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机械行业

2024-05-17

轻工机械行业(共12篇)

轻工机械行业 篇1

展览业是现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影响面广、关联度高, 发展潜力大, 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连接产供销, 促进供需对接, 畅通流通渠道, 引领消费潮流, 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它集商务活动、产品展示、对外宣传为一体, 能够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引导产业升级;它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 可以直接或间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是城市建设的增速器。

多年来,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一直将展会活动作为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产业升级、服务企业和百姓的手段, 并致力于品牌展会的培育工作,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2006年起,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已经连续三次开展了“轻工十大品牌展会”的评选活动。2012年6月新一轮评选结果揭晓, 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等十个展会 (见表) 入选。其中除了中国国际玩具及模型展览会是首次入选外, 其他九个展会再次蝉联此殊荣。这些展会不仅代表了中国轻工展会的水平, 也体现了国家级展会的水平, 对促进展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轻工十大品牌展会的评选工作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品牌展会表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品牌展会的魅力在哪里?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轻工十大品牌展会的推荐范围是, 轻工业联合会代管行业协 (学) 会及直属单位举办的行业展会。近年来,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系统的会展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举办行业展会44个, 总展出面积超过263万平方米, 展会面积超过八万平方米的展会为7个, 展会的质量也有较大提升。2011年, 众多展会不仅是国内第一, 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达到世界同类型展览会规模前三名的展会有10个;达到世界同类型展览会规模第二的展会有7个;达到世界同类型展览会规模第一的展会有2个, 即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和中国国际衡器展览会。这些展会的成功举办, 不仅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了轻工展会在国内外的品牌影响力, 也为推荐评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以往评选工作相比, 本次推荐评选活动的组织工作更加专业, 也更加规范。为体现评选工作的公正性、权威性, 评选活动邀请了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展览馆协会、《中国会展》杂志社等领导机构和在会展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单位作为评审委员会成员单位, 按照公正、透明原则进行。入选展会的共同特点是, 展会面积居同类展会之首;在国际展会中其规模和行业影响力名列前茅;行业知名企业参与最多, 规模最大。

为了清晰地表现出轻工十大品牌展会在展会面积、参展商数量的变化, 将2006年、2009年和2011年三次评选相关数据做了汇总 (见下表1)

表中数据显示, 轻工十大品牌展会的展会规模不断扩大, 展览面积、参展企业不断增加, 行业影响力大大提高。值得一提的是, 2011年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的展览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 其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许多国际大型综合展会, 盛况空前。

除了展会面积、参展商的变化外, 品牌展会还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自身的新特点呢?我们从专业化、国际化和服务功能多元化的视角进行观察, 大体可以做出以下概括:

专业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析。狭义的内容是指展会的服务对象专业, 参展商和观众都是本行业或与本行业密切相关的上下游群体, 以及产品的忠实爱好者和终端用户。广义的内容还包括办展水平专业化、服务标准专业化等。由于商贸平台功能是行业展会的基本功能, 因此, 参展商和观众的专业化程度是衡量专业化的主要标准。从汇总的相关数据看, 十大品牌展会的专业观众超过80%, 贸易洽商、技术交流、业务合作、市场调研、信息收集是主要目的。与此同时, 十大品牌展会的办展水平也相当专业, 从展会主题的选择、场景的设计布置, 到每一个服务细节的安排, 都体现了专业水准和人性化的要求。

国际化是指展会的国际专业水准和海外影响力。主要用参展商国别和数量、海外观众国别和数量、国内外参展企业构成等方法评价。轻工十大品牌展会都表现出鲜明的国际化特征, 已经成为代表国内外行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性展会。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来自海外的参展商和观众的国别、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二是参展商中国内外品牌企业数量明显增多, 在一些展会上世界顶级品牌集体亮相。三是展会的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的作用普遍加强, 展品汇集了行业最新成果, 成为“市场的晴雨表”和“技术发展的风向标”。2011年中国国际五金展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 (地区) 的239家海外展商和来自89个国家 (地区) 的海外观众参展, 吸引了全球九大建材商和跨国零售商驻会采购。2011年中国国际自从行车展览会汇集了全球两轮车产业领先品牌, 海外参展商国别达到18个, 参展商达到72家, 成为世界三大自行车品牌展之一。

服务功能多元化是指展会承载了更多的功能, 服务内容更加充实, 服务手段更加多样, 更加贴进行业的需求。由于十大品牌展会专业化程度高, 汇集了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优秀的客商资源, 因此成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举办方在这个平台上精耕细作, 不断扩展展会的服务功能, 成为重要的行业交流平台。2011年中国国际乐器展览会上, 主办方分别与美国国际音乐制品协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等国内外专业组织举办了行业论坛、华乐国际论坛、器乐研讨等系列专业活动, 对乐器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广作用。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在2011年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举办期间, 组织召开了中、日、德、美四国缝制机械行业协会高层会谈, 就全球缝制机械行业面临的经济形势以及市场情况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全国焙烤职业技能大赛成为2011年中国国际焙烤展览会上的精彩亮点, 来自各地的技术能手现场竞技, 给展会带来了别样的感受, 享受到了艺术大餐。在轻工十大品牌展会上, 诸如此类的内容创新不断, 成为展会永葆活力的重要原因。

中国国际玩具及模型展览会是在2012轻工十大品牌展会评选中出现的一匹黑马。展会自2002年创展, 到2011年整整走过了十个年头。将其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 其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令人称赞。十年中, 依托国内强大的产业资源, 展会的整体规模增长近十倍, 展品类别涵盖了玩具、户外游乐设施及用品、模型机械等产品, 成为亚洲第二大专业展会。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也是展会久盛不衰的关键所在。轻工十大品牌展会在创新方面表现出那些突出的亮点呢?根据作者的观察,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延伸展会时间和空间, 成功创造“展店联动”新模式。近年来, 国内品牌专营店、专卖市场异军突起, 成为重要的市场业态, 并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展会与专卖市场之间, 虽然在功能上、市场服务定位上有很大的差异, 但终究是竞争对手, 相互争夺市场资源。尤其是专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影响力不断增强, 许多专业卖场的经营者引入展会的经营模式, 将产品展示、品牌宣传、产品营销融为一体, 吸引品牌企业入驻, 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 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正在向不落幕的展会方向发展。以家具专卖市场为例, 据有关机构统计, 2004~2010年的七年间, 全国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家具商品交易市场, 市场数量和营业面积翻了一番, 成交额翻了两番, 2011年交易额达到544亿元, 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对专业展会构成了一定的潜在威胁。专业展会与品牌专营店之间能否相互借势, 共同发展?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展店联动”的模式, 在展会期间与品牌专营店互动, 相互借势, 扩大影响。2011年第17届国际家具展览会上, 参加“展店联动”的专卖店、品牌旗舰店达97家, 在此期间还举办了设计周活动, 探索了展会新的发展模式。

——细分展会展区和类别, 专题展提升了展会专业化水平。随着品牌展会影响力增强, 展会规模不断扩大, 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参展产品类别划分更细;二是参展商向产业链覆盖。对此, 轻工十大品牌展会通过细分展区的办法, 向专题展的方向发展。2011年中国国际皮革展就细分为国际皮革展、国际鞋类展、国际箱包裘皮及服饰展, 突出了产品特征。中国国际五金展形成了“国际建筑五金展”、“国际锁具安防产品展”两个专题展, 培育了“加工制造设备”、“个人防护产品”和“磨具磨料”三大专区, 对展区服务对象科学定位, 有效地扩展了展会的覆盖面。

——发展展会参展商主体, 产业集群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细心观察2011年轻工十大品牌展会的参展商构成变化, 不难发现产业集群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展会现场。在2011年中国国际五金展上, 来自全国十余个特色产业基地组团参展, 许多打出了自己的区域品牌, 如“中山锁具”、“新会不锈钢制品”、“金华五金工具”等, 各产业基地集体亮相, 展示他们在产业配套、技术研发、物流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有的特色产业基地的地方政府还邀请海外买家和国际行业组织到产业基地工厂参观, 使展会的宣传效应得到扩展。在2011年中国国际皮革展上, 类似“中国女鞋之都”这样的展示特色区域发展成果的展区格外抢眼。诸如浙江海宁、河北辛集、广东鹤山、成都武侯等国内知名的特色产区悉数参展。特色区域已经成为国内皮革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和载体, 占据了国内皮革产能的半壁江山,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深化展会宗旨和主题, 突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向。在2011年轻工十大品牌展会上, 体现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推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国际皮革展上突出了“环保、时尚”的发展主题, 积极倡导“为生态环境和消费者负责”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自行车展以“自然、环保、健康”为主线, 推出了“低碳出行、其乐无穷”的宣传主题, 大力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和生活方式, 为自行车行业发展造势。中国眼镜协会将眼镜行业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的颁奖活动安排在展会开幕式上进行, 突出了科技进步对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纵观我国轻工业会展经济的发展, 形势喜人, 令人振奋, 轻工十大品牌展会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它们的成功,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轻工行业整体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得益于行业协会和各主办方长期不懈的努力。虽然轻工展会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运作水平参差不齐、组织管理上与国际高端水平展会存在差距等问题, 但是, 轻工展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已经成为主流。相信经过不断努力, 中国轻工业会展经济将会站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 在扩大轻工产品的国内外销售渠道、促进行业产业升级、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动行业产业转移及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国内外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协会行业凝聚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轻工机械行业 篇2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湖南             身材:175 cm  kg

婚姻状况:已婚              年龄:40 岁

培训认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经营/管理类:生产副总、厂长   工业/工厂类 生产部经理

工作年限:18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5000--8000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佛山

个人工作经历:

20xx-20xx 常德市轴承厂 工具车间 技术员

20xx-20xx 广州机床厂番禺分厂 机加部 副主任

20xx-20xx 佛山源田床具机械公司 生产部 部长

20xx-20xx 佛山源田床具机械公司 质管部 部长

20xx-20xx 中山松德包装机械公司 副总助理、兼品管部经理

20xx-20xx 广州市汉达机械公司 公司副总经理

20xx-至今 佛山联发五金制罐公司 公司生产副总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后陆军技术学校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20xx-07-01

所学专业一:机械制造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20xx-20xx 广后陆军技术学院 机械制造 大专,中共党员 毕业证

语言能力

外语:俄语 一般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熟悉机械五金及钣金加工工艺及技术

2.熟悉车间、部门及公司各程序运作和管理

3.熟悉QC七大手法及品质控制

4.熟悉内审和管理评审,并且亲自主导和策划过内审及管理评审工作

5.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及工厂6S运作

6.善于人事管理,提倡人性化+制度化+程序化三结合的原则

详细个人自传

行业分析:轻工、油服、家电 篇3

投资要点:

1、压缩中间销售环节费用带来家具销售模式变化。

2、家具O2O 将启动销售模式第三次革命。

家具的集合销售领域往往能出现较多的大体量公司,如国内红星美凯龙、国外的宜家、百安居和家得宝等公司,销售模式变化的根源在于中间销售环节费用的压缩,带来性价比的提升,具体演绎就是家具从商场销售,过渡到宜家、百安居模式,再过渡到红星美凯龙模式。而现在家具O2O 将启动销售模式第三次革命。该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流程更缩短、成本更降低。

家具O2O 模式能够天然替代传统的家具卖场销售模式,从实践看,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如"美乐乐"、"齐家网"、"林氏木业"等较为成功的模式,这些互联网家具电商无一例外都从线上走向线下,践行O2O。以美乐乐为例,公司从创立起到2013 年实现20 亿销售,复合增长率高达270%,目前体验店已经达到270 家,且随着规模启动,其他费用如运费等也逐年下滑,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福利,而齐家网和林氏木业等也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销售收入的快速递增,表明家具O2O 的业态不是一个个例,能够发展壮大。

投资策略与建议:我们建议关注喜临门、美克股份、宜华木业等公司,这类公司均满足传统家具销售模式逐渐向O2O 销售模式的转型。

油服:政策东风吹 行业蓄势待发

投资要点:

1、国家能源局新政推进油气管网公平开放。

2、多重利好为油服板块积蓄上涨动力。

2014年2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明确: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在油气管网设施有剩余能力的情况下,应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平等开放管网设施,提供输送、储存、气化、液化和压缩等服务。

能源局新政策有几方面的含义:(1)此次改革是2013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加强油气管网监管,稳步推动天然气管网独立运营和公平开放,保障各种气源无歧视接入和统一输送”规划的落实,符合预期。(2)行业内实力比较强、市场意识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可能首先分享改革的红利。(3)天然气产业对管网的依赖程度高,此次管网的公平开放将为我国天然气产业格局的重构奠定基础。(4)未来上游油气开采环节引入民资只是时间问题。(5)行业内具有比较优势的民营油服企业可能获得进入油气开采、油气销售等新领域的机会。

继中石化油品销售业务引入民资之后,油气管网公平开放无疑又是油改领域的进一步推进,“两会”期间油企或将继续推出新的改革举措;中石化与重庆共同开发页岩气的央地合作模式将加速推动页岩气开发。我们坚持看好油服板块前景。建议重点关注海默科技(300084)、惠博普(002554)、杰瑞股份(002353)、富瑞特装(300228)和中海油服(601808)。

家电:智能家居发展前景广阔

投资要点:

1、传统家电向智能化、数据化、互联网化演进。

2、智能家居迫使家电企业主动拥抱潮流。

智能家居实际上是传统家电硬件的智能化、数据化、互联网化,并且这三个趋势互相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智能化一方面需要人工智能的介入,包括模式识别,语音识别,自我学习等;另一方面需要跨界融合。

数据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硬件所处理的事务的相关数据,二是消费者行为本身的数据。

互联网化意味着开放和合作,硬件制造商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把自己作为一个入口和枢纽。让用户享受到整个互联网的资源。

对于家电企业而言,智能家居意味:首先是主动拥抱潮流,避免被颠覆和边缘化,这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其次是通过智能化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性,进而保持和提高市场份额,第三才是通过智能化赚取超额利润。

投资建议:对于用户而言,智能家居意味着更少的手动设置,更自由的进程控制,更丰富的功能提供,更少的能源消耗,更多的信息获取,总之,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推荐拥有“智能云图像识别冰箱”、渠道改善持续进行、利润率有望提升的美菱电器;3月发布智能冰箱、管理改善、智能家电储备丰富的海信科龙;在智能家居整体产业链布局的青岛海尔。

电子:苹果推车载系统 助力车联网普及

投资要点:

1、苹果携手高端汽车品牌推广车载系统CarPlay。

2、科技巨头联合发力势必加快车联网的普及。

苹果日前宣布,推出旗下车载系统CarPlay,将与法拉利、梅赛德斯-奔驰及沃尔沃等合作,在车内推出CarPlay服务,iPhone用户可以用更直观、安全的方式来接打电话、使用地图、听音乐与查看信息。而宝马、福特、通用、本田、现代、捷豹路虎、起亚、三菱、日产、标致雪铁龙、斯巴鲁、铃木和丰田等公司也将随后推出CarPlay。

苹果发力车联网领域,将加速推进车联网普及。随着汽车的普及,用户在汽车上的时间逐渐增多,车联网从而成为各种商家巨头的必争之地。抛开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特斯拉不说,苹果与谷歌也早已开始拉拢汽车界厂商,为各自阵营树竞争壁垒。科技巨头的联合发力,将加快推进车联网的普及。据研究机构预测,全球车联网市场复合增速将达到25%左右,2017年具有车联网功能的新车销售量将是目前的7倍。届时,硬件提供商、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等产业链上的一系列公司都将从中获益。

目前A股涉及车联网概念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启明信息、天泽信息、四维图新等。此外,长信科技正在积极发展汽车触摸屏,科大讯飞作为国内智能语音龙头厂商也将长期在车联网普及过程中受益。

机械行业回暖 篇4

机械行业的春天也随之而来, 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 它也逐步进入复苏阶段。

据有关报道, 从宏观经济看, 预计2010年宏观经济会延续2009年复苏的趋势,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变, 政策主导下的复苏开始向经济的自主复苏转变, 经济景气度继续上扬, 迎来更加强劲的增长。

而2010年的出口将实现小基数下的高增长, 由于2009年的基数较底, 底部较明显, 在2010年出口肯定会好于2009年, 可以期待出口的高速增长, 预计2010年全年出口增速率将为20%左右, 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而得出的。

宏观环境持续向好, 新开工项目投资额维持高位, 预示未来一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活跃态势, 机械行业需求将持续回升;需求回升背景下, 信贷紧缩已在意料之中, 历史数据显示:需求回升、信贷趋紧、通胀初期背景下的机械行业回报较高。类似于2008年底看好工程机械是由于基建带动的逻辑, 受益于汽车、工程机械及其它下游需求带动, 通用设备行业如机床及轴承、部分专用设备如煤炭装备将在2010年迎来春天。

机械行业年度总结 篇5

一、从思想源头抓起,从根本上改变质量、创新、成本等方面的旧思路,形成了抓质量、搞创新、算成本的新思路。

安装平台二车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识到要想提高各项管理工作,必须从思想根源上引起重视,从意识上扭转观念,为此,安装车间多次组织学习总裁的管理方针,让员工深入学习讨论,大家逐步懂得了“质量是饭碗”、“创新无止境”、“成本是管理的纲”等道理,在实际工作当中,车间又结合具体人、具体事进行现场指导,利用班前班后时间进行宣传,使员工增强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成本意识,在装配过程中诚信按照装配工艺、质量标准来执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没有发生一起较大装配质量事故。许多过去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现在不再发生,例如齿轮装配间隙不当,铜套因研磨不当抱死等问题,特别是橡机拳头产品如双模硫化机和一次法成型机以前出现了很多问题,用户多次抱怨,而今年这种局面完全改变,多次得到用户的来电来函表扬。在创新上,为改变员工“创新不创新就是那么回事”的思想,车间认真组织员工学习总裁的创新讲话,进行创新交流,同时车间把创新、合理化建议纳入日常工作考核,把无形的创新当成班组员工的一项硬指标,激励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包括钳工、行车工、喷漆工、腻子工等辅助人员、后勤人员所有工种的人员创新思想都被发动起来,全年创新项目95项,车间121人共有103人参与了创新,占85%以上,创新挡胶板研磨机的张强,创新大平板油缸利用工作法的杨宗奎,还获得了集团“创新标兵”的光荣称号,这些成绩说明车间创新走上了正确轨道,创新思想深入了人心。成本意识观念发生了变化,以前成本管理意识淡薄,表现在员工使用电动工具不注意保养,低值易耗品、辅助材料使用浪费等,现在通过学习,员工懂得了“有利润才能吃上饭的道理”,同时车间把成本跟工资挂钩,实行“节奖超罚”制度,使员工的成本意识逐步加强。例如以前,一台密炼机每台使用辅助材料520元,现在仅用410元。以前班组内部多余的轴承、螺栓、架子上多的半成品件等,根本没有人去管,现在,班组都主动修旧利废使用,董忠伟组和张强组还主动承包维修废旧的胶片冷却线和帘布贴合机等,为公司盘活资金20多万元。可见,员工们知道了成本核算的好处,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市场化意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二、用好管理创新带动各项基础管理上台阶。

1.实行多次竞标制,改产品装配固定工时为浮动竞标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员工工作能动性。实行市场化运作以前,车间分活到班组,工期短、产品简单的大家抢着要,工期长,产品复杂的大家都推脱,长线类新产品大家都不愿接手的局面。现在车间打破以前的分配机制,改为将产品实行承包队竞标制,无论干什么活都竞标,承包队参与竞标,竞标价格自己说了算,竞标产品的装配按照生产进度、图纸工艺技术要求进行,车间与班组签定产品竞标责任书,同时将产品生产进度、质量、成本、调试、维修服务费用等都与班组个人挂钩,写进合同,按照竞标合同内容如期考核。作业队内部还进行了二次竞标到小组,三次竞标到个人的多种形式竞标机制,提出“腰包鼓与扁自己说了算”,承包队搞的红红火火,队员干活热火朝天,随着竞标的深入,大家认识到工作是为自己干,如孙连峰队竞标夺得的一次法二鼓成型机的生产周期长,但工期紧,为了顺利按照合同日期完成任务,王永明和刘玉功又分别带领员工承包了分部套, 10多人连续加班一个多月到10点甚至12点,没有休班1天,没有一个人请假,王平霞晚上加班,没有人带孩子,她把孩子放在邻居家照看,为此,她对象都打电话找到车间,就这样使设备提前五天保质保量完成。车间表彰他们“竞标进市场优胜班组”。采用竞标形式后,单月产值均超过千万元,为了提醒承包队组的产品竞标工期,车间又采取倒计时制,产品挂倒计时牌,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如毕德会组承包的800胶片冷却线自从挂了10天时间倒计时牌就分两班倒,结果提前三天完成任务。此外,车间直接制订出产品的装配价格,产量工资固定,质量工资浮动,改变了以前产品装配工资忽上忽下,差别很大的局面。

2.推行“零库存法”,生产上台阶。20xx年,车间积极响应总裁“九零”号召,车间提出“减少货架子,消化库存件,半成品直接到班组”的口号,保管员和青年员工首先行动起来,逐一查点库存件,盘点淘汰件,归类整理所有半成品件,去掉了18个货架子,原库存面积减少了1/2还多,腾出空间作为班组存放工件的地方,使车间现场布局更加合理,车间空间更加宽敞明亮。车间还对淘汰产品工件经过技术部门、物资管理中心等部门的评审论证,进行了处理,轴类、盘类划拨给加工车间,废旧工件拉到铸造车间化铁,能利用工件计划员加快了消化处理,核对库存数量、实物,与年前相比减少库存占用资金122万元。同时,车间改变上道工序的钣金件和半成品加工件先入库后到班组的办法而改为走入库手续,工件直接到班组的办法,减少了一道环节,使工件周转加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国播种机械行业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播种机械;质量;防护装置;工艺;安全

中图分类号:S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5-0085-02

播种机械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按其结构和作业方式,一般可分为谷物播种机、半精量播种机和精密播种机三大类。其中,谷物播种机主要应用于播种小麦、谷子;半精量播种机主要应用于大豆、高粱及胡麻等作物;精密播种机主要应用于玉米等株距较大的作物。从年产量和使用情况看,谷物播种机占有较大比例。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不少生产厂家积极研制各种型号的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免耕播种机具有省工、省时、保水、保墒、增产增收的作用,对保护环境、防止沙尘暴具有重要意义,推广前景广阔。

1 播种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播种机械产品销售势头较好,使相当多的个体、私营企业相继加入播种机制造行业,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而出现低质低价、产品结构过度简化等不良倾向,无序竞争状态严重影响播种机行业的发展。从历次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来看,播种机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仍然落后,产品抽样合格率低于国家抽查的平均水平。

我国的播种机械行业起步较早,但在改革开放后才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生产企业400多家,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安徽、山东、东北等地。由于各地区土壤质地、农业种植方式差异较大,造成播种机的机型差别也较大。目前,播种机生产呈现以满足当地或相邻地区为主,小批量、多品种、多功能就近销售的生产经营格局。播种机生产投入少,技术含量低,再加上塑料外槽轮式排种器等核心部件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使得播种机的制造工艺简单、生产门槛低,许多个体、私营企业、小型企业不断涌现。这些厂家虽然规模小,但在市场上占据一部分份额,成为播种机行业的生力军。而原有的播种机生产大企业,受产品结构调整缓慢、包袱过重、人员流失等内部因素制约,生产批量萎缩,有的逐渐退出播种机生产行业。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业支持力度,使得大部分播种机生产企业的销售形势看好。同时,广大农民对机播技术优势的认同程度不断提高,对播种机总体需求有所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正规的小型企业不惜采取简化工艺、偷工减料等手段降低成本,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严重损害用户的利益。

2 播种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安全防护装置不规范

有些产品无防护装置,或有些产品的防护装置简单,包络不完全,起不到防护作用;还有一些企业认为播种机产品没有危险,防护装置只是为了应付各级质检部门的检查,正常生产出厂的播种机都不带防护罩。这些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直接危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2 安全警告标志不规范

部分企业的产品存在无安全标志或标志不全、设置位置不当等问题;有的仅有警示惊叹号和简单的文字“注意”,不能起到提醒操作者正确操作、注意安全的目的。

2.3 装配质量差

作为播种机核心部件的外槽轮排种器的质量堪忧,槽轮工作长度一致性差,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合格率低。

2.4 外观质量不合格

漆前不对机具的表面进行处理,如酸洗、除锈等;肥箱内漆膜附着力不达标,造成肥料腐蚀肥箱,使播种机报废。

2.5 开沟器硬度不达标

没有进行热处理的开沟器使用中容易变形磨损,影响播种质量。有的企业热处理工艺不过关,使热处理硬度不均匀。大部分企业直接购买现成的开沟器,但由于没有必要的检测条件,对购进的开沟器不能进行质量检验,从而造成开沟器质量失控。

2.6 关键工作部件质量不可靠

排种器、开沟器等部件的材料和工艺落后,造成质量不可靠;产品自动化操作程度和技术含量较低,与国外产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7 产品使用说明书内容过于简单

使用说明书是播种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只有通过产品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并以文字、图表、符号等通俗熟易懂的方式,将产品的重要信息介绍给用户,才能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实现产品预期的用途和性能,并保持产品长期处于良好的应用状态。然而,多数播种机生产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使用说明书的重要性,存在印刷质量差、重要内容叙述过于简单、相互抄袭而造成重要信息张冠李戴等问题,导致用户理解错误。

3 造成播种机械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1 关键部件无检测能力

大部分企业外购关键零部件如圆盘开沟器、排种器等后,无检测手段或无检验能力。个别企业在材料及零部件的选用上不注意质量,造成产品的故障率增多。

3.2 关键部件的生产工艺落后

许多企业使用代用材料生产开沟器等关键工作部件,且不进行热处理,使部件硬度达不到标准要求,使用寿命缩短。

3.3 创新能力不足

一些企业技术力量不足,欠缺自主研发能力,但模仿力很强。一些大企业研究开发的新产品一经问世,还未得到全面推广,就很快被仿造。新产品开发不能带来很好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行业主导厂家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也影响播种机产品整体质量的提高。

3.4 质量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质量意识不强,对产品质量的理解不全面,只是片面地适应市场,只要产品能卖出去,就一味地生产。这些企业的生产往往是短期行为,没有通过建立科学管理、完善生产和检验检测来保证产品质量,甚至不了解产品标准和安全标准,导致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3.5 用户自我保护意识差

很多农机用户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农机产品质量三包规定》等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受经济条件制约,农民选择播种机时,价格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以上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为质次价低的产品提供了生存的温床,让一些企业生产销售不合格播种机产品有了可乘之机。

4 发展播种机械的建议

4.1 加强对播种机械企业的监督管理

建议发挥政府行政管理优势,从源头抓起,净化播种机械生产领域,扶优治劣,把不具备生产能力、粗制滥造的企业淘汰出去,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提高播种机行业的整体水平。

4.2 加大产品标准和安全标准的宣贯力度

标准是企业设计、开发、生产机械产品不可缺少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因此,建议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加强对播种机械生产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工作,使企业了解掌握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应用于生产之中。

4.3 增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对农民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推广先进的播种机,引导农民购买使用可靠、安全、有质量保证的播种机产品。

参考文献

[1] 臧秀法,王晓勇,兰海涛.国内外播种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12):53-54.

[2] 王萍.玉米免耕播种机发展现状与前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3):73-74.

[3] 张贵,汪曼,盛宏达.黑龙江省播种机行业产品质量分析[J].农机质量与监督,2009(3):27-28.

谈加快缝制机械行业整合 篇7

缝制机械行业是轻工业中用现代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比较成功的范例, 改革30年发展成为世界缝制设备大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不得不承认, 行业没有摆脱传统发展方式的束缚, 在快速发展的背后, 掩盖了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和经营方式落后的问题。当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恶化的时候, 行业多年积累的问题集中释放,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从2008年缝制机械行业运行数据看, 2008年初, 行业经济运行就出现疲软, 在轻工各行业中较早地步入单边下行通道, 表现出明显的调整信号。从轻工行业整体数据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三季度开始显现, 四季度进一步加剧。相比之下, 缝制机械行业的调整需求来得早, 且强烈。如果把当前行业的问题完全归咎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是不切合实际的, 根源是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市场规律决定了供需矛盾会通过市场整合实现统一, 过剩产能被淘汰出局是调整的必然结果。我们讲在金融危机中变“危”为“机”, 就是要抓住整合的机遇, 在行业整合中巩固自己的位置, 谋求长远发展。既然整合已成为行业共识, 如何实现整合则成为关键。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协会提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理念创新, 根本的问题集中在转变发展方式上。

做大做强是行业为之努力的目标, 做大和做强是互为条件的。大主要指规模;强主要指技术领先的地位和品牌影响力。传统认识的误区是, 大既是强。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 企业盲目铺摊子, 扩产能, 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 走的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道路。现在强调转变发展方式, 强调技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 突出了强字。但是强如果没有大做支撑, 也难有作为, 因为市场占有率是品牌影响力不可缺少的要素, 市场占有率说到底是规模。目前, 做大做强需要的是整合, 通过业内企业强强联合, 打造行业“航母”。

强强联合有横纵之说, 横向是同类产品不同企业之间的联合;纵向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合。虽然实现的方式多样, 根本的方法还是以资本为纽带, 实现经营一体化。其目的是促使产业优势资源向品牌企业集中, 提高产业集中度, 增强行业竞争力。

笔者认为, 缝制机械行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阶段, 品牌之间的整合是行业整合的关键, 目前主要是受企业管理体制、区域分布等条件的限制, 强强联合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的障碍。《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缝制机械行业列为重点支持行业, 行业整合有了新契机, 因为实现行业整合, 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 也需要产业政策的支持, 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推进。要充分利用《规划》的实施, 向重点骨干企业倾斜, 在落实规划项目中促进重点企业间的合作。同时, 积极探讨品牌企业强强联合的途径, 寻求政策突破。

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 通过企业相互参股组建不同所有制、跨区域企业间的大型产业集团, 明确内部产品研发方向和制造分工,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是行业整合的一种有效方法。品牌企业的强强联合, 必然带动产业链的进一步优化组合, 带动整个产业升级, 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

造纸业正从盈利低谷中回升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2008年四季度造纸行业下游需求萎缩, 伴随着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崩溃, 导致了企业业绩出现了大幅回调。针对需求的缺失, 各公司纷纷采取停产限量、加大销售等措施进行去库存化, 但由于投资惯性, 2007—2008年快速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产能的大幅扩张却遭遇了萎靡的需求, 致使不少企业新建项目无法投产, 或者试运行后便停产, 这样折旧成本的增长也是促成业绩不达预期的因素之一。

机械行业的无间道 篇8

机械制造行业作为国民重工业的重中之重, 一直是被看好盈利的。其盈利增速一直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密切相关, 自然受益于中国近年来的大规模基础工程建设。

正是在中国进行高速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 20年前, 名不见经传梁稳根将事业从老家涟源迁往省会长沙, 由他一手创办的三一重工也从此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目前已经以802亿的年销售收入居全球混凝土制造企业第一。在梁稳根缔造三一帝国的过程中, 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大起大落遭遇。哪怕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由于中国推出超大规模的4万亿刺激计划和超级宽松的信贷, 也很快度过难关, 重回高速发展轨道。

作为同行业的另一元老级企业, 中联重科创建于1992年, 公司注册资本19.71亿元, 员工20000多人。2009年, 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337亿元, 利税超过42.52亿元。中联重科继承了国家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技术优势, 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 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8个专业分会会长及秘书长单位。而自身的央企性质, 也让其在市场竞争中如虎添翼。

同行是冤家

在中国, 有句俗话叫“同行是冤家”, 同城恩怨并不稀有。三一和中联重科的明争暗斗一直没有停息过。从2011年三一遭对手算计, 背上“行贿”黑锅错失赴港上市良机, 到今年11月份中联重科指责三一两员工涉嫌窃取其商业机密被刑拘, 这两个同行冤家之间的矛盾似乎已经无法调和。

2013年初, 中联重科因遭匿名举报公司涉嫌财务造假, 夸大盈利, 仅华东地区的销售额按年增长幅度足足夸大了10倍。公司股票已经自8日起临时停牌。据香港媒体报导, 内地重型工业机械生产商中联重科被匿名举报财务造假, 指其将部分未实际销出甚至是不存在的订单计入正常销售额内, 以夸大利润表现。。

这份自称是国际投资者所发出的匿名信, 对中联重科的财务表现提出质疑, 该信指出, 在2012年整个重型机械市场下滑的情况下, 中联重科是内地同行中唯一一家三季纯利及营业额有两位数按年增长的公司, 当中存在“造数”可能。中联重科8日晚已经发布澄清公告否认财务造假及销售额夸大10倍的举报内容。

三一和中联最近一直在媒体上进行“口水骂战”, 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彼此的恩怨。众所周知, 对中联实际销售数据最清楚的应该是其主要竞争对手三一, 业界有人怀疑这事是三一泄露出的。当然中联重科是一家在香港和内地都上市的公司, 举报信所述内容的真实性需要等待监管部门的调查和公司的澄清公告才能够最终确认。

而在此之前的11月21日, 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在内部早餐会上透露, 三一集团职能总部和各核心事业部将全部迁往北京, 现总部长沙将仅保留泵送事业部。搬迁将在两个月内完成。这一消息经当地报纸报导后更是立即招来大量议论及猜测。

国内媒体及舆论在震惊之余, 纷纷揣测这家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民营企业突如其来的“迁都”之举的背后原因, 是出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还是被逼“无奈”出走?正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 更大的猛料曝出。有媒体通过采访三一集团梁稳根等数字高管, 细述三一集团近年来所遭遇的间谍、绑架、诽谤、300亿元融资告吹等事件, 而相关事件均与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另一寡头、湖南另一家企业中联重科相关。

针对媒体报导三一集团因不堪中联重科使用非法手段竞争, 迫使三一集团迁都北京一事,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 相关描述严重违背事实, 并保留对恶意中伤者法律追诉的权利。

从去年11月份三一与中联撕破脸, 双方在媒体上口水骂战不断升级, 以致双方公司高管加入其中, 目前口水战已处于白热化。三一认为对手使用行贿门、间谍门、裁员门等超越底线的抹黑与诬陷, 。中联重科一开始是低调否认, 后来董事长助理高辉在媒体上骂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恬不知耻”……

在双方你来我往的骂战中, 值得指出的是, 2012年以来, 全球经济下滑尚未止跌, 全市场需求不旺, 国内房地产调控又未放松, 也没有出台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的措施, 作为与宏观经济景气度息息相关的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举步维艰。三一重工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407亿元, 同比下降1.5%, 净利润58.7亿元, 同比下降23.4%。今年前三季度, 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减少4.4%, 降至33.41%, 三季度的毛利率更是仅为26.14%, 同比下降达10.8个百分点, 为历史最低水平。同样是2012年前三季度, 中联应收账款达到196.79亿元。虽然中联重科前三季实现了近70亿的净利润, 但是存货和利息支付也相应增长, 其中存货额达到99.3亿元。中联重科在去年成为港股“被做空之王”, 本已高企的资金压力将进一步被放大。

市场经济要阳谋不要阴谋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目前中联重科和三一两家公司都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寡头类企业, 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难以复制性。作为市场竞争寡头, 双方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应当学习国外企业的做法, 扬长避短, 做好用户体验, 在与国外对手的竞争中服务和性价比取胜, 共同维护行业秩序。随着市场化竞争的加剧, 如何合法获取竞争对手企业的情报信息以及如何合理规避对手的间谍行为正成为当代企业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但是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 任何企业和个人的商业行为都必须合法, 在法律框架之下做事。

全球知名企业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麦当劳与肯德基都是同行业的竞争对手, 但是因为良性竞争, 他们都取得了成功, 自己的企业也成为著名跨国公司, 在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企业竞争最大的战场是产品技术、质量和服务的进一步提升, 使得产品订单增长, 以及产品毛利率提高、产品结构得以优化, 成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和信任, 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行业标兵。三一和中联重科企业都是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是旗鼓相当的发展趋势, 希望它们能吸取恶性竞争的教训, 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 共同促进, 做好产品, 在与国外对手的竞争中取胜, 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著名公司。

轻工机械行业 篇9

经省政府同意,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机械行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 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回顾总结2012年我省机械行业经济运行和发展情况, 交流工作经验, 研究部署2013年的工作任务。下面, 我讲三方面的内容, 供同志们参考。

一、2012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12年, 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机械工业遭遇了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面对复杂经济局势下的需求趋缓、订货回落、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应收账款增加、流动资金趋紧等困难和压力, 全行业牢牢把握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坚持把稳增长作为第一要务, 全省机械行业工业增加值、总产值、主营收入、利税、出口交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6大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据统计显示, 2012年, 我省机械工业总产值2932.35亿元, 同比增长15.65%;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21.05亿元, 同比增长15.65%;实现主营收入3008.28亿元, 同比增长17.25%;实现利税298.41亿元, 同比增长20.88%;全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33.93亿美元, 同比增长18.17%;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2088.83亿元, 同比增长29.5%。全省机械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为江西工业稳步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新”:

(一) 发展成果有新突破。

全行业工业增加值、主营收入、利税分别占全省工业的16.81%、13.51%、14.01%, 继续保持重要地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9.5%, 高于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8.8%) 和全国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4.86%) 。实现主营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 其中电工电器行业实现主营收入突破1000亿元;行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301.93%) 、全行业劳动生产率 (271916.5元/人) 、人均创利税 (9.88万元/人) 等指标再创新高, 节能减排降耗和低碳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二) 结构调整有新变化。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内部结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汽车和电工电器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主营收入、利税总额占整个行业总量的50%以上, 支柱地位进一步凸显。轻型汽车、光学镜片、无氟压缩机、整流变压器、三维立体D形卷铁芯干式变压器、高压电站瓷、四开多色胶印机、智能型水表、不落轮加工专用数控机床、工业制动器等产品在全国占有优势, 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三) 企业带动有新特点。

重点企业带动作用稳步提升, 江铃汽车、泰豪科技、华意压缩、江联环保、江西电缆、凤凰光学等一批产值超亿元以上的大企业 (集团) 持续增长;江西远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江西唯冠油压机械有限公司、景航铸锻有限公司、赣州群星机械有限公司、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起重机总厂等一批“特、精、专”中小型企业发展迅速, 已经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 新兴产业有新发展。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作为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产业链初步形成。江铃集团、昌河汽车、百路佳客车、上饶客车、安源客车等汽车生产企业共有23种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产品列入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和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 驱动电机、动力电池、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江西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奠定了基础。

(五) 产业集聚有新成效。

南昌小蓝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宜春经济开发区机电产业基地、芦溪县电瓷产业基地、崇仁县变电设备产业基地、抚州金巢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安福机电 (液压件) 产业基地等六个机械行业省级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机械 (汽车) 零部件、电瓷、变压器、液压元件等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日渐显现。

(六) 直属单位有新进步。

一是直属科研院所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全年完成横向课题55项, 纵向课题24项, 涉及石油化工、建筑工程、机械铸造、合金导体、光电数控、果园种植、饲料加工、农田管理、饲养管理、种子加工、烟草农机等十多个领域;通过这些项目和课题的研究为科研院所的发展积累了潜能和后劲。二是学院内涵建设不断加强, 两所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品牌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建设和师资建设等一系列教育改革, 在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上下功夫, 去年, 向省内外输送了近4000名大中专毕业生,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2%, 多年稳居同类院校前列。三是行办直属单位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分别取得了建筑工程乙级、机械专项甲级、工程咨询甲级、规划设计丙级资质;省自动化能源监测中心取得了能源审计资质, 完成了7家企业能源审计;省机械工业培训中心取得了二手车鉴定评估师的培训和鉴定资质, 并承担行办两所院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省机械行业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开拓了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鉴定职业技术人才50余人。直属单位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服务行业、服务企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过去的一年, 是近十年来江西机械工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更是全行业攻坚克难、提质增效、稳步发展的一年。我们通过抓作风建设, 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服务企业的水平。通过抓行业引导, 及时提出行业发展政策建议。通过抓项目建设 (围绕汽车、电工电器等重点产业, 积极跟进, 协调服务, 着力推进江铃汽车小蓝整车基地、昌河汽车发动机项目、江联重工项目基地等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建设) , 切实增强机械行业发展后劲。通过抓创新驱动 (积极推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指导机械行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 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行业服务平台得到完善 (2012年, 有6家机械行业技术中心被批准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省级新产品立项217项, 通过鉴定验收123项, 57项新产品获2011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 67项新产品获2011年度省级优秀重点新产品奖, 12家机械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抓品牌培育 (14类25种产品被评为江西省名牌产品, 新增江西省著名商标24件, 45个机械企业标准完成省级备案) , 树企业形象。

全省机械行业所取得的发展成绩, 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 是省直各有关部门和领导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 是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 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机械行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同志, 向辛勤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干部和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规模依然偏小, 部分分行业地位逐年下降;大项目不多, 特色不明显, 粗放的发展模式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企业发展内生动力还不足, 大部分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 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产品还不多;技艺高超的企业技术工人尤其是技术能手或高技能人才依然短缺;直属单位还存在较大的提升发展空间, 创新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2013年的基本工作思路和主要发展目标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 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 我们既面对严峻的挑战, 更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结合我省机械工业实际, 2013年, 基本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国家战略, 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巩固和发展重点产品为主攻方向, 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驱动, 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带动, 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 增强整体竞争实力, 推动全省机械工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主要发展目标是:

1.产业实现平稳增长。全省机械行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以上, 利税总额增长18%以上。行业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工业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

2.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30%以上, 力争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的企业集团1家, 超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2-3家;形成一批“专、精、特”的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

3.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我品牌的技术和产品比重明显增加, 产品开发周期明显缩短。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5家, 新产品开发150项以上。

4、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重点产品质量、整机合格率、可靠性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力争创江西省名牌产品15个, 江西省著名商标25件。

三、2013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

围绕2013年的主要发展目标, 要在产品做优、企业做强、产业做大、基地做精上做好文章, 重点做到“四个坚持、四个不放松”。

1、坚持政策引领, 做大经济总量不放松。要突出重点促发展, 继续贯彻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两大国家战略及“十二五”发展规划, 重点围绕“新能源产业及设备制造基地”和“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 在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进一步加强与各地机械行业管理部门的联系, 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 做大做精产业基地, 推动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一方面, 扶持江铃、昌河、泰豪、江联等重点核心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 发挥整机厂的带动作用, 带动关联配套企业的发展, 引导零部件企业向高起点、大规模、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推进大项目建设, 重点围绕汽车、电工电器等重点产业, 对江铃小蓝整车生产基地、江联重工锅炉、压力容器、环保设备生产基地等大项目积极跟进, 做好服务, 使其尽快建成投产。三是重点支持小蓝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 突出汽车零部件产业特色, 增强配套能力, 力争上升为国家级产业基地;引导崇仁县变电设备产业基地完善变压器、互感器、铁芯、铜线、控制柜、瓷瓶、触头、外壳、绝缘材料等产品链, 形成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密切联系、分工协作的格局。要抢抓机遇促发展, 要抓住省政府与中国机械集团公司签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的良好机遇, 积极争取中机集团对赣州、吉安等地区的支持, 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入赣发展。

2、坚持调整结构, 促进持续发展不放松。按照“培育打造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靠大联强一批”的原则, 积极推进“存量更新换代、增量高端替代”,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打造一批, 就是要扶持拥有知名品牌、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重点核心企业做大做强;要大力扶持2-3家汽车行业、电工电器行业大型企业集团, 培育3-5家高起点、大规模、专业化的“小型巨人”企业。改造提升一批, 就是要通过不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等途径, 改造传统产业, 使一批在行业中有一定优势、具有特色和发展潜能的企业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 在巩固现有轻型汽车、无氟压缩机、工业制动器、整流变压器、智能型水表等在全国有领先优势的产品基础上, 加快换代产品的开发, 拓宽产品系列, 扩大市场占有率。靠大联强一批, 就是要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 今年要重点突破汽车行业发展的瓶颈, 鼓励企业继续靠大联强, 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引导和扶持“特、精、专”的零部件生产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大分工, 靠大联强。坚持以整车带动零部件、以零部件促进整车的思路, 着力发挥整车企业龙头作用, 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优先使用省产汽车零部件, 加快推动企业高起点、大规模、专业化发展。

3、坚持创新驱动, 增强企业活力不放松。要坚持自主创新, 充分利用优质有效资源, 加快提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之路, 逐步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格局, 通过自主创新, 提高企业内生动力。要坚持改造提升, 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步伐, 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 应用先进技术节能减排降耗,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提升市场竞争力。要坚持做实创新平台, 继续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 加强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依托创新平台, 加快新能源汽车、特种电缆、节能环保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及相关基础零部件等装备研发并实现产业化。要坚持品牌塑造, 继续培育行业优质品牌产品和名牌产品, 在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变压器、重型矿山机械、机床等产品领域培育名牌产品。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增强企业活力。

4、坚持苦练内功, 提高服务水平不放松。按照行业发展与自身建设并重的原则, 以行业发展促进自身建设, 以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四个意识”, 加快转变思想观念, 创新工作方法。要切实加强调查研究,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映问题“四种能力”, 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 深入分析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并提出预测预警;特别是要加强对行业发展的研究, 密切跟踪产业和相关企业的最新动向, 深入了解分析行业发展状况, 提出行业发展政策建议措施, 当好省委省政府指导机械行业发展的合格参谋助手。要切实推动学院内涵发展,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突显出技能培养, 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提高实训条件, “外引内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 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实用人才。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要以扎实的工作迎接第二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省机械高级技校) 要积极做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建设工作, 两校要以评估和建设为契机促进校园建设、教学管理和教育改革, 真正把两校建成行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高地。要切实提升科研院所服务功能, 省农机研究所和省机械研究所要加大培育和引进高级技术人才的力度, 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力度;省机械工业设计研究院要进一步提升资质, 拓宽服务领域, 加快业务市场开拓步伐;省机械情报所要通过机械行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把行业服务工作做实做细;要用好省机械产品质检总站、省农机产品检测中心、省矿机产品检测中心的资源, 更多的开展面向社会的公证性检测活动, 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服务于行业、服务于社会。要切实关心困难企业职工生活和下属企业的改革发展,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确保和谐稳定。

同志们, 新的一年任务艰巨, 困难与希望同在, 机遇与挑战并存。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坚定信心、团结拼搏、把握机遇、攻坚克难, 开拓创新, 以改革促发展, 以发展创和谐, 奋力推进我省机械行业持续健康较快的发展, 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轻工机械行业 篇10

由于石材机械制造企业要不断的创新, 不断的推出新产品紧跟当今国际石材业发展的步伐。当前, 我国的石材装备制造业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 但是还应看到国内、国际市场广阔,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好行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着重利用国家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营销模式:

(1) 石材业界应该顺应我国“扩内需、保增长”的总体部署, 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 巩固东部, 开发中西部, 不应该盲目的扩大再生产。

机械行业如何利用外国援助贷款 篇11

项目适用的领域及选择

工业技术装备改造项目,按照国家鼓励政策,突出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特别是对大气、河流、土壤的污染排放,比如在汽车工业中,发动机对尾气的排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技术落后,加工手段落后,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燃烧不充分,该类项目可相应地选择采取引进国外高端技术加工装备来解决。

工业技术引进,除了提高装备外,也需要采取引进、吸收、消化等技术手段,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因此,直接采购国外的先进技术,包括图样,工艺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达到综合平衡。外国政府提供货、贷款时均对社会效益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单纯从社会效益等方面出发来选择项目,范围难免较窄,可申报的项目也相对较少,企业的积极性差,这就需要仔细研究各个不同国家的贷款条件,充分收集相关贷款条件的资料,密切关注其发展与变化,详细分析各个不同国家贷款条件的特点,其背后隐含的政治与外交政策的特殊性。

项目经济分析

工业企业需要充分利用的贷款条件是:

(1)国外政府贷款利率低,年利率在0~2%之间。还款期长,可达15年,甚至是40年。

(2)可融资设备及安装调试等全部合同内容总价之100%金额。

由此不难看出,工业企业项目一旦批复,企业即可获得项目贷款金额,适合于有项目优势但缺乏资金的企业。

(3)企业需要备妥国内土建、安装、水电汽配套部分人民币。

对于国内部分配套建设和设备方面企业要有完善的方案和计划,包括资金的使用、国内设备购置计划及土建计划等明细。此点也是申请政府贷款项目的关键。

(4)工业项目利用外汇单个合同金额分为28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两个档次,特殊情况可以将同一个项目分成几个合同以完成较大项目。

如某些超过500万美元的大型项目,按照项目总投资额申请政府贷款较小之金额项目更困难,可将大型项目拆分为一个或几个项目。

(5)还款期与贷款利率,政府贷款项目的还款期间较其他融资方式更为宽松,企业负担较小,企业可根据自身的还款能力按照政府贷款还款条件制订还款计划。

从以上条件可以看出,只要项目好,利用国外政府贷款,贷款压力较轻,在中国现阶段企业融资方式来看,无疑是首选。

项目立项

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依据自下而上的原则,由工程技术人员提出要求与建议,再经企业规划财务部门与综合部门一起编制技术经济分析的初步方案,形成项目建议书,上报地方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编制利用政府贷款与常规利用商业信贷和国债项目有些许差别,要特别注意下面两个方面的表达方式:

(1)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在此,要重点阐述社会效益,主要从新技术如何解决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角度详细说明。经济效益分析要轻描淡写,只要分析到新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微利运营,具备还款能力就可以了,切忌画蛇添足,大谈项目的高回报率。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中中小项目较多,一些单位往往不考虑实际需要和偿还能力盲目上项目,借钱来安排一些不急需、非重点项目,偿还责任也不落实。政府混合贷款的出口信贷部分,宽限期短,有时项目尚未建成发挥效益,就开始还钱了,还款压力比较重。因此,必须作好项目的经济评估。

(2)按照微利的原则,提出还款能力分析,预测还款年限,每年的还款数额及市场预测说明还款有保障。

贷款申报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金额在500万美元以下项目需报地方省发改委,如由省发改委审批立项。考虑到工业项目一般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将项目金额控制在280万美元以下为好。同时需要提供文件说明: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及其批复;项目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担保单位给银行的担保书或物业抵押凭证;项目单位近两年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其他银行所需文件;项目简介和项目优势。

国内配套资金落实

国内配套资金指除外资部分外,其余的项目资金。在申请外国援助贷款时,先要落实国内配套资金,才具有申请资格。没有落实配套资金的项目,主管部门一般不予受理。项目单位需要向当地银行证明国内资金落实细节,以换取银行出具该项目单位国内配套资金已到位的证明文件,该文件十分重要,需要提供给主管审批部门。

贷款评审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一般申请三类项目,三类项目的项目单位是借款人,转贷银行作为对外最终还款人。因此,转贷银行就会按照国内企业贷款程序对项目和企业进行评审。项目单位必须向银行提供以下一种或两种形式的担保: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大企业;物业抵押,最好是楼堂管所;质押;省财政担保。

如果采用第一种担保方式,银行还须对担保单位进行评估。由于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相应还款压力小,也表现为效益好,较易通过转贷银行的评估。国内转贷银行主要是五大行和进出口银行。

银行明确有意向支持该项目后,就可以与外商进行技术和商务谈判并草签合同。项目单位将修改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批复,以及“贷款申请”交银行批准;银行与项目单位签署转贷款协议。上报商务合同,商务合同经批准正式生效,即可以使用贷款执行合同。

应注意的事项

货比三家。积极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采取国际竞争性招标采购的特点,考虑在贷款额度内购买更能满足本项目要求、更具竞争性的供货商提供的设备,应货比三家,充分考虑国产设备的优越性和低成本,以达到引进设备的最优组合,缓解国内配套人民币资金的紧张情况。

实事求是。由于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必须购买贷款国的技术设备。因此,利用这些国家政府贷款的项目必须充分调查贷款国的技术水平和供货能力是否能满足项目的要求。这是确定是否利用该国政府贷款的前提。

可采用的方法是,在与国外客户签订合同之前,除向国内业主同行参观取经之外,在初步固定供货厂商范围的基础上,组织单位主办人员和相关的单位出国调研,进行广泛的商务、技术交流。

不轻信允诺。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的确定,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有一定的审批程序,并不是某个人、某家公司可以决定的。因此,某些人称可以争取外国政府贷款是不可信的。我国经济建设极缺资金,听说某人能争取到外国政府贷款,就不加思考地与其开展合作,按别人的要求提供项目各种资料,举行各种谈判,但没有结果,既浪费人力也浪费物力,有时还有泄密事件发生。

请让掘进机械行业健康成长 篇12

无论是1 000台产品,还是500亿元,这两个数字都非常喜人,如此大的一个“蛋糕”,足够吸引众多企业参与其中,特别是在工程机械行业环境并不良好的当下,许多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掘进机械也许就会成为一些企业眼中的“金矿”。

诚然,从一些数据来看,这个行业确实有着辉煌的未来。以地铁施工为例,目前我国开通地铁的城市仅有10个左右,总运行里程约为1 100 km。到2020年,我国规划的地铁项目是176个,规划里程为6 200 km;到2050年,规划项目为289个,规划里程11 700 km。这些数字无—不说明这个行业是朝阳行业。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行业方兴未艾之时,笔者却想要为众多欲进军掘进机械制造的企业泼一瓢“冷水”。其实,笔者并不是认为这个行业的未来不足够好,而只是想说一句,现在工程机械行业多个机种已经面临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而这一尚未得到全力发展的行业,千万不能重蹈覆辙。

正如一则笑话所讲,在一个地方,一个犹太人来看了一家加油站;第二个犹太人过来一看已经有了一家加油点,就开了一家饭店;第三个犹太人来开一家旅馆……很快这个地方就红火起来。而中国人则是这样,第一个人开一家加油店,第二个人来了之后发现第一个人生意红火于是又开了一家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人来了之后开的还是加油站……最后大家都没得玩了。虽然是笑话,但是寓意却足够深刻。

以掘进机械行业的特点,更说明了加入这一行业并不容易。掘进机械是一个技术程度非常高的产品,企业投资力度也要求非常大,这也就意味着行业门槛非常高;此外掘进机械行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户的专业程度也非常高,多数轨道交通工程的承包商用户都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建设集团,这也就意味着用户群体并不太大。可以说,各方面的特点都决定了盾构机行业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上一篇:产品设计链下一篇:高科技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