求个性。不同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擅长, 自由选择表达形式, 用最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表述自己独到的观点。更多地放手给学生, 鼓励学生写自由文, 不给他们任何限制, 让他们自由创作, 任意表达。由于这样的文章是学生自己主动写的, 他们轻松表达, 放得开, 毫无顾忌, 自由驰骋任翕张。文中没有了人云亦云的假话、套话、空话, 不再是他人作品的复制品, 从而变得更有童趣、情趣、生趣。

三、选材的开放, 求“活水”

(一) 联系生活, 拓展思路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尽可能多的精彩纷呈的活动, 开阔他们的视野。因为活动可以为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提供无限的空间, 能够调动其所有的感官。用学生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 品味人生。把用眼看到的, 用触觉感受到的, 用心揣摩到的一切事物用笔记录下来, 让作文成为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每一天的生活都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生活的真谛。或大或小, 或浓或淡, 学生接触生活, 体味生活自然会产生许多主观想法, 而在选取生活中最精彩、有趣的, 值得回顾的设想, 疑惑不解的问题会通过语言文字泉涌而出,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 为他们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品味生活, 广开材路

大多数学生生活内容单调, 课余生活没有什么色彩可言。学校、家庭为学生提供的课外生活比较狭窄, 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 我们清楚地看到, 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的素材。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我们只能在捕捉多元化生活的前提下, 挖掘写作的素材。如指导学生观察自己家庭的一日生活, 选一个面表现普通家庭的缩影;指导学生观察班内一日生活, 选一个观察点反映班级动态的剪影;利用五分钟晨会或班会时间向学生介绍家乡的情况或就某一个问题进行一次小小的辩论等等, 激发学生创作的情趣, 增加写作的内容, 开拓作文材路。同时, 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到广阔的生活园林中去折枝采叶, 到广阔的智慧海洋中去拾珠吸露。那一枝一叶、一点一滴, 及时搜集, 做好记录。日积月累, 便会汇成材料的海洋。到那时, 学生再也不会因没有作文材料而犯愁了, 他们定会胸有万壑, 倚马千言。

(三) 指导生活, 提炼素材

指导生活就是指导学生多做、多练、多“玩”。小学生既要踏踏实实地学习, 又要学会痛痛快快地“玩”。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可谓应有尽有, 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玩中思, 在玩中悟, 才能真正走进生活, 感受生活中的习作素材, 用心灵去感受, 去体验, 去创造。写作材料定会如“源头活水”汩汩而来。

四、评价形式的开放, 享喜悦

面对学生写出来的文章, 我们应该多一点肯定, 哪怕一词一句, 一个好的开头或结尾, 一个好的比喻或细节, 都要给予肯定, 让他们尝到写作的甜蜜, 享受写作带来的快乐, 从而更加地激发写作兴趣。此外, 在批阅作文时, 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做到因人而异, 区别对待, “多一把尺子”打造一批写作高手。同时, 教师在给学生作文评语的时候, 要多用一些鼓励的语言, 让其在师生间架起情感的纽带和桥梁, 把彼此的心拉得更近。

摇篮里的猫 篇11

He came to the world in the usual way

But there were planes to catch, and bills to pay

He learned to walk while I was away

And he was talking ’fore[即before] I knew it, and as he grew

He’d say, “I’m gonna be like you, Dad

You know I’m gonna be like you.”

*And the cat’s in the cradle[摇篮] and the silver spoon

Little boy blue[忧郁的] and the man on the moon

“When you coming home, Dad?” “I don’t know when

But we’ll get together then

You know we’ll have a good time then.”*

My son turned ten just the other day

He said, “Thanks for the ball, Dad. Come on, let’s play

Can you teach me to throw?” I said, “Not today

I got a lot to do.” He said, “That’s okay.”

And then he walked away, but his smile never dimmed[暗淡]

And said, “I’m gonna be like him, yeah

You know I’m gonna be like him.”

Repeat*

Well, he came from college just the other day

So much like a man I just had to say

“Son, I’m proud of you. Can you sit for a while?”

He shook his head, and he said with a smile

“What I’d really like, Dad, is to borrow the car keys

See you later. Can I have them please?”

**And the cat’s in the cradle and the silver spoon

Little boy blue and the man on the moon

“When you coming home, son?” “I don’t know when

But we’ll get together then, Dad**

You know we’ll have a good time then.”

I’ve long since retired and my son’s moved away

I called him up just the other day

I said, “I’d like to see you if you don’t mind.”

He said, “I’d love to, Dad, if I could find the time

You see, my new job’s a hassle[麻烦], and the kid’s have the flu[流感]

But it’s sure nice talking to you, Dad

It’s been sure nice talking to you.”

And as I hung up the phone, it occurred to[想到] me

He’d grown up just like me

My boy was just like me

Repeat**

We’re gonna have a good time then.”

我的孩子那一天来到人世

就像其他孩子一样降生

但我还要赶飞机,缴账单

我不在身边时他已学会走路

不经意间他已学会讲话,一天天长大

他说:“爸,我将来要像你一样

我将来要像你一样。”

*小猫和银勺子待在摇篮里

小男孩忧伤时,男人却在月亮上

“爸,你什么时候回家?”“我不知道

但我们到时会在一起的

我们会一起度过美好时光。”*

儿子转眼就十岁了

他说:“谢谢你送给我的球,爸。来,一起玩吧

你能教我投球吗?”我说:“今天不行

我还有很多事要忙。”他说:“那好吧。”

他走开了,依然笑嘻嘻的

他自言自语:“我将来要像他一样,没错

我将来要像他一样。”

重复*

那天他从大学回来

他已长大成人,我不由说

“儿子,我真为你自豪。能陪我坐一会儿吗?”

他摇摇头,笑着说

“爸,我回来其实是想借你的车匙

待会儿见吧。你能借给我吗?”

**小猫和银勺子待在摇篮里

小男孩忧伤时,男人却在月亮上

“儿子,你什么时候回家?”“我不知道

但我们到时会在一起的**

我们会一起度过美好时光。”

我早已退休,儿子也搬了出去

那一天我给他打电话

我说:“我想去看看你,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他说:“那太好了,老爸,如果我有时间的话

瞧,我的新工作一团糟,孩子得了流感

但真高兴能和你聊聊,爸

真高兴能和你聊聊。”

我放下电话,忽然意识到

他长成了像我这样的人

我儿子就和我一样

重复**

我们会一起度过美好时光。”

歌的故事

在星光璀璨的美国流行音乐史上,Harry Chapin从来不是最闪亮的一颗。但提起他这首自述性的名曲,许多资深歌迷依旧难以忘怀——这不,《怪物史莱克3》又让它重新勾起我们的回忆。

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摇篮 篇12

一、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铺设创造之路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以往我们的教学模式是重视研究如何才能教会幼儿,教学时往往采用“嚼了喂”的方法。在教育时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孩子的“学”。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只是简单地把“成品”展示给幼儿,然后教师单向地对幼儿讲解,并进行多次示范,让幼儿按照范例来完成练习,教学的目的只是单一地把知识传授给幼儿和对幼儿进行技能的训练,致使幼儿一旦离开教师的“教”就会束手无策。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这种教育方式实际上是把我们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强加到幼儿身上,从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忽视了对幼儿素质方面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需要转变这种教学观念,把幼儿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认识到教会幼儿动脑筋和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才是教育的根本,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技能。

2. 改变育人方法

幼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总喜欢问“为什么”,以前,我们一旦遇到幼儿向我们提出问题,问“为什么”时,我们就会直截了当地把答案告诉幼儿,至于中间的来龙去脉只字不提,碰到有些刨根问底的幼儿,我们也可能只是一带而过,这样就忽视了对孩子探索问题的兴趣的培养,我们要改变这种方法。记得一次游戏活动时,津津小朋友问我:“老师,船为什么不会沉呢?”有的老师可能会直接把答案说出来,而我所做的并不是马上告诉他问题的答案,而是端来了一盆水,和孩子们一起做了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不会沉的实验,让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出其中的道理,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既有利于幼儿能力的提高,同时又能让幼儿对问题的答案掌握得更牢固,一举两得。

3. 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幼儿的创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只有在具有求知欲的教师的指导下,才会有更多的创造机会,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满足创造型幼儿的需求。如果我们的教师本身不是创造型的,那么幼儿创造的机会就会很少,所培养的幼儿也不可能是创造型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启发他们先发现问题,然后教师再给予一定的指导,使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要激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激发幼儿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幼儿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鼓励他们不怕困难,积极地去探索,解决难题。

二、解放儿童,点燃创造火花

1. 尊重幼儿的自由

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我们不可以以一个独裁者的姿态出现在幼儿的面前,时时处处规定幼儿可以怎么做,不可以那么做。在孩子活动的时候,我们总是指手划脚,横加干预,那么势必会影响幼儿的活动质量,降低幼儿对活动的兴趣,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我们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幼儿一起活动,要让幼儿知道老师是十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是他们的大朋友,消除了幼儿的恐惧和不安以后,才能让幼儿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快感,才能在活动中迸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性。教师要少对幼儿说“不”,多对幼儿说:“让我们去试一试吧!”“可以的!”“你真动脑筋!”之类的话,要经常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欣赏幼儿,使幼儿能在一个宽松、民主、自由、愉快的气氛中思索、想象。当幼儿偶尔犯错时,要宽容对待,正面引导,因为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对幼儿有着暗示作用,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2. 启迪幼儿的兴趣

幼儿喜欢幻想,富于想象,幼儿的创造性是自发的,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创造性想象引起的,但是幼儿的创造性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受兴趣的影响很大,兴趣可以激发幼儿创造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当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自己最喜欢和最感兴趣的,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这对幼儿的创造是十分有利的,自主选择的活动最容易诱发幼儿的创造性。这时候如果我们教师给幼儿规定好谁去玩这个游戏,谁去玩那个游戏,而根本不去考虑幼儿真正喜欢玩的是哪个游戏,那么游戏将只是一种活动形式,就没有真正的意义了。我也有这种体会,有时侯让孩子自己选择游戏,很多幼儿选了同一个游戏,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便强制让一些幼儿去玩别的游戏,每次他们都是很不情愿,在这种情绪状态下,还谈什么创造呢?

3. 拓宽幼儿的活动空间

现在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为了孩子的“安全”,便不让他们东走西窜,碰这碰那,把他们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环境里。其实,这是对孩子头脑的一种禁锢,对他们发挥创造性是很不利的。我们可以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努力拓宽幼儿的活动空间,扩大幼儿的视野,可以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活动、去学习,让他们亲自去看一看、去摸一摸、去闻一闻,从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春天到了,我们带孩子到公园去观察,这时孩子会发现树变绿了,草也变绿了,花开放了,对孩子来说,发现就是一种创造。孩子的每一次发现都会令他们欣喜万分,欢呼雀跃。记得一次户外活动,小朋友自由活动,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他们都围在一起唧唧喳喳讨论着,有的甚至趴在地上,我走近一看,原来他们都在看地上的蚂蚁,看我走过去了,有几个小朋友就问:“老师,蚂蚁这么小怎么能搬动比它大这么多的东西呢?”“老师,为什么蚂蚁走路的时候像我们小朋友排好队一样的?”他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直到回到教室还在讨论。如果没有广阔的天地,如果没有带孩子出去活动,他们就不可能发现这些问题,又哪来创造?

上一篇:矿山救护队的管理下一篇:萨满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