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检测(精选11篇)
血清学检测 篇1
1 免疫评估
(1) 监测疫苗接种方案的效果:应用血清学检测方法来评估畜群免疫后的抗体水平, 从而判定选用的疫苗是否质量可靠、免疫方式是否确凿有效、免疫程序是否合理; (2) 预测接种时间:在临床上, 恰当的免疫接种时间往往是有效免疫的关键, 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来测定母源抗体的消长, 确定首免最佳时机并为以后的免疫打好坚实的基础。
2 疾病诊断
将血清学检测方法用于疾病的诊断其实是大多数本专业研究者的初衷。在猪场发生了某种疾病时, 我们可进行血清学检测, 并将检测结果与该猪场的免疫、发病和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应该注意发生感染时, 多数病原的感染抗体通常会在15 d内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伴有离散度跨度增加的现象。
血清学检测 篇2
一种消除维生素C干扰的血清尿酸检测方法
目的利用4-羟基-2,2,6,6-四甲基-1-氧-哌啶(AAQ-2)作为维生素C(Vit C)的熄灭剂,建立双试剂终点法测定血清尿酸(UA),以消除Vit C在UA测定中的干扰.方法采用双试剂终点法测定UA.结果方法重复性:日内相对标准差(RSD)为1.50%、1.37%,日间RSD为1.55%、1.40%;平均回收率:99.34%;本法线性可达50~1 550 μmol/L.结论本方法可消除血清中高浓度Vit C对UA测定的`干扰,且适用于自动分析仪.
作 者:刘怀平庞国菊 LIU Huaiping PANG Guoju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300170 刊 名:检验医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LABORATORY MEDICINE 年,卷(期): 21(4) 分类号:Q564 关键词:尿酸 维生素C 4-羟基-2,2,6,6-四甲基-1-氧-哌啶血清学检测 篇3
【摘要】 目的 探究4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所有送检的1000例标本用TP - ELISA法筛查,其中47例阳性标本同时进行 TPPA 、RPR,TP-AD的检测。 结果 1000例标本首先用TP - ELISA法进行检测,检出阳性标本47例,检出率为4.7%。 以TPPA检测的结果与RPR法和TP-AD进行比较,TP-AD与TP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PA法与RPR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建议4种方法的检测顺序为,ELISA试验进行初筛,阳性标本用TP-AD比对,根据需要再进一步做TPPA与RPR进行确诊和病程监测。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R75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96-02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所以选择简单、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疾病控制有着重要意义[1]。本研究对临床常用的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 - ELISA)、 TPPA 、RPR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乳胶法(TP -AD)4种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标本均来自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1000例门诊与住院患者,包括了行体检的健康孕、产妇的人群。
1.2 仪器:DNM960Z-G酶标仪,DEM-3自动洗板机。
1.3 试剂:TP - ELISA试剂盒由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TPPA试剂盒由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RPR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TP -AD试剂盒由杭州艾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1.4 检验方法:所有送检的1000例标本用TP - ELISA法筛查,其中47例阳性标本同时进行 TPPA 、RPR、TP-AD的检测。(1)TP - ELISA:为双抗原夹心一步法用DNM960Z -G酶标仪检测, 标本A 值≥cut off值为阳性。(2)TPPA:取待测血清 25ul加入标本稀释液100ul,混匀备用,使用特定的微孔板,先在选定孔中每孔加入25ul稀释液,加入标本混合液行倍比稀释(1:2 、1:4、1:8、1:16 、1:32稀释),另设一孔作为对照孔仅加入50ul稀释液,再在每孔包括对照中加入TPPA试剂 25ul,充分混匀后于室温15℃-15℃封闭静置2h后观察结果。每批标本操作时应同时取阴阳性质控按同样方法同时检测以保证结果可靠。(3)RPR:在卡片规定的圆圈内加入50ul待测血清,用专用针头和滴管加抗原悬液1滴,转动卡片8min。出现黑色凝集为阳性。可按需以样本稀释液或无菌生理盐水作样本1:2 、1:4、1:8、1:16 、1:32稀释后再行检测以作半定量报告。(4)TP -AD:将试剂置于平坦的台面上,垂直滴加2滴标本置于加样区,再加1滴缓冲液,同时计时,等待红色带出现,10-30min内判断。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照各个试剂盒的要求进行,标准的判断也依据试剂盒提供的标准进行判断。
1.5 统计学方法:以TPPA的结果与 RPR和TP-AD的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胶法P>0.05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PR法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0例标本首先用TP - ELISA法进行检测,检出阳性标本47例,检出率为4.7%。 检出的47例阳性标本同时做TPPA和 RPR 、TP-AD的检测,结果TPPA阳性46例,符合率97.87% ,RPR检出阳性23例,符合率48.93%。TP-AD出阳性45例,符合率95.74%。以TPPA检测的结果与RPR法和TP-AD进行比较,经过统计学处理,TP-AD与TP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68,P>0.05),TPPA法与RPR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79,P<0.01)。详见表1。
表1 阳性标本的几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1000例标本采用用TP - ELISA法进行检测,检出阳性标本47例,检出率为4.7%,低于徐晓琴等[2]报道的6.07%,推测结果的差异性在于与浙江等沿海地区相比,四川泸州地区处于内陆地区,其经济大大落后于浙江,且标本中部分是孕、产妇及健康人群的体检标本,因此发生率偏低。
本研究采用的检测方法中,TPPA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准确度的特点,但由于操作较繁杂,试剂较昂贵,结果判断不易自动化,因而受限于医院大规模的筛查检测,适用于作为确诊试验。TP-AD用于定性检测人全血、血清和血浆样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是特异性抗体的检测。该法采用高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及乳胶标记免疫层析分析技术, 操作简单、方便,检测结果出现快速、准确。RPR在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不同时期检出率差别较大,在梅毒感染的最初4周内,由于机体产生的反应素量不足,一般为阴性,不易被RPR法检出。因此,在本研究中,TP-AD与TP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PA法与RPR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可知,结合上面的分析,4种方法各有所长[3]。TP - ELISA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适用于大批量的筛查工作,TPPA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被公认为确诊试验,RPR干扰因素多及病程对其有影响较大,适用于病程监测及疗效观察。TP-AD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可作为定性试验及方法的比对。建议4种方法的检测顺序为:ELISA试验进行初筛,阳性标本用TP-AD比对,根据需要再进一步做TPPA与RPR进行确诊和病程监测。
参考文献
[1]顾伟鸣,杨阳,吴磊等.梅毒血清学试剂性能评估方案的优化及应用[J].检验医学,2014,(11):1169-1174.
[2]徐晓琴,傅更锋,张之等.梅毒血清学阴性者性行为特征和梅毒血清学复核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29(10):669-670.
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应用进展 篇4
1 梅毒血清学检测概况
梅毒螺旋体抗原分为3类:螺旋体表面特异性抗原、螺旋体内类属抗原和螺旋体与宿主组织磷脂形成的复合抗原。当梅毒螺旋体侵入组织后,组织中的磷脂可粘附在螺旋体上,形成复合抗原,此种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磷脂的自身免疫抗体,称为反应素。人类对梅毒螺旋体无先天免疫功能,仅能在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机体首先产生IgM型抗体,经治疗后IgM型抗体可转阴性,再感染时又出现阳性,IgM型抗体的存在是活动性梅毒的表现。感染后第4周,产生IgG型抗体。反应素一般在感染后5~7周产生。
目前,国内实验室梅毒确诊试验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方法为主。1975年开始出现的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随着基因工程表达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的出现,已被血站、体检单位等机构陆续使用。目前,TP-ELISA方法,是将基因重组表达的梅毒螺旋体抗原如TP 47、TmpA等包被在微孔板上,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由于使用重组抗原,代替了以往使用的野生型梅毒螺旋体抗原,易于纯化,极大地提高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文献报道这类试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在99%左右,其敏感性高于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1]。近年来的应用研究趋向于用2种或2种以上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联合使用,综合2种或多种抗原的不同特性,从而使TP-ELI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研究表明,rTP47、rTPl7和rTP115是梅毒苍白螺旋体特异性抗原,使用这3种重组表达相关抗原的ELISA试剂,有非常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3,4]。由于抗原纯度、几种包被抗原含量的构成比和工艺方面的不同,某些试剂可能存在漏检现象,陈坤等[5]报道不同抗原多肽片段嵌合表达,在检测中存在敏感性的差异,但在低流行区应用时会出现假阳性的情况[6]。
单项血清学试验用于梅毒的诊断存在一定不足。当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结果不一致,或与临床意见不一致时,应重新采集标本重复试验。如仍然不一致应采用其他梅毒螺旋体试验。为了确认或排除早期梅毒的可能,应在二三周后采血进行试验。在某些早期梅毒患者中,当及时给予治疗时,梅毒螺旋体抗体可一直保持阴性。而对于神经梅毒的确诊,应包括梅毒血清学检查及脑脊液检查,有专家认为脑脊液的梅毒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阴性即可排除神经梅毒[7]。胎儿在宫内感染梅毒之后,胚胎晚期已能合成IgM型抗体,出生后第3个月开始形成IgG型抗体,患儿血清中检测出19S-IgM,,是诊断先天梅毒的有力证据[8]。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很差,不能用于疗效评估。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其在梅毒的诊断治疗中依旧是不可替代的方法。
2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策略选择
梅毒血清学试验分为2种: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在经典的检测策略中,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作为筛查试验,对于呈阳性反应的样品进一步作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随着诊断试剂的不断发展,这种检测策略已不能满足各类检测需求。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对于一期梅毒的的敏感性差,在一项调查中有1/3的患者检测结果为阴性[9]。在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酶免疫试验(EIA)试剂有的仅检测IgG,有的可同时检测IgG和IgM。对于以前没有接受过抗梅毒治疗的患者,使用EIA试剂筛查是诊断梅毒的有效手段,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感染HIV的个体[9]。
在性病门诊中,以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作为筛查方法时,可单独选用EIA或TPPA[10]。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时,TPPA阳性可用以确认EIA的阳性结果,而EIA阳性可用以确认TPPA的阳性结果[11]。推荐使用能够同时检测IgG和IgM的EIA试剂,其应用于一期梅毒试验时的敏感性较高[10]。为了尽早发现梅毒感染,对于出现生殖器溃疡的患者和与梅毒患者有高危接触者,在进行常规检测的同时,应使用EIAIgM试验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IgM检测时要特别重视质量控制,近5%的EIAIgM阴性结果为假阴性[12]。TPPA在一期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敏感性优于EIA[9,13]。虽然一期梅毒患者接受治疗后二三年,有15%~25%的人梅毒特异性抗体可消失,但多数患者梅毒特异性抗体可终生存在,并且与疾病的活动性及治疗情况无关[7,11]。当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时,应使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对样品进行检测,其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很好的相关性。为保证滴度结果的可比性,应采用同一种试剂进患者进行随访检测。在性病门诊中,为了能够及时提供更多的辅助诊断信息,可同时对样品中的反应素及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对于存在可疑皮肤黏膜损害的患者及近期有高危接触者,当血清学检测呈阴性时,在3个月内应进行随访检测[14]。
目前,EIA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还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机构的常规筛查。调查显示,其中有3%的受检者出现EIA阳性而反应素阴性的检测结果[15]。目前,还没有针对此类结果的标准化随访检测流程,后续的检测需要临床医生综合相关临床资料作出选择。
EIA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也已经在梅毒血清学调查中应用。有数据表明,EIA阳性12 RPR阳性时,EIA阳性结果无需复核;EIA阳性而RPR阴性时,阳性预期值为37%,提示需要用其他试验对EIA检测结果进行复核[16]。在梅毒血清学调查中,检测梅毒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区分是否为近期感染。需要注意的是,早期梅毒患者,其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接受治疗后3~9个月转阴;晚期梅毒患者,在治疗后可维持18个月[17]。在有的调查中,以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作为划分近期感染的依据,滴度大于1 ∶8属于近期感染的可能性大,小于1 ∶8则为远期感染的可能性大[17]。
在检测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对于孕产妇单独应用免疫层析等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是控制梅毒垂直传播中成本效益最佳的检测策略[18]。
总之,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应将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相结合作为梅毒的诊断方法。由于不同医学条件可能造成假阳性,因此,在2种方法中任一种为阳性,且没有进行确证试验时,不能确认梅毒感染。医务人员必须认真解释所有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才能给出临床诊断。在流行病学调查和梅毒控制项目中,可根据项目目标对检测项目进行选择。
血清学检测 篇5
【摘 要】目的:了解社區从事公共场所类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HIV、梅毒的感染情况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以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提供相关服务。探讨一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针对务工人员的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对前来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公共场所类健康证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血清样本,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共采集734份血清样本,回收73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46份。结果:该人群艾滋病八大常规问题答对率分别41.33%~91.64%;安全套使用率为77.80%;最近一年内有39.32%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电视广播,书报等大众媒介仍然是务工人员主要的知识来源。结论:应针对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薄弱环节开展宣教,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务工人员在艾滋病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并提供相关服务和行为干预
【关键词】HIV;社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72-020
老年人群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篇6
关键词:老年人群梅毒血清学,阳性分析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感染后血清学试验可检测到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按常理, 性活跃年龄段感染率应高于非性活跃年龄段, 但实验室检测结果资料显示, 非性活跃年龄段的老年人群 (60岁以上) 梅毒阳性率远高于其他人群, 且有年龄越大阳性率越高的趋势。本文对我院近2年来住院患者就手术前、输血前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其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做术前、输血前例行梅毒相关抗体检测病例共5816例 (不含复查) , 男3308例 (56.88%) , 女2508例 (43.12%) ;59岁以下3502例 (60.21%) , 60岁以上2314例 (39.79%) ;最小年龄16岁, 最大年龄86岁, 平均年龄41.7岁。住院科室包括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
1.2 临床资料
大部分病人临床病史资料完整。包括婚姻史、配偶情况, 特殊治疗史如输血或手术等。在本统计对象中, 有输血史92例、外科手术史102例, 大部分老年阳性患者否认性乱史及梅毒诊断史。
1.3 材料
非特异性梅毒抗体检测采用TRUST法, 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特异性抗体采用TP-PA法, 试剂为日本富士公司产品。
1.4 方法
清晨空腹采集血样, 血样的运送、保存按规定进行;急诊病人先做初筛试验TRUST, 初筛阳性标本复做TP-PA试验。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严格控制试验条件。以TP-PA试验结果作为统计依据。
1.5 检测质量控制
所有检测均设立阴、阳性对照以及质控, 结果判断标准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执行。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国产简明统计2000 (CS2000) 统计软件, 采用U检验。
2 结果
(1) 共统计梅毒检测资料。5816例, 经TP-PA试验阳性104例, 总体阳性率1.79%。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阳性57例, 阳性率3.43%, 59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1.13%, 老年阳性人群中, 男性31例 (54.4%) , 女性26例 (45.6%) ;各年龄段梅毒抗体阳性, 见表1。
(2) 在57例老年梅毒抗体阳性老年人中, 当时就医科别及基础疾病分布, 以心血管内科病人阳性率最高, 心血管内科患者以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冠脉支架术后比例较高, 其他科别就医者高血脂、高血压等也非常普遍, 见表2。
(3) 其他情况。57例老年梅毒抗体阳性患者全部为本地居民;原从事职业分布:27人为教育工作者, 9人为离休老干部, 3人为医务工作者, 5人为一般工人, 4人为家庭妇女, 9人无固定职业。配偶检测情况:48例配偶健在者有36例参与梅毒抗体检测, 阳性者5人。
3 讨论
(1) 从结果看出, 老年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平均3.4 3%, 其中60~69岁3.12%, 70岁以上3.90%, 远高于其他人群阳性均值1.1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阳性率随年龄增大呈阶梯性升高, 与国内文献报导基本一致[1~2]。 (2) 57例阳性患者全部为当地居民, 绝大部分离退休前有固定且体面职业;部分离休近20年, 活动能力及范围有限, 也有部分因疾病已经行动不便, 承认曾经有过不洁性交史者极少数, 属于感染低危人群, 梅毒抗体阳性率反比性活跃的青壮年人群高不合常理。 (3) 文献报导,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可能使机体释放诱导产生抗TP抗体的交叉抗原引起假阳性。或老年患者体内有口腔螺旋体等诱导长生特异性抗原的交叉反应抗体, 可能引起假阳性[2~3], 这种推测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作者推测老年人阳性率高的原因是由于历史原因感染未经正规治疗抗体遗留下来[4], 这很难解释为什么年龄越大阳性率高, 与梅毒病程发展规律也不符[5]。 (4) 本组结果显示, 内科病人阳性率最高, 占全部阳性64.1%, 其中心血管内科阳性16例患者, 病人以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冠脉支架术后、中风等原因入院, 其他原因入院者也多合并心血管疾患。由此本文作者推断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某种未知的具有特异结构的成分干扰了梅毒抗体试验反应, 造成假阳性。究竟是何种成分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绝大部分梅毒检测试剂盒均无配置种群属鉴别组分, 存在方法学缺陷, 须正视。 (5) 老年人群梅毒抗体阳性异常增高, 不但造成了实验室人员和临床医生困惑, 对患者及家属也造成伤害, 易引发医疗纠纷。权威专家指出,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阳性, 只提示所测标本中有抗类脂抗体或抗TP抗体存在, 不能作为感染梅毒螺旋体的绝对依据, 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梅毒螺旋体感染, 检测结果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6]。在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 对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报告无法确认前, 应及时与临床沟通慎重发出阳性报告。
参考文献
[1]武建国.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临床检验杂志, 2006, 24 (4) :241~243.
[2]鹿新红, 杜敏.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在老年人群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25 (9) :52~53.
[3]孙芸, 李保仝.11799例普通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 2005, 23 (3) :171.
[4]吉飞跃, 钱开成, 崔益祥, 等.老年梅毒血清学阳性感染者218例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 27 (6) :1096~1097.
[5]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74—1995.
2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篇7
梅毒是一种危害性比较严重的性传播疾病, 它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 TP) , 人是梅毒的惟一传染源, 可经输血引起输血后梅毒。梅毒螺旋体对人体的黏膜及皮肤有很强的亲和性, 可以引起全身各组织和脏器的损害。梅毒在解放初期已基本消灭, 如今又死灰复燃, 近几年在我国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目前梅毒应用最普遍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为梅毒血清学检查, 其中最常用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 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TPPA) , 笔者就这2种检测方法对121例梅毒患者和150例非梅毒患者 (对照组) 的血清进行检测, 并进行统计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标本
121例梅毒患者为体检时发现, 系2006—2008年我市铁西区中、低档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
1.2 试剂与仪器
RPR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TPPA试剂由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 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仪器:医用检测自动旋转振荡仪 (姜堰市天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1.3 试验方法
TPPA、RPR的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所有试验均同时做阳性质控血清。
2 结果
RPR法、TPPA法检测271例血清标本结果。
人
由表1所示, 梅毒血清中RPR检出阳性101例, 阳性率为83.5%, TPPA检出阳性118例, 阳性率为97.5%。150例对照组RPR检出阴性118例, 特异性为78.7%, TPPA检出阴性146例, 特异性为97.3%。
3 讨论
梅毒是经性和血液传播的疾病, 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 产生2种抗体, 一种为抗密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 (TP-Ab) , 感染4周即可检出, 相应的试验称为特异性试验, 临床上主要采用TPPA、TP-ELISA等方法检测, 机体若无梅毒抗原刺激, 一般不会产生TP-Ab, 而如产生了抗体, 则可能在体内存在很长时间甚至终生携带[2];另一种抗体能与广泛分布于生物组织中的类脂抗原发生非特异性反应, 这类抗体称为反应素, 推测反应素的抗原是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合物, 而不是单纯的心磷脂, 为非特异性抗体, 相应的试验为非特异性试验。非特异性抗体并不是机体针对梅毒螺旋体本身所起的免疫反应, 而是对苍白密螺旋体 (TP) 破坏患者组织后释放出的物质而产生的, 检出的时间也要比检出机体对TP特异性抗体时间迟2周 (感染后6周) [3]。经过治疗或晚期, 梅毒反应素下降, 有20.0%自然转阴, 治愈后3~6个月逐渐消失。对梅毒潜伏期患者, 由于血清中反应素很少, 达不到RPR的检测标准, 极易漏检出现假阴性结果。所以, 用检测非特异性抗体来对梅毒进行诊断, 会有比特异性抗体更长的窗口期和更多的假阴性。同时, RPR试验对一期梅毒早期、治疗后梅毒及潜伏性梅毒往往出现假阴性[4]。在本次实验中, 出现了RPR检测为阴性而TPPA检测为阳性的结果, 而RPR所测的抗体是针对TP感染后宿主细胞释放的类脂质和螺旋体表面脂质。可能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肿瘤性疾病及妊娠时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在老年人[5]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孕妇中尤为突出。因此, 在本次实验中出现了RPR检测为阳性而TPPA检测为阴性的结果。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传染疾病, 近年来在我国有上升趋势, 主要通过性传播, 也可以通过接吻、哺乳、输血及意外受伤等传播, 孕妇感染后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 早发现可以控制传染, 及时治疗可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因此, 选择好的检验方法可直接影响到梅毒的治疗和预防。由于RPR是非特异性试验, 也可做为疗效观察手段, 受多种因素影响检测时很难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 有时会出现前滞现象[6], 故诊断梅毒时如单做RPR试验, 容易漏诊。特异性试验以TPPA为主。在健康从业人员体检时适用于RPR阳性时以TPPA做确证。TPPA试验对RPR试验中出现的生物学假阳性病例能做出鉴别诊断。初筛试验RPR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和价格低廉的特点, 但其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均低于TPPA。TPPA试验的试剂价格昂贵, 不适于大规模样品的检测, 所以, TPPA试验主要作为梅毒的确证试验。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 RPR为筛选试验不可缺少, TPPA试验作为确证试验不能省略。本次实验使用TPPA和RPR检测血清, 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种方法同时使用可提高梅毒的检出率, 对治疗和防治性传播疾病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意, 魏红娟, 任翎, 等.3种实验室检查方法对梅毒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12 (6) :541-542.
[2]王福俊, 祝坚慧, 王琳琳, 等.梅毒螺旋体ELISA测定方法的建立和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 15 (4) :218.
[3]戴玉琳, 冯星.对梅毒血清学研究的建议[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 8 (8) :505.
[4]阮乐幸.TP-ELISA用于血清梅毒筛查的可行性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 2002, 15 (6) :413.
[5]武建国.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临床检验杂志, 2006, 24 (4) :241-243.
血清学检测 篇8
1 材料和方法
1.1 考核样品
本次能力验证活动的考核样品为5 份, 每支考核样品含量300 ul是由北京中生可利检验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制备, 7 月份厂家按照WH0 要求的三级包装, 运送到14 个市、 州的艾滋病确证和中心实验室, 然后由14 个市、 州的艾滋病确证、 中心实验室按规定发放运送至辖区内的参评实验室。
1.2 参评单位
本次活动由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发文, 性病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具体实施。 参评单位是甘肃省卫生厅批准的全省227 个艾滋病确证、 筛查实验室。 其中有2 个实验室未参加本次活动, 实际参加本次活动的实验室有225 个单位。
1.3 方法
要求各参评实验室在2012 年8 月15—20 日开展梅毒学清学检测, 8 月21—25 日上报检测数据及ELISA方法打印原始记录复印件等相关资料。 使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库并采用非梅毒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检测试剂为依据, 分组进行统计分析。
2 考评内容及标准
2.1 能力验证标准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各参评实验室的检测情况, 能力验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梅毒 (非特异性) 血清学考核样品共份, 检测预期结果, 2 份阴性、 3 份阳性 (其中3 份阳性的抗体定量滴度分别为1∶2~1∶4、 1∶4~1∶8 和1∶8~1∶16) , 各参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每份样品20 分满分100 分; 二是梅毒 (特异性) 血清学考核样品共5 份和实验室内部质控, 检测预期结果2 份阴性3 份阳性, 各参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每份样品16 分, 5份样品80 分, 实验室内部质控20 分, 包括提供ELISA方法打印原始记录 (5 分) 、 阳性对照 (5 分) 、 阴性对照 (5 分) 和临界值计算 (5 分) , 满分为100 分。 梅毒非特异性血清学检测和特异性血清学检测两部分结果分别占50%, 两项合计总分100 分。
同时对梅毒 (非特异性) 血清学考核的3 份阳性样品的反应强度 (抗体滴度) , 以使用的检测试剂为依据分组统计, 使用同一试剂的为一组, 比较其抗体滴度是否在预期值范围, 如果不在预期值范围, 综合分析原因做出合理判断。
2.2 考评标准
参评实验室成绩82 分 (含82 分) 以上为合格, 81 分以下为不合格。
3 结果
3.1 考核成绩
本次活动参评实验室有225 个, 其中疾控中心97 个、 综合医院88 个、 妇幼保健院 (站) 20 个及采供血机构20 个。 参评实验室2012 年梅毒血清学能力验证活动考核成绩, 见表1。
3.2 参评单位能力符合情况
本次梅毒能力验证活动有225 个参评实验室做了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217 个参评实验室做了非特异性抗体定量和定性检测 (其中8 个参评实验室未做) 。 2012 年梅毒血清学能力验证检测活动符合率, 见表2。
3.3 能力验证试剂符合情况
本次能力验证活动225 个参评实验室试剂使用情况分别是: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RPR、 TRUST, 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ELISA、 TPPA和其他方法。 2012 年梅毒血清学能力验证检测活动试剂符合率, 见表3。
4 讨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计划 (2010—2020) 》的精神, 加强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疗系统和采供血机构检测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测的质量保证,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决定从2012 年起对全省艾滋病确证、 筛查实验室开展一年一次的梅毒能力验证活动。
实验室的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 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通过开展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活动, 帮助实验人员尽可能地发现常规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各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测水平, 给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提高梅毒临床诊断和病例报告的质量。
我省开展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工作参照了国家性病中心的方案, 结合我省实际情况, 改进和优化了方案[1], 但更重要的是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 不仅参照了从考核样品的定性、 定量结果考评, 而且改进了包括定性、 定量结果, 如用ELISA方法需要提供酶标仪打印原始记录。 通过提供酶标仪打印原始记录可以详细分析本批次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临界值公式设置、 计算和波长是否符合本试剂盒要求的综合质量考评标准, 使得考评指标更敏感、 更客观地符合我省梅毒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考评结果显示, 改进和优化后的方案能够及时发现实验室在实验过程和判断结果中存在的一些质量控制问题, 通过结果反馈有利于及时改正, 真正起到对下级实验室考核和指导的作用。
个 (%)
本次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活动参评单位有225 个实验室, 其中224 个实验室取得了合格的成绩, 通过了能力验证, 1 个实验室未取得合格成绩未通过能力验证; 经核实这1 个实验室将考核样品放4 ℃冰箱1 个月后做的检测 (未将样品放-20 ℃以下保存的要求) , 造成能力验证阳性样品抗体滴度下降, 出现假阴性结果。
本次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活动225 个实验室按要求做了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参加率为100% , 符合率为99.51%; 217 个实验室做了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参加率为96.4% , 符合率定性检测为100% , 定量检测率为35.95% ; 有8 个实验室未参加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占3.60%。 根据 《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07》要求, 梅毒检测实验室必须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只做其中一项不能给临床提供诊断依据[2]。 出现定量符合率为35.95% , 可能与检测人员对判断定量滴度用肉眼判断经验不足、 观察不仔细有关。
本次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部分实验室检测时未按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做好质量控制: 如部分实验室未理解设置双波长或者单波长和空白之间的关系, 酶标仪打印原始记录不设置临界值计算公式、 或有公式无计算值、 或临界值计算错误; 部分单位的实验室阴性对照或阳性对照OD值不符合要求或不按说明书要求设置阴性、 阳性孔数。 今后我省将通过每年一次的能力验证及时发现各实验室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反馈及时改进。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操作, 保证常规检测质量。
本次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活动同时发现, 实验室的检测试剂基本相同。 建议各实验室应选择参加国家性病中心参比实验室组织的梅毒血清学诊断试剂临床应用评估且质量好的试剂, 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新凤, 郁华, 石林, 等.甘肃省2008年HIV抗体检测能力验证 (PT) 结果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9 (5) :357.
血清学检测 篇9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引起的, 我国是HBV感染的主要流行区, 现有慢性HBV携带着约1.2亿, 慢性乙肝患者约为3 000万例, 并以每年新增10万~25万的速度增长。目前HBV感染患者多以血清学指标判断, 由于其组合模式复杂多样, 从而导致了临床对部分发病患者的HBV感染、复制和抗病毒治疗时的状况难以作出判断。HBV DNA是直接反映乙肝病毒存在、复制及具有传染性的可靠指标[1], 定量PCR法的应用, 通过对血清中病毒核含量的定量分析, 有利于临床对HBV感染、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动态观察药物疗效。本文对1 200例乙肝患者血清学检测与HBV DNA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以探讨乙肝血清学指标与HBV 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资料收集2008年10月~2009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1 20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 其中男性753人, 女性447人, 平均年龄41岁。
1.2 试剂与仪器
ELISA法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产品, 酶标仪为郑州安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0型酶标仪。HBV DNA试剂盒为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采用杭州博日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Line-Gene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仪。
1.3 方法
ELISA检测方法按照说明书严格操作, 经酶标仪判读结果。HBV DNA检测方法:将待测标本经PEG沉淀结合碱裂解法提取DNA, 然后将DNA提取液加入反应管中于LineGene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仪中扩增, 由自动分析系统计算出定量结果。
2 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和ELISA法检测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HBsAg、HBeAg、抗HBc组341例患者中有312例 (91.49%) HBV DNA阳性, 其中有29例HBV DNA阴性, 可能是由于基因变异或受干扰素治疗影响。结果显示, 血清学检测中全部为阴性和仅抗HBs阳性的患者血清中仍有HBV DNA的检出, 说明在检测过程中, 两种方法的联合运用可以提高检出率, 为临床HBV的感染、复制和传染性的判断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3 讨论
3.1 乙肝血清学检测的局限
已知HBV在患者血清中有三种存在形式[2]: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和Dana颗粒。Dana颗粒中含有HBV DNA, 而球形颗粒、管形颗粒不含HBV DNA。ELISA法测定的是HBV DNA所编码表达的蛋白多肽抗原或相应的抗体。如只有Dana颗粒存在的乙肝病毒才有传染性, 其仅占所有HBsAg的0.2%, 其他绝大部分为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 无传染性, 所以HB-sAg与乙肝病毒之间缺乏正相关[3]。HBcAg是HBV的核心部分, 是HBV存在和复制的直接指标之一, 但通常HBcAg包裹在病毒外膜中, 不能在血清中直接检出, 需用去垢剂去掉病毒外膜后才能检出, 所以临床上通常不检测HBcAg, 而是检测其相应的抗体——抗HBc。而HBeAg通常与HBV存在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 也是乙肝患者传染性强弱的主要血清学指标, 可作为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的观察指标, 但由于HBV基因组的前C区常易出现点突变, 使得HBeAg表达缺失, 此时血清学HBeAg为阴性, 而HBV仍大量存在。因此, HBeAg也不能作为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评价的指标。抗HBs的测定不是用于临床乙肝患者疗效观察, 而是判断人是否对HBV有抵抗性或人群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抗HBc常继HBsAg和HBeAg之后就可在血清中检出, 出现较早, 常作为HBV感染的指标。而临床上较常见单项抗HBc阳性, 可见于: (1) 既往感染, 抗HBs滴度低测不出; (2) 病毒低水平携带, HBsAg效价低而测不出; (3) 核心窗口期, 血清中HBsAg和HBeAg消失, 抗HBc尚未出现, 此时抗HBc-IgM可能呈阳性; (4) 被动获得抗HBc, 如经输血或胎盘获得等。由于HBV基因变异和机体免疫功能变化而使HBV的有些血清学标志常缺失或反应减弱甚至阴性, 易发生血清标志物检查结果与肝炎临床病理、发病规律之间的矛盾, 对于临床治疗疗效观察产生一定影响[4]。
3.2 HBV DNA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前国内使用的HBV DNA定量检测方法大多为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PCR) , 在技术上, FQ-PCR采用荧光标记探针和闭管检测, 克服了传统PCR方法因扩增产物污染导致假阳性的缺点, 使得结果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当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 HBV DNA含量持续下降, 最后维持在较低水平或检测下限以下, 说明治疗有效。使用PCR法没有检出, 只能说明血液中病毒的含量低于检测下限。荧光定量法PCR采用了完全闭管检测, 不需要扩增后处理, 避免了扩增产物的交叉污染而产生假阳性结果, CT值与原始模板量完全呈线性相关, 可通过光电传导系统直接检测PCR扩增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变化进行实时检测获得定量结果, 所以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精确性。
3.3 抗病毒治疗存在的误区
长期以来, 不少临床医生和患者普遍认为, “小三阳”病情比“大三阳”轻, 如肝功能正常, 无临床症状就无需治疗, 但经过医学观察和HBV DNA检测表明, 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小三阳”患者绝大多数肝功能、B超等正常, 但有少部分HBV DNA低水平携带和复制者, 往往可以转化为肝硬化、肝癌, 需要更加警惕。大多数“小三阳”患者肝功能、B超等长期、DNA结果低于检测下限, 说明病毒已不再复制, 无传染性, 无需治疗与隔离, 这种情况占“小三阳”患者的70%左右, 如果一味追求转阴而大量服用中西医药物, 只会加重肝脏负担, 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对于很少数“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不正常是由于HBV变异, 病毒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所致, 而乙肝“两对半”结果的阳性只是反映感染了HBV, 与临床病情轻重之间毫无因果关系, 单凭血清学检测可能会延误对患者的治疗。
3.4 血清学和HBV DNA联合检测更加有助于病情的判断和疗效的评价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是血中游离的HBV DNA, 当病毒整合到肝细胞的染色体上时, 随同肝细胞一起复制、表达, 此时血清中已无HBV颗粒, 血清学检测呈阳性而HBV DNA检测则为阴性;当患者处于恢复期或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治愈后, HBV被完全清除, HBV DNA检测结果为阴性, 但抗原、抗体仍然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阳性;另外, 当患者抗病毒治疗后, 病毒发生变异, 不能与荧光探针结合, HBV DNA检测为阴性, 但血清学标志为阳性。所以, 在乙肝病毒感染病情判断和疗效评价方面, 两种检测方法各有特点和优点, 不可互相取代, 应结合二者的优点, 才能有更加客观和准确的认识和评价。
参考文献
[1]彭文伟.病毒性肝炎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8:3.
[2]赵治凤, 贾秋龙.乙肝5项指标与荧光定量PCR HBV DNA检测相关性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 2006, 15 (7) :32-37.
[3]杨艳秋.366例疑似乙肝患者HBV DNA检测与乙肝5项指标结果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 2007, 6 (6) :276-278.
血清学检测 篇10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清cTnI;血清CK-MB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036-02
绝大多数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狭窄性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管腔急性闭塞所致,而这种闭塞的原因,主要是动脉血栓形成。近年来的研究[1]也肯定了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堵塞是导致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当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其内容物暴露,诱发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血管痉挛,使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时发生心肌缺血,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引起心肌坏死。随着对血清cTnI与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预后关系的不断研究,血清cTnI被认为是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笔者结合实际检验资料,谈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检测血清cTnI的临床意义。
1 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月间我院住院部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的检验资料,男50例,女42例,疼痛是所有急性心肌梗死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患者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尤其是室性过早搏动;疼痛期中常见血压下降,严重的患者表现为心力衰竭。选择在我院接受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资料。
1.2采血及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I患者急诊或住院发病时,立即静脉采血1次,后于4、8、12、24、48h及5、7d等时间点各静脉采血1次;正常对照组体检时静脉采血1次。标本采集后立即分离血清,进行测定;cTnI检测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试剂及仪器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CK-MB测定采用酶法,应用日本产Olypus Au-5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资料均以(x±s)表示,数据采用两组间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血清cTnI浓度平均升高达(126±43)倍,而CK-MB仅升高(9.6±2.5)倍,可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cTnI较CK-MB更易于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4h时血清cTnI阳性检出率与CK-M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8h cTnI、CK-MB均明显升高,且渐达峰值,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第7天时血清cTnI阳性检出率与CK-M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心肌细胞中含有多种酶及其他心肌结构蛋白,当急性心肌梗死时,这些物质自坏死的心肌细胞大量逸入血液循环中,使其在血清中的活性显著增加,且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各有动态变化规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定量性,为心肌梗死提供了方便的诊断时间窗,这些物质即心肌损伤的标志物[1]。CK有3个同工酶,即CK-MM、CK-BB和CK-MB。其中CK-MB大量存在于心肌,仅少量存在于横纹肌中,为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主要酶学依据。正常血清CK-MB活性很低,心肌梗死后血清CK-MB迅速升高,其升高时间及峰值时间略早于总CK。CK-MB于胸痛发作后2-4h开始升高,1O-18h达峰值,1-2天恢复正常。CK-MB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可达95%以上。在所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48h内CK-MB均有升高,若24h内仍无CK-MB活性升高者,大致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同样,CK-MB也可出现假阳性,主要见于横纹肌病变及和心脏有关的一些病变或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后由坏死心肌细胞释入血清的CK量及CK-MB量与心肌坏死量有直接定量关系。在较大面积梗死时,酶峰的峰值及升高持续时间增加;早期成功冠状动脉再灌注时,由于阻塞的冠脉重新开放,大量的CK及CK-MB释放入血,故峰值提前出现;梗死延展时,酶峰可出现再次显著升高,即出现第2峰或2次以上的酶峰。
CTnI在胸痛发作后3-6h开始升高,15-24h达到峰值,持续时间6-10天;冠脉再通后,高峰前移至8-16h,升高持续时间减少至3-7天。因此,CTnI不仅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而且可判断冠脉再通。与传统的心肌酶CK、CK-MB、LDH等相比,CTnI是更敏感、更特异的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在发病12-72h内的敏感性达100%,由于心肌肌钙蛋白在心外组织无表达,它更适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如围术期、终末肾衰、骨骼肌外伤、横纹肌溶解症、溶血等,并且它还可诊断微小的心肌梗死。CTnI特异性较CTnT更优越,可达100%,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其敏感度仅为25%,故有学者认为联合肌红蛋白可以可靠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在治疗中监测心肌损伤情况。CTnI在发病后的60-80h内可出现第2高峰,其峰值与急性Q波型心肌梗死的左室射血分数密切相关,加之CTnI浓度升高在30天内还与病死率有密切相关性,故CTnI还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独立的危险预测指标。cTnI有两种骨骼肌异构体,两种异构体在氨基酸序列上有40%的不同源性,且在N端有31个额外的氨基酸残基,这使得cTnI成为心肌特异的抗原。cTnI 以两种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小部分游离于胞浆,为可溶性,大部分以结构蛋白形式固定于肌原纤维上为不可溶性。当心肌损伤时,首先是胞浆中游离的cTnI 快速释放入血循环,血清cTnI 于3-5h开始升高,随着肌原纤维不断崩解破坏,结合状态的cTnI持续缓慢释放,血清cTnI水平于12-24h达高峰,5-10d后降至正常。cTnI仅在心肌细胞中出現,其含量为CK-MB的13倍。CK-MB虽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但约有2%-3%存在于骨骼肌中,某些胸外科手术后,其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总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说明血清cTnI具有更宽的诊断窗口,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敏感和特异的重要指标,具有更为广阔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血清学检测 篇11
关键词:肝病,血清学指标,检测
肝纤维化是由于纤维增生和纤维分解不平衡, 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所致, 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结果。目前大家一致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的, 而肝硬化是非可逆的过程。因此, 及早发现肝纤维化的迹象对防止肝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纤维化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评估、影像学诊断、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仍然是肝脏组织的病理学诊断。故本文观察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病患者的常用血清学指标, 包括HA、PCⅢ、LN、Ⅳ-C, 分析它们与肝脏组织病理学纤维化分期的关系, 探讨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的血清学指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肝纤维化患者共272例。其中男性160例, 女性112例, 年龄16~78岁, 平均43.5岁, 按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型, 慢性肝炎轻度42例, 中度80例, 重度80例, 肝硬化50例, 同时选择对照组272例。各组之间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检测方法
空腹抽取血5mL, 及时分离血清, -20℃保存, 1周内测定血清的HA、LN、PCⅢ、IV-C, 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 试剂盒由上海海研生物技术中心提供, 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各组间数据采用方差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2 结果
各组肝病HA、PCⅢ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 在轻、中度肝病患者LN、IV-C升高不明显, 在重度及肝硬化患HA、PCⅢ、LN、IV-C四项指标均明显升高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肝脏中细胞外基质、主要是胶原的过量沉积, 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特征,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演变为肝硬化的中间必经阶段, 是疾病演变中一个连续进展的过程, 凡是能够引起肝细胞遭受损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方面的因子, 均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 导致炎症反应, 刺激纤维组织增生。肝穿刺活检观察肝脏病理变化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最可靠的标准。血清HA、LN的水平提示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HA是肝细胞外间质中蛋白多糖, 肝纤维化时由于肝间质细胞合成增加, 内质细胞分解降低, 使在血中含量增加。血清中HA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和HF发展变化。LN是一种非胶原结构蛋白, 在肝纤维化时血清含量明显升高, 与Ⅳ-C共同构成肝基底膜形成纤维间隔, 并参与肝窦毛细血管化。血清LN水平与HF、肝内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窦内基底膜形成呈正相关。肝纤维化是肝细胞损伤后修复的结果, 慢性乙肝时为修复肝细胞的损伤, 激活的肝星状细胞移动到损伤部位, 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基质蛋白酶调节其降解, 因降解基质的酶的抑制因子 (TIMP) 过表达, 抑制基质蛋白酶的活性, 使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 结果是肝纤维化不断发展。IV-C是基底膜的骨架成份, 末端相连成网络状。PCIII的升高直接反映肝纤维化的活动性。血清HA升高主要是由于肝脏内皮细胞摄取与降解HA的功能下降。在早期肝硬化时, 肝损害尚未达到严重程度, HA不一定升高。肝脏炎症坏死时, PCIII降解, 其血清水平增高, 因此, 是活动性纤维生成的较好标志物, 也是动态观察抗纤维化药物疗效的较好指标。因已静止的晚期肝硬化病人纤维生成不活跃, 血清PCIII水平较前降低, 因此, PCIII不是肝组织已有纤维化程度的指标。有文献认为, CⅣ既是纤维生成、也是进行性炎症的标志物。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 适合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是药物疗效和预后观察重要依据, 与本研究的结果符合。本文结果显示,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随着慢性肝病的进展而升高, 两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各组肝病HA、PCIII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 在轻、中度肝病患者LN、IV-C升高不明显, 在重度及肝硬化患者HA、PCⅢ、LN、IV-C四项指标均明显升高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 在常用的血清学指标中, 血清HA、PCIII、LN、IV-C与肝纤维化的进展有关, 动态监测上述指标的变化, 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缓缓, 田苗.肝纤维化和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5, 30 (1) :38~39.
[2]张玲, 兰绍阳, 李凌君, 等.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6, 9 (1) :40~42.
[3]李琴, 丛玉隆, 王宝恩, 等.凝血酶原时间与肝促凝血活酶试验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7, 23 (2) :88~90.
[4]杨伟, 焦平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价值的初探[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2, 18 (2) .
[5]朱诚忆.肝纤维化指标在甲亢病中应用的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4, lI (3) :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