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

2024-05-13

新教育(共12篇)

新教育 篇1

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多年来,沈阳市皇姑教育始终以追求品质教育作为发展主线,孕育了皇姑教育人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卓越的精神气质。从2012年开始,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先后通过了沈阳市、辽宁省强区县及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区验收,皇姑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强区的航道。2014年8月在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结缘新教育,成了沈阳市首个新教育实验区,从2014年至今的两年时间里,新教育在皇姑区每一所学校生根。

一、思想碰撞,观念认同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的落实都要经过从认知到行动的过程,我们也不例外,接触新教育的初期,我们是在学习与思考中度过的。

2014年的暑假,我们组织全区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到沈阳市教育研究院聆听新教育的专题培训报告,这是老师们第一次接触到新教育。一石激起千层浪,培训后我们听到了很多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尽管这声音里带有一丝懵懂、一丝茫然,但却不约而同地传递着同一种信号,那就是———渴求!渴求了解新教育,渴求学习新教育,渴求践行新教育!

从那时起,我们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师学习新教育,满足教师们的要求。我们向各校校长赠阅和推荐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我的阅读观》和《新教育》等书籍,各校也购买了大量的关于新教育的图书,不少学校的老师人手一册朱永新老师所著的《新教育》和《我的阅读观》。

我们还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聆听窗外的声音。新疆奎屯、山东日照、四川金堂、河南郑州、江苏海门、湖北随县、四川宜宾……大江南北,遍布了我们的足迹,我们以踏破铁鞋的精神和如饥似渴的状态,撷取各地经验的结晶。我们还多次开展新教育论坛,2015年5月在沈阳市新教育实验区主题论坛活动上,陈东强副院长、吴勇主任及全国新教育榜样教师郭明晓老师做精彩讲座。今年的4月19日,李镇西副院长在我区做《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的讲座。理论学习、考察学习、培训学习、论坛研讨等方式为教师们认识新教育、了解新教育提供了平台。每一次的培训、学习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新教育的独有魅力,每一次培训、学习都是精神盛宴。

二、思行结合,点面推进

2014年新教育实验初期,我们确定了童晖小学等10所中小学为新教育的实验点校,各校针对“十大行动”自选项目进行推进。在点校典型经验的带动下,我们在每一所学校推出种子教师,以点带面,带动全区所有学校都加入到新教育实验中。各校以新教育五大核心理念为指引,以十大行动为切入,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进行有意义地探索和实践,由此而迅速成长起来的种子教师队伍成为了皇姑新教育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就这样,带有皇姑特色的“培训在先,实践跟进,边行边思,点面结合”的新教育推进方式逐步浮出水面。2015年伊始,我们制定了《皇姑区推进新教育实验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1365”行动策略。

“1”即“一个理念融合”。即将皇姑追求品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相融合。

“3”即三个策略结合。一是将新教育的“四大改变”与皇姑教育深化教育的综合改革相结合;二是将新教育“十大行动”与学校教育改革和实践相结合;三是全区整体性推进与学校自主选择项目推进相结合。

“6”即六个推进融入。即入脑、入心、入境、入课程、入管理、入发展。

“5”即五大行动工程。结合皇姑特点形成全区系统推进新教育行动的五大工程建设,即:书香校园工程、理想课堂工程、卓越课程工程、完美教室工程和数码社区工程。

三、五大行动,回归教育本真

(一)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教育底色

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皇姑正是在这样精神的指引下,多年来始终坚持推进师生阅读,致力于营造书香校园。皇姑的儿童阅读主要从四个层次开展:

一是创设硬件环境载体,为孩子们创建了一个开放的阅读环境,处处皆图书,随手可取阅。二是通过晨诵、午读、暮省,让阅读融入师生生活。三是改革语文课程,将分级阅读概念引入语文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推进全学科阅读,丰富阅读课程载体。四是举办一年一度的儿童阅读节,以这样的仪式和庆典的方式来推进和强化儿童阅读在校园、在社会的影响。

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让阅读成为师生教育生活的一部分。阅读,为皇姑教育注入了生命的活力,阅读成为皇姑教育特有的名片。

(二)理想课堂,让智慧与活力成为经纬线

我们始终坚信,老师们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更应多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让课堂成为实现学生成长的沃土。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和六个维度深深吸引了我们,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2014年秋季,我们以“新教育、新课堂”为主题,开始了为期三年总计六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暨课堂再构工程”巡展活动。我们要求每一所学校都要围绕理想课堂构建,拿出自己对于课堂教学的基本主张,每一名教师都要开放自己的课堂,并努力践行学校的课堂理念。历时三年的理想课堂构建活动,参加巡展学校共30所、典型课例83节、开放课堂近987节、参与教师5463人次,理想课堂的思想和理念在教师们的思想和行动上深深扎根,教师们在理想课堂的道路上越走越从容、越走越有自信。

(三)卓越课程,让课程成为从教育起点到教育终点的“景观路”

课程是学校的产品,是办学质量的体现。课程体系的架构,课程品质的表现,凸显着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课程不是一堆知识的罗列,而是通过师生的共同生命体验,培养有德行、审美、情感和能力的人”。新教育的课程理念,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在研发卓越课程过程中,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价值引领下,我区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元化、班本课程特色化、社团课程个性化”的总体目标,提出了课程建设“三结合”的工作思路,鼓励学校结合办学理念构建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为师生生命成长创造适宜的“土壤”,通过课程的创新使课堂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

朱永新老师说:如果把此刻的教育作为我们教育的“起点”,那么“教育目的”就是一个终点或阶段性终点。起点与目的地之间的这段道路和历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那么,我们愿意将这段道路打造成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四)完美教室,让教室成为灵动的师生“生命场”

一所学校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决定的。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认为,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从一间间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朱永新老师说:“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穿越课程与岁月,追求有德行、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在各方面训练有素又和谐发展的目标,一天天地成长着。”缔造完美教室,是对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现实追求。结合皇姑实际,我们提出完美教室的四个维度,即:价值维度、环境维度、课程维度、情感维度。我们鼓励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守住自己的教室”,让每一个生命在这里得到纵情地绽放。

“缔造完美教室,朝向幸福完整”,全区的每一间教室都在身体力行。白龙江小学有一个“蒲公英班”,这是白龙江小学四年二班卢雪松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历时两年缔造出的完美教室。它的名字来自于学校温暖教育的引申,来自于师生的创意,也来自于整个班集体对于班级的美好愿景:充满朝气与爱。班主任卢雪松老师创编了班本教材《边学边演》,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课本剧,在课程中,师生共同细心观察、大胆创意,编排出很多具有奇思妙想的作品。这样的完美教室还有很多,比如珠五实验梦田校区刘勋老师的“竹之梦”班,珠江五校刘萍老师的“少年君子班”,岐山一校张晓静老师的“小静馨屋”……教室不再只是教室,它已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在这里,每一天都充满期待和向往;在这里,每一天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五)数码社区,让家校社会成为更紧密的整体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模式改革有机结合,让师生能够在网络社区中共享资源,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是信息技术带给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契机。新教育建设数码社区的理念,也强调要“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

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后,我区已经把教育发展目标定位在了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上。结合沈阳市的总体规划和工作部署,我区将教育信息化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就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新增教育投入重点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中做到了多部门全力支持、密切配合,使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显著加快。2014年,我区完成了26所中小学一星级数字校园建设;2015年对全区46所学校61个校区进行了二星级数字校园建设,11中学和航空实验小学将建成三星级数字校园。目前,全区所有学校实现了千兆光纤入校,每所学校都建设了多媒体语音教室,所有教室全部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二星级数字校园建设完成后,每所学校都将拥有录播教室和I-PAD教室,全区学校实现从传统单机教学向云课堂、云教学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现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正在日益彰显,必将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品质的提升。

与此同时,我们还与手心网牵手,从合作初期的信息化班级管理到今天的新教育平台专页,将互联网教育模式从电脑发展到手机,将线上教育“放到口袋里”,实现师生互动、家校互动时时可有,处处可行。互联网+让教育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教育与家庭和社会更加紧密。

新教育让皇姑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梦想和机遇。皇姑是幸运的,在我们跨越发展时期,结缘于新教育;皇姑是幸福的,新教育起航之时便得到诸位专家、同仁的帮助和支持;皇姑是坚定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皇姑教育人将继续践行“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的新教育精神,去研究生命、尊重生命、激发生命、成就生命,创造一个个的生命传奇。高山仰止,大道而行。皇姑愿与新教育一道向着明亮的那方,记录故事,书写华章!

新教育 篇2

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她,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眼睛一亮。读完此书,我一下子被书中那句“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自己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朴实的话深深的感染与震撼了,我们平时不是一直在讲科研先导、科研兴课吗?如果我能从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开始,那不是最真实的科研吗?从那时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又一次偶然间,我无意中打开了“行知论坛”和“教育在线”,我看到了论坛上很多老师的随笔,我用心的读了几篇,就被老师们精彩、真实的文章打动了,他们对教育深刻的反思和自己独到的见解令我佩服,他们对教育的执著与真情令我感动。在和学生的心灵沟通中,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将自己融在学生中的快乐,在激情飞扬的文字中,我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在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我的心一次次的被感动,是教育随笔,教会我更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声音。

在这样的学习与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师生一起成长,所以,我也一直问自己,在课堂上,我真的关注学生的心灵,体现教育的平等与民主了吗?在课后,我注重教学的反思并落实在以后的教学中了吗?教育随笔我坚持写了吗?在这样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将自己定下的目标忘却——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这将是我长期而永恒的追求!

新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初探 篇3

关键词:新教育;初中数学;教育;兴趣;

G633.6

一、引言

什么是好的教育?有的人说“能让学生学的好的教育”,有人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还有人说“能够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成年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考虑的问题。我倒认为好的教育及时有意义的课本教育,又是有意思实践教育。新教育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掌握全新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与时俱进,培养出有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学生。如何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新课标》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无论是基础理论、知识结构、还是内容安排都有较大的变化。在这种要求下,教师们就需要更加注重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为此进行积极的探索。

二、利用新媒体优势,打造趣味课堂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升级创新,初中数学课堂也深受其益,如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资源为课本教育服务值得我们教师去探索。新媒体的发展,课堂教育方法的创新,比我在讲解几何体的章节时,针对性的提问那种几何稳定性最好?“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圆形”…各种答案出现在课堂之上,这时我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把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的受力结构通过图像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具体的了解几何图形的受力变形情况,改变了以往的抽象的想象教育。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原来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和繁杂的空间想象,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1946年写了一本书《视听教学法》,其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其中关于新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的发展进行的相关论述。他认为:学生积累了一些具体经验,并能够理解真实事物的抽象表现形式,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参加更加抽象的教学活动。在其“经验之塔”中,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由此可见,新媒体对于课堂的重要性所在,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把抽象的难懂的数学理论知识,通过新媒体的展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打造趣味课堂。

三、深刻把握新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做合格“领路人”。

新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要转变主体模式,深化“双主”原则,即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原则,改变以往课堂枯燥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作为数学教师,要全面领悟新课标要求下关于数学大纲的教育标准,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初中数学教学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遇到的问题数学化,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度。比如学生观察到自己坐扶手电梯时,跑着上去和逆电梯运行方向跑下去,看似相同的距离但是花费的时间却相差甚多,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问题在于电梯的运行方向和跑步的方向,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其中存在的差别在哪里,举一反三,通过电梯的案例,我让学生联想到了生活其他的案例,比如坐船时,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却别,走路时顺风和逆风的案例,通过不一样的案例情况分析,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数学的模型化展示,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奥秘所在,结合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轻松的去学习数学。教师在其中的主动作用不言而喻。

教师在领悟新教育理念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信息资源优势,优化教案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摒弃传统教育中“标准件”的教育模式,在理论知识的讲授方面,注重课堂与课后并举,充分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对教学行为和教育效果要进行一个反思过程,通过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研判符合当今时代课堂发展的新教育,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育成果。

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看似一句玩笑的话,其中包含的是对教师作为领路人的重要作用,教师只有全面的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综合素质,才能为学生呈现不一样的课堂,培养出有着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学生。

四、结语

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育方法对于初中数学教育尤其是基层学校尤为重要。笔者学校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研究。如2014年平秋民族中学数学教研组校际交流活动,与黄门中学一起交流教学模式,参与黄门中学课程讲学,面对面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总之,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面面俱到,在新教育的指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出符合现实教育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 方艳溪.重视加强职前数学教师数学语言教学[J]. 教育与职业. 2011(23)

[2]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Fuller F.Concerns of teachers: A developmental conceptualization. American Education . 1969

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教育策略探讨 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教学

根据笔者实际教学经验, 在当前教学形势下, 进行化学教学创新, 提高高中化学整体教学水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的特点是身心有成熟的一面又有不成熟的一面, 他们对周围事物存在好奇, 愿意去花费时间去研究外面世界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 以学生的特点为切入点, 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化学作业, 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能深刻勾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与世间万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如设计要求学生去观察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物变化, 增加学生对化学的感性认识, 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渴望;其次教师还可以设计化学趣味性实验, 如魔棒点火、变色瓶等实验, 感官上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再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某学校实验员在整理实验器材室的时候, 发现一瓶无色溶液, 其标签纸已经一半腐蚀掉, 从残存的半张标签纸上写着Na。你能帮助该实验老师重新贴好标签纸吗?该习题设置的背景是一个相对较真实的背景, 在平常的生活中确实存在的, 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从习题内容的角度分析, 题目留下唯一线索是这瓶无色溶液是一瓶含有Na+的溶液。因此, 此习题的解答是要求学生理解探究的整个过程, 并在解答过程中实际运用。一般, 首先需要猜测和假设该溶液是什么, 其次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若得到肯定的答案, 那就表示你的猜测是正确的。参考答案:猜测该无色溶液为碳酸钠溶液。取该溶液少许放入试管中, 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此白色沉淀溶于盐酸, 并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则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其它猜测, 并能设计较为合理的实验验证方案, 也算正确。

二、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即是一种将因材施教思想落到实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它的实质是面向整体的学生, 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 从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分层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选择权利, 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思想。分层教学缓解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严苛、枯燥的氛围, 创造了一个愉快且充实的学习环境, 是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次良好探索。进行分层教学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 教师应和学生交流沟通, 以掌握学生们的学习近况和心理感受。分层教学是站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的, 因此教师应多和学生进行平等、深入的交流, 特别是基础偏差的学生, 教师应多给予鼓励和安慰。

另外, 对学生的分层不是固定的, 而是不断变动的。差生有可能通过努力取得进步, 优生也有可能走向倒退,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 及时调整分层状况, 以便和教学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三、加强实验探索教学模式

实验探索教学,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来探索化学概念或规律, 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 不要把现存理论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 设计探索方案, 积极引导学生按一定思路, 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练习等多种活动, 探索化学知识, 发展各种能力,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的特点是从认识规律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 使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 思维训练与获取知识有机的结合, 通过引导、探索、训练三结合的形式, 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学习。实验探索教学结构一般是启发质疑—实验探索—巩固扩展。

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实验为基础, 引、探、练结合。

实验为基础, 就是由教师设计出一系列难易适度, 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提出, 引导学生定向思维, 例如, 在“氯气与水的反应”的教学中, 可设计如下的探索性问题。

1.激发学生研究氯水具有漂白作用的兴趣。

讲:为进一步研究氯气的性质, 观察下列现象。

演示实验:出示一瓶黄绿色的氯水, 将红色绉纹纸放入氯水中。

问:这个实验说明什麽问题?

有的学生说氯气有漂白作用, 有的学生说氯水有漂白作用。

2.设计实验来判断干燥氯气无漂白作用, 而氯水有漂白作用。

问:究竟是氯气有漂白作用, 还是氯水有漂白作用?试设计实验来说明。

学生纷纷提出设计方案。

根据学生的设计, 教师演示:把一端浸湿的红色绉纹纸放进一瓶氯气中。

由实验现象, 学生得出结论。

3.初探氯水具有漂白作用的原因。

问:为何氯气无漂白作用而氯水有漂白作用?

学生推理:这说明氯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了新的物质。

氯气与水反应后生成哪些物质?哪种物质具有漂白作用?

要求学生在阅读有关材料后, 设计一系列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而其具有的漂白作用是由于生成次氯酸的缘故。

问:是否所有的氯水都有漂白作用?

新制氯水可以, 久置氯水不行。为什麽?—久置氯水无次氯酸存在。

这种启发性问题的提出, 既能在学生意识中创设探索问题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愿望, 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 又能在学生思路堵塞时起到点拨的作用。

引、探、练结合, 就是每一个新内容的学习, 都应把教师的设问引导、启发质疑、概括总结与学生的实验、观察、阅读、思考、讨论、练习结合起来, 每节课都要结合学习内容安排一定数量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练习, 以加深理解, 扩展思路。

四、培养学科意识, 揭示化学规律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不能单纯停留在教授学生化学知识, 掌握化学理论的基础上, 而应该注重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培养其化学意识, 以有利于构建化学知识体系。高中化学的学科思想、研究方法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学习抽象的化学知识时, 老师应该结合相应的模型和方法带领学生去感悟各种化学的知识和概念, 如在学习化合物时,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构建学习思路, 形成对化合物相关知识的理论体系。

总之, 在新课程背景下, 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 教学设计涉及的内容众多, 本文仅就其中几个方面做了探究性的分析, 希望对现实中的化学教学设计起到积极地作用, 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向着合理和规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大学.基于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方向[J].化学教学2006, (06)

[2]沈生奇.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J].中学生数理化 (教与学) 2009, (05)

新教育起航 篇5

新教育对有的教育者来说是新的事物,但有可能每一个人都在为之而改变,这也是我得一个体会吧!我是一名体育教师从2012年6月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我的教育事业上接触过职业教育4年,中小学义务教育2年(包括一年实习),自己也体会到两种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学生。多年的教育工作,自己从一个毕业无知的教育新人到现在基本踏入教育的前行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守旧、跟学、创新的道路前行,我的守旧就是大学时期所接受未实践的老套路;跟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转化成自己能使用得;创新就是跟随各种情况为自己为学生去量身定制的教育新方法。以上是我的教育道路,也是我新教育的开始,现就讲述我和新教育:

接触新教育

我在2017年的7月入职了龙小新城年轻活力的这个大家庭,庆幸的是开学没有多久我们学校请到了新教育传播者李镇西老师来校讲座。全校老师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新教育讲座,我也是其中之一。李老师很有耐心的讲述新教育实践,讲述了一些正在参与的新教育老师,讲座完后我很有幸得到李老师写的一本书籍《让梦想开花—我和新教育实验》,这本书是李镇西从事新教育实验多年的一些感悟、经历与反思。全书主要分三大部分:“新教育思考”,记述了他对新教育的理念、教育方式、活动内容等的认识与建议;“新教育实践”,记述了他从事新教育的经历与成果,并介绍了实施新教育的一些方法与注意事项;“新教育人物”,介绍了新教育实验的主要人物对新教育的贡献,包括他们的思想、表现、经验、实践等。我对这本书阅读后对新教育有了新的概念、新的理解。

了解新教育

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让梦想开花—我和新教育实验》,我又开始查阅其他有关新教育方面的书籍等,充实对新教育的了解。其中还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我认真学习新教育所阐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联系的、延展度)使理想课堂达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种境界,体会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同时,新教育还研究出《有效课堂的教学框架表》都给了深刻的启发。使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仅是以前新课改送倡导的三个维度整合,也深刻领悟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优质教学”,即,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新教育提倡创造自己的理想课堂。让师生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不光是在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而且也翻阅了很多其他关于新教育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在新教育方面有了全新的定位。参与新教育

简单的说我了解新教育的意义后,回忆了我之前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其实也潜意思的存在新教育的影子,主要在于学生生活上、学生心理开导与教育方面、包括与家长上的交流。前期我对中职学生教育中,认真分析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职学生有着独立的思维性、新事物的好奇性、性格的特殊化,而且多数处于叛逆期,包括形式行为上较为懒散。对学生有了基本的了解,就可以从源头进行思想教育,首先,找到学生如何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这样可以快速的让学生在思想上转变,行为上得到改变。其次,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建立信任感,让学生觉得你不光是一个老师还是一个朋友,这样学生会慢慢的向你靠近,而不是疏远。然后,在给学生树立榜样,不能说任何行为,只是拿一两样作参考,学生会为此对老师产生仰慕之心。这样老师在学生的面前自然而然建立了信任。学生也会把你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其实我与中职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只是对学生了解方面,而是在思想引导方面也有一些新的方法,如:给学生找一些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言行举止、道德理念内的书籍与视频,通过这样的视屏可以引导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且给予正确的选择。还有我会选择一些德音雅乐的歌曲让学生学习和体会,歌曲选择上有《跪羊图》、《厚德载物》、《父亲》等。学生通过歌曲的学习,词义的理解,形式行为上发生一定的转变。我记得当时有位校长说过,中职学校是把魔鬼变成人,而高中学校是把人变成人才,此番话在我心里有时候有意,有时无意。其实这就是我当时做职业教育的简易理解。

从职业技术学校离开后我就来到了龙小新城,在这里和当时的中职学生肯定有很大的差异,我就不能拿这以前的一些方式来教育学生,所以需要摸索新的方式方法,我的思路很简单,先了解班级学生和个别学生情况后,再根据其他老师学习班级课堂管理方式,然后再创新适合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课堂管理方式。就这样一学期快结束了,我也从新人变成了一个半成熟的教师。我简述小学我采用的方式:首先,我要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就是让学生知道老师是说一不二的人,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让学生和我有共同性。然后,给学生达成共识。接到再和学生建立课后朋友一样的小关系,就这样学生开始慢慢的认同了我。

我对小学生的教育不光只是在体育课上的内容,包括很多方便,如科学、思想品德、法制教育等多方面,如今现在的学生和以往的学生比较,现在的学生需要在各个方面得到积累。毕竟他们以后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主宰者。对他们所学的东西我也会仔细查阅与浏览,毕竟对于小学生思维和教育内容尤为重要。在利用雾霾天和雨天这样的天气,进行思维的引导。经过后期找了一部分的学生询问,学生对教育的形式和教育所学习的东西都非常的认可。这样的认可让我很欣慰,也更加坚定了新教育之路。规划新教育

现在的我是两个父亲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喃?因为我在家里有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生也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两个父亲,因为我需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

自己有了孩子后,我就更能理解到孩子在家长心里面的重要性。会更好的体会如何做好一个负责的老师,哪怕是个体育老师。所以我现在会花更多花在新教育研究上,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的实现教育的意义,做到教育的先行者。在今后的教学路上我会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且引导学生共读、共思考。

总之,在我们过往的经验中,“巧”是一种生活、学习的追求;体现在词语中有“乖巧”“灵巧”等等,以表达对那些善于灵活处理事务的人的赞誉;中国历史上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空城计”“火杀赤壁”,让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感叹折腰;日常生活中,“这孩子真聪明”,多少父母为之陶醉,由此送孩子上各种潜能开发兴趣小组,期许自家孩子能“超人”“神通”。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聪明让人走得快,态度让人走得远”。“走得快”是一种“过程中的状态”,“走得远”代表的是最终的结果。按理说,在“走得快”和“走得远”中,人们应该是自然要关注“结果”的,用结果说活,这是我们基本的道理;但事实上我们集体无意识的更愿意聚焦在“走得快”,一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熏陶,让我们习惯“虚饰其表”,即趋同“面子”比“里子”更直观更容易取得外界的肯定和认可。;二来,我们周围大多数人习惯“幻想”“期待”,想当然的认为“走得快”的人自然“走得远”,全然不会考虑决定我们人生结果的因素中,能力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完成。

一路行来,总有一些疑惑想与人探讨,也总有一些想法愿与人分享,于是,我踏上了新教育在线的论坛、常熟新教育实验网站,阅读着别人的心得,从中汲取营养,也认真发帖跟帖,表达自己的见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交流氛围让我受益匪浅。在夜深人静的灯下,我总结着自己实施新教育的经验与感悟,认真思考和做好新教育。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新教育”的玫瑰 篇6

窦桂梅是鲜花而不是荆棘,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这当然不仅是因为她以花为网名,而且是因为她的生命早已如同鲜花一般怒放。她那夺目的美,通过那些令同龄人艳羡的成绩单,已经完全可以证明:多年扎根于教学一线,让她得到了最可贵最真实的滋养,两次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的荣誉,数十节公开课为无数教师提供着引领;在实战基础上的理论提升,让她创作的诸如《回到教育原点》《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等十余部专著陆续出版,受到认可;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等荣誉接踵而至。这些,既是在见证鲜花之美,也是在不断传播着鲜花的芬芳……

为此,1997年我担任苏州市副市长不久,就邀请她来苏州为我们的名师名校长班做过报告,也邀请她为我主编的《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写过文章。

但是,我真正了解窦桂梅,却是从网络开始。

那还是教育在线网站成立初期的2003年,窦桂梅以“玫瑰”之名闯进了论坛,开设了一个“玫瑰之约”的专栏,纵横驰骋,痴迷其中。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的她“会像那初恋的少女,体验‘激情燃烧的岁月’,甚至半夜里还在这里徜徉行走,流连忘返。以致爱得‘死去活来’。就是怀着这样的激情,每一天必须上网几次,而且每一次,只踏上这‘教育在线’的船只,进行网络大书的海洋航行。欣赏着‘新教育’海上日出一样的风景,陶醉着‘朱永新教育小品’的表演,品尝着‘李镇西之家’的风味特色,感受着‘小学教育论坛’的习习海风……”而她写的一些帖子,感情充沛,夹叙夹议,在网友中引起关注,大家纷纷猜测这样的一手好文章到底出自谁的手。我通过“密探”得知内情后,忍不住写文章揭露了她的“真面目”。

客观地说,当时的窦桂梅尽管已经受到关注,曾在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场合作为年轻教师代表发言,但从专业成长来讲,还显稚嫩。我想,对当时的她而言,如她形容教育在线网站时所说的“我就感觉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向上的力量托起,不自觉地就顺着船只前进的方向航行”一样,“新教育”的这个官方网站已是她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她在这里认识了卢志文、干国祥、看云、李玉龙、袁卫星、王开东等一批“新教育”人,这些人先后都成为了她生命里的重要他人。以书会友,读人如书,亦师亦友,她和大家积极分享,互相碰撞,彼此激发,编织了一段共同成长的黄金时代。

也是在这样的交流中,窦桂梅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新教育”早期的骨干成员。我还记得,2005年冬天,“新教育”临时决定在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召开“北国之春——全国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讨会”,原因之一就是她的穿针引线、极力推荐,因为那是她原来工作过的学校。2006年夏天,“新教育”第六届年会在北京召开,主会场之一就是她当时担任副校长的清华附小,她自然更是幕后英雄。那是一届被媒体称为“新教育”“进京赶考”的年会,那也是清华大学的礼堂第一次款待近700位来自全国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结果,“新教育”的“考试成绩”有目共睹。窦桂梅当时既协助准备“考场”迎接各方来宾,也亲自上阵担任考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样的窦桂梅,这样的清华附小,大家都以为必将领跑“新教育”,我也这样认为。尤其是借助清华大学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我曾经笃信类似“聆听窗外声音”等“新教育”项目,窦桂梅必然会率领清华附小成为全国“新教育”的示范窗口。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这个目标最终未能实现。而且,随着“新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尤其是在一些学校里的深度展开,相对这些“新教育”核心学校而言,清华附小反而失去了在“新教育”里曾经一枝独秀的地位。尽管窦桂梅也一直积极参加“新教育”的活动,但她的其他事务也越来越多,参加活动不免行色匆匆,相对其他更加深度卷入的“新教育”人而言,她渐渐从中心到了边缘。

我还记得,2010年“新教育”桥西年会,窦桂梅赶来参加活动,并在分论坛上作了报告。在看到同样参加那届年会的作家童喜喜会后写的一封公开信时,她第一时间就感慨地回应:“读到童喜喜的信,泪水又溢了出来。正如那晚陈美丽的歌词触动我使我泪流满面一样,每一个人都那么的孤独无助,好在有‘新教育’!这火炬温暖照亮了这些有梦想、有激情的人!泪还要流,已不再是伤心难过,是被别人、被自己感动的倾诉……”

我回答她:“是啊,期待着,有一天玫瑰在‘新教育’年会上绽放。”因为我明白,那个刚上“教育在线”时激情澎湃的玫瑰,其实从来都没有离开。“新教育”人有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每个人都需要激励,追梦人更需要在点亮自我的过程中彼此照亮。“新教育”的光芒,因为大家的追梦而生。把所有追梦的人们温暖,把所有追梦的路途照亮,也是“新教育”的责任之一。

所以,在“新教育”自己筹建一所全新的学校时,窦桂梅还险些成为这所学校的校长。尽管最后阴错阳差还是失之交臂,但玫瑰的芬芳,毕竟因为这次波动而更为人所知。

所以,在有人向我说起像窦桂梅这样的早期“新教育”人后来已经不再是“新教育”人时,我总是笑而不语。

的确,因为精力有限,因为“新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不可能对每一个“新教育”人都密切关注,但是内心深处,我永远在感谢、关注并祝福所有为“新教育”添砖加瓦的人。更重要的是,我清楚,我不仅仅是“新教育”发起人,更是中国教育人。“新教育”是中国素质教育探索中的一支力量,“新教育”提出“‘新教育’实验总的目标是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全力打造一个根植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后者曾经受到一些质疑。其实,打造学派,不是为了学派而学派,而是从理想处取法其上,由此从行动中能以更加积极主动顽强的姿态,试图为中国教育的探索留下一些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而不仅仅是失败的教训。

所以,重要的并不是是否叫“新教育”,而是有没有真正走在中国教育的创新之路上。我欣慰地看到,窦桂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坚定不移地大步向前。她担任了清华附小的校长后,更是完全发挥出专业引领的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好的教育,其灵魂都是相似的。从她曾经的“主题教学”,到新近的“课程整合”等行动中,能够看出这些行动与“新教育”异曲同工之妙处,看出“新教育”的书香校园、理想课堂、童话剧等项目与课程对她的影响,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新教育”带给她的滋养,更能够看见她仍然扎根沃土,正在茁壮成长。

一朵花长出锐刺,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大的成长空间。窦桂梅的锐刺,在于笑着迎接生活的挑战。她是真正的农家女儿,苦孩子出身。她不怕苦累,一日一夜地拼搏,一点一滴地积累,终于有了今日的成绩。窦桂梅的锐刺,在于勇敢进行教育的探索。就像她在上《圆明园》一课时,尽力“压着感情”来讲,试图带领孩子以冷静的反思甚至反省看待完整的真相,避免把教学陷入传统的仇恨与口号一样,她的思想在日趋深沉与冷静。

前不久,窦桂梅邀请我参加海淀区为她举行的“窦桂梅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就我所知,这已是海淀区第三次为她举行个人教育思想研讨活动了。几年前的第一次活动,我和霍懋征老师都参加了。听着霍老师对她的欣赏和褒扬,我曾经骄傲地对霍老师说:“她是我们‘新教育’的玫瑰!”

这次的活动我也做好了参加的准备,并且已经在为会议上的发言作准备。可惜因为与民进中南片会的时间冲突,只能以工作为重,忍痛割爱。但是,我想说的话,我相信窦桂梅心中已经知道了。

昨天,她发了一条短信给我,引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当一棵树不再炫耀自己枝繁叶茂,而是深深扎根于泥土时,它才真正地拥有了深度;当一棵树不再攀比自己与天空的距离,而是强大自己的内径时,它才真正地拥有了高度。”她知道,我希望她把自己的根扎得再深一些,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在课堂、校园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

所以,我热切期待这个有着“锐刺”的窦桂梅,以她的勤奋、真诚、率性、执著,取得新的成绩,创造新的辉煌,书写新的传奇。我也热切期待着这朵光彩夺目的玫瑰,在“新教育”里更加芬芳四溢,能为“新教育”的成长与成熟奉献力量。我更热切期待在中国教育的百花园里,有更多的花朵如同玫瑰一般绽放,各美其美,让中国师生幸福完整起来,让中国教育真正站立起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起来。

(责任编辑:黄常棋)

新教育“心”教学 篇7

管理要有张有弛。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 学生有自己的身心特点, 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所以严格的教育会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 但是溺爱、放任不管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 不对学生严格要求, 学生成不了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对于学生的过失, 我们应实事求是地看待、分析、引导。对犯错误的学生在不损害其身心健康的前题下, 可以施以惩戒的教育方法, 对学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应该是合理的。但把握一个“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处理方式也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对于学生个别小错误我们可以视而不见, 或一笑了之, 让他们自己去认识和反省, 这样或许效果比正面批评更好。而对于个别扰乱教学秩序、破坏课堂纪律、干扰老师授课、屡教不改者, 影响学生学习的现象, 如果不闻不问, 虽然可能得到少数学生的好感, 得到这个老师“不干涉学生自由”的称许, 但却损害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那如何去管, 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例如我们可以用目光和微笑给予提示, 如果不起作用可以点名提示, 但不必在课堂上去处理这件事情, 应该在课后单独处理这件事情。课后也不要直接批评, 而采用迂回的战术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 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让他感同身受的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在课堂上当堂处理这件事一是不耽误多数同学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毫不留情地去批评学生肯定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要让学生改正错误, 就必须要让学生有所醒悟, 有改过自新的要求和愿望, 而只有作耐心细致的启发教育, 关心学生, 唤起学生的自尊心, 才能启发学生反省悔悟的心。

教学要教而有方。教书育人, 这是我们份内的事。我们不但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所以良好的愿望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正确的方法是教育学生的关键。我主张教育不管采用谈心式、探讨式还是论辩式, 只要用心就好, 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更应该去关心他们, 关心生活, 学习和情感。例如对于差生, 不要把他从你身边推出去教育, 而应用爱心接纳他们, 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 抓住教育的时机, 有情有理有力有度。学生特别需要我们那慈祥温和的笑容, 文雅亲切的话语, 善解人意的目光。对于坏学生, 他们不是一天变坏的, 要相信他的本质是好的, 他也有脆弱的一面, 我们不防去寻找他脆弱的一面, 找找问题的根源, 找他多谈几次, 去了解一下他的想法, 关心一下他的生活和情感, 谈谈问题的危害, 以朋友的身份去推心置腹的探讨一下问题, 去发现他的长处, 他的过人之处, 相信他也有比别人好的一面, 他也会改过自新。所以不要对差学生和坏学生动不动就请家长。我们适当的时候求得家长的配合是必要的, 但把问题推给家长, 借家长之手来惩罚学生, 我不太赞成。这样做不但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威信, 而且也会适得其反。因为不管他是聪明、驽钝、整洁、邋遢、乖巧或淘气, 他都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个体, 需要我们用心接纳, 耐心开导, 真心关心。

中国有句老话“严师出高徒”。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但是, “严”必须有度。“严”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 所以它不能伤害学生的身体, 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在教学和管理中态度要又软又硬, 凡事都要以商量的态度尊重和照顾学生的情感, 但还要让他们按照你的要求去完成。例如, 今天体育老师请假让你替一节课, 早早就让课代表通知了学生, 可是你刚进教师就有少数同学嚷嚷:“上体育, 上体育……”。好吧, 尊重学生的意见, 你去带他们上体育课?还是狠狠的骂他们一顿呢?首先你要肯定的告诉他们不可以, 并说明理由。然后用小故事或小幽默快乐进入你的课堂, 让他们快乐的接受。所以处理的语气要又柔又刚, 教师语气柔和是拉近师生距离的重要手段, 但是语气始终如此, 也会让学生抓只你的心态, 无论怎样, 你也就那样。不防适时适地的来一下刚的, 给学生以警示和调教。所以适当的, 慈爱的、善意的批评和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也是一种爱的教育。只有学生打心眼里认同你, 佩服你, 喜欢你, 你的教学才会成功。

我们的教育要亲和、融洽与和谐统一, 教学需要我们对学生有爱心, 耐心, 关心, 对自己也要有信心。在课堂上我们要和学生一起学习, 一起畅谈理想;在课间我们一起娱乐, 一起做游戏;在生活上要给他们帮助和鼓励, 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意识到我们对他们的理解, 明白教师是他们可以信赖的“好朋友”。相信只要有“心”我们会做的更好。它是一种文明, 是一种艺术, 也是一种文化, 更是一种爱的教育, “新”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 (北京) , 2004年第2期.

[2]耿涓涓.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2002年.

[3]周勇.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思想、理论、教育, 2004年.

[4]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 2004.10.

苏州新家访新教育 篇8

今年9月, 苏州市教育局首次推出“集中家访月”活动, 苏州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组织老师到每一名新生家中家访。截至上个月月底, 全市39405名教师共家访了237616户学生家庭, 其中直接登门走访的约占79.8%。

在现代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 苏州市教育部门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家访的要求, 究竟能给教育带来什么改变?

教育回归“家访时代”

“老师, 长这么大, 您是第一个来我家的。”学生的这句话, 给了苏州第三中学教师侍亦峰坚持家访的动力。上个月苏州市教育局对家访做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 近85%的家长表示赞成。有位家长在论坛上激动地说:“小孩从幼儿园到高中, 从没遇到过家访, 现在是头一遭, 感觉很好, 一下子与学校亲近起来了。”

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认为, 在手机、电脑越来越普及的今天, 老师和家长的联络越来越依赖电话、短信和调查表, 家访正在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然而,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眼下正是家访回归时。对一些老师来说, 少一些家教, 多一些家访, 是时候了。”

苏州市教育局政宣处处长丁杰说, 家访在初始阶段, 需要行政的推动。在启动集中家访月前, 苏州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家访前须与家长预约, 家访中要向家长送上家校联系卡、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等, 老师们要写好家访日记、做好总结工作, 学校要建立家访工作档案, 并要求各地将反馈的家访工作情况作为师德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日前, 苏州市教育局还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家访工作的意见》, 局长顾月华告诉记者:“意见的关键点是, 要把家访工作作为各地各校的‘一把手’工程, 保证资源、资金的充分投入, 使家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最终形成家访的长效机制, 成为教育以人为本的一种行为方式, 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记者看到, 除了教育局的规定性动作, 不少学校还对家访进行了创新。苏州市景范中学自制了《家长手册》, 苏州市立达中学实行行政干部与任课教师搭伴家访。苏州一中老师每次家访还会送上两本书, 一本是送给学生的《从字源学文言》, 一本是送给家长的《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指导家长全面关心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学习。

苏州市第三中学教师蒋斐雯在家访日记中写道:作为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不得不承认, 家访有着太多的正面意义, 能够了解学生, 走进家庭,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记得上一届我带的高三班级, 只要我去家访, 学生的成绩或者表现马上就‘噌噌’地提升。我认为, 这是一种提醒, 更是一种鼓励。”蒋斐雯说。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苏州立达中学副校长任颖认为, 社会的发展导致现在教育的背景很复杂, 家庭变故、父母离异, 有一些孩子承受的东西是老师们也难以想象的。但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 很多家长却抱着很功利的态度, 只注重孩子的成绩, 忽视孩子的心灵、性格成长。

苏州中学学生处刘勤老师说, 家庭是孩子成长、性格形成的土壤, 对一些“问题学生”, 虽然谈心也能给孩子一些影响, 但只是隔靴搔痒, 看不到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很多东西当你踏入学生家里的那刻起, 你就什么都了解了。”

很多老师家访后表示, 很多学生都有两面性, 在学校和在家里甚至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 而老师并未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 这会在孩子不乖或考试失利时作出有失公允的判断。小吴是苏州六中的一名高一学生, 他很少和同学说话, 文化课也比较吃力, 画的画却异常出色。走进他家后, 老师才知道, 这是个单亲家庭, 他怯怯的声音背后, 是强烈的自卑心理。家访后, 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商量, 以后多注意培养这个孩子的自信和勇气, 师生一起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顾月华告诉记者, “教育就是服务, 教育局之所以推出集中家访, 就是为了让老师更真切地看到孩子真实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 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使家长、社会更好地理解、关心和支持教育,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合力。同时, 通过更亲密的接触和谈话, 能够更贴近孩子的心灵, 呵护他们的成长。”

让教育更趋公平

苏州市景范中学新校区位于城乡结合部, 这里51%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当走进六年级学生何建涛家里时, 德育主任曹春华惊呆了:三间草棚, 养了200头猪, 棚旁边的一间房里, 有一边堆满了饲料, 其余的空间, 是一家人吃喝拉撒的全部地方。但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 何建涛坚持画画, 还得过奖。了解这一情况后, 学校专门派专业美术老师每周一、三免费给何建涛指导绘画, 助其特长发展。

顾月华说,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促进教育公平任重道远。作为教育主动服务社会的一个举措, 集中家访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让老师走进学生家庭, 直面了解教育对象, 找出问题症结, 思考如何把近年来教育系统对经济、学习困难学生的资助、帮扶、关爱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从而让教育更趋公平公正。

真真切切走进学生家里, 教师们才发现, 原来不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非常差。苏州十六中教师周思越家访时发现班中一对双胞胎生活困难, 回校后帮助他们申请到了助学金和免费午餐。东渚中学57名教师访遍全校575个学生家庭后, 萌生了结对资助贫困生的想法, 并在学校的支持下, 与30名贫困生结成了对子, 有的老师一下子捐出5000元。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个性、有见地的90后, 家访是让教师在亲自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家庭教育背景的基础上, 对学生有更全面的认识、分析、理解, 从而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目的。”田家炳实验高中教师陈贤慧对记者说。

从老师的登门家访中, 一些在校表现欠佳的孩子家长, 感到了老师对自己孩子的重视, 许多“新苏州”学生的家长感到了温暖, 增强了对学校对社会的认同感。很多老师表示, “家访不是形式, 而是内心的坚守。我们家访的路还很长很长。因为, 我们的学生, 每天都在成长。”

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探究 篇9

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 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 发现“新”现象, 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 归纳出物质呈现该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从长远发展看, 中学阶段的教育不应只重视传授知识, 而应从终身教育和继续学习的视角出发, 应更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 重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育正是能体现这一目标, 为了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活动。为此,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创新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 才能激发其创新潜能, 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如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 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 方才起到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另外, 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 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 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积极鼓励、培养学生的敢于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中, 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两种形式:1.让学生带着问题学——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自学寻找答案;或者,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验室, 走向资料室, 通过努力,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2.学生自学教材, 提出问题, 由老师解答, 两者互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富有创新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回答, 给出最佳答案, 并注重启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教学中, 注重对教材的社会功能、人文精神的挖掘, 更有助于创新教育。众所周知, 中国古代史中涉及的四大发明, 其中有两项就是化学方面的成就, 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 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社会的化学化和化学的社会化, 现代化学正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 可以说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和化学知识, 在化学教学中可结合化学知识向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 树立社会责任感与义务的自觉性, 增强环保意识, 造福后代子孙。

四、开展科技活动, 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 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现有条件, 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 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 拓宽知识面, 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读解新教育时代的课改 篇10

先说说老师: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历史社会发展, 时代需求的产物。首先要从思想上接受它,要积极乐观地接纳它,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地运用它,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是极力在课堂上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在不断地探索中反思、改进,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将这种教学模式展示出它的长期功效性和收益性,才能在人这一块得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升华。

再说说学生:新课改更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由学习。那么我认为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面对挫折与失败,人们往往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浅尝辄止,见硬就回;另一种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人们在形容这两种性格特征时,把前者叫做懦弱,把后者叫做坚强。要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一个坚强的人,首先要引导学生有远大的志向,这是培养学生具备坚忍不拔、坚持不懈良好品质的基础。其次是要教育我们的学生有宽阔的胸怀,不论什么不幸,也不会超出所能承受的范围。最后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顽强的毅力和决不轻易服输的精神。志向、胸怀和毅力,是战胜挫折的三大法宝。

二、教育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灵活应变,另辟蹊径

在人们通常的目标系统中,常常对长期目标和具体目标加以区分。长期目标是指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根本目标,这些目标通常都与人的某些基本需要相联系。因此在教育学生时, 我们要教育学生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寻求不同的道路与方法去克服困难,增强抗挫折能力,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三、引导学生发愤图强,愈挫愈勇,促进思想不断升华

人们在遭遇重大挫折后,通常都会产生一些很强的消极体验。当产生这些消极体验时,宣泄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以攻击的方式来释放内心的不快;另一种宣泄方式就是升华行为,这就是一种值得提倡和加以引导的宣泄方式。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在面临艰难险阻或受到重大打击,表现出开朗、豁达的胸怀,作出积极的选择,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促进健康成长。

新教育推进国家认同 篇11

对于中国而言,现代中国的形成以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为标志。此前数十年的历史,就是中国人为建设一个不同于旧王朝的现代国家而斗争的时期。这种奋斗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武力革命,也包括文教制度的渐进变革。这个过程的一项重大成果就是新式教育的建立。也可以说,中国的新教育作为整体社会革命的一股力量,伴随并促成了一个现代国家的诞生。

教育推动革命,革命更直接地阐释、传播了新观念,增强了认同。1930年代,教育家陈翊林写过一篇文章,回顾了新教育以来的经验,并指出,新教育的重要成就在于启发民众的国家观念,“一个人不知道国家的事情还可糊涂生活下去,一经知道便要来想方法改造”,所以“新教育最大成绩,在使国民知道爱国,实行革命,而有辛亥革命的结果”。(陈翊林:《近代中国教育总评》,《中华教育界》第18卷4期,1930年4月)这是对教育改良和中华民国诞生之关系的直接论述。

我本人从事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对这个论断十分认同,体会尤其深刻。我认为,新教育对于建立现代国家有两个方面的贡献,在两个方面增强了国人对于新国家的认同。

文化层面:促成国家观念的变化

1902年清政府颁布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其中《钦定小学堂章程》规定,“教习学生,一律尊奉《圣谕广训》”,“每月朔由教习传集学生,在礼堂敬谨宣读《圣谕广训》一条”(《钦定小学堂章程》,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P287),规定蒙学堂的修身科“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敬长尊师、忠君爱国”。(同上,P291)1904年初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历史科目的教学要义为“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俾知中国文化所由来及本朝列圣德政,以养国民忠爱之本源”。(同上,P304)高小历史科要求“尤宜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列圣德泽之深厚”。(同上,P319)这些都是“忠君”宗旨在教学中的体现。“圣主贤君”成为教科书的主角,他们的“重大美善之事”成为教科书的选材标准和主要内容。

在这种国家意志的强制之下,当时的教科书中,“君臣观念”和“尊君观念”成为重点。如,最早的新式教科书中之一的1902年无锡三等公学堂编《蒙学读本全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版,台北:“国立”编译馆藏)二编的第一课:“大清皇帝治天下,保我国民万万岁,国民爱国呼皇帝,万岁万岁声若雷。”又如,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蔡元培、张元济等校订的《最新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课文中有“爱国”和“死国”两课,用先秦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为臣者,内其禄而外其身。今所以养母者,国之禄也。食其禄而不死其事,不可。”(蒋维乔、庄俞编纂,(日)小谷重等校订:《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五册,商务印书馆光绪三十一年初版(1905年),第37课)这话是说,作为臣子,享受国家的俸禄,那么生命也就属于国家,当国家有难之时就应该义无反顾为之献身。晚清学部教科书更加强调“忠君爱国”是人民的职分。有课文说:“吾侪生于盛平之世,耕而食,凿而饮,安居而乐业者,皆吾君之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学部编译图书局编纂印行,宣统二年六月(1910年)初版,第15课)它的意思是,人民的衣食生活来自君主所赐,人民世代受君恩,理当感恩图报,君国一体,尊君才是爱国。

民国建立,忠君和尊君观念在民初教育中得到认真的批判和清理。

1912年,教育部制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小学校的“本国历史”课“宜略授黄帝开国之功绩,历代伟人之言行,亚东文化之渊源,民国之建设,与近百年来中外之关系”。(《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P703)“历代伟人”的言行事迹取代“圣主贤君”成为儿童尊崇的榜样,文化变迁和国家制度建设成为主要线索。

在此宗旨引导下,“共和国教科书”之“新历史”编者宣布,“本书尤注重于国土之统一,种族之调和,而于五大族之豪杰,择其最有关系者,一律编入本书”。(傅运森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13年初版)“中华教科书”之历史教科书的编者“择述自黄帝以来开化之概略,历代伟人之言行,与夫最近中外交通之关系”,使儿童“既知文化之由来,复知世界大通之利益”。(章嵌、丁锡华编,戴克敦、沈颐、陆费逵校订:《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一册,中华书局1913年初版)足见教育出版界同人对教育部教学宗旨的认同。

教科书中某些史事叙述语言的改变十分明显。例如“龙兴”之类用语不再出现在教科书中,对洪秀全太平军不再称“发贼”,讲述历史过程,立场更为中立。对于刚刚成为历史的辛亥革命,民国初年的教科书倾向于从制度深层进行反思,指出清朝从盛世走向衰败使国威受损,其“致乱之缘由”包括内部政策、国际关系及社会问题等诸多方面(赵玉森编纂,蒋维乔等校订:《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商务印书馆1913年初版,P70),根本上是因为“清廷不知改良政治为根本上之解决”(同上,P100),而“以专制政体演成此现象,因为不可逃之公例”。(《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六册,中华书局1913年初版,第18课)教科书要让儿童知道“君权民权之消长”(《陆费逵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97),民国建立的最大意义是“千年专制政体,一变而为共和”。(《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九册,中华书局1913年初版,第16课)

“共和”宗旨指导下的民初教科书,强调“中华民国”的本质在于“五族共和”,指出清朝统治制造了种族成见和帝王、臣民之间的阶级不平等问题(《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商务印书馆1913年初版,P123),民族团结并非政体变革之结果,而是政体变革的促动因素这样一个道理:“我国数千年文化,非一民族之功。即今日改专制为共和,亦我五大民族共同之力。”(《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六册,P18)这种符合历史事实又充满温情和敬意的叙述,反映了教科书编写者深刻的历史认知。

制度层面:推动新的国家制度认同

清廷还未退位,民国尚在酝酿当中,晚清就有教科书谈到国体、政体知识。陆费逵的《修身讲义》有课文解说,“主权在

民”就是民主国体,“主权在君”为君主国体;“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由一机关行之者,日专制政体;三权各有独立之机关者,日立宪政体”。(《修身讲义》,商务印书馆宣统二年二月(1910年)初版,P53)这是较早的国体、政体教育。陆费逵联系实际指出,“我国自古以来皆行专制政体”,甲午之后这种局面发生改变,清廷立宪之后,“自是以往,吾国将为君主立宪之国矣”。以近代政治学理论来说,“主权在民”是近代国家的标志。这一知识第一次出现在清末教科书中,意义重大。

民国建立后学部教科书被废除,1912年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规定,小学修身“宜授以民国法制大意,俾具有国家观念”。(《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P702)晚清时期作为立宪附属品国家知识教育,现在成为国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法制大意”课程承担了传布“国家观念”的责任。

1914年,商务印书馆在其“共和国教科书”中推出一部“法制大意”,成为体现这一教育导向的典型范本。此书目的是使学生“藉得法政常识,以养成共和国民之资格”(姚成瀚编纂:《共和国教科书法制大意》,商务印书馆1914年初版)。《法制大意》是初步政治常识、国家构成和运行知识,以及基本法律知识的综合融汇。它第一次全面宣示了“共和国民”与专制时代“臣民”的不同,表现在新政体下国民所拥有的全部权利。“人民”拥有的权利被记载于宪法,包括身体自由、居住、财产、营业、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书信、迁徙、信教、请愿陈诉、诉讼受审、选举被选举权利等十多种(同上,P5),这是晚清教科书中未有的全面、系统论述。

教育与制度变革相互促进推进国家认同

清末和民国初年教育的两个重要成就:一方面,“共和”教育深入儿童心里。另一方面,人民的权利教育成为国家观念的基础。这两方面都是教育增进国家认同、促进国家转型的证明,也是文化教育和国家制度变革相互促进的结果。

一方面,文教观念往往超前于制度变革,从而推进国家的制度变革。

晚清时期,学部规定了“忠君”、“尊孔”等教育宗旨,坚决杜绝异质思想。而很多民间教科书的作者却在这种重压之下,超越统治者文化观念和知识结构,推进近代文化传播。

其中一个精彩例子就是中华书局成立的传奇故事。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职员陆费逵,在清廷尚未覆亡之时,就编写教科书,介绍国体、政体和三权分立制度等知识。在1911年武昌起义时,他预料清朝统治必被推翻,遂暗中与几位同仁策划、筹措资金,提前酝酿、加紧编写了一套适合共和国民需要的中小学教科书。民国一成立,中华书局随之成立,“中华教科书”紧跟其后出版。(李侃:《陆费逵创办中华书局概况》,余筱尧、刘彦捷编:《陆费逵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2002年版,P86)一套具有共和精神、新的文化理念的教育读本迅速应用到各个学堂中。民初新教育的领导者和倡导人,大多是晚清时期教育改良的先进,如蔡元培、张元济等人,他们具有高远的文化眼光和政治追求,超前于国家政治的变革,实践其教育理想和宗旨,推进了新国家的建设和新文化的认同。

另一方面,国家制度变革有利于发展文教,深化新文化的认同。

民国建立后,教育部颁布相关法规,其中对教科书编审出版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国民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教育部通电各省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李桂林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P473);二是“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师范学校教科用图书,任人自行编辑,惟须呈请教育部审定”。(同上,P476)“合乎共和国民宗旨”成为民初教科书的指导宗旨,确立了“审定制”,同时否定了晚清学部一度试图建立的教科书“国定制”。这项政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就实际而言,民初十多年不存在“国定本”教科书,始终施行的是较为宽松的审定制。

宽松的审定制和教育界同仁共同的教育理念,促成了教科书的竞争繁荣局面。商务印书馆的“共和教科书”和中华书局的“中华教科书”支撑起民初新教育之局,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的近代化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深刻说明了文化对制度变革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制度变革对建立现代文化具有解放和繁荣之功。

纵观晚清民初教育在知识传播的自由度、空间及其社会功能诸方面,可以发现,文教变革和国家的政治变革相互促进,在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现代政治制度、国家制度知识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国家认同。改变自身,进而改变世界,这是清末和民国初年历史留给我们今天的经验。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

新教育 篇12

一艺术设计传承教育

从行业来看, 传统民间美术曾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文化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 目前却面临“人亡艺绝”的窘境。始于1979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 截止到2012年, 六届评选一共只评选出430位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9年发布《全国工艺美术行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全部的1000多个工艺美术种类当中, 538个生存困难 (占29.82%) , 263个濒危 (占13.87%) , 119个停产 (占6.82%) 。传统民间美术的地域性很强, 脆弱的师徒传承及家族传承方式, 加上来自社会和市场的压力, 使其传承与发展陷入危机。技艺传承上的后继乏人是民间美术发展受制的主要原因, 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原生态保护, 此行业通过“市场”进行自然传承的道路就会越走越窄。

在教育领域中,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00年前后, 大批工艺美术院校升格为综合性美术学院, 原来的工艺美术专业也过渡为艺术设计专业。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方面大多借鉴西方, 艺术类院校逐渐淡化甚至忽视了自身作为传统民间美术传承者的责任, 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随着全社会对发扬民族文化的需求, 民间美术才作为教育资源而被重新重视起来。

二艺术设计创新教育

设计的核心在于创造, 而创造的源泉在于人的主观思维与客观实践的交融。目前,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不重视艺术理论课程的开设, 导致学生只重视技术操作, 而忽视了艺术之道, 这是此类专业创新教育的一大瓶颈。

设计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第一, 培养创新意识。即追求创新、崇尚创新, 形成以创新为荣、以抄袭为耻的设计观。第二, 形成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 用创造性的方法去解决现实中所遇到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令学生以超常规的方法, 从反常规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提出不同以往的解决方案, 最终形成新颖、独到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思维成果。第三, 训练创新技能。创新技能是设计者将想法付诸于实践的方法, 是在创新思维的控制下实施的, 属于创新行为的范畴。第四, 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创新的过程不仅要依靠智力活动, 还需要以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以及强烈的愿望等创新情感为动力, 而这些情商方面的因素往往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具体措施包括如下三点: (1) 课程的设置和安排需加强艺术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要重视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 它们是培养优秀设计人才的开拓性前期教育。素描、水彩、三大构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仅是通向后期专业核心设计课程学习的桥梁, 更是设计大类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键; (2) 以浓厚的专业文化背景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为设计创新提供文化素养支持。艺术教育的核心并不只在于掌握几项技能, 关键是能够欣赏艺术、学会运用艺术思维进行设计; (3) 组织开展艺术类专业的创新实践活动, 以促进学生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传承教育背景下的创新教育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是传统民间美术传承的重要阵地, 应在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创新教育理念、开发教学内容、拓展教育方式, 强调对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重视, 让更多学生有亲身体验传统民间美术的机会。

1. 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当代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强化和坚持艺术设计教育地方化、特色化的教育理念。艺术设计专业在开发、利用和传承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策略上, 应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将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纳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当中来, 聘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授课, 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加强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实现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资源这一绚丽宝贵的文化遗产。

2. 开发新的教学内容

传统民间美术资源是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更是设计教育难得的课程资源。通过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再设计, 用新的形式可以反映出时代新的内容和艺术特征。而怎样开发、利用和保护传统民间美术课程资源, 构建新的与之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 使其更好地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服务, 这是当前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民间美术课程的结构性调整, 以理论知识的传授结合具体的制作过程、方法的讲解和实际案例的分析, 让学生学习民间工艺品的设计创意、各种饰材的运用、实施的手段与制作工艺等, 以达到培养创意思维、提升综合设计素质的教育目的。

传统民间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传承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向学生展现其造型方式, 同时还有通过造型方式所表现出的创作手法、社会背景及文化内涵。最关键的是必须找到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契合点, 探索传统民间美术资源在当代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开发与传承方式。在实施课程的选择上, 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主, 专业核心课程为辅。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法主要有剪、刻、印等:剪——其渊源可追溯到更早的镂刻技艺, 是一种将镂空的空间魅力和图案的平面魅力结合起来的图案化镂空。剪纸, 就是通过镂空效果产生虚、实对比, 体现出各种形象。我国北方剪纸以剪为主, 而南方剪纸则是剪与刻结合使用。“南秀北雄”的江苏剪纸是中国剪纸的缩影, 常州金坛是我国最早流行刻纸的地区之一, 金坛刻纸以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而魅力无穷;刻——镂空能使造型更为灵动, 因此在民间美术中广为应用, 如刻纸、竹刻。常州留青竹刻, 集书画和雕刻于一体, 简朴而雅致。在薄如纸张的竹青和竹肌上, 通过精妙的刀法, 营造出意境和情调, 具有很高的审美、学术和文化价值;印——雕版印刷和木刻版画均历史悠久, 蓝印花布更是在民间广泛应用。蓝印花布, 就是利用镂空花版和防染浆将靛蓝染在白布上, 使其出现蓝白花纹, 它分为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南通蓝印花布的造型手法源于民间剪纸, 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佛教、儒教和道教的思想。剪纸、留青竹刻、蓝印花布中共有的造型形式——“镂空”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传承教育研究中有深挖的价值。

3. 形成新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技艺传承, 一般都是师傅带徒弟的师承式或家传世家型。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当代艺术设计教育, 势必要对传统民间美术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合理的创新, 以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尊重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兴趣选择, 引导学生确定适合自身兴趣和特长的传统民间美术研究方向。对于课程作业, 允许学生们选择擅长的传统民间美术语言和表达形式来完成,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

第二, 增加场景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传统民间美术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较为复杂, 理论讲授往往过于抽象和概念化, 聘请著名的民间艺人现场教学, 不仅有利于传统民间美术资源在呈现方式上的原汁原味, 为传统民间美术资源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选择具体的传统民间美术资源项目, 让学生参与到场景之中, 能对其全面、系统、深入、具体地了解和认识。

第三, 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来说, 在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相关课程的作业环节中, 引入设计竞赛机制是一种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设计竞赛题目为核心, 结合课程教学的过程与内容, 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设计竞赛,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的设计创作, 增加其对实际设计工作的感性认识和实战经验。以赛促教模式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全方位的检验, 同时在赛后可以组织学生总结、吸收其他选手作品的优点, 这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

第四, 从剪纸、留青竹刻、蓝印花布等民间美术的图案出发, 在造型元素中挖掘, 不受限于民间艺术本身的形式语言和构成限定, 借用它们的形式韵味, 关注当下设计需求, 融时代审美、技术、材料于作品之中, 通过“再设计”进行创新, 在创新中再生。

四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 西方设计“一统天下”, 中国的现代设计要想在世界舞台上抢占一席之地, 绝非易事。所幸我国传统民间美术资源极具文化韵味, 这为我们的各类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创新的“源泉”。从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现状来看,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对民间造型艺术的挖掘和传承还有很大的空间。设计教育工作者不能将注意力只放在民间美术“眩目”、“奇特”的外表上, 而应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分析, 挖掘其形式与本质之间的联系。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及造型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其在华丽“转身”之后, 带来的是形式的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经过设计师们的传承及创新, 它们从民间艺人手中的艺术品“摇身”变为各类平面设计、日用器皿、环境装饰及建筑造型。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发扬, 形式在创新中得以再生。

摘要:中国传统民间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新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在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开发新的教学内容, 形成新的教学方式。并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创新人格五个方面着手, 在传承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传承教育,创新教育,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新词.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传承[J].大舞台, 2013 (9)

上一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下一篇:外文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