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和化工行业

2024-10-03

建材和化工行业(精选9篇)

建材和化工行业 篇1

近年来, 江苏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两化融合, 聚焦重点优化产业结构, 组织实施绿色制造发展工程, 推进建材产业服务化转型, 积极稳妥地实施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加强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启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前瞻性研究, 增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优势, 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江苏建材行业协会针对加快向“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转变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注重与政府部门的工作联系, 加强与中国建材联合会及各市建材协会的合作, 围绕引领协调服务行业科学发展, 努力推进建材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前三季度, 江苏建材行业积极实施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化解产能过剩方案, 建材工业总体稳中有升, 经济效益总体恢复性增长, 行业整体运行状况良好, 多项指标位于全国前列。

一、江苏省前三季度建材工业运行情况

1.主要产品产量。1-9月江苏省水泥14 147.65万吨, 累计增长0.85%, 居全国第一位, 其中硅酸盐水泥熟料4 010.07万吨, 累计增长0.51%, 居全国第十三位;商品混凝土, 12 501.97万立方米, 累计增长4.02%, 居全国第一位;水泥混凝土排水管1 946.13万米, 累计增长15.71%, 居全国第一位;预应力混凝土桩4 056.91万米, 累计增长-12.48%, 居全国第二位;平板玻璃4 461.27万重量箱, 累计增长-1.44%, 居全国第五位;水泥专用设备23.05万吨, 累计增长30.16%, 居全国第一位。

2.经济运行情况。建材工业总体稳中有升。1-8月全省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 377.4亿元, 同比增长12.4%。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485.44亿元, 同比增长11.6%;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928.01亿元, 同比增长11.3%;建材生产专用机械制造业171.00亿元, 同比增长6.9%;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147.61亿元, 同比增长5.9%。固定投资稳中趋缓。1-9月份, 全省建材行业完成投资额568.49亿元, 同比增长3.95%。其中水泥制造业27.25亿元, 同比增长-30.72%;水泥制品制造业114.09亿元, 同比增长16.03%;平板玻璃制造业9.17亿元, 同比增长24.64%。经济效益总体恢复性增长。1-8月份, 全省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88.5亿元, 同比增长14.7%;利润总额126.3亿元, 同比增长19.2%, 其中水泥制造业利润增长35.9%。

1-9月全省建材行业运行状况总体良好。在列入统计的17类产品中, 大部分产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有所增长。受基本建设投资下滑影响, 水泥、平板玻璃、水泥制品等主要建材产品产量齐平或略有下降。卫生陶瓷制品、技术玻璃、水泥、防水建筑材料等主要产品制造业投资额下降, 全行业企业亏损面有所扩大。

二、江苏省建材行业协会主要工作情况

1.推进行业科技创新。针对企业自主创新科技能力现状,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单位对建材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协会组织召开部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及专业分会会长参加的建材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座谈会, 听取对江苏建材工业科技发展的建议, 探索产学研结合、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征集汇总江苏“建材实用新技术新产品科研成果”, 通过会议、网站、杂志等进行宣传推广。还邀请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作水泥高胶凝性与低能耗制备研究与应用学术报告。与中材科技南京玻纤院共同举办“外墙外保温用岩棉产品质量性能与测试技术研讨会”, 促进产品的科技创新。结合中国建材联合会年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评选推荐“富氧燃烧技术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等10个项目, 并已通过立项。根据联合会要求, 定期开展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评选活动。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针对江苏建材工业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的实际, 协会积极宣传创新理念, 推动企业提升传统产业功能与质量, 延伸产业链, 拓展应用领域,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先后邀请省建设主管部门领导结合我省基本建设发展规划、绿色建筑与建材工业结合以及基本建设项目和投资情况作《江苏省基本建设与建材工业发展》报告。邀请行业资深专家领导结合江苏建材行业发展和存在问题作《加快发展江苏建材新型产业》专题报告, 深受与会者好评, 引发强烈反响。协会注重加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按季度分析建材工业运行情况, 定期召开分析会, 剖析面临的共性和倾向性问题, 组织参观有关企业生产现场, 研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对策措施。还积极参与省经信委、省住建厅组织的高性能混凝土在江苏优先推广工作, 针对我省水泥工业状况, 提出配合做好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的意见建议, 并配合主管部门制定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用水泥技术规范。配合省经信委对全省214家水泥企业、273个项目开展水泥违规项目检查和资料收集, 协查违规项目22项, 应淘汰或取缔建设项目16个, 目前清理情况和处理意见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还先后与省经信委联合召开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座谈会, 听取企业对化解产能过剩的意见建议。参加省人社厅化解产能过剩中就业与职工安置问题座谈研讨, 提出对策建议。

3.推进企业节能减排。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研究制定《建材行业加快与推进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化解产能过剩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为促进水泥工业节能减排, 协会向省经信委提出“建设水泥粉磨节能能示范生产线”建议, 得到支持并予实施。通过示范线的建设运行, 将明确我省水泥最佳粉磨工艺和能耗指标, 促进企业淘汰落后, 实现节能减排。同时鼓励企业研发具有节能减排功效的装备, 组织专家开展对苏材重型机械风选磨丰中分工艺及装备等的评议论证。为推动我省水泥窑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应用, 协会先后到有关企业调研, 提出我省利用水泥窑处置固体物方案, 目前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天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利用溧阳天山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窑开展无害化协同处置450 t/d生活垃圾示范线项目已运行投产。

4.加强行业自律与联合。针对江苏水泥市场竞争现状和复杂的经济形势, 协会组织进行企业调研, 召开部分大型水泥企业市场自律座谈会, 召集苏南、苏北地区水泥骨干企业市场分析会, 分析情况, 协调问题, 共商对策。借鉴水泥市场自律经验, 组织调研探讨管桩行业开展市场自律的可行性及有效途径, 扩大水泥混凝土制品领域工作范围。协会注重加强与国家协会的联合和与各相关单位的合作, 参与组织举办珍珠岩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战略研讨、混凝土桩基材料制造与工程应用高峰论坛, 开展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10强建材企业、最具发展潜力建材企业等评选活动。认真贯彻实施《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做好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管理工作, 开展对水泥企业化验室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审员培训, 今年以来共培训550多人, 完成对160多家水泥企业化验室现场审查工作。

下一步, 协会将继续组织加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课题研究, 推进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战略实施;围绕转型升级, 推进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加强技术培训, 促进技术研发、装备设施改进、标准创新提升、规划标准执行等系统建设;加强市场调研协调, 完善行业自律规则体系;以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 为引领江苏建材行业创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建材和化工行业 篇2

海 中山市美图塑料工业有限公司开发部经理 曾

昀 广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矿山部经理 魏宜龄 中山市三和建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梁宜广 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王金林 深圳市三鑫特种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吴

炜 广州发展环保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 甘建生 深圳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建材和化工行业 篇3

一、2014年原材料工业运行特点

⑴行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 但增速放缓。2014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增速8.3%, 较2013年下降2个百分点, 其中石化、钢铁、有色、建材行业增长分别为7.2%、7.2%、11.4%和9.6%。从产量来看, 大部分产品增速回落, 全年粗钢、乙烯、水泥、十种有色金属产量8.23亿吨、1704万吨、24.9亿吨和4417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0.9%、7.6%、1.8%、7.2%, 比2013年分别回落6.6、0.9、7.8、2.7个百分点。

⑵经济效益略有改善, 但整体盈利水平仍然较低。受益于铁矿石、煤炭价格大幅下降, 2014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利润304亿元, 增长40%, 但销售利润率只有0.9%, 仍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有色金属行业全年实现利润2053亿元, 同比下降1.5%。石化化工行业实现利润7652亿元, 同比下降8.5%, 其中炼油下降幅度较大, 同比减少69%。建材行业实现利润4770亿元, 同比增长4.8%。从利润构成来看, 下游深加工环节占比加大, 如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同比分别下降12.4%和13.7%, 但压延加工同比增长11.6%, 建材行业中水泥制品、轻质建材、玻璃纤维、隔热材料、卫生陶瓷等利润增速均高于12%。

⑶主要产品价格呈现下跌或低位震荡态势。钢材价格持续低迷, 2014年底价格指数跌至83.1点, 比上年同期低16.1点。有色金属价格总体震荡调整, 铝价格有所反弹, 但仍低于去年水平。建材产品价格总体稳定, 全年平均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 水泥价格持续下降, 12月跌至316元/吨, 比年初低39元。1~12月石化化工产品出厂价同比下降2.6%, 石化联合会监测的188种产品价格中同比下降的占77%。

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行业结构调整加快。2014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万亿和6910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5%和4.6%, 增幅分别回落4.1和15.2个百分点。建材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万亿元, 同比增长14%, 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负增长, 同比分别下降3.8%、17.8%、18.7%, 产能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 行业发展正从规模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⑸行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节能环保再上新台阶。2014年, 钢铁行业成功产业化一批新产品, 宝钢600℃超临界火电机组钢管、鞍钢三大系列核电用钢、武钢无取向硅钢、太钢0.02毫米精密带钢等在下游关键领域实现应用, 建材行业精细陶瓷、闪烁晶体、耐高压复合材料气瓶等产业化技术实现突破。节能环保方面, 原材料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指标均有所下降,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同比分别下降1.2%、16%和9.1%, 乙烯、烧碱、电石综合能耗分别下降2.2%、3.2%和5.5%, 铝锭综合交流电耗同比下降144千瓦时/吨, 建材行业除尘、脱硝、脱硫技术加速应用, 水泥窑协同处置发展势头良好。

⑹出口贸易大幅增长, 产品档次有所提高。2014年我国出口钢材9378万吨, 同比大幅增长51%, 进口钢材1443万吨, 增长2.5%。化工行业出口和进口额分别为1621亿和1865亿美元, 分别增长11%和0.6%。有色金属出口额772亿美元, 同比增长41%, 进口额1000亿美元, 同比下降3.2%, 受印尼等限制原矿出口政策影响, 铝土矿、红土镍矿进口同比分别下降49%和33%。建材行业出口361亿美元, 同比增长5.3%, 进口额受钻石等贵重非金属矿大量进口影响, 大幅增长111%, 达到463亿美元。产品出口档次有所提高, 电工钢板带、冷轧薄宽钢带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加。受各方面因素影响, 2014年原材料领域贸易摩擦大幅增加, 钢铁行业达到40起, 范围从欧美扩展到亚非地区, 化工行业美国对我轮胎发起双反调查, 涉案金额达到33亿美元, 有色行业也发生多起针对铝材的反倾销诉讼。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共存, 市场供求矛盾突出。2014年原材料工业通过严控新增、淘汰落后、扩大需求等措施, 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但从产能总体水平来看, 仍处于高位, 钢铁行业2014年底粗钢产能达到11.6亿吨, 全年新开工项目2000多个, 电解铝现有3500万吨产能中落后产能已不多, 水泥行业2014年建成投产熟料生产线54条, 总产能7000多万吨, 化工行业2014年新开工项目1万多个。从市场需求看, 国内对大宗原材料消费将进入峰值弧顶区, 国内粗钢近3年表观消费量分别为6.7、7.7、7.4亿吨, 已呈现缓中趋降趋势。预计在经济新常态下, 原材料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将长期存在, 倒逼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行业加快转型调整。

⑵环境和安全约束增强, 市场竞争环境亟待规范。2015年开始实施新的环保法和排放标准, 相当一部分钢铁和水泥企业不能满足要求, 钢铁企业达标排放吨钢环保投资需增加13%, 运营费用约增加200元。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等特别排放限值地区, 企业环保监管将更加严格。同时, 原材料工业企业投入大、资金占用多, 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 2014年钢铁、化工、有色行业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21%、21%、20%, 钢铁行业财务费用是利润的3倍还多。市场竞争环境方面, 一些地方还存在执法不严、企业不运行环保设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情况。

⑶部分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 新材料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制约的突出问题。2014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 一批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获得新突破, 一些地方如湖南、江苏、广东等省份相继出台了专项资金、首批次应用补贴等政策措施, 但与发达国家和战略需求相比, 国内新材料产业还有较大差距, 大量关键材料依赖进口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如8代、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已顺利投产, 但偏光片、超薄玻璃基板、液晶材料等关键材料自给率均不超过10%, 海洋勘探和采油平台用高强特厚钢板等基本依赖国外, 2014年我国进口额最大的商品集成电路芯片, 相当大部分价值由材料构成。

三、2015年展望和重点工作措施

2015年, 随着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系列政策的细化落实, 特别是棚户区改造、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以及“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 国内原材料需求总体有望保持稳定, 预计2015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增速8%左右, 有望保持平稳发展势头。但在宏观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总体形势下, 以及受产能严重过剩等因素影响, 行业增速会进一步放缓, 钢铁、电解铝等面临较大困难, 下行压力较大。2015年重点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促进原材料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⑴妥善处理好化解过剩产能与稳增长的关系。一方面坚决遏制新增产能, 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和在建项目监督力度, 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先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产品调整、两化融合等有利于内生增长的投资, 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布局一批重大项目, 鼓励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等优强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支持有条件企业在海外建立资源开采、冶炼和精深加工基地。

⑵大力拓展原材料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围绕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和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 强化上下游合作, 积极推进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和应用。依托高强钢筋、高性能电工钢、船舶和海洋工程用钢等协调机制, 推动高端钢材应用。依托新型铝材上下游合作机制, 加强产需衔接, 推广铝合金车厢和飞机用关键铝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组织做好产品评价和标识管理, 大力推广绿色建材。推动高分子材料在轨道交通和高端装备领域的应用。

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 继续深化行业管理。针对当前钢铁、化工、有色等行业下行压力突出的情况, 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 密切监测生产、价格、效益等运行指标, 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完善行业规范管理, 加强已公告企业的动态检查, 逐步建立企业自我声明、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强化公告名单与金融、环保、能源等方面的衔接和联动,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立重点产品进出口协调机制, 妥善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保障出口环境。

家具建材行业分析 篇4

我国家具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成为了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2014年,对于家具行业而言,有机遇也有挑战,传统家具企业不能继续闭门造车,应着眼广阔的市场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经营方式,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下,保证自己的权益,在业界脱颖而出,取得更好的业绩。

2013年“双十一”,天猫的收益,给家具行业带来了巨大震动,家具电商化已是大势所趋。为了开拓渠道,许多家具企业纷纷试水电商平台。当前,家具行业试水电商还存在经销商、物流、标准化、前期投入等诸多问题,如果在未解决这些问题之前盲目投入电商,也不是企业的明智之举,但电商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在2014年,家具行业电商时代的步伐也将越迈越大。传统家具企业在埋头苦干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电商平台的发展,以期走得更快、更稳。

在国内家具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风格相互抄袭,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在办公家具领域内,尤为严重。许多小型企业不具备自主设计的能力,同时由于设计人才缺失,品牌推广意识弱,开发新产品资金大、周期长和风险大等诸多因素,部分企业在实际运营时,只注重扩大经营,而不注重产品的设计和质量,也缺乏科学的营销战略。正因如此,我国家具行业存在着同质化低端竞争现象,而使得中高端市场中一直被国际品牌家具占领,家具企业要想在市场“乱战”中脱颖而出,必须着重考虑研发和品牌提升问题。

定制家具已成为业界极具发展潜力的商机。在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个性化的装修风格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定制家具也就顺势成为一种时尚生活的标志。随着80后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成长,定制家具因符合现代年轻人崇尚个性、展现自我魅力的要求迎来了高速增长。众多企业纷纷进入定制家具行列,其中既有觉察到商机而新建的企业,也有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特设定制家具生产线实力较强的企业。

随着定制概念的进一步深化,消费者对定制概念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细化和高端化,以往在政府采购领域内常见的定制家具,已经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近几年来,简约家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因为现代人工作越来越忙碌,紧张的生活,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人们更加向往清新自然、随意轻松的环境。同时,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减量化设计。简约风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居家生活,在政府采购领域和企事业单位采购中,简约设计也同样受到了用户的推崇,简约的办公家具逐步取代了高档厚重的大班台和大班椅,减排和厉行节俭的决心慢慢体现出来。很多家具企业已经着手从色彩、材质等方面突破,以简单朴素为主要风格,打造2014年的流行趋势。智能家具经过多年的概念炒作,逐步展现出“春意”,资金关注、政策引导和扶持、各大智能家具创业园的创立,无不为这个新生事物的发展注入了动力。

智能家具产品组合打破了传统家具的组合模式,充分发挥了用户的主观创造性,外形尺寸、组合模式不再是家具生产厂家说了算,而是用户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家庭空间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自由搭配。将组合智能、电子智能、机械智能、物联智能巧妙地融入家具产品当中,使家具智能化、国际化和时尚化,是未来家具行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值得家具企业更加地关注。但家具企业也不能盲目乐观,智能家具产品要想被普通消费者全面接受,尚有一段距离。

长期以来,家具甲醛超标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业内人士表示,传统家具行业过去确实较少谈及环保,整个市场对价格敏感度偏高,“追求数量,以量取胜,以低价取胜”的做法屡见不鲜。但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对于家具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环保在家具企

业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需要家具企业从本源上解决甲醛超标问题,在生产全过程中都须考虑环保设计,国家对家具检测方面也很重视,新标准层出不穷。在政府采购领域内,也有越来越多的采购单位对家具检测提出了要求,并对有环保认证和检测证书的供应商给予一定的加分。

随着2012年四季度地产销售上升,2013年家具行业迎来了回暖期,众多企业纷纷调整战略部署,继续扩大经营版图。此外,仓储式卖场的出现,让家具企业开始思考卖场开拓新模式的可能性。

建材和化工行业 篇5

夹点技术是一种以热力学为基础把企业的工程系统的能源消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优化的设计方法[1]。由于夹点技术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集成的整体,这样就可以在设计上做到使整体设计最优化,也就是说达到能耗最低、费用最小和环境污染最少。夹点技术方法灵活简便,所以易于被工程技术人员掌握[2]。

夹点技术最早是由英国曼彻斯特科技大学的B.Linnhoff教授及其同事率先提出的[3],此法一经推出,即得到广泛的重视和采用,以后又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目前欧美等国已有不少大型工程的新设计和改造采用了该方法,而且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般改造项目的投资费用回收年限均在两年以内[4]。近几年夹点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企业的老装置和老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中,并且也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5]。夹点技术不仅能被不少的大型化工行业采用,也可以为水泥建材行业等高耗能企业所采用。

2 应用和研究

下面通过对企业的工艺过程系统的节能降耗的改造,对夹点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2.1 数据提取

企业的工艺过程的加热系统流程中提取各个节点物流的温度数据见表1,这里我们设定了9个热物流和7个冷物流。其中“H”代表的热物流,而“C”表示的冷物流。

2.2 问题表格计算法(PTA)

问题表格计算法(PTA)是一种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同时还引入了定位能量法的数值定位方法。

PTA的计算步骤如下[6]

步骤1:建立T*范围

由于问题表格算法是使用温度区间为单位,所以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温度规模来做计算。但是,如果使用的实际温度流,由于有一些热量不能及时收回,会造成数据误差,因此,为了避免此问题,建立一个移位温度T*来重新建立温度标示。当确定ΔTmin的后,可以进行能量定位和热和冷物流的相应位移。

由于ΔTmin=15.5℃

所以ΔTmin/2=15.5/2=7.75℃

T*可以通过以下来计算

热流减去7.75℃,使冷却(向下移动)

冷流增加7.75℃,使加热(向上移动)

将所得的温度列于表3。

步骤2:ΔH平衡

在此步骤中要计算在每个温度区间的热容量流速的总和,再乘以热容量流率的区间温差就可以得到热量变化的焓值ΔH。当ΔH是正时,这意味着热物流占主导地位,热量有富余,相反,当ΔH为负,这意味着冷物流占主导地位,给热不足。

步骤3:热级联

表3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热级联(子网络)图表,在热级联的第一列是指移位后的温度,第二列是千焦耳/小时的焓值,第三列是指以k J/小时的热负荷。开始的热级联为零。按温位将系统中的物流划分为若干个热级联(子网络),求出热级联的输入和输出热负荷,并将相关数据填入左面的表3-1,可以发现在热负荷为最小值-1.542×108千焦/小时时,得到夹点温度为233.91度,然后将这时的热负荷-1.542×108千焦/小时重新加入左面的表格中,就可以得到右面的表3-2,这时夹点温度为233.91度时热负荷就为0了。

注:因篇幅有限,此表格仅选择性列出一些移位后的温度数据。

问题表格计算法(PTA)的结果可以用表格形式来表示,见表4。

2.3 Aspen能量分析法

除了问题表格计算法可以找出能量目标外,Aspen能源分析法也是一种简单的能量目标方法。通过相关程序得到的结果见图1和图2。

2.4 表格计算法和Aspen能量分析法的比较

为了确定夹点温度,可以用问题表格计算法和Aspen能量分析法进行。结果总结于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使用表格计算法和Aspen能量分析法计算获得的ΔTmin是相同的,都是15.5℃。但在最小需要的热和冷负荷范围略有差异。比较这两种的计算方法,在热水和冷水夹点温度的差异是0.16℃。其中的原因是有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主要是在计算时是使用的平均MCP,而不是实际的MCP数据。此外,复合曲线形状的改变也会导致夹点温度的变化。

问题表格计算法和Aspen能量分析法计算得到的结果虽然没有多大差别。然而,问题表格计算法比较繁琐,尤其是如果涉及许多工艺流,就非常费时。此外,问题表格计算法还容易由于粗心而出错。而使用Aspen能量分析法,就会更准确些。而且不需要经常去观察热物流的变化。

尤其是处理复杂冷热物流情况时,选择Aspen能量分析法就会更精确。

2.5 综合复合曲线(GCC)

综合复合曲线是用于设置多个能量程序目标的工具,图3就是比较典型的综合复合曲线。建立一个综合复合曲线,首先要将热物流的温度进行调整。该曲线是通过减去的一部分从热气流温度的允许温度的方法和加入剩余部分的容许温度的方法向冷物流温度偏移,然后根据所得的工艺温度绘制一个综合复合曲线,然后根据曲线显示的整体的热物流过程中消耗温度绘制出从焓(水平)在不同温度下的移位的复合曲线之间的差异[7]。

在该曲线上显示了一个夹点温度的热和冷的复合曲线在233.91℃±7摄氏度之间的最短距离的点。因此,热的夹点温度是241.66℃,冷夹点温度226.16℃的。

此外,从该曲线上,还可以看到一个过程的热物流的能量交换到另一个区域。这个区域被称为“热口袋”。口袋中的曲线代表的区域中冷热物流热交换是足以自由交换的,而不需要外界给予能量。所以在这个区域,有严格的要求是没有任何能量程序和热交换器。

总之,综合复合曲线是用于分析和选择在多个能量程序中使用的夹点分析的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它可以针对涉及到的各种能量程序设置适当的负载,以发挥最有效的负载能量和设备的最大效能。

3 小结

夹点的两个特征:一是在夹点处,冷热物流间的热流温差最小(35)Tmin;二是该处的过程系统的热流量为零。这充分表明夹点限制了工程系统能量的进一步回收,形成了该处的系统能量回收的“瓶颈”,如果要想进一步回收能量,就必须解开“瓶颈”,这就需要“优化”夹点,夹点技术的意义就在于如何“优化”夹点[8]。

另外,夹点把工程系统分成上下两个系统,夹点的上方为热网络,需要公用工程进行加热,而夹点下方为冷网络,需要公用工程进行冷却。

为了保证做到系统能量的回收最大化,应遵守三条基本原则:1)夹点处不能有热流量流过,2)夹点上方不能导入冷公用工程,3)夹点下方不能导入热公用工程。

4 结语

目前,夹点技术在国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许多国际知名的大公司都在开始采用夹点技术进行工程设计,而且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平均节能达到20%-40%,节水20%以上,减少废气排放20%-40%[9]。虽然我国的建材行业目前仍然还在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建材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企业由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无法解决,面临着转产搬迁的问题,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利用夹点技术来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以降低能耗,减少废气和污水的排放,净化环境和优化投资就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好处,近几年,夹点技术的研究已经延伸到水系统的设计,水夹点技术的应用对于节约工业系统的水量,减少废水的排放有着明显的优势[10]所以如果能综合全面地在企业的技术改造方面应用夹点技术,节能减耗的效果就更明显了。

参考文献

[1]张济民夹点技术及其应用化学工程师2004.(6).45-47

[2]姚平经换热器系统的模拟优化与综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27

[3]Linnhoff,B.1983.New Concept of Thermodynamicsfor better Chemical Process Design,Royal SocietyEsso Energy Award Lecture,Chemical Research andDevelopment.61:207-223.

[4]Parsons,D.,and J.Chatterton,I.Wilson,and E.Ishiyama.2011.Carbon brainprint case study:Optimisingdefouling schedules for oil-refinery preheat trains.Cranfield:Cranfield University.

[5]孟继安、牛继舜、王立安夹点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黑龙江石油化工1997.(2).2-4

[6]Kemp,I.C.2007.Pinch analysis and processintegration:a user guide on process integration for theefficient use of energy.2nd ed.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2007.21-22

[7]Kleme,J.,F.Friedler,I.Bulatov,and P.Varbanov.2011.Sustainability in the process industry:integration andoptimization.New York:McGraw-Hill.2011.63-65

[8]蒋楚生、何耀文工业节能的热力学基础和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248

[9]Samdani et al.Chemical Engineering.1993,100(3).40-45

建材和化工行业 篇6

坚持以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导目标, 围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建材行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坚持“十三五”发展的宗旨和目标与2030 年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战略目标一致的原则;坚持“十三五”发展将建材制造业和建材制造服务业"两业并举"发展的方针, 把提升自身发展与延伸至其他领域、把跨国经营和拓宽国内市场赢得新的发展空间作为新的增长点的发展原则;坚持“十三五”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统领, 发展不再单纯追求速度, 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产品档次提升, 坚持附加值型, 坚持质量效益型, 坚持能源、资源有效利用型, 坚持绿色节能环保型的发展原则;坚持“十三五”发展建立在建材行业各产业全面进步与全面提升, 建立在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重点瓶颈的攻坚与突破两个关键点上, 形成点面互动和相互带动的发展原则;坚持“十三五”发展支撑在拓展发展空间, 支撑在产品生产和市场应用融为一体的发展原则。

建材和化工行业 篇7

2014年, 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工业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 江苏省建材行业协会积极配合行业管理部门, 带领我省建材行业紧紧围绕“坚持转型升级、促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 克服种种不利因素, 保持了全行业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

一、2014年全省建材工业运行情况

1. 主要产品产量

2014年, 江苏省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水泥19402.59万吨, 累计增长3.66%, 居全国第一位。其中硅酸盐水泥熟料5493.85万吨, 累计增长2.72%, 居全国第十三位;商品混凝土17465.73万立方米, 累计增长3.35%, 居全国第一位;预应力混凝土桩5286.66万米, 累计增长-16.89%, 居全国第二位;平板玻璃5833.94万重量箱, 累计增长-3.76%, 居全国第五位;钢化玻璃5347.40万平方米, 累计增长-1.52%, 居全国第二位;夹层玻璃128.89万平方米, 累计增长91.47%, 居全国第十三位;中空玻璃1177.55万平方米, 累计增长38.60%, 居全国第三位;玻璃纤维纱27.58万吨, 累计增长23.21%, 居全国第六位;水泥专用设备28.54万吨, 累计增长33.35%, 居全国第一位;混凝土机械6812台, 累计增长6.39%, 居全国第六位。

2. 经济运行情况

(1) 总体稳中有升。2014年, 全省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56.4亿元, 同比增加318.8亿元, 增长9.6%。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1435.62亿元, 同比增长7.1%;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业251.87亿元, 同比增长4.8%;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217.96亿元, 同比增长2.5%;水泥制造733.08亿元, 同比增长7.3%。

(2) 经济效益低速增长。2014年, 全省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28亿元, 同比增加19.2亿元, 增长9.2%。其中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66.54亿元, 增长8.5%;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75.49亿元, 增长9.2%;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17.07亿元, 增长10.5%;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7.59亿元, 增长-12.9%。但全行业仍有一定亏损, 在统计的规模以上2063户企业中有247户亏损, 亏损面为11.97%, 亏损额为18.8亿元。

(3) 固定投资稳中趋缓。2014年, 全省建材行业完成投资额856.92亿元, 同比增长7.50%, 占全国建材行业投资额的5.87%。其中水泥制造业40.37亿元, 同比增长-28.61%;水泥制品制造业170.25亿元, 同比增长22.16%;平板玻璃制造业7.48亿元, 同比增长-39.92%;其他建筑材料制造99.80亿元, 同比增长27.57%。

二、2014年协会主要工作情况

1.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针对江苏建材工业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协会积极宣传创新理念, 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思路, 既要提升建材传统产业功能与质量、延伸产业链、拓展应用领域, 更要加快发展行业新兴产业。协会邀请行业资深专家型领导就江苏建材行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作《加快发展江苏建材新型产业》的专题报告, 深受与会者的好评, 引发强烈反响。协会还加强对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按季度分析建材工业运行情况, 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会, 对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进行剖析研究。积极参与省经信委、省住建厅组织的高性能混凝土在江苏优先推广工作, 针对我省水泥工业状况, 提出配合做好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意见的建议, 并配合主管部门制定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技术规范。为落实国发[2013]41号、[2014]14号文的精神, 配合省经信委对全省214家水泥企业、273个项目开展水泥违规项目检查和收集资料, 协查违规项目22项, 应淘汰或取缔项目16项。还先后与省经信委联合召开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座谈会, 听取企业对化解产能过剩的意见建议。参加省经信委组织的省行业发展重点方面和关键技术及产品专家论证会、全省原材料和消费品行业发展工作座谈会和2014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审会。参加省人社厅组织的化解产能过剩中就业与职工安置问题座谈研讨, 并提出对策建议。受镇江市有关部门委托, 组织专家对某公司涉嫌生产水泥进行了核查认定。针对企业自主创新、科技能力现状, 组织召开行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及专业分会建材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座谈会, 研讨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先后有针对性地召开协会理事长办公会议及水泥、机械、管桩各专业分会办公会议, 组织参观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三和管桩有限公司、江苏鹤林水泥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和先进技术装备, 相互沟通学习, 研究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对策措施。

2. 推进企业节能减排。

配合全省“十二五”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案的实施, 促进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 协会提出的水泥粉磨节能示范生产线建设已进入尾声。通过示范线建设运行, 将明确我省水泥最佳粉磨工艺和能耗指标, 促进企业淘汰落后, 实现节能减排。同时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节能减排功效的装备, 7月份组织专家对南京苏材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风选磨工艺及装备进行了评议论证。为推动水泥窑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的应用, 协会组织对溧阳天山水泥有限公司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450t/d生活垃圾示范线运行投产情况及项目设计单位进行了调研, 为向有关部门提出利用水泥窑处置固体废弃物方案的意见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3. 开展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评选活动。

根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申报和推荐2014年度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奖励项目的通知》 (中建材联科函【2014】21号) 精神, 省建材行业协会与省机冶石化工会联合在全省建材行业开展“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评选活动。根据各市协会的推荐和省协会的评审, 评选出5个项目参加中国建材联合会会组织的评选活动。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 江苏科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焦炭 (兰炭) 专用立式烘干机》获技术开发类三等奖、连云港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的《1#开流磨系统的技术改造》获技术改造二等奖、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的《一种节能环保的桩尖制作机》获技艺工法类三等奖。此外, 通过有关单位的推荐, 经中国建材联合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的《水泥外循环立磨预粉磨技术及装备的开发》获技术开发类一等奖、《水泥厂SNCR脱硝技术及装备的开发研究》获技术开发类三等奖;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纯蒸发金制造技术》获技术开发类一等奖、《一种收集白水玻璃棉的过滤装置》获工艺工法类三等奖;中国高岭土有限公司的《炼油催化剂专用高岭土关键制备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获技术开发类一等奖、《粘土矿物尾矿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获技术开发类二等奖;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型玻璃钢烟囱内筒制作及安装技术开发》获技术开发类二等奖;江苏汤辰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管桩自动化生产线》获技术改造类二等奖、《自动管模吊具》获技术开发类三等奖;徐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的《窑尾烟室红外测温改造》获技艺工法类三等奖。

4. 开展管理培训与行业自律。

为贯彻实施《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做好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管理工作, 协会组织开展对水泥企业化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检验员培训和化验室考核评审员培训, 2014年共培训564人。在各市协会的大力支持下, 完成对160多家水泥企业化验室现场审查工作。针对江苏水泥市场竞争现状和复杂的经济形势, 协会组织进行企业调研, 召开部分大型水泥企业座谈会和水泥市场自律会议, 分析情况, 共商对策。还分别召开苏南、苏北地区水泥骨干企业市场分析座谈会, 分析水泥质量, 协调有关问题。借鉴水泥市场自律经验, 先后组织到部分管桩企业和苏州市工程监理协会等单位调研, 探讨管桩行业开展市场自律的可行性及有效途径, 扩大水泥混凝土制品领域工作范围。

5. 积极配合中国建材联合会开展相关活动。

一是积极参加中国建材联合会召开的全国建材行业系统工作会议暨联合会会长全体会议等有关会议, 汇报交流江苏建材行业运行情况;二是配合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开展全国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 在全省建材企业内进行遴选, 提出并上报候选名单。经过评选, 建华建材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刚、江苏沂淮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宜兵、江苏申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宇宏、江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雄、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总经理颜成华、江苏鹤林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永忠等六位同志被评为“全国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三是配合中国水泥协会组织水泥企业围绕遏制新增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提高效益签署百家水泥企业承诺书等活动。四是积极参与国家专业协会在江苏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水泥行业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高峰论坛暨2014年中国水泥协会环资委员会年会、第八届中国水泥矿山年会暨加强矿山管理提供企业竞争力论坛会等有关会议及中国水泥网在江苏召开的2014年第七届国际粉磨峰会等。

6.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进一步加强协会各项管理, 加强协会工作人员的业务和政策、法规学习, 不断提升协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积极参加省有关部门组织召开的会议和有关培训。11月陪同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在江苏调研, 期间先后调研了鹏飞集团、华尔润集团、金峰水泥集团、建华管桩集团, 华东镀膜玻璃有限公司等企业, 乔会长结合调研对协会工作、行业发展作了重要讲话, 充分肯定了江苏建材工业的发展和行业协会的工作。

在《江苏建材》杂志出版发行方面, 得到了许多企业积极支持, 如苏州三和管桩有限公司、吴江市明港道桥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久久水泥有限公司、江苏科宝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磊达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泰州杨湾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苏材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华尔润玻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中复联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科行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察中心江苏总队、江苏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江苏申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 为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传播新技术、新工艺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协会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由于协会没有政策性的手段和措施, 工作开展存在一定难度, 在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为企业服务方面也有做不到位的地方。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新的一年工作中努力改进。

三、“十二五”全省建材行业发展分析

“十二五”以来, 我省建材行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 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与2009年相比全省建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下降了11.57%,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118%, 利润总额增长了176%。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实施节能减排目标等宏观政策的贯彻实施, 我省建材行业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调整。粘土砖瓦、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水泥等传统产业企业亏损面扩大, 企业数大幅减少。技术玻璃及制品、新型材料、防水材料、保温隔音隔热材料企业数在增加, 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42.5及以上强度等级水泥、商品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压力管、预应力混凝土桩、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技术玻璃、专用机械装备等产品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水泥、玻璃、卫生和建筑陶瓷等传统建材产品在市场需求下降和新型材料产品替代的压力下,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不少企业通过延长产业链, 实施了产业结构转型, 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十二五”以来, 我省建材行业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其中水泥、玻璃、玻璃纤维等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技术玻璃、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材机械制造等生产技术与装备、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和水平等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其中水泥、玻璃窑炉余热利用发电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利用水泥窑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试点成功, 利用水泥窑处置工业固体废弃物项目即将开展。全省一批优秀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环境下, 积极应对复杂形势, 苦练内功、抓机遇、促发展, 走出了自己的新路。

1. 延伸产业链提档升级。

水泥产能过剩导致我省水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严重影响了水泥企业的发展。淘汰落后, 化解产能过剩, 产品转型升级成为我省水泥企业的重要任务。江苏金峰、江阴绮星、泰安建材、江苏诚意、中联水泥等水泥企业, 为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 一方面积极主动淘汰落后产能, 兼并收购中小粉磨站, 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另一方面发挥行业龙头优势, 向水泥产品下游延伸, 开发水泥商品混凝土、水泥预拌砂浆产品, 提高企业整体运行质量。江苏金峰是我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十二五”期间在发展水泥主业的同时, 还涉及房产、金融、钢帘线等行业相关投资开发, 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 稳住主业多元发展。

南京玻纤院、中复连众、江苏申视、建华管桩、江苏磊达、常州盘固、东浦管桩等企业在发展主业的同时研究开发节能环保、新型墙体、隔热保温等高科技新型材料。南京玻纤院、中复连众分别是中国中材和中国建材两大集团下属的国有企业, 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在节能保温隔热、轻质高强材料产品的研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可喜成绩, 为平稳度过经济下滑、实施自我发展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华管桩是全球最大的管桩制造商, 企业在发展管桩主业的同时, 向管桩产业的上下游产业拓展, 在江苏、广东等20多省 (市) 建有管桩及各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高品质轻质隔墙板等40多个生产基地。江苏磊达是以水泥生产为主的股份有限公司, 受当地石灰石资源的制约, 公司在异地配套建设3条5000t/d熟料生产线, 同时开发了汽车轮胎钢帘线产品。目前该公司已成为水泥产品生产与物流、宾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常州盘固在安徽建设3条5000t/d熟料生产线, 同时在金坛开发5000亩农用地, 建设环保科技农业生态园, 种植水稻、果树等优良品种。江苏申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一家与春兰集团配套的塑料件加工发展起来的企业, 立足塑料件加工基础产业, 积极引进人才、技术, 向石油输出管道产品转移, 开发出超高复合管材、油气田专用柔性复合管等五大系列非金属复合管系列产品, 成为我省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和产品换代的典范。

3.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 我国经济发展下行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江苏鹤林、江苏博特、江苏科行等企业克服各种困难, 变压力为动力, 企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江苏鹤林在国家严格控制新增熟料产能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船山矿综合资源优势, 批准建设了5000t/d熟料及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三期) , 使熟料和水泥产能得到较大提高。企业在质量管理、清洁生产、物流、环保、售后服务、技术、社会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已成为我省水泥行业稳步发展的标杆。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我省开发应用型科技先导型企业, 在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已形成科研开发、规模生产和专业化技术服务的完整体系, 是国内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中综合实力最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龙头企业, 也是研究院所改制成功的典范。江苏科行最初是一家生产除尘设备的企业, 多年来企业坚持以环保产业为主线, 围绕电力、水泥、钢铁、玻璃、化工等行业节能减排要求, 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和完善研究开发体系, 不断创新发展, 开发出一批具有较好产业化前景的项目成果, 实施企业技术进步和跨越式发展战略, 取得显著成效。

4. 两化融合科学管理。

两化融合是推动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上新台阶的重要手段。海螺、台泥两大水泥集团是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 在两化融合推广应用方面走在了我省水泥行业的前面。两大集团在我省的企业除在生产控制方面采用先进工业自动化技术外, 还在质量和成本管理、电子物流、产供销一体化等方面采用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 大大提高了生产控制技术的先进性、质量管理的可靠性、物流技术的便捷性, 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生产和管理综合成本。

5. 走出去发展外向型经济。

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 促使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产品及装备先进的企业走出国门, 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南京水泥设计院和凯盛水泥设计院是我国水泥行业具有工程设计、技术装备研发制造、装备配套与供应、施工与安装、产品生产和施工总承包能力的公司。企业凭借雄厚的实力走向国际市场, 凭着科学的经营管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江苏鹏飞是全国最大的建材机械设备制造企业, 公司坚持与国内大专院校合作, 研究开发技术和新产品, 不断研究和适应市场, 还与国外建材机械知名企业合作代加工, 拓展国外市场, 同时与工程及设计单位合作, 在国外实施项目工程总承包, 发展领域宽, 发展速度快, 发展前景好。南京旭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NALC板材生产企业, 公司积极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和服务范围, 自主研发生产艺术板材、薄型板、瓷砖贴面板、吸音板以及内外墙保温体系和工厂化单元房屋等产品, 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并有一定知名度。2014年初, 该公司成为南京第一批新三板股上市单位。

“十二五”期间, 我省建材工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 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慢, 与全国前三位省份的差距加大;二是行业整体运行质量不高, 高新技术产品, 自主品牌产业发展不快, 在整个建材工业中的比重不大;三是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品产能过剩严重, 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很大;四是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绿色建材战略推进速度缓慢, 鼓励性政策不配套, 综合资源利用技术和消化因减排增加的成本能力等, 制约着绿色建材业的发展;五是两化融合能力和水平较低, 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步伐较慢, 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六是企业科学管理意识不强, 传统管理方式制约企业发展;七是外向型经济动力不足, “走出去”战略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完善。

四、2015年建材协会工作重点

2015年, 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 努力做好今年的工作, 对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全面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内涵, 充分理解和认识“新常态”对建材行业发展的影响, 结合我省“十二五”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 积极主动应对, 努力适应新常态, 力争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长有新的突破。2015年协会工作重点是:

1. 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常态”形势下, 要全面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开发和拓展新兴产业。一是配合中国建材联合会开展水泥、玻璃两个“第二代”的研发, 推动行业技术提升和转型升级;二是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继续做好遏制水泥、平板玻璃过剩产能和新增产能工作;三是继续开展行业发展、企业需求、技术成果等调查研究, 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产学研结合, 使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四是做好“水泥粉磨节能示范生产线”指导和验收工作;五是配合行业管理部门, 组织经济实力强的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 配合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一是与省经信委组织召开行业季度运行分析会, 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运行情况, 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协助行业管理部门加强水泥企业质量管理, 继续做好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管理工作;三是配合行业管理部门做好符合规范条件建设项目的评估核查工作;四是配合主管部门组织贯彻实施《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修改单以及《水泥行业规范条件》等标准及规范。

3. 参与制定产业规划与技术标准。

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建材行业“十三五”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积极配合建设管理部门制定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技术规范, 组织水泥企业支持和参与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工作。

4. 进一步推动技术培训和技术应用。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不是转产和转行, 而是要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发展, 这就要求企业在思维、模式、技术、机制上彻底变革。协会一要创造条件开展相应的培训, 通过召开技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 推进行业新技术、信息化技术应用。二要适时组织召开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转型升级专题研讨会。三要继续开展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评选活动。四要开展我省利用水泥窑处置固体废弃物的调研工作, 根据新型干法水泥窑的分布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状况, 提出利用水泥窑处置固体废弃物方案的建议。

5. 加强调研继续开展质量和市场自律工作。

一要加强行业调研。选择发展较好且有特色的企业, 通过调研总结和推广企业转型升级经验;选择发展中遇到困难的企业, 听取对行业发展的要求, 针对实际向政府部门提出制定产业政策的意见;通过调研开展新产品、新技术、优秀企业的推广和推荐, 促进行业整体发展。二要继续开展行业自律工作。加强水泥质量管理, 维护水泥市场秩序, 继续组织水泥企业质量自律和行业错峰生产;深入调研管桩行业开展市场自律的可行性和有效措施, 以逐步规范管桩市场, 维护管桩企业的正当权益;开展水泥市场中转库的调研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中转库设置和管理的意见。

6.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与合作交流。

建材和化工行业 篇8

进入21 世纪以后, 中国水泥工业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新型技术 (新型干法水泥) 、新型装备 (回转窑) 的集约化生产不断取代落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方式, 水泥工业产业技术发展举世瞩目, 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与此同时, 中国进入“十二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中国的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平稳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拉动内需, 水泥工业迎来了十年多的黄金发展期, 截止2014 年底中国水泥行业产量达到24.144 亿吨, 同比增长10.55%, 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50%以上, 已经连续20 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高速发展辉煌的背后, 中国水泥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水泥行业发展模式转变相对缓慢, 目前仍然是以数量规模为主发展模式;水泥产业同质化竞争不断恶化;水泥产能严重过剩, 成为影响水泥行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二、中国水泥行业企业并购重组环境和现状

中国政府为了鼓励水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 政府职能部门如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以及环保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根据不同职能部门发布的政策的作用, 经过汇总分析,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是淘汰水泥工业落后产能, 通过明确界定的落后水泥产能的量化标准, 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 积极引导落后产能主动早日推出水泥工业, 例如2009年9 月26 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 执行等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 对2009 年9 月30 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 对不符合上述原则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落后水泥产能比较多的省份, 要加大对企业联合重组的支持力度, 通过等量置换落后产能建设新线, 推动淘汰落后工作。2013 年11 月30 日, 工信部发布《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900 公斤的省份, 原则上应停止核准新建扩大水泥 (熟料) 产能生产线项目, 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等量或减量淘汰”的原则执行。

第二是促进水泥企业兼并重组,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 在政策层面政府给予一系列鼓励、支持的优惠条件, 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兼并重组。2014 年3 月份中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 从改革审批制度、改善金融服务、落实和完善财税政策、完善土地管理和职工安置政策、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和健全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改善优化企业兼并重组的市场环境, 为中国水泥企业深入的兼并重组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是水泥工业的污染防治, 通过规范和完善水泥工业污染防治和治理政策, 以防治水泥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 促进水泥技术进步。如2013年12 月27 日环保部发布《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5—2013) 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GB30485—2013) , 明确指出水泥行业现有与新建生产线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为400 毫克/ 立方米;国务院发布《“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2011 年) 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3 年) 十条措施, 要求采取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水泥等高污染行业的落后产能, 促使企业产业转型升级, 这客观上为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创造了机会。

近年来, 中国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不断提速, 尤其是在2012 年, 中国内地水泥市场处于低谷期, 许多中小型企业受资金链等因素制约, 出让意向比较强烈, 大型企业集团果断出手, 使水泥行业的并购重组在这一年达到一个高峰。其并购重组现状呈现如下特点:处于市场成长阶段的地区成为并购重组的主战场, 中国内地的西部地区最为活跃;国企上市公司成为并购的主体, 国企上市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国内领先的技术以及完善科学的管理, 这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全国市场资源, 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市场份额, 增强了对区域市场的控制力;并购重组趋于理性, 水泥企业的并购重组从刚开始的抢占市场转向注重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三、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并购重组模式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建材) 是中国大型建筑材料央企———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 目前主要有四大业务板块, 分别是:水泥、轻质建材、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和工程服务。公司在上市8 年以来, 逐步探索出一条“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管理整合、集成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公司主营业务规模急剧扩大, 同时盈利能力持续增长。截止2013 年底, 中国建材水泥年产能由2006 年初的1100 万吨增至3.6 亿吨, 位居世界第一;商品混凝土产能达到3 亿立方, 位居世界第一;轻质建材业务板块的主要产品石膏板年产能从3.6 亿平方米增加到16.5 亿平方米, 位居世界第一;玻纤及复合材料业务板块的主要产品风电叶片年总产能达到1.5 万片, 位居中国第一;玻璃纤维年总产能由刚起步的21 万吨增至100 万吨, 位居世界第一;现如今中国建材已成为国际领先的玻璃生产线和水泥生产线设计及工程总承包服务供应商。

(一) 中国建材并购重组模式———区域整合

中国建材面对行业、企业的诉求和国家加快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 把水泥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 确定了迅速做大水泥业务规模, 走大水泥区域化发展的战略。以市场化方式, 通过资本运作、联合重组等新型发展路径, 展开跨所有制、跨区域和跨行业的联合并购重组, 构建了淮海经济区、东南经济区、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等四大水泥战略核心区域, 先后成立了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和西南水泥有限公司, 至此中国建材水泥板块在全国的区域整合构架已经成型, 水泥产能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 年6 月, 是中国建材2006 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的四大业务平台中重要的水泥制造业平台。目前拥有全资及控股大型水泥制造企业70 余家, 遍布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山西、内蒙古、北京等省市自治区, 其水泥年产能达到1 亿吨, 是中国淮海经济区域最重要的水泥企业。

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于2007 年9 月5 日在上海浦东注册成立, 其运营总总部设在杭州, 是中国建材水泥业务板块的核心企业之一。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 积极开展区域性联合重组, 大力推进管理整合, 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先后整合了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湖南、江西、福建及广西等区域内的水泥企业, 截止2013 年, 南方水泥拥有水泥企业123 家, 水泥产能达到1.67 亿吨, 位居全国第一。

北方水泥有限公司于2009 年3 月23 日挂牌成立, 是由中国建材、辽源金刚水泥 (集团) 有限公司、弘毅投资产业一期基金 (天津) (有限合伙) 共同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为10 亿元人民币。自从公司成立以来, 北方水泥按照中国建材北方区域的发展战略, 加快布局, 稳步推进区域联合重组, 重组了辽源金刚水泥集团、佳木斯鸿基水泥、凌源富源矿业水泥、德全水泥等区域龙头企业, 截止2013 年底, 已拥有20 多家企业, 年产能达2500 万吨, 所属企业遍布东北三省。

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于2011 年12 月15 日在成都挂牌成立, 西南水泥是中国建材联合深圳京达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圳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北京华辰普金资产管理中心共同设立的。注册地在成都, 注册资本为100亿人民币, 其中中国建材出资50 亿, 占注册资本的50%。西南公司未来计划水泥年产量达到1 亿吨以上, 打造中国西南地区大型水泥集团, 成为中国建材大水泥区域化战略的又一大杰作, 西南水泥成立也标志着中国建材在全国水泥市场的战略布局基本完成。

(二) 中国建材并购重组模式———产业链延伸整合

中国建材在完成全国水泥市场的战略布局后, 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水泥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鼓励水泥企业延伸产业链, 鼓励水泥企业在做强做大主业的基础上兼并重组上下游关联企业, 优化物流配送, 整合发展预拌砂浆、商品混凝土及建筑预制构件产业。通过旗下中国联合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和西南水泥等四大水泥公司大举收购其战略区域内的商品混凝土公司, 积极扩展商品混凝土业务, 进行产业链延伸整合, 截止2013 年底, 中国建材实现商品混凝土从零起步到总产能达到4 亿立方米, 跻身全球第一, 水泥产业和商品混凝土业务形成良好的市场联动。

在区域整合和产业链延伸整合过程中, 中国建材实现了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坚持行业价值高于企业价值、企业价值孕于行业价值之中的科学发展理念, 积极构建企业核心效益区和协同效益区, 引领区域市场健康发展, 推动区域水泥和商品混凝土价格合理回归, 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同时转变了水泥和商品混凝土两个行业观念, 实现了企业间从过度竞争到适度竞争, 从纵向价值比较到横向价值比较, 从技术结构调整到组织结构调整, 从增量发展到减量发展的转变, 推动水泥和商品混凝土产业的合理布局和有序竞争, 倡导水泥和商品混凝土行业走“高标号化、特种化、制品化、精品化”的集约化发展道路。

四、中国建材并购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

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发生的并购重组行为作为研究样本, 同时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 又选取了2008—2011 年的并购重组事件中冀东水泥、金隅股份、海螺水泥以及甘肃祁连山水泥等一并作为研究样本, 研究中国水泥行业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变化。通过访问以上5 家企业的官网, 获取了各个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 为了充分满足并购重组绩效的时间效应和反应滞后性, 选取了企业并购重组前一年 (T-1 期) 、并购重组当年 (T期) 、并购重组后一年 (T+1 期) 、并购重组后两年 (T+2 期) 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分析企业并购重组前后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来反映中国水泥行业企业的并购重组绩效, 进而对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并购重组的绩效作出评价。

(一)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比水泥企业并购重组前后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来评价企业并购重组的绩效, 依据并购重组绩效理论, 结合财务方面的内容, 从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等四个维度来综合评价中国水泥行业企业并购重组绩效, 从而构建了水泥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 研究步骤

1. 根据指标评价体系中具体的财务指标收集原始数据, 从而得到原始数据矩阵。本文选取2008 年—2011 年发生重大并购活动的5 家水泥企业作为样本, 以并购行为当年作为T期, 分别分析并购企业T-1, T, T+1, T+2 前后4 期的财务指标, 包括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8 个指标构成原始数据矩阵。

2.将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

由于选取的各个指标量纲存在不一致, 数量间的差异也比较大, 因此要将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 即将各个指标转化为同量度的指标, 使各个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 从而消除不同量纲差异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在分析过程中, 系统将自动对数据做标准化处理。

3.原始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定:运用统计分析软件求出原始数据矩阵8 项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因子分析。

4.估计因子载荷矩阵

因子分析的基本模型是:X=AF+ε, 其中X为原始变量, F为公共因子, A表示X在公共因子上的载荷系数, ε是与公共因子F不相关的因子, 表示原有变量不能被因子变量所解释的部分。

5.因子旋转

因子旋转是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变换, 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因子的意义, 对实际问题做出科学分析。

6.建立模型

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因子后, 可以得出因子的得分函数, 从而估计原始变量在提取的主因子上的因子得分。然后将因子得分作为变量, 构建综合得分模型, 从而得出样本公司各期的综合得分, 以此为标准来评价中国水泥企业的并购重组绩效。综合得分函数模型如下:

其中Fj是第j个样本的综合得分, bjp是第j个样本对第p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fjp是第j个样本第p个因子的得分, Bj是第j个样本的累计方差贡献率。

(三) 实证检验

通过实证检验, 可以估计出样本变量在各期公因子上的因子得分, 将得到的因子得分数据作为变量, 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公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 从而构建并购重组协同效应得分函数。

(四) 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前面建立的综合得分模型, 计算出样本企业在并购重组前后4 年内的综合绩效得分。根据统计结果可知, T期综合绩效得分均值小于并购重组前一年即T-1 期, T+1期综合绩效得分均值有明显的提高, 并购重组后第二年即T+2 期的综合绩效得分均值也大于并购重组前综合绩效得分均值。

中国水泥企业并购重组当年绩效有所下降, 这是因为水泥企业在并购重组后经营战略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短时间内整合管理有一定难度, 企业在生产、销售等方面需要时间去磨合, 新并购重组的目标企业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使其尽快步入正轨, 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因此并购重组当年的绩效出现了下滑。并购重组后一年绩效明显提高, 说明企业的并购重组行为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并购重组后第二年绩效相比第一年有所回落, 但仍然高于企业并购重组前的绩效, 说明并购重组行为持续影响着企业的绩效, 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中国建材并购重组绩效的变动情况, 发现并购重组后两年绩效出现大幅度下滑, 远远低于并购重组当年的绩效。这是由于中国建材在2011 年后并未停下并购重组的脚步, 2012 年中国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耗费巨资并购重组了福建省水泥传统龙头企业福建水泥;2013 年中国建材旗下的西南水泥继续推进其在西南地区的并购重组步伐, 以11.1 亿元的交易额整合了四川雅安、贵州遵义和毕节等地区的水泥企业;2013 年末中国建材旗下的中国联合水泥以3.03 亿的交易额获取了中原地区水泥老大同力水泥10.11%的股权, 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中国建材一系列的并购重组行为, 巨大的资金投入影响了企业并购重组绩效, 导致本文研究中中国建材并购重组后两年绩效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结合各个样本企业并购重组的模式和水泥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综合来看, 中国建材并购重组的模式以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为主, 其它企业主要是以横向并购为主, 中国建材的并购重组绩效前后变动幅度比较大, 而且并购重组绩效也明显低于其它企业, 说明目前中国水泥行业企业并购重组模式比较传统, 还是产业内生产或销售相同、相似产品的公司间的收购, 其主要目的依然是消除竞争, 扩大市场份额, 增加收购公司的垄断实力或形成规模效应。

五、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本文在分析中国水泥行业企业并购重组环境和现状的基础上, 以中国建材作为研究对象, 对中国建材并购重组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归类;在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部分, 本文构建了并购重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中国水泥行业企业并购重组的绩效变动情况。

1.中国建材区域整合并购重组模式是传统横向并购模式的深入发展, 通过区域整合, 中国建材在全中国范围内形成了淮海、东南、北方和西南等四大水泥战略核心区域, 便于企业在区域范围内进行专业分工, 采用集团公司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形成集约化经营, 产生区域规模效益;中国建材在纵向并购的基础上推进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产业链延伸整合并购重组, 通过兼并重组水泥需求商商品混凝土企业, 将传统的水泥和混凝土市场交易行为转化为企业内部行为, 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降低了成本和经营风险, 同时设置了行业进入壁垒。

中国建材通过水泥区域整合和商品混凝土产业链延伸整合, 使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公司水泥年产能和商品混凝土年产能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建材这两种并购重组模式对今后中国水泥行业其它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模式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2.本文对中国水泥行业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法, 构建了并购重组绩效评价的综合得分模型, 实证分析了包括中国建材在内的研究样本在并购重组前后的绩效变动情况, 研究发现中国水泥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在并购重组行为发生的当年, 企业综合绩效有小幅度下降, 但并购重组后一年企业绩效明显提高, 并购重组后第二年有些回落, 但仍然比并购重组前的绩效高。综合来看, 并购重组活动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企业并购重组后的绩效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 对策建议

由于中国水泥行业是受国家重点调控的产业之一, 水泥行业集中度不高, 未来并购重组的机会仍然很多。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水泥行业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并购重组, 通过实行强强联合、兼并改造困难企业及中小企业, 实现产业合理空间布局。中国水泥企业应该总结以前水泥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教训, 努力提高以后并购重组活动中的战略选择和经营管理水平。

1.完善企业并购重组决策机制, 提高并购重组决策水平。水泥企业并购重组过程比较复杂, 整合时间较长, 同时还要面临市场、经营、法律、财务等诸多风险, 因此制定完善、严密的并购重组制度和规范对企业并购重组活动非常重要。水泥企业在并购重组时要选取合适的并购时机, 做好详细的前期调研工作, 通过对目标企业一线生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听取水泥专家学者对生产线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的评估、调查目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设备耗损情况等一系列工作来增强前期的调研深度, 从而确保被收购的企业生产能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建立专业的并购重组团队, 充分利用谈判技巧来降低并购重组成本, 监督、审查并购重组交接活动, 对目标企业进行管理整合, 确保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最终实现企业并购重组的战略目标。

2.鼓励支持水泥企业创新并购重组模式。目前中国政府正全力推进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 本文中研究的案例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已成为新一轮央企改革方案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试点企业, 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有效制衡、平等保护的治理结构以及探索市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水泥行业在中国已经实现了高度的市场化, 除了国有企业以外, 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在市场上都很活跃, 市场竞争也很激烈。中国政府倡导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让国资、民资、外资等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客观上为中国水泥企业并购重组模式的多样化创新提供了条件, 并购重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合并、股权收购、资产置换、资产收购、债务重组等方式, 鼓励水泥企业在并购重组模式方面的创新, 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摘要: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分析了目前中国水泥行业企业并购重组的环境和现状, 接着在此基础上, 深入探讨了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并购重组的两种模式:区域整合和产业链延伸整合, 研究发现这两种并购重组模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实力, 最后本文构建了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水泥企业并购重组前后绩效变动情况, 结果显示中国水泥企业在并购重组后绩效比并购重组前绩效有小幅度提高, 说明并购重组使中国水泥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水泥行业,并购重组,模式,绩效,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Lambrecht.B.M. (2004) .The timing and terms of mergers motivated by economies of scal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5) :54-77.

[2]Martin Young, Qian Sun. (2011)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cquiring mergers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s.Emerging Markets Review, (12) .

[3]Nagar Venky, Detroni Kathy, and Wolfenzon Daniel (2004) .Goverhance Problems in Close Corporations Unpublished working paper.New York University Sterm School of Business.

[4]王凤荣, 高飞.政府干预、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基于中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2012年度中国经济学论坛, 2012.

[5]王超.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水泥业务并购重组后财务流程再造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13.

[6]丛岚.国有企业外资并购案例分析及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09.

[7]伏晶.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战略收购模式选择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0.

建材和化工行业 篇9

一、协会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工作。

接受政府委托, 协助政府部门宣贯国家政策法规, 起草地方标准, 其中与省建工建材质检中心、江苏金峰、江苏磊达、南京建通水泥公司等共同起草《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草案) 省地方标准, 针对实际提出了促进我省水泥工业发展的节能减排指标。配合省经信委制订江苏建材工业发展规划, 并负责起草“十二五”水泥发展规划, 多次召开水泥、建材机械制造、玻璃与深加工、玻璃纤维生产与科研、水泥管桩制造等企业座谈会征求意见。还专门发文要求全省水泥、玻璃、陶瓷、玻纤玻钢、水泥制品、建材机械、化学建材等专业龙头企业和研究设计院所, 结合实际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作。积极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搞好行业发展管理, 多次参加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有关产业政策调研, 参加国家发改委重点节能技术项目推荐、江苏省水泥生产许可证产业政策核准、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工作。受省经信委委托, 7次组织专家对16条粉磨生产线和2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评审。参与江苏省建材名牌产品推荐评定, 为南京JT窑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认证做好相关工作。做好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换发工作, 其中261家通过了省、市协会对材料和现场的审核, 近200家企业已领取合格证。依据国家《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开展水泥质量对比检验工作, 组织优秀化验室及主任评选, 对先进单位和优秀化验室主任进行表彰。还协助省建设厅组织制订我省水泥管桩技术规程, 配合省发改委组织对外交流和参观考察等活动。

二是组织开展调研培训。

围绕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先后组织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调研讲座、全省水泥企业管理研讨会、行业讲座和职业培训, 组织财税管理与纳税筹划知识培训, 开展行业运行分析及专题调研。针对贯彻国家八部委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 邀请我国资深专家张大同教授作我国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审议稿修订内容讲解。还先后邀请省经信委相关同志作《关于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报告, 邀请专家作《玻璃纤维的发展与革新》等讲座。同时, 协会聂长兰理事长3篇文章被《中国建材报》在头版发表, 在行业内引起较大反响。协会成员先后调研撰写论文、信息30多篇, 分别发表在《新华日报》、《江苏建材》杂志、中国建材建筑网等媒体上。

三是积极组织行业活动。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组织开展推荐“大型水泥煅烧关键节能技术装备”等10项先进水泥技术与装备活动, 并在有关媒体发布。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联合省机冶石化工会开展“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评选活动, 先后评选推荐20多个项目分别获中国建材联合会、全国总工会技术开发、技艺工法、技术改造等奖项。大力推进对外交流合作, 鼓励并组织参加各类展会活动。大力推进争先创优, 评选全省建材行业劳动模范和代表人物, 对30多名建材行业改革开放代表人物予以表彰。

四是注重开展行业自律。

努力为行业发展服务, 反映会员要求, 协调会员关系,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企业合法权益, 组织了全省水泥企业产品质量自律检查等活动。

五是加强行业联系与信息服务。

加强与中国建材联合会的联系, 成功召开华东六省市建材协会会长秘书长联席等会议。按时出版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江苏建材》杂志, 编办建材协会《会讯》, 建立了协会网站“中国建材建筑网 (www.zgjcjz.com) ”, 定期进行建材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发布, 努力为企业搞好信息服务。

二、创先争优活动体会

(一) 领导重视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保证。

(二) 全员参与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良策。

(三) 扎实工作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

上一篇:舍曲林合并喹硫平下一篇:拒绝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