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营养(精选4篇)
吸取营养 篇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人们的价值选择日益频繁。 为了推进全社会适应现代价值选择的需要, 我党继十七屆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思想之后, 又在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理念。 这一重要突破, 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 更加深化, 更加完善, 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充拓与延伸。 从一定意义上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构架;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微观展示。 两者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一个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完满表述。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入体验其思想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 使广大公民在当代文化建设中自觉培育、确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由三个“倡导”组成, 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里的三个“倡导”, 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表达了相应的核心价值追求。 它们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集中概括, 又是对我们民族历代先贤有关重大价值选择的深刻总结。 从这个意义上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 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植根在中国人心内, 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今天, 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 否则, 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这就告诉我们, 我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造, 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结晶, 我们要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注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结晶”呢?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息息相通, 它的“二十四字”概括表述, 几乎都可以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思想源头。 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下面, 试从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密关系作系统论述。
一、要确立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取向, 必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营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大概念, 是从国家层面所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它们的提出, 都不是偶然的臆想, 而是对我国历代先贤围绕国家层面所作的价值选择的合理借鉴。 下面试对以上所涉四大概念在我国文化史上的种种表现, 作简要考察。
其一, 关于“富强”一语。 这里说的“富强”, 指的是实现国家富裕强盛或富国强兵的理念。 它在中华原典中早有一系列相关论述。例如, 成书于战国中期的《管子》一书, 其中的《 治国篇 》 一文, 就清晰地透露了 “ 富国” “ 强国”的价值取向。 它说:“民事农, 则田垦, 田垦则粟多, 粟多则国富。 国富者兵强, 兵强者战胜, 战胜者地广。 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 ”这里实际上是把发展农业生产当作富国强兵的根本措施来看待。 又如, 战国末年的思想家荀子, 撰有《富国篇》《强国篇》专论, 就国家如何富裕强盛作了自己的理论思考。 他在《富国篇》中说:“轻田野之税, 平关市之征, 省商贾之数, 罕兴力役, 无夺农时, 如是则国富矣。 ”不难看出,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有关“富国”的基本国策。 在《强国篇》, 又提出对民众实施“教诲, 调一”的政治主张, 指出:“不教诲, 不调一, 则入不可以守, 出不可以战;教诲之, 调一之, 则兵劲城固, 敌国不敢婴 (犹犯) 也。 ”荀子所说的“教诲”“调一”, 指的是用“礼”“法”来武装群众, 他说:“人君者, 隆礼尊贤而王, 重法爱民而霸。 ”这是把“隆礼”“重法”作为实现“王”与“霸”的先决条件, 毫无疑问, 其探讨的亦是强国富民之道。 到了汉代, 《淮南子·主术训》又把“上因天时, 下尽地财, 中用人力”作为“群生遂长, 五谷繁殖”, 即“富国利民”的基本条件来看待, 表明作者看到了“天时”“地财”“人力”三者在实现国富、民利中的重要地位。 这都说明, 我国古代思想家围绕富国、强国, 曾经作过反复的理论思考。
其二, 关于“民主”一语。 “民主”意为让人民当家做主, 这一思想严格说来, 在我国是近代出现的。 这是因为,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把君主专制视为最好的政权模式, 并千方百计加以维护。 在这一严密的封建专制禁锢下, 很难提出“民权”或“民主”的政治主张。 虽然如此, 但一些进步思想家在反对与批判君主专制的政治思考中, 也透露了与“民主”相近的思想意识。 一是大胆否定君权存在的合理性。 例如, 战国中期, 《庄子·至乐》中曾提出“无君于上、无臣于下……虽南面王乐”, 这是明确向往“无君”“无臣”的政权范式;晋代鲍敬言继庄子之理想, 在《无君论》中进一步提出“曩古之世, 无君无臣”, “势力不萌, 祸乱不作”“干戈不用, 城池不设”的政治理想。 这些似都表达了否定君权的意念; 二是大胆揭露君权的罪恶, 如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指出, 封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的罪恶行为, 从而告诉人们, 君权是人类社会的万恶之源; 三是提出以民权代替君权的初步思想, 如黄宗羲曾主张用“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代替“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的政治体制。 其中已显示出用民权代替君权的政治观念。 与此相呼应,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提出“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口号, 他指出:“天下非一姓之私”, 主张“不以一人疑天下, 不以天下私一人”。 其否定君权、追求“民主”或“民权”的思想, 已溢于言表。
需要说明的是, “民主”一语, 是在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 于戊戌变法前夕, 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借鉴过来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 它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趋于成熟。 孙中山曾在 “同盟会章程”中明确提出“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的主张。 这四句话中, “建立民国”是核心内容, 表明其革命的宗旨, 在于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其关于民主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突出强调“民族、民权、民生”。 在“三民主义”中, “民权主义”是精髓。 1919 年, 他在《孙文学说》中称:“夫中华民国者, 人民之国也。 君政时代则大权独揽于一人, 今则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 是四万万人民即今之皇帝也。 国中之百官, 上而总统, 下而巡差, 皆人民之公仆也。 ”又说:“中国自革命以后, 成立民权政体, 凡事都是应该由人民做主的, 所以, 现在的政治, 又可以叫‘民主政治’。 ”这些论述, 都表明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在当时已达到了很高水平。其关于“民主”的思想, 虽然源自西方, 但经孙中山结合中国国情所作的理论再创造, 已完全同中国文化相融合, 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近代史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思想家所透露的“民主”意识, 完全可以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其三, 关于“文明”一语。 “文明”这一概念, 旨在形容社会精神与物质方面的文化进步状态。 它较早见于《易传》之《彖传》和《文言传》, 其中《彖传》五见, 《文言传》一见。 在《彖传》中, “文明”一语, 多是从卦象中引申出来的, 如《贲卦·彖传》言:“文明以止, 人文也。 ”在这段文字中, “文明以止”一语, 依据的是贲卦之卦象:“贲卦”之内卦为“离”, “离”为火, 象征文明;外卦为“艮”, “艮”者, “止”也, 故“贲卦”自下而上, 有“文明以止”之义。 又《大有卦·彖传》中有“刚健而文明”之说, 亦是从卦象中引申出来的, 因为“大有卦”之卦象, 上离下乾, 离为火, 亦象征文明;乾为刚健, 故自下而上, 有“刚健而文明”之义。 又如, “革卦”之《彖传》有“文明以悦”一语, 亦是从卦象中引申出来的, 兹不一一赘述。 综观《彖传》所言之“文明”, 多是依据“离”为“火”之说, 则作者是以“火”比喻“文明”。 “火”, 光芒四射, 明灿亮丽, 以之比喻文明, 则“文明”似有文理光明之意。 《贲卦·彖传》所谓“文明以止, 人文也”, 据古代注释家之说, 指的是用“文明”来约止自己的不合社会要求的言行, 据此, 则“文明”中似含有社会文化精神、道德规范之意。 《乾卦·文言传》载“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 孔颖达疏曰:“天下文明者, 阳气在田, 始生万物, 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这似乎是把“文章光明”释为“文明”。 它同“贲卦”之《彖传》所言之“文明”, 虽有微妙差异, 但基本上都是把文明看作进步而光明的思想意识。 对“文明”之义阐释得较贴切的, 当归清代学者李渔。 他在《闲情偶寄 》中言:“辟草昧而致文明”, 这是把“文明”释为“草昧” (即“野蛮”) 的对立面。 这一阐释, 当是对前人有关“文明”之说的系统总结, 它同今人的见解是基本一致的, 说明我们民族的祖先一贯主张破除野蛮, 追求文明进步。
其四, 关于“和谐”一语。“和谐”一语,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尤其被广泛使用。这是因为和谐文化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 都有鲜明的和谐意识。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 曾明确提出“和为贵”的理念, 又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儒家亚圣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下》中也强调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这些论述, 都表达了儒家的尚和之道。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明确认为, “和”是万物阴阳相抱的本质特征。老子哲学的直接继承者庄子, 明确提出了“与天和”“与人和”的理念, 他在《庄子·天道篇》中指出:“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 此之谓大本大宗, 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 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 谓之人乐;与天和者, 谓之天乐。”这些都表达了道家的贵和理念。古代思想家对“和谐”如此重视, 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例如, 儒家把“和”与“中”结合起来, 构成中和之道。《中庸》言:“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这里明确把“中”视为“大本”;把“和”看作“达道”, 认为达到了中和状态, 就可以使天地各得其位, 万物生长发育。道家著作《文子·下德篇》也说:“天地之气, 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 日夜分。”又说:“天地之所覆载, 日月之所照明, 阴阳之所煦, 道德之所扶, 皆同一和。”可见,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 都看到了“和”在社会和万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和谐”作为重要价值取向, 是对我国传统和谐文化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二、要确立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取向, 也必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营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大概念, 是从社会层面所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它们的提出, 也都不是偶然的设计, 而是对我国历代先贤围绕社会层面所作的价值选择的合理借鉴。 下面, 试分别对以上四大概念作简要考察。
其一, 关于“自由”“平等”概念。 中国古代尚无近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观。 但是与自由、平等相近的思想意识, 还是比较丰富的。
首先, 关于“自由”, 我国古代虽未明确提出这一概念, 但一些进步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思想束缚的独立思考中, 也透露出向往个体自由的思想意识。例如, 庄子十分向往恢复人的自然属性, 在《马蹄》一文中说:“彼民有常性, 织而衣, 耕而食, 是谓同德。一而不党, 命曰天放。”文中的“常性”, 指人的自然属性;“同德”, 指共同的法则;“天放”, 指自然放任。不难看出, 庄子在这里所追求的“天放”, 已透露出向往个体自由的思想观念。明末启蒙思想家李贽强烈反对封建统治者对人们的“管束”, 在《焚书·送郑大姚序》中主张“各从所好, 各聘所长”, 让老百姓“自治”“自理”。他在《论政中》要求统治者做到“因其政, 不易其俗;顺其性, 不拂其能”, 在《明灯道古录》中更强调“顺民之性”“遂民之欲”, 乃至“各遂其千万人之欲”。其向往“自由”的思想, 十分清楚明白。
其次, 关于“平等”, 我国古代尚未有这一词语。当时封建等级制很森严, 《左传》所谓“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之说, 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等级森严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 一些进步思想家在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独立思考中, 也透露出向往人格平等的愿望。例如, 黄宗羲曾把君臣关系, 比喻为“共曳木之人”, 在《原法》中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 前者唱邪, 后者唱许。君与臣, 共曳木之人。若手不执绋, 足不履地, 曳木者唯娱笑于曳木者之前, 从曳木以为良, 而曳木之职荒矣!”这里把君与臣同视为“曳木之人”, 这就把传统的君与臣之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变成了合作曳木的平等关系, 当属于一种向往政治平等的启蒙意识。此外, 我国古代从法治的角度, 曾提出“王子犯法, 与庶民同罪”之说, 似已透露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另外, 古代佛教倡导“普度众生”, 或强调“人人皆可成佛”, 似也透露出“众生平等”的观念。但这些所涉及的“平等”之说, 都与近现代意义上追求的政治地位方面的“平等”, 有所区别。
真正从近现代意义上倡导“自由、平等”, 其功当归于民主革命思想家孙中山先生。他从西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成果中, 借鉴过来“自由、平等”的观念, 为他所领导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服务, 并毕生为之奋斗。正如孙先生在《遗嘱》中所言:“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 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可见, 为了在我国实现“自由平等”, 他作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孙中山曾把“自由、平等、博爱”与他所提倡的“三民主义”结合起来, 互相匹配, 指出:“吾党之三民主义, 即民族、民权、民生三种, 此三主义之内容……与自由、平等、博爱无异。”他认为“法国的‘自由’和我们的‘民族主义’相同”“‘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孙中山还把“自由”“平等”“博爱”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 认为“社会主义之国家, 一真自由、平等、博爱之境域也。”特别值得指出的是, 孙中山所讲的“自由”“平等”, 并非停留在口头上, 而是努力将之付诸政治实践, 曾明确强调:“故革命以后, 必须要各人在政治上的立足点都是平等……那才是真平等, 那才是自然之真理。”这些见解, 在当时的中国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且成为号召人们投身孙中山所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之精神动力。孙中山的自由、平等观虽来自于西方, 但经过他的改造制作与大力传播, 亦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今人予以借鉴。
其二, 关于“公正”概念。“公正”一语, 是由“公”与“正”两个词组成的, 其中“公”, 指的是公平而不偏私;“正”, 指的是正直而无邪念。“公正”一词, 旨在要求国家公职人员, 在处事中做到公平正直, 对待下属要“一碗水端平”, 不徇私舞弊。显然, “公正”, 是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对于“公”“正”, 我国先贤有许多论述。首先, 关于“公”, 中华原典反复涉及, 如《诗经》提岀“夙夜在公”的理念;《礼记·礼运篇》更明确提出“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战国中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有“开公利而塞私门”及“公私分明”的主张;《管子》一书, 更鲜明强调“任公而不任私”和“废私立公”之说, 指出“天公平而无私, 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 故小大莫不载”;《吕氏春秋·贵公篇》指出:“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 必先公, 公则天下平矣, 平得于公。”等等, 都表明我们民族自古就突出“公”的价值。其次, 关于“正”, 在传统典籍中, 也多次涉及, 例如《尚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 二曰刚克, 三曰柔克。”这里把“正直”视为“三德”之首, 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周易·大壮卦·彖传》言:“正大, 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周易·家人卦·彖传》也言:“正家而天下定矣。”《左传》将“正直”与“正曲”对应起来, 指出:“正直为正, 正曲为直。”孔子更把为政与品行端正结合起来, 说:“政者, 正也。子率以正, 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孟子也说:“正己而物正者也。”等等, 都从不同视角, 凸显出“正”的重大价值。可见, 把“公正”作为社会管理者的价值取向, 早已成为我国先贤处事待人的重要法宝。
其三, 关于“法治”概念。 “法治”, 意为依法而治。 强调依法而治, 也是我们祖先早已倡导的政治主张。 它起源于先秦法家:战国中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 曾高擎法治大旗, 在《商君书·错法》中指出“圣人有必信之性, 又有使人不得不信之法”“圣王者, 不贵义而贵法”。又说:“凡明君之治也, 任其力, 不任其德, 是以不忧不劳而功可立也。 ”这里所说的“任其力”之“力”, 指“暴力”, 亦即刑罚, 是“法令”的代名词。 《管子·重令篇》 也说:“凡君国之重器, 莫重如令。 令重则君尊, 君尊则国安。 ……故明君察于治乱之本, 本莫要如令。 ”这里说的“令”, 指法令, 作者意在强调“法令”是治国之本。 在《任法篇》中又说:“故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此谓为大治。 ”还说:“以法制行之, 如天地之无私也。 是以官无私论, 士无私议, 民无私说, 皆虚其匈 (胸) 以听于上, 上以公正论, 以法制断, 故任天下而不重也。 ”战国末年韩非, 特别倡导把“法”“术”“势”三者结合运用, 在《定法》中指出:“抱法处势则治, 背法去势则乱”;又说:“君无术则弊于上, 臣无法则乱于下, 此不可一无也, 皆帝王之具也。 ”韩非还明确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他在《五蠹》中说:“故明主之国, 无书简之文, 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 以吏为师……是境内之民, 其言谈必轨于法。 ”以上所论都说明, 强调法治是古代法家学术思想的共同点。 秦汉以降, 历代进步思想家都继承发扬了先秦法家有关法治的主张。 汉代《淮南子·主术训》言:“法者, 天下之度量, 而人主之准绳也。 具法者, 法不法也。 ……法定之后, 中程者赏, 缺绳者诛。 尊贵者不轻其罚, 而卑贱者不重其刑。 犯法者, 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 必无罪。 是故公道通, 而私道塞也。 ”这里既强调了以法为“准绳”的思想, 又突出了在法律面前贵贱平等的观念, 其法治思想造诣颇深。到了北宋, 改革家李觏曾在《平土书》中说:“法制不立, 土田不均, 富者日长, 贫者日削, 虽有耒耜, 谷不可得而食也。 ”这是明确主张为“平土”立法;北宋王安石, 更力主变法, 在《夫子贤于尧舜 》中强调要 “因其变而制之法耳”, 指出“有变以趣 (趋) 时而后可治也”, 反复强调因时而变。 到了明代, 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等, 起而反对帝王“一家之法”, 主张用“天下之法”代替 “一家之法”。 这都说明,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关于“法治”的思想, 无比丰富。 可惜, 由于封建制度的禁锢, 前贤关于法治的主张, 一直被“人治”所制约, 以致长期以来, 未出现过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政治模式。
三、要确立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取向, 同样必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营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大概念, 乃是从公民层面表达的核心价值取向。 它们的提出, 也都不是随意所为, 而是对我国历代先贤围绕个人品德所作的价值选择的合理借鉴。其中, 尤其包括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广泛吸纳。下面, 试对以上所涉四大美德作简要阐述。
其一, 关于“爱国”美德。 “爱国”, 指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操。 它是一种把关心和维护祖国利益、 推动祖国进步作为自己最高职责和行为准则的精神追求。 爱国在我国早已作为一种优良传统, 影响十分广泛, 爱国志士, 代有其人。 从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大将霍去病提出“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的英雄誓言, 到南宋岳飞许下“收拾旧山河”的“靖忠报国”大志;从南宋文天祥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到明末顾炎武确立“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豪情;从清末林则徐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的报国宏愿, 到辛亥革命前夕徐锡麟吟出 “军歌应唱大刀环, 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壮丽史诗, 都表达了历代爱国志士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他们的壮志豪情, 惊天地而泣鬼神, 成为永远鼓舞炎黄子孙立志报效祖国的精神动力。 所以,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作为一大核心理念, 是对我们民族优秀爱国文化的合理继承, 值得全体公民高度认同。
其二, 关于“敬业”美德。 “敬业”, 属于职业道德范畴, 旨在激励人们做好本职工作, 推进事业发展。 我国古代先贤一贯强调树立敬业、乐业的职业道德情操。 春秋末年孔子曾明确主张“敬事而信”, 《礼记》也大力强调“敬业乐群”。 其所谓“敬事”“敬业”, 旨在要求职业主体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曰:“敬者何? 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 ”从业人员只有做到“敬事”或“敬业”, 才能产生高尚的“勤业”意识。 “勤业”, 是敬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勤”, 就必须克服懒惰、散漫, 做到自强不息, 自觉地为事业的发展, 努力奋斗。《中庸》围绕勤业, 提出“人一能之, 己百之;人十能之, 己千之”的拼搏理念, 旨在张扬奋斗不息精神。 故韩愈在 《韩昌黎集·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 荒于嬉;行成于思, 毁于随。 ”认为只有做到“精勤不倦”, 才能达到“精益求精”的境界。 这些以“敬业”为标志的道德精神, 对于推进当代职业道德建设都有不可低估的时代意义,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水源头。
其三, 关于“诚信”美德。 “诚信”一语, 突出的是诚实守信理念。 “诚”, 指“真实无欺”;“信”, 意为守诺而不食其言。 “诚信”合称, 就是要求人们在相互交往中, 做到真诚实在, 不失信誉。 这是我们从事任何职业应有的道德意识, 因而古往今来受到普遍重视, 在中华原典中时见论及。 我们先说“诚”, 孟子曰:“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这是说, “诚”作为一种客观实在, 它体现了“天之道”, 即自然法则;向往“诚”的境界, 则体现了“人之道”, 指人们的道德追求。 荀子在《荀子·不苟》中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致诚则无它事矣, 唯仁之为守, 唯义之为行。 ”这是说, 君子修养自己的心性, 以“诚”为最善, 能达到诚的境界, 则“仁”“义”等高尚道德追求就在其中。《 中庸 》 强调 “ 君子诚之为贵”; 《 大学 》 也说:“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后汉书》更明确指出:“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到了宋代, 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周敦颐, 更把“诚”提到“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的地位, 可见其多么重要。再看“信”。 关于“信”, 历代思想家也有许多论述。 《老子》说:“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又说“轻诺必寡信”;孔子在《论语·学而》指出:“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还在《为政》篇中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到了晋代, 杨泉在《物理论》中更深刻地指出:“以信接人, 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 妻子疑之。 ”隋代王通在《中说·周公》中也说:“推之以诚, 则不言而信。 ”北宋程颢更把“诚”与“信”结合起来, 强调说:“诚则信矣, 信则诚矣。 ”这是说, 诚中有信, 信中有诚, 两者不可分割。 以上所论, 均说明我国古代先贤十分重视诚信之德的构建。
其四, 关于“友善”美德。 “友善”, 是“友”与“善”的完美结合, 意为友好善良, 指的是在与人交往中, 要友好相待, 知心向善。 这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且代代相承, 为仁人志士们所重视。首先, 关于“友”, 《诗经·小雅·伐木》言:“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 犹求友声;矧伊人矣, 不求友生。 ”这是说, 连鸟也用发声交友, 作为一个人, 能不注意交友吗?肯定了交友的必要;孔子指出:“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 损矣。 ”孔子在这里谈的是交友应注意的取舍问题; 孔子的学生曾参在 《论语·颜渊》中说:“君子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这谈的是交友与文明的关系; 孟子更在 《孟子·万章下》强调说:“友也者, 友其德也。 ”荀子在《荀子·性恶篇》中说:“得良友而友之, 则所见者, 忠信敬让之行也, 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 靡 (摩) 使然也。 ”说这些有关交友之道, 即使到了今天, 也有现实意义。 其次, 关于“善”, 前贤也多有论及。 《老子》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指出:“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 ”孟子明确提出:“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荀子强调说:“涂之人百姓, 积善而全尽, 谓之圣人。 ”这是说, 即使是走在道路上的普通百姓, 只要不断“积善”, 也可成为圣人。 汉代《淮南子》也说:“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而舍之, 小善积而为大善。 ”以上均从不同角度, 凸现了“善”的价值。 此外, 中国古代佛、道二教, 均倡导抑恶扬善, 其劝善止恶思想, 对今人亦有借鉴意义。
以上, 我们分别从十二个方面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密关系, 这说明我们党所制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站在时代的高度,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集中概括和对本民族先贤传统价值观加以发掘、总结的结果。 基于这一点, 今天我们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 以便从民族文化根基的层面, 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 并自觉地努力将之付诸实践。
正视问题吸取教训 篇2
“8·12”事故原因尚在调查, 但安全生产领域所暴露的问题并非完全无从探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铁民说, “事故频发的原因, 首先在于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是知者不为或为而不力。即部分责任主体没有给予安全生产足够重视, 甚至违法违规, 出现失职渎职现象。另一方面是不知者难为。即该做的安全教育、安全文化工作没有做到位。
就在“8·12”事故发生2天后, 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北部蒙哥马利县康罗市Drill Chem石油工业供应公司也发生了爆炸, 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附近居民韦恩·帕特森说, 在爆炸发生后不久, 他就收到了当局发来的短信, 要求其关闭空调。对比来看, 在“8·12”事故的第6场新闻发布会 (8月16日) 时, 对“总指挥是谁”还需“尽快详细了解”, 这其中的差距可见一斑。
太多差距, 首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本期“设备安全”专题, 关注的是“物的安全状态”, 却依然少不了“人”的因素。提及“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专项行动,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副司长施卫祖就表示, 部分企业思想认识还没有统一, 没有上升到一个高度;认为安全生产是管理问题, 不是技术问题, 因此, 不愿意针对机械化、自动化改造进行投入。
同样是安全生产工作, “重视到位”会怎样呢?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 天安门广场和阅兵行进沿线视线范围内未冒烟起火, 北京市实现了“零火灾”, 全国未发生有影响的火灾。这一成绩背后有这样的数字:“近140万人群防群治, 消除20万余处火患”“累计安检8万余人次、350余辆车次”......例证可能失之简单, 但至少说明, 重视程度与工作效果的正比关系。
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当前, 正就“8·12”事故遗址建海港生态公园向市民征求意见, 也有人建议立碑, 永世铭记。这其实已事关如何面对历史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现实的根源, 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 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
数形结合成伴侣相互吸取新活力 篇3
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或者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述形的某些属性, 即“以数辅形”;或者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 即“以形助数”, 现就从所述两个方面例谈在解题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一、以数辅形
以数辅形就是根据几何图形的特征, 建立直角坐标系, 构造出与之相应的代数方程或函数解析式, 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以数辅形”的途径大体有三种:一是函数法, 二是向量法, 三是解析法。
1.函数法:凡涉及到函数图像与解析式或函数图像间的关系问题时, 常采用“以数辅形”的途径, 此时的“数”一般是指函数的性质或解析式。这类问题在历年高考题中常考常新, 其破题思路是:根据函数图像, 判断函数解析式或者图像时, 要从函数的定义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正负性、变换趋势、特殊点等性质入手。把函数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去研究。
2.解析法:在用“以数辅形”的途径处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问题时, “以数辅形”中的“数”一般也是指建立坐标系。尤其是在处理立体几何与平面解析几何知识交汇问题时, 只有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来实现形数的转化。
例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 点P是平面ABCD内的动点, 若点P到直线A1D1的距离等于点P到直线CD的距离, 则动点P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 ( )
A.抛物线B.双曲线C.椭圆D.直线
【解析】以A为原点, AB为x轴、AD为y轴,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P (x, y) , 作PE⊥AD于E、PE⊥A1D1于F, 连结EF, 易知PF2=PE2+EF2=x2+1又作PN⊥CD于N, 则—PN—‖—1-y—.依题意—PE—‖—PN—, 即x2+1=1-y, 化简得x2-y2+2y=0, 所以动点P的轨迹所在的曲线为双曲线, 选择B.
【点评】“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缺数时难入微”, 轨迹问题更是如此, 从几何角度不好入手时, 可以尝试从代数的角度, 利用解析法求解出相应轨迹, 不失为此类问题解决的好方法.
二、以形助数
当求解有关数式问题无从着手之际, 应尝试图形直观性质的分析, 即以形助数, 或许能茅塞顿开, 发现解题的捷径。以形助数就是根据数学问题中“数”的结构, 构造出与之相应的几何图形, 并利用几何图形的特征、规律来研究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化抽象为直观, 易于显露出问题的内在联系, 同时借助几何直观审题, 还可以避免一些复杂的数字讨论。“以形助数”中的“形”, 或有形或无形。若有形, 则可为图表与模型;若无形, 则可另行构造或联想。因此“以形助数”的途径大体有三种:一是运用图形;二是构造图形;三是借助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
1.运用图形法:在解决某些含参不等式 (或方程) 问题时, 可以将问题转化为运用两个函数图像的位置关系来解决。
例2.已知不等式上恒成立, 则22m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原不等式可变形为, 则问题就转化为当时, 要求m的取值范围使得函数y1的图像总在函数y2的图像下方, 作出两个函数图像, 由图像知:0<m<1, 且综上, 。
【点评】本题将抽象函数转化为图形语言, 直观, 容易获得结果。数形结合是处理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取值范围的得力工具, 其基本步骤为:首先将不等式变形为两个函数值大小的比较形式, 再作出函数图像.
2.构造图形法:在研究方程问题时, 常通过构造函数图像来解决。 在近几届高三复习教学中我都选用了2006年高考湖北卷理科数学第10题作为例子, 从代数、几何两个角度对比分析其解法, 备受学生青睐的是构造图形法。
例3.关于x的方程,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1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2个不同的实根;2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4个不同的实根;
3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5个不同的实根;4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8个不同的实根;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
A.0 B.1 C.2 D.3
解析略
3.借助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命题, 也类见不鲜, 如2014年上海六校y联考题:若点P (x, y) 在动点M (cosθ, 2+sinθ) 所在轨迹上, 则的取值范围是。显然点M的轨迹是圆心在C (0, 2) , 半径为1的圆, 用数形结合思想发现的几何意义为圆上一点P与原点所在直线的斜率, 易得所求范围。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不仅是几何问题用代数方法思考, 或是代数 (或三角) 问题由图形去思考, 而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整体。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 可以先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性质和特征去研究, 再把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去研究, 通过这种数形相互渗透, 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它是数学的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贯穿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尽可能多的训练有关数学解题能力的相关知识, 拓展学生的视野, 完善自身的数学理论体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摘要:本文抓住数与形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以数辅形”、“以形助数”两个方面, 例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进而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这种解题方法。
如何充分吸取优秀绘本的智慧精华 篇4
正由于绘本内容丰富、画面精美, 深受幼儿的喜爱, 因此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中, 也越来越多地引入绘本, 使图画书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解读, 能让幼儿更充分地获得其中的精神营养。然而, 是否每一个绘本都适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呢?怎样提高解读绘本的能力?怎样让绘本从教学素材发展成教学内容呢?在不断地尝试实践的研究中,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和考量。
一、银滩拾贝, 提炼绘本教育价值
绘本的出处有中外之分, 内容涉及情感培养、能力交往、科学认知、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 风格也是迥然不同, 或清新优美, 或诙谐有趣, 或感人至深。如果说众多的绘本犹如沙滩上散落的五彩贝壳, 那么作为教师就该善于挑选, 哪些适合作为幼儿园集体教学内容, 哪些适合幼儿自主阅读, 哪些适合推荐给家长建议亲子共读,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 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对绘本的理解来把握, 提倡个性化的解读。例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向读者传递了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无论是设计成集体阅读活动还是在区域中提供给幼儿自主阅读, 或者家长与孩子一对一地进行共读, 都是十分有价值的。
我们知道, 绘本的内容是多元的, 每一次阅读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受, 每一名读者都能从中取得不同的收获, 这正是绘本的魅力所在。但是正因为绘本有一定的纵深度和延展度, 因此需要教师从中提炼出教育的闪光点, 从而便于形成独立的教学活动。例如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 它的语言生动有节奏感, 能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它的情节有趣, 对幼儿的创造力培养有很大帮助;它的画面形象具体细腻, 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发展。教师找准了这些切入点, 才能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二、修枝剪叶, 控制绘本信息含量
优秀的绘本, 它的信息含量是比较大的, 足以让读者从中品出各种味道。但是幼儿园的教学时长是有限制的, 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水平也是有限的, 当然好的绘本完全可以挖掘成系列活动或一组教学活动。如果仅有一个短短的课时, 如何向幼儿充分展现绘本的精华, 需要教师提前对绘本的信息量进行筛选和控制。
例如绘本《蚂蚁和西瓜》, 讲述了一群可爱的蚂蚁怎样通过自己的智慧将西瓜分割、搬运、带回蚂蚁窝, 以及在西瓜皮上玩耍等一系列有趣的情节。情节并不复杂, 画面的信息量非常大———在画面上, 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动作和其他蚂蚁都不同, 你完全可以根据这些画面, 讲出一个个特别长、特别好玩的故事来。比如, 其中有一只蚂蚁, 居然因为偷懒睡觉而错过了这场盛大的庆典, 一直到最后, 它还躲在草莓库房里“呼呼”睡大觉呢。尤其让读者眼睛不眨的是画家对地下蚂蚁洞的描绘, 你会顺着那曲曲弯弯的蚂蚁通道, 寻宝一样地发现一个个有特色的房间, “糖果”“饼干”“巧克力”“奶酪”“蘑菇种植室”“正在施工”“宝物”……每一个房间里, 都有蚂蚁们在忙忙碌碌, 有意思的是, 蚂蚁们穿的靴子在劳动中破损了, 还专门有一只蚂蚁在一个房间里挥汗如雨地拿锤子“当当当”地修理呢。画面实在是太丰富、太有趣了, 如果是妈妈带着孩子一起来看的话, 就会发现被西瓜装满了的蚂蚁窝有那么多有趣的细节不能错过。可是集体教学需要有取舍, 需要突出重点, 因此在实际组织教学过程中, 把故事讲述的重点放在了蚂蚁们齐心协力搬运西瓜的过程, 选取了相应画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讨论, 而其他不作为重点观察的画面则鼓励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自己去阅读发现。这样既保证了集体教学的效率, 也为幼儿开展自主阅读带来了动力。
三、量体裁衣, 选择绘本切合领域
幼儿园教育内容一般划分为五大领域, 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当然, 这五大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 常常是相互渗透, 相互关联, 但又有所侧重的。领域之间整合度比较高的活动也可以称之为综合活动。
前面讲到, 绘本中蕴含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信息, 所以读绘本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 作为教师在分析解读绘本的基础上, 为了更好地进行绘本教学, 就需要找准该绘本切合的领域, 当然这样的选择不是单项的, 可以是多项的。比如说绘本《阿利的红斗篷》:阿利的斗篷很旧了, 他需要一件新斗篷, 阿利决定自己来做这件新斗篷……从春天剪羊毛到冬天在炉火旁缝斗篷, 书中叙述了阿利自己用原料做成斗篷的每一步。有人认为这是一本知识性的图画书, 因为它表现了从羊毛到红斗篷的每一个步骤, 让孩子甚至成人清楚地了解了这一制作流程。可也有人由这个故事联想到经典的音乐《剪羊毛》, 根据绘本的提示, 创编了剪羊毛、洗羊毛、纺线、织布、染色等一系列动作。这两种设想, 分别契合了幼儿园的科学领域和音乐领域, 虽然切入了不同的领域, 但是同样都很精妙。
再比如绘本《变色鸟》, 一个富有诗意的故事给了我们最基本的颜色概念。白鸟吃下了红色的果子, 长出了红色的羽毛;吃下了黄色的果子, 长出了黄色的羽毛;吃下了蓝色的果子, 长出了蓝色的羽毛。当它又吃下几种颜色的果子时, 就成了一只彩色的鸟。可是, 在它继续吃了更多的各种颜色的果子之后, 它却变成了一只黑色的鸟。黑鸟唱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音符, 把大地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 构想出一个这样美丽的故事, 形象生动地告诉孩子们色彩变化的原理, 让孩子感受颜色的奇妙变化, 用欣赏的眼睛去探索这个美丽的世界。细心的老师可以从中读出科学的认知、语言的魅力和色彩的美感, 巧妙地设计成综合活动或者侧重这些相关领域的教学活动。
四、画龙点睛, 深化绘本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绘本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环, 但也是相对比较难以落实的一环。我们面对的是低幼的孩子, 怎样以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式, 恰到好处地诠释绘本蕴含的情感, 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良好的启迪作用呢?
1. 联系生活
如果能将故事中的情感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 那么会更有利于幼儿理解和领会。绘本《猫头鹰喔喔呼》中, 芦花鸡始终支持、鼓励着猫头鹰, 这份情感是真挚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朋友, 在你们的生活中, 谁像芦花鸡一样总是关心你、鼓励你呢?说说理由好吗?”孩子们一下子就联想到身边的家人、老师、同伴, 从而感受到芦花鸡对猫头鹰的情感就同妈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对自己的耐心、同伴对自己的鼓励是一样的。
2. 音乐烘托
有些情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那么可以在音乐营造的合适氛围里静静体会, 慢慢品尝。比如绘本《爱心树》,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 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 让人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 禁不住流下热泪。这时我们需要借助柔美略带伤感的钢琴曲, 为教师的故事讲述进行渲染, 使幼儿更容易投入进去。
3. 尝试表达
情感是需要表达的, 应该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尝试, 成为一个善于表达情感的人。其实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很多,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请孩子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首先最直接的就是用语言表达, 鼓励幼儿说出来。其次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表达, 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小兔子和大兔子就向我们示范了怎样用肢体表达自己的爱。还可以借助艺术表现形式, 比如绘画、手工, 能够巧妙地将蕴含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事物。又如唱歌、跳舞也能够适时地将情感进行优美地展现。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 可以让孩子也学着“爷爷”那样, 试着动手剪剪, 在将“毯子”逐步变成“纽扣”的过程中, 体会“爷爷”的智慧和深深的爱。
【吸取营养】推荐阅读:
反思事故吸取教训08-10
吸取教训的名言警句11-03
吸取经验勇于创新优秀作文05-24
吸取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爆炸事故教训实施方案12-08
关于吸取吉林通化矿业八宝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教训及认真开展矿井瓦斯治理、监测监控系统排查的通知10-06
营养师二级考试重点:婴儿的营养要求09-02
少儿营养10-19
营养缺乏07-16
营养吸收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