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调控(通用8篇)
功能调控 篇1
奶牛属反刍动物 (草食动物) , 最主要的消化特点是有4个胃, 即能够利用纤维和非蛋白氮。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 饲料可被微生物降解及合成各种营养物质。使用一定的手段对瘤胃中降解与合成过程进行调控是可能的, 也是必要的。人们养牛实际上是在养瘤胃微生物。如何维护良好且稳定的瘤胃环境, 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及其菌系的相对平衡, 是奶牛饲养技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调控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供给瘤胃微生物必要的、平衡的、稳定的营养物质
瘤胃内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取决于瘤胃内碳水化合物和氮的利用效率。如果蛋白质的降解速度超过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的发展速度, 则氨过量, 酮酸不足, 大量的氮就以氨的形式丢失;如果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发酵速度超过蛋白质的降解速度, 则酮酸过量, 氨不足, 微生物蛋白质合成也会下降, 能量损失。主要能量饲料在瘤胃中的降解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糖蜜、燕麦、小麦、大麦、玉米、高粱;蛋白质饲料在瘤胃中的降解速度, 由快到慢依次为尿素、花生粕、豆粕、棉籽饼、豆饼、玉米高蛋白饲料 (DDGS) 、鱼粉。针对上面所述, 在设计日粮时, 应充分考虑不同饲料的降解速度, 选用不同品种的饲料, 合理搭配, 注意能氮平衡, 使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达到最大化。
硫是保证瘤胃微生物最佳生长状态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瘤胃微生物对硫的需要与对氮需要有关, 一般认为氮硫比是比较稳定的, 平均为14:1, 日粮中含硫约为0.2%。
矿物元素也是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状态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瘤胃液内适宜的几种主要矿物质元素水平一般为钙0.05g/L、磷0.10g/L、钾0.50~1.50g/L、钠0.50~1.50g/L。
饲喂奶牛的日粮要有相对稳定性, 均衡供给, 不稳定的饲料不喂 (7d就得换料的) 。如需换料的, 也得有10~15d的过渡期为好, 让瘤胃微生物有适应期, 先培养微生物, 而后瘤胃微生物才可消化饲料, 进而转化为供奶牛所需的营养物质。
2 保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
瘤胃液p H值是瘤胃发酵的“领导”者。瘤胃p H值直接影响着瘤胃健康、饲料消化吸收、奶产量及生奶质量等。瘤胃最适宜p H值为6.4~6.8, 此酸度是瘤胃微生物存活的最佳条件, p H值在6.0以下时纤维分解菌就无法存活。
瘤胃p H值的调控与饲料的物理结构、中性洗涤纤维、饲喂方法及缓冲剂的添加等有关。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使瘤胃变酸, 蛋白质分解成氮则能使其碱性化, 而纤维素能刺激奶牛反刍、咀嚼和唾液的分泌, 唾液是碱性的, 不断地流入瘤胃中, 使挥发性脂肪酸及乳酸得以中和, 维持瘤胃有一适宜的p H值。若日粮中精饲料的饲喂量较高, 可能会增加一定的产奶量, 但乳脂率可能会下降;若精料太高, 精粗比例失调 (精料大于60%) , 则会影响纤维消化和蛋白质合成, 还可能会造成厌食、瘤胃酸中毒和蹄叶炎等, 影响牛只健康和生产性能。为了调控瘤胃p H值, 可在日粮中添加一些缓冲剂 (如小苏打、氧化镁、碳酸钙及阳离子盐等) , 这些矿物盐通过提高瘤胃中液体的通过速度, 维持瘤胃和身体中氢离子浓度或者两方面结合来发挥缓冲效应, 以升高瘤胃p H值。使用量一般为, 碳酸氢钠1%~2% (占精料比例) , 氧化镁0.5% (占精料比例) , 若两者同时使用效果更佳。另采用全混日粮 (TMB) 饲喂法或采用先粗后精, 且日喂3次以上饲喂法, 也有利于调控瘤胃p H值。
日粮精粗比一般不应超过60:40 (高峰期可短期使用) , 日粮干物质在50%~75%时比较理想。在泌乳前期及夏季可适当增加精料的喂量, 且应提高精粗饲料的质量 (如膨化大豆、全棉籽、添加剂、全株玉米青贮及苜蓿草等) , 即日粮的营养浓度, 最终得以提高产奶量、生奶质量及牛群健康状况。
夏季, 应适当增加精料的喂量, 因粗饲料发酵会产生更多的内热, 会减少瘤胃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加重热应激的负面影响。瘤胃内容物有一定的渗透压。饮水不足会使瘤胃内容物渗透压升高, 若过高会造成微生物吸收胞外的小分子物质, 而使生长受到抑制。故饮水应保持清凉、新鲜和充足, 否则会因饮水不足, 渗透压升高, 从而降低纤维分解、泌乳量及乳脂率。
3 添加瘤胃调控剂
3.1 脲酶抑制剂
饲料中的蛋白质、非蛋白氮及内源尿素, 在瘤胃中被降解为氨的速度部分取决于脲酶的活性。如在饲料中添加脲酶抑制剂, 使脲酶的活性得到抑制, 氨的释放减慢, 从而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和粗纤维的利用率, 减少氨应激, 最终可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3.2 离子载体
离子载体能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 运送金属离子通过生物膜。添加离子载体能改变瘤胃发酵产物的生成量, 增加丙酸产量, 减少甲烷生成, 抑制肽降解和氨基酸脱氨作用, 提高瘤胃蛋白质生成量。国外研究较多的有莫能菌素、拉沙菌素等。
3.3 活性酵母培养物
许多研究发现, 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培养物, 能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 (VPA) 及乙酸和丙酸的比例, 调控瘤胃p H值, 增加纤维水解酶的活性, 稳定瘤胃环境, 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功能调控 篇2
关键词:肢体语言课堂教学调控功能
在一项针对美国13个州的小学进行教师肢体语言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教师运用丰富、明确的肢体语言进行教学,让少儿的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能够调节学生情绪和课堂氛围,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那么,什么是肢体语言呢?简单说来,肢体语言就是指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它是教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姿态等。
研究显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55%的记忆内容由教师语态和体态引发,38%的记忆内容由授课内容本身决定,比如学生的兴趣爱好、熟悉程度;剩下7%的内容则处于混乱或流失中。
笔者综合多年教学经验,发现教师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调控功能:
(一)可以激发学习激情,增强学生信心
老师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当天的授课质量,从而决定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情况。试想一个呆若木鸡、言语寡淡的老师和一个表情丰富、热情激昂的老师,哪个更能感染学生?当然是后者!
因为单调枯燥的讲课容易使人疲劳,使人分散注意力。相反,如果教师在讲课时适当辅以手势、表情,就能够带动气氛,保持课堂的活泼生动。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往往能够通过眼神、举止将自己美好的感情和内心的想法传递给学生,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最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尊重被赏识,这对孩子来说也不例外。笔者发现在课堂上给表现积极的学生一个赞美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热烈的掌声,竖起一根大拇指,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点点头,这些都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信心倍增,学习兴趣更浓厚。
过去。我们为了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严感,常常板起面孔说教。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不被接受,因为这会被贴上不稳重不成熟的标签。素质教育实施后,我们不禁反思,其实教师的威严并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之上,因为这只会让学生感到压抑、紧张,并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二)可以有效控制学生课堂行为,维护课堂秩序
传统的一张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太死板,难以长久维持学生注意力。在学生注意力出小差,发生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后,我们通常也是毫不客气的批评指正。
新时期课改倡导教师角色定位由课堂活动的领导者转变为组织者、管理者,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随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即使对于最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们也不能企图依靠铁的纪律和揮动的教鞭来控制其课堂行为。
这时候,教师肢体语言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如对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放慢语速、提高声调或暂停讲课,并用目光震慑的方式来达到暗示效果。在眼神警告不奏效的情况下,教师再走到学生跟前,进一步明示,从而控制学生课堂行为,确保教学目的的顺利实现。
对于有出小差苗头的学生。教师时不时投去柔和的目光,用眼神进行积极暗示,告诉他老师时刻关注他,期待他认真听讲,期待他积极发言,也能够“稳定军心”,将其游离的思维拉回课堂中。
功能调控 篇3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www.nstrs.cn/xiangxi BG.aspx?id=49818&flag=1
摘要:抗生素生物合成的整个过程由多个环节构成,受到前体物供给、装配、外运、调控和抗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形成了相应的各种生物合成元件和模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控制生物合成基因转录和翻译等表达水平的调控蛋白及其机制。放线菌的调控蛋白有全局性、多效性和途径专一性三种类型,并形成复杂的级联调控网络,对抗生素的合成实施严谨的控制。调控基因的功能鉴定和调控机理的解析是定向提高生物合成基因转录水平和抗生素产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抗生素高效合成的放线菌底盘生物的必要基础。在该研究执行的前两年,本研究重点对纳他霉素产生菌和天蓝色链霉菌的多个重要调节基因及其调控机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径优化的重要策略之一是提高生物合成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因此,解析抗生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是实施该策略的重要前提。该研究对恰塔努加链霉菌和天蓝色链霉菌中跟那他霉素、十一烷基灵菌红素和放线紫红素相关的多个途径专一性基因和多效性基因进行了功能鉴定,揭示了放线菌抗生素生物合成复杂而特别的调控机制,为途径优化和优良底盘生物的构建奠定了基础,而且通过调控基因的改造显著提高了抗生素的产量或缩短了发酵周期,已经初步显示出改造调节基因是提高抗生素产量的重要合成生物学策略。
关键词:抗生素,生物合成,调控,放线菌
功能调控 篇4
BKCa通道是由四个形成孔道的α亚基聚集而成的对称复合物, 在很多组织中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 β亚基对通道的功能起调节作用。BKCa通道的α亚基的N端有7个跨膜区段 (S0~6) , COOH端包含4个疏水区段 (S7~10) , 这一区段对通道的调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S7~8区段有两个钾电导调节区 (RCK) , 在S10区段前有一系列保守的带负电荷的天冬氨酸残基, 是钙离子结合的位点, 称为“钙池”。此外, 在COOH端还有其他的一些调节位点, 如四聚化位点、磷酸化位点、镁离子结合位点等。在不同组织中, BKCa通道的功能特征有显著的差异, 其功能受很多机制所调控, 本文就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β亚基及其他辅助蛋白的调控
在哺乳动物中, 已有4个β亚基 (β1~β4) 被克隆。尽管β亚基之间的同源性很高, 但它们的表达谱及对BKCa通道功能特征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β1主要在平滑肌、毛细胞和某些神经元中表达, 通过改变亚基电压感受器的构象及其移动来减慢BKCa通道的门控, 并增加通道对钙的敏感性[1]。此外, β1的共表达能改变钙离子对α亚基中两个主要钙结合位点的亲和力, 当通道开放时, 钙离子对RCK1的位点亲和力增加, 而在关闭时, 对“钙池”的亲和力则下降[2];β2则能加速BKCa通道的失活;β3在睾丸、胰腺和脾脏中表达, 也能加速BKCa通道的失活, 但不影响通道对钙的敏感性;β4在大脑中的表达最高, 能减慢通道的失活, 改变通道的钙依赖性电压-电导关系, 并且能使BKCa通道对阻断剂IBTX和ChTX的敏感性下降。当β4亚基和α亚基共同形成通道时, 通道口的静电作用及空间位阻可阻止ChTX的进入, 从而使通道对阻断剂的敏感性下降。有研究显示, β4胞外区中四个连续的赖氨酸残基和BKCa通道中央孔道的胞外入口很近, 它们组成三个带正电荷的环, 能降低胞外钾离子浓度, 以赋予BKCa通道的外向性整流特征[3]。Martin等[4]报道, β4能调节BKCa通道对酒精的反应, 当α亚基和β4亚基在HEK293中共表达时, BKCa通道对酒精的急性耐受性会显著下降;从β4亚基敲除的小鼠中分离的神经元中的BKCa通道对酒精能产生快速耐受性, 因此β4亚基有可能成为治疗酒精中毒的一个靶点。
除了上述4个β亚基外, 其他一些辅助蛋白也能调控BKCa通道。研究者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在果蝇中鉴定了两个BKCa的调节蛋白Slob和dSLIP1。dSLIP1能减少BKCa通道在细胞膜上的表达, 而降低BKCa通道的电流幅度;Slob本身对BKCa通道只有较弱的作用, 但当它与另一种称作14-3-3的蛋白共同作用时, 可以显著地抑制BKCa通道的活性。一种Mink相关肽MiRP3也可以调节BKCa通道, 在CHO细胞中它可显著减小BKCa通道的电流密度, 并使通道的电压-电导的关系曲线向更去极化的膜电位偏移[5]。在肾脏足细胞中, nephrin蛋白可调节BKCa通道的表面表达[6]。此外, BKCa通道的表面表达也受一种称作MAGI-1的膜支架蛋白抑制, MAGI-1可能在肾脏及大脑等组织中调节BKCa通道的活性。大多数关于β亚基及辅助蛋白对BKCa通道的研究结果来自于离体的异源表达系统, 且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BKCa通道的某些β亚基及辅助蛋白对其他的钾离子通道也有调节作用。因此, β亚基及辅助蛋白对BKCa通道在体内调节作用的特异性仍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2 磷酸化调控
在神经、肌肉及非兴奋性细胞中, 离子通道功能结构的多样性是电信号变化的基础, 蛋白磷酸化是产生这种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之一。许多离子通道的内在门控特征受细胞中磷酸激酶和磷酸酶的调控, 这些酶可以通过修饰通道蛋白中某些特定的可逆性磷酸化位点来动态调节通道的活性。BKCa通道是各种常见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重要底物之一, 这些酶包括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 (PKA) , 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G (PKG) 以及二酰基甘油/Ca2+依赖性蛋白激酶C (PKC) 等。这些激酶可使BKCa通道的活性与细胞的各种信号级联反应相关联, 以控制细胞的兴奋性或收缩性。Tian等[7]报道, 哺乳动物BKCa通道α亚基的所有剪接体都含有一个保守的PKA位点, 此位点位于C端“钙池”序列附近, 通道所有4个亚基在该位点的磷酸化可使其活性提高60%。Yan等的研究[8]显示, BKCa有至少7个选择性剪接体, 他们鉴定了多达30个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位点, 且通过在HEK293细胞中的电生理实验, 证实了BKCa通道α亚基的磷酸化能差异性地调节通道的电压和钙的敏感性, 提示BKCa通道α亚基的动态磷酸化修饰可能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兴奋性的控制提供一种分子机制。
BKCa通道的活性也可受Ca2+/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 (CaMKⅡ) 的调控, 在用秀丽线虫为模式动物的一项研究中发现, 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前膜中, CaMKⅡ能通过直接磷酸化线虫BKCa通道的苏氨酸残基T425调节其功能, 进而控制神经递质的释放[9]。Liu等[10]报道, CaMKⅡ能通过磷酸化N端的T107抑制牛BKCa通道的活性, 并改变通道对酒精的敏感性。在中枢神经中, CaMKⅡ被认为是记忆和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分子, 它对BKCa通道的作用提示了BKCa通道可能参与神经元可塑性的调节。
除了α亚基, 通过β亚基或其他辅助蛋白的磷酸化也能调节通道的功能。有研究指出, 当BKCa通道在HEK293细胞中表达时, 其活性与内源性的酪氨酸激酶和磷酸酶密切相关, 而这种相关性依赖于通道的接头蛋白cortictin的可逆性磷酸化, 表明BKCa通道的活性受cortictin磷酸化状态的调节[11]。
3 mRNA选择性剪接的调控
在不同物种中, BKCa通道的α亚基都有很多的选择性剪接体, 其中有些能产生具有显著钙敏感性及动力学差异的通道, 以行使不同的生物学功能[12]。在耳蜗的毛细胞中, 不同剪接体编码的通道能在毛细胞的基膜形成一种钾电流的梯度, 调节毛细胞中电压共振的频率。这些通道在动力学上有显著的不同, 它们与电压门控的钙通道的组合,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毛细胞的电学调谐。在小鼠的发育过程中, 中枢神经系统中BKCa通道的不同剪接体的丰度有很大变化, 说明哺乳动物在大脑发育过程中, 需要具有不同特征的BKCa通道来行使功能。Soom等[13]报道了在原始的大脑组织中, BKCa通道中编码S6至RCK1区段的外显子可以被一个同样大小的外显子取代, 而通道的门控特征也发生了变化, 在低钙时通道能被更快激活, 而在高钙时其开放频率增加。
外显子选择性的剪接还能作为一种分子开关来决定该通道的磷酸化调控的特性。研究显示, PKA能通过磷酸化保守的S869而激活通道, 但如果通道中包含外显子STREX时, 又能通过磷酸化其中的一个残基来抑制其活性。因此, 外显子STREX成了BKCa通道在PKA激活型和PKA抑制型之间转换的分子开关, 这种外显子选择性剪接和磷酸化修饰的组合大大丰富了BKCa通道活性的调控模式[14]。
过去十几年的研究已确立了BKCa通道在生物体对酒精耐受性的产生中起重要的作用[15]。例如在视上核及纹状体中, BKCa通道对酒精的敏感性会逐渐下降。有研究发现[16], BKCa通道对酒精敏感性下降是由一种含有称作ALCOREX外显子的mRNA的选择性降解所引起的, 这种ALCOREX mRNA的选择性降解提高了其他剪接体的相对比例, 使形成的通道对酒精不敏感;m RNA的选择性降解是由microRNA mi R-9所介导, 在ALCOREX mRNA的3, -UTR中含有miR-9的识别序列, 酒精可以使miR-9的丰度上调, 从而使ALCOREX mRNA得以选择性的降解。mRNA选择性剪接的调控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BKCa通道的生物学功能。
4 内源性代谢物的调控
近年的研究指出, BKCa通道的功能可被许多内源性代谢物调节, 其中包括氧化亚氮 (NO) 、一氧化碳 (CO) 等气体信号分子, 4, 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 (PIP2) 、血红素等。例如, 在海马CA1锥体神经元中, 慢性间歇性组织缺氧可显著降低BKCa通道的开放频率, 这种BKCa通道的活性下降是由NO的不足引起, 表明NO的缺失可抑制BK的活性[17]。在培养的人脐血管内皮细胞中, CO可直接或通过NO及c GMP依赖性途径激活BKCa通道。在HEK293细胞中, CO能可逆性地作用于BKCa通道的S9-S10区段, 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快速激活BKCa通道, 但不影响通道的单通道电导和去激活[18]。PIP2能直接调节BKCa通道的功能, 通过增加钙驱动的门控过程并改变通道开关, 但不影响通道的单通道特征和电压依赖性, 这种作用能被β1亚基显著加强[19]。血红素能结合BKCa通道, 抑制其活性。氧化型及还原型的血红素都能直接与BKCa通道结合, 降低通道的开放频率。后来的研究发现, 血红素是CO作用于BK通道的受体, CO能结合还原型血红素, 使其由通道抑制剂转变成激活剂, 这揭示了气体信号分子调节离子通道的一种新机制[20]。在气管平滑肌细胞中, 白细胞介素IL-4能通过快速增加近膜钙离子的浓度来调节BKCa通道的功能[21]。此外, 在血管平滑肌中, BKCa通道能被前列腺素、过氧化氢及脂质加氧酶产物等内源性代谢物所激活, 从而使血管平滑肌超极化而舒张[22]。以上这些研究揭示了内源性代谢物对BKCa通道调节作用, 为寻找新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提供了分子基础。
5 其他调控机制
BKCa通道蛋白中含大量对很多氧化剂敏感的半胱氨酸 (Cys) 和蛋氨酸 (Met) 残基。半胱氨酸特异性还原剂二硫苏糖醇 (DTT) 能加快BKCa通道激活的动力学过程, 增加单通道开放概率。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可选择性地氧化半胱氨酸残基, 抑制BKCa通道的钙依赖性激活, 这种抑制性效应部分由C末端911位的半胱氨酸残基氧化所介导。除了C911外, 对RCK区段C430的氧化修饰也能改变BK通道的钙依赖性激活。Zhang等报道[23], BKCa通道的C430和C911残基与撕裂膜片中通道的时间依赖性衰减有关, 而给予还原剂DTT可以阻止这种衰减。此外, RCK区段中三个蛋氨酸残基 (M536、M712和M739) 的氧化能增加BKCa通道的活性[24]。
某些离子通道也能调节BKCa通道的活性。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 瞬时受体电势 (TRP) 通道TRPV4能与BKCa通道及ryanodine受体形成钙信号复合体, 通过钙诱导的内钙释放以引起平滑肌细胞的超极化和血管舒张。在培养的人支气管内皮细胞系中, TRPV4与BKCa通道的功能相耦合, 钙离子通过TRPV4激活BKCa通道[25]。在肾脏足细胞中, BKCa通道能与内源性TRPC3和TRPC6结合, 在HEK293细胞中共表达时, TRPC6能增加BKCa通道的表面表达及电流幅度, 提示TRPC通道可能作为激活BKCa通道的钙源之一来调节其活性[26]。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 TRPC1能与BKCa通道结合, 通过TRPC1的钙离子可激活BKCa通道而引起细胞膜超极化[27]。上述研究表明, 在平滑肌细胞中, TRP通道的存在为BKCa通道的功能调节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制。
6 结语
BKCa通道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方面它对钾离子的高通透性, 另一方面它结合了电压门控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功能结构特点, 因而可以受很多因素的调控。BKCa通道广泛表达于神经元、平滑肌、内分泌等组织器官中, 对细胞中各种信号的整合、细胞兴奋性的控制、细胞内钙离子的动态平衡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BKCa通道的缺失能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多种疾病, 包括癫痫、运动障碍、听力损伤、高血压疾病、哮喘等。近年来, 科学家们利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实验方法, 发现了更多的组织特异性BKCa通道α亚基形式及一些新的辅助蛋白, 有关BKCa通道功能的调控机制正在被进一步揭示。这些研究将对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公积金在楼市调控中的保障性功能 篇5
现状:公积金特有的保障功能日显脆弱
自1991年上海首开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先河以来, 这一惠民利国制度的作用已为近20年的实践所证明。作为取消实物分配而代之以贷币补偿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其建立的本意是借助于其特有的互助功能和保障功能来解决职工的购房资金需求, 且为各级政府提供一定的廉租房补充资金。毋庸置疑, 这一制度已深入人心且战绩斐然。可随着我国楼市的急速升温, 特别是部分城市楼价的畸高不下, 导致住房公积金固有的保障功能日渐丧失。具体表现在:
猛窜的房价弱化了公积金贷款的支付性。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额度往往是根据当地职工月归集公积金情况, 结合房地产市场需求来确定的。或按职工月缴存基数、或按职工实际月缴存额来确定家庭最高可贷款额度。就全国而言, 单笔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很少有超过80万元的。比起不断刷新的房价, 公积金贷款的支付能力已显得越发苍白。像上海、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主城区的房价普遍在2万元以上, 职工如仅仅购买一套90平米的自住房, 公积金贷款也只能满足其40%的资金需求。再以笔者所在的江苏东台市为例, 该市地处沿海, 但又位于苏北,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该市的住房公积金存贷比为100:85, 相对合理。目前的政策是该市一个家庭最高可借公积金贷款30万元。而市区平均房价为6000元/平方米, 如职工购买一套100平米的自住房, 房价+税金+维修基金+其他费用, 起码也要65万元。区区30万元公积金贷款已不再为购房户的第一需求, 何况夫妇双方如仅一人缴存公积金只能贷款15万元公积金贷款, 更被不少购房职工所忽略。
利率的调整减少了公积金运用的收益率。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 公积金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住房储金。但公积金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业务的壮大, 住房保障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贷款发放和充足的廉租房补充资金支撑。从目前的现状看, 几次调整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 公积金的增值空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如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从去年10月20日起, 上年结转的公积金存款利率上调0.2个百分点, 而五年期以下的公积金贷款利率仅上调0.17个百分点, 五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明显地表现为存贷利率上调不同步。始于今年2月9日的公积金存贷利率调整亦如此。上年结转的存款利率上调0.35个百分点, 而五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 五年期以下的贷款利率则仅上调0.20个百分点。纵观几次公积金存贷款利率调整, 大致有三个特点:一是近两年来, 为顺应楼市调控的大局, 所有住房贷款的利率呈上升的态势;二是尽管个人公积金贷款利率上升了, 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和商业住房贷款的利率之间差距不断拉大,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公益性仍明显;三是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增值收益“缩水”了, 不断放大的公积金存款贷款余额已和增值收益不断同步上升, 享受公积金贷款的个人未必能感知这一政策性贷款的保障性, 甚或颇感现今要付的利息还高于从前, 而“缩水”后的增值收益致使公积金管理中心能提供给各级政府的廉租房补充资金已不如社会期待的那么高。
缴存的偏差淡化了公积金事业的民生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条例》规定, 不论什么所有制性质的单位, 都应该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而实际情形是, 全国大多数省市的行政、事业单位、央企的职工不但缴存, 而且缴存的基数和比例都比较高。而大多数城镇非公企业的职工却无缘住房公积金。应该说, 行政、事业、央企的单位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无可厚非。可非公企业的职工没有分享到住房公积金这一“蛋糕”, 既有企业认识上的不到位、法制意识薄弱等问题, 亦存在体制和机制上的缺陷, 特别是相关制度建设缺失的问题。国家连续出台楼市调控政策, 主要是针对投资和投机房产行为, 决不涵盖包括“夹心层”、“蚁族”、“蜗居者”等在内的弱势群体, 恰恰这些中低收入者大多数在非公的民营企业工作。住房公积金的“阳光”如果不照到他们身上, 何谈其民生性、保障性?
对策:公积金的长效保障机制亟待建立
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住房金融, 亦为住房保障;既要追求公积金自身的保值增值, 更要寻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要为“住有所居”, 特别要为中低收入者居有其所发挥商业金融所无可替代的保障作用。当前, 要探索在高房价、不少人已拥有多处房产大背景下的住房公积金运用新政, 彰显住房公积金的公益性、互助性和保障性。
通过利率杠杆, 扩大差别化房贷的内涵。目前,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普遍做法是按照国务院和四部委的要求, 如首次购房贷款原政策不变, 二次购房贷款提高首付比例, 且提高10%的贷款利率, 三次 (或三次以上) 购房则不予贷款支持。应该说, 这对那些想利用公积金投资或投机房产的人亮起了“红灯”。其实, 就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而言, 在具体执行时还可以细化。既然二套房贷提高首付和利率, 三套房停贷, 那么, 归集的住房公积金沉淀额必定会加大, 那么购买一套房的职工就可以不受公积金贷款总额上限的限制, 这样就可以为他们分担一部分因高房价而必须用部分商业贷款所造成的支付困难。如果是符合条件购房保障性住房的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 不仅在申请额度上尽量满足需要, 还可以在贷款利率上对应地下浮10%, 让因购买二套房而上浮了的10%利率所产生的收益“反哺”给这部分弱势群体, 从而借助于利率杠杆保持“量”的动态平衡, 实现住房公积金实质性地向中低收入者倾斜。
借助行政执法, 推进非公企业缴存公积金。任何一项法律法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已颁布10余年, 而全国的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情况差强人意, 这其中既有体制和机制等深层次原因, 也有各地政府和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执行力到位与否的问题。《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只规定了对不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一大的原则。可是在具体操作时, 不妨结合单位产值、利润、员工数、不缴存公积金年限等要素量化考核和处罚。因企业为职工缴存的公积金计入成本、税前支出, 为追求公平性, 对那些有条件为职工缴存公积金而故意不缴的企业, 可将欠缴的职工住房公积金全额计税征收。只有借助于行政执法、公平税收这一剂“猛药”, 非公企业缴存公积金才能强行“入轨”。
分摊存款利率, 放大公积金的保障功效。根据规定, 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每年的6月30日, 由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为职工分当年归集的和上年结转的两种存款利率结息。由于住房公积金由“公私”两部分构成, 职工往往看重的是个人和单位每月各分担了多少金额到自身的账户上, 而对于每年分摊到各人账户上的区区利息一般不甚计较。为此, 可以从政策层面上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 在得到职工的理解认可后, 将每年本该分摊给职工的利息所得减半发放, 用于支持地方政府建设廉租房或公共租赁住房。或干脆从制度上规定, 全部以活期存款结息给职工个人。以江苏东台市为例, 2009年6月30日, 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共将1020万元利息分摊给缴存职工, 2010年6月30日, 分摊给职工的利息亦达670万元, 预计2011年将有1100万元的利息需发放。如果减半分摊, 加上每年提留的廉租房补充资金, 东台市三年总共可筹集约1780万元的保障房资金。若以每套保障房50平方米, 每平方米建安成本1100元计算, 仅此, 东台市三年就可建筑保障房300套。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侵犯了缴存人的合法权益, 这就要从政策上加以完善, 同时辅之以宣传引导, 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互助精神。事实上, 单位不为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才是对职工真正的侵权。
思路:综合协调处理好多层关系
“新国八条”的出台, 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抑制作用直接而明显, 这对住房公积金发挥其固有的保障功能、互助功能以及相关职能如何重新定位等问题亦提出了全新的命题。正确处理好诸多关系, 事关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自身发展和楼市调控的关系。归集是住房公积金的基础, 运用是住房公积金的关键。发挥其保障性是住房公积金的核心。随着“新国八条”的出台, 各地有关限购新政亦陆续跟进。加之屡次加息叠加效应的“释放”, 导致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人们有可能对包括住房公积金在内的金融贷款依赖度及需求量大为降低。囿于其使用渠道的单一, 从住房公积金事业自身的业务发展看, 今后或许因运用率的大幅度下降, 表象上会产生一时的不利影响。其实, 从长远看楼市调控更利于公积金事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借助于强有力的楼市调控政策, 不让楼市泡沫产生, 让更多的中低收入者有可能买得起房, 住房公积金的运用才不会产生风险, 住房公积金的保障性才能显现。可见, 暂时的住房公积金大幅度运作是“小局”, 国家的楼市调控是“大局”, 小局服从大局, 大局才能为小局今后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长效机制与短期作为的关系。保障性、非赢利性是住房公积金贷款区别于住房商业性贷款的“主核”。在一系列房产新政相继出台的今天, 住房公积金向中低收入者倾斜不应再成为一句空话。这就需要从公积金性质的定位、公积金存款的利息、公积金贷款的额度和利率等诸多方面建立一套向弱势群体全力倾斜的长效机制。为了一时的住房公积金的所谓保值增值而不停地向富裕阶层贷款, 在某种意义是一种短视;或为了所谓的地方招商引资, 相关部门不重视企业公积金制度建立, 而置广大职工的利益于不顾, 是一种短视;在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 不研究出台实质性的倾斜中低收入者的公积金运用新政, 也是一种短视。甚至一些地方的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置国家的楼市调控于不顾, 仍我行我素, 变相成了楼市调控的“飞地”和空白点, 更是一种短视和违规!只有建立符合公积金本质属性的长效机制, 摒弃短期行为, 住房公积金才能有存在和不断发展的理由和空间。
功能调控 篇6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简称PDC )是由聚晶金刚石层与硬质合金层构成的超硬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切削、钻削加工领域[1]。复合片兼具金刚石硬度高、耐磨性好以及硬质合金抗冲击性能强的优点,现已从深井钻探的使用扩大到矿床勘探及机械加工等各个领域,复合片也逐渐取代单晶金刚石并成为超硬材料家族中重要的一员。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性能指标是耐热性、耐磨性和冲击强度,而硬度、强度、加工性、焊接性等在某些情况下也较重要,不同用途对金刚石的性能要求也不相同[2]。目前将耐磨性、耐热性与抗冲击韧性作为衡量PDC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但因为各个性能指标存在相互制约的因素,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有时需要凸显某一性能,因而根据钻采设备和地质条件的针对性以较低的成本突出钻头切削齿PDC的某一功能特性而不是全面的综合性能,有的放矢地采用功能型PDC可以获得更高性价比的钻头,本文主要从微结构调控原理和应用角度首次提出功能型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概念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2 PDC显微结构对主要功能间的影响及其调控实验
2.1 功能型PDC
所谓功能型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是指通过调整配方和催化与合成工艺对PDC的微结构和组成进行调控,实现PDC复合片功能的调控和优化,从性能上进一步将PDC细分为抗冲击型、耐磨型和耐高温型三类,以满足钻采工具切削齿对不同工况微环境的功能性要求。可以显著提高钻头的地层适应性和性价比,使钻探的效率和钻头寿命得到更合理兼顾,更好地发挥PDC的性能,节约硬质合金资源。
2.2 PDC主要功能间的制约关系
根据影响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的性能因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衬底与复合界面的研究、原材料的选择、添加剂的种类、金刚石表面石墨化、织构细化以及烧结工艺等均能影响复合片的性能[3]。从技术角度说,PDC的抗冲击性和耐磨性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是互为制约和矛盾的(见图1),而功能型PDC就是通过调整PDC原材料配方和催化与合成工艺参数,实现对PDC微观组织结构特别是晶界微结构和第二相组成与分布的控制,从而强化了PDC的不同特性和功能,如高抗冲击性或耐高温性等。
2.3 显微结构调控实验
根据以上讨论的原理和因素,通过调整PDC原材料配方和催化与合成工艺参数,着重实现对PDC微观组织结构特别是晶界微结构和第二相组成与分布的控制,从而强化了PDC的不同特性和功能,如耐磨性或耐高温性等。
2.3.1 调整PDC原材料配方
粘结剂是影响复合片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粘结剂具有不同的效果[4],例如,Syndite(De Beers公司的注册商标)是以Co作为粘结剂的,一般认为其受热不宜超过700℃。De Beers公司的产品Syndax3是以陶瓷材料β-SiC作为粘结剂的,此粘结剂化学性稳定,且其热膨胀系数与金刚石接近。因而,在惰性气氛中,其热稳定性可以达1200℃。而以Ni基合金作为粘结剂的SDB1000产品比以Co作为粘结剂的SDA产品具有高的热稳定性。长期以来国内都用钴作为粘接剂,来获得较高的对金刚石磨粒的把持力。王凤荣等[5]的实验研究认为,钴是金属中与碳相容性最好的金属之一,钴的润湿角θ= 50~70°,能够润湿金刚石和石墨。
2.3.1.1 实验
实验采用生长法,以钴和陶瓷材料作为粘结剂合成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选取A、B两种配方,所含钴量不同,且前者含量大于后者。样品分别编号为1、2。每种样品合成10套,然后对其进行微结构和性能测试。
2.3.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用JSM-5610LV型扫描电镜研究使用不同配方所合成的金刚石复合片表面的形貌变化。由图2可以看到,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表面的显微结构有所不同,图中较暗部分为金刚石颗粒,而较亮部分为金属钴,且样品2的SEM显示的金刚石颗粒较样品1均匀,表面的金属含量较少。图像分析得知,样品1、2表面的含钴量不同,样品1表面钴含量(面积比)为9.1%,样品2表面钴含量为3.6%,可见不同配方所压制得到的复合片表面显微结构有所不同。
对样品进行磨耗测试,所使用的测试设备主要是车床,该车床主传动系统采用分离传动结构及外循环强制润滑冷却方式,主轴回转精度高。本车床虽然用于各种螺纹的加工,但利用夹具固定砂轮和PDC,可以满足PDC耐磨性测试的要求,且经过转速测试实验证明,该车床在低转速下具有对PDC的抗冲击性。
测试结果表明样品2的磨耗比值较样品1的磨耗比值有所提高,如图3所示。可见各样品的磨耗比值有明显提高,其中2号样品的磨耗比值提高显著,此结果与SEM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可见,采用不同的配方可以改变复合片的显微结构,因为其含量多少及其分布状况和金刚石晶粒的大小、 分布及晶界会直接影响PDC的性能。因此在保证复合片抗冲击性能的前提下,通过调控PDC的显微结构强化了复合片的耐磨性能。
2.3.2 合成工艺参数的控制
铰链式六面顶液压机,是专门用于合成超硬材料(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的超高压专用设备。主要由主机、增压器(或超高压泵)、液压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及电加热装置等部分组成。在压制金刚石复合片的过程中,结合使用的压机设备对工艺参数的调整会对金刚石复合片的显微结构产生直接影响,主要的工艺参数控制有压强,功率和电流及电压。
2.3.2.1 实验
本次实验主要是针对压强的改变来实现对金刚石复合片显微结构的调控。实验样品编号分别为C、D,采用与B相同的配方,但均添加有少量陶瓷相纳米粉体。合成时所使用的压强分别为5.5 和6.0GPa,合成温度为1550℃~1650℃。合成后样品的表面显微结构采用日本电子生产的JSM-5610LV型扫描电镜分析。
2.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高倍率下PDC表面的背散射电子图像能够直观地观察PDC中金刚石颗粒和粘结剂钴相分布的情形,图4所示中较为明亮的部分对应的是结合剂,黑色部分为金刚石颗粒。可以见到图4(a)图中的钴相分布较(b)图均匀。由于复合片在使用时的失效性主要是因为处于高温环境工作,Co易使金刚石逆变成石墨,再加上金刚石与Co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含Co量高的聚晶金刚石在高温处理后磨耗比降低,甚至出现裂纹,这是热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样品差热分析(DTA)见图5、图6, 图5表明其样品C在空气中热分解初始温度高达860℃,1000℃时质量损失仅约48%;而磨削超硬碳化硅砂轮时其体积磨耗比也达到了相关要求。在马弗炉中直接加热至800℃,保温3分钟,空冷后测其磨耗比基本没有损失。图6则表明样品D在空气中热分解初始温度却只有820℃,1000℃时质量损失有74%,相较于样品C耐热性能稍差。同样在马弗炉中直接加热至800℃,保温3分钟,空冷后测其磨耗比降低了60%。可见,通过差热分析所得结果与SEM分析结果相一致,通过改变复合片的压制工艺达到调控其显微结构的目的,可以获得耐高温性能更好的耐热型PDC。
3 结论
(1)提出对PDC按某种特定的功能进行细分,从而可使现有PDC钻头设计产生重大变革,可以实现根据钻头不同部位受力不同和工作微环境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特性和功能的PDC进行布齿,以提高钻头的地层适应性和性价比,即提出功能型PDC概念。例如,可以将此功能型复合片的耐磨型金刚石复合片用于刮刀钻头、去芯钻头等,一般可有效延长PDC钻头的寿命。
(2)可以通过调整PDC配方和合成工艺参数,实现对PDC微观组织结构特别是晶界微结构和第二相组成与分布的控制,从而强化了PDC的不同特性和功能,如耐磨性或耐高温性等。如改变粘结剂的种类和含量可以改变金刚石与钴相的分布,提高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耐磨性能。也可以通过压制工艺的调整来改变PDC的显微结构,如改变压强,结合配方的调整,使PDC的显微结构更致密和均匀,可以明显提高PDC的热稳定性能。
参考文献
[1]刘衍聪,岳吉祥.热稳定性混合生长型聚晶金刚石研制[J].人工晶体学报,2006(2).
[2]A Lammer.Mechanicalproperties of polycrystalline diamond[J].Mater.sc.i&tech.,1988,4(3):18-25.
[3]江文清,吕智.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的主要性能研究状况[J].表面技术,2006(35).
[4]De Beers Industrial Diamonds Division.Introduction of New Products,1998.11.
功能调控 篇7
一、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机制与经济空间维度
主体功能区是现有区域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这种理论创新, 其实质是突破传统区域经济理论“无空间维度”的分析范式, 而将区域经济承载主体 (资源约束、环境特征) 等具有空间维度的要素纳入理论分析之中。因此, 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机制研究必须以空间经济分析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
事实上, 要素是经济活动的客观基础, 是生产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主要因素。从空间的角度进行划分, 这些要素可分为区域性要素 (regional specific factor) 和非区域性要素 (non-regional specific factor) 。有些要素是区域固有的, 其他区域无法拥有这些要素;有些要素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要素的空间移动, 其他区域也可以拥有这些要素。前者就是区域性要素, 后者就是非区域性要素。相对于非区域性要素, 区域性要素具有非流动性、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排他性的特征。如果生产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主要因素或者生产中必须投入的主要手段都成为要素, 而要素具有区域性和非区域性之分, 那么要素自然成为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要素禀赋的区域性差异造成了空间的多样性, 区域性要素的非均质分布, 就成为非均质空间形成的原因。因此, 意识并承认要素的区域性差异是空间特性的载体, 那么将空间维度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实际上就变成区域性要素和非区域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实现过程。
任何经济增长与发展必须依附于一个特定的空间, 而不能脱离现实的空间单独存在。非区域性要素必然要在生产过程中与区域性要素交互作用, 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当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之间匹配水平满足生产需要, 非区域性要素自然体现着报酬的递增;相反, 如果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之间适宜关系出现恶化, 仅仅依靠技术进步, 或者单方面增加非区域性要素投入, 区域经济仍可能会面临严峻的状态。强调某一区域在其特定发展阶段内, 它所利用的要素间的连接程度以及它所利用的要素条件和发展成果间的连接程度能够相互匹配, 无疑也正是我们国家目前提出并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践初衷与理论归宿。也是从这个角度上说, 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的真正意义在于, 如何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来促使特定区域内的区域性要素禀赋与非区域性要素禀赋之间更加匹配。或者说, 可以从区域性要素和非区域性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角度, 来探寻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机制, 而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宏观调控制度安排实际上就是非区域性要素与区域性要素相互匹配的一种调节和保障。
二、基于DEA的区域性要素和非区域性要素匹配测度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 (DEA) 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 & W.W.Cooper等学者基于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本文就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构建要素匹配测度模型。
我们将测度区域称为目标区域 (AMR) 。要素匹配测度的依据是该目标区域在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投入和经济产出。各种要素投入构成了测度模型的投入指标体系;区域产出是目标区域在某种投入要素组合下, 该区域内经济活动产出成效的经济量设某个AMR在生产活动中的要素输入向量为α= (α1, α2, …, αp) T, 经济输出向量为β= (β1, β2, …, βr) 。如果我们讨论有q个目标区域AMRj (1≤j≤q) , AMRj各自对应的输入、输出向量分别为:αj= (α1j, α2j, …αpj) T>0, βj= (β1j, β2j, …βrj) T>0, 并且αij>0;βsj>0;i=1, 2, …, p;s=1, 2, …, r。其中, 每个目标区域有p种类型的要素输入以及r种类型的经济输出。αij是第j个目标区域对第i种类型要素的输入数量。βsj是第j个目标区域对第s种类型经济输出的产出数量。αij和βsj均为已知数据, 既可以通过历史资料获得, 也可以通过实际观测得到。
各种输入和输出权向量:x= (x1, x2, …, xp) T, y= (y1, y2, …, ys) T。在输入和输出权向量中, xi是第i种类型输入的一种度量 (权) , ys是第s种类型输出的一种度量 (权) 。
每个目标区域AMRj都有相应的效率评价指数kj0, 并且总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权系数x和y, 使得kj≤1。
undefined
现在, 假设对第j0个目标区域进行效率评价。一般来讲, kj0值越大意味着目标区域AMRj0能够用相对较少的输入而得到相对较多的输出。这样, 如果希望评价目标区域AMRj0在所有q个目标区域AMR中是否为最优, 则可以通过尽可能变化权重而比较目标区域AMRj0中kj0的最大值究竟是多少。以目标区域AMRj0的效率指数为目标, 以所有目标区域 (含第j0个目标区域) 效率指数为约束, 我们构造如下模型:
undefined
其中, x≥0表示对于i=1, 2, …, p, xi≥0, 并且至少存在某i0 (1≤i0≤p) , xi0>0。而对于y≥0, 则具有相同的含义。
上式是一个分式规划问题, 使用Charnes-Cooper变化, 即令:
undefined。
可变成如下线性规划模型:
undefined
同时, 可以通过建立对偶模型, 对上述模型 (P) 的经济意义做更加深入的分析。该线性规划的对偶规划为:
undefined
其中, θ没有约束。r+为松弛变量和r-为剩余变量。线性规划 (D) 为规划 (P) 的对偶规划。因此, 线性规划 (P) 和其对偶规划 (D) 均存在最优值。假设它们的最优值分别为k*j0与θ*, 则k*j0=θ*≤1。若线性规划 (P) 的解中存在ε*>0, η*>0, 并且其最优值k*j0=1, 则称目标区域AMRj0为要素匹配完全有效。此外, AMRj0为要素匹配完全有效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规划 (D) 的最优值θ*=1, 并且对于每个最优解λ*, 都有r*-=0, r*+=1。
三、黑龙江省要素匹配测度与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制度设计
(一) 黑龙江省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匹配测度
针对特定区域进行要素匹配测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为科学分析和评价黑龙江省区域性要素和非区域性要素匹配的现状, 分别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向度来构建黑龙江省要素匹配测度输入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依据要素匹配测度模型, 将各地区无量纲化指标数据依年份分别代入要素匹配测度模型, 得到黑龙江省2000—2008年的要素匹配水平, 如表2所示。
注:其中X111变量, 即人均GDP变量作为要素匹配测度指标体系中惟一输出变量。
注: 表中数据由作者利用非参数分析软件EMS1.3, 对上述指标归一化数值处理所得。
从表2中可以看出, 2000—2003年黑龙江省要素匹配水平趋于不断上升趋势, 这表明黑龙江省在此期间经济秩序处于不断协调的过程, 它所利用的要素间的连接程度以及它所利用的要素条件和发展成果间的连接程度不断提高。2004年, 黑龙江省要素匹配程度相对于2003年的要素匹配水平有小幅下降波动, 但这种波动周期不长。从2005年开始, 连续两年, 黑龙江省要素匹配水平仍处于上升趋势。从整体上看, 这期间黑龙江省的要素匹配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然而从2006年开始, 黑龙江省要素匹配水平在达到其峰值0.77后, 开始趋于下降, 到2008年要素匹配水平为0.71, 与其峰值相比下降幅度达7%, 这说明黑龙江省虽然相对于2000年到2005年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 从2007年开始黑龙江省的经济秩序出现了协调程度下降的趋势, 它所利用的要素间的连接程度以及它所利用的要素条件和发展成果间的连接程度并没有表现为继续提高, 相反却表现为下降。
从这个角度上说, 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之间的匹配水平是不断演化和变动的, 而这种变化并不一定总是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因此不能完全依据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 而应该进行宏观调控, 寻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平衡者定位, 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二) 黑龙江省要素匹配程度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概念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 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的关系, 就可以用敏感性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反应敏感程度。所谓要素匹配程度的敏感性, 是指当输入指标体系数据发生1%变动时, 由它引起的要素匹配程度整体变动的百分比。在要素匹配程度测度模型中, 可以变动整个数据输入指标体系, 或者变动其中部分指标的数据来测度要素匹配程度与其变量之间的敏感性。
在其他地区各年份数据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对黑龙江省要素匹配测度输入指标体系中非区域性要素约束层变量数据进行调整, 从而获得黑龙江省要素匹配程度对于非区域性要素约束层的敏感性, 输出结果如表3所示。表中数据为, 当非区域性要素约束层输入指标体系各数据提高1%时, 要素匹配水平的变动幅度以及调整后的要素匹配程度水平。
注: 表中数据由作者利用非参数分析软件EMS1.3, 对修正数值运算所得。
同样, 在其他地区各年份数据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对黑龙江省要素匹配测度输入指标体系中区域性要素约束层变量数据进行调整, 来考察黑龙江省要素匹配程度对于区域性要素约束层的敏感性, 数据输出结果如表4所示。表中数据为, 当区域性要素约束层输入指标体系数据变动1%时, 要素匹配程度水平的变动幅度以及调整后的要素匹配程度水平。
注: 表中数据由作者利用非参数分析软件EMS1.3, 对修正数值运算所得。
从黑龙江省要素匹配程度对非区域性要素约束层变量以及区域性要素约束层变量敏感性分析上, 可以看出, 黑龙江省要素匹配程度水平对区域性要素约束层敏感性较强, 即黑龙江省区域性要素对全省要素匹配程度有较大的影响, 放松区域性要素约束, 黑龙江省要素匹配程度水平会有较大提高。这意味着, 黑龙江省目前已经进入结构优化型要素匹配提高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其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的配置关系, 黑龙江省经济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才能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因此, 针对这一阶段特征, 基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黑龙江省宏观调控政策, 应该围绕经济结构优化而进行。
(三) 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制度设计
通过对黑龙江省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匹配水平的测度以及要素匹配水平相对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约束层的敏感性对比, 可以得出结论:黑龙江省目前正处于结构优化型要素匹配提高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的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化, 黑龙江省才能使其区域经济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换句话说, 区域性要素和非区域性要素各自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黑龙江省要素匹配程度的提高作用有限, 而区域性要素和非区域性要素相互配置效率的提高会对黑龙江省要素匹配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因此, 促进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建设, 黑龙江省宏观调控政策应该围绕经济结构优化而展开。虽然通过加大非区域性要素的投入, 或者提高非区域性要素的生产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黑龙江省的要素匹配程度水平, 但是这种要素匹配水平的提升是一种缓慢的、长期的过程, 其作用也是有限的。一方面, 通过片面加大非区域性要素投入, 试图追求目前黑龙江省要素匹配程度提高, 这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能的, 这在我们模型的论证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即试图通过放松非区域性要素约束, 黑龙江省要素匹配程度并不能明显提高。另一方面, 如果无视黑龙江省目前正处于结构优化型增长阶段这种客观现实, 仅依靠非区域性要素累积来提高经济增长, 那么当这种片面的要素累积型增长强度超过了黑龙江省区域性要素禀赋所能承载的阈值, 那么黑龙江省不仅必然会面临短暂发展之后的难以维持状态, 而且超过阈值的高强度发展对黑龙江省区域性要素禀赋所造成的损害也往往是不可逆的。认识到这一点,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也许就并不再是单纯的区域经济总量的提高, 而更应该是建立在区域性要素禀赋基础上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应的政策安排也更应该以此而展开。
四、结 论
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机制, 是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主体功能区理论的创新, 在于其将空间维度重新纳入了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框架当中。因此, 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的实质, 是通过政府的宏观统筹安排促使特定区域内的区域性要素禀赋与非区域性要素禀赋之间更加匹配。在任何区域经济中, 区域性要素必须与非区域性要素相互结合、互相作用, 才能形成生产能力并满足社会生产的目的。在这种过程中, 如何确保各种要素在各种不同方式上的科学合理配置是宏观调控制度设计的重心, 或者说, 政府宏观调控制度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一个核心环节, 即确保非区域性要素在各区域性要素之间不再具备进一步提高效益的余地, 使得区域经济达到要素配置向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逼近。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陈良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3]张可云.主体功能区的操作问题与解决方法[J].中国发展观察, 2007 (3) .
[4]刘玉.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效应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 2007 (9) .
功能调控 篇8
资本利得税 (Capital Gains Tax, CGT) , 也译作“资本所得税”或“资本增值税”, 是针对买卖投资品所产生的溢价收益 (即资本所得) 征收的一种税。计税依据是投资额与卖出投资品收入之间的差额, 即通过买卖资本性资产而获得的投资收益 (利润) 部分。对纳税人而言, 如果投资产生利润, 则负有相应的纳税义务;如果投资失利无利润, 则形成资本损失无需纳税。与传统的所得税概念相比, 资本利得税更具有消极性、长期性、非定期和目的性的特征, 对于一国资本市场的调控效果也非常显著。
依投资品种的差异, 各国资本利得税大体可分为四类:证券交易所得税、不动产交易所得税、贵金属交易所得税、收藏品 (钱币、艺术品等) 交易所得税。目前, 已有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资本所得税。就征收方式而言, 上述国家和地区大多将“资本利得税”归并入“个人所得税”中进行征缴, 经历了税制由复杂到简单, 税率由高到低的渐进变革过程。也有国家是将资本利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区分征收实行联合税制, 以强化其对资本市场的特定调节功能 (如英国) 。
在房地产交易领域, 对于出售住宅所得征收的资本利得税, 按照纳税主体性质不同可分为两类: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新建住宅 (新房买卖) 实现的收益, 通常按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个人转让住宅 (二手房买卖) 所得则多是按照个人所得税项目计征。因我国本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点在于抑制民间住宅投机行为, 故本文讨论范围仅限于个人转让住宅所得的情形。
对于个人买卖住宅取得的转让差价是否征税, 当前世界各国大多是根据纳税人持有住宅时间之不同进行差别化计征, 主要有以下三种立法例:其一, 对短期持有住宅转让利得征税, 如奥地利、土耳其、俄罗斯等。其二, 对长期持有住宅转让利得征税 (一般随持有期限的增加而税负相应减少) , 如比利时。其三, 对长、短期利得都计征, 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其四, 也有不少国家在征税时不区分长、短期利得而混合征税, 如埃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瑞典等。总体而言, 对短期持有住宅再转让的纳税人征收资本利得税对一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最好。
目前, 我国是将转让住宅取得的资本溢价额纳入“个人所得税”中的“财产转让”税目进行课征, 旨在抑制房屋交易环节的投机炒作行为。2008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及据此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11项税目, 其中, 对于“财产转让所得”解释为“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在住宅交易中卖方取得溢价的部分, 即属于其中“建筑物转让”税目, 依“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 以转让住宅取得的收入减除“财产原值” (具体为住宅建造费用或购进价格以及其它有关费用——如纳税义务人未能提供准确的原值凭证而无法计算住宅原值的, 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数量) 以及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计征。
尽管我国在税收实践中已将个人转让住宅取得的溢价收入归并入“个人所得税”进行计征, 但从实际操作状况看并不稳定。2009年之前, 房产买卖个人所得税属于地方税种, 仅在少数大城市试点且实施效果不佳, 尤其在2007年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 为促进宏观经济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许多房产交易税费均有所减免, 个人转让住宅所得税也因此暂时免征, 故住宅交易所得税一度有名无实。然而, 在随后的几年, 因住房分配体制改革的效果显现以及刺激房地产业经济增长的政策动因, 我国住宅价格持续攀升。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 2009年全年房价涨幅24%, 平均每平方米上涨813元, 增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市场泡沫化的严峻背景和民生压力下, 为抑制短期炒房行为, 住宅转让个人所得税再次出台, 各地方积极通过增加交易税负以抑制住宅市场投机行为。以南京市为例, 根据转让方能否提供购房原值发票或合理费用的合法有效凭证 (含住房装修费用、住房贷款利息等) , 分两种情形课征: (1) 对个人转让房产能够提供上述凭证的, 将其售房收入减去购房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依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2) 对转让房产未能提供上述凭证致使无法核算应纳税所得额的, 采取核定方法计征, 税率为售房价款的1%。同时, 对个人转让持有2年以上住房所得, 在缴纳个税后可凭发票由地方财政返还最高40%的补贴, 但如果是个人唯一住宅的则可免缴个人所得税。房产转让个人所得税的复征, 对于削减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过热投资需求, 避免泡沫化进一步扩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然而实践中, 这种不区分投资期限、获利金额而同一征收的做法, 不能体现公平公正的计税原则, 对于短期投机炒作扰乱房地产市场行为的遏制也明显乏力。此外, 由于大多数城市房产信息未能联网的地域性局限, 个人转让房产所得税的实际征收数量和效果都非常有限, 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资本利得税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的价值功能
(一) 平衡投资需求, 有效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
在发达国家, 已普遍采纳资本利得税附加物业税的征税模式以抑制投机行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 例如英国, 用于调节房价的地产税种主要有资本利得税和物业税。按照英国的现行规定, 每人有一年1.01万英镑的资本利得税限额, 凡在这一限额之外出售第二套房、股票以及其它投资所得都必须上缴18%的税款。由于这其中房产不能分割出售以将资本所得降至最低, 所以房地产投资商受这一税收政策的影响最大。严厉的资本利得税政策, 对于压缩房产买卖获利空间、引导居民投资方向、限制大规模房地产投机行为都发挥了极为显著的作用。
(二) 完善税制, 增加财政收入, 化解地方土地财政困局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国家财政支出总额巨大、支出范围较广。中央与地方财税分权以及地方财力不足的现状也直接造成了土地财政等一系列房地产市场的关键难题。开辟新的财税来源、促进税收合理增长, 一直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房产转让过程中实行差别化资本利得税制、扩大征税范围, 有助于扩充税基、开拓税源、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逐步缓解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此外, 目前我国税制建设以及税收环境正在朝国际化、规范化的道路积极迈进, 实施资本利得税制度, 也可进一步与国际征税体制接轨, 增强政府的公共财政职能, 完善市场经济税收体系, 有利于我国在对等条件下执行与各国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 防止境外“热钱”的冲击, 在国际税收领域与他国开展交往和合作。
(三) 调节国民收入与财富分配比例, 改善社会福利
资本利得税的课税对象是资本收益, 其本质属性是基于资本占有形成的资产升值, 因而本身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从目前状况看, 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 富裕阶层掌握着较多的财富和社会资源, 资本性收入也远高于主业劳动收入。在财富基数不对等的情况下, 如果对其资本升值速度不加以适当限制, 势必造成更为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和社会阶层分化现象, 从而加剧我国经济、社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聚集。另一方面, 反观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泡沫膨胀、房价居高不下的现象也越演越烈,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投资渠道狭窄造成众多的投机者利用手中资本大肆囤积房源、炒房转售, 而之前政府采取的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中也并未直接针对于此, 仅起到短期调整作用, 未能建立有效的长期调控机制。差别化资本利得税制度的确立, 再配合物业税的实施, 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抑制投机行为调整产业结构之外, 有利于防止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促进财富占有的合理分配, 利用增加的税收收入提高全民福利水平。
三、资本利得税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实现路径
(一) 确立差别化累进税率, 压缩房产买卖获利空间
目前, 我国对于转让住宅取得的溢价收入是纳入“个人所得税”范围进行征缴, 能提供交易原始凭据的按收入减去财产原值、合理费用后的余额按20%征收;不能提供原始凭据的则按转让收入的1%-3%征收 (大部分城市采用1%) 。然而实践中, 由于出卖方普遍不能或不愿提供购房原始凭证, 一般均按交易价格的1%计征。这种无差别的比例税率对于抑制住宅投机行为并无实质作用或者效果并不明显, 也无法达到税收征管的公平、公正效果, 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 在当前住宅市场投机现象日盛的背景下, 为了抑制过度投机、释放住宅实际供应量, 可以考虑引入差别化资本利得税作为供需调控手段, 以维护市场理性和均衡发展。具体可考虑在个人所得税中专门开征“住宅转让收益个人所得税” (即资本利得税) , 按转手时间设定差别化比例税率征收, 或者按所得额分段适用累进税率, 以减小投机利润空间、降低投资冲动。具体可考虑以下方案:对购买房产一年内转让的按25%甚至更高税率计征;购买时间在一年以上5年以内的按照15%税率计征;购买5年以上的则免征资本利得税。实行差别化的住宅转让利得税, 可以在鼓励自住型居住消费的同时, 有效抑制投机性需求, 降低住宅市场泡沫化风险。
(二) 设立资本亏损抵扣制度, 准确核定资本利得额
在核定具体的房产转让资本利得额时, 我国可以仿效发达国家设立资本亏损抵扣制度。具体可将纳税人区分为企业和个人两种。在个人资本利得额中确定每年允许扣除的资本亏损额度, 超过限额部分可结转到下一年度进行抵扣, 连续抵扣最长不得超过五年;推而广之, 企业持有的商业地产资本亏损, 也可依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结转到之后的会计年度用以抵扣。当然, 税务机关在核定资本亏损抵扣额时, 也应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对捏造亏损的恶意逃税行为加强管理和处罚, 以确保征税实际效果和调控功能的实现。
(三) 规定减免税优惠, 保障居民基本居住和投资需求
因住宅是人们最主要的高价值基本生活资料, 故大多数发达国家对于转让住宅利得多在课税中给予一定优惠。主要有三种减免税方式:其一, 设定免税条件。即规定主要住宅或者其它住宅居住一定期限后可免征所得税, 如丹麦、芬兰、法国、冰岛等国家。其二, 规定免征额度, 如日本规定出让住宅实现的利得可以享受3 000万日元以内的特别免税。其三, 再投资优惠。即出让住宅所得在规定期限内又用于购买住宅的, 可免征或递延纳税, 葡萄牙、瑞典、西班牙等国家都有此类做法。综合以上税收减免规定, 基于我国人口密度较高、住宅需求巨大、房地产制度尚未完善健全的现实, 笔者认为采纳规定具体免征额度的做法较为恰当。这不仅可维护居民正当的居住和投资权利, 也在实际计征中更为便捷和具有可操作性, 有利于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进一步向长期性和稳定化发展。
摘要:对于买卖投资品所产生的溢价收入, 世界发达国家都已普遍开征资本利得税并取得了良好的征税效果。本文从抑制投机、增加财政收入、均衡社会财富三个方面, 探讨了资本利得税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特有价值功能, 并进一步从差别化税率、抵扣制度和减免税优惠三个层次提出了资本利得税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实现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资本利得税,房产买卖,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付伯颖.外国税制教程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邓丽媛.美国的现行资本利得税制 (J) .税务, 2006 (3) .
[3]郝倩.英国资本利得税将攀升引发楼市抛售忧虑 (N) .第一财经日报, 2010-5-28第C03版.
[4]孙东坡.论我国资本利得课税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D) .天津财经大学, 2008.
[5]邓华.我国资本利得税制度职能关系刍议 (J) .前沿, 2007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