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标志的创意来源

2024-06-01

城市标志的创意来源(通用5篇)

城市标志的创意来源 篇1

城市, 是一个巨大的载体, 承载着人类的各种物质与精神。为了增加城市的知名度, 每个城市都需要有一张自己的名片。城市标志以直观抽象的图形语言传达着城市复杂多元的信息。20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琼戈说:“象征符号是表达思想和对事物理解的词汇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 它能够体现出人类最深厚的情感。”一个良好的城市标志可以成为城市的一面旗帜, 成为城市人特有的心理文化符号。城市标志设计是现代视觉城市发展的符号动力, 这种符号文化对城市的发展十分重要。通过城市标志形象的推广, 可以强化现代城市的特色。

城市标志是城市发展的产物, 它是将城市的各种文化、现象、内涵, 转换为具象可见的图形符号, 从而构成城市形象外在视觉的表现形式。在国外, 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标志识别系统, 如日本的东京、大阪、广岛、京都, 美国的纽约、费城, 韩国的汉城、釜山等。在国内, 城市的形象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 许多城市把城市形象识别计划纳入城市建设中来, 如香港、大连、广州、成都、重庆等, 还有许多定位于旅游的城市。

城市标志设计有其特殊性, 因为设计对象是复杂多元的城市主体, 因此对城市个性特色进行总结归类, 将城市标志设计的创意来源归为以下类别。

一、城市建筑景观特色

建筑是城市的表征。城市是建筑的群体组合, 建筑系统是城市景观的主体。一个城市是否有魅力, 和其建筑是否具有自己的风格有很大关系, 城市是靠建筑书写其自传的。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和意象中的重要因素源就是城市中的“重要建筑”, 或者说是城市中知名度最高的城市风貌或称标志性建筑。事实上, 每一座城市都自觉不自觉地在创造自己的标志性建筑, 而有些标志性建筑是时间的证人, 也是市民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共知。比如城市中最高最大的建筑、城市中历史最久的建筑和景观、城市中建筑造型最有特色的建筑、城市中具有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建筑等。正因为如此, 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景观特色的了解来探寻和塑造强化城市的特色印象。从法国的凯旋门、悉尼的大歌剧院 (见图1) 、北京的故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到北京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周庄明清的白墙黑瓦、凤凰的湘西“吊脚楼”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不仅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 而且成为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 都深刻地表现了这些城市的特色。这些实实在在的建筑物使得上述城市的形象在从未去过这些城市的人心中变得鲜明具体起来, 更是给那些到过这些城市的人留下终身难以磨灭的印象。城市标志设计可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景观形象作为设计元素, 将这些建筑的文化历史造型精髓作为对城市特色文化的表达, 这样使标志具有明显的识别性, 对城市形象的宣传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经的亚运会标志设计 (见图2、图3) 既体现了亚运精神, 也通过对城市特色建筑景观的抽象表达, 突出了国家或者说城市的魅力。

二、城市地理地貌特色

前苏联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曾经给地理位置下了这样的定义, 即位置就是某一个地方相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城市的地理地貌是指该城市与其他城市在地理、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方面相区别的特征和关系。每个城都有其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 如一些城市被统称为沿海城市、山城、江城、泉城等。也有人说:山城重庆, 江城武汉, 冰城哈尔滨, 春城昆明, 花城广州, 水城苏州……, 许多城市的标志形象就是以这样的地理地貌特征为创意元素的。韩国堪布济市和原州市是著名的自然山水城市, 素以旅游度假而闻名。

江苏同里,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拥有醇正的水乡原貌, 丰富的文化底蕴, 却因缺乏明确而独特的城市形象而始终“养在深闺人未识”。图4是力创城市形象策划公司为同里所作的城市旅游品牌标志, 经过调研与分析, 力创认为同里的价值“不在小桥, 不在流水, 而在人家”, 基于此, 力创赋予同里“醇正水乡、旧时江南”这一品牌定位。根据这一定位, 力创结合同里的自然景观特色水乡和蓝印花等江南元素, 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表现手法, 设计了具醇正江南风格的标志形象。

三、城市居民尊崇物

就像图腾一样, 每个城市地区因为其文化习俗的原因, 都有其独有的尊崇物和符号, 就像中华民族尊崇龙一样。美国盐湖城的居民崇拜海鸥, 源于当地地理气候因素和对海鸥勇敢拼搏精神的向往。中国楚文化地区中尊崇凤, 因为凤是楚国先民的图腾和吉祥物, 他们把鹰、鹤、燕、孔雀等许多鸟的美好特征集合起来, 创造了他们理想中的神鸟, 威猛而华美。这些象征物也代表了城市人所推崇的内在精神。图5为湖北旅游标志, 该标志的灵感来源于“虎座鸟架鼓” (见图6) 这样一件文物, 文物充分暗示楚人对凤的尊崇。

四、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城市的历史文化是所处时代的民族或地域文化在城市中的总合与表达。一个具有深厚底蕴 (即历史文化) 的城市, 其文化特征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历史传统是前人留给城市的重要遗产, 每一个城市的历史都是无法重复、无法拷贝的。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让人联想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能让当地人产生自豪感。虽然不是每一座城市都有几千年的历史和千古伟人, 但城市的历史感仍然是人们对城市评价的依据。许多城市把其历史的一些片断当作城市最值得回忆的传统价值。

西安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有数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和大荔人文化, 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 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西安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 (公元1370年) 在隋、唐都皇城的遗存, 历经八年扩建而成的,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而又保存完整的古代城池建筑, 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让城市变得厚重有深度, 假如将历史文化融入城市标志设计中, 会让标志更有内涵, 并随着时间流逝而越有魅力。

五、城市宗教文化特色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 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 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 极具旅游价值, 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开拓新的旅游市场, 吸引游客, 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各种宗教信徒总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 以朝圣、做弥撒和烧香拜佛、考察研究为主要内容, 因为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都会转化为旅游动机。宗教文化中的许多人物、故事和传说非常生动, 被搬上了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并广为传播。如《八仙过海》中的道教名山、故事都随着电视、小说的传播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并激起一些潜在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如浙江的普陀山观音文化、西藏的拉萨、四川的峨嵋、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等都是以宗教文化特色魅力为主的城市。图7为乐山市标志。拥有3000年历史文化的乐山市, 境内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主要标志物, 宗教文化源远流长。乐山市标志以最能代表乐山形象的大佛为原型, 采用国画中白描的手法, 同时加入现代的处理方式, 在还原历史的同时, 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六、城市民间文化特色

民间文化包括的各种传说、活动、祭祀、年节、婚庆, 如西藏的朝圣, 南方的祭祀、端午节的粽子龙舟、漓江的对歌、钱塘江的观潮等, 都是城市流传下来的民俗民风。

城市因民俗而别具意味。杭州很美, 但其实许多景点的美是来自于民间传说。如西湖的断桥, 原是许仙与白娘子相见之处, 雷峰塔则是二人情断之处;长桥万松书院则是家喻户晓的梁三伯与祝英台读书定情之处;康熙皇帝曾驾临的曲院风荷等处, 这些都因民间的传说而美丽。图8为杭州的城市旅游标志, 其创意来源就是将杭州西湖十景之一, 三潭映月和民间传说梁祝化蝶相结合, 并用正负形的形式表达出来, 使动人的传说和美丽的风景完美结合, 生动地勾勒了杭州城市的民间文化特色。

城市标志设计最终目的是对现代城市形象的表达与提升作用, 使现代城市形象更加个性、鲜明, 让城市居民在情感上增加对城市的自豪感与归属感。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形象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 城市标志也是同步的。未来城市标志伴随着城市的发展, 外在形态更加多样、内在蕴涵日益丰富, 它可以是城市的象征、导向、个性、特色, 也可以是城市的文化与文明。

城市标志的创意来源 篇2

产品策划:创意的六个来源

顾客导向的市场营销,关键在于发现并满足顾客的需求,从4p来说就是研发新产品。而怎样才能发现顾客的需求呢?这就需要做市场研究,比如市场调查和市场洞察。

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环境变化很快,这样客观要求企业必须对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显然不可能在做每一个营销决策,出每一个产品创意的时候,都会去做市场研究,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热点推荐:

财运测试大全 职场社交六大著名法则解析 江湖骗术之十三“枪”

soho创业掘金宝典 06风向标 哪些行业钱途好 北京一个商场工作人员内幕大揭密

既然如此,那在做产品策划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方法,是可以在不用做市场研究的前提下,还很可能出好的产品创意呢?

我想方法还是有的,为此笔者总结了产品策划,常用的六个创意来源,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模仿跟进

就是竞争对手有什么产品推出市场取得了好的效果,或者说竞争对手有什么新产品经过我们判断将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那么我们就研发什么产品推出市场。

这是大家常用的熟悉的方法,可能有很多做产品策划的人员,看不起这种方法,认为这种方法太简单,体现不了策划人员的价值。其实不然,对于企业来说是利润压倒一切,判断一个创意有多大价值,关键在于他为企业创造了多

大的价值,这不是以产品策划人员的意志为转移的,希望产品策划人员务必要有这样的意识。

其实模仿跟进是最经济高效的方法,市场中最常见的成功大都源于此,比如互联网中5460之于chinaren,baidu之于google,超级女声之于美国偶像,以及传统行业中采乐之于海飞丝,而在近几年兴起的sp行业,源于这种模式的成功案例更是比比皆是。

二、空白区域

这个方法跟模仿跟进有点类似,就是在竞争对手所没有开拓的空白市场区域,推出与竞争对手相同或相似的产品,以抢占市场空白区域,另外空白区域的方法还包括企业内部分公司运用这样的思路在区域市场上运作企业样板市场被证明过的产品或模式。

空白区域的方法的运用需要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触角、宽广的视野、快速行动的能力。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般来说,空白

区域的方法的运用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区域性企业发现全国性企业其中的一个有价值的产品,然后发现该产品对于本区域是空白区域,从而快速行动推出类似产品占领市场,二是全国性企业发现区域性企业其中的一个有价值的产品,然后在其它区域市场推出类似的产品快速占领市场。

三、新建品类

笔者在自己的另外一篇文章《市场推广:概念制胜的3个方法》中,有提到这个方法,我认为他是产品营销的最高境界,产品策划人员如果能成功的新建一个有市场价值的品类,那么他对于企业的贡献将几乎是最大的。

既然如此,怎样才可能成功的构建新品类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法:

1、品类嫁接

就是把市场上两个常见的产品品类,融合进一个产品,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品类,这个新品类既是此又是彼。

比如最近几年卖得很火的脑白金,以及曾经如日中天的旭日升冰茶等等就是运用这个方法的典型案例,目前也有很多企业正在运用这种方法,比如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之前推出的“农夫果园”以及杭州哇哈哈集团最近推出的“营养快线”。

2、品类借接

就是把市场上比较受欢迎或者比较常见的一个品类冠名到另一个品类上,从而产生的一个新品类,他不同于品类嫁接,不会既是此又是彼。这个方面,目前笔者知道的特别知名的案例几乎没有,但新兴的行业比如互联网和sp都在广泛的运用,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网络同居、手机电视、手机电影以及mp3铃声等等。

3、市场细分

创意来源的新发现 篇3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意来源

对于技术创新创意来源, 学术界和国外领先企业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一般认为, 创新的来源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顾客需求提供的线索;其次是同类技术线索;再次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浙江大学陈劲在《技术创新管理方法》中提出, 创新思路的信息来源可分为内部与外部来源。在内部来源中包括企业内部研发部门及营销、生产等部门。在外部来源中包括商业来源 (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咨询公司等) 、教育与研究机构 (学校、科研机构等) 、一般信息源 (学术会议、期刊、展览会、专利等) , 以及政府计划与指导的作用等。

在廖瑞聪的《创意来源、技术、筛选、评鉴之研究》一文中对创意来源总结如下:彼德·杜拉克 (Peter Drucker) 指出, 大部分创意来自刻意、有目的寻求问题的解答、或取悦顾客的机会。创意有六个来源:新知、顾客、领先使用者、共鸣设计、创新工厂与秘密计划、创意的公开市场。另外, 创造性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也提供许多科学性的解决方案, 但较倾向于研发人员如何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提出不同的创意, 以供筛选与评鉴。

美国企业开放式创新特点包括创意外部化, 向全球寻求创新构想与研发成果;注重从大学获得创新“种子”和人才;通过引进不同的技术来源, 进行相应组合, 实现集成创新;通过并购, 进行技术集成和市场整合。相对于美国企业的开放式创新, 日本企业则非常重视员工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

技术创新创意来源几乎包括了企业内部、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竞品、高校科研机构、其它行业产品、专利等各个方面, 那么企业大多数的技术创新创意来源是否集中于某几个方面?企业是否可以根据自身技术创新投入情况, 有针对性地选择科技投入重点, 从而提高科技投入产出呢?

为此, 我们组织了珠三角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创意来源的问卷调查。珠三角制造企业数量众多, 约有二十万家以上, 其规模、技术水平和能力差异大;以机电类企业为主, 有外资企业, 有民营企业, 也有国营企业。考虑到技术创新管理的复杂性, 特别是需要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供应商、客户等的合作和有效沟通, 故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珠三角那些有明确的产品系列、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完善的新产品开发、生产以及销售体系的制造企业。

调查时间从2008年8月开始, 到2008年10月结束。调查内容涉及企业技术创新基础支持要素如技术规划、组织文化状况;企业技术创新创意来源要素状况;企业技术创新创意方法要素状况等共5 0个指标。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行业有机电类、生物医药类等;规模以4亿~40亿元和40亿元以上为主;企业类型包括民营、国营、外资企业等。

通过对珠三角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创意来源的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 我们发现, 技术创新创意来源活动符合程度排序结果如下:

从以上排序我们可以看到:

1.因市场需求产生技术创新创意来源指标总得分高于因技术进步产生技术创新创意来源总得分, 这说明市场推动技术创新的力度要高于技术拉动技术创新的力度。

2.企业高层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得分最高, 其次为企业高层对技术发展的洞察, 这说明企业高层在技术创新创意来源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技术人员技术创新提案和营销人员市场需求并列第三位, 这说明技术创新创意来源中, 直接面对技术、产品和市场的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最熟悉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以及企业需求, 因此能提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创新创意。

4.从排在前五位的技术创新创意来源我们可以看到, 来自于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创意占主流, 处于企业经营前线的企业高层、营销、技术人员是技术创新创意来源的主力军。

5.对于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企业一般需要较大的科技投入, 但排名却比较靠后, 说明此部分来源对企业技术创新创意贡献度不是很大。那么是否不同的企业类型、规模在此方面是否有所不同呢?为此, 我们又分类分析了国营、民营和外资企业以及年产销规模不同的企业技术创新创意来源排序, 发现结果都比较类似。这说明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距离市场和商品化以及为企业创造效益仍有一定差距。

从上面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企业技术创新创意来源主要是企业内部高层、营销技术人员, 企业可以根据经营发展需要确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点, 提高技术创新投入产出, 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技术创新对企业带来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劲王方瑞:技术创新管理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刘海波:技术经营论.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5

[3]谈毅仝允桓李雪凤: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业创新模式:一个选择性评述.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年第4期

[4]曾路孙永明:产业技术路线图原理与制定.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城市标志的创意来源 篇4

源关键词也变得空虚:, 艺术设计缺乏生活;源化、于生活人性化;。创新思维

管是谈到门类、作品或者是设计师都脱离不了设计的创意来源、构思。不论是何种门类的设计, 设计的创意和构思的来源都是相通的, 来源与生活, 尽管设计作品不尽相同, 只因为成︱︱︱活的艺术设计在不同是时代背景下就设计作品的设计师都生活在不同背, 景都下有的属环于境当中个。时代的艺

术特点, 自然设计师的创意思维来源就符合当个时代的生活背景, 正能体现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 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 生活又直接影响着艺术设计;人类的一定意识、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 又需借助于一定形式来表达, 作为人类生活方式载体的艺术设计必然承担了一部分对人类精神的承载和表达功能。艺术设计是

艺设

术计脱离设计的人是生活和人的统一, 同样不存在的两者相辅相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全脱离了人的设, 艺术设计计和完全

来源于生活, 生活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设计, 而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创意, 也可以直接认为创意来源于生活, 生活作用于设计创意思维的形成。如何从生活中发掘提炼设计创意思维, 笔者从

计一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艺术设计中的。创意素材从生活发掘

中首先, 头脑中贮存大量与设计门类、设计主题相符的素材, 是构成创意思维的基础。纷繁复杂的生活信息对于艺术设计来说, 有很大的影响, 它能开拓设计师的思路, 启发设计思创维累。、删这在选样生、再看活创来中新, , 艺任的术何过设事程计物中创想完意为成思设。维离开计所用, 了生活就需要, 就会变得狭窄将素材收集积意设了。计的源泉因为生活。设计师如果在是创新的基础, 生活中不注重观察大量信息的存贮积、积累知识累是进行艺, 就术

来源

无法拓宽创新思路。因此, 在设计中, 设计师应该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其次, 要有将素材再创新的思维能力。有大量的素材, 如果不会取舍和巧妙运用的话, 这些素材就没有价值可言。比如当你在使用筷子的时候, 看到筷子用来夹、拣、挑等解决吃饭问题的时候, 是否可以在设计中把筷子联想成是两条平行线, 是和平共处的象征, 是成

的浙双成对的化身呢?这就是生活素材有了蜕变的适用能力。设计师要学会独立去考虑, 去联想, 把创思思维彻底的打开, 大胆思欢我江陈的想象二, 、们看到大形胆色的各, 很多设异计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创意生活素材形成生活化、之泉滔滔不竭人性化的原创, 大都设计考祁书艳案保存, 着大批广告的书籍和商业杂志这在一定意义上能启发设计者挖、掘大画册, 量的创意或是一大, 运用一些堆设计档

具有艺术特色的处理方法来融入自己的设计。这又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不断寻求探索的过程, 有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借鉴的好处虽然可圈可点, 但是对于以时代信息为主的日新月异的艺术设计来讲, 挪用和抄袭的东西已经不具任何价值。艺术设计的本意应是个人的想象创意, 既然已经积累大量的素材, 就要学会使素材变为有意义的设计。技法的沿袭和借鉴故然可取, 但作为艺术设计本身来说, 就是要标新立异。因此, 提倡原创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创新需要在学习和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初学设计的时候, 总有一个继承的过程, 慢慢从中学会各种表现的方法。但是一味继承就变得无味了, 艺术设计之所以有沿袭和继承的过程, 正是为了以后的创造, 在积累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设计, 最终的结果就是产生质的飞跃。所以, 我们应该大胆的去想象创意, 在已有作品上吸取精华, 努力开拓思维, 用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融入设计, 寻求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其次, 主动的去寻找素材, 以求设计的创新性。在艺术设计中, 创意作为一个“自由创想”的过程, 常常会受到外部信息知识的充实, 所以, 设计师在搜索知识的时候, 就不该停在固定信息或是以固定的方式去寻找, 应该拓宽路子。当你发现生活中新鲜的素材时, 就要学会挖掘和剖析, 然后引发成为设计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东西。比如生活中使用的筷子和铅笔, 在形态上都是长条形的, 两者引喻的就是温饱和教育。在主题为温饱与教育的设计中, 就能以筷子和铅笔来做文章, 将筷子的一头换成铅笔, 铅笔和筷子就成为一个整体, 简单明了的指出, 教育与温饱同样重要, 知识好比精神粮食, 在解决温饱的同时也要扫除文盲的存在。

再次, 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 将原有素材作理解上的转变, 作思维上的巧妙运用。这是体现设计者的领悟性与创新性能力。

三、生活是检验艺术设计创意的筛网

艺术设计受时代观念、审美观念和社会需要影响, 它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生活给设计提供素材, 设计又为生活而设计。好的设计会为生活所容纳、所流行;相反没有新意的设计自然会被社会淘汰。艺术设计要以人为本, 对“人———空间——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化、艺术化的设计处理。比如平面设计, 是人类对二维空间中视觉图形传达的高要求设计活动, 它需要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展示或传达设计师对所展示和传达内容的艺术升华和内心情感, 使原有的简单的二维空间展现出有艺术性、有人文情感的图形甚至是非同一般的三维图形, 将生活中想达到、难以达到的情感寄托于平面设计中。

再比如室内设计, 作为人类创造和提高自己生存环境质量的活动, 首先, 室内空间环境要具有观赏愉悦性和文化内涵, 使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缺少人性关怀的人, 在生活上、精神上得到暂时平衡, 即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高科技和人性感情挖掘问题, 这是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之间的相互平衡。因此, 艺术设计要贴进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心。

综上所述, 艺术设计与生活是离不开的, 艺术设计促进人类的生活质量, 它的根本意义在于人类美好的生活。最朴实、最有创意的设计往往都来自生活, 创意、灵感都不是天生的, 只有深入生活, 了解生活, 观察生活, 博览群书, 日积月累到一定的程度, 才有可能给人以出其不意的惊喜。因此, 艺术设计源于生活, 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 作设计必须也要把它放置到生活中来实施, 最终达到作好设计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大红鹰学院)

摘要: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创意, 而创意是思维的创新。思维创新不能是天马行空, 创新思维是一个收集、积累、删选、再创新 (蜕变) 的复杂过程, 这个过程是必须建立在特定的生活空间中, 脱离了生活的背景空间, 创新思维过程也变得空虚, 缺乏生活化、人性化。

关键词:艺术设计,源于生活,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林家阳.图形创意[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2.

[2]林家阳.设计创新与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城市标志的创意来源 篇5

一、从“生物机体”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借助不同生物机体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生长、发育、繁殖不同的形态、结构, 多维的变化层面, 巧妙的色彩装饰盒图形组织, 引申到包装形态的创意方法。我们可以提取自然生物的形态及生存技能的优势, 用人造的方式表达出来, 变成符号性的形象后, 更便于人的理解。生物机体的形态结构具有为了维护自身、抵抗变异形成了力量的扩张感, 这与包装的保护功能是一致的。我们可借助生物本身的美感, 借助拟人的、仿生的手法加以解析, 让受众看见有生命的作品, 进而看见有意蕴的作品, 然后引起心灵上的共鸣。如有橘子的“缓冲包装”, 豆角的“颗粒包装”, 花生的“瓦楞包装”, 葫芦的“全封闭包装”都充分反映生态包装的材质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及丰富性。

二、从“日常生活”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生活是很丰富的, 每天都在变, 对设计师而言,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资料库, 而“形态学”的出现, 更进一步启发设计师的仿生概念。借助艺术想象, 对生活原型进行取舍、提炼, 再对其进行创造性摹拟, 利用新颖独特的构思, 抛弃陈规戒律, 打破司空见惯, 出奇不意, 惊世骇俗, 使受众油然而生购买的冲动。

三、从“感官体验”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融合人体工程学的理念, 借助人对材质的感官体验, 引申到包装形态的创意方法。包装的视触觉感是由包装的材料、质地以及包装材料表面的肌理造成的, 它的不同感觉传达给我们不同的信息和判断。任何物体都有特定的材质构成, 不同的材质表面产生不同的触觉感受, 肌理感是物体外表的质地特征, 质地的软, 硬, 光滑, 粗糙, 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包装材料表面材质肌理的视觉触觉感, 建立和消费者之间的亲和感和诱惑力。

四、从“哲学文化”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在瞬息万变的设计舞台, 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现代包装设计, 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应把现代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 借助一些中国传统哲学理念、文字, 引申到包装形态的创意方法, 如:器以载道、天圆地方、源、品、和而不同、三生万物等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精髓。自古以来, 我们崇尚“物我交融”“以和为贵”“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涵盖整体、求中和, 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尊重、承认和包容, 强调“气韵”、“神韵”通过沟通、协调而达到和谐统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同样是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五、从“风土人情”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借助不同的时代特征、民族文化、地域风俗的特点, 引申到包装形态的创意方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以及风土人情。在我们国家,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民族的精神、气质、风俗, 民族的哲学观和美学观, 使我们终生打下了民族的烙印, 民族文化, 民间美术其质朴实, 其情真切。因此吸收民族特色, 表现乡土风情, 反映出中国特色包装是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然。我们可以保留原有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精简概括其形态, 运用各种设计元素、造型规律、文化内涵、艺术设计法则, 将这些民俗形态元素加以提炼、组织、整合, 融入现代的审美理念, 间接的再创新, 使之既有现代感, 又有深刻的东方意境, 同时契合现代与传统的双重含义。

六、从“生态材料”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此手法是对材料表面的肌理进行提炼, 利用各种凹凸、条纹、点线等纹理造型突出包装的创意和特点。在包装材质的选择上, 可挖掘天然材料的独特品质, 如随处可见的红白蓝编织袋、草编的篮、竹藤以及配以丝绸麻绳捆扎包装等, 这些材料种类丰富, 适用性强, 可以满足各种包装的用途, 而且资源可再生, 废弃后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还可以运用不同材质编制出各种具有寓意和象征性的造型来丰富包装的形象。利用材料的韧性, 可对包装物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对于现代包装是极有益处的, 也给人以浓郁的传统气息。

七、从“绿色环保”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绿色环保包装是指包装对生态环境尽可能无污染和对人体尽可能无害, 所用材料能再利用或再循环, 可降解等等组成的一个综合概念。绿色包装可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包装结构的设计, 节省用料、减少废弃物, 实现包装减量化;二是易于回收再利用, 可再生或降解的包装原辅材料;三是采用天然材质或再生资源材料, 如柳条、木屑、草等, 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容易被分解, 不污染生态环境, 而且可资源再生, 成本低。

八、从“功能用途”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一般的包装被使用后, 会随之被丢弃, 具备多种功能的包装, 强调在被使用后再发挥其他的功能。包装的基本功能为容纳、保护, 那假如包装在具备以上基本功能外, 还有货架展示的功能, 甚至在使用后还可以把“包装”当成家具、玩具、文具、饰品, 是否更具吸引力呢?我们可以通过包装不同的功能以及产品的背景及相关的故事来吸引消费者, 同时与消费者产生共鸣, 创造快乐愉悦的审美体验。包装多功能、多用途, 将会是包装设计创新以及发展趋势。

结语

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着, 新的设计形态观必将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而更新, 后现代主义时期各种前卫的、开放性的设计思想向我们传达了丰富的信息。包装的定义已超越了习惯意义上认为的“产品的终端设计”这一理念, 其功能也不仅仅限于容纳、保护、成本和促销等要素, 而是成为现代科技文明的载体和生活品质的外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现代包装设计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 商品包装设计需要新的与众不同的创意, 包装形态的更新变态变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原本人们自我表现和自我完善的愿望, 取代了对物质财富的单纯追求, 导致人们消费需求发生改变, 消费观念更多地表现为崇尚高情感、多元性、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消费品的个性化、趣味性和多样性。形态的多元化, 能够突出包装的个性, 强化包装的动态美, 增加消费者与产品包装之间的精神互动, 使包装具有意象美和意蕴美。

关键词:包装,形态,仿生,环保,人文

参考文献

[1]韩锦平, 王渝珠.中国包装百年辉煌路[J].中国包装, 2001 (6)

[2]刘丹.包装设计中人文思想的再思考, 包装工程, 2002. (3) :90页

上一篇:联合创新下一篇:自卑学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