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管理体系

2024-05-29

其他管理体系(共12篇)

其他管理体系 篇1

一次参加学校管理研修班的学习, 培训老师让校长们都说说自己管理属于那种风格。各位校长结合自己的管理实践, 稍加思索纷纷发言, 有的校长说自己属于严厉型的, 强调权威;有的说自己属于温和型的, 追求人际和谐;有的说自己属于实干型的, 带着教师创新研究;有的说自己属于民主型的, 凡事大家好商量, 等等。培训班的学员都是各地的名校长, 管理上比较成功, 都具有较丰富的教育和管理经验, 发言也都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 谈得很精彩, 不时赢得场上阵阵掌声。成熟期的校长都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熟谙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对外界的各种教改信息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不随风摇摆, 能指挥若定, 并能针对本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科教学工作中的主要薄弱环节, 提出改革设想, 制定改革措施, 并付诸实施。但是也很明显, 除开这些共性的规律和特点之外, 各位校长的工作风格和思路都是不一样的, 追求的发展方向也是不一样的。孰优孰劣?引起了我的思考。

想起这样一个故事, 说的是曾国藩有一次问自己的幕僚, 对左宗棠、李鸿章和自己各有何评价。一个幕僚思忖后说, “左是‘威, 不敢欺’;李是‘智, 不能欺’;您是‘德, 不忍欺’”。曾国藩听完, 深以为精到。上述三人都是清朝中后期的国家重臣, 邦国柱石, 支撑起晚清百年摇曳。左宗棠, 著名湘军将领, 洋务派首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李鸿章生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授文华殿大学士, 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从科举及第与众进士和京师达贵交游, 到“虚心忍辱, 学得洋人一二秘法”装备洋枪洋炮, 雇请外国教练训练新式军队, 再到采用一系列招降纳叛、兼收并蓄的措施, 扩充实力, 再到平息了因苏州杀降而引起的戈登率常胜军闹事事件, 充分显露他的外交手腕, 其聪明机警为世之瞩目。曾国藩, 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封一等毅勇侯。他打败太平天国, 保住了大清江山, 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 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己唯严, 崇尚气节, 标榜道德, 身体力行;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 博大精深, 是近代儒家宗师, 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

上述三人都深谙管理之道, 审时度势, 运筹谋划, 积极实践并都卓有成效。就管理风格而言, 却各具特色。左氏严明, 严则生威, 威则调度有力, 决胜千里;李氏聪黠, 深谋远虑, 即便万象纷杂, 时态多变, 亦能指挥若定, 逢凶化吉;曾氏则严于律己, 抱道守真, 不慕富贵, 慎独安身, 一方面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 以德化人, 另一方面举贤荐才, 不遗余力。综观三位管理风格, 若就当时的形势需要, 显然都有力挽狂澜之功效, 这里自不能妄加评议, 单就其风格而言, 对于学校管理, 尤其是对照校长的学校管理研究和思考, 倒是有所启示:

管理风格与方式应适势而择取。管理的方式方法没有最好, 适合实用是最好。以左宗棠而言, 针对颓败虚弱的清政府和兵心涣散、将领腐败的军队实际, 整肃军纪, 秉公明律, 提升了士兵的士气, 增强了战斗力, 树立了个人的威信, 这是适应时势需要而参进个人性格和管理风格的成功典范。许多校长或接掌一所新学校, 或负责羸弱破衰学校的改造, 面临着内忧外困的诸多艰难, 唯一能作改变的就是人, 因此, 革新之初大刀阔斧变革, 运用强权整肃校风校纪, 是非常必要的。以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变革杜郎口中学而言, 充分调研后确立“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讲课不准超过10分钟, 这些看似非人性化的措施都曾遭到许多教师的激烈反对, 但是, 崔校长坚持威权, 不为老师的非议诘难而改变, 一意孤行, 终于成就杜郎口中学的今日辉煌。至于东庐中学的“讲学稿”, 洋思中学的“超前断后”“教师讲课只许5分钟”等要求, 推行之初都不可避免地沾染着血腥, 一路披荆斩棘过来。当前, 许多学校真要想进行深层次的变革, 必不可少地会遭遇旧思想旧势力的抵抗, 树立威权, 强力推行都是难免的, 也是必要的。树立威权的同时, 更应该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聪明才智, 切实地应对和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和矛盾。学校管理者通过自己的智慧和现实的劳作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示范, 以此带领大家共同克服困难, 同舟共济, 自然实现由威权到德治的转化, 让学校回归更高层面的德化育人境界。

学校是文化场所, 是育人的场所, 文化的特性是潜移默化, 不是急功近利;育人讲求厚德载物, 润物无声。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努力追求这种理想化的教育境界。学校管理者应追求依靠自身的品德修养、学术成就来示范引领全体教师共同发展进步。有不少学校出现人才“蜂拥”的现象, 出现多名特级教师, 汇集全市多位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情况, 其实, 这往往不是依靠校长权威和校长聪明能实现的, 而是靠校长崇高的品德修养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实现的。人们常以蔡元培校长“兼容并包”“唯才是举”作为校长办学的方向和要求, 这实际上反映了现时期人们对于学校管理的期待和要求。当前, 随着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推进, 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 硬件设施上去了, 而人才这一软件却处于尚待发展的层次, 最近媒体上报道有某学校配备高档电教设备老师还不会使用的报道, 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进课堂而教师使用寥寥, 课程改革推理念先进而课堂推动艰难, 等等。这些实际上反映了人才缺乏, 人力资源需要挖掘, 教师素质需要发展提升的现实。而这些都需要校长具有远见卓识和胆魄权威, 需要管理的实践智慧, 更需要校长的德行修养, 发现和培养人才, 引领教师大步向前。

威由外而内, 强势裹挟着人进入学校的发展轨道;智也带有强迫的性质, 只不过不是威慑的力量, 而是智慧, 通过说理、示范等, 以理服人;而德则以情感、品德感召人, 激励人, 唤醒人, 使其不自觉地主动地进入学校建设中来, 自觉地将自己的个人追求融入到学校同一愿景下, 谋求共同发展。如此看来, 德则更入人心, 更具恒久力量。有人认为, 校长的威权多适用于学校发展初期, 适用于乱世用重典的时候;智则适用于学校发展中期, 发展之路坎坷多舛, 各项特色需要建设, 内涵发展路径繁杂, 这些都考验校长的实践智慧;而当学校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学校愿景被全体教师所接受, 大家和衷共济, 群策群力, 则校长可侧重于德性修身, 发现人才, 举贤荐能, 搭建平台, 帮助教师提升自我, 引领教师走向终身学习追求卓越之路, 逐步进入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境界。

其实, 学校管理形态万千, 变化多端, 任一时期任一事情往往都需要校长的权威、智慧与德性共同作用其中, 离开任一项都很难顺利进行。如若非要区别, 也只是孰轻孰重而已, 实践时已浑然一体了。但就管理的理想状态来说, 校长以德化人, 引领中层, 感召群体教师自觉教书育人, 提升自我。校长实现无为而治, 这自然是最美好的境界。如此反过来观照上述三种管理风格, 显然依靠威权和巧智进行的管理只是暂时的, 起到的作用也是短暂的, 唯有唤醒教师自觉, 调动教师进取之心, 真诚地帮助和促进教师, 才可能广泛地蓄积力量, 恒久地作用于学校, 真正实现成就教师、发展学校的美好理想。曾国藩以德服人, 居高位而能从善如流, 可谓参透人性领悟管理智慧之精髓。《曾国藩家书》历久弥新, 曾氏编撰的《冰鉴》展示其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跨越时空学术领域, 影响历史;曾氏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 荣宠不衰, 为官之道亦为人称道。难怪时下掀起曾国藩热。其实, 百波溯源, 仍离不开他的修身养德, 他把修身作为终身之事业而不是应一时之功用。如此德行天下, 后人仰崇, 也就不足怪了。如此先贤卓识, 校长岂不追慕?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范湖小学528137)

其他管理体系 篇2

【本办法用于脑电图检查室、肌电图检查室、呼吸功能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内镜检查室、诊断核、医学(放射性分析、体内检测)等。】 4.26.1.1 1.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设臵特殊检查室,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部门规章标准的要求,满足临床科室诊疗需求。

2.诊疗科目与服务项目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与执业许可证一致。3.使用经核准、可适用的技术。4.服务项目收费经物价部门批准。5.有主管部门监管。

6.抽查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7.检查科室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改进的措施落实情况评价。

8.检查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并记录问题与缺陷。无违规执业,无超范围执业。

检查内容:诊疗科目是否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与其执业范围是否一致;开展的业务是否经医院主管部门审批并有监管(查批准文件);各诊疗科室出现差错事故或缺陷的记录、处臵和改进的记录;检查诊疗流程是否合理。

4.26.2 由被授权的、具备法定资质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其他特殊诊疗服务。4.26.2.1 1.对特殊检查部门的各级各类人员均有明确的资质与能力要求。

(1)特殊检查室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接受特殊检查专业技能培训,依法取得执业资格与授权的人员、专业技师,应有专业资格证书。

(2)人员数量、人员梯队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能完成日常工作中常规操作及疑难病例处理。

(3)特殊检查室负责人必须是有经验的特殊检查专业或经过特殊检查技术培训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

(4)所有人员经过岗前培训。

2.特殊检查部门出具“临床诊断报告”由经过授权、具备执业医师资质的人员签发。3.有主管的职能部门监管。

4.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5.职能部门按照规定和制度实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提出整改措施。6.职能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有记录。7.无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或执业范围与注册项目不符。

检查内容:抽查(3人)各诊疗科室工作人员是否按照国家和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进行了专业技能岗前培训(要看证书)、是否取得相关执业资格(特别是签发临床诊断性报告者)并有主管部门授权以及负责人的专业技术职称和培训证明;人事科提供科室人员组成名单以了解是否符合并适应本科室所承担任务的需要;疑难病例处臵情况记录;医务处对科室监管以及出现问题缺陷的处臵方式(包括整改措施、预案、评价,要有记录)。4.26.3 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执业医师出具诊断报告,解读检查结果;建立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相关制度并进行质量控制活动。4.26.3.1 1.有出具诊疗报告,解读检验结果的相关规定。

2.各种诊疗报告签署和发出均由具备专业资质(授权)的执业医师执行。3.职能部门按照规定和制度实行督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提出整改措施。4.职能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有记录。5.无不具备资质人员签发报告。

检查内容:查签发临床诊断性报告人员的双证,并抽查10份报告,核实报告人员资质;抽2人解读检查报告的内容。4.26.5.2 1.检查医院有应急预案,责任分工明确,并有演练。

2.现场检查:放射性操作区应展示简明的应急救援措施指南,并指定该区域的防护负责 人。

3.现场检查工作区应备有急救药品和设备。现场急救应根据污染和危险情况而定。4.在采取应急救援措施使场所污染程度达到要求后,可宣布结束应急状态。5.检查主管部门监管记录。

6.抽查相关人员知晓本科/室/组的履职要求。7.检查对相关人员有培训与教育的记录。8.检查演练记录(至少每年一次)。

9.检查职能部门履行监管的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提出整改措施。10.检查职能部门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记录。检查内容:医院有无应急预案(记录);放射性操作区域标识清晰,有无指定专人防护; 检查有关人员培训和教育记录;每年一次的演练记录;主管部门对其监管记录。4.26.6 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团队或由专人负责,能够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按规定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并有记录。4.26.6.1 1.检查质量管理小组名单(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质量管理小组或由专人负责),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并有工作记录。2.检查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相关制度,至少应有:

(1)核心制度、岗位职责及继续教育制度。

(2)诊疗规范与操作常规,相关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诊疗报告规范。(3)应急预案,包括处臵流程与措施。(4)仪器管理、使用、维修制度。

(5)医院感染管理、安全防护管理等相关制度。3.检查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和指标。

4.有质量与安全培训,对轮转医师、护士培训后上岗。

5.抽查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职责和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

6.检查定期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记录,对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解读与评价,对存在问题与缺陷及时整改。

7.根据有关要求对有关制度、规范进行修订,并组织再培训。

其他管理体系 篇3

[摘要]要想知道电力过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如何更好的进行下去,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更好的控制成本,以及如何降低成本,成本是我们进行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我们要想保证工程的顺利实现,我们必须保证成本的合理化,那么,什么是成本控制战略呢?所谓成本控制战略,就是企业想办法使得成本比同行业其他企业要低一些,并且一直保持下去的战略体系。这种新型的战略体系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目前电力工程的发展模式以及施工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在对工程的财务管理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的一个内容,只有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的财务管理才能得到很好的进行,我们的财务管理才不会偏离一定的轨道范围内。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程财务管理;探讨分析

1.电力工程其他费用管理情况及其特征

1.1管理现状。近年来,电力企业工程其他费用管理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从内部管理现状来看,由于工程其他费用构成复杂,且部分费用性质与生产成本存在相似交叉之处,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费用列支不规范、入账依据不充分等财务管理问题:从外部面临的形势来看,在国家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和电力企业强化依法从严治企的大背景下,工程其他费用财务管理问题也逐渐成为各种检察机关关注的重点。

1.2项目建设中别的花费拥有很明显的特性,资金的监管同样比较困难,相关费用就有好多个类别,二十六个小项。其中每一项都还可以进行划分,所以种类特别繁多。二是钱牵涉到治理部门这个单位稍多。这个横向牵涉发展、创设、运检、物资、财政、审计这些人资等这些部门,纵向牵涉各级治理单位这些项目参与这些单位。三是费用的发生时间跨度比较大,远远超出工程建设周期,有的甚至长达3年以上。四是不同费用管理方式不一。按款项支付方式,可以分为按照合同支付和零星报销两类;按列支渠道,可以分为分摊计入固定资产和移交流动资产两类。

2.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简析

2.1主要问题

2.1.1存在费用拼盘和串项使用现象。

2.1.1.1个别费用拼盘、串项使用。个别单位生产准备费、办公费、设计费、审计费、环境监测验收、水土保持项目等费用在不同工程项目间、各项其他费用间调剂使用,不利于工程成本控制。

2.1.1.2虚增工程支出。个别单位采用提高标准、增加土方用量及劳务用工等方式,加大工程支出。

2.1.2生产成本向工程成本转移。

2.1.2.1工程其他费用中的有些费用,如项目法人管理费中的会议、差旅等,与部分生产成本有功能类似之处,有的单位将生产成本难以消化的费用转由工程其他费用开支和负担。

2.1.2.2将工程竣工投产后发生的费用,如绿化、涂料、巡检道路修复等费用,计入工程其他费用,模糊了损益性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2.1.2.3工程成本尚未實现统筹管理。工程其他费用具有间接性质,有的费用与工程投资大小和数量多少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但工程其他费用采用取费方式确定概算控制目标,缺乏整体统筹把握。且部分工程其他费用与生产成本有相似交叉之处,尚未将两者整体统筹考虑和控制。

2.2解析原因

第一,要尽可能的改善相关的管理方案,一方面,相关的费用支出跟具体的费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不相关。工程其他费用以取费方式计列概算,从内容上看,存在有费用无需要、有需要无费用的情况;从标准上看,无论工程大小,一律按规定标准取费,不完全符合现实;另一方面,预规模式与财务制度间存在一定程度不衔接。工程的造价估算是规划预算模式的关键要素,财务制度依靠与客观事实相符无差距的体现了工程投资为重点,两者由于动机上的区别,导致开支范围、发生的效用和规范部分具有不同的需求。第二,工程其他费用管理有待细化优化。为提高工程其他费用财务管理精益化水平,电力企业应从工程全过程管控等方面大力加强工程其他费用财务管理。

2.2.1强化预算编制管理,保证预算科学性。

从工程造价方面考虑,工程其他费用财务管理前端控制点是预算编制管理,只有加强预算编制管理,保证预算编制依据、标准、流程、审批等控制有效性,方能保证其预算的科学性。

2.2.2促进业务整合,深化全过程管控。

为确保财务业务紧密衔接,电力企业财务部门积极深入前端业务,把握“计列合理、概算控制、规范使用”的原则,全面参与工程项目的规划可研及投资计划、初步设计、招投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和后评价等各阶段管理,切实发挥财务过程监督职能。

3.电力工程实施精益管理的措施

3.1财务成本管理精益化

精益化管理思想认定,想要充分拉动客户的消费需求,避免生产、施工、管理中出现不必要的浪费。那么,资金的投入应该是满足客户需求的,是客户价值量评价之后的结果。一旦不满足客户需求的工程量,实质上是没有施工价值而言的。电力工程管理层面,管理者理当明确电力用户需求。当经过考量之后,做好采购、策划以及设计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根据客户需求确定,在实施中不断根据客户需求改变,借助客户的评价来修改工程。拉动客户需求,使得精益化管理落实到位。选择实时的方式进行成本控制,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成本费用花费情况,结合同类型项目工程施工经验。制定出科学的能源消耗标准,从机械消耗、人工消耗和材料消耗等方面着手。

3.2项目工程管理精益化

3.2.1在项目管理中导入比较法。每个项目工程实施的内外环境存在差异,如果按照某种固定模式进行项目管理,除了降低工程实施进度外,而且还会提高工程施工费用和降低管理效率。因此,必须结合项目环境,因地制宜灵活地选择项目管理模式。

3.2.2在项目管理中融合工程监理。工程监理介入电力项目工程全过程,除了监理所承担的分内工作外,还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识别项目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对项目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将工程监理转化为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升项目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因此,在实践工作中,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以合同、组织等多元化手段支持监理工作,将监理工作制度落到试图,实现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有效融合。

3.3人力资源管理精益化

当企业执行了精益化管理,企业的人文精神特别丰富,将员工当成社会人,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管理。单位只是一个团队,它给予每个员工发展的机会,重视员工。企业的核心为员工发展,给员工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员工得到提升。企业在发展中,也会制定出目标,对员工进行引导,点燃员工工作激情。在施工分单位,电机维修项目部门都会从企业内部挑选人员,组建维修队伍。这能增加员工的收入,还能固定每个人的收入。企业承接的工作,主要分为两种:①生产:②非生产。还有一部分是无法根据自己的职能来确定的项目,这部分项目需要分类处理,在总额上做好外源控制,建立起奖罚制度,这能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启动。电力企业首先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管理层和普通员工之间的生产合作才会更加融洽。员工的责任感才会提高,充分发挥自身的技能和精力,为企业生产更多的价值。

4.结束语

关于医院其他物资材料管理的体会 篇4

其他物资材料主要包括医用气体材料、柴油、百货、五金、被服等,因其一般归属于总务部门管理,由总务部门负责采购,故又称之为总务物资。除医用气体材料可按物价部门的规定独立收取吸氧流量费用外,其他均属于纯消耗性的材料。

一、医院其他物资材料的特点

(1)与药品、卫生材料、试剂、设备等大额物资不同,其他物资材料占医院流动资金的比例很小,种类繁多、使用分散,管理难度大,消耗遍及医院的每一个部门。(2)其他物资材料既有可独立收费的材料如气体材料,但大部分属于不可收费的纯消耗性材料,如百货材料、被服等。(3)一般来说,因其他物资材料的金额小、种类繁多且大部分不可独立收费,相对于药品等高值、可独立收费的物资,其被关注的程度较小。(4)业务科室随时提出应急的、临时性的物资品种采购,因此零星采购不断,随意性大,增加成本控制的难度。

现在,随着医院明细化管理的深入,其他物资材料的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医院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其他物资材料的管理并不能生搬硬套药品、卫生材料等物资的管理模式,因此,如何加强对其他材料的管理是现阶段许多医疗机构财物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二、关于强化其他物资材料管理的一点体会

(一)加强其他物资材料的预算管理

加强物资的预算管理,是医院物资管理的基础,是节约物资消耗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降低财务风险的途径之一。把预算额落实到其他物资材料的每一个具体项目,其他物资材料采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就是必须在预算额度内开支,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资预算额不应交叉调剂使用。

加强预算管理,是降低其他物资材料消耗的初始环节,从总额上对其进行整体控制。把经费与物资消耗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有限的经费发挥整体的保障作用。从物资采购环节开始受到经济管理的制约,较好地避免了其他材料的盲目采购和经费预算脱离。

(二)建立物资统计分析制度

医院其他物资材料的消耗使用,既要控制成本,又必须满足业务科室的需求。为减少因不适当的、随意性的使用而使成本支出增加,影响医院经济效益下降,对其他物资材料的使用状况,应定期进行分析考核,以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医院经济运行管理的效益。

其他物资材料统计分析要点主要包括:物资收入、物资消耗额、物资消耗量、物资库存量以及各使用部门的物资收支情况。分析方法采取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或比较分析与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分析影响上述要点发生重大变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阶段的物资采购计划,确保物资储备可以保障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

其他物资材料统计分析的核心,就是材料变量指标之间的对比分析。其他物资材料的消耗按其成本能否通过收入得到补偿分为可收费材料和纯消耗性材料两类。

1.可收费材料。可收费材料是指能带来直接收入的物资。由于可收费材料的成本可以通过收入得到补偿,其消耗与业务量及业务收入是否相匹配可通过材料成本率来衡量,成本率的变化反映了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是否合理、匹配。因此,通过材料成本率检验可收费材料的收入和支出变动的异常现象。

例如,医用气体材料,正常情况其材料成本率的波动幅度非常微小,当成本率有异常变动,应从材料收入和支出进行分析。首先考虑气体在通过管道输送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漏气现象或者科室在使用氧气后,是否因未及时关闭气体闸门而致气体材料支出增加;其次检查科室的收费行为是否存在氧气多收费、少收费等现象而使收入不正常变动,如果事实存在,应及时采取措施规范收费行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2.纯消耗性材料。由于纯消耗性材料不能通过收入补偿支出,也与工作量不直接匹配,因此其支出不能完全用医院的收入或工作量衡量。对于这部分材料,则通过其的变动幅度来分析衡量其消耗是否恰当合理。

例如,某医院柴油主要供应冷暖气、热水、洗衣房及供应室使用。

从上表可看出,2009年柴油支出减少51%,影响的因素主要涉及使用量、价格,使用量与医院的工作量有一定的关系,而价格则受到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通过进一步分析,柴油变动同时受到用量减少和进货价格下降的影响。

(1)分析用量变动对柴油支出的影响。根据柴油的使用范畴,气候变化(冷暖气、热水)、住院病人(洗衣房)、手术病人(洗衣房、供应室)变动是和柴油用量呈密切相关的。

柴油用量2009年第一季比2008年同期减少10.5万公斤,支出额减少59万元,其中2008年春节寒流的影响,柴油使用量大幅高于2009年,使2009年柴油减少用量11万公斤,金额62万元;住院病人和手术病人2009年第一季比2008年同期增加15%,柴油用量上升0.5万公斤,金额3万元。

(2)分析柴油进货价格对柴油支出的影响。最近两年,中国的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经过了多次的调整。

柴油进货价格从2008年第一季每公斤6.5元调整到2009年每公斤5.6元,减幅14%,支出额减少29.5万元。

从上述例子可以发现,物资统计分析是发现核算和管理漏洞的有效途径。

(三)重视库存物资清查盘点管理

库存物资清查盘点管理是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管保养物资、降低物资成本不可缺少的工作。通过盘点对物资的领出、使用、库存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想方设法减少浪费,防患于未然。保证库存物资的质量和安全,杜绝消费,节约资源。

例如,库房中长期闲置未过期的物资,需设法盘活调剂使用,以提高物资的利用率,降低物资成本,减少占用库房空间;对临时性的物资采购,要与使用科室共同做好计划,确保按需采购,避免造成物资积压,甚至浪费;盘盈盘亏物资,督促库房及时查明原因,向主管部门说明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尽管其他物资材料在总金额只占医院资产比例的很小一部分,并且其种类繁多、管理难度也较大,但这部分物资材料中大部分均是纯消耗性材料,若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所产出的效益将十分巨大。因此,应加强对其他物资材料的管理,使之最大限度地为医院各项业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资供应,发挥后勤的保障作用,同时降低医院成本,为医院创造更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段萍华.加强财务科对医院的物资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07,(26).

其他10(市场营销管理制度) 篇5

第一条 目的

为维护公司资产安全、确保商品交易具有良好品质、使不良交易行为的处理有所遵循,特订定本办法。

第二条 倒帐的成立

如遇帐款在合同及公司规定时间内未能收回,或有下列情形导致无法收回货款时,“倒帐”即告成立。

一、收回之票据因退票无法兑现时。

二、顾客另订付款日期而无法如期付款兑现时,并确定顾客亦无能力兑现时。

三、如经查顾客已停止营业、经诉讼认定无法追回货款或商品时。

第三条 倒帐处理程序

一、倒帐确认

经办人员在倒帐成立时应立即汇报办事处主管,该办事处在2天内汇报事业部法务和上级部门,经采取相关措施后证实仍无法追回货款,由事业部法务出具“倒帐确认单”通知原单位。

二、倒帐审理

倒帐单位按“倒帐确认单”内容要求填写并经法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权责主管,权责主管将责任承担和处理方法批转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若无异议,则予执行;若有异议,可由权责主管指定专人重新调查倒帐案和重新核定处理方法。

第四条:交易规定

一、经办人员在其销售过程中,应树立事先预防重于事后补救之观念,故在交易前应先征信顾客的信用,包括该公司的性质、经营情况、设立地点、主管机关等。

二、经办人员在其销售过程中,若交易行为完全符合公司规定,则经办人员免负责任。符合公司规定的交易行为如下:

(一)填写交易申请书、并获权责主管核准。

(二)与顾客签定法律上有效的购销合同。

(三)家具交易应收取合同金额50%以上的定金;或经权责主管核准的低于50%之定金,但累计收款达80%以上。

(四)出货单已经顾客签收,发票已开立。

注:收取定金时点确认:收到现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即作确认,其他票据要待款项实际到帐后才作确认。

三、交易行为若不符合第四条第二款规定中的任何一条,视为不符合公司规定的交易。由此产生的倒帐责任由经办人员、经办人员的直属主管和责任中心共同承担并根据罚则处理。

第五条:罚则

一、理赔金额以未收帐款核算。其中80%列责任中心坏帐,15%由营业人员理赔,5%由责任中心主管理赔。

二、行政处分由公司根据案例视相关人员所应承担责任而定。

第六条:其他

一、坏帐处理结束后,若追回货款或商品时,应悉数缴回公司,如已理赔,则由公司就其原先理赔之金额比例发还。

二、交易行为如涉及不法情事,将报司法机关另案处理。

三、同仁每月理赔金额以不超过该同仁月实领收入的20%为限。

四、财务部门接到倒帐确认单后,立即把该案例列为待处理财产损失待签呈下达后转销。

五、涉及理赔之同仁在离职前须一次清偿应理赔金额。

第七条:实施与修订

本办法经呈董事会核准后实施,修订时亦同。

企业销售管理制度

□ 总则

第一条 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确立“用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服务第一”,维护工厂声誉,重视社会经济效益,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投放市场,满足社会需要是我厂产品的销售方针。

第二条 掌握市场信息,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沟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用户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厂产品销售管理的目标。

□ 市场预测

第三条 市场预测是经营决策的前提,对同类产品的生命周期状况和市场覆盖状况要作全面的了解分析,并掌握下列各点:

1.了解同类产品国内外全年销售总量和同行业全年的生产总量,分析饱和程度。

2.了解同行业各类产品在全国各地区市场占有率,分析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的新途径。3.了解用户对产品质量的反映及技术要求,分析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满足用户要求的可行性。

4.了解同行业产品更新及技术质量改进的进展情况,分析产品发展的新动向,做到知已知彼,掌握信息,力求企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条 预测国内各地区及外贸各占的销售比率,确定年销售量的总体计划。

第五条 收集国外同行业同类产品更新及技术发展情报,外贸供求趋势,国外用户对产品反映及信赖程度,确定对外市场开拓方针。□ 经营决策

第六条 根据工厂中长期规划和生产能力状况,通过预测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由销售科提出初步的年产品销售方案,报请厂部审查决策。

第七条 经过厂务会议讨论,厂长审定,职代会通过,确定经营目标并作为编制生产大纲和工方针目标的依据。

□ 产销平衡及签订合同

第八条 销售科根据工厂全年生产大纲及近年来国内各地区和外贸订货情况,平衡分配计划,对外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并根据市场供求形势确定“以销定产”和“以产定销”相合的方针,留有余地,信守合同,维护合同法规的严肃性。

第九条 执行价格政策,如需变更定价,报批手续由财务科负责,决定浮动价格,经经营副厂长批准。

第十条 销售科根据生产计划,销售合同,编制销售计划,根据市场供求形势编报季度和月度销售计划,于月前十天报计划科以便综合平衡产销衔接。

第十一条 参加各类订货会议,要本着先主机配套,后维修用户,先外贸后内销,照顾老用户结交新用户,全面布点,扩大销售网,开拓新市场的原则,巩固发展用户关系。

第十二条 建立和逐步完善销售档案,管理好用户合同。

□ 编制产品发运计划,组织回笼资金

第十三条 执行销售合同,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供货期编制产品发运计划,做好预报铁路发运计划的工作。

第十四条 发货应掌握先出口后内销,先主机配套后维修,先远后近的原则,处理好主次关系。

第十五条 产品销售均由销售科开具“产品发货通知单”、发票和托收单,由财务科收款或向银行办理托收手续。

第十六条 分管成品资金,努力降低产品库存,由财务科编制销售收入计划,综合产、销、财的有效平衡并积极协助导务科及时回笼资金。

第十七条 确立为用户服务的观念,款到发货应及时办理,用户函电询问,如属质量问题需派人处理,五天内与有关部门联系并派人前往。

□ 建立产品销售信息反馈制度 第十八条 销售科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有用户访问,并每年发函到全国各用户,征求意见,将收集的意见汇总、整理,向工厂领导及有关部门反映,由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并列入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将用户对产品质量,技术要求等方面来信登记并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条 负责产品销售方面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用户档案,收集同行业情报,提供销售方面的分析资料,按上级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销售报表。

区域联防实施说明

第一条 区域联防的定义:

在各营业区内,依地域特性及远近,划分成若干区域, 以召集人模式(区域召集人可由区总监指定或由各责任中心主管每半年轮值),联合该区域内责任中心,形成区域联防,协同作战,共同分享经营心得。

第二条 区域联防的目的:

1、发挥直销竞争优势:提高责任中心的协同作战能力,培养主管的经营决策能力,充分发挥直销的竞争优势。

2、培养区管理人才:通过对区域联防召集人的培养,提高召集人的管理及决策能力,积累经验,提高认知,作好营业区管理人才的梯队建设。

第三条 区域联防的功能:

1、分享经营心得:通过区域内责任中心主管的交流与沟通,分享经营心得,利用“他山之石”迅速提高责任中心的整体水平。

2、人力资源与训练共享:通过区域联防,利用其他责任中心的绩优同仁的言传身教,实现人力资源与训练的共享。

3、区域行销对策信息共享:通过区域内竞争同业、相关异业及重点客户信息的交流,制定有针对性的行销对策,实现共同业绩的提升。

4、个案、要案支持:利用区域内责任中心的经验与人力,在责任中心寻求支援时,提供更迅速、更专业的支持。

5、行销专员战力提升:通过区域内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及定期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促进行销人员战力的提升。

第四条 区域联防的操作要点:

1、通过对当地市场分析,制定相应行销策略。凭借区域内责任中心的地理特征与人文的共性,对当地市场需求与经济状况等做出及时、恰当的市场分析,并制定积极的行销策略。

2、通过市场占有率分析及主力同业状况分析,制定应对方针及突破重点。搜集区域内主力同业的信息,对市场占有率指标做出合理分析,结合区域特征制定应对方针,寻找扩展市场的切入点。

3、通过人力资源及信息共享,发扬团队精神,加强基础战力。利用协同作战的优势,发扬团队精神,在人力资源方面制定恰当的帮弱措施,实现人力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加强整体战力。

4、就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培训课程,培养储备干部及行销专员。利用区域特性的共同点,有针对性的根据区域特性强化专门课程的培训,以适应当地业务开展之需求。同时利用教育训练,搞好梯队建设,培养储备干部。

5、通过绩优责任中心经营心得分享使区域内责任中心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召集人应该通过经营会议等实现区域内责任中心经营心得的交流,制订扶强帮弱的相应方针,在区域内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6、通过成功案例等信息的分享,了解最新区域市场动向,便于制定相应对策。了解区域内市场动向,定期对区域内成功与失败案例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及时调整相应对策,共同实现区域内业绩的提升。

7、定期举办活动以激励士气。利用各种技能竞赛,培养全员竞争意识,提高士气,并通过主管的言传身教,增强全员成本控制及效益意识。

第五条 其他

1、区召集人任期为六个月。

2、召集方式为月经营会议后一周内,由召集人主持区域联防会议制订联防重点及互助对策。

销售事务处理制度

□ 销售

(一)营业科的外务负责人员在访问或开拓新客户时,应留意下列事项: 1.透彻观察对方在买卖上的需求及判定对方在买卖上的立场。2.观察对方进货及销售的意愿。

3.利用谈话、对应技术来引导对方购买的意愿。

4.针对对方的买卖意识及对商品的认知程度,检讨其与我方计划合适与否。5.检讨对方的销售政策与营业预算是否与本商品合适。

(二)营业科的外务负责人员应致力于商品知识、销售方法及市场知识的研究,同时须勤于调查销售客户的状况,随时以预算、效率化为基准、冷静且亲切地致力于销售活动。

(三)对客户提示重要事项或表达意向时,须取得经理的认可后才能执行。

(四)交易的开始有的是基于对方的申请,有的是出自我方的诱导,不管是何种方式,除了交易一开始即以现金往来的情况之外,都须事前对交易客户的资产、销售能力、负债、信用及其他评核事项进行调查,并向部长提出报告。

(五)对于各家客户须订明每月性的访问预定及收入预定,另外,对于客户的新开拓商品也须拟定每个月的大概预定额,根据这个来开拓新市场。

(六)不论老客户或新交易或预估的交易,都须私下迅速打听清楚,有了充分的调查,才能尽早与对方进行交涉。

(七)对于同业者的预估内容及交货实绩,须经常调查探听清楚,如此才能检讨自己在接受订货上的难易,另外,自己在预估及交货上的损失,应究明原因,以便修正制造技术及营业方面的缺陷。

(八)营业科应针对各方面的订货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使销售活动的资料备齐,并传给各相关人员参考。

1.从经济新闻上做剪报整理。2.参考经济杂志及其调查记录。3.将业界的讯息记录下来。

(九)将老客户及预定客户等的订货资料整理成卡片,并将下列十项事由记录下来经常做修正: 1.资产、负债及损益。

2.产品的种类、人员、设备、能力。3.销售状况及需求者状况。

4.应收账款回收的实绩、信用状况。5.与过去客户的关系。

6.电话、往来银行、代表者、负责人员。7.公司内容的订单发出手续、过程。8.付款的手续、过程。9.在业界的地位。10.组织、工资。

(十)与老客户应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除了对订货情况及其他需求应探听清楚之外,尚须设法斡旋,使对方下单订货。为达成上述目的,可于必要时邀集对方举行研究会或是恳谈会。

(十一)在与对方交易的休息之际,应适当地提供餐饮、茶点及香烟等等。尤其需要外出用餐时,应在之前提出预算,取得经理或代表(董事长)的认可。

(十二)开拓新交易通常经由已交易客户之手进行,或委托其斡旋,或要求其持续过去曾经有过的交易来拓展业绩。

□ 估价

(一)商品的估价须根据下游生产及采购的估价统一来估算,做成后经由经理的裁决,提供给各客户作为参考。

(二)估价书的制作由营业科的内务负责,通常须先从客户处拿到正确的规格书后才着手进行。

(三)营业部必须完备下列各项资料作为估价参考资料: 1.主要材料价格表

2.预估成本计算表(主要材料费、副资材费、加工费)3.一般市价表 4.标准品单价表

(四)营业科对于定期委托制造部生产的标准品,应要求制造部提出其主要材料价格表与估价成本计算表。

(五)对于标准品以外的交易或估价委托,每次都须经由制造部经理的裁决,以估价的价格方式处理。

(六)对客户做估价时,应尽速进行状况调查,尽速提出报告。

(七)将估价书送给客户之后,必须在估价账目表中提出日期及合同的成立与不成立等事项。

□ 受理订货

(一)营业科在确定订货已成立时,应将工厂生产及出货的必要事项记入订货受理传票中,发函给相关单位。其规定如下: 1.一般订货受理传票

本传票乃受理一般性订货时填定,通常印制成二份,一份交给本人,一份交给营业科受理科保管,在制成订货编号,并做好制造委托书(复印四份)后,将其中A、B、C三联交给制造部。2.特别订货受理传票

本传票主要为大量生产的商品或订有长期合同的商品、出口品填写,一共制成五份,一份由本人保管,一份交给经理或代表(董事长)阅览后,由营业科受理科负责保管,另外二份交给制造部,剩余的一份交给总务部的总务科。本传票必须记明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交货日期、裁决条件、交货地点、捆包运送方式及其他必要事项。3.预估生产委托表

营业部在委托生产标准品的预估生产或其他特定品的生产时,应填写本表。本表须记明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完成的希望日期及其他必要事项。填写并取得营业经理的认可后,交给制造部。

(二)所有电话、外部销售或来函的订货受理,不论外务或是内务,皆由受理订货的本人填写本订货受理传票。

1.上月底的订货受理余额。2.本月份的订货受理额。3.本月份的交货量。4.上月底预估生产委托余额。5.本月份的预估生产委托额。6.本月份的预估生产额。

(三)营业科向制造部公告预估生产委托表时,应要求提出下列的处理报告,以说明其经过: 1.制造品与在制品的区分 2.制造品的交货预定

(四)营业部为执行各项计划,使销售、订货受理活动顺利进行,应与制造部保持密切连系,并随时准备下列三项资料: 1.商品库存明细表。

2.主要材料的进厂预定表。3.主要材料的库存明细表。

□ 交货检验、配送

(一)营业科对于客户的订货商品及委托生产的商品的交货期,须经常与制造部保持联系,以掌握其经过情形及进行状况。

(二)营业科若已于指定交货日期前确定可以交货,应主动与客户联系确实的交货时间。

(三)当确定要货商品的交货日可能延迟时,应通知订货的客户以取得其理解。

(四)营业科在交货或查验商品时,应对照订货账单,以确定品名、品质、规格、单价、数量及其他事项是否符合。

(五)商品的交货与配送业务由营业科进出纲管理科负责。

(六)在交货或配送商品时应发行送货通知单。送货通知单的内容记载要项包括: 1.客户名称。

2.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3.明细、其他事项。

(七)关于商品交货、配送后,客户拒绝收货、要求退货及其他等等的抱怨问题,应取得负责人或营业经理的认可,设法寻求有效处理办法。

统计资料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发挥统计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2.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3.企业实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统计管理体制和按业务部门归口负责的原则.计划管理科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厂统计工作.4.根据各职能科室和车间统计工作的需要以及统计业务的繁简程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员,班组按照民主管理的要求,推选出兼职统计员.企业统计人员应保持相对的稳定,科室、车间统计人员(包括兼职)调(变)工作时,事前必须征求计划管理科的意见,并要有适合的人员接替其工作.第二章 统计报表的管理与分工

1.凡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和企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一切报表,由××根据厂内各职能科室的职责分工,确定编制责任部门.如报表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而又无适当部门负责时,则由×召集有关部门协商编制.2.厂内各部门因工作需要,要求有关科室填报的定期统计报表,须经××审查同意,并经主管厂长批准后,方能定为正式报表.厂内正式定期统计报表,由××制订“报表目录”,颁定全厂执.未经厂部批准的报表,各单位可拒绝填报.3.厂内统计报表如有个别项需要修改时,原制表业务部门直接通知填报单位,并修改后的式样送××备案,不必再办审批手续.4.各种定期统计报表,由行政科根据业务部门的实际需要统一印刷、保管、发放.5.各科室对外报送的专业统计报表,必须先经××会签.上报时,应抄送××.6.凡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向所属业务部门直接颁发的有关统计文件和报表,各业务部门应转送××传阅.7.为确保统计报表数字的正确可靠,各科室、车间主管领导应对上报报表进行认真审查,签字后方能报出.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提供、积累和保管

1.各科室、车间向外提供统计资料,公布统计数字,一律以本单位的统计人员所掌握的统计资料为准.2.各级行政领导所需要的统计数字,应由同级统计部门或统计人员负责提供,以便克使用统计数字的混乱现象.3.凡厂外单位根据上级规定,并持有上级主管部门或统计局介绍信件来厂索取统计资料时,统由××接洽提供,或由××指定有关部门提供.4.企业各项主要统计资料,由××综合统计员掌管,科室、车间的各项主要统计资料,由本单位统计人员掌管.5.各科室、车间应将本单位的统计资料,采用卡片或台帐形式,按月、季、年进行整理分类,以便使用.6.各科、车间编制的统计台帐和加工整理后的统计资料,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对已经过时的统计资料,如认为确无保管价值,应呈请本单位主管领导核准,并经××综合统计员会签后,方可销毁.交货、检验、配送

(一)配送中心对于客户的订货商品及委托生产的商品的交货期,须经常与制造部保持联系,以掌握其生产情形及进行状况。

(二)配送中心若已于指定交货日期前确定可以交货,应主动与客户联系确实的交货时间。

(三)当确定要货商品的交货日可能延迟时,应通知订货的客户以取得其理解。

(四)配送中心在交货或查验商品时,应对照订货帐单,以确定品名、品质、规格、单价、数量及其他事项是否符合。

(五)在交货或配送商品时应发行送货通知单。送货通知单的内容记载要项包括:

1.客户名称。

2.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

3.明细、其他事项。

(六)根据合同或订单所要求的交货日期/送货地点,安排人员和车辆予以送货,确保准确及时发货.(七)关于商品交货、配送后,客户拒绝收货、要求退货及其他等等的抱怨问题,应取得负责人或营业经理的认可,情形严重时与法务部联系。(八)货物送至指定地点后,应由订货方的收货人验收货物,并在送货回单上签名加盖能够代表收货单位的相应印章,如公章,合同专用章,收验章等.(九)送货人员应在2日内将收回的送货回单交配送中心存档管理.(十)送货回单至少保管2年,约定的保质期长于两年的,保管至保质期届满的2个月后.审计工作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的审计法规,结合我厂的具体情况,特制定规定,作为审计工作的依据。

第二条 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财政法规和我厂的方针目标、规章制度、对全厂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系统地审计监督,以达到堵塞漏洞、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第二章 任务和范围

第三条 审计工作的任务是: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令制度以及财经纪律在工厂的正确贯彻执行,保护国家财产,强化企业管理,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四条 审计工作的范围:

(一)厂部各单位的方针目标的可行性;

(二)基建扩改工程、产品设计和工艺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及效益性;

(三)专项工程的大、中修项目的计划,概算、预算和决算的合理性、合法性;

(四)财务收支、专项贷款等计划的编制及执行情况;

(五)固定资立报废的合理性;

(六)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以外的合同是否合理合法;

(七)厂部及各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往来、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八)确定离或改任的经济管理人员和中层干部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情况;

(九)制定或参与研究制定工厂有关规章制度及检查其执行情况;

(十)办理审计员会和上级审计机关交办其他事项,配合上级计机关对本单位进行审计。

第三章 机构

第五条 成立厂审计委员会,并逐步完善以专业审计为主、兼职审计为辅的内部审计体系。审计委员会由厂长、总会计师、纪委书记等人组成。厂长任主任,总会计师任副主任。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对涉及到财务、基建、工程技术等方面比较复杂的审计项目进行研究处理。

第六条 审计室是在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日常办事机构。它依照本规定运用法律、强制手段,对全厂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七条 根据审计工作的特点和我厂的情况,聘请若干名有财务、工程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特长的基层职工为兼职审计员。其主要任务是为审计室提供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协助审计室对本单位的审计和交流审计工作经验。

第八条 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经过厂长或厂长授权人批准,可聘请临时审计员,参与某项审计工作。

第九条 审计室在业务上受到审计机关的指导,并向其报告工作。

第四章 职权

第十条 审计工作的主要职权:

(一)有权调审或就地审查各经济单位的会计凭证、帐簿、决算及分配方案,查询有关的文件、工艺设计图纸和资料;

(二)有权参加有关的会议;

(三)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

(四)有权提出制止、纠正和处理违反财经法纪和严重失职等事项的意见;

(五)对阻挠、拒绝和破坏审计工作的,经厂长批准,有权采取封存其帐册和冻结资金临时措施,必要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六)有权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必要时向上级审计机关报告。

第五章 程序

第十一条 审计工作的主要程序是:

(一)根据审计委员会的意见和审计工作计划,制定审计方案,然后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三日之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

(二)对被审单位如实提供的资料进行审计,审计终了,及时写出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后,报送厂长批准,对于复杂的审计项目,由审计委员会进行裁决,再发出审计决定;

(三)被审单位在收到审计决定后如有异议,可在十五日内向审计委员会或上级审计机关提出申诉;审计委员会应在接到申诉后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对不适当的处理决定予以纠正,申诉期间,原审计决定照常执行。

第六章 奖惩

第十二条 对忠于职守、秉公办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有突出贡献的审计人员和对揭发检举违反财经纪律、抵制不正之风有功人员都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十三条 对阻挠、破坏审计人员行使职权的,打击报复检举人和审计人员以及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甚至诬告、陷害他人的都应对直接责任者予必要的处分,严重后果的要移交司法机关惩处。

第十四条 审计人员泄露机密,以权谋私,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和挟嫌报复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应视其情节轻重和损失大小,给予批评、纪律处分或依法制裁。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规定如有与上级颁发的计法规相抵触的,应以上级审计法规为准。

其他管理体系 篇6

虽然业界对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下简称“公共服务体系”)一直存在争议,但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和虚拟性等多样化、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并存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且“学习超市”、“数字化学习港”和“学分银联”等隐喻也逐渐被认可。本文基于连锁经营理念,比较分析了公共服务体系与连锁超市、快餐店、网店和网校的经营与管理,探讨了公共服务体系的连锁经营与管理模式。

【关键词】公共服务体系;连锁经营;学习超市;学分银联

【中图分类号】G40-0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9—458x(2011)03—0031—06

自1999年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68所试点普通高校网院和中央电大的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累计招生约1000万人,毕业生约500万人,年度招生规模达到160多万人,在读生规模超过400万人;非学历培训每年也有数百万人次。这么大规模的学生群体,主要由网院、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及80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点)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特别是奥鹏、弘成和知金等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社会化的公共支持服务;一些地方电大探索构建区域性公共服务体系;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以及一些企业网络大学也已具有行业性公共服务体系的雏形;一些门户网站(如学习港,http://www.xuexigang.com/)开展了虚拟性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自考系统也在尝试建立全国性网络助学服务体系。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和虚拟性等多样化、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并存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且“学习超市”、“数字化学习港”和“学分银联”等隐喻也逐渐被认可。

本文基于连锁经营理念比较分析了公共服务体系与连锁超市、快餐店、网店和网校的经营与管理,探讨了公共服务体系的连锁经营与管理模式。

一、连锁经营理念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经营模式和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通过企业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使复杂的业务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的一种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连锁经营是零售业的经营革命,也是服务业及其他许多行业的经营革命,具有经营的统一化、标准化,范围广、渗透力强,扩张速度快、成功率高,便于迅速实现国际化、集团化,价格方面竞争力强等特征,分为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等类型(见表1)。连锁经营具有制度优势、效益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体系包括批量商品经营体系、标准化分店组合体系(标准化拓店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人才培养教育体系、连锁信息系统、连锁经营技术系统、连锁店经营管理体系及连锁行销体系等(王吉方,2007)。

教育服务业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支撑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产业(高新民,2007)。教育服务产业的个性特征主要源于教育性质的双重性,即:教育功能的社会与个人本位的双重性;教育服务产品的准公共产品性;教育服务价值取向的公益性和经济性的双重性;教育运行的政府行为和非政府(社会、个人)提供的双重性(张伟江,2005)。网络教育隶属于服务业,遵循服务业的基本规律,服务是其产业本质,其服务产品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征,是“准公共产品”,包括顾客、服务人员、服务互动、设施设备与环境等四个要素(武丽志,2007)。公共服务体系不是网络教育产品的提供者,提供的服务既不属于“公共产品”也不属于“准公共产品”,是一种有偿服务,是为办学者和学习者提供的一种“共用服务”(任为民,2008)。基于现代服务业的角度,顾客是学习者,网院是资源提供方,公共服务体系第三方服务提供方(陈德人,2008),是网络教育产业链中的一个中间服务环节,主要提供共性的服务,建立公共的网络教学、管理与服务环境,直接面对学习者提供支持服务,实施系统运作(李林曙,任为民等,2006)。

简单理解,公共服务体系其实就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概念,可以用“数字化学习港”来表征,就像现实世界中的超市连锁店(张尧学,2007)。由此可见,公共服务体系体现了服务业“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也适用于连锁运营与管理模式,应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和行为、市场运行机制、第三方服务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平衡和协调教育社会性、公益性功能与网络教育服务业商业性、盈利性追求,实行服务主体和办学主体的分离,并接受政府监管以及来自办学机构和学习者的双重监督和消费者维权(张尧学,2006;施志毅,2007)。

二、公共服务体系与连锁超市的比较分析

“苏宁”是中国领先的3C家电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奥鹏”是全国性公共服务体系的典型代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连锁经营理念(见表2)。

假设一个顾客要购买空调,可以通过最方便的苏宁连锁店或苏宁易购网上商城购买;在连锁店或网上商城,有众多生产商提供的多种品牌空调供选购,并可享受由连锁店和空调生产商共同提供的导购及其他服务;送货等共性服务由苏宁提供;安装和使用指导等专项服务可由生产商、苏宁或其委托的专门机构提供;政府部门监管产品和服务质量。苏宁(主要提供连锁店、物流、售后、客服等)、生产商、政府等共同确保了顾客“交易”顺利实施,特别是苏宁的连锁经营体系确保顾客得到“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如果一个顾客到最方便的沃尔玛连锁店购买日常用品,更关心的是可选商品的价格、质量和多样性,“交易”主要在店内发生并由连锁店提供相应服务,至于所选商品是如何配送以及生产商与沃尔玛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是顾客所关心的。

对于一个想报读网络教育并获得文凭证书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奥鹏的学习中心、门户网站或Call-Center进行报名咨询,基于公共服务支撑平台选择报读的网院和专业,进行相应的课程学习,多种方式获得网院、公共服务体系及学习中心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最终通过国家统考后获得文凭证书。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顾客,网院提供的网络课程资源即商品,公共服务体系及其学习中心提供第三方“共性”服务,政府组织的统考即质量监管措施之一。

由此可见,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管理和运营模式,与连锁超市具有可比性。都包括了顾客(学习者)、商品(课程)、生产商(网院)、服务提供方(公共服务体系)、连锁店(学习中心)、监管方、系统平台及物流配送等要素,并形成连锁经营体系。但是,网络教育的支持服务具有时间滞后且持续时间长的特征,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在“交易”(入学注册交费)后,学习支持服务刚开始,而且要持续几年或更长才能产生效益,而且还要考虑其“公益性”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问题,不是简单的“退换货”就可以解决遗留问题的。因此,对连锁学习中心的设置和管理以及公共服务支撑平台的要求更高,是虚拟和现实世界的结合,必须建立合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三、公共服务体系与连锁

快餐店的比较分析

连锁快餐店是指经营同类商品和服务的同一品牌的快餐零售店,在总部的组织领导下,采取共同的经营方针、一致的营销行动,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销售的有机结合,通过规范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联合。“肯德基”是规模大、发展快的世界知名快餐连锁企业;“正一味”是韩式风味快餐连锁企业;与之相比,公共服务体系有相似点,也有特殊性(参见表 3)。

与连锁快餐店相比,公共服务体系更复杂:一是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既包括直接面向学习者的服务,也包括与网院的合作,且“网院”更多是甲方;二是网络教育服务周期滞后且时间长,学习中心的“撤销”必须解决好学习者的遗留问题,有可能涉及社会稳定问题,而在连锁快餐店更多是一次性的即时“消费”;三是公共服务体系的总部不仅仅承担连锁运营与管理功能,而且还需要通过公共服务支撑平台直接为学习者和网院服务;四是连锁快餐店的“交易”和服务主要发生在连锁店内,而网络教育的支持服务则由学习中心、网院及公共服务体系总部等多方协作提供,层级更多;五是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不仅涉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还包括主要通过多网络传输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而资源与服务是相互依存的;六是人才培养质量是网络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建立自律、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立体化质量保证体系,但目前政府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不明晰且争议较多,社会大环境对文凭过度看重,自律又涉及多方利益,且牵涉数千个不同类型的学习中心。

四、公共服务体系与网上商店的比较分析

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整合引发了经营革命,如“淘宝网”是业界知名的个人交易网上平台和网络零售商圈;“当当网”已发展成为综合性中文网上购物商城。数字化学习的服务概念与现代服务业中其他基于网络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应用服务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无论信息流、物流还是资金流都有相同的内容和流程(见表 4)(陈德人,张尧学,2009)。具体而言,他们之间的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见表 5)。

淘宝网、当当网等网上商店具有汇聚消费者群体庞大、产品丰富、物流便捷、节省成本,且全天候、无区域限制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剔除“库存”,减少“硬广告”,增加网上支付方式,创造购物文化和导购导航资讯。依托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网络教育也具有招徕学习者群体广泛多样、可供选择的课程丰富、网上学习便捷、节省成本、无时间和区域限制等优势。在电子商务领域,出售商品的过程需要服务,“交易”完成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如保质期)继续提供服务;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需要提供的是一个周期时段而不是一个时间点的服务,知识传授过程完成,服务提供方才结束服务(陈德人,张尧学,2009)。商户在淘宝网和当当网上开的网店也相当于公共服务体系的学习中心,直接面向消费者服务;又兼有商品提供方的角色,这些商品并不一定是网店生产的,也不是由第三方(淘宝网和当当网)统一采购的,第三方对网店的管理和约束比较“松散”,主要提供商品及服务的流通服务。公共服务体系对其学习中心必须统一管理,学习中心服务的“网络课程”也必须由公共服务体系统一获得网院的授权,学习中心只是第三方(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终端”,公共服务体系及其学习中心提供的不仅仅是网络课程及支持服务的流通服务,也直接参与对学习者的支持服务。

五、公共服务体系与培训网校的比较分析

目前,一些大型行业企业青睐网络远程培训,一些认证考试的助学性网络远程培训也自成体系,如:“中华会计网校”是正保远程教育集团旗下品牌网站(其他还包括医学教育网、法律教育网、建设工程教育网、自考365等),被誉为“会计人的网上家园”,主要从事网络远程会计考前培训,依托网络平台直接为培训者提供服务(并不设立实体型学习中心),其招生、报名、交费、选课、学习、辅导、答疑和交流等主要流程均在网上实现,并根据网络远程培训需要,成立了教学服务、客户服务、课件技术和网站开发等部门。“华夏大地教育网”主要为国内外个人与集体会员提供涉及自考辅导、管理培训、语言培训、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网络教育课程和多层次的学习支持服务,特别是推行了“网络+面授”混合式助学模式的“自考网上学堂”,包括围绕教材与考纲的知识组织、讲解、补充、答疑与指导;学习过程计划与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过程的跟踪、记录、评价与反馈;创设学习氛围与维持学习动机;满足探究与个人发展需要等目标。网络助学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化、形式多样化,不但满足了不同个体的需求,另外也降低了教育成本和学习费用(武法提,王建民,2008)。

目前,网校只能开展网络远程培训,而网院还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与网校不同,公共服务体系自身并不生产资源,只整合资源,也不直接办学,只为网院办学服务;依托公共服务支撑平台能够实现网上报名、交费、选课、学习、辅导、答疑和交流等主要流程,但目前招生宣传、生源组织、支持服务、学籍管理和考务组织等仍不同程度依托实体型学习中心。或许将来虚拟性公共服务体系能够基于网络实现所有的公共支持服务,全程网络化虽然有点“极端”,但这也让一切简单化,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易实现与学习者之间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直接沟通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六、公共服务体系的连锁

经营及管理体系初探

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大有发展潜力的连锁行业,行业之间的融合还将催生新的行业。基于连锁经营理念,可以从以下方面探索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连锁经营及管理体系。

一是公共服务体系的连锁经营战略,包括品牌战略、运营和发展战略、竞争战略、企业形象战略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准确市场定位,这是前提。

如奥鹏的战略是从最基本的为学员提供学历教育的学习平台向提供技能、培训证书的学习平台转化,并逐步成为学习资源的汇集者、学习信息的交换中心、学习者的聚集中心,最后实现“Edutainment”,即寓教于乐式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弘成致力于向处于启动初期、迅速发展阶段、初具规模阶段或稳步运营阶段的网院提供包括技术、运营管理、资金及市场推广在内的整体服务模式;知金倡导借用“美食城”的发展理念,采用连锁经营的模式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及相关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培训。

二是公共服务体系的连锁营销策略。

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营销活动传播信息,帮助学习者了解和认识网络教育,扩大知名度、激活网上学习需求、促进报读网络教育。其中,广告宣传应该遵循教育部和网院的规定,并考虑网络宣传方案(如搜索引擎竞价、门户网站广告、网络媒体软文、即时通讯软件、虚拟社区宣传等);营造好良好的外部公共关系,包括与学习者、网院、政府、媒体等多方面的关系。

三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学习中心设置策略。

首先,要做好学习中心建设规划;其次,要开展学习圈调查,了解学习需求;在选定地址前,还要根据学习中心建设标准进行评估,关注依托单位的实体资质、设施环境、组织机制、服务能力、质量保障及研究能力等。目前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多,涉及多方利益,引起业界较多争议,而且地方所有的管理体制和部门所有的企业体制导致难以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快速发展。

四是学习中心的设计与布局。公共服务体系要求各学习中心的标准化、统一化和规范化,进行统一形象塑造。

如奥鹏要求各学习中心使用统一形象识别系统,有具体的设置标准和布局要求。特别要求学习中心的基础设施及附加设施、数字化学习环境能够吸引学习者“舒适、便捷”学习,提高使用效率。而且,奥鹏、弘成和知金都建立了一批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

五是商品即网络教育课程资源的管理。课程资源是网络教育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公共服务体系要在了解学习者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课程资源定位与组合,及时“进货”和“补货”,即获得更多网院的授权,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并加强管理。其中,课程资源的目录体系及导航要方便学习者选课,并可通过多网方式传输及多终端下载和点播。

六是连锁物流管理。

公共服务体系既通过实物运送有形产品(教材和光盘课件),也在网上传送无形产品(网络课程),以及信息流和资金流。其中,信息流是网院和学习者之间的桥梁,“无缝”是关键,如奥鹏的远程接待系统(Call-Center)集学习者管理、学习支持、学习指导、信息查询、技术支持、学生咨询、投诉、受理和反馈等服务为一体,并管理和跟踪注册、答疑、讨论、考试等学习过程;网上支付则有效解决了资金流问题。

七是公共服务体系内部管理。

有效的内部管理是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首要前提,包括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及企业文化等方面,部门管理、业务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走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大势所趋。功能定位决定系统架构及管理与运行方式,根据公共服务体系(服务运营方)与资源提供方(教育主办方)、教育需求方、政府监管方及网络运营方各自的职能分工,内部管理要以学生网上学习和支持服务为中心协调好运营总部、区域管理中心和学习中心的关系,并充分发挥远程接待中心信息传输反馈功能;渠道服务、学生服务、产品资源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的三大业务群,因此,在总部的治理结构上,既要重点考虑核心业务的部门设置,也要兼顾内部财务、培训、研究和质量等部门,同时还要考虑与合作网院的业务部门对接。如奥鹏的组织结构包括学生服务中心、渠道服务中心、考试服务中心、职业教育中心、IT中心,以及财务部(商务部)、研究院、市场部、人力资源部(培训学院)、质量推进小组及办公室等。

参考文献

[1] 陈德人,张尧学. 数字化学习港: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 陈德人. 教育向现代服务业升级[N]. 人民政协报,2008-3-11(D6).

[3] 高新民. 教育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支柱性产业——从现代服务业视角看教育[Z]. “现代教育服务业与数字化学习港”高端论坛,2007-9-20.

[4] 李林曙,任为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现代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结题报告[R].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

[5] 任为民.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电大教育发展[J]. 中国远程教育,2008,(9).

[6] 施志毅. 从教育服务的市场机制选择谈现代教育服务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远程教育,2007,(11).

[7] 王吉方. 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实务·案例[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8] 武法提,王建民.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助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J]. 开放教育研究,2008,(3).

[9] 武丽志. 远程教育服务论纲[D]. 华南师范大学,2007.

[10] 张伟江等. 教育服务产业研究:拓展与运营[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1] 张尧学. 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J]. 中国远程教育,2007,(1).

[12] 张尧学. 远程教育在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中发展[J].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6,(3).

收稿日期: 2010-12-30

作者简介:曾海军,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100875)。 马国刚,博士,教授,常务副院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57061)。 范新民,硕士,研究员,副院长,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350007)。

责任编辑池塘

其他管理体系 篇7

关键词:管理控制,管理会计,公司理财,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保证企业发展战略成功实施是企业长足发展之根本。但随着管理控制系统在企业的快速发展,管理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领域之间的交融摩擦也不可避免。本文分别剖析了管理控制与管理会计、公司理财、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

一、管理控制与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一个以价值为基础,以战略为导向,以服务组织内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分析和评价等活动为目的,全面、动态、综合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分为基本理论体系和应用理论体系两个部分。其中,基本理论体系主要回答了管理会计的目标、原则、职能、活动以及范畴等基本问题;应用理论体系则涵盖了管理会计工具、管理会计组织、管理会计系统等具体问题。

管理控制是促进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系统化过程,是以企业管理者为主的控制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性所进行的各项控制活动的总和。管理控制的主体是以经理层为代表的企业各级管理者;管理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管理控制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从而落实企业的各项战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管理控制理论框架体系包括管理控制要素、管理控制程序和管理控制模式三个方面的内容。

从管理和会计的辩证关系来看,管理会计的本质是基于管理的会计,具体而言就是以企业的经营活动为对象,借助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会计手段,生产以管理会计报告为载体的信息;与之相对应,管理控制的本质则是基于会计的管理,企业为保证经营活动有效性实施的所有控制活动都需要会计这一信息系统源源不断地供给信息,管理控制系统基于会计信息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管理会计和管理控制分别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生产者与使用者,管理会计为管理控制提供信息支撑,管理控制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导向。对管理控制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把握:

1.管理会计报告是连接管理控制和管理会计两个领域的纽带。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将管理会计报告视作企业内部的一种商品,由于这种商品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供给方和需求方就商品的种类和数量达成有效的契约是管理会计报告具有价值相关性的关键。这要求企业理解管理控制系统在管理和控制过程中需要哪些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建立管理会计组织,完善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与内容;同时,也要求管理控制系统有效整合其要素系统、程序系统和模式系统,明确每一个环节需要管理会计系统提供何种信息,并对管理会计报告的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

2.管理控制的发展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首先,管理控制范畴的拓展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的组织结构日益复杂,经营战略趋向多元化,对管理控制的需求从经营层面向战略层面和作业层面延伸。为了满足战略管理控制和作业管理控制的信息需求,战略管理会计和作业管理会计概念被提出,并不断被完善,进而相应地拓展了管理会计的范畴。其次,管理控制程序的完善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管理控制基本程序整合完善之后,每一个程序的运行都离不开管理会计信息的支撑。为了满足管理控制程序所需要的信息,管理会计系统需要创新管理会计工具,完善管理会计组织,编制管理会计报告,这带动了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与完善。最后,管理控制方法的创新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随着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管理控制的方法也得到不断创新。管理会计和管理控制的理念一脉相承,两者在具体的管理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因此管理控制方法的创新对于管理会计技术变革具有协同效应。

3.管理会计的完善推动管理控制的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在建立和完善管理控制系统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控制模式的选择、管理控制程序的协调,还是管理控制要素的设计,都离不开信息。而管理会计报告是企业内部信息的主要载体,管理会计报告的基本属性是价值相关性,这种价值相关性更多地与企业的管理控制相关。管理会计报告的质量会影响管理控制的效率,管理会计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管理控制的发展程度。

二、管理控制与公司理财

广义的财务管理涉及公司理财、投资学和金融学三个领域。其中公司理财是广义财务管理最基本的内容,也称为狭义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以资本保值增值为目标进行资本运作的背景下,公司理财的基本框架可以表述为:以资本增值为目标,以价值管理为导向,以会计报告与财务分析为基础,以资本经营与管理控制为两翼的理论体系与应用体系。公司理财的三个主要领域分别是处理与外部投资者的关系、评估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通过全面绩效管理创造价值。在价值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管理控制要服务于公司理财基本框架,公司理财需要借助于管理控制系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就需要将价值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每一个环节。

1.战略目标分解环节。

在这一环节要明确股东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核心战略目标,企业的一切战略选择都要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为了保证企业核心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根据企业的组织架构、内部责任中心的划分和价值创造的环节对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进行分解,形成整体目标和局部目标相互协调、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互嵌套的战略目标分解体系。在目标分解过程中,企业应重视将管理层自上而下的分解和员工自下而上的反馈紧密结合,确保战略层的愿景不会脱离作业层的能力,使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实建立在职工积极主动的基础上,最终使体系中所有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是在为股东价值最大化服务。

2.控制标准确定环节。

这一环节要基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体系和价值管理理念,选择控制变量并确定控制标准。首先,结合战略目标分解体系,确定各个责任中心的价值目标,如将经济增加值、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作为各个责任中心的核心评价指标。然后,根据企业价值创造的环节分析实现价值目标的驱动因素,确定影响价值目标实现的重要变量,并根据每个变量的不确定性程度筛选出风险变量。最后,结合风险变量的经验标准、行业标准与预算标准等因素,制定先进、可行的管理控制标准,最终形成以财务预算为中心和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3.控制报告分析环节。

这一环节可以分为管理控制报告的编制与分析两个过程。企业编制的管理控制报告要体现价值管理的特点,这要求企业的管理控制报告体系既要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又要包括管理会计报告,两者互相补充,充分反映企业价值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在对管理控制报告进行分析时,要将报告呈现的实际业绩与控制标准进行比对,明确控制变量实际业绩与控制标准之间的具体差异,对差异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差异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并归集到相应的责任中心,结合控制程序标准进行管理控制。

4.经营业绩评价环节。

在这一环节要从整体和局部两个维度对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整体评价要以价值量指标为主,以是否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根本标准,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进行评价。局部评价要结合局部承担的战略任务、适用的控制标准以及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局部的战略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局部评价主要采用包含效率指标和效果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综合分析局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

5.管理者报酬环节。

在这一环节要将对管理者的激励和管理者为企业创造的价值量结合在一起。在管理控制的五个环节中,管理者报酬既是一个管控程序循环的终点,也是另一个管控程序循环的起点,对管理者激励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管理控制的有效性。这就要求薪酬委员会将管理者的报酬与管理者创造的价值挂钩,对股东价值增加与管理者报酬进行配比,缓解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让股东价值最大化成为对管理者的一种内生激励,保证管理控制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

三、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

管理控制和内部控制的渊源贯穿于内部控制发展的整个历程。194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最早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组织为保护其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保证组织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政策得以实施而采取的自我调整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这表明内部控制在诞生伊始就明确了内部控制包括三个层次的控制:第一个层次是法规控制,旨在保证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合法、合规,这是一切控制活动的前提;第二个层次是会计控制,旨在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是一切控制活动的基础;第三个层次是管理控制,旨在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效果,保证企业的战略得以实施、目标得以实现,这是一切控制的导向和目标。之后无论是审计程序委员会还是审计准则委员会,都认可了内部控制的会计控制(法规控制内嵌于会计控制之中)和管理控制的双重属性。

但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财务造假手段趋于复杂以及虚假财务报告的大量出现,会计控制职责上的缺位引来学术界和实务界的诟病。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SO)将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向会计控制倾斜,在其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对会计控制的重视更是矫枉过正。随后的十几年中,围绕内部控制的研究基本上是立足于会计控制,从审计的视角出发,把内部控制作为外部审计的补充,强调其在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上的作用。在审计视角下,内部控制作为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可靠性、准确性的一套机制,很少关注企业战略是否符合企业愿景,以及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否存在会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有效性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这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小,内部控制的部分职能和外部审计职能重合,甚至被外部审计取代,挤压了内部控制发展空间。

审计视角的内控研究是必要的,但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中要认识到,会计控制是在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主题,而内部控制的基本范畴是不变的,在会计控制完善之后,内部控制需要从审计视角转向管理视角,从财务报告导向向价值创造导向转型,回归法规控制、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范畴。管理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最高层次,自身又可划分为战略层控制、经营层控制和作业层控制,无论是哪一层级的控制,核心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最终实现战略目标。随着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的发展和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有效性的需要,以会计控制为重点的内部控制势必会过渡到以管理控制为重点的内部控制,管理控制理论体系的完善可以拓宽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范围,推动内部控制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管理控制与内部审计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简言之,内部审计职责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控制包括法规控制、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三个层次。但由于财务造假案的大量出现引起了各方重视,法规控制和会计控制在一段时期成为内部控制研究的主题,这也导致内部审计长期处于财务审计的范畴。随着企业财务报告公允性和合法性逐渐得到合理保证,内部控制重新回到了法规控制、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三个层次高低搭配的格局,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也要应时而变,突破单一的财务审计范畴,由单一的财务审计向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并重过渡,深入到企业资本经营和管理控制之中,协助企业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管理审计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发展时间比较短,虽然学者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研究,但在某些问题上至今仍未达成共识,也未形成对管理审计的明确定义。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1975年发布的第19号研究报告中对管理审计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师对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的系统评价,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职能,实现员工目标、项目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增强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并促进企业其他相关目标的实现。”“管理审计评价的内容包括对管理控制制度存在性、适当性和有效性的评价……”从这些阐述中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的财务审计,管理审计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在审计对象上,财务审计是对企业法规控制和会计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而管理审计是对企业管理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第二,在审计目的上,财务审计侧重审计的监督职能,目的在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和合法性,管理审计侧重审计的评价职能,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由此可见,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完善直接带动了内部审计的发展。

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的演进,除了受到内部控制框架日益完善的影响,也和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普遍建立密切相关。对企业而言,管理控制系统运用一系列工具、方法和措施,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从而确保企业战略层层落实,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现。但管理控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是否有了实质性提高?对于这些问题,管理控制系统本身难以自明。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独立性、了解企业价值创造流程、有一定管理控制基础的人员来评价管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长期负责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从业务性质、工作流程以及人员素质上看,内部审计人员都是评价管理控制系统有效性的最佳人选。并且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能够明显降低对管理控制系统进行审计的成本。可见,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直接推动了内部审计从财务审计阶段向管理审计阶段过渡。

五、结论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是企业抓住改革红利、开放红利、创新红利的关键。在新常态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都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明确各个领域的基本框架,划清各个领域的研究范围,理清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平衡、协调各个领域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研究水平和实务发展水平都具有建设性意义。

参考文献

张先治.内部管理控制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其他管理体系 篇8

工程其他费用是为完成工程项目建设所必需的, 但不属于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和设备购置费的其他相关费用。包括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项目建设管理费、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生产准备费、大件运输措施费和基本预备费等各项费用。供电企业工程项目由于建设过程涉及面广、电网资产建设周期较长等原因, 工程其他费用往往存在着管理相对粗放、可控程度不一的问题。因此, 进行工程其他费用的精益化管理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工程其他费用的精益化管理就是要将精益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工程其他费用管理各个环节中。 (1) 将工程其他费用纳入全面预算管理, 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 进一步对内控目标进行设定, 并将年度预算与内控目标逐项细化至单个项目的费用底层进行控制, 对工程其他费用进行科学规划与“细”化管理; (2) 建立健全工程其他费用管理制度, 以国网公司和省公司管理制度为出发点, 制定本公司适用的工程其他费用管理办法, 明确管理职责、执行标准、控制标准, 确保其他费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 (3) 从严控制工程其他费用, 规范项目资金支付, 将其他费用按发生性质归口至各业务部门进行分类管理, 打破岗位限制、部门限制, 加强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 同时依托各财务信息系统对其他费用的预算执行进行协同管控; (4) 严格执行项目预算、并实现项目预算与现金流量预算的紧耦合, 坚持“无预算, 不支出”的管理原则, 同时加强监督考核与分析评价, 不断完善其他费用管理机制。

2 工程其他费用的精益化管理范围与目标

2.1 工程其他费用的精益化管理范围

包括预算阶段管理、执行阶段控制管理、事后分析评价与考核管理等全过程工程成本管理。

2.2 工程其他费用的精益化管理目标

在将工程其他费用纳入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 对工程其他费用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科学规划, 逐步形成以年度预算及内控目标为导向,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以过程管控为抓手的全面的工程其他费用管理体系, 通过对工程全过程管控的有效管理, 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工程其他费用管理风险。

(1) 实行全面、全过程工程其他费用管理。将工程其他费用纳入全面预算进行管理, 并加强过程管控, 实现其他费用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2) 构建权责明晰、运转有序的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标准, 明确各业务部门管理职责, 加强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同配合, 不断深化工程其他费用管理层级。

(3) 确保业务合规性。通过对工程其他费用实行全过程管控、多环节审核和多角度稽核, 确保业务支出更加规范合理。

(4) 坚持效益优先。注重投入产出的效益和效用, 减少低效无效支出, 统筹考虑当前与长远利益, 兼顾公司与社会效益, 持续优化工程其他费用管理流程, 实现工程其他费用使用效益最大化。

(5) 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工程其他费用管理的绩效考核和监督评价制度, 提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不断完善工程其他费用管理机制。

3 实现工程其他费用精益化管理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3.1 工程其他费用纳入全面预算, 为全过程管控奠定基础

年初, 公司财务资产根据省公司下达的预算方案部组织各工程管理部门编制工程其他费用年度预算报表, 预算报表采取“一项目一表单”的形式, 逐项工程、逐项费用细化至费用底层填报, 工程其他费用预算实现年度投资计划、累计支出及实际需求的无缝衔接, 为其他费用全过程管控奠定基础。

3.2 科学合理设定内控目标, 工程其他费用管控力度不断增强

在编制年度预算的基础上, 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 对工程其他费用项下各费用明细进一步设定内控目标。内控目标的设定是年度预算编制的重要补充, 也是执行过程中做好费用控制的基础。

3.3 建立健全制度标准, 确保其他费用管理有据可依

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其他费用管理办法, 对工程其他费用的管理职责、计列模式、支出标准等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从内部控制角度规范工程其他费用及预算控制的管理责任和管理要求, 实现工程其他费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4 明确管理职责, 实现统筹管理和分类控制相结合

对工程其他费用以“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模式进行管理: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其他费用的总体控制和统筹管理, 单项费用按照发生性质由业务部门负责管理并明确配置 (使用) 标准。管理职责明晰, 专业标准把关, 工程其他费用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3.5强化预算、合同、票据各关键节点管控, 实现工程其他费用全过程管理

(1) 实施年度预算与内控目标双重控制。严格按照年度预算及内控目标对工程其他费用进行管控, 按照工程项目安排资金预算, 超过年度预算及内控目标时停止支付, 严格执行“无预算, 不支付”的原则, 确因客观原因导致超出内控目标的, 由业务部门提出申请, 经财务资产部会同项目管理部门研究后报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方可进行调整。

(2) 全面规范工程其他费用的业务合规性。业务发生时依据合同、发票及按业务配置标准办理资金支付, 要求手续齐全, 资料合规, 确保审批手续详实、完备, 支出真实、合法, 从根本上杜绝了以前项目法人管理费相对粗放的管理模式, 进一步提升了工程其他费用业务的规范性。

(3) 合同管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规范管理。从合同签订环节对其他费用的规范性进行把关, 合同需实行范本管理, 并经物资、财务、法律、主管领导等层层把关会签审核, 完成对合同金额、支付条件、结算方式、发票开具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的“事前”规范管理, 通过公章加盖和财务报销流程三重审核, 最终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合同内控全过程规范管理。

(4) 加强进项税抵扣管理, 科学降低工程成本支出。增值税抵扣是企业挖潜增效、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途径, 尤其在国家扩大“营改增”试点后, 设计费、监理费等部分现代服务业费用也纳入到可抵扣范围内, 工程其他费用科目中可抵扣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宽, 应充分利用税收政策, 科学合理降低工程造价。

(5) 以各项信息系统为载体, 促进工程其他费用协同管控。依托各信息系统实现对工程其他费用的协同管控:通过ERP系统实现项目内控目标、概算数、工程累计发生额、累计抵扣增值税的自动取数, 通过财务管控实现项目累计下达投资额、本年投资额的自动取数, 通过线上提示预警, 线下审核核实, 实现对工程其他费用管理的自动监控。

3.6 建立工程其他费用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

(1) 根据公司设定的年度预算指标及内控目标, 对工程其他费用的预算执行情况、执行合规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 对于未完成既定目标的单位和个人, 通过综合业绩考核和员工绩效考核系统予以考评。

(2) 对工程其他费用管理体系的考评机制每月分析评估, 并结合公司需求实时调整相关考核指标, 形成符合公司实际的工程其他费用动态管理机制。

4 工程项目其他费用精益化管理的方向

4.1 加大业财融合力度, 加强财务部门对项目前期工作的参与程度

随着财务管控职能的不断增强, 财务部门需要不断深化工程财务管理, 积极参与本单位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估算、初设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等项目前期工作, 对工程造价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在项目设计源头遏制不合理费用, 但实际上财务部对这些工作参与的程度还不够。财务资产部积极参与本单位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估算, 初步设计概算, 施工图预算审查等相关工作, 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批准概预算价格与中标价格的比较分析, 并从财务管理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全面掌握项目实施内容及造价情况。

4.2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创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

在完善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突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在预测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努力实现与资产管理、同业对标的有机结合, 建设一体化的信息平台, 优化资源配置。

5 结论

对于工程其他费用的精益化管理, 应考虑切实可行的措施, 即:紧密围绕工程价值链、资金流, 不断完善工程其他费用的现有管理模式, 通过将工程其他费用纳入全面预算管理、设定内控目标进一步控制、明确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责、强化过程控制及分析评价等管理关键节点, 逐渐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精益化、全过程的管控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其他费用管理相对粗放, 可控程度不一的难题, 从而实现工程其他费用精益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杨艳芬.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技术与市场, 2011 (3) .

[2]张威.简析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 2010 (9) .

其他管理体系 篇9

1. 预借差旅费。

单位职工因公出差往往会先到单位会计部门借款, 作为出差的费用, 待出差回来以后, 以差旅费报销单和有关发票结账, 多退少补。

2. 职工借用款。

单位职工因特殊原因需要借款时, 往往想到单位, 要求借款暂用, 一般单位会考虑职工的具体困难, 以职工本人的工资作为应收账款的还款方式, 从职工的工资中扣还。

3. 基建及修缮预付款。

当单位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时, 工程预付款数额较大, 且预付时间较长, 有的单位大楼已使用多年, 还没有对工程结算作一个了结, 对这种预付款的结算, 是在工程完工验收后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等有关单位参与, 办齐各种手续后, 以决算价款入账, 对预付基建款作冲回处理。当单位发生较大的修理时, 修理承包人员会预借部分经费, 为修缮购置必需品, 但借款的数额往往比整个修缮工程款要少一半以上。这种借款的还款是修缮结束后以结算总额的发票冲销, 不足部分补给修理人员。

4. 外借资金。

在一些国有林场, 账面上往往出现借给个人或有关单位的周转金, 到期后, 理应全额收回。但许多单位多年来无人过问, 长期挂账, 甚至有的对方单位早就不存在, 形成呆账。

5. 押金、保证金。

单位为购置特殊商品或接受特殊服务项目, 往往要向对方单位付保证金、押金, 这种情况对单位来说业务量不大, 但往往疏于管理。如单位购置土地时, 向土地管理部门付的保证金, 基建单位向有关单位交纳的各种保证金, 这些资金付出后, 单位往往不管不问, 长期挂在其他应收款中。

二、国有林场其他应收款呆滞损失形成的原因

1. 国有林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实际工作中, 忽视国有资产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尤为突出的是单位资金随意大量借出, 且只管借出, 不管收回。

2. 对其他应收款缺乏风险意识。

一些国有林场只要领导同意并签了字, 不管对方的信用状况如何, 也不管是否合规, 就可以将大量资金借出。而领导出于各种原因, 或因上级打招呼, 或因亲朋好友关系, 或从利益出发等, 只顾签字, 财会人员只顾付款记账, 其结果是应收账款长期挂在账上无人过问。

3. 国有林场领导变动频繁, 新官不管旧账。

由于单位的负责人不时地变动更换, 有的调走了, 有的甚至成了上级, 导致新任领导不愿管前任领导任职期内发生的债权债务, 于是, 一任交一任, 其结果是活账变呆账, 呆账变死账, 一大笔空数字永久摆在账面上。

4. 国有林场财会人员财务管理缺位。

部分林场的财务人员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更别说财务管理。这与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有关, 有的单位将老弱病者安排到此岗位, 有的则将关系户和领导干部家属安排担任此项工作, 财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技能, 政策不熟, 业务不懂。在这种状况下, 有的单位其他应收款长期不对账、不催收, 出现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现象。

5. 国有林场一长制的弊端。

单位“一把手”说了算, “一把手”说把钱借给谁就借给谁, 说借出多少就多少, 收或不收, 何时收, 也由“一把手”定夺。

6. 监督缺位, 监督不力。

有些主管部门不但没起到监督指导作用, 反而把所属国有林场当成自己的“自留地”, 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 不少呆账、死账因此而形成。

三、国有林场其他应收款的管理

1. 制定完善的信用管控制度。

关于其他应收款管理, 许多单位已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但这些管理制度还缺少管理的科学性和制度的系统性。加强国有林场其他应收款的管理应建立其他应收款总量控制制度、账龄监控制度、债权管理制度。

2. 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分类。

根据金额的大小和期限的长短可以将其他应收款分类, 这样可以及时将大额的其他应收款收回转为现金, 供单位周转之用。

3. 对其他应收款的回收加强管理。

有很多单位采用的是传统其他应收款管理方法, 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 导致管理真空, 产生大量的拖欠和呆账、坏账。财务人员应了解拖欠单位欠款的情况, 单位也应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 明确各自的责任, 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 提高相关人员收款的积极性。

4. 加大对欠款的催收力度。

要多渠道、多手段来清收老欠款。除了采用传统的清收方式外, 还可用债务重组等方式, 解决长期存在的债务异议问题以及大额债务拖欠问题。要加大采用法律手段清欠的力度, 对需要进行诉讼的案件, 及时清理并移交律师事务所起诉, 达到多渠道、多手段清收老欠款的目的。要对欠款额较大的单位, 实行项目清收制。对该部分欠款建立档案, 逐家进行分析。摸清欠款原因、欠款单位财务状况, 制定相应的清收措施, 并指派专人负责跟踪, 建档、清收。

参考文献

[1].王冬坤.论事业单位应收账款的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 2009 (8) .

其他管理体系 篇10

一、信托及其构成要素

1. 信托的含义

随着信托制度的变迁及更新, 陆续出现了各种不同角度的信托定义。

早在1985年的国际私法会议上就通过了《关于信托的承认及其法律适用的国际公约》, 其中提出了被许多国家都接受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托概念:信托是一种委托人在生前设立的法律关系, 出于受益人的利益或某种目的的考虑, 使其财产受受托人的控制。

通俗地讲, 信托就是在充分相信他人的基础之上, 由他人替自己管理财产, 受托人将充分履行专业化财产管理的职责, 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托财产的保值和增值, 为信托收益的获得者谋取利益, 即“受人之托, 代人理财”。我国关于信托的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1) 委托人充分相信受托人。一般来讲, 受托人可能是委托人的亲友或某种组织、机构, 若受托人接受了委托人的委托, 则应慎重地处理各项受托事务及财产。

(2) 信托是以信托财产为核心内容的法律关系。如果没有该财产, 委托人也就无法将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 信托关系也就不可能成立。财产权就是以财产上的利益为标的的权利。若受托人为信托经营机构的, 则要以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的财产或财产权设立信托。

(3) 受托人受托后会以自己的名义处理受托事务及财产。一旦委托人将财产委托于受托人, 则立即失去对财产的直接控制权。受托人将会以自己的名义对受托财产或事务进行处理, 并不会涉及到委托人或其他人的名义, 这是信托的一个突出特点。至于处理财产或事务的具体内容, 应该依据双方签订的信托文件, 若文件中无详细或明确规定, 则依据民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4) 受托人处理受托事务的前提是充分考虑受益人的利益。其一, 在处理受托财产或事务时, 受托人务必依据委托人的意愿, 不得擅自违反;其二, 处理受托财产或事务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得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 不允许受托人利用受托事务为其自身或其他人谋取利益。

2. 信托的特点

(1) 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互相信任是信托关系存续的基础。委托人在充分信任受托人的前提下, 将财产权利转移给受托人, 在法律上和形式上归受托人所有, 而受托人又应对受益人负担忠贞无私的义务, 不得谋取私利, 要为受益人的利益尽其职责。

(2)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信托财产将该权利的名义人与受益人分成了不同的主体。名义上, 信托财产是受托人的, 但是受托人对该财产并无充分的处置权。一旦受托人解散或破产, 该财产并不属于其清算财产;不同委托人的信托财产或同一委托人的不同类别的信托财产相区别。

(3) 所有权与利益权相分离。这是信托的根本特性。信托的目的是为受益人谋求利益, 是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要求, 为了受益人的利益, 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处理、管理信托财产的。信托合同一旦签订, 财产所有权转移到信托者手里, 在受托人自有资产与信托资产相互独立的条件下, 受托人对信托财产承担管理与处理的责任, 并从委托人处得到相应的报酬, 信托关系一旦成立, 财产的最终所有权归属于委托人, 受托人只拥有财产的使用权和管理权, 受益人拥有财产的受益权。

(4) 受托人对信托财产权能的有限性。信托关系中受托人受让的信托财产所有权, 不是为受托人的利益而享有, 而是为受益人之利益所享有。受托管理、经营或处理财产的权能, 必须受到信托目的、性质和范围的限制。

(5) 信托管理的非中断性。信托关系一旦成立, 除按照协议保留撤消权以外, 委托人不得随意中断、撤消委托;受托人受托后, 也不得无理由地随意离任;即使受托人更换, 也不会使得信托关系中断。

(6) 信托设计具有弹性。双方可以根据委托人的各种要求及目的来定制信托。有的信托可以持续到身故为止, 有的信托也可随时终止;信托财产可以重新分配, 信托受益人也可根据需求更换。

(7) 具有合法节税的效力。现今很多国家都开征了遗产税, 如美国、加拿大等, 税率为50%左右, 且须在财产转移前付清。由于通过设立信托, 财产可以不受委托人死亡的影响, 使得该方式成为大部分财产所有者规避被税的最佳手段。

3. 信托的构成要素

(1) 信托行为。是一种依据法律设定的, 并且以信托为目的的行为。信托行为的主要根据是双方约定, 也就是说该关系的成立要有相关的协议或文件作为保障。信托行为的实施与进行需要委托人与受托人予以约定。

(2) 信托主体。是指实施并完成信托行为及约定的主体方, 即委托人、受托人及受益人。

委托人是基于不违法的目的而将财产交付他人占有管理的人, 必须是法律定义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机构。委托人出具信托财产, 并由其确定受益人及受益权力的内容。委托人一旦定受托人, 则有权利监管受托人及其行为, 这一点在我国的信托法律条文中是特别强调了的。

受托人是按照约定的协议或文件受托财产或事务, 并对财产或事务进行经营或处理的人, 他必须是法律定义上的自然人或法人。受托人是委托人充分信任的对象, 因此必须严格履行慎重经营及处理财产的责任。在依据协议及法规的前提下, 尽可能使得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

受益人是享有受益权的人, 除了公益信托的受益人是社会公众外, 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受益人根据协议或文件规定享有一定的利益, 具有放弃受益的权利。除了协议或法规的限制性条款外, 该受益权可以被继承或转让。此外, 与委托人相同的是受益人同样对受托人享有监管的权利。

(3) 信托客体。它是指信托关系的标的物, 是委托人设立信托的客体, 是受益人受益权之所系, 也是受托人为达到信托目的所管理、处分的标的, 主要是指信托财产。信托财产就是信托关系中, 由委托人转移所有权予受托人的财产, 它可以是动产, 也可以是不动产, 甚至可以是无形财产权, 但如果是专属于委托人一人之权利, 或依据相关法律该财产的所有权不得委托于受托人的, 该财产就不应当作为信托财产了。

二、信托与其他财产管理制度的区别

信托与委托、代理很相似, 都是以当事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为基础而成立的, 都可以运用于财产管理。但是信托与委托、代理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成立的前提不同。

信托设立的前提是要有确定的信托财产, 如果委托人没有合法拥有的信托财产, 信托是不可能设立的。但是委托及代理则不一定要以财产作为前提, 即使没有财产, 委托及代理也有可能成立。

2. 实施行为的名义不同。

信托关系中, 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事, 而一般委托和代理关系中, 受托人或代理人以委托人或被代理人的名义行事。

3. 财产占有权不同。

委托及代理标的物的占有权一直由委托人或被代理人控制, 并没有发生占有权的转移。

4. 财产的特性不同。

在信托关系中, 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 独立于受托人的自有财产和委托人的其他财产, 委托人、受托人或受益人的债权人一般不得对信托财产主张权利。

5. 权力和责任不同。

一般来讲, 信托的委托人及受益人只能要求受托人按照协议或文件实施信托, 而受托人依据协议或文件经营及处理信托财产的时候, 享有自主权, 委托人即受益人通常不能干预, 其需要承担的风险责任较大。委托、代理管理中, 委托人可以随时向代理人发出指示, 代理人必须服从, 其行为受到委托人或被代理人的严格限制, 其所承担的风险责任较小。

摘要:现代金融体系中, 信托业是具有财产管理功能的中长期金融机构。中国信托业长期以来一直推行“高度银行化的混业经营模式”, 致使本业严重缺位,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对其基本理论问题认识不清有关。本文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 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 分析了信托含义的四个要点;并运用类比法, 将其与另外两种财产管理制度——委托和代理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信托,委托,代理

参考文献

[1]徐峥.我国信托发展策略[J].时代金融, 2011 (30)

[2]李宪明.完善信托法律制度[J].中国金融, 2011 (16)

[3]席月民.我国信托业监管改革的重要问题[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1 (01)

[4]王琳.浅析中国的金融信托业[J].现代商业, 2011 (32)

“虐囚”及其他 篇11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虐囚”都应该受到严厉谴责,都应该被看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污点。但是,因此而否定美国的自由价值和民主制度,则没有多少道理。有一点很明确,最早披露“虐囚”事件的不是别人,而是美国人自己。这就是民主制度的好处。民主制度奉个人权利和尊严为最高价值,并通过制度来加以保护。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当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受到侵犯的时候,他可以有地方和途径申冤;当一个人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时候,他会承担法律责任。此次“虐囚”事件,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也许有人说,美国政府和军方还不是在千方百计隐瞒事实真相?没错,可是美国并没有一个什么部门下令禁止媒体去披露真相,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听说那些向媒体提供了“虐囚”照片的士兵披上诸如“泄露国家机密”一类的罪名。

有人说,民主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说它“最不坏”,即是说它并不是最好的,因此,类似“虐囚”这样的事件从前就出现过,以后也肯定还会出现。重要的不是会不会出现这样的事,而是出了这样的事以后社会以及作为社会组织方式的制度如何对待。是制度化、有组织地隐瞒、欺骗,还是有新闻媒体这样的公共机构揭露真相?记得在一次香港学生与广州学者的座谈会上,一位学者在回答香港学生有关“内地官员是否都很腐败”的问题时说,腐败并不是中国独有,它是一个世界通病。这话是说得没错,但在对待腐败的态度和方式上,却见出先进与落后的区别:克林顿可以因为一个“拉链门”事件搞得焦头烂额,而中国某些高官的“四季发情”,却绝对平安无事。肯定民主制度,并不是因为在民主制度下“形势一片大好”,而是在这种制度下,当坏事出现的时候,社会各类机构能够作出公正的反应。只有这样,民众才会获得普遍的安全感。我们常常拿某些负面事件否定别国的民主制度,这要么是对民主的无知,要么就是有意地偷换概念。

人性本身是恶的,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是,能够认识到人性恶并采取相应的制度措施来加以防范,却正见出人类理性的光辉,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人性才可以说是善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性,我们才可以看到,在民主国家,手握实权的官员是如何在小心翼翼地行事,否则的话,民众完全可以通过选票来使他失去权力。那些以虐待伊拉克囚犯取乐的美国士兵,表现出来的也是人性之恶,但是显然,在一种民主制度下,当这种表现侵犯了他人的权利、践踏了他人的尊严的时候,他们要承担后果。而在像苏联和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我们没有听说过有人要为类似“虐囚”这样的事承担法律责任——你能说那里没有这样的事?

如果说民主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那么,什么是最好的制度呢?我以为最好的制度莫过于儒家的“仁政”。这种制度以“人性善”为理论前提,在这种制度下,天子为民父母,宵衣旰食,抚育诚求,如保赤子,“不惜劳一身以安天下之民,不惜殚一心以慰黎庶之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有这样好的天子,民众当然感恩戴德,“为之出死断亡而不愉”,忠心无比。这样“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上下齐心合德,你辞我让,四海升平,天下咸宁,真是令人向往。

可惜,这种好制度“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民众不仅没有享受“仁政”,反而几千年来深受虐政、暴政之苦。大小皇帝肆意妄为,予取予夺,民众呢?撼山易,申冤难。究其根本,就在于这种制度本身。儒家认为人性善,而皇帝是圣人,又善之又善,以致“人主无过举”,完全不必对之有所制约。如此一来,人真正的恶的本性就犹如滔滔洪水,无所遏阻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级官僚更是如狼似虎,对民众欺凌收刮不已。此情此景,即便在皇帝被赶走近百年的今日,我们也并不陌生。

其他管理体系 篇12

关键词:承包商,健康,安全,环保,管理

承包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承包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承包商与业主之间除了经济联系外, 其行为直接影响业主的HSE业绩。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近期中央企业承包商HSE管理现状和中国海油承包商HSE管理实践, 探讨其对其他中央企业加强承包商HSE管理的借鉴意义。

1 承包商现状

维基百科关于承包商的定义是:指与业主 (如政府、企业等) 签定合约, 以一定的金额或其他条件为其执行某些工作的厂商。国内所指的承包商是其投标书已为发包人接受, 并已正式签署合同负责实施完成合同任务的当事人。可见, 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实质是商业合作伙伴, 以合约成立合作模式。

承包商的行为, 直接影响到业主的HSE绩效, 同时根据政府关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相关要求, 针对承包商的HSE管理也就显得越发重要。

以石油开发行业为例, 承包商在业主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1.1 人工时多:

根据1985-1998年石油开发行业工时统计, 承包商的使用逐年增加, 1991年承包商与业主工时数大致持平, 到1998年承包商工时数约为业主的两倍 (参见图1) 。

1.2 事故量大, 比例中占大多数:

根据2000-2009年OGP统计结果, 承包商的每百万工时可记录工伤率、死亡事故率均高于业主。2009年, 业主死亡13人, 每百万工时死亡事故率为1.6, 而承包商死亡86人, 每百万工时死亡事故率达3.1 (参见图2) 。

承包商HSE管理有其必要性的同时, 又具有其复杂性。例如:企业有只做甲方的, 有只做承包商的, 也有既做甲方又做承包商的;企业选择的承包商可能是国有企业, 也可能是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

基于中央企业承包商HSE管理复杂形势和安全生产形势, 2011年, 国务院国资委首次在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增加了承包商HSE管理专题培训, 请中国海油向大会介绍承包商HSE管理具体做法, 并要求中央企业认真研究消化吸收《承包商HSE管理指南》的实质要求, 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 有针对性地加以应用和创新, 切实提高企业承包商HSE管理水平。

2 2011年上半年某机构较大及以上级别事故情况

根据2011年上半年某机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结果, 该机构共发生较大及以上级别生产安全事故15起, 死亡77人。较大及以上级别生产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以下行业:

建筑行业共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7起, 死亡38人, 承包商员工36人, 业主员工2人;

石油石化行业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2起, 死亡6人, 其中路人2人, 业主员工4人;

煤炭行业共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3起, 死亡22人, 均为承包商员工;

其他行业发生中毒窒息、火灾和爆炸事故三起, 死亡11人, 其中承包商员工5人, 业主员工6人。

根据死亡人员所属单位进行分析, 承包商人员死亡比例远远高于企业员工 (参见图3)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见, 承包商员工成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受伤害的主体;也反映出由于承包商公司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给业主HSE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3 当前承包商HSE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统计范围的安全生产形势来看, 承包商HSE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承包商队伍培育机制有待建立。目前, 在我国尚未建立地方劳务输出培训教育机制的情况下, 企业很难从社会资源中获取合适的承包商队伍。尤其是从事建筑施工、煤矿建设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本身进入门槛较低, 其承包商队伍管理水平更是参差不起, 进一步加大了承包商队伍管理难度。

二是承包商人员素质亟需提高。在部分行业, 承包商队伍已成为一线队伍的主体, 但安全教育培训的难题始终未能破解。目前, 入厂“三级”教育是业主对承包商培训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实效性较差。部分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的承包商人员主要由农民工组成, 由于安全生产技能差, 安全意识薄弱, 违章现象严重, 流动性大, 已成为事故伤亡的主要群体。

三是对承包商的管理亟待规范。虽然我国法律法规对业主加强承包商HSE管理提出了要求, 但是目前企业对于承包商的管理主要还是基于对自身安全生产形势的判断, 因此这种管理形式必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承包商HSE管理问题。

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建立一套标准的工作程序, 规范从承包商的选择、培训、监管、考核等不同阶段的管理行为, 从而切实加强承包商HSE管理工作。

4 国际石油公司承包商HSE管理模式

国际油气生产者组织 (OGP) 特别工作组在总结各会员单位良好做法的基础上, 编制了《在合同条件下共同作业指南》, 以期通过一套标准的工作程序推动会员单位和承包商通过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不断提高在涉及勘探、开发活动中的健康安全环保业绩。

《在合同条件下共同作业指南》旨在帮助企业和承包商在履行合同时实施有效的HSE程序, 改善工作环境的HSE业绩;帮助承包商在实施合同程序时与客户的要求保持一致;促进承包商和企业活动的互相配合, 并促进其他承包商和分包商活动的互相配合;保护企业和承包商人员不受工作环境的损害、疾病以及与事故有关的损失。

《在合同条件下共同作业指南》将承包商HSE管理分为六个阶段, 并对各阶段的注意事项和工作目标做了描述:

1) 风险评估:描述工作并评价与这项工作有关的HSE风险, 从性质、工作规模、包含的风险选择合同战略。

2) 资格预审:筛选确有实力的承包商, 即具有必备经验、能力以及资金周转实力, 以安全环保的方式完成作业。

3) 选择承包商:评估承包商的HSE计划和投标评估标准是否达到要求, 必要时可在澄清会的基础上评选出中标者。

4) 开工前准备:确保有关方在执行合同之前, 都相互沟通和理解合同风险评估的有关内容及合同中其他有关HSE的内容, 可采用审查、开会、检查等活动方式, 工程前的准备工作与风险程度相适应。

5) 施工过程中控制:保证工程按照双方约定的HSE计划进行, 在工程实施阶段认为还需要增加HSE内容时, 也要适当说明。

6) 完工总结:对企业和承包商的HSE业绩进行一次联合评估, 再反馈给企业和承包商,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借鉴。

5 中国海油承包商HSE管理实践特点

中国海油根据《在合同条件下共同作业指南》, 结合企业实际, 建立了具有海油特色的承包商HSE管理机制。

首先, 在中国海油健康安全环保理念中明确承包商HSE管理的地位和工作目标:“管理承包商, 分享信息和经验, 实现双蠃。”对这一理念的理解重点包含以下含义:

--承包商是我们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双赢的关系。

--承包商的事故也是我们的事故, 不接受承包商低标准的检查制度和程序。

--帮助承包商管好安全, 就保证了自己的安全。

--承包商发生死亡事故, 其总经理要来汇报。

其次, 在总公司和所属单位系统建立承包商HSE管理管理程序,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机构分级管理:根据承包商特点和作业风险级别、企业各级别实际控制能力实施分级管理, 总公司负责潜水作业承包商和直升机承包商HSE管理, 所属单位负责其他承包商HSE管理。

2) 战略合作伙伴:对于从事高危行业的高危作业、重大工程与维修、重要关键设备作业的承包商,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 主体责任明确:针对经营模式复杂问题, 通过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 补充协议, 技术细则等形式, 明确双反的责任义务。澄清主体责任可以通过协议来调整。

4) 集中管理机构和系统:建立了承包商安全管理系统 (CSSS) 网络平台, 通过现代IT技术有效沟通, 降低HSE管理成本、减少工作中风险、节省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5) 建立专业咨询服务:通过推动建立专业咨询服务支持, 帮助所属单位建立承包商HSE管理机制, 指导企业承包商HSE管理, 承包商HSE专项审核。通过培训、咨询、评估等服务, 帮助业主评估、审核、监管承包商, 提升承包商HSE管理水平使其满足业主不断变化和提高的HSE要求。

6 中国海油承包商HSE管理的借鉴意义

尽管不同企业由于主营业务、生产规模的不同, 面临的HSE风险不同, 承包商HSE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但是承包商HSE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内容是普遍适用的, 即需要通过合同形式落实。因此, 中国海油的承包商HSE管理模式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是严格承包商的资质审核。企业必须杜绝使用无资质、假冒资质、借用资质的承包商, 根据作业内容及HSE风险选择合适的承包商。

二是加强承包商的合同管理。企业应完善与承包商的合同条款,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明确承包商的安全投入等, 建立承包商HSE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承包商人员管理。企业应将承包商HSE管理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将承包商人员纳入本企业的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范围, 加强对高风险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逐步提高承包商人员的素质和HSE意识。

四是加强作业现场管理。企业要通过专项检查、审核或派驻安全监督等手段, 加强施工现场承包商HSE管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中英语新课程写作下一篇:中学班主任工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