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专业方向

2024-10-10

文秘专业方向(共9篇)

文秘专业方向 篇1

速录简单地理解就是快速录入的意思, 具体来说就是指经过相关专业速录课程的学习, 使用现成的特殊汉字编码设计的软件或设备, 将人的语言信息快速转换成计算机文字、数据资料并加以保存的一种职业技能。它被形象地喻为“用手指追赶声音的艺术”。本文试图对高职文秘专业速录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探讨, 希冀对完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速录人才培养机制有所裨益。

一速录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目前速录技术在全球都有迅速的发展, 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 据不完全统计, 美国每年有数十万能够熟练运用英文打字和速录技能的人走上秘书工作岗位。专业速录工作者近120万人, 并呈每年不断递增的趋势。同时美国的国家机关也非常重视速录, 白宫就有专门担任总统各种演讲、演说等速录工作的专业人员。

就国内情况而言, 速录是最紧俏的行业之一, 无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还是私营企业都开始越来越注重办公信息处理的完整性、高速度和高效率, 速录市场在我国前景看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既具备同声记录能力, 又能够具有良好的文秘素养的新型秘书人才正受到广大企事业单位的青睐。

据统计,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专职文秘工作人员逾180000人, 但真正意义上的速录文秘却只有10000人左右。从企业的需求来看, 对普通文秘的需求每年大概不足130000人, 并且每年有近60000名文秘人员失业, 相对于普通文秘, 速录文秘每年则有近90000个岗位无人问津。专业速录人才的奇缺已经成了我国企业用工的燃眉之急。这不得不促使高校速录课程教育工作者反思当下的高职文秘专业速录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完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速录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培养经验, 作为速录教学工作的重心。

二高职文秘专业速录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就目前而言, 我国对速录人才的培养, 主要还是依赖于通过专业培训机构和高职教育两种途径来实现。

前者是指社会培训服务机构对不同学历层次的社会人员进行专业速录技能的培养, 在对培训机构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培训机构往往培养目标单一, 只单纯教授学生速录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速录的技能, 而不涉及其他任何文秘专业领域的知识教学。

相对于单纯注重技能培养的专业培训机构而言, 高职教育则是将速录课程融入某个高职专业中来培养学生的速录能力, 其特点是将职业教育与速录能力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仅只重视学生速录技能的培养, 更要求学生注重其他专业知识的习得。从目前高职教育专业分类情况来看, 速录课程主要依托的是法院书记员和文秘两大专业。

1. 高职文秘专业速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第一, 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结构合理。专业培训机构培养模式相对于高职教育来说, 主要问题在于学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由于培训机构大多面向社会人员, 招收的学员大多是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生, 他们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都不可能与大学生相提并论。从调查问卷中我们不难看出, 虽然现在培训机构都加强了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培训招生和培训项目, 但出于就业压力的考虑, 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将会选择就业而不是再花上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参加培训, 从而导致培训机构很难招到受过系统大学教育的人才作为学员。第二, 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知识全面。在对参加过培训机构培训的毕业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 培训机构培养速录人才, 过于注重速度的提高而忽略其他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 从长远看, 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从速录实践来讲, 培训机构在培养速录人才时如果不注重其他专业综合性知识的学习, 就无法提高学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当他们面对专业性较强的会务服务时肯定是无法胜任的。

相对于培训机构而言, 以高职教育文秘专业为例, 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在校内不仅仅单纯地掌握速录技能, 更要学习文秘专业的相关基础课程, 这样的学生在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遇到一些较为专业的会议时上手比较容易, 文字录入时对一些专业用语、专业词汇比较熟悉, 同时也能胜任速录以外的其他办公室工作, 相对于培训机构的优势一目了然。

2. 高职文秘专业速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第一, 课程时间不够充足。从实际情况来看, 通过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速录人员在录入文字的速度方面要高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速录人员。这不仅体现在问卷调查对在校生、毕业生和参加过培训机构培训的毕业生三者打字速度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情况, 从历届的全国速录大赛中我们也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机构有大量的训练课时。由此可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技能培训时间不足。速录人才的培养并非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 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加以培训, 才能实现培养出能够胜任速录工作的专业人才这一教学目标。但是,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学历教育, 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知识系统而不仅仅是速录技能。教学时间一定的情况下, 这就必然让速录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在教学课时数的分配上产生矛盾。如果速录课程课时过多, 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开设, 而其他专业知识掌握不足, 不符合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反之, 如果其他专业课程的课时过多, 势必会影响到速录课程的教学时间, 而速录课程尤其是实训课程达不到一定的课时数, 不能有效地培养出速录专业人才, 这又与学历教育速录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相违背。

第二, 课程设置较为单一。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为己任的。因此, 在高职院校中以文秘专业为例, 每门课程的教学都与文秘工作岗位相衔接, 实行课程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但在文秘专业的速录方向人才培养中往往倾向文秘的职业岗位课程设置, 速录课程设置与岗位的衔接往往被忽略。从目前的情况看, 高职院校开设速录课程并建立相应的实训室, 学生在实训室中完成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是比较一致的做法,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只是让学生进行纯粹的速度训练, 很少让学生得到速录技能其他方面的知识, 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变成了只会机械打字的速录工, 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速录人才。当学生走出校门, 走上工作岗位时, 其完成速录服务的能力可能并不完整。高职文秘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速录方向人才培养的职业针对性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俗地讲这就是典型的教学工作与工作岗位要求之间的脱节。

第三, 证书取得比例较低。无论是调查问卷结果还是我们对一般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速录师证书取得率的调查分析, 我们都会发现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相比培训机构速录师证书的取得率是偏低的。造成这一结果一方面的原因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在校生速录课程时间不够, 课余时间利用不足, 训练时间较短, 学生打字速度达不到考证的最低要求。速录师资格证又有着相对明确的技术指标, 这让许多学生选择了放弃。另一方面速录在高职文秘专业中往往只是作为一门课程存在, 而高职文秘专业的毕业条件中通常只明确要求有文秘职业资格证, 或其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即可。这样一来学生必定会选择去考那些只要求理论知识, 比较容易通过的职业资格证书, 而像速录师资格证这样强调硬性技术条件的资格证书就会被学生刻意地回避掉了。

三高职文秘专业速录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 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1. 合理的课时分配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就是, 为了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用来完成这一目标的课程是什么, 这些课程需要多少的课时来完成。

就普通高职院校来讲, 作为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的课时数一般为每周4~8课时, 才能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但是, 这显然无法满足文秘专业速录课程开设的需要。据对专业速录培训机构研究表明, 速录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所以必须做好长期培养的打算。就高职院校文秘专业而言, 这个“长期过程”很可能是为期“三年”, 所以不可能像文秘专业其他课程一样只安排72~144课时, 并要求在一学期内完成。就国内比较通行的速录培养情况来看, 培养一名速录员, 其标准课时应不少于360个,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是无法达到这一标准的。

因此, 要想在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中培养速录方向人才并满足课时要求, 除对文秘专业其他课程进行大规模整合, 提高速录课程的课时数外, 考虑到要满足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学时需要, 合理开发和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而不是单纯合并或增减其他课程才是合理课时分配的关键。应注重利用课外时间, 比如大一新生的早自习和晚自修时间, 为大二、大三学生开放实训室等, 这样才能既保证学生提高速录水平又不耽误其他课程专业知识的获取。此外,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课余时间的学习中可以引入学分制管理模式, 把学分与训练时间相结合, 达到一定的训练时间可以取得相应学分。并将学分与考核挂钩, 才能真正利用课余时间满足速录课程的训练课时要求。

2. 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 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 应该寻找既要符合文秘专业学生需要又要符合速录方向人才培养特色的专业课程, 从实际角度出发任何专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只有综合设置安排好每一门专业课程, 才能扬长避短发挥它们的作用。

在文秘专业速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中应以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能力要求为依据, 以职业岗位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前提, 以能力培养为原则。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又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我们不仅仅只设置满足文秘专业能力要求的课程, 还应设置除速录训练外的其他速录相关课程。而这些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单纯地提高速录的速度, 还要求能够使学生提高专业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 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掌握中文速录工作的技能。

总的来说, 课程设置应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可以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专业指导, 对涵盖文秘速录技能的工作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以速录知识和速录技巧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 通过课堂内外双管齐下的强化训练, 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

3. 实用的课程考核

传统的文秘专业课程考核往往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但是, 速录课程的考核不适用使用笔试的形式, 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速录速度及准确率必须通过实践考试即“机考”才能有效地反映出来。尽管速录课程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这些理论知识完全可以在学生的实践考试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 文秘专业速录课程必须摒弃笔试考核的方式, 将实践考试作为学生的考核方式。

在考核有效成绩的认定上, 完全可以参考国家速录师资格考核方式。让学生熟悉考试的流程和方法, 不会因为对速录师的考证陌生而惧怕考试。还可以考虑将取得至少初级以上速录资格证为基本毕业条件, 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规定, 速录资格证书实际上既是就业资格证书也是速录这个行业的准入资格证书, 只有取得了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 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才能被允许从事相应的速录工作。因此, 作为培养文秘专业速录方向人才的高职院校, 应当要求学生参加速录师国家资格考试, 以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甚至可以将从业资格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 使两者统一起来。

总而言之, 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高职文秘专业速录方向人才培养也不例外。但是, 将不同的培养组合起来, 吸收各自的优势, 形成一个更好的方案却是可能的。因此, 作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 完全可以吸取校外其他专业培训机构对速录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方法, 并将其精华部分移植到高职教育中来, 从而提高高职文秘专业速录方向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凌碧兰.从速录看高职文秘专业就业前景[J].人力资源管理, 2013 (5)

[2]叶群声.速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2 (36)

[3]华丽萍.文秘专业速录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10 (14)

[4]王窈惠.高职文秘专业计算机速录方向课程设置探索[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4)

文秘专业方向 篇2

作为本科教育层次的文秘教育专业相对于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具有其明显的独特性。文秘教育专业在性质上属于师范类专业,为了拓宽就业口径,因而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将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秘书专业师资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级应用型秘书人才”。而现在部分高校在其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师范”教育上,从而不可避免地忽略了“文秘”教育,以至于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也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位。事实上,文秘教育专业采用的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兼具“文秘”教育与“师范”教育两个方面,这是该专业的一大特色,为了能够有效发挥这一优势,凸显“文秘”教育,本文仅从文秘教育专业文秘方向探讨教学体系的优化方案。

文秘专业方向 篇3

我国“专业”一词起源于1952年, 中国古代教育中没有这个词, 近现代西方高等教育也只是设“院系”未设“专业”。“专业”一词在当时的解释是“一行专门职业或专长”, 其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辞海》对专业的解释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基于社会需求, 课程是构成专业的要素, 课程支撑专业, 根据对专业知识要求来编制课程。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对职业岗位的要求, 学生学习专业的目的是学好专业基础、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为自己进行职业准备。

高职专业设置要适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服务地方经济, 主要原则是: (1) 以市场为导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就业为晴雨表, 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要原则。 (2) 服务地方的原则。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 为地方培养专业人才, 于是, 区域产业结构与地方支柱产业对高职专业结构的调整起到重要的导引作用, 专业设置与调整还要考虑学校资源的情况, 考虑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的情况。 (3) 可持续发展原则。专业设置是一个学校的战略性工作, 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统筹兼顾, 既要考虑市场的需求, 也要考虑学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兼顾既有的师资、实训场所等资源共用的情况, 更要考虑专业群建设的规划, 2017年将实施招生改革, 将以专业招生为主, 以后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1]。

2 商科院校商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商有多种含义, 多指的是做买卖, 做生意, 或者指做买卖的人。商业指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原来商业局限于流通领域的内涵也应该得到拓展, 流通之外为买卖服务的也称为商业, 例如, 金融服务、餐饮服务、旅游服务等。“商科”, 按照国际教育的标准分类, 分为18个大科类, 其中商务管理就是商科, 依照美国的统计口径, 主要包括商务管理、会计、文秘等。如今, 我国高校把“工商管理类”和“经济管理类”统称为商科。可见, 商科的范围比较宽广, 经济管理类, 可以说是一般意义上的商科, 例如, 南京大学的商学院就包括经济学科。商科人才培养有特殊性, 相对工科而言, 其显性的技能不是很突出, 而软技能, 或者说隐性技能则比较重要。尤其在经济活动中与人打交道, 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要求比较高, 对知识的储备要求比较高, 对经济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等方面的知识又是必须的, 对这些知识的实践训练又是必要的环节。概括讲, 商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是:特殊性、复杂性、综合性、实践性[2]。

3 商科院校文秘专业方向设置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3.1 我国文秘专业方向设置概述

我国文秘专业最早建于1980年, 是原复旦大学分校, 就是现在上海大学文学院首次建立的。30多年来, 全国有数百所普通高校, 包括高职高专院校开办了文秘专业, 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文秘人才。文秘专业也是一种全球性的职业, 中国高校培养的文秘人才的主要去向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 早期多为机关事业单位培养秘书人才。文秘是辅助领导进行综合管理, 沟通内外关系, 处理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基本的职能是办文、办事、办会。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文秘专业多从大学中文系或者具有良好中文师资的条件下建立的, 比较重视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文秘几乎可以等同于文书。不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中小企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 以市场为导向的、务实的办学理念引致了文秘专业方向不断涌现, 据文秘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统计, 目前文秘专业有60多个方向, 可谓百花齐放。从就业的行业去向来看, 主要考虑学生的职业特色, 例如, 法律文秘主要是为司法机关培养文秘人才。为企业培养文秘人才是主要的取向, 如, 商务文秘、涉外文秘、财经文秘等。以江苏为例, 13所高职院校设置涉外文秘方向, 7所学校设置法律文秘方向, 4所院校设置了财经文秘方向[3]。此外, 还有文秘专业的一些方向, 具有典型市场细化的特征。例如, 文秘文化产业管理、文秘新闻采编与制作、医药文秘、医学文秘、行政文秘、文秘物业管理方向、文秘公关方向、网络文秘、文秘新媒体等, 这些具有行业定位的特色, 具有与新兴行业对接的特点, 总之, 这些文秘专业方向体现了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与市场需求发展密切相关, 正向多元化、商务化方向发展。

3.2 文秘专业方向设置的基本原理

文秘专业方向设置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就业为导向, 以岗位为载体, 以行业为依托, 以自身资源为特色的原则。如果从竞争的视角看, 学校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需要不断锁定市场需求, 并为岗位需求提供高素质的具有竞争力的文秘人才。简单地说, 就是为市场需求的输出价值, 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的主要途径是差异化、成本领先, 可以用图1来表达。

3.3 商科院校文秘专业方向设置的实践探索

3.3.1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概述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生, 现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方向设置为商务文秘、涉外文秘, 拟在文秘速录与文秘新媒体方向拓展。我校文秘专业在2002年前, 主要是依托有一批中文师资基础上建立, 又因为我校是百年商校, 具有比较深的商业文化氛围, 原来文秘专业在基础部, 2002年调整到经济贸易系, 课程设置方面具有典型的商科特色, 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商务礼仪、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沟通技巧等课程为主要课程, 我校文秘专业虽然没有加“商务”二字, 但是商务文秘的特色就比较明显, 这是差异化的竞争点, 明显有别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秘专业, 他们是建立在中文专业基础上的。2004年, 文秘专业经过调研, 发现浙江外向型企业比较多, 特别是以义乌为代表的义乌小商品城的企业主要以外向为主, 另外, 发现企业对外语外贸人才也比较缺乏, 我们就设置了涉外文秘方向。

3.3.2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方向设置的实践

(1)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了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文秘专业密切关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据调研, 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上看, 需要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毕业生不到20%, 用人单位选择了高职高专的毕业生为80%以上, 中小企业, 尤其是民企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注重实际, 希望一专多能, 65%的用人单位认为复合型秘书比较好。企业对文秘人才的素质需求强调德才兼备。统计显示, 素质从高到低依次是:思想和道德素质 (33%) 、文化素质 (27%) 、业务素质 (13%) 、心理素质 (8%) 、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5%) 等。为此,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 旨在培养具有“诚、毅、勤、朴”优良品质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文秘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面向现代服务业, 能胜任一线岗位工作的“会做人、会文秘、懂商务”高素质技能型秘书人才。

本专业主要适应岗位为浙江省中小型企业培养综合秘书和行政管理人员, 可在机关、工商企业等各类单位从事文书、秘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岗位职业群为:前台文员、行政助理、总经理秘书、行政主管、办公室主任及人事专员、公关员、速录员、文案策划员等。

(2) 我校文秘专业方向的实践探索。随着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 涉外型企业逐年增加, 使得涉外企业秘书的需求不断增加, 不仅满足具有文秘公共技能的要求, 还需要具有商务公关、商务谈判、经济法规、外贸流程等方面的技能, 为此, 我们注重英语课程的设计, 主要涉及涉外文书写作能力、涉外事务处理能力、涉外专项策划与实施能力。在提升其涉外文书写作能力方面, 开设英语写作、英语听说、英语精读等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 注意对英语考级的训练, 要求学生毕业达到英语四级以上水平。运用外语处理外事能力方面, 开设了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针对处理涉外专项事物, 开设了公关实务;开设商务活动策划, 也主要选择涉外活动。在实践教学方面积极改革, 首先从职业岗位认知开始, 然后设计技能实训课程模块, 主要是文秘实训写作、外贸函电实训、商务礼仪实训、文秘综合实训等。在职业素质拓展方面, 组织英语之角, 组织相关社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相关大赛、设计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重点是培养学生设计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总之, 文秘专业构建并实施了“专业认知+课程实训+校内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的“5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同时与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组建移动订单班, 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更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协助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 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我校文秘专业方向设置的未来构想。我校文秘专业在近几年的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例如, 2014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秘书技能竞赛一等奖;2014年浙江秘书技能大赛二、三等奖;2015年浙江速录技能大赛一等奖;2015年“亚伟杯”全国速录技能竞赛二等奖。基于文秘速录这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不仅在全国大赛上获奖, 还组织了速录协会, 每届组织20人左右, 进行单独的训练, 三个学生还注册成立了速记公司, 为社会培训专业人才, 并进行服务输出, 这些探索为设立文秘速录方向奠定了基础。

我校文秘专业除了具有显著的商科特色外, 还具有“文”方面的竞争优势, 人文学院还有6名中文教师, 有3位博士, 在传媒管理方面, 学校具有师资条件与实训设备, 经过多次论证, 拟准备设置新的专业, 但鉴于成本因素, 还没有正式招生, 可以考虑先在文秘专业设置新媒体方向, 先大类招生, 一年或一年半之后, 再分方向, 既可以培养通用性, 也培养个性化, 也适应小班化与分层教学的教学改革的需要。目前, 我校文秘专业2015级已经开始大类招生, 第一学期不分方向, 一个学期后, 拟分出25人左右的涉外文秘, 今后, 根据需要, 可以考虑再分出文秘速录与文秘新媒体, 这也符合专业设置的解析图原理, 既适应市场需求, 又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摘要:文秘专业在我国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文秘专业方向的设置也与时俱进, 商科院校更是百花齐放。本文讨论了文秘专业设置的原理, 结合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方向设置的情况, 分析了文秘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实践。

关键词:高职,商科院校,文秘专业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理论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2]马元兴.我国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

文秘专业怎么样 就业方向与前景 篇4

工作岗位有:商务行政助理、文员、人力资源助理、外联秘书、客户服务员等。

文秘专业就业前景

文秘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后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充实到各级政府机关;也可以加入到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文秘写作、办公室管理和公关策划、设计、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从需求数量上看,被调查的民企100%均表示需要文秘人才。在回答今后三年平均每年需要文秘专业毕业生人数时,90%以上的单位选1—2个,另有近10%的.单位选了3—5个或更多。这说明民企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空间。

文秘专业方向 篇5

一、高职文秘专业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小企业更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一专多能”指学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适应社会的多方面工作的技能。“一专多能”也常被说成是一专多长,即“复合型人才”。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一专多长的人。

根据学生就业情况和市场实际分析看,现在和今后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仍然是各类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因为规模小、人数少,要求秘书是杂家,是多面手,除从事秘书工作外,还要求承担财务、人事等多方面工作。从市场实际看,办文、办事、办会三大技能对于一些文科毕业生来讲似乎并不是难事,中文、管理、新闻等各个专业的学生也在跟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抢饭碗,秘书职业对于专业的兼容性,也导致该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

(二)学生个性爱好的差异性:人各有长,发挥优势

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个性气质及学习基础上是有很大差异性的,这正好为培养一专多能的秘书人才提供一定的可能。高职学生应全面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在学好专业核心技能的同时,培养与文秘专业密切相关的两门或两门以上的技能,并努力使之成为自己的特长。比如,形象气质佳、性格活泼外向、擅长表达的学生可着重培养自己演讲与口才、主持方面的技能;如性格内敛文静、喜欢写作的学生可考虑发展书法、摄影与摄像方面的特长。

二、高职文秘专业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实施

(一)调整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就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近年来,我校以企业服务为中心,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使学生一专多能集一身,知识面拓宽,在实践中善于动脑、乐于动手,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中小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基层业务和管理岗位的“秘书+会计”复合型人才,具备能从事办文、办会、办事、办商以及出纳、会计、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调整课程内容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中心技能与辅助技能的有机结合。学院除了开设办文、办事、办会等常规的文秘专业核心课程,还开设了以下专业课程:办公软件及办公设备的应用、秘书英语、演讲与口才、书法与美工、化妆与形体训练、速记与速录、会计技能综合实训,以培养学生与文秘专业紧密相关的一些技能。

全院公共选修课程插花艺术、茶艺、摄像与摄影、汽车驾驶等的开设则为学生练就“一专多能”拓展了广阔空间。

(二)举办专业技能竞赛

学院高度重视,将专业技能竞赛列入教学计划,每一学年安排在3~5月份进行。在项目设置、竞赛方案、评分细则上都尽量与重庆市高职高专技能竞赛选拔赛、全国高职高专技能竞赛接轨。文秘教研室在近几年都举办了小键盘数字录入比赛、书法比赛、会计技能比赛、速记与速录竞赛,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三)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学生会等为磨炼学生技能提供平台

学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元旦晚会、演讲与辩论比赛、校园歌手赛),各个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学生会组织策划的各项活动,均为学生磨炼技能与身手提供了大大小小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宗福廷.浅谈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职业(下旬),2009(9).

文秘专业体验式作业探索 篇6

一、文秘专业教学中引入体验式作业的必要性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 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 它表现为:第一, 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 用自己的耳朵听, 用自己的嘴说, 用自己的手操作, 用自己的身体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第二, 重视直接经验。从教学角度讲, 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 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 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 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 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 文秘专业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在学习的过程中动手操作, 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体验式作业恰恰能满足这些要求。体验式作业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 让学生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 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体验式作业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文秘专业体验式作业的实施方法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较为扎实的文秘专业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办文、办会、办事等秘书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是我校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下面, 我将立足于这一目标以“模拟会务工作”为例谈谈如何实施体验式作业的设计。

(一) “模拟会务工作”的体验式作业

作业内容:某百货公司为了开拓市场, 决定在本地开设旗舰店, 现定于元旦前夕举行开幕庆典, 请通过成立筹备工作组, 完成此次开幕庆典的组织工作。要求制定详细的会议计划方案, 并通过现场模拟召开筹备工作会议, 研究该方案的可行性。

完成建议:以八人为小组成立筹备工作组, 小组可分工为会务组、秘书组、接待组、宣传组、财务组、保卫组等, 每人扮演其中一个角色, 设计角色语言, 共同合作完成模拟会务工作。

温馨提示:参考《会议管理》所学, 抓住会议的前期准备、会中的服务、会后的总结三项工作来设计方案、完成作业。

(二) 作业设计的思路和实施过程

设计思路: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部分, 它既是学习任务的载体, 又可作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现。作为学习任务的载体,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作业的设问向学生传达需要掌握的课程目标, 即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应以适当的情景加以呈现, 融合学生的体验活动, 使学生通过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过程掌握该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后的作业, 可作为学生的学习成果, 加以展示。可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多样化个性。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生成学习任务, 传达课程目标。

学习任务的生成, 是实施体验性作业的首要环节, 它必须依托课程标准而展开。“模拟会务工作”是为《会议管理》课程后期的教学总结而设计的。此前, 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会议基础、会议要素、会议准备、会议的程序安排、会议的主持、会议文书等基本章节, 如何策划一次成功的会议并通过实际演练体验会议的过程, 这就是《会议管理》课程需要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

2. 创设情境, 激活兴趣。

问题生成后,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的关键就在于作业情境的创设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什么样的情境才能符合要求呢?实践证明, 创设情境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直接经验、个人知识等几个方面入手。选择学生熟悉的、来自于他们身边的事物或是经验作为知识媒介, 能缩短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的距离, 距离越小, 难度越小, 学生就越容易完成学习任务。

在“模拟会务工作”的作业里, 让学生自行设计选定的角色语言, 我选择的是学生现在普遍热衷的网络聊天的情景。网络聊天具有交互性、自由性等特质, 深受学生欢迎。所以, 以这种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东西作为切入口, 能增强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在布置这一作业时, 学生兴趣盎然, 乐于参加, 这样的情境就是好的开始。

3. 拓展体验空间, 激发思维和创造力。

“模拟会务工作”的目标是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掌握课程标准。要实施这一目标就要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体验空间,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首先, 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选择空间, 使学生可以结合实际认知水平和个人兴趣选择其中一位角色, 这就能较好地兼顾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其次, 学生在选择了角色后, 就要在网络聊天室的情境中, 为该角色设计符合身份的相关言论。这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可以把它当成聊天活动的过程来享受, 但是其本质又是学习的过程。从知识积累的角度来讲, 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议管理》的基本内容;同时, 作为一个宽松的情境, 又允许学生加以合理的想象发挥。学生创造力可以从这里起步, 这是体验性作业的核心。即在尊重实际的基础上, 学生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经验甚至是想象感受文秘工作。

最后, 从作业完成的效果来看, 学生基本掌握该主题的学习任务, 并且能较全面地掌握会场的布置技巧, 了解会议的议程, 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这就说明好的体验性作业能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 优势互补。

虽然在选择角色扮演时已经考虑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但是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这种差异性还会继续影响作业的完成。比如, 个别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提出怎么做的问题。这时,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八人小组中, 会有水平相对好一点的学生自发地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 如果小组内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就要关注到并做好指导的工作。)

5. 成果展示, 关注成长。

成果展示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体验, 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 扩展到生理、情感和人格等方面。在学生完成作业后, 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 这是学生的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

完成“模拟会务工作”的作业后, 我让学生按照自由选择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还原表演出来。利用课堂时间, 让全班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模拟会议过程。这是一个从书面到口头的过程, 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开会”的过程中, 学生把书面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 气氛都很热烈。然后, 让学生评出最佳作业、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等奖项, 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长的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对秘书工作的兴趣与情感, 体验不同的职业化角色, 培养职业心理, 积累“工作”经验。

总之, 教学实施的方法是由培养目标而定的。文秘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切合实际的工作能力, 就必须动手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开动脑筋, 运用体验式模拟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弥补教学内容单调和枯燥的不足。通过实践, 我认为在文秘专业教学中, 作业形式的构建应该能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 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 突破传统作业的局限, 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秘专业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要树立起新的作业设计理念,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个性得到张扬, 情感得到体验。

摘要:文秘专业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在学习的过程中动手操作, 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以“模拟会务工作”为例, 论述文秘专业教学中引入体验式作业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文秘专业,体验式作业,必要性,实施方法

参考文献

[1]崔玉霞.秘书专业课“情景体验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老区建设, 2008, (20) .

[2]余红平.论以体验为核心的秘书教学的构建[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8, 6 (10) .

[3]姚本先.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N].中国教育报, 2001.02.21.

[4]葛红岩主编.新编秘书实务知识+技能+案例+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文秘专业方向 篇7

高职商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办文、办事、办会等商务管理活动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我校商务文秘专业于1999开始招生, 办学历史悠久, 师资力量雄厚, 专兼教师12人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为11人, 实训设施良好, 现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我校商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诚、毅、勤、朴”优良品质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文秘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面向现代服务业, 能胜任一线岗位工作的“会做人、会文秘、懂商务”的高素质技能型秘书人才。

2 从2014届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看存在的问题

目前, 努力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是当务之急, 为此, 我校专门组织了2014届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大调研,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把脉。本调查主要是毕业半年后的职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母校办学水平的评价, 主要的目标是通过毕业生在职岗位的表现和他们对母校教育教学的评价来反思观察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本文联系商务文秘专业就主要的调查项目情况予以分析。

2.1 就业竞争力

本调查根据专业的就业率、薪酬水平、专业相关度三个指标综合评定专业的就业竞争力, 具体计算是用简单的平均数, 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是按照实际比例计算, 而薪酬水平按照各个专业加权平均工资水平除以全校最高工资水平计算。全校34个专业, 商务文秘专业的就业率位居中等, 工资水平系数位中等偏下, 专业对口率也是中等偏下, 综合起来看, 商务文秘专业就业竞争力位居中等。

2.2 岗位适应能力及发展空间

岗位适应能力及发展空间主要从心理适应度、工作胜任度、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及职业发展空间与信心来分析。心理适应度是指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内, 对所从事工作的适应度和自我感觉, 主要从心理层面分析毕业生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后的心理适应能力, 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毕业生所储备的能力与知识的充足程度。全校平均来看, 完全适应的为14.84%, 适应为28.85%, 基本适应为34.55%。商务文秘专业毕业生中完全适应的为15.09%, 适应为18.87%和基本适应为43.40%。工作胜任度反映的是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程度, 包括岗位适应度、岗位胜任度、职业期待度等方面,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看出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水平、职业目标和方向、职业发展潜力等。从本次调查来看, 全校完全可以胜任的为32.28%, 可以胜任的为43.36%。商务文秘专业毕业生中完全可以胜任的为30.19%, 可以胜任的为43.40%。这两项指标综合看, 略低于全校平均水平。从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看, 本校毕业生的人际关系“完全可以处理”的为37.1%, “可以处理好”的为50.33%, 商务文秘专业毕业生中“完全可以处理”的为35.85%, “可以处理好”的为52.83%。综合起来看, 略高于全校平均水平。职业发展空间与信心是指毕业生日后职业发展及职位晋升的可能性,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毕业生个人的工作能力及发展前景。总体看, 商务文秘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表示肯定的在70%以上, 毕业生表示对职业有发展信心的有66%以上, 总体比较好。此外, 从各个专业继续深造比率来看, 商务文秘专业学生位居全校中等偏上, 这一点值得肯定, 不过仍有提升空间。

2.3 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分析

从本次调查看, 本校2014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4.31分, 商务文秘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4.53分, 略高于全校平均分。从分项目看, 对校风满意度商务文秘专业为中等;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满意度为第四名, 位居前列;实践教学效果比较低;对母校提供的求职服务看, 略低于全校平均分;从教师教学水平及师德看, 也略低于全校平均分。从母校的推荐度看, 商务文秘专业毕业生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的为27.52%和43.91%, 这说明学生对母校的忠诚度比较高, 这也是学校关心学生、重视学生发展的结果。从师生关系紧密度看, 文秘比较低, 这一点要引起注意。师生关系紧密度是指学生毕业后经常想念或者经常保持联系的教师在2个或者以上的人数占答题人数的比例, 应该说, 学生能想起或者经常想起母校老师越多, 代表师生关系紧密度越好。

3 提升商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思考

3.1 我校商务文秘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已有的做法

我校商务文秘专业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注重知识、素质、能力的科学布局与系统设计, 知识结构分为基础平台与专业平台, 基础平台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经济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专业平台主要包括掌握办公室事务、秘书写作、办会实务、档案管理、公关实务、商务礼仪、市场调研、商务谈判、速录、office专家、办公自动化、沟通等文秘专业知识。素质结构包括思想品德、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能力结构主要包括通用能力与职业能力, 通用能力主要包括口语表达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能力主要是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文书写作与处理能力、会议组织和服务能力、档案管理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通用能力对应的课程主要是普通话训练、演讲与口才、高职高专英语、秘书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创新创业指导等。职业能力对应的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是办公室事务、秘书写作、办会实务、档案管理、演讲与口才、沟通技能实训、公关实务、商务礼仪、office专家、办公自动化实训、市场调研等。

3.2 基于调研提升商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思考

3.2.1 确立以德树人的指导思想

高职教育是一个新事物, 虽然发展时间不长, 但是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 多年来, 凝聚着理论学者, 实践探索者的心血, 从能力本位到素质与技能并重, 从技能型人才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讨论, 到回归教育的本质的冷静, 总之, 从本次基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调研看, 商务文秘专业学生, 依然要重视一个久而不衰的话题, 教书必须育人。那么, 到底什么是教育?高职教育显然均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目前高职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也是强调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 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训练学生一技之长, 为生活做准备。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目的主要是, 为个人谋生;为服务社会;为世界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黄炎培说:“苟并个人生活之力而不具, 而尚与言精神事业乎?”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教育者要承担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职责, 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黄全愈认为教育是:“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 而是向油箱注油[1]。”他强调的是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见, 以德树人是教育之本质, 高职商务文秘专业必须确立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3.2.2 不断完善商务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所谓教育, 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 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的传递功能, 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自由自在地生长, 并启迪其自由天性[2]。针对调研中显现的问题, 例如, 对母校的满意度比较低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 如果让学生学得自由, 学得愉快, 学得温暖, 就会记住老师, 甚至永远记住, 对此, 我们准备加强师生紧密度的联系, 在2015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人文素质内容的教育, 从知识增量上, 加大人文素质教育, 继续加大大学语文及中国文化概论的教学, 在2015年新生中开设必读书的活动, 三年读100本人文经典读物, 同时实施导师制, 导师也是读书的指导老师, 深入宿舍的生活指导老师, 心理沟通的咨询师, 社会实践的导师, 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师生关系的紧密度, 真正地从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 来关心关爱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点点滴滴。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个永恒的主题, 从调研看, 商务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薪酬比较低, 这是由学生岗位的性质决定, 但是, 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改善, 例如, 开设电子商务的课程, 加大实训的实践时间与内容, 为学生以后进入收入比较高的行业与岗位奠定基础, 也可以开设一些文化传媒的课程, 为学生进入传媒行业从事文秘工作打下基础。从一般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修订看, 要通过深入行业与企业进行调研, 获取企业对商务文秘人才的需求规格, 继续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访谈, 了解他们从事商务文秘工作的困惑, 来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这样利于高职商务文秘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3.3 多渠道实施改革推进教学质量快速提升

从调研资料看, 商务文秘专业毕业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比较低, 为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 要注重条件的改善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实践教学改革将是一个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可以在商务模拟实训中让学生模拟各种角色, 学会处理各类商务管理事件, 体验商务秘书职业过程, 巩固理论成果, 提升技能水平。在活动中提高能力, 例如在迎新、各类赛事、各类晚会中, 写会议的开幕词与会议方案、组织接待等。校内各机构也是学生提升职业能力的好场所, 校外实习的合作单位, 可以设计顶岗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体验企业文化、人际交往, 并检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相长, 教师的人品和专业素养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所以加强专业教师岗位意识和职业技能尤其重要, 为此, 双师教师的培养非常必要, 我们也很重视, 充分利用假期让教师下企业锻炼, 也参加教育部举行的各种“国培计划”, 参加文秘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各种培训, 更新职业教育理念, 开拓专业知识视野,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3]。

摘要:高职商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面向中小企业, 注重培养学生办文、办事、办会等商务管理活动的综合职业素质。这些综合素质在实践中表现如何, 是检验高职商务文秘专业教育的质量问题。本文结合2014届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大调研, 联系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 针对调研中反映的问题, 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商务文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3496.htm.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文秘专业方向 篇8

我国文秘教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与西方国家相比在客观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办学定位不准导致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 教材开发不够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滞后, 实习实训欠缺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师资力量薄弱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这些原因就直接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由于招生、就业两难而陷于并转或停办的窘境, 但这与社会对文秘人才的大量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在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十二五”时期, 文秘专业作为高职教育创办伊始开设的主要专业之一, 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而西方国家文秘教育类型分层和突出职业化特征等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一、西方国家文秘教育的办学定位与职业理念

西方国家文秘教育类型层次齐全、职业化特征突出的特点, 决定了其目标定位的层次性、课程设置的职业性、考核测评的实践性和师资队伍的专业性, 这是可供我国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改革借鉴的主要内容。

1. 目标定位的层次性。

西方国家在进行秘书人才培养时, 往往会对行业的具体需求进行更加细致、更加深入的研究。因此, 对秘书职业的定位就必然更为准确, 层次更为分明。如美国, 高等院校培养主管身边的特殊助手, 职业技能教育主要是在普通高中培养学生的秘书职业技能, 成人教育则主要培训各类社会成员获得秘书职业技能或知识。在德国, 秘书人才的培养也会根据其不同的职业走向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分成不同的层次完成。一般秘书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国内低层次秘书岗位, 而能够熟练使用和掌握欧共体多个国家语言, 并通晓各国经贸用语、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的秘书人才, 则是面向国外高层次秘书岗位的。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的层次性分明, 西方国家秘书学校培养的人才与普通学校培养的学生相比, 在专业技能上更具优势, 就业方面显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2. 课程设置的职业性。

西方国家文秘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重视文秘岗位的职业特征, 把秘书人才培养基本定位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因此, 不同秘书领域开设的专业课程侧重点明显不同, 课程设置体现出明显的职业性特征。比如在德国, 一般秘书理论课程仅被视为文秘专业的入门课程, 虽然也作为必修课, 但并不是考核的重点。相比较而言, 一些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比如打字、速记、现代办公设备操作等,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却格外受到重视, 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再如在美国, 打字、速记、办公计算机程序处理、秘书会计等课程被列为所有秘书类专业教育的必修公共课, 专业课程则根据秘书职业分类的不同重新加以划分, 比如, 医学秘书的专业课是生理学、生物学和医药学等课程, 而行政秘书的专业课则是企业法、行政秘书准则和商业数学等课程。

3. 考核测评的实践性。

西方国家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体现明显的职业性特征, 这也使得文秘专业的考核测评自然而然地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例如, 打字、速记、笔译、听写记录、商贸语言、交际语言、英文信函写作等基本秘书技能会被作为专业考核测评的重点, 而一般秘书理论课程并不作为重点考核项目。这些重点考核项目正是西方国家秘书从业的必备条件, 如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秘书, 在其从业之前, 即在校学习期间就必须学习、掌握并具备娴熟的速记技能, 并以此作为其毕业后应聘秘书职位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之一。西方国家秘书专业考核测评极其注重实践性, 主要体现在对各考核测评项目都制定有明确而具体的技能量化标准, 打字、速记等都有明确的击键频率和词汇数量要求。比如德国“欧洲秘书培训中心”要求打字最低标准是200-220键/分钟, 速记120词汇/分钟, 英语口述同步打字不低于150键/分钟。

4. 师资队伍的专业性。

西方国家除了要求从业教师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 重视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个性、职业道德、职业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外, 还要求他们拥有基本的专业技能, 尤其是对他们的动手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澳大利亚TAFE学院为了保证职业技术教育跟上知识更新和企业技术发展步伐, 要求教师除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外, 还要进入相关行业或专业委员会, 经常参加专业协会的活动, 获取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 以便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西方国家文秘专业教师亦是如此, 他们一般都具有从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 本身就已经是出色的专业秘书从业人员。职业化的秘书人才培养理念, 使他们能够准确把握社会对秘书职业的需求, 并将亲身经历、亲身实践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 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极大地提升了文秘专业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综合能力。

二、我国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

由于我国文秘专业办学之初主要是为党政机关培养人才, 在办学定位、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配备等方面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了。

1. 办学定位不准导致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计划是组织教学的关键, 它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在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下, 在对市场作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培养层次,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合理设置课程, 面向不同领域制订培养计划。然而就培养目标而言, 我国为数众多的高职院校所开办的文秘专业定位都是培养各种行业行政秘书、文书处理员、商务秘书、资料管理员、接待员等;就课程体系的设置而言也大同小异, 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分为秘书技能模块、商务模块和计算机操作模块。由于定位相似, 特色不鲜明, 导致培养了大量初通文秘理论、动手能力不强、所从事专业知识欠缺的毕业生, 缺乏就业竞争力。

2. 教材开发不够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滞后。

就目前高职院校文秘教材的开发而言, 基于文秘专业长期依赖中文专业的现实, 教材与教材的编写者都被视为边缘而得不到重视, 导致教材的内容陈旧, 教材编写的方式老套, 无法适应目前秘书专业新的教学方法的开发和使用。普遍存在“大部分教材介于本科教材与中职教材之间, 没有突破传统学科体系的羁绊”。[1]譬如新的秘书资格证考试出现了影像情景设置为前提的实践性操作, 但目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使用的教材缺少影像资料, 也很少有结集出版的案例教材。教材开发和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已经成为制约文秘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瓶颈问题。

3. 实习实训欠缺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在教学改革中虽然也安排了大量的实践环节,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行效果不尽如人意。仍然片面注重理论教学, 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 实训课往往流于形式。再加上实践性教学设施陈旧, 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程不能有效整合等问题, 实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校和学生都寄予厚望的实习环节, 也难有系统、规范的实践操作。从学校方面来看, 由于缺乏规范的实习基地和有经验的师资队伍, 往往安排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 对实习的监管和指导力度都不够。而从实习单位来讲, 虽然将实习生安排在秘书岗位, 但安排的工作往往无法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实践认知, 一些实习单位甚至将实习生作为不必承担太多责任的免费或廉价的劳动力。

4. 师资力量薄弱, 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目前, 大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教师都没有秘书实践工作经历, 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目前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教师大部分仍以中文教师为主, 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的文秘专业理论学习, 也不具备文秘实践工作经验, 他们的相关中文知识往往仅适用于党政机关的文字工作, 而无法满足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文秘需要。”[2]师资专业素养尤其是动手技能的欠缺往往导致教学过程纸上谈兵, 与国外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文秘专业的师资现状相比, 差距显而易见。这样的师资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片面的知识和技能, 社会适应能力弱, 不能达到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 从而造成毕业生出路窄。”[3]再加上一些教师改革创新意识淡薄, 人才培养责任意识不强, 难以或不愿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 这都成为了影响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羁绊。

三、基于西方国家文秘教育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和文秘教育建设现状,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西方国家文秘教育的一些模式和经验, 我国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改革可采取如下借鉴方法。

1. 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办学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处于特定的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之中, 地域性是高职院校的普遍特征。为此, 高职院校不仅依赖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办学, 而且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合适、管用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任务。从整体上来说, 高职院校的任何专业建设只有与当地的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和人才岗位需求等紧密结合在一起, 准确把握这种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 专业建设才会有生命力。文秘专业作为高职院校较早开设的专业之一, 更需要尽早根据学校的特点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完成这样的办学定位调整。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 以专业建设为前提, 有重心、有计划地进行拓展教育, 可以考虑培养管理型和调控型文秘人才, 并不断加强文秘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渗透 (呼吁重回高职院校的“双专科”就是很好的专业融通) , 促使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广阔的知识面, 而且可以根据岗位需求主动适应市场需要。

2. 强化校企合作,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就是要“合作发展、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 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要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考核测评等方面向行业企业的标准和需求看齐, 按照企业对文秘人才的实际需求, 着力构建具有鲜明行业企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充分调研, 深入了解行业企业文秘岗位群的工作流程和特点, 分析提炼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 以秘书职业能力为基本理念设计课程体系, 从而确定学习领域, 明确项目任务, 创设学习情境, 并依此进行课程设置, 建立突出秘书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使课程教学与秘书工作岗位有效对接。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相关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不断“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 整合相关的课程, 根据现实需要及时开设新课程”, [4]着力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根据岗位需要强化秘书实务实践力度, 比如, 在组织会务工作这个专题的授课内容时, 会务实训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策划, 甚至直接参与学校和院系的会务工作。

3. 构建考核测评与岗位技能需求的有效对接平台。

我国的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制度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 已日臻成熟, 考核方式基本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形成了环境模拟、岗位模拟和任务驱动的三位一体考核模式。但与西方国家较为成熟完善的秘书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相比, 我国现行的秘书职业考试与市场对秘书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一些如打字、速记等作为秘书最基本的工作实践技能在考试中没有加以体现。因此, 首先,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需要加快构建秘书考核测评与岗位职业技能需求的有效对接平台, 在鉴定体系中加大对不同种类秘书实践能力素质要求不同的区分度, 制定对于各种技能考核的精确量化标准。其次, 高职院校在文秘人才培养过程中, 也要不断改革考核测评制度, 如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社会 (企业) 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在考核体系中, 兼顾理论知识与动手技能、质化要求与量化标准, 这样不仅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学生学习还不会显得无所适从。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师资素质和水平。

文秘岗位对秘书人才的特殊需求给文秘专业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师不仅要掌握高深的理论知识, 还要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不仅是‘双师型’教师, 更应该是‘多师型’的复合型人才”。[5]文秘专业要建立这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就必须不仅重视学历水平和职称结构, 更要重视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不再理所当然地认为学文的教师就可以成为文秘专业的教师, 不再把其他专业需要转岗的教师理所当然地安排到文秘教师岗位。文秘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加强文秘专业内部师资队伍建设, 不仅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和职称, 更要鼓励和引导本校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工作岗位进行技能训练, 通过工作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二是广招社会贤才, 要不惜代价、不惜重金通过各种优惠条件引进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实践操作技能的人才, 也可以适时聘请校外专家学者、优秀秘书为兼职教师, 作为文秘专业师资的辅助力量。着力通过实施“内培外引”工程,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文秘专业师资队伍。

四、推进职业教育大环境下的文秘专业深层次改革

高职文秘专业招生难、就业难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其自身问题, 我国文秘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完全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得到解决, 而信赖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我国文秘教育的主体是高等职业院校, 近年来一些中专院校纷纷升格, 高职院校群体越来越庞大, 数量近乎与普通高等院校相当。而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 专科以上层次通道始终未能打通, 秘书学未能进人高等教育本科层次招生专业目录, 秘书本科专业教育大多以专业方向的形式挂靠在中文或管理等专业之下。鉴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层次划分不如西方国家完善, 以上借鉴也只能是文秘专业囿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所能触及的治标之举。

1999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试行, 2003、2006年两次修订颁布的《秘书国家职业标准》, 将秘书的职业等级分为五级、四级、三级、二级四种, 体现了社会对不同层级秘书人才需求的反映, 这种需求急需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得到呼应。从我国职业教育内部设置来说, 目前已经存在的初职、中职、高职三个层次培养的秘书人才, 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十二五”期间, 国家将重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文秘专业要借此机会向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延伸, 这样既有利于院校秘书人才培养, 又有利于社会按层级需求吸纳秘书人才, 以便从根本上突破文秘专业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张宪江, 方东傅, 徐丽珠.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教材开发[J].职业技术育, 2009, (17) :50.

[2]陈光谊.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文秘专业课程改革刍议[J].职教论坛, 2010, (2) :24.

[3]黎云风.浅谈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11) :27.

[4]韩玉芬.国外秘书要求新趋势对我国高职文秘教学的启示[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41.

[5]张爱梅.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文秘专业教育“症结”与改革策略[J].教育与职业, 2011, (4) :112.

文秘速录专业技能进“国赛” 篇9

来自全国23个省市、47支代表队的188名选手用手指舞动着他们的梦想, 上演了“201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亚伟杯”文秘速录专业技能赛项的精彩一幕。比赛包括“文本创建”、“文字校对”、“实时记录”和“蒙目速录”四个环节, 以代表队选手个人总分之和进行综合排名, 评选出一等奖5支、二等奖9支、三等奖14支。这是文秘速录专业技能首次进入“国赛”。该赛项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速记专业委员会申报并组建大赛专家组、执委会、裁判组和仲裁组, 比赛由天津职业大学具体承办, 北京晓军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为大赛指定设备“亚伟中文速录机”的供应商。

大赛的意义

本次大赛, 体现了文秘速录专业技能在文秘岗位中的重要作用, 涵盖了文秘工作最重要的基本职业能力, 反映了信息时代对文秘岗位高速度与高效率的要求, 检验了文秘专业建设的成果。

文秘速录专业技能特色

文秘速录专业技能是以速录为基础的综合信息采集处理能力, 要求选手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同声记录、看打录入和整理, 同时要求选手能够具备在停电、黑暗等突发情况下正常速录的能力。要求选手在强化速录基本功的同时, 也注重对语言文字规范性的把握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以应对现代办公环境对文秘人员的要求。

大赛对专业建设的启示

速记速录是文秘人员的重要技能之一, 其应用涵盖了文秘“三办”的工作范围。以亚伟中文速录机为代表的中文速录技术产生以来, 速录师同声记录、现场大屏幕投影、网络文字直播、电视字幕直播等能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 各大专院校的文秘及相关专业也陆续开展了速录技能实训。从2011年起, 相关部门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秘书职业技能竞赛”, 专门设置了速记速录比赛, 进一步推动了文秘速录专业技能实训在高校的开展。本次大赛, 启用了全新的速录竞赛与教学实训平台, 为文秘速录专业技能的培训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此次大赛的内容设计来源于工作实际, 体现了校企结合、以赛促训的专业建设方针, 引导学校在专业建设中要合理安排课程和课时, 在保证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 强化速录专业技能, 为文秘速录专业毕业生提供一个有着强有力竞争优势的技能支撑, 增加体面就业、高端就业的筹码。

大赛的未来发展计划

由于是首次进入“国赛”, 本次大赛的内容以速录技能为主。今后的比赛将进一步完善赛项设计, 在快速突出速录技能的基础上, 将更多的文秘办公信息处理工作内容涵盖其中, 以更加完整地体现文秘速录专业的素质和能力, 使参赛选手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收尾

上一篇:实验教具下一篇:中国上市银行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