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参照系

2024-06-04

教学的参照系(精选10篇)

教学的参照系 篇1

通过查阅资料和对从事基础护理教学的不同级别、不同职称教师的调查和访问,在铺床法实施准备大单、被套折叠技术实验课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主、进行观察的教学手段,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学生不能从教师那里学到完整的知识。往往出现教师示范后,学生不能立即模仿,进行有效的练习,而要经过教师反复的示范,学生才能逐步地找到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1]。根据当前铺床法教学的课时数、方法和效果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实际情况,有必要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更好地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笔者结合观察法,对参照物法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以达到节省时间及人力资源、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自2009年3月开设铺床操作课,我院护理专业07级护理专业学生,8个班级,共400人。把400人按照顺序编号,抽出100人。抽取方法为单纯随机抽样,等分为100段,每段4人,再从随机数字表上,任意指定第6行、第7、8列数字为64,向右查100个数字,依次录于研究对象号分段下,再以4分别除各随机数字得相应的余数,确定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确定后,再随机把100名学生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名单只有设计此次实验的老师掌握),查随机数字表,随机指定18行、13列一个数字,无论是奇数或是偶数,第一个数字为实验组,其他为对照组。18行、13列数字为1,是奇数,那么100名学生中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因对照组比实验组多出4名学生,须把对照组抽出2名学生分配到实验组。做法是把对照组学生按顺序编号01~52。等分为2段,每段26人,再从随机数字表上任意指定第15行、23、24列数字47起向右查2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的学生被分配到实验组[2]。实验场地设在基础护理实验室;有10套铺床用物(床、床旁桌、床旁椅、床垫、床褥、棉被、被套、枕芯及枕套),秒表[3]。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参照物法教授铺床前折叠物品,对照组采用观察法教授铺床前折叠物品。

观察法教学过程:示范-观察、总结-练习。参照物法教学过程:描述-示范-记忆-练习。观察法是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以往经验,将用物折叠好,让学生观察,为什么要如此折叠,怎么样折叠及放置才是对的,然后让学生去分析,并理解。两种教法的不同之处:观察法不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操作过程,在教师示范后,学生不能马上投入练习,因为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进行操作,需要教师重复示范,从中总结规律性的内容,这样一来,耗费在用物准备阶段的时间很长,而且学生掌握折叠用物的程度也有快、有慢,学生学习的进度受到影响[4];参照物法在操作前,教师将操作顺序用文字的形式写在黑板上,给学生讲解,再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记忆,或是现场一边用语言描述操作过程,同时演示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记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记忆几个折叠顺序,然后实地练习,几分钟之内学生即可掌握折叠要领,达到了知、行、意的统一,这样一来,便于教师群体指导学生的操作,节省时间。参照物法折叠大单、被套法介绍:首先,设定参照物。铺床法操作规定,操作动作的开始与结束均在病床床头的右侧(患者躺卧时右侧)。因此,折叠物品也选定“床”为参照物,要求操作者站在床头的右侧[5]。甲操作员为主操作者,乙操作员配合甲折叠物品。首先设定以床作为参照物(有无实物均可)。甲操作员站在床头的右侧,乙操作员站在床尾。甲、乙二人面对面站好,二人分别抓住大单两角将大单正面向上纵向展开(大单上印有医院名称字样时,以乙正向识别为准)。第一步左至右纵折:甲将左手握住的大单交入右手,乙将其右手的大单交入左手(乙随着甲进行操作即可)。第二步右至左纵折:甲再将右手握住的大单交入左手,乙随着甲折叠的方向将左手中的大单交入右手,两次折叠边缘均对齐。第三步返折大单头端:甲将大单头端向上返折20 cm。第四步床尾至床头对折大单2次:首先乙将手中的大单交给甲,乙接着握住对折好的中缝,再次交给甲。两次对折时折叠边缘均对齐。被套折叠的方法介绍,第一步右至左纵折:甲将右手握住的被套交入左手,乙将其左手的被套交入右手(乙随着甲进行操作即可)。第二步左至右纵折:甲再将左手握住的被套交入右手,乙随着甲折叠的方向将右手中的被套交入左手,两次折叠边缘均对齐。第三步床尾至床头对折被套2次:首先乙将手中的被套交给甲,乙接着握住对折好的中缝,再次交给甲。两次对折时折叠边缘均对齐。折叠好的大单和被套均由甲持着对折端由远及近放妥。

2 结果

2.1 两种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折叠技术的影响和分析

操作技术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其进行考核,表1为两组别学生技能考核结果对照表。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教学时数下,实验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正确率为92%,对照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正确率为76%。实验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正确率集中优势好于对照组。因此,可知实验组学生掌握折叠技术操作程度好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的参照物法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

2.2 两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所需时间对照分析

实验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所用平均时间为7.24 min;对照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所用平均时间为9.96 min,同样达到终末评价学生达成度,所用平均时间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差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因此,可认为参照物法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种教法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的次数

10 min内运用“参照物法”教师对学生群体语言性指导5次,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观察法”指导13次。从此组数据结果看出,参照物法教师指导的次数少于观察法。因此,参照物法有利于教师对折叠技术的讲授、示范与指导,节省人力和时间。

3结论

铺床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考核临床护士基本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基础护理操作,铺床列为结课考试中的必考内容,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铺床课显得尤为重要,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采取参照物法实施铺床实训教学,对100名学生一个周期的实验性研究,实验组学生操作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学生操作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从上述两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参照物法应用于铺床教学优于惯用法,对临床教学具有指导意义。2009年3月至今,对所有开设铺床实验课的班级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及学生均受益。参照物法进行折叠物品的操作,不受场地及学生人数的限制,一位教师即可完成此项技术的讲授与示范,简单易行[6]。由此可见新教学方法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使用效度,对教师及学生都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可以在教学中推广运用。参照物法是在观察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出来的,是对观察法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参照物法在某些方面还具有局限性,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对新方法的教授、示范能力有关,学生的参与度与配合度也严重影响实验的结果。有效地组织学生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度的刺激,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摘要:目的 通过参照物法实施铺床教学方法的研究,补充和完善护理学基础教材中此项操作内容,在教学环节中提高时效,节约人力资源。方法 设立实验组,运用“参照物法”准备铺床用物;设立对照组运用“观察法”,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对照实验性研究。结果 在相同的教学时数下,实验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正确率为92%,对照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正确率为76%。实验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所用平均时间为7.24 min;对照组学生完成正确操作所用平均时间为9.96 min,同样达到终末评价学生达成度,所用平均时间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in内运用“参照物法”教师对学生群体语言性指导5次,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观察法”指导13次。结论 参照物法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有利于教师对折叠技术的讲授、示范与指导,节省人力和时间。

关键词:参照物,折叠技术,实训,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杜秀东,王大雪.以完整法为主的跳远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5(9):89.

[2]杨树勤.卫生统计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5-56.

[3]刘登蕉.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14.

[4]郑修霞.当代教育学理论与护理教育[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09-110.

[5]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2-105.

[6]邵阿末.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0-93.

互为参照系的中国和印度 篇2

@扬石帆:人口多,发展中,地域大,印度和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发展转型的思考决策,可以相互借鉴。

@yzj121:我们对印度确实知之甚少,很多人可能只限瑜伽、电影、咖喱,和爬满人的火车。那么,印度了解我们吗?

@千层椒盐馍:原来真的有这么多贫民窟。文章里说,孟买有2000多个,2500万人过半住在贫民窟。这是印度的难题,如果解决不好,快速发展无从谈起。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这几年因征地引起纠纷不少,甚至发生冲突。但像昆明晋宁这样的惨剧还是少见。产业转型后,农民在土地创造的经济效益,早已高出单一征地赔偿许多,这是政府应该考虑到的,而不能再用粗暴的方式对待问题,这样下去,只能摊薄官民间的信任。 (曾利)

记者手记

互为参照系的中国和印度

在印度的最后一天,我走出新德里机场附近的宾馆去找晚饭吃。刚走出巷口,就感觉陷入一种“万劫不复”的境地。

耳朵被各种声音灌满:老旧发动机的轰鸣、车辆急刹时的摩擦声,所有的车辆都在卖力地发出长短不一的喇叭声,混合着周遭商店招揽客人的大功率音响扩散出的欢快音乐

即使有严重的鼻炎,我也能感受到种种强烈的嗅觉刺激:大街上新鲜牛粪的腥臊、破烂起伏的路面下涌上来的下水管道的恶臭、不知从哪飘过来的咖喱味

我无法在这样的环境里多待一分钟,只想赶紧逃离,回到中国。

走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看到一切秩序井然,突然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这是一种巨大反差带来的幻灭感,究竟哪边是现实,哪边才是梦境。

直到有一天,我回归熟悉的人群和生活节奏,在地铁里,看到身边一个个忙碌穿梭的身影、一张张冰冷疲惫的表情,又开始想念那个神奇的国度。

究竟做印度人好,还是做中国人好,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直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同样让《印度教徒报》常驻北京的女记者帕拉维·艾亚尔花了5年时间在中国寻找答案。

“如果出身貧寒,我就愿意在中国碰碰运气中国给我向上跨越社会经济阶层的机会相对要大。换句话说,如果出身贫困,我悲惨死去的可能性在印度比在中国要大得多。”

但她坚称自己宁愿做一个印度人,也不愿意忍受中国精神生活的单调。“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拥有异乎寻常的狡黠、市侩和聪明”

而在印度,存在更多真正的精神乐趣和自由,“在印度你可以随意享受讨论‘印度理想的本质所带来的思想上的快乐,或者享受赢得一场精彩的辩论后,肾上腺素上升所带来的兴奋感。”

也许这正是两个转型期人口大国所面临的困境的不同侧面。在印度,所有的许诺看上去都很美好,但对政客而言,实现这些许诺往往不如赢得选举来得重要。而在中国,尽管矛盾错综复杂,但政府总在尝试各种创新和实验,始终把压力保持在文火炖而非翻滚沸腾的状态。

中国和印度,就像镜子一样映照出彼此的得与失。

教学的参照系 篇3

关键词:油画教学,参照照片,创作问题,发展建议

1 油画教学中参照照片创作的优点和不足

传统的油画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这种模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创作个性的发挥。当前油画教学已进行了深入改革,教学现状也得到了有效改善,,教学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教改的趋势下,利用照片作为参照物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油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利与弊两面性,利用照片作为参照物的教学亦是如此。油画教学中参照照片创作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应用照片的经验较为贫乏、读图方式有误、对照片的依赖性较强、未找到照片的可利用性等。本文对参照照片创作的利与弊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1 参照照片创作教学的便捷性

参照照片创作的教学方式给高校师生带来了许多便利,照片创作可供创作者选择的题材内容会更多,而且照相机携带方便、读取照片信息也非常便捷。照片识读的直观性较强,人们对照片具有更加快速的浏览能力。而且照片的题材丰富多样,只要手拿相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过拍摄,将美好的一瞬间记录在彩色照片中。

1.2 学生抄袭、复制照片的错误倾向

学生在参照照片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应用照片经验贫乏、读图方式有误、对照片的依赖性较强、未找到照片的可利用性等问题,其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生筛选照片主题思想的能力较为欠缺。学生所积累的写生经验较为贫乏,阅历较少,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也不够深刻,学生对照片的依赖性较强,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创作作品主题性较差。如果一张照片的内容非常复杂就会使照片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当一张照片里既包括了树木又有房子并且面积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此时照片内容就具有不确定性,必须要对油画所表达的重点做出一定的选择,并对不重要的细节采取删掉或弱化处理 ;当一张风景照片中既有动人的光感又具有优美形式的情况下,此时必须选择一个主题思想,并对其进行重点描述,学生在面对此种挑战时往往是采取满盘吸收的态度,画面中对光感、形式、质感、空旷的心境都有描绘,油画内容不分主次,将无意义和有意义的东西全部照搬到油画的画面中去,不知道作品想要传达什么。(2)学生艺术性的加工整合能力较为欠缺。照片中的原始内容是不适合直接进行绘画的,有的照片内容过于复杂而有些内容则又过于简单,在绘画之前要先明确各部分画面的特征以及物体之间的关系,对画面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整合,但这正是学生所欠缺的,学生因自由组织画面的能力较为欠缺只能单纯模拟照片中的物体特征、形式、及颜色等内容。此外,学生画面构图失调现象较为严重,无法合理规划事物在画面中的所占比例。长此以往,学生艺术创造思维受限制、创作能力下降严重,从而失去创作教学课程的意义。

2 油画教学中参照照片创作的发展策略

2.1 油画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整合照片的能力

创作者对参照照片加工、整合能力的高低对油画作品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创作者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照片整合、加工能力,才能将来源于生活的艺术作品以更加美观、更加具有内涵的形式反映给大众。参照照片的整合能力主要包括提炼、简化、分析能力三部分。油画创作者想要准确把握作品主题就要提升对照片的简化能力,对照片进行合理的简化以此来提升画面的整体感,使作品更为简洁、深刻。在对参照照片整体把握准确的基础上,再对照片局部进行有效地突出加工,进一步明确油画的主题。学生在具备简化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培养自身的提炼能力,明确将照片哪部分内容作为作画的重点,确定油画的主题和作画思路。创作者只有正确提炼、总结和概括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才能准确反映油画作品中的意境。在油画作品创作过程中,分析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分析能力才能从过度依赖参照照片的困境中走出来,将将学生自己的思想、理念有机地渗透到作品中,在结合参照照片的基础上对油画作品的画面进行合理的取舍和增添,进一步明确油画的创作主题。

2.2 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学生的油画创作能力和对艺术的理解有所不同,在油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艺术天分及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学。通过因材施教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的发挥,提高学生的照片整合能力,并使学生的创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油画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造诣和文化修养,在油画教学中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

2.3 将作品创作与现实有机结合在一起,扩大油画教学的课堂范围

当前的油画教学,作品创作与现实社会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美术作品的创作也越来越商业化,在这一形势下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受外界影响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作品的表达效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现代油画教学来说,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非常必要的,在引导学生参照照片创作的同时还要使学生加深对现实社会的认识、理解。油画教师可以通过扩大油画教学的课堂范围,将教学延伸到室外深入到社会中,选择能够反映现实社会的照片作为参照物。此外,教师在油画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文化修养水平的培养,矫正学生的意识偏差,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3 总结

母亲的参照 篇4

整部剧充满了对岁月流逝难以置信的感喟,Serena式的人物洗手做羹汤,并且一做就是逆来顺受的30年。如果不是老迈的丈夫比老迈更为可怕的“态度冷暴力”作用,她的耐心仍不知何时告罄。扎根家庭与游戏人间,选择与个性无关,而只与境遇有关。人往往难以复制当时当地的心态,于是蓦然回首,站在此端凝望彼岸,常常觉得自己的人生轨迹充满荒谬的转折。一个女人一生的所有历练,婚姻、子女、朋友、插足、寡居,因为充满了这个时代的种种悖谬,在皮帕名下彻头彻尾地背离了苦情戏。

当我们自己不能成为参照的时候,上一辈人的命运就成为我们的参照。母亲,是每个女生的前生。无论母亲的一生在自己心目中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自己决心追随还是抗拒,潜意识里无法停止自己时时在人生相同的刻度上对照母亲的封印。望望黑板,抄抄课本,半生就这样流逝掉,似乎自己的一生,就是在复制与复制间的偶然因素作用下写就,不是母亲的人生,却总有母亲的印记。皮帕的精神困扰、药物嗜好甚至贤妻良母的生涯都受到母亲的影响。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第一反应总是归咎于所接受的传承和影响,母亲不过是替罪羔羊。皮帕一直认为自己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诅咒,于是对女儿极其疏远,这种情怀太高深莫测有悖常理,更不是不明就里的女儿所能理解,虽然伟大,却也不过是另外一种母亲影响的形式而已。

忽而就老下去了,每一代女性要面对的命题,都是从主角变成陪衬,变成最需要为人民服务的角色。皮帕失去参照,反而开始拥有自己的思维。当她结束回忆,与现实重合,其实就是扔掉参考书,开始做自己的时机。当那个必须要做的角色让她如此痛苦,生活用薇诺娜·赖德解救了她——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她终于可以摆脱负疚感,也摆脱掉生活的死局。

女主角罗宾’莱特去年与西恩·潘离婚,不知拍这部戏的时候有没有办妥,但总觉得她把那种中年人的紧张与嬉皮掌握得很好,与皮帕的破茧成蝶的轻松相当合拍;45岁的男主角基努,戏中是35岁,仍然很有说服力,文身直接让我想到《最后一个奠西干人》,这种木讷古怪不易相处的角色是他的趣味吧;美女们似乎都难以做好准备迎接衰老,反倒是这些明显变异的熟面孔让人格外觉得悲凉——于是我又不免觉得寒风萧瑟,在岁月面前,我们都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又有多少人可以特立独行?上一辈人的轨迹有上一辈人的好处,如果不是剧情眷顾,皮帕也差点绕死在人生的迷局里。

《月满轩尼诗》:汤唯的曲线归来

对于很多抱着莫名期待的观众来说,毋庸讳言,《月满轩尼诗》的最大看点在于汤唯的曲线复出。《月满轩尼诗》是女导演、香港金牌编剧岸西拍摄的第二部电影,却与她此前的编剧作品形成互为对照关系。在故事内容、节奏和气质等诸多方面,《月满轩尼诗》看似是《色·戒》彻底的反面,实则有着巧妙的对撞链接,这种联系颇有宿命气质。

汤唯这两年,去英国念书、在各地做义工,做着一些扎实的事情。她的道路与绝大多数演员不同,在中央戏剧学院学的是导演专业,却在《色·戒》中成为王佳芝,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力量。那部引发激烈争议的电影,讲的是特殊年代一种生命本真的自在,因此最后的结局如何都没那么重要,而过程则是关键。《月满轩尼诗》中汤唯饰演的爱莲则同样是孤女,寄居在舅父家,全然没有革命、汉奸等等民族大义的词汇禁锢和驱使她的行为,但就因为这样,电影中的感情轨迹才真正属于现代人的心灵线路。

就在我们庸碌繁忙的小时代中,爱情和婚嫁并不比魔窟冒险更为简单,现代都市香港的轩尼诗道上的友谊、爱情也非常纠结,而《月满轩尼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此——将一个很素常的相亲故事,营造得沟壑纵横,岸西将对人性的洞察,全部糅合在了细节的描写中:在片头举行的那场相亲聚会上,张学友所饰演的长不大的老男孩阿来和敷衍应付的爱莲,在街坊邻里间的寒暄、审视与计算中,非常的不自在,体现出难得一见的市井中的“中国风味”;爱莲的男朋友阿旭(安志杰饰)虽然没有找到挥舞的拳头和生活的智慧之间的关系,但却分明是《甜蜜蜜》中曾志伟的年轻版;《月满轩尼诗》将《亲密》中的暧昧,给了电影中的一班老戏骨,作为香港警察形象代言人的李修贤在片中摇身一变,成为一名会计,而他与阿来的母亲(鲍起静饰)之间对感情的犹豫、期待和进退,是香港电影中很少见的对于日常生活中香港老年人的描写,这种对老人情感的描写与《飞越黄昏》的悲欣交集、《天水围的日与夜》的平淡无奇,以及《女人四十》的质朴自然相比,略显热烈和夸张……

教学的参照系 篇5

1 听力理解的三个阶段

1.1 信息理解阶段

图式理论认为听力理解包括自下而上 (bottom-up process) 和自上而下 (top-down process) 两个信息处理过程。按照图示理论中Cook的观点, 图式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学习者在理解和接受新事物的时候, 需要将这些新事物与学习者大脑中已存的概念、过去的体验以及背景知识相联系。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 “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过程具体是指:大脑首先对输入的最基本的具体图式信息进行处理, 然后才逐渐整合成较高级的图式, 及语音感知→词汇识别→语法分析→语境推导的过程。当较低层次的知识进入到较高层次的知识时, 将激活更抽象的知识, 从而完成由具体知识到抽象知识的过程。“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过程则指学习者根据储存在大脑中的背景知识来分析和处理输入的信息, 也是一个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预测、检测、证实的一个认知过程, 即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过程更侧重较高层次图式的运用。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如果通过“自下而上”信息处理方式所处理的信息与通过“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所形成的推断是一致的, 此听力理解就是正确的。反之, 如果上述两个信息处理过程所获取的信息不一致, 此过程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纠正和理解, 直到二者一致为止。

1.2 信息保持阶段

信息保持包括记忆、笔记和速记, 涉及到对关键信息的筛选、编码速记和存贮。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学生所接收到的听觉刺激信息首先会进入到人体大脑进行感官储存, 这一感官储存的时间非常短, 一般储存时长为一两秒, 只有人体大脑对此信息加以注意并保存时, 它才会转移成相对的短时记忆。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首先, 对保存在短暂记忆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归纳并重组;其次, 有选择地把上述信息储存到长期记忆中;然后, 不断地积累知识、更新大脑中的既存图式, 把它们持续不断地记在大脑里, 最终达到实现意义的重建。

1.3 答题阶段

答题阶段则有听前预测、边听边答、听后答题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听前预测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在听音前, 教师应针对听力任务设计相关的听力问题,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等, 这样学生就可以准确对所听的听力任务进行预测并缩小预测范围, 从而有效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任务相关的信息上, 有效提取和应用重要信息。边听边答的信息处理过程, 是学生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紧张的知觉、解码、筛选、重组等的过程, 及学生针对自己是否听懂了听力内容, 是否采用了恰当的学习策略, 如何运用对应的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有意识地监控的过程。在听后答题阶段, 学生应根据自己大脑中的既存图式进行积极分析, 有选择性地去甄别并选取有效的信息, 而不是被动、机械地接收声音信号。听后答题阶段可简单概括为:听到信息→听懂信息→记住信息→理解信息→评估信息→对信息做出反应的听力过程。

2 教学过程

下面就以《剑桥国际英语教程3》中的Unit 2 Part10的听力任务为例, 谈谈图式理论中的听力理解三阶段理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如何有效运用的。

2.1 Pre-listening

在听力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预测的习惯。听前预测的教学过程可以理解为:针对不同的听力任务, 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听力任务的标题、关键词、选项、题干以及插图、图表等进行积极的推断和预测, 在大脑中形成图式, 当输入的新信息与大脑预测的图式相吻合时, 就可以激活该图式, 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最终有效地完成听力任务。针对《剑桥国际英语教程3》Unit 2 Part10的听力任务, 可以开展下面2个预测活动: (1) 讨论小标题:Summer jobs,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假期打工经历讨论:Have you got a part-time job before?What’s your part-time job?Where do you work? (2) 插图预测:Where does each person work?通过上述活动设计, 在检查学生对以上任务的预测效果时, 笔者发现学生们能积极想象并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 逐渐了解该听力任务的主题、内容形式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等, 即充分激发学生调动头脑中的图式, 为接下来的听力任务做好听前准备, 同时也达到了有效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

2.2 While-listening

(1) 验证预测信息。引导学生针对插图、标题等去听第一遍, 引导学生去验证他们自己所做的预测答案是否正确。由于内容简单, 背景内容也并不生疏, 学生很快能找到正确答案, 从而激发了学生继续完成后续较难听力的动力; (2) 把握重要信息。让学生针对具体的听力任务去听第二遍, 听力重点是听力内容的具体细节, 注意引导学生对下述问题做好听力笔记, 提问:Do they like their jobs?Why or why not?上述第一个问题, 学生可以很快根据会话人的第一句话或说话语气给出判断;第二个问题, 如果学生不能较准确地抓住会话者提到的几个“原因”时, 可以让学生再听一遍, 必要时可以在一个或几个长句后暂停, 或者提前用相关问题提示其内容, 如在放到女士提问Carlos:Do you enjoy it?之前, 可提问学生Why does Carlos enjoy working as a tutor?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听辨, 有效把握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3) 复述关键词句。在听辨过程中, 学生应该做笔记, 写下关键的单词或短语, 从而把握整段整篇听力文章的大意。最后将听力材料完整地放一遍, 让学生再次把握听力内容的总体结构和说话者的情感态度, 为下一步巩固性的输出练习做准备。这样学生通过验证预测、笔记重要信息, 对信息加以筛选、归纳及重组, 然后有选择地更新既存图式, 可以最终达到实现意义重建的目的。

2.3 Post-listening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相关文档的搜索整理, 建议教学中可采取如下相关听后练习: (1) 归纳表达法。针对不同的对话主题、有用表达, 听后可引导学生归纳并列把自己认为有用的表达法分类列出, 这样学生便可以将该部分知识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图式, 提高自己的听力基础。 (2) 口语操练。可以让学生听完之后, 重新回顾自己在听力预测中讨论的Part-time job, 模仿听力内容谈论自己对该工作经历的喜恶及原因。这种操练方式既丰富了听力课的内容, 又能促使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 成功的交流又会使学生体会到所获得知识的实用价值, 进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 (3) 课后泛听。教师可要求学生写下所听内容的大意、要点或关键词句, 以达到巩固该听力内容的目的。

总之, 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教师在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有效地在听力学习中进行自我监控、调整及选择性注意, 引导学生运用大脑中的既存图式对输入的新信息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 提高他们听力理解过程的三个阶段的分析、推理、判断、选择性注意等方面的能力, 实现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邓杰, 朱小舟.英语听力学习在线质量评估与辅助决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9) .

[2]姜秀娟.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3) .

[3]罗菊红.针对“NTD”的听力训练[J].现代外语, 1996 (4) .

[4]王瑞昀, 梅德明.听力理解的认知与听力课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2004 (2) .

教学的参照系 篇6

校内研究课,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这几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所在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初次教学主要按照以下的流程进行:

首先通过上课发言举右手认识左右,找一找自己左面与右面的人或物品;接着完成教材第10~11页的第1、2、4题,巩固对上下、前后和左右的认识;然后运用“() 的 () 面是 ()”以及“() 在 () 的 ()面”这两种句式,描述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物体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最后根据指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摆出相应的物体。

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分辨清楚上下、前后、左右,对于运用上下、前后去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掌握得比较扎实,但在运用左右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时出现了问题。当描述“自己的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一个物体的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以及“一个物体在自己的哪一面?”这三类问题时,学生出错率较低;当描述“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哪一面?”时,大部分学生出现了困难。在教师不断强化之后,学生的错误率仍然较高,原本计划运用动手操作掀起本课学习高潮的一个环节,结果却比较尴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笔者找了课堂里出现的一幅图与班级里的一些学生进行了交流,现摘录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想法:

师:看看这幅图 (图1),你知道篮球在足球的哪一面?

生1:篮球在足球的左面。不对,篮球在足球的右面。

师:你为什么一会儿说左面一会儿说右面呢?你是感觉到谁在左面,谁又在右面呢?

生1:篮球在左面,足球在右面。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篮球在我的左手这面,所以篮球在左面;足球在我的右手这面,所以足球在右面。

师:现在你能够说清楚,篮球在足球的哪一面吗?

生1:篮球在足球左面。

……

师 (站在生2的左手边):你能说一说,老师在你的哪一面吗?

生2:老师在我的左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你在我左手的这一面,所以在我的左面。

师:你看图 (图1) 说一说,篮球在足球的哪一面?

生2:篮球在足球的右面。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足球在右面,篮球就在足球的右面了。噢,不对,在左面。

从上述的交流可以看出,对于左右,学生的理解停留于自己的左右手,并没有真正理解左面和右面的意义。所以,在课堂里让学生描述位置关系的时候,如果是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则能够借助于左手右手来判断左右。对于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运用“() 的 () 面是 ()”这种句式来描述,因为问题里面有方向词的提示,学生能够主动联系起左右手的经验来判断左右。当运用“() 在 () 的 () 面”这种句式来描述的时候,由于学生对于左右的认识仍然停留于身体上的左右手,未能把自己对左右手认识的经验迁移到其他物体中,形成对于左右的空间理解,再加上对判断左右的参照物把握不准,导致在判断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如何让学生深度理解左右的含义,找准参照物,灵活运用左右来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呢?备课组的老师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

1. 基于自身,认识左面和右面。

上下、前后、左右这6个方向,都是从人自身出发去确定的,然后再把这种认识经验类推到其他的物体中去。上下一般是以自身站立时竖直的方向为标准,前后一般是以自身站立时面朝的方向为标准,上下、前后两组方向的确定标准与人的行为有一致性,在判断的时候较为容易。左右一般通过个人的个体行为来确定,然后不断强化记忆形成理解,由于个体行为本身有不确定性,以及行为本身的固化需要一定的时间,造成了学生在左右认识上出现了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以下方式,让学生认识左面和右面:

师:小朋友们,上课发言就举右手,像老师一样,举起你的右手。想一想:你的右手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生:右手可以写字。

生:右手可以拿筷子。

生:我右手上有个痣。

……

师:你能够找到右耳吗?右眼、右腿呢?

(学生找出了右耳、右眼、右腿)

师:在老师的右手、右耳、右眼、右腿的这一面是我的右面,能够指指你们的右面吗?

师:老师的另一只手是左手,举起你的左手,说说你的左手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生:左手写字的时候用来扶着本子。

生:我喜欢用左手拿勺子。

……

师:你能够找到左眼吗?左耳、左腿吗?

(学生又找到了左眼、左耳、左腿)

师:你的左面在哪里呢?用手指一指。

生:我的左手、左眼、左耳和左腿的这一面就是左面。

师:同座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的右面坐着谁?左面坐着谁?

生:我的左面是××,我的右面是××。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记得右手,××在我的右手这一面,所以,我的右面是××。另一只手是左手,××在我的左手这一面,所以,我的左面是××。

生:我记得右眼,我的右眼下面有个痣。××在我的右眼这一面,所以,我的右面是××。

上述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凭着自己的行为以及身体上面的特殊标志等个性化的特征认识左右手,然后经历概念的过程性变式,把对左右手的认识迁移到左右眼、左右耳和左右腿,最后以身体上的这些部位为标准去认识左面和右面。通过基于学生的身体部位去认识左面和右面的意义,学生对左右这两个方向的理解与记忆依附着自身具有个性特征的身体部位或个性化的行为方式而存在。

2. 借助自身,拓宽左右空间。

如果学生对于左右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对自身左右的认识,那么这种认识是静态的。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通过描述自身与他人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把认识左右的经验类推到与自己方向相同的其他人身上,借助于自己的左右去理解他人的左右,拓宽对左右空间的认识,为后续在更复杂的情境中理解左右打下基础。在教学中,备课组老师通过下面的过程丰富学生对左右的认识:

师:请小明、小芳和小冬三个同学起立 (如图2),小芳说一说,你在小明的哪一面?在小冬的哪一面?

生 (小芳):我在小明的右面,在小冬的左面。

师:奇怪了!小芳为什么一会儿到左面,一会儿又到了右面?

生:一次说的是在小明的右面,另一次是在小冬的左面,是两个不同的人。

师: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站在不同的两个人的旁边,说出来的方向可能就不一样。你们再看看,小芳在小冬的左面,那么小冬在小芳的哪一面呢?

生 (小冬):我在小芳的右手这一边,所以我在小芳的右面。

师:同座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在我的哪一面,我的你的哪一面?

(学生自由交流,老师指名发言)

师:听了刚才小朋友们的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在我的左面,我在××的右面,两次说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生:说他在我的哪一面的时候,是看着我的左手说的;说我在他的哪一面的时候,是看着他的右手说的,两次看的左右手不一样。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的人作为参照物来描述自己的位置以及两个同学互相描述位置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在描述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那么描述的左右方向也不相同;如果确定了B在A的左面,那么也就确定了A在B的右面,理解左右两个方向的动态性和相对性,拓宽了学生对于左右空间的认识。

3. 超越自身,压缩思维过程。

左右虽然是动态的,如果确定了描述左右的参照物,在特定的空间和情境中,左右两个方向就确定了。在描述两个人之间位置关系的时候,有学生自身的参与,学生容易找到描述左右的参照物。但是,对于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由于缺乏自身的参与,学生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容易出现混淆。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之间位置关系时,要进一步强化学生选准参照物的意识,压缩思维过程,形成对于左右方向的空间记忆。在后续的练习过程中,备课组老师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这样调整:

师:你们能够说说文具盒的左面是什么吗?右面呢? (如图3)

生:文具盒的左面是粉笔盒,右面是铅笔。

师:奇怪了,刚才我们依靠自己的左右手、左右耳等来判断左右面的,现在文具盒可没有左右手、左右耳,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把自己当成文具盒,利用我的左右手来想的。

师:真是一个会思考的孩子!在判断生活中物体的左右时,可以利用我们自己的左面或者右面来帮助思考。现在谁来说一说:文具盒在铅笔的哪一面?铅笔在文具盒的哪一面?

生:文具盒在铅笔的左面,铅笔在文具盒的右面。

师:想这两句话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第一次把自己当成铅笔,第二次把自己当成文具盒。

师:为什么一会儿把自己当成铅笔,一会儿当成文具盒?

生:一个说的是文具盒在铅笔的哪一面,就把自己当成铅笔,然后去想左面和右面;一个说的是铅笔在文具盒的哪一面,就把自己当成文具盒来判断左面和右面。

(看图进行快速填空练习,用“( ) 的 ( ) 面是 ( )”以及“( ) 在 ( ) 的 ( ) 面”这两个句子进行练习)

师:你们在说这幅图的时候有什么窍门? (图1)

生:“篮球的左面是什么?”就把自己想成篮球,想左面是什么。

生:“篮球在足球的哪一面?”,就把自己当成足球,然后再去想左面还是右面。

师:看来,要想说得又对又快,首先要想到把自己当成哪一个物体,然后确定好左面和右面,这样就方便多了。

通过描述生活中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把刚才描述两个人之间位置关系的经验主动迁移,把自己当成图中的物体确定左右,然后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左右方向的记忆从借助于身体中具体的部位记忆走向空间记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的最后进行描述两个物体位置关系的比赛,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想到了要准确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首先要找好确定左右方向的参照物,然后再去判断,自动压缩了思维过程,提高了描述两个位置关系的正确率。

选准参照系,巧解化学试题 篇7

针对上述情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注重引导学生去分析整理基础知识和基本题型,提炼出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基本方法),从而清除学习道路中的障碍。“参照系”法是面对化学题型的不断衍变而提出的一种解题思路,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选取学生熟悉的知识(参照系)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简化解题过程。现就中学化学中出现的几类常见题型提供“参照系”法例析如下。

一、有关强、弱电解质溶液的稀释问题

例一:pH=2的盐酸和醋酸,取等体积稀释相同倍数后比较两溶液pH值的大小关系。

此类强、弱电解质的稀释问题,属于学生熟悉的知识,学生普遍能结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醋酸稀释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醋酸溶液中n (H+)增加且大于盐酸溶液中的n (H+),在体积相等情况下,醋酸溶液的pH更小的结论。

变式:pH相同的氨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倍、Y倍、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X、Y、Z的关系是()。

A.X=Y=Z B.X>Y=Z C.X

解析:这道题其实是例一的变形。本题的解答首先可以选定一个熟悉的参照系———稀释相同倍数时三种溶液的pH值关系是: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钡。要满足本题要求,使三种溶液稀释后的pH值相同,就必然需要在稀释相同倍数的基础上继续加水稀释氨水,从而得出答案为B。

二、有关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分析

例二: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I2 (g)+H2 (g)葑2HI (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达到新平衡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气体颜色变浅,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HI的质量分数减少了

C.气体颜色变浅,平衡不移动

D.HI的浓度变为原来的50%

解析:本题是化学平衡移动问题中最基本的题型,学生能根据等体积可逆反应在改变压强时平衡不移动的规律进行解答,得出答案为CD。

变式:(2000全国高考)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气)葑b 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解析:这类题目学生在解答时不清楚该反应体积变化特征,分析问题会有些盲目,要清晰分析只需巧设中间环节,找到一个熟悉的参照系———假设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时该平衡不移动,则此时B的浓度应为原来的50%。要满足本题要求,达到原浓度的60%,则必须在假设状态(参照系)的基础上时使平衡正向移动,再根据平衡移动规律,非等体积变化反应在减压时平衡向体积增大方向移动,从而得出答案为AC。

三、有关化学平衡问题中等效平衡问题的分析

例三: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 (g)+B (g)葑3C (g)+D (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1,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方案作为反应物,达平衡后,使C的浓度仍为wmol·L-1的配比是(%%%%)。

A.4molA+2molB

B.3molC+1molD+2molA+1molB

C.3molC+1molD+1molB

D.3molC+1molD

解析:本题是恒T、恒V条件下非等体积可逆反应的等效平衡问题,此类题目学生一般能够按照极限转换的思路把四种配比关系进行转换,凡满足与初始状态配比一摸一样的就满足题意,从而得出答案D。

变式:(2007年四川卷)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O (g),发生反应:CO+H2O (g)葑CO2+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

A.0.5molCO+2molH2O (g) +1molCO2+1molH2

B.1molCO+1molH2O (g) +1molCO2+1molH2

C.0.5molCO+1.5molH2O (g) +0.4molCO2+0.4molH2

D.0.5molCO+1.5molH2O (g) +0.5molCO2+0.5molH2

解析:本题的变化来自于“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要很好地解决这一变化,只要选准学生熟悉的参照系______“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等于x”_________恒T、恒V条件下的等体积可逆反应按极限转换,只需满足与初始状态配比比例相等就行。要满足本题题意,则只需通过极限转换,在满足CO与H2O (g)之比等于1:2的基础上增加CO的物质的量,从而得出答案为B。

以上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几点总结。应用上述方法教学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样解题思路清晰、方法易学,都产生了钻研的兴趣。面对上述类型问题,学生在平时作业和测试中均能做到做题快,准确度高。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广大高中理科学生的学习带来帮助。

摘要:高中化学试题因其灵活多变、题型众多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本文从转换思维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一种解题技巧——“参照物”法, 以简化试题分析过程, 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应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对教师的启示 篇8

自Rogers于1977 年发现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以来, 这一现象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证实。所谓自我参照效应, 指的是相对于其他记忆加工而言, 与自我建立联系的加工能够获得最好的记忆成绩。由于自我具有特殊的记忆特性, 自我图式对记忆编码和提取的作用导致了自我参照效应。自我参照效应是由自我描述判断牵涉到评价性判断所致。自我参照效应是由于自我参照编码产生了精细编码的记忆痕迹, 而 Klein认为自我参照编码产生了更好的记忆组织。

自我在记忆的形成、组织和提取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Rogers等人以人格特质形容词为材料, 加入自我参照任务, 如呈现“勇敢”时, 要求被试判断“这个词适合描述你吗?”做出是或者否的反应。结果在回忆测验中自我参照条件下的记忆成绩优于其他条件, 包括深加工的语义编码。Rogers等将这种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优于其他编码条件的现象, 称为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Conway 和Dewhurst (1995) 将R/K判断的再认范式引入到了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中。被试首先对项目进行再认, 如果认为学习过该项目, 则进一步判断是“记得” (remember, R) 还是“知道” (know, K) 自己曾经学习过它。“记得”指的是不仅能够回忆出某个记忆项目, 而且能够回忆出与该项目有关的一些具体细节;“知道”指的则是认为自己见过该项目, 感到面熟但回忆不出具体的细节。根据Conway 的观点, R反映的是情景记忆能力, 代表着自我觉知成分 (autonoetic consciousness) , K反映的是语义记忆能力, 代表着一般觉知成分 (noetic consciousness) 。R/K在自我参照效应研究中是一个比再认率更为敏感的指标。带R/ K判断的再认范式的引入, 是自我参照效应研究方法的一大进展。

对于自我参照效应的心理机制一般有三种假说:第一, 精细加工说 (elaboration) 。按照精细加工说的观点, 自我参照之所以能提高记忆是因为自我是一个高度精细的结构, 一旦被激活, 能在记忆材料和早已存储在自我结构中的其他信息建立联系。这些联系能够为随后的回忆提供多种通道, 从而促进记忆。精细加工任务受联系因素的影响, 经常联系的任务对被试来说更容易, 可以引起较好的记忆效果。对照任务是他人参照而且参照对象与被试的亲密度高的时候 (如母亲) , 其产生的一级效果接近自我参照, 因为亲密度高的参照对象的记忆表征更精细和丰富。总之, 能提高对精细加工任务 (如参照母亲) 的记忆, 就会缩小与自我参照任务之间的差距。因此, 可以把自我参照促进记忆的原因解释为精细加工作用。第二, 组织加工说 (organization) 。自我参照提高记忆的机制在于组织作用。组织是指根据一定的语义标准将许多单词捆绑在一起, 也就是对一系列单词之间关系的编码加工, 包括词与词之间的直接连词以及同属于一个范畴的词与词之间的间接连词。对一系列单词间的组织加工能够在两方面强化记忆:由于该过程在编码时支持项目之间的联系, 因此能够提取过程建立相互联系的通道。由于范畴的名称也进行编码, 因此, 提取时范畴名称能起线索作用。自我参照可以把所有记忆材料归类到不同范畴中去, 如把人格形容词归为适合描写自己和不适合描写自己两种, 从而能促进这些单词之间相互关系的加工。只要提高语义任务的组织作用, 就能达到自我参照相同的记忆效果, 这些结果证实了自我参照促进记忆的机理在于组织作用。但语义本身就是一种精细加工任务。第三, 精细加工、组织作用双过程说。持双过程观点的研究者认为, 自我参照任务能提高记忆的机制既包括精细加工因素, 也有组织作用的参与。在记忆任务无明显关联时, 自我参照任务和归类任务产生的记忆成绩一样好, 这说明自我参照任务能提高记忆组织;在单词有明确联系时, 自我参照任务与定义任务的作用是相似的, 都优于组织任务, 说明自我参照能促进精细加工。由此, 自我参照作用机制必须用组织加工和精细编码双过程来解释。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价值, 视自我为独立的实体, 自我概念与背景相分离, 其自我建构称为独立型自我。而东方文化强调自我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依存和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协调, 与自我相联系的他人在自我概念中占有重要位置, 其自我建构称为依赖型自我。文化在自我概念和结构中的这种差异, 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记忆等方面。

对自我参照效应的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以记忆行为实验实证自我概念的东西方文化差异。自我参照效应也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记忆方式。朱滢和张力 (2001) 的实验表明, 中国大学生被试在自我参照加工和母亲参照加工这两种条件下的再认率及R 判断方面都没有差别, 即参照母亲进行的加工与参照自我进行的加工具有同样的记忆优势;而众多以西方被试进行的研究却发现, 自我组与母亲组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也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 人都难免会受到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我们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资讯或者事情时最不可能忽略或者出现遗忘, 因此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 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 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 而且不容易忘记。

美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安德鲁·杰克逊于1837年出任美国总统。在他妻子死后, 杰克逊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忧虑, 家中已相继有人死于中风, 杰克逊因此认定他必会死于同样的症状, 所以他一直在这种阴影下极度恐慌地生活着。一天, 他正在朋友家与一位小姐下棋。突然杰克逊的手垂了下来, 脸色发白, 呼吸沉重。他的朋友走到他身边。杰克逊认为自己得了中风, 并说在右腿上捏了几次都一点感觉也没有。这时, 和杰克逊一道下棋的那位姑娘说道:“可是, 先生, 你刚才捏到的是我的腿啊!”可见, 每个人都会受到一种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

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做过简单的尝试。受试者是哈尔滨某高校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人数为54人, 平均年龄在18岁。笔者曾经在为期1个月的时间里, 每周给学生安排背诵的作业, 内容多为以生活为主题的短文。每次背诵作业之后对学生进行分别询问:什么样的文章你记忆得比较快?用什么样的背诵方式有助于你的记忆?这篇文章适合描述你吗?将询问结果统计并与学生背诵情况相关联。结果表明:回答“这篇文章适合描述我”的学生背诵的情况普遍较好, 一般不容易遗忘。

在所有的回答中值得一提的是:有几个学生在回答“用什么样的背诵方式有助于你的记忆”这个问题时, 答案是:我试着把文章的每句话的主语都换成“我”。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但是又很有价值的答案。出现这样的答案也验证了自我参照记忆的作用。相对于其他记忆加工而言, 与自我建立联系的加工能够获得最好的记忆成绩。由于自我具有特殊的记忆特性, 自我图式对记忆编码和提取的作用导致了自我参照效应。

作为教师, 自我参照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可以利用自我参照效应的规律帮助学生提高记忆, 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做出明智的决定。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 我们可以将这些东西与学生自身的感受和经历联系起来。这样的学习材料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优化自己的记忆能力, 创造最好的记忆成绩。

摘要:自我参照效应指的是相对于其他记忆加工而言, 与自我建立联系的加工能够获得最好的记忆成绩。对于自我参照效应的心理机制主要有精细加工说、组织加工说以及双过程说。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对教师的启示是:利用其规律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在教材的选择上有助于做出正确决定等。

关键词:自我参照效应 (SRE) ,心理机制,记忆成绩

参考文献

[1]刘彦芬.文化启动对文化蕴涵词再认的影响实验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8) .

[2]霍燕.文化启动与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D].北京大学, 2001.

[3]袁中星.儿童记忆自我参照效应的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07.

[4]文明.大学生提问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 2009.

[5]CONWAY MA, DEWHURSE, S A.The self and recollective experience[J].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1995, 9 (1) :1-19.

高产创建,粮食生产的修武参照 篇9

“修武县是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的重点县之一,也是公认的豫北粮仓。在粮食生产工作中。修武县时刻在寻求突破。”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如是说。

辉煌的一页

“今年我承包的近2000亩地都实现了颗粒归仓,其中1600亩地产量都比去年好。”修武县五里源乡卧龙岗村种粮大户呼福安谈起今年的小麦收成时,一脸灿烂。

呼福安只是修武县农业的一个缩影。

周庄乡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622.6公斤,超额实现了农业部确定的高产创建目标,为修武县粮食“百亩超高产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高产创建活动再添新的一页。

丰收的季节

修武县是一个以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全县耕地面积36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55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78.6%。

曾经,修武县粮食单产一直徘徊在500公斤左右,这让修武县的主政者开始了深思。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生产水平,保证粮食总产的稳定增加,确保粮食安全,从2007年开始,修武县就把提高粮食单产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攻目标,组织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实施为载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组织小麦、玉米高产竞赛活动,在全县建立小麦玉米万亩科技示范片、千亩丰产示范方、百亩高产攻关田和小面积超高产攻关点,培植高产示范户,推广高产集成配套技术。

通过抓品种、抓技术、抓管理服务,该县粮食单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2008年,全县夏粮单产达516.6公斤,较上年的501.6公斤增15公斤。秋粮平均亩产479.7公斤,较去年的454.4公斤增25.3公斤,秋粮中的玉米单产531.5公斤,较上年的504.6公斤增26.9公斤。

郇封镇建立的万亩小麦科技丰产示范片单产达611公斤,其中在郇封镇小文案村建立的130亩超高产攻关田单产突破700公斤,达718.2公斤,较同等大田亩产高出150公斤。玉米百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65.8公斤,其中16亩超高产攻关田,亩产达901.8公斤,创全省乃至全国小麦、玉米攻关田单产新高。在同一地块,夏秋两季平均亩产达到1619.8公斤,率先在全省实现了超高产攻关田年亩产吨半粮的目标。

今年,修武县周庄乡和郇封镇的两个万亩连片丰产方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22公斤和606公斤,再次超过了农业部规定的小麦万亩方单产600公斤的产量指标,受到农业部的奖励;其中的百亩小麦超高产攻关田和15.6亩小麦超高产攻关点平均单产再创新高,分别达到722公斤和732.2公斤,处全省领先水平。

在今年秋季继续开展的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修武县制订了《2009年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在周庄乡建立1个玉米万亩示范片,目标单产800公斤以上;在郇封、小营等乡镇建立5个千亩玉米示范方,目标单产850公斤以上;在郇封等乡镇建立5个超高产攻关田,目标单产900公斤。

在修武县8月的原野上,长势良好的玉米正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节的来临。

高产的秘诀

修武县是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的重点县之一,也是公认的豫北粮仓。在粮食生产工作中,修武县时刻在寻求突破。

据修武县农业局相关技术人员说,第一关是品种选用。

粮食创高产,品种是关键。修武县把选用推广高产优质良种当做头等大事,摆到首要位置,专门聘请有关专家,成立了品种应用研究小组,结合本地实际,抓好小麦、玉米高产品种选定工作,科技丰产示范方良种推广率达100%;示范方小麦选用具有抗冻、抗病、抗倒、高产以及品质优势的百农矮抗58新品系高产优良品种为主导品种,搭配豫农949、豫麦49-198高产优良品种,超高产攻关田全部选用综合抗性好的百农矮抗58新品系。玉米示范方和攻关田主要选用浚单20、隆玉5号、陕单972等。高产优良品种的正确选用,为实现粮食高产创建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相关材料中,记者看到修武县打好保障基础后的第二步行动——强化高产综合集成配套技术应用。

修武县围绕示范方和超高产攻关田预定产量目标,按照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规程,在万亩科技丰产示范方实行了统一供应良种、统一土壤处理、统一整地标准、统一配方施肥、统一药剂拌种、统一机播的“六统一”的粮食高产管理模式、高产栽培。播种时施足底肥。小麦在增施粗肥的基础上,配合秸秆直接还田,亩施土壤改良增肥剂15公斤,加快还田秸秆的腐熟,增加调节了土壤养分,同时,每亩施入沼渣沼液1立方米和有机——无机生态肥50公斤,使土壤养分协调平衡,玉米播种前普施沼肥,不仅满足了苗期生长的需要,也为中后期生长奠定了肥力基础。

小麦播种前全部浇塌墒水,运用精量机播技术,于10月6日~8日下种,保证适时足墒,提高了麦播质量。玉米落实早播措施,在6月5日前播种结束,合理密植,每亩达4000株以上。

“在整个粮食生产过程中,合理应用高产栽培新技术,以增施有机肥为基础,示范应用有机——无机生态肥,推广配方施肥、超常量使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化控防倒,合理促控、氮肥后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隔行去雄等先进实用技术。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对示范方及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各项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记者了解,修武县在管理服务层面可谓是面面俱到。

修武县农业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与所在乡村结合,督促示范方群众对小麦玉米生长过程进行全程精细化管理。播种前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在全县大张旗鼓地宣传开展粮食高产竞赛活动,并以精播机、弥雾机等现代农机具为奖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高产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农业局免费为示范方和核心攻关田提供高质量的农药和磷酸二氢钾;借助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在小麦、玉米生长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有针对性地印制小麦、玉米生产技术手册和明白卡发放到农户,指导农户科学管理,在示范方内培养树立了100个小麦高产示范户,为小麦创高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借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及时向农民传授科学施肥知识,使秸秆还田、深耕细耙、增施粗肥和“稳氮、增磷、补钾、添微”的施肥原则以及测土施肥、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等新观念、新技术深入人心,在示范区得到大面积推广,保证了粮食创高产目标的实现,有效促进了粮食大幅度增产。

参照点对经济决策的影响研究 篇10

一、参照点的相关理论研究

1. 参照点的提出。

Kahnema和Tversky1979)在前景理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参照点的概念。他们认为个体在决策时依据的不是各种决策结果可能带来的绝对效用值,而是决策结果的实际损益量与某个已有的心理中立点(即心理参照点)偏离的方向和程度,也就是说参照点决定了个体将某特定结果编码为收益或损失,进而影响其随后的决策过程。参照点是个体心中已有的中立基点,可以是由社会规范或习俗规定的,也可以是一种期望水平或抱负水平,一般与个入财富水平及社会现状等相对应。

2. 参照点的分类。

Yates和Stone(1992)定义了两类参照点,一类是现状参照点Utatus quo references);另一类是非现状参照点(non-status quo references)。所谓现状参照点是指个体以月前所处的现实情况为参照点,如当前的财富水平、当前的绩效水平等;而非现状参照点则是指无客观现状参照的情况,如,以问标绩效、个体的期望或抱负水平等对未来的知觉作为参照点就属于非现状参照点。

Wang和Johnson (2012)的三参照点理论(Tri-Reference Point theory,简称TRP理论)以底线(最低要求,minimum requirement,简称MR)、现状(status quo,简称SQ)和目标(goal,简称G)为参照点,将心理价值的全域划分为失败(。G)四个功能区域,并根据三个参照点的心理权重的排序:底线>目标>现状,推导出跨越不同区域的以现状为分界的双S型价值函数,及跨越不同参照点的预期结果的偏好转换,和损失-获益及成功-失败的两种不对称性。

3. 参照点效应。

Kahnema和Tversky提出的前景理论给出了测度相对于参照点的收益和损失主观评价的价值函数,对参照点效应进行了测度。该函数有三个重要性质,即参照依赖(Reference Dependence)、损失厌恶(Lose Aversion)和敏感度递减(Diminishing;Sensitivity)。

参照依赖指价值的载体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点定义的“损失”或“收益”,也就是说实际水平与参照水平的相对差异比实际的绝对值更加重要。

损失厌恶指等量的损失要比等量的收益对人的感觉产生更大的影响,人们对失去的价值感知通常是同等数量获得的两倍,反映在价值函数上就表现为该函数在损失区间比在收益区间更为陡峭,即函数斜率的绝对值更大。

敏感度递减指不论是在损失区间还是收益区间,边际价值都随着与参照点距离的不断增大而减少。

二、参照点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1. 研究假设。

经济决策者判断损益的标准来自参照点,在参照收益和参照损失条件下,个体的决策会有明显的差异。由于个体的经济决策可以从消费和投资两个基本领域来考察,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如下:

H1:在消费决策中,参照点效应会对消费决策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H2:在投资决策中,参照点效应会对投资决策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180名大学二、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开始给每名同学发放相当于400元人民币的筹码,然后通过抽签的方式,使得一部分同学损失200元筹码,而另一部分同学多得到200元筹码,从而产生参照损失和参照收益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

在参照点效应对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中,事先选择一种商品,并将这种商品展现给研究对象,要求研究对象给出该商品的心理价位。

在参照点效应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中,给出四种不同的投资方案,这四种投资方案绝对效用值相同,但是风险不用,按照风险程度高低可以将其评分为1、2、3、4分,研究中要求研究对象在这四种投资方案当中来进行选择。

3. 数据分析。

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剔除掉不合格数据,得到有效数据168组,其中,参照损失组数据95组,参照收益组数据73组。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如下:

(1)相关分析。对参照损失和参照收益条件下个体数据整理发现,参照损失条件下对商品的平均定价为148.12元,投资决策行为平均得分为2.15,而参照收益条件下对商品的平均定价为211.51元,投资决策行为平均得分为1.77。计算参照损益与商品心理价位和投资决策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发现(结果见表1),参照损益与商品定价之间是存在正相关的,并且这种相关性在0.0-5的水平下是显著的;参照损益与投资行为之间是存在负相关的,即在参照损失的条件下投资行为得分较高,在参照收益条件下投资行为得分较低,也就是说,参照损失时个体倾向于风险较低的投资行为,而参照收益时个体倾向于风险较高的投资行为。

(2)独立样本T检验。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参照损失和参照收益两组研究对象就商品定价和投资决策选择的结果是否有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分析显示,检验结果的t值分别为-2.557和2.278,其对应的P值为0.011和0.024,说明在0.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两组研究对象在商品定价和投资决策选择上都是有明显差异的。

三、研究结论

从以上实证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 参照点效应会对个体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参照损失和参照收益条件下,个体对同一商品的心理定价会有显著的差异,参照损失时个体倾向于给出一个较低的价格,而参照收益时个体倾向于给出一个较高的价格。

2. 参照点效应会对个体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

根据相关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以得到,在参照损失条件下,个体表现出对风险的厌恶,不愿意进行高风险的投资,而在参照收益的条件下,个体表现出风险的偏好,在投资时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

四、研究展望

对经济决策中参照点效应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正确解释个体在经济决策中的行为,理解个体经济决策的心理基础。近几年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关于参照点效应的研究已经逐渐兴起。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参照点效应的产生机制还有待于更深入的探索,对参照依赖、损失厌恶、敏感度递减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同时,参照点在现实经济中的影响也应该在各个领域展开。

摘要: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对决策方案进行判断和评价时往往都隐含着一定的评价参照标准,这一标准就是“参照点”,利用参照点可以解释许多非理性决策行为和决策偏差。文章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证实了经济决策中的参照点效应对决策结果存在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前景理论,参照点,决策

参考文献

[1]何贵兵,于永菊.决策过程中参照,点效应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3)

[2]李纾.发展中的行为决策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4)

[3]李荣喜.基于参考点的消费者选择行为及应用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7

上一篇:高校心理辅导下一篇: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