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时代(共12篇)
网络互联时代 篇1
随着产品硬件芯片能力的提升, 生产多功能融合产品成为可能, 灵动网关能把CT/IT功能融合,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产品功能。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网络技术等的蓬勃发展, 我们正身处“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人与服务、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构成了无处不在的连接。而构建“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机器与服务”的连接, 拓展物联网与“务 (服务) 联网”, 需要软件定义工业 (SDI) , 以实现“工业4.0”。
可以看出, 人们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 有了更高的需求。
●移动办公和移动运营的需求, 需要用户能随时随地接入网络;
●在享受着万物互联便捷的同时, 如何保护用户的安全;
●需要开放的平台, 满足用户越来越多的新需求。
中兴通讯在“M-ICT”的战略之下, 推出了“灵动网络”, 即:灵动网络, 连接未来, 以高可靠为框架、可控安全为基石, 并通过集成开放、融合、可编程的灵动网关, 与行业用户、集成商深度合作开发高集成的业务软件系统, 或协助用户向SDN/NFV架构演进, 灵动网络连接IT设备的同时也连接了万物互联时代, 见图1。
灵动网络具有四大特色。
多功能融合, 感受随需而用
随着产品硬件芯片能力的提升, 生产多功能融合产品成为可能, 灵动网关能把CT/IT功能融合,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产品功能。灵动网关可以完成传统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云主机、BRAS等多种设备的功能, 为分支提供CT和IT等全方位的服务, 见图2。
无处不在的极速连接
灵动网关上行可以采用有线和无线备份, 有线链路故障后向无线LTE/3G链路智能切换, 保障业务永续;下行可采取固定和移动方式随心接入, 不仅提供丰富的有线L2以太网口, 同时提供高速Wi-Fi无线接入, 见图3。
全网安全云, 您的贴心保镖
“棱镜门”事件发生后, 我国政府将国内网络安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安全首先是设备本身的加固。灵动网关可以提供专业级防火墙的功能, 包括防病毒、防木马、多种VPN接入、防止黑客入侵, 以及对用户上网行为的管理。同时, 灵动网关还能提供国家密码管理局编制的一种商用密码分组标准对称算法。该算法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国民经济的各个应用领域, 解决政府、企事业单位分支机构网络互联及移动用户接入所面临的远程安全接入、传输保密、用户认证、网络安全防护、访问控制等问题, 为我们的网络贴心保护, 见图4。
开放、融合、合作、共赢
应用是根本, 通过与用户的应用系统融合 (与集成商、软件商或用户合作) 才能为钢铁之躯融入大脑, 从而无往不利。基于灵动网络开放的平台, 所有人都能开发所需要的应用, 共同打造一个灵动的企业级应用商店, 形成用户、集成商和设备商紧密合作、相互依存的生态链, 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新业务发展, 见图5。
小结
在“互联网+”时代, 新业务和新应用层出不穷, 多种IT和CT设备不断叠加, 信息化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面对种种挑战, 中兴通讯的灵动网络以开放的姿态, 顺应“互联网+”时代的业务需求, 积极寻求多方合作共赢, 为用户提供高效、开放和极致的用户体验。
通过信息的力量, 我们看到未来的美好, 灵动网络连接IT设备的同时也连接了未来万物互联时代, 使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变成现实。
网络互联时代 篇2
适应网络时代
通过这次中国教育网络学院的网络学习培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感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在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观看了课堂教学视频,在这段时间里
从这个平台我学到了不少先进经验和有价值的知识。在网络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
下面一下这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
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好展示自己的网络平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
通过参加本次教师网络继续教育培训,自主参与其中,使我在思想上、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1、改变了教师学习的自觉性。这种学习方式下适应了成人的特点,它为教师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培训就可以通过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习,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可以与老师交流互动,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
2、领悟有效教学。专家指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怎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从有效性走向优质教学呢?我认真学习了专家在讲座中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每一个观点。从学习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欲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
3、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我每次听专家讲座和观看课堂实录后,总要有一个思考,即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及典型的案例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同发达地区学校教学上的差
距。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4、提高自身素质,学会终身学习。
对网络时代网络消费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网络消费 对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消费正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所谓网络消费就是把传统的商店直接“搬”回家,利用Internet直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务。专业地讲,指网上零售商到终端客户(个人消费)的业务模式,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把网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经任何渠道,直接传递给消费者的新型商务模式。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网络消费的主要特征为方便、快捷、实惠,同时消费者掌握了消费的主动权。
一、与传统消费相比,网络消费具有的特征
1.与传统消费相比,网络消费带给用户的最大好处是方便、快捷、实惠
虚拟的网络市场使用的媒体为互联网络,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网址首页,网上商品价格低,种类齐全,式样繁多,可以很方便地“货比三家”。你只要点点鼠标就能够购买。此外,网络消费没有指定地域和统一营业时间的概念,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持续营业等特点,刚好符合网络消费者的各种消费心理。尤其对于工作繁忙、无暇购物的人来说在网络市场上进行网络消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与传统消费相比,网络消费最大特点在于消费者拥有比过去更大的选择权
消费者可通过网络快捷地了解所消费商品或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关信息,极大的扩展了其购物选择的视区,诸如商店、厂家及其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种类、规格、价格及服务等。比如在万维网上,读者购书便可以在显示屏前从250万种书中进行选择,甚至还包括正在印刷中的或绝版的书籍。这样,消费者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主动权便掌握在自己手中。其次,消费选择范围的扩大,增加了商品的替代性,消费者拥有对众多商品的选择,实质上是拥有了对不同厂家的选择权,这在客观上促进着厂家之间的竞争,减少垄断,从而促使商品价格下降,减少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从而起着强化消费者权利的作用。
3.与传统消费相比,网络消费节省了购物时间和免除了购物疲劳
由于网络购物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所需商品,在同一时间打开许多网面,浏览多个店铺中同一类商品的价格、功能介绍及配送方式等,不需要逛商场花费大量时间,免除了舟车劳顿的辛苦,因而极大地节省了购物时间;同时免除了大包小包的购物过程,可选择相应的商品配送方式,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
4.与传统消费相比,网络消费无边界
传统消费是有边界的,不仅购物场所有边界,消费的时间也有边界的,如消费者购买行为受到自身购买时间,购买地域,受到店家所提供商品,劳务的一定数量,一定价格,一定服务的限制。而网络消费成是一种无边界的消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通过在线方式,消费者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购物。其次,网络消费可以在一个无边界的时空内进行。在线可以超边界购物,也可以跨边界享用。比如:读书、下棋、娱乐,我们不必像传统消费方式那样去寻找身边的读物,棋友和玩伴,而只需要在线就可以了。此时,传统消费方式中的时空概念已经不存在,而无边界的网络时空,则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自由、快捷的消费空间。
二、现阶段我国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
1.消费者缺乏网上购物的知识,购物观念陈旧
现阶段,我国网络的使用还没有普及,对于大许多人而言网络只是一个概念,对网络消费不太了解,普遍感觉网上购物不直观、不可靠。况且,消费者传统购物习惯是到商店“亲眼看、亲手摸、亲耳听、亲口尝”,还总是担心怕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更何况网络消费交易双方不见面,交易的虚拟性强,即使网络商品具有价格实惠、质量好等特点,但网络商品看不见、摸不着,更多人还是宁愿选择传统的消费方式进行消费。
2.网络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付费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针对最终消费者网上购物活动,要求网络具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宽带,而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等原因,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落后;另外,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计算机普及率低、上网率低、上网费用偏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网人数与次数。同时,网上消费需要通过银行的信用卡、借记卡等电子支付手段来完成,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害怕黑客入侵,担心个人资料和信用卡被窃取是影响消费者的最大问题。在我国信用卡被窃时有发生,因此,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商务系统,保证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是发展网上消费者的前提条件。
3.售后服务的不完善,网商缺乏诚信
根据权威的中国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报告,网上消费最难解决的就是诚信问题,在我国消费品投诉增幅居前的商品和服务中,消费者对internet服务的投诉增幅非常惊人,就2003年比2002年整整增长了117.5%。42.1%的网民认为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证是他们网上购物的最大顾虑。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单件商品的长途运输或者邮寄的巨大成本以及时间上的延误,足以使消费者对网络消费失去信心。
三、网络时代网络消费的营销对策
1.大力宣传网络消费
目前在网上购物的群体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24岁以下的学生目前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51.1%其次是24岁~30岁之间的上班族,占群体总数的40.3%。这两类人群都是最有潜力的未来网上消费者主力,所以,网络消费首先要在这两类人群中进行宣传,宣传网络消费的好处,通过各种网上商品促销活动,刺激没有网上购物经验的网民的消费欲望,让他们先进行小额的尝试性购买,了解网上消费。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进行网上购物。同时加大网络用户密度,通过降低上网资费,提高服务质量,加快电信网络建设,加大网外宣传力度等方式,吸引多层次的消费群体,在城市的主要地点设置简单易懂的电子购物设备,普及网络知识,让网外用户也能上网购物。
2.加强对网商的信誉管理,完善物流配送系统
首先,网络消费的店铺没有实体店铺,交易往往在不同城市的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一般通过邮购或快递的方式送到顾客手中,交易要顺利完成,首先要从网商自身做起,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售前一定要详细说明商品质地、尺寸、规格等;售中则需要和买家多方沟通,保证顾客最终收到的商品和在网上看到的商品,从各方面看不要有很大出入。同时,承诺购买商品后,只要不满意就可以换货或免费退货的网商,一定要保证自己的承诺可以实现。其次,由于国内的网站对网上订购的商品主要还是通过邮递的方式,这就要求商务网站一方面在各主要城市建立自己产品和售后服务中心,另一方面同产品厂家的营销网点或商场建立联营,在全国范围内全方位地配送和建立售后服务网点,为顾客解决后顾之忧。只有网商做到诚信,顾客才可以放心在网上进行购物,购物人数才会节节攀升,网络市场才会逐渐形成。
3.建立网上支付平台
网上支付平台其运作的实质是网上信用中介,就是在买家确认收到商品前,由网上支付平台替双方暂时保管货款的一种增值服务。例如:支付宝是国内先进的网上支付平台,由全球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创办,在中国与国内各大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拥有先进反欺诈和风险监控系统,有效降低交易风险,维护了网络的诚信。
4.建立网络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包括相关的法律、政策、技术规范以及网络安全。通过制定相关的电子商务法律,解决网络营销上发生的各种纠纷,还要制定相关的电子支付制度,网络营销的规约,对其中引起的纠纷做到有章可寻,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权威的认证机构,维护整个网络营销的交易秩序,提高网络加密技术,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消除网络消费者对网络安全的疑虑,促进更多的人放心购物。
四、结束语
虽然网上消费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日益突显,但是目前网上商店的规模和数量还有质量都存在着问题,相信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信用、电子支付和物流配送等问题的逐渐解决,网上消费的前景一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邓子梁:谁说开店不赚钱[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2]区小鹃:电子商务背景下网络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 2001
[3]黄宗捷 蔡久忠: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消费理论研究[J].成都信息学院学报,2001.(2)
电视技术发展走入网络互联时代 篇4
流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遵循特定网络协议的新兴技术, 在近几年应用广泛, 适应了当前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及网络应用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多媒体文件得以在网络上传输, 从而使动态的音视频取代静态的文字、图片成为互联网的主流传播内容。
随着各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音视频媒体快速发展, 传统电视媒体在播出渠道上的垄断地位已逐渐消失。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对视频内容的需求都有了多样化的获取方式, 音视频媒体的市场已逐渐被新媒体所瓜分。
1 传统电视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对比
电视因其在高质量业务的规模化传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及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之一。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以SuperHD和Ultra HD为代表的高清技术都在快速发展, 而我国目前正处于高清技术的普及阶段。推广高清电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从而拉大与网络音视频用户的感受差距。互联网传输需要较大的带宽才能保证高清视频的流畅、稳定, 且在屏幕的尺寸上很难达到观看高清节目的硬件需求。广播体系无论在传输还是特大屏幕上都有着巨大优势, 能更好地支持高清节目。因此, 图像质量是电视与互联网竞争的有力武器。但是, 随着人们观看节目的自主性和互动性的提升, 传统电视的被动收看与单向传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互动与点播需求。由于单向化传输的限制, 传统电视广播难以实现观众个性化的需求与复杂的互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正遭受挑战。互联网以其在个性化定制服务、消息发布的即时性以及用户交流互动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更好地契合了现代人快速消费的需求。各种智能终端的发布及网络带宽的不断扩充, 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从互联网上获取所需的视频服务, 还能上传自己的视音频片段。互联网视频服务的大规模应用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与快捷, 但却对网络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当网络的带宽无法满足流畅播放视频的低延时、低抖动等要求时, 互联网视频的传输瓶颈——对网络带宽的巨大需求, 就会体现出来。此时用户不得不接受画面延时、马赛克, 静帧、抖动等不良体验。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1,2]的对比如表1所示。
在新媒体时代, 传统电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局面。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数据表示[3], 截至2012年, 全国网民总数已经突破5亿, 该数据说明互联网已经具备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优势尤其体现在年轻人群中, 大量年轻用户表示更倾向于从互联网获得信息及视频资源。因此, 传统电视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都受到很大的挑战。如表2所示, 传统电视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收视方式、获取便携、内容数量和终端等几个方面。
传统电视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已经不可避免, 无线网络普及、宽带提速及终端多样化三管齐下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形势下, 广电机构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分析技术利弊、充分发挥内容优势, 充分汲取互联网的优势技术, 将宽带网络作为传统电视节目的有益补充, 打造集文字、音频、视频等多资源内容的新多媒体播控平台, 建立互动式新型广电系统, 从而在新媒体时代赢得发展机会。
2 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成立与发展
古语有云:“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互联网给传统电视带来的不仅仅是竞争, 也为电视技术的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机遇。将广电、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从而形成新的交互式电视技术[4,5], 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电视技术发展趋势。广电机构应当充分吸纳互联网技术优势补充传统电视单向化、被动化的短板, 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内容, 将两者长处融为一体更好地服务观众。基于这种融合理念, 在国家大力推动三网融合的重大契机下, 网络电视[6,7]开始进入强势发展的阶段。
2009年12月28日, 中国网络电视台 (CNTV) 正式开播, 标志着我国电视台在新媒体建设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江西广播电视台也在一直寻求自身的新媒体发展道路。今年,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www.jxntv.cn) 正式播出, 如图1所示。它是江西省网络电视播出机构, 同时还是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全球化、多终端的新形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网络广播电视台由江西广播电视台整合旗下16个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相关资源组建而成, 集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为一体, 以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兴信息网络为节目传播载体, 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渠道、新载体, 对省内各重大事件和活动进行及时跟踪报道、宣传, 向观众传达国家方针政策, 引导社会舆论, 是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全国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之一。
网络电视台的实现方法灵活简便, 其主要目的是扩展电视节目的传输渠道, 是网络融合的初级阶段。用户收看网络电视台的节目实际上与通过传统电视收看并无差别, 其主要意义一方面是使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终端收看节目, 而非以往只能在传统电视机前才能看到;另一方面收看时间不再受电视台播出时间的限制, 观众可以对以往播放过的电视节目进行回放, 实现时移性地观看, 从而实现了从传统的“看电视”到现在的“用电视”的第一步跨越。
3 网络电视台发展面临的瓶颈
网络电视台虽然从2009年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至今已有四年, 网络技术逐渐成熟, 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推崇, 但是网络电视台只是广播电视业务网络化融合的初级技术阶段, 大多数是采用将电视内容切片之后提供直播、点播等服务, 这种实现方式廉价快速。正因如此, 我国网络电视台目前面临着节目内容、运营模式等多方面的问题。
网络电视台内容及应用贫乏, 不具个性。网络电视虽然在网络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是服务内容、应用以及方式大体相同, 均以视频点播的方式提供本台热门的音视频节目。内容结构单一, 真正属于网络电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少之又少。因此如何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成为了网络电视面临的关键问题。网络电视必须寻找自身特色, 并且在自身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 明确目标受众, 有的放矢地选择节目内容与形式, 坚持“分众传播”的经营理念。
网络电视台大多采用将电视内容直接上网, 这种实现方式简单快速, 但是相对比较初级。观众能够在网上看到电视节目, 解决了“看得见”电视的扩展渠道问题。然而观众的需求不仅仅是“看得见”, 而是要求“看得好、看得需要、看得及时”。这就需要网络电视台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来超越传统电视节目的表现力和传播方式。因此, 如何打破网上节目照搬、粗糙、质量没有保证的印象, 引导观众使用广播与宽带混合电视的新业务模式, 创造出超越现有传统电视和视频网站的更好的观看方式成为网络电视台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瓶颈。
同时, 对于各个广播电视台来说, 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成立与发展只是传统媒体向网络融合和拓展的尝试与过渡。在网络电视台运营的基础上, 广电机构仍然在寻求更加适合业务发展和观众需求的网络化途径及道路。
4 全媒体时代多屏化转变现状
为了更好地融入新媒体的功能和特点, 电视技术可以扩展接收终端的范围。在以往看来, 电视机是唯一的传统电视终端。但如今, 新媒体终端是具备多样化多模式化, 即可以是电视、计算机等固定接收的终端模式以及移动接收 (如手机、PDA) 等多种模式。江西广播电视台早在2005年就开始向多屏化转变, 以适应时代和技术发展的需求。
2005年1月, 江西电视台旗下的江西移动传媒正式投入运营。江西移动传媒是传统电视的拓展和延伸, 将家庭中的传统电视终端拓展到以户外楼宇大屏和移动车载终端为代表的新概念移动户外传媒, 被广泛誉为“第五媒体”。它通过运用DVB-T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 将电视节目进行数字编码、调制处理后, 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 及数字信号地面接收的方式, 使得电视节目能够覆盖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在市区范围内安放合适的发射点, 调整单频网的参数设置, 从而提高数字信号的覆盖范围。这种数字无线传播方式主要解决了模拟信号在发射时无法对噪声积累进行处理和多径干扰不足的缺点, 实现了同时支持移动和固定接收。用户可以在信号覆盖范围内, 通过安置在巴士、出租车、轨道、轮渡等交通工具中的移动电视信号接收终端, 流畅地观看清晰度媲美DVD的移动电视节目。凭借最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最简单的内容获取渠道、最及时的信息传递手段, 江西移动传媒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可和赞扬。发展到如今, 江西移动传媒已涵盖南昌市所有户外移动的媒体网络, 包括公交电视、机场巴士等移动户外媒体, 也拥有公务车、楼宇电视、超市卖场电视等高密度固定户外媒体。
2008年开始, 江西电视台向省内电视用户提供移动多媒体广播 (CMMB) 服务。移动多媒体广播具有节目套数多、接收终端类型多、图像清晰流畅、画面质量高、经济实用等优点, 对无线电视覆盖技术以及用户接收渠道带来了全新变革。
虽然, 早在2009年之前江西广播电视台就已拥有移动传媒和移动多媒体广播 (CMMB) 两种新媒体无线传播渠道, 并且将自身电视业务进行了车载电视屏、楼宇电视大屏、移动便携小屏的整合及拓展。伴随着技术的革新与网络的发展,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在今年正式开播。三种不同技术阶段性地推动和拓展, 真正实现了电视屏、电脑屏、户外媒体屏、手持小型终端屏的共同应用和有线、无线的全面覆盖。
依照常理, 目前实现的多屏合一是广播电视全媒体时代的发展产物。但美中不足的是江西移动传媒和移动多媒体广播 (CMMB) 虽然实现了多屏化的拓展, 满足了观众不限地点的观看需求。但由于其是基于传统信道的媒体广播, 不具备IP网络的交互性和双向性, 因此面对观众自主性的收视和互动需求, 这两种新媒体广播方式都无法满足。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观众依旧会选择灵活性强的互联网。因此, 虽然广播电视机构目前正积极向新媒体路道转变, 实现多屏合一的全媒体跨越, 但是来自于互联网的竞争压力和威胁仍旧没有消除。在这种情况下, 寻找具有交互性的广电、宽带融合技术, 实现广电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型多屏化电视传输方式, 是目前实现转型的关键。
5 国外广播:宽带交互型电视技术
广播电视传统媒体要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 必须以引导用户消费, 即从内容数量、形态以及获取方式上全面拓展视音频业务为目标。因此, 广电机构必须要研究如何将电视节目形态从无互动的单向化传输向双向互动式网络方面发展, 创造出新的电视节目形态。
Google TV近几年在国外受到了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和认可。其运营模式虽然满足了很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互动体验, 但对于广播电视台占领市场份额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因此, 广播电视机构目前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对现有传统电视节目形态进行改造。直到广电宽带混合型电视技术 (Hybrid Broadcast Broadband TV, Hbb TV) 的产生为数字电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提供了契机。
广播宽带混合型电视 (Hbb TV) , 是一种在支持传统广播工作模式的同时, 又支持宽带技术工作模式的新型电视。它的出现解决了广播不能实时交互和宽带网络视频体验质量不佳的矛盾。Hbb TV不同于网络电视台, 并非采用将成品电视节目切片放到网络上供观众收看, 而是将宽带数据传输融入节目制作流程中, 利用互联网的双向性拓展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在通过广播播放节目的同时, 利用宽带通道传输大量的附加数据及点播功能, 实现广播与互联网的相互操作和点播。如图2所示, 其系统架构包含转播设备、广播电视制作系统、网络传输设备、电视接收设备等。
Hbb TV的节目制作由两个部分组成:传统的音视频节目制作和关联信息或伴随信息的制作。绝大部分附加数据和伴随信息通过宽带网络传递给用户, 少数情况下部分伴随信息通过DVB网络传输, 如图3所示。Hbb TV可以通过不同的访问方式来访问广电网和宽带互联网。整套系统通过将两个传输平台的节目和附加数据信息进行绑定, 为用户提供以电视节目为主体, 宽带附加数据信息为补充的新型一体化多媒体传输平台。
Hbb TV依赖现有成熟的电视技术, 同时发挥互联网交互性强的特点补充广电单向传输的不足, 向用户提供可互动的个性化、多用化、一体化的视音频信息服务。Hbb TV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和互动点播, 彻底改变了传统电视因局限于单向网络导致的被动收看和缺乏互动, 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目前, Hbb TV电视终端已经在许多国家发售, 欧洲部分电视台也开始了互动型节目的播出, 如法国France Television、德国ARD等。Hbb TV技术在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收视体验的同时, 也为广电机构创造新的广告和商业运营方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Hbb TV技术体现了广播电视系统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的一种融合型发展方向。
6 网络互联时代下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传统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趋势已经初现端倪, Hbb TV这种广播宽带混合型电视技术为电视行业在网络互联时代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目前, 互联网在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令人惊叹。深究其发展快速的原因和根源, 是广大群众对互联网业务的个性化服务良好的体验感和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传播性。只有充分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信息传播模式, 建设满足用户自主性和互动性需求的新型广电内容分发平台, 才是网络互联时代电视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而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包俊, 范金慧, 孙鸣.新媒体时代的电视发展分析[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7, 34 (7) :16.
[2]于海军.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应结合网络[EB/OL].[2013-07-02].http://www.admaimai.com/news/ad201203032-ad78143.html.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同互联渊络发醒状况统汁报告[EB/OL].[2013-07-02].http://wwwClllliCcnhesear chYogxz/tjbg/20120l/t20120116_23668ht ml.
[4]宋宜纯, 王振中.广播—宽带融合型交互电视技术 (上) [J].现代电视技术, 2012 (10) :60-63.
[5]宋宜纯, 王振中.广播—宽带融合型交互电视技术 (下) [J].现代电视技术, 2012 (11) :32-35.
[6]张智华, 解春.中国网络电视台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电视, 2011 (7) :71-74.
网络时代, 篇5
是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随着时代的潮流,网络也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了。现在这时代也就被称为了互联网时代,可有些思想老旧的人依旧觉得互联网是件坏事,可新新人类也就是现在的90后,00后,都觉得这是件好事,让人们的生活什么都更便利了啊,于是70后,几乎都和新新人类产生了极大的问题,也就被称为代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网络时代到底是好是坏,也就成了人们现在最热议的话题了。
不过我觉得网络时代其实到底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的吧,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再也不需要给自己带上厚厚的钱包了,还容易被小偷惦记上,现在只要带上一个小小的手机就能做到了,再比如说现在打车,还可以用滴滴打车提前预定,再也不需要在拥挤的大马路上等车了,而且还极容易就遭遇一些打不到车交通阻碍的难题了,有了手机,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的确比以前方便了很多。可我们却也不能否认, 互联网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比如说,现在走在马路上,地铁上,放眼望去几乎全都是手机族,不论小到大,每一个都专心致志地看着手机,一点都不分神,刷着朋友圈微博又或者怎样,比如说有了互联网时代,这让现在戴着厚厚的眼镜片还依旧不肯放下手机,疯狂的按着摁键,用手指飞快的滑过手机屏幕的人依旧不在少数,为了手机痴迷,甚至得上手骨的疾病,又或者是经常低头的颈椎疾病,这些问题如今都层出不穷。
是的,我觉得网络时代的确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啊,这点没错我也从不否认,可危害也是很大的,难道我们不应该让自己生活变得有意义,精彩又便利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眼睛,不要玩手机成瘾,那么这才是真正会“玩”手机,运用互联网的人啊,沉迷游戏那算什么会玩手机呢?能给自己带来便利却又不给自己带来危害不利的人,那才是真的会玩,懂得怎么玩的人啊……
迎接网络强国时代 篇6
十多年前,消费互联网将数以亿计的人联系起来,在中国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和数万亿元的消费产值。如今,互联网已经进入我们的医院、机场、厂房和电站…展望未来,当互联网进一步渗透各大产业,将人、机器和大数据有机整合起来,又将发挥出怎样的乘数效应?
据GE预测,到2020年,将有500亿台设备连接上网。机器将变为一台飞行的计算机,而在开放的工业云平台上,每家企业都能编写自己的应用,每1%的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意义可能价值数十亿美元。
事实上,“互联网+”不仅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工业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领域渗透,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互联网也在从电子商务等网络销售环节向生产领域渗透,为农业带来新的机遇,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互联共享开启网络时代新课堂 篇7
“年、月、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24时记时法等内容后学习的。虽然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建立了年、月、日的感性认识,但那些认识都是零散的。对于时空观念初步形成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时间单位仍显得抽象。为此,笔者想到,可以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步完善知识结构。于是,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开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组探究,互联共享(指导操作)→互动交流,引发规律思考(引导点拨)→操作感知,巧妙记忆→判断大、小月,及时巩固(组织评价)→(电脑计算器)计算、讨论、了解全年天数→在线选题,即时评价(监控评价)→内外链接,答疑解惑(引导总结)→结束。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发展。初步培养学生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乐于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笔者精心设计了“年月日之旅”专题学习网站,该网站设有“一览万年”“探索日记”“记忆博士”等超链接网页,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了完备的知识系统。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展开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运用巩固、总结提升四个教学环节,实现了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主动建构。
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年月日知识就在身边
课的一开始,我首先出示生日场景,引导学生在伴奏中齐唱《生日歌》,然后从学生的生日和出生日期引入课题。这样的整合,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为后面师生融洽、平等地交流打下基础。同时从学生的生日和出生日期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二、探究新知
(1)小组探究,网络汇总,年月日关系清晰显现。既然学生对年、月、日已有一定生活经验,那新知环节就该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究。传统教学只能让学生借助有限的“年历卡”来探索,不具普遍性,且无法直观显示。整合后,我引导学生打开专题学习网站中的“一览万年”导航,从1900年至2100年中任意选择某一年份观察每月天数,小组合作完成“探索日记”中的“各月天数统计表”并上传,经后台程序汇总后,快速反馈给大家的是全班同学的探究结果。看着这样充足可信的材料,自然引发了学生对年月日关系的思考。
(2)操作感知,巧妙记忆,大小月规律牢固掌握。在揭示年月日关系后,如何记住大小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按要求对大、小月进行涂色,从涂色结果中,学生很快就直观感知了大小月排列的规律。然后,再打开“记忆博士”导航,学生自由浏览“歌诀记忆法”和“左拳记忆法”,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记忆方法。朗朗上口的歌诀,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代替了传统课堂中枯燥的讲解,使学生对大小月的记忆成为有意义的记忆。
三、运用巩固———在线选题,即时评价,个性化学习促其上手
该环节,我设计了“星级考场”导航来帮助学生检测本课学习效果。预设了A、B两组难易不同的题目,供学生自由选择组别和做题顺序。如果学生答对,会得到“☆”的奖励,答错会看到“再想想”的提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个性化学习,更是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就感。
四、总结提升———打开链接,答疑解惑,互联网资源轻松共享
全课最后,我设计了“为你解疑”和“信息向导”两个导航,列举了与本课知识密切联系的一些趣味问题,学生只要分别点击,即能找到相关答案。同时,还推荐了相关网站,以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快捷地获取更多信息。
当然,该课教学中除了以上整合外,教学时还通过网页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判断大、小月,让学生借助计算机上的计算器工具计算全年天数等等,这些环节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攻击研究 篇8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战争方式和规则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网络这一新型武器的特殊吸引力令众多国家难以抗拒。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成立特定的军事组织和机构,专门负责数字领域的冲突。新的冲突形式也给世人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解决网络冲突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必须对什么样的网络攻击构成武力使用做一鉴定。
1 判别网络攻击构成武力使用的标准
网络冲突的影响有大有小,并非所有网络冲突都能构成武力使用。一般而言,如果预判使用计算机会造成人员伤害或其他损毁,计算机就是一种武器,实施计算机网络攻击就是一种武力的使用。与入侵某个地方政府网站致使其半个小时无法访问相比,破坏整个城市的红绿灯交通体系导致车祸频发显然影响更大一些。因此,仅仅简单地分析某次网络攻击是否涉及使用武力似乎有失主观,需要设计一个框架来衡量某次网络攻击是否构成武力使用。
武力使用有别于经济和外交等柔性手段,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参考标准来区别这两种手段,以结果手段为衡量指标,从高级到低级分别代表武力使用到柔性手段的使用。[1]其中,从后果严重程度看,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的行动通常可视为使用了武力;从后果产生的时效性看,武力使用的后果一般会即时呈现,而柔性手段的影响可能有一个较长的间隔期才会有所体现;从行动和结果的关联性而言,武力攻击造成的后果通常可以直接回溯到某次行动,而柔性手段带来的影响可能常常会通过其他方式体现出来;从行动的发源地和目标地而言,武力攻击一般会跨越目标国的国界,无论是实质上的还是虚拟的,一般认为,经济制裁等柔性手段不具侵略性,而使用武力通常是侵略性的;从后果的可量化性而言,要统计武装攻击的可能性较大,可以通过伤亡人数和财物损失进行量化统计,而非武力手段常常很难用具体数字来衡量一次特定行动所造成的损失;从行动的合法性来看,《联合国宪章》规定,只有当武力使用是出于自卫时,国际社会才认可其合法性,也就是说,为了防御使用暴力或网络入侵行为时,被攻击方可以使用类似于武力的反击行为;从行动后果与行为体的责任性而言,武力攻击一般可追溯至某个国家行为体,责任更易归结于国家。
2 网络攻击的特点
不同于传统的武力使用,网络攻击具有鲜明的特点。
2.1 隐蔽性
网络的无国界性使网络攻击极具隐蔽性。与传统战争不同的是,网络冲突中被攻击者在很多时候甚至无法确定入侵者的真实身份和行动目的,也很难采取手段进行报复性回击。很多网络攻击可能来自友邦国家或者中立国的某个服务器,无法追溯攻击源头。签订于1868年12月的《圣彼得堡宣言》规定,“考虑到文明的进步,应尽可能减轻战争的灾难;各国在战争中应尽力实现的唯一合法目标是削弱敌人的军事力量。”[2]因此,一旦这种网络攻击殃及普通平民,从道德的角度而言,就会出现相当大的风险。
2.2 便捷性
网络攻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便捷性,即无须任何实体空间的兵力部署,事先也不会显示任何征兆,可以在瞬间加快攻击节奏,随时提高攻击的幅度与强度,达成攻击的突然性,令人防不胜防。一般而言,网络技术无论怎样发展,防御技术总是无法超越网络攻击技术,这种网络防御技术的滞后性使得网络漏洞无处遁形,网络攻击也就具备了技术上的便捷性和突然性。
另一方面,网络攻击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得益于网络的开放性和无国界性的特点,网络信息相较于传统兵力和火力而言机动性更胜一筹,其零距离和光速度的便捷性极具诱惑力。
2.3 不对称性
网络攻击的不对称性显而易见。从技术的角度而言,一个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的超级黑客就能对传统军事强国的网络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可以说,信息化程度越高的国家越有可能在先进的网络进攻技术下表现得不堪一击。从经济投入的角度看,网络攻击的不对称性更突出,攻击发动者无须耗费巨资生产航母或隐形战斗机等先进的武器,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技术,贫困国家或少数几个恐怖分子就能对超级大国发动进攻。
3 网络攻击的困境
《联合国宪章》及其他的一些国际法在限制国家发动战争和威胁使用武力的同时,也明确了合法使用武力的例外情况,“战争只有作为对不合法行为的反应,也就是说,只有作为国际法所规定的一定的国家行为的反应,才是被允许的。”[3]当一个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遭到威胁时,它能否对其敌国的网络系统实施攻击?当第三国的计算机被敌国远程操控用于攻击某国时,该国家能破坏第三国的网络系统吗?在网络空间中,法律和道德相互交织,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贝斯特所说,战争法始于伦理道德并始终与之相伴。
鉴于网络攻击的匿名性和便捷性,网络攻击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迄今为止,大多数武装冲突法都是针对实质性武器的使用,但又通常并不局限于某个领域。在这种前提下,假如技术手段能提供充足的信息,证明某次网络攻击造成的具体损害,或者查明某次攻击的实施者,就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来界定网络世界里发生的武力使用和武装攻击。长期以来,人们对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它们与常规武器所带来的后果在程度上的区别。同样,如果网络攻击仅仅也只是其影响程度的区别,那么其道德标准完全可以用现有的法律法规来衡量。按照交战正义法,关于网络攻击的合法性等问题并不是指是否看起来像使用了武力,而是指攻击是否符合一般认可的原则。
4 网络攻击应遵循的标准
那么,网络攻击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标准呢?先来看一下传统战争的标准:一是必须区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即只有一个国家的常规军队人员可以使用武力。二是军事必要性,也就是被攻击目标必须直接参与战争或者产生军事利益。三是相称性,即袭击一个合法的军事目标时,对非战斗人员和平民财产的间接损伤应该与可能获得的军事利益相称。四是不能滥用武器,应该避免使用不能准确定位目标的武器。五是不能造成过分伤害,即不应使用会造成灾难性以及无法治疗的伤害的武器。六是不能滥用相互信任的“欺诈行为”,即不应利用受保护的标志使军事目标免受袭击,也不应诈降或发布伪造的报告停火。七是中立性原则,即中立国家不帮助交战任何一方的国家。
前三条原则主要说明战争的实施者应该是军队,攻击的目标必须是军用的而非民用的对象。应用到网络攻击中,则指应尽力避免对通信、交通和金融系统等民用基础设施造成破坏,不能对非战斗人员和平民财产造成不必要的间接损害。
网络空间的欺诈行为颇为常见,如,在一个有红十字标识的伪造网站植入特洛伊木马,战争法不允许这种行为。中立原则保护那些中立国免受攻击,假设敌人的网络攻击信息包通过一个中立国的远程通信网传输,只要是不偏不倚地向双方提供这种服务,而且中立国仅仅只是传输信息包,并不关注其内容,那就不可以攻击该国的网络来阻止敌人的攻击。
此外,在技术层面也可采取一些措施以适应网络攻击的标准。
一是网络攻击实施者进行数字签名。如发起网络攻击时必须有明确的不可否认的签名,以确认谁该承担责任以及打算攻击什么目标。国际社会应达成国际协议和网络协议,使其在技术上具可操作性。
二是网络攻击确保具有修复力。攻击发起者应备份原始数据,并在网络攻击手段上进行必要的约束。例如,使用一种只有攻击者知道的密码对关键数据或程序进行加密,只要解密就可修复损害。常规战争中,进攻一方有义务在成功打击对手后帮助当地战后重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地区稳定,网络冲突中也应如此。
科技的发展常常催生法律和道德的思考,网络发展也不例外。世界各国应通过良好的互动合作来推动构建网络空间的行为准则。科技发达强国更应合法合理地利用先进的技术优势,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而非仅仅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对网络武器的使用,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对其进行规范,只有在设计和使用网络武器时明确道德伦理标准,我们才能让普通民众不会深受其害。
参考文献
[1]SCHMITT MN.Computer network attack and theuse of force in international law:thoughts on a normativeframework[J].Columbia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Law,1999(37):885-937.
[2]王铁崖.战争法文献集[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网络围观:网络时代的社会参与 篇9
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之后, 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行为习惯与生活状态等都无一例外地体现出网络时代的固有特征。原先只是在现实社会中发生和出现的事件和场景, 被“移植”到网络空间得以复制和再现, 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之间的传导互动, 两者之间的“边界”发生了模糊和重叠。在网络空间, 网民通过各种形式就某一事件, 无论是个体性的还是社会性的事件, 进行关注、传播、评论, 迅速形成网络空间的公共话题和舆论焦点, 这种网络舆论不断发酵、强化和蔓延, 有的甚至会溢出至现实社会, 进而转化为具体的公共事件, 对社会公众的评判和该事件演变的最终结局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此种现象被网民称为“网络围观”。
网络围观的出现, 就其本质而言, 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 网民对公民权利的感知、尊重和运用, 是借助于网络空间这一前所未有的公共平台进行的社会参与的一种尝试和实现。广大网民“网络围观”的初衷是出于公民的社会责任, 在捍卫公共价值的基础上, 试图通过舆论监督和人文关怀, 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现实社会不同, 网民并不需要依赖过多的个人或社会资源, 只需借助手机或电脑登陆微博、微信、社交网站或论坛, 用移动鼠标的手指替代辨识事物的眼光, 通过浏览、转帖, 或者评论来实现对各类事件的围观, 从而实现其参与社会的目的。因此, 与现实社会中的围观行为相比, 网络围观的基本特征、生成机制, 及其对社会运行的正负作用都具有网络空间的固有印记, 值得学界的密切关注和研究。
二、网络围观的一般含义
自网络围观现象被社会各方关注以来, 学者们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和知识结构, 对网络围观进行了界定和阐释, 但至今并无一个公认的定义。笔者认为, 网论围观是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存在于网络空间的一种特有的社会舆论活动, 是众多网民运用论坛、微博、博客、贴吧等网络平台, 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来理解和评判某一事件, 进而影响该事件发展的一种虚拟化群体性行为。这种存在于网络空间的围观行为与现实社会具有密切的关联, 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人物、事件或话题进行大量点击、跟帖和评论从而制造社会舆论、促发社会行动的过程。”“实质上是网民利用互联网平台对社会事件进行集中评议以行使对公共事件的发言权和监督权的政治参与过程”, 尽管这种参与可能并不成熟和理性。
网络围观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一是沉默的旁观者, 即纯粹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关注、浏览网络空间所发生的事件。这种网络旁观者即使拥有自己的观点, 也不会公开表达。因此, 这种网络围观他人难以觉察, 对网络事件的发展也不具有实际的影响力。目前, 学界对网络围观的分析研究通常将其排除在外。二是且观且语, 即不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关注、浏览网络空间所发生的事件, 而且还就事件发表自己的判断、观点和主张, 或者对其他网络旁观者的判断、观点和主张表示赞同和支持, 或者对持相反判断、观点和主张的其他网络旁观者展开辩论。但是, 这些言论和争论仍然局限于事件本身, 只是对事件本身作出是非判断。三是既观又语且行, 即不仅在就事件本身发表自己的判断、观点和主张, 或者与其他围观者展开争辩和互动, 而且还进行网络追踪, 挖掘、披露事件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侵犯了事件当事人的人格和隐私权。这类围观行为往往具有主观、偏激、冲动的特征, 对事件的后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被人们称为“网络暴力”。
三、网络围观的基本特征
(一) 围观主体的自主性和情绪化。网络空间的匿名性赋予网民一种虚拟的被自我扩大的自由度, 使其能够自由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网民对某一事件或人物进行网络围观, 并无他人的逼迫和利益的驱使, 即使与该事件或人物存在着一定的利害关系, 也仅仅只是间接的, 甚至只是一种纯粹的理论上的假设。网民之所以围观某一事件, 往往是因为该事件唤醒了郁积在网民身上的某种情感, 并基于自身的经验认识进行评判。在整个过程中, 围观行为都是一种自主选择的结果, 这种自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网民对该事件的当事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命运的关注。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赋予了网民自由表达的平台, 使其真实的情感和心态得以宣泄、展露和放大, 并期望通过留言、转发、评论等围观方式获得他人的呼应和赞同。正是基于个人的人生体验和认知局限, 网络围观经常呈现为绝对的爱或绝对的恶, 非白即黑, 各执一端, 理性、客观的言论往往无人关注、附和, 极端化、情绪化的言论却往往赢得他人的喝彩、赞赏。网络围观主体的情绪化,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民众尤其是草根阶层的要求、主张未得到充分关注和满足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压抑, 是其在虚拟空间赢取的一种精神满足。
(二) 围观对象的符号化和戏剧性。网络空间特有的隐匿性和开放性特点, 给予网民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的可能。网民根据个人的喜好参与网络围观, 基于其在现实社会中早已形成的利益倾向、价值判断和思维逻辑, 来选择、关注和评判围观对象, 潜意识中已赋予围观对象一个特定的“符号”, 并对其进行简单化、抽象化、类比化的逻辑推理, 从而将围观对象符号化, 并赋予其特定的社会属性。“网络围观中, 围观对象往往难逃被符号化的命运。”事实上, 被符号化的围观对象更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和响应。在网民的不断交流互动中, 该符号被进一步强化, 使得网民心中的形象远远脱离了事实本来的面目。网络围观通常源于一个离奇或轰动性事件, 该事件往往发端于现实世界, 却在网络空间被形象化地呈现出来。与传统媒体不同, 在网络空间, 网民在同一个平台, 除了文字、图像等以外, 还可以同时借助于音频、视频等手段, 来再现、描述和评判围观对象, 并不断地挖掘、更新事件的“幕后故事”, 事件发展的进程和围观对象的命运越是离奇曲折, 越是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一般来说, 网民往往只是关注事件表象的戏剧性 (反常性、突然性、剧烈性) , 而忽略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及其发生、发展的逻辑。
(三) 围观方式的互动性和开放性。网民参与网络围观, 除了寻求事件的真相, 促成事件的解决以外, 也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事实上, 许多网民参与网络围观的目的并非那么明确, 往往是目标模糊甚至是缺失的。他们参与网络围观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呼应和赞同, 从而获得一种虚拟的群体归属感。因此, 在网络围观中, 网民十分在意与其它网民的互动, 并期望在互动中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赏。网络围观的形成和演化, 都基于网民之间的互动, 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 又给予这种互动无限的选择和可能。网络空间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网络空间的生命和精髓。在网络围观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围观行为的加入, 以及围观对象和围观方式的选择都是开放式的。或者说, 围观方式的开放性不仅是指网络空间的接入是开放的, 任何人都可以在开放式网络平台注册登陆, 只要其言论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违反社会公德和社会价值, 都可以发表或转帖、评论等。在这样一种开放性的空间, 围观事件的发生、演变、结局都具有不可预测性, 因此, 每一个围观参与者都应当充分意识并尽量规避可能由此引发的社会风险。
四、网络围观的产生机制与社会意义
除极少数别有用心者以外, 网络围观的动机大多“建立于捍卫公共价值的共同底线之上, 是出于广大网民对自己公民权利的尊重和对所处社会肌体健康发展强烈愿望的善意表达”, 是公众实现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从其本质而言, 网络空间中的人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的人, 既使其具有匿名、隐蔽、虚拟的特征, 但是他在网络空间中的观点、主张、情绪、心态, 反映出他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人感知和利益诉求, 并且这种表达的方式可能更加直接、简明和个性化。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经济增长越快, 社会分工越发达, 利益群体越分化, 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分配越发难以平衡协调, 导致不同阶层出现不同的诉求和主张, 而网络平台恰恰给予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尤其是底层民众相对于传统媒体更加宽松和自由的表达空间, 当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比如劳资问题、青年就业、行政腐败、司法不公、贫富差距、社会安全、行业垄断、诚信缺失等投射于网络空间时, 往往迅即成为网民网络围观的对象。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围攻实现其社会参与的目的, 他们关注网络事件的演变和围观对象的命运, 事实上是关注自身的命运。在广大的网络围观者中, 存在着大量的纯粹出于娱乐、起哄的网民, 但是, 也不乏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性批判精神的网民。国内学者将网络围观的发生机制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动力机制:情绪感染下的群体利益表达。认为情绪感染的前提是共同的意义和相互认同, 共同的利益诉求是群体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目标指向。二是内容机制:“凝视”权力和“合法性”审判。认为网民通过网络平台的开放优势展开了对权力的“凝视”, 对权力进行“合法性”评判。三是实现机制:话语的“优势反应强化”和形成决策压力。认为舆论领袖的强势舆论产生的压力会转变成决策压力, 改变被围观者的态度和行为, 影响其决策行为。
正是从承认网络围观源于公众对现实社会热点事件和热点问题的关注, 是公众实现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这一逻辑起点出发, 可以发现网络围观具有两大社会意义:一是在公民意识方面。公民意识建构于“公民资格”所赋予的权利与义务基础之上, 反映的是公民在与国家、社会的网络关系下就个体公民地位以及由这种地位所决定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准则的认知。公民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唤醒自身的公民意识, 同时, 也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来逐步地培养、学习和提高自身社会参与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法制体系不尽完美, 社会参与渠道不够通顺的背景下, 网络空间的匿名、平等、互动的特性, 拓宽了民众社会参与的途径和手段, 提升了公众社会参与的能力和热情。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围观, 从事件的发端、发展到最终解决的整个过程中, 了解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提高了社会参与的能力, 知晓了社会参与的方式和途径, 尤其重要的是, 获得了社会参与的自信。二是在舆论监督方面。舆论监督是公众社会参与的重要内容, 也是体现公民权力的重要途径。从理论上来讲, 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 公众享有充分的舆论监督权, 但是, 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 公众在应用这一权力时, 还面临着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和门槛, 并且缺乏有效便捷的渠道和途径。而网络空间的隐匿性特征有助于消除网民对权威的畏惧感, 通过网络围观, 以平视的眼光来关注政府的施政得失, 监督官员的廉洁自律, 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促进各级政府和官员改进作风, 建立和完善公正、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同时, 网络空间的互动性有助于网民开诚布公地各述己见, 在虚拟性开放式舆论空间, 对围观事件和围观对象, 展开探讨、辩论, 鞭策社会中的丑陋现象, 净化社会风气, 推动社会进步。
五、结语
从理想化的角度来看, 在网络空间秉持“ID之间一律平等”原则的背景下, 假如每个网民在网络空间里都有足够的社会负责和法制意识, 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有利条件, 公正、理性地关注、讨论社会问题, 引导网络事件往正确解决的方向发展, 那么网络围观就可能成为公众社会参与的有效工具。但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参与网络围观的网民构成极其复杂, 关注焦点和利益诉求不尽相同, 部分网民还可能言语偏激, 甚至捏造事实, 误导公众, 导致网络围观失度、失序、失控, 网络围观演化成“网络暴力”, 这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疏解和规制。
摘要:作为网络时代公众实现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 网络围观与现实空间中的大众围观不同, 其具有明显的网络空间属性, 即围观主体的自主性和情绪化、围观对象的符号化和戏剧性以及围观方式的互动性、开放性, 网络围观的发生仍然源自于现实中的社会矛盾和个人境遇, 并反作用于现实社会, 是公众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网络围观,基本特征,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静恩英.网络围观的界定及特征分析[J].新闻爱好者, 2011, 8 (下)
[2]刘文杰.政府在网络围观中的信息义务[J].现代传播, 2012, 10 (195)
[3]张淑华.试论网络围观的舆论监督功能及其发生机制[J].现代传播, 2012, 9 (194)
[4]李艳.网络围观与公民意识培育——基于“审议民主”的视角[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2, 3
[5]李艳.如何规避网络围观负面效应——基于政府公信力视角[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2, 3 (75)
[6]文宏.从自发到工具——当前网络围观现象的行为逻辑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 2013, 3 (10)
[7]任样.网络围观的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 (上)
[8]陶鹏.网络围观现象的行为逻辑与现实隐喻[J].理论与改革, 2013, 6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舆情引导 篇10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大数据,舆情引导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 通过手机上网已经成为网民的主要上网方式。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 它的出现不同于传统的媒体, 不仅丰富了互联网信息内容, 也对传统传播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通过自身独特理念、价值、方式及渠道的构建, 移动互联网传播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促进作用。
1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新特点
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 截至到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有6.49亿, 2014年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智能手机, 使用率为64.1%。其中, 截至到2014年12月,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 有43.8%的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 非常喜欢的占6.7%, 比较喜欢的占37.1%。
1.1 终端平台移动化
用户上网从电脑向平板、手机转移, 尤其是4G时代的到来, 移动设备的上网速度和观看清晰度明显增强, 手机用户的数量处于明显迅速增长, 移动互联网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之前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是终端移动化, 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入互联网, 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发现的新闻或者关心的话题事件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进行发布或者评论, 从而移动互联网时代跨越了官方媒体的审查, 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 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传播的跨时空。
移动互联网在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的设置环节中以微信、客户端等APP为代表成为新的信源。基于“去中心化”的基本属性, 互联网成为新的公民表达各自意见的领域, 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 从而形成了网络舆情的重要渠道。
1.2 舆情传播强关系化
互联网时代传播呈网状, 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多是陌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系。然而在移动互联网中, 网络社交多是基于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 我们把它称之为传播的强关系, 如微信、腾讯QQ好友, 一般移动社交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同学、同事或者亲人, 这种基于熟人信息的传播模式降低了传播过程中的信任成本, 使得移动互联网比之前的受众之间有更强的关联程度, 传播效果也会相对之前有更强更为迅速的影响力。
以微信为例, 微信好友的添加主要以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为主, 朋友圈中“雷达加好友”“面对面群聊”也是半熟人的关系, 基于双方同意的熟人间传播容易形成较高的信任度, 转发率、可信度以及到达率都明显增强。
随着手机制造成本的下降, 价格的降低, 智能手机开始普及, 3G和4G网络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上网, 手机用户的年龄跨度增大, 其中低收入低学历的群体也可以使用手机上网来获取信息。移动终端的传播在社会舆论形成流变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与传统互联网舆论传播共同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媒体生态和舆论环境。“一对一”“多对多”的精准传播很容易形成病毒式传播, 实现深层次的舆情渗透。
1.3 传播形式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视听化语言更好地增强用户的体验, 信息内容与用户的互动性增强, 出现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短片等形式共存的网络舆论场。人人都是传播者, 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由此产生, 其重要表现为信息来源多样化、分析视角多角度化、文本信息零散性及信息要素缺失性。
信息传播的碎片同时还带来了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 及网络意见的异质与分裂。在移动互联网中, 有相同情绪的受众很容易形成聚集, 这种情绪互相感染, 形成同样的舆论。同时“网络水军”的出现和推动, 某种程度上也会混淆公共舆论和网络舆论的视听。另一角度来看, 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对受众来说, 反而不利于受众对信息的判断和客观认识。
2 网络舆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舆论环境的特性, 网络舆论日益凸显出其“双刃剑”的作用。该现象为舆情工作的引导提出的巨大挑战。
2.1 政府部门组织对网络舆情的控制被减弱
网络舆情的控制是当今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群众行使各项重要权利的阵地与途径, 网络为群众的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诉求表达、沟通交流、建言献策的途径与方式。
但是, 进入自媒体时代, 媒体格局发生变化, 人人都是传播者, 政府主导舆论的场面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强化这一点。网民可以第一时间用手机发布图片、视频发布信息。政府部门在移动舆论场中处于劣势, 特别是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 个别政府部门缺乏处理经验及相关技巧, 从而丧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应对不及时导致失去舆论的引导地位而处于被动局面。
2.2 线上线下联动增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通信工作使用的便捷, 促进了具有相同或相似看法受众的聚集, 同时也便于同类受众的相互影响, 从而形成较为集中的舆论表达。
移动终端的位置服务大大提升了人们对现实活动的组织能力。通过“查找附近人”可以与一定距离的用户连接沟通。当微信内容真假难辨信息安全性降低的时候, 微信舆情就会在民众恐慌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监管部门在微信舆情形成扩散的短时间内认识不足应对迟缓风险评估不够, 就很有可能演变成为微信舆情危机, 并进而转化成为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
2.3 网络舆情内容的碎片化为舆情研判带来难题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微博、微信、博客等社交平台上表达诉求, 分享观点、意见, 由此产生的几百亿甚至几千亿条的超大数据量构成了大数据的重要部分。这些数据在拓展人们视野、激增信息量的同时, 也带来了大量令人真假难辨的虚假信息, 从而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并导致网络谣言产生。
作为发表意见的渠道, 网络舆情常常为负面的, 如情绪型言论、诚信危机、语言暴力和媚俗化。自媒体作为“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 体现出网上数据无限性和网民关注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它的即时交互性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 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自行甄别、吸收、评价、传播。同时, 个性化的观点更易找到认同的关注者, 不断被强化, 导致舆论偏激情绪的加剧。
在自媒体社交平台上, 每一个用户都既可以是信息发布者, 又同时接受其他用户发布的信息。他们的信息相互交错, 衍生出新的结论, 使得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碎片化的信息在转发的过程中被标题党断章取义, 从而影响网络舆情的研判
3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效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
政府应将移动互联网看作汇聚民意、推动政府工作的重要资源, 正确客观的应对移动互联网舆情带来的挑战, 充分发挥交流互动、提升自身的舆论研判能力, 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3.1 提升政府舆情的分析和研判能力
舆情分析能力和研判能力是引导网络舆情的前提。政府要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的研究方法。
舆情分析和研判是整个舆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在继承传统数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碎片化的信息为网络舆情资料的收集带来更多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 建立起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的立体化的舆情监测系统。政府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数据分析机构为网络舆情进行分析, 比如最近几年出现的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新华网舆情在线等信息研究机构。
由于网络舆情的处置往往涉及多个部门, 因此实现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体系, 有效应对舆情, 首先应该提升政府人员的新媒体素质, 将媒介素养尤其是移动媒体素养纳入到人才建设中。最基本的是能够会用、爱用、善用各类新媒体。
3.2 强化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
议程设置是引导舆论的重要环节。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之间存在信息的关联。通过议程设置, 政府的工作和政策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 政府和媒体联合引导舆论实现合力效应。
使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舆论引导, 需要重点打造开放和平民化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与民众直接沟通, 有利于建立两者之间的信任。
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中活动设置, 积极组织群众就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开展讨论、建议等活动, 同时通过合理奖惩机制的运用, 保持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 优化政民关系。
3.3 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
危机管理是政府树立良好形象, 积极进行舆论导向的重要内容。互联网, 特别是新媒体时代, 积极稳妥的突发事件预警与处理机制是掌握主动、正向引导舆论的关键。
网络媒体危机事件中, 病毒性传播的危机信息特点会导致短期内的强舆论漩涡, 并导致不可预知的结果。作为危机处理的主题, 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的进行网络舆论的议程设置工作, 及时准确掌握舆情的前提下预测舆情走势来适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
信息预警是通过搜集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进行检测, 使组织能够提前了解警示信号, 在危机事件采取预防措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网络舆论传播速度之快和后果之大不可预测, 当网络舆情出现不良或者不可控的情况是, 舆情研判及引导部门应该避免与其对抗的行为及措施, 而应该在危机中寻求合适的发力点进行形象修复, 以缓解舆情危机, 避免更大的不良影响。危机处理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舆情研判的结果进行网络舆情的议题设置, 通过该项危机信息发布机制的举措来逐步掌握网络舆论的引导权。与不良信息的病毒式速度传播的特点相同, 危机处理机构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信息如果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也会呈现出非常强的传播速度及效果。在此基础上, 相关部门仍然需要注重在构建通常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基础上, 危机相关机构、媒体及NGO等组织之间充分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4 结论
网络互联时代 篇11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网络舆情;网络社会治理
一般来说,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传统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1]具有信息量大、类型多样、时效性强等特点。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兴起,各类网络数据规模和种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我国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网络数据监测和管理更加困难,对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治理
网络舆情即网络上的社情民意[2],主要涵盖两点:一是通过互联网发布、传播的新闻事件、热点信息,二是公众表达的观点、态度、情绪和意见。大数据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普及,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实现前所未有的突破,各类新兴网络媒体存在门槛低、用户群庞大、信息量大、传播迅速、实时互动性强等特点,每个人都可以制造和传播新闻。
网络社会既包含网络信息、网络行为等直观因素,还涉及这些因素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等因素,网络舆情是网络社会中观点、矛盾、诉求的集中体现。在大数据时代,中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巨大、构成复杂的网络社会,其所涉及和影响的领域,不仅包括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同时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管理的内容。如果说网络舆情治理是对网络传播的社会舆论信息的监测和管控,那么网络社会治理就是通过对网络信息、网络行为的治理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充分合理地发挥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一)网络新闻新特点促使网络舆情监测难度进一步增加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约为5.55亿,较2014年底增加3572万,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为4.60亿,较2014年底增加了4420万。[3]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新闻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并呈现出新的特点,进一步加大了网络舆情监测难度。第一,传播平台众多,传播主体大众化。除门户网站外,BBS、QQ、MSN、微博、微信等用户群庞大的通信工具、社交网络也都在时刻传播新闻,公众只需要几个按键就能随时转发新闻资讯并加载评论。这使得新闻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第二,影像技术进步,传播内容多样化。随着影像设备和手机功能增强,公众可随手获取最新的新闻图片和影像,网络新闻传播形式已不仅局限于文字加简单配图,更多的是愈加高清的视频和图片,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更具有说服力,也更难被之后的信息所改变。第三,搜索引擎发展,信息获取主动化。搜索引擎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并与语言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通过语音、图片搜索信息更为便捷,公众从以往被动接受信息,转为更准确、更快速的搜索和评论各类信息。
(二)网络舆情分析与应对难度进一步增加
网络舆情检测和分析手段落后。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包括多种数据源、数据种类和格式,规模之大超出传统数据库采集、存储和分析能力,谷歌执行董事长艾瑞特·施密特曾说“现在全球每两天创造的数据规模等同于从人类文明至2003年间产生的数据量的总和”[4]。如何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增强舆情信息监测、分析能力,并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严峻挑战。
网络舆情应对方法不当。例如,在以往的网络舆情应对中,一些地方政府经常使用删帖、禁言等封堵信息的办法,但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不是传播到某个网站被动等待浏览,而是迅速传播到多个网络平台,甚至每个人的手机中,删除网站信息容易,但是删除成千上万人手机中的信息恐非易事。网络新闻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使得封堵信息越来越难,这对政府的应对速度、方法提出了挑战。
(三)网络舆情更为深入的涉及社会关系
参考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5)》[5],可将网络舆情划分为涉警涉法、环保、反腐、财经、教育、医疗、国际热点等方面。网络舆情已不仅限于信息的传播,而是越来越深入涉及社会关系,并显示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愿望。以近年来的“滴滴专车”事件为例,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开始限制和处罚滴滴专车的同时,各大社交网络充满了为其鸣不平的用户,同时很多网络媒体和行业专家也都肯定“专车”服务,认为有利于社会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6]。该事件本身不仅是网络新闻传播,也不仅是政府部门表态,更涉及多项行政管理法规及行政法律关系,涉及专车服务包含的民事合同关系,同时也存在市场主体创新经营如何适应政府市场监管的问题。而公众和专家积极通过网络平台加以评议,甚至不乏专业意见,也显示出其希望参与社会治理的愿望。
三、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治理理念,完善治理方法
政府应该保持更加开放、包容和积极的心态,使网络治理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调整,在调整中完善。应更充分地发挥互联网作为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倾听民意和舆论监督平台的作用。对于存在的问题,应该改变治理策略,要从封堵不同的声音向增强自己的声音转变,要从简单处理网络舆情信息向深入调整网络社会关系转变,从对违法传播行为的处罚向进一步解决深层次社会矛盾转变。从而跳出“怀疑政府—封堵信息—抨击政府—矛盾加剧”的恶性循环,逐步建立“舆情引导—行为管理—调整化解矛盾”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提升治理水平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于网络舆情监测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目前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检测主要停留在治安层面,应进一步建设迅速而有效的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主要作用:一是通过互联网了解社情民意,获取和分析最直接、最真实的公众诉求;二是随时了解和准确收集与政府各部门相关的舆情信息,并加以追踪;三是掌握突发事件和舆情信息的发生过程、最新变化及断未来走势,以便于政府选择最佳的干预时机和措施;四是有助于及时制止、处罚违法行为,防止违法舆情信息传播和失控;五是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从而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调整相关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
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可以在“云平台”存储、计算能力基础上,通过电子政务专网、终端存储和服务等设备共同构建,并通过专用程序为政府各级用户提供信息采集、处理分析、舆情管理等舆情监测功能服务。该系统可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在各市、县逐级设置,共建网络舆情数据中心,并依职权和级别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增强网络舆情监测的系统性和时效性。
(三)提高政府信息传播公信力,增加治理着力点
对于网络舆情治理来说,提高政府公信力已刻不容缓。某些政策的出台或者具体的行政处罚案件中,虽然政府可能有失当之处,但是由于公众的关注,再经互联网传播放大,各种谣言四起,就可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就必须建立及时、透明的信息公开渠道,在第一时间发布全面、准确、权威信息,向公众答疑解惑。目前大多数政府部门都已建立了政府网站和微博,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某些政府网站和微博建立之后,信息更新不及时、对公众的疑问没有反馈,逐渐失去了公众的信任。因此政府网站和微博,应及时发布更新与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信息,对公众的疑问要及时解答。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潜力巨大,各级政府应提高行政效率,将本地区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形成有效的信息网络,通过发布信息、积极互动,提高政府信息传播公信力。
(四)推进互联网法治体系建设,强化治理能力
法律是加强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治理的有力武器,在网络治理方面应坚决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互联网监管法规,但存在操作性不强、立法滞后、法律位阶不高、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再加上部分公众法律意识淡薄,治理效果十分有限。例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不仅立法位阶较低、条文简约,而且调整范围较小,主要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规定,对网络舆情治理、网络行为规范仍然缺乏专门法规加以调整。鉴于此,我国需加快相关行政立法进程,加强网络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网络监管和执法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国杰.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6期.
[2]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政法舆情危机应对实务手册[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507/t20150723_52626.htm.
[4]孙培梁,林枫,昌志泷.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研究[J],载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3期.
[5]谢耘耕.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0月.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研究 篇1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研究
一、前言
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人们随时随地都能通过移动电子设备来了解世界风云变化, 并通过互联网来发表自身的看法与需求。随着我国网民活跃度的上升, 网络舆论会在事件发生之时快速形成, 从而以强大的舆论压力来获得关注, 以解决问题。然而, 网络舆论作为网民的思想武器, 在网络环境逐渐复杂的今天, 网络舆情真假难辨, 其所造成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这就给网络舆情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当前对网络舆情实行监管的必要性
当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 基于网络舆情所具备的传播速度快、多元且突发的特点, 各国政府都认识到了实现对网络舆情监管的重要性, 并也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 以应对当前网络舆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 净化并规范网络环境。网络媒介作为公众表达自身情感态度以及利益需求的平台, 通过社会热点事件的发生, 民众在表达自身看法的过程中, 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观等取向, 也表明了社会群体对各方面利益的诉求。因此,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能够使相关部分及时了解民众之所需, 从而提高了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但是, 当前网络环境复杂, 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区分, 加上侵权、造谣诽谤等伤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件频发。因此, 这就需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 以净化并规范当前的网络环境。
(2) 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 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由于网络舆情真假难辨, 很多虚假信息打着正义申冤等旗号获得公众的关注, 以满足自身利益的需求, 更有甚者只是出于娱乐的心态造谣生事, 这些煽动性极强的言论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国家的整体角度出发, 移动互联网的全球性特点会第一时间将这些负面新闻传播到世界各地, 从而给国家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这不仅有损于国家的形象, 甚至会造成恐慌等社会现象, 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团结。[1]
(3) 维护国家安全。当前, 由于西方的反华势力依旧此消彼长, 并持续对中国渗透着各种思想,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 很多社会舆论的背后都存在着西方反华势力的推动力量, 在其对中国较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中, 反华势力会加以大肆渲染与夸张, 从而误导国人的思想, 这不仅给政府带来了负面压力, 也危及到了国家的安全。而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 并不是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 而是各种言论自由的存在都是相对的, 要以不危害到他人、社会以及国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才能获得言论自由的空间, 否则必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与团结。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的对策
网络环境当前已成为社会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广泛, 致使监管的难度较大, 但是, 面对当前网络环境的复杂性, 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势在必行, 而其工作的重点在于要将管与疏相结合, 并以疏为主来开展网络舆情的监管工作。[2]
(1) 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情并加以充分利用。由于网络舆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力, 使当前监管部门“谈虎色变”, 以至于在监管工作上无法摆正心态。因此,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首要前提便是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论, 做到管与疏相结合,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舆情, 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网络舆情,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来接受网络舆情, 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 要善于利用网络舆情。移动网络媒介具备方便、快捷且互动性较强的特点, 基于此, 积极地利用网络舆情, 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情, 从而集中民意, 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做好。
(2) 要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的先机。党和政府要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先机, 以正确引导舆论方向。这就要求党和政府部门要积极地关注当前网络舆论的焦点, 针对民众所关心的问题, 以最及时的速度将有效信息公之于众, 在第一时间内占领网络舆论受众的视野与思想, 从而有效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 引导舆论指向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 要尽量避免官话形式的沟通方式, 在与网民进行互动的过程中, 要以诚恳的方式获得网民的支持与理解, 确保在出现网民关注焦点问题时, 能够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 进而发表具有说服力的言论, 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网民的思想, 使其明辨是非, 理智且客观地参与到互动中。[3]针对网络突发性的重大事件, 一定要准确且透明的公布事情的相关信息, 在澄清事实的基础上, 避免群众受到谣言的误导, 从而以事实真相制止谣言惑众, 占领网络舆论上的主动权, 全面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与方向。
(3) 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 加强对舆论的疏导。按照当前关于网络舆情监管的要求, 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 在党与群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 能够在加强与网民互动的基础上, 使网民可以畅通无阻且及时地将个人意愿反映出。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民意, 并能够针对问题做出迅速反应, 将矛盾及时扼杀在萌芽中, 以确保有效化解矛盾, 从而确保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稳定, 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四、总结
面对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的现状,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力度刻不容缓。这就要求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情并加以积极引导, 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先机, 并建立与网民沟通的平台, 强化对网络舆论的疏导力度, 除此之外, 要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 以净化网络环境,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宋英俊.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探析[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0, 11 (09) :50-52.
[2]田波.网络舆情监管现状调研[J].理论与当代, 2013, 3 (2)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