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的血清学标志物

2024-06-17

HBV的血清学标志物(精选8篇)

HBV的血清学标志物 篇1

由于H B V-D N A检测的应用, 对以往血清五项H B V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为临床乙肝诊断、预后、转归提供新的依据, 现将500例血清五项HBV标志物归纳为23种模式进行系统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全部标本来源于本院2007年4月至11月门诊健康体检者和住院患者, 把500例归纳为23种模式进行分析, 其中男351例, 女149例, 年龄6~88岁, 平均年龄47岁。

1.2 仪器与试剂

北京万泰乙肝酶联免疫试剂

2 结果

把500例归纳23种模式, 结果见下表。

3 讨论

检测500例的血清五项HBV标志物中, 全部阴性的占25.6%, 单抗-HBs阳性占19.6%, 为健康人群两种常见模式。

H B s A g阳性、H B e A g阳性、抗-H B c阳性 (大三阳) 与HBsAg阳性、HBeAb阳性、抗-HBc阳性 (小三阳) , 占全部病例的8.8%, 为乙肝患者两种主要常见模式。

HBsAg相关模式:单纯HBsAg阳性9例, 占1.8%, 其原因可能为HBsDNA部分或全部整合到肝细胞DNA中, 变成了肝细胞D N A的一部分。在此种情况下, 只要肝细胞繁殖, 整合的H B V-DNA也复制, 也可只产生病毒抗原, 其原因可能是肝细胞只整合了能产生HBsAg的那部分基因, 整合的HBsAg可能永久存在, 但绝无传染性[1]。

H B s A g和抗-H B s相关模式:绝大多数血清抗-H B V阳性者, 可认为过去感染, 有免疫力;但也可同时发现抗-HBs阳性, 有可能处于病毒清除的过渡阶段, HBsAg逐渐清除过程中抗-HBs已出现, 但仍有残存的HBV未被彻底削灭;抗-HBs虽因自然 (野生株) 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 但对后来的HBV变异株却不起作用, 后者仍有HBsAg的表达而被检出;HBsAg含有亚型抗原决定簇, 主要有adv、adr、ayw、ayr等, 不同生物公司制备HBsAg过程 (抗原的提纯、包被的标记等) 中可能针对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来制备抗血清, 造成HBsAg和抗-HBs同时检出[2]。表中第6~13组属于此种模式。

H B s A g阴性而抗-H B c和 (或) 抗-H b e阳性:急性H B V感染个体, 处于HBsAg已消失, 而抗-HBs未产生的窗口期, 此时血液仍有传染性[3]。在HBVs基因某些突变 (如第587位核苷酸由G突变为A, 使HBsAg决定簇中第145位氨基酸由甘氨酸变成精氨酸[4]影响HBsAg抗原决定簇的结构, 其HBsAg很难被目前基于单克隆抗体的HBsAg试验检出;另外类风湿因子的干扰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当各项指标均阴性, 仅HbeAg阳性时应进一步检测风湿因子;也可因HBsAg已与抗-HBs形成免疫复合物或因HBV遗留在血清的Dane颗粒表面, HBsAg被抗-HBs所包囊, 以致难以测出血清中的HBsAg。表中第14、15、16组属于此种模式。

HBeAg和HBeAb相关模式:HBeAg阳性是HBV重要的传染指标, HBeAg阴性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 因HBV基因c区的改变, 阻止了HBeAg的形成所致。如c区A83的突变, 使第28位氨基酸由色氨基酸变成终止码 (C T A) , 令c区蛋白翻译中断而不能产生HBeAg, 另外c区转录起始密码位置点突变、转录起始密码消失, 也可使HBeAg合成障碍, 由于HBeAg不是病毒结构成分, HBV完整毒粒仍然可装配, 变异病毒继续复制, 表现为HBeAg阴性病毒血症[5]。因此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并不能完全作为HBV停止复制的绝对指标。表中17、18、19、20组均属于此种模式, 尤其HBsAg阳性H B e A g阴性H b c A b阳性组, 可看成是“隐性大三阳”, 其传染性与“大三阳”相比有待大量病例统计进一步研究。

抗-HBc相关模式:单纯抗-HBc阳性特别是抗-HBc低水平阳性 (此时HBV-DNA阴性) , 表示感染恢复期, 不一定是HBV现症感染, 抗-HBs尚未充分表达, 还未能被检出。但也有一部分单抗-HBc阳性, 特别是抗-HBc高水平阳性者 (此时HBV-DNA阳性) , 反映仍处于HBV低水平感染状态, 只不过HBsAg表达很低或不可检出。故抗-HBc阳性特别是高水平阳性者, 不能献血或提供器官移植等, 以免传染他人。表中21、22、23组属于此种模式

鉴于上述23种模式的客观存在, 所以凡HBV感染的患者, 除必须作血清五项HBV标志物外, 仍需再作HBV-DNA检测, 以便综合考虑, 有利于HBV诊断。

参考文献

[1]成军, 杨守纯.现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M].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278-280.

[2]潘锦才.579例HBV标志物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 1999, 5:290.

[3]Quint W Y.de Bruijn I, Kruining H.et al.HBV-DNA detec-tion by gene amplification in acute hepatitisB[J].Hepatology, 1990, 12:653-656.

[4]Barbara J A.Hepatitis B:old virus, new problems[J].Vox Sang, 1994, 67 (suppl3) :239-242.

[5]姚集鲁.目前病毒性肝炎临床热点问题[J].新医学, 1997, 28 (5) :267-268.

HBV的血清学标志物 篇2

摘 要 目的:探讨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的相关性,以指导母乳喂养。方法:选取2003年3月~2008年6月在门诊或住院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产妇11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结果:35例大三阳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0%和77.1%,42例小三阳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66.7%和28.6%,38例双抗阳性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9.5%和15.8%。三组间乳汁阳性率比较,大三阳产妇血清HBV-DNA阳性率(77.1%)高于小三阳产妇(28.6%),结论:HBV携带产妇乳汁的传染性低于血液;大三阳产妇经母乳传播HBV的几率高于小三阳产妇。HBsAg阳性产妇应常规检查血液和乳汁中的HBV-DNA,并对母婴采取联合免疫措施。

关键词 血清 乳汁 HBV-DNA 母乳喂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52

目前全世界HBV感染者约20亿,HBV慢性携带者约3.5亿,其中40%~50%是由母婴垂直传播所致,我国HBV携带产妇占正常产妇的25%左右[1]

资料和方法

选取2003年3月~2008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产妇115例,根据HBV血清标志物分为3组:A组35例,即HBsAg(+),HBeAg(+),HBcAb(+),俗称“大三阳”;B组42例,即HBsAg(+),HBeAb(+),HBcAb(+),俗称“小三阳”; C组38例,即HBeAb(+),HBcAb(+),俗称“双抗阳性”。全部病例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2]。对全部产妇产后抽取孕妇空腹静脉血3ml,4小时内分离血清;采集初乳2~3ml置4℃冰箱保存,标本均于12小时内进行检测。

仪器和方法:HBV-DNA采用ABI公司生产的PE-5700荧光定量扩增仪,Backman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Backman高速冷冻离心机,HBV-DNA试剂盒为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以HBVDNA≥103拷贝/ml作为判断阳性的标准。

统计学方法:采用SAS软件进行标本间阳性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结 果

35例大三阳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阳性分别为35例和27例,阳性率各占100%和77.1%,经统计学处理,经X2=9.03,P<0.01。42例小三阳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阳性分别为28例和12例,阳性率分别占66.7%和28.6%,X2=14.26,P<0.01。38例双抗阳性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阳性分别为15例和6例,阳性率各分别39.5%和15.8%,X2=5.33,P<0.05。三组血清HBV-DNA阳性率比较,X2=32.2,P<0.01;三组乳汁阳性率比较,X2=30.1,P<0.01。见表1。

讨 论

推行母乳喂养是解决儿童健康问题的重要措施,WHO要求母乳喂养率达到80%。由于许多传染病可通过哺乳传播,在推行母乳喂养时,要特别注意母乳的安全性。关于HBV携带者的母乳喂养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还有不同的观点。有资料显示[3],有HBV复制指标的产妇,乳汁中可检测出HBsAg、HBeAg和/或HBV-DNA,具有一定传染性,母乳喂养增加婴儿感染HBV的危险。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基因(HB-VDNA)是反映HBV复制及传染性的直接指标[4],PCR检测是一种分子水平的病原学检查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乳汁HBV-DNA,可直接反映乙肝患者能否可用母乳喂养,从而有针对地采取措施,降低母乳喂养的感染率。

在本研究中,35例大三阳产妇血清和乳汁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0%(35/35)和77.1%(27/35),42例小三阳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66.7%(28/42)和28.6%(12/42),38例双抗阳性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9.5%(15/38)和15.8%(6/38)。三组间乳汁阳性率比较,大三阳产妇血清HBV-DNA阳性率(77.1%)高于小三阳产妇(28.6%),结果提示:HBV携带产妇乳汁HBV-DNA阳性率低于血清,乳汁的传染性低于血液;大三阳产妇经母乳传播HBV的机率高于小三阳产妇,双抗阳性(仅HBeAb与HBcAb阳性)者仍有15.8%的产妇乳汁排毒,提示处于HBV感染恢复期的产妇,其乳汁也不一定是安全的。因此,产妇乙肝免疫学检测呈“大三阳”应禁止哺乳;呈“小三阳”但乳汁HBV-DNA阴性者宜谨慎哺乳,且应定期作PCR检查,以监测乳汁排毒情况。因为病毒复制有动态变化,一次检测阴性不能保证整个哺乳期为阴性;仅HBcAb或HBeAb阳性而HBV-DNA阴性者,可以哺乳。

金氏等[5]研究认为对HBsAg阳性的待育或婚前妇女,应从婚前或孕前、孕期和新生儿进行血清及初孕中检测HBV-DNA,以便预防和阻断母婴传播,怀孕前HBV-DNA复制活跃者采取避孕措施,待血中病毒含量降低或抗病毒治疗后病毒滴度下降后再考虑妊娠,HBsAg阳性产妇常规检查血液和乳汁中的HBV-DNA。对新生儿在24小时内宜用高效价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进行预防,并适时行乙肝疫苗接种;并严密跟踪随访,观察免疫效果。另外,由于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婴儿吸吮母乳时,也很可能吸入含有HBV的血液,HBV虽不通过消化道传染,但当新生儿或婴儿的口腔、咽喉、食道、胃肠黏膜等处有破损、溃疡,母乳中HBV就可能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新生儿或婴儿感染。故喂养过程中母亲发生乳腺炎和乳头皲裂,婴儿消化道黏膜有水肿、炎症或其他病理情况,应立即停止母乳喂养,待痊愈后再行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 马力,赵桂珍,梁争论,等.孕妇血清乳汁HBV- DNA载量与母乳喂养安全性的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7):2851-2855.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3 林静吟,许岸高,袁建寰,等.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可能途径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424-426.

4 Sumazaki R,MotzM, WolfH,et al.Detectionof hepatitis B virus in se-rumusing am plifica-tion of viral DNA by means of poly merse chainreaction.J Med Viro,1989,27:304-308.

HBV的血清学标志物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分析的资料为市、区餐饮、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 公务员[2]、职工[3]、健康检查者[3]、医院患者[4]检测数据。

1.2检测方法

采用HBsAg初筛, 或直接进行HBV-M检测, 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HBsAg、抗-HBs、HBeAg, 抗-HBe、抗-HBc, 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结果判定参照GB 17010-1997[5]。

1.3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文献系统综述方法分析常见模式类型、构成状况。

2结果与分析

2.1 HBV-M常见模式分析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度流行区, 1979年以来已开展全国性HBV感染调查3次, 为了解感染情况、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了依据。2003—2007年我市不同职业体检317 617人, 以常见5种模式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常见模式以: (1) HBsAg+、HBeAg+、抗-HBc+ (22.89%) 和 (2) HBsAg+、抗-HBe+、抗-HBc+ (43.20%) 最多, 占总数66.09%;其次为 (3) HBsAg+、抗-HBc+ (14.00%) (4) 抗-HBs+、抗-HBc+占总数8.67%; (5) 其他模式占总数11.25%, 不同职业5种模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HBV-M常见模式分布特征比较

2.2.1模式 (1)

该模式构成最高的为区级餐饮 (34.73%) , 其次为医院患者 (30.00%) 和市级餐饮 (29.19%) , 公务员 (5.36%) 、健康检查者 (4.92%) 和医务人员 (1.15%) 最低, (χ2=262.6822, P<0.01) , 见表1。

2.2.2模式 (2)

构成比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市级餐饮 (52.18%) 、公务员 (48.21%) 、区级餐饮 (43.29%) 、医院患者 (37.33%) 、健康检查者 (16.39%) 和医务人员 (12.07%) (χ2=218.8992, P<0.01) , 见表1。

2.2.3模式 (3)

构成中最高的是区级餐饮 (20.64%) , 其次为市级餐饮 (15.97%) 和医院患者 (15.00%) 、健康检查者 (9.02%) 和公务员 (7.54%) , 医务人员 (1.15%) 最低, (χ2=218.8992, P<0.01) , 见表1。

2.2.4模式 (4)

构成中最高的为健康检查者 (29.51%) , 其他依次为公务员 (26.98%) 、医务人员 (16.67%) 、医院患者 (5.00%) 、市级餐饮 (1.05%) , 区级餐饮未检出 (χ2=365.6070, P<0.01) , 见表1。

2.2.5模式 (5)

其他模式:构成最高的为医务人员 (68.97%) , 其次为健康检查者40.16%、医院患者 (12.67%) 、公务员 (11.90%) 、市级餐饮 (1.61%) 和区级餐饮 (1.34%) 最低 (χ2=961.4352, P<0.01) 。见表1。

注:*与市级餐饮5种模式构成比较。

2.3不同职业HBV-M模式构成特征

2.3.1市级餐饮

以模式 (2) (52.18%) 和模式 (1) (29.19%) 最多 (81.37%) , 其次为模式 (3) (15.97%) , 以上3种模式占97.34%。市级餐饮与其他职业人群5种模式构成比较, 差异最大的为医务人员 (χ2=946.3902, P<0.01) , 其次为健康检查者 (χ2=780.1388, P<0.01) 、患者 (χ2=110.2640, P<0.01) , 区级餐饮 (χ2=21.8484, P<0.01) 和公务员 (χ2=17.7878, P<0.01) 差异最小。见表1。

2.3.2区级餐饮

以模式 (2) (43.29%) 和模式 (1) (34.73%) 最多 (78.02%) , 其次为模式 (3) (20.64%) , 3类合计占98.66%。区级餐饮与其他职业人群5种模式构成比较, 差异最大的为公务员 (χ2=619.63, P<0.01) 、医务人员 (χ2=593.5160, P<0.01) , 健康检查者 (χ2=490.56, P<0.01) 和患者 (χ2=86.1056, P<0.01) , 与市级餐饮 (χ2=21.8484, P<0.01) 差异最小。

2.3.3公务员

以模式 (2) 最多 (48.21%) , 其次为模式 (4) (26.98%) 和模式 (5) (11.90%) , 以上3种占87.09%。模式 (3) (7.54%) 和模式 (1) (5.36%) 最少, 仅占总数12.90%。公务员与其他职业人群5种模式构成比较, 差异最大的为区级餐饮 (χ2=619.6300, P<0.01) , 医务人员 (χ2=222.0450, P<0.01) 、医院患者 (χ2=142.1472, P<0.01) 和健康检查人员 (χ2=120.2040, P<0.01) , 与市级餐饮 (χ2=17.7878, P<0.01) 差异最小。

2.3.4健康检查者

以模式 (5) (40.16%) 最多, 其次为模式 (4) (29.51%) 和模式 (2) (16.39%) , 以上3种模式占86.09%, 模式 (3) (9.02%) 和模式 (1) (4.92%) 最少, 占总数13.94%。健康查体者与其他职业人群5种模式构成比较, 差异最大的为市级餐饮 (χ2=780.1388, P<0.01) , 其次为区级餐饮 (χ2=490.5600, P<0.01) 、医院患者 (χ2=435.1456, P<0.01) 和公务员 (χ2=120.2040, P<0.01) , 与医务人员 (χ2=39.3338, P<0.01) 差异最小。

2.3.5医务人员

以模式 (5) (68.97%) 最多, 其次为模式 (4) (16.67%) 和模式 (2) (12.07%) , 以上3种模式占97.71%。模式 (3) 和模式 (1) 最少均为 (1.15%) , 占总数2.30%。医务人员与其他职业人群5种模式构成比较, 差异最大的为市级餐饮 (χ2=946.3902, P<0.01) , 其次为区级餐饮 (χ2=593.5160, P<0.01) 、公务员 (χ2=222.0450, P<0.01) 和患者 (χ2=214.4376, P<0.01) , 差异最小的为健康检查者 (χ2=39.3338, P<0.01) 。2.3.6医院患者以模式 (2) (37.33%) 和模式 (1) (30.00%) 最多, 占总数67.33%;其次为模式 (3) (15.00%) 和模式 (5) (12.67%) , 4类合计占94.33%, 医院患者与其他职业人群5种模式构成比较, 差异最大的为健康检查者 (χ2=435.1456, P<0.01) , 其次为医务人员 (χ2=214.4376, P<0.01) 、公务员 (χ2=142.1472, P<0.01) 和市级餐饮 (χ2=110.264, P<0.01) , 与区级餐饮 (χ2=86.1056, P<0.01) 差异最小。

3讨论

我国是乙肝高度流行区, 有较多HBV携带者和不同感染模式, HBV有7个基因型, HBsAg可分为9个亚型[6], HBsAg变异率高, 体检难于发现全部病人和携带者, 对健康威胁极大, 因而及时筛检其中具有不同感染模式的传染源, 在预防乙肝传播控制流行上有重要意义。HBV感染过程中感染模式呈动态变化, 开展HBV-M检测相继发现了常见、或罕见HBV-M模式, 对指导防制、预后有重要意义。由于缺乏比较规范的模式类型, 给不同实验室间进行的比较带来了不便, 即使是使用统一的ELISA方法、试剂, 也可因实验技术人员的操作程序、水平和实验条件等因素而影响报告结果。为有利于不同实验室间比较, 应建立完善、强化的实验室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了解西安市不同人群HBV血清标志物 (HBV-M) 常见模式。方法采用ELISA检测HBV-M, 结果判定参照GB17010-1997, 应用χ2检验和文献系统综述方法分析。结果317617人检测显示, 常见模式以HBsAg+、HBeAg+、抗-HBc+ (22.89%) 和HBsAg+、抗-HBe+、抗-HBc+ (43.20%) 最多, 占总数66.09%;其次为HBsAg+、抗-HBc+ (14.00%) 和其他模式11.25%。4种模式占91.37%。不同职业5种模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91.6856, P<0.01) 。结论不同人群感染模式研究, 对控制乙肝传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病毒性乙型肝炎,HBV血清学标志物 (HBV-M) ,常见模式,职业

参考文献

[1]魏一英, 杜赟, 西安市服务行业乙肝病毒感染调查.职业与健康, 2005, 21 (11) :1770-1771.

[2]刘树林, 张惠中, 张周良, 等.8851名西安市公务员健康体检乙肝“两对半”分析.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6, 16 (3) :440-441.

[3]高宁, 李妙羡, 阴斌霞, 等.3386例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调查研究.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23) :4117-4118.

[4]王敏甲, 王芙蓉.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定量关系探讨.陕西医学杂志, 2006, 35 (11) :1277-1771.

[5]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卫生标准处.传染病控制标准和处理原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100-110.

HBV的血清学标志物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集2009年1 月-2009年6月我院门诊随机抽取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初筛乙肝血清学标志物血清502份。

1.2 仪器和试剂

乙肝两对半免疫化学发光法采用雅培ARCHITECT I2000,试剂由雅培公司提供;HBV-DNA定量检测采用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的7300型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实验方法

1.3.1 DNA提取:

(1)标本处理(血清和血浆标本处理相同)①标本的收集:通过静脉采血法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液,离心取上层血清;②标本的挑选:在本院进行过乙肝HBV-M检测的患者;③标本的前处理(DNA的提取):取100μl血清加入等量DNA浓缩液,振荡器振荡混匀5s;12 000rpm离心10min;去上清,沉淀中加入DNA提取液30μl,振荡器剧烈振荡混匀5~10s,瞬时离心数秒,100℃恒温处理10min;12 000rpm离心5min,备用。(2)阴性质控品处理。(3)临界阳性质控品处理。(4)HBV强阳性质控品处理。

1.3.2 PCR扩增:

(1)试剂准备:按比例(HBV-PCR反应液40μl/人份+Taq酶3μl/人份)取相应量的 PCR反应液及Taq酶,充分混匀后按43μl/管分装至0.2ml离心管中,备用;(2)加样:向准备好试剂的0.2ml管中,分别加入处理后的样品上清液2μl,或直接加入阳性定量参考品2μl,8 000rpm离心数秒,放入仪器样品槽;(3)编辑程序:Stage 1,93℃,2min,Stage 2,93℃,45s→55℃,60s→10个循环;Stage 3,93℃,30s→55℃,45s→30个循环;(4)结果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3.5阳性组(大三阳) 和1.3.4.5阳性组中的HBV-DNA阳性率较高,见表1。大三阳的阳性率与PCR-DNA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三阳的阳性率与HBV-DNA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PCR-DNA阳性比较,*P<0.01

3 讨 论

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不同血清模式的HBV感染者的检测表明,HBV-DNA 检测是衡量乙肝传染性最精确的标志,HBV-DNA阳性即反映有完整的病毒颗粒的复制,是判断该血清是否具有传染性的直接依据。本研究将不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分成不同组别,检测不同组别的病毒含量情况,并与免疫发光法比较。

本结果显示,502份乙肝血清标志物的血清中,第1组HBsAg(+)/HBeAg(+)/HBcAb(+)阳性组133例,血清中HBV DNA阳性123例,检出率为92.48%,10例未检出,第4组HBsAg(+)/HBeAg(+)/HbeAb(+)/HBcAb(+)阳性组14例中HBV-DNA阳性检出率也达到84.61%,这与国外报道的对HBeAg阳性者HBV-DNA的检出率接近100%是一致的[4]。但在HBeAg阳性组中仍有部分HBV-DNA为阴性,这可能与HBV-DNA的消失比HBeAg的消失早或病毒发生变异有关[5]。HBeAg与HBV-DNA关系密切,是临床上表示病毒复制较为实用的血清标志物。通常HBeAg阳性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HBeAg与HBV-DNA呈正相关。在HBeAg阴性、HBeAb阳性或阴性组(第2组和第3组)也有高水平的HBV-DNA,这可能与HBV发生前C区基因突变[6]或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耐受有关。这一突变阻止了前C区序列的表达,因而妨碍了HBeAg的分泌,但病毒本身复制不受影响,造成HBeAg阴性的HBV感染。而C基因的变异区段基本上都是B、T细胞识别的抗原显性表位,因此能影响宿主清除体内的HBV[7],使患者血中HBV-DNA水平居高不下,这部分人具有很高的传染性。本结果显示,乙肝五项全阴也可产生HBV-DNA阳性,也有可能是因为突变造成的。

大三阳的阳性率与PCR-DNA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很可能是病毒处于潜伏期,基因已经突变,但乙肝五项却诊断不出来。从方法学上来看,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所得结果有很大差异,对于乙肝患者的诊断是互补的。

综上所述,HBV-M与HBV-DNA二者之间互有联系但又有所不同[8,9]。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学标志可以间接反映HBV的表达和复制,但由于HBV的表达和机体免疫反应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免疫学指标在反映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HBV-DNA水平可直接反映病毒携带水平及携带者传染水平,HBV-DNA定量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建议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人员进一步进行HBV-DNA水平检测,以判定传染性高低及能否从事相关工作。但PCR仅能检测出复制的病毒,难以表达非复制状态的感染,因而并不能代替其他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临床若只片面强调一方均不可取[10] 。

摘要:目的研究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HBV-DNA水平的关系,分析HBV-DNA与乙肝5项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的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502份,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和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59份HBV-DNA阳性。其中123份1.3.5阳性(大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2.48%;113份1.4.5阳性(小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48.09%;12份1.5阳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40.00%;11份1.3.4.5阳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78.57%,大三阳的阳性率与PCR-DNA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V-M与HBV-DNA两者之间互有联系但又有不同。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于临床判断其传染性及治疗效果非常必要。

关键词: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免疫化学发光法,荧光定量PCR,相关性

参考文献

[1]扬广辉,谭明德,谢玉桃,等.干扰素及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4,8(3):209-212.

[2]程钢,何蕴韶,周新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3):135-137.

[3]Abe A,Inoue K,Tanaka T,et al.Quantit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genom-icDNA by real-time PCR[J].J Clin Microbiol,1999,37(9):289-291.

[4]朱子犁,古丽巴哈尔,刘建军,等.乙肝HBV-DNA荧光定量检测与血清标志物结果相关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6(7):221-223.

[5]陈辉.351例HBV-DNA定量结果与HBV-M检测分析[J].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03,24(5):112-113.

[6]李志方,吴晓蔓.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6(6):133-135.

[7]郭彩娇,杨红玲,陈小娟.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与其HBV-DNA含量的对比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5(7):853-854.

[8]王小飞,刘华瑞,王锦蓉,等.乙型肝炎和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6,14(1):11-14.

[9]朱传武.HBV前C/C基因变异与宿主T细胞免疫的关系[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1,24(6):289-291.

HBV的血清学标志物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3年3月, 到我院就诊时同时做过乙肝两对半 (HBV M) 和HBV DNA测点的疑似乙肝患者320例, 其中男179例, 女141例, 年龄19~78 (45.6±5.4) 岁

1.2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HBV M, 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公司生产, 使用BIO ̄RAD Model 680酶标仪比色来判断结果。荧光定量PCR测点HBV DNA, 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公司生产 (HBV DNA检测值≥103copies/m L即判断为阳性) , 仪器使用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的AB I7500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 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20例血清标本根据HBV M检出的结果不同进行分组, 其HBV DNA检测。结果表明:乙肝检查出的模式1 (大三阳) 患者115例, HBV DNA阳性数为110例, 阳性率高达95.7%, HBV DNA载量为6.86±1.52 lgcopies/ml;模式2 (小三阳) 患者82例, HBV DNA阳性数为42例, 阳性率为51.7%, HBV DNA载量为4.82±0.73 lgcopies/ml;模式3患者15例, 阳性率为53.3%, HBV DNA载量为5.23±1.67 lgcopies/ml;模式4患者12例, 阳性率为16.7%, HBV DNA载量为3.25±0.96lgcopies/m L;模式5患者10例, 阳性率为10.0%, HBV DNA载量为3.08±0.78 lgcopies/ml;模式6、7、8和9HBV DN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见附表。

3 讨论

注:与模式1比较, *:P<0.0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血清特异性抗原抗体和HBV DNA载量的检测[1]。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的方法为ELISA法, 它具有灵敏度比较高、稳定快速和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 但该法只能得到定性结果, 即HBV感染的间接证据, 不能及时、动态的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情况及传染危险程度。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载量, 可以直接反应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和传染性, 在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方面起及其重要作用。但是HBV DNA的检测却不能明确非复制状态的感染。所以临床上常进行两种方法的联合检测。

本研究结果显示:HBs Ag、HBe Ag和HBc Ab阳性组 (模式1) HBV DNA阳性率高达95.7%, 且HBV DNA载量为6.86±1.52 lgcopies/ml, 表明病毒复制活跃, 具有高度传染性, 与文献报道一致。HBs Ag、HBe Ab和HBc Ab阳性组 (模式2) HBV DNA阳性率为51.2%, 且HBV DNA载量为4.82±0.73 lgcopies/ml, HBV DNA载量低于模式1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可能与HBe Ag转阴而产生HBe Ab有关, 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降低, 但是仍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HBe Ab的存在并不表示体内没有病毒复制, 单靠HBV M检测无法准确判断, 必须进行HBV DNA的定量检测。HBs Ag和HBc Ab阳性组 (模式3) HBV DNA阳性率为53.32%, 且HBV DNA载量为5.23±1.67 lgcopies/ml, 说明患者仍具有较强的病毒复制, 传染性强。模式3与模式2相比, HBe Ab阴性可能是与HBV发生前C区基因突变或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耐受有关。HBs Ab具有中和HBV病毒的能力而被认为是保护性的抗体, 但是在模式4中, 仍有16.7%的患者检测出HBV DNA阳性, 说明HBs Ab阳性并不能说患者没有传染性, 所以仍需检测HBV DNA来联合分析。在模式5中, HBe Ab和HBc Ab阳性, 但仍有10%的患者检测出HBV DNA阳性, 这些患者可以继续跟踪检测, 看是否会出现HBs Ab阳性。模式6、7、8及9都没有检测出HBV DNA。

综上所述, HBV M与HBV DNA两者之间互有联系, 但有所不同。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能够灵敏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和复制程度, 但不能表达非复制状态的感染。ELISA法检测血清学标志物可以有效的进行病毒感染分析、疾病进程及HBV DNA阴性患者的病情分析。所以, 在临床应用两种方法结合进行患者早期HBV感染诊断, 判断患者传染性的高低以及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以及患者疗效情况提供实验依据, 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HBV的血清学标志物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900例乙型肝炎患者均为2013年2~12月份来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99例,女性501例,年龄1~85岁。所有患者的标本都是空腹采集,经离心之后再进行血清分离、检测。

1.2 仪器和试剂:

乙型肝炎五项检测试剂由上海科华公司提供,检测仪器是赛默MULTISKAN MK3型酶标仪(芬兰);HBV-DNA检测试剂由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仪器是西安天隆988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

1.3 方法:

900例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五项测定采用ELISA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用酶标仪读取吸光度值。结果判定以S/CO为单位,前三项(HBsAg、HBsAb、HBeAg)的S/CO值≥1时判定为阳性,反之S/CO<1时判定为阴性;后两项(HBeAb、HBcAb)的S/CO值≥1判定为阴性,S/CO值<1时判定为阳性。HBV-DNA测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判定以HBV-DNA>1000拷贝/毫升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HBV-DNA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确定P值。

2 结果

不同乙型肝炎患者HBV-M与HBV-DNA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HBsAg阳性798例,其中HBV-DNA阳性400例阳性率50.1%,HBsAg阴性102例其中HBV-DNA阳性14例阳性率13.7%。两组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HBeAg阳性230例,其中HBV-DNA阳性219例,阳性率95.2%。HBeAg阴性670例,其中HBV-DNA阳性195例,阳性率29.1%。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3.1 HBV完整的病毒颗粒称为Dane颗粒,具有双层衣壳,在外层衣壳上含有HBsAg。HBsAg是HBV感染的标志[1,2]。本资料表2中HBsAg性组的HBV-DNA阳性率50.1%明显高于HBsAg阴性组的13.75%(P<0.05)表明HBsAg与HBV-DNA含量确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本资料中有少部分HBs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检测结果阳性,则说明HBsAg转阴不能完全排除乙型肝炎的可能。

注:①*(HBsAg HBeAg HBcAg)与③,④,⑤,⑥,⑦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2 HBV内层核心衣壳上含有HBeAg,可以自感染细胞分泌入血,故血中可检出HBeAg。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的标志[1,2]。本资料表3实验结果:HBeAg阳性组HBD-DNA阳性率95.2%远高于HBeAg阴性组的29.1%表明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研究发现,编码HBeAg的前C基因易发生突变,使HBeAg表达提前终止,这时的HBeAg阴性并不意味着HBV复制停止或下降[3,4]。表Ⅲ中670例HBeAg阴性不同模式乙型肝炎患者中,有195例HBV-DNA检出结果阳性,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所以说,以往以e系统来划分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否,以s系统转换来划分乙型肝炎恢复与否并非完全合适[1]。

3.3现在,随着PCR技术的广泛应用,HBV-DNA检测已成为鉴定HBV感染与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上检测HBV-M的同时,用FQ-PCR的方法检测HBV-DNA,二者结合起来,将对乙型肝炎患者HBV感染、复制、传染性的判断及抗病毒疗效、预后观察等方面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振若,于文彬,苏明权,等.现代检验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王兰兰,许化溪.临床免疫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李金明.实时荧光PCR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HBV的血清学标志物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吉林市饮食服务行业乙肝感染者30名从业人员的静脉血及其发样0.5g。

1.2 检验方法

1.2.1 酶标法

乙肝两对半检验。

1.2.2 AAS法

发样中的铬、铜、锌含量的测定。

1.3 试剂

HBs Ag、Hbs Ab、HBe Ag、Hbs Ab、Hbc Ab均为立可读试盒。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2 结果

2.1 本调查的吉林市饮食服务行业30名从业人员乙肝感染者, HBC标志物的组合模式与其发中铬、铜、锌含量的检测结果:

其中模式1中有8例, 有6例发锌含量低于正常, 另有1例发锌与发铬含量均低于正常。模式2中有6例, 其中5例发锌含量低于正常, 另有1例发锌与发铜含量均低于正常。模式3中有4例, 其中1例发锌与发铜含量均低于正常。另有2例发锌与发铜含量均低于正常。模式4至模式10中的HBV组合模式及其发中铬、铜、锌含量的检测结果详见表1。

3 讨论

本调查的30名从业人员乙肝感染者HBV标志物的组合模式:其中模式1中有8例, 占总数的26.67%。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血清中HBV-DNA复制与HBs Ag和HBe Ag关系密切[1]。HBe Ag的出现只见于HBs Ag阳性血清中, 无任何抗体。我们认为此种情况有较强的传染性, 往往病程迁延不愈或慢性化趋势。模式2中有6例, 占总数的20%。HBe Ag的检出可在乙肝潜伏期HBs Ag出现之后, 转氨酶升高之前检出。也可在整个病程中检测到。HBe Ag与HBV复制呈正相关, 有与肝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Hbc Ab检出, 则可视为HBV复制的感染指标。此三阳同时检出, 说明具有很大传染性。模式3中有4例, 占总数的13.33%。Hbc Ab是HBV感染后, 最早出现的抗体, 一般在检出HBs Ag的3~5周后出现, 多数表现为急性感染或少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HBs Ag携带者。此种情况的感染性及肝脏的损害都比较小, 但具有一定传染性。

30名从业人员乙肝感染者发中铬、铜、锌含量的测定结果来看:发铬与发铜含量分别低于正常、同时伴有锌含量低于正常者, 各有4例, 而发锌含量低于正常者高达27例, 占调查总人数的90%。人体必须微量元素锌参与体内80多种酶的构造, 其中在肝脏合成含有大量的含锌酶类。本文揭示发中锌含量低, 可能与肝脏病变程度关系极为密切。

摘要:本文对30名从业人员乙肝感染者HBC标志物及其发中铬铜锌含量进行测定。其中HBsAg与HBeAg双阳性者有8例, 占总数的26.67%。“大三阳”者, 占总数的20.00%。30名从业人员发锌含量低于正常者高达27人, 占总数的90%。本调查说明发锌含量低与乙肝关系极为密切。

关键词:HBsAg,HBeAg,HBcAb,HBV-DNA

参考文献

HBV的血清学标志物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我院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0日HBV无症状携带者 (HBsAg阳性、血清ALT水平正常、抗-HCV阴性, 肝脏B超无异常发现, 未进行过抗-HBV治疗) 中同时进行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 荧光定量PCR技术 (FQ-PCR) 检测HBV-DNA的患者119例, 其中男性96例, 女性23例, 年龄在19~78岁之间。

1.2 仪器及试剂

HBsAg定量检测仪器系美国雅培公司的I2000免疫发光检测系统, 诊断试剂由雅培公司提供。HBV-DNA定量检测扩增仪为罗氏公司生产的Lighter 1.2荧光定量PCR系统, PCR检测血清HBV-DNA试剂盒由深圳匹基生物公司提供。

1.3 检测方法

将-20 ℃冷冻保存的标本取出解冻复融。119份血清根据HBV-DNA含量的不同和血清中是否能检测到HBeAg分为4组。用生理盐水以不同的倍数稀释血清, 将稀释好的血清标本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通过两步免疫测定法, 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HBsAg。如果样本浓度≥0.05 U/ml, 该样本即可视为HBsAg阳性。PCR检测血清HBV-DNA含量, 测定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以拷贝/ml表示含量, 最低检出限为500 拷贝/ml。

1.4 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各组HBV-DNA拷贝数及HBsAg的浓度 (U/ml) 进行对数转换, 并以undefined表示, 以HBsAg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 HBV-DNA拷贝数对数为纵坐标, 求相关关系。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将数据作四格表χ2检验和成组t检验,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乙肝患者血清中HBAg为≥250 U/ml和<250 U/ml时, 其HBV-DNA阳性率的比较见表1。4组不同含量HBV-DNA患者血清中HBsAg浓度对数值比较见表2。

注:2组中HBV-DNA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0.83, P<0.05。敏感性 (SEN) =a/ (a+c) =88/98=90%;特异性 (SPE) =d/ (b+d) =14/21=67%;阳性预测值=a (a+b) =88/95=93%;阴性预测值=d/ (c+d) =14/24=58%。阳性似然比 (+LR) =真阳性率/假阳性率=SEN/ (1-SPE) =90%/ (1-67%) =2.7, 反映正确判断阳性的可能性是错判阳性可能性的倍数, 此值愈大, 此诊断试验方法愈好;阴性似然比 (-LR) =假阴性率/真阴性率= (1-SEN) /SPE=10%/67%=0.15, 反映错判阴性的可能性是正确判断阴性的可能性的倍数, 此值愈小, 此诊断试验方法愈好。

注:HBeAg>1.0 S/CO为阳性;t12表示第1、2组log HBsAg比较得到的t值, 以下类推。t12=1.1143, P12=0.2697;t13=2.9313, P13=0.0048;t14=12.8135, P14=0.0000;t23=1.2785, P23=0.2063;t24=9.8181, P24=0.0000;t34=18.2304, P34=0.0000。

3 讨论

刘灿等[5]曾报道, 当HBsAg>300 U/ml时, HBV-DNA即可出现阳性, 本文 (表1) 以HBV-DN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 根据收集数据将患者按HBsAg≥250 U/ml和HBsAg<250 U/ml分为2组, 比较2组患者中HBV-DNA阳性率是否有差异 (如表1) , χ2=30.83, P<0.05, 说明2组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4格表计算结果显示, 在以HBsAg等于250 U/ml为临界点时, HBV-DNA的真阳性率 (敏感性) 为90%, 真阴性率 (特异性) 为67%;阳性预测值为93%, 反映当HBsAg≥250 U/ml时, HBV-DNA阳性患者占93%;阴性预测值为58%, 反映当HBsAg<250 U/ml时, HBV-DNA阴性患者占58%。阳性似然比 (+LR) 为2.7, 表示当HBsAg≥250 U/ml时, 能正确判断出HBV-DNA阳性的可能性是错判HBV-DNA阳性可能性的2.7倍, 此值越大越好;阴性似然比 (-LR) 为0.15, 表示当HBsAg<250 U/ml时, 错判HBV-DNA阴性的可能性是正确判断阴性的可能性的15/100, 此值越小越好。以上分析结果表明HBsAg的定量检查能较好地反映乙肝无症状携带者体内HBV-DNA的复制情况。

雅培I2000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 以顺磁性微珠作为包被载体, 吖啶酯作为发光剂标记抗体, 在过氧化阴离子的作用下, 吖啶酯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发出光子, 信号被光量子阅读系统接受并转换为待测抗原的浓度。该技术能定量跟踪分析, 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及检测快速的优点, 可准确、及时、实时、动态地提供检测结果, 有效地指导药物治疗。

HBsAg是在慢性乙肝患者体内最先发现的HBV相关性抗原, 在患者体内检测到HBsAg通常表明患者体内有HBV感染、复制、或者是病毒侵入血液循环。我们应用雅培I2000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系统对我院119例乙肝无症状携带者作HBsAg定量检测, 发现其与HBV-DNA存在正相关性, r=0.71, 但没有Deguchi等报道的相关性 (r=0.844) 强[6], 可能是研究的对象样本含量较小所致。119例患者中HBeAg阳性的有29例, 阴性的有90例 (表2) 。有文献报道HBeAg的含量是随着HBV-DNA增加而增加的, 与HBV-DNA成正相关, r=0.99[7], HBeAg的阳性率是随着HBV-DNA增加而增加, 在HBV-DNA大于1×106拷贝/ml时, HBV-DNA与HBeAg的阳性率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HBeAg阳性主要发生在HBV-DNA含量较高时。本文第4组的29例患者中HBeAg均阳性, HBV-DNA>107, 说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 其log HBsAg (U/ml) 的平均值较前3组明显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14<0.05, P24<0.05, P34<0.05) 。本次研究表明, 当患者血清中HBsAg的浓度越高时, 血清中HBV-DNA的含量越高, HBeAg也越有可能表现为阳性。4组中log HBsAg (U/ml) 的平均值分别为2.67±0.88, 2.94±1.01, 3.20±0.43, 4.82±0.21, 都随着HBV-DN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第3组较第1组、第4组较任何一组log HBsAg的值明显要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13<0.05、P14<0.05、P24<0.05、P34<0.05) 。第1组与第2组、第2组与第3组间log HBsAg差异不显著 (P12>0.05、P23>0.05) , 主要可能是因为HBV-DNA间的差异较小所致。

HBsAg定量检测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患者体内HBsAg的含量各有差异, 在进行HBsAg含量检测时必须根据病人不同用生理盐水以不同的倍数稀释血清。其次, 有些病人HBV-DNA含量虽少, 但HBsAg的浓度并不一定也少, 因此我们还不能确定出一个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HBsAg含量的值来预测患者是否有HBV感染。另外, HBsAg阴性的HBV感染者也有报道, 前S区或S区基因突变及低水平的HBV感染常表现为这种不典型的血清型[8], 这些病人不能单独用HBsAg含量的测定来预测HBV-DNA的复制情况, 雅培HBsAg试剂采用的抗体是针对一些受突变影响最小、又具有恒定高亲和力抗原决定部位的多种单克隆抗体, 能有效地识别多种逃逸突变株, 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漏诊。HBV所编码表达的蛋白质抗原阴性或假阳性结果由多种原因造成, 临床诊断应根据HBV-DNA及HBsAg的含量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传统的ELISA法只能通过显色得到阴、阳性结果, 而乙肝的诊断及治疗仅凭该判定结果无法给临床提供有效的信息, 并且以往国产ELISA试剂采用单一单克隆抗体, 缺乏对突变株的检测能力。虽然荧光定量PCR对HBV-DNA进行定量检测可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 但由于技术要求高, 操作相对严格复杂, 很多小型医院无法开展。

综上所述, 运用化学发光法对乙肝无症状携带者体内HBsAg进行定量检测可作为判断HBV-DNA感染、传染性以及病毒复制情况的指标, 但少数部分病例单独运用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联合其他检测方法可对患者的感染、病毒复制情况以及传染性作出较全面的评估。

参考文献

[1]叶维洪, 钟振义.肝炎学大典.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463-515.

[2]Hoofnagle JH, Shafritz DA, Popper H.Chronic type B hepatitis and the healthy HBsAg cartier state.Hepatology, 1987, 7:758-763.

[3]Sakuma K, Takahara T, Okuda K, et al.Prognosis of hepatitis B vires surface antigen carders in relation to routine liver function tests:prospec-tive study.Gastroenterology, 1982, 83 (lptl) :114-117.

[4]向海平, 郭雁宾, 孟庆华, 等.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及其临床意义分析.中华试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9, 13 (1) :89.

[5]刘灿, 翁义锐, 陈永东.乙肝患者HBsAg定量与HBV-DNA及乙肝标志物模式比较分析.福建医药杂志, 2006, 24 (4) :124.

[6]Deguchi M, Yamashita N, Kagita M, et al.Quantitat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by an automated 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Virc Methods, 2004:115-217.

[7]孙长义, 王山海.乙肝病毒标志物与PCR-HBV定量水平的关系.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8 (12) :1480-1481.

上一篇:ERP人才培养模式论文下一篇:国内公共体育场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