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机理分析

2024-10-22

形成机理分析(共12篇)

形成机理分析 篇1

一、代理问题的产生

1776年Adam Smith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就有这样一段阐述:“不过, 在钱财的处理上, 股份公司的董事们是为他人尽力, 而私人合伙公司的伙员, 则纯为自己打算。所以, 要想股份公司的董事们监视钱财用途, 像私人合伙公司那样用意周到, 那是很难做到的。正如富家管事一样, 他们往往拘泥于小节而殊非主人的荣誉, 因此他们非常容易使他们自己在保有荣誉这一点上置之不顾了。于是, 疏忽和浪费, 常为股份公司业务经营上多少难免的弊端。”这段话含蓄地指出在股份公司里董事们可能不会为公司所有者竭尽全力, 点出了在股份公司里普遍存在代理问题的影子。

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企业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其所需要的资金远非单个资本家所能承受, 企业必须引入外部资本, 以维持生产和分散风险等。而通过外部资本市场融资, 使得企业的股权高度分散, 众多的所有者不可能亲自经营企业, 或者不能胜任需要特殊技能的管理工作, 于是管理工作转由专职的支薪经理来承担, 这样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特征的经理式资本主义企业开始诞生了。Berle and Means (1932) 开创性地提出了“两权分离命题”——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两权分离成为现代公司制度的本质特征。Coase (1937) 在其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指出企业是一系列生产要素的契约的集合, 并与Alchian and Demsetz (1972)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Ross (1973) 、张五常即Cheung (1983) 等人共同推动发展成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 其核心是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机制来激励代理“说真话”和“不偷懒”。而产生代理问题的直接前提条件——代理关系就可以看成一种契约, 在这种契约下, 一个人或更多人 (委托人) 聘用另一个人 (代理人) 来行使某些服务, 某些决策也委托给代理人。在经济人假设前提下, 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委托人和代理人都会追求各自效用最大化, 如果委托代理双方目标利益函数不一样, 而委托人处于信息劣势、代理人处于信息优势 (一般情况下是这样) 的情形下, 代理人很可能会采取某些增加个人自身效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决策和行为, 代理问题因此而产生。在现代企业中最典型的代理问题就是股东-经理冲突形成的股权代理问题和股东-债权人形成的债务代理问题。

二、企业引入负债的缘由

企业资本结构中包含两大板块: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不用还本付息而债务资本需要按时支付本息并且有诸多限制, 那么企业是基于哪些原因而引入负债, 除了从最基本的融资需要之外,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税盾效应。传统的财务理论认为, 企业进行负债融资可以享受到负债的“税盾效应”所带来的利益, 亦就是对利息支付的税收津贴, 这样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价值。Modigliani and Miller (1963) 年最先论证了采用无风险的永久债券能使企业的总价值 (不计代理成本) 增加一个相当于t B的量, 其中t为边际平均关税税率, B为债券的市场价值。Fama and Miller (1972) 则论证了在企业发行风险性债券的情况下, 企业价值将由于对利息支付的税收津贴的市场价值而升高。如果只单方面考虑负债的税盾效应, 则企业引入负债越多, 其市场价值就越大, 当企业负债率达到百分之百时企业价值将达到最大。

二是负债相机治理作用。由于代理关系中的关系双方都是效用最大化者, 就有充分理由相信代理人不会总以委托人的最大化利益而行动。股权代理问题中的双方——股东和经理之间的目标函数不一致:股东希望企业价值最大化, 也就是最大化股权利益;而经理则更关心企业的规模问题以求建立“企业帝国”。因为一般说来, 规模高速增长的企业经理升迁的机会更多, 其人力资本价值也会得到提升;大企业经理的社会地位及所获得的各种货币、非货币收入也较中小企业经理高。此类经理行为虽然可以通过经理持股、薪酬计划或其他机制加以引导, 但这些努力仍不足以使股东与经理的目标完全一致。Jensen (1986) 年提出著名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 此假说认为当企业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时, 经理会倾向与将多余的现金投资到能够扩大企业规模的非盈利项目, 而不是将这些现金用于支付股利或回购债券, 实质上就是牺牲股东的利益来增加自己的财富。这种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过度投资行为可以通过负债得到抑制。因为企业引入负债, 负债本金偿还和利息的按期支付可以减少自由现金流量, 即经理的可自由支配现金将减少。债权人通过与企业签订限制性条款和保证条款从而使经理面临更多的监督和约束。如果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 则根据企业的状态依存所有权理论, 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将归债权人所有。负债型企业由于负债的存在而使经理过度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 这就是负债的相机治理作用。

三是缓和效应。现代公司普遍存在严重的股权代理问题, 为了缓和股权代理问题即股东和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 企业可以引入负债从而降低股权代理成本。Jensen (1986) 提出的“利益趋同假说”认为:当企业投资总额固定, 并且经理层投入到企业的股权资金也固定的情况下, 引入负债可以降低对外部股权资金的需要, 间接提高经理层的持股比例, 使经理层和股东的目标利益函数趋于一致。这样经理层就可能采取使其和股东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决策, 从而缓和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冲突, 这就可以认为是负债的缓和效应。

三、股东-债权人冲突

基于税盾效应、负债相机治理作用、缓和效应而引入负债的企业, 其除了原有的股东-经理冲突之外, 必然会产生一种新的冲突——股东-债权人冲突。Fama and Miller (1972) 年在《财务理论》中阐述了股东-债权人冲突, 其作为解释“资本结构之谜”的理论之一。他们认为, 当企业发行风险负债时, 能够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股东与债权人财富之和) 的经营决策却并不一定能够同时使股东财富和债权人财富最大化。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以及后来由Myers (1977) 补充的股东-债权人冲突的具体表现为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

一是资产替代。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在其经典的代理文献《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中详细论述了股东-债权人冲突而引起的资产替代。资产替代就是指公司股东先选择风险较小的投资项目以发行债券或者向银行借款融资, 而后改变融资用途将借来的资金选择风险较大的项目进行投资, 即用风险较大的项目替代风险较小的项目, 将财富从处于信息劣势的债权人手中转移到处于信息优势的股东手里。在负债比例较高的企业中, 如果股东和经理的目标一致情形下, 经理将有强烈的动机将通过负债融资渠道获取的资金投资于高风险而成功机会较低的项目, 而不是去投资低风险的项目。因为一旦投资成功, 他们将获取全部收益, 而债权人只能得到固定的本金和约定的利息;如果投资失败, 基于有限责任制度和信息不对称 (债权人很难认定是经理投资决策失误) , 经理承担的损失很小, 而债权人将承担绝大部分的损失。

二是投资不足。Myers (1977) 在其《企业借贷的决定》一文中指出, 如果债务的到期期限是在企业做出投资决策之后, 当投资的增值数额大于0而小于债务的约定支付额时, 虽然投资对债权人有利, 但企业不会进行投资。即当经理与股东利益一致时, 经理将拒绝那些能够增加企业现行市场价值但预期收益绝大部分将由债权人拥有的投资项目。由于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 负债削弱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导致企业投资不足。Smith and Warner (1979) 也指出, 如果经理和股东利益一致时, 经理则会有动力设计那些对股东有利但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经营策略和财务结构。概括地说, 企业如果投资不足, 其市场价值会降低, 这样对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都没有好处。

四、债务代理成本的构成

作为同样理性的债权人, 其当然会事先预测股东-经理的决策意图, 股东-债权人冲突带来的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的问题将显著影响股东、债权人的利益。由于意识到资产替代行为可能存在, 债权人会通过提高借款利率或者加入各种限制性条款来补偿和控制其承担的放贷风险, 以保证债权人的合理利益。而债权人由于信息不对称, 对企业提出较高的借款利率或过强的约束可能使企业放弃贷款, 停止投资那些盈利较高而成功机会较大的项目。这样企业就可能损失一笔机会财富, 这种机会财富损失就可归结为债务代理成本之一——由于债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而导致的机会财富损失。同样的道理, 由于股东拒绝投资那些对债权人有利而对自身利益影响不大的项目, 进而使企业投资不足, 将减少企业现行市场价值, 这样也是企业的一种机会财富损失, 这也是最基本的债务代理成本之一。

原则上, 通过在债务契约中加入各种限制性条款和保证条款, 债权人可以限制那些将导致债权价值降低的管理行为, 如过度发放股利、借入新债、给高管过高的薪酬等决策行为。Paul and Emre (2009) 指出在债权人利益保护相关法律既定的情形下, 股利的发放会影响债权人利益。要使债权人能够限制经理者所有对其不利行为, 则这类限制性和保证条款就必须令人难以置信的详细并且涵盖企业大部分的经营领域, 包括对项目承受风险的限制。各种成本包括与拟定这类条款有关的成本, 执行和监督它们的成本以及企业获利能力的下降 (由于契约条款常常限制了经理在特定问题上采取最优决策行动而引起的) 就构成了债务代理成本之二——由债权人和所有者-管理者 (即企业) 承担的监督支出和约束支出。

当资本结构中债务增加到某种程度后, 债务的边际成本将超过外部股权的边际成本, 这样就会常常看到债务和外部股权两者同时使用的现象。如果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或者违反其他有关破产的契约条款时, 破产就发生了。在这种情况下, 债权人取代股东拥有对企业的所有权, 而固定要求权的面值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的那个差值, 即为剩余损失则由债权人承担。在企业进行重组的情形下, 债权人所掌握的企业信息处于劣势, 谈判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这些由于企业破产或者重组发生的支出就构成了债券代理成本之三——破产和重组成本。

五、结论与启示

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情形下, 广泛代理关系的存在将产生代理问题。企业资本中负债的引入, 并由债务代理问题导致股东-债权人冲突进而形成债务代理成本。由于债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而导致的机会财富损失、由债权人和所有者-管理者 (即企业) 承担的监督支出和约束支出与破产和重组成本这三部分构成债务代理成本的三大板块。通过以上债务代理成本的形成机理分析, 笔者认为企业既要在发挥债务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又要控制债务代理成本的大小。在既定的法律制度下, 控制债务代理成本关键要从其产生的根源分析, 减少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降低股东-债权人冲突, 从而抑制债务代理成本, 最大可能的增加企业市场价值。在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债权人情形下, 更要加强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 尽力创造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Adam Smith.1776, The Wealth ofNations, Cannan edition

[2]Berle.A.A, Means G.1932,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operty.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ers

[3]R.Coase.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vol.4386-405

[4]Modigliani.F and M.H.Miller.1963, 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A Correction, American Economic American Economic June433-443.

[5]Fama.E.E and M.Miller.1972, The Theory of Finance. (Holt, Rinc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

[6]Jensen, Michael C.and William H.meckling.1976, the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 305-360.

[7]Myers.S.1977,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5, 147-175.

[8]Smith C and Jerold.B.Warner.1979, On Financial Contracting:an Analysis of Bond Covena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7, 117-161.

[9]Jensen, Michael C.1986.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 323-329.

[10]Paul.Brockman and Emre.Unlu.2009, Dividend Policy, Creditor Rights, and the agency costs of debt,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2, 276-299.

形成机理分析 篇2

绿色消费形成机理分析及企业对策

一、引言

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行为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安全和健康需要,还要满足后代的消费需求、安全和健康需要。它包括三层含义:倡导消费者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在崇尚自然、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绿色消费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绿色产品的推广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努力。在短期内,绿色消费的外部收益不明显,绿色产品的生产也面临困难和需求的不稳定性,须要在政策激励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尽快调整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以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近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在支持和和号召人民实现绿色消费的生活习惯,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绿色消费会变成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人们在消费的时候会有以绿色环保为目的,以绿色消费为荣。

二、绿色消费的产生及其发展现状

(一)我国发展绿色消费的产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进入21世纪,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倘若继续沿袭粗放的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随着环保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入开展,以消除和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为目的的绿色消费浪潮,必将成为引领企业 主宰未来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既有利于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又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我国发展绿色消费的现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众化的绿色消费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随着绿色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各地区积极推行绿色消费的活动,许多地方政府注意发挥自身的生态优势来发展绿色经济,以求在未来的绿色竞争中抢先一步。虽然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绿色消费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我国绿色消费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就企业而言,开发力度不足,提供绿色产品的动力不足。因为绿色产品成本高,而现在大众并不是普遍接受绿色消费的高价格。导致企业利润不高,单单靠政府的鼓励和扶持是不够的,绿色消费需要市场去选择它,消费者乐意去消费它。

二是从消费者角度看,消费者收入水平低的制约。由于绿色产品或绿色服务的价格相对较高,收入水平对绿色消费也是一种制约。另外通过全社会的绿色教育,对绿色消费会有很大的促进。

三是绿色产品流通渠道不健全 目前在我国,绿色产品流通中还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关卡、收费,运输中缺乏统一标志和标准,在途污染时有发生;全国尚未建立从批发到零售的绿色产品流通网络体系;绿色产品的专营商店、绿色食品和蔬菜专门摊位、绿色产品连锁店在市场上很少见甚至是空白,尚未举办影响力较大的绿色产品的展销和贸易活动。

四绿色产品市场市场秩序不规范 判别绿色产品的唯一依据就是产品合法的绿色标志。但由于有关部门对“绿色食品”标志、“我国环境标志”等绿色标志宣传不力,使消费者难以认清真正的绿色产品;加上认证部门尚未形成方便、快捷、经济、易普及的检测手段;国家没有成立专门的绿色管理部门,没有一个行政机构专门负责制定绿色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等等问题,使绿色产品市场尚未形成一个完善、规范的管理体制,从而影响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

三、影响消费者对绿色品牌选择的因素

(一)社会心理因素 1.环境意识

依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的行为是在自身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所谓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或群体所共有的对于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符合或违背人的意愿以及可行或不可行的观念。而环境意识正是基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参照标准,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思想、理论、意识、情感等观念形成的总和。研究表明对环境问题持积极态度与绿色食品的购买行为和购买频率正相关。选择绿色食品最普遍的原因是对环境和健康问题的关注。

2.消费者效果感知

依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效果感知是指个体消费者关于其自身作为绿色消费者时,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施加影响能力的信念。用我的理解就是,你非常相信并且支持绿色消费,你就有消费绿色东西的倾向,在选择绿色与非绿色的产品的时候,你会非常果断的选择绿色产品。换句话说就是,从自己心里深处支持绿色食品,对消费者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消费者唯有从根源上认识到工业文明消费模式的弊端,才能切实转变现有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进而提升其选购绿色品牌时的消费者效果感知度,最终实现可持续消费。3.绿色产品认知水平

绿色产品认知水平主要强调其对绿色产品的辨别能力。在绿色食品方面,张国立认为,消费者对其了解程度越高,绿色食品消费意识就越强,因此越倾向于购买绿色食品;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了解程度越低,绿色食品消费意识就越弱,就越倾向于排斥绿色食品。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相同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的父辈们,现在因为网络的发达,他们也开始注重和了解绿色食品。但是就在几年前,我们就是吃着含有苏丹红的辣椒,喝着三聚氰胺的牛奶长大,吃着地沟油,想想都觉得恶心,那个时候没有人会在意什么绿色食品,更没有人去消费高价格的绿色食品;正是因为这些食品的不安全,才引起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关注。4.参照群体效应

消费者的绿色产品消费行为会受到诸如群体,家庭,社会的影响。设想一下如果社会风气都以消费绿色食品为时尚,那么肯定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绿色消费,因为在消费者中普遍存在着追求物美价廉、求名好胜、求新趋时、求美立异等心理趋向。

(二)情景因素 1.绿色认证绿色信念

不用质疑我们平常人买东西的时候辨别是否是绿色食品的标准是看食品包装袋上是否有绿色食品的标志,通常消费者对通过绿色认证产品的绿色属性所持有的信念越强,可以预期其会越经常选购绿色品牌进行绿色消费。2.绿色产品的质量

唯有在绿色产品的品质明显高于传统产品时,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才能被有效激活,即消费者感知的绿色产品质量越高,其选购绿色品牌的频率也会越高。

(三)经济因素

主要影响是高价格,绿色产品的高价格是阻碍消费者选购绿色品牌的主要因素。在企业生产中,由于需要生产产品时大量的新技术,会导致成本费用均内附于产品的绿色价值。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均显现绿色产品一般具有高价格、负需求的特征。即绿色价格抑制了消费者的环保需求,成为阻碍消费者选购绿色食品的最直接因素。

(四)社会人口因素

社会人口因素包含: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结构等方面内容。研究结果证明男性消费者比女性消费者更愿意为绿色食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同时也认为单身的男性或女性一旦结婚,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比较好的概率会比单身时高1.354倍,即结婚后人们从原来简单的解决一个人的饮食问题,到关注一个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健康,对食品安全信息的主动搜索的意愿可能会增强。同时还发现消费者受教育的程度的差异对绿色消费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消费者具有较高的学历,其经济水平较高,对绿色产品认知水平及绿色消费倾向也较高,环保意识及自身保护意识也越高,由此,其选购绿色品牌的消费观念就会越牢固。

四、企业对策及其应对方法

(一)企业绿色经营战略--经营战略的改变

全球性的环境恶化,是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战略,实施绿色经营的最重要的原因。随着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的恶化并不是与己无关的遥远的问题,而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现在绿色产品的消费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不仅国家鼓励参与,而且消费者们也更愿意消费绿色食品。所以企业应该确立和实施自己的绿色经营战略,把环境保护贯穿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中。企业应根据目前已经呈现出来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市场的发展动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把握好绿色消费浪潮带来的市场机遇,提出自己有特色,与众不同的战略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未来争得一席之地。(二)企业绿色经营的生产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的目标是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替代利用,二次能源的利用实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工业产品生产和产品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减少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企业通过清洁生产,一方面可以减低产品的成本,让大众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自己产品的品质,在后期宣传的时候可以向消费者灌输自己企业的精神,让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记忆更加深刻。

(三)企业绿色经营的营销模式--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涉及的内容涵盖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产前阶段,包括绿色产品开发、绿色产品设计、绿色标志的取得等;另一个是产品的销售阶段,主要采取各种绿色促销手段,比如绿色广告,绿色推广,绿色公关等,来促进绿色产品的销售。其实绿色营销就是以绿色经营为基础,以保护环境为中心,以绿色产品为主体,来盈利和谋求发展;其实绿色营销不是一种策略性的营销手段,不是为了迎合市场潮流而采取的营销技巧,而是让市场和消费者深入了解绿色产品的过程。没有实实在在的绿色产品作为后盾,绿色营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机理分析 篇3

[摘要]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成立于1979年,近二十多年来其旅游研究发展非常迅速,从名不见经传的教学组织一跃成为排名世界第一的著名旅游学术共同体,其形成和发展的深层原因值得思考。文章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例,深入剖析了该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旅游市场的推动力、学术领袖的凝聚力、学术交流的互动力、旅游学者的内生力、旅游研究的国际化、旅游研究的协同化、理论实践的一体化和生活工作的均衡化等8个方面是香港理工大学旅游学术共同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的启示,文章还对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为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旅游;学术共同体;形成机理;香港理工大学

一、引言

Annals of Tou rism Research(ATR)、Journal of Travel Rese&rch(JTR,)和Tourism Management(TM)是旅游研究领域公认的国际权威期刊,其刊文水平代表了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是衡量旅游研究实力的重要指标。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成立于1979年,由于旅游研究刚刚起步、科研未得到足够重视等原因,一直到1991年都没有学者在ATR、JTR和TM上刊文,这一时期香港理工大学旅游研究的发展极其缓慢。1992-2001年其旅游研究实力迅速崛起,超越美国夏威夷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萨里大学等老牌实力派院校,其刊文数量仅次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排名第二。2004-2013年其刊文数量超越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成为旅游研究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院校。目前,我国的旅游学术共同体总体组织形式还比较松散,研究的实力与国际成熟的旅游学术共同体还有很大的差距和差异。因而,很有必要分析国际成熟的旅游学术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从而指导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例,以其发表在三大期刊上的论文为依据,探究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机理,以期为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以学术共同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研究并不鲜见,而且有些领域的学术共同体研究也已经走向成熟。但是,国内外直接以旅游学术共同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较少。国外对旅游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是以旅游文献分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譬如,Sheldon(1991)以1980-1989年在ATR、JTB和TM E刊文的数量为标准,对作者所属国家、院校和地区等旅游学术共同体实力进行了排名。Jogaratnam(2005)采用同样的方法对1992-2001年间的旅游学术共同体进行了研究。gyan(2005)以35种旅游、酒店管理、休闲和旅游文化等旅游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被在线点击的数量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类期刊和旅游研究者进行了排序。Park等(2011)对新千年前十年酒店和旅游研究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刊文进行研究,对刊文作者、所属国家和院校等学术共同体进行了研究。

国内对于旅游学术共同体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才出现针对旅游学术共同体的相关研究。肖洪根和Stephen L.J.Smith(2010)探讨了学术交流在应用型旅游学术共同体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肖洪根(2011)以美国旅行与旅游研究协会为例研究发现,学术交流和知识网络有助于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保继刚、王宁等(2013)围绕旅游知识共同体、旅游学术共同体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对话和研讨。张凌云、兰超英等(2013)基于近十年旅游学术期刊论文的视角对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格局进行了评价。张凌云、齐飞等(2014)对近十年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成果进行了h指数测度与评价。张凌云等人(2014)还出版了文集((旅游学术共同体研究》。宦震丹、王艳平等(2014)以温泉旅游为例研究了基于知识共同体的线索追踪法。谢彦君(2014)研究了旅游学术共同体的自觉性问题。李经龙、徐玉梅(2015)对2004-2013年间在ATR、JTB和TM上刊文的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区域差异和综合排名进行了研究。李经龙、徐玉梅(2015)以ATP、JTR和TM为例,通过大数据视角以及赋值的方法分别对中国旅游学术共同体的格局和国际旅游学术共同体的格局及其动态变迁情况进行了研究。

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旅游学术共同体展开了研究,但是鲜有学者探究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机理。作为发展动力的探索,形成机理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只有熟悉了形成机理、了解了发展轨迹,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二、香港理工大学旅游学术共同体发展历程

香港理工大学学者在三大国际权威旅游期刊上刊文始于1992年,因此本文选取了1992-2014年间发表在三大期刊上的所有的文献(研究报告、研究笔记、会议记录、各种来往信件等不在统计之列)。统计细则如下:一篇文章如果是单一作者,计入该作者刊文一篇;一篇文章如果是N位作者合作,则第一作者计入刊文一篇,其余N-1位作者计入参与1篇;对研究机构进行统计时,一篇文献如果是单一作者,即计入该作者所在研究机构刊文1篇;一篇文献如果是N位作者合作,计入第一作者所在研究机构刊文1篇,其余N-1位合作者,如果都来自不同研究机构,每个研究机构都计入参与1篇,如果有同一研究机构的2位以上学者参与,则该研究机构统计时只能算参与1篇;文章以第一作者的刊文数量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研究机构以及学者个人旅游研究实力排名的第一标准,如果第一作者的刊文数量相同,再比较参与者刊文数量。

根据以上统计规则,1992-2014年全球各旅游研究机构的研究贡献如表1所示。1979-1991年是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研究的探索阶段,该阶段没有学者在三大国际权威期刊刊文。1992-1999年是香港理工大学旅游研究的参与阶段。该阶段香港理工大学学者在三大国际权威旅游期刊第一作者刊文15篇,位列第9名。1992年,R.J.Plne博士在Tourism Managemen让发表了题为Towards a useful measure Of tourism activity at individual country level的论文。自此香港理工大学的旅游研究逐步走进全球学术界的视野,其旅游研究开始崭露头角。在这一阶段,英国的萨里大学第一作者刊文23篇,排名第一位,是香港理工大学第一作者刊文数量的1.53倍。2000-2009年是香港理工大学旅游研究的发展阶段。该阶段香港理工大学第一作者刊文61篇,在全球旅游学术共同体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第一名。其第一作者刊文数量是排名第二位的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1.69倍,遥遥领先于其他机构。在这_阶段香港理工大学的旅游研究实力迅速增强。2010-2014年是香港理工大学旅游研究的巩固阶段。在这一阶段第一作者刊文48篇,仍然排名第一,其刊文数量是排名第二位的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1.33倍。在这_阶段其旅游研究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成立之初,由于缺乏对该领域的深入认识和研究经验,旅游研究发展极其缓慢,旅游相关专业甚至被外界称为香港理工大学濒临死亡的专业。但是经过不懈地努力,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有了质的转变。

2000年,韩裔美国学者田桂成(Kaye Chon)教授被委任为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在田桂成教授的带领下,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逐渐成长为世界顶级的旅游学术共同体。该学院的旅游研究实力在不断超越其他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自我超越。数据表明,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1992-1999年第一作者刊文15篇;而2000-2009年第一作者刊文达到61篇,是前一阶段的4.07倍;2010-2014年第一作者刊文48篇,仅仅五年的刊文数量就超过1992-1999年刊文数量的3倍。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香港理工大学的旅游研究实力逐渐得到了全球的认可。

三、香港理工大学旅游学术共同体形成机理

香港理工大学是全球旅游学术共同体中的佼佼者,影响着国际旅游研究的整体格局,其庞大的旅游研究实力得益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

(一)旅游市场的推动力

旅游市场的推动是旅游学术共同体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发展为旅游学术共同体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也为其提供了最前沿、最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方向。旅游学术共同体就是在不断剖析市场问题、解决市场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香港理工大学坐落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不仅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口之一,而且还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风景优美,文化独特,素有“购物天堂”、“美食天堂”之美誉,每年吸引全球众多游客赴港旅游。1979年香港的游客人数只有311.9万,2014年赴港人数达到2.9亿人次。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酒店和餐饮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为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旅游研究提供了契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诱发的食、住、行、游、购、娱等问题为香港理工大学的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推动了旅游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香港理工大学作为成功的旅游学术共同体,明显受益于旅游市场的推动。

(二)学术领袖的凝聚力

学术领袖的凝聚力是旅游学术共同体发展的内在因素,主要体现在权威学者自身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影响力。譬如,宋海岩教授在1992-2014年间在三大国际权威旅游期刊刊文31篇,是全球比较高产、实力比较雄厚的旅游研究学者。除此之外宋海岩教授还担任《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的主编、《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Studies》(2012-2013)的合作编辑、《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search》(2008-2013)的副编辑、《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至今)的资源编辑。2010年,宋海岩教授荣获国际酒店餐饮及学术教育委员会颁发的“John Wiley&Sons终身研究成就奖”,该奖是表彰毕生致力于酒店及旅游业学术发展与研究并取得非凡成就的会员。丰富的学术成果和广泛的学术影响使宋海岩教授在过去的20年间成为国际旅游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另外,田桂成院长以参与者身份刊文8篇,也是实力较强的研究学者。而且,他还担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Travel&Tourism Marketing》、《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及《The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的主编。2011年,田桂成教授还荣获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颁发的尤利西斯奖,该大奖被誉为“旅游业的诺贝尔奖”。这些学者以其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吸引了大量年轻有为的旅游学者集聚在其周围。因此,优秀的旅游学术共同体需要拥有旅游研究的领军人物,以保证旅游学术共同体的长远发展,保障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学术交流的互动力

旅游学术共同体之间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是促进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香港理工大学作为全球旅游学术共同体中的佼佼者,是旅游研究学者关注的焦点。因此,众多的国际旅游学术会议倾向于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譬如,2014年主办了第二届国际旅游教育与培训国际论坛;2013年主办了世界旅游组织知识网络座谈会和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座谈会,还与世界旅游组织联合举办了中国旅游及中国酒店品牌论坛;2012年主办了第11届亚太旅游研究生论坛及国际会展博览高峰会;2011年主办了第9届亚太酒店餐饮及学术教育委员会会议等,大量国际高端峰会的举办极大地方便了香港理工大学在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了解旅游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为其旅游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新颖的视角。同时,Kaye Chon、Haiyan Song、Bob McKercher、Rob Law等著名的旅游学者也会经常被邀请出席在外地举办的国际旅游学术会议。国际旅游学术会议的举办或参与为旅游学术交流提供了更高端、更宽广的平台。除此之外,香港理工大学旅游学者众多,每位学者的研究领域和专长各有千秋,外加广泛的国际交流为香港理工大学的旅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出现了旅游研究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现象。因此,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完善的知识网络。

(四)旅游学者的内生力

2014年,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共有来自全球世界各地的在职员工72位。对72位学者的学位进行统计时,获得了61位学者的学位信息,其中博士有45位,占总数的73.77%;硕士16位,仅占26.23%。较高的学位为其学术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雄厚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学术视野。72位学者中人数最多的是助理教授,共24人;人数最少的是助教,仅有6人。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的有491人,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12名。由此可见,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学者职称较高,其学者自身的素质是其他旅游学术共同体难以匹敌的。

1992-2014年,香港理工大学学者在三大国际权威旅游期刊刊文的作者共102位,刊文1篇的有82位,占总数的80.4%;刊文2-5篇的有16位,占总数的15.7%;刊文大于5篇的有4位,占总数的3.9%。研究实力较强的学者如表2所示。其中排名第一的是Bob McKercher教授,第一作者共刊文18篇;宋海岩教授以第一作者刊文8篇排名第二位;Rob Law教授则以第一作者刊文7篇、参与者刊文20篇的数量排名第三位。这三位学者的旅游研究实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学者。以上研究表明,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具有较强的旅游研究实力。该学院不仅具有数目庞大的学者数量,而且每位学者的研究实力和个人能力都很强,并且学者们除了拥有学术领域的个人荣誉感之外,还具有较强的团队荣誉感以及对组织的奉献精神,这就为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众多的旅游研究学者和雄厚的旅游研究实力为其旅游研究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旅游研究的国际化

学者的海外求学和任职经历为旅游研究提供了国际化的视野和较高的研究平台,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发展。表3呈现的是2014年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52位具有完整求学和任职经历的教职工信息。其中具有他国求学或任职经历的学者有47位,占总数的90.4%;本土学者、单一求学或任职经历的学者只有5位,占9.6%。因此,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学者的国际化水平很高。

如表3所示,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大部分学者不仅具有他国的求学经历,而且还具有丰富的从教经验或社会阅历。以宋海岩教授为例,他在求学经历上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视野,本科就学于中国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和博士更是远赴英国格拉斯哥苏格兰大学求学,从而对不同国家的旅游研究具有较深入的认识,为其旅游研究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宋海岩教授还曾在至少4所不同的旅游院校就职,执教经验极其丰富。这样的求学或工作经历为旅游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而在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有类似求学或执教经历的学者至少还有50位,这些学者为旅游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一个成功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者。

(六)旅游研究的协同化

协同化,即团队合作,是旅游学术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必备手段之_。这里所谓的团队合作不仅指本学校内部教授与学生的合作、教授与教授的合作,而且还指不同院校的教授或学者之间的合作。不同学者擅长的研究领域有所不同,而每位学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都具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这种教授与教授的合作、不同院校的教授或学者之间的合作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也开拓了旅游研究的新领域,为旅游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为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成功与国内外广泛的团队合作是分不开的。在1992-2014年刊载在ATR、JTR和TM上的文献中,单一学者完成的文献只有14篇,占总数的7.3%;多位作者合作的文献有179篇,占总数的92.7%。其中,校内学者的合作有53篇,占27.5%;国内校外合作有25篇,占总数的8.8%;国际校外合作的文献有101篇,占总数的56.4%。多位学者合作的文献占据较大比例,可见旅游研究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发展一定要注意协同创新,加强与校内外、国内外各类学者的合作,通过头脑风暴,实现新的跨越。

(七)理论实践的一体化

特殊、实用的办学方式也促进了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发展。该学院采取的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方式。其毕业生不仅掌握了权威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较强的研究能力,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香港理工大学为进一步推动其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发展及配合本港与亚洲区旅游业的需求,兴建了设备多元化的教研酒店——唯港荟。唯港荟于2011年开业,体现了全新的综合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创意思维与创新能力。唯港荟所座落的大楼同时是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校舍、理大教职员宿舍、研究及资源中心,以及学院及行政办公室,并已成为尖东的新地标。新大楼亦配备一系列教学及研究设施,包括吕志和酒店及旅游资源中心、8amsung旅游及酒店数码科技研究室、Bistro培训餐厅及Vinoteca Lab品酒室。开业以来,先后荣获“2011年最佳商务酒店”、“2011年豪华酒店”、2012和2013年连获“中国首25间最佳酒店及最佳服务酒店”,2013年更是获得了联合国世界旅游大奖——尤利西斯奖,唯港荟的成功将进一步巩固学院作为世界级旅游学府的领导地位。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双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教师科研理论的升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科研成果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发展。

(八)生活工作的均衡化

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也受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综合影响。首先,城市区位良好。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是全球最安全、富裕、繁华的地区之_,也是国际和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经济自由度指数居世界首位。其次,教师待遇优越。香港8大院校师资方面一直竞争激烈,为留住优秀的学者各院校近年来不惜步步加薪挽留人才,年薪达180万港元或以上的教职员人数,2012年多达807人。在各大院校的最高薪酬级别中,薪酬最高的为香港理工大学,达到570万港元至585万港元。香港特区政府审计署2011年发表的报告指出,香港的大学讲座教授薪酬比英国高四成一,比美国同行年薪高一成六至三成。再次,香港的低税率及简单税制也是很多人申请赴港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香港以地域为征收税项的基础,只对来自香港的利润及收入征税。与内地情形不同,香港不设增值税和营业税,主要直接税是利得税(企业所得税)、薪俸税(个人所得税)和物业税。第四,发展平台较高。早在1999年,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就被世界旅游组织指定为全球十六家认可的教育及培训中心之_,成为亚洲首家获此殊荣的学院;2000年又通过了世界旅游组织的教学质量认证;2002年成为国际旅游业研究学院全球总部兼秘书处;2003年获得国际旅游业教育者协会颁发的最佳教育学府大奖。学院高端的研究平台吸引了大批年轻学者集聚于此。第五,科研项目较多。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酒店和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发展的瓶颈、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战略等旅游命题必须委托科研机构完成,而香港的旅游院校较少,其他院校研究实力又十分薄弱,从而使得香港理工大学的旅游学术共同体能够获得大量的科研项目。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为香港理工大学的旅游研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旅游学术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外部因素。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取决于众多因素。旅游市场的推动力是旅游学术共同体形成的根本因素,也是推动其发展的巨大动力;学术领袖的凝聚力决定着旅游学术共同体自身的规模和影响力;学术交流的互动力则为旅游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交流平台;旅游学者的内生力是旅游学术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决定着旅游学术共同体整体实力的强弱;而旅游研究的国际化、协同化、理论实践的一体化则是旅游学术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最后,生活工作的均衡化则是旅游学术共同体形成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研究表明,这些因素都为旅游学术共同体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突触形成机理及相关疾病分析 篇4

关键词:突触形成,细胞黏附分子,神经疾病

1 突触形成研究历史

1897年, 英国神经生物学家Sherrington发现神经元之间是不连续的, 并创造性地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命名为“突触”[1]。1954年, 俄裔美籍犹太科学家Stanford Palay, 利用电子显微镜首次成功地看到了鼠的小脑神经细胞突触结构, 它直径约为1μm, 由突触前的轴突、突触后的树突及突触前后之间的突触间隙构成。同年, 阿根廷细胞生物学家Eduardo De Robertis和美国细胞生物学家Stanley Bennett利用电子显微镜看到了蛙交感神经节和蚯蚓神经索的突触间隙[2]。

1992年美籍德国科学家Thomas C.Südhof认为可能是突触前后膜上面有一些跨膜的蛋白通过相互作用联接在一起, 介导前一个神经元与后一个神经元形成突触, 他们发现蛛毒素 (latrotoxin) 可以强烈地诱导神经递质释放, 推测蛛毒素蛋白可能与突触上某种蛋白质发生作用, 用蛛毒素蛋白为亲和层析诱饵, 在大脑样本中纯化到了许多与蛛毒素结合的蛋白质, 肽断分析后发现了一个位于神经突触前的跨膜蛋白质, 命名为neurexin[3]并以neurexin (Nrx) 蛋白为诱饵, 发现了Nrx的位于突触后的配体蛋白—neuroligin[4]。

2000年, Peter Scheiffele在传代培养的HEK293细胞中过表达neuroligin (NL) 蛋白约24h后将其消化, 加入到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中共培养36h, 意外发现过表达NL的HEK293细胞周围聚集了很多突触, 而对照组HEK293细胞周围突触分布零散[5]。2004年, Ethan R.Graf在传代培养的HEK293细胞中过表达Nrx, 加入到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共培养, 发现过表达Nrx蛋白的HEK293细胞周围也聚集了大量的神经元[6]。从此发现了参与突触形成最重要的粘联蛋白家族Nrxs和NLs, 而不是最起始的粘联蛋白[7]。

突触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 表现为突触前最起始的粘联蛋白与突触后的跨膜蛋白先相互识别, 通过相互作用将突触前与突触后联接起来, 介导突触形成开始, 突触前后建立初步联系后, 招募更多的粘联蛋白如Nrxs和NLs聚集到突触前后膜上, 蛋白通过同源或异源相互作用牢牢结合, 类似桥梁一样将突触前和突触后紧密连接, 突触形成稳定。

2000年至今, 科学家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参与突触形成的跨膜蛋白.2002年, Thomas C.Südhof实验室报道突触细胞粘附分子 (SynCAM) 介导突触形成[8]。2009年Ann Marie Craig实验室通过全基因组范围内大规模筛选, 鉴定富含亮氨酸的跨膜蛋白 (LRRTM) 参与突触形成[4], 随后Thomas C.Südhof实验室在报道的LRRTM基础上, 发现了LRRTM的配体为突触前的Nrx蛋白[9]。

自1992年发现第一个参与突触形成的蛋白Nrx至2016年, 已报道22种蛋白家族参与突触形成, 包含Contactin, NCAM, Nectin, SALM等家族蛋白, 其中NL2蛋白强度最强, 但与全基因组2~3万个基因相比, 被发现的突触形成蛋白仅占约1‰。

2006年, Thomas C.Südhof和Nils Brose实验室构建NL1-3基因敲除小鼠, 体内和体外实验表明NL1-3基因敲除并没有抑制神经元突触的形成和突触结构的变化[7]。2009年LRRTM基因敲出小鼠的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也是没有抑制突触的形成和结构的变化[9]。推测不同粘联蛋白之间可能起到了补偿作用, 是否还存在突触形成的核心蛋白, 这一突触形成的奥秘至今没有被完全解开。

2 参与突触形成蛋白

2.1 Nrx

目前报道参与突触形成的蛋白有22种左右, 但是许多蛋白的功能未完全清楚。哺乳动物神经元中含有3个Nrx基因 (Nrx1~3) , 每个基因都编码α-Nrx和β-Nrx两种蛋白[10]。1995年Südhof实验室发现Nrx与突触后的NL蛋白识别且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4]。2004年, 科学家首次将Nrx蛋白在非神经元细胞中过表达与神经元共培养, 鉴定Nrx基因参与突触形成[7]。2009年, KO发现Nrx还可以与突触后的LRRTM2蛋白相互作用结合[11]。2010年, 发现Nrx可以与突触后的GABA受体相互作用结合[12]。同时, Nrx也与突触前钙调蛋白活化的色氨酸-苏氨酸激酶 (CASK) 结合[13]。

2.2 NLs

1995年Thomas C.Südhof利用Nrx为诱饵, 发现了定位于突触后的NL基因[4], 目前发现, 鼠类神经元有4种NL基因 (NL1~4) , 人类神经元有5个NL基因[14,15]。2000年, 过表达NL蛋白的非神经元细胞与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共培养, 首次确定NL蛋白家族参与突触形成[5]。1997年, 发现NL与突触后的PSD95蛋白相互作用[16]。体外培养的神经元过表达NL2蛋白, 可以增加单位长度树突上抑制性突触的数量.神经元过表达NL1蛋白增加单位长度树突上兴奋性突触的数量[17,18]。

2.3 LRRTMs

2009年加拿大Ann Marie Craig实验室, 提取11d大鼠前脑的mRNA, 然后克隆表达基因, 通过神经元与非神经元细胞共培养筛选系统, 以250个基因混在一起为一个pool, 通过规模筛选, 鉴定出LRRTM家族蛋白参与兴奋性突触形成[9]。LRRTMs家族是一类富含亮氨酸的跨膜蛋白, 目前鉴定出4个不同LRRTM基因 (LRRTM 1~4) , 基因均位于兴奋性突触后膜上, 在成熟的脑和发育阶段高表达[19]。2009年, Thomas C.Südhof实验室Jaewon Ko通过LRRTM2与脑匀浆的免疫共沉淀实验和质谱分析, 发现LRRTM与突触前的“明星分子”Nrx蛋白相互作用, 体外培养的神经元过表达LRRTM家族蛋白, 增加了单位树突上兴奋性突触的数量[11]。

2.4 SynCAM

突触细胞粘附分子 (SynCAM) 是一类含有3个胞外Ig结构, 1个跨膜和1个胞内结构的家族蛋白[20], 目前已鉴定出4个成员基因为SynCAMs 1~4, 成员蛋白在脑组织中高表达[21]。2002年Thomas C.Südhof实验室Biederer等利用非神经元细胞与神经元共培养方法发现synCAM蛋白参与突触形成, 且synCAM同时存在于突触前后膜, 神经元过表达SynCAM, 增加了单位树突上兴奋性突触的数量。SynCAM蛋白之间除通过同源和异源相互作用外, 还可以通过C端氨基酸与CASK蛋白相互作用[8]。神经元中SynCAM1蛋白表达下降, 减少了兴奋性突触的数量[22]。SynCAM 1蛋白不仅介导突触形成, 还影响突触可塑性和学习[23]。

3 突触形成异常相关疾病

3.1 自闭症

研究表明, 突触形成异常与自闭症相关。1946年, Kanner医生发现一类儿童, 他们具有一些独特的行为特征:常常自己玩耍, 不喜欢与外界交流, 重复地做同样的一些事情, 通常有语言障碍, 只能说一些简单的词语或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自闭症的症状可以归为3个重要方面:沟通交流缺陷, 行为重复刻板及语言发育缺陷。对意外死亡的自闭症病人的解剖研究未发现自闭症病患者的脑任何病变[24]。

2003年, 法国科学家在《自然-遗传学》的研究论文中通过对多个患有自闭症的家系进行基因测序分析, 意外地发现其位于X染色体上的NL3与NL4基因在自闭症病人中均发生了突变[25]。2003年, Thomas C.Südhof实验室构建NL3突变的转基因小鼠和NL3的基因敲除小鼠, 发现NL3单氨基酸突变的转基因小鼠有自闭症, 而NL3的基因敲除小鼠没有表现出自闭症。同年, NL3蛋白的R451C突变, 损害NL3转运到膜上, 导致突触后膜上低表达NL3, 影响NL3与突触前的Nrx1结合, 突触形成异常, 从而R451C转基因小鼠表现出自闭症症状[26]。

2009年Thomas C.Südhof实验室Chen Zhang通过对医院自闭症儿童分析, 发现NL4基因的第87位精氨酸突变为色氨酸, 体外研究发现突变后的NL4蛋白不能正常转运到膜上, 大量聚集在内质网中, 可能是导致自闭症的原因[27]。

3.2 阿尔茨海默病

突触的不正常形成与发育与老年痴呆症相关。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也叫老年痴呆症, 1906年由科学家Alois Alzheimer发现, 是一种伴有认知, 行为和功能失常的进行性的神经变性疾病, 是老年痴呆的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表现为β-淀粉样蛋白斑、淀粉样血管病和神经纤维缠结, 年龄越大, 得病风险越高。目前全球约有数千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仅美国就有450万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65岁以上发病率为10%, 85岁以上发病率近50%。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目超过500万人, 约占全球所有患病人数的1/4[28]。

目前,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弄清楚。其一假说是, AD病人中突触的损坏与突触上蛋白的成分改变相关, 突触形成蛋白AD密切相关。2014年, Nrxs和NLs被报道在β-淀粉样蛋白斑的新陈代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表明Nrxs和NLs蛋白与AD相关[29]。Nrx蛋白C末端的积累, 对presenilin/γ分泌酶复合物具有抑制作用[30]。β-catenin蛋白结构的改变与记忆形成相关, 表明β-catenin蛋白在记忆损害中起到了作用[31]。N-cadherin蛋白可以增强APP蛋白的二聚化, N-cadherin蛋白的C端结构可以加快Aβ生成导致突触损害[32,33]。

4 展望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 科学家相继发现了一些参与于突触形成和成熟的基因, 加深了人们对突触的认识。相对神经元基因组来说, 已知的参与突触形成的基因数量少, 而且基因的突变或敲除均不能抑制突触的形成或改变突触的结构。说明不同基因之间可能存在补偿作用, 或存在着核心基因。突触形成的关键基因是目前研究突触形成的一大挑战。

神经元与非神经元细胞共培养方法, 构建人基因组库, 全基因范围内大规模的筛选是未来突触形成研究的方向[34]。比如通过在HEK细胞中过表达筛选基因, 再与神经元共培养来筛选新的参与突触形成的关键基因。

共晶组织及其形成机理 篇5

共晶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两相交替排列,但两相的形态却是多种多样,如下图所示:

层状片棒状球状

针状螺旋状

典型的共晶组织形态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组织形态?这是由于共晶组织中的各相的熔化熵不同。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把共晶组织分为三类:

粗糙-粗糙界面(即金属-金属型)共晶;

粗糙-平滑界面(即金属-非金属型)共晶;

平滑-平滑界面(即非金属-非金属型)共晶。

金属-金属型共晶组织的形成机制

以层片状共晶为例来说明,下边左图表明共晶凝固时固-液界面的平衡相浓度;下边右图说明层片状共晶成长时界面前沿的横向原子扩散。

共晶凝固时的固/液

界面的平衡相浓度

层状共晶成长时界面 前沿的横向原子扩散共晶两相同时存在共同成长称为共晶凝固。共晶凝固所共同构成的共晶领域,称为共晶晶团,或晶区。

一个共晶领域中的每一单相并不是都需要单独形核,各相间多半是通过“搭桥”连接起来的,即经过搭桥分枝形成,如下图所示:

共晶生长时的“搭桥”机构

在这类共晶组织中,究竟是呈层状还是棒状,主要取决于两个因

素:共晶中两相的相对量(体积分数)及相间界面能。数学分析可知: 当晶体中的体积分数在30%以下时,形成棒状的总界面比形成层状小,故有利于形成棒状共晶;当一相的体积分数在30%~70%时,有利 于形成层片状。

金属-非金属型共晶组织

由于非金属相晶体结构上的特性,使其成长时具有明显的各相异

性,如Al-Si共晶时,由于Si相生长的各相异性,就出现了分枝长大,呈不规则形态。如下图所示:

Al-Si共晶成长形貌示意图

共晶系合金的非平衡凝固和组织

伪共晶组织非平衡凝固时,成分在共晶点附近的合金也可能获得全部共晶

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组织。伪共晶组织的形成可用下图左图来说明。

由液相线所包围的伪晶区可分为:对称型伪晶区及不对称型伪区两种,如下图右图所示:

伪共晶的形成伪共晶区的位置伪共晶区在相图中的位置,对说明合金中出现的不平衡组织有一

定帮助。例如Al-Si系中,共晶成分的Al-Si合金在铸造状态下的组织为α+(α+Si)共晶,而不是单纯的共晶体。这种现象可以从下图

左图所示的Al-Si合金的伪共晶区发生偏移来说明。

Al-Si合金的伪共晶区

Cu-Al合金(w=0.04)离异共晶组织 Sn在共晶转变中,若晶体中与初晶相同的那个相会依附在初晶上

生长,而剩下的另一相则单独存在于初晶晶粒的晶界处,从而使共晶组织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

上图右图为Al-Cu(wCu=0.04)合金中出现的离异共晶。Al-Cu合相图如下图所示:

AL-Cu 相图富Al角

螺旋状(a)层片状(b)棒状(条状或纤维状)(c)球状(d)针状(e)

(1)金属-金属型(粗糙-粗糙界面)。由金属-金属组成的共晶,如 Pb-Cd,Cd-Zn,Zn-Sn,Ph-Sn等,以及许多由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组成的合金,如Al-Ag2AI,Cd-SnCd等均属于此类。

(2)金属-非金属型(粗糙-光滑界面)。在金属-非金属型中,两组成相为金属

-非金属或金属-亚金属,其中非金属或金属性较差的一相在凝固时,其液-固界面为光滑界面,如Al-Ge,Ph-Sb,Al-St,Fe-C(石墨)等合金共晶属于此类。

(3)非金属-非金属(光滑-光滑界面)。此类共晶组织形态研究甚少,而且不属于合金研究的范围,故不加以讨论。

a.金属-金属型共晶这类共晶大多是层片状或棒状共晶。

b.金属-非金属型共晶这类共晶组织通常形态复杂,如针片状、骨骼状等

2.层片生长的动力学

在共晶生长中,由于动态过冷度很小和强烈的横向扩散,使液-固界面前沿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成分过冷,因此界面是平直状。

界面移动速度方程:

7.4.3 合金铸锭(件)的组织与缺陷

工业上应用的零部件通常由两种途径获得:一种是由合金在一定几何形状与尺寸的铸模中直接凝固而成,这称为铸件;另一种是通过合金浇注成方或圆的铸锭,然后开坯,再通过热轧或热锻,最终可能通过机加工和热处理,甚至焊接来获得部件的几何尺寸和性能。显然,前者比后者节约能源,节约时间,节约人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但前者的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制。对于铸件来说,铸态的组织和缺陷直接影响它的力学性能;对于铸锭来说,铸态组织和缺陷直接影响它的加工性能,也有可能影响到最终制品的力学性能。因此,合金铸件(或铸锭)的质量,不仅在铸造生产中,而且对几乎所有的合金制品都是重要的。

1.铸锭(件)的宏观组织

金属和合金凝固后的晶粒较为粗大,通常是宏观可见的,见图7.30

图7.30 钢锭的3个晶区示意图 1-细晶区2-柱状晶区3-中心等轴晶区

a.表层细晶区当液态金属注人锭模中后,型壁温度低,与型壁接触的很薄一层熔液产生强烈过冷,而且型壁可作为非均匀形核的基底,因此,立刻形成大量的晶核,这些晶核迅速长大至互相接触,形成由细小的、方向杂乱的等轴晶粒组成的细晶区。

b.柱状晶区随着“细晶区”壳形成,型壁被熔液加热而不断升温,使剩余液体的冷却变慢,并且由于结晶时释放潜热,故细晶区前沿液体的过冷度减小,形核变

得困难,只有细晶区中现有的晶体向液体中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次轴(即生长速度最快的晶向)垂直于型壁(散热最快方向)的晶体才能得到优先生长,而其他取向的晶粒,由于受邻近晶粒的限制而不能发展,因此,这些与散热相反方向的晶体择优生长而形成柱状晶区。各柱状晶的生长方向是相同的.C.中心等轴晶区柱状晶生长到一定程度,由于前沿液体远离型壁,散热困难,冷速变慢,而且熔液中的温差随之减小,这将阻止柱状晶的快速生长,当整个熔液温度降至熔点以下时,熔液中出现许多品核并沿各个方向长大,就形成中心等轴晶区。

2.铸锭(件)的缺陷

a.缩孔熔液浇入锭模后,与型壁接触的液体先凝固,中心部分的液体则后凝固。由于多数金属在凝固时发生体积收缩(只有少数金属如锑、嫁、税等在凝固时体积会膨胀),使铸锭(件)内形成收缩孔洞,或称缩孔。缩孔可分为集中缩孔和分散缩孔两类,分散缩孔又称疏松铸件中的缩孔类型与金属凝固方式有密切关系。壳状凝固,如图7.31(a)所示。这种方式的凝固不但流动性好,而且熔液也易补缩,缩孔集中在冒口.糊状凝固, 如图7.31(C)所示。显然,这种凝固方式熔液流动性差.实际合金的凝固方式常是壳状凝固和糊状凝固之间的中间状态,如图7.31(b)所示

基于集群形成机理的理论评述 篇6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形成机理 政府角色定位

一、市场自发型的观点

1.马歇尔的观点。在马歇尔(1890)看来,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力是自下而上的。工业之所以能够在产业区内集聚,除了自然条件和宫廷的奖励外,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根本原因。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他将相关部门的企业在特定地区形成的集群称为“产业区”,并把这种“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而获得”的经济称为“外部经济”。

2.韦伯的观点。韦伯认为,集聚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各个工厂为了追求集聚的好处———利益的增大、成本的节省而自发形成的,只有当工厂为追求集聚的好处而迁移,且所增加的运费小于或等于迁移后集聚而节约的成本时。因此,他认为集聚的产生是自上而下自发形成的,是通过企业对集聚的好处的追求而自发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集群的形成是不需要政府这种外部力量的。

3.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的配置效益存在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基本上有两类,一是区域外部经济的差异,一是区域之间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差异。当区域之间存在比较优势差异时,在“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的原则指导下,产业势必在收益高的区位形成集聚。

二、克鲁格曼的政府推动型观点

克鲁格曼的模型为产业政策扶持提供了理论依据,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产业集聚诞生和不断自我强化的促成因素,但他又指出产业政策或贸易保护措施只不过是各种影响地方产业集聚形成演变的因素之一,并不必然导致制定者的预期愿望,产业集聚中所依赖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虽然如此,克鲁格曼认为,有些产业具有较好的增长和生产率发展前景,政府应选取这些产业去形成集群,集中力量去发展这些产业,其他的则让其自生自灭。从这个意义上讲,克鲁格曼认为,集群形成是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外部力量的扶持。

三、波特的中性观点

波特认为,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任何产业,任何集群,如果使用先进技术,有受到良好培训的人员,你可以通过制鞋致富,也可以种庄稼致富,只要是用先进的方法从事这些行业,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不应挑选集群,而应扶植所有的集群。这和克鲁格曼的重点扶植某些产业发展观点截然不同。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波特认为,不要去干预市场、扭曲竞争,而应去寻找制约集群发展的因素,着手加以解决。在他的钻石模型中,政府角色定位是:干预与放任的平衡。

四、文献评论

马歇尔研究集聚的最大贡献是他发现了一种产生集群的“空气”—协同创新的环境。但是马歇尔是为了研究企业组织而探讨外部规模经济的,同时,在他的那个时代,企业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限于物质的投入产出,信息、创新等非物质联系几乎不存在,因此,受研究目的与所处的历史时代所限,马歇尔没能将他的协同创新的环境这一思路充分展开,挖掘集群产生的非物质因素。

韦伯探讨了产业集群优势的因素,量化了集群形成的规则,研究成果具有相當的价值。但是,韦伯对集群的研究同其区位理论中的其它内容一样,是种脱离了实际的“纯理论”,脱离了一切制度、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单纯从资源、能源的角度加以考察,结论缺乏一定的现实性。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产业集群的形成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地区的社会文化因素,韦伯却将其抽象掉了,这是其缺陷之处。

生产要素的流动并不是完全的,充分的,而是相对的,区域比较优势理论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提出区域要素优势落差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其理论不足是未将研究重点放在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原因上,忽略了非市场因素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阻滞。当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经过一个调整过程,区域间的比较优势落差不复存在后,这一机制对于解释产业的集聚便不再有效。

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主要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它们通过无差异空间、无运输成本等严格的假定前提条件得出相应的区位理论、区域增长理论等。而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理论则正是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将运输成本纳入到其理论分析框架,把因运输成本的减少而引起的聚集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等要素放在了企业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与发散性问题的分析上,从而得出与传统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及发展理论所不同的观点。波特集群理论认为,国家竞争优势不是遗传的一竞争优势必须创造;传统的生产要素无论如何丰富,都不足以保证长期的成功,持续创新和提高生产率才是关键。

波特的钻石模型竞争优势理论在全球传播很广,但是具有竞争优势的区位不一定有竞争优势的群聚,有很多成功的“孤独明星”;钻石模型没有考虑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因素;波特模型中微观变量的作用不清楚,其模型中应该更多地强调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该模型最严重的局限在于它本质上是保守的,它解释了已经存在的群是如何诞生和成长的,但是不能预测创门将如何发展,以及什么是还未诞生的“成功中心”等问题。竞争优势理论过分强调国家和区域政府在产业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并把复杂的经济活动因素简单地构造成四个基本的要素,而且忽视了跨国的贸易活动对“钻石模型”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第284页,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Web A 1929:industry location 135-138,李刚剑等译:1997:《工业区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3]区域比较优势理论一方面汲取了马歇尔外部经济的原理,另一方面继承了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挖掘了不同区域比较优势落差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4]Boudeville JR 1966:Problems of Regional Planning. Edingburg.Ledingburgh University Press

[5]王辑慈:《现代工业地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6]KrugmanP 1991a :G eography and trade .Cambridge ,MA:MIT Press;1991b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183-199

[7]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机理分析 篇7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 也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之一。它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有利于保持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认清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情况至关重要, 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信息的把握及购买决策, 对整个房地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金德尔伯格认为泡沫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 价格的上升会让人们感觉价格还会上涨, 从而又多了大量的买主, 这些人对资产自身的使用和产生的利润并不感兴趣, 只是想从中牟取利润, 一定的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这一定义表明, 一种资产的高价格或价格上涨不是仅仅由自身的fundamental value来决定的, 更多的由那些单一用高价卖给其他的投资者的“momentum”investors来决定的。房地产泡沫可以理解为房地产市场交易者对房地产资产价格的正向预期而产生的投机行为, 这种行为使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本文对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机理进行解析, 以期为政府防范、消除和治理房地产泡沫提供借鉴与参考依据。

二、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

房地产泡沫的产生从经济学角度看是一种经济状态的失衡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因此, 就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环境下, 我们将产生泡沫的形成机理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土地投机

土地价格上涨与土地囤积是同步的。房价和地价是房地产价格的主要部分。房产价格随时间递减, 地产价格在数量上是逐渐增加的。土地价格之所以持续上涨, 是由于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城市中心建设用地日趋紧缺, 加上全国各地普遍实行了土地的收购储备制度, 土地增值收益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土地市场的价格调控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土地价格的上涨, 进而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由图1可以看出, 地产的升值性决定房地产的增值性, 地产价格逐渐增加的变动趋势超过房产价格逐渐减少的趋势的时候房地产表现为增值。因为土地和房产的这一特性, 决定了房地产发生泡沫现象主要取决于地价的泡沫。

我们对近十年来的土地价格和商品房价格进行比较 (见图2) , 可以更加清楚的发现土地价格和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相关性。可见, 土地价格的确显著影响房价并能够用于预测未来房价的走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年鉴》2008)

(二) 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及其秩序的不规范

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较, 房地产市场具有供给弹性小、需求不确定性和房地产交易成本比较低等特点。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 社会总需求不断增长, 而供给的弹性价格也随之增长。人们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 赚取土地价格上涨的资本从而加速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

同时, 我国房地产市场还很不规范, 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投诉事件也不少。诸如“生态人居”各种概念房炒作等现象屡见不鲜。对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商品房销售中的不规范行为, 土地利用中的不规范行为的整顿是重要任务所在。由中国经营报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3年9月20日联合主办的“首届企业竞争力年会”上, 美国汉斯公司副总裁朱良先生指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粗制滥造、不讲诚信、欺诈消费者, 就是最大的泡沫, 而这些都是营销商过度的营销所造成的。

因此, 土地供给的稀缺和土地需求不确定性中的投机性, 造成供求的失衡, 在低交易成本的条件下, 房地产业容易成为泡沫经济的绝好载体。房地产市场秩序的不规范加剧了房地产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状态, 助长了投机炒作之风, 这是导致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重要因素。

(三) 消费者的预期及非理性行为

消费者对某种消费品价格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需求。而不完全理性预期和投机行为决定了消费者的从众行为, 使得对未来预期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是典型的非理性行为, 人们不断地购买房地产, 是因为他们难以准确地掌握信息, 对未来预期的形成也主要来自于市场其他人的行为和预期, 进而通过他人的行为来选择自己的所需。房地产跟其他一般商品有所不同, 当价格不断的上升时, 人们认为价格还会持续上升, 需求量变大了, 供给量变少了, 进一步刺激了价格上升, 促进了泡沫的产生。在价格下跌时, 人们认为价格还要下跌, 持有人开始抛售, 这样就增加了供应量。同时没有人肯接手买入而导致需求量减少, 这样就加剧了价格的下跌。

(四) 投机因素

所谓的投机是指为了从资产价格的变动中获利而买进或卖出资产, 并不是对资产本身的使用或盈利能力感兴趣。从经济学意义上讲, 正常、适度的投机可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有利于发现价格,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 过度投机行为则会引起价格巨大波动, 成为引发泡沫经济的罪魁祸首。房地产由于自身的特性, 很容易成为投机者的目标。

金德尔伯格认为, 可以把投机者分为两种群体, 即局内人和局外人。局内人往往采用投机手段驱使价格不断上涨, 并在价格最高点将投机物品出售给局外人, 从而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而局外人则在价格最高点购进商品, 又在局内人采取措施使市场价格下跌时在谷底卖出商品。局外人的损失等于局内人的收益, 市场整体没有变化。

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房地产投机。房地产投机因素产生了大量的虚拟需求, 这种需求刺激市场膨胀, 出现了大量的虚假需求消息, 使房价大幅度上涨, 销售量也出现增长的局面, 这种局面导致了开发商对市场的错误判断, 盲目增加投资, 把投资放在了利润较高的房地产市场, 进而导致泡沫迅速膨胀, 这种虚拟需求一旦减少, 甚至演变成供给, 出现了大量空置房, 房地产泡沫也随之破裂。

(五) 信息不对称

生产者和消费者拥有充分的做出正确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是经济学上完全竞争市场论述的前提。房地产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 而开发商和最终消费者作为市场的两大主题所获取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开发商过度炒作常常会影响投资者对收益现象的估计。加之, 房地产的建筑周期长, 开发商的有效供给常常滞后于变化的市场需求, 投资者对市场更加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开发商无休止的炒作以及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 使人们对未来的收益有了过高的估计从而使房地产价格严重脱离其实用价值进而加速房地产泡沫的生成。

(六) 结构矛盾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结构矛盾。刚刚起步的住房保障制度和租赁市场不发达, 满足不了大量中低收入阶层的需要, 供求矛盾非常突出, 而市政建设中的大规模拆迁又加剧了这一供求矛盾, 使低档房价格急剧上升并产生了泡沫, 使整个住房价格上涨。

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不足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中低价位、中小型住宅比例相对偏低, 别墅和高档公寓供给增长过快。所以, 必须把经济适用房和豪宅的开发比例合理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开发商不能为追求高利润而投向豪宅的过度开发, 使经济适用房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样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提高了商品房空置率, 还会使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不断上涨, 极易导致房产泡沫。

(七)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 所以房地产开发需要雄厚资金。银行部门认为由于房地产是不动产, 不易被查封、变卖, 这种以房地产抵押的贷款风险很小, 加上利润的收益, 通常愿意发放这种抵押贷款。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过程及其资金链来看, 房地产金融主要是由银行房地产信贷构成的, 银行信贷贯穿于土地储备、交易、房地产开发和房产销售的整个过程, 见图3。

首先, 房地产开发过多依赖银行贷款。土地收购和开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 还款则主要依靠土地出让金。根据统计估算, 我国房地产市场上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而且从图3可以看出, 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商业银行都基本参与了。在土地出让过程中, 从土地收益, 城市开发和改造的规模来看, 土地资产价值很高, 因此, 土地购置的融资要求十分巨大。此外, 由于我国银行体制尚不健全, 当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 抵押物市值不断攀升时, 银行为了追求市场份额、信贷规模, 对借款者的资信调查往往有所忽略, 低估了市场的潜在风险, 在贷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违反了相关的一些规定, 向开发商发放了大量贷款使大量的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 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意识和手段, 导致许多开发商拥有少量的资金就可以从事项目开发。过度的开发, 为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纵观上世纪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80-90年代的泡沫经济以及“土地神话”、我国90年代初的海南房地产热, 以及自2007年由美国开始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等等, 无一不是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八) 政策原因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主导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与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关系, 各个政府都会对该行业进行干预。政府行为对房地产泡沫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土地市场不成熟和相应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条件下, 采取政策 (利率调整) 的局限性。如土地供应采取的“双轨制”, 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不合理, 从而使市场主体结构不合理, 存在着政企不分、国有企业约束的现象存在。同时土地供给有限和市场机制不完善, 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现象, 为房地产泡沫形成提供温床。这种政策的导向使房地产过度开发, 使价格不断虚涨, 空置率不断上升, 加速了泡沫的形成。

三、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 在我国经济环境下, 影响房地产泡沫的因素很多, 既有房地产本身及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及其运作的非规范性、消费者的预期及非理性行为、投机因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非理性行为, 也有政府方面的原因, 还有信息非对称而导致的盲目行为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会引发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房地产是一个关联度非常高的行业, 一旦泡沫形成必将给整个国民经济及民众生活带来极大危害, 历史事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 我国政府应从以上引起泡沫因素及原因出发, 通过多种途径, 采取多种措施来防范和及时消除房地产泡沫。如创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 规范房地产市场, 积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增强其风险意识, 加大政策的调控力度,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调整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等, 以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与平衡。

摘要:房地产市场作为“房地产的买家和卖家在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与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达成的所有交易总和”, 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并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为一体, 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房地产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同时也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之一。其适度发展可以支撑和带动整个经济的快速前进。本文依据房地产自身的特点从土地投机、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及其秩序的不规范、消费者的预期及非理性行为、投机因素、信息不对称、结构矛盾、金融机构的支持和政策原因等方面, 多角度深入剖析了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 并提出防范和治理房地产泡沫应从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出发的建议,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防范消除房地产泡沫提供依据与参考。

形成机理分析 篇8

中国的整体结构正处在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变期中, 很多问题随之而来, 收入分配差距日益增大则是其中之一, 由此也使扩大内需和稳定社会这两方面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三方面的数据鲜明的阐释了这一问题。 (1) 城乡居民收入比。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0:1, 到2000年为2.79:1, 2009年更是高达3.33:1。 (2) 地区收入方面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 在1978年分别是453元、382元、409元, 而到2007年分别为18545元、12392元、12131元, 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比中、西部高50%左右。 (3) 行业收入方面。2009年最高的金融业与最低的农林牧渔业之比为4.21:1, 差距可见一斑。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恶化效应和改善效应。自1990年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使我国居民消费率总体呈下降态势, 这说明该问题对经济的增长已出现恶化效应。

目前收入分配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尽管收入分配改革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人民权益十分重要, 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机理仍没有统一的认识, 从而影响了政策的制定。本文综合考虑了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的各个因素, 构建了解释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机理系统图。机理系统图展示了各个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本文用两种分析模式对机理系统图进行了解释, 统一了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范式。

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机理系统分析

关于收入分配形成原因的已有研究都没有很好的揭示我国收入差距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 没有很好的解释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 并且每种分类方法都不能全面概括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机理系统图。

1. 关于机理系统图的解释

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与对外开放的政策。一系列政策不断推出促进东部地区的发展。然而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形成中国东西地区差异。同时分配制度也变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已经形成的地区差异和当时处于摸索中的分配制度相互交织, 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的地区差异。而不完善的按生产要素参与贡献分配制度进一步拉大了行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于是产生了城乡二元结构和行业二元现象。如图所示, 形成了以生产要素分配机制为中心, 以地区二元, 行业二元, 城乡二元为主要内容的深层次结构性原因系统。行业二元的实质是技术二元, 形成了垄断行业和一般竞争行业。垄断又有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 形成行业的收入差距。而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二元结构共同组成了中国转型期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技术结构组成了我国当前的二元社会结构。居民在二元社会结构下产生了要素拥有和要素机会的差异。

再分配是调节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手段。现在的问题是, 在农村和城镇内部, 再分配机制一直存在逆向调节。而在微观层面上生产要素分配机制的主要分配单位是企业, 而企业的微观分配政策严重缺失。微观分配机制, 包括工资的决定机制、增长机制和保障机制。在现阶段, 这三大机制都存在很多问题, 造成了微观分配机制的系统性缺陷。一些国有企业不管企业效益好坏, 职工的薪水都比经营者低很多。

2. 基于不同角度对机理系统的分析模式

(1) 分析模式一——经济结构原因、分配体制原因、不合理因素。经济结构原因:即原因系统中的城乡二元, 行业二元以及地区二元的社会结构。由上文分析, 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的短时期内难以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结构原因。分配体制原因:要素分配的不公平意味着要素是通过行政力量来配置的而非通过市场规则进行配置。是某种体制性因素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具体来说, 关键是当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制不健全以及再分配的逆向调节作用。企业微观分配体制缺失也是重要内容。不合理因素即一些非法谋取利益行为。

(2) 分析模式二——初次分配再分配。初次分配原因体现在居民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过低, 财富过多向资本政府集中, 居民在要素拥有和要素利用机会上存在较大差距等。再分配原因体现在财政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

三、结论

综上, 在深层次结构性原因无法短时间改变的现状下, 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应该集中在对分配体制的改革上,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体制, 改善再分配的逆向调节问题, 采取措施深化企业微观分配体制改革。而从长远来看, 我国应当强化教育普及减小天然禀赋差距, 深化行业改革减小行业差距。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形成机理分析 篇9

关键词:速度营销,时基竞争,耦合,快速响应,速度营销系统

“速度营销”一词的雏形是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涡轮营销”, 科特勒指出:“许多公司正在努力通过加快速度来获取竞争优势。它们将成为涡轮式营销企业, 正在进一步学习时间或时间加速的艺术。它们将涡轮营销应用于以下四个领域:创新、制造、后勤和零售。”由此可见, 速度营销将快速反应与顾客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其是指企业快速识别环境的变化并做出积极的反应, 在成本适宜和质量可接受的基础上, 以有效的速度满足顾客的需要, 并使其顾客价值最大化, 从而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 即速度营销是一种强调“速度胜于完美、在速度中追求完美”的营销理念。总之, 速度营销的提出强调了, 企业除了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之外, 还需“快速地做事”。

一、速度营销的理论基础

速度营销是一种强调以快取胜的营销理念, 是一种强调快速反应的营销操作方式。速度与时间密切相关, 强调时间因素的时基竞争理论是速度营销的主要理论基础, 时基竞争理论是速度经济的产物。

1、速度经济与时间资源。

早在1977年, 钱德勒已提出了速度经济的思想。速度经济原指运输和通讯设备的迅速发展, 极大地加快了商品流转的速度、使库存周转率提高, 从而可大幅度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 获取速度经济效应。速度经济概念的提出揭示了企业的竞争重点从规模逐步转向速度, 以速度的提升推动规模的上升。钱德勒当时主要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层次提出速度经济思想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 速度经济的内涵、外延都已经大大超出了内部经营这个层次, 其既体现在企业内部经营层次上, 也体现在外部环境这个层次上;即速度经济不仅表现为一种经济效应, 更表现为一种经济形态。在规模经济、特色经济逐步与速度经济融合在一起, 甚至规模经济、特色经济逐步被速度经济所取代的过程中, 时间因素的重要性和对竞争的影响程度越来越突出。

2、时基竞争。

二战后日本经过了劳动力密集、资金密集、集中生产、柔性生产及时基竞争等5次竞争优势战略转变, 使得日本企业一直保持着低成本与高生产率。二战后日本企业的发展路径及成功标志着领先企业在生产、新产品开发和引进、销售及分销方面的时间管理方式代表着竞争优势强有力的新来源, 即时间企业竞争优势的下一个来源。事实上, 时间是一种战略性武器, 时间就是金钱、生产力、产量, 甚至是创新, 有效管理时间不仅可以减少成本, 而且可以占领更多市场、涉及更多的业务领域以及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关研究也支持斯克托关于时间是竞争优势新来源的观点。麦肯锡公司的一份研究显示, 在引进新产品的竞争中, 那些达到了限时目标的公司往往能取得数倍于竞争对手的业绩。于成熟期产业的调查表明, 首家进入一个产业的企业平均占有29%的市场份额, 最早跟随者的市场份额为21%, 较晚进入该市场的企业仅有15%的份额。时基竞争理论突破以“成本-价值”的逻辑思维, 强调“时间-成本-价值”的逻辑关系。该理论的思想精髓是, 时间上的优势可以为其他优势提供基础或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从而达到总体上的竞争优势, 这意味着那些能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能增长得更快, 获取更多的利润。

3、速度营销与时基竞争。

时基竞争最早体现在生产领域, 即快速地生产出顾客所需的产品, 后来逐步延伸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包括基于时间创新、基于时间制造、基于时间营销及基于时间服务等方面。时基竞争的思想不仅适用于制造企业, 同样也适用于各类服务企业。企业是活动的集合, 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不仅取决于与顾客需求密切相关的营销活动, 而且依赖于企业其他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因此, 时基竞争理论要求企业与上游企业、下游企业紧密合作, 通过信息共享来共同预测未来的需求并且密切监视需求的变化以获得新的机会。时基竞争的这一思想揭示了速度营销的实现并不能仅依赖于营销领域的活动, 而且必须依赖于其他经营活动的快速反应。速度营销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以营销为中心的时基竞争战略, 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将时间即速度列为关键的战略指标, 但并不是唯一指标, 速度营销同时要考虑成本和质量因素; (2) 提高反应力接近消费者, 以速度效应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依赖度; (3) 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强化市场需求的识别与利用, 并强化企业各种活动的协调。

二、速度营销的形成机理

1、速度营销动力模型。

利用物理学上的速度概念来论述速度营销的形成, 是目前国内的主要研究思路。目前, 对速度营销的解释最常见的是3F模型、4F模型以及斜坡球模型, 这三个模型的共同特点在于, 都是从动力学角度对速度营销中的速度进行阐述。3F模型认为, 速度营销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营销拉力、营销阻力、营销重力的综合结果。4F模型就是在3F模型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个力量去解释速度营销, 4F模型认为, 营销速度是营销拉力、营销阻力、营销重力、营销支持力的函数。海尔认为, 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 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 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情性而形成的压力, 如果没有止动力, 就会下滑, 为使海尔在斜坡 (市场) 上的位置保持不下滑, 就需要强化内部基础管理这一止动力;为此, 海尔有了“海尔发展定律”, 即“斜坡球模型”:A= (F动-F阻) /M (企业发展的加速度, 与企业发展动力之和与阻力之和的差值成正比, 与企业的规模成反比) 。

动力模型为我们理解速度营销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但对于模型中各种“力”的范畴, 其界定不够清晰, 即各种“力”包括哪些要素, 缺乏全面和深入的描述;另外, 动力模型也忽视了企业是活动的连续体, 没有考虑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营销速度的关系。速度营销不仅强调不是局部活动的速度, 而是整体速度的提升, 以局部速度推进整体速度的提升, 以整体速度弥补局部速度的不足。基于企业是活动的集合、局部影响整体的思路, 对于速度营销的形成, 我们可以借助物理学上的耦合原理进行分析。

2、耦合对营销过程的影响。

耦合作为物理学概念,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营销过程是由一系列彼此之间存在着功能关联和利益关联等方面关系的节点 (这些节点既包括属于营销范畴的活动, 亦包括与营销密切相关的活动) 组成的, 而各节点之间的这些关系会导致各节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从而改变着各节点的效率与质量;因此, 在企业的营销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耦合。从营销的角度看, 耦合是指营销过程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根据系统要素之间关系的形式, 营销过程的耦合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系统耦合、一种是系统相悖。系统耦合表现为系统要素之间互相促进, 最终将强化营销过程的效能;系统悖论表现为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干扰、相互破坏的关系, 最终将减弱营销过程的效能。因此, 企业最担心的便是“系统悖论”在营销过程中的发生;企业要实现速度营销, 就必须使各节点产生“系统耦合”;也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系统耦合产生的前提就是企业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营销过程各节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带来的结果, 可以称为营销过程的耦合效应。根据耦合对营销过程的影响性质, 营销过程两节点之间的耦合效应主要表现为正耦合与负耦合两种。正耦合表现为节点之间的耦合对营销过程的效能起强化作用, 推动营销过程的顺利进行;负耦合表现为节点之间的耦合对营销过程的效能起弱化作用, 阻碍营销过程的顺利进行。根据耦合对营销过程的影响程度, 营销过程两节点之间的耦合效应主要表现分强耦合、弱耦合两种。强耦合对营销过程的影响程度大, 强耦合对营销过程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弱耦合对营销过程的影响程度小, 与强耦合一样, 弱耦合对营销过程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除了正耦合、负耦合、强耦合和弱耦合之外, 在在营销过程中还有一种零耦合, 其对营销过程没有任何影响。

3、营销过程中耦合效应的形成机理。

对于营销过程中耦合效应的形成机理, 本文借鉴物理学上的“触发器”原理进行阐述。“触发器”原理是指, 当电流或电压达到某一临界值时, 会产生电子脉冲, 此时触发器开始工作, 启动下一步工作程序。营销触发器由惯性阀门和振荡器组成。惯性是指企业维持现状的趋势。营销过程各节点之间产生何种耦合效应取决于节点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脉冲能否刺激触发器产生新的脉冲。当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脉冲低于一定值时, 脉冲不能通过营销触发器中的惯性阀门, 节点之间的耦合效应表现为零耦合;当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脉冲大于阀门阈值的最小值时, 脉冲通过营销触发器中的阀门, 形成新脉冲;而新脉冲经过振荡器产生振荡。当振荡强度大时, 结过振荡的新脉冲表现为强耦合;当振荡强度小时, 结过振荡的新脉冲表现为弱耦合。营销过程耦合效应的形成机理图3所示:

对于由惯性阀门和振荡器的构成要素、工作原理以及何时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脉冲低于一定值的情形等, 本文不作探讨, 将在相关文章中再进行论述。

三、速度营销系统的构造分析

速度营销将快速反应与顾客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其核心是在顾客需要的时候, 立即做出反应, 并比竞争对手抢先满足顾客需求。速度营销的实现程度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完善的速度营销系统。速度营销是一种整合营销, 要求企业各个部门、各种活动都必须以顾客需要为中心, 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以达到资源最优化;因此, 速度营销系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营销系统, 其已超过了营销的范畴, 涉及到企业的各种活动。

速度营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整合系统。价值链理论认为, 每一个企业都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 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企业活动有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 按照这种思想, 构成速度营销系统的子系统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基本系统, 一类是辅助系统。基本系统是指那些与顾客需求密切相关的活动对应的子系统, 辅助系统是指那些对基本系统起支持作用的子系统。对于不同性质的企业, 基本系统和辅助系统所涉及的子系统不尽相同,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 营销系统、生产系统、研发系统等属于基本系统, 如人力资源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等。以制造企业为例, 速度营销系统的基本构造图4所示:

在各个子系统内部及其之间存在大量的信息流动, 快速营销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因此快速营销系统的构建要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在速度营销系统中, 每个子系统扮演不同的角色, 顾客管理系统是速度营销系统的核心子系统, 是与顾客最接近的系统, 是快速反应的最前沿;研发系统、生产系统与供应管理系统通过分销系统和顾客关系系统对顾客需求做出反应, 并围绕着顾客管理系统展开运转;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与后勤管理系统为各种基本系统的运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 即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基本系统和辅助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提升顾客价值。

顾客管理系统由市场部和销售部等机构组成, 与顾客进行直接接触, 其主要职责有:选择恰当的目标市场、收集市场信息、关注市场变化、进行市场预测、传递企业信息、建设分销系统、接受顾客订单、实施顾客服务、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等。顾客管理系统可以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市场规划系统、销售系统、营销服务系统。市场规划系统是一个决策机构, 其任务主要是市场分析、营销战略制定、品牌形象塑造、顾客服务决策。销售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分销商、销售产品、核分销商、预测较短时期内的销量。营销服务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顾客订单、协调销售与生产、供应之间的关系、实施售后服务 (如安装、维修、退货、货物运输安排等) 。

研发系统负责新产品的开发, 其不是独立进行工作的, 而是基于顾客管理系统收集到的顾客需求信息开展工作的。在产品开发过程中, 为了缩短研发时间, 研发系统应引入并行工程和虚拟技术。并行工程是一种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 (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将原来分别进行的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叉, 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一开始就考虑从产品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过程中的所有因素, 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 以达到以最少的次数获得成功。所谓虚拟技术, 它利用信息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 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从而达到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生产系统按照以销定产的思路进行产品生产, 这里的“销”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已实现的销售, 即顾客的需求计划或顾客的订单, 营销服务系统接受到顾客订单后必须及时地传递给;第二层含义就是潜在的销售, 即顾客管理系统对未来较短段时间销量的预测。在生产过程中, 生产系统也首先满足第一层次的需要, 在出现空闲的时候再安排第二个层次的需要。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生产出顾客所需产品, 生产系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以使生产过程实现单元化重组。同时, 在管理方式上, 生产系统也需实现管理上的变化, 即管理层次减少和管理幅度增加。

供应管理系统主要负责供应商的选择、考核、关系管理, 产生产品所需原材料、配件的采购以及采购、销售过程中的物流。生产系统收到营销服务系统发送的订单信息和预测信息后, 将其分解为应的采购订货信息, 快速分发给供应管理系统。收到分解信息后, 供应系统将其快速地发送给成员供应商, 并负责收获验货。

在速度经济时代, 时间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 时基竞争成为竞争的主旋律, 速度营销为企业走向成功的一条新路径。对于速度营销的认识, 我们应该把握住全局的观点, 即速度营销是一种以速度为导向的整合营销, 这要求企业围绕顾客需求, 强化各部门、各活动之间的协调, 构建出速度营销系统。

参考文献

[1]Gunton R, Handing P.Quick Response US and UKexperiences[J].Textiles Outlook International, 1987, (10) :43-51.

[2]Schmenner R.The Merit of Making Things Fast[J].SloanManagement Review, 1988 (fall) :11-17.

[3]Stalk G.Jr.Time-the next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8, 66 (4) :41-51.

[4]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 (第9版) [M].梅汝和、梅清豪、周安柱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5]兰丕武、郭江涛.浅议速度营销[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2) :63-65.

[6]马勇.速度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7]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 (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8]沈轶鑫.基于电子行业的速度营销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06:17-18.

[9]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 重武 (译)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第1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10]于建原, 李永强.快速营销反应系统下的整合营销研究——兼论后工业时代的营销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5, (4) :61-65.

形成机理分析 篇10

关键词:煤矸石,粉煤灰,复合注浆材料

1 概述

煤矸石经过长期堆放,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自燃, 形成自燃煤矸石, 它约占煤矸石总量的35%左右。自燃的煤矸石具有火山灰活性和水硬性能, 自燃煤矸石常温下单独与水的反应极慢, 仅有较弱的胶凝作用, 但在碱性环境下水化速度加快, 表现为较强的胶凝性能。因此, 以自燃煤矸石作为主要原料, 在碱性环境中, 可生成具有水硬性胶凝性能的化合物, 从而可制备出经济且益于生态环境的胶凝材料[1]。

2 试验

2.1 原材料。

煤矸石采自邯郸市峰峰矿区二矿自然煤矸石。选取自然级配≤31.5mm的自然煤矸石, 其化学组分为:Si O260.78%;Fe2O33.39%;Ca O 2.03%;Mg O 1.59%;Al2O326.74%;K2O 3.6%;Na2O 0.12%;SO30.21%;烧失量0.43%。选取邯郸热电厂湿排粉煤灰, 其矿物相组成为:玻璃体50.2%~79.0%;石英0.9%~18.5%;莫来石2.7%~34.1%;赤铁矿、磁铁矿0.4%~13.8%;残余碳0.3%~4.2%。其各自平均含量:玻璃体60.4%;石英8.1%;莫来石21.2%;赤铁矿、磁铁矿2.8%;残余碳1.3%。石灰选用生石灰水消解后所得到熟石灰, 主要成分是Ca (OH) 2。

2.2 试样制备与养护。

分别配置水泥浆、水泥粉煤灰浆 (水泥:粉煤灰=1:0.3) 、粉煤灰石灰浆 (水泥:粉煤灰:石灰=1:0.3:0.3) 三种浆液, 后与适量煤矸石制备10cm×10cm×10cm成型试块。初凝24h, 养护温度20±1℃, 相对湿度90%湿气养护。养护龄期分别为7d、14d、28d、90d。到规定龄期后将试样用于无侧限抗压试验、ESEM测试。

3 无侧限抗压试验与ES EM试验

3.1 无侧限抗压试验

表1为各组混合料各龄期无侧限抗压试验数据。在早期 (前28天) , 工况ABC混合料水化反应都比较缓慢。初期 (前14天) 处于物理激发过程, 强度为击实, 混合料水化反应缓慢, 胶结强度低, 强度相差不大。随着时间的延长, 混合料水化反应加速, 胶结强度上升, 强度出现明显增长。混合料中, 煤矸石本身具有一定的级配, 煤矸石颗粒形成骨架密实结构, 由于煤矸石本身强度高, 故粉煤灰骨架具有一定的强度。组成煤矸石的化学成分为多种氧化物, 因此在吸水条件下可表现出火山灰活性, 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a O+H2O-Ca (OH) 2+热量

Ca (OH) 2+Si O2+H2O-Ca OSi O2H2O

Ca (OH) 2+Al2O3+H2O-Ca OAl2O3H2O

上述反应的产物如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均具有较高的强度, 但反应的进行有赖于Ca O的含量。粉煤灰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火山灰反应所需要的活性Ca O和氧化铝, 在水泥和石灰作用下活性被激发, 促进火山灰反应的进行。同时, 粉煤灰处在这种碱性介质中, 其硅铝玻璃球体中的部分Si O、Al-O键在极性较强的OH-、Ca2+及水泥中的剩余石膏发生反应, 反应形成的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和钙矾石不断交织、连生聚合, 产生无序的网络结构, 而获得相对稳定的凝胶结构, 从而产生强度[2]。由表1及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 在早期28d之前, 工况C水化反应比工况A、工况B慢, 强度较低, 随龄期的增长90d强度工况C强度接近工况A (水泥浆) 强度, 说明石灰 (Ca O) 在材料胶结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其参与并加速煤矸石与水泥水化产物产生二次反应。形成稳定的不溶于水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凝胶。二次水化产物交叉、联生并相互充填, 使水化产物的孔隙率减少, 后期强度不断增加。

3.2 ESEM试验。

结合上述实验结论, 选取各组混合料第一配比试验材料, 做ESEM试验。由图1~图6可以看出, 试验分析得出结论与ESEM试验结果相互论证, 早期混合材料强度为物理激发过程, 水化反应较慢, 图2、图4、图6中材料出项胶结情况 (有少量针状、柱状结晶) 胶结现象不明显, 胶结强度不高。后期水化反应加速, 强度上升, 图3、图5、图7中胶结现象明显 (大量针状、柱状、放射状结晶) , 胶结强度上升。同时, 工况C胶结程度较工况B高, 接近工况A, 证实了石灰 (Ca O) 在混合料中起到了催化作用, 使混合料发生二次反应使其强度增大。

4 结论

4.1煤矸石在混合料中主要起骨架作用, 产生骨架结构密实强度, 同时与其它混合料产生一定的水化、水解反应, 产生少量的凝胶物质, 凝结、硬化后对混合料整体强度也有一定的贡献。

4.2水泥、粉煤灰和石灰在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 与煤矸石发生水化反应, 形成胶结强度, 使混合料强度提高, 达到桩体材料使用要求。

4.3开发一种新的煤矸石利用途径, 使煤矸石在桩体材料方面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梅, 吴英强, 张晓帆.自燃煤矸石复合活化的正交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 28 (6) :1312-1313.[1]周梅, 吴英强, 张晓帆.自燃煤矸石复合活化的正交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 28 (6) :1312-1313.

形成机理分析 篇11

【摘 要】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国际化与文化软实力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推动。从国际化的视角来看,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是在文化信息接收、文化形态比较、文化理念选择、文化价值融合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价值模式、行为模式、思想模式以及教育模式的重构。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国际化;作用机理

一、国际化对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机理是研究的新方向

“软实力”(Soft power)一词最早由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指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在国际政治领域中通过非强制性的文化、理念和政策等无形的力量来影响其他国家人民的行为。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的文化软实力,则是在其硬实力的基础上,以蕴含高等职业教育意识元素的精神形态存在、并涵括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校风、学生行为素养等方面的无形的非实体要素构成的合力,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精神状态的展现和释放,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全球时代的来临,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城市、企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那么,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化对文化软式力的价值与作用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课题。

二、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化之间相互推动

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内部要素优化和外部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必然结果。国际化与文化软实力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国际化,国际化发展也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推动。

1.浙江高职院校国际化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外在表现。国际化作用于文化软实力的最为直接,最为明显的方式是可以拓宽其合作的空间,引进先进的理念,提升浙江高职院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近而提升浙江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是必然趋势,文化是对外交流的纽带,教育以及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使浙江的高职院校获得国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可促进浙江高职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积极参与高职教育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可以促进浙江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

2.浙江高院校文化软式力是推动国际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国际化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内在要求,中国的高职教育体系逐渐完善,浙江的高职教育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在高职院校的校园设施、办学条件等基础条件相对完善之后,以高职文化、高职精神、办学理念为代表的高职文化软实力提升也将纳入到建设日程。浙江高职院校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传承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精神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了浙江的文化影响范围,加强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这是浙江高职院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如《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对浙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接收外国留学生、外派交换生和交流生、聘请外国文教专家、派谴专任教师访学、开设全外语和双语授课课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合作科研平台、获得国外或国际组织资助的项目等指标均做了明确规定。国际化不仅是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内在的驱动,也是地方经济、城市发展助推的必然结果。

三、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是文化重构的过程

文化软实力是在文化信息接收、文化形态比较、文化理念选择、文化价值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化模式重构。从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视角来看,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也经历着文化接收、比较、选择、融合、与重构的多个阶段。这几个过程与阶段相互作用,从而形成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模式、行为模式、思想模式以及教育模式的重构。

1.国际交流。国际文化的交流是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开端。只有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才能进行文化信息的传递和互换。国际文化交流包括文化信息的接受、文化信息的沟通以及文化信息的整理等相关环节,其奠定了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基础。通过国际交流,可以了解国际上先进的教育信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文化信息的传导、传播是多次能完成的,这需要高职院校与国际上兄弟院校进行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反复确认与证实,然后进一步的进行文化加工、筛选、处理和获取。通过整理、分类、归纳、总结,使获得的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教育资源条理化、有序化和系统化。

2.国际比较。在前期大量信息收集和信息整理的基础上,需要对所考察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职院校进行信息的比较。在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接受的过程中,浙江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办学特点、城市环境、文化特征、教学模式等条件,与新文化进行比较。比较是为了鉴别,比较是为了更好剖析和理解文化,更好的借鉴它山之石,发现自身之短板。从而对所考察对象或者合作对象的高职院校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审视、分析和理解,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

3.国际选择。国际选择是在国际比较基础上进行的。选择的过程是舍弃和选取的过程,是文化认同和文化分异的必要步骤。浙江高职院校在国际文化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全盘吸引,而是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范式、专业特色等方面,通过前期的过滤,去伪存真,去存求精,进行相关优秀文化信息的认可。选择不仅是挑选的过程,更是挑选的结果,是对考察院校或者合作院校的优势、特色、经验和方法进行最终确认和认同,然后把其纳入到自己学院原有的思想范式之中。高职院校文化的选择可以分为部分选择和全部选择,从当前浙江高职院校国际化进行来看,适合部分选择,结合浙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相关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方式、专业合作等方面经验的选择。

4.内外融合。内外融合是在国际选择基础上进行的。高职院校内外文化融合是通过文化吸纳、文化磨合、文化调适和文化融合,将学习和模仿对象的新的文化、思想范式,融入到浙江高职院校的文化、思想范式之中。吸纳是积极的选择,就是把先进的经验、优秀的成果正确的广泛的汲取。在文化吸引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因发展背景、生存环境、内在本质的不同,存在着一定冲突和摩擦,因而旧的文化和新的文化需要磨合,外来的文化与本土文化也需要磨合,磨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吸纳、适应和融合。在磨合的过程中,要根据文化冲突所表现的特征而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即文化调适,通过调适使旧的接受新的,使本土的接受外来的。在文化完全适应之后,浙江高职院校的本土文化要进一步将吸引的外来文化信息进行融会贯通,使教学理念相互渗透,使教学方式相互交融,使教学模式相互借鉴,实现新旧、土洋、中外高职院校文化全面接轨。

5.本土重构。本土重构是在内外融合的基础上开展的。本土重构是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关键和最终目的。重构是融合的更高级阶段,融合是渗透和交融,而重构是在融合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范式的再造,使新旧文化、中外文化、洋土文化形成一个新的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文化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化和突破。浙江高职院校文化的本土重构是揉合浙江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城市文化、校园文化、国际外来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在吸引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优势,从而实现自身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创新。本土重构是彻底、全面的文化改造,是摒弃落后的文化,发挥先进文化动力的根本性手段,没有重构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通过重构、创新、发展,形成新的文化范式和文化软实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交流、国际比较、国际选择、内外融合、本土重构五个具体的机制环环相扣、有机联合,构成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形成与创新的机制。研究国际化对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机理,对于浙江高职院校更好的进行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的创新,校园文化校园风气的营造,教育方式与教学手段的突破,学生素质和学术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启示我们,浙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继承城市文化精神的同时,要积极地吸引、吸纳、借鉴、融合国际先进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思想范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和提升浙江高职院校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郑晓云,严帆.高职院校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及评价体系[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4).

[2]骆文炎.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J].继续教育,2010(08).

[3]骆郁廷,王 瑞.论文化软实力形成的接受机制[J].湖北社会科学,2014(07).

课题项目:

形成机理分析 篇12

许疃煤矿位于淮北煤田临涣矿区的东南缘, 2004年投产, 矿井主采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的32、71、72和82煤层。已有研究认为, 许疃矿区当前的应力状态主要受最近一次的构造运动所控制, 但也与历史上的构造运动有关, 本文根据矿区褶皱和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分布特征, 对矿区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和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研究。

1 区域及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许疃煤矿位于淮北煤田南部, 地处宿北断层、板桥—固镇断层、丰县—口孜集断层和固镇—长丰断层组成的近似矩形的区域内, 北部与童亭背斜相接, 南部与板桥—固镇断层毗邻[14]。矿井北起F7断层, 南至光武—固镇断裂, 总体上为一走向近南北、向东倾斜的宽缓单斜构造, 局部发育小型褶曲, 并且被近东西向和北东向的断层切割改造的复杂局面, F许疃断层将矿区分割为两个构造单元 (图1) 。

1.1 褶皱

区内次级褶曲构造不甚发育, 褶皱发育以NWW向和EW向为主, 矿区北部主要发育NWW向褶皱, 南部发育近EW向褶皱, 从北向南依次为童庄向斜、钟家庄向斜、张家背斜、陈张庄向斜、吴家庄背斜和李楼向斜 (图1) 。另外在矿区东南发育有NE向的向斜构造, 为南坪向斜的南部转折部位。

1.2 断层

全区共统计断层344条, 其中正断层191条, 逆断层为153条, 区内以中小型和小型断层发育为主, 落差≥10 m的大中型断层中, 逆断层数量为45条, 正断层仅为29条, 而在落差≥50 m的断层中, 几乎全为逆断层, 这种现象在整个淮北煤田都是罕见的。

许疃矿井断层走向以北东和北北东向为主, 北西西向次之, 倾向则分布较为分散 (图2、图3) , 主要集中在北西和南东向, 早期应该受到了多期应力作用的结果[15—17]。

(1) 逆断层在矿井内自北向南均有分布, 多呈地堑状或地垒状产出, 主要分为北东向的逆断层和北西西向的逆断层。北东向的逆断层主要有F5和F6, 其中F5断层更是贯穿矿井南北。北西西向在矿区内普遍发育, 在矿井自北向南发育有F7、F8、F许疃等断层。

(2) 正断层在矿井内以中小断层为主, 正断层的走向较为集中, 主要有NNE、NE、NEE三组, 其中以NNE占据最主要的部分, 北部的XF7—11断层和南部边界断层—板桥断层, 小断层受大、中断层的控制比较明显。

2 许疃煤矿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和形成机理

根据许疃煤矿主要构造展布特征、小构造和节理组合特征等, 分析许疃矿井地质构造形态、空间展布、变形性质、组合规律等, 并对照临涣宿县矿区地质构造发展[18], 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 认为在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沉积形成之后, 该区主要经历了四期对本区构造特征起着控制作用的构造运动。

2.1 第一期构造 (印支期)

在该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 本区主压应力 (σ1) 轴向近南北, 拉伸应力 (σ3) 近东西, 形成近东西向褶皱, 该期构造是矿井内煤层形成后最早一期构造运动产物, 由于应力作用的强度相对较弱, 仅造成地层局部存在近EW的走向, 褶皱不甚发育。许疃矿井存有东西向褶皱构造, 规模较小, 主要表现在矿井南部75—77线附近的吴家庄背斜和陈张庄向斜 (图1) 。接着在印支后期的拉伸断陷形成了分割各东西向构造的东西向断裂, 板桥—固镇断层、宿北断裂。

2.2 第二期构造 (燕山早期)

燕山早期是中国东部最强烈的形成北东向构造的构造期, 应力方向为北西~南东方向, 主要产生北东向构造;并且在燕山早期的后期, 郯庐断裂强烈活动, 以大幅左行平移为特征, 并产生较深层次的由东向西的挤压 (图4) , 由于宿临矿区受到边界条件中南北狭窄的长方形块体的限制, 地壳近东西向收缩形成区内短轴、隔挡式且波幅大的近南北向褶皱束。童亭背斜、南坪向斜、宿南背斜和宿南向斜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并且童亭背斜因左旋剪切滑动, 轴迹呈反 (S) 形, 其轴向也发生改变为近南北向。

(1) 在该期应力场的作用下, 产生轴向北东的向斜构造和北东向逆断层。向斜构造位于矿区东南, 为南坪向斜西南部转折部位, 为一宽缓向斜, 向斜枢纽向西南扬起, 向北东倾伏;北东向逆断层自北至南均有分布, 倾向南东, 可判定产生该期构造的主动力来自南东方向, 这与区域构造背景的分析是一致的, 主要有断层F5、F6、F29, 并且被北西西向的F8和F许疃等断层切割。还存有北西向的正断层, 如矿区北部的XF7—11断层, 且被北西西向的逆断层F8等切割 (图1) 。这些北东向的构造与童亭背斜、南坪向斜和宿南背、向斜为同期形成。

(2) 区内大量存在有北西西向构造主要表现有钟家庄向斜、张家背斜、李楼向斜, 逆断层有F许疃、F7、F8、F12和F20断层, 这些逆断层基本上都位于北西西向褶皱的轴部, 即褶皱的轴向和这些逆断层的走向是保持一致的。北西西向逆断层均表现为挤压性质, 并且切割北东向的逆断层, 如F许疃切割北东向的F5逆断层, F1、F8、XF7—5、XF7—14切割北东向的XF7—11、XF7—13正断层等。所以北西西向构造的形成时代晚于区内北东向F5、F6等断层。

许疃矿区位于童亭背斜的南部, 我们将童亭背斜东部的任楼煤矿和许疃煤矿的地板等高线图进行叠加后发现, 两个矿区实际为一个整体, 即童亭背斜和南坪向斜形成的早期, 许疃矿区和任楼矿区是属于两者的公共翼 (图5) 。

在燕山早期的后期, 郯庐断裂发生大规模的左旋滑动, 以及秦岭构造带的左旋滑动, 并产生较深层次的由东向西的挤压 (图6) , 使得矿区南北边界的宿北断层、板桥—固镇断层活动产生了大规模的左旋剪切滑动, 许疃矿北端受到童亭背斜核部的阻抗, 南部受到边界板桥—固镇断层的限制, 压剪应力集中, 发育有一系列的北西西向逆断层和褶皱构造, 倾向南西和北东均有, 特别是在井田北部F许疃断层和F8断层之间的区域内形成一个构造复杂程度很高的构造单元。

2.3 第三期构造 (燕山晚期)

第三期构造主压应力 (σ1) 轴主压应力为北东向, 产生北西—南东向的张应力, 使区内形成大量北东向的正断层构造, 断层走向以NE向中小型断层为主也发育有较大断层, 如矿区东南部的F南坪和F18断层。

本期构造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前期形成的构造形迹展布方向和力学性质的改造或转换, 如F1 6由拉张转变为压剪或压性结构面, 一拉一压势必在该断层两侧一定范围内形成挤压破碎带, 裂隙网络发育, 主断层周围小断层较发育, 岩层失稳, 是促使地下径流改向、形成地下水和地热垂向通道的有利条件。FD50逆断层则是晚期形成的压性结构面, NE、NEE向先压剪后转换层张性断层 (F2、F11、FD48、FD48等) 及NWW向现挤压后张剪断层的F7等。

2.4 第四期构造 (喜山晚期)

受喜山晚期构造运动影响, 在近南北向挤压作用下发生近东西方向的伸展, 构造应力场包含全矿井, 应力表现为张应力, 张应力作用方向为近东西方向。作用结果使得早期北东向断裂重新活动并发生伸展, 部分断层规模增大, 成为最新的切割早期各组断层的断层。区内大量北东向的小断层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许疃矿区地质构造形成过程中各个地质时期所受的主要应力方向见图7。

3 结论

(1) 区内构造特征可以概括为近东西向构造叠加和改造早期东西向构造, 早期构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晚期构造, 早期东西向构造隐晦, 后期近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清淅。褶皱构造可分为近NE向和NWW向;各走向断层构造均极为发育, 呈网格交错状组合, 断层以高角度断层为主, 逆断层大量发育, 且多发育在褶皱陡翼, 与轴向相同。

(2) 许疃矿井地质构造主要经历了四期构造变动。燕山早期活动对总体构造轮廓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特别郯庐断裂的左旋滑动使得矿区北部产生总体北西西向构造形态, 矿区最终格局也是在燕山期形迹基础上改造而成。矿井的受力演化过程可以描述为:一近长方体首先经受南北方向的挤压, 但强度不大;其次是来自北西—南东方向强烈挤压, 并且东部的郯庐断裂发生左旋剪切滑移;接着块体上经受北东东方向的主压应力;最后受到东西方向的拉伸, 形成了许疃矿区现今构造复杂现状。

摘要:由于许疃矿区地质构造复杂, 对煤层开采造成不利影响。根据许疃矿区内大量断层、褶皱的构造形迹和分布规律, 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内的地质构造发育特征, 并从矿区所处聚煤盆地构造演化入手, 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对矿区内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构造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区内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近南北、向东倾斜的宽缓单斜构造, 局部发育次级褶曲, 并被一系列断层切割改造的复杂局面;矿区构造是经历了四期构造运动的结果, 不同期次构造组合形成了矿井现今复杂的构造格局, 燕山早期活动对总体构造轮廓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最终格局是在燕山期形迹基础上改造而成。

上一篇:花卉立体装饰下一篇:俄语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