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指示词

2024-06-05

空间指示词(精选4篇)

空间指示词 篇1

指示语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之中, 是每一种语言不可或缺的部分。指示语的意思是通过语言指示。使用指示语, 人们可以明确时间、地双方的身份等具体信息。人类的语言如果缺少指示语, 信息将无法正确传递, 将会产生混乱。

指示语的理解需要语境。“我明天去你那儿?”正确理解这句话, 需要一定的语境, 通过语境明确这句话中指示词具体指示的信息。“我”指的是何人;“你那”指的是哪里;“明天”指的是哪一天, 这些信息都需要在语境中具体明确。人们在理解指示语时是有参照点的, 通常以“I-here-now”作为指示中心。以“我”, 正在说话的人, 作为理解指示语的指示中心者, 以“我”正在说话的地点作为指示的中心地点, 以“我”正在说话的时间作为指示的中心时间, 这就是指示语的指示中心性。但是用过语言, 人和语境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语境可以影响指示语的使用, 人们有时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或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目的, 会将指示中心转移到听话人或其他人身上, 这就是指示语的指示映射现象。指示语大概可以分为五类:人称指示语 (person deixis) , 时间指示语 (temporal deixis) 、地点指示语 (place deixis) 、篇章指示语 (discourse deixis) 和社会指示语 (social deixis) 。本文主要分析汉语空间指示语中的“来”与“去”。

一、心理生活空间

“心理生活空间”这一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 表示某一确定时刻个体行为的事实总体。勒温提出行为公式B=f (PE) 。“在心理学中, 通过大致地区分个体 (P) 和他的环境 (E) , 人们能够开始描述整个情境。每一心理事件取决于个体的状态, 同时也取决于环境, 由于个体和环境的相对重要性在不同个案中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能够把适合于每一心理事件的公式B=f (S) 陈述为B=f (PE) 。” (勒温1999:11) 行为公式中的环境不是指纯客观的环境, 而是指对个体产生影响的那些事实, 指的是心理事实。勒温将其分为准社会事实, 准物理事实和准概念事实。所谓准社会的、准物理的、准概念的事实指的是那些个体与环境相互做用的事实。“准物理的、准社会的、准概念的事实并非相互截然分开, 而是我们始终在讨论一个统一的心理生活空间 (psychological life space) 。” (勒温1999:24) 这些准事实共同构成了一个同一的心理空间。准事实对个体产生影响, 使说话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在指示语的使用中会出现指示映射现象。

二、从心理空间的角度看“来“与“去”的指示映射现象

情景1:学校学生会, 计划邀请一位社会知名学者来学校做一次讲座。学生会负责联络的同学拜访了这位学者并当面邀请, “您能来我们学校做个讲座吗?”这个例子中人称指示和时间指示没有发生指示映射, 但空间指示词“来”发生了指示映射。人称指示中心仍是以“我” (I) 作为理解和使用指示语的中心者。说话人, 即邀请人, 是一名学生;从邀请人的角度, 受邀请人是一名同学们非常喜爱的社会知名学者, 邀请人在邀请中使用了“您”来指称受邀请人, 此处没有发生指示映射。时间指示上, 说话人以说话的这一刻 (now) 为指示中心, 向受邀请人提出邀请, 询问受邀请人能否去他的学校做一个讲座, 此处也没有发生指示映射。但说话人的空间指示词使用了“来”, 而没有使用“去”, 此处发生了空间指示映射, 空间指示中心由“here”变为“there”, 指示中心由“I-here-now”变成“I-there-now”。说话人当时是在拜访这名知名学者, 不在学校。如果以说话人当时所在位置为指示中心的话, 那么说话人应该使用“去”来提出邀请, 请受邀请人去说话人的学校做一个演讲。但说话人使用了“来”, 指示中心发生了转移, 由当时双方对话的地点转移到了说话人的学校, 这一指示映射现象可以用勒温提出的心理生活空间加以解释。将学生会负责联络的同学当面邀请这位学者, “您能来我们那做个讲座吗?”作为一个心理事件, 每一心理事件取决于个体的状态, 同时也取决于环境。个体及环境B=f (PE) 的行为公式中的环境不是指纯客观环境, 而是指心理事实。当这名负责联络的同学向这名学者发出邀请时, 在他的心中, 充满了对这名学者的尊敬和崇拜, 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期盼与渴望, 将空间指示中心投射到了他的学校, 渴望这名学者接受邀请, 来到他的学校做讲座。

情景2:大连一所高校将面向本校年轻教师召开一个科研工作说明大会, 我知道了这个通知, 打电话向我的好朋友 (在将召开科研说明大会的高校工作) 询问, “我能来听你们这个讲座吗?”在这个例子中, 人称指示中心和时间指示中心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空间指示词发生了指示映射。我询问时并不在将召开科研说明大会的高校那里, 以我当时所处位置为空间的指示中心, 这所高校是远离指示中心的, 我应该使用“去”来进行询问。然而, 这个讲座的主题正是我非常想了解的, 这一准事实对我产生影响, 使我产生了一种急切渴望的心情, 渴望能到会场参加这次大会, 出现了指示中心转移, 由“I-here-now”变为“I-there-now”。在情景1和情景2中, 空间指示词都发生了指示映射, 因为“准事实”对个体产生影响, “准事实”往往决定了说话人选择不同的言语。指示映射现象体现了语言与人与环境三者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本文从拓扑心理学的心理空间入手, 将每一个言语行为作为一个心理事件, 分析了空间指示词“来”与“去”指示映射现象。本文列举两个实例, 具体分析了心理生活空间如何影响个体当时的言语行为的。每个言语行为, 即每个心理事件, 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内发生的, 受到当时心理空间内的准社会、准物理和准概念的影响。当所处的心理空间的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对个体产生特殊影响时, 空间指示语的指示中心会发生转移, 产生指示映射现象。

摘要:本文从拓扑心理学的心理生活空间的角度, 具体分析了空间指示词“来”与“去”的指示自我中心性与指示映射现象, 揭示了个体当时的心理生活空间对个体选择某一具体言语有决定性的影响。指示映射现象体现了语言与人与环境三者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关键词:指示语,心理生活空间,指示映射

参考文献

[1]Yule, G.Pragmatic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Yan Huang.Pragmatic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库尔特, 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J]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汉英指示代词三维空间对比 篇2

例1. 欢迎你常到我们这里来玩。

例2. 李先生在走廊那里, 你去找找看。

例 3. I do not like this one, can you fetch me that one overthere?

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语篇中的近指、远指也属于空间距离范围, 也遵循上述原则, 即语篇中先提及的名词在空间上离作者与说话者远些, 故用远指词;后提及的名词在空间上离作者与说话者近些, 故要用近指词。

例 4. Dog is a more faithful animal than cat. This attachesitself to place and that to person.

狗比猫忠实。猫 (前者) 恋家, 狗 (后者) 恋人。

英汉指示代词时间距离对比

指示代词由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后, 就具备了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表达者说话 (或写作) 的当前时间是远还是近的功能。这就是说, 指示代词除了表示空间距离的远近外, 也可以表示时间距离的远近。因此, 由空间距离演化而得的表示事件发生时间与表达的当前时间的距离也应看作是指称距离。在选择远近称指示代词表达普通的时间距离时, 指现在时间或事件用近指词, 指过去、将来时间或事件用远指词, 英汉皆然, 但是也有一些差异。英语中, 用that指称过去的时间、事件, 用this指称现在和将来的时间或事件, 而在汉语中, 指不久前的过去、现在和不久的将来时间事件用近指词, 指过去 (包括接近或不接近) 和将来时间或事件用远指词。

例 5. Yesterday all my uncles and aunts came back for theSpring Festival. That was a great family reunion.

昨天……这是一次大团圆。

英汉指示代词心理距离对比当空间域、时间域投射到心理域的时候就产生了心理距离。决定指示词语的选择, 一般是实际距离的近和远, 当与这条原则不相符时, 则取决于说话人心目中的心理距离。按我们的理解, 所谓心理距离, 是指表达者心理感情上对某一指称对象的亲近或疏离感, 有意识地靠近或站在指称对象一方, 使本来的空间距离或者时间距离缩短, 或是有意识地将指称对象“推开”, 使本来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拉大从而形成新的表达距离。“that”可用来表示说话者不赞成、讨厌的东西, 而“this”多用来表示说话者喜欢、赞成的东西, 汉语亦然。在讨论礼貌的语言策略时, 也注意到这点, 他们认为表示近距离 (如this, here) 和表示远距离 (如that, there) 的指示词语在均可以接受的情况下, 表示近距离的词表示出更多的介入和同感, 而that往往会产生疏远的效果, 他们举了下面的例子:

例 6. This/That was a lovely party.

This/That is a man I could trust.

再来看汉语的情况, 汉语中为了表示对所谈内容的关心或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更多地倾向于使用近指词, 即使是在表示责备、讽刺等意思时也更多地使用近指词, 这似乎违反了我们上文论述的心理距离原则 (更深层次的解释将在下文给出) , 当然, 在不赞成、讨厌、刻意要拉远与对方的距离时, 汉语也使用远指代词。

例 7 A: where are you going?

B: to feed the fish.

A: that’s what I was trying to remember to do just now.

例 8. I can’t get any reliable information. This is whatworries me.

同类情况下, 汉语中远近称指示词的选择却不像英语那样整齐划一。通常, 在一段连贯、友好的对话中, 无论是说话者自己说过的话还是对方说过的话, 都趋向于近指词, 远指词很少出现。

例8. 她发出一声呻吟似的低语“:你今晚像个大人。”他微笑了。“这正是我想讲的话。你今晚才像个大人。” (琼瑶:《雁儿在林梢》)

归纳起来, 影响指示代词使用的指称距离包括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三种类型。空间距离、时间距离是一种客观性的距离, 它是相对恒定的;心理距离是一种主观距离, 它随表达者观察视角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说英语的人和说汉语的人在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在指示代词心理距离方面的使用上出现一定的差异。另外, 英汉指称代词在各自语言中的功能负荷量不同, 在英语中, “that”的功能负荷量大于“this”,

但在汉语中“, 这”的功能负荷量要大于“那”, 这是在更深层次的哲学背景上映射出思维习惯上的重大差异, 即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的对立。西方理性主义强调科学实验, 注重形式论证。而为了进行冷静的观察分析, 就必须与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 故而提倡主客分明, 物我两立, 所以“that”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this”。与理性的“距离意识”不同, 悟性推崇“参与意识”, 主客一体, 天人合一, 所以中国人善于化远为近, 用近指词“这”来指称较远的事物, 所以“这”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那”。

摘要:本文通过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 在对现代对比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和英语指示代词“this/that”进行三维空间上的对比。

关键词:指示代词,三维空间,对比

参考文献

日语指示词的使用 篇3

语法中, 将指示词的近、中、远称和不定称的开头假名分别为「こ、そ、あ、ど」的一组系列词称为「こそあど系列」。具体可分为:

1. 指示代词

「これ、それ、あれ、どれ」:指示具体的事物, 译成“这个、那个、那个、哪个”。

「ここ、そこ、あそこ、どこ」:指示具体的场所, 译成“这里、那里、那里、哪里”。

「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どちら (こっち、そっち、あっち、どっち) 」:指示具体的方向, 译成“这边、那边、那边、哪边”。还可指示具体的人物和地点, 译成“这位、那位、那位、哪位”和“这里、那里、那里、哪里”。指示地点时, 是场所指示代词「ここ、そこ、あそこ、どこ」的礼貌说法。

2. 指示连体词

「この、その、あの、どの」:与所接体言共同构成句子成分, 指示某一具体的事物或人。翻译时需结合后续体言, 灵活运用量词。比如“这本 (书) 、那个 (人) 、那台 (车) 、哪双 (鞋) ”。

「こんな、そんな、あんな、どんな」:直接修饰体言, 表示与所指事项具有相同性质特征的事项, 类别举例, 多半带有主观感情色彩。

「こういう、そういう、ああいう、どういう」:含义用法同「こんな、そんな、あんな、どんな」, 明确的特指, 一般不掺杂主观情感。

3. 指示副词

「こう、そう、ああ、どう」:修饰动词, 直接指示眼前的动作, 用于对其方式或结果进行说明。修饰形容词, 指示程度及数量。

「こんなに、そんなに、あんなに、どんなに」:修饰用言, 指示程度及数量。

「このように、そのように、あのように、どのように」:修饰动词, 含义同「こう、そう、ああ、どう」。语气委婉, 多用于书面语。

二、指示词的指示关系

1. 现场指示

说话人与听话人处于不同领域

在实际会话中, 当说话人与听话人不站在一起时, 「こ」指说话人身边的事物;「そ」指听话人身边的事物;「あ」指不在说话人和听话人身边范围内的事物。

2. 文脉指示

日语中的指示词除对现场具体事物的指示外, 还用于指示行文、会话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使用上的区别是和谈话者对指示内容的不同认知程度有关。一般情况, 「こ」指示说话人知晓而听话人全然不知的事项;「そ」指示听话人知晓、说话人未必知道, 但可通过文脉来判断的事项;「あ」指示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熟悉的事项。

———マリさんをご存知ですか。

———名前をうかが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が…

———そうですか。いやあ、この人がアメリカ人かと思うほど、日本语が上手です。

———今晚、日本についての报告があります。

———それは谁がするのですか。

———前にわがクラスに森さんという人がいたでしょう。あの人を覚えていますか。

——ええ、あの人は、今どこにいる?

根据指示对象与指示词的位置关系可将指示分为前方指示和后方指示。前方指示表示指示对象在指示词前面, 指示词用「そ」系列。后方指示表示指示对象在指示词后面, 指示词用「こ」系列。

「こ」系列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当说话人抱有特别的关心和感情提及某一事物或人时, 要用「こ」。相比之下, 「そ」系列指示对象时, 其叙述方式具有中立性和客观性。另外, 如果话题是说话人自身的追忆时用「あ」。

例:

先月の7日、わたしは铃木さんと箱根に行きました。この日はわたしの诞生日だったので…

近年、外国人の日本语学习が盛んになり、日本に来る留学生の数も年々增加しているが、受け入れ体制は必ずしも万全ではない。その问题を检讨する省としては、文部省、外务省などがある。

(日记) 学生时代のことをよく思い出す。あのころはしかった。

综上所述, 指示词与指示对象有机的结合不仅起到语意衔接、话题连贯的作用, 同时也使话语简洁,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参考文献

[1]友松悦子、宫本淳、和栗雅子.日语句型地道表达200例[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6)

[2]陈俊森.新大学日语阅读与写作 (1)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

空间指示词 篇4

空间指示语是话语中关于处所、方位的指示。空间指示词主要有表示方位和处所的名词、副词、指示代词, 具有位移意义的动词等。空间指示语是语言中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它是语言和语境的关系在语言体系中的反映。Diessel认为:“空间指示语的作用是使语言和外部世界建立起联系。它们的基本用法就是把听者的注意引导到交际情境中的某一事物上, 换言之, 让指示语使用者和听者之间建立起共同的注意点。”Lyons (2000) 指出, 空间指示词有习惯用法 (locutionary use) 和认知用法 (cognitive use) 。习惯用法直接与话语语境中说话人或者听话人的空间位置相关;认知用法指用空间指示词表达一种内化于人们知觉系统中的心理行为的位置。迄今为止, 众多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空间指示语进行了研究, 例如空间指示语的自我中心性、指示映射等问题。近年来,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逐渐从研究单句的话语理解发展到研究段落篇章的认知加工上, 而篇章语言学也开始关注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指示语对语言的结构和发展的影响。在叙事语篇中, 空间指示语的使用频率虽然没有人称指示语和时间指示语的使用频率高, 但是其对情节发展、人物塑造、意义构建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Levinson的空间参照结构 (Spatial Frame ofReference) 和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 (Mental Space Theory) 来分析叙事语篇中空间指示语是如何使用的。

二、叙事语篇中的视角和叙述方式

空间关系是人对客观事物在空间的方位、存现或运动状态的能动认知的结果。在日常的认知活动中, 当人们感知两个物体的空间关系时, 总是把一个物体当做认知目标 (target) , 即所要感知的直接对象, 而把另一个相关的物体当做参照点 (reference point) , 借以确定认知目标的位置和方向。认知目标和参照点不是物体在客观空间中固有的特征或功能, 而是人们在看待物体时所赋予它们的特征或功能。认知目标和参照点的区分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主观世界的, 是人们强加在物体上的 (刘宁生, 1994) 。在叙事语篇中, 叙述者想要准确地向读者展现其构建的空间关系, 就需要确立参照点和认知目标, 并选用合适的空间指示词来表达空间关系。

Todorov (1981) 指出:“构成小说世界的现象绝不会自己呈现给我们, 而总是要从某个视角、某个视点等表现出来。我们就是从这个视点观察认知内容的实体和性质的。”Talmy (2000) 具体指出, 视点是场景上一个这样的点:人们基于这个点想象地观察场景的其他部分———认知其方位特征, 距离远近, 以及配置方式。视角对语义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观察事物的角度会影响观察的结果, 从而影响语言的表达。人类的大脑存在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 无论说话者的实际视角如何, 他可以从不同的观察事物的理解角度适当地表达同一种情景。我们在认知同一种事物时, 由于选用的视角不同, 会导致不同的叙述方式、选用不同的参照点和不同的空间指示词来达到认知的目的。

在叙事语篇中, 视角即观察点, 观察点是叙述者在表达方位参照时所选择的心理视点, 即预设的观察者位置和角度。观察点的确立必须与上下文的叙述方式保持一致 (方经民, 1999) 。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时, 叙述者作为当事者选择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为观察点 (自观) ;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时, 叙述者作为局外人以旁观者的立场和角度为观察点 (旁观) 。无论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还是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叙述者都可以选择叙述中已出现的或设想存在的其他当事者所在的位置和角度为观察点 (他观) 。例如:

1. a我看到一只小狗蹲在长椅的左边。

b我知道他也看见一只小狗蹲在长椅的左边。

2. a一只小狗蹲在长椅的左边。

b他看见一只小狗蹲在长椅的左边。

例1是以第一人称方式来叙述的, 其中a句是自观, b句是他观;例2是以第三人称方式来叙述的, a句是旁观, b句是他观。

三、叙事语篇中的空间参照框架和空间指示语

一个事物有很多属性, 叙述者只能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他关注的侧重面。而人们在判断不同的空间关系时要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基于此, 荷兰奈美根大学比较语言学教授Levinson提出了空间参照框架理论 (Spatial Frame of Reference) , 根据不同的识解方式和参照点将其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参照框架:

1. 内在参照框架 (Intrinsic frame of reference) 。它是从地标物体的“前后左右侧”等固有的方位出发来观察图像的, 例如:The dog is in front of the house.

2. 相对参照框架 (Relative frame of reference) 。以观察者为中心, 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 因此与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及观察方向密切相关, 例如:The dog is to the left of the house.

3. 绝对参照框架 (Absolute frame of reference) 。指由地球引力所提供的固定方向作为背景的空间参照系统, 空间关系由基本或者绝对方位词体现, 如“东西南北”, 例如:The dog isnorth of the house.

空间参照框架能提供给我们语言的视角和准确的空间信息, 帮助我们推断及了解空间关系, 从而了解整个篇章的语义结构。在叙事语篇中, 空间参照可以定义为:“叙述者选择观察点, 利用方位词跟相关的方向参照点、位置参照点的关系确定空间或时间的方位辖域。” (方经名, 1993) 空间方位参照是一种抽象立体的认知结构, 其反映的是语言社会对认知空间中方位关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方式。空间方位参照若反映在具体句子上时其基本结构标志是空间指示词的使用。而用空间指示词来反映一种抽象的人际、心理距离, 以表达关系的疏远或亲近、观点的主观性或客观性等就是空间指示语的认知用法。这种距离是物理空间在人类心理上的投射, 往往反映出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偏好。

叙事空间分为: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与场景的结合, 即故事层面的物理空间;由于经验自我的介入而形成的与叙述自我的特殊说话氛围, 即非故事层面的心理空间。在叙事语篇中, 叙述者想要描述人或物在空间的位置, 就必须以其他的人或物为参照点。因为空间没有界限, 所以叙述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假定参照点, 并选择合适的空间指示语来构建自己所需的语境。本文以英汉语篇为例来进行分析。

1.The dawn came quickly now, a wash, a glow, a lightness, and then an explosion of fire as the sun arose out of the Gulf.Kino looked down to cover his eyes from the glare.He could hear the pat of the corncakes in the house and the rich smell of them on the cooking plate.The ants were busy on the ground, big black ones with shiny bodies, and little dusty quick ants.Kino watched with the detachment of God while a dusty ant frantically tried to escape the sand trap an ant lion had dug for him.A thin, timid dog came close and, at a soft word from Kino, curled up, arranged its tai neatly over its feet, and laid its chin delicately on the pile. (John Steinbeck, The Pearl)

在这段文字中, 作者把主人公Kuno定位于当前“here”, 没有指明黎明和狗从哪来就用了“come”, 这是因为作者即心理空间理论中的基点空间。随着故事的发展, 尤其当“come”后面跟上表方位的介词短语时, 一个新的现实空间就构建起来了, 在指示语理论中称作“指示转移” (deictic shift) 。在对叙事语篇的处理和加工过程中, 人类不断地构建心理空间和建立关联, 读者的背景知识和视角以及, 指示语在读者心中的投射就起到了辅助理解的作用。

在语篇中, 叙述者构建的空间关系中展示的实际距离有时并不显得那么重要, 心理距离才是空间指示的语用基础。因此在很多情况下, 叙述者可以根据其所要体现的心理距离来选择空间指示语。例如:

2.她到现在还记得很明白的是五六年前在土地庙的香市中看到一只常常会笑的猴子, 一口的牙齿多么白!但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快乐的纪念。 (茅盾, 《子夜》)

这段话中的“这”指的是她在香市中看到一只会笑猴子的事, 这件事情发生在五六年前, 猴子既不在她的眼前, 又不在作者所处的时空, 理应用远指代词“that”。但作者却有用了近指代词“这”, 这个近指词对读者产生的效果是生动地展现了当年香市中遇见猴子的情景, 把读者从自己阅读时的现实时空中带到事件发生的时空环境里, 设身处地地体验、感受她的情感和经历。这种效应正是由于用近指词“this”来指示时空环境远离现实环境的事件时, 读者的指示中心发生了迁移, 从自身现实环境中的自我指示中心调整到了主人公环境中的主人公指示中心。Lyons (1995) 把这种现象叫做“移情指示现象” (empathetic deixis) , 并指出当说话人投入个人情感或者认同听话人的态度或看法时, 总是用“this”而不用“that”。“这里无疑涉及说话人主观投入和说话人感染他人分享经历的意图” (Lyons, 1977) 。可以说, 移情指示现象是叙事语篇中的一种传统用法, 自我表达是构成这种用法的原动力。又如:

3. (a) “你看, 那儿有一支很好的。”他高兴地说。

(b) 她抬起头, 笑问道:“在哪儿?”

(c) “那儿不是?”他伸手向旁边树上一指。 (d) 她的眼光跟着他的手望去。 (e) 树上果然有一枝很好的花。 (f) 这一枝离地颇高, 花也不少。大部分都是含苞未放。 (g) 枝子弯曲有力, 令人注目。 (h) “可惜太高一点, 这一枝倒挺好。”鸣凤……自语道。 (巴金, 《家》)

这一段是鸣凤与觉慧的对话。两个远指词“那儿”表示那枝梅花离觉慧和鸣凤的实际距离较远。但作者的旁白 (f) 和鸣凤说的 (h) 都用了近指词“这”, 表明了人物将注意力集中在这枝梅花上, 此时的重点表达的是一种心理距离上的近, 表达了他们俩观点的一致。

由于每个人的认知各有差异, 人们在面对客观事物的时候, 常常会主观地区分自己所看到的事物的远近距离, 说明了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的认知能力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日常交际活动。在这种情况下, 叙述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指示词来表示自己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 这个心理距离包括亲近感, 如喜欢、赞成、认可;也包括心理上的疏远感, 如讨厌、反对。

四、结语

叙事语篇中的空间是由作者通过文本叙述构建,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理解和想象而还原复建的。在文本解读过程中, 指示语能够使读者将自己投射到语篇中作体验性阅读。正如Levinson所说:“指示语是语言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在语言自身结构中得以反映的最明显的方式。”利用空间指示语来描写故事发生的地点, 刻画人物心理, 推动情节发展, 构建语篇结构, 让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紧密结合, 使读者更加关注叙事语篇故事和意义的深度, 也为分析文学语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Mental Space: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Levelt, J.M.Perspective Taking and Ellipsis in Spatial De-scriptions.[A].Cambridge MA:MIT Press, 1996.

[3]Levinson, S.C.Spa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4]Lyons, J.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5]方经民.论汉语空间方位参照认知过程中的基本策略[J].中国语文, 1999.

[6]刘宁生.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空间关系[J].中国语文, 1994.

[7]吴一安.空间指示语与语言的主观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上一篇:低年级识字方法下一篇:乡村景观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