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理念论文

2024-08-26

绿色交通理念论文(精选8篇)

绿色交通理念论文 篇1

0 引言

目前,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与机动化飞速发展阶段, 单纯依靠道路网扩容很难缓解道路供给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选择环境友好、资源节约, 且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求的城市交通模式非常关键, 是提升城市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在此趋势下, 绿色交通理念正式提出, 将其引入到城市生态新区交通规划当中, 能够实现对城市交通的合理设计, 有效缓解当前道路供需矛盾。

1 绿色交通理念概述

上个世纪末, 绿色交通体系由Chris Bradshaw提出, 其将绿色交通工具进行优先级排序, 依次为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概括来说, 绿色交通是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体, 步行与非机动交通为支撑, 融合个体机动交通的良好、协调性综合交通体系。从绿色交通内涵来看, 绿色交通发展需要政策的引导、经济调节及公共参与等多方面的支持。综合交通系统内部来看, 绿色交通发展内容涉及工具绿色化、出行绿色化等多个方面。

2 国内外绿色交通发展实践

发达国家经历了私家车盲目普及的教训后, 绿色交通理念在很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推广。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悉尼提出的《21世纪城市与综合交通规划》, 丹麦、荷兰及新加坡都开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绿色交通理念, 积极打造可持续发展都市交通系统[1]。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持续深化。2010年, 国家发改委在我国个别城市已经开展了低碳产业试点工作。其中深圳作为先行城市, 积极摒弃传统理念, 引进绿色交通理念, 对现有交通出行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减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并结合城市内部具体情况及居民出行需求, 逐步构建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绿色交通体系, 从而实现城市交通人性化发展目标。综上来看, 绿色交通理念在国内外都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 其已经开始在实践中逐渐普及。

3 以涿州为例的生态新区交通规划与实践

绿色交通理念在生态新区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可以采取模块化处理方式和方法, 如表1。

3.1 制定规划目标

现阶段, 我国对于绿色交通理念在生态新区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丰富的经验,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对此, 出于实用性的考虑, 本文将选择涿州作为主要研究对象[2]。涿州生态新区占地面积为50 km2, 核心区是由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等道路构成, 具体用地面积为15 km2。生态新区作为城市规划的重点区域, 需要充分考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使得出行总量、总消耗能够降到最低。制定具体的规划目标, 使生态新区交通规划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减少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问题。

3.2 规划道路网

根据生态新区用地布局形态现状来看, 道路系统可以采用方格网+环路结合的形式, 规划好总体架构, 为生态新区内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出行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涿州生态新区现状来看, 可以划分为4个等级。第一, 区域主干路, 主要负责城乡组团之间的联系及周边公路的衔接, 一般将车速控制在60~100 km/h。第二, 城市主干路, 组团之间连接道路, 或者组团边缘道路, 设计车速为40~60 km/h, 限制车速为30~40 km/h[3]。第三, 次干路, 组团内部的道路骨架, 承担组团内部交通集散交通, 设计车速为40 km/h, 限制车速为30 km/h。第四, 支路。

3.3 建立交通系统

为了实现绿色交通设计目标, 可以从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方面入手。针对前者来说, 作为生态新区快速运行的交通工具, 能够减少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 为城市合理发展提供支持。如北京地铁房山线为生态新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其中1号线直通房山, 2号线为中低速磁悬浮, 与首都机场相连。针对后者而言, 在生态新区中, 可以将BRT线路与骨干公交线路连接到一起, 并实施弹性化管理手段, 当出现高峰时, 禁止其它车辆进入公交车车道, 反之, 可以全面开放。

3.4 构建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作为绿色交通理念在生态新区交通规划中的新内容, 是落实环保、低碳目标的关键环节[4]。结合当前涿州生态新区发展现状, 构建慢性车道, 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1) 独立路权自行车专用道。根据自行车特点, 可以将道路宽度设计为3 m, 且禁止机动车进入车道, 增强道路使用独立性。

(2) 与机动车道伴行自行车道, 较上一专用道, 可以适度放宽, 控制在3~5 m之间, 并借助绿化带等将两个车道进行分隔处理。

(3) 步行系统规划。在生态新区内部, 可以结合重点公共设施、商业区等具体情况, 在其中规划并设置出行人优先区[5]。在行人优先区内部设置商业步行街, 既能够降低设计及规划成本, 且能够将汽车通信限制到最少, 形成更具商业价值的步行街, 兼具绿色环保与经济性双重目标。

3.5 智能交通技术应用

近年来, 智能交通技术在生态新区交通规划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快速公交 (BRT) 作为一种崭新的交通技术, 在实践应用中, 能够提升公共交通运行有效性, 从技术层面上选择出绿色交通, 并将其列入优先级, 为机动交通与绿色交通连续转换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6]。

针对涿州生态新区, 引进该项技术主要对市场研修学院与过境道路交汇道路上铺设低噪声路面, 并在积水地区铺设透水性较好的材料, 避免雨天路面湿滑对人们出行产生的影响。此外, 推荐新区近期可在公交、出租车等公共领域推广混合动力汽车, 或者选择纯电动汽车。

3.6 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评估

现阶段, 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 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愈发严峻。据相关数据统计, 2015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高达8万人, 不仅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 且给众多家庭带来了悲剧。对绿色交通理念的渗透, 应积极落实交通安全评估, 分析交通事故成因, 并提出针对性安全对策, 最大限度上消除交通隐患, 以此来减少事故发生可能性。通过对道路交通进行安全性评估, 还能够及时发现道路交通设计存在的安全隐患, 以进行相应的完善, 为城市居民创建安全、和谐的出行环境, 真正意义上将城市规划管理纳入到法定程序当中。随着城市建设及规划进一步开展, 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交通规划的研究, 丰富绿色交通理念内涵, 创新更多道路交通设计方式和方法, 提升道路规划有效性, 为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

4 结语

绿色交通理念作为一项全新的理念,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交通规划的创新方式和方法。因此我国城市化发展中, 要积极引入绿色交通理念, 协调道路设计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立足于生态新区实际情况, 尽可能减少交通规划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此外, 还要从交通系统、慢行系统等多个层面入手, 积极引入智能交通技术, 逐渐构建完善的生态新区道路交通体系, 从而促进城市、道路交通及环境和谐发展。

摘要:绿色交通理念作为全新的理念, 建立在智能交通、绿色交通技术基础之上, 在提高交通运输有效性、完善绿色交通体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从绿色交通理念入手, 分析当前国内外绿色交通发展实践现状, 最后选择涿州作为研究对象, 对绿色交通理念在生态新区交通规划中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绿色交通理念,生态新区,交通规划,实践

参考文献

[1]吴昊灵, 袁振洲, 田钧方, 李慧轩.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生态新区交通规划与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 2014, (02) :106-111.

[2]胡松, 等.绿色交通理念在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实践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 (03) :128-132+12.

[3]何建平, 等.小型生态新城绿色交通规划—以福建漳州双鱼岛为例[J].交通标准化, 2014, (13) :5-10.

[4]张晓春, 等.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深圳市盐田区交通规划探索与实践[J].交通与运输, 2011, (01) :14-17.

[5]夏胜国, 等.绿色交通规划理念与技术—以新加坡·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为例[J].城市交通, 2011, (04) :66-75.

[6]宁伟, 李冰, 赵明.生态城市理念下的淄博新区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J].规划师, 2013, (11) :52-59.

播种绿色理念 篇2

植树是既要动员公众参与,更要考虑其对生态影响的科学性及有效性的一项活动。十几年来,自然之友组织了数十次植树活动,数千人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之友既收获了经验,也吸取了不少教训。本文尝试梳理自然之友植树活动的历史,让大家看到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在发动会员参与植树的过程中,有过哪些感动,有过哪些反思。

前期的零星尝试

1994年,自然之友成立之后不久所做的第一件生态养护的事是招募志愿者,在居民小区中推广“垂直绿化”——种植爬墙虎。

1996年,在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举行的放鸟活动中,与会员一起植树。同年,组织会员到京郊蟒山公园进行“领养树”活动,此后这个活动又举行过多次。

反思:

种植爬山虎活动虽然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现在回顾起来,这样的活动设计其实很契合“适地适树”的理念,也便于居民参与改善身边的环境。

奔赴恩格贝

1996年8月,70多位会员到内蒙恩格贝沙漠义务植树,一共种下2700多棵树苗,成活率为一半左右。这是自然之友组织的第一次真正的植树活动。

1997年7月,这一年大家种了1600多株杨树,外加谢定淑老人自费购置的百余株针叶树。

1999年7月,21人由吴会琴、林小坚、林易带队,第三次赴内蒙恩格贝沙漠植树。

2000年8月,一行32人第四次赴恩格贝植树。

故事:

1. 1996年8月1日,大家冒雨出发往恩格贝。这次参加植树的最小的植树团团员只有七岁,还有一位专程从太原赶到包头来与大队会合的68岁的军队离休干部谢定淑大姐。她带着两个孙子、一把铁锹,举着“找自然之友”的牌子在包头火车站外等候,场面着实令人感动。

2. 第一次去恩格贝植树时,参加人员里有不少孩子。当时有这样一个插曲:基地里,屋檐下有好多处燕窝。大家常常驻足观看母燕给那些“黄口小儿”喂食的有趣情景。一个当地的孩子,第二天竟把一个燕窝捅破,把跌落的小燕捡去玩儿。这下子激怒了这些自然之子。小家伙们纷纷严厉指责这个小肇事者,并把小燕子抢救回来,放回破碎的窝里。那捣蛋的孩子和他妈妈一声不吭地听着孩子们的声讨,看着他们的救鸟行动。出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沙漠植树的队伍后面,多了个“尾巴”──那孩子和他妈妈!这位母亲怯生生地来对梁从诫说:“能不能也让我们孩子入你们的‘自然之友’?让他也有机会听听你们讲的道理。在这儿没人给我们讲这些。”所有人都被感动了。自然之友的行动显然已经在这孩子和他妈妈的心里留下了一颗小小的绿色种子。这也许比种树更有意义。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绿色的种子,一直是与自然之友种树相伴的重要内容。

3. 1999年赴恩格贝植树时,大家发现植树基地方圆十几里都是绿油油的,大片的花圃、葡萄园、菜园、沙地绿草,成排的白杨、油松,以及引水渠中叮咚的流水……与想象中的满眼黄沙和日渐葱茏截然不同!原来,这都是开自日本的远山正瑛老人和千百名中外治沙志愿者十年奋斗的结晶。他们把原本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了绿树成荫、良田美池的绿洲。

反思:

近几年,一些科学研究人员开始质疑在荒漠地区植树的投入产出比及其对生态恢复的有效性。例如,有研究者指出,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并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树木,种下的树木即便成活,也只会长成小老头树,更糟糕的,它们会成为“抽水机”,耗费当地宝贵的地下水。

当年在恩格贝沙漠种下的林木,现在长成什么样了?对当地生态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为了更科学地去植树,我们需要重回恩格贝,对植树的效果作一次评估。

榆林植树

1998年4月,50多位成员,以及北京八中的70多位师生自费到陕北榆林镇川堡龙头村义务植树。

2001年8月,赴榆林市镇川镇黑龙潭山地树林园植树。

2001年,16人赴陕北榆林龙头村进行义务植树活动。

故事:

1998年,用绿化陕北的实际行动度过劳动节是大家的愿望。当天种植的是一批侧柏和马尾松。最累的重活是到另一侧山坡搬运挖出的树苗,连根的土坨坨共有百十斤重,要扛着它爬山走坡并非易事。身体单薄的林易,带着两桶沉重的饮用水上山,供大家饮用。他超体力地投入,并在各种场合热情主动地为大家服务,终于积劳成疾成了病号。由于已经不是最佳的植树季节,在种植了一批山地柏后,大家就以养护为主,修整鱼鳞坑,以便积蓄雨水。

反思:

2009年2月, 会员王江红受自然之友的委托,重回榆林黑龙潭,看看自然之友当年种下的树苗现在都长成什么样了。他告诉我们:那地方种下的树已成规模,而且植被有一定层次,已经分不出哪些是自然之友种的。另外,树的养护很好,种一棵活一棵,没看到有枯死的。

这样的消息让我们感到欣慰。因为植树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要考虑当地的生态条件、树种、种植方式,以及养护手段。在公众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时,绝不是仅凭热情就可以做好事的。

绿化京城

1999年4月,组织了“种一棵树,造一片绿,绿化首都,美化家园”的活动。

2000年4月,300余人参加了京郊昌平长城下的植树活动。同月,曾到昌平天鹅农场植树。

2001年3月,以春季植树活动来庆祝自然之友成立八周年纪念日。

2004年4月初,正值自然之友成立十周年,近200名会员和关心、支持绿色环保事业的各界朋友参与了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送给自然之友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

2007年3至5月,组织公众和企业在门头沟区龙门口村开展以“全球变暖,人人买单”为主题的植树活动,共有200余人参与了此次植树活动,50余人签署“减排”承诺书。2008年接续开展了这项活动。

故事:

1. 1999年,会员英玉春和赵丽,把到延庆山区植树的活动作为他们新婚的庆典。这对新婚夫妻共同种下了四棵小柏树,在树下栽了小木牌,上面写上“夫妻树”。他们觉得爱情之树也需要常常浇水,精心培育,让她成长得更枝繁叶茂。

2. 无论是到怀柔县最北端的喇叭沟门种树,还是到延庆县东北方的白河堡种树,总能找到一群首钢工人的身影。王宏生和他的伙伴们是自然之友积极而主动的参与者。1999年秋天,他们帮助联系租了大轿车,约上50多个会员一道浩浩荡荡去白河堡种树。那时的王宏生已经下岗在家,还是用不多的收入支付了路费、住宿与树苗的费用。而在一年前,1998年他们就曾到喇叭沟门种树。这样的工人群体才是保护自然自觉的生力军吧!

反思:

一年一度的春天,总有不少会员会打电话到办公室询问:自然之友会组织到哪里植树?这真是一个问题:去远处——内蒙、陕北,时间长、费用高,许多会员难以安排,组织工作也特别繁杂。而想要在城里就近找片空地种树则很困难——必须得到一个绿化机构同意,分配给适合植树的地段,并得到他们的支持,为植树者提供工具、树苗和必要的种后管护,这样植树的热情才有可能变成实际行动。

自然之友更多的是希望能组织会员在京城植树,为此自然之友付出了诸多努力。曾经与昌平县绿化委员会联系,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在八达岭高速路边为自然之友的会员指定了一片山坡植树。

从2006年开始,自然之友尝试在门头沟等地与社区合作种树。通过社区合作方式,当地农民依靠养护树木获得一定经济利益,一方面解决了生计问题,不用再大量砍树;另一方面村民也会积极主动地保护树木。

此外,植树有可能成为企业以及个人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渠道。

自然之友的植树活动曾先后得到过北京太平洋拍卖公司、壳牌(中国)集团、摩托罗拉公司、埃森哲公司、诺基亚、松下、碧欧泉等多家公司的支持和参与。从2006年起,这些企业委托自然之友种植了近万棵树。

绿色交通理念论文 篇3

1 绿色交通和生态公路的设计理念

1.1 绿色交通理念

绿色交通设计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绿色环保与当今社会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理念相称,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拥护。绿色交通强调的是科学、合理的使用资源、降低交通污染、避免交通拥挤, 从而实现交通建设的“绿色性”。绿色交通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绿色交通, 反过来绿色交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之上形成的。绿色交通理念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交通资源的合理配备, 减低交通污染, 真正的实现交通“绿色化”。绿色交通设计理念的灵感来源于优化公路设计思想, 将绿色环保概念注入其中, 从而实现道路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1.2 生态公路理念

生态公路理念的提出是基于以生态学为基础本着道路公路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公路的生态性并不是与生态系统一样具有循环、净化的特点, 而是将生态学为基础, 以生态系统内各物质之间协调发展为原则。生态公路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让人们对公路建设更加注意, 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保。生态公路的建设使人们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时刻本着道路建设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 建立一个以公路为中心的新型生态系统。在生态公路理念下的绿色交通设计, 需要在公路建设设计中增加环境保护的措施, 坚持走科学、环保的公路设计路线, 减少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从而实现道路建设与生态平衡协调的可持续发展[2]。

2 生态公路设计中绿色交通理念的融合性分析

将生态公路理念与绿色交通理念有机的融入公路设计之中, 需要设计者具有统筹全局的能力, 能够熟悉生态产品设计的实际办法, 能够将生态环保与公路设计有机的融合。

2.1 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到设计的全过程

公路设计人员对公路设计的环保标准并不陌生, 例如:《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 虽然有提及环保总体设计要求, 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致使生态环保理念并没被真正的落到实处。公路设计的其他规定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相比, 具有详细的要求规范, 执行起来也就更加有效。显然公路建设的环保设计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但为了有效的将生态设计和绿色交通的理念融入到公路设计之中, 需要公路设计人员在设计前期对施工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予以足够的重视, 有效的开展公路总体设计。在道路建设方案中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承受能力, 预先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统筹兼顾, 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这种粗放式的建设模式。

2.2 在可行性阶段充分考虑施工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

可行性阶段指的是公路设计的总体指导和依据。在可行性阶段, 设计研究人员需要分析项目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总体来说, 应该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公路施工地域进行生态调查, 充分了解项目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生态环境, 并掌握道路建设贯穿的民宅、弄田、生物种群以及生态系统的属性;第二, 根据以往道路建设的经验和先前对施工区域的分析, 对道路建设活动进行正确反应;第三, 根据上述的分析内容对公路建设进行综合设计, 从而有效的降低生态环境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必要防护, 设计上不能避免的方面, 要预先制定补救措施;第四, 在进行公路造价计算和路线选方面, 要将环境保护列入项目施工的成本进行计算。

2.3 设计阶段要以避免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破坏为出发点

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项目的初步设计需要建立在详实的地形图基础上, 对于一些迷糊不清的区域需要进行实地考察。生态公路设计中绿色交通设计, 需要尽量避免对施工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要求项目设计人员以保护当地环境、地形地貌为出发点, 努力做到在横断面和平面曲线的影响下, 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 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

项目的施工图需要建立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之上, 对施工区域的路面、路基、桥梁、隧道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要将安全原则贯穿设计的始终。项目施工图设计需要考虑项目选用的材料、技术, 并且根据项目施工的实际环境选择给水排水的设计方案。特别对于生态敏感地域, 公路设计更加需要尊重生态环境, 将植被、水质的恢复率作为生态公路施工的重要依据[5]。

2.4 做好施工阶段环境预防设计

生态公路设计中绿色交通理念设计规定, 在公路整体设计的基础上, 需要添加环境预防设计, 从而有效的保证公路在施工阶段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公路施工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会随着施工进程相应的发生变化, 预防措施不得当将会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 项目设计人员要预先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考虑, 并且在项目的施工阶段, 对环境保护予以足够重视, 倡导公路施工人员能够本着生态环保的施工精神, 培养其环境保护的观念, 科学、合理的处理环境保护问题。首先, 根据公路施工方案和施工区域的地形条件, 科学、合理的进行制定路面的坡度, 保证路面既不存水也不会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其次, 在道路施工现场需要进行正确的排水设计, 从而使道路在雨天可以正常的排水, 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不良后果;最后, 在公路施工区域的坡面要对填方处进行夯实, 另外需要提前做好必要的植被修复工作, 建设道路施工附近的绿化工作[6]。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生态公路设计中绿色交通理念对施工区域的生态环保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从绿色交通和生态公路的设计理念进行论述, 使人们对二者有正确的认识, 进而从四个方面分析生态公路设计中绿色交通理念的融合性, 即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到设计的全过程、在可行性阶段充分考虑施工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设计阶段要以避免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破坏为出发点和做好施工阶段环境预防设计。除了在上述阶段进行必要的生态环保设计以外, 在公路建成投入运营之后, 仍需要加强对公路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相关部门要定期的进行检测, 考察植被的恢复率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设计办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需要持之以恒, 同时需要将道路的养护管理与检查有机的结合, 从而使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摘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公路的建设既能造福一方, 也能对公路建设区域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人民代表在十八大三中全会上再次强调:我国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除了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社会之外, 还需要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和贯彻执行我国的方针政策, 需要道路设计研究人员从全局的视角出发, 统筹兼顾, 在道路建设的同时不影响当地生态平衡, 将绿色交通理念贯穿于生态公路设计的始终。

关键词:生态环保,绿色交通,公路,生态设计

参考文献

[1]高昌, 戚红星.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生态公路设计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2 (10) :135-137.

[2]李焕飞.基于环保理念的生态公路设计体系构建[J].山西建筑, 2013 (31) :192-193.

[3]王宁.论绿色交通理念与生态公路设计的融合[J].交通标准化, 2014 (6) :42-44.

绿色理念开启绿色之门 篇4

一、反思

全球因工业造成环境污染五大事件:

1.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此次事件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930年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 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 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 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 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 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许多牲畜死亡。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的夏天, 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 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 形成浅蓝色烟雾, 使该市很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 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 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3. 伦敦烟雾事件。

自1952年以来, 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 罪魁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 汽车白天开灯行驶, 行人走路都困难, 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发生的烟雾事件, 仅5天内就造成4000多人死亡, 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相继死去。

4. 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一开始人们没深究毒物来源, 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13000多人受害。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肿, 手掌出汗, 全身起红疙瘩, 接着肝功能下降, 全身肌肉疼痛, 咳嗽不止。这次事件曾使整个西日本陷入恐慌。

5. 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1986年11月1日, 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 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 60多万条鱼被毒死, 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 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 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 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人类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行理性反思, “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这句话多次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组织发表的报告中被提出;《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人类环境宣言》等重要报告, 有力地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 并促进了联合国环境署以及一些区域性或国家层面环保机构的建立。

二、理念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首次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与此同时, 中国也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历程

1949年至1972年——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在进行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 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能力不足, 生态环境管理和建设成效甚微, 但毕竟从无到有, 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2年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觉醒时期。这一时期从治理传统工业环境污染, 整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起步, 中国政府开始探索避免走西方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道路, 主导开展了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工作, 为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至199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从无到有, 实现了从“末端治理”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转变, 中央政府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 进行很多污染预防的探索, 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1993年至200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生态文明迅速发展时期,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促进社会和谐, 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面快速的发展时期。

四、推进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后, “生态文明建设”已正式被国家列为“十三五”规划的十大任务目标之一, 这也是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国家五年规划的任务目标中。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 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 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绿色交通理念论文 篇5

一、“浅绿色”理念的形成及意义

“浅绿色”理念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首先, 工业革命以来, 经济飞速发展, 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人类干预和改造大自然的能力和规模突飞猛进, 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因之空前繁荣。其次, 人口与城市化的巨大压力。到20世界末, 世界人口已接近63亿。要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 本已脆弱的地球生态系统将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 世界范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使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与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 最终形成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废物的排放水平的倍增效应, 由此给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第三,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 全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已受到极大破坏, 以致达到难以为继的严重程度。在工业文明的短短200年里, 人类活动遗留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恶果使人们在深刻反思中认识到, 人类如果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控制, 人类以致整个地球最终必然走向毁灭的深渊。第四, 20世纪50~60年代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形成的教训。八大公害事件是自然界对我们进行报复, 西方国家步入工业化进程, 最先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繁荣, 也最早品尝到工业化带来的苦果。

在以上背景下人们对环境问题进行思考逐步形成“浅绿色”理念, “浅绿色”理念是指浅绿色的环境观念, 它主要是指环境意识的觉醒以及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等绿色行动分散展开时期。此间出现了传统经济在发达国家逐步减少,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急速增多的“两极分化”现象, 但总体上全球传统经济的黑色现象加重。浅绿色的环境观念, 较多地关注对各种环境问题的描述和渲染它们的的严重影响, 常常散发对人类未来的悲观情绪甚至反发展的消极意识, 浅绿色的环境观念偏重于从技术层面讨论问题, 其结果是对旧的工业文明方式的调整或补充。

在“浅绿色”理念的影响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发达国家国民的环境意识逐步觉醒, 各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各种环保组织, 环境保护运动日益全民化、普及化;国家环境立法日益完善;污染治理力度日益加强, 环境保护投资加大, 并由污染防治理向污染防治转化, 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但是尽管从官方到民间的“绿色”理念越来越被重视, 社会各阶层也已经日益关注环境问题。但是, 环境事件的数量还在增多、规模仍在加大, 性质和后果也似乎越来越恶劣越来越严重。

二、“深绿色”理念的产生

1. 对GDP的美好与幻象的反思。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简称, 是一个国家一年之内由企业和政府生产并提供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总和。自从GDP的核算进入社会以来, 它就成了财富与福利的标征, 成为人们攀比的对象。各国人们都狂热地追逐着GDP, 关注着自己的国家的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位置的变动。

GDP是美好的但是GDP有时候仅仅是幻象, 因为它不能提供我们福利状况的全部信息。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 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 它不统计环境污染, 不统计生态破坏, 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环境和生态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的一部分, 由于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 GDP核算法就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 核算出来的一些数据有时会很荒谬, 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增加GDP。例如, 发生了洪灾, 就要修堤坝, 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 GDP数据也随着增加。再例如, 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 这明摆着是痛苦和损失, 但同时医疗产业大发展, GDP也跟着大发展。另外从社会学角度看, GDP也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差距, 不能反映分配不公, 不能反映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总之, 对GDP的美好与幻象的反思, 促进了人们对GDP背后问题的思考, 促进了“深绿色”理念的产生。 (2)

2. 对《增长的极限》论点的进一步思考。

《增长的极限》书中曾指出, 如果按那时的人口、工业、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的这种发展趋势不改变, 在从那以后的100年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将达到发展的极限, 人口、经济容量将大幅度降低。因此, 全球都应该来关注自己的环境, 改变这种发展趋势, 建立一种生态和经济能维持至将来的稳定状态。

然而20多年过去了, 当我们回头再来看这20年的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轨迹时, 发现尽管世界技术不断改进, 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环境政策更加有力, 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 人口、物质财富的增长、资源的耗竭、环境污染不但没有减缓, 反而有所增强。康奈勒·H·梅多斯再一次向人类发出了警示忠告:许多资源和污染的流动已经或正在超越其自身的支撑极限,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已迫在眉睫。

虽然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转变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但来自于人们思想和心理上对财富和人类进步的价值取向极大地阻碍着这一进程的发展。鉴于以上原因, 人们提出一种新的理念即“深绿色”理念要求改变那种消耗越多、生产越多、消费越多、生活质量就越高的传统思想, 建立高效使用能源和材料, 维持充足、公平而不是过度奢侈和浪费的生活的行为方式。

3.“深绿色”理念的内涵。

深绿色的环境观念要求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 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次环境运动的主题。深绿色思想家普遍要求人类需要有一场划时代的环境革命。人类应该通过环境革命来改变和提升自己的命运。深绿色的环境运动不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简单修补, 而是要与严重牺牲环境的旧文明进行决裂, 建立一个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求得人类发展的绿色新文明。

21世纪, 人类在享受产业和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辉煌的同时, 也体验到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巨大创伤。从这个意义上说, 21世纪可以称得上是:全球环境破坏的世纪, 也是环境觉醒的世纪。面对地球生态环境危机, 人类已经开始进行生存策略的调整和改变, 这是一次席卷全球的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根本转变。深绿色的环境观念重在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深绿色的环境观念要弘扬环境与发展双赢, 弘扬人与自然的和谐;深绿色的环境观念, 洞察到环境问题的病因藏匿于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之中, 要求从发展的机制上防止堵截环境问题的发生, 因此, 它更崇尚人类文明的创新与变革。

三、“深绿色”理念的本质

1.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

“深绿色”理念在自然观上坚持, 第一,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中, 人依赖于自然, 又具备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同时又可以各种方式限制人类活动。第二, 人与自然相对独立。人为了发展必须利用和改造自然, 但必须要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规律, 这样人类才能持久的利用自然, 并获得发展;如果人类不合理的干预自然, 甚至破坏自然, 那么自然失衡的同时也将危及人本身。第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发展需要不断打破旧平衡, 这是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 随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第四, 人与自然关系调控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系统的调控。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主要通过调整人类的行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造自身的过程。第五, 人类利用自然的机会平等。人类利用自然要维持自然资本存量及其相应社会、经济条件的总体平衡。

2. 建立在环境与经济发展整合基础上的经济观。

“深绿色”理念在经济观上认为, 经济是生态系统物一个物理子系统。一个子系统不能超越它置身于其中的母系统的发展。如果有些服务子系统自身无法提供, 必须依靠母系统继续提供, 那么它就必须避免扩张到与母系统发生冲突的程度, 因为这会削弱母系统提供这种服务的能力。经济的规模应保持在生态系统可以持续提供如光合作用、授粉、空气和水的净化、气候维持、紫外线过滤、废物再生等服务的能力之下。

我们要区分“可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增长”可以理解为通过物质吸收或增加导致的实际规模上量的增加, 而“发展”指的是质的变化, 潜力的实现, 转变到一个更全面或者更好的状态。这两个过程是截然不同的———它们有时联系, 有时则没有。例如, 一个孩子“增长”的同时并“发展”着;一个雪球或者肿瘤只是增长而不是发展;地球作为行星发展而没有增长。经济上常常同时增长和发展, 但也能分开进行。但由于经济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当增长导致经济不断将母系统中更大的一部分合并到自身时, 它的行为必然同母系统的行为越来越相近, 这时就是发展而没有增长了。正是对规模增长最终走向不可能的认识——并已经为这个认识付出了并不值得的成本———导致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紧迫性。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规模增长没有超越生物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 并不意味着经济的结束——如果它意味着什么的话, 那就是经济变得更重要。它是可维持的、可共享的、节约的、适应自然限制的微妙复杂的经济。它是更好的经济, 而不是更大的经济。

可持续性并不意味着没有增长。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将对质量上的发展, 而不是物质上的扩张有兴趣。它把物质的增长作为重要的手段考虑, 而不是永久的使命。它既不会支持增长也不会反对增长, 它只是对多种增长和增长目的进行区分。在社会确定任何增长的意向前, 它会询问增长是为了什么, 谁会从中得利, 成本如何, 它会持续多长时间, 它是否适应于地球的来源和归宿。可持续的社会将利用它的价值和它对地球极限最好的认识来选择那些实际服务于社会目标并能加强其可持续性的增长类型。 (3)

3. 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资源和生态问题。

“深绿色”理念在技术观上认为, 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资源和生态问题。因为技术即使可以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 但不能克服地球物质系统本身的极限性。“深绿色”理念相信地球的承载力和物理的限制。认为生态危机中产生的物质技术问题, 如空气污染, 本质上是当代社会机制的问题, 必须根本改变当代社会的整个方向, 根本改变人的价值观念, 才能对各种全球问题有一个总的解决。如果仅仅提出一项尽管必不可少但已不言自明的倡议, 即可持续与自然协调发展, 这实际上忽视了驾驭科技发展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 尤其是经济结构。纵观整个工业时代, 经济力量一直决定着技术创新的步伐、技术的选用, 以及技术向全球经济拓展的方式。资本主义的增长天性要求扩张市场, 并且开发规模经济控制的范围, 技术的应用再不是直接从属于有关社会与生态维系继承的考虑。

“深绿色”理念认为, 技术如同人口稳态, 发育于一定的社会和政治框架之中。诚然, 我们需要非污染的洁净技术, 但是, 不了解影响技术发展的更广泛的受制于形成主导世界观的文化与社会制度。只有在这一更加宽广的视野中, 在我们对这一视野所做的反应中, 我们才可求得一个生态和谐的未来。 (4)

在技术史上, 每一个阶段流行的价值观念或者推进或者制约着技术的发展。工业化以前的社会一般重视广义的生命, 包括社群及其自然环境的存续, 这一宽泛的价值观限制了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则高度重视谋利及与此相随的效率、物欲、经济增长等价值观, 并进而激发技术服务与这些价值观, 甚至不惜毁损地球。对技术进行综合改造并不能求助于技术本身, 相反, 它需要重新构建一套视野宽广、重视生命的社会价值观。只有这样的价值观念至上, 生态可续的技术发展才会有坚实的支撑。

“深绿色”理念认为面对目前的危机, 单一的技术方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说我们的现有技术脱胎于为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控制的需要而效力的现代科学的世界观, 那么, 现在需要的应是一种植根于新的社会秩序之中的新世界观。

4. 环境安全是政治稳定的最终的安全。

在政治观上, “深绿色”理念从环境整体主义出发, 认为在不发生核战争的情况下, 当今人类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环境的衰竭。环境安全是“最终的安全”。“深绿色”理念认为环境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 “因为太多的人口对过少的可耕地、水源和其他日常生活必需品提出了过多的要求, 他们不断依赖武力去确保他们分享的资源。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在一个短缺日益增长的世界上, 必定会引发未来因环境而起的暴力冲突———不论这种冲突的档次高低、地域大小或距离远近, 人们是否意识到它起源于环境问题。” (5) “深绿色”理念认为世界需要新秩序, “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必须集中考虑这样一个新的世界。这个新世界拥抱所有的国家, 把所有的国家作为一个更加伟大的同一个团体的一分子, 而不只是世界各个部分的总和。” (6) “深绿色”理念认为, 环境问题与政治问题是互为前提的, 只有与地球和平相处, 我们才能在地球上获得和平———而只有通过人们互相之间的和平相处, 才能做到与地球和平相处。国家之间的援助的实施不应出自慈善施舍的精神, 相反, 应该出自对于一个相互依存世界的一种共同的责任感。

“深绿色”理念认为人类已经成长发展到了相互之间在自己的事务上和需求上不可避免地互相联系。人类必须相互合作、相互依靠、共存共荣。安全与环境因素是息息相关的。环境已经成为安全问题的一个基本要素, 并且在未来将会愈成为世界各国安全事务的核心, 环境因素对于国家安全来说, 如同军事威力一样极端重要。

“深绿色”理念认为, 面对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 需要我们在思想上和战略上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造。我们需要享有的安全形势是一种令人可以接受的洁净的、未受污染的环境, 优质的水源、食物、稳定的大气与气候等环境物品。简言之, 所有的国家都需要一个地球栖息地, 这是一个从各个现实方面而言都是安全的地方。人类需要注重“集体安全”。地球只有一个, 环境安全是共同的。因此, 我们需要确立一个新的利益目标, 这就是保护全球的环境, 从而促进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进程, 以便确保一个有利于所有国家的安全的环境基础。

摘要:“绿色”理念是人类在对环境问题进行认识和思考中产生的, “绿色”理念经历了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浅绿色”理念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 它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 促进了各国环保组织的建立和环境运动的全民化。“深绿色”理念是对“浅绿色”理念认识的深化, 它产生于对GDP的美好与幻象的反思, 对《增长的极限》论点的进一步思考。“深绿色”理念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建立在环境与经济发展整合基础上的经济观;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资源和生态问题;环境安全是政治稳定的最终的安全。

关键词:“绿色”理念,“浅绿色”理念,“深绿色”理念

参考文献

①诸大建.绿色前沿译丛.总序1

②赵晓.超越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③[美]唐奈勒·H·梅多斯.赵旭等译.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 展望可持续的未来.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④[美]丹尼尔·A·科尔曼.梅俊杰译.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智慧交通绿色出行 篇6

关键词:智慧交通,绿色出行,创新思维,科技服务,公共服务交通类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 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交通工具的改变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我国的交通状况却不容乐观。

由于私家车数量急剧上升, 人们的出行也更自由便利, 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雾霾严重等。绝大多数私家车的功用是方便工作, 因此也就形成了城市交通的早晚高峰, 反而耽搁了上班族的时间。

另外, 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城市空气质量下降, 出现了雾霾天气, 进而又导致了交通拥堵现象的出现, 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 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本篇文章就是引导大家绿色出行, 为我们的出行提供最大的便利, 并且为共建绿色家园贡献一己之力。

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解决交通问题。雾霾天气会出现交通拥堵, 而雾霾又是因为什么造成的呢?

据有关资料显示:雾霾的形成由两个方面因素决定。一是自然因素, 二是人为因素。所谓自然因素便是, 在暖湿气流的控制下, 地表的水蒸气不断上升, 空气湿度增加形成雾, 目前为止靠人为力量还是无法控制雾的产生。所谓人为因素即是, 由于工业生产废气、汽车尾气、建筑尘埃、等小颗粒大量的混入, 形成霾。而相比而言雾霾的危害是不得不提及的。由于这种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颗粒, 人在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 轻者会引起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然, 交通拥堵并不一定会出现雾霾。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 交通拥堵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汽车本应具备的便捷、舒适、高效的优势逐渐被较差的交通状况所抵消。“汽车灾难”已经形成, 由此带来的汽车尾气更是害人不浅。

因此为了我们绿色、便利的出行, 就有绝大多数人选择的乘坐公交车出行。可是问题又随之出现了, 公交车需要等待, 不能高效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当电子公交站牌在部分发达城市出现的时候, 人们都看到了希望。当前, 手持上网设备开始普及, 这方面的应用也应迅速开发, 国家倡导的不开车和少开车, 需要方便、准时和时间可计划的公交出行的支持。节能减排、缓解交通堵塞, 智能公交就显得非常重要, 是一个有潜力的方向。

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面前, 电子公交站牌的出现无疑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当人们站在自己等待在公交站的时候, 出行的人们可以很方便的看到自己需要等待的那辆公交车距离自己还有几站。当然, 有时候我们所站的公交站牌的位置到我们所去的目的地并不一定只有一趟车, 因此, 我们可以根据站牌上面所显示的站距和自己的时间, 从而合理有效的选择乘车方式。

1) 车站 (或十字路口) 、公交车上安装基站读卡器和射频卡, 基站读取过往公交车信息, 包括公交ID、时间等信息。

2) 车站读取到公交信息后, 通过公网发送到服务器, 服务器计算后发送到各有关车站, 在站牌上显示已经到达哪个车站, 大约还有几分钟到达。

3) 网站同步发布, 也就是说, 通过手机上网, 可以知道哪路车, 都到达了哪个站, 大约多长时间到达本站等, 上网还可以查询发车计划和各站牌的标准到站时间。

4) 调度指挥人员, 可以看到各公交路线车辆分布情况, 对公交车进行实时指挥和车辆调度, 调整车距, 增加车辆等。

5) 司机对车站人员情况, 进行信息回馈, 作为调度指挥人员参考的信息。

6) 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 可根据每周几和时间段, 预先调度车辆应急, 保证运输均衡协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手机是人们出行必带的一个工具。大家可以通过手机来查询公交路线, 也可以通过手机来查询某个地区的卫星地图, 那么为什么不能依靠手机来查询公交距离呢?

因此, 我就提出了一个设想, 可以开发一款手机软件, 人们可以通过这款软件查询自己所需公交的行车轨迹。当然不仅仅是在公交站牌处查询, 可以在家, 在任何网络覆盖的地方。进而通过手机查询公交的运动路径情况, 可以大致推算出堵车与否, 根据自己所去目的地的距离, 从而方便的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 (是乘坐公交、打的、还是自驾呢) 。

这款软件一方面可以解决人们出行难的问题, 提高有限时间内的生活效率, 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倡导大家绿色出行, 为我们共建绿色家园而做出贡献。

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此款软件的一些应有的功能。此款软件是手机APP应用客户端软件, 应用于绝大多数智能手机, 用于公共服务行业。

此款软件可按城市划分:

1) 当输入起点→终点的时候, 可查询到所需的公交车号 (如百度地图功能) 。

2) 当显示所有的公交号的时候可以选择所需要的公交号码, 然后进入, 从而定位显示该公交的位置定点以及距离起点的站距 (可显示该公交的行车路径, 2D、3D图均可) 。

3) 设置“刷新”键, 可在一定的间隔内刷新 (手机显示公交点的位置会随公交实际的运动而改变) 。

4) 也可设置预测键, 根据刷新运动中的公交车的运动时间和距离, 从而推断出是否堵车。

5) 联合打车功能。如果通过该软件查询到所等待的公交车距离比较遥远, 并且出行人员时间也比较紧迫, 那么选择打车, 无疑是非常明智的。

奥运场馆的绿色理念 篇7

在北辰路, 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 这个巨大的半透明盒子, 近乎透明的ETFE膜能让阳光照射到建筑物里面, 阳光房成为可能。不过, 让阳光照射进来并不是水立方的目的。水立方设计的奥妙是在冬天需要阳光的时候让它尽量进来, 在夏天不需要太多阳光的时候对它加以阻止。虽然水立方看上去是个半透明的盒子, 其实盒子上分布着很多银色的镀点。这些镀点就像小小的遮阳伞, 起到隔离、反射光线的作用, 可以把刺眼的光线和多余的热量挡在场馆之外。北面, 阳光负荷很少, 镀点的密度就相对镀得疏一点, 整个给人一种通透的感觉。而在西面、东面, 由于入射阳光比较厉害, 我们在那里会镀比较密的斑点。要想在烈日当空或太阳西晒的时候, 让水立方能保持凉爽的温度, 这些小小遮阳伞的分布就必须十分精确。

水立方首次运用的钢架结构和膜质墙体不仅成就了水立方令人赞叹的外观, 也带来了日后使用过程中的能效节约。

“水立方”的这层“外衣”可保证90%的自然光进入场馆, 每天就可享用9个小时的自然光。这样不仅场馆内部的采光不受影响, 而且大部分时间里场馆内部都不需开灯, 大大节省了能源。而且ETFE膜材本身具有不侵水性, 就是水从上面滑过却不留水痕, 而气枕上面的杂物、尘埃、尘土等, 则会通过雨水的自然降落而被清洗掉, 大量的清洁用水也因此被节省下来。“水立方”不仅利用雨水自洁, 还专门设计了雨水回收系统, 一年回收的雨水量一万吨左右, 大约相当于一百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

大到对太阳光的利用, 小到卫生间的一个水龙头, 水立方在节能方面究竟做了多少举措, 连设计者也很难数得清。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中, 游泳场馆的能耗通常是比较高的, 在奥运场馆中, 水上项目的场馆是最难设计的, 而水立方在世界范围内都算得上是一个节能的建筑。

国家体育场的科技含量

在落实“绿色奥运”方面, 国家体育场采用了雨洪利用系统, 该系统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建筑雨水深度处理回用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雨洪利用系统。建有六个储水池总容积12000立方米, 年处理能力5.8万吨, 处理后中水用于比赛场地草坪灌溉、空调水冷却、冲厕、绿化、消防等9类用途。利用了先进能源利用技术:地源热泵, 利用场地中间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的足球场草皮下的土壤资源, 为国家体育场的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提供了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此外, 还有先进的空气处理技术、微气候研究, 绿色照明技术、能源系统及高效智能管理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发电容量为130千瓦。

国家体育场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针对建设过程中的若干“瓶颈”和焦点问题, 重点安排一批科研攻关项目和课题, 解决设计和建设中的难题。在各专业设计上重点应用较成熟并具有科技含量的技术, 体现一流的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的科技水平。如首次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基于CATIA空间模型的三维设计方法, 成功地解决了复杂空间结构、扭曲构件与特殊节点建模问题。在ANSYS软件平台上开发了大跨度结构读者设计与优化功能模块, 满足鸟巢复杂大跨度结构设计需求。提出钢结构创新设计方法研究:大跨度结构温度场计算方法。在新材料新技术方面应用了ETFE和PTFE膜结构。此外, 科技方面还表现在消防性能化设计和安全疏散模拟分析、声学环境的研究、虹吸雨水排水系统、热环境舒适度的研究等。

丰台垒球场成节能示范场

丰台垒球场是北京第一个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奥运场馆。应用于丰台垒球场的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项目多达34项。

外挂太阳能电池

走进北京丰台体育中心西门, 一座5层的白色建筑映入眼帘, 这是丰台垒球场的功能用房。

功能用房的南侧和西侧外立面上, 共安挂了135块灰黑色板材, 与建筑相配, 甚为美观。这是200Wp的太阳能电池 (Wp是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 , 它们组成太阳能电池阵列, 并分离为三个发电单元, 通过两台3kw和一台3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组成完整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该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可达1.9万度。

这套系统有一些创新点, 如首次采用两台单相并网逆变器与一台三相并网逆变器同时工作, 做到互不干扰。此外, 还采用了远程无线数据传输管理系统, 该软件已获得了国家版权局授予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看台可回收

丰台垒球场占地面积8.4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 属于奥运场馆中的改扩类场馆, 这里曾经是亚运会的棒球场。

改建之后, 该场馆有2个比赛场地, 2个训练场地, 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垒球场馆。整个垒球场有4700个固定座位, 还拥有5000个临时座位。

丰台垒球场的看台引进了世界先进的CRAB预制模块式脚手架成套技术。该系统产品的结构形式属于国际主流的脚手架支撑结构, 已在许多国际体育比赛和大型活动的临时看台工程上成功应用。它的可拆除率为100%, 材料可重复利用率为99%。

临时看台的承建方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赛后场地复原。现场夯实土地上铺设了一层碎砂石, 保证雨季的排水性。碎砂石赛后易转移, 减小了因铺设水泥毁坏现场绿地, 同时预制水泥底座浮置在碎砂石上, 不影响绿地复植。

奥运会大约需要20万个临时看台, 如果全部采用可回收看台系统, 综合成本将节约50%以上, 约合人民币2~2.5亿元, 钢材重复利用达到1万吨。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漏斗屏”亮相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是一座设计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体育馆, 奥运会后可举办各种大型赛事和大型文化演出活动。该场馆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 地下三层, 地上四层, 可容纳观众1.8万人。

金光荡漾的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 其外立面是由一块块的铝合金板“贴”成的。紧挨着金衣的一层是low—E玻璃幕墙体系。low—E玻璃又叫低辐射镀膜玻璃, 因为它镀的膜层表面辐射率很低而得名。这种不到头发丝1%厚度的低辐射膜层对红外热辐射的发射率很高, 能将80%以上的远红外热辐射反射回去, 利用low—E玻璃合成中空玻璃, 与普通单片玻璃比较, 夏季就可以节能60%以上, 冬季可以节能70%以上。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的low—E玻璃表面采用了中国科学院自主开发的纳米易洁镀膜, 经过了镀膜处理。这项技术改变了过去易洁玻璃采用憎水材料的方法, 采用纳米级超亲水材料对玻璃进行处理。一旦水接触玻璃表面就会形成均匀的水膜, 同时完全浸湿玻璃和污染物, 最终通过水的重力将附着于玻璃上的污染物携带走, 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为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物内部的影响, 在外挑玻璃肋和幕墙的第二面上进行了彩釉处理。同时在幕墙的第三面增加了一层低辐射镀膜, 可以有效的防治冬天室内热量向外辐射。通过纳米材料镀膜、彩釉、中空、低辐射镀膜等多道立体设防, 使五棵松体育馆的外墙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使玻璃幕墙具有很强的自洁功能, 到达自然维护清洁玻璃的作用。

走进场馆, “漏斗”型的中央吊斗屏系统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国内首套全彩高清LED显示系统。据介绍, 这套显示系统在比赛中可完成精彩瞬间捕捉、奇特镜头回放、实时直播同步、赛况信息播报、计时记分统计、广告播出等多项任务。可满足奥运会篮球比赛和NBA篮球比赛的需要。

整套系统由漏斗屏、环形屏及计时记分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 悬挂于场地正中央的显示屏自重22吨, 因形似漏斗, 俗称漏斗屏。漏斗屏具有升降功能, 在屏幕上方有四台升降机组。漏斗屏的升降由计算机系统控制, 最高可升至斗屏底部距地面15.922米。可根据观众视角和客户需求升降以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

而看台层环形显示屏, 安装在场馆首层内廊一周, 由110面屏幕组成。主要用来播放渲染现场热烈气氛的视频图像, 比如焰火、水流喷洒等场景。

赛场计时记分控制系统可综合设定和控制赛场分数和时间, 将比赛结果通过控制室内的设备投放到漏斗显示屏和看台层环形显示屏上, 并同步更衣室计时时钟和比赛时钟, 使得赛场秩序井然有序, 比赛结果更加准确、公正。到时, 国内球迷足不出“户”也能欣赏到世界顶级的“NBA”赛事。

北京大学体育馆的科技亮点

北京大学体育馆是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专用馆, 也是世界上首座乒乓球比赛的专用体育馆。场馆的设计和建设涵盖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三大理念。馆内从由不同支撑体系等7个部分组成的钢结构, 到能实现远距离实时遥感测、遥信、遥控的灯光照明以及地源热泵系统、虹吸式排水等细微之处均可见到的科技之光, 被建筑专家称为“科技含量相当高”的奥运场馆。大跨度钢结构屋盖的建筑外形类似旋转中的乒乓球, 被形容为“中国脊”, 较好地将北京大学的人文理念和乒乓球的运动精神融为一体。此场馆还广泛运用环保技术的场馆设施规划, 多方位地推进了学校和周边绿地美化发展。场馆建筑面积26900平方米, 分为地下二层, 地上四层, 比赛时可提供固定与活动座位7557个。

作为世界首座乒乓球比赛的专用体育馆, 该场馆根据乒乓球项目要求有三个特点:第一, 整个背景比较暗, 这符合乒乓球项目观众的视觉感受。背景选择了灰色, 而不是红或黄这样的亮色;第二, 根据乒乓球运动规律, 本次赛事场馆内风速控制在每秒0.2米;第三, 场内的灯光根据比赛时的需要将可进行明暗程度不同的变化, 不会让比赛者和观看者有不适之感。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天窗”开启占尽“风光”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出于奥运比赛用馆和高校体育馆的双重定位, 建在校园的中心区。体育馆主比赛厅新颖而不张扬, 采用了门式钢架结构, 建筑整体强化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吸声、保温的特点, 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在主馆北侧建有一附馆, 内设有5个摔跤垫的热身场地、体育赛事管理和组织运营以及运动员休息、训练用房等。

在这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都可以使用地热水进行淋浴。奥运比赛期间, 整个摔跤馆主、附馆都将用上地热水。

屋顶天窗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好。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平面是一个约82.4米×96米的矩形, 屋顶则是反对称的折面, 由12榀钢架组成, 跨度82.4米, 中心距8米, 形成高低错落的造型。

体育馆充分利用了屋顶造型特征的高度差, “敞开天窗向太阳”, 形成了效果极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一般情况下, 每天16时之前, 馆内均能保持充足的光线。

北京奥运村:宜居北京的“绿色建筑”典范

奥运村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西北角, 分为南部居住区和北部临时设施区两个部分, 共占地66公顷。

奥运会期间, 奥运村能满足17200名运动员及官员 (残奥会期间7000名运动员及官员) 居住、生活、训练、休闲和娱乐等需求。赛后奥运村将成为具有奥运文化遗产特质的高档居住社区。由于奥运村实现了零排放的再生水热泵冷热源系统、集中式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等先进环保技术, 奥运村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高水平、有特色”, 也将成为宜居北京的“绿色建筑”典范。

奥运村的再生水热泵冷热源系统采用热交换的方式, 从清河污水处理厂排入河道的再生水中提取温度能量, 然后注入河道, 不改变水质, 不消耗水量, 而水中蕴含的能量却被利用。再生水中的低品位温度能量经热泵提升, 可用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利用这项技术, 奥运村冬季采暖从再生水中提取的能量折合标煤约3000吨, 占奥运村采暖总能耗的82%, 折合天然气约225万立方米, 比燃煤采暖可就地减排二氧化碳7200吨,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123吨, 一氧化碳4吨, 粉尘33吨。夏季时, 这套系统制冷比普通分体空调节电40%以上。由于不用冷却塔或室外机, 不但没有噪声和烟气排放的污染, 还可以有效地将夏季大型建筑群的热岛效应归零。达到了城市污水能源利用的国际先进水平。

奥运村的太阳能集热管安装在屋顶花园, 成为花架构件的组成部分, 与屋顶花园浑然一体。全区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奥运会期间能为17200名运动员提供洗浴热水, 较大地超过了往届奥运会水平。奥运会后, 这套系统将供应居住区近2000户居民的生活热水需求。

此外, 奥运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对集热传热、换热升温、储热杀菌、余热利用、自动控制等环节进行了综合考虑, 系统采用间接循环换热的方式, 具有系统独立、出水温度稳定、赛时及赛后保障性能好、便于计量等优点, 其工程规模和技术先进程度超过历届奥运会,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套系统年节电约500万千瓦时。

奥运村的微能耗建筑, 将在奥运会后“变为”幼儿园。该建筑采用了冬季自然储冰用于夏季空调技术, 能提供建筑物整个夏季20%左右的供冷量。2000平方米的微能耗建筑, 每平方米全年节电36千瓦时, 是现行节能建筑能耗量的三分之一, 年节电14万千瓦时。该建筑还集成应用了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除湿、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地源热泵供暖制冷、真空玻璃窗、智能化控制等20余项高新技术。

建设绿色交通的思考 篇8

就城市交通来说,不把交通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联系在一起,就很难谈“绿色”。要发展绿色交通,须超越交通问题本身来思考,要考虑到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存在着内在的互动作用。

1.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

现阶段,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二是道路建设的规划和设计被动保守,道路体系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三是不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是制定交通政策和解决复杂城市交通问题的基础。同时,有助于解决如何以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最佳的利用效益。一方面,土地利用形态是产生城市交通的源泉,决定城市交通的发生、吸引及方式选择,从宏观上规定了城市交通需求及供给模式。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要求不同的城市交通模式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又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产生反作用。交通改变了城市各地区的可达性,而可达性对城市用地的规模、强度及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鉴于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在实践中应考虑发展公交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如在进行土地开发时尽量缩短居民往返车站的距离、加大公交站距、完善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投资政策等,可以拉动和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必须紧密结合,在不同层次上取得密切配合与协调,才能实现交通与用地系统整体优化,实现城市绿色交通和城市的和谐发展。

2. 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协调

现在,我国的城市经济布局不利于绿色交通的发展。大多数城市采取的是“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越摊越大。往返于住宅区和工作区要走很远的路,且很多运输要靠公路完成,导致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埋下了新的交通隐患。

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是互动的:良好的交通条件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则会产生新的交通要求。城市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在认真研究城市交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协调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城市地区功能的划分、不同地区的连接方式,都直接决定着交通系统的特征。在整个城市的规划工作中,应明确各分区的功能和各主要道路的交通功能。全面构建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化单一中心为多中心,主次中心相结合,减少或缩短出行距离。在主要的人流集散点之间,优先考虑大运量、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方式,兴建大运量的市区交通廊道、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以及相互衔接的换乘系统。同时,应有高质量的交通生态环境意识。按照规划路网所能提供的交通容量来控制建筑物的规模,以便客流管理和交通组织,形成一种有序的交通状态。

二、“绿色交通工具”的启动

发展绿色交通,其主旨在于减少个人交通工具的使用,提倡和鼓励使用“绿色交通工具”。“绿色交通工具”包括徒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等,是以人力或电力为动力,对环境友善的交通工具。绿色交通体系对“绿色交通工具”进行了优先级排序,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被排在绿色交通工具的前三位。“绿色交通工具”的启动,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1. 优化步行交通环境

虽然现代交通的机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在短途出行中,步行交通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追求生活质量的社会中,高品质的步行环境更将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步行系统规划建设是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点之一。步行环境的改善,理应成为衡量城市绿色交通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创造良好的步行环境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提高中心区人行道标准,改进交叉口设计,增设安全岛。二是在人流、车流繁忙的路口设置高质量的行人过街设施,例如地下通道、天桥等。三是在有条件的商业区,设置与机动车完全分离的步行街和步行区;在新建住宅区,建设良好的步行设施,提高居住质量。四是改善步行道的环境建设、绿化建设,使其设施完全。五是对非法占用人行道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让步行者无障碍行走。

2. 合理利用自行车

自行车交通具有清洁、方便、无污染的特点,是对健康有益的绿色交通方式。因此,在未来的城市交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事道路设计和交通规划的工作者,应该充分考虑自行车的特性,发挥自行车在中短距离出行中安全、方便的优势,发挥自行车的换乘功能。组织全方位的自行车交通网,建设自行车专用道路,把自行车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与自行车道路系统规划建设相结合,实现自行车与机动车的交通分流。长距离的区间交通出行应由高效的公交走廊承担,实现自行车与公交的协调发展。在提高自行车交通的舒适性、有序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运行系统的空间分离,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3.“公交优先”政策的具体落实

集约化运输的公交是最便捷、高效和低污染的交通方式。在目前我国城市交通需求大幅度增加而资源、能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发展公交是必由之路,是建设绿色交通的核心。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则将直接影响市民出行对公共交通工具的选择。

为了使公共交通与其他道路交通工具及步行等多种交通方式共存一体、和谐发展,在综合考虑效率、公平、协调和有序等绿色原则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结合道路网规划和建设,完善公交线网布局和结构,提高公交线网密度及站点覆盖率。建设公交专用道,并通过实施优先策略和保障政策改善公交车运行环境,提高服务效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二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综合信息系统等,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全面调控与服务。三要增加公交车辆,改善乘车和换乘环境,调整公交线网及站点布置,减少换乘次数,缩短换乘时间,以吸引更多公众选择。四要加大公交管理的高科技含量,开发智能型公共交通系统,以技术的发展来提高公交管理、调度及运营水平,尤其要提高公交信息化水平。例如政府应鼓励企业建立智能中心,启动GPS监控和无线电调度工程,普及电子月票、设置电子站牌等。

4. 增强绿色交通的公众参与意识

绿色交通的实现,需要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从出行选择来说,如果均采用追求自由、舒适的个体交通出行,将严重违背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其后果将导致私人汽车的泛滥、道路交通功能的降低、城市环境的恶化。从交通行为来说,无节制、过分自由的交通行为,将导致交通事故率的增加及道路通行能力的降低。反之,合理有序的交通行为和理性化的出行选择,将为城市交通的绿色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公众绿色交通意识的增强,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系统绿色化的进程。应通过各种与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有关的宣传和推广,引导市民建立有节制的交通出行观念,理性化地选择出行交通工具;号召市民尽可能选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

上一篇:中国音乐剧论文下一篇:阻尼器的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