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蛋白指标(共7篇)
血清学蛋白指标 篇1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FGR) 主要是指胎儿无法达到基因生长潜力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 胎儿的体重、头围等应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增长, 但部分胎儿由于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而出现体重、大小与孕周不符情况, 小于孕周, 这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1,2], 因此, 临床上应对围产期的宫内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积极的监测。超声检查、母血血清学检查是产前筛查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主要方法, 本次研究为了探讨超声指标、母血中血清蛋白指标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关系, 特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 选取了900例进行产科门诊建卡的孕妇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 选取在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建卡的9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孕妇的年龄23~35 (28.56±3.27) 岁, 建卡时孕周分布于10~12w, 既往无糖尿病史、高血脂史、心脏病史、肝肾病变史。
1.2方法
于对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 记录超声筛查中的胎儿小脑横径 (TCD) 、胎儿主动脉峡部 (AOI) 血流指标, AOI血流指标包括AOI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 、收缩末反流流速 (ESRV) 同时, 采集孕妇的外周静脉血液5ml作为血液标本, 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处理, 待上清液分离后, 取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 试剂盒购自于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观察血清学检查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血清前白蛋白 (PA) , 并分别对胎儿生长受限作出诊断。
对受检孕妇进行追踪随访, 待孕妇分娩后, 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病例数进行统计, 计算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查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敏感度=真阳性/ (真阳性+假阴性) , 特异度=真阴性/ (真阴性+假阳性) , 阳性预测值=真阳性/ (真阳性+假阳性) , 阴性预测值=真阴性/ (真阴性+假阴性) , 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其诊断准确性进行判断。
根据胎儿宫内生长是否受限将孕妇分为FGR组和对照组, 对比两组的TCD、AOI、RBP、PA, 并计算TCD、AOI、RBP、PA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录入至SPSS 17.0软件中进行处理, 采用Mc Nemar检验, 即配对的卡方检验, 进行诊断结果的四格表设计;诊断准确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 Kappa<0.4表示一致性较差, Kappa为0.4~0.7表示一致性中等, Kappa>0.7表示一致性良好;采用corr程序对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 (r) 进行计算, P<0.05, 表示存在相关性, r为正数则正相关, 反之则为负相关。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查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诊断结果分析
900例孕妇均为单胎足月分娩, 娩出胎儿900例, 其中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有126例, 正常胎儿有774例。超声检查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2% (123/126) 、99.35% (769/774) 、96.09% (123/128) 、99.61% (769/772) , 与妊娠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Kappa=0.723;血清学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3% (122/126) 、99.48% (770/774) 、96.83% (122/126) 、99.48% (770/774) , 与妊娠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Kappa=0.719。见表1。
2.2 两组的TCD、AOI、RBP、PA比较
与对照组孕妇相比, FGR组的TCD、AOI均明显更小 (P<0.05) , RBP、PA明显更低 (P<0.05) 。见表2。
2.3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与TCD、AOI、RBP、PA的相关性分析
经计算得出, TCD、AOI、RBP、PA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均密切相关。见表3。
3 讨论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属于胎儿生长发育异常情况, 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多表现为体重低于孕周, 主要是指胎儿在宫内时期未能达到遗传基因的生长潜能, 胎儿娩出后其体重低于同孕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孕龄新生儿正常体重的10个百分点[3,4]。我国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率约为6.39%, 发生率较高, 同时,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也是导致胎儿围产期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 仅居次位, 其死亡率约为正常胎儿的6~10倍, 在围产儿死亡中所占比例高达30%, 同时, 还会对未来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5,6]。因此, 临床上应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进行积极的监测和筛查, 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目前, 临床上关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诱发因素较多, 主要可分为孕妇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以及脐带因素, 其中孕妇因素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临床上普遍认为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与母体的营养状况息息相关[7], 故临床上筛查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可从母体血液血清学方面进行检查, 常用的血清学指标包括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 其中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一种新型的脂肪细胞因子, 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蛋白物质, 可作为诊断孕妇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8], 而前白蛋白属于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 能够对机体的营养状态予以灵敏的反映, 健康儿童体内的前白蛋白通常较高, 在168~281mg/L, 小于1岁的健康儿童其前白蛋白水平约为100mg/L, 而一旦新生儿出现营养不良状况, 其血清中的前白蛋白含量会出现明显的下降[9]。本次研究结果中, 血清学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3%、99.48%、96.83%、99.48%, 与妊娠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且FGR组的RBP、PA较正常新生儿明显更低 (P<0.05) , 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均密切相关, 均证实了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是产前筛查的主要方法, 可通过对宫内胎儿的小脑横径、主动脉峡部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 从而对宫内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判断[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超声检查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2%、99.35%、96.09%、99.61%, 与妊娠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且FGR组的TCD、AOI均明显更小 (P<0.05) , 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均密切相关, 均证实了超声检查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 产前超声筛查、母血中血清学检查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超声指标和母血中的血清学蛋白指标可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予以敏感的反映。
参考文献
[1]Niroomanesh, Shirin, Shojaei, et al.Effect of prenatal betamethasone on fetal, uteroplacental, and maternal blood flow velocity in pregnancies complicated by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official organ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2015, 130 (3) :270-273.
[2]罗艳红, 陈怡, 张新书, 等.胎儿静脉导管超声检查在预测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出生结局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 15 (6) :388-391.
[3]张亚京, 王鑫, 陈华, 等.母血与脐血中同型半胱氨酸、胎盘生长因子、叶酸及Vit B12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 (14) :1086-1089.
[4]陈海燕, 刘江泽, 周峰, 等.生长受限胎儿静脉导管、脐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监测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 16 (5) :338-340.
[5]Whitehead, C.L., Walker, S.P., Lappas, M., et al.Circulating RNA coding genes regulating apoptosis in maternal blood in severe early onset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and pre-eclampsia[J].Journal of perinatolog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alifornia Perinatal Association, 2013, 33 (8) :600-604.
[6]田燕妮, 崔世红, 程国梅, 等.TLR2和PLGF在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3) :425-427.
[7]郑毅, 胡旭红, 徐若梅, 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妊娠高血压母亲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5, 30 (4) :268-272.
[8]樊秀花, 胡艳英, 谢有欢, 等.母血及脐血中血清蛋白指标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关系[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 11 (3) :214-215.
[9]王容, 凡伟, 黎春梅, 等.胎儿生长受限与母血、脐血中锌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 (23) :3978-3979.
[10]张大娟, 梁喜.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价值[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 (4) :30-33.
血清学蛋白指标 篇2
1 材料和方法
1.1 添加剂及试剂盒来源
植酸酶,酶活性为25 000 U/g,购自罗氏公司;蛋白酶,酶活性为150 mg/g,购自上海鹤山实业有限公司。
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Ca)、P、尿酸(UA)、肌酐(Cre)、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试剂盒,购自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动物
8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罗斯308商品代公母混合雏168只,购自抚宁县肉鸡公司。
1.3 试验日粮
以玉米-豆粕为主要原料,按生长前期(8~21 d)和后期(22~42 d)两阶段配置试验日粮。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4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对照组饲喂标准日粮,1组(低磷日粮)添加500 U/kg植酸酶,2组(低蛋白日粮)添加150 mg/kg蛋白酶,3组(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500 U/kg植酸酶和150 mg/kg蛋白酶。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鸡,试验期为42 d。
1.5 饲养管理
试验鸡饲养在同一栋鸡舍,分3层笼养,鸡舍由中央空调供热,进鸡前5天对鸡舍用甲醛熏蒸消毒。第1周舍温为33~35℃,第2周为30℃,第3周后保持在22℃;后期为自然环境条件饲养,24 h光照。自由采食和饮水。8日龄采用新城疫、禽流感(H9)二联灭活苗进行颈部皮下注射,14日龄采用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滴嘴免疫。试验期间经常观察鸡群精神和健康状况。
1.6 测定项目
21,42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只鸡,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速率法测定ALP、LDH、GPT、GOT,采用双缩脲法测定TP含量,采用溴甲酚绿法测定ALB含量,采用邻钾酚酞络合酮法测定Ca含量,采用钼蓝法测定P含量,采用尿酸酶比色法测定UA含量,采用苦味酸法测定Cre,采用重氮法测定D.Bili和T.Bili含量。
1.7 数据的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邓肯氏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各组血清Ca、P、TP、ALB、UA、Cre、D.Bili、T.Bili含量和ALP、LDH、GPT、GO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第1,3组肉仔鸡21,42日龄血清P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05%、6.15%和4.41%、12.33%,而血清ALP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3.83%、9.11%和5.52%、13.99%;与对照组比较,1,2,3组21日龄UA含量分别降低了9.43%、10.31%和6.75%,42日龄时降低了8.93%、4.66%和2.13%,其他指标无明显规律性变化。
3 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各阶段鸡血清中的Ca、P、TP、ALB、UA、Cre、D.Bili、T.Bili含量和ALP、LDH、GPT、GO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一般认为,血清Ca含量主要受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代谢物的调控,只要动物甲状旁腺功能和维生素代谢正常,血清中的Ca含量几乎保持恒定。本试验中,各组不同阶段鸡血清Ca含量未见明显变化,与A.B.Carlos等[6]、黄兴国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许多研究表明,肉鸡采食低磷日粮时,血清ALP活性显著升高,添加植酸酶后显著下降。而本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各组血清ALP活性差异不显著,但添加植酸酶可释放植酸中的P为肉鸡所利用,所以加酶后血清P含量呈增加趋势,ALP活性则呈下降趋势,此结果与黄兴国等[2]在肉鸡和李蕴玉等[7]在蛋鸡上的研究结果一致。
血清TP和ALB含量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以及蛋白质代谢水平[8]。机体营养状况良好,蛋白质合成增加,则TP和ALB水平升高。有报道称,血清TP含量与机体组织蛋白合成相关,血清TP含量越高组织蛋白合成作用越强,越能促进组织器官的生长。本试验中1,2,3组血清TP、ALB含量与标准日粮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提示蛋白酶提高了低蛋白日粮中蛋白质合成利用效率;而植酸酶使低磷日粮中的植酸盐水解,释放出被束缚的蛋白质、氨基酸和酶,进而促进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从而使1,2,3组血清TP、ALB含量保持在标准日粮的水平。
UA是蛋白质以及核酸的代谢产物,血清UA含量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动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代谢情况。据报道,血清UA含量减少,说明蛋白质利用率提高,蛋白质合成代谢增强。本试验中,虽然各组鸡血清UA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与标准日粮对照组比较均呈下降趋势,也说明植酸酶和蛋白酶有利于低磷、低蛋白日粮的蛋白质代谢。
血清Cre是肌肉肌酸和磷酸的代谢产物,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饲料成分的影响,故试验各组中的血清Cre无显著差异。
LDH、GPT、GOT广泛存在于机体的组织器官中,在机体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胆红素主要在肝脏中生成,储存在胆囊中,正常状态下肝细胞能够清除胆红素,以保持恒定水平。本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血清D.Bili、T.Bili含量和ALP、LDH、GPT、GO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显示在低有效磷、低蛋白日粮中单独或组合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能均能保持机体正常的代谢机能。
注:组间数据均无显著差异(P>0.05)。
4 结论
在低有效磷、低蛋白日粮中单独或组合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对肉仔鸡血清ALP、LDH、GPT、GOT活性以及Ca、P、TP、ALB、UA、Cre、D.Bili、T.Bili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加植酸酶的1,3组肉鸡21,42日龄血清P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05%、6.15%和4.41%、12.33%,而血清ALP活性分别降低13.83%、9.11%和5.52%、13.99%。
摘要:为了探讨低有效磷、低蛋白日粮中单独或组合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将168只8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为标准日粮,1组为添加植酸酶的低磷日粮,2组为添加蛋白酶的低蛋白日粮,3组为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的低磷、低蛋白日粮,试验期为5周,测定第21,42天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和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Ca)、磷(P)、尿酸(UA)、肌酐(Cre)、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各组血清ALP、LDH、GPT、GOT活性以及Ca、P、TP、ALB、UA、Cre、D.Bili、T.Bili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1,3组肉鸡21,42天血清P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05%、6.15%和4.41%、12.33%,而血清ALP活性分别降低13.83%、9.11%和5.52%、13.99%。
关键词:肉鸡,低磷低蛋白日粮,植酸酶,蛋白酶,血清生化指标
参考文献
[1]廖志超,夏中生,封伟贤,等.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饲粮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0,42(10):33-37.
[2]黄兴国,黄安兵,刘文敏,等.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9,30(18):12-15.
[3]ANGEL C R,SAYLOR W,VIEIRA S L,et al.Effects of a monocomponent protease on performance and protein utilization in 7-to22-day-old broiler chickens[J].Poult Sci,2011,90(10):2281-2286.
[4]丁奕,胡奎.植酸酶对仔鸡生长和磷利用率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1):97-99.
[5]张建,杨丽娜,甘悦宁,等.低蛋白日粮添加蛋氨酸对肉鸡生产性能、氮代谢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4(S1):55-58.
[6]CARLOS A B,EDWARDS H M Jr.The effects of 1,25-dihydroxycholecalciferol and phytase on the natural phytate phosphorus utilization by laying hens.[J].Poult Sci,1998,77(6):850-858.
[7]李蕴玉,冯敏山,李素芬,等.蛋用鸡连续饲喂低蛋白低有效磷饲粮的安全性和添加植酸酶效果的评价[J].中国兽医学报,2012,32(1):135-139,160.
血清学蛋白指标 篇3
关键词:冠心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冠心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CHD) 指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引起的心脏病[1]。近年来, C反应蛋白 (CRP) 、同型半胱氨酸 (HCY) 等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 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RP、HCY生化指标与正常者的血清指标作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7例冠心病患者, 均符合200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 (ACC) [2]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冠状动脉以外血栓性疾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其他心脏疾病患者, 男58例, 女29例, 均 (58.2±5.3) 岁, 33例为稳定心绞痛 (记为SAP组) , 33例患者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记为UAP组) , 31例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 (记为AMI组) ;另选同期5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 男29例, 女25例, 年龄58.6±5.8岁。四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不明显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SAP组与对照组空腹采静脉血, UAP组与AMI组在发病到最后一次出现心绞痛期间24h内空腹取静脉血, 均通过SYSMES POCH-E6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 (CRP) 水平,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行循环酶法检测。HCY正常范围为5~15umol/L, CRP正常水平参考<3.0mg/L。
1.3 研究指标
比较观察组中各组与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 (CRP) 、同型半胱氨酸 (HCY) 生化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t检验, 观察组组内三组间对比行F检验, 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CY、Hs-CRP指标水平对比
观察组HCY、Hs-CRP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P<0.05) 。见表1。
2.2 观察组组内HCY、Hs-CRP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根据病情分为3类, UAP组与AMI组HCY、Hs-CRP指标显著高于SAP组, 差异显著 (P<0.05) , 同时AMI组两指标显著高于UAP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目前已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健康质量, 其病理基础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 可引起局部甚至全身炎症反应。
CPR作为感染与炎症中非特异性敏感标记物, 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人体内存在微量CPR, 但心功能不全、严重瓣膜疾病、近期手术等患者体内CPR会明显增高, 有研究显示, 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CPR可达正常含量的500倍[3]。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清CPR可达正常人的2倍以上, AMI患者可达正常人4倍以上[4]。排除其他CPR可能升高因素, CPR高低可反应冠脉病变炎症强弱。CRP激活补体途径, 增强吞噬作用, 促进动脉硬化。正常人血浆HCY浓度为5~15 umol/L, 超过最高浓度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量研究显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 HCY浓度升高5umol/L, 患冠心病的几率就增加20%[5], 此因素独立于其他因素单独存在。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HCY、Hs-CRP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UAP组与A-MI组HCY、Hs-CRP指标显著高于SAP组, AMI组两指标显著高于UAP组。说明不同种类冠心病血清类HCY、Hs-CRP含量不同。可能原因为形成粥硬化时CRP在斑块中沉积, 炎症细胞坏死斑块边缘CRP沉积最多。急性冠脉综合症肩部斑块最常见, 因此AMI组含量高于UAP组, UAP组含量高于SAP组。
注:与SAP组比, *:P<0.05, 与UAP组相比, #:P<0.05
综上, 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生化指标可作为检测冠心病的指标, 指标含量越高表示患的冠心病可能性越大, 不同类型冠心病两指标浓度亦不同。
参考文献
[1]康静, 成蓓, 戚本玲, 等.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脂素、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0, 26 (9) :667-669.
[2]谢玉兰, 冯毅, 沈成兴, 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7, 15 (10) :861-862.
[3]张琛涛, 莫新玲.冠心病、高血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5) :1035-1037.
[4]郑利平, 李生.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游离脂肪酸、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的水平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 :405-406.
血清学蛋白指标 篇4
关键词:肝病,血清学指标,检测
肝纤维化是由于纤维增生和纤维分解不平衡, 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所致, 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结果。目前大家一致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的, 而肝硬化是非可逆的过程。因此, 及早发现肝纤维化的迹象对防止肝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纤维化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评估、影像学诊断、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仍然是肝脏组织的病理学诊断。故本文观察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病患者的常用血清学指标, 包括HA、PCⅢ、LN、Ⅳ-C, 分析它们与肝脏组织病理学纤维化分期的关系, 探讨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的血清学指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肝纤维化患者共272例。其中男性160例, 女性112例, 年龄16~78岁, 平均43.5岁, 按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型, 慢性肝炎轻度42例, 中度80例, 重度80例, 肝硬化50例, 同时选择对照组272例。各组之间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检测方法
空腹抽取血5mL, 及时分离血清, -20℃保存, 1周内测定血清的HA、LN、PCⅢ、IV-C, 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 试剂盒由上海海研生物技术中心提供, 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各组间数据采用方差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2 结果
各组肝病HA、PCⅢ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 在轻、中度肝病患者LN、IV-C升高不明显, 在重度及肝硬化患HA、PCⅢ、LN、IV-C四项指标均明显升高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肝脏中细胞外基质、主要是胶原的过量沉积, 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特征,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演变为肝硬化的中间必经阶段, 是疾病演变中一个连续进展的过程, 凡是能够引起肝细胞遭受损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方面的因子, 均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 导致炎症反应, 刺激纤维组织增生。肝穿刺活检观察肝脏病理变化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最可靠的标准。血清HA、LN的水平提示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HA是肝细胞外间质中蛋白多糖, 肝纤维化时由于肝间质细胞合成增加, 内质细胞分解降低, 使在血中含量增加。血清中HA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和HF发展变化。LN是一种非胶原结构蛋白, 在肝纤维化时血清含量明显升高, 与Ⅳ-C共同构成肝基底膜形成纤维间隔, 并参与肝窦毛细血管化。血清LN水平与HF、肝内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窦内基底膜形成呈正相关。肝纤维化是肝细胞损伤后修复的结果, 慢性乙肝时为修复肝细胞的损伤, 激活的肝星状细胞移动到损伤部位, 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基质蛋白酶调节其降解, 因降解基质的酶的抑制因子 (TIMP) 过表达, 抑制基质蛋白酶的活性, 使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 结果是肝纤维化不断发展。IV-C是基底膜的骨架成份, 末端相连成网络状。PCIII的升高直接反映肝纤维化的活动性。血清HA升高主要是由于肝脏内皮细胞摄取与降解HA的功能下降。在早期肝硬化时, 肝损害尚未达到严重程度, HA不一定升高。肝脏炎症坏死时, PCIII降解, 其血清水平增高, 因此, 是活动性纤维生成的较好标志物, 也是动态观察抗纤维化药物疗效的较好指标。因已静止的晚期肝硬化病人纤维生成不活跃, 血清PCIII水平较前降低, 因此, PCIII不是肝组织已有纤维化程度的指标。有文献认为, CⅣ既是纤维生成、也是进行性炎症的标志物。在肝纤维化时出现最早, 适合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是药物疗效和预后观察重要依据, 与本研究的结果符合。本文结果显示,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随着慢性肝病的进展而升高, 两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各组肝病HA、PCIII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 在轻、中度肝病患者LN、IV-C升高不明显, 在重度及肝硬化患者HA、PCⅢ、LN、IV-C四项指标均明显升高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 在常用的血清学指标中, 血清HA、PCIII、LN、IV-C与肝纤维化的进展有关, 动态监测上述指标的变化, 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缓缓, 田苗.肝纤维化和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5, 30 (1) :38~39.
[2]张玲, 兰绍阳, 李凌君, 等.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6, 9 (1) :40~42.
[3]李琴, 丛玉隆, 王宝恩, 等.凝血酶原时间与肝促凝血活酶试验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7, 23 (2) :88~90.
[4]杨伟, 焦平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价值的初探[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2, 18 (2) .
[5]朱诚忆.肝纤维化指标在甲亢病中应用的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4, lI (3) :136~137.
血清蛋白测定的临床分析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标本病例分四组, 冠心病患者1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52例;急性感染患者20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08例;正常对照组800例。
1.2 检测方法
单抗比浊法试剂盒由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提供。
2 结果
80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Lp (a) ±S= (209.5±140.2) mg/L, 其它各组患者血清Lp (a) 测定值及正常对照组结果比较见表1。肝硬化患者组血清Lp (a) 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 其余各组患者血清Lp (a) 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注:经卡方检验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3 讨论
试剂盒说明书提供血清Lp (a) 参考值<300mg/L, 本研究中40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Lp (a) 值低于300mg/L者占86.0%, 与说明书参考值基本一致。同时肝硬化患者组血清Lp (a) 值 (130±143.8) m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1) ;以对照组均值210.0mg/L, 作为界限, 肝硬化组大于此界限的频率百分比明显少以正常对照组 (P<0.01) 。
有人认为[3], Lp (a) 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表明, 冠心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和急性感染患者血清中Lp (a) 值>300mg/L, 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Lp (a) 值及>210mg/L频率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 血清中Lp (a) 水平与许多疾病及疾病过程相关。因此, 对于某些疾病血清中Lp (a) 值升高或降低其意义是肯定的, 但不宜作为某一疾病的独立指标。
参考文献
[1]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学杂志, 1991, 9 (1) :53.
[2]张丽霞.脂蛋白 (a) 是最敏感的急性相蛋白[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7, 20 (3) :167.
血清学蛋白指标 篇6
1对象和方法
1.1监测对象病例观察组选择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ADA 1997,WHO 1999)且空腹血糖≥7.0 mmol/L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32~80岁,平均58岁。正常对照组选择空腹血糖≤6.0 mmol/L且无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体格健康者100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0~60岁,平均42岁。
1.2方法按照实验要求采集观察对象的静脉血,GLU、GSP含量测定分别采用氧化酶法和氮蓝四唑法,使用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机测定;Hb Alc含量测定采用乳胶凝集法,使用南京威特曼生物科技公司试剂盒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机测定。
2结果
2.1均数比较两组结果均数统计比较显示,糖尿病病例观察组GLU、GSP、Hb Alc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相关分析对糖尿病病例观察组结果均数作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GLU/GSP=0.675 1,rCLU/Hb ALc=0.721 3,rgsp/Hb ALc=0.638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3项测定指标具有高度相关性,见表1。
3讨论
空腹血糖测定是糖尿病诊断及病情控制和治疗效果监测的最常用且简便易行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它可提示机体某个时间的即刻GLU水平。但常常受年龄、饮食、妊娠等因素的影响,并因测定时间不同,数值变化也较大,具有波动性、瞬间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因此,通过单独测定GLU含量,只能判定测定即时的机体GLU水平及控制状况,无法判断近期及远期GLU控制状况和药物治疗效果。由于血清中白蛋白的半衰期较长(约为21 d),使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白蛋白结合形成的GSP代谢时间也较长,且不受患者年龄、饮食、妊娠及即时血糖浓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克服了即时GLU测定不稳定的缺点。故GSP含量测定,能够反映患者近2~3周的GLU波动情况,较早地提供GLU水平控制信息。而Hb ALc则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缩合而成的产物,其含量与红细胞的寿命(平均120 d)和GLU的平均浓度有关,亦不受运动、饮食、葡萄糖浓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在监测和评价糖尿病GLU水平控制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并且能够为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预防诊断提供指导依据[1]。美国Ⅰ型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试验(DCCT)、英国Ⅱ型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UKPDS),都将Hb ALc作为监测糖尿病GLU水平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同时,Hb ALc的含量变化,随着GLU浓度的升高而升高、GLU浓度的降低而降低;Hb Alc含量每升高或降低1%,则GLU浓度将随之升高或降低2 mmol/L[2],Hb Alc的含量变化可间接地反映现有GLU浓度变化。因此,Hb Alc含量测定,能够反映患者近8~12周的GLU波动情况,可作为监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GLU水平长期控制情况的金标准[3]。可见,GSP和Hb Alc含量测定,在监测糖尿病患者GLU,特别是近、远期GLU控制状况及治疗效果中的作用优于单独空腹血糖含量测定。GLU、GSP、Hb Alc三者联合测定,具有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意义。
本文120例糖尿病患者GLU、GSP、Hb ALc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13.5±4.6)mmol/L、(378.25±47.4)μmol和(9.67±3.58)%,与正常对照组(4.7±1.2)mmol/L、(225.79±26.7)μmol和(4.36±1.52)%比较,显示糖尿病患者GLU、GSP、Hb ALc水平比对照人群显著增高。并经相关性分析,显示三者具有高度相关性,与相关报道相符合[4]。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动态监测GLU、GSP、Hb ALc 3个指标,可判断、评估糖尿病患者即时、近期(2~3周)、远期(8~12周)等不同时段的GLU控制状况及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近期、纵向、全程的GLU水平控制信息,对临床调整药物、控制GLU水平、维持GLU稳定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测定血糖(GLU)、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治疗效果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无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体格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正常对照组和病例观察组观察对象的GLU、GSP、HbALc含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GLU、GSP、HbALc测定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者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 联合测定和动态观察糖尿病患者GLU、GSP、HbALc含量,可为临床监测GLU控制状况和糖尿病治疗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测定
参考文献
[1]陈建国.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早期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19):189-190.
[2]吴永华,张捷.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其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3):436-438.
[3]胡进访.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学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13):2047.
血清学蛋白指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期间,来我院妇产科就诊2371例孕中期怀单胎孕妇,在孕14~21周以知情、自愿为前提接受筛查。其中年龄≥35岁91例,<35岁2280例。
1.2 测定及计算方法
样本收集每例孕妇在规定孕周内抽取外周血2m L,离心后取血清当日测定,否则置4℃,保存3d内测定。
测定方法应用美国DPC公司IMMULITE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的试剂检测孕妇血清。将2371例孕妇按孕周,体重进行分组。(孕周以B超检测为准,以实际胎龄加天数,并进行3舍4入)结果见表1和表2。
计算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出各孕周组及体重组的AFP、ThCG、uE3中位数。用Curve Ex Pert 1.3软件进行曲线拟合。
2 结果
拟合出的AFP中位数随孕周变化的曲线。
ThCG中位数随孕周变化的曲线:
AFP中位数随孕周变化的曲线:Y=64.14-10.31χ+0.86χ2S=1.173,r=0.995,其中S是标准差,R是相关系数。
3 讨论
为减少DS患儿的出生,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母血清生化标记物测定,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等因数筛查出高风险孕妇,对高风险孕妇再作进一步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试验[1]。
风险率的计算应考虑孕龄、孕周、体重、是否多胎、是否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我院通过对2371例孕妇进行孕中期血清AFP,ThCG,FE3,的三联筛查,得出的拟合曲线显示,体重分组对指标影响的相关系数(AFP,ThCG分别为0.998,0.990)分别为小于孕周分组(0.995,0.930)的影响,多数标记物在母血中水平与母亲体重成反比关系,只是FE3在各体重组中未发现差别,说明体重也可是影响母血清AFP、HCG的一个重要因素,需对所测值进行校正。
孕周的影响最大,母血清中的AFP、ThCG及FE3等都随着孕周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孕周的增加,AFP、FE3升高,HCG下降,如果孕龄计算错误,势必导致风险值计算错误,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临床医生在对筛查出唐氏高风险孕妇中,对于胎龄的填写一定要重视,需要通过B超核对准确。在月经周期不规则时,B超测量胎头双顶径测算孕周可减少误差。
不同体重,孕周三项指标中位数变化的曲线,对唐氏筛查高风险的统计具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不同体重,孕周3项指标中位数变化的曲线对唐氏筛查高风险的统计具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为确保结果的准确可靠,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检测。还要依赖于严格的质量控制,需要加强对孕妇的产前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孕妇对产前要得到高检出率、降低假阳性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曾对部分产前筛查实验室质量进行了检查,发现各实验室间变异系数较大,最好可达到小于10%,最大者超过50%,检测结果离散程度很大[6]。所以产前筛查的环节质量控制亟待加强,相关标准化操作规程亟待完善。同时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基因的变动等原因,各室的中位数值必须每年更新一次[8],其中影响母血清筛查结果除孕龄,体重的因素外,填写孕产妇第一次接受孕产期保健的时间。
参考文献
[1]Bryant LD,Green JM,Newison J.Prenatal screening for Down’s syndrome:Some Psychosocial imPlications of a'screening for all'Policy[J].Public Health,2001,115(5):356~358.
[2]周林峰.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与诊断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728~1729.
[3]江苏省出生缺陷干预项目组.江苏地区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母血清标志物MoM标化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7,24:370~372.
[4]Serdar MA,Tutunc L,Olgun A,et al.The effects of analytical factors on second trimester risk estimations[J].Int J Gynaecol Obstet,2006,93(1):28~32.
[5]魏小斌.母体血清学试验筛查胎儿唐氏综合症[J].海南医学,2003,14(1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