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习惯法

2024-11-03

少数民族习惯法(共12篇)

少数民族习惯法 篇1

我国南方地区森林密布, 生存着多种世界珍惜树种和植物。然而, 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 如何保护好这一地区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无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问题。而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少数民族, 在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森林防火、山林纠纷解决等方面, 形成了一整套古老的习惯法, 为该地区的森林资源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总结继承南方少数民族保护森林习惯法, 发掘和吸收其所蕴涵的巨大价值和潜能, 对保护这一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实现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植树造林习惯法

由于森林是重要的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 南方少数民族非常重视对森林的种植与保护, 由此形成了特殊的植树造林习惯法。例如, 许多少数民族都有“添丁种树”的风俗习惯。百色、田阳两县交界地区, 壮族群众有“添丁种树”之俗。龙胜苗族凡生儿育女, 家人就在山坡上载一百棵杉苗。十八年后孩子长大成人, 杉苗也长成材, 嫁娶的费用都可以解决, 因而这种杉树又被称为“十八年杉”。龙胜的侗族则在每年腊月, 老人带儿孙上山种数十株杉树, 供以后建新房、修桥梁和做寿时取用。黔东南苗族有生孩子送树苗之俗:谁家生了孩子, 族人纷纷送来杉树苗当“祝米”, 孩子的父亲郑重收下, 种于专辟的一块地中, 精心管护。布依族的独子之家, 要在屋前栽种一蓬竹子, 保佑独子平安健康成长, 此竹在独子大前不准砍伐, 独子长大后, 若要砍此竹, 也须举行的仪式, 且必由独子砍第一棵竹。

南方少数民族不仅注重树木的种植, 还非常讲究种植的方法与时间。俗谚云:“正月竹, 二月木”。壮族民间挖坑种树只能直着腰栽种, 不许弯腰驼背, 否则认为以后树长不直, 人亦驼背。而且插苗往往由年老的人来做, 寓意“前人栽树, 后人遮阴”。种植棕树, 在坑内垫上一块石或瓦片, 防止立根直下, 谚云:“蔸脚放块瓦, 三年就得剐”。瑶族种茶树由家里最老的人去种, 认为这样茶树才能长生不老, 四季常青, 年年有摘。种竹子时, 边种边让人在竹子周围跑, 跑得越快、越宽, 表示以后竹子也长得越快, 发蔸得也越宽。

二、禁止乱砍滥伐习惯法

南方少数民族的宗教大多属于自然崇拜, 即在“万物有灵”思想的支配之下, 崇拜天、日、月、树木、水、石等自然物。而对林木的自然崇拜形成了他们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精神依据。南方少数民族大都有禁止砍伐树木的习惯法, 在砍伐的树种、时间、地点、方式上做了严格的限制。例如, 许多民族都规定, 风水树、神林、风景林等都绝对禁止砍伐的。壮族凡被奉为神树神山的, 禁止伐木、开荒、造坟。谚云:“七竹八木”, 即凡砍伐竹木, 宜于七八月间进行。即使砍伐树木, 也应砍大留小, 砍老留嫩, 忌乱砍滥伐。凡砍伐竹木还须留“长山” (即种株) 。壮族农村村寨旁边, 桂南多种榕树或竹子, 桂北多种枫木或松树等, 名为风景树, 是一村一寨美丽吉祥的标志, 村民倍加保护, 如行人乱砍乱伐, 必遭众人追究。

瑶、苗族人民一向爱护风景树, 几乎寨寨都有绿树环绕。凡是寨头村边的枫、松、杉树, 任何人都不准乱砍或损坏, 俗语云“老树守寨, 老人看村”。大瑶山瑶族将山林划出一部分实行有计划分片砍伐, 每年砍一次, 每次砍一片, 按户均分所砍柴薪。砍伐时间从正月至清明止。清明以后是树木生长期, 不准再砍。砍时不准挖蔸, 不准放火烧, 不准锄地种植作物, 以利树木再生长。十至十五年以后又可再砍。如此循环, 相沿成习。融水苗族自治县林业发达, 贝江河沿岸森林茂密, 水源充裕, 靠的是“依直” (埋岩会议) 的习惯法和乡规民约。苗族有“不长三只手”的观念, 人人自觉地保护山林和水源林, 不乱砍他人的一根树木。

侗族是个十分注重生态保护的民族, 大都世代传承的族规,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不许挖、砍公共坟山的龙脉、风水树。如《杨氏十甲族规》 (修于民国二年 (1913年) , 现存藏于贵州会同县金子岩乡栗木村) 第七条规定:“祖山竹林, 蓄禁保基, 来龙去脉, 亦宜顾全。倘有不法子弟及他姓毗连擅行破挖者, 均应鸣族长理处。不服者有族长分别指名禀究。”广西三江、融水等地侗族村寨的护寨树严禁砍伐, 违者依法处以敲锣游寨示众认错, 还要补种保活。贵州榕江县侗族, 乱砍他人柴木者, 被捉住后, 令其扛着柴木喊寨, 自己边敲锣边高声说出自己做错的事。侗族歌词中说:“山有山规, 寨有寨约, 不管谁人, 不听规约, 大户让他产光, 小户让他产落。”因而上述禁止乱砍滥伐森林的法规均能得以严格实行。

三、森林防火习惯法

森林资源最大的破坏威胁, 莫过于森林大火。因此, 南方许多少数民族都规定了严格的森林防火乡规民约。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马胖乡于光绪元年 (1875年) 立的乡规中规定, 放火烧山者罚1200文。广西龙胜县坪寨 (今平等村) 侗族于民国二年 (1913年) 定立的《永定合约》第六条规定:“不许乱放野火, 倘有不遵, 一经察觉, 公罚不怠!”历史上, 侗族中谁要火烧了风水树、坟山、房屋, 要杀一头牛、两头猪, 用来祭火神, 祭毕, 全寨人把肉吃光。有的侗族地区, 罚猪一头, 分给本寨各家各户吃。水族则除罚一头100斤的猪外, 还罚够全寨人吃一餐的米和酒。解放前, 广西宜山县洛东乡壮族所订的款约 (约乡约) 中规定:放火烧山林者, 小孩罚1元2毫, 大人罚7元2毫。解放后, 许多少数民族更是沿袭了这一优良传统, 在乡规民约中规定森林防火的事宜。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各支系于1951年订立的《大瑶山团结公约》中亦规定:“凡放火烧山, 事先各村约定日期, 做好火路, 防止烧毁森林。”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滚贝乡瑶族民约规定, 不准放火烧山, 不准乱放耕牛糟踏庄稼和幼林, 违者罚款五元到三十元, 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1988年的广西三江县林溪乡乡规民约也规定, 生产用火或其他用火, 造成山林火灾, 除赔偿损失和补造林外, 处以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四、禁止偷盗林木习惯法

南方各少数民族还制定了禁止偷盗森林树木的习惯法, 这在生态保护中也起了非常的作用。广西河池地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立于康熙五十八年 (1719年) 的小长安《何家众立禁碑》规定:“不许盗人柴草”, “不许偷伐竹木嫩笋。”湖南省新宁县麻林洞立于嘉庆十八年 (1814年) 的《治瑶洞律碑记》, 其中“禁款五旗公议”一条记载:“所有山场杉株竹木柴笋等项, 并竖建界碑, 各管各业, 不许混入偷窃, 越山间生非。”广西扶绥县昌平乡下余村双甲屯立于嘉庆二十四年 (1819年) 的《立例禁约碑》规定:“禁偷窃拱桥树木瓦片等件。如有犯禁条者, 议定出每村各庙香油银壹两正。”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立于清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 的《龙脊乡规碑》规定:“……山上竹木柴筍棕茶桐子家畜等项, 乱盗者, 拿获交与房族送官究治。”广西大苗山有专门禁止盗窃的习惯法“禁盗岩”, 其中就包括不得砍护寨树、风景树、破坏公共古老森林和盗伐鼓社树木等。贵州榕江县苗族规定, 偷砍一株杉树, 罚大洋13元。瑶族的习惯法也规定, 对偷砍柴杉和偷杉木的都要罚款, 数额不等, 不服从处罚者加倍, 屡犯者甚至处死。所罚的钱, 多用来买酒和豆腐给全寨人吃。若本人无产业赔偿, 则由其家族代出。这些规定, 都有力地维持了森林秩序, 促进了生态保护。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方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和自然环境, 决定了在这一地区必须用独特方法来保护生态环境。少数民族用其系统的森林资源保护习惯方法, 为这一地区的生态保护提供了良好的范例。目前许多人提倡借鉴国外的环境保护方法来保护生态保护, 却忽视了中国民间固有生态保护法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摘要:我国南方地区森林密布, 生存着多种世界珍惜树种和植物。然而, 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 如何保护好这一地区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无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问题。而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少数民族, 在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森林防火、山林纠纷解决等方面, 形成了一整套古老的习惯法, 为该地区的森林资源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总结继承南方少数民族保护森林习惯法, 发掘和吸收其所蕴涵的巨大价值和潜能, 对保护这一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实现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南方,少数民族,森林资源,习惯法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广西通志·民俗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2.

[2]龙胜县志编篡委员会.龙胜县志[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2.

[3]黄钰.瑶族石刻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3.

[4]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刻、契约资料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7.

[5]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社会历史调查 (一) [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4.

[6]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 (五) [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6.

[7]杨知勇, 李子贤, 秦家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2.376.

[8]蒋红星.侗族民风一瞥[J].森林与人类, 1995, (3) :42.

[9]范宏贵.少数民族习惯法[M].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100.

[10]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M].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8.184.

少数民族习惯法 篇2

藏族风俗主要有: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乔迁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磕头——是藏民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拜佛像、佛塔和见大**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馈赠——是藏族人民十分重视的事,凡有喜庆必然送礼致贺。一般是有送必有还,否则即为失礼。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

天葬——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对于天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天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神秘之感。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场观看天葬。

另外,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蒙古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他们以蒙古包为中心的待客礼仪,主客之间都要有许多规矩,要分别遵守。

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茶满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松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

客人应在包房后下马;勿手持马鞭进入包房;不要踢打牲畜,不得骑马闯入羊群,不得追打猎犬和看家犬;不要称赞主人的孩子和牲畜;未经允许不要进入包房;在包房内不要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要吐痰,不要从主人的衣帽、枕头、被褥上跨过;出入包房不要踩踏门栏;不要用烟竿、筷子、剪刀指别人的头部;礼品要成双,送接礼品用双手,忌用单手,更忌左手接礼;告辞时从左侧离开包房,出门后,不应马上上马或上车等。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维吾尔族:待人接物很讲礼貌。路遇长者或宾朋,手按胸部中心,向前倾斜30度;来客,全家出迎,尔后女主人托盘端上茶水敬客;老人吃饭或到别人家做客,要做“都瓦”(一种双手摸脸的祝福)。维吾尔族的饮食禁忌与伊斯兰教相同。他们忌用单手接送礼物;忌穿短裤、短小衣物外出;睡觉时禁头动脚西,禁四肢平伸仰卧。做客时洗手不可将湿手乱甩;不能在长者就座之前入坐;吃抓饭不要用手乱抓或抓了再放回去;吃剩残物不要乱扔;用餐时不要从餐布或主人面前跨过;不要当着主客的面吐痰、擤鼻涕等。

白族:性格外向,热情好客,尊老爱幼。白族好客,对客人一般都热情款待,对尊敬的客人则以“三道茶”相待。老人在家里和村里都受到尊敬,在乡规民约中列有尊老的条款,在称呼上都加“阿”字表示尊敬,阿阿爹、阿姆、阿爸、阿老等。在家里饮茶的习俗,吃饭都要先敬老人。在村中举行庆祝、节日、祭祀等活动中都要请老人坐上八位,村中的纠纷,多听从老人调解。对年幼的加“阿”字,表示亲切,如阿弟、阿妹等。

白族旧的禁忌比较多,有的带有封建礼教和迷信色彩。诸如正月初一,不能到别人家串门,特别忌讳妇女登门。平常探亲访友,一般都在下午或晚上,进门功忌蹬坐门槛。待客时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礼俗,雀拉屎在头上不吉利,神的诞辰日或祭祀期间为“性忌日”,禁止性生活。傣族:西双版纳是中国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的三角架上跨过。

华坪傣族忌犯龙树,傣族每个村寨都有龙树,凡有灾难,人们就献祭龙树,求龙神消灾免难,让村寨泰吉祥。傣族还忌对老不尊,他们认为年寿高龄者是最有福份,去世后灵魂将成为神,转达而保护人们,所以凡过节,村寨里的人都要向老人拜年,以从其口中讨个吉祥,祝新年一切顺利。

彝族:忌用脚蹬锅庄石,忌从火塘上方跨过;忌用手抛玩粮食;忌孕妇来往于他人婚礼;忌白天点着火把走动;忌对婴儿用“胖”、“漂亮”、“重”之类赞词;忌随便与毕摩(男性祭师,被视为是神的代言人和执行神判的主持人)嘻笑打闹;进彝家应坐客座,不能坐错(如彝家房门向左开,火塘右上方便是客座,相反就是另一边);禁食马、骡、狗、猫、猴肉。

回族:以面、米为主外,在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广大回民对这要求,执行时极严格而自觉,并禁用猪皮制的皮鞋、皮衣、皮带。禁用猪鬃制的毛刷、牙刷、禁用猪油制的肥皂、香脂等。回族禁食的食物,在兽类方面还有狗、狼、虎、驴、猫等;在禽类方面有鹰,鹞等。回族还禁食自死亡动物、动物血及禁止饮酒、赌博、拜像、求签等。

在“主麻”和宗教节日作礼拜时一般要洗浴,饭前便后也要洗手“小净”等

瑶族:居住在西双版纳的蓝靛瑶,其生活习俗中有许多禁忌:全民禁杀,禁食狗肉和水牛肉。一家中如果妻子或丈夫不在家,成年男性或女性不能进家门,也不能和主人家妻子或丈夫讲话。家有丧事,没有“柜蒙”(瑶族的宗教用语,即通过道公的念经超度,把死者的灵魂从阴间释放出来)禁止参加婚礼、宗教等重大活动。

寨中如果有人死,当天全寨人自觉忌用刀、针一天,家人则忌用半月至一个月。同寨子的青年男女禁止“唱歌”(以男、女为对象进行的瑶歌对唱),未婚男女青年禁止单独幽会、交往。

“立秋”是谷娘招姑爷、雷母娘酿酒的日子,忌外出劳动打扰谷娘、雷母的喜庆,一旦违犯,庄稼就不会结果实。

“白露”是谷娘婚后回娘家,雷公回家品尝雷母酿酒的日子,忌外出干活,不能冲撞他们,否则谷子会长白穗,人如果得病,难以医治好。吃一年一度的粽粑、“红绿饭”(用可染成红、黄、蓝三种色的植物水浸泡糯米,蒸熟成的三色糯米饭),祭祖之前是忌食用的。

大年三十这天,忌倒垃圾,禁止给别人寄东西,否则会破财。

正月初一,女人忌第一个先进别人家门,要不那家人会不高兴,因为女人先进门就意味着自家猪生仔时、母猪多公猪少。

正月初

五、初六两天忌推磨、舂碓,如果推磨、舂碓就会砸着雷公、雷母的头,而惹怒雷公雷母,招来干旱之祸。

民族习惯法的当代价值略论 篇3

关键词:民族习惯法;国家制定法;法治中国

一、问题的提出

近百多年来,关于人治与法治的讨论,在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提出,法治成为创新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法治中国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热频语词。与此同时,在法学理论界,关于民族习惯法的研究依然呈现方兴未艾之势。毋庸置疑,法治作为现代性话语,其内在要求制度的理性化、统一化、规范化。这与民族习惯法的地方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形成鲜明对比。为此,在当下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中,民族习惯法[1]是否仍然应当存在,其如何与当代中国的法治实践相调适等问题就成为民族法学研究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法治的内涵不仅仅在于形式上的依法而治,更在于实质上以公平正义为最高追求。从正义的面向来讲,民族习惯法在追求实质正义,促进实质平等的过程中,正是对法治的最佳诠释。因此,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民族习惯法不仅不应当淹没于制度建设的浪潮中,更应当在法治实践中寻找民族习惯法存在的当代价值。而要证立这一结论,我们首先需要对法治的应有之义作出考察。

二、法治中国时代背景下的法治话语

我国《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正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方针。从概念上看,无论是法治中国还是法治国家,其根本指向都是实行法治,以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方式。尽管学术界曾一度围绕法治中国、法治国家等概念而进行过许多讨论,但在笔者看来,与概念的准确界定相比,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这些概念是否能反映法治的真正内涵?

综观当今世界,有关法治模式的版本不一而足。在塔玛纳哈看来,依法治国可以说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法治。[2]他认为在这种法治模式下,法作为社会之调控手段,仅仅只是国家管理公共事务、配置权利和义务的工具。为了避免这种认知,法治中国时代背景下的法治不仅是依法而治,而应当揭示法治的内涵,既要注重形式层面的合法性,又要以实现人的自由、尊严、正义等为实质目标。民族习惯法作为与国家制定法相对的民间法,是少数民族地区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的治理经验的总结。法律的生命是经验,是社会需求的压力[3]。在国家制定法强势渗透的今天,其存在并不仅仅是基于“存在即合理”的假设,更是因为民族习惯法在实现实质正义上的特殊贡献。

三、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互动及其实质

作为社会调控的手段,法律和习惯法是其最重要的方式。除此以外,还包括宗教、道德、理性等。然而,国家制定法本身的能力和实施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包揽一切,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制定法仅仅只是人们法律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些地区,习惯法作为非国家形态的“法”,虽然未经国家制定或认可,但却与国家法一起指导、影响和调控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4]。下面试举一例:

“赔命价”习惯法是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蒙古族、土族等部分少数民族的一种重要的习惯法。所谓“赔命价”,又被称作“偿付杀人命价”,即在发生杀人案件后,由部落头人等出面调解,由被告人向被害人家属赔偿相当数额的金钱和财物,从而达到平息诉讼和免除刑罚处罚的方法。[5]作为国家制定法层面的刑法,在对故意杀人者作出应有的惩罚时,往往不能使事件得到完满的解决。在刑法对犯罪人予以刑事处罚后,仍需辅以赔偿被害人家属赔命价的方式了结案件。显然,案件的结果由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互动而促成。

以上事例表明,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习惯法的影响已经是根深蒂固,人们对民俗习惯的信奉,甚至超过了对法律的遵守。如果在司法裁判时适用习惯,这既便于当事人理解和接受,又为法院裁判案件提供了可行的原则。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果机械运用法律,不注重民俗习惯,就会使判决说理无法服人,判决内容无法执行,最终损害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可见,少数民族民事习惯法对案件的处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乡村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完全脱离国家权力宏观干预的“自生自发”的“自创生”发展。[6]从社会控制的意义上来说,民族习惯法在本质上与国家制定法具有统一性,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秩序。而从规范的价值上看,国家制定法侧重于维护社会的形式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如此;民族习惯法则侧重于解决实质平等的问题,对案件性质进行实质判断。基于此,在当代法治国家建设中,要实现实质平等,民族习惯法便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怎样构建合理的习惯法运用机制,使其与国家现有法律运行不悖,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构建合理的民族习惯法运行机制

前文叙述了民族习惯法在当下社会的重要性,“如何善待民族习惯法”则是当下法理学和民族法学领域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推进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笔者认为,采用立法和司法的手段将少数民族习惯法纳入现有的法律体系,是解决民族习惯法的最好途径。

(一)立法手段

1.将少数民族民事习惯确认为民法的法律渊源。民事习惯的特征决定了它可以弥补民事立法的某些漏洞。同时,可以设立相应的特别条款,即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将少数民族民事习惯作为民法的法律渊源,以符合特定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以少数民族习惯为基础制定符合少数民族本身的民事单行法。以民事习惯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民事法律制度,即将民事习惯吸纳为民法上的具体的民事法律制度,此时民事习惯已不再是民族习惯法,而已上升为国家制定法。这样更能保障民族习惯法的运行。

(二)司法手段

1.在审判过程中加强对民族习惯法的运用力度。少数民族习惯法是解决民间纠纷的重要手段。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习惯,以民族习惯法对案件的性质进行实质性判断,然后依据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综合作用作出判决结果。同时,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确保司法审判的有序进行。

2.建立当地人民陪审机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村落中有较高威望的人,可以让其成为人民陪审员,参与司法审判活动。这样既能征得他们有关民事习惯法的建议,也提高了司法审判的真正公正性和权威性。

五、结语

正如苏力教授所说,习惯将继续存在,将继续随着人们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不断地重新塑造和改变自身[7]。民族习惯法在解决纠纷中的优越性使其必将长期存在于民众的生活中。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运行,不仅是对“本土资源”的利用,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在理论界,关于民族习惯法的界定大致分为三种。本文所指民族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参见:(美)布雷恩·Z.塔玛纳哈著.李桂林译.《论法治:历史政治和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苏力:《关于能动司法》[J],载《法律适用》,2010年第2、3期。

[4]厉尽国:《法治视野中的习惯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第126页。

[5]参见辛国祥,毛晓杰:《赔命价习惯与刑事法律冲突及立法对策探讨》[A];张济民:《诸说求真——藏族部落习惯法专论》[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少数民族习惯法 篇4

一、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形成

习惯法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少数民族地区, 生产力相对不发达, 社会发展滞后、缓慢, 许多习惯法得以沿袭下来, 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多在偏远山区, 统治者鞭长莫及。二是法制不健全。中国古代刑法规范发达, 但民事方面关于钱债、田土、户籍、婚姻等法律规范简陋, 且传统法律文化中存在“厌讼”情形, 而民族地区头人为控制本族人民, 也严禁“私自奔告”。三是朝廷王法与民族习惯法相辅相成, 在民族地区经常有朝廷王法与民族习惯法相互援用的现象, 这也使民族习惯法的长期蕴存提供了客观条件。

一般认为,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我国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的, 依据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的社会组织的权威而俗成 (自然形成) 或约定的, 主要调整该少数民族内部社会关系, 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它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社会规范存在, 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群体性的特点。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 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 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 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 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 后来变成了法律”。

二、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冲突之分析

自近代以来, 特别是解放以后, 民族习惯法面临着重大冲击或瓦解, 随着国家大量制定法的出台和完善, 民族习惯法的地位也逐渐走向衰落。民族习惯法不是我国正式法律渊源, 随着法制化的进程, 民族习惯法的地位、效力范围、作用都在逐渐缩小, 但我们不能忽视民族习惯法在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 自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中国始和社会几次重大的变革, 都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习惯造成影响, 社会土壤的改变打断了传统法律的正常运行轨迹。自新中国建立以来, 废除了民国“六法全书”、封建社会残留的各种习惯法, 并开始建立现代意义的法律体系, 大量的民族习惯法被不加分析地抛弃了。

其次, 随着国家法制的统一和日渐完备, 少数民族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 都在不断地弱化民族习惯法。法文化现象在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变化总是随着经济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少数民族进入现代社会, 生产关系、社会文化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长期形成的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这也造成了传统民族习惯法与法制现代化的矛盾。

第三, 国家在法治建设过程中, 更为重视制定法的功能, 而轻视民族习惯法的作用。虽然我国正对少数民族地区使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 对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相应变通, 但不得违背宪法、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 人们相信法律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基础, 只要构造出健全的法律体系, 是法律“万能论”抬头的一种表现把一切社会关系都置于法律的调整之下, 就能规范社会秩序。事实上, 完全寄托于国家制定法来解决问题并非好事, 也并非彻底和有效。

三、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关系的调适

中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各地形成的民族习惯、民族传统各有不同, 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 少数民族地区新情况、新问题用民族习惯法更易解决。因此, 保留民族习惯法合理的部分, 成为二者关系调适的关键。

首先, 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民族习惯法之后, 筛选, 保留一些好的、行之有效的习惯法, 在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时, 有意识、有针对地吸收、认可这部分习惯法。而对一些落后的甚至与国家制定法相冲突的习惯法, 须通过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 使少数民族从内心接受、认同国家制定法, 逐步放弃不合时宜的习惯法。

其次, 根据不同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和民族文化素质程度, 依客观实际条件应当容许民族习惯法的过渡适用, 很多民族地区的社会传统秩序都依托着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不可一刀切的斩除民族习惯法而强调法律“万能论”。协勒内·达维德曾说过“为了使法律家喻户晓, 常常需要习惯作为补充, 因为立法者所用的概念要求借助习惯予以阐明。”

参考文献

[1]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和国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法]亨利·莱维·布律尔:《法律社会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篇5

蒙古族: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献哈达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

回族:回族男子服饰“回回帽”,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是很有特点的。一般头戴盖头(也叫搭盖头)。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

藏族: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

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维吾尔族:维族男子喜穿长袍──“袷袢”,右衽斜领,不用纽扣,用腰带扎腰;妇女多在宽袖的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男女都喜欢戴称为“多帕”的小花帽,穿皮靴。妇女的饰物有耳环、手镯、项链。最爱吃羊肉。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

少数民族习惯法 篇6

关键词:彝族婚姻;婚姻法;冲突

一、彝族传统婚姻习惯法的概述

(一)在通婚范围上,实行严格的通婚制度

(1)“民族内婚 ”。传统彝族社会在婚姻关系上非常注重“彝根”與“非彝根”的差别,不同等级的彝族都限制其子女与其他民族进行通婚。彝族谚语:“黄牛自是黄牛,水牛自是水牛,黄牛布入水牛圈,水牛不同黄牛牧,”这句谚语正是对民族内婚最好的反映。

(2)等级内婚。传统彝族社会的婚姻习惯法中规定严格实行等级内婚,在奴隶社会彝族分为五个等级,即兹莫、黑彝、白彝、阿加和呷西,不同等级间禁止缔结婚姻关系。

(3)姑舅表优先婚。姑母家的女儿等到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时,在择偶上会优先考虑舅家的儿子,只有等舅父家不要才会考虑其他人,在嫁给其他人时还会把所得的聘礼拿一部分给舅父。这种婚姻制度既是母权制的社会遗俗,又成了巩固和扩大血缘家族支势力的一种方式。

(二)在婚姻形态上,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

在凉山彝族地区主要的婚姻形式是一夫一妻制,但也有一夫多妻的形式,一夫多妻主要是对一夫一妻制的补充形式。形成一夫多妻婚姻的原因是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炫耀自己的富裕,显示自己的特权。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一夫多妻的现象主要出现在黑彝头人及少数富裕的白彝头人中,他们为了炫耀自己富裕的经济情况及显示自己至高的特权,往往会相继娶多个妻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在当今彝族社会中已经不复存在。

(2)转房。传统彝族习惯法规定,在彝族婚姻家庭中,如果丈夫死亡,妇女不得外嫁,而必须转房给亡夫家中的平辈、晚辈或者长辈男性亲属,即使转房的对象已经有妻子也可以。这种妇女必须转房不得外嫁是因为在结婚是男方支付了女方一定的“身价钱”,使男方家支认为女方是自己家中的财产,即使丈夫去世也不得让财产外流。

二、彝族婚姻习惯法与《婚姻法》的冲突

(一)与《婚姻法》基本原则的冲突

(1)婚姻自由原则上的冲突。《婚姻法》第3条:禁止他人干涉婚姻自由。但在凉山彝族地区干涉婚姻自由的现象仍然普遍,在凉山地区的包办婚是通过定娃娃亲、转房及索要身价钱的方式实现的。最典型的就是在联姻时女方向男方索要身价钱,在彝区不管男方家庭经济如何,娶媳妇都会给予女方一定的身价钱,身价钱的给付才算正式缔结婚姻关系。然而身价钱的给付与“拿钱就能买老婆”的买卖婚是有所区别的,它是通过对女子“身价钱”的议定和收付,抹杀婚姻当事人的意愿,实现对婚姻的包办。

(2)一夫一妻原则上的冲突。《婚姻法》第2条规定,我国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然而在旧凉山的彝族地区还存在一夫多妻的现象,尤其是凉山彝族腹心地区,它是通过转房的形式实现的。转房是在丈夫死亡后其2妻子转房给丈夫的兄弟,转房时转房的对象可能已经有妻子,这样就构成事实上的一夫多妻,这与《婚姻法》规定冲突。

(二)与结婚实质要件上的冲突

(1)结婚年龄上的冲突。《婚姻法》明确规定了男女各自的结婚年龄,然而凉山彝族自治州规定的婚龄与国家法有所不同。这个是规定虽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变通规定,但在凉山彝族地区青年男女结婚的年龄普遍都比这个规定还早,尤其是凉山彝族腹心地区最为普遍。

(2)禁止近亲结婚上的冲突。《婚姻法》第7条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彝族传统婚姻习俗中盛行姑舅表优先婚,这种姑舅表婚就是近亲婚的表现,这种婚姻习俗在现代彝族地区仍然存在着。

(三)与结婚形式要件上的冲突

《婚姻法》第8条规定,结婚则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然而在旧凉山彝族地区普遍存在事实婚姻的现象,人们缔结婚姻不会根据国家法的规定去登记结婚,彝族同胞大多数都会根据自己民族习惯举办婚礼。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事实婚姻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普遍减少,但还是仍存在个别现象。这种事实婚姻与《婚姻法》的规定构成了冲突。

三、彝族婚姻习惯法与《婚姻法》的调适

彝族传统的婚姻习惯法与国家制定的《婚姻法》之间存在一些冲突,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些冲突,从而更好的解决冲突,使民族习惯与国家法更好的接轨。因此,本人提出协调彝族习惯法与《婚姻法》的建议:

(1)去粗取精,吸收彝族婚姻习惯法中合理的部分,废除不合理的部分。彝族婚姻习惯法经过那么多年,还被彝族人民严格的遵守着,说明它有部分是由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当我们在解决民族中存在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在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将其合理的民族习惯在不与国家法冲突的前提下创设成民族法规。

(2)加强对彝族地区进行普法宣传。

(3)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要协调国家婚姻法与彝族习惯法之间的冲突,则应在尊重民族习惯法,遵守国家法的前提下发挥乡规民约。在彝区,人们可能不懂法律,但基本上都懂乡规民约,所以我们可以指定合理的乡规民约来调解婚姻法与习惯法之间的冲突。

四、结语

彝族传统习惯法一直被彝族人民严格遵守着,深刻影响着彝族人民的思想,但随着社会发展,彝族习惯法中有些传统习惯不仅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还桎梏着彝族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理性认识彝族传统习惯法,肯定彝族旧婚姻习俗中的优点,去粗取精,使彝族婚姻的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共同翻起彝族婚姻史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张晓辉,方慧.彝族法律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484.

[3]杨怀英.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207- 209.

[4]蔡富莲.凉山彝族习惯法的特点[J].凉山民族研究(2000年刊):59- 65.

作者简介:

瓦布莫,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2014级民商法学,学号:130301052187。

少数民族习惯法 篇7

关键词:民族区域,国家法,习惯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 法治文化的进步, 国家法在我国居于主导的地位,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民族区域还依然存在习惯法的, 习惯法在这些地方被适用, 并且有的习惯法被国家法所吸收, 在民族区域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国家法和习惯法也是有冲突的, 尤其在民族区域比较明显, 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因此, 新时期如何处理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关系成为当前法学家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一、国家法与习惯法的概述

(一) 国家法与习惯法的概念

国家法和习惯法并非是一组对应的概念, 其实在学理界中, 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对应关系是比较多的。因而习惯法的定义并不是非常明确, 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习惯法是国家法的重要部分, 是获得国家许可的, 这就是习惯法,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其实法律的产生也是由习惯所演化而来, 目前高其才和梁治平教授对于习惯法的认识, 是独立与国家法的理解的, 比如, 高教授的观点认为, 一些社会的权威和一些特定的社会组织的意愿, 并且具有特地社会强制力的社会规范的综合。而梁教授则认为, 习惯法实质是一种地方话社会性规范,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化劳动与生活中逐渐产生的;是用于合理调配人们之间权利义务的, 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冲突, 并且只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被运用。比如藏族地区的偿命的习惯。在此, 笔者认为曹可艳学者的观点是比较明确且准确的, 即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之外的, 由一定民间社会组织或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或者明文规定的, 体现民间社会组织或者群体成员意志和利益的, 由获得明见的组织或群体认可的谁物质力量保障其实施的普遍性行为规范的总和。[1]

根据法社会学学派尤金·埃利希的两种法律观理论, 即一种是由国家制定的法为“国家法”, 另一种则是“社会秩序”自己本身, 亦或者称为“活法”、“人类联合的内在秩序”。[2]国家法的解释就是按照当前法学教材的观点, 即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它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是实现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工具。

(二) 国家法与习惯法的特点

国家法和习惯法的特点是不一样, 习惯法适用在一定的范围内, 只针对一定的组织、群体, 显现的是特定的群体的心理意识。国家法的适用范围是全国性的, 具有普遍性, 所产生的效力是高于习惯法, 因此各自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主要表现为:

1. 国家法的特点, 本质上是一种规范, 具有规范性, 可以调整社会关系或者人们的行为。国家法最为显著的特点应该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区别于其的社会规范, 比如道德、宗教规范等;国家法就是由国家制定的或者是许可的, 其在制定主体上就高于习惯法的主体;国家法的效力是在国家权力行使的范围内具有极强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2. 习惯法正如其概念所知, 其首要具有地域性, 因每个地域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的水、自然环境都是有着极大的差别, 在此基础上的人群特征就呈现出差异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因而各个地域的习惯法呈现出其地域性的色彩;其次,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民族之间的行为习惯、语言等都是不同的, 习惯法所形成过程都是具有差异性, 但是却有着浓厚民族的特点, 比如瑶族石记录规则, 要求维护族内秩序, 其他民族则不是, 有的可能就是通过歌谣、口口相传的方式;习惯法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国家法依赖国家, 一旦国家消亡, 那么该法有可能不能实施。但是习惯法是人们长期生活中认可的, 其具有着稳定的基础, 获得了普遍的心理认可和认同性。另外, 习惯法也可以被国家法吸收进而成为国家规范。习惯法还有传承性, 主要在民族地区和一些地域是比较落后的, 很多地方是比较闭塞的, 对于很多习惯都是由一代一代相传的方式, 多属于传承性比较强, 比如傣族的习惯法就有规定很多男孩子字幼年时期就要去寺庙当弟子, 直到20岁的时候才可以还俗, 这个就是传承, 因为很多民族是全民信教, 很多都是具有宗教性的。

二、民族区域的特点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民族关系复杂, 且属于矛盾较多, 很多民族更是全民信教, 宗教问题极易和民族问题混合起来。很多民族地域都是属于比较落后的地方, 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物质资源缺乏, 与外界的交流就比较少。我国当前对于民族地域实行的是区域自治, 就是要尊重区域的特点, 尊重民族习惯, 达到多民族共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挥在那, 国家对于民族区域的重视, 民族地域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物质资源得到一定的改善, 居民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 呈现出三结合的特点, 民族区域的特点为, 民族的自治与区域的自治结合、国家的统一集中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结合以及民族区域的发展是政治经济因素的结合。因此, 在当前社会中, 民族区域具有着复杂性、多元性和时代性。

三、国家法与习惯法之间的关系

当前社会的发展程度比较高, 法律更为先进, 但是结合我国的国情, 我们会发现国家法和习惯法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冲突又有统一, 主要表现为:

(一) 冲突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国家法和习惯法一样也存在冲突。国家法具有普遍性, 而习惯法是不具有平普遍性, 其只是一种地方的法律知识, 国家法为了维护社会秩序, 国家的统一, 不可避免的要侵犯习惯法, 要求习惯法去适应国家法。比如, 在回族地区伊斯兰教法规定, 只有双方都信仰一致, 才可以结婚, 即族内婚姻, 这与我国婚姻自由是不一致的;比如, 在传统回族乡村社会, 很多穆斯林结婚都是通过举行宗教仪式, 并不领结婚证, 这与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是冲突的, 比如离婚方面, 国家法是登记离婚和诉讼离婚, 而一些传统回族地区, 由于结婚时宗教仪式, 结婚更不会找国家机关办理, 甚至有些地方女性离婚必须取得男性同意才算是离婚。

(二) 统一

作为法, 国家法和习惯法对于社会成员都是具有规范作用, 习惯法长期在民族群众产生重要的作用, 它的权威的产生也是在不断社会生活中产生的, 对于习惯法某些内容, 国家法也是予以尊重, 比如一些民族早婚, 国家法就在地区使用很尊重, 允许其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结婚。比如在回族地区国家法同时也会吸收习惯法的合理部分, 考虑到我国回族普遍早婚的习惯, 我国国家法作出了变通规定, 如《宁夏回族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第2条规定:“回族男女的结婚年龄, 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化隆回族自治县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第2条规定:“结婚年龄, 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 鼓励、保护晚婚和计划生育。”《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结婚年龄的变通规定》第2条同样规定:“结婚年龄, 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 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实行计划生育。”比如有些地方有着抢婚的习俗, 目前已经逐渐没有了。比如有些傣族要求男孩去寺庙当俗家弟子也已经逐渐消灭。

四、国家法与习惯法在民族区域适用的现状

(一) 立法现状

我国当前的法律都是比较系统, 也是比较规范, 但是在很多民族区域的现状则不同, 甚至是存在于国家法冲突的习惯法, 并且不被包容, 不适用国家法。比如, 我国在民事方面, 财产的范围是很广, 包括了房屋、果园、林木、牧场、家畜等, 但是少数民族却有着自己的规范, 比如瑶族、土家族依旧延续的就是草标文化, 将自己发现的物打上草标, 别人就知道, 就不会去拿走。这个就是与法律不一致, 比如在继承方面, 我国法律规定是男女都是可以继承遗产的, 但是独龙族则是都是男子继承, 女子是不可以继承。婚姻方面, 我国已经实行自由婚姻, 限定年龄, 但是很多民族的早婚比较多, 且年龄都较小, 都是与我国法律相违背的。

因此我国当前的立法现状是, 国家法和习惯法的适用是并存, 当然国家法是作为主导的存在。

(二) 司法实践

民族区域的司法部门在面对很多需要国家法和习惯法之间协调的时候比较为难, 根据国家法的规定, 是可以明晰的, 但是在民族地域有着自己的习惯法, 出现问题民族群众更愿意运用习惯法, 导致司法判决的结果无法有效适用。比如藏族的赔命问题;比如有些藏族群众依然相信活佛处理问题公正, 及时履行活佛的决定, 对于司法机关的判决则不认可。由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当前社会的和谐, 在民族区域的司法部门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及时对国家法进行宣传, 并请一些具有权威性的民间人物, 推动国家法的效力波及范围。同时, 尊重习惯法, 及时告知当事人习惯法所产生的弊端。一些民族区域的司法部门已经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这就告诉我们, 面临国家法和习惯的适用, 一定要在原则基础上增强灵活性。但是当前的纠纷越发复杂, 习惯法和国家法的冲突给予司法实践部门的考验越大。

五、如何处理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关系

(一) 尊重民族区域的实际情况

大量举例例证我国国家法和习惯法的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国家法与习惯法之间必须协调发展, 尊重民族区域的实际情况。因为“在一定条件下, 国家制定法可以通过各种法律规避来影响社会, 改变民间法律和大众的法律顾念;只有普遍肆无忌惮的对国家制定法和社会的其他规范或类法律的破坏, 国家制定法的影响和渗透也会落空, 社会中的规范性窒息就不可能蜕变和转化;最终必然会使建立大致统一的现代法制的理想落空,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也就不可能顺利建立。”因此, 在国家制定法与习惯法关系中, 我们要正确看待各自的缺陷, “尊重习惯法的前提是要认真掌握和研究习惯法共同体的心理、文化、经济条件, 甚至是自然环境、地理状况。尤其是在民族地区, 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破除那些历时久远、根深蒂固的民族组织的权威, 例如寨老、族老、祭司等等, 只能假以时日慢慢地将之国家化和现代化。如果马上撇开这些组织力量对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的调控, 整个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就可能失控, 国家在那里建立的法制秩序就有可能崩溃。”因此坚持国家制定法的主导地位, 同时, 充分吸收习惯法的中的合理成分和优势, 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出发, 推动二者的发展。在国家制定法效力触及不到的地方, 比如西部地区中的偏远山区, 可以利用习惯法的理论去解决纠纷和推动当地秩序的建立。宁夏地区有许多变通规定就是国家制定法和回族习惯法的产物, 且在回族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 国家法和习惯法的良性互动

在国家法和习惯法必须协调发展, 才能够推动整个法制的进程, 这就要求在民族地区的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 不能唯国家制定法独大, 不能全面否认回族习惯法, 也不能夸大其的作用, 应该在分析基础上, 国家法吸收其合理的地方, 摒弃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部分, 保持二者的良性互动, 这就是“所谓国家制定法与民间法的理性互动模式, 即在一定价值取向的前提下, 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制定法与民间法的和谐共存, 共同发展的局面与态度。”我国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都会形成习惯, 进而演化为指导其行为规范的习惯法, 只有处理好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关系, 才能够推动我国民族地区法制的发展, 进而实现大致统一的法制理想。

(三) 保持国家法的权威性

国家法的国家的最主要的法律, 也是强大的法律, 也是普遍性的法律, 一个国家不可能出现两部法, 只能强制力保障一个。但是我们必须承认, 在当前社会中, 确实存在着国家法和习惯法并存并且适用现状, 且国家法也在吸收习惯法的内容。但是我们在司法实践中, 必须明确国家法权威的维护, 才是国家尊严的体现, 只有国家法权威的强大, 才能推动的社会的发展, 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习惯法对于国家法权威的消减作用, 这是不可避免, 必须不断强大国家法的宣传力度, 积极国家的作用, 将国家法的权威辐射到罪偏远地区, 同时尊重习惯法, 并将习惯法的精华吸收。只有国家强大, 民族才会强大, 只有社会的发展, 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习惯法 篇8

一、语言学习习惯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少数民族学生母语学习习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不同, 英语往往作为第三语言进行学习, 在把握母语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汉语。而不同的民族母语结构与语言表达习惯存在显著差异, 这种语言习惯上的差异成为当地学生英语学习的制约。少数民族母语无论是词汇发音还是词义表达, 或者是语法结构还是句型转化等都表现出与英语不同的习惯差异。例如新疆维吾尔族母语为维语, 其语言习惯中有32个字母, 8个原音与24个辅音字母, 语言划分习惯上以元音为分割线。这点与英语存在相似处。随着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深入, 维语中的字母与音素之间存在一致关联性, 对于当地学生来说, 习惯借助于对字母与读音的把握, 进行母语的拼写练习, 只要掌握了字母与读音的语言表达习惯就可以开展有效的阅读。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在语言表达习惯上则并不意味着字母与读音是英语拼写阅读的基础。英语没有具体的语言表达规律可言, 即使是相同的字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 甚至是不同的单词中都可能存在N多个发音, 少数民族学生如果以字母与读音作为英语学习的入门引导, 则很容易混淆英语的单词音标, 更难谈具体的拼写。此时少数民族学生母语语言表达的既定习惯对英语语言学习产生负迁移影响, 也就是起到相应的制约阻碍作用。如果少数民族学生依然停留在母语字母与读音的语言习惯中很难把握到英语学习的规律, 也很难充分领会英语学习的要旨, 此外语言表达思维习惯也截然不同。英语与汉语可以进行直译, 例如It is beautiful。可以直接翻译为它是美丽的。而少数民族地区在表达时则更习惯Let us...这样的句式, 带有一定的祈使色彩。在母语习惯的负影响下, 少数民族学生逐渐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

2.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习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除了要学习英语, 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为汉语。要求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普通话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振兴与经济振兴的教育策略。汉语在本质上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母语语言表达习惯也存在显著不同。从语言系统方面看, 英语属于语调语音的范畴, 而汉语则为声调语音, 两者所属语音范畴的明显差异决定了其语言表达习惯上的迥然不同。两者在音位系统方面也存在一定分歧。按照少数民族学生母语学习习惯的影响, 其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以汉语词汇为踏板, 一些简单的英语词汇可以借助汉语的词义掌握, 比如:bananana, study等, 随着英语学习深入, 少数民族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新词汇, 随着词汇量的加大, 如果借助汉语进行英语词汇记忆这种语言学习习惯, 则很多词汇难以进行清晰记忆。例如:potential。语序结构的不同造成的既定语言学习习惯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原有的汉语语言习惯不能适应当前的英语学习与把握。

二、文化表达习惯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除了语言本身所带有的习惯性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造成干扰, 文化层面的差异也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因素之一。少数民族学生受当地特色文化的影响, 在语言及文化表达上带有当地文化的色彩及思维表达定势。表现最为直接与明显的是社交方面。汉语问候方式与少数民族问候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以维语为例, 维语使用的少数民族见面习惯问候你好, 饮食等, 而西方谈论最多的则是天气。两者对于一些颜色问题、语言表达禁忌也呈现出明显差异性。西方很忌讳被问及年龄及工资收入等问题, 而维语地区则没有这层禁忌。这种既定的文化语言习惯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困难重重。

三、结束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少数民族做好英语学习至关重要。但受母语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及文化表达习惯方面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问题层出不穷, 如何做好这些问题的归纳总结, 在明确习惯差异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才能真正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与指导。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发展程度的加深,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频繁, 外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 在全球多数国家进行了普及教育,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外语学习作为第三语言, 受原有母语汉语语言学习习惯及文化表达习惯的双重影响, 无论是词汇的记忆还是语法的表达等方面加大了英语学习的难度。本文主要探讨既定语言学习习惯及文化表达习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以期为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少数民族,英语学习,语言习惯,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黎青.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4:100-102.

[2]张向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0, 04:82-84.

[3]蒋燕.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 2013, 03:203-206.

少数民族习惯法 篇9

国家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系统, 具有规范性、强制性、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1]然而国家法并不是万能的,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国家法显得相对萎缩。相反, 国家法之外的所谓习惯、伦理、道德等习惯法却倍受民众青睐。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习惯法的一种, 是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在千百年来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 世代相袭, 不断发展并为本民族成员所信守的一种行为规范, 它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背景、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关系, 是“活的法律”。在外界眼中, 中国传统的少数民族社会宛如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 真正维系民族发展的是一种内在的社会秩序, 而这种社会秩序的生成主要依赖对“宗教”和“习惯”的信仰。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动力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它的产生并不仅依赖于宗教, 同样可以作用于法律。法律信仰的培养不仅是现代法治的应有之义, 也有助于国家法和民族习惯法的契合。

二、法律信仰定义之解读

伯尔曼曾说 过: “法律必须 被信仰, 否则将形 同虚设”, [2]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也进行了一些定义: 法律信仰是对法的“神圣崇尚”; 法律信仰是对法的“神圣体验”;[3]“法律信仰从主体之心理因素观察, 应当和宗教信仰的心理状态相同”, “是主体对法律的行为拜从; ”[4]法律信仰“是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般的情怀。”以上观点都具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将法律信仰主体的信仰程度扩大化, 类似于宗教信仰的热衷。二是把“法律信仰”等同于“信仰法律”, 即信仰的对象为“法律”或“法”。卢梭曾说过: “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可见, “法律信仰是关于人类世俗社会生活秩序与规则的信仰”, 实质在于对法所具有的普遍性与最高价值的认同与期待。因此, 法律信仰应当同时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主体对法律的认同, 二是法律本身应当呈现的内在价值。这就要求法律必须顺应民族的文化、贴合民众的生活, 不能与民众一贯导行的价值相悖。同时, 法律应当具备公平正义的内涵, 值得公众追求。

三、法律信仰对契合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作用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形成具有“封闭性”和“人性”, 这与国家法秉承的“开放性”和“理性”势必产生摩擦, 此外, 少数民族习惯法“自下而上”的产生与国家法“自上而下”的实行更是加剧了二者间的冲突。如何使二者有效契合, 法律信仰的树立为我们提供了方法。

( 一) 法律信仰的树立有助于国家法对民族习惯法的吸收

首先, 民族习惯法生存的客观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 生态与少数民族的生活是共存共荣。因此, 土地、草场、水域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在民族习惯法中早有体现, 如:藏族的“放生”习惯、蒙古族的“轮牧”制度以及宗教对“神山”、“神水”、“神兽”等自然物神性的赋予都为地区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其次, 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处理纠纷时注重调解, 调解是以群众之间的亲善和睦、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出发点, 以礼俗和习惯法规则来处理问题。这使得习惯法这种自生秩序方式不仅效率较高而且成本较低, 同时在方式上有其更符合民族心理。再次,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艰苦, 部落与族群的发展离不开彼此的互助, 故而, 民族习惯法中多有关于“尊老爱幼、救助孤寡、生产生活互助”的规定。这些都是民族习惯法精华所在, 国家法对其应当承认并尊重。对民族习惯法良性因素的吸收不仅使国家法更容易被本民族成员接受, 也是国家法增强内在动力的最佳途径。

( 二) 法律信仰的培养有助于国家法对民族习惯法的修正

民族习惯法必然有它的“有限性”与“落后性”。习惯法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 有些纠纷甚至依靠“神判”来解决, 惩罚手段野蛮落后, 判决不公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 苗族的“包办婚”等规定都表现出父母包办、男尊女卑的封建等级观念, 与我国的民主法制格格不入; 此外, 因为草原、水利、林木等纠纷引起的群众械斗、报复性偷盗、抢劫案件都严重危害了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对于这些问题, 国家法应立足于地区现状对习惯法予以修正, 运用法治理念及时消除习惯法中野蛮、封建因子, 将公平正义的宏观精神渗透到民众日常的微观生活之中, 使之成为维护民众权益的有效武器, 从而树立国家法在民众心底的威信。

四、结语

民族习惯法从产生、发展到与国家法契合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张力, 这使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 法不是存在就能树立其权威, 法应当紧密贴合民族生活、顺应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精神。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沟通、妥协需经历一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 但二者最终会趋于一致。法律信仰的培养不仅为契合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提供了途径, 它更大的价值在于推动国家法向主体的意识形态靠拢, 使法具备更为实在的精神。

摘要:法律信仰既包括主体对法的认同, 又包涵法自身的价值, 法律信仰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国家法对民族习惯法的吸收, 还有助于国家法民族习惯法的修正。

关键词:法律信仰,习惯法,国家法,契合

参考文献

[1]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3]刘旺红.法律信仰与法制现代化[A].法制现代化研究[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少数民族习惯法 篇10

在我国, 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系列民族习惯法, 这些习惯源于禁忌和习惯, 它代表和满足了一定地域、族群内人们的需要。作为历史文化遗留, 习惯法有巨大的惯性力量, 是实际存在于中国现代社会的有效秩序和规范之一, 因此, 应充分发掘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源泉、认同、规范功能, 弥补国家法的疏漏与不足, 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法治建设。

一、彝族传统禁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彝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 其中的一些传统禁忌习俗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彝族的图腾禁忌, 它不仅是一种民族风俗习惯, 而且还是一种民族习惯法。图腾禁忌主要分为行为禁忌、食物禁忌和言语禁忌三大类。主要表现在禁杀、禁捕、禁触、禁视、禁食和禁呼图腾物等方面。彝族人民把禁忌当作一项人人必须遵循的神圣规则, 如果某个成员违反了禁忌, 伤害或杀食了图腾, 他们觉得不仅不会个人带来祸害, 而且还会给整个群体带来灾难。贵州省毕世三官寨的彝族禁忌中, 小辈不能直接叫唤长辈的名字, 并以“窝哦” (我家) 作为全体成员相互间的共同称谓。这里的彝族妇女在没小孩或小孩未长到六岁之前, 不能跟其他人发生争吵或诅咒, 否则会给自己的小孩带来祸害。贵州省大方县百纳乡的彝族禁止砍伐祖辈坟前树木, 否则是对祖辈的不敬。这里的彝族还禁吃狗肉、媳妇禁在老人上方扫地。

可见, 彝族的这些禁忌习俗, 调整的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且还调整着同一社会群体内部之间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这些禁忌都带强制性和规范性, 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协调、整合着同一图腾群体的人际关系, 有助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和延续, 因此, 彝族图腾禁忌实际上发挥着法的功能和效用。在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彝族家族、家支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彝族习惯法是一种以和为贵的社会秩序机制, 实现社会安定有序。过去彝族地区虽远离政府, 但其社会秩序井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即便今天彝族习惯法文化仍然存在, 彝族习惯法仍然还在起着社会规范的作用, 其民风纯朴、热情好客、心地善良、秩序井然仍然是现代都市所无法企及的。

彝族有句谚语说“人类生存靠亲友, 彝族生存靠家支”, 家支是彝族生存的根据, 每一家支成员与家支同命运、共荣辱。四川凉山的彝族在家支制的影响下有一套传统的道德规范, 自发的调节着人与人之间, 家族与家族之间的关系。凉山彝族社会的习惯法规定, 青年骑马在路上遇到老人, 必须下马让道。老人到家, 晚辈必须起立让座, 奉烟奉茶。子女与父母分居后, 逢年过节, 必须送鸡蛋、肉、荞粑粑等孝敬老人。客人入室, 主人应起立让上座, 主人坐在客人左边等等。

彝族家支观念在价值观上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意识, 彝族家支制由众多的个体家庭所构成, 但作为一个以父系血缘为纽带, 并以一定的地缘关系为联结的共同体, 彼此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和血浓于水的亲情。无论在生产和生活方面, 家支内部都自发地共同协作、团结互助。保证了本家支的延续的发展, 体现了家支内部的协作精神和互助原则。

一个家支或家庭的成员一起劳动、一起生活, 世代相守, 朝夕共处, 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 为了避免矛盾激化导致内部冲突, 彝族非常注重维护家友以及家庭的团结和睦。并以家支习惯法作为防止冲突、增进和睦的机制。习惯法是家支内部成员须遵守的家支规约, 对每个家支成员都有约束作用。如彝族习惯法规定杀人抵命或赔命金, 伤人、偷窃应从重赔偿或被家支开除等等。彝族习惯法在维护家支个体家庭的私有财产、保护家支安定、建立公共道德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对家支内部团结和睦的维护及其家支成员的集体意识。

总之, 彝族习惯法调节着氏族内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维系着原始氏族社会的秩序和团结, 发挥着综合性的社会调节功能。彝族社会中, 作为维系社会功能的禁忌与传统道德、原始习惯法具有交融性和互补性, 并随着彝族社会的发展而演化和发展。原始道德体现着禁忌观念的内容和形式, 习惯法又具有道德规范的属性。因而禁忌观念和彝族的习惯法同时具有道德规范的作用, 充分体现了彝族社会内部团结和睦的维护以及其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彝族禁忌这种风俗习惯对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挖掘习惯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 多文化国家。且目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所以在制定国家法的过程中, 立法者应注意与民族文化的协调。积极吸收各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有益成分, 将本民族地区合理、有益的习惯法上升为地方立法。这种与当地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活环境特点相适应的地方法规, 可极大地减少新法可能与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 满足百姓的生活需要。

民族地区大都经济发展缓慢, 社会和文化教育相对落后, 部分人对国家法律的内容都不太了解, 所以, 既要通过普及现代法律知识, 使他们认识并懂得现代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 还要找到国家法与习惯法价值的切合点, 让人们心理认同国家法。

的确, 国家法律在现代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但它们还不是全部, 对于人们行为的规范在很多领域还存在法律空白, 需要制定法以外的其他规范。

总之, 民族地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生活秩序的习惯法, 对于其中那些国家法中缺乏的、又不与国家法基本精神、原则和制度冲突的部分, 应该充分尊重并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对当地社会和谐起到重要规范作用。甚至于某些特定场合政府无法解决的个别问题, 利用习惯法规范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摘要:我们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 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的时期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 彝族习惯法也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族习惯,彝族习惯法,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成友, 对接: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二元论[A], 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1998

[2]高其才, 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杨怀英、黄名述、程正宗著《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研究》,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少数民族习惯法 篇11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 习惯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94-02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在初、高中阶段,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处在一种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境地。如果不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让学生想写、爱写、会写作文,作文教学就不可能游刃有余,语文教学质量要想得到量和质的飞跃就只可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民族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缺少,师资力量薄弱,老师和学生视野狭窄,教育教学质量较先进发达地区本来就落后。加上在语文教学中,很大一部分语文老师由于教学视野、专业能力的限制,存在重阅读教学轻视作文教学的现象。主要表现为:(1)作文教学没有系统性。由于作文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加上考试中作文评分特殊性的限制,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并没有按照教材中写作教学的要求,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很强,不少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两周)完成一篇作文即可,既没有内容的规定,更没有文体的限制。(2)作文教学形式僵化。作文教学的形式一般表现为,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然后空泛的讲一下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选材,然后让学生自由写作。

其实,以上表现不只是民族地区特有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不注重系统、教学形式僵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学生有了“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无奈和伤感。

要扭转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好习惯的影响下,自然会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达到提高语文教学的目的。

我在对中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第一,让学生明确写作对于语文,尤其是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欲爱之,先识之。认识和了解作文的价值、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是让学生形成写作习惯的前提条件。

1.在写作教学之初,让学生调查写作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学生通过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写作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到国家外交,小到个人总结。婚丧嫁娶、商店开业庆典、广告标语、温馨提示、短信微博、电视主持等等。

2.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与学生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考试。在语文这门学科中,作文就是半壁甚至是大半壁江山。在高考中优秀作文可以得到五十好几甚至六十分,一般作文只能得到四十分左右,而不合格作文可能就只有三十来分甚至更低。在语文总分差距本来就不大的情况下,作文如果拉下三十来分的差距,那对于人生可能就损失惨重了。我虽然反对一味地功利化,但是没有功利,能达到道德境界甚至是天地境界的学生,只能是凤毛麟角。

3.对于一些有写作兴趣、甚至有发展潜质的学生,就要讓他们认识到写作对于成就人生的重大作用了。许多文化名人,就是靠着写作成就了自己。不要说古今中外的那些著名的文学家,就是当代社会中各行各业有影响的社会名人,哪一个与写作扯不上关系呢。

第二,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心动不如行动,写作习惯的培养,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强化,反复训练,然后内化为写作的力量。

1.写随笔。随笔是散文的分支,是议论文的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的特色。但是,我让学生写随笔,还强调一点“随便”。“随便”是指内容不限,表达方式不限,字数不限,体裁题材不限。但是有一点要限制,那就是必须独抒性灵,具有真情实感。一般情况下,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点,哪怕一分钟,几个字。不是要让学生发展成为作家,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一种意识,一种习惯。即每天不写几个字就觉得心里不舒服的感觉。有了这一点潜藏的动力,那就可能有发展壮大的机会了。

2.写周记。周记是让学生对自己一周的生活、学习有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总结。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感悟和反思。周记比之于随笔,要求要高一些,内容、构思、思想都需上一个档次。对学生周记,我一般会进行一些检查,写几句评语,留一点鼓励,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监督。

3.写作文。对学生写作成果的检验,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的作文体现出来。学生写作文不能够任由他们天马行空,必须对作文提出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作文主题的确定,写作素材的选择,文章结构的谋划等方面要有具体指导,教师不能只说不做,否则对学生不公平。教师在作文的指导中,最好身体力行,尽量写下水作文。在写下水作文的过程中,体验写作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哪些地方需要下大力气才能处理得比较满意的,以便在指导作文时做到有的放矢。

4.自由写作。要让学生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自由的书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悟。仅仅一周写一篇日记,两个星期一篇作文显然是满足不了学生需要的。因此,让学生养成自由写作的习惯就尤其显得必要和迫切了。在自由写作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裁,用自己善于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反反复复地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活、自然的独特而有个性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就感。

成就感来源于别人的认同。写作习惯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在这个泛阅读的时代,一个人的作品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要想在写作上取得成绩,获得成功,更需要忍受失败的折磨和坚持的寂寞。

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就必须要有强烈地责任意识,为他们前行的道路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让学生的作文尽量得到展示的机会。可以这样说,许多比我们现在中学教材优秀的文章已经淹没在人类文化的沧海横流中了,而我们教材里的文章却成了名家名篇,这就是因为这些文章得到了太多的展示机会,而其他文章却机会寥寥。所以,在培养学生写作习惯的早期,要让学生的优秀作文得到较多的展示机会。比如教师评一周最受欢迎的作文,比如举办班级作文墙,比如举办学生作品朗诵会。

2.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作文活动,比如作文竞赛,各类征文活动。能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征文活动的学生都是具有浓厚写作兴趣和一定写作基础的学生,然而,通过竞赛、征文获得一定的奖项的学生又是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通过参加这类活动,获了奖的同学一定会比较有成就感,教师再顺水推船,因势利导,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进步也会越来越大。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对那些没有获奖的学生进行正确指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能让他们对写作的那一份热情受到现实冷风的吹袭而变凉了。

3.利用网络平台,创建班级作文网站,让学生的优秀作文得到较大范围的传播。要求,每个学生按时在班级作文网页上上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作文。学生与学生互相浏览,互评,教师与学生互评,甚至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想到自己的作文要在一定范围内交流,一定会下一番功夫,努力写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作文。日积月累,量的转变就可能带来质的飞跃。

當然,教无定法。以上方式只是一些思索和借鉴。我们有许多老师的做法已经比我提到的这些更有效,更实在,更先进。但是,对于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和中学生来说,只要我们不浮躁、不总是仰望星空,而是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彻彻底底地坚持做一些事,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就能缩短和其他地区的差距。

语文新课改的春风早已经吹遍大江南北,作文作为语文教育的重头戏,不能没有实际的行动。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在作文教学这块几乎荒芜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小心翼翼地播种,兢兢业业地耕种,才可能扭转局面,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郭建玲,浅谈中学作文写作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 2013.09.30

[2]韩丽晶,浅谈中学语文写作技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05

[3]刑博,抓好读写对应训练 学习作文写作技巧[J]. 吉林教育. 2004.06.01

少数民族习惯法 篇12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习惯,健康教育

1 研究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体育、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给学校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此同时, 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完整意义的健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同时, 国家倡导“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这使学校体育也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和定位[1]。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体质好、没病就是健康,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的社会属性, 如协作精神、竞争意识、集体观念、自我完善和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等也同等重要。因此, 了解现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教育状况, 分析影响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 寻求他们在学习期间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西北6所高校的十多个民族 (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东乡族等) 的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 其中西北师范大学 (民培中心) 71人, 西北民族大学226人, 青海民族大学139人, 北方民族大学147人,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149人, 宁夏大学97人, 共829人, 男生463人, 女生366人。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问卷主要就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健康的认识程度、日常生活习惯、心理障碍现象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通过各院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团总支和班主任随机发放, 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2.2.2 座谈法

邀请被调查院系的团总支书记、班主任、班干部和部分学生代表集中召开座谈会,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等情况。

2.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VEP6.0和SPSS 8.0软件包完成数据统计, 并进行比较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健康含义的认识 (见表1)

由表1看出,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健康的认识程度不同, 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但理解不够全面。在我们调查的829人中, 28.3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体质好就是健康”, 21.1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34.6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身心正常”就是健康, 只有15.9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身心与社会适应良好”才是健康。我们看到, 由于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 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把体质好、没有疾病和身心正常与健康混为一谈, 忽视了健康的社会适应性, 片面地理解健康。这种认识偏差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多年来的教育体制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所造成的。这种认识偏差致使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追求健康的目标有所偏离。在对健康认识的调查中, 男生的选择率低于女生, 这说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健康的认识落后于男生, 这主要是由于生活习惯和盲目减肥造成的。一方面, 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居住环境的影响, 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接受正确的健康教育, 致使这种生活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另一方面, 他们在大学阶段的生活习惯也受到地域和宗教的影响。

3.2 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害健康的不良行为习惯 (见表2)

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存在有害健康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在调查时发现:由于生活不规律而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 使得这些学生患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学生。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喜欢睡懒觉, 不按时吃早饭, 久而久之, 导致患有胃病 (患有胃病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占37.88%) , 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在调查的6所学校中, 学校明文规定学生不许抽烟、酗酒、赌博, 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吸烟率高达41.25%, 饮酒率为57.42%, 赌博人数占13.87%, 这些行为大部分发生在男生身上, 这主要是因为从小受家庭和居住环境影响所致。由于长期受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上进心不强, 缺乏正确的人生观, 不但影响了自己, 同时也影响了周围其他学生。学校应加强管理和进行健康教育, 使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3.3 少数民族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调查结果分析 (见表3)

由调查可知, 少数民族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主要有聊天、上网、逛街、学习、体育锻炼、玩扑克牌和谈恋爱等。男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投入相对女生要少, 而玩的时间较多;在男生中所占比例较高的活动分别是体育锻炼, 聊天、上网、谈恋爱, 在女生中所占比例较高的活动分别是谈恋爱、逛街、上网、聊天等, 这是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方式, 上网是大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 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 比例也递增;许多学生甚至因为课余生活习惯而影响正常的学习。课余时间学习投入较多的学生大部分是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从进入大学以后就准备考研的学生;还有一小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事勤工俭学活动 (主要从事家教) , 这部分学生主要来自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习惯的安排内容上与普通大学生没有大的区别, 但在安排的时间比例上有明显的区别, 这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学生长期养成的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习惯等原因所造成。

3.4 少数民族大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情况 (见表4)

从调查结果来看, 少数民族大学生平均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明显偏少, 而且女生锻炼的时间更少, 女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大都在20 min以内, 男生大部分在30 min左右;参加体育锻炼在20 min以内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三、四年级, 基本上是学校每天早操点名的时间, 显得较为被动。由于一、二年级每周有2个学时的体育课, 因此平均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长。每天参加体育锻炼在60 min以上的学生都具有共同的体育爱好, 他们三五成群进行体育锻炼, 养成了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但他们的比例非常少, 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4.48%。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另一个原因是普通高校扩招以后所带来的场地、器材严重不足。调查发现, 39.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提到他们根本没有地方去活动, 这是每个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应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 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体育活动。

3.5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障碍现象的调查分析 (见表5)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其体质健康与正常的学习活动、思想行为状况、意志品质等都有直接影响, 学习、奖学金、考研、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他们在意识、情绪、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心理障碍较为明显。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思想压抑、焦虑不安、缺乏自信、情绪失调、消极悲观、甚至神经衰弱等现象。在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 有轻微思想压抑的占39.81%, 烦躁不安的占28.11%, 有49.8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自信心, 18.4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经常出现情绪失控, 11.5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态度消极悲观, 甚至有8.9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了神经衰弱现象。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的因素。一般来讲,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与普通大学生的个性差异、语言障碍所造成的交流困难, 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挫折, 对就业竞争的考虑等是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心理障碍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 应积极引导、加强健康教育, 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

4 结论与对策

(1)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健康的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把体质好与没有疾病等误认为就是健康, 这是多年来缺乏健康教育所造成的, 因此, 加强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2)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缺乏和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使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只有从小打下健康教育的良好基础, 并不断提高, 才能终身受益, 终身健康。

(3) 体育活动是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学校应积极组织有意义的体育活动, 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每天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时间, 使他们全面发展, 健康成长。

(4) 为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健康的生活, 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就要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3方面的作用, 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使3方面的教育一体化, 使健康教育产生更为显著的效果。

注:此选项为多项选择题

注:此选项为多项选择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文化形态下一篇:未来科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