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执法规范化

2024-10-25

综合执法规范化(共12篇)

综合执法规范化 篇1

摘要:农业综合执法可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从履行职能、建章立制、强化监管等方面介绍了宜昌市夷陵区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措施,湖北宜昌,夷陵区

近年来, 宜昌市夷陵区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 加强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 改善农业执法环境, 宣传农业法律法规, 强化农业执法监管, 切实维护了农民合法利益, 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开创了农业综合执法新局面。

1 履行职能, 农业执法实行大综合

1.1 机构整合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行政执法工作, 2006年将农业局所管辖的农机安全监理、渔政监督管理、种子农药管理、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植物检疫等农业执法资源进行整合, 以宜夷编[2006]20号发文成立了夷陵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核定编制22人, 为财政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 全面履行农业行政执法职能。6年来,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采取内设机构分块负责, 统筹协调规范管理, 实现了农业执法资源有效整合, 提升了农业执法工作效率, 综合执法的活力得到明显体现。

1.2 经费保障

农业部门负责的农业执法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 区委、区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 经费预算逐年递增, 财政拨款从2006年建队时的49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13.2万元, 年均递增10%~15%;重点工作给予经费保障, 每年区级财政根据情况安排执法专项经费30万~50万元, 确保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1.3 手段提升

近年来, 不断改善执法办公条件, 提升执法手段, 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配有执法监督艇1艘、执法车辆3辆, 办案设备摄像机1台、复印机1台、配备电脑21台, 农业综合执法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执法有车辆、取证有设备、办案不靠收费, 农业执法形象得到全面提升。

2 建章立制, 农业执法建设规范化

2.1 完善制度抓规范

以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 实行建章立制, 规范执法管理, 统一制定了农业综合执法制度, 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守则、道德规范、办案依据、错案责任追究等, 并全部公开。同时, 全面推行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督察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突出抓好“执法行为、执法过程、执法程序、案件审查、文书档案”等5个方面的规范管理, 形成了日常工作有条不紊、中心工作相互协作, 做到了投诉案件处理及时、纠纷调处及时有效、行政处罚规范有序。

2.2 注重学习建队伍

采取以内部交流学习和选派培训学习相结合, 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6年来, 全区共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市业务培训285人次, 参加农业部及上海等外省市学习培训28人次, 有10人以上获得本专业以外的执法资格。同时, 按照相关法规规定, 培训吸纳乡镇农业行业人员协助农业执法, 形成了综合执法体系有效补充, 执法队伍实现了办个案有精英、办大案有力量, 有力促进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开展。

2.3 统筹协调增实力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以来, 始终坚持把统筹协调各个执法部门放在第1位, 集中发挥综合优势, 增强综合执法实力。农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以种子农药管理站牵头, 执法人员统一参加行动, 不管是开展送优质农资下乡活动, 还是经营门店检查、超市抽检, 都有农业综合执法的身影;农机执法以农机监理站牵头, 集中大队执法力量, 每年集中时间进行农机年检年审, 不定期进行路检路查, 有效遏制了农机事故发生;渔政执法以渔政管理站牵头, 全体执法人员齐上阵, 春季禁渔期间, 组织专班昼夜巡逻, 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等渔业违法行为, 综合执法行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3 强化监管, 农业执法工作创特色

3.1 农资监管强化安全

全区建立和施行了以农业投入品经营资格审查制度、农资经营人员上岗培训制度、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和农产品市场抽检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确保了农资产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1]。6年来共开展送放心农资下乡活动77场次, 向农民无偿赠送优质农资产品80 t;共办理农资案件161起, 调处纠纷308起, 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逾800万元;共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抽检2 560个批次, 农残检验合格率为98.8%,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升。2009年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农业综合执法先进单位。2010—2011年连续2年被省农业执法总队评为农业综合执法先进单位。

3.2 农机监理强化规范

以平安农机创建为载体, 6年来, 共培训考试农机驾驶员1 650人次, 核准发放农机驾驶证1 635本, 审验农用机械8 250台 (辆) ;全区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4个, 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村15个, 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户445户。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连续10年未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多次被省市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单位, 2011年荣获“全国创建农机平安示范县”称号[2]。

3.3 渔政管理强化惠民

以渔业资源保护为重点, 强化渔政监督管理, 严厉打击渔业资源违法行为。6年来, 共开展专项行动65次, 收缴报废渔船65条, 电打鱼器械258套, 没收鱼获物逾2 t, 立案处罚18起, 罚款3.7万元;开展了长江春季禁渔工作, 每年争取春季禁渔补贴20万元, 用于春季禁渔渔民生活保障, 实施了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两坝间经济鱼类增殖放流项目, 有效保护了库区渔业资源。2006年被国家渔政管理局表彰为全国渔业行政管理先进单位, 2010年被中国渔业互保协会湖北办事处表彰为全省渔业互保先进单位。

3.4 农业环保强化监测

以三峡坝库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 强化生态监测工作, 全面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 农业径流污染普查等工作, 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安全。6年来, 共对全区60余家企业进行了农业环境安全评估, 提出整改意见26家, 处理农业环境污染纠纷18起, 补偿农民98万元;认真实施了长江三峡库区农药化肥面源污染监测子系统、种植业经流监测、野生宜昌橙原生境保护点项目建设, 2011年被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表彰为“十一五”全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3.5 植物检疫强化服务

以维护农业产业安全为重点, 强化植物检疫服务, 全面开展农业检疫对象普查和联防联治工作, 实行网上电子签证, 每年开展大宗农产品产地和调运检疫1万批次以上, 检疫产品30万t, 确保了检疫对象的控制蔓延, 促进了全区柑橘、茶叶等农产品顺畅销售, 实现了社会效益和工作效益的双赢, 为保障产业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3,4]。

参考文献

[1]李成木, 王圣俊, 傅国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农资连锁经营[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2) :15-16.

[2]张福俊, 虎治礼.加强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5) :16-17.

[3]雷郑莉, 边建中.我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状况及与国外的差距[J].河南农业科学, 2002 (10) :20.

[4]李铜山.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论简析[J].河南农业科学, 2006 (10) :112-115.

综合执法规范化 篇2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全省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座谈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了,这次会议,为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搭建了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一次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下面,我就天水市秦州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一汇报,不妥之处请提出批评意见。

一、行政执法队伍和行政执法体制现状

秦州区位于陇中高原与陇南山脉的交接地带,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是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甘肃的东南门户。2003年l l月18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函[2003]48号文件批准,天水市开始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12月初,天水市秦州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正式挂牌成立。根据省、市政府相关精神,在管理模式上,我们一直实行管罚分离的体制,综合执法局没有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开展,解决了城市管理领域内出现的执法主体不明,行政职能交叉,执法责任不清,以罚代管等种种行政执法弊端,建立了较为完善、科学的城市管理执法体系。

目前,秦州区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由建局之初的]20多人发展到了184人,全部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局机关内设办公室、法制股、执法股、督查股4个股室,下设8个城区执法中队、4个乡镇执法中队和l个女子特勤中队。主要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市政设施、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工商行政管理等7个方面的53项行政处罚职能。多年来,为秦州区的城市管理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天水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四五,“五五,普法先进单位等。2009年,女子特勤中队先后获全省、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大城执法中队被省建设厅授予全省建设系统“青年文明号”。

二、开展相支寸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建局八年来,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法制部门的积极指导下,我们坚持“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的原则,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积极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逐步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全面履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职能,促使城市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㈠强化内部管理与执法培训,激发执法队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提供保障。2004年初,我们对原有的《学习制度》、《文明执法制度》、《执法人员工作职责》、《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执法人员队容风纪管理规定》等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并先后制定了《行政案件办理规定》、《百分量化月考核细则》、《督查工作规定》及《奖惩办法》等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台了《秦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内部管理制度汇编》,为搞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完善和落实内部督查制度,激发执法人员的工作热情。我们始终坚持把督查考核作为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和提高执法水平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对执法队员推行效能工资和末位淘汰制,坚持“奖勤罚懒、奖优惩劣”的原则,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常规督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执法队员的队容风纪和日常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并将督查情况作为中队考核和队员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以此激励执法队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搞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对各管理中队实行月考核、年评比的目标化管理模式,在日常督查的基础上,坚持每月一考核,每月一会操和每月一通报,并将中队考核结果与中队负责人的奖惩挂钩,增强了工作责任心,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三是加强执法队员法律知识培训,努力提高队伍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我局执法队员文化程度虽然都达到了大专以上,但由于人员结构复杂,法律专业人才较少,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为此,我们高度重视业务学习和执法培训工作,在坚持每周集中业务学习的基础上,每年都采取不同方式组织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如2004年采取集中讲授方式,分5期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半封闭式执法理论培训;2006年采取分组讨论和现场执法的方式进行了行政执法培训;2008年组织了城市管理法律知识竞赛。2009年,采取集中讲授与案卷评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中队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八年来,我们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深化培训效果,执法队伍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案件办理工作,促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

一是建立和完善案件办理制度,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为了规范案件办理工作,我们先后制定了《立案制度》、《案件移交制度》、《行政案件办理规定》以及《行政执法达标细则》等,对各股室和执法中队在案件办理方面的职责、管辖权限、办案程序、办案时效、工作配合与考核等事项逐一进行了明确,理顺了职能分工,提高了办案效率。去年,我们又制定了《违法建设案件办案规程》、《违法建设查处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违法建设案件的办案要求、步骤、期限以及过错责任追究的范围、方式等,靠实了案件办理责任,保证了案件办理质量。

二是建立层级审批制度,严格案件审批程序。为了加大执法监督,减少案件办理纰漏,我们对案件审批工作进行了规范,建立了案件层级审批制度。处罚金额在50元以下的案件,由执法中队直接处理;50元一-1000元之间的案件,由法制股审批;1000元~5000元之间的案件,由分管领导审批;5000元以上及重大疑难案件,由局案件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层级审批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案件审批行为,靠实了案件审批责任,维护了行政执法工作的严肃性。

三是建立重大案件讨论制度,强化行政处罚监督职能。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案件的审查审批,确保行政处罚的正确实施,我们于2005年成立了案件审理委员会,主要对诉讼案件、拟处罚款5000元以上的案件、责令拆除违法建设的案件、减轻处罚的案件、领导批转的案件以及重大、复杂的案件,由局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然后做出是否处罚,如何处罚的决定,加大了对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查把关力度,减少了案件办理错误,提高了案件办理质量。2007年,我们将案件讨论制度推广到各执法中队,对一般程序案件和罚款数额较大的简易程序案件,在调查终结后、拟作出处罚前,由中队案件讨论小组就有关事项进行集体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这样,不但能及时发现案件办理中出现的错漏,提高案件制作质量,而且避免了行政处罚的随意性。

四是开展案件交流与评查,努力提高办案质量。2008年,我们建立了行政执法工作“月交流、季评查、年总结”制度,出台了《行政案件质量评比办法》,对中队办结的一般程序行政案件,每月组织各中队负责人和办案骨干翻阅、查看,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每一个季度结束后,由办案中队对本中队上季度办理的案件进行自查,选出高质量的案件送法制股评查,从中筛选出季度优秀案件,参加全年优秀案件的评比。年终,由局案件审理委员会根据《行政案件质量评比办法》,从选出的季度优秀案件中遴选出本年度的优秀案件,予以奖励。“月交流、季评查、年总结”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中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缩短了中队之间的办案差距,有效促进了全局办案水平和案件质量的提高。

五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促进中队执法水平的提高。为了有效监督中队行政执法工作,我们坚持每月对各中队执法文书的制作、使用、管理及行政案件的办理、备档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当月百分量化考核。同时,对于已办结的案件,采取随机抽查回访的办法,通过现场核查,与当事人交谈、电话了解等方法,查找中队在办案程序、调查取证、执法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掌握大量的执法办案一手资料,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防止了中队和执法队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随意降低处罚标准或违规操作现象的发生。

㈢坚持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全面履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职能。

一是严管重罚,集中整治倚门经商。针对城区、城乡结合部和近郊区三类地段,我们制定了不同的管理标准,并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依法查处与限期整改相结合,媒体曝光与舆论引导相结合等办法,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同时,与城区主干道2000余户门店签订了自律管理协议,强化了管理责任,规范了门店经营行为。对个别屡教不改、长期倚门经营的“钉子户“,在立案、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依法作出行政处罚,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截止目前,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倚门经营案件32件,占申请强制执行案件总量的65.3%。通过几年来的持续治理,目前已基本消除了城区主街道、主干道倚门经营现象。二是因地制宜,全面治理乱停乱放。根据街区车辆停放状况,我们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设置了自行车停放点和机动车停放点,由协管员定员定岗,分段包干进行管理。同时,设置了明显的停车和禁停标志,引导市民进点停放,规范车辆停放行为。对停车场、停车点外乱停乱放车辆的行为,我们采取发放违章提示卡、强制锁车等办法,从重进行处罚,保证了街区车辆有序停放。

三是打防并举,严厉打击乱喷乱贴广告行为。为了有效治理乱喷涂广告行为,我们采取协管员清洗街区、社区清洗巷道、门店清洗店面、执法队员现场抓获、公安部门捣毁窝点、通讯部门停机等方式,建立并完善了以清理、举报、停机、查处为主要手段的小广告治理工作体系。一方面加强夜间巡查,由执法人员在乱喷涂行为多发路段蹲点守候,现场抓获违法人员;另一方面,联系通讯部门,对乱喷涂号码中的本地电话报请强制停机,从源头上遏制乱喷涂行为。同时;组织协管人员及时刷洗清理,使乱喷涂行为得到了有效治理。

四是疏堵结合,大力治理占道经营。我们按照“主干道严查、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的原则,采取取缔主干道两侧人行道上和学校周边的各类摊点、在背街小巷合理安置便民摊点的方式,规范和治理城区摊点占道行为。在秋夏瓜果旺季,针对果品上市季节性流动摊点增多的问题,我们提前谋划、提前选点,划定临时果品交易区域,既方便了果农交易,又缓解了管理压力。对小吃摊点和各类便民服务摊点,统一地点、统一式样、统一编号、统一时间、统一要求,使临时摊点不再影响市容,妨碍交通,成为展示天水形象的亮丽风景和方便市民群众的和谐平台。

五是健全机制,依法查处违法建设。在违法建设查处过程中,我们逐步建立健全了以组织领导、宣传教育、信访举报、依法查处和责任追究为内容的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体系。组建机动中队专门查处违法建设,并实行小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将全区违法建设纳入长效监管之中。自2004年以来,共立案查处违法建设案件938件,涉案面积达86831.726平方米,组织强制拆除已建成违法建设485户,面积约15061。33平方米,动员群众自行拆除违法建设51户,约3722。84.5平方米,有效遏制和打击了违法建设行为。六是发挥协管员作用,增强城市管理综合能力。我们招聘了“4050’’人员l 51人,作为城市管理协管人员,协助各执法中队参与路段管理,把执法队员从繁杂的路段巡查管理中解脱了出来。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对协管员的日常考勤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度,将出勤与工资相挂钩。协管员的具体工作实行包干责任制,采取分段包干的办法,主要承担自行车停放管理和小广告清洗工作。协管员的工作质量由执法股进行考核,按工作效果核发工资,并由路段执法队员监管指导,对工作不力的以辞退,对工作表现突出的进行奖励,调动了协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城市管理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逐步提升,管理水平逐年提高,城市管理工作与城市建设同步向前发展。回顾七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党委政府重视,部门联动是搞好城管执法工作的前提。为了搞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区上成立了由区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城市管理工作统一领导、统一部署。每年在区财政预算中拨专款用于城市管理工作,加大了资金投入。每年年初,区委、区政府都组织召开一次城市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年度工作,年终组织召开一次总结大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滞后的单位提出批评,促进了工作的开展。2006年,还成立了秦州区城市管理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各职能单位工作开展情况的考核与督促,使各职能单位在统一组织领导下,协作配合,形成了对城市管理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领导班子团结,协调配合是搞好城管执法工作的保证。我局历来十分重视班子自身建设,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带队伍,抓落实,促管理,建立了分工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健全了民主议事制度。班子成员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涉及人事、财务及其它重大事项,都由班子成员集体协商、讨论决定,形成了民主的工作作风;局领导坚持“一线工作法”,经常深入执法一线调查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协调指导执法工作,促进了工作落实。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是搞好城管执法工作的基础。我们始终把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建立一套好制度,培养一个好作风,塑造一个好形象,建设一支好队伍”为目标,狠抓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队员的行政执法能力,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方式是搞好城管执法工作的动力。自开展城市管理领域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以来,我们在管理方式的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在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在倚门经商违法行为的治理方面,改变了查扣物品的习惯做法,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制作行政执法案件,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既避免了执法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又维护了城管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在建设工地的施工管理方面:与建设方签订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管理责任书,由建设方缴纳一定数额的责任押金,建设方在责任期限内如无违法违章行为,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如数退还责任押金。在发生违法违章行为的情况下,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数额划转罚款。这一措施,有效促进了建设工地的文明施工。在车辆乱停放的管理方面,购置锁车器采取强制锁车的办法,对违法人员实施处罚,使城区主干道、人行道上车辆乱停放的行为得到了有效治理。近七年来,我们在管理方式的创新方面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管理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

作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起步较早的城市,我们立足当地实际,踏实认真工作行政执法工作实现了由执法局成立之初的被动应诉到主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重大转变,为实施城市管理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探索、积累了经验,但在试点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制约这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执法依据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天水市在综合行政执法的范围上从相关部门划转了7个方面的53项行政处罚权,在具体实施中,存在对违法违章行为无法确定处罚数额的问题,原因是配套法规不完善,法律法规中往往规定了应当受到处罚的违法行为,但没有设定处罚的数额和幅度,给行政处罚中的法律适用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天水市出台了《天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实施办法》,但作为政府规范性文件,在实际操作中只能参照适用,不能直接引用。二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不够顺畅。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一罚权后,管罚分离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相互监督、互相制约的作用,但由于权、责、利的不统一,导致审批单位和执法部门在正常的管理工作中出现了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的现象。此外,由于审批项目抄送不及时,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办案过程中执法人员经常到相关部门查阅、调取、复制档案材料,增加了执法难度,降低了执法效率,不利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长远发展。我们认为,管罚合一是比较合理、应当选择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

三是执法人员人身安全缺乏保障。由于从其他部门划转过来的行政处罚权,都是各职能部门工作中难度较大、矛盾较突出的问题,而且大多涉及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管理过程中矛盾很容易激化,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往往会遇到暴力抗法、甚至威胁、袭击执法人员的现象,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是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不到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涉及面广,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协同管理,但由于部门利益冲突大、工作协调不够等问题,在管理工作中,有些部门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出现了利益不放,责任不负,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的现象。此外,审批部门对审批的事项,沟通协调不够,审批后又不按规定抄送备案,往往出现给不具备经营条件的门店核发营业执照,在主街区许可设置零散摊点等不符合城市管理标准和要求和现象,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执法工作效果。

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 篇3

关键词 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D63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2

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这将对各行政机关的执法规范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四川省在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全省森林公安系统执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按老思维、老方法解决问题,迫于上级检查敷衍了事的现象也依然存在。

1 当前森林公安机关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理念不强

一方面,一些执法人员是转业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当在处理行政案件中,由于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他们往往一味要求行政相对人服从,而置相对人陈述申辩的合法权益于不顾;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政府万能的思想在一些执法人员头脑中根深蒂固,使得他们难以树立起服务为民的思想。

1.2 参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1.2.1 怕出错,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不作为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公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以往只重执法结果,不重执法程序的做法现在越来越行不通。由于一些执法人员的法律专业知识不是太强,怕在执法过程中出现错误,对那些不严重的行政违法行为就不予追究,导致“人人怕出事,人人不干事”的现象出现。

1.2.2 地位的尴尬,导致滥作为

森林公安是林业部门的下属单位,受林业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双重领导,这种领导体制使得森林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十分尴尬:一方面,森林公安的法律地位模糊,使得其在调查取证的时候很多部门不予配合;另一方面,森林公安和地方公安、检察院之间的关系未理顺,森林公安机关没有直接向当地检察院移交案卷的权力,还必须以地方公安的名义移交案卷。“有公安之名,却无公安之实”,这种尴尬地位大大降低了森林公安办理刑事案件的积极性,使得森林公安将一些刑事案件降格为行政案件加以处理。

1.3 考核体系不科学,导致部分单位敷衍了事

考核指标是一只无形的手,考核什么,有关部门就会重视什么。因此,一套科学的执法规范化建设考核体系非常重要。但是,反观一下我省现行的考核指标,会发现除了案卷、执法档案的质量以外,行政、刑事案件量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考核指标。这样以来,一面迫于案件数量的压力,一面迫于执法规范化的压力,部分单位只能去处理那些简单的案件来应付上级考核(一个县56起行政处罚案件中的54起全是用简易程序对行政相对人加以50元的罚款,足以说明问题)。

2 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2.1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森林公安民警的执法水平

徒法不足以自行。再好的法律不经过实施也将是纸面上的、抽象的,无任何实际意义,法律的实施需要人。在法律赋予执法者自由裁量权时,执法者有什么样的执法理念,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执法决定。所以,执法主体素质建设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前提,而执法人员素质提高的关键在于教育培训。

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让执法民警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其次,要加大民警法制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升民警的法律知识水平,使每一位办案民警都能熟知本职工作应当掌握的法律法规,并指导其依法、公正、文明执法办案。最后,要严格执行执法资格认证制度,凡不能达到执法资格要求的,不准其参与执法活动。

2.2 改革现有管理体制,确保森林公安机关权责相统一

正如上文所述,森林公安机关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使其职权职责不清、职责与权限不统一,进而导致其在平时的执法过程中不得不滥作为甚至不作为。要想让森林公安机关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到不缺位,只有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保证其权责相统一。

要不要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如何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学界对此莫衷一是,笔者倾向于将“双重领导”变为“统一管理”,所谓的“统一管理”就是将森林公安机关从林业行政部门和森工企业独立出来,作为一个警种由公安部门统一领导。这样以来,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其他警种之间的协同配合,强化森林公安机关系统内部上下级领导关系,有效降低森林公安和其他警种之间的协作难度,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统一指挥,及时、高效、协调运转特点,提高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犯罪的能力;另一方面,森林公安机关就可以享有《刑事诉讼法》赋予的各种权力,在案件的侦查中就不会处处碰壁,能独立将案卷移送到检察院系统,在平时的执法过程中当然也就不会滥作为和不作为了。

2.3 完善考核体系,提高森林公安民警参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积极性

人们参与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开展,通过考核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现在已成为各单位通行做法,成为单位激励员工的主要措施。实地考核中民警不敢作为、消极作为的现象,让笔者对现行的考核制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管理学中将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而省森林公安局制定的考核办法中类似警告、记过、记大过之类的负激励措施占了很大的篇幅,奖励之类的正激励措施几乎只字未提;而且将森林公安民警所办的案件量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考核指标显得不伦不类,不仅让人们产生一个疑问:到底是在考核民警的办案数量,还是在考核民警的办案规范化?因此,现行的考核体系亟待完善。

将“案件数量”从考核指标中剔除。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办一定量的案件长期以来是压在森林公安民警头上的一座大山,在案件数量的驱使下,执法的规范化肯定会大打折扣。所以,不应该将所办案件数量作为衡量执法水平高低的标尺,相反应该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具体而言,就是要看单位那些引起上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案件量,根据案件的数量和影响大小给出相应的负分数。这样,不仅使考核体系更趋科学化,更体现了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

细化考核对象,增加正激励措施。“罚不责众”使得一部分民警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抱有事不关己的心态,认为规范化建设考核结果的好坏都是单位的,与自己没有关系,这样就导致他们平时执法工作的随意性。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在平时的考核中可以在对单位考核之后,再对单位的执法人员进行考核,将考核的最终结果归到个人。当然,在增加相应责任的同时也要适当增加奖励措施,比如,将执法水平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执法规范的可以适当增加年终奖等等。

森林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建设将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执法理念、管理体制以及考核体系中的问题都将得到解决,森林公安机关必将成为保卫森林资源的尖兵,必将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综合执法规范化 篇4

1 实施“星级管理”可增强法律意识

文化市场经营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尽管我们反复强调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但是在实践中甚至有极少数经营者为牟取暴利,干脆把文化经营场所变为赌场,传播淫秽色情出版物和藏污纳垢的地方。实施“星级管理”,依据文化市场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条款要求、纪律要求、道德要求制定出相对应的管理内容和实施办法,组织文化市场经营业主、从业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法律法规、纪律要求、道德要求、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培训学习,使每个参训人员都能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通过学法,能知法、懂法,达到合法、守法经营,增强行业自律意识,使文化市场经营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 实施“星级管理”可提升队伍素质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文化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培育、建设和管理必须以法律来作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

实践证明,实施“星级管理”,能够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促进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不断学习和研究有关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学法、懂法、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力度,把文化市场管理好。

3 实施“星级管理”可规范行业行为

“星级管理”是依照法律来作规范的星级管理评定和日常升级加星或降星管理工作,具有文化市场监管的长效性与可操作性,由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制定出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后组织领导实施,公安、工商、新闻出版、安全监督、环境保护及文化综合执法部门聘请的社会“五老”监督员以及行业力量等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大到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的贯彻执行,小到纪律要求、道德要求、各种证件、标识的悬挂摆放位置,经营场所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室内空气保持清新,从业人员在岗期间要统一着装并佩戴工作标志等都做出了明确细致规定和要求。特别对通过综合评审取得“星级管理”牌照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必须要将牌照、举报监督电话悬挂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以便于消费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监督。对降级摘星的经营单位实行以批评教育为主、行政处罚为辅,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坚持严格、公正合理的文明执法,人性化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和社会监督员通过抽查、明查、暗访发现经营单位有违法行为且证据确凿的实行首违不罚制,初次给予批评警告;两次依法实施行政处罚;3次违法停业整顿、降级摘星。

为把“星级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要采用定期考核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进行。首先,定期考核的时间为每年12月的下旬。考核方法是按照星级计分标准考评,结合日常管理检查的得分情况,加分情况,合计得分后按评定标准和程序重新确定星级,允许越级升降。考核结果由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公布。其次,动态管理采用“一票否决”制。“一票否决”情形之一内容为:(1)发生消防灾害事故的;(2)发生重大恶性案件的;(3)发生3次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的;(4)一年内被警告或罚款3次;(5)被上级机关直接查处或被媒体曝光,造成恶劣影响的;(6)定期检查得分为0分的。“一票否决”情形之二内容为:(1)发生治安消防灾害事故,导致二人以上死亡的;(2)一年内被责令停业整顿2次;(3)被撤销消防安全许可的。凡发生“一票否决”情形之一的立即降至一星级,将由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联合相关管理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发生“一票否决”情形之二的,立即取消星级评定资格,并提请相关主管部门吊销《娱乐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4 实施“星级管理”可强化监督检查

“星级管理”是依照法律来作规范,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问题的场所,调整监督检查次数和方式,特别是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领导较为关注的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在加强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加大处罚力度。监督检查方式可采取抽查、错时查、节假日查、明查暗访等形式进行。全面掌握各经营场所的动态,及时发现和查处场所内发生的违法犯罪,促进文化市场经营场所逐步规范经营。

“星级管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的施行,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人员分工、监督检查、综合考评等都做出了详解,把目标管理纳入部门重要管理内容,签订管理责任书,建立管理责任制,完善工作制度,工作细化到队(科),量化到人,每个执法人员要做到周有检查、月有总结、季有综合,每半年根据监督检查实际进行评审,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综上所述,对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实施“星级管理”,不仅可以增强从业者的法律意识,而且可以提升执法队伍素质;不仅可以规范行业行为,而且可以强化监督检查。因此,可以认为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

摘要:对文化市场实施“星级管理”,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可增强从业者的法律意识、提升执法队伍素质、规范行业行为、强化监督检查。“星级管理”是依照法律来作规范,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问题的场所,调整监督检查次数和方式,特别是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领导较为关注的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在加强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加大处罚力度;依照法律来作规范的星级管理评定和日常升级加星或降星管理工作,由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制定出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后组织领导实施。

关键词:星级管理,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Z].

[2]济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办法[Z].

论执法管理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 篇5

核心地位和作用

田帅

[摘要]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公安队伍建设,其核心是执法管理建设,包括执法管理主体、对象、方法、内容、能力建设,抓住了执法管理建设,就是抓住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关键词]执法规范化 执法管理 核心 主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公安机关执法工作不规范导致部分社会矛盾产生激化、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降低、警民关系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规范公安执法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一项非常紧迫的现实任务。2010年,公安部在公安系统开展为期三年的“三项”建设工作,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成为“三项”建设中的重点,同时它也是公安工作中关系到公安工作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的一项工作,它是新时期公安执法工作创新,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解决公安工作适应现实需要必然途径。

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的的情况来看,各级公安机关早已意识到规范公安执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着手开展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安执法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还达不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此项工作任重道远。笔者结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实际,对执法管理建设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以期找到一个有效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途径。

一、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认识

要解决执法管理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作用,首先要解决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的、要求进行准确把握和认识,我们才能解决科学选取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手段、方法和突破口问题。从字面上,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在“规范”两字上,笔者认为:“规范”可从名词和动词两个角度来认识:

1、“规范”作为名词来认识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这项工作就是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包括:一是广义上的制度建设包括法律、法规建设在内的各种与执法有关的制度即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相当部分制度建设不是公安机关本身能够解决的问题,如立法问题;二是狭义的制度建设,仅指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下,公安机关为使其执法行为符合法律制度框架要求而制定的各项有针对性的执法工作制度、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等。从制度建设的目的来看,公安机关通过将所有执法工作、执法行为纳入制度约束,建立制度规范管理依据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规范”作为动词来认识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时,这项工作就是执法管理活动。

公安执法管理活动通过将所有执法活动纳入执法管理,提高执法管理水平来实现有效的执法管理,通过执法管理实现公安执法工作符合执法工作制度、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要求为手段,最终实现公安机关的执法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法律制度框架的质量要求的检验的过程。

从以上得出以下结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执法管理这一核心工作开展的,制度建设是管理依据建设,执法管理建设是执法管理的水平、能力建设,着力解决执法管理不规范和执法管理失位、缺位的问题。这个结论在上级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个要求:规范执法主体、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执法制度、规范执法管理、规范执法场所五个方面得到证实,这几个内容分别涉及执法管理的对象、内容、主体、方法、能力建设五个方面。

二、执法管理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表现

1、公安工作的基本规律证明:管理工作对于各项公安建设工作具有决定性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讲: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障。由此可见公安队伍建设的成败决定所有的公安工作的成败,其中也包括执法规范化建设。而抓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抓班子建设,因此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创一流”成为了搞好各项公安工作的共识,而“班子”就是各项公安工作各级管理的主体。

俗话讲:“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中领导重视、工作措施督导到位的地方,这项工作一般能够取得明显成效,反之则不然。笔者在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中发现有趣的现象:一是业务主管指导部门的执法质量往往问题较多,而且执法质量往往不及被指导的基层单位;二是城区所、队往往不及农村所,执法示范单位和工作经验主要集中、来源于农村基层单位;三是考评工作虽然以抽查为主,但是执法质量考评结果的高低对于各执法单位来讲带有一贯性、区域性特征。对这一能力“倒金字塔”现象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主体开展管理的意识、能力和开展管理工作的难度的差别所导致:从管理意识上来看,基层开展执法管理的意识明显高于指导机关,工作作风踏实,管理措施落实比较到位;从管理难度上看,基层民警比较好管,态度比较端正,能够虚心接受批评,反之则不然。虽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包含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两方面的原因,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管理难度的增大是因为管理主体的失位、缺位所导致,主要责任仍然应该由管理主体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单位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水平的高低,就是这个单位班子管理能力、水平的高低。

2、从执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来看,原因在于执法管理工作的失位、缺位、错位所导致。

公安执法工作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执法观念偏差所导致的乱为、不为问题;二是民警执法素质不高所导致的不当为问题。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归究起来就是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执法而不是依法执法。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的民警敢随意执法?为什么有的普遍性的执法问题屡纠屡错,屡错屡纠却解决不了问题?存在就是有理的,存在就说明这些现象有生存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执法工作处于执法管理工作的失位、缺位、错位所导致执法监督不力的环境条件。如以数据管理代替执法管理,工作任务量完成成为各级公安机关的首要管理目标,至于完成的是什么任务?质量如何?无人过问,执法工作考核硬指标只讲量,不讲质,以至出现造假,河南出现破获精神病杀人案就是这类型的执法管理导致的典型;基层执法办案单位的管理主体不履行自身执法监督的职责,是导致考评中出现不合格案件的主要原因:基层管理主体从来源上看多数都是业务骨干,如果管理主体履行好了职责,办案形成的案卷质量就应该是他们的执法水平,不至于出现不合格情况,要么就只有是管理主体根本不具备担任执法管理岗位工作的能力这么两种情况所导致;明确下达执法“创收”任务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依法创收”却没有完全消失,返还政策或明或暗的存在,执法工作的利益驱动并未完全解决,这种管理导向是否会转变我们的执法观念、彻底解决执法工作中的权力寻租现象呢?

3、从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要求来看,执法管理水平较低成为制约此项工作的瓶颈问题。

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最终形成的一种规范状态就是一种规范的执法工作秩序,这和公安机关通过执法对社会开展执法活动,进而实现对社会的管理,从而建立一种社会良性运行秩序一样,因此,只有通过执法管理工作才能够实现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安执法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主体执法管理意识差。

一是对岗位履行一岗双责的职责定位不准确。开展执法管理的责任意识缺乏,管理主体主动思考队伍执法现状,创新执法管理的的管理主体少,缺少有效的管理措施等方面;二是管理主体开展执法管理的意识不强。表现在:不敢管理的执法管理主体较多,采取中庸之道的管理主体占大多数,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缺乏面对的勇气,形成管理团队一团和气,原谅、遮掩是一些团队的管理状态。

2、不知怎样管理,管理方法随意性大。

公安管理工作是最复杂的管理活动之一,因此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所以公安管理工作必须在有较高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还要要讲究管理艺术。这种艺术体现在管理活动中针对不同的情况,管理主体有时需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时需要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执法管理的效果与促进队伍发展的效果相统一。所以,执法管理工作不是简单制定几个制度,执行好几个制度就能解决的,当前开展的“三项重点工作”提出要社会管理创新,公安机关的执法管理工作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公安机关只有解决自身管理的问题,才能解决提升整体队伍开展管理社会能力的问题。当前,公安机关定期组织开展的局长、科所队长培训工作是上级对这一问题已经引起重视并着手解决的体现。

3、队伍管理难度大,导致不好管理。管理主体和对象对管理工作认识上存在误区,导致在执法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的权威性难以树立。管理主体开展管理活动存在“整了”同志的心理障碍,同时被管理对象也会存在“被整了”的心理抵触,这样的管理活动很难有效实施。同时,由于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简单化,往往存在一方面“一棍子”打死人,另一方面“一美遮百丑”的评价标准,不能正确、全面、辩证地看待一个同志的成绩和错误。因此,当“英雄”和“狗熊”都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由于“英雄”往往需要包装,因此难以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而出于对同志“关心”,因此管理主体尽量不让后者当“狗熊”,故被处理了的后者难以起到教育警示作用。这种情况导致队伍中管理主体和被管理者均存在较多的侥幸心理,回避、掩盖问题成为主流,主动去解决问题反而成为管理工作的支流,管理重心的偏移,导致执法管理工作的效果只能停留在现象、结果层面,不能解决执法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即解决管理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4、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法制部门单打一的情况,制约了执法管理作用的发挥。

虽然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被认为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基本上将其作为了一项部门工作,即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的工作,这种认识普遍存在。在这种认识下,执法规范化建设仅仅能够成为一项业务工作,但是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内容、目的、采取的手段等方面来看,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应该是一项队伍建设工作,是所有公安机关管理主体应该开展的一项工作,此项开展需要综合监督、教育培训、奖惩、考核、提拔任用、调整等多种手段来解决执法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靠法制部门是不能解决执法管理上的问题的,法制部门更多的只能发现执法问题。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一是虽然在执法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但是进行了执法过错追究的却凤毛麟角;二是作为专业的执法部门,一些执法问题却普遍存在,在执法工作中具有共通性。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公安执法工作的不规范的根源在于公安管理工作不规范,主要责任在管理层,而不在民警,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要全警参与并自上而下,这一点在我们考评工作中发现的一些示范单位的执法管理经验中已经得到充分验证。

三、通过加强执法管理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途径

1、加强执法管理主体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是我们党在长期建设实践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也离不开这条经验。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要解决就规范讲规范的问题,要将管理促规范作为实现执法工作符合规范要求的主要途径,核心是要解决管理主体的问题:一是要明确管理主体的执法管理责任。通过明确执法管理责任,才能实现执法主体通过执法管理活动将压力有理由地传达给民警,使民警产生责任意识。这一点在我局开展的最有最差案件评比活动中,将案件评比结果运用于对单位、民警进行奖惩取得了一些效果;二是要将执法规范化水平的高低作为管理主体的主要考核目标。现代执法工作对“质”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对“量”的需求,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一次不公正的裁判,胜过十次犯罪”的含义。因此我们大力要求精确打击,要求实体与程序并重,提出了执法质量是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的生命线,它关系到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重建。所以,必须改变以往以数据管理为主的执法管理模式,将执法质量放在首要、突出的位臵上;三是强化对管理主体的监督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主体的素质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需求差距较大,在多数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纪案件中,管理主体所占整个管理主体的比例远远超过民警所占整个民警的比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执法管理主体是执法管理的主力军,不解决他们的问题,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难以实现,因而必须加强对管理主体的监督力度;四是强化执法管理主体能力建设。要解决善于用人的问题,使愿干、能干、善干的人真正能够充实到执法管理队伍中去,激发队伍的竞争力和活力,敢于、善于运用“比”这一手段,让南郭先生无所遁形,提高管理层的管理决策水平和保持廉洁;要解决执法管理主体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强化管理主体的包括管理水平在内的业务能力教育培训,通过有效管理实现单位的执法水平成为被任用的业务骨干的能力水平,实现在执法管理中监督、培训、教育、巩固、提升队伍执法能力的有机统一;五是要着力解决管理权威的问题。上级机关要作为下级机关开展执法管理工作的坚强后盾,特别是对基层一线所队长的管理权威的树立,要综合运用组织手段对不服从管理的人员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要解决管理就是“整人”和“被整”的错误认识,提倡大胆管理,弘扬正气;要解决科学管理的问题,切忌简单化,要综合考虑管理行为的合理性,做到管理工作有理、有利、有节,在管理中树立管理权威。

2、规范执法管理活动,提高管理效能。

管理工作是否能够起到作用和效果,需要解决管理落实和科学管理两方面的问题,目前的情况是两方面均存在较多问题。首先要解决执法管理落实的问题,这是开展执法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在管理活动中我们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提高执法管理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和达到科学规范管理的能力提升。一是开展管理制度建设。制度是管理的依据,是避免管理随意性和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在制度建设中要解决: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实施效果评估、制度调整等问题,要避免为制度建设而制度建设的生产型制度建设问题,充分考虑订立制度的价值及其使用价值,防止制度建设因其不科学而导致只能停留在墙上、纸上的问题,确保制度的严肃性;二是强化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教育、培训。制度不能落实一直是执法管理工作的一大痼疾,执法不规范实际上就是不落实法律制度而随意执法,因此,在执法工作制度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得差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必须加大以落实法律制度为主,强化日常执法工作制度的监督落实,培养民警形成遵守各项制度的习惯养成,以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循序渐进解决民警意识问题。同时,要强化以法律制度为主的制度培训学习,要解决民警懂法、懂规矩、懂方法的问题,实现通过学习解决为什么,通过管理工作解决怎么做的统一。

3、充分借鉴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实现科学管理。公安执法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要求:仅凭重视、强力推进等运动式的工作方法是难以奏效的,需要长期有序地开展这项工作,它包括对管理主体、客体以及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建设,这也是公安执法管理工作是一项队伍建设工作所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其中管理方法的建设是执法管理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这和执法能力建设是队伍能力建设的核心异曲同工。一是在执法管理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队伍、民警的需求出发,研究采用相应的管理杠杆,激发队伍参与执法管理的主动性,要综合运用奖惩、晋升、调整等综合手段,建立队伍正确的价值导向;二是主动学习、引进现代企业管理优秀成果。目前。我省德阳市已将企管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的一些管理方法、理念引入公安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并引起了公安部领导重视。这套管理实现了执法管理工作中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管理工作全警参与、管理成果固化、继承、发展等长期制约公安管理效能提升的瓶颈问题;三是实现公安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公安执法管理工作是公安管理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它与其他公安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同时公安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住这些规律和特点,才能解决管理活动中的专业化的问题。重点要解决外行领导内行、专业化与专门化、引进与发展、结合、继承、创新相统一等问题;四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社会转型期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已经给公安机关的执法工作提出严重挑战,公安执法工作的适应问题已成为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每个公安民警面前的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充分了解、把握社会需求,通过执法管理工作的变革实现队伍能力提升并适应社会变化,我们才能实现有效管理、驾驭社会,并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这一切必须解决队伍不能、不善、不敢、不愿思考的问题。

规范执法 服务为民 篇6

海南交警大队民警虽然只有几十人,但是他们要管辖道路却有455.9公里,管辖区总面积约1005平方公里,下辖3个镇,两个办事处,辖区总人口十万五千余人。

工作虽然繁重,但是海南交警大队仍然被评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窗口示范单位,这与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巡视员颜炳强、乌海市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毅、乌海交警支队盛利军支队长、政委邬国际等有关领导曾先后深入海南大队检查指导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工作的开展情况,并要求其从更新改造办公场所、改善办公条件和办公环境等方面严格规范。

实行功能分区化

海南交警大队按照“对内对外分开、办公办案分开、工作生活分开”的原则,将原办公场所科学划分为办案区、办公区、接待区和生活区。

为规范执法管理流程,保障执法安全,按照公安部办案场所设置规范要求,大队重新改建事故处理中队,设置了办案区。对办案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设置了案情分析室、信息采集室、人身安全检查室、物证室、尿检室、候问室、讯问室、询问室、辨认室等。安装了双向电子门禁系统,实现了与其它功能区的物理隔离,各功能室内相关制度和流程标准配套完善,并全部安装监控探头和安全防范装置,既保障了违法嫌疑人员的人身安全,又保障了民警的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不受侵犯,达到了“双安全、双稳定”的目的。

为使有限的营房条件发挥最大的功效,海南大队对功能单元进行了搭配,将信息采集室、人身安全检查室、物证室合并设置,在最大限度利用空间的同时,不降低标准,实现了执法场所功能不减、流程不乱的目标。

通过功能区建设改造,提升了大队的硬件水平,有力推动了执法办案和内务管理的规范化。

内务管理精细化

海南交警大队强化内务管理,制定内务管理相关制度,更新改造办公场所,做到办公场所统一规范,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工作区域整齐美观,队容队貌干净整洁,生活区域全部实行军营化管理。

设置了值班备勤室、综合服务大厅、调解室和文化生活区等区域。

值班备勤室的设立,为随时接受群众的咨询、求助和指挥中心的派警提供了方便,明确了接处警工作职责,有效提高了接处警规范化水平。

综合服务大厅是大队进行交通违法处理、摩托车注册登记及年检的场所,为方便群众,实现“一站式服务”。大队与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鼓励其在服务大厅现场办公,从而避免了群众在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和年检时出现两头跑的情况。办事群众还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便民服务指南等服务性信息了解“简易程序处理流程”、“一般程序处罚流程”、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及年检”的业务流程以及收费标准等相关规定,并设立了自动查询机,方便群众进行驾驶证及行驶证的相关信息查询。综合服务大厅还专门划定了等候区,供群众等候时休息,并预留了照顾专座,供残疾、孕妇人士使用。

调解室是大队为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进行民事调解的场所,设置了调解圆桌,使双方实现“圆桌对话”,有助于矛盾各方缓和情绪,消减怨气,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为充分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凝聚力,海南交警大队将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放在重要位置,为此专门设置了警营文化生活区,供民警在空闲时间阅览学习,强健身体,书画写字,不仅丰富了民警的文化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而且极大地缓解了民警的工作压力,保障了民警的身心健康。

执法尺度标准化

健全执法制度,细化岗位职责、标准,出台《窗口单位服务用语规范》、《交通管理勤务工作和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等30多项工作制度,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一步明晰各岗位民警的职责、业务技能标准和执法服务标准。

坚持政治建警和从严治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首先,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定责定岗,明确责任,以适应新形势下交管工作的需要。其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确保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3个环节落实到位。最后要注重加强民警教育管理,严明纪律,坚持从严治警,从窗口到路面,从手势到语言,从着装到装备,从领导到民警,从硬件到软件,逐一进行规范完善,努力提高执法新形象。

执法办案流程化

以“信息化支撑、流程化设置、标准化运作、精细化管理、全程化监督”为依托,实现基层功能区域划分。根据执法办案流程,以物理区域的合理划分,功能室的科学设置,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执法办案和服务群众的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的功能室设置,在规范执法活动的同时也提高了民警程序意识、法律意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借助功能区域的划分,将执法办案各项工作环节流程图全部上墙,明确操作规范,岗位职责,质量监督,确保执法环节流程控制到位。此外,还将执法场所分区建设,与信息化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刚性制约的执法流程化管理机制,通过信息化网上办案系统,实现行政、刑事案件网上流转、网上审批、网上监督、网上归档,整个执法活动都在流水线上规范运行。

严格执行公开执法范围、依据、程序、收费、结果、监督措施“六公开”,建立执法工作“阳光警务”制度、交通事故回访制度,执法告知服务制度。建立和完善办公办事、学习训练、值班备勤等日常工作制度,统一规范民警言行举止,统一规范执法执勤的标准、程序、语言和行为。

执法场所功能区建设起到了民警改变环境、环境改变民警,民警程序意识、责任意识、人权意识进一步增强,有效预防了刑讯逼供、超时限办案、非正常死亡等突出执法问题,避免了执法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执法效率、服务水准。以看得见的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安机关执法公正、透明,提升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和公信力。

海南交警大队将以此次公安厅和各级领导视察为动力,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提升境界,着力提高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水平,着力提高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着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着力提高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系统、高效、规范的执法管理体系。最终引领全体民警努力工作,按照执法规范化标准,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展示良好的执法形象,促进执法规范化窗口示范单位建设向纵深发展。

综合执法规范化 篇7

面对公安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 军粮城派出所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置于各项工作首位, 紧紧围绕“执法管理规范化、执法品牌精细化、执法效果和谐化”的执法工作目标, 突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教育培训、严格精细管理、强化监督制约”四项工作举措, 有力推动了军粮城派出所执法工作的向前发展。本单位自2008年以来, 连续2年全局绩效考核名列第一。两年中共受理、查处各类案件2600余起, 执法质量考评及群众满意度测评始终名列前茅。近3年来无一起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发生, 无一起执法过错事故问题发生。无刑讯逼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和体罚、虐待被审查人员等重大违法问题和执法场所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无因执法问题被上级公安机关通报批评, 无责任信访, 且依法查结率百分之百, 行政复议案件1起被维持;行政诉讼案件1起, 胜诉。2008、2009连续两年荣立集体三等功。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 全面加强执法工作

正确的执法思想、合格的执法主体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也是执法队伍建设的基础。在规范执法思想上, 军粮城派出所创新地做了“三个引导”: (一) 引导民警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通过学习实践使同志们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 学会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认识当前公安执法面临的形势、变化和发展规律, 从而解决当前执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二) 引导民警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解决民警思想认识问题, 使民警认识到执法规范化, 是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是执法为民、执法公信力的要求, 防止了少数民警有漠视群众疾苦、伤害群众感情的问题发生。 (三) 引导民警认识执法规范化是平安天津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破解执法难题、深化“三基”工程、推进“三项建设”的需要, 是解决当前军粮城地区动态治安管理、不稳定因素多发难题的有效途径。

坚持每案必审, 严格落实案件责任制, 严防错案发生

几年来, 全所在各项执法活动过程中, 总结研定了一套适合本单位的案件审核制度, 即认真实行“案件主办警——法制员——主管所长”层层把关责任制, 落实审核责任。各类案件从受理、到查处、再到破案起诉直至结案, 责任民警、责任领导全程跟踪审核把关, 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对重大疑难案件, 实行所支部领导班子集体审核把关制度, 对于难于定性案件及时请示法制部门或上级领导。对于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全面加强民警业务培训、执法考评

在规范执法主体上, 突出“三个注重”: (一) 注重能力, 提升整体素质。派出所在全体民警中大力倡导学习能力是核心能力的理念, 规定民警必须通过执法资格认证考试才能取得相应执法资格, 使学习能力成为民警规范执法的“内驱力”。 (二) 注重学习, 提高法律素养。每年年初, 派出所都要对学法计划、时间、内容作出安排, 采取网上学法与综合性学法相结合;采取集中培训、案例点评、庭审旁听等措施, 组织民警跟岗跟班学习, 定期选派民警到分局法制室、刑侦综合室和预审支队进行培训, 提升全所民警法律素养。 (三) 注重实践, 提高实战能力。派出所发挥领导和业务骨干辐射作用, 敢于让青年民警在执法中勇挑重担, 把学习成果运用在办理行政、刑事案件、治安管理上;运用在打击破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上。通过创新思想, 规范执法主体, 使全所民警有了恪尽职守之德, 有了规范执法之能, 确保执法主体合格。

创新思路, 规范执法行为

民警的执法行为是否规范, 直接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执法形象和执法效果。近年来, 军粮城派出所就如何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 除了在推行试点执法举措上动脑筋, 在执法思路上, 也进行了大胆偿试: (一) 抓好案件评析和案例点评工作。派出所制定了案件评析和案例点评制度, 按周重点评析疑难案件的程序、证据、执法规范、涉案财物、当事人权益保护等问题;按月点评典型案例、信访案件中反映出的疑难问题, 点评投诉和上级部门列出的问题;在评析和点评基础上, 派出所将存在问题较多的案卷, 列出书面意见, 把教训变为经验, 把点评过的精典案例推荐至分局法制办进行推广宣传, 以此来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 (二) 抓好案件审核工作。按照《公安东丽分局执法办案、审核责任制规定》明确“谁办案, 谁负责”、“谁审核, 谁负责”的原则, 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执法民警个人等不同层级的执法责任, 明确执法办案的呈报、审核、审批、执行等各个岗位、环节的责任, 确保每起案件审核的质量。 (三) 抓好接处警和案件回访工作。民警执法是否规范, 要充分反映群众的意见, 所法制员, 每天抽查三到四个警情, 电话询问报警人, 了解民警执法情况, 在案件办理上, 严格依法办理, 不仅要求实体合法, 也要求程序合法, 及时发放案件办理征求意见表, 对回访出现的执法问题, 督促民警及时整改, 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四) 抓好“日毕、周清、月结”工作。前期, 我们推行在执法中要执行“日毕、周清、月结”方法来规范民警的执法, 今年以来, 派出所已将这一规范执法的方法已延伸至抓队伍绩效管理上来, 提出不仅要求民警在执法上做到“日毕、周清、月结”, 要求民警在绩效目标、队伍管理上也要执行, 对此派出所专门制定了办法, 将执法、绩效和队伍管理细化到每名民警, 细化到每天、每周、每月上来。

创新监督、规范执法信息

在规范执法监督上, 军粮城派出所创新完善四个方面: (一) 完善派出所执法质量考评。在分局法制考评的基础上, 派出所把执法质量的高低纳入所领导和民警个人工作绩效的考评, 实行平时考评、阶段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 充分运用网上执法质量考评办法, 对案件考评得分、主办民警办案数量和质量等进行考核。 (二) 完善所领导和民警执法档案。实现执法质量考评工作的动态化、经常化, 将考评结果作为主要指标, 建立长期和永久性档案, 让执法与民警的政治荣誉、经济利益紧密挂钩。 (三) 完善警务公开。为提高民警执法工作透明度, 派出所依法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进度、执法结果和执法文书, 对在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群众举报控告、新闻媒体曝光、上级机关交办的案件进行及时认定处理。 (四) 完善派出所执法安全管理。在建立执法安全保障上, 完善派出所执法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媒体关注、执法出现问题的外地典型案例, 派出所及时利用晨会进行执法提醒和分析;针对涉警危机事件, 指定专门人员, 设立专门办公室, 建立舆情导控机制;为有效防范和减少袭警案件发生, 建立防范和处置袭警案件的工作机制;为规范警械具使用, 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使用警械具;推行审查、讯问全程录音录像制度, 确保执法中不出大事, 杜绝发生涉案人员在所内非正常死亡事故等等。

通过规范执法行为, 有效减少信访案件

信访工作是派出所工作的重要一环, 是关系到警群关系和辖区维稳工作的大事, 军粮城派出所辖区的治安环境极为复杂, 群体性事件多发, 干群矛盾比较尖锐。在实际工作中, 军粮城派出所通过下面几项措施, 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不但将所内所有信访积案全部处结, 更有效预防了信访案件的发生。一是广泛发动, 深入排查。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全面细致排查。对辖区的排查做到不漏村, 村不漏户, 户不漏人;随时掌握辖区内一切信访苗头信息;在辖区内构织成纵到底、横到边, 不留死角, 没有空档的信访信息网络, 确保涉法信访信息全部纳入视线。二是集中梳理, 登记造册。对排查出的信访信息, 固定专人进行集中梳理, 逐一登记造册, 凡是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信访信息, 明确工作重点, 全部详细登记信访人姓名、住址、反映问题、当前思想动向、联系方式, 确定专人负责。三是建立信访案件联合查办制度。对接待受理的信访事项, 军粮城派出所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定办理。对其中的重大疑难信访案件, 成立专案组, 限期办结。对需要听证的可以适时举行听证会。四是落实信访案件督办制度。对重大疑难信访事项实行“挂牌督办”制度, 明确查办人员、明确责任要求、明确办理时限, 促进问题的解决。主管领导及时了解掌握信访工作的进展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提出整改意见。

论如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篇8

1 消防监督的执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多年以来执法实践和执法情况的考核与检查结合起来, 笔者经过归纳和分析发现, 日前执法的一些规范性的建设也发生了几个问题:

(一) 监督与检查不规范的

有些单位在检查与监督的过程方面仅在图形的上面走了个过场, 并且没有任何依据的严格执法程序去抽查, 单位中出现了隐患不明, 且情况也不是很明确;一部分单位在检查前并没有做好抽查的计划, 把抽查的公告发了出去;一些单位在检查时没做到细致、严格、认真, 抽查出比较大的隐患问题时, 只是口头警告, 或写一下检查记录, 经对方签字就完事, 不写规定限期的整改通知书, 命令他在特定的时间中改正, 或者到时却不能及时开展复查, 在没有整改好也不进行处罚, 有了执法中断的现象;即使有些下发的法律文件, 却也仅仅提了较为容易改的一些问题, 而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火灾问题根本不谈。

(二) 验收和审核的不规范

很多单位并不依据新的消防法则与公安部167号令的某些要求, 对待人口较为密集的特殊性建筑与一些大型场所的工程认真的审核, 对待其他的建筑工程抽查并且备案;一些没有实施主责的技术、承办的分离式的审核与复核和集体性会审的制度, 法律的文书复核与承办的人都是由某一个人去填写;有时审核的图纸中发现了某些问题, 但是却没提出反馈的意见, 而且没填写审核意见书;并且验收的时候也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 尽管有数次验收, 然而仅仅是口头提交的发现问题, 并没有在规定的时间中填发验收的不规范意见书, 一些单位数年来几乎从来不曾发表过 (不同意) 和 (不合格) 的意见书;有些规范性质的明文规定, 也召开了专家的论证会, 却以此为由说审核经过, 留下先天性隐患。

(三) 行政的处罚开展不够规范

执法者把它当成一种创造收入的方式, 用罚代停和用罚代改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例如安康市的经济环境不是很好, 消防方面的业务费用严重不够, 致使一些单位把消防执法来当作一直创造收入的方式, 仅仅片面的重示于执法的工作量, 规定罚款的指标, 致使消防的执法过程中, 不去追求火灾中的隐患有没有改正, 消防违法的一些行为有没有改正, 单单追求一些罚款的到不到位。

2 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 还未有效建立和新消防法相配套的消防法制体系

今年的9月6日, 人民对待消防的安全意识不够强烈这个新的消防法正式的实施, 然而和它匹配的一些规章与法规却没能及时够的出台, 引起了执法不够顺利进行连接的问题。很多地方党委和政府没能重视对消防的宣传和对待消防规划以及对城镇上公共消防的设施建设;使公民消防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团体、机关与企事业的单位法人和其他一些组织单位中的消防安全意识不是很强, 人民对待一些消防的法规与法律上的内容了解不多;对于那些被检查出来的有安全的隐患一些问题存在某种侥幸的心理, 强调某些比较客观困难和原因, 却没有创造出来的条件在一些主观上去解决, 假如消防的执法部门对他们进行处罚, 他们就去想办法去寻找关系或者托关系、走后门, 经过人情、权利和金钱去扰乱消防执法的工作, 让部门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消防的执法程序, 大大折扣了执法的效果。

(二) 个别的执法人员执法的思想是不端正的, 为民执法的观念不强, 目前在执法工作有很多问题存在, 其根本在于执法人员的知道想象存在偏差以及其执法的服务观念薄弱, 具体体现在: (1) 有一部分在监督执法时服务观念不强, 存在强权的思想, 在监督执法的工作之中, 比较随意的执法, 任意的使用自由的裁量权力, 比较任意的去收费和罚款; (2) 很少一部分监督执法者有较深的权力至上观念, 习惯按照领导的意志去执法, 依据领导批示去处理事情, 用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满意程度去判断执法过程中的好和坏, 但是忽视了一些法律上的要求, 在权利要和法律的要求发生冲突时, 常常使用权代去替法律或者舍弃法; (3) 在某些的监督执法者有比较严重的权本想法, 习惯上权力高于公民的权利, 而无视公民的权利; (4) 当处理警察与人民关系时, 定位不够公平, 主仆上颠倒, 忘记了执法上的宗旨, 特权的思想过于严重, 对待公民呼声却不去理会。

执法的规范化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 主动的适应时代上的发展, 持续满足群众们在新的期待内的新的要求的具体表现, 是一项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一些公安的消防部门身为重要的行政执法队伍, 应该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职责与使命, 切合实际的强化组织的领导, 深层次的变化执法的观念, 规范执法的行为, 增强执法的力度, 提升执法的质量, 为社会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摘要:目前与将来做好消防的监督和执行的一大任务是强化法规的规范性建设。从多年执行消防的监督和执法工作来看, 总结了目前在消防的监督执行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存在主要的原因, 提出了几条对于强化执法规范性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监督,消防,执法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综合执法规范化 篇9

一、消防执法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 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 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 对消防执法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照十八大精神要求, 笔者认为, 目前在执法主体、执法机制以及执法行为等方面暴露出一些不容易忽视的问题。

(一) 从矛盾化解方面看, 执法者素质不高, 引发的矛盾日益增多

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一方面,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 社会舆论监督的加强, 一些群众在处置相关民事纠纷过程中, 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 也往往把矛头指向消防部门。近些年来, 消防执法信访事件年年攀升, 举报火灾隐患、质疑火灾调查结论、反映消防执法不公不廉等问题比较突出。

(二) 从管理创新方面看, 执法机制不完善, 降低了执法公信力

实际工作中, 我们的一些工作机制与《消防法》所倡导的监督管理模式, 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现行的消防监督管理理念中, “重监管轻服务”、以管理者自居的特权思想仍然存在, 以服务公众为导向的警务理念尚未确立或未得到切实贯彻。二是与新的消防法律法规及部令规章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标准还没有完善到位, 在行政审批、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环节上还存在不少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空间。三是对消防执法的考核评价不科学, 有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把执法起数和罚款数量的多少作为工作绩效的依据, 有的甚至还规定具体的“三停”数量, 导致以罚代管、以罚代改的现象增多, 违背了《消防法》的立法精神。

(三) 从廉洁执法方面看, 执法行为不规范, 激化了警民之间矛盾

在社会高度开放、透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 消防执法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消防执法部门任何的不公不廉行为, 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的焦点。近年来, 虽然我们一直努力践行“立警为公, 执法为民”, 但是仍部分消防监督干部却不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没能充分认识“执法为民”思想的真正内涵, 不能正确运用好手中权力。

二、江西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实践

近年来, 江西消防执法工作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 创新和坚持“执法为民”理念, 完善执法程序, 改进执法方式, 严格执法监督, 我们的执法队伍素质、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较以前均明显提升, 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 推进执法管理法治化

在新《消防法》出台不久后, 江西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一部具有较强指导性、操作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地方法规《江西省消防条例》。此外, 我们还促请政府或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定》、《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整改办法》、《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规定》、《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实施意见》、《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管理办法》等规定办法, 逐步形成了与《消防法》相配套的、符合我省实际需要的地方消防法规体系, 为消防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提供了法律层面上的有力支撑。

(二) 推进执法队伍专业化

监督执法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 并制定出台了《消防监督执法岗位技能标准汇编》, 明确了各个执法岗位所应具备的技能素质, 每年全省都会组织执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 提高监督人员学习业务积极性。针对派出所民警, 实行消防监督人员分片指导、派出所民警跟班轮训等机制。积极推动各地公安机关将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纳入派出所工作考核、等级评定内容。针对合同制消防员, 按照“科学定岗、合理分配、辅助执法”的原则, 将消防文员划分为基础工作、辅助执法、宣教培训三类, 明确了合同制消防员的工作职责, 做到“定职、定岗、定人”。

(三) 实行执法服务标准化

一是明确执法制度。结合实际对部局原有5大机制34项执法制度重新整合和细化, 修订为5大机制38项执法制度, 有效解决了执法依据问题。二是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出台了《消防监督执法岗位职责汇编》, 对支队、大队两级涉及消防执法的28个岗位, 分别明确了工作职责, 确定了工作范围。三是明确执法程序。制定出台了《消防监督执法手册》, 对消防行政许可、备案抽查、火灾事故调查、消防刑事案件办理等逐一明确了各个执法环节的运行流程和时限要求, 量化每个步骤的法定要件。四是明确设置标准。在软件上, 确立7大类20项消防法律文书标准, 并制作了各类执法档案范本;在硬件上, 统一了执法场所建设标准, 形成了“三区八室”设置格局, 有效改善了监督执法办公办案条件, 提高了办事效率。

(四) 推进执法监督常态化

一是坚持“两公开”制度。在公开警务信息方面, 公开办事依据、要求、程序、时限、结果及人员职责、监督制度。在公开述职述廉方面, 每年定期组织执法监督人员向社会各界群众代表述职述廉, 并接受群众民主测评, 测评结果纳入个人执法档案。二是拓宽监督渠道。落实执法听证、电话回访、聘请执法廉政监督员、群众满意度调查、执法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 多渠道接受监督。三是发挥纪检督察作用。在办事窗口、询问室、信访接待室、听证室安装了音视频监控系统, 对执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在公安网“消防监督管理系统”中设置纪委浏览账号, 同时在互联网设立廉政举报电话和群众信箱, 加强对消防监督执法廉政建设的监督、指导和检查。

三、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思考

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 必须按照十八大精神要求, 在着力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下功夫, 强化理念更新、方式更新、管理更新和机制更新, 不断促进执法公正, 缩小消防执法工作与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的差距。

(一) 更新执法理念

首先, 树立人本理念。牢固树立消防执法权力来源于人民、归属于人民、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 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尊重执法相对人的人格尊严, 坚决纠正粗暴执法, 坚决克服简单执法, 使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其次, 树立服务理念。要站在群众立场上执法。努力实现变权力集中为权力分散、变封闭执法为透明操作、变强制管理为指导服务、变刚性执法为温情执法、变单一化执法为多元化执法、变别人上门求助为消防主动登门服务六个转变, 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互动。第三, 树立民主理念。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必须带着强烈的民主意识, 关注民生、倾听民意、洞察民情, 对执法行为实行过程公开、方法透明, 便于社会单位、个人参与执行和接受监督, 从而争取社会群众成为火灾防控的支持者、参与者。

(二) 更新执法方式

充分运用消防监督技术装备。要像重视灭火救援装备一样, 重视消防监督技术装备的配备工作。配齐消防监督检查箱、火灾调查勘查箱、消防产品现场检测箱、消防产品身份证检查仪器等技术装备, 提高消防执法的科技含量, 告别只靠眼看、手摸的监督检查方式。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行网上执法, 所有消防监督业务从受理、分工、承办、审核到签发都以网上流转为准, 杜绝“体外循环”和“随意执法”现象。依托互联网“消防服务平台”中消防监督业务受理、消防业务网上咨询、社会单位消防管理、消防知识技能培训等服务平台, 实现社会单位与消防机构之间信息互动, 更好地提供消防便民服务。充分发挥消防服务窗口作用。在流程、时限上挖掘潜力, 强化现场主动服务、“一次性”告知服务、限时办理服务, 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 缩短审批时限, 减少中间环节, 全面实现消防执法服务便捷。

(三) 更新执法管理

实现执法制度精细化。针对一些执法环节缺少具体规定, 或者有规定但比较原则、精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要从易产生问题环节、新兴领域和存在制度空白等方面入手, 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制度, 特别要针对当前执法活动中容易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 抓紧制定出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的执法细则, 从源头上封堵执法随意性, 为基层执法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制保障。实现服务标准精细化。明确消防监督执法各项活动应当达到的具体标准, 包括统一的立案和裁量标准, 规范的语言、动作标准, 窗口单位服务群众的标准, 等等, 解决好“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力争使每名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只要严格按照定式标准去做, 消防监督执法质量就能达到基本合格的水平。实现工作流程精细化。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依法确定监督抽查、行政许可、火灾事故调查等每一项消防监督执法活动应当遵循的工作流程, 做到任何一个法定步骤缺失, 下一个步骤就无法进行;任何一个步骤不合法、不合格, 执法活动就此停止。

(四) 更新执法机制

综合执法规范化 篇10

关键词:消防法制,执法规范,建设对策

近年来, 我国出频频出现重大火灾事故, 其中部分事故是由执法不严所造成的, 导致了大量的财产损失与人身危害。故而, 加强对消防法制的改善, 促进执法的规范化, 是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率,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就围绕该问题做详细分析与探讨。

一、完善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的意义分析

(一) 通过完善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 能够帮助解决各类社会矛盾。

新时期背景下, 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服务是消防工作的主旨所在, 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以保护社会大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 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 在我国民主法制进程与建设步伐持续加快的背景下, 消防工作会受到各个方面的监督与控制。解决在基础层面出现的问题对于缓解并控制各类社会矛盾而言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 通过完善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 能够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

在新时期经济制度背景之下, 针对消防工作的监管若仅仅停留在管理层面, 是难以解决根本性问题的。在《消防法》近年来不断修订与改善中, 消防工作的开展也应当根据法律要求而做出适当的调整, 促进执法工作向着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发展, 以促进消防执法的持续进行。

二、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一) 虽然我国自2008年开始已经展开了针对《消防法》的修订进程, 但在消防工作的开展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法规条款上还存在非常大的漏洞。同时, 消防工作人员在问询违法者或单位责任人时, 往往有证据不足的情况, 但这一问题并未引起重视, 惩处上存在单一、偏差的问题, 同时也没有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要求。

(二) 公安部门依法对消防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但执法工作人员自身在法律素质上表现有明显的欠缺, 对法律实体的概念知之甚少, 且对法规要求的消防工作程序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 导致消防工作的进行受到不良影响。除此以外, 消防单位执法人员在提供法律咨询, 指导消除火灾隐患方面不够主动, 对群众举报不按时处理, 结果最终影响消防工作的实施, 破坏警民之间的关系。

三、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对策分析

(一) 需要摆正执法思想, 忠实践行, 为民执法。

对员工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公安消防机构以及执法人员必须重视的基础性工作。积极、正面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够促进消防人员摆正执法思想, 忠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消防中所涉及到的抢险救援、突发性事件处置, 以及防火灭火等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有密切联系。公安消防机构必须要从忠实履行“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高度。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消防执法工作的根本标准, 改进和规范消防执法行为, 自觉坚持“权利与责任挂钩, 与利益脱钩”的原则, 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自觉地为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积极努力地工作。

(二) 需要加强立法建设, 完善消防法规体系。

消防法制工作的开展必须有法可依, 有据可循。当前我国已形成并推行的消防相关法规包括《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消防法》等。工作人员必须对这些法规中所涉及到的与消防安全工作相关的条款、文件进行梳理, 整理消防执法中所需要遵循的内容与要点。同时, 在消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 一些法规中的条款已经比较陈旧, 故消防部门需要积极与有关部门联合, 抓紧对这些条款的废除或修改工作。与此同时, 在消防法规中, 需要出台与其配套的中介组织准入标准, 完善自由裁量标准, 促进执法制度建设的强化, 保障执法人员能够有效的行驶职能权利, 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

(三) 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与工作水平。

从提高执法人员执法素质的角度上来说, 需要以教育培训为着眼点, 通过组织研讨会或培训班的方式, 在培训法规中完善相关技术内容, 提高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同时引入岗前培训的工作制度, 要求工作人员经过岗前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持证上岗。从提高执法人员工作水平的角度上来说, 可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1.需要完善消防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按照主管负责、审批负责以及承办负责的基本原则, 对消防行政执法责任进行分解, 确定执法工作的缺陷, 明确执法责任, 使整个执法程序更加的公开;2.需要落实警务工作的公开制度。向社会大众公开投诉电话以及办事程序, 聘请廉政执法监督员, 定期向其征求意见,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阶段管理, 确保执法人员能够严格依法, 履行相关工作职责。

四、结语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消防工作已经受到了各方人员的重视。消防工作方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但在此项工作中也开始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 是不能够被忽视的。本研究中探讨分析了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主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对策, 认为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 同时通过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水平的方式, 进一步促进消防安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肇瑜, 吴大洪.谈如何从训练秩序助推执勤规范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 (02) .

[2]宋红.强化责任加快消防执法规范化进程[J].法制与社会.2014, (26) .

[3]孙旭莉.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4, (10) .

综合执法规范化 篇11

关键词:统一业务应用系统 系统配置 督促指导 检察改革

最高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工作全局,从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增强法律监督能力和执法公信力的认识高度,组织研发了全国统一的业务应用系统,于2013年底在全国范围内上线运行。系统运行两年来,一线办案人员对它从陌生到熟悉,从不理解到离不开,应用系统强大的办案、监督、查询、统计等功能给案件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太原市两级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部门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平台,认真钻研、挖掘功能,充分发挥了案件集中管理的横向监督管理作用,以期达到以统一促规范的目的。

一、完善系统配置,服务业务办案需要

太原市两级检察机关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上级院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完善系统配置,使系统配置与业务办案工作不断相适应。

一是重新设置文书最低审批层级。统一业务系统只设置了最低审批权限,有些办案单位不假思索的“就软件办案”,软件配置文书最低审批到哪一级,就审批到哪一级,没有考虑审批层级的合法性限制、合规性限制,一些由检察长、副检察长审批更加合适的文书仅由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就发出,在没有实行主任检察官负责制的情况下,有失办案的严肃性。我们立足办案规范,根据《太原市检察机关办案流程监督管理制度》,对主要业务条线的近千份文书重新设置了审批层级,提高了强制措施、侦查手段、诉讼结论等文书的最低审批层级,并通过系统控制加以设置,避免了执法行为的随意性。

二是在本地库增加文书。为使办案更加规范、便捷,系统适用性更强,我们在请示省检察院同意后,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本院库增加《便函》、《听取律师意见笔录》等工作文书,还增加了《卷内目录》、《备考表》便于统一规范装订案卷。同时,我们严格管理控制本院文书库内容的增加,严禁基层院自行随意增加文书,系统内文书不能满足需求时,要向市院报告,经市院案管部门评估确需增加的,报院领导批准并经省检察院同意后在全市统一增加,保证了全市业务系统的一致性。

三是将同一业务部门的同类文书设置为联合要号。统一业务系统中有些文书分类较细,比如有三种《不起诉决定书》、两种《立案监督商情函》等,我们均重新设置为联合要号,使得对外文书更加严谨。

四是依据《执法规范》,结合办案实际,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案管部门作为统一业务系统应用的牵头部门,又被赋予了广泛的监督权限,有条件有能力发现系统的不足。我市案管部门积极发现问题、汇总问题、上报问题,推进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科学性。比如初查流程中《中止初查审批表》审批入卷后并不能中止初查期限;自侦案件技侦措施使用审批,县区级检察院需要申请市级院决定,系统内既有申请文书也有决定的文书,但是无法在县区院和市级院之间流转,市级院也无法直接在系统内创建决定文书,只能在系统外手工制作文书后送达公安机关。这些不足,或使得办案的全貌无法在统一业务系统中体现,或使得电子卷宗不够完整。针对此类问题,我院案管部门在指导业务部门应用的同时,深入学习琢磨、反复研究《执法基本工作规范》和《系统操作指南》,向上级院提出修改申请。

二、加强督促指导,充分发挥系统功能

太原市两级检察机关力求通过加强督促指导,促进系统规范运行,充分发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在程序控制、实时监督、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强大功能。

(一)加强培训指导,规范业务运行

虽然上级检察机关在各业务条线都吸纳了业务骨干作为系统应用人才,但我们发现案管部门对系统的掌握了解程度是其他业务部门无法比拟的。我市案管部门自加压力,主动承担对各条线业务的培训指导任务。一是在历次系统升级过程中,案管部门先行主动学习升级内容,将需要强调规范的、容易出错的、升级的重点问题汇总归纳,在内网醒目位置发布《关于对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运行中几个问题的强调说明》,供大家学习;二是将日常工作中发现需要及时纠正的问题通过短信平台向两级院全面发送,承办人可第一时间知晓,并在工作中杜绝同类问题的发生;三是组织重点部门集中培训,如专门针对操作薄弱的自侦部门人员进行了培训。

(二)严格管理,控制无效案件

为保障统一业务系统的权威性、严肃性,我们严格控制管理系统内案件的删除。对基层院层报省院需要删除的案件,市院案管部门把好第一关,认真审查每一起报删案件的原因,分析有无补救措施,不是必须删除的,退回基层院继续办理。因操作失误,案件删除量居多的,予以通报批评。

(三)构筑四道防线,竖起监督屏障

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案管办主任王晋提出“三分应用七分管理”,要求案管部门带头监管,通过监督切实纠正一些办案中的不规范行为,避免“狼来了”,使系统的监督管理作用得以体现,真正帮助每位办案人员做到“严格执法,规范办案”。我市依托应用平台,以四道防线层层设防,形成各层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监督格局。一为案件管理部门实时动态监督,筑起第一道防线。案管人员被授予不同业务条线的查询、监控权限,案管流程监督员对案件进行“在线、实时、动态”管理,监督各个办案节点,最大限度发挥监督作用;二为业务部门纵向流程监控,筑起第二道防线。将流程监控功能设置在案件每一审批环节的各级审批人,即部门负责人、分管检察长、检察长,各级审批人不仅是案件实体的审批人,还是案件程序、文书使用、操作流程的监督管理人;三为发挥统计职能专项监督,筑起第三道防线。通过业务常项指标反查、报表数据信息反查、报表登记卡专项检测功能发现案卡信息填录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排查纠正;四为发挥用印管理的特殊监督作用,筑起第四道防线。用印管理部门根据案管中心的要求,对法律文书一律予以网上用印,系统出现故障等特殊情况下,向案管中心核实并经案管中心同意才可给纸质文书加盖院印。

我市还探索建立配套监督实施制度,对监督者提出要求,使监督者主动去监督。太原市杏花岭区检察院检委会会议通过了《流程监控实施办法(试行)》,要求领导带头,制定了检察长月巡查、分管领导半月巡查、业务部门流程监管员周巡查、案件管理部门流程监管员日巡查制度,定期通报监督情况,随时纠正办案过程中的问题,监督效果明显。

(四)网上网下互补,促进专项监督

对辩护与代理接待、法律文书制作、扣押款物管理等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或进行案件评查、精品案件评审时,我们实地查看核对与网上巡查相结合,两方面互为补充,能真实地查看到案件的办理过程情况。如案件评查时,我们在评阅物理案卷的同时,对统一系统中网上文书、办案节点、送案管理、信息填录、流程监控等使用操作同步进行评查,做到案件网上、网下全面评查;再如对涉案款物管理的专项检查,案管人员在网上逐案查看库内款物保管现状、数量,法律手续、文书内容,再通过现场查看核实比对,发现法律文书不齐备、没有登记入库、文书中没表明涉案款物处理情况等问题现场指出予以纠正。

(五)运用统计平台,提供决策服务

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办案的辅助软件,而是检察业务的“大脑中枢”。我们将“大脑”中的信息提炼总结,分析原因,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利用系统统计平台资源,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太原市检察院案管中心每季度编撰《太原检察业务分析》,对各项业务数据,运行态势等都用图表数据形式列出,清晰直观,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预警或建议,为领导决策、指导检察工作,提供了及时、有力的参考,更大限度的发挥了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价值。

三、服务检察改革,提升系统应用能力

(一)探索主办检察官负责制在统一业务系统中的应用

2014年山西省院将太原市院确定为检察机关介入命案侦查办案机制试点单位。我们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探索,推动这一机制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中顺利流转。

1.在统一业务系统中完善主办检察官负责制的设置。根据太原市院《命案办理工作规定(试行)》,主办检察官是命案主办的第一责任人,对所办命案终身负责。要求从命案现场介入到案件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全程办理。我们打破了上下级别的限制,在统一业务系统中两级院侦监、公诉部门组织结构中增加了命案主办检察官的名字,分别授予五名主办检察官相应的办案权限。主办检察官可以分别登录基层院和市院系统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和审查起诉案件,在统一业务系统中完成对命案的“一条龙”办理。

2.在统一业务系统中重点突出主办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探索对现有案件流转、审批模式的突破,在保障有效监督的前提下,更多突出主办检察官的办案主体地位。案管中心受理案件后,直接网上分流至主办检察官;在案件审批方面体现在简化审批程序,主办检察官在基层院办理审查逮捕命案,提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意见后,直接报该基层院检察长或提请检委会讨论决定,在市院办理审查起诉命案,提出审查意见后,直接报分管副检察长、检察长或提请检委会决定,减少了网上的审批层级,更加突出了主办检察官的主体地位。

3.在统一业务系统中合理设定权责,做到权责统一。主办检察官办理命案除不批捕、不起诉、变更强制措施等事项须报检察长或检委会决定外,其他办理事项均由主办检察官自主决定。为此,我们利用统一系统的管理优势,在系统配置过程中划定了主办检察官的自主决定权,增强了主办检察官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发挥系统涉案财务管理功能延伸管理触角

太原市两级院案管部门从2014年7月开始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监督管理涉案财物工作,建立了“四个统一”的涉案财物工作管理模式。

1.统一规范涉案财物账目管理模式。根据涉案财物在自侦、公诉、案管、财务的流转程序,全市两级院统一实行涉案财物账目“一总三分”的管理模式,即案件管理中心依托统一业务系统设立总台帐,自侦、公诉、财务分别设立各自的分账,统一总账与分账的填录内容,逐案填写,每月核对。

2.统一规范涉案财物受理流程。我们封锁了各部门在统一系统自行登记受理涉案财物的入口,要求所有涉案财物必须经案管部门登记录入统一业务系统。根据法律规定和统一系统的流程设计,结合我市办案实际,规划了涉案财物业务受理流程图,各部门在受理时要严格按照流程示意图操作,未按流程操作的,纠正后才能予以受理。如案管部门在接收自侦案件扣押的财物时,自侦部门需提供立案决定书、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及缴款凭证等,案管部门在统一业务系统登记录入后方可拟制涉案财物入库清单。同时,我们在受理过程中,严把受理关,对于文书上内容不全、未将手工填写有内容的文书上传到办案系统的,我们都将在其规范后再予受理。如财务部门在受理涉案款物入账时必须有案管部门的签字、盖章的入库清单,方能提供帐号并出具收款收据。通过严把涉案财物受理关、规范涉案财物受理,第一时间避免和纠正了涉案财物管理不规范的情形。

3.统一规范涉案财物处理流程。与受理涉案财物流程相对应,我们规划了自侦、公诉、案管和财务等部门处理涉案财物流程图,各部门在处理时要严格按照流程示意图操作,未按流程操作的应当在规范后再予以办理。如公诉部门在判决生效后,应及时对涉案财物进行处理,拟制涉案财物处理意见表并经检察长审批后到案管部门办理出库手续,并由公诉部门案件承办人与案管部门涉案财物管理员签字,会同财务人员一同处理,未按上述相关程序办理的,案管部门或财务部门都可以要求其纠正后予以办理。同时,我们对一些重特大案件,在案件接收和处理过程中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保证涉案财物的无缝对接。通过严把涉案财物处理关,避免了瑕疵程序的出现。

4.统一规范涉案财物文书卷宗管理。统一业务系统的应用,使得具有管理权限的领导能够看到分散在自侦、公诉等部门的相关法律文书,但查阅起来还是不能一目了然。涉案财物管理人员作为一线工作人员,一般不具备高级权限仍然看不到相关文书,管理头绪杂多。案管部门统一涉案财物工作后,我市两级院实行涉案财物卷宗化管理,要求侦查环节、审查起诉环节、审判环节、处理环节所有流转过程中涉及的文书及财务凭证均移送案件管理部门,案管部门管理员按照统一装订顺利装订归档,一案一卷,整齐清晰,从而实现了涉案财物规范化管理。

综合执法规范化 篇12

关键词:消防法,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单位和公民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对消防法制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执法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需要,必须尽快改进和加强消防行政执法工作,以适应新时期消防行政执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因消防行政执法缺位或存在久拖不改的重大火灾隐患而造成群死群伤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有些消防行政执法人员还因知法犯法、执法缺位而被追究刑事法律责任。改进和加强消防行政执法工作,不仅可以规范消防执法行为,有效杜绝执法人员失职渎职,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而且可以改善消防行政执法环境,保持火灾形势稳定,保障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1 加强消防立法编纂、完善消防法规体系

有法可依是搞好消防法治工作的前提。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以《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等法律为依据,认真梳理现行消防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对需要废止或修改的规范性文件应及时组织清理,并尽快废止或修改,对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需要废止和修改的,应主动与其联系抓紧进行废止或修改工作;对消防法律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需要废止或修改的,应抓紧提出意见报有关部门按程序办理。特别是那些基于部门利益而制定的限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或没有法律规定额外附加当事人义务的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必须尽快予以清理。对新修订的《消防法》配套规章公安部第30号、37号、39号、73号令应抓紧进行修订,并且出台与新《消防法》配套的有关中介组织、自由裁量标准以及国务院“消防实施条例”等规章。通过对有关消防法律法规的清理、修改和制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消防法规体系和执法制度建设,保障公安消防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合法有效地行使职权,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 端正执法思想、忠实践行为民执法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及其执法人员端正执法思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观念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无论是防火灭火、抢险救援、处置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公安消防机构必须要从忠实履行“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高度,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消防执法工作的根本标准,改进和规范消防执法行为,自觉坚持“权利与责任挂钩、与利益脱钩”的原则,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自觉地为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积极努力地工作。

3 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消防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和质量,取决于执法人员对法律规范认知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当前消防警力严重不足与繁重的工作任务的矛盾日益突出,消防行政执法中暴露的执法不当、执法违法、以情代法、以权谋私等问题越来越多,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消防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率。

一是各级公安消防机构的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学法,增强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组织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以实际行动带动消防执法人员自觉学法、严格执法和守法,争做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模范。

二是强化对消防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采取各种形式强化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或研讨会帮助消防执法人员学好、学深、学透法律法规,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消防执法水平,努力把公安消防部队建设成一支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队伍。

三是严格消防执法人员的岗前培训。 对于从事消防执法工作的人员必须要经过岗前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确保消防执法人员以政治强、技能精、作风正、执法廉的形象执法,从而促进各项消防工作的落实。

4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消防行政执法

所有权力都必须要接受监督和制约,权力失去监督制约必然导致腐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监督权力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因此,健全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加强:

一是建立健全消防行政执法责任制。 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把消防行政执法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消防执法单位和岗位,贯穿于各项消防行政执法工作中,使消防行政执法权限确定化,消防执法责任明晰化,消防执法程序公开化,消防执法行为规范化。

二是严格执行依法行政例会制度(定期分析研究消防行政执法工作)、集体议案制度(对重大火灾隐患及其整改限期的确定,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举办等消防行政执法工作中的重大决策,组织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和监督人员集体讨论决定)、法律审核制度(制发消防规范性文件和受理消防行政审批、处罚等事项,必须经消防法制机构或专兼职法制人员进行审核,否则领导不予签发)、两人以上执法制度(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验收、消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调查等消防行政执法行为必须由两人以上共同实施)、内部执法层级监督检查制度(上级公安消防机构应定期对下级公安消防机构的执法情况和执行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随机督查制度和热点岗位人员轮岗交流制度。

三是推行消防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消防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个案监督或考核评议中发现的消防执法不当、消防执法违法等问题,以及造成赔偿、行政败诉或经行政复议被撤销的消防行政案件等,要通过倒查、认真分析,找出原因予以纠正,发现有执法过错的要严格依照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决不姑息。

四是深化警务公开工作。 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公开办事程序、时限,公布廉政建设规定,聘请社会消防执法廉政监督员,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征询意见,自觉接受国家权力机关、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督。通过强化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切实规范消防行政执法,确保严格依法履行职责。

5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公正、文明、廉洁、高效执法

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依法治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公共消防安全的现实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消防执法热切期盼的具体行动,是实现公正、文明、廉洁、高效执法的重要手段。消防执法工作要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和公共服务的新期待,重点解决消防执法中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推进阳光执法,抓住消防执法的关键环节,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和工作流程,在抓好示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是要建立执法标准体系。从执法证据、执法程序、法律适用、自由裁量、文书档案等方面建立消防执法标准体系,对消防执法工作进行细化、量化,使其具有强有力的可操作性,保证执法过错最小化,切实提高监督执法质量。

二是要完善执法制度。 实行执法主责人制度,防止不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火灾隐患排查制度,实行“会诊式”检查、风险比例抽查、“错时制”检查、全面普查制度,切实将警力部署到火灾风险大的场所。建立防消联勤制度,提高警力利用效能。实行多警联动制度,保证公安派出所落实消防监督职能,防止火灾隐患的失控漏管,实现执法效益最大化。

三是要构建信息网络技术平台。 通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执法流程网络化、无线移动执法实时化、业务受理远程化、执法信息数字化,进一步提升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水平。

四是要强化廉政监督。 要落实警务公开、网上督察、举报投诉、执法评议、征询单位意见等廉政措施,建立执法人员廉政勤政档案,促进廉洁、公正执法。

五是要拓宽服务领域。 实行业务集中受理“一站式”透明服务,对群众申报办理的事项做到“一次告知,二次办理”,要让群众少跑路。对重点工程开辟“绿色通道”,与有关部门建立快速审批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做到特事特办,实现执法效率最大化。通过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真正实现公正、文明、廉洁、高效的消防执法。

6完善消防执法长效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党的十七大对依法治国和政法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同志强调指出“要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全面加强、深入推进公安法制建设”。对照人民群众对消防执法工作的新期待和消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公安部消防局结合执法工作实际,经过多次研究、反复征求基层单位意见,于2008年3月制定出台了消防执法五项机制和34项制度,建立健全了消防执法责任、执法制约、执法便民服务、执法考评和监督、执法保障等长效机制,明确了消防执法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抓住当前消防执法工作的关键问题,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消防执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贯彻落实好公安部消防局提出的执法机制和制度,笔者结

合多年执法工作实践谈几点意见。

一是完善消防执法责任机制。 要划分事权,明晰职责,明确各级执法部门、执法岗位的工作职责,规范消防监督检查、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火灾事故调查、消防产品监督等各项执法业务,着力解决执法业务层级职责范围不明、标准不一的问题,杜绝多头监管、失控漏管现象。要进一步完善以单位行政主官为本级执法第一责任人的逐级执法责任制,明晰承办人、审核人、审批人、技术复核人、主责人、协办人、委托授权人等各类执法角色在执法过程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要进一步规范内部审批责任制,继续坚持“三个分离”、“三级把关、四级负责”制度,不断完善集体议案、重大审批事项会审、专家论证等制度,明确集体决策的范围、内容、程序和要求,真正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切实提升基层单位的执法责任能力。

二是完善消防执法制约机制。 要突出重点,规范运作,进一步规范消防行政许可集中受理制度,坚持一个窗口对外,严把消防行政许可业务的进口和出口关。强力推进消防监督网上执法,所有消防执法工作必须全部在网上运行,杜绝消防监督执法“双轨运行”、“体外循环”。在消防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火灾事故调查等执法活动中全面推行消防执法理由告知制度,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增强消防执法透明度,有效减少涉法信访和行政复议、诉讼案件。要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运用,完善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阶次适用标准,细化消防验收、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执法时限把握等方面自由裁量的要求,从源头上降低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风险,从制度上堵塞以权谋私的漏洞。

三是完善消防执法服务机制。 要拓展渠道,明确标准,建立民意引领消防工作机制,拓展定期座谈、走访单位、信访接待、问卷调查、网络对话、举报信箱、投诉电话、网上评警等民意征集渠道,广泛倾听群众意见。消防总队每年、支队每半年、大队每季度要召开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社会单位等参加的座谈会,及时了解群众的期待和要求。各级消防机构军政主官要主动约见信访当事人,倾听他们的反映和诉求。要强力推行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明确消防技术服务、消防绿色通道、消防互联网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四是完善消防执法监督和执法考评机制。 要规范程序,进一步整合法制、纪检、督察、政工力量,通过建立定期网上执法监督、日常消防执法督察、消防执法复查、消防执法跟踪调查及回访、消防执法举报投诉案件查处等制度,强化事前预防、事中和事后监督,规范消防执法监督工作的程序和要求,构建严密化、经常化、规范化的消防执法监督模式,使消防执法工作时时处于严密监督之中。要进一步完善消防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执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每月自查、每季案卷评比、半年执法检查、年度执法质量考核制度,消防执法监督和日常执法质量考核情况要直接与执法单位、执法人员执法考评、评先评优挂钩,真正实现执法质量考评的动态化和科学化管理。

上一篇:公用行业下一篇:补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