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板

2024-10-13

电子线路板(精选12篇)

电子线路板 篇1

《电子线路》是电子、机电和计算机等专业的基础课, 也是这些专业单招高考的必考科目。针对《电子线路》这门功课的独有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电子线路》的解题方法。

一、电位法

电位法在《电子线路》解题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求解二极管、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1.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如图1:问二极管处于什么状态?

很显然二极管正极电位高于负极电位, 所以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

2.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关于三极管的工作状态的判断经常出现在单招高考试卷中, 2004年江苏单招高考试卷中就有这一题型, 我们完全可以用电位法来求解。步骤为:

首先标出管子的类型NPN或PNP;其次根据各极电位判断发射结和集电结的偏置状态;最后根据偏置状态得出结论。

如图2电路, 显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二、电流法

在三极管电路中, 我们经常还会碰到求电路中三极管工作状态的题型,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如果用电流法来求解将很方便, 并且这种方法是通用方法。解题步骤为:

首先计算IB和IBS, 其次比较IB和IBS的大小, 如果IB≥IBS, 则电路处于饱和状态;如果0

如图3, 由于

IB= (12-0.7) /50=0.23mA

IBS= (12-0.3) /40=0.29mA

可见, 因为0

三、假设法

假设法也是《电子线路》中求解二极管、三极管和稳压管等工作状态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这类题型我们首先是假设结论成立, 然后顺着该假设的结论推导下去验证该假设是否成立。

如图4, 已知稳压管VZ稳压值为5V, Izmin=4mA, Izmax=5mA, 求V0?

本题关键是判断稳压管的工作状态, 对此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假设法。

假设稳压管处于稳压状态, 则Iz= (10-5) /1- (5-0) /5=4mA

由于Izmin

所以稳压管处于稳压状态, VZ=5V

假设确实成立。

这样我们就用假设法判断出了稳压管的状态, 则V0=-2×VZ/5=-2V

四、两点法

在《电子线路》学习中, 我们经常会碰到关于反馈类型判断的问题, 关于反馈的问题课本上用的是“短路法”, 但是该方法太繁, 学生也很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将该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简化, 总结出“两点法”。内容是:“一点出为压, 两点出为流;一点入为并, 两点入为串;压稳压, 流稳流;压出阻小, 流出阻大;并入阻小, 串入阻大。”其意思是如果反馈信号和输出信号相交于一点的, 则为电压反馈, 否则为电流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相交于一点的, 则为并联反馈, 否则为串联反馈;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 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变小, 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变大;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变小,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变大。

五、极限法

所谓极限法就是从极限这种特殊情况去考虑问题, 最后再由特殊推至一般。

如图5功放电路, 问当电阻Rp增大和减小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我们用极限法来求解。假设电阻Rp减小到最小为0, 则会出现交越失真;如果电阻Rp增大到∞, 则可能导致三极管V1和V2上流过的基极电流太大而烧坏V1和V2。这样我们再由特殊到一般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当Rp减小时会出现交越失真, 当Rp增大时可能会烧坏功放管V1和V2。

六、微变等效法

在电压放大电路中, 我们都会遇到求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和电压放大倍数Av的问题。教材上没有给出系统的方法, 这样学生其实很难真正理解这些公式的由来, 同时如果电路稍微作一定的变化, 学生基本上很难自己能独立推导出变化Ri、Ro和Av的参数。在教学中将大学课本上的“微变等效法”引入到中学课堂教学当中, 虽然多花了约半个课时的时间, 但是学生很容易理解这种方法, 并且他们用这种方法对其他的电路也能作出正确的分析, 这样也使学生更加系统更加理性地理解了课本知识, 并且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

七、戴维南定理

戴维南定理在模拟电路解题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 在判断二极管、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中, 我们都可以用戴维南定理为解题服务, 而且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图6, 求理想二极管的电流。显然

E0= (12+6) ×5/6-6=9V

R0=5/6=0.83kΩ

所以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电流

I=9/ (0.83+5) =1.54mA

以上7种方法是在从事《电子线路》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解题方法的总结。在实际运用中远远不止这7种方法, 而且每个题型也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教育学生善于总结及时归类, 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大有裨益。

电子线路板 篇2

一、单项选择题

1、PN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A)。

A.变窄

B.不变

C.变宽

D.不确定

2、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C)。

A.温度

B.掺杂工艺的类型

C.杂质浓度

D.晶体中的缺陷

3、在掺杂半导体中,少子的浓度受(A)的影响很大。

A.温度

B.掺杂工艺

C.杂质浓度

D.晶体缺陷

4、N型半导体(C)。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呈中性

D.不确定

5、半导体二极管的重要特性之一是(B)。

A.温度稳定性

B.单向导电性

C.放大作用

D.滤波特性

6、实际二极管与理想二极管的区别之一是反向特性中存在(B)。

A.死区电压

B.击穿电压

C.门槛电压

D.正向电流

7、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C)。

A.基本不变

B.明显减小

C.明显增加

D.不确定变化

8、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反向部分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将(D)。

A.右移

B.左移

C.上移

D.下移

9、关于BJT的结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C)。

A.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很低

B.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远大于集电区掺杂浓度

C.基区的掺杂浓度远大于集电区掺杂浓度

D.集电区面积大于发射区面积

10、某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三极管工作在(C)。

A.饱和状态

B.截止状态

C.放大状态

D.击穿状态

11、小信号模型分析法不适合用来求解(A)。

A.静态工作点

B.电压增益

C.输入电阻

D.输出电阻

12、利用微变等效电路可以计算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B)。

A.直流参数

C.静态工作点

B.交流参数

D.交流和直流参数

13、某单管放大器的输入信号波形为,而输出信号的波形为,则该放大器出现了(C)失真。

A.交越

B.截止

C.饱和

D.阻塞性

14、交流信号从b、c极之间输入,从e、c极之间输出,c极为公共端的放大电路是(D)。

A.共基极放大器

B.共模放大器

C.共射极放大器

D.共集电极放大器

15、以下不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是(D)。

A.射极输出器

B.电压跟随器

C.电流放大器

D.电压放大器

16、共发射极电路中采用恒流源作有源负载是利用其(B)的特点以获得较高增益。

A.直流电阻大、交流电阻小

C.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都小

B.直流电阻小、交流电阻大

D.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都大

17、引起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诸因素中,(D)的影响最大。

A.电源电压的波动

C.元件参数的分散性

B.元件的老化

D.环境温度变化

18、在单级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中,对它们的特性做一个相互比较,描述正确是(B)。

A.共射电路的Av最大、Ri最小、Ro最小

C.共基电路的Av最小、Ri最小、Ro最大

B.共集电路的Av最小、Ri最大、Ro最小

D.共射电路的Av最小、Ri最大、Ro最大

19、以下关于JFET说法错误的是(A)。

A.JFET是电流控制电压器件,受控制

B.JFET栅极、沟道之间的PN结是反向偏置的,因此,其,输入电阻的阻值很高

C.预夹断前,与呈近似线性关系;预夹断后,趋于饱和

D.P沟道JFET工作时,其电源极性与N沟道JFET的电源极性相反

20、场效应管起放大作用时应工作在其漏极特性的(B)。

A.非饱和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击穿区

21、反映场效应管放大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是(D)。

A.输入电阻

B.输出电阻

C.击穿电压

D.跨导

22、以下关于共源放大电路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B)。

A.电压增益低

C.输入电阻小

B.输入输出电压反相

D.输出电阻低

23、以下关于共漏放大电路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

A.电压增益小于1但接近1

C.输入电阻低

B.输入输出电压反相

D.输出电阻主要由Rd决定

24、以下关于共栅极放大电路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C)。

A.电压增益小于1但接近1

C.输入电阻小

B.输入输出电压反相

D.输出电阻低

25、电流源电路的特点是直流电阻(B)。

A.大

B.小

C.恒定

D.不定

26、在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中,常采用差分放大电路作为输入级,其主要目的是(A)。

A.抑制零点漂移

C.提高带负载能力

B.增加电压放大倍数

D.增加电流放大倍数

27、以下关于实际集成运放的静态指标说法错误的是(D)。

A.输入失调电压是指输入电压为零时,为使输出电压也为零,在输入端加的补偿电压

B.输入失调电流指当输入电压为零时流入放大器两输入端的静态基极电流之差

C.输入偏置电流是指集成运放两输入端静态电流的平均值

D.输入失调电压温漂可以用外接调零装置的办法来补偿

28、共模输入信号是指一对输入信号(B)。

A.大小相等,相位不等

C.大小不等,相位相等

B.大小相等,相位相等

D.大小相位都不等

29、差分放大器由双端输入变为单端输入,差模电压增益(C)。

A.增加一倍

C.不变

B.为双端输入时的1/2

D.不确定

30、差分放大电路中,若vi1=300mV,vi2=200mV,则分解后(B)。

A.vic=500mV,vid=100mV

C.vic=500mV,vid=50mV

B.vic=250mV,vid=100mV

D.vic=250mV,vid=50mV3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C)。

A.可获得很大的放大倍数

C.集成工艺难于制造大容量电容

B.可使温漂小

D.放大交流信号

32、共模抑制比KCMR越大,表明电路(C)。

A.放大倍数越稳定

C.抑制温漂的能力越强

B.交流放大倍数越大

D.输入信号中的差模成份越大

33、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B)。

A.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C.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B.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D.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34、以下关于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

A.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Af增加

B.放大电路增益的稳定性提高

C.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得到了扩展

D.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所有性能的影响程度均与反馈深度(1+AF)有关

35、为使负反馈的效果更好,当信号源内阻较小时,宜采用(A)。

A.串联负反馈

B.并联负反馈

C.电压负反馈

D.电流负反馈

36、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方法说法错误的是(D)。

A.常用方法是“输出短路法”

B.设RL=0(或vo=0),若反馈信号不存在了,则是电压反馈

C.设RL=0(或vo=0),若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是电流反馈

D.电流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

37、反馈放大电路的含义是(C)。

A.输出与输入之间有信号通路

B.除放大电路以外还有信号通路

C.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

D.电路中存在使输入信号削弱的反向传输通路

38、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D)。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39、关于电压跟随器说法错误的是(A)。

A.输入电阻Ri→0

C.输出电阻Ro→0

B.电压增益等于1

D.在电路中常作为阻抗变换器或缓冲器

40、运算放大器中“虚地”的概念只存在于(A)。

A.反相比例放大器中

C.差动放大器中

B.同相比例放大器中

D.比较器中

4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由虚断,B.由虚短,反相输入端的电位接近于地电位,即虚地

C.闭环电压增益

D.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反

42、把正弦波变成方波,可通过(D)实现。

A.加法器

B.正弦波振荡器

C.有源滤波器

D.零压比较器

43、若输入电压保持不变,但不等于零,则(D)电路的输出电压等于零。

A.加法

B.减法

C.积分

D.微分

44、在输入信号从极小到极大的一次变化过程中,迟滞比较器的输出会发生(B)次翻转。

A.0

B.1

C.2

D.345、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调整管工作在(A)状态。

A.线性放大

B.饱和

C.截止

D.击穿

46、当稳压管在正常稳压工作时,其两端施加的外部电压的特点为(C)。

A.反向偏置但不击穿

C.反向偏置且被击穿

B.正向偏置但不击穿

D.正向偏置且被击穿

47、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在输出电压幅值等于(A)时,管子的功耗最小。

A.0

C.0.64倍的电源电压

B.电源电压

D.2倍的电源电压

48、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在理想情况下可达到(B)。

A.60%

B.78.5%

C.89.5%

D.99%

49、已知一个放大器上限截止频率是,下限截止频率是,则放大器的工作带宽是(C)。

A.

C.—

B.

D.

50、当我们想要放大频率为10kHz以上的信号时,应采用(B)滤波器。

A.低通

B.高通

C.带阻

D.带通

答案:1-10

ACACB

BCDCC

11-20

ABCDD

BDBAB

21-30

DBACB

ADBCB

31-40

CCBAA

DCDAA

41-50

CDDBA

CABCB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划√,错误划×。

1、未加外部电压时,PN结中电流从P区流向N区。(×)

2、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值愈小,管子的单向导电性愈好。(√)

3、集电结处于正偏的BJT,它一定工作在饱和区。(×)

4、射极跟随器的放大倍数为1,因此在电路中不起任何作用。(×)

5、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

6、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为虚地点。(√)

7、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几乎等于零。(√)

8、对于结型场效应管,要求栅源极间加反向偏置电压。(√)

9、场效应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

10、零偏压电路适用于所有的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11、放大电路采用复合管是为了增大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

12、镜像电流源电路中两只晶体管的特性应完全相同。(√)

13、甲类放大电路的效率最高可以达到78.5%。(×)

14、乙类功放电路在输出功率最大时,功率管消耗的功率最大。(×)

15、差分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16、正反馈多用于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17、只要电路引入了正反馈,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18、负反馈越深,电路的性能越稳定。(×)

19、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20、整流的主要目的是将正弦波变成方波。(×)

答案:1-10

×√×××

√√√××

11-20

√√××√

×××××

三、填空题

1、杂质半导体的特点是两种载流子浓度,其导电性受温度的影响

。(不等;小)

2、参与BJT三极管导电的载流子不但有,还有

。(多子;少子)

3、少子是由

产生的。(本征激发)

4、由PN结构成的半导体二极管具有的主要特性是

性。(单向导电)

5、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采用

通路,这时应将电路中的电容器,将直流电源

。(直流;开路;保留)

6、半导体三极管按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

NPN

型和

PNP

型。

7、二极管两端加正向电压时

正偏,加反向电压时

反偏。

8、BJT具有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

正偏,集电结

反偏。

9、BJT处于截止状态的条件是发射结

反偏,集电结

反偏。

10、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下列参数变化趋势为:电流放大系数β

增大,反向饱和电流ICBO

增大,IB不变时,发射结正向电压VBE

减小。

11、共射、共集和共基三种放大电路中,被称为射极输出器、电压跟随器的是

共集

放大电路。

12、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反的放大电路组态是

共发射极组态。

13、场效应管按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MOSFET

JFET。

14、共源极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相位关系为

反相。

15、直接耦合多级放大器存在零点漂移严重的问题。

16、电压并联负反馈能稳定

输出电压,并能使输入电阻

减小。

17、差动放大器具有抑制

共模

信号和放大

差模

信号的能力。

18、放大电路中为了提高输入电阻应引入

串联

负反馈;为了减小输出电阻应引入

电压

负反馈。

19、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类型分别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20、乙类推挽放大器的主要失真是

交越失真,要消除此失真,应改用

甲乙

类推挽放大器。

21、共模信号是指两个信号大小

相等,极性

相同。

22、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在比例运算放大时处于

线性

区;作为比较器工作时处于

非线性

区。

23、稳压管具有稳定

电压的作用,工作在反向击穿

状态。(电压;反向击穿)

24、甲类放大器导通角为

360°,乙类放大器导通角为

180°

。(360°;180°)

四、简答题

1、温度变化时,会引起BJT的哪些参数变化?如何变化?

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三极管有哪几种工作状态,其工作条件和特点是什么?

答:三极管有放大、截止、饱和三种工作状态。若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则工作在放大状态,该区有电流放大作用;若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反偏则工作在截止状态,该区集电极电流基本为零;若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偏,则工作在饱和状态,该区管压降很小。

3、集成运算放大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特点?

答:集成运算放大器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四个部分组成。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器来减小零点漂移及抑制共模信号;中间级采用有源负载复合管共射放大器来提高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级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来减小交越失真和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各级采用统一的偏置电路系统来提供稳定的偏置电流以提高其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

4、为什么负反馈能改善放大器的性能,它对放大器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负反馈放大器具有自动调节净输入信号,使输出趋于稳定的能力,所以能改善放大器的性能。它能(1)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2)减少非线性失真;(3)抑制反馈环内的噪声;(4)根据需要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5、稳压管稳压电路由哪些电路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答:稳压管稳压电路由限流电阻和稳压管组成。限流电阻起限流及调压的作用,稳压管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起电流调节作用,最后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6、什么电路能把交流电变为稳定的直流电,该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关键元件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答:直流稳压电路能把交流电变为稳定的直流电。该电路由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三部分组成。整流电路的关键元件是电源变压器和整流二极管,起变交流电为直流电的作用;滤波电路通常用大电容器构成,使脉动直流电变得平滑;稳压电路可由稳压管稳压电路或串联型稳压电路组成,可使在交流电压幅度波动或负载变动时,输出电压稳定。

五、分析题

1﹑二极管电路如下图。图中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E1=5V,E2=5V,若Vi=(V):

(1)Vi为何值时D1,D2导通;(2)对照Vi波形画出Vo波形。

解:(1)Vi5V,D1导通;Vi-5V,D2导通。

(2)Vo为双向限幅波形,波形图如下:

2、测得某放大电路中BJT的三个电极A、B、C的对地电位分别为VA

=-6V,VB

=

0V,VC

=-0.7V,试分析A、B、C中哪个是基极、发射极、集电极,并说明此BJT是NPN管还是PNP管?

解:{解题思路:由已知,该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则对于NPN型三极管有Vc>Vb>Ve;对于PNP型三极管有Ve>Vb>Vc。

由已知0V>-0.7V

>-6

V,故电极C(-0.7V)对应的是基极,与基极电位相差0.7V的为发射极,即电极B(0V)对应的是发射极,电极A(-6V)对应集电极。该BJT为PNP管。

结论:A、B、C分别为集电极、发射极、基极。该BJT为PNP管。

3、下图为反馈放大器电路。

(1)判断各反馈放大器的反馈类型;

(2)说明其对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解:(1)(a)为电压并联负反馈,(b)为电流串联负反馈;

(2)(a)稳定输出电压,减少输入电阻,(b)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入电阻。

4、设如图所示电路中的运放均是理想的,试写出各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

(a)

(b)

解:(a)

(b)

5﹑差动减法电路如图所示,求输出电压的表达式。当时,=?

解:

差动减法电路输出电压有

当时,6、加减运算电路如图所示。假设运放是理想的,求输出电压vo的表达式。

解:由叠加原理,输出电压可看做、和、分组单独作用的结果叠加。

当、单独作用时,电路变为反相加法器,如图(a)。

图(a)

此时,当、单独作用时,电路变为同相加法器,如图(b)。

图(b)

利用节点电压法:

7、电路如图所示,试求输出电压的表达式。

解:由图知,由已知,故:

8、运放电路如下图。请写出:

(1)Vo1与Vi和Vo4的关系式;

(2)Vo3与Vo的关系式;

(3)Vo4与Vo3的关系式;

(4)Vo1与Vo的关系式;

(5)推导输出电压Vo与输入电压Vi的关系式。

解:(1)Vo1=-Vi

3Vo4

(2)Vo3

=

Vo

(3)Vo4

=

-0.1

Vo3

(4)Vo1=

-0.1

(5)Vi–

0.3

Vo

0.1=

0

六、计算题

1、如图所示共射放大电路中,已知UCC=24V,RB1=33kΩ,RB2=10kΩ,RC=3.3kΩ,RE=1.5kΩ,且晶体管为硅管,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值UB和IE。

解:本题考查的是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求解。根据静态工作点定义有:

2、单管放大电路如图所示,UBE

=

0.7V,RC

=

4kW,IB

=

50mA,且测得UCE

=

10V,试求IC和晶体管的b。

解:

3、已知三级放大电路中,则电路将输入信号放大了多少倍?总的电压增益为多少dB?

解:将dB(分贝)转换为倍数。

设三级放大电路中各级放大倍数均为A,则转换为dB(分贝)即为。

令=20dB

则可求得A=10,即各级放大倍数均为10。

故三级放大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10×10×10=1000

转换为dB(分贝)即为

4、多级放大器如图所示,已知:。计算(、、)和(、、)。

解:

(求时,可忽略):

5、集成运放电路如图所示,图中VZ=9V。

(1)运放A引入什么反馈,其构成何种电路?

(2)求门限电压VT;

(3)画出电压传输特性Vo~Vi曲线。

解:(1)正反馈,构成反相输入双门限比较器。

(2)

门限电压VT=。

(3)电压传输特性如下:

6、差分放大器如图所示,已知三极管T1、T2的。试完成下列工作:

(1)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C、IB、VCE);

(2)计算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模电压增益Avd、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

(3)计算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共模电压增益Avc和共模抑制比KCMR。

解:(1)

(2)

(3)

7、运算电路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uo1、uo2与ui1、ui2之间的运算关系;(2)若R1=10kΩ,R2=40kΩ,R3

=

30kΩ,Rf1

=

60kΩ,Rf2

=

25kΩ,C

=

8μF,ui1

=

1.5V,ui2

=

0.5V,求输出电压uo1;(3)若实现uo1

=

ui2

ui1,电路中电阻元件的参数关系应如何设置?

解:(1)

(2)

(3)使R1=

R2=

R3=

Rf1

8、设运放是理想器件,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1)为满足振荡条件,试在图中用+、—标出运放A的同相端和反相端;

(2)为能起振,Rf

应大于何值?

(3)此电路的振荡频率fo=?

解:(1)运放A的输入端应为上“—”下“+”。

(2)为能起振,要求,即

浅谈《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篇3

[关键词]实践 教改 素质

《电子线路》是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既区别于专业课,又不同于数理化等理论基础课,该课程强调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更为接近实际。由于原理抽象,内容繁杂,再加上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初学这门课时会感到很不习惯,甚至认为难理解,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从而也妨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效果的提高。本人多年来在教学不断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不断改进,现将在本课程教学中的粗浅体会简述如下。

(一)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

现在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普遍差,心理负担重,就业压力大,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容易自暴自弃。考虑到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工作的需要,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应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成绩优劣的最终检验标准,应该是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否解决有关电子电路的具体问题。因此在组织教学时,理论要求应适当降低,要避繁就简,多讲宏观的东西,少涉及微观分析,要以定性为主,定量计算尽量少做。例如晶体二极管教学,一是做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演示实验。用三节干电池,一个3.8V灯泡,一个二极管和若干导线组成单向导电性实验电路。这个实验由学生做,增加演示实验的真实性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应以讲清二极管的特性、功能、参数、分类和注意事项为主。由于电子专业学生进校后从未学化学课,对于PN结的形成过程,学生很难弄懂、学会,要略讲,甚至不讲。三是做稳压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绘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测绘出不同型号的稳压管伏安特性曲线进行比较,再测绘出同型号不同稳压管的特性曲线进行比较。通过实验,能真正认识到就是同一种型号的二极管特性曲线也有一定差别。从而正确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理解硅二级管的门坎电压约为0.5V,导通时的压降约为0.7V。在分析计算时,不要盲目追求“精确”。四是讲解二极管应用电路。首先介绍二极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手机、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器,电视机、电脑的电源部分都离不开二极管。到电视机组装实验室观察二极管整流电路在电视机中所处的位置,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二极管的型号等。并通过分析电视机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做到正确选择整流二极管。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要循序渐近,不能操之过急。在实验安排上,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的实验操作单元到综合性的实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在实验中首先学会使用万用表,测出二极管的正负极,三极管的型号和管脚,再进一步学会使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电子计数器等测量工具去测试单级放大器,多级放大器等较复杂的电路。学生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可逐步形成并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对实验中的各步操作,要求学生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鼓励学生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若学生改进得合理,便采纳,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课上,教师应做好实验操作演示,强调实验操作规程和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学习,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兴趣。教师还要利用实验实习基地组织学生成立电子兴趣小组,进行课外电子科技设计。让学生制作电子小产品,如用小型可控硅制作防盗报警电路,用TK触发器或D触发器制作多路抢答电路等。通过教师定期指导和参观调研方式,让学生对市场新技术、新产品及时了解,并应用在电子小产品的制作中,激发学生学习电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实用型人材

《电子线路》是一门内容翻新、发展很快的学科。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又在不断更新,新的元器件,新的应用电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教材内容很难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职业学校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要直接面对社会,他们必须尽快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现行的国家规划教材内容落后,以分立元器件电路分析为主,集成电路介绍为辅的课程体系,远不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分立元器件组成的电路逐渐被集成电路所代替。例如电压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分别被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功放所代替。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分立元件组成的电路实例越来越少。集成电路的规模不断扩大及功能逐步完善,使用更加方便。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愈来愈复杂,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分析内部结构方面还远不具备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分立元器件为基础,加强集成电路方面知识的学习,突出讲解集成电路的外部特性和功能应用是符合中职学校的教学实际的。例如在讲解计数、译码和显示电路这一节时:①掌握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的功能。如计数器具有计数功能,十进制计数器输入的是计数脉冲,输出的是二——十进制编码,最常用的是8421BCD编码。译码器是将计数器输出的四位二进制代码翻译成显示器所需要的七段代码。显示器是将译码器输出的七段代码翻译成人们习惯的十进制数码的字形直观地显示出来。②各集成电路的外引线排列图。每个集成块有几个管脚,由标志找出各个管脚所在的位置、作用及这个集成块需要的电压等。③注意电路的连接。计数器SN7490A在QA与CP2连接,计算脉冲从CP1处输入执行8421BCD编码,计数器的QD QCQBQA要与译码器的D C B A分别连接,译码器输出的a b c d e f g要与显示器的a b c d e f g对应连接。在组成电路的过程中,译码器与显示器必须配用,如SN7449译码器必须与共阴极型的BS205配合使用,若用共阳极型的BS204配合,电路将无法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活动,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又通过实践巩固,加强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中职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实验过程中所用仪器越来越先进,测量方法也越来越简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补充、更新知识,保证学生的学习与时代同步,教学内容满足社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易学、易懂,注重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和管脚时,用模拟表测量方法较繁,易损坏三极管管脚。若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方法要简单的多,学生更容易掌握。在晶体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测绘中,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可在示波器屏幕上直接观察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借助屏幕上的标尺刻度,直接或间接地测出三极管的参数。在教学中电子元器件的命名只讲到了国产半导体的命名方法,而市场上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器件有相当多的国外产品。为了适应教学,我校每年都从购进的工具书中,摘录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技术参数,编制成《电子元器件工作手册》供学生使用。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教育的基本宗旨:一是教会学生做人,二是教会学生成材。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始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在各方面都做学生的表率。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由于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对于每一个专业课教师来说都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提高,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掌握好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在教学上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由学生的被动接受向创造性教育转变。教师必须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教师要放弃权威态度,在开放的平等参与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发展其能力的自由环境。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允许学生的无意识本性得到自由的发挥和表现。教学必须从课堂教学中心向社会延伸,强调教学的实践性,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到一线去,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中职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其纯.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模拟电子线路日常适用研究 篇4

适用方向研究

1.教学适用

当今时代, 模拟线路在教学当中被广泛适用, 主要原因在于:以实验室为主体的学校教育, 讲究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于实验室器材一般都会做到反复利用。而教学的内容则是电子相关知识, 不可能随时带领学生深入实际环境中进行教学。结合以上两点, 唯有适用模拟线路, 才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电子专业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为了使学生拥有相关的实践能力, 虽然大多数学校拥有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关系, 但是合作单位因为日常生产等关系, 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岗位实践或实地参观学习, 只能是提供一定的理论或实践经验, 然后学校组织进行实验室操作。电子类的学校实践教学环节, 从一定层面上来讲是发展于日常生产的, 是基于量化日常生产和工艺解剖下的技术缩影。在学校教学中适用“模拟电子线路”, 实际上可以看做是岗位培训的延伸, 是企业实训的校园化。

2.科研适用

主要是基于企业日常科研下的实验。一方面, 电子类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 必将进行内部科研, 以提高电子产品的功能、使用寿命等。模拟电子线路, 能够对创新设计设想进行检验。科研人员根据一定电子原理, 对线路、设备 (线路、二极管、三级管等) 等进行排布, 以还原或者查找设计中的不足, 或者通过重组线路排布, 记录和寻求技术突破。另一方面, 企业在日常生产中, 必不可少地要用到电子线路。而日常线路中如果出现故障或者有故障风险, 不可能随时对设备进行拆卸排查。因此, 必须通过科技人员进行模拟构建, 使原本设备内部的构造还原于设备之外, 再模拟相关环境, 对线路的变化进行记录, 实现故障预知。

3.工程适用

精细化和科技化是当代工程的一大特点之一, 主要原因在于, 一些科技集成化设备或者设施的适用, 为工程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能性。但是, 由于工程一般工作量较大, 且内部设备、结构、程序等过于复杂, 因此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很难及时地解决。有了模拟线路的高度仿真和还原功能, 能够推演出工程部件或设备可能产生的故障, 及时地进行风险预测, 并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保障人生财产安全。

适用注意研究

1.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模拟电子线路是基于电子知识下的集成性技术综合体, 在适用的过程中必须遵照物理学相关知识进行操作, 确保模拟线路检测或者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2) 高度仿真原则。模拟线路必须是对实物线路的高度仿真或者还原, 这样才能针对性地查找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果发生偏差, 那么模拟实验就是去了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3) 参考性原则。模拟线路的检测或者实验结果只能被作为是一种技术性的参考, 不能够被直接运用到实践过程中。

2.难点

难以实现高度还原。因为模拟线路构建人员本身素质的不足, 造成其对原线路排布和功效的认知不明确, 导致模拟线路失真。并且, 由于实际环境的多变性, 而模拟线路的构建多在实验室进行, 因此缺乏一定的环境作为参考。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电路理论是一门相当抽象的概念, 它既包括常识和原则, 又包含了实践过程中的原理和表现, 因此很难被解释和理解, 纵然有高度还原的模拟线路, 依旧不能改变其这一特性。在解说实验或者检测结果时, 往往对其中的复杂原理解释不清。这一现象常见于教学或者培训当中。

适用的发展建议

科技内涵的发展。模拟电子线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适用的时候, 要注意其有关科学内涵的发展。它是对实际电子线路的仿真和还原, 在适用时要充分根据这一具体定义, 来实施与之相关的生活实验和实践。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对其科学内涵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 使大多数的人都树立起模拟电子线路的意识。社会功效的发展。社会功效指的是模拟线路的适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目前模拟线路的适用仍旧不算广泛, 不能对社会许多电子实际问题产生有效帮助。因此, 要加大该项技术的推广力度, 促进其与教育、工业、民用、建筑等诸多行业的结合, 实现以模拟电路减少社会各种风险性能的目的。此外, 模拟线路在被适用于广泛行业的同时, 还应当接受广泛的信息反馈, 实现对自身的补充和发展。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技术、新器件不断涌现, 集成化、功能化、智能化器件的研制和应用代表着模拟电子线路发展的趋势。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既有的社会元素渐渐不再适合不断改变的市场环境。就模拟电子线路而言,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科学现实, 依旧显得力不从心, 仍旧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是现代性地创新, 这样才能在社会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研究模拟电子线路的日常适用, 有助于人们掌握其一般性质, 继而联系实际进行改变。

电子线路板 篇5

随着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废弃电子线路板的处理和利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废弃电子线路板处理不好将成为一大环境污染问题,而利用好了又可变废为宝,产生巨大的价值.阐述我国进行废弃电子线路板资源化再生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废弃电子线路板处理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作 者:吴欢 周恭明 刘启明 敖良根 WU Huan ZHOU Gongming LIU Qiming AO Lianggen 作者单位:吴欢,刘启明,敖良根,WU Huan,LIU Qiming,AO Lianggen(林同口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重庆,401121)

周恭明,ZHOU Gongming(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92)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思考 篇6

关键词:项目化;创新思维;“教、学、做”

中图分类号:TN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6-0000-01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与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单元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课程的理论体系复杂,需要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同时,要求学生具备电路仿真的能力,进而培养很强的动手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熟练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且工作在职业岗位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的工作主要不是从事理论研究,也不是从事开发设计,而是把现有的规范、图纸和方案实现为产品、商品和财富。在课程体系中我强调“以能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注意防止“只重学科体系,忽视能力培养”与“只重操作实践,忽视知识、理论”两个极端,在掌握必要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在课程结构上,突破了原来以概念、定律、定理为线索的体系,采取从感性认识入手上升到理性定量认识的结构。为给学生创造一个容易接受的课堂学习氛围,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频电子线路》有了比较系统的一个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突破了原来理工科课程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和技能并重。目的是在掌握必要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为此《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组织采取了“模块+项目”的教学模式,即:几个“模块”,“几个项目”。

(一)几个模块

第一模块:无线电通信过程。第二模块:发送过程。第三模块:接收过程。第四模块:噪声的处理过程。

(二)几个项目

(1)分立元件的高频小信号发生器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修。

(2)调制器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修。

(3)解调器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修。

(4)反馈控制电路的设计制作。

以项目为导向,模块为电路元素,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学生形成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学习技能。

二、学习要求

(一)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小电路的作用、结构特点。

(2)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LC选频电路、调制电路等的作用、结构特点;输入/输出信号特点;正常工作条件和数据;故障特点和检修方法。

2.技能目标

(1)智力技能。基本电路识读能力;基本电路分析能力;故障分析能力;电路设计能力。

(2)操作技能。电子元件识别、检测、使用能力;照图安装、焊接技能;电路调试技能;电路简单故障检修能力。

2.学习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三、结束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始至终一直参与到项目化实例的制作、调试、改进的操作实践中,改变了学生过去那种在缺乏系统实践和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头脑中塞满零散、混乱的知识的过程,改变了学习过程缺乏逻辑的线索和内在的动力的不良现象。使学生从初学这门课时就有一个系统的引导,带着问题学习,从而提升了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

参考文献:

[1]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 实验 测试(第三版)[M].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杨霓清.高频电子线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高文焕.电子技术实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周雪.模拟电子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5]欧伟民.实用模拟电子技术[M].北京: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6]张晓琴.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及项目训练[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7]向守兵,马康波.实用电子技术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8]冯琼芳,吴运昌.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浅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1999(01).

[9]陈莉,王牛俊.仿真软件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5).

[10]陈莉,王牛俊.仿真软件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改进的《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实践 篇7

现行的 《 电子线路实验教学》 方法, 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忽视了其本应具有的在电子类学生的电路实践能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缺乏将单元电路整合成一个应用系统的能力。

对于 《 电子线路》 理论课不上涉及的, 但是在电路系统设计方面又及其重要的知识[1], 则基本不掌握。 对于能够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学习内容的设置, 则较少或者设置了但不重视; 实验内容的更替周期通常也较长; 对实验指导教师的个人能力则基本没明确要求。 现行 《 电子线路实验》 教学内容单一、 时段统一, 教学手段简单, 无法满足学生多元的学习需求、 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致课程改进缺少了学生这一最具活力的因素。

二、 多方面改进的实验教学

我们提出了改进的教学办法, 对 《 电子线路实验》 教学的指导思想、 学生构成、 实验内容构成、 实验内容的可持续调整性和实验指导老师的能力要求等多方面进行了梳理。

( 一) 实验教学理念的转变

我们认为 《 电子线路实验》 这门课程是理论教学的继承, 同时也是应用电子技术在课堂上的实践。 学生掌握基本的单元电路的知识的同时, 还应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相关的知识; 使学生具备涵盖器件选型、 电路仿真、 硬件实现及调试、 可靠性、 电磁兼容设计等基本应用技能; 并了解电子线路实践技术的发展趋势。

( 二)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层次教学

针对多元的学生情况, 我们进行了“ 双分层教学” 的做法。

首先是实验内容的分层次界定。 我们将实验内容分成: 基础型, 综合提高型、 系统实践型和创新训练型这四种层次。 基础型通常是成熟的验证型实验。 综合提高型则为电子技术中各种单元电路的简单综合应用。 系统实践型则是通过设定具体任务, 完成一个完整的电子产品[2]。创新训练型则是自行提出想法或者加入老师的科研团队, 根据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几个同学组队, 自行设计解决方案、 完成产品设计及实现。

其次是学生之间的分组。 根据学生个体之间个人能力、 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我们将学生分为A、 B两组。 A组主要面对学习能力较弱或学习兴趣不是特别强烈的群体; B组主要面对学习能力较强和学习兴趣较为浓厚的群体。 A、 B组学生的实验内容、 评分体系都不尽相同。

通过课程内容和学生群体的双分层, 使得不同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要求下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生动活泼的学习, 并动态的为课程建设提供活力。

( 三) 改进的教学方法及多元的辅助教学手段

我们对实验前预习、 课堂实验、 实验报告的完成及课后开放这四个阶段在实验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义。 加大了课前预习、 课后开放的权重。 对基础性实验, 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实验课前对实验内容进行仿真实现。 对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则是通过任务书的形式, 要求器件选型、 方案对比及确定、 仿真实现、 电路实现等内容分布在不同的阶段完成。 在课堂上未能按时完成实验内容的学生, 则在开放时间继续完成。 对于创新性实验, 初步设想是是安排与其余的实验内容同步进行。组织有兴趣的同学组队, 并选定相关的科研课题后, 和实验老师、 科研团队定期交流, 在老师的指导和配合下完成项目调研、 方案设计, 并在短学期进行实现。

( 四) 改进的教师职能和学生定位, 实现教学相长, 良性互动

结合 《 电子线路实验》 教学的特点和我校对工程技术人员新的教学、 科研要求, 我们对实验指导老师的定位进行了仔细的思考, 对实验指导老师在实验教学不同阶段的作用进行了分解。

首先, 我们认为 《 电子线路实验》 教学由四部分构成: 1) 基于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背景的实验内容设计及更新; 2) 实验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 3) 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评价、 考核; 4) 实验内容向实践应用地转化和引导。

其次, 基于对 《 电子线路实验》 教学构成部分的上述理解, 实验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实验, 解决实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的同时; 其更为重要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通过实验指导老师前期的精心努力, 设计出符合 《 电子线路》 理论教学和电子线路实践需要的实验教学内容, 是 《 电子线路实验》 教学成功的基础。

再次, 实验内容设置任务, 对实验指导老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实验指导老师参与科研实践, 加强和业界、 厂商之间的联系。

最后, 《 电子线路实验》 教学, 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共同配合。 我们在引导学生的自主性的基础上, 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了总结、 整理, 充实到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和提高部分, 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实验教学内容获得了良性的动态更新。 实验内容的自更新能力, 保证了实验和实践之间的实时联系。

( 五) 目标分解、 任务引导型的实验教学组织

针对不同分组的学生, 我们为其设定了总体的学习要求和每个单元实验的学习目标。 将设定的学习要求和单元学习目标作为学生学习的任务,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进程, 自主的完成每个时间节点的任务并接受对应的考核。 这种任务引导型的学习,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以增强。 实现了实验教学中从以老师为主、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到以学生为主、 自主完成、 实验教师从旁进行辅助、 引导的转换。

三、 展望及结束语

根据前期实践获得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 我们将继续在各个层次的教学内容的设计、 实验教学和科研、 创新活动的衔接、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把控以及如何实现实验教学题库的标准化自增长等各个方面进行完善, 使 《 电子线路实验》 这门课程和后续的课程进行衔接, 完成学生掌握的能力从课本知识到业界技能之间的跨越, 走出工科实验教学的新路子。

摘要:通过对实验课程定位、参与学生的多样性、实验内容的组成及实验指导老师职能等多方面的考虑, 提出了新的改进的《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方法提出了改进的实验教学方法:改进的实验教学定位、参与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双分层次、多元的实验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对教师职能和学生作用的重新定位以及任务引导型的实验教学组织方法。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获得了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职能重定位,双分层,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孙肖子, 邓建国, 陈南等.电子设计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陆利忠, 邵高平, 刘高明, 等.电子线路与电子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3.

浅谈电子线路技能训练方法 篇8

(1) 学生不能熟练的使用仪器仪表, 导致观测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性;不能充分的做好课前预习准备, 实验内容难以完成;没有严格的考试, 学生对考试态度不认真, 以致于学生感觉不到压力, 也就感觉不到动力的所在; (2) 对于课程之间的联系不深刻, 认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跟学习电子线路没有多大的关系。尽管老师常常讲述电子线路实验课程对学生以后需求的重要性, 需要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这门课程, 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以及就业有极大的帮助, 但是仍然引不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及重视。

为此, 我认为要想提高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及引起重视行必须做好几项工作:

1 精选实验内容, 注重趣味性

要想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有积极的表现, 那么就得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体会, 对于一些所谓正确的结论, 学生们在概念上是抽象的, 内容上仅仅是测量和记录几个数据, 是非常枯燥乏味的, 所以要增强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感性认识, 多方面的接触了解,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 在对实验课程上有积极的表现例如:在功率放大器的实验课上, 可以让学生把MP4带到课堂上来, 让学生自己输入信号来选择其中的音乐信号, 输出端的负载是扬声器, 让他们直接听到从扬声器上发出的声音, 由于学生们平时都是带着耳机听的, 所以在这次实验课直接听到, 对音乐的清晰度及音乐悦耳的程度做个比较, 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来琢磨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音质, 怎样音量的调节范围才能变宽;学生这一节课上才会充满热情与激情、好的心态来积极的参与, 课后学生还会积极的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会告诉老师, 这节课自己多么感兴趣, 自己有多大的收获, 同时还会要求这样的课程多点。由此可见, 实验内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它和其他学科中的任何学科都一样, 只要让学生从心里真正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时间和精力认真的学习这门课程。

2 让学生充分的做好课前准备

电子线路实验仅仅靠课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每一次实验课, 都需要学生充分的做好课前准备, 这样收获的成果才会比较大。那么, 怎么样使学生对实验准备工作的积极性能调动起来呢?我们采取了深入到企业、公司去调研的方法, 去真切的感受电子线路与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 由学生自己发现电子线路实验课对自己对工作对未来的重要性。学生其实都想知道学习的知识对将来有没有作用。如果提前告诉学生, 某一课程与将来的工作关系没有多大关系, 学习不学习都不重要, 那么, 学生基本已丧失学习这门课程的动力, 不学习这门课程;相反, 通过在实践中学生了解到电子线路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 那么学生们就会千方百计的想办法认真学习这门课程。实践证明, 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到学习电子线路的必要性, 电子线路的重要性是最好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3 检查预习效果

为了使学生达到预习的效果, 可以课前准备几个问题, 课上的时候随机提问, 并且与学生的实验成绩相结合;同时, 要求学生写出预习报告, 指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 而且老师可以从这些过程中了解到学思考这些问题的程度, 并且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 学生的准备工作会做充分, 因为他不知道, 老师什么时候会提问到我, 而准备充分的学生则希望老师经常提问,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主动性,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 不要让学生轻易的知道答案

学生在进行课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 实验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 没有问题的问题就是没有收获。如今的学生部愿意深入的思考问题, 因此, 老师要设法引导学生自己来思考问题, 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 不要轻易的告诉答案, 虽然这次知道答案, 但是没有深入到头脑, 下次还是不知道类似问题的答案;寻找答案的方法和过程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因此, 要启发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使学生学会不断思考。另外, 老师可以整理、总结一些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故障和 (下转第95页) (上接第93页) 问题, 同时可以做成题库, 学生可以主动地去题库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5 提高效率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利用

经常会有一些问题在电子实验课上突然发生, 这就需要反应灵敏的动手解决问题, 有时候教师与学生的完美配合才能解决。例如:对一个参数的修改, 通过Multisim看仿真只需要30秒就可以出结果, 而在硬件电路中, 一个元件的更关时间大概就需要1分钟, 并且对输出结果还得调试, 这样至少需要5分钟, 而这些工作对于计算机来说时间上只是几分之一的时间, 可见, 对计算机教学的充分合理利用, 对电子线路教育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6 考试形式的改革

学生对电子线路实验课可以通过一节课的考试的形式决定成绩的有失客观性, 作为实验课程, 实验能力的提高更因该引起注重;因此, 应该在课程进行中融合考试, 对学生平时预习、讨论问题内容的情况, 及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情况反映等等情况都可以作为考试的一部分, 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反应的更真切, 这样, 平时的实验过程中就是考验学生各个情况的考试, 也可以让学生节省大量的时间去深入思考问题和掌握问题。另一方面, 可以要求学生把试验的结论通过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核的一种手段。实践发现, 通过学生写小论文的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思考问题的深入,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另外, 可以组织学生就对小论文的内容进行一些探讨, 这样对学生的成就感有很大的提升, 同时更进一步对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 以上几个关键因素有机地融合到电子线路实验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电子线路课程的兴趣, 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学会色和纳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职电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电子线路技能训练方法, 从几个方面尝试了激发学生对电子线路实验课的兴趣及主动积极性, 引起学生对电子线路课程的重视性,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电子线路,技能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严光宇.自动控制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信息职业技术教育, 2004.1.

[2]范钦珊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中国大学教育, 2003.4.

中职电子线路教学改革探讨 篇9

一、中职电子线路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局限

目前, 电子线路教学中教学内容一成不变, 一些教师完全按照教材来讲, 没有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行业发展特点灵活选择内容, 导致教学效果不高。其实中职电子线路教材内容偏深, 理论水平较高, 对中职生来说,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同时, 电力线路行业发展迅速, 教学中如果教师局限于教材, 学生接触不到最新发展成果, 影响学生视野的拓展。

2. 教学方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一些教师在电子线路教学中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 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节奏走, 不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并且人为的割裂教学内容, 如电路基础、数字电路、高频电路, 这些部分之间都是独立的, 又互相联系的, 如果它们之间的衔接出现问题, 必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

3. 教学实践不足

电子线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理论教学只是基础, 必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些教师偏重理论教学, 很少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实验教学是学生实践的一大机会, 但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 很多学生完全按照指导书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中缺乏创新。

二、中职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措施

1. 整合教学内容

中职电子线路理论性强, 涉及的专业术语、名词概念多,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教师不结合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 教师应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 使课程内容更好的服务于专业课。首先, 教师应降低教材的理论深度。理论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种基本形式, 教师制定理论教学计划时, 要结合中职的培养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为出发点, 确保学生学有所用。如教学三极管知识时, 让学生弄清楚三极管的特点、应用及注意事项, 对教材中涉及的其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分析、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等很多内容可略去。同时, 当前电子产品结构大都以集成电路为核心, 电子设备中也大都采用了集成电路, 所以应把集成电路作为重点, 确保本课程教学适用技术创新要求, 从而培养实用性人才。其次, 教师不能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机械的教学, 要结合中职生的特点组织教学。要敢于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 从电子线路的几大模块入手, 实施模块化教学, 按照理论到实践的顺序设计教学, 从基础知识一直到仿真实践, 突出每个系统模块的重点, 循序渐进教学, 从而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

2. 丰富教学形式

电子线路教学应打破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 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 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教师教学重难点后,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空间进行研究分析,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教学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时, 教师可以结合低频放大器设计探究题, 引导学生加深对两者的掌握, 提高教学效果。其次,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当前多媒体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晶体二极管整流电路原理时, 一般分析、推导理论知识需要很长时间, 费时费力学生还是难以理解, 为什么会出现半波波形, 什么条件下会出现全波形?多媒体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再次, 采用多样教学方法。电子线路要结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向创造性教育, 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 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互动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引者。

3. 注重实践教学

电子线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将实践操作融入到教学中, 并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对中职生的吸引力很大, 但由于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限制, 教师倾向于理论教学, 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这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相符。所以首先, 教师要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直流稳压电源时, 学生需要了解获得稳定输出电压的条件, 要经过变压、整流等过程, 它们是怎样关联的, 实际电路中是什么样的, 可以让学生组装一个实用的稳压电源产品来说明, 从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深入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教学效果。其次, 注重课外实践活动, 加强与企业、科研单位的联系, 给学生提供参与电子线路产品研发设计的机会, 从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4. 改革考核评价

过去中职电子线路考试多采用闭卷式方法, 偏重于概念、术语的记忆, 这样的考评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水平, 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中职电子线路来说, 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应用于实践, 所以教学评价应以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 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法进行成绩认定, 如考题以应用性为主, 注重一题多解, 目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采用现场操作形式考核;综合能力可以采取写调查报告等形式来考核等, 这样的考核方式, 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同时还能促使教师注重实践教学、学生注重实践能力提升,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浅谈中职电子线路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25) .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方法探讨 篇10

1 构建系统的教材结构

高频电路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包含了电路原理、模拟电路以及非线性电路的相关知识,概念抽象、公式烦琐、电路复杂。该课程的教材多种多样,所以对其的选用十分重要。相对过于专业化的教材,简练易懂的教材更加有助于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当前出版的教材易出现两类极端:一类课本过于强调高频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存在大量的公式推理,往往与现代通信的发展现状脱节,易导致学生陷入机械式、填鸭式的学习误区,不利于培养学习的兴趣;另一类课本过于重视应用,罗列了大量的电路图及求解过程,但缺少理论支撑,以至于学生不知所云。因此,选用的教材不仅应包含基本的基础知识,还应具有实用价值和代表性的电路设计、电路计算方法。此外,在辅导书的选择上应尽量选用经典教材,此类教材一般涵盖了课程的基础内容,方便学生对于高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样,通过选择比较“新”的教材以及经典的辅导书,在课堂上形成条理清楚的知识框架,课后利用辅导书的细节描述进行知识补充,平衡了两种教材的侧重点,有效增加了课程的知识含量。

2 合理的课堂安排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内容含量大,但是课时非常有限,因此需要有效合理地安排授课结构,避免填鸭式、简单化的教学模式。主要措施有两项:一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授课时间的规划;二是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通过对大量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心理学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分为三个阶段:旺盛期、平静期、分散期。因此,根据该特点将整个授课时间划分为三部分:讲课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这是授课的黄金时期,利用有限的时间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并与本节课讲授内容进行联系,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回顾的同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调动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中间时段,学生的兴趣保持理想的状态,此时将问题展开,通过正确的逻辑推导和详细的讲解,逐步给出问题的答案。最后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此时给出问题的结论,并总结整节课的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程内容。

在讲授过程中,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板书是传统且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板书的过程,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地理解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细节,并且有足够的时间记笔记。因此,充分的备课至关重要,在板书过程中,把一节课程的重点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列在黑板的右边,通过问题的罗列,构造出本节课内容的主框架,问题的提出需要条理清晰,前后关联,方便学生迅速掌握课程的重点。由于课程中的电路图多,分析方法多样化,如果单纯使用板书教学,将有大量的课堂时间浪费在黑板画图上。比如在讲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4个外部特性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图解法,通过图像的演示,将各个特性随着参数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由于板书图像不仅花费时间,同时占用大面积的黑板空间,降低了时间和黑板空间的利用率,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应辅以多媒体进行图像的展示。

在教学过程中,将复杂的电路或者曲线图形用PPT软件进行动画展现,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合理的颜色配置,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课的疲乏情绪。多媒体简单生动,板书灵活多变,将两者相结合,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可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

3 仿真与多媒体有效结合

由于课程内容复杂抽象,当涉及复杂电路或者陌生信号形式时,纯粹的讲解和分析并不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借助于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将实践教学引入课堂,对所讲述理论进行应用性验证,可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电路结构的把握,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Multisim是基于原理电路、电路功能测试的仿真软件,其界面直观,虚拟仪器种类齐全,操作与实际仪器的面板非常相似,元器件种类众多,能很好地满足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仿真需求。因此可以将其引入课堂,通过仿真电路的建立和参数的设置获得各种仿真波形图,对授课内容进行验证。比如在介绍峰值包络检波器的失真时,由于理论比较复杂,只凭借想象和画图讲解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采用Multisim软件对两种实现电路进行仿真比较,通过虚拟示波器观察波形,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形象地区分两种波形的不同。图1为通过改变检波电容的大小获得的惰性失真图,图2为改变调幅系数以及交直流负载电阻比值获得的底部切削失真图,通过仿真可以清楚地理解系数的变化对于检波器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学公式的推导说明,可使问题更加浅显易懂。

4 结束语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采用简单易懂的教材以及经典的辅导书,同时要合理安排授课结构,以板书为主,并采用PPT软件结合多媒体进行相关复杂电路和图像的展示。在对高频电路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利用Multisim软件辅以电路仿真,实现理论讲解和仿真验证结合,有助于将复杂、抽象的理论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加深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理解,可获得良好的授课效果。

摘要:高频电子线路是通信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特点是知识涉及范围广、理论性强、电路复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难度。针对上述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研究以及实践环节的改进,实践证实教学改革措施效果良好,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频电子线路,多媒体,Multisim

参考文献

[1]解玉鉴,赵新玲.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3):46-47.

[2]姚澄,朱昌平,高远.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44-46.

对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电子线路;课程内容;学习实践

电子线路课程是铁道信号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生产现场的电子设备急剧增加,对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课时和课程内容逐年增多。对专业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施工、维护、使用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新技术、新装备大量投入使用,设备、技术更新换代周期大大缩短,因此在内容和思想方法上,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总结,使之更符合大的认识规律,且能充分体现知识内涵的思想体系和鲜明的导向性。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电子线路》教学必须适应铁路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形成以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电路分析方法为主的完整课程体系。

一、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方法

电子线路课程是一门应用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普遍感觉电子线路课程内容多、理论深、分析繁琐、难懂、难记、难掌握。首先,各个电子器件是构成不同电路的核心部件,电路的形式和功能的变化,器件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对于器件的原理、特性必须讲够、讲透。学生是在高中知识和学完《电路基础》课程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学生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原理、特性透彻理解,为进一步学习电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其学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效果。在教学内容上,除讲清器件的结构、原理、特性和参数外,还要着重强调非线性器件加偏置,以及改变偏置可以控制其工作状态的条件、特点、变量关系特征和模型。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必须对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以改革,在教学上还应包括作为典型有源电路的恒流源电路的组成、静态、动态特征和电路模型,因为恒流源主要体现了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反映了有电源电路代替无源元件这一趋势。

二、电子线路课程改革思路

电子线路课程内容是随着电子线路的发展而发展的,电子线路课程的内容随着知识的积累逐年增多,可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单片机技术和嵌入技术的发展,生产现场的设备向集成化、小型化方向发展。电子线路课程的课时数、教学内容在压缩,课程体系还是对各种电路分门别类、就事论事、面面俱到,增加了教学负担。因此在内容和思想方法上,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总结,使之更符合认识规律,且能充分体现知识内涵的思想体系和鲜明的导向性。关键不在于课程内容的包罗万象,而在于对学生系统的、基本的思维和操作的训练、培养,授之以渔。依据这一原则思想,结合教学特点,对本课程的教改,分器件和电路两个方面谈谈看法。

首先,电子线路课程要学习基本电子器件,在电路部分应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电路功能以至于以此来分门别类划分课程章节的方式,这种体系对于某些高等院校以电路设计作为重要内容的教学或许是合适的。这部分内容要突出各种电子器件不同工作状态的条件、特点、应用这条主线。

而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言,对于电路功能只要通过电路分析能够正确识别和区分就可以了。电子器件是有源、有极、非线性器件,由静态到动态,由分立元件到集成电路,使用中必须加偏置,不同的偏置,在电子器件和偏置电路在直流电源作用下,静态工作点的设置、稳定过程的分析与计算。可以使器件工作于不同的工作状态,其静态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可归结为具有共性的电路静态分析方法,不同的工作状态具有不同的特性,应用于各种形式的电路。

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工作状态的条件、特点和应用。教学内容上更主要的是电路的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对基本电子器件的结构、原理有所了解,基本电子器件的特性、参数要讲透并且深刻理解,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人的认识规律,对于电路分析、选择、使用器件以及不同型号器件的替代是必不可少的,反映电路原理和分析方法的内在联系,总结出具有共性的原理和分析方法,也是实际工作中分析和处理电子技术问题所必需的。

其次,电路的动态分析要突出三种组态这条主线。在电路的动态分析中,无论电路形式、如何变化,我们必须抓住三种组态来进行电路分类,三种组态是基于对基本电子电路深入理解和高度概括的总结,作为一种思想体系贯穿全课始终,有着深刻的内涵。这是基于对电子器件原理、特性,用三种组态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使学生深刻认识和对电路原理的透彻理解,可以在基本电路、简单问题上,并且进一步在复杂电路中灵活运用,无论分立元件电路,还是集成电路的分析得以简化,避免了每种电路对应一种分析方法的复杂局面,这种方法能适应新知识的发展。

当然,三种组态电路也有局限性,三种组态蕴含于放大电路的两种输入、两种输出的基本概念(同、反相,高、低阻)和变量控制关系的变化形式,电路的动态工作过程和电路分析,由于电路形式、功能的差异,利用负反馈手段可以解决,反复运用三种组态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在电路分析上可用于估算多极负反馈应用的具体形式,定性描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利用三种组态和反馈的概念加以分析,使学生在简单问题和简单电路上做到深刻理解,可以利用估算法定量进行电路分析,作为电路的性能指标反映电路的特性,无论是分立元件电路还是集成电路的分析都具有实用性,其分析方法不外乎图解法和等效电路法,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反馈组态、极性的判别方法。进而在复杂问题和电路中自如应用,可以避免每种电路对应一种分析方法的复杂局面。

总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不仅是专业课的任务,通过《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从基础课做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学习,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合格人才,从而真正实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使高职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相磊.电子线路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2]王晓峰,王立梅.电子线路的故障诊断和测试点的选择.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1(4).

[3]陆中石.对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今日科苑,2009(24).

[4]刘静波.高频电子线路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探索.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4).

作者简介:张力(1962年—),男,辽宁锦州人,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电子线路板 篇12

一、通过仿真软件与课程的整合,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信息技术与《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整合, 将传统教材的十多章节, 整合为六大教学项目, 每一项目力求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 且每一项目都可通过Mutisim仿真软件, 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 使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 将仿真电路的元件人为设置故障, 要求学生根据各状态来判断故障点, 培养学生排除故障的能力, 以此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具体划分如下:

1. 六大教学项目

(1) Multisim 2001软件的介绍和简单使用; (2)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 (3) 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4)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设计; (5) 扩音器电路的设计; (6) 信号发生器电路的设计。

2. 项目内容分解

项目一:Multisim 2001软件的介绍和简单使用

(1) 提出任务:

现需使用仿真软件分析一个简单电路的电压、电流

(2) 实施任务:

(1) Multisim 2001软件的介绍。 (2) Multisim2001软件的简单使用:常用元器件库的使用;仪表的使用 (重点讲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 。 (3) 利用仿真软件画出电路图, 利用虚拟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

项目二: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

(1) 提出任务:

利用Mutisim软件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并进行调试。

(2) 分析任务:

我们需要稳定的直流电, 而我们民用电是交流电, 这就需要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直接变换过来的直流电是不是稳定的直流电呢?如不是, 又应怎样变为稳定的直流电?

(3) 知识链接:

(1) 晶体二极管的结构、特性曲线、功能、主要参数 (借助Mutisim软件建立一个半波整流电路, 电源采用交流电, 利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 (2) 全波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 (教师画出电路, 由学生利用Mutisim软件模拟连接电路, 再使用虚拟示波器观察波形, 最后得出电路的工作原理) ; (3) 二极管、电容、集成稳压器的识别及测试; (4)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4) 实施任务:利用Mutisim软件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并进行调试。 (在此过程中可人为设置一些故障, 如二极管接反、电容漏电等,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三: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1) 提出任务:

小信号放大器的放大能力有多大?

(2) 分析任务:

要分析电路的放大能力, 我们就要知道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有多大、输出信号有多大。

(3) 实施任务:

启动Mutisim软件, 建立单管放大电路, 进行静态工作点测量:

(1) 利用虚拟万用表测量三极管各脚的电压值, 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同时可利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2) 得出静态工作点与输出波形的关系; (3) 分析电路工作原理:利用虚拟仪器测量输入、输出电阻, 输出电压, 推出电压放大倍数;

(4) 建立两级放大电路, 分析电压放大倍数与单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的关系。

(4) 知识链接:

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 适时插入一些相关知识点, 如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判断, 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等概念。

项目四:串联型稳压电路的设计

(1) 提出任务:

设计一个串联型稳压电路

(2) 分析任务:

前面已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稳压电路, 但它有很多缺点, 如电压大小不可调、稳定精度不高等, 如何设计一个大小可调、稳定精度高的稳压电路呢?

(3) 知识链接: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1) 利用Mutisim软件建立一个串联型稳压电路; (2) 改变负载的大小, 测量输出电压的值; (3) 微调电源电压的大小, 测量输出电压的值。

(4) 实施任务:

设计一个串联型稳压电路, 要求:

该电路正常工作时, 绿色发光二极亮, 过流时红色发光二极管亮。

项目五:扩音器电路的设计

(1) 提出任务:

设计一个扩音器电路

(2) 分析任务:

扩音器电路实际上就将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这不仅是要放大信号的电压, 还要放大信号的功率。

(3) 知识链接:

(1) 功率放大器与电压放大器相比, 有哪些特点, 以及功放电路的种类; (2) 利用Mutisim软件分析用分立元件构成的直接耦合OCL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直流工作点调整、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等。

(4) 实施任务:

利用Mutisim软件设计扩音器电路, 通过电路仿真分析, 得出最理想的电路设计方案。

项目六:信号发生器电路的设计

(1) 提出任务:

设计一个信号发生器电路。

(2) 分析任务:

没有信号输入确要能产生一个信号输出, 是什么电路有此功能呢?

(3) 知识链接:

(1) 反馈类型的判别及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启动Mutisim软件, 建立二级放大电路, 利用开关引入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支路; (开关闭合接入反馈) ;利用虚拟的示波器, 可观察波形, 测量信号的幅值和频率, 计算电路放大倍数;改变反馈电阻值的大小, 再次观察波形, 可直观地得出:引入反馈深度愈深, 通频带愈宽, 电压放大倍数愈小。改变反馈类型, 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

(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特性及应用:利用Mutisim软件对集成运放的各类应用进行仿真测试。

(3) 正弦波振荡器原理:利用Mutisim软件测试正弦波振荡器波形。

(4) 实施任务:

利用Mutisim软件设计信号发生器电路, 通过电路仿真分析, 得出最理想的电路设计方案。

二、通过制板软件与课程的整合,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为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在完成上述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后, 可将Protel软件与课程整合在一起, 要求学生将上述六个项目中的四个项目制成四个产品, 这样, 既检测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 又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平台。具体过程简要介绍如下:

1. 学习Protel软件

在完成上述教学项目二后, 简单介绍Protel软件的使用。

2. 设计印制电路板

将Mutisim软件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扩音器电路、信号发生器电路的原理图, 通过该软件生成Protel的网络表, 导入Protel软件;或者打开Protel软件, 在该软件中画出所设计的原理图, 再生成网络表, 根据网络表设计出合理的印制电路板。与此同时, 学生在设计每个印制电路板的过程中也更熟练地掌握Protel软件的使用。

3. 产品装配、调试

由于制板成本较高, 可选择设计出的一到两个印制电路制成电路板, 其余的采用万能板的形式, 完成电路的装配、调试。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和语文教学下一篇:规范化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