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布置措施(精选7篇)
总体布置措施 篇1
施工布置是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环节, 它在实际的各种水利设施中是非常复杂的, 因为它的布置需要考虑全方位的因素如地形、土壤等, 施工布置人员需要时刻关注影响施工因素的变化发展来进行适当的变动, 而只有良好的施工布置才能使整个工程进行的顺利, 减少人力与资源的浪费, 所以它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施工单位掌握了全面的资料, 切合实际的布置下去, 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才能降低, 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1水利工程施工布置的特点介绍
1.1水利工程施工布置具有复杂不确定性的特点
施工布置关系着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 施工工程所需材料众多, 所以运输量大, 且工程量大, 其需要全面合理的布置平面及空间构造的工作, 其中就含着复杂不确定性。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具有特殊性, 各方面事物都相互联系, 且必须考虑地形地势对于施工建设的影响, 这就是施工布置复杂的一个原因。例如, 有一些水利工程需要建设在高山峡谷中, 在这些险峻的地理环境下, 怎么去布置施工就比较困难, 工程单位需要提前做好施工设计, 对会影响施工的各方面因素都要考虑到位, 必须清楚水利枢纽的各组成部分, 总体布局, 建设的自然环境, 施工场地的土壤条件, 当地的交通是否便利以及当地生态环境是否良好等, 进行实地考察后, 根据作出的调查结果, 全面统筹, 对施工的各个环节作出安排, 设置施工进度, 程序以及施工方法等, 由于各个因素可能会相互联系, 则影响也会相互交错关联, 使得水利工程施工具有复杂的性质。一般情况下, 施工布置会基于数据资料选择合适的布置方案, 按照相关制度一步一步进行实施, 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布置中, 各地的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状况, 实地勘测的深度以及当地的政府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不确定, 导致施工布置具有不确定性。
1.2水利工程施工布置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水利工程的施工布置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来进行改变, 需要依照工程的确切工艺, 工程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进展来实现总体实施的协调统一, 此外还需要对辅助企业的联系, 辅助企业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提出可行的建议, 因为施工布置的持续变化的特点, 所以说其具有动态性。
1.3水利工程施工布置具有经济合理性的特点
水利工程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非常多, 其中施工的辅助性费用较高, 例如需要搭建临时的建筑以及相关辅助企业的费用, 则施工布置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 工程的总体造价对辅助性的费用作出合理分析并实施有效的安排, 在满足施工标准的情况下争取将其降到最低, 实现利益最大化, 使得施工顺利进行。
1.4水利工程施工布置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虽然在初期已经做出了详细合理的规划, 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隐藏的情况, 等到开始施工时才暴露出问题, 这就需要组织人员必须保持着警惕性, 在面对任何的突发状况都能做出协调的安排, 控制并指挥着施工的进展。
2水利工程的总体施工布置措施
2.1工程进行前做好施工布置准备
进行总体施工布置方案的策划时, 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对各种关系作出良好的判断并进行协调统一, 为工程的施工布置做好充分的安排, 提供有利的条件。在施工之前应对工地进行实地考察, 对场地的面积、范围、高度等作出精确地测量, 因地制宜, 考虑经济的发达性, 交通便利等选择合适的施工场地。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 采取一条最具便利性的交通路线, 设置合理的施工设备, 既要根据之前的经验, 也要按照科学, 进行有效的规划。因为施工布置具有复杂不确定性, 且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则在进行施工布置前应该将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准备到位, 采取切合实际的方法进行安排工作, 协调辅助企业并与之进行交流, 建设好临时建筑, 医疗设施安排妥当, 使施工能顺利的进行, 并考虑到施工布置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相关企业应该做好应急准备, 考虑到各种会出现问题, 确保不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2.2有效地解决施工所遇到的征地问题
征地问题往往能影响施工的进度, 要是征地不合理, 不仅进度会受到影响, 企业与政府以及当地居民合作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不利于工程的实施, 在进行征地时, 还要考虑到地形的影响, 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 减少土地的浪费, 这样还能减少资金的浪费, 而且要清楚当地的土地制度, 与政府进行有效的协商, 根据法律依法获得土地的使用权, 并描绘出施工占地的图纸, 妥善安排移民工作。
2.3做好施工布置的防护工作
水利地形地势不容忽视, 地质水质等在整个工程中非常重要, 因为有些水利工程在高山峡谷间进行, 气候以及地形因素等影响着施工的进展, 则制定合理的防护工作必不可少, 应该结合专业知识, 选择最佳的建筑材料, 防止水流冲刷, 结合边坡的实际情况, 适当设置排水、集水等, 采用合适的材料以及防护工作, 防止严寒地区霜冻的影响。
3水利工程施工布置的总体原则
因为施工有场地的限制, 则需要按照合理的布置原则来进行施工布置, 使得土地得到利用最大化。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规则, 因为水利工程就是为了人民生活更加便利而建设, 则在资源利用工程中应该考虑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切实的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并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施工的基础工作准备好时, 在现有的条件下, 应该将施工场地分为三个场地, 分别进行施工前的准备, 主体的施工以及施工到最后的收尾工作, 协调各工作的进行, 做到在进行此环节工作时基本准备好下一环节的工作的地步, 这可以保证工程有条理的实施, 不会出现工作断链的情况。而且在进行临时建筑建设时应该考虑交通道路, 架设电线等工程的长期有效性, 将以后永久性的设施考虑到位, 这样可以减少工程的成本。而且在进行土地征用时应该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 尽可能的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 减少土地的浪费, 这样不仅可以减低成本, 而且有利于当地的规划, 实现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布置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的一项工程, 在进行这项工作时, 设计人员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实现各项工作的融会贯通, 而且也应该具有实地考察的能力, 详细分析施工场地, 了解地质结构, 地形地势等, 使得施工布置更加可靠。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布置可以使工程按期甚至提前完成, 对于企业的降低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对于施工布置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又对施工布置的总体措施进行了描述, 是希望相关企业重视水利布置实施, 使国家的水利行业发展更为成熟, 也能为社会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
[1]纪勇, 王晓明.水利工程施工布置的特点及总体布置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18) .
[2]沈国亮, 谭会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布置及其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10) .
总体布置措施 篇2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合理地进行结构布置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介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特点,论述了总体布置的方法。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不同的结构体系,关系到建筑平面的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施工技术的要求和投资造价的高低等。其主要特点有:
1. 水平力是设计主要因素
在低层和多层房屋结构中,往往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而在高层建筑中,尽管竖向荷载仍对结构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但水平荷载却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一定高度建筑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结构动力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2. 侧移成为控制指标
与低层或多层建筑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向变形迅速增大,与建筑高度H的4次方成正比。
3. 减轻高层建筑自重比多层建筑更为重要
高层建筑减轻自重比多层建筑更有意义。从地基承载力或桩基承载力考虑,如果在同样地基或桩基的情况下,减轻房屋自重意味着不增加基础造价和处理措施,可以多建层数。地震效应与建筑的重量成正比,减轻房屋自重是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办法。
结构总体布置
在高层建筑结构初步设计阶段,除了应根据房屋高度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外,尚应综合考虑房屋的使用要求、建筑美观、结构合理以及便于施工等因素,对结构平面和结构竖向进行合理的总体布置。
1. 结构平面布置
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应有利于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受力明确,传力直接,力求均匀对称,减少扭转的影响。在地震作用下,建筑平面力求简单、规则。应符合下述规定:
(1)震害经验表明,L形、T形平面和其他不规则的建筑物,因扭转而破坏的很多。因此平面布置力求简单、规则、对称,避免应力集中的凹角和狭长的缩颈部位。对于严重不规则结构,必须对结构方案进行调整,以使其变为规则结构或比较规则的结构。
(2)高层建筑宜选用风作用效应较小的平面形状。对抗风有利的平面形状是简单、规则的凸平面,如圆形、正多边形、椭圆形、鼓形等平面。对抗风不利的平面是有较多凹、凸的复杂平面形状,如V形,Y形、H形、弧形等平面。
为改善房间的通风、采光等性能,高层建筑的楼板经常有较大的凹入或开有较大面积的洞口。楼板开口后,楼盖的整体刚度减弱,结构各部分可能出现局部振动,降低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宜采取以下构造措施予以加强:①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或加配斜向钢筋;②洞口边缘设置边梁、暗梁;③在楼板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如图1所示的井字形平面建筑,由于采光通风要求,平面凹入很深,中央设置电梯间后,楼板削弱较大,结构整体刚度降低。在不影响建筑要求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之一予以加强:①设置拉梁a,为美观也可以设置拉板;拉梁、拉板内配置受拉钢筋;②增设不上人的挑板b或可以使用的阳台,在板内双层双向配钢筋,每层、每方向配筋率可取0.25%。
2. 结构竖向布置
从结构受力及对抗震性能要求而言,高层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变化宜均匀、连续,不应突变。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往往由于建筑需要或使用要求,出现一些竖向不规则建筑。这些建筑由于抗侧力结构沿竖向布置不当或侧向刚度突然改变,或采用悬挂结构、悬挑结构等,使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
因此,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将高层建筑设计为竖向不规则建筑。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否则,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会集中于侧向刚度小的下部楼层而形成结构刚度柔软层,出现严重震害。
(2)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结构上部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收进时,收进的部位越高,收进后的水平尺寸越小,其高振型地震反应越明显;当结构上部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外挑时,结构的扭转效应和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明显。因此,抗震设计时,当结构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室外地面的高度与房屋高度之比大于0.2时,上部楼层收进后的水平尺寸不宜小于下部楼层水平尺寸的0.75倍;当结构上部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外挑时,下部楼层的水平尺寸不宜小于上部楼层水平尺寸的0.9倍,且水平外挑尺寸不宜大于4m。
结语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结构宜选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筒体结构,这些结构具有竖向布置规则,传力途径简单,抗震性能好等优点。结构平面布置尽量避免结构扭转和局部应力集中,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刚心与质心或形心重合。竖向布置要求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变化均匀、连续,不突变,避免出现柔软层或薄弱层。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措施 篇3
1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的特点
1.1布置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为了顺利完成庞大工程量的运输, 做好施工布置, 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空间厂区、平面布置的平衡布置, 还要考虑一系列的综合影响。我们所知道的水利工程大多处在高山峡谷中, 地理条件比较恶劣, 可利用的布置场地收到很大的限制。在我们研究施工布置方案时, 要综合的分析水利工程施工施工布置的枢纽的组成和安排, 我们还要考虑施工地区的自然条件、施工方法和当地的经济状况, 这些因素常常表现为相互关联影响的特点, 使施工布置复杂化。同时, 在我们选择布置方案时, 常需要了解工程的基本资料, 遵循一定的设计规程, 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但是由于布置方案涉及到自然环境、经济政治状况等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 使得布置方案本身具有了不确定性。
1.2布置的动态性与经济合理性。通常来讲, 施工布置方案要实时的反映施工的特点、施工方法、工艺要求与施工计划。随着施工进程的不断加深, 我们还要考虑分析辅助企业之间以及建筑物之间的布置关系, 不仅要满足生产施工的工艺要求, 还要使得各建筑物之间合理的布置, 尽量避免工艺设施的浪费。同时, 我们还需要关注布置的经济合理性, 在选择布置方案时, 我们要综合考量工程建设费用和临时建筑物的资金分配, 并充分的将经济效益与总体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使布置方案更加的合理可行。
2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原则
2.1因地制宜、一劳永逸。水利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们更加安居乐业, 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所以水利工程建设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为居民提供更为良好的居住工作环境, 同时还要加强经济建设。水利工程施工要密切的联系实际的地形地势, 争取在当前的政策基础、不损害环境的基础上, 合理的设置处科学的布置方案。同时, 水利工程施工还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落实, 减少农用地的占用面积, 在进行临时性建筑建设时我们还要全面规划, 将整体布局、交通、电力等均纳入到综合考量之中, 尽量减少项目费用。
2.2妥善规划、合理节约。在场地施工布置前, 我们要做好施工工程准备、主体工程施工、施工尾声等三个环节, 要将各部分之间进行无缝衔接。 在做好衔接工作后还需要为下部分的工作做好奠基, 创造有利的条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施工设计力求紧凑合理、节约用地, 并尽量的利用荒地、滩地、坡地等非农用耕地。总而言之, 就是要妥善规划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合理节约利用土地与资源。
3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措施
3.1施工场地的布置。根据以往的经验得到, 施工场地的布置大致分为工程准备阶段与主体工程施工阶段等两个阶段。其中, 工程准备阶段主要是工作人员与必要的设备进厂, 并初步建设主体施工所需要的风水电系统、导流工程、临时房建工程等, 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主体工程施工; 主体工程施工是工程全面施工的关键阶段, 关系着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个进度的进展, 需要我们深刻的重视。
3.2布置方案的确定。布置方案的选择关系着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个好的布置方案为施工工程的有效进行创造了条件, 是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 在施工之前我们要准备多个预选方案, 然后根据施工需要进行比较, 原则最有利的施工方案。在进行施工方案比较之前, 必须要充分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布置方案, 才有利于方案的确定?
3.3施工场地的选择。在选择施工场地时, 我们要尽量的优先选择荒地、废弃地, 尽量少占农田、不找农田。而且我们还要根据建设资金的不同来考虑不同的厂址, 例如山区地带的建设施工会浪费大量的运输费用, 而平原地带则不是如此。选择施工场地时还要综合考虑工厂的水平布局与高程, 尽量减少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3.4相应的防护措施。相应的防护措施主要是指抛石, 混凝土、干砌块石、挡墙等设施可以起有效的缓冲作用, 使得水的流速下降, 减少对水利工程设施的冲刷, 增加使用寿命。同时, 我们还要考虑在寒冷地区的水利建筑的防护作用, 我们要充分考虑冰冻对水利工程运行的影响。水利工程的防护措施的建设关系着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的建设实施, 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4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中应考虑的问题
4.1混凝土系统布置问题。作为施工布置的重点, 混凝土系统布置各种临时的建筑物是尤为重要的。我们为了将混凝土系统设施布置在较为突出的位置[2], 使其尽量的减少其他建筑物的干扰, 就需要进行施工设施间邻间关系的分析。由于水利工程施工设施多, 而且不同的设施明确的具有重点功能, 假若不进行邻接关系的分析, 水利工程设施之间的功能将会产生冲突, 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导致浪费。
4.2施工设施间的布置位置冲突。为了避免施工设施间的位置冲突, 在考虑分析设施间的邻接关系时, 我们要主要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互制约关系及关系强度。通常, 我们在邻接关系的基础上还要考虑施工进度、强度、设施运行和物流运输等。同时, 我们还要考虑水文、距离限制、 内外交通状况等因素, 以免发生位置冲突, 造成不便。
4.3有关地质问题的考虑。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布置时, 我们要全面的考察施工地点的地基承载能力、水文特征以及地质条件等问题。在不同的施工阶段, 这些问题中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 其对施工工程带来的效益与限制也相应的不同。再加上, 水利工程还承担着防洪、防潮、排涝、灌溉、航运等任务, 是一个具有综合作用的水利设施, 这些用途使得其对地质因素的要求更高, 对于地质问题的考虑是不可忽视的。
4.4物流运输的高差距离限制。物流运输是有高差限制的, 在进行物流运输时, 要考虑物流运输路线的坡度、垂直高差和物流进出口等问题。 由于物流运输的高差距离的限制, 很容易造成运输费用大于建设费用, 这样一来就有点得不偿失。高差距离限制也是施工设施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影响着施工进度, 也影响着工程施工布置布局。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是根据厂区布局、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来进行的, 科学合理的施工布置不仅影响施工进度, 还影响施工质量, 还能有效的减少工程投资, 创造出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 施工部门、监理部门以及投资人员均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布置予以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沈国亮, 谭会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布置及其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 (10)
总体布置措施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布置,布置方法,布置原则
引言
随着科学的不断向前发展,高层建筑已经不是稀奇的,甚至超高层建筑也在不断的刷新着建筑的记录,并无论是从外观结构,还是建筑内部结构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高层建筑的结构布置方法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安全性能,关乎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与布置不科学,布置方法违反设计原则,都会是一个失败的建筑。
一、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分析
我国的高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居多,其结构体系主要包括: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以及巨型结构等。其中常见结构主要是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
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体系主要是由杆件中的梁、柱所组成的结构体;该结构的特点是: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比较方便,可以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但是由于框架结构中柱、梁截面较小,刚度较低,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框架结构主要用于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高层建筑中;建筑高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70 m以下。
2.剪力墙结构,该结构体系是利用建筑物中的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体;该结构体的特点是:现场浇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较好,墙体刚度较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承载力要求也容易满足;但是该结构自重一般较大,平面布置不灵活,剪力墙间距布置不能太大,不能够满足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因此,该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住宅及旅馆建筑中。
3.框架—剪力墙结构,该结构主要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部分剪力墙,使框架和剪力墙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抵抗水平荷载作用力的结构体系。如果把剪力墙布置成筒体,又可称为框架—筒体结构体。该结构的特点是:它综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避开两种结构的缺点,框架则承担较大部分竖向荷载,同时也承担少部分水平力,剪力墙将承受大部分水平力,是抗侧力的主体,整个结构的侧向刚度大大提高,这样的结构为它实用性提供了较大的使用空间。因此,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比框架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都大大提高了,在地震作用下层间变形减小,所以,无论在非地震区还是地震区,该结构均可用来建造较高的高层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
4.筒体结构,该结构筒体可分为框筒、实腹筒以及桁筒。由平面剪力墙组成薄壁筒体空间即为实腹筒;由框架通过减小肢距,形成空间密柱框筒,即框筒;筒壁若用空间桁架组成,则形成桁筒。实际结构中除烟囱等构筑物外不可能存在单筒结构,而常常以框架—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多筒体结构和成束筒结构形式出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参考书学习。
5.巨型结构,该结构往往由一个下级结构,它超越楼层划分并形成跨若干楼层的巨梁、巨柱或巨型衍架杆构成,用以来承受水平力以及竖向荷载力,上级结构的楼面只承受竖向荷载重力并将荷载所产生的内力传递到下级结构上。该结构往往采用的巨型结构主要是巨型桁架结构和巨型框架结构。
不同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强度和刚度,因此,它们的试用范围也就不同。一般说来,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度低,层数少,设防烈度低的情况;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物的高度要求;在层数很多或设防烈度要求很高时,可用筒体结构。
二、高层建筑结构布置原则分析
1.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法则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竖向构件结构布置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极大的影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安全度、工程造价。不同的竖向构件结构布置,建筑物的结构整体指标各不相同。竖向构件结构布置重要法则就是:金角、银边、草肚、均匀、对称。遵循这个重要原则不仅可以极大增加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能力,而且又可以节省工程造价,实现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1)金角,就是建筑物最外的阳角位置,该位置竖向构件的结构布置应该得到强化,这样高层建筑物的结构整体指标将会表现非常好。在高层结构整体计算中,由于建筑设计体型等因素影响,最难处理的就是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和位移,强化角部结构布置则可以优化这两项指标,这样能够发挥建筑物材料的最高效。
(2)银边,就是建筑物最外的边界竖向构件。该部位结构竖向构件对高层建筑结构起着非常重大作用,充分强化该部位的构件的重要意义仅次于阳角角部位置。
(3)草肚,就是建筑物中部的竖向构件,在设计过程中只需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即可。在结构设计中,建筑物的中部的竖向构件越多,则浪费就越严重,不利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大大增加工程造价。
(4)均匀,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布置时,应该把竖向构件均匀分布,这样产生的力也就均匀,同时不应形成建筑物局部过多或过少的结构布置。均匀原则是针对地震作用的扭转,建筑结构竖向构件布置越均匀,产生的扭转就越小。抗震性能、结构稳定性也就好。
(5)对称,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使结构竖向构件对称布置,以实现建筑结构布置均匀设计目标。
2. 高层建筑结构布置原则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总体布置在遵循结构布置原则的前提下,还应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考虑各类结构缝的布置或处理。结构的平面布置必须有利于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受力明确,传力途径清楚;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尽量避免过大的外伸、内收,以减少地震层害的影响。
(1)高层建筑结构基础与楼板布置要求
高层建筑的高度大、自重大,在巨大建筑物水平力和竖向荷载作用下,有较大的倾覆力矩和剪力,所以对高层建筑地基和基础的要求也非常高;基础应是具有较大承载力、较小沉降变形量、较稳定的结构;稳定的、刚度大而变形量小的基础不仅仅可以防止建筑物倾覆以及滑移,而且还可以避免由不均匀的基础沉降引起的建筑倾斜等破坏。
对大跨度的楼盖结构必须进行竖向自振频率验算,对于大跨度公共建筑不宜超过3 Hz;因此,楼板对于高层建筑没有布置的具体要求,但是对于高层建筑内的大跨度楼板必须进行竖向自振频率设计与验算,另外楼板结构布置的变化,也会导致楼板面内刚度削弱或不均匀,建筑结构分析应考虑楼板面内部变形的影响。
(2)高层建筑结构防连续倒塌布置设计
为提高受意外作用而发生局部破坏的竖向重要构件安全性能,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结构受力安全储备;在建筑结构局部竖向构件失灵的条件下,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悬臂-拉结模型、悬索-拉结模型以及梁-拉结模型进行承载力计算,来维持结构体的整体稳定性。
防连续倒塌结构布置的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种:采取使重要构件及关键传力部位避免直接遭受意外作用的结构设计措施;在高层建筑结构容易遭受意外作用影响的区域应增加冗余约束,布置备用的传力方式。
增强疏散通道、设置避难空间结构等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配置贯通水平、竖向构件的钢筋,并与周边构件可靠地锚固;设置结构缝,控制可能发生连续倒塌的范围;在结构关键要害区域设置缓冲设备或泄能通道;在高层建筑中布置分格缝,可以控制高层建筑连续倒塌的范围;可以增加建筑物关键部位的冗余结构约束及备用传力途径。
(3)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设计
关于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以及高宽比限值,在《高层规范》仅对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以及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给出了相应规定,但是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布置没有做详细规定,这也就是说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要求,要根据设计的结构本身具体要求进行设计,以及进行结构计算和分析。
三、结论及经验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或结构设计优化中,必须对结构布置判断,检查是否遵循“金角、银边、草肚、均匀、对称”结构布置的法则。高层建筑结构布置设计还应该考虑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合理平面结构布置;结构竖向布置应均匀,外形以及型体布置合理;合理设置变形缝。各种结构体系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的用途及功能、建筑高度、荷载情况、抗震等级和所具备的物质与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类型以及结构布置。
参考文献
[1]于长江.高层建筑结构布置及设计探究[J].城市建设(下旬刊),2010(07).
[2]刘凡,姜军.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点[J].建筑科学与管理,2012(05).
[3]荣星.分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2(32).
民用飞机吊挂总体布置方法研究 篇5
吊挂是指飞机发动机和机翼 (或机身) 连接的包括结构和系统设备、管线路在内的部分。吊挂位于短舱与机翼之间, 传递发动机载荷、提供发动机至飞机的各系统通路、并保证光滑气动外形。其功能为悬挂发动机、传递发动机载荷。
民用飞机的吊挂布置相对飞机其它区域的布置, 有如下特点:
1) 空间狭小, 既要适应吊挂的气动外形, 也需满足各系统的间隙、相对位置要求;
2) 管线路为主, 设备较少;
3) 管线路多样, 既有燃油、液压液体管路, 也有环控气体管路 (全电飞机除外) , 同时还有馈电线、信号线等。
根据民用飞机发动机安装位置, 吊挂一般可以分为翼吊式和尾吊式。除结构之外, 吊挂一般还涉及:燃油系统、环控系统、防火系统、液压系统、动力系统、电源系统以及各系统的线束等设备。
2 吊挂布置原则和要求
2.1 通用原则和要求
1) 吊挂的布置尽量保证对称, 以保证飞机左右短舱的互换性以减少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2) 软硬线系布置时, 原则上应先拉杆后钢索再管路与电气线束, 先粗后细, 先硬后软, 从上到下依次为:一般气体、水/废水、易燃及腐蚀性液体;
3) 电气线束应布置在液体管路上方, 如无法满足, 则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其安全性;
系统间的间隙需保证其在使用环境中能正常工作。
2.2 适航要求
25.901 (d) 条款:对于动力装置和辅助动力装置的安装, 必须确认任何单个失效或故障或可能的失效组合都不会危及飞机的安全运行, 但如果结构元件的破损概率极小, 则这种破损不必考虑。
2.3 系统设计要求
2.3.1 燃油系统
在吊挂与发动机分界面上尽量采用快卸接头的连接形式;满足燃油导管与固定结构、活动件、电缆、高温管道之间的间隙要求。
2.3.2 环控系统
吊挂内环控管路有高温高压气体, 要求包敷绝热层并满足导管与固定结构、活动件之间的间隙要求。
2.3.3 防火系统
灭火管通往短舱的火区, 在吊挂和发动机的分离面上采用快卸接头的连接形式。
2.3.4 液压系统
所有可能需要拆、装的接头安装在易于接近的地方, 导管间最小间隔满足维修人员戴着手套进行拆装和检查, 接头的安装部位应使各种附件便于拆下而不需松开或拆下管路, 导管和接头的修理应尽量不需要拆下相邻附件
2.3.5 线束
为防止被液体泄漏污染或浸泡, 线路应在输液管路和设备的上方敷设, 不应悬挂在输液管路和设备上。在不能满足最小间隙要求情况下, 布线应与管路成一夹角从其下方穿过, 不得平行或采用非金属硬管、金属管、电缆槽及其它结构屏障进行处理。
2.4 维修性要求
安装、拆卸燃油系统和液压系统快卸接头时, 需要一定的人工操作空间, 需在快卸接头外径向外至少留出38.1mm (1.5in) 的环形空间。
2.5 吊挂布置举例
某型号民用飞机为尾吊式飞机, AGB布置在短舱的风扇舱, 所以大部分管线路从机身通过吊挂前缘通往短舱。
2.5.1 燃油系统
燃油管路在吊挂前缘封闭肋上和发动机燃油管路对接。燃油管路不应安装在排气管或其它高温管的上方, 且与高温管的平行间距应不小于150mm。如布置空间不能满足要求, 则导管需要包覆隔热层, 并且不与高温管接触。
2.5.2 环控系统
与吊挂区协调相关的环控系统部件和管路有:引气管路、风扇空气排气口、预冷器、预冷器支架、预冷器外围起防火作用的防火罩、风扇空气活门、发动机起动与短舱防冰管路, 其中引气管路被封闭肋分成两段, 吊挂内、外各一段, 所有的环控管路内有高温高压气体, 均包敷绝热层。
2.5.3 防火系统
左、右吊挂分别需要一根灭火管路和装在后设备舱的灭火瓶相连。管路进入吊挂中央承力段后分为两路:一路从吊挂前缘进入发动机风扇舱;一路从中央承力段进入发动机核心舱。
2.5.4 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布置有压力管路、吸油管路、壳体回油管路。
2.5.5 线束
吊挂内布置的系统电气线束有6根:插座布置在前缘封闭肋上的吊挂FADEC A线束、吊挂FADEC B线束、吊挂综合线束1、吊挂综合线束2, 和插座布置在中央承力段封闭肋上的吊挂加速度线束, 以及用来控制环控系统风扇空气活门的一根电缆。不同类别的电线或电缆之间的最小间隔, 参照表1。
2.5.6 结构布置
为了满足系统管路的安装要求, 吊挂前缘后段下表面采用可卸蒙皮。系统安装和维护时只需卸下相应的下蒙皮即可。中央承力段有三个维护口盖, 用于系统管路的安装、维护。安装时, 系统管路通过口盖送入中央承力段, 然后在吊挂内组装。维护时, 分别打开相应的口盖, 对管接头和电缆接头进行维护, 中间较大的口盖有一半作为风扇排气口。
2.6 布置情况
吊挂包含各个系统在内的布置情况, 见图1。
3 布置情况分析
参照各系统的规范和要求进行间隙检查。检查结果表明, 除了燃油系统与环控系统在吊挂前缘有一处间隙小于要求外, 其余部分均能满足间隙要求。
吊挂协调区布置时综合考虑了各系统的要求, 由于环控管路内有高温高压气体, 在空间上按照线束-环控管路-液压/燃油导管的顺序由上到下分层布置。使用CATIA自带的50%美国人体模型进行了模拟检验, 结果满足维护要求, 见图2。
4 吊挂的发展方向
为了进一步降低油耗与噪音, 现在翼吊发动机的飞机倾向于采用全新的推进系统一体化 (Integrated Propulsion System) 设计理念, 即吊挂与发动机短舱高度集成。部分原来布置在短舱内的结构需要与吊挂集成, 占用了吊挂盒段的部分空间。这样就使得大部分的设备和管线路要布置在吊挂与发动机外涵隔离结构 (BIFI) 内部和吊挂上整流罩以上, 使得吊挂上整流罩进入机翼前缘的空间非常小, 布置难度大大增加, 对内部系统的布置提出了挑战, 这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课题。
5 结论
民用飞机吊挂的布置难点:在符合吊挂气动外形的条件下, 空间狭小, 布置既要满足各系统的间隙要求, 同时还要满足各系统的相对位置关系要求。
吊挂布置需重点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吊挂有限的空间, 优化布置各种管线路, 最终满足各系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 CCAR-25-R3.中国民航总局, 2001, 5.
[2]陈迎春, 等.民用飞机总体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总体布置措施 篇6
1 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的特点
1.1 总体布置具有复杂性
事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 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地的特殊性, 必须考虑到地形地势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如在高山峡谷中建设水利工程, 必须提前设计布置方案, 全面考虑水利枢纽组成部分、总体布局、建设地自然环境条件、交通运输和环境生态效益等因素, 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方法、程序、进度的布置安排。
1.2 总体布置存在不确定性
通常情况下根据水利工程的基本数据资料选择布置方案, 按照工程设计步骤、设计规程和布置优化方法, 选择可行性强, 最优的布置方案。但是工程设计勘测深度、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政府发展规划等不确定因素均会对施工的总体布置造成影响, 造成总体布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3 总体布置动态性
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不是一成不变, 如总体布置方案需要根据工程所要呈现的总体特点、确切方法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进行调整, 并且施工方案要与施工的进度同步协调。此外, 在进行总体布置时还需要对各个辅助企业之间的关系、辅助企业和建筑物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达到工程施工工艺的条件, 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1.4 总体布置要求经济合理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量很高, 而其中一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施工, 如临时性建筑的搭建, 以及相关辅助企业的费用, 所以总体布置需要根据工程的造价总额和当地经济条件进行设计, 综合考量, 确保经济合理。尽量降低施工临时建筑物以及相关辅助企业的建设费用, 统一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1.5 总体布置相对滞后
即使总体布置的方案合理, 但由于多种原因, 一段时间后都会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但这些问题不是立刻显现的, 而是在施工中凸显出来, 因此, 施工的管理者需要坚守岗位随时进行协调、控制和指挥。
2 水利工程施工中总体布置原则及规划
2.1 布置原则
为了使水利工程施工场地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得到利用, 因此在进行总体布置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 因地制宜。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 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条件, 促进资源开发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改善生活水平质量, 对当地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第二, 科学合理。尽量减少临时性建筑的费用, 合理安排, 建设临时性水利工程时要把水利、电网枢纽工程以及某些永久性设施规划在内。第三, 符合国家政策。水利工程的总体布置要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应的政策, 如少占地, 尽量不用耕地等。第四, 结合施工地整体规划, 进行有效布置。第五, 根据工程场地布置的三个主要组成, 先后做好铺垫, 提高工程的衔接度。
2.2 总体布置的规划
首先, 确定最主要的原则。如施工场地选择, 确定单一整体或几个施工场地的组合, 然后进行施工区域的具体划分和布置并实施。其次, 结合场地的自身特点, 如地形、地质、交通条件等选定施工场地, 一般原则为由近及远, 先上游而后下游, 洪水位频率一般在5%左右的场地, 同时, 应把施工现场选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的地带, 避开枢纽两岸险要地势和坡陡谷深。再次, 施工场地一般不选择在上游存在水库的区域, 若果必须选择该类区域, 应将在库区坝区就近处进行临时性施工场地建设。库区范围内建设的, 最高处必须高于施工期间的最高设计水位。此外, 还应避开主河道两岸的沟股洪水冲顶的范围、冲淤范围以及不良的地质地段。
3 案例分析
3.1 三湾水利枢纽工程总体布置方案比选
三湾水利枢纽工程, 主要是丹东市供水工程, 兼顾发电, 并为城市供水安全提供保障的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根据电站坝段的综合因素, 对左岸和右岸两种枢纽总体布置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虽然从技术上看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 但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其中左岸布置工程造价较低、开挖量较小、并且工程永久占地面积较少。但是电站厂房与泵站需要分别设置在泄洪闸的两侧, 影响了管理。
右岸布置使电站厂房与泵站集中在右岸坝下的平台上, 便于管理, 但工程投资稍高、开挖量大、离主河槽远。最终工程选择了左岸布置的方案, 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方案投资量相比右岸布置少837万元, 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该方案将为工程建设提供施工基础和技术保障。
3.2 锦凌水库工程总体布置方案比选
锦凌水库主要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 并进行地下水环境改善的综合型大型水利工程, 也是小凌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工程, 该工程的施工队对水库工程等别、标准以及水库枢纽工程总体布置进行分析, 对泄水建筑物布置在左岸或右岸的主要优点进行对比, 最终确定了锦凌水库工程坝线、坝型。确定左岸布置方案的主要因素有单个连接段, 混凝土坝与土坝连接相对简单、对右岸堤防等建筑物影响很小、基础处理相对简单和开挖量小, 相对节约了成本。
上述案例集中体现了总体布置的分析对比方式, 严格根据总体布置的原则因地制宜, 做到了科学的布置, 实现了布置的有效性, 降低了工程投入量, 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4 总体布置中的其他问题
总体布置中还应考虑到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混凝土系统与邻接关系, 混凝土系统作为施工总体布置中的重要组成, 应结合它对临时建筑物进行的布置。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设备繁多, 各种设备的重点功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为了避免设备间的功能冲突给工程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 清除隐患, 因此需要对施工设施之间的邻接关系进行分析, 突出邻接关系的布置, 减少其干扰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是对设备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关系展开分析, 同时明确相互关系之间的强度。主要的邻接关系包括施工的进度、强度、设备运行以及物流运输的分析;设备的布置规模以及场地位置关系的分析。首先, 设备的布置规模一般根据基本的要求, 考虑布置的容量、占地面积、地基的承载能力并分析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边坡的稳定情况等。其次, 根据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特点和导截流的条件, 充分考虑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水位变化对设备位置的影响和限制。再次, 考虑分析施工设备之间的距离限制, 主要根据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最小的作业半径, 最小运输时间, 最小进出口范围, 以及施工设备之间的距离安全进行布置。
5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需要通过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 对施工场的地势地形、地质地貌、水文条件和交通枢纽的位置进行研究, 确定临时设施位置的选择, 充分结合砂石混凝土、仓库和风力水利电力的供应系统, 在制平面、立面的布局制定基础上, 制定总体布置方案, 实现方案的科学合理, 安全可靠, 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进度与质量。
摘要:总体布置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意义重大。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 为了解决一系列的影响因素, 需要进行工程的总体布置, 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文章结合总体布置的特点以及水利施工布置的原则介绍了总体布置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布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总体布置,水利工程,水利施工布置
参考文献
[1]刘心刚, 樊喜欢.水利工程施工布置的特点及总体布置措施分析[J].吉林农业C版, 2011 (11) .
[2]韩小红.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浅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3 (4) .
[3]张成, 唐福康.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 (4) .
总体布置措施 篇7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在西吉县实施以来, 为全县梯田建设注入了活力, 由原来传统的人工整修筑改为“机械平田, 人工筑埂”的机修方式, 这样, 不但提高了新修水平梯田的质量, 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梯田建设的步伐。黄岔坡项目区总耕地面积1353.05hm2, 截止2010年底, 项目区累计兴修梯田162.58hm2, 占坡耕地的12.02%, 农业人均耕地0.42hm2。黄岔坡农村经济种植业占主导地位, 沿袭“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 集约化程度不高, 生产水平较低, 自我发展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为主, 油料次之,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比为7︰3。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项目区年总产量为124.2万kg, 人均仅387kg。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糜谷、玉米、豆类、荞麦等, 油料作物主要有胡麻、油菜籽等, 经济作物较少。
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主要经验
在梯田建设上, 西吉县的主要做法:一是科学规划, 长远安排。为了使“围庄田”工程建设有章可循, 稳步推进, 取得实效, 县委、县政府明确了全县“围庄田”工程的建设重点、建设目标及主要措施, 同时还明确了“围庄就近, 方便生产, 利于管理, 实际实惠”和“一次规划, 分步实施, 抓点带面, 整村推进, 先易后难, 注重实效”及“缺什么, 补什么”的实施原则。各乡镇也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和发展规划, 将建设任务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到地块, 为全县按期实现四项工程整体达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整合项目, 捆绑实施。为了解决资金困难, 近年来, 我们在动员群众投资投劳的基础上, 坚持把“围庄田”工程与相关农业项目整合配套, 捆绑实施, 相互借力, 相互推动。坚持与项目区治理、扶贫整村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 实行常年整修与阶段突击整修相结合, 以机械平田为主, 人工整修为辅, 整乡整村推进。三是典型示范, 抓点带面。为了加快“围庄田”工程建设进度, 县上每年都建立一批示范点、示范村, 依靠典型示范, 全面推动落实。四是积极探索, 完善思路。为了进一步探索山区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路子, 我们立足山区实际, 创新发展思路, 大力发展农村小康生态家园建设模式, 进一步探索山区小康家园建设新路子, 为围庄田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五是配套建设, 优化产业结构。我们坚持工程、生物、农业、机械、科技五项措施“并举”, 蓄水、保水、节水、管水、“五水”齐抓, 山、水、田、林、路“五字”统筹的原则, 将梯田建设与配套水利建设设施相结合, 与调整种植结构相结合, 与开发“五大”产业相结合, 坚持走好“修梯田、集雨水、兴科技、抓调整”的旱作农业路子。六是强化管理, 推动落实。县上将“围庄田”工程建设作为年度农村经济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设立单项奖和整村达标建设奖, 实行“百分量化、阶段检查、单项计分、综合评估、择优计奖”的办法, 及时总结评比, 通报情况, 表扬先进, 鞭策后进, 从而推动了梯田工程的顺利实施。
通过缓坡耕地修梯田, 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 改善了当地农民生产条件, 增加基本农田, 提高粮食产量, 促使农林牧用地比例趋于合理, 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稳定解决温饱和粮食安全问题;拦截泥沙, 减轻了水土流失对下游的危害, 保障行洪安全。
三、总体布置
㈠水土保持分区黄岔坡坡耕地面积大, 涉及不同的地形地貌, 我们严格按照坡度等级进行水土保持分区, 分别在5°~10°、10°~15°的坡耕地上规划新修梯田, 路边和崾岘等集水区修涝池, 围庄修水窖等小型拦蓄工程 (本年度实施) 。在15°~25°的坡耕地上可种植优质牧草;在大于25°的荒山、荒坡、荒沟地带营造水保沙棘林。
㈡总体布置
1.布局原则。根据流域水土保持与区域经济发展、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治理模式和各项治理措施之间的关系以及资金筹措渠道与可行性等, 具体确定布局原则。一是突出重点, 集中治理。突出水平梯田重点措施和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内容的关键性措施, 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集中连片规模化治理, 根据基础条件差异和各项措施建设一年内实施结束。二是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
坚持以流域为单元, 山、水、田、林、草、路、沟、渠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按照坡耕地分布状况和项目区人口、劳力等情况, 确定梯田建设及小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规模及进度;以村庄为中心, 采取“先近后远, 先易后难”的原则;梯田布设在地形比较完整, 土层深厚, 土质好, 原地面坡度在5°~15°之间, 距离村庄较近, 交通方便的地块, 尽可能集中连片, 合理配套田间道路, 便于机械化耕作;在梯田修建中, 采取“四修”、“三不修”原则:即近村、近水、就缓、就近处修;>15°坡耕地、远离村庄地、人均达到0.27hm2梯田的不修;梯田地块沿等高线布设, 兼顾等宽, 大弯就势, 小弯取直, 宽适当, 长不限, 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段, 尽量使埂线平滑, 机修梯田田面宽度不小于10m, 田块长度宜长则长, 宜短则短。
梯田连片面积在3.33hm2以上, 坚持“两个”治理模式, 坚持近田园、种牧草、远林木的建设模式;完善和推广“山顶种草戴帽, 围村造田建园, 山坡造林盖被, 沟底筑坝穿靴”的治理模式。
2.工程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以小流域为单元, 立足水土资源的有效和合理利用, 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以改善当地生存、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 通过本项目水平梯田、水窖、涝池、生物护埂、道路等措施的实施和预留林草用地的有机布设与配置, 不仅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带动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且有效治理流域内水土流失, 减少入黄泥沙, 保护水土资源, 改善与尽可能恢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