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作业(精选12篇)
农机作业 篇1
一、农机事故的定义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规定:农业机械事故是指农业机械在田间和场院从事农事活动中发生的事故。一般来说, 农业机械在作业、停放过程中, 违反国家和省有关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发生碰触、碾压、翻覆、坠落、火灾等, 造成人员、牲畜伤亡或机具、物品损坏的, 统称农机事故。
二、构成农机事故的要素
1 .农业机械:
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
2.作业、停放:
农业机械处于作业和停放状态。
3.造成后果:
后果表现为人员、牲畜伤亡或机具、物品损坏的, 无后果够不成农机事故。
4.发生地点:
农业机械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地点发生的事故才能认作农机事故。
5.有违法行为:
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具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主观过错而造成的事故。
三、农机事故的分类
1.按国家统计标准 (事故后果) 分类
(1) 轻微事故:
轻伤1至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元以下。
(2) 一般事故:
重伤1至2人, 或轻伤3至10人, 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3) 重大事故:
死亡1至2人, 或重伤3至10人, 或轻伤10人以上, 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4) 特大事故:
死亡3人以上, 或重伤10人以上, 或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0元以上。
2.按事故性质分类
(1) 责任事故:
指事故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主观过错而造成的事故。
(2) 机械事故:
指由于农机制造商的制造缺陷及农机修理企业修理缺陷引发的事故。
(3) 人为事故:
指坏人故意破坏引发的事故。
(4) 自然事故:
指由于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原因引发的事故。
3.按事故原因分类
(1) 无证驾驶操作; (2) 违章载人; (3) 机件失灵; (4) 安全设施不全; (5) 驾驶操作失误; (6) 超速超载等。
农机事故的分类方法还有一些, 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四、农机事故的危害
1.农机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农机事故造成财产损失;
3.农机事故影响农机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4.农机事故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
五、农机事故的预防
1.各级政府和农机业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 各级政府和农机业务主管部门必须把农机安全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 专门进行研究, 制定工作方案和可行措施, 把农机安全工作扎扎实实地抓起来。
2.实行农机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追究农机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同时, 依法追究农机生产安全事故管理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
3.强化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 防止农机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农机监理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 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举办农机安全讲座, 张贴农机安全宣传标语, 下发农机安全宣传单, 现场举办农机安全培训班, 大力宣传农机安全法规, 提高广大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自觉安全作业。
4.加大农机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各级农机监理部门要依照《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规定, 坚持组织农业机械安全监理人员深入乡村、道路、田间、场院等农机作业场所, 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检查, 坚决取缔农机生产违法违章行为, 消除农机事故隐患, 维护农机安全生产秩序, 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5.坚持处理农机事故“四个不放过”, 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事故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农机作业 篇2
1、作业开始前,负责对所属农业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证机械安全。
2、作业过程中,负责定期对所属农业机械进行检查、保养,保证机械正常运行,排除安全隐患,并填写相关记录。
3、作业完毕后,负责对机械进行彻底清洗和保养,重要配件办理入库手续。
4、负责对所属机械重要配件进行登记,并建立台帐。
5、负责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6、负责核算农机作业单耗,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7、每天按时出车作业,作业完毕按时停放在指定地点,服从车辆调配。
8、农业机械作业启动前要鸣笛,尤其是夜间及倒车时注意前后及下部没有人畜才行走。
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依旧广阔 篇3
1. 跨区作业更加经济合理
2015年麦收期间,山东省莘县泰盛康粮食种植合作社的15万亩小麦,因为农机不足,合作社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只收割了其中5万亩。剩余的10万亩,合作社每亩给社员补贴了5元的肥料购买券,请他们自行联系社会上流动的收割机作业。这着实令人费解,有着15万亩土地,这个经营规模相当大了。按常理来说,该合作社应该大力购买联合收割机以保障生产所需,降低生产成本。“联合收割机不足会耽误收割,但收割机多了会占用过多资金,且麦收过后农机的长时间闲置会造成资源浪费。”泰盛康粮食种植合作社农机负责人庞学昌指出了问题所在。况且,联合收割机折损太快:一台收割机用上3年,再出手,2万元钱都没人要。而且随着收割机使用年限的增加,维修保养费用越来越高,反过来会成为合作社的负担。这些成为制约合作社进一步大力购买联合收割机的关键因素。
即使有农业规模经营的优势,农民种田的比较收益仍然是比较低的,农民不会盲目投资联合收割机。那么,每年夏收时节,由南往北流动的外地联合收割机仍将是麦收市场最好的补充力量,这是实现农机资源最大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我每年大部分时间在外作业,三四月份先到海南收水稻,接着到河南、安徽和老家收小麦。8月份再去海南收水稻,然后一路往北,沿途收割水稻最远到黑龙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镇农机手于鹏飞说。
2. 农机跨区作业前景广阔
据统计,2015年“三夏”期间,各地共投入56万台联合收割机,其中参加跨区机收的收割机达到30万台,占到用机总量的54%,与2014年基本持平。由此可见,跨区作业市场依然广阔。随着夏收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农机合作社成为“三夏”生产的主力军,未来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会逐步提高,盲目外出的散机会越来越少见,跨区作业市场会更加规范有序。
农机作业 篇4
1 何谓农机作业质量问题
所有农机具都有作业质量指标, 像联合收割机有损失率、割茬高度, 反转灭茬机有耕深、碎土率、平整度、植被覆盖率, 插秧机有插深、漏插率、取秧量等等, 如农机作业质量达不到指标要求, 势必造成矛盾和纠纷。我市每年都发生数起, 泰州市电视台也曾有相关报道。例如:收割机不按规定作业, 导致损失率大, 农忙时立足“抢”, 农民不在意, 未发现, 一旦发现, 却难以投诉;秋播时, 机手受利益驱动, 采用高挡作业, 导致耕深浅、土块大、不镇压, 影响小麦出苗率。以上这些问题, 如不认真分析和解决, 必将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 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现状
所有进入市场的农机具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农机主管部门颁发的农机推广许可证, 否则, 不得推广。也就是说, 现有推广机具, 只要按章操作, 其作业质量一定符合标准。推广机具进入作业市场后, 由谁来监管它的作业质量呢?目前, 从中央到地方尚无专门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机构, 存在监管盲区, 发生纠纷和矛盾时, 一般由机手和农户自行协商解决, 情节严重的由村乃至乡镇协调处理。
3 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的必要性
目前, 我国农机化已由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 农民对农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农机作业质量问题将日益突出,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势在必行。
1)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的需要。农忙期间, 尤其是麦稻收获时期,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利用联合收割机作业已成首选方式, 因此必须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 将损失率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2)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是支撑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力量, 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农机作业必须坚持标准化操作以适应农艺要求, 否则, 将导致事与愿违。因此, 在农机化新技术推广过程中, 必须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
3)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 如农机作业质量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 让矛盾和纠纷肆意发展, 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不利。因此, 必须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 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4 农机作业质量如何监管
1) 加强机手培训。农机手是农机作业质量的责任人, 其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对作业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必须定期、不定期对机手进行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培训, 树立农机人的良好社会形象。
2) 加强巡查力度。农忙期间, 出动巡回车辆, 深入村组田头, 对农机作业质量进行督查。
3) 接受群众投诉。农忙期间, 向社会公布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电话, 接受群众举报、投诉, 并及时查处。
5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的关键措施
1) 成立农机作业质量监管专门机构。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农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议设立专门的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机构, 明确其职能、机构、编制、经费等, 从根本上解决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盲区的问题。
农机跨区作业之我见 篇5
【摘要】农机跨区作业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机手收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推进农机服务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农机部门的管理力度不够、中介组织服务形式转变不够灵活、组织化程度不高、散机扰乱农机作业市场、“拦机、截机”现象时有发生、出现纠纷得不到公平解决等问题。为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规范跨区作业,建议政府重视,搞好协调;发挥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拓宽中介组织的服务范围 ;搭建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平台;大力开展农机保险,解除机手后顾之忧,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机跨区作业始于1996年,到现在已十多年时间了。它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夏到秋、由省内到省外、由试点到全面推广再到辉煌发展的过程,已成为深受农民和农机手欢迎的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模式,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途径,对抢收、抢种、保农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机跨区作业的重要作用
多年实践证明,利用农作物耕种收获的时间差、地域差,组织开展大范围跨行政区域的农机作业,对于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由于跨区作业的开展,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缩短了机具的投资回收期,实现了农机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减少了机具的重复购置,改变了以往家家户户买农机的局面,推动了农业机械向大型复式联合方向发展。目前,我县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90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115台。
(二)提升了农机化作业水平。农机跨区作业的开展,使我县的机械作业时间提高了2倍以上,麦收时间由96年前的20多天缩短到现在的5-7天,秋季作业也缩短了10天以上。小麦生产已是全过程机械化,小麦联合收获率由96年的10%提高到现在的98%。广大农民群众深有感受地说:“要想收得快,就得靠机械”,“机械到田头,收麦不用愁”。
(三)节本增效,促进劳动力转移。调查表明,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比人工收获小麦提高100倍以上,作业收费与人工收割相比每亩节省支出25-30元。我县机收小麦面积达81万亩,按每亩节省支出25元计算,可节支2025万元。联合收割比人工收获减少粮食损失在3%以上,以小麦亩均400公斤单产计算,每亩减少损失12公斤,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972万公斤,折合价值1360万元。
采用机械收获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以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转移。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在农忙季节不必再赶回家中参加抢收,既节省了路费,又增加了收入。
(四)增加机手收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提高了机具利用率,作业时间由以前每季一周左右增加到20天甚至更长。一般情况下,一台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一年作业收入在3万元左右,比仅限于本地作业的增加2倍多。
开展好农机跨区作业,是推动农民增收就业的一条重要举措。据测算,一般一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需4-5人跟机作业、服务,因此,通过跨区作业可以实现农民季节性就业,直接带动全县农村劳动力约4500人,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五)推进了农机服务业的发展。农机跨区作业在生产方式上把小而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闯市场,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家庭小规模经营与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小农机与大市场的对接,促进了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同时,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造就了一支农机社会化服务队伍。
二、农机跨区作业存在的问题
农机跨区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机部门对中介组织的管理还存在缺位现象、中介组织服务形式转变不够灵活、各地跨区作业中介组织的发展不平衡等等,阻碍了跨区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机部门的管理力度不够
对中介组织的管理仅限于对其进行培训和备案管理,而不对其具体中介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在外出机车中,也存在着无行驶证、无驾驶证、无跨区作业证的现象。
(二)中介组织服务形式转变不够灵活,组织化程度不高
如:大规模组队形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它不仅给管理服务者带来困难,也给机手带来麻烦,一则是路途远、机车多,易发生交通事故;二则是队伍太大容易造成作业机械集中,作业价格不理想,想撤出时又易和当地领机人产生纠纷;三是到达某一个作业地点后机车分布广、地点多,不便联络沟通,不宜搞好服务与管理。
有的跨区作业中介从业人员中存在着文化和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一些人还停留在凭经验办事或“跟风跑”的阶段,对作业期间出现的问题,如麦收纠纷、机械维修等处理能力差,对转移途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表现得束手无策,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散机扰乱了农机作业市场
有的临时合伙、有的单独外出,跨区作业地随机主主观而定,造成盲目流动,容易和有组织的跨区作业服务队形成冲突,产生农机与作业量配比不合理,单机作业效率降低,农机户收益减少,而且影响了作业市场秩序。这种散机形式的存在,主要是机手认为中介组织的跨区作业队在作业时间、地点和作业量上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以及认为中介组织服务不好或不愿交纳中介服务费等。
(四)“拦机、截机”现象时有发生
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地方群众用机心切,或因较为丰厚的中介服务费诱惑而出现截机倒卖,致使上路拦机截机、强迫机手作业的现象屡禁不止。不论是在去的路上还是在回来的途中,都令机手防不胜防。应对拦机截机事件,耗费了机手大量的精力,浪费了机手宝贵的时间,有时还会演变成欧斗事件,甚至造成人身伤害。拦机截机事件,大部分都发生在单机外出的收割机组身上,再加上拨打“110”后,警方出警不及时、无伤人行为就不过问、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致使农民拦机截机现象愈演愈烈。
(五)出现纠纷得不到公平解决
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机械及作业知识掌握不多,操作不熟练,处事能力不佳等原因,常与当地农民产生各种安全纠纷、经济纠纷、交通纠纷等,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往往得不到公平、公正地处理。
三、农机跨区作业的建议及对策
各级政府、部门、组织应站到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尽快规范跨区作业,为跨区作业挡驾护航,为农民丰收、社会稳定奠定基础。
(一)政府重视,搞好协调
各级政府都要成立跨区作业领导小组,抓好农机、公安、交通等部门的分工和配合,针对以往发生的“拦机、截机”的现象,总结经验,制订出保障联合收割机顺利转移的工作预案。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教育群众不要上路拦截过境联合收割机,对“拦机、截机”的高发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组织力量重点防范,对上路截机行为要坚决制止,对砸机、打人等行为要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二)发挥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农机部门要积极顺应市场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注重加强对跨区作业市场的宏观调控,由市场启动、促进发展逐步向出台政策、规范市场转变,把工作重心转到监督管理上来,并遵循“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原则,使跨区作业中的大量具体市场行为由农机协会、中介服务组织、股份制或合作制的服务实体来完成。
农机管理部门切实加强对跨区作业中介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全面培训,严格发放《中介组织资格证书》、《中介人资格证》及《跨区作业证》;作业期间,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大农机执法检查力度,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同时,对散机加强管理,防止无序流动,维护正常的跨区作业秩序。
(三)拓宽中介组织的服务范围
以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机大户为依托组建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引导他们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在搞好常规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服务内容。将十多年来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运用到玉米机收跨区作业中去,努力探索和完善三秋跨区作业的运行机制、效益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玉米跨区作业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尽快将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市场培育成完善、健康、发达的农机作业市场。
中介组织服务要上档次,积极做好作业市场调研,认真制定作业方案,加强技术培训,强化跟踪服务,及时处理纠纷,做到处处为机手着想、为机手排忧解难。
(四)搭建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平台
尽快开发更易查询、信息全面的全国农机跨区作业直通车,分别以县、乡镇为查询单位,及时、准确、全面反映该区机械保有量、拟引拟派机械数量、种植面积、已收割面积、作业时间、中介组织联系方式、地图等信息。制定、完善跨区作业信息发布管理制度,信息搜集由基层农机站和合法中介组织上报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县级农机部门经过严格审核后,方能上全国农机跨区作业直通车发布,作业期间,要保证信息至少一天一更新,过时信息并要及时删除。
各地以县为单位,组建手机短信发送系统或与通信部门联合,将作业信息、天气预报等信息及时发送给在县内作业的中介组织者、机手,以方便他们做好计划。
(五)大力开展农机保险,解除机手后顾之忧
农机作业 篇6
1 认清形式,明确任务
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地抓好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目前梅河口市由于农机跨区作业市场是自发形成,市场不规范,供需双方矛盾时有发生,影响跨区作业的正常开展。因此,农机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市场引导和监管力度,促进全市农机跨区作业有序健康发展。
2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农机跨区作业是促进农机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降低生产成本,全面提升农机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切实加强农机跨区作业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目标,落实責任,有效解决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供需对接问题,加强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组织管理、技术服务、人员培训、信息咨询、工作协调、作业调度、监督检查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农机跨区作业的意义,积极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工作。
3 完善管理,强化服务
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和探索农机跨区作业的运行模式。积极组建各类农机跨区作业合作服务组织,不断提高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努力使全市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认真做好机具检修和保养工作,提高机具安全性能,保证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跨区作业,确保农机作业质量;建立健全完整的农机跨区作业信息体系,广泛收集农机跨区作业市场的供求信息,并及时对外发布;不断拓展农机跨区作业领域。在搞好水稻、玉米机收的基础上,不断向机耕、机播和水稻机插领域延伸,及早编制跨区作业计划,组织签订作业合同,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和农机服务组织提供优质服务;加强跨区作业的组织工作,及时了解全面掌握本地农机跨区作业情况,搞好作业调度,主动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帮助农民解决在跨区作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农机作业节油技术 篇7
1. 采用复式作业机械, 将整地、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环节作业尽可能一次完成;
2. 合理配套机具, 主机与配套农具匹配, 避免超负荷或低负荷作业, 保证农用动力机械充分发挥作用, 提高作业效率;
3. 在作业前应先查看地块和道路, 视土质、墒情和地温等具体情况, 确定作业时间和方法, 合理确定作业路线。
二、实用节油技术
1. 按时对机械各部位进行正确的调整和维护保养, 保持机械技术状态良好, 一是定期对发动机进行技术检测, 正确调整气门间隙和喷油压力;二是经常保养空气滤清器, 保持滤清器进气流畅;三是选择合适的轮胎气压和尺寸, 道路运行时轮胎的气压要充足, 在松软的田间作业时气压可适当偏低;四是油料净化, 按季节和作业环境定期更换润滑油;五是保持传动装置配合间隙合理, 润滑良好等。
2. 尽量在满负荷状态下工作, 避免停车换挡, 作业过程中不要突然猛加或猛减油门, 减少刹车次数。
3. 安装节油装置, 采用柴油添加剂、金属清洗剂等节油措施。
4. 不宜随意改变排气管的长度和方向, 以免增加排气阻力。
雨天农机作业“四要” 篇8
1. 出车前检查轮胎。
遇到雨天, 磨损超标的轮胎的排水能力就会变差, 拖拉机容易产生侧滑, 从而在紧急情况下出现危险。所以提醒机手, 雨天开车之前一定要记得检查轮胎是不是磨损已经超标。
2. 道路行驶要慢行。
雨天尽量保持安全车速, 刹车时, 尽量提前100 m左右减速、轻点刹车, 使后面来车有足够的应急准备时间, 避免由于刹车过急造成碰撞或者追尾。
3. 田间道路遇积水要先探测。
当车经过有积水或者泥泞的田间道路或田间作业时, 首先应停车查看积水的深度。水深超过排气管, 容易造成拖拉机熄火;水深超过保险杠, 容易进水。不要高速过水沟、水坑, 这样会产生飞溅, 导致实际涉水深度加大, 容易造成柴油机进水。
4. 清除机具杂草要熄火。
如何提高农机作业质量 篇9
《农机化促进法》实施后, 国家对农机化的扶持投入逐年提升, 有力地提升了枣庄市农机装备水平, 加快了小麦玉米收获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普及应用步伐, 但仍存在着一些农机作业质量问题, 如有的地方玉米种植标准化程度还不高, 有的小麦玉米收获损失率较高、秸秆粉碎还田效果不好, 有的小麦播种质量不高、镇压效果不好;等等。分析制约农机作业质量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农机作业质量宣传不到位, 农民群众对一些农机作业标准不了解, 再加之农民文化水平有限, 只把农机作为一种省工、省力、干活快的工具使用, 缺乏农民群众自身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管。
二是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也缺乏相应的认识, 为了提高效率、节省燃油、工时, 在开展农机作业时, 或耕深不够、或小麦收获留茬较高, 或小麦玉米秸秆粉碎后长度较大、抛洒不均, 或小麦播种深浅不一、镇压不好等。
三是对农机作业技能及质量培训不够, 有不少的机手不能熟练正确地掌握应用各项农机化作业技能, 也造成了农机作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例如玉米播种质量, 有的能够按照标准化技术要求进行直播, 而有的只为追求密度, 玉米种植的行距较窄;再如, 有的地方小麦玉米秸秆粉碎长度较短、效果较好, 而有的粉碎后秸秆较长且抛洒不匀等。
四是农村土地较为零碎, 有的一家就好几块地, 耕地较窄、长度也不长, 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效率也低, 严重影响了农机作业质量, 也与目前农业机械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不符。
五是缺乏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机制。农业机械量大面广, 遍及农村的角角落落, 涉及到农村家家户户。近几年农机部门虽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督检查, 但由于农机技术人员较少, 很难顾及到农机作业的每方土地、每个作业地块;同时, 基层干部在落实种植任务时, 也只是要求计划面积、农艺要求及时限要求, 忽视农机作业工艺和质量要求。
为进一步强化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管, 全面提高农机作业质量,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农机作业质量宣传力度。农民群众是强化农机作业质量的主要力量。今后, 各级要通过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等形式, 下大力气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农机科普知识, 宣传保障农机作业质量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性, 提高农民群众对强化农机作业质量的认识, 增强农民群众监管农机作业质量的积极性, 进而强化社会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管。
二是要强化农机作业质量技能培训。在以往工作中, 由于个别地方对农机化应用技术培训不到位, 农民群众对一些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不甚了解, 甚至都不知道, 致使在开展农机作业时仅凭经验作业, 达不到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今后, 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的培训, 亦可以乡镇为单位或以管区为单位, 并结合农机安全管理、农机技术推广、阳光工程培训等多种形式, 对凡是未掌握农机化新技术基本要领的农机手, 进行一次全员培训, 全面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技能, 进而促进农机作业质量的提高。
三要推进农机规模化作业。要进一步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 增加合作社建设数量, 增强合作社装备实力, 扩大合作社规范运作, 积极组织好农机规模化作业, 并发挥好合作社在提高农机作业质量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带领其他农机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范作业, 全面提高农机作业规模化水平;并推行订单作业、合同作业、承包作业, 提高农机作业质量。
四要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目前, 农村的大批青壮年劳力都进城打工或从事一些经营活动, 从事农机生产的都是一些“三八六一九九”部队, 从事农机生产较为困难, 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督也不力。今后要进一步发挥农机合作社的重要作用, 合理流转农村土地, 统一规模经营, 争取有效提高农机作业质量。
五要建立统一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各地要根据各自地理、农业种植等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农民生产习性, 研究符合各自实际的统一的土地机耕、机耙和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机播、机收及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全面的作业质量标准, 让农机手在作业时有章可循, 农民群众对作业质量的监督也有规可依。
农机作业 篇10
为满足农机作业需求,近年来,吴中区先后建成临湖陆舍,横泾齐路,甪直澄东三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上半年,以村级农业组织为主体,联合部分农机大户,分别组建上林农机专业合作社、澄湖农机专业合作社,能为本村及周边上千亩至数几千亩农田提供从耕作、种植、植保、收获,乃至收获后处理的粮油机械化生产一条龙农机化作业服务。然而,在巨大需求面前,无论是合作社还是农机大户,都不得不面对现有的农机手普遍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技能单一等困境。
培养一支能熟练掌握现代高性能农机具的操作使用,顺利完成各项农机化作业的高素质农机人才队伍,成为我区农业生产越来越迫切的需要。为此,农机部门当立足当前实际,利用好驾驶培训这一平台,积极整合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在助力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1 有效整合农机合作社资源,做好中拖等农机驾驶操作技能培训
利用农机合作社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机械配套和人力资源,在中拖驾驶培训中,一是帮助学员熟悉一般道路及机耕路等田间道路的驾驶;二是虚实结合,在完成既定模拟练习的基2.4拓宽服务领域
加大农机跨区作业组织力度,拉长跨区作业产业链条,打造跨区作业品牌;积极发展订单作业,合同化服务方式,扩展服务市场空间;大力推行“土地托管”,承包闲置和流转土地等服务方式,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全面推进收获、耕作、播种“一条龙”服务方式,提高系列化服务水平。创新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户+农户的服务方式,使各市场主体间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目标。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方位开展社会化服务,增强发展活力。
3 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的服务
从近年来我县的情况来看,农村土地流转已探索出多种有效可行的模式,流转由点及面、由量到质不断发展,出现有租赁、转包、置换、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模式。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是提高单户土地经营规模和集约化程度,而集约化经营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机合作社正是土地流转的主力军。对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具体领导。
3.1加强组织领导
把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列入议事日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责任到人。根据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并付诸落实。要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指导,抓好典型示范,采取先易后难,树立样板,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创农机化工作的新局面。农机管理部门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中建章立制,申请登记、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技术、信息、市场营销等项服务,强化监督管理,实施量化考核。工商、税务、础上,增加学员实际挂接农具和田间作业的初步经验;三是组织参观机库及生产设施,邀请合作社机手交流、共享多种机具的使用经验。使学员拿到驾驶证的同时,基本具备实际作业的能力。2积极利用农机企业培训机会,组织协调好插秧机等的操作培训
有机利用生产厂家提供的免费培训机会,协调好厂方,组织好学员,紧扣农时,适时把插秧机等机具的操作培训送上门,使学员在培训中,就能学到需要的技能。
3 紧扣“获证奖补”工作,助推培训质量
依据自愿原则,积极组织实施“获证奖补”工作。在培训中,做好“获证奖补”的宣传发动,利用好政策导向,从理论到实践助推培训质量的提升。
4农机农艺相结合,促进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和熟化
积极利用驾驶培训这一平台,穿插农机化技术培训,如适宜我区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机械育秧技术、深耕深翻技术等。顺应农时,组织参观作业现场,发动学员与作业人员交流,了解具体的操作细节,推动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和进一步熟化。
5结合农机监理职能,凸出安全生产教育
结合培训,加强与农机监理部门的了协同,在培训间隙,组织安全生产教育,解读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发放安全生产宣传册,组织参观宣传标牌,对安全生产警示常抓不懈,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
财政、金融、土地等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制定出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工作措施,促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有序发展。
3.2强化指导服务
要加强跟踪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协调好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与有关村、组之间的关系,为他们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县乡两级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体制建设,及时处理土地承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同时,开展培训、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定期进行走访、座谈、调研,及时了解掌握发展经营情况,总结推广经验,把握发展方向,发现解决问题。要切实按照组织建设规范化、合作类型多样化,生产经营市场化的要求,指导、帮助、服务好农机合作组织建设,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建康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农村第二部改革实施土地流转中的一支骨干力量。
3.3加大宣传力度
要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机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宣传“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历史定位,宣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典型经验,努力营造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的农民创办和加入合作社,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农村土地流转在临颍县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规范和完善,所以要注意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分类指导,善于探索,勇于创新,使农业机械这一农村主要“劳动力”在土地流转中充分发挥作用,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方法,努力开辟一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土地流转”新途径。
农机作业 篇11
本刊讯“三夏”在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农业部日前印发通知,明确了今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机具投入总量进一步增加。投入“三夏”生产的稻麦联合收割机达到49万台,比上年增加2万台;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稳定在31万台以上。二是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夏收小麦的机收水平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88%左右;玉米机播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77%左右;跨区机耕、机播水平有新的突破。三是跨区作业秩序进一步优化。保持重点区域的机具供需平衡,保持农机手的收益平稳增长,防止出现作业价格大涨大落,防止出现柴油供应短缺。
天津500多台小麦联合
收割机跨区作业
本刊讯5月16日,从天津市农机局获悉,为帮助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麦农抢收小麦,同时增加农机手收入,在市农机局的统一安排下,蓟县、宝坻区、武清区农机大户已分别组成了今年小麦跨区作业机收队。共有5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加入,本月20日前后将奔赴夏粮主产区作业。
今年天津市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为帮助跨区作业农机手开展作业,蓟县、宝坻区农机局将派专人全程跟踪开展服务,包括协调落实收割地块、进度及其他服务。5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将最先奔赴河南省南阳地区麦田收获小麦,然后一路向北追逐成熟麦田收割。据介绍,5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将在6月12日左右回到天剑,参加今年夏粮收割。
安徽春播面积逾九成
本刊讯记者从安徽省农委获悉,截至5月中旬,安徽全省春播已播种早稻、玉米、大豆、花生、瓜菜面积2091万亩,占安排面积的92.2%,棉花育苗接近尾声。整体看,今年春种前期进度较快,4月中旬以后因旱进度变慢,整体进度较去年稍慢。由于抗旱田管及时有效,目前小麦苗情较好,如果后期天气正常,小麦单产将与上年持平,总产呈增长态势。
今年安徽省春播意向种植面积2267万亩,比上年扩大7万亩,总体保持稳定。双季早稻播种期与常年基本相当。从播栽方式上看,人工移栽占25.7%,机械插秧占3.9%,抛栽占32%,直播占37.9%。
河北将新增粮食产能1.99亿公斤
本刊讯记者17日从河北省水利厅获悉,河北省旱情已基本解除,即将进入汛期。今年,河北省将对41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投资7.56亿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7.9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99亿公斤。据悉,今明两年将为邯郸、邢台、沧州、廊坊等4市旱地麦抗旱设施投资5.3亿元。
农机作业 篇12
关键词:新农村,农机作业组织,服务,产业化
1 农机作业组织的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农机作业组织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对于农机化的生存和发展来说, 这既是一次新的挑战, 同时也是面临的一次新的机遇。如何把握这一发展机遇, 及时调整思路, 关系到农机事业能否持续保持稳步健康地发展, 并与地方社会经济事业的整体发展基本相适应。吴江市农机部门利用全市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的有利条件, 在市政府关心和市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基本思路, 积极扶持各类新型农机作业组织发展。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 目前, 全市各类新型农机作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 形式多种多样, 规模日益扩大, 运作日趋规范, 正逐步成为广大农机手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
(1) 农机作业组织数量得到较快发展。由于有农机作业市场的内在需求, 近两年来, 各类新型农机作业组织相继涌现, 吴江市农机管理部门抓住时机, 积极引导, 从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上助推这一新型服务组织更好地发展。2005年市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以来, 两年中用于扶持农机作业组织发展的资金达175万元。在调研中发现, 通过政策引导, 各类农机作业组织得到较快发展, 逐步形成了以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为龙头, 以农机作业联合体、农机大户联户经营为骨干的农机作业组织新体系。到目前为止, 全市有各类“四有”农机作业组织33个, 拥有各类农机具277台套, 固定资产达1 367万元。各类农机作业组织的不断兴起和发展, 为全市农机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动了全市农机化快速发展。
(2) 农机作业组织运作日趋规范。各类农机作业组织注重运作机制创新, 坚持用工业管理理念创新农机作业组织运作模式。全市33个农机作业组织, 组建运作比较规范。各类组织都建有自己的组织章程, 明确工作职责、利益分配制度, 其中已有6个作业组织在市农办、民政以及工商等部门注册登记。横扇镇农机合作社是由农机大户曹尚书发起组建、17个村51个农机户以自愿互利为宗旨而成立的股份制农机合作社, 合作社建有董事会、监事会, 定期召开股东大会, 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农机户带机入股、带资入股, 年终分配按股分红。
(3) 农机作业致富效应逐步形成。农业是一个基础性产业、弱势行业,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 而农机作业服务要长久发展下去必须要有经济效益。为此, 各类农机作业组织利用自身优势, 开展农机作业服务, 在农机作业量、作业项目、作业质量、客户信誉度、机具维护管理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优势, 农机作业效益明显提高。调查中发现, 盛泽镇农机大户戴国荣于2001年开展农机作业服务, 先后买了3台洋马联合收割机、1台中拖, 开展机耕、机收服务, 由于单打独斗, 年效益一直徘徊在7万元左右, 不是很理想。2005年他加入农机作业组织后, 跨区机收迈出了大步, 全年机耕40 hm2、机收186.67 hm2, 年净收入达15万元, 翻了一番多。平望镇中鲈村农机户林永祥原来只有1台中拖, 由于机具老化、作业面积又少, 年收入一直在微利状态, 2004年他决定扩大经营, 先后又购置了2台中拖、3台插秧机, 自做老板再雇用机手尝试有组织的规模化服务, 除常规的水稻田耕作外, 还开展跨区西瓜田、树苗田、市政筑路耕翻作业, 2005年机耕233.33 hm2、机插秧15.13 hm2, 实现毛收入16.5万元, 净利10万元。尝到甜头的林永祥感到农机服务业有奔头, 2005年底他到市工商局注册成立了“吴江市平望永祥农机作业服务站”, 准备进一步做大做强。
2 农机作业组织的积极作用
分散经营的农机户以资产为纽带, 组织起来开展农机作业服务, 呈现出全新的优势。
(1) 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依托新型农机作业组织, 将分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 共同进入市场, 开展社会化服务, 解决了有机户作业难、无机户用机难的矛盾, 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的对接。开展有组织的生产, 一方面有利于镇、村对农机作业的组织协调, 加强安全生产;另一方面, 有机户能通过签订作业合同确保作业市场。农机户吴会坤2003年购买了1台联合收割机, 由于不敢单枪匹马出去跨区作业, 年收割面积从没超过66.67 hm2。2005年他加入农机作业组织后, 联机开展跨区机收, 由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作业市场信息灵、抗风险能力增强, 全年机收面积达170 hm2, 通过有组织地开展跨区作业, 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
(2) 农机作业领域不断拓展。成立农机作业组织后, 机具数量增多、种类更全, 作业领域得到拓展。一方面, 农机作业由单项变为多项, 作业量增多;另一方面, 作业范围由种植业的产前、产中向产后延伸, 由粮食生产领域发展到林果等经济作物生产领域, 农机作业服务的产业链得到延伸、拓展。许多农户更愿意把农田交给既能耕作又能机插、机收、机植保等一条龙服务的作业组织, 实行委托作业, 达到了农机具的一机多用。震泽镇农机作业服务队从机收割发展到机烘干, 依托农机化项目基地建设开展大米精加工, 生产的无公害“不落地”大米深受城乡居民欢迎,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横扇农机合作社在做大机耕、机插秧作业量等粮食生产服务业的基础上, 利用当地种植柑桔的特点, 积极发展林果机械, 引进的自动化选果生产流水线提高了柑桔品质, 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3) 农机作业效率不断提高。以农机作业组织为实体进行服务, 一是有利于承接各类作业业务。通过签订作业合同, 让农户放心;同时农机作业量在作业组织内部合理调配,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机具作业效率, 产生规模效益。二是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 加快机具更新改造步伐,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避免多头重复购机造成资源浪费, 提高机具使用效益。
(4) 农机具增长呈现乘数效应。农机作业组织作为新农机发展的重要载体, 对推进农机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是农机作业组织的农机化发展意识强, 比较容易接受新农机。二是农机作业组织中大户多, 资金实力相对较强, 发展新农机有基础。三是通过作业组织使用新农机起到了较好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达到了政府补贴资金引导市场、调控市场、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据统计数字显示, 近两年来, 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 全市新购置中拖95台、插秧机72台, 其中通过市级政府扶持发展的17个农机作业组织购置中拖45台、插秧机达61台, 分别占购置总数的47.4%和84.7%。横扇农机合作社2006年一次性发展水稻插秧机达20台。同时, 有较好产业化前景的一批新型农机具得到较快发展, 到2005年末, 全市拥有低温谷物烘干机19台, 农产品保鲜冷库20座, 财政补贴政策发挥了投资乘数放大效应。
(5) 农机作业组织与农户实现了收益双赢。组织起来开展农机作业服务, 便于管理, 运作规范。特别是在2010年柴油供应货源紧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 市农机协会会同市物价局及时出台全市农机作业收费指导性价格, 避免盲目竞价、压价或因价格过低而降低作业质量, 影响农时季节, 一方面保护了农户的利益, 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农机手有一定的收益。在作业服务中, 由于有组织的约束, 有签订作业合同的保证, 农机作业组织的服务质量优于单机作业服务质量, 农机作业组织的信誉度明显提高, 农机作业市场得到有效稳定。农户通过委托作业, 省心省事, 而且减少支出, 实现了农机作业组织与农户的收益双赢。
3 农机作业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 全市新型农机作业组织发展较快,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在调查中发现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农机作业组织发展存在不平衡性。盛泽镇发展的3个农机作业组织承担了全镇机耕的70%、机收的80%和机插秧的90%作业量, 而个别乡镇新型农机作业组织发展还是空白, 影响全市农机化发展进程。二是农机作业组织规模还不够大, 运作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一些农机作业组织仅有机具7~8台, 固定资产40万~50万元, 规模效益不能充分体现, 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有些组织虽也制订了章程等规章制度, 但还比较粗糙, 甚至存在个别拼凑型作业组织。三是农机作业组织管理及操作人员的市场运作水平和农机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组织的领头人既是管理者又是农机操作手, 市场化运作知识薄弱, 农机操作手年龄偏大、技术水平还不高。四是农机作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够理想, 在购机贷款、机库用地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农机作业用燃油目前按田亩数补贴不尽合理, 也不利于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提高。
4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 提高认识, 扩大宣传, 营造农机作业组织发展氛围。建议把发展农机作业组织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纳入乡镇领导绩效指标考核范围, 进一步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农机管理部门要进一步采取多种渠道强化宣传力度, 营造发展农机作业组织的良好氛围, 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通过典型宣传, 扩大农机作业挣钱致富效应的影响力, 通过对先进农机作业组织进行表彰, 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2) 政策扶持, 增加投入, 增强农机作业组织发展动力。农机作业组织发展的初级阶段, 政策扶持十分重要, 因此, 要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的文件精神, 农机管理部门要向当地政府领导多汇报, 取得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通过政策扶持, 增强农机作业组织发展动力。一是利用农业科技等项目建设, 对农机作业组织的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二是对现有农机作业组织建立诚信评价体系, 对诚信度较高的农机作业组织, 在扩大规模购置适合本地农机化发展重点机具时, 考虑采取补贴、按揭贷款和奖励等措施, 促进其滚动发展, 实现规模效益。三是建议将农机作业柴油补贴由补贴到农户改为按照作业量直接补贴到机手。
(3)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有序推进农机作业组织发展。农机作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要根据各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农民习惯等综合因素, 加以组织引导, 不能用行政手段搞一刀切, 要尊重农机手的意愿, 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农机管理部门要按照“四有”农机作业组织的总体要求, 因地制宜, 搞好分类指导, 通过典型引路, 示范带动, 以点带面, 逐步推开。建设新农村示范村, 需根据新农村的总体规划, 高标准地组建农机作业组织。在原来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方, 按层次高一点的要求建立, 争取在规范中加快发展;在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 也可以先建立组织, 在发展中逐步规范, 推进农机作业组织的有序发展。
(4) 加强管理, 强化服务, 促进农机作业组织规范运作。首先, 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 努力提高农机服务组织的组织化程度, 通过建立合作制度、合作章程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把分散的农机户有效地组织起来, 使其真正成为为农服务的生力军。其次, 要强化服务。市、镇农机技术人员要与各类农机作业组织结对挂钩, 开展帮扶工作, 提高他们的市场化运作水平。第三, 要完善农机服务信息体系, 将各种农机具的性能、价格、市场的拥有量及其作物生产布局、生产收获的时间差及变化等情况加以分析后, 及时提供给农机作业组织, 并组织他们有序进行作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资本利益的最大化。第四, 针对农机作业组织内部人员技术知识贫乏和老龄化问题, 一方面要增加人员培训经费, 免费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 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经纪人经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操作、年纪轻的农机实用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