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的摇篮效应

2024-10-09

新教育的摇篮效应(共4篇)

新教育的摇篮效应 篇1

最近10年, 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达7265万人, 职业教育对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贡献率为21%;

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超过95%, 高职就业率达87%以上;

“十一五”时期, 职业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亿人次;

社会不仅需要高精尖的“将才”, 更需要具备一技之长的“匠才”。

2013年6月5日, 212家企业带着6000多个岗位到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贤纳士, 平均每位学生有3个职位选择。

7月初, 广东省人民医院、上海武警医院等86家大型医院给哈尔滨招聘会送去2800多个工作岗位, 却仅有519位毕业生参与。

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季”, 职校毕业生成为企业的“香饽饽”。

2013年7月16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 2012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4%, 56%的毕业生3年内职位晋升。记者了解到, 我国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达95%以上。“十一五”时期, 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亿人次。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李进表示, 社会不仅需要高精尖的“将才”, 更需要具备一技之长的“匠才”。而培养“匠才”的最佳平台, 当属职业技术学校。

广吸引

以市场需求引导技能培训, 形成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6月26日至28日,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赛后, 一场针对获奖选手的招聘会让许多学生提前找到了工作。

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的招聘展位前,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夏润坤正在应聘“自动化生产安装调试”一职。“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二等奖的荣誉, 打动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人事主管刘益军。“在我们这里, 技师和院士一样, 都在项目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刘益军告诉记者。

夏润坤是幸运的, 凭借过硬的本领, 在比赛中崭露头角, 并被国家尖端科研机构录用。

幸运的还有今年刚从西北外事中专学校毕业的李军。“往年, 我们中专毕业生只能先工作, 今年开通了中职和高职‘直通车’后, 我可以考高职啦。”李军说。

现实中, 由于偏见, 有的人视职业教育为“二流教育”乃至“末流教育”, 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不能同其他大学生“平起平坐”。要改变这一现象, 只有当职业教育能够满足人们的生计需求并能赋予个人向上流动的能力和渠道时, 才有可能成为“大多数”人的“理想选择”。

专家建议, 以市场需求引导技能培训, 形成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建立中职高职院校、本科专业纵向学分逐级互认机制, 扫除职业教育发展的“通道”障碍;加强职业教育内部不同层次及不同形式教育之间的沟通, 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拓展更多通向高等教育的通道。

零适应

按就业意向实行订单培训, 实现学生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小张是北京吉利大学法政学院速录师专业的学生, 经过3年的专业学习, 她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用手指追赶声音的人”。因为学校与速录师协会签有就业协议, 小张一毕业就找到了工作。“收入可是按小时算的!”说这话时, 小张很开心。

北京吉利大学共有90多个专业, 通过实行“311就业导向”教学模式, 实现学生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为让学生顺利就业, 吉利将所有专业与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或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按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要求设置课程。结果, 今年岗位与毕业生之比为2.7∶1。

“在现代工业化背景下, 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创新, 关键在于校企合作的深度, 即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志豪告诉记者, 学校实施校企合作“十百千”工程, 即由学校牵头联系10个苏州市地标型企业或百强优秀民营企业, 院系层面联系100家紧密型合作企业, 教师要与1000家企业取得联系, 深入合作开发课程、教材, 开展科研项目。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认为, “目前, 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有人没事干, 有事没人干’现象, 皆因市场供求脱节, 尤其是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途径的缺失, 导致劳动市场的信息资源、学校的教育资源与行业及企业的实训资源无法综合配置。”他建议, 政府应帮助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主动参与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形成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办学的机制, 以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

通渠道

搭平台, 广授业, 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近年来, 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较快, 但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随着新型城镇化对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职业技能培训已显得尤为迫切。

在众多劳动者中, 农民工是重点就业人群。近10年来, 尽管全国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由42万人增加到199万人, 增长374%, 然而, 接受过职业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供给仍然严重不足。

有专家建议, 进一步完善面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使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整合现有教育资源, 健全运行机制, 支持职业教育机构通过开设远程教育、订单培训、农民工夜校等形式, 向农民工提供便捷、实用的职业技能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目标, 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的高难度技能, 要分阶段、分步骤、分周期地系统培训;培训中既要通俗易懂地讲解理论知识, 更要因地制宜地将课堂开在农田、果园、工地、车间, 通过现场示范教学, 让培训对象实际操作, 达到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目的, 提高他们就业的竞争力。

(稿件来源:中国网)

新教育的摇篮效应 篇2

与《黑龙江教育》结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那时我走上中学语文教研员岗位不久, 还是个涉世未深的黄毛丫头。那一年, 我接到了省教育学院召开“黑龙江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的通知, 通知要求每个与会者必须提交一篇论文。为了完成任务, 从未写过论文的我拿起了生涩而拙笨的笔, 写了撕, 撕了写, 几乎浪费了半本稿纸, 好不容易凑成了一篇稚嫩的文章, 然后请单位的打字员用老式打字机敲铅字打出蓝色的蜡纸来, 经过反复校对、修改后, 再用手推的油印机在发黄的纸上印出文稿, 装订成册。会议报到时, 我惴惴不安地将论文带到了会场, 交给了会务组。会议中间休息时, 一位戴着近视眼镜, 目光炯炯有神的长者主动找到我, 拿着我的文稿耐心细致地指导我如何修改。他说话慢条斯理, 简洁明确, 指导切中肯綮, 非常到位。从此我荣幸地结识了时任《黑龙江教育》杂志社编辑的王钰老师。王钰老师和蔼、睿智、沉稳, 身材高挑, 举止儒雅, 因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行动显得有些不便。经过王老师的修改, 我的处女作《语文教师要加强语言修养》在《黑龙江教育》1988 年第11 期上发表了。捧着杂志社寄来的样刊, 我内心的喜悦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高兴之余, 我仔细揣摩王钰老师修改过的文字, 努力体会王钰老师的良苦用心和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 对王钰老师的钦佩之情也油然而生。王钰老师对年轻作者悉心培养, 对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可以说, 王老师是我走上专业文章写作道路的恩师和引路人, 是《黑龙江教育》为我的成长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一次写论文就能够发表, 而且在省级权威杂志上刊出, 站到了高起点, 从此我的自信心和写作积极性都大大地增强了。

体验了自己写稿子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发稿成功的幸福感后, 我便在教研工作中积极鼓励语文教师勇敢地拿起笔来, 将自己教学中的真实感悟写出来, 与同仁们分享。同时我积极倡导教师阅读《黑龙江教育》等杂志上刊登的好文章, 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 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增强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2002 年, 我调到垦区工作, 恰逢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兴起。全省的中学语文教研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倪军仓老师经常深入到全省语文教研活动中去, 和教师一起看课、评课, 指导教师的文稿写作。那段日子里, 我的文稿《吹面不寒杨柳风———〈春〉教学设计、文案图解、课堂实录及教研评析》《你们听见了吗?夜莺———〈夜莺之歌〉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研评析》《前面有橄榄树, 有曼陀铃……〈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研评析》《〈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研评析》相继发表。这些稿件, 为指导教师顺利走入新课改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帮助作用。

和李莉编辑的相识是在2007 年的暑期, 我正在大连出差, 接到了一个来自哈市的陌生电话。打电话的是一个声音甜美的女孩, 她说自己是《黑龙江教育》的新任编辑。她给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我撰写的《鼎立打造高素质教研团队倾情服务垦区课程改革》这篇文章在《黑龙江教育》第7 期上公开发表了。当时我心里非常激动。编辑与我素不相识, 却将我的文稿变成了铅字, 我为杂志社编辑任“文”唯贤的高风亮节点赞。

在多年的教研工作中, 我以“偏远地区中学语文教师团队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为着力点, 带领垦区语文教师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 认真研究新教材、新教法, 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创新杯”课堂教学展评等活动。如今“创新杯”教学展评活动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五届八次 (由于垦区学校分散, 其中三届分东西部两个赛场举行) 。每次活动我都精心筹划, 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通过活动, 强化教师的团队意识、教育科研意识、精品课堂意识、敢为人先意识。每次活动都得到了杂志社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其间还有几位编辑不辞辛苦, 亲赴建三江管局参与垦区第三届“创新杯”初中语文教学展评活动, 并给予我们诚恳的指导。

有一次, 垦区的语文教师在省城参加培训。我请李莉编辑借此机会为我们参加培训的教师讲座, 李莉编辑欣然前往, 牺牲了宝贵的休息时间, 利用晚上给垦区语文教师进行了撰稿指导。她循循善诱、娓娓道来, 教师感到如坐春风、豁然开朗, 受益匪浅。

每次活动过后, 我都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实录、教学评析等文稿, 教师的电子稿给我之后, 我再认真地修改, 有时亲自撰写文字, 最后发给杂志社。在日常教研工作中, 每每发现教师的好文稿, 我也及时推荐给杂志社。尤其是我们举办了第三、第四、第五届“创新杯”活动后, 李莉编辑在杂志上开辟专栏, 以专题的形式系列发表我们教师的文稿。因为我们的活动都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 文稿包含说课、讲课、自评和互评等几项内容, 容量大、综合性强, 作者人数多, 给编辑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李莉编辑每次都不厌其烦、精心设计、反复斟酌, 保证了稿件的高质量。

几年来 《“生活因思考而精彩”作文指导与讲评》《引导学生思维深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语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有序列有侧重有效果》《诵出语之美读出语之韵》《〈描写, 让笔下生花〉教学设计、实录及反思》《鸿雁传情》《魅力红兴隆》《让世界充满爱》《舌尖上的北大荒》《白描的手法, 看雪的痴人———〈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实录及反思》等等一篇篇稿件陆续和读者见面了。教师看到自己的文稿刊出, 个个眉开眼笑、奔走相告。尝到了甜头, 许多教师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 笔耕不辍, 连连榜上有名。在《黑龙江教育》这个大摇篮里, 垦区成长起来一批优秀作者,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的已经成为享誉垦区内外的名师。

每次教研活动之后, 我都进行认真的反思, 每每心有所悟, 便诉诸笔端;每每听罢好课, 便梳理出课例研评投稿给《黑龙江教育》……如此积攒下来, 文稿竟有了一定的厚度。

这一篇篇浸透着作者和编辑心血的文稿, 不仅宣传了垦区教育、宣传了垦区的语文教学成果, 而且展示了垦区教师的聪明才智。这一切都是《黑龙江教育》引领、培养的可喜成果。

每次文稿交到杂志社后, 编辑们认真推敲、修改, 或真诚地提出修改意见。在他们无私地帮助和细致入微的指导下, 在写稿和改稿的过程中, 教师逐渐成长起来了, 也与杂志社的几位编辑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编辑们学养深厚, 对事业一丝不苟、默默奉献, 对作者热情、真诚、诲人不倦, 对文稿千锤百炼、呕心沥血, 对读者认真负责……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编辑们的工作精神鞭策我虚心学习、诚实待人、踏实做事, 努力为一线教师服务、为语文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在《黑龙江教育》庆祝创刊70 周年之际, 我的心海泛起了层层涟漪, 难以平静。我发自内心地说, 《黑龙江教育》是教师成长的摇篮, 《黑龙江教育》的编辑们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师益友。

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早期教育 篇3

一、它是人脑生长期, 促进脑的生长、发育和脑功能完善的教育

人体的各器官中, 人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器官, 那么怎样使脑发育完善呢?脑的生长需要两种营养:一是食品, 二是精神, 脑的生长还需要在6岁前的生长期接受外界的良性刺激———促其动脑。医生们曾解剖智力低下者死后的尸体, 其脑是呈萎缩状的。瑞典的教授用显微镜观察, 认为早期学习使脑细胞变复杂, 增加细胞内记忆分子的核糖核酸。他们看到出生后马上训练其走铜丝的老鼠与未受训练的老鼠, 它们的脑细胞存在着质的差异。把受过走钢丝训练的老鼠的一部分脑细胞, 移植到未受训练的老鼠脑内, 发现未受训练的老鼠, 也能熟练地走钢丝了, 所以他们指出:“如果在幼儿时期进行强化训练, 记忆分子的核糖核酸就会增加, 就能培养出头脑聪明的人来。”所以要使人脑发达、健全和完善, 确实不可错过脑生长期的全面教育和充分训练, 不然脑生理也会发生“残疾”, 这看不见的“残疾”比四肢残疾更可怕。总之, 要让人脑健康发育, 在它迅速生长期的教育训练是绝不可少的。

二、它是开发人类经亿年进化所得, 而储存在人体内的巨大潜能的教育

人的潜在智能到底有多大, 现在谁也说不清楚, 但国内外心理学界有一点共同的看法, 认为社会上一般人, 智力潜能仅仅开发出3%~10%。孩子的智能发展, 为什么能用短短的时间, 走完自然界从动物到人的漫漫长路呢?也是因为人们个个潜藏着人类历代遗传至今的智慧。所以无怪乎科学家们惊呼:人的潜力大得惊人, 可惜绝大部分脑神经元早期即被闲置, 而后再也发挥不出功能来了, 实在是整个人类的遗憾!

人类潜能的开发主要依赖早期。如果一个人早期教育被剥夺了, 那就要发生悲剧了。动物养大的人婴就完全失去了人类的早教, 这样的孩子叫“兽孩”。兽孩虽被救回, 可惜因为失去了人类的早教, 人的一切心理现象已经全被埋没了。她们不肯穿衣服, 不能直立行走, 不会说话, 甚至连声音也不会发!人性已被埋没, 还谈什么智能!那完全是因为她们在脑的生长发育期, 失去了人类生活的环境影响, 没有受到任何早期教育所致, 她们的人类潜能也就自然埋没了, 而且几乎不能补偿。

三、早期教育又是人的智能开发最佳期, 影响最深远的教育

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茨在观察小天鹅破壳出生时, 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小天鹅从蛋壳里爬出来, 先看见什么动物就把什么动物当妈妈。他又做实验, 禁止小天鹅出生时别的动物去接近它, 这样小鹅就自己吃和玩, 再也不要妈妈了, 即使老天鹅去也不受理睬。于是劳伦茨把动物出生后最初的日子里能学会“认母”的这种现象称为“母亲印象期”, 错过这个时期再也不能印刻, 不可弥补。例如孩子生下来不跟母亲在一起, 半年以后就对母亲不那么亲热了。智能发展也是如此。幼儿期是智能发展的最佳时期, 错过这一时期就事倍功半, 甚至徒劳无功, 这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这个最佳期的理论, 在世界被称为一种叫智力发展的“递减学说”。日本的七田真的智力发展说, 他说的递减犹如一个等腰三角形, 在零岁时发展最快, 就是三角形的底。8岁时到了三角形的顶端, 智力再也不能发展, 那以后, 人只可能增长知识和技能了。

四、早期教育还是人生的性格基础养成期的教育

优良的性格品质, 使人终身受益, 人性格的基础部分是早期生活中形成的, 有些人一旦从小养成了坏性格、坏习惯, 便难以改正。有人调查统计人能否坚持早锻炼的情况后说:5岁前懒惰, 爱睡懒觉的孩子, 一辈子难于坚持早锻炼。“3岁看小, 7岁看老”, 也许说绝对了一点, 但这话确实反映出真理的指向。

以上四个方面分析了早期教育的重大意义, 它在育才工程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学家蒙太梭利, 创造了著名的蒙太梭利教育学, “儿童出生后头3年的发展, 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 超过儿童一生中的任何阶段, 人的功能在零至3岁这一阶段实际上比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阶段的总和还要长, 从这点上来讲, 我们可以把这3年看作人的一生。”

总之, 人的任何成就都是不能离开“根”的, 早期素质教育就是生根催芽, 根深才能叶茂, 最后才会结出硕果。幼教工作者和年青的父母们, 让我们都来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吧。

摘要:研究证明, 早期教育是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早期教育的重大意义, 呼吁人们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新教育的摇篮效应 篇4

由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主办、《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活动 (以下简称大赛) , 已经成功举办十八届。十八年来, 全国参赛少年儿童累计达几百万人次, 遍及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是一项有着广泛影响力也是教育部唯一保留下来具有引领性的大型艺术类教育比赛活动。

大赛活动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 促进少年儿童素质的全面提升, 大赛不仅丰富了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且已成为开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是一项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品牌活动。在中国儿童中心的指导下, 大赛活动社会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得到了教育部的关注和认同, 也得到了全体参赛师生的信任和认可。此活动最大特色是每年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 紧贴少年儿童的生活。孩子们可以通过画笔描绘锦绣河山, 抒发生活感悟, 畅想美好未来, 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与支持。对于普及少儿美术教育, 促进少年儿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十八年的征程中, 大赛活动不断蓬勃发展, 孩子们在活动中, 不仅学到了知识, 提高了素养, 放飞了心灵, 增加乐趣, 还对生活有了新的体会和感触, 在知识的海洋和空间里遨游并从中收获了快乐。

可以说大赛活动是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摇篮。

一、大赛是少年儿童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

大赛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 为每个孩子提供享受艺术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这项赛事覆盖面广越广、惠及孩子也越多。孩子们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健康幸福成长, 学习观察、学习思考, 学习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将自己所思所想描绘出来, 在学习中激发创作、激发灵感, 提高学习艺术的兴趣爱好, 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如南京一位爱好书法的老人, 非常希望自己回国的孙女多多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逐渐喜爱书法绘画, 但多方教导孩子仍然没有积极性自主性, 在看到大赛的宣传后, 开始鼓励孙女随学校参加, 没想到5岁的孙女获得了优秀奖。孩子拿到证书, 非常开心地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典礼及夏令营活动, 和获奖学生沟通、交流并参观了大型获奖作品展览后, 对书法、绘画有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开始苦练书法并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世界, 这让爷爷很高兴, 多次向组委会表达感激之情, 认为大赛活动是孩子们学习艺术的奠基石, 鼓励孙女继续参加每一年的大赛, 在大赛的平台上展示自己在书法上的进步。很多参赛学生在组织老师带动下, 能够互相学习、沟通, 为了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而团结协作, 形成良好的创作、学习氛围。孩子们在参与活动中, 在思考创作中, 学会关注生活, 了解生活, 用自己的体验去表现生活;因为要完美的作品, 他们要去探究、要去奋斗、要去操练基本功, 要去选择自己最完美的表现;要表现出主题的内涵, 指导老师们也更加活跃起来, 组织队伍、认识主题、搜集素材、反复研讨, 师生互动, 使美术教育活动更加有声有色。可以说大赛活动早已深入老师和孩子们的心中。

二、注重美术教师理论研究的提升

每年, 大赛组委会都会召开全国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讨会活动, 以“创新中小学美术教育理论研究, 推动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为宗旨, 引导广大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儿童美术教育理念, 研究分析当前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和特点, 指导美术教学实践, 共享优质的美术教育资源。组委会邀请众多当今儿童美术教育顶尖专家组织精彩讲座, 推动各地美术流派的相互学习交流, 研究新形势下儿童美术教学与活动的创新模式, 分析国内的教学现状, 在理论火花的碰撞中产生新的艺术活力, 对于切实提升少儿美术教育教学水平,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儿美术教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大赛不断创新、前进, 在活动中成长

大赛活动始终坚持活动的正确导向, 坚持公益方向, 坚持改革创新, 不断在少年儿童和美育教师面前拉开崭新帷幕, 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参与到艺术教育当中来, 为孩子奠定美好的人生基础, 激发孩子的创造性, 张扬孩子的个性, 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 着眼于童心的释放, 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 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 提高他们的对美的感受能力, 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大赛始终保持规范操作的活动理念, 保证了权威性, 以此推动活动的广泛普及, 越来越有生命力和创造性并坚持用艺术教育形式塑造少年儿童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每年, 组委会积极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多年来, 大赛每一届启动会和颁奖会, 在地点的选择、内容的确定和方式的设计上都力求富有新意, 让参加活动的师生能够开阔眼界、丰富见闻、增添阅历、增长知识。2013年, 在俄罗斯美丽的海滨城市海参崴大洋儿童中心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颁奖会暨艺术之旅夏令营活动, 第一次走出了国门。中俄少年儿童在十米长卷上共同绘画, 画出了中俄儿童对艺术的理解, 对生活的热爱, 孩子们互相交流、赠送小礼物、合影留念。短短几天的活动, 同学们增长了见识, 收获了友谊, 收获了人生中一段精彩的记忆。

上一篇:农机的保养与维修下一篇:构造措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