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调控体系

2024-08-04

价格调控体系(共10篇)

价格调控体系 篇1

林产品是与林业资源有关的产出品,包括林木产品、林副产品、林区农产品、木制品及相应的工艺品、苗木花卉、竹藤制品、森林食品等与森林、林业资源相关的产品。林产品是农林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林产品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与农林经济尤其是林业产业的发展关联密切。林产品价格已经成为影响林产品经营企业以及整个林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林产品价格的稳定显得尤为突出,减少林产品生产经营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合理调控林产品价格,促进林产品价格的稳定,作用及意义尤为凸显。目前,针对林产品价格特别是林产品价格调控及维稳等方面的研究十分缺乏。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关注农业、农产品价格的同时,林产品价格及林业经济的发展亟待关注和重视,不可忽视。林产品价格的调控及其规范体系的构建显得十分突出。

一、林产品价格体系现状

我国林业资源丰富,林业经济发展迅速,正处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林产品工业蓬勃发展,林产品产出量大,市场经营繁荣,但林产品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价格竞争尤为明显。林产品价格具有时间序列特征,其是伴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的市场反应和变化的动态过程。从林产品经营管理的实践以及林产品市场的特点分析,林产品价格根据时间序列表现出的特点是非平稳性和季节性变化的综合性规律,其价格的调控成为林产品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林产品资源的区域位置相近,林产品经营企业数量繁多,规模较小,而且由于林产品多为原始材料或者是初级加工品,林产品之间的差异化程度不高,造成林产品难以形成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因此,林产品之间的产品定位、经营方式虽然不同,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特别是询价的作用,在林产品资源区域所在地的数家企业可能接到同一家客户的拟用订单或订货意向,为了获得订单和业务,林产品经营企业不可避免地会使用价格竞争。直接的结果是各个林产品企业之间相互压价,使得林产品的生产经营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规模难以拓展,也严重影响到林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

从现有林产品经营发展现状而言,林产品经营行业的内部缺乏规范,行业自律程度不高,不良的价格竞争及价格紊乱现象时有发生,扰乱林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由于林产品产业资源之间的趋同,林产品经营企业之间的相互压价现象十分突出,制约林产品价格的合理化形成,也造成林产品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林产品经营行业整体经营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社会效益缺乏。

林产品与原始林业资源的接触紧密,林产品的原材料特色显著。因此,林产品具有较大的趋同性,林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不突出,造成林产品经营难以获得差异化优势,而目前价格成为调控林产品经营管理的关键因素。林产品经营管理需要掌控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经济离不开竞争,更离不开价格的调控作用,林产品亦是如此。同时,林产品之间也存在着区域产地、原材料、深加工、质量、销售等方面的竞争,上述因素均与林产品价格有着重要的关系。由于缺乏林产品价格的有效调控,难以规范林产品的市场价格,林产品经营企业争夺资源、争夺资金、争夺人才、争夺技术等不良竞争现象较为普遍,结果是林产品经营企业的投资大,但是经济效益较差,乃至出现较为严重的亏损,造成林产品经营企业经营困难,规模小,难以形成良好的规模经济效益,阻碍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林产品价格调控的作用分析

林业资源及其林产品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林产品既是自然产品,又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需求量大。每年林产品的消耗量很高,而且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理念的增强,林产品的需求量和消耗量呈现逐年快速递增的趋势。林产品的价格竞争有利于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配置,有利于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林产品价格调控的作用分析如下。

1. 有利于强化林产品的价格导向。

林产品是资源型产品,具有典型的自然资源特点。随着我国对天然林业资源实施的保护工程的开展,加强了对于林木产品、林副产品、林区农产品等林产品的生产限制,其中木材的采伐限制是核心。林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林业资源。林产品价格则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木材等林产品由于生长周期较长,林产品在使用上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突出林产品资源的使用价值,强化林产品的自然属性要求,提高价格在林产品资源中的运用。

2. 有利于避免林产品价格无序竞争。

林产品价格的调控就要避免林产之间的恶性与无序竞争,避免林产品价格不合理对于林业资源的浪费以及林业经济效益下降,林产品供应和需求的调控显得十分重要。对于林产品价格来说,较低的价格则会导致林业资源的无序利用,体现不出林业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价值,难以实现林业资源真正的高价值。只有维持在较为合理水平的林产品价格,才会促使人们高度重视林产品以及林产品资源的珍惜,进而高效利用,节约使用,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林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3. 突出林产品价格的资源配置作用。

林产品市场价格已经成为从事林产品经营企业最为重要的因素。根据林产品的生产经营及市场实践状况,林产品价格能够较好地反映林产品的市场资源配置状况,这就要求林产品价格的形成、波动及调整具备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能够在林产品的经营管理中起到很好的优化配置作用。林产品经营管理实践中,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突出竞争意识。在林产品经营中价格成为指导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杠杆,这就有必要要求林产品构建较为完善的林产品价格调控体系,通过价格的调控,规范林产品经营企业的规范运营,促进林产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利用。

4. 有利于规范林产品行业协作。

由于林业资源的区域和地理特点,需要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的价格调控体系加以规范和约束,以实现林产品经营管理企业、行业之间的协作。通过有效的林产品价格调控管理,规范林产品价格以及行业协作,实现林业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通过以价格为手段的调控方式和行业协作,可以充分节约林产品资源,提高林业资源运用的效率和效益,又能减少林业资源的损耗,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三、林产品价格调控体系构建的启示及建议

林产品价格调控体系需要参考国际通行的定价机制和方法,结合林产品产业链的特点,以优化产业链结构和运行绩效为目标,以林产品市场为导向,契合国家指导价格和林产品经营企业实际需要,力求做到既要利于林业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又要促进林产品经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价格调控体系的构建,做到林产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1. 采用灵活高效的林产品定价激励机制。

鉴于林产品经营的特殊性,林产品价格调控体系需要采用灵活高效的激励性定价机制。例如,在基于采伐数量限额的基础上,以最低限价为标准,形成采伐的最低限价,形成价格层面的林产品资源保护价格。灵活高效的林产品定价机制注重成本和效益的综合权衡,强化林产品的利用效率。同时,伴随现行林产品的替代品的大量出现,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林产品资源的过度采伐和利用,另一方面却能造成林产品经营管理企业缺乏较好的经济效益,林产品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林产品定价的激励机制在于保护和激励互动的特征,在避免林产品资源不会过度采伐的基础上,形成的价格调控体系有助于提高林产品经营企业的积极性,确保其能够通过规范合理的经营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促进林产品的深加工,促进林产品附加价值的增加,维护林产品价格市场的有序和健康发展。

2. 强化林产品价格评估中介机构效力。

林产品从林业资源区域到消费者市场具有一定的距离,中间过程较长。林产品交易需要以价格为关键因素,强化市场交易的成效。由于林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远距离,往往会造成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而增加交易成本,影响林产品真实、客观的价格反映。这就需要建立功能较为完备的林产品价格评估的中介机构,以第三方经营为特征,及时有效地评估和反馈林产品的价格,促进林产品供应方和需求方交易的顺利进行,双方均能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因此,林产品交易的中介机构要以市场真实、客观的行情为基础,在林产品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能够架构起顺畅沟通的桥梁,促进林产品交易具备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通过中介机构的作用,按照林产品交易的采伐限额,及时调控林产品市场价格,构建林产品市场交易的高效率平台。另外,林产品交易的中介机构要建立较为完备的考核评价制度,监督中介机构的运行管理,激发林产品中介机构经营的效率,保证市场价格调控的效力,目的是提高价格为核心的林产品价格调控体系的完善。

3. 突出林产品价格调控的周期性风险化解职能。

林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周期性特点十分突出,存在一定的周期性风险。因而,林产品价格的调控管理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林产品价格的周期性风险化解,主要在于提高价格在调控林产品市场供应和需求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既要防止价格过高对于林产品资源的采伐需求迫切而造成的过度采伐现象,又要防止价格过低对于林产品资源保护的忽视而对林产品资源的无序采伐,减少价格过高和过低双重负面作用,避免林产品资源非正常损耗。这就要求林产品价格调控体系的构建,能够具备一定的周期性风险化解职能。通过林产品价格的合理调控,尽量避免林产品资源的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问题的产生,维护林产品供需关系的平衡。通过价格引导,调节林产品的采伐进程,力争既要满足林产品市场的合理供应,又要保证林产品不积压,平抑林产品周期性风险,减少和避免林产品资源的浪费,提高林产品资源运用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曾玉林.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林产品营销风险及防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彭胜志.林产品价格的时间序列分析——以福州贮木场松杉原木价格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0,(2).

[3]张前荣.价格形势分析及调控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1,(8).

[4]伍士林,窦营.信息不对称对林产品经营影响的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8,(3).

[5]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房地产价格调控问题探析 篇2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调控 金融调控 土地使用制度

一、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界定

房地产价格调控关系到国家税收的征缴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是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政府对房地产价格的宏观调控是指房地产价格管理部门依据国家的价格政策,按照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对房地产价格及其评估进行指导、监督活动(黄河,2005)。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目标是确定合理的土地价格和住房基准,房地产的销售价格围绕基准价格波动,使房地产价格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水平相适应。

在此,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目标并不意味着对房价的控制和打压。

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是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各种深层次问题与矛盾结合的具体表现,其背后包含着城市规划发展问题、土地出让和合理发展问题、住房供求矛盾问题以及金融信贷风险控制问题等。

二、我国目前房地产价格调控法律制度的缺陷

(一)金融调控措施方面的缺陷

1、 金融调控规范法律位阶较低,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的金融调控规范大多是以“意见”和“通知”的形式出现,制定主体是中央银行等各部委,导致这些政策的法律位阶较低,调控力度不够;同时没有规定相应的具体法律责任,在威慑力和权威性方面大打折扣。

2、 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金融信贷主要依靠银行,融资渠道单一,高额的房地产开发资金成本导致开发商压力过大,倾向于追求高利润,从而使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性失衡,进而促使房价上涨。

3、 利率变动过于频繁,金融政策不稳定,也一定程度对房地产价格调控造成了不良影响。从2005年起,国家频繁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企图以此来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的现象。但是利率手段并不是理想的手段,并未起到预期的调控目的;由于投资成本增加,开发商采取提高销售价格的办法,将开发成本中的融资成本转嫁给购房者,同时由于住房贷款利率的上调,对购房者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土地使用制度方面的缺陷

1、 为了规范土地出让程序,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囤地行为,使土地审批程序得到规范,国家出台了各项土地政策,但是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从而增加了土地的交易价格。

2、 土地储备操作不当,导致地价飞涨。政府为了限制土地供应量,并且没有地价控制计划,采取“招、拍、挂”等方式,没有实行上限的管理。价高者得,海外投机者天价竞拍土地,甚至一些开发商储备土地升值或者转让拍卖土地,必然导致地价飞速攀升,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有些实行土地储备制的城市,操作不当的弊端也对地价造成了影响。

3、 地方政府政策不力或以地生财,与开发商勾结,片面追求经营土地效益,推動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土地出让程序缺乏具体的配套操作规范,监督不力,在经营性土地出让中,有些地方政府存在假招标、假挂牌、假拍卖或者陪标、串标等问题。

三、完善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法律机制的思考

(一)完善房地产金融调控制度

提高金融调控法规的层级,尽快出台高效力等级的法律法规,创造有利于房地产金融业务发展的良好法律环境。此外,成熟的房地产市场需要产品多样的房地产金融,所以,要加快建立相关房地产金融产品法规,促进房地产信托、抵押贷款保险、抵押债券等金融产品的发展。同时,要强化金融机构的法律责任,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进而充分发挥金融调控的作用。

利用恰当的信贷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可以根据房地产购买者的不同目的,实行有差别的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者给予贷款优惠,提高其购买力;而对于投资性、投机性购房者,则实行抑制性信贷政策,抑制其需求,增加其购房经济负担。

(二)完善房地产土地使用制度

对土地价格实行上限管理,防止地方政府通过提高土地成本来获取利益。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监管,对违法违规的开发商进行严厉惩处,遏制开发商的投机行为,防止其通过囤积土地推高土地价格。严格土地“招拍挂”制度,完善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在高、中、低档的房地产市场分别展开竞争。

进一步强化土地供应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结构和总量,控制高档房地产开放项目用地,增加普通商品房用地。完备土地储备制度,使政府真正完全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加强各地储备中心和政府间的沟通,协同政府盘活市场土地存量,适当增加土地供给量,通过影响房地产的供给来遏制价格上涨。

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重视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工作,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和管理制度,协调好不同行业用地规模。也要加大对违反土地利用规划的处理力度,对违法占地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景富生.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经济法分析[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2]杨德文.探析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法律制度的构建[J].中国市场,2010(9)

[3]聂晓东.经济法视野下的房地产价格调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6)

[4]黄河.房地产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印度继续调控棉花种子价格 篇3

印度政府部门去年12月已发布棉花种子价格调控令,包括特许费等,从2016-17农事年(今年7月-明年6月)开始正式实施。上个月,政府首次将Bt棉种子统一定价,即每包450克,售价为800卢比(1元人民币约合10.3卢比),包括49卢比的特许费。这将给棉农带来巨大好处,但这也毁了孟山都在印度的业务。

辛格称,孟山都是一个很好的公司,我们都尊重它,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通过专利和价格来掠夺农民。对种子或制药公司,我们都将继续用调节价格的手段进行反制。因印种子行业及印人民党农民事务部的投诉,公平贸易监管机构—印度公平竞争委员会(CCI)将对Mayhco孟山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MMBL)的市场垄断地位指控进行调查。

因印种子行业及印人民党农民事务部的投诉,公平贸易监管机构—印度公平竞争委员会(CCI)将对Mayhco孟山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MMBL)的市场垄断地位指控进行调查。

猪肉价格趋稳 宏观调控显效 篇4

近期央行对货币政策也明确表态:不会因为某一个商品价格上涨而改变货币政策走向。显然,“某一个商品”指的就是猪肉。

业内人士分析,猪肉价走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下半年货币政策空间,降息、降准的频率很可能低于上半年。但从年内来看,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松紧适度的基调不变。

飞升的猪肉价背后

一头猪、一块肉的价格变动,不仅带来了消费者反馈和经济主要指标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一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是否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及走向是否将因此而有所调整。

一亩田研究院研究员王瑶认为,猪肉价格“起飞”,背后的原因是货币供应宽松和生猪市场供应紧张。

从市场的供给需求上看,2014年底开始实施的货币宽松政策,特别是今年以来多次降准降息,使得市场货币信贷充裕,实体经济不能充分吸收,大举流向股市;6月中旬以后股市大幅震荡,资金再次从股市抽离,楼市复苏及猪肉价格暴涨,也并不出人意料。

猪肉和生猪价格上涨,利好养猪业。从透露的涨价讯息看,猪肉价半年内涨30%,创三年新高,生猪市价不足4月涨50%,说明猪肉终端市场价格变化完全传递到了生猪养殖上,这个价格机制是有效率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22省市生猪均价自3月份以来从最低11.6元/公斤上涨至17.74元/公斤,进入反弹通道,涨幅高达53%,猪肉价格则从19.83元/公斤上涨至25.94元/公斤,涨幅30.7%。

此轮猪肉价格上涨显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去产能后涨幅极高。

国内生猪养殖业通常每3年左右会出现一个“猪周期”:

2010年,伴随全球货币宽松政策,生猪养殖业利润上升,养殖户生猪存栏增速在2012年达到顶峰;2012年,猪肉价格开始走下坡路;2013年,国家政府制定反腐8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餐饮消费开始下滑,猪肉消费受到波及,养殖利润下滑,导致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

2014年,我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开始实施,大量养殖散户退出市场。截至今年6月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降至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较峰值分别下降19%和23%。今年上半年,我国猪肉产量2574万吨,同比下降4.9%,生猪出栏33437万头,同比下降5.1%。去产能后,猪肉价格见底并出现强劲反弹。

从趋势上看,随着生猪养殖业产能日趋稳定,猪肉价格反弹,养殖业利润上升。有农业部专家介绍,生猪养殖利润最高预计可达500-600元/头;在利润刺激下,国内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预计在第三季度见底并快速回升,但因三公消费被限,猪肉消费量降幅明显,未来猪肉价格上涨幅度将收窄。

2014年去产能化政策实施后,养殖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补栏相对理性,有利于下游饲料市场稳定。能量类饲料原料需求将会呈现小幅增加,但速度相对缓和。

“猪周期”怪圈待解

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 ——肉价回落——小养殖户退出——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猪肉价格的涨跌轮回,总是不断重复“昨日的故事”:肉价上涨,供给端一哄而上;肉价下跌,供给端又纷纷四散。对国内养猪业来说,“猪周期”是个难以打破的魔咒。

其他国家是否有经验可以借鉴呢?美国的养殖业非常发达,其巨型规模化养殖并不畏惧“猪周期”。大型企业靠规模的扩大实现专业化生产,稳定了猪肉价格,赚取利润后再借融资来扩大企业规模。当猪价进入下行周期,市场优胜劣汰之后,类似史密斯菲尔德等食品行业巨头就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扩张。而这些大型企业的持续稳定经营,对美国实现均衡生产、压缩“猪周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巴西是世界上第四大猪肉生产国和出口国。为了化解风险,20世纪70年代起,巴西养猪业逐渐采用了养殖户与屠宰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其中,屠宰场起核心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向养殖户提供母猪、饲料和技术指导;养殖户只负责饲养,生猪出栏后按合同价卖给屠宰场,养猪的市场风险由屠宰场承担。

规模化饲养,可以增强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金融保险(放心保)的作用,既可为养殖户和企业提供价格参考信号和避险工具,又有利于建立生猪市场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促进生猪产业有序发展。

猪肉价格趋向合理

在我国CPI统计中,猪肉价格占2.9%的权重,同时也对很多食品类价格具有带动作用。而食品类价格又占据了CPI 超过30%的权重,因此便有了“CPI高低猪说了算”的玩笑话。

猪肉带动食品价格上涨,从而推高CPI,央行就去紧缩货币政策,中国猪肉真的成了全球经济风向标?然而,这仅仅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盯住“核心CPI”(减掉能源和食品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CPI)的某种说辞。

食品具有市场需求刚性,理论上讲,其价格只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猪肉价格也不例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称,本轮猪肉价格大涨属于周期性恢复型上涨。前几年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调节生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连续两年减少,生猪需求不旺。

目前来看,猪肉价格的上涨对CPI的推动并不是很大。目前国际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保持下行趋势,这将抵消猪肉价格上涨的部分影响,下半年货币政策预计将继续保持宽松。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的40%是由消费贡献的,主要食品价格的涨跌,直接影响可支配消费支出。作为百姓基础食品之一的猪肉,其价格走向对国内货币政策会有一定影响。不过,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发文称,下半年仍会维持稳健货币政策取向。猪肉价走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下半年货币政策空间,降息、降准的频率很可能低于上半年,但是,从年内来看,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松紧适度的基调不变。

价格调控体系 篇5

国家加强对生猪等畜禽产品价格监测, 采取综合调控措施, 促使猪粮比价、仔猪价格、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等指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主要目标是猪粮比价不低于5.5∶1;辅助目标是仔猪与白条肉价格之比不低于0.7∶1;生猪存栏不低于4.1亿头;能繁母猪存栏不低于4100万。

《预案》特别制定了预警机制:

当猪粮比价高于9∶1时,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 (国发[2007]22号) 规定, 适时投放政府冻肉储备, 必要时向城乡低保对象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发放临时补贴。

当猪粮比价低于9∶1时, 划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一) 绿色区域 (价格正常) , 猪粮比价在9∶1~6∶1之间; (二) 蓝色区域 (价格轻度下跌) , 猪粮比价在6∶1~5.5∶1之间; (三) 黄色区域 (价格中度下跌) , 猪粮比价在5.5∶1~5∶1之间; (四) 红色区域 (价格重度下跌) , 猪粮比价低于5∶1; (五) 生猪价格异常下跌的其他情况。正常情况当猪粮比价处于9∶1~6∶1之间 (绿色区域) 时, 做好市场监测工作, 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各部门根据职责定期发布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中央和地方正常猪肉储备规模主要用于满足应急和救灾的需要。

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 在中国政府网及时向社会发布生猪市场预警信息, 并通过其他媒体向社会发布。

当猪粮比价连续四周处于6∶1~5.5∶1之间 (蓝色区域) 时, 根据市场情况增加必要的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 并着手做好实施二级响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当猪粮比价低于5.5∶1时, 通过财政贴息的形式鼓励大型猪肉加工企业增加商业储备和猪肉深加工规模。

当猪粮比价连续四周处于5.5∶1~5∶1之间 (黄色区域) 时, 进一步增加中央政府冻肉储备, 同时要求主销区和沿海大中城市增加地方冻肉储备, 还可以适当增加地方政府的活体储备。

当猪粮比价低于5∶1 (红色区域) 时, 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冻肉储备规模。增加政府储备后, 猪粮比价仍然低于5∶1, 而且出现养殖户过度宰杀母猪的情况, 月度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较多时, 对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的养殖户 (场) , 按照每头能繁母猪100元的标准, 一次性增加发放临时饲养补贴;对国家确定的优良种猪场的养殖户 (场) , 按每头公种猪100元的标准, 一次性发放临时饲养补贴。适当限制猪肉进口, 减少当期市场供应;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鼓励猪肉及其制品出口。

其他异常情况。当出现生猪价格异常下跌的其他情况时, 及时研究提出调控生猪市场的相应措施。

各部门的职责为:国家发改委每周发布生猪出场价格、玉米批发价格;农业部每周发布仔猪价格, 每月发布生猪存栏量、生猪疫情、母猪存栏量;商务部每月发布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价格、生猪定点屠宰量, 每季发布屠宰企业病害猪无害化处理量信息。

《预案》还特别规定了产销衔接措施。一是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政府之间建立产销合作机制。主销区应当和主产区签订长期、稳定的生猪购销协议, 鼓励主销区在主产区建立养殖基地。二是政府鼓励养殖户 (场) 和肉制品加工企业之间建立产销合作机制。养殖户 (场) 和屠宰加工企业, 屠宰加工企业和大型批发市场、超市之间应当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合同。鼓励发展生猪订单生产, 地方政府应当对采取订单方式采购的加工企业实行必要的扶持政策。

玉米受政策调控打压价格趋于稳定 篇6

一、史无前例一周“双拍”

政府在8月17日的东北临储拍卖中将供应数量从100万吨大幅下调至40万吨, 点燃国储玉米库存下滑的忧虑, 大连玉米期货价格因此飙升。随后, 国家粮油交易中心8月18日称, 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相关市场周五将举行国家临时存储玉米 (含中央储备) 交易会, 拟竞卖逾100万吨玉米储备, 以满足市场需求, 平抑市场价格。其中40.001 8万吨将在东北地区售出, 另有60.1万吨则向北京、天津、河北、安徽等13个省 (市) 竞卖。

前次拍卖曾因数量下调而推动国内玉米期货部分合约价格涨至纪录高位, 政府反应迅速决定一周之内再次进行拍卖, 而此前, 玉米市场从未出现过一周之内连续两次竞卖国储玉米的情况。渤海期货分析师赵安明表示, 从本周东北临储玉米拍卖的总量上看, 加上8月24日的拍卖量总计80万吨, 与前一周100万吨的拍卖量仍有差距, 因此一周两拍不会对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但拍卖频率的增加体现了政策面调控压力并未松懈, 从而对玉米市场带来心理压力。

8月25日一周双拍的消息公布后, 8月26日玉米市场反应平淡, 大连玉米期货窄幅波动, 周边豆类市场的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玉米走势。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玉米研究员邱烈金表示, 国储玉米一周两次拍卖, 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但是目前玉米市场的看涨预期非常强烈, 如果新年度玉米生产稍有意外的话, 价格依然会维持高位。然而实际上, 目前玉米价格的上涨大多是由市场预期导致的, 国内玉米供需并不如表现的那么紧俏, 现货市场也有不少企业的玉米存量能用到9月份。

正如国家粮食局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8月26日所称, 当前国内玉米货源和库存充足, 库存布局均衡, 拥有足够的市场调控能力。国内玉米供给总量没有减少。据统计, 2010年以来企业玉米库存增加数量, 相当于国家销售的临时存储和中央储备玉米出库数量的78%, 国家库存随着销售的进行减少了, 但企业库存增加了, 社会供给总量并没有减少。他还说, 当前东北市场之所以表现出强劲的购买需求, 与各类企业在看涨预期的推动下, 增加玉米库存行为有关, 有囤积和炒作的原因。

尚强民还认为, 东北地区若后期不出现大范围异常灾害性天气, 2010年玉米总产量将较2009年明显增加。2010年国内玉米新增供给量与国内消费量大体相当, 年度内并不存在供求缺口。他表示, 中国将坚决打击囤积炒作玉米行为, 向市场源源不断地供应储备玉米以实现市场稳定。业内分析师表示, 从政府政策来看, 稳定粮价的决心很大, 如果没有新的天气因素影响, 大连玉米期货近期将很难获得更大的上行动力。

2008年中国玉米产量创纪录后, 当年及2009年国家在东北四省 (区) 共收购了超过3 600万吨的临时存储玉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0年7月份时预计, 2010年中国玉米产量较2009年增加403万吨至1.68亿吨, 增幅为2.5%。

二、国家调控不会停止

8月18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CPI达3.3%, 涨幅创年内新高。其中, 食品同比上涨6.8%, 虽然与市场预期相符, 但粮价及食品价格继续上涨导致通胀压力明显加大。新湖期货分析师吴秋娟表示, 7月份CPI超过警戒线, 国家出手调控农产品市场符合预期。国家一周启动两次拍卖在于打压市场的看涨预期, 同时以时间换空间, 目前南方已有玉米零星上市, 随着新玉米的上市, 市场供给偏紧局面会有所缓解。国内现货市场保持稳中上行局面, 而期货市场对于信息反应更为敏感, 走势震荡。不过, 就玉米市场而言, 市场下行空间有限, 整体的上行趋势仍将保持, 但上行空间也较为有限, 高位震荡或将是后期市场运行的主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如果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扬波及下游市场如肉价等食品价格的上涨, 势必会对CPI的上涨带来一定推动力, 从而影响全年低通胀的发展目标, 对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赵安明表示, “因此, 国家对玉米市场的调控不会停止, 拍卖等调控措施仍将会持续。就短期的玉米市场而言, 由于8月份玉米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 玉米库存偏紧导致现货价格持续偏强, 另外, 玉米仍处于关键的种植时期, 天气方面仍有不确定性, 短期的玉米市场价格预计仍将易涨难跌。”

2010年4—7月底, 中国已购入近100万吨美国玉米, 为1995年以来最高采购量, 并为4年来首次进口美国玉米, 引发市场对国内玉米供应趋紧的忧虑。但发改委此前表示, 由于中国玉米进口量占国内市场比例较低, 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邱烈金表示, 如果2010年玉米市场丰收, 预计进口政策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进口量预计就在100万~200万吨之间, 总体影响有限, 而且目前国内玉米价格跟美国玉米价格价差并不明显, 进口玉米优势不大。

价格上涨的动因及调控途径研究 篇7

一、本轮价格上涨与之前价格上涨的比较分析

价格总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全部商品的价格动态的综合,是一定时期内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水平,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对象之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价格走势如表1、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经历了3次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本轮价格上涨与前3次价格上涨相比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格上涨是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发生的

197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已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既出现了通货膨胀,也出现过通货紧缩。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国家采取的价格管理方式及对价格的调控手段都有所不同。1979-1980年,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国家直接管理价格,所有商品的价格都由国家定价,价格改革以调整价格为主。调控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手段是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财政、货币政策和工资收入政策。1984年之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价格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价格改革主要采取“调放结合,以放为主”。政府直接管理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由市场自由调节的价格比重相应提高。在对1984-1988年出现的通货膨胀的调控过程中,政府采取了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并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措施。第三次通货膨胀(1992-1994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发生的,价格调整主要采取放开的方法。面对这次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应对策略。2005年以来,价格的上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的情况下发生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人们对市场经济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历了3次通货膨胀,并积累了大量调控价格的经验。

(二)价格上涨是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发生的

市场态势是指供求双方在市场上的力量对比所形成的势力对比。市场态势可以划分为卖方市场、买方市场和均势市场3种态势。前两次通货膨胀发生在卖方市场态势下。所谓卖方市场是指市场需求在一段较长时间和一定区域内,较大幅度地持续超过市场供给,使卖者在与买者的竞争中形成对自己有利的要价和条件的市场态势。商品普遍短缺,供不应求,价格趋于上升是卖方市场的主要特征。第3次通货膨胀是发生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之中。所谓买方市场是指市场供给在一段较长时间和一定区域内,较大幅度地持续超过市场需求,使购买者在与卖者的讨价还价中处于特别有利的市场态势。商品普遍过剩,供大于求,价格趋于下降是买方市场的主要特征。本轮价格的上涨是处于买方市场的格局之中,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价格的上涨只是由于部分商品如粮食、猪肉等市场供求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引起的。只要买方市场格局不改变,就不应该出现全面的价格上涨。

(三)价格上涨是在商品定价主体不同情况下发生的

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全部是由国家定价,企业没有定价的权利,定价主体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定价主体发生了改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定价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目前,只有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服务由政府定价,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来定价。由于定价主体的分散化,加大了政府对价格管理的难度。

(四)价格上涨是在城乡居民承受能力不同情况下出现的

在价格改革之前的10年中,中国采用的是冻结物价的特殊政策,商品价格基本保持不变,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状况。价格改革之后,价格的上涨往往造成人们的恐慌。当时人们收入普遍不高,对价格的承受能力较低,一旦价格上涨,货币贬值,人们就会开始抢购,造成市场的混乱。在经历了3次通货膨胀和1次通货紧缩后,人们在思想上已经能够接受价格的波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价格的的承受能力不断增强。当价格上涨时,人们已经不再像前3次价格上涨时那么恐慌,变得更加理性。

二、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动因分析

价格总水平的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轮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结构性的价格上涨。因为本轮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引发的。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其中,粮食类价格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1.7%,蛋类上涨21.8%,居住价格上涨4.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6个百分点,两者合计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6个百分点,占总上涨幅度的95.8%。在居民消费价格的8大类构成中,其余6大类价格上涨仅仅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2个百分点,仅占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的4.2%。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1)农产品价值的回归决定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长期以来,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中国采取了农业反哺工业的政策。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工农业商品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等经济规律的作用开始显现,在其共同作用下,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度地上涨。(2)国际市场供求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在逐渐加大。(3)石油、煤炭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使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走高,运输成本加大推动食品价格上涨。(4)消费需求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禽、蛋消费以及饲料需求高速增长,粮食需求也不断增加,拉动了价格上涨。(5)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增加了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如:近年来中国投产了一些生物燃料,工业生产用粮数量增多,也相应地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拉动了价格的上涨。(6)流通企业在组织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多的利益而采取提价措施,从而推动价格的上涨。在这轮食品价格上涨中,农民并没有完全得到价格上涨带来的益处,更多地由流通企业所获得。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08年以来,国内生产资料价格虽然总体上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但因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石油、有色金属等重要生产资料品种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这种价格变化对生产资料价格的后期走势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变化都可能产生一些新的影响。此外,流动性过剩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必然从需求拉动上加大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价格具有系列衔接性的特点,即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带动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商品价格的上涨。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价格总水平的继续上涨,否则,就有可能由结构性的价格上涨发展到全面的价格上涨。

三、调控价格上涨的有效途径

(一)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必须正确测算和实现价格总水平的调控目标

历史证明,无论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还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都是不利的。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有利于促进价格体系的调整;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合理化;有利于稳定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企业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正常进行和扩大对外开放。因此,《价格法》明确规定,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目标。我们要坚持稳定物价方针,首先应对稳定物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稳定物价不是价格总水平的固定不变,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适度地波动。根据经验,西方国家一般认为物价水平的涨幅应控制在2%以内。根据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价格水平涨幅应控制在5%以内。政府应科学地测算价格总水平的调控目标并制定相应政策来保证调控目标的实现。

(二)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产业发展较快,有些产业发展较慢;有些产业是国家应鼓励发展的,有些产业是国家要加以限制的。因此,政府应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1)对于制约其他产业发展的农业、采掘业等基础产业和部门应重点发展。农业等基础产业的产品大多都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变化直接影响各部门生产成本的变化。如:2/3消费资料工业品的原料来自于农产品,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推动加工工业品成本的上升。如果加工企业不能消化涨价因素,就必然会提高价格。同样,石油、煤炭等产品价格上涨也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所以,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和其他基础产业,增加农产品和石油等基础产品的生产,保证市场的供应。但是政府在鼓励和扶持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市场的供求变化,积极引导农业生产者的生产,避免农民盲目生产和发展,以防出现新一轮的“卖难”问题。(2)积极鼓励加工业生产企业不断创新,提高竞争意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原材料的消化能力,生产出更多的适销对路商品,使市场有效供给不断增加。(3)适度控制投资需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抑制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适当抑制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工业的发展,减少投资需求对通货膨胀的压力。(4)加快培育市场体系,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竞争、开放的市场体系,这是保证价格合理运行的重要外部环境。(5)加快流通产业的发展。积极调动流通企业的积极性,疏通流通渠道,保证商品顺利地进入消费领域,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三)综合运用价格调控手段,增强价格调控的效果

政府调控价格的主要手段包括三种:(1)经济调控手段。它是指政府根据价格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影响价格形成的各种要素,从而达到调控市场价格的目的。(2)法律调控手段。法律调控手段是用法律规范来调整价格关系,使价格的制定、调整、实现、争议及裁决等行为法制化。(3)行政调控手段。行政调控手段是指政府用行政命令方式,对商品价格的形成、变动所进行的直接管理。

结合本轮价格上涨的特点及中国所确定的价格总水平的调控目标,政府采取了以经济手段为主,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的综合调控手段。经济手段主要包括:(1)从紧的货币政策正在发挥作用。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9%上调到15.5%。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6次提高都是从紧货币政策的具体体现。这对于稳定币值,防止经济过快的增长,解决流动性过剩等问题,防止物价出现大的波动是非常必要的。(2)稳健的财政政策已初显成效。稳健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具体地讲,应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用于“三农”、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稳定。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税收制度,支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3)建立健全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和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增加对价格总水平调控的物质手段。价格调节基金主要是用于重要商品市场价格发生波动时平抑价格。国家储备制度是应对突发事件、平抑价格波动的重要手段,它起到了保证市场供应,维护价格稳定的积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面对价格总水平的快速上涨,为了稳定人心,稳定价格,还需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1)建立全国性的价格信息网络。对市场价格变化进行监测,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及时把握重要商品的走势,为宏观调控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发布的价格信息,企业可以根据价格信息进行生产和经营,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2)严格控制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商品价格的调整。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商品都是关系国计民生重要的商品。一旦这些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势必会引发价格的全面上涨。近期内,政府定价的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地方政府管理的公用事业价格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一律不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保持稳定,这对稳定价格总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3)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2008年1月16日,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首次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列入临时价格干预范围的商品包括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应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企业实行提价申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

在调控价格总水平时还需要以法律手段做保障。通过建立价格法律和法规体系,规范定价主体的定价行为,规范价格运行程序,规范国家宏观行为,鼓励公平竞争,反对垄断;保护合法盈利,反对暴利;保护正常经营,反对欺诈;依法管价,维护合法利益。在目前价格上涨的过程中,要求政府必须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加强价格执法,对合谋涨价、串通涨价、哄抬物价、囤积居奇、非法牟取暴利以及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法严厉查处,确保市场的稳定。

(四)政府应采取措施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受太大影响

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货币贬值,造成人们实际收入减少。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人们生活水平的下降,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为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办法,确保低收入家庭生活不受太大的影响。适当调整收入政策,提高工资,增加居民的货币购买力。只要工资增长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价格涨幅不高于工资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摘要:价格问题是国家重视、企业关心、居民敏感的问题,近年来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各方面的利益。本轮价格上涨与前3轮价格上涨有不同的特点,要有效调控价格的总水平,应剖析推动价格上涨的动因,确定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综合运用价格调控手段。

关键词:价格上涨,CPI特点,价格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立.明年要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N].法制日报,2007-12-11.

[2]柳欣,经颖熙.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3).

宏观调控平抑房地产价格 篇8

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局部地区出现过热苗头。房价高涨难免会出现很多背离市场正确导向和行业规范的行为,以致搅乱市场经济和行业发展,完全违背了政府初衷希望让市场作为自身调控手段来规范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房价的持续走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从幕后走到前台,通过逐步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施“猛药”来遏制该行业的泡沫性过热,同时降低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行业发放贷款的风险,以求房地产行业的健康永续发展。下面就从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分析对房价的影响。

1 土地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1.1 加大土地投入量

决定房价高低的关键因素是供求关系,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直接反映,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直接表象原因在于我国的居民住房需求强劲。在巨大的需求面前,增加土地供给量被各方人士公认为是平抑房价的有效手段。土地的投入多了就可以减少多家企业高价竞争一块地皮的局面,可以让地价趋于更合理的走向,更有利于供求关系的调节,市场经济下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跌,反之则会上涨。增加土地供给量可以削减土地的高成本和开发用地不足的瓶颈,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房的需求,所以用市场来调节高涨的房价势在必行。

1.2 土地市场透明化

我国房地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先是在沿海城市繁荣后又在内地城市迅猛发展,房地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取得土地使用权。国家出让土地使用权方式的转变是地价上涨的另一个因素,从过去主要以协议出让为主转向全部实行招标、拍卖方式,使土地出让价格平均水平提升,土地价格贵的惊人。众多房产商高价竞争同一地块,抬升了土地出让价格,而这些高额的前期投入又增加了房产商们的开发成本,成本的提升就直接反映在房价的上涨上。

1.3 加快旧城改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城市在扩展中出现了土地紧张的局面,旧城改造是增加房屋供给量的一条好路。在城市中老城区的房子都具有一定历史,不但结构不合理,而且大多数是小平房。把小平房改成高楼的潜力很大,旧城改造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够在不扩大土地占用面积的基础上增加房源来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房屋需求,提升住房的供给量可以抑制高涨的房价。为此,国家设置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房产商从事旧城改造,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2 金融政策对房价的影响

2.1 提高利率,稳定房价

2004年10月29日央行出台调息通知,将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2005年3月16日央行正式宣布了上调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为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在2007年6次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利率提高了,首付就要增多,炒房团手中大量的房子将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刺激那些有房的炒作者抛出房子。炒房团抛出的空置房屋将大大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房屋供给量,开始房价依然会有上升,但经过市场的调节房屋的价格会稳步下降。作为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这次银行上调利率将对物价指数发挥“杠杆性”的调节作用,有利于稳定物价,抑制物价高幅运行,加息有助于挤出房产价格的泡沫,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实际上这次利率上调对购房者的影响是有限的,对个人买房没多大影响。国家提高利率是为了打击那些在房地产市场上哄抬物价,炒作楼盘的炒房团,而不是针对广大消费者。政策针对的是投机行为,以达到规范市场的目的,也只有在规范了市场后,房价才能更加理性,普通大众才会真正的受益。

2.2 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

在各项金融政策未出台以前,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资金对商业银行的依赖性非常强。许多开发商在不具备开发条件下,就盲目投资项目,依靠银行开发贷款拿地,为了防止出现房地产泡沫,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6月5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3]121号文,以下简称“121号文件”),加强了对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的管理。

房地产贷款品种减少,贷款门槛提高,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1号文件对房地产开发贷款设立了两个门槛:1)自有资金不低于项目投资的30%;2)“四证”齐全。第一个门槛宣告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自筹资金与自有资金混为一谈、蒙混过关的传统做法结束。银行提高房地产商的开发难度,一些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资金短缺,项目出现较大缺口,实力有限的、主要在于炒作房价的小公司将被淘汰,市场规范中减少投机行为,房价就可以合理地涨跌,而不是被人为操控。

3 国家政策对房价的影响

3.1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对房价的影响

广大的低收入阶层是缺房的大团体,房价过高使他们买不起房子,变成了房子的看客。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非常关注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为满足广大低收入群众住房要求,加大了住房结构调整力度,在控制高价商品房建设的基础上,增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规模。国家安定工程以成本价出售,重点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国家安定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的一种手段,兼有调控住房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低价房源推出使更多的中低收入阶层买得起房子,有利于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市场上的低价房源增加,加上其特有的出售性质,保证了低收入阶级的利益,减少了高价房的消费团体。

3.2提高交易成本有利于抑制过度投机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从国际实践来看,为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和谐发展,税收政策对需求的调控显得极为重要。税费的征集来自房屋交易中,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税收的后转性强,开发商容易将增加的税款向消费者转嫁,反而会造成房价的上涨。在这一环节应着重通过对高档住宅、别墅开征消费税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征收消费税增加了高档住宅的销售成本,也适度抑制了高档住宅的需求;征收房地产交易税,特别是增加二手房交易税和抑制投机性的炒作,这个方向是一定的,这是国家对房地产市场买卖、继承进行的一种调节,交易税的征收提高交易成本,对炒房者手中的大量空置房源的二次交易提高成本,加大了交易难度。

3.3加强舆论导向有利于缓解短期需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城市住房紧缺,很多方面是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加破坏了整个原有的供求关系,需求的增加带动了房价。房价的过快增长使很多外来人群买不起商品房,我国从福利分房到现在的自己买房,国家鼓励大家都去买房,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短短几年内就已高速发展,能买的起房子的都已经有了住房,可还有很多人没有能力购买,要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子按中国目前的条件是不够的。在国外买房子的只有70%,而30%的人都是靠租房子,因此我们应该多开发经济适用房扩大普通商品房的比重,使低收入家庭也有适应的房屋市场,增加廉租房,让买不起商品房的人也能居者有其屋。

4结语

可见宏观调控对于市场结构变化起到了健康引导与合理分配有效资源的作用,通过以上对房地产市场各个层面对政府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不同反映的剖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宏观政策将规范房地产市场———将各种违规操作和不合理的盲目开发彻底铲除,预防开发中泡沫性过热,调整其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平衡市场供需,整合资源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平抑市场价格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受益,引导房地产行业步入成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正轨,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为稳定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高涨,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出发,着重分析讨论了宏观调控的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等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及这些政策显现的作用,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政策,调控,价格

参考文献

[1]郑捷.浅析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J].山西建筑,2007,33(23):230-231.

[2]卢琼.中国房地产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刘婷婷,焦阳,杨昱.加息:影响楼市几何[N].国际地产周刊,2004-11-05.

价格调控体系 篇9

军奋战,却始终无法走出流动性

过剩和投资信贷扩张的“怪圈”,而且越来越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到底应该如何认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呢?

众所周知,中国流动性泛滥的背后是投资与消费的失衡,所谓“高储蓄、高投资”。从国民收入恒等式看,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必然出现贸易顺差,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要寻求外部平衡。信贷投资扩张、内需不足、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激增,等等;所有这些矛盾的因果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独立存在。这或许是当前以收缩流动性和限制流动性运用为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奏效的根本原因。

认清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之后,就需要为宏观经济政策重新定位,在解决内外失衡问题上,显然,着眼于总量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有限,而更多是财政政策担纲主角。故此,货币当局必须对纷繁复杂的货币政策的多目标有所取舍,不能在部门博弈中自缚手脚。

从短期看,人口数字及劳动力总数基本固定,经济增长反映的主要就是劳动生产率的增加,而劳动生产率的上升意味着,要么收入上涨而引发通胀(这个调整属于相对价格变化,与过多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所导致的高通胀性质完全不同),要么本币大幅升值。在市场经济体中,通胀与升值存在天然的替代关系:一旦资源要素价格上升,对外销售价格自然上升,从而抵消了汇率上升压力。也就是说,价格与汇率是两大互相制约的相反的点,而资源价格是根本,中国资源价格的扭曲夸大了汇率升值的压力。

像中国这样典型的转型经济体,由于政府对很多资源要素进行控制,以及某些行业准入制度的垄断,导致整个经济的相对价格体系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各种商品及服务的相对价格体系很不一样。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目标就是要切实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在内的价格形成机制。

只有当资源要素价格上涨成为投资规模的“自动刹车器”,市场机制才真正得以确立。如此,随着过去被人为扭曲、低估的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价格进行修正,必然会伴随全社会商品价格上涨的过程。这是经济结构实现良性调整所必须的。

同时,当前改善内外失衡的关键在于收入分配结构的变革,要想办法令政府和企业手中的钱从投资转向消费。为此,应减少财政对竞争性行业的转移支付,加强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用税收机制,根据其稀缺程度和社会选择,对能源和资源的使用进行调控。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力收入在要素分配中的比重,等等。

如此,上下游企业顺畅的价格调整机制方能得以构建。也就是说,资源要素价格上涨因素一定要能向下传导,否则,资源价格的扭曲无法传导经济过热的影响,造成日常消费品价格不涨。表面没有通胀,而实质上是挤压下游企业利润,导致下游企业亏损面扩大,投资消费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一个以构建市场价格体系为核心目标的经济转型中,中央银行对于通胀目标过分谨慎。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必须在价格和汇率间作出权衡,“轻价格、保汇率”应是现阶段最为现实的选择:稳定汇率,平衡国际收支,为经济转型创造良好条件。

房产税征收对房市价格的调控作用 篇10

1 房产税概述

1.1 房产税出台背景

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 按房产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房产税早在1986年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时就被提出, 但由于当时的调控措施并不完善导致其没有受到重视。2010年《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明确将“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列入当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内容之一。自此, 房产税在房市调控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1.2 房产税的征收目的

首先, 房产税作为一种税收, 能调节收入分配, 通过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税收, 缩小居民群体收入差距, 例如对高收入多套住房的人群定制高税率, 对仅有一套居住性住房的人群征收低税率或免税。其次, 在保有环节开征房产税可以抑制需求。一旦房价能得到有效的调控, 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也会提高。最后, 所征得的房产税可以投入保障性住房, 以缓解房市“供不应求”的现状, 对房市的价格调控也可起到有力保障。

2 我国房市现状

我国人多地少。伴随着城市化进程, 居民收入引发的消费和投资欲望的增长空前强烈, 而银行提供的按揭及贷款等方式, 使炒房者得以以较少资金获取超高收益。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 房市价格的连续升温是多方推动的结果。总体而言, 房市价格猛涨还是源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

2.1 房市的需求分析

一是“安居乐业”的思想产生的刚性需求。由于中国人长期以来的“有恒产者有恒心”的信念, 许多人把拥有一套产权房当做人生的终极追求。

二是住房需求的长期积累。计划经济取消后, 房市长期压抑的消费需求一下子迸发, 住房商品化对房市价格的抬高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住房在消费和投资方面都缺少有效的替代品。尽管价格高涨, 但消费者都不愿意租房来替代住房消费。因为长期来看, 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 都无法逃避高房价带来的压力。其次是投资住房的吸引力。我国目前可投资的金融产品种类少, 回报低, 通货膨胀背景下每个人去投资以冲抵货币贬值。房产由于其高保值性, 成为投资者的首要选择。并且, 投资者对房价上升的欲望十分强烈, 会人为地哄抬房价来确保高回报性。

2.2 房市供给分析

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全面上涨, 导致住宅的建造成本大幅上升, 而政府的土地财政, 使政府成为土地供给的垄断方。为了弥补自身的财政支出, 要在土地上获得高额收入, 政府作为高房价的受益者之一, 无法制定和执行有效的调控政策。

3 沪渝两地的房产税试行情况

2011年1月27日晚, 上海、重庆政府分别宣布将于28日正式启动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两市都明确主要以增量住房征税为主。两市制定的房产税均在0.5%左右, 且未对首套住房进行征税。

重庆的房产税偏重对高档房、别墅的征收, 存量和增量均包括在内。而上海的方案针对新增一般房地产, 将人均面积起征点考虑进来, 采用累进税率的形式, 导致的结果是, 房屋价值越高, 人均面积越大, 所要缴纳的房产税就越高。

房产税从其在市场的短期反应来看, 是较为有效的。根据数据显示, 2011年1月27日, 重庆主城区商品房销售为905套11万平方米;在28日实施房产税的当天, 主城区商品住房成交919套8.3万平方米。而到了29日, 商品房仅售出406套3.3万平方米。这表明, 房产税对房市的调控是立竿见影, 政策效应明显。而上海也由于调控政策的出台, 导致一些开发商决定推迟入市, 高端房和普通房的销售均遇冷。

但值得一提的是, 以上所述的房产税对房市价格的抑制作用事实上在长期看来并没有显著的效果。房产税开征之后, 上海、重庆两地的房市价格依然继续走高。业界众多专家均认为, 目前设置的房产税征税方法在长期内并不会起到有力的作用, 究其原因还是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经营二级市场的体制。

4 房产税征收对房价调控的积极效应

4.1 抑制过旺需求, 影响房价下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说, 房产税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主要是调节需求方, 有助于引导居民合理住房消费, 在买房子时能够理性选择。如果是自住需求, 有了这一制度, 买房人就要衡量自己的住房持有能力, 是买大还是买小, 是买贵还是买廉, 必将根据家庭收入来合理确定。对于投资需求来说, 如果有了这一制度, 会使房地产投资收益增加不确定性, 从而减少一部分的买房投机。

开征房产税之后, 拥有多套住房的人可能会寻求合理方式, 或租或卖, 来将该税赋转移到他人身上, 这对房市来说可以增加供给, 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房市的供求极度不平衡的现状。而征收所得的税可以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去, 抑制了住房消费的过旺需求, 通过市场机制来调控房价。

4.2 开征房产税短期利空, 长期利好

房产税的征收在短期内对市场无疑是利空, 上海及重庆的房市走向也证实了这一点。这种短期的房价下跌或波动的情况, 会使一部分投资人谨慎地审视自己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考虑是否退出。这样投资的理性增加, 盲目炒房的人群会减少, 使市场早日回归到自主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轨道上来, 向着平稳健康的方向进行长足发展。长期来看, 房产税是房市调控的福音。房产税可以对社会的财富进行再分配, 缓解收入差距造成的社会矛盾, 维持社会及宏观经济的稳定。

4.3 完善税制, 利于民生

房产税的出现, 使政府得以逐渐摆脱土地财政的束缚。为居高不下的地价、房价背后的卖地收入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供应点, 房产税可以为政府获得重要且稳定的财政收入, 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5 房产税征收对房价调控的消极效应

5.1 征收房产税不能直接降低房价

我国房市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炒房团体的存在及高土地价格的推动。过去房产税虽未明确提出, 但却以其他形式存在, 例如土地使用税等, 这些税已经占了财政收入中相当大的比重。额外的保有环节的房产税并不会显著地改变这一局面, 因此其对房市价格的调控作用也很难见效。开征房产税并不能影响房价, 只能间接改变人们对房产持有的消费行为, 通过消费行为转换市场中的供求关系, 间接影响房价。

5.2 无法遏制房市价格长期上涨的趋势

房产税的税收收入与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所需资金来比实为九牛一毛, 并且房产税若对房市价格造成抑制, 也必然会减少政府的房产税税收, 则保障性住房的投资需要从其他方面寻求。现在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 商品房的刚性需求无法遏制。开征房产税事实上只能在短期内抑制房产投机行为, 调整楼市供求结构。毫无疑问, 房市价格在长期内依然会持续上涨。

5.3 增加未来购房者的购房成本

如果是在交易环节征税, 基本上就是由买方买单, 如果是在持有环节征税, 持有者很难在将来卖房的时候将持有时期的税负转移出去。正因为房产税是基于持有环节而不是交易环节征税, 所以被赋予了降价的期望。真正要住房的人是税收的实际负担者。由于增加税收都是加大成本, 将会有更多的人买不起房子, 负担不起房子的持有成本。

6 总结

虽然房产税对房价的调控并没有起到绝对的抑制作用, 但是这至少反映了国家的政策走向和抑制房价过速增长的决心。房产税的设置初衷及短期的市场反应, 体现了房产税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应当如何把握并且制定适当的配合政策, 则是接下来应当思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南昌大学MPA中心.房产税对平抑房价的效应研究[J].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1, (5) .

[2]李海霞.基于楼市调控的房产税相关问题研究[J].金融天地, 2011, (8) .

上一篇:胎盘植入性产后出血下一篇:生产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