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供水工程论文(精选9篇)
乡镇供水工程论文 篇1
1 农村饮水的安全标准及其现状
1.1 饮水安全的标准
《全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十三五”规划》依据水利部、卫生部《农村饮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另外结合技术标准要求对农民的饮水安全列出了具体要求,并按照农村当地的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及当地人的生活常性展开农村饮用水的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保证率及其供水水压五项的具体用水标准提出。
水源的选择和供水范围不应受村、镇(乡),甚至县(市、区)的行政区划限制,应从区域的角度合理配置水资源、选择优质可靠水源并加强水源保护,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地形条件和居民点分布等合理确定供水范围并尽可能规模化联片供水[1]。工程布置和技术方案应因地制宜、安全可靠、便于建设与管理,有利于节水、节能和环境保护,避免干旱、洪涝、冰冻、地震、抵制等灾害以及污染的危害或有抵御措施。
1.2 农村饮水现状
本文以胶州市农村为例来说明农村的饮水现状。截至2015年底,胶州市63.95万农村人口饮水均达到安全标准,规模化供水村庄785个,单村及联村供水村庄26个。
2 供水的水源配置情况
2.1 水源配置的总体原则
为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可靠,对于一些在江水、黄水地区的居民,要积极利用江水、黄水的水资源,坚持以引用江、黄的水资源为主,居住在其他地区的居民,应将地表水和地下水充分利用,另外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质情况,并且根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城乡用水统筹安排、生活用水优先使用为中心,将城乡一体化视为最终目标,以求江、黄水资源及当地水资源的最大有效使用[2]。
2.2 农村供水水厂的规划选择
在供水系统中每个组成部分都不可忽视,水厂可谓是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正因此,水厂的位置选择便成为了供水系统的重中之重。农村供水水厂的选址问题更是关系到农村用水的方方面面。而在水厂进行具有选址时又会受到来自于社会方方面面的约束,最终导致现如今农村供水系统水厂选址出现系统性、科学性缺乏等一些问题。如果将农村供水水厂的选址问题视为带有权重色彩的Steiner点问题,供水权重的指标体系结合水厂选址原则进行编制[3]。
3 供水模式的分析
农村的饮用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质量评价也主要是根据净化处理及供水村数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判断。供水方式按照是否采用净化处理分成两类:一是指没有采用净化处理直接投入使用,另一类是指已经经过净化处理在投入使用的居民供水方式。目前共有三种水处理技术,分别是电渗析水处理技术、分子筛降氟技术以及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另外针对这三种水处理技术,配备了相应的水处理设备[4]。
本人针对胶州市的15家水厂展开具体的水质调查。通过进行对区域、人口、投资及用水量、供水费用的具体研究,发现在这15家水厂的使用范围内,以胶北街道办事处区域的市场水厂规模最为经济。其地下水水质充分满足人饮标准,在投入使用时,只要进行常规消毒便可,不需进行净化处理;而胶西镇区域内的水质表示含氟量严重超标,投入使用前必须需进行水处理设备处理,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性能较稳定,处理效果较好。
供水目标区以中、小型水库地表水水源为重点,以地下水水源为补助,坚决贯彻“科学、科技、客观、可行”原则,依靠现有的基础设施,将净水厂作为水资源处理中心,借靠供水管网辐射至范围内的用水居民,并进行二次加压配水厂,最终达到供水到户的目的,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格局。
4 结束语
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地下水水资源可谓是救命资源,而目前多处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不合理,致使部分地区地址环境造成严重损坏,水生态系统被破坏,越来越多的地方饮用水达不到居民需求。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水生态问题被破坏原因中,地下水的长期开发占很大比重,胶州市在内的多个城市都提出了限采、禁采要求。目前我国对地下水及其环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把水的循环利用放在重点位置,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并采取多种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如何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和满足居民地下水资源使用量,已吸引各级政府及科技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任金峰.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中多元化供水模式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5):16-19.
[2]张俊杰.实施南水北调改善农村不安全饮水状况[J].地下水,2010(2):83-84.
[3]侯志强,杨培岭,王成志,等.我国村镇供水工程建设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9):79-81+86.
[4]刘成祥,刘新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2(1):64-66.
乡镇供水工程论文 篇2
建省水利水电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水利水电厅乡镇供水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地(市)、县(区)水电局,省供水公司: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三定”方案,乡镇供水的行业管理归口水利部门负责,发展乡镇供水,是水利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水利基础产业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乡镇供水工作的管理,我厅制定了《福建省水利水电厅乡镇供水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试行,请认真贯彻执行。对试行中发现的问题,请直接向厅水利处反映。
福建省水利水电厅
一九九四年五月三十日
福建省水利水电厅乡镇供水管理暂行规定
乡镇供水是一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是水利部门“转轨变型 ”的重要方面和综合经营的主要内容。建设和经营乡镇供水工程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为了加强乡镇供水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效益,适应乡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福建省水法实施办法》和水利部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发展乡镇供水,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分批实施的原则和“积极引导,稳定发展,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的指导方针进行,重点放在乡镇所在地、工业开发区和严重缺水地区,逐步向周围农村辐射。
二、兴办乡镇供水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强化经营管理,实行有偿服务,建立以水养水,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不断扩大供水工程再生产能力,促良性循环。
三、乡镇供水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省水利水电厅负责管理全省的乡镇供水工作,各地(市)、县(市、区)水利水电局负责管理辖区内的乡镇供水工作,各级水利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拟定乡镇供水规划,协调水源调配,制定有关法规,管理制度,审批工程设计,组织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指导经营管理业务,组织技术培训,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水质监测等。
四、乡镇供水应实行建、修、管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制。各级水利部门应加强对乡镇供水的行业领导,设立主管机构、配备专管人员或由乡(镇)水利水电工作站,具体管理乡镇供水工作。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县可成立供水公司,负责本地区供水工种的经营管理。
五、根据“谁建、谁有、谁管、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全民、集体和个人投资兴办乡镇供水,产权归投资者所有,并以政府文件或法律公证形式予以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凡由水利部门投资的产权归水利部门所有,由水利部门负责经营管理。
六、兴建乡镇供水工种,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其他有关规定,实行项目管理,在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并依法办理取水许可审批手续。
七、工程可行性研究,应对全面调查现状;较准确预测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供水标准;并作好水源选择和水质分析;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建设标准、取水方式、结构型式和工艺流程。
八、工程设计应由具备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并按分级审批的原则报相应的水利部门审批:
1、供水规模在500吨/日以下的供水工程由县水电局审批,报地区水电局备案;
2、供水规模在500吨/日(含500吨/日)至3000吨/日以下的供水工程由地(市)水电局审批,报省水电厅备案。
3、供水规模3000吨/日及其以上的供水工程由省水电厅审批。工程设计经审批后列入建设计划,未经设计审批的供水工程不得动工兴建,水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发给取水许可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不予供水。
九、工程施工,实行招标承包责任制,应由具有施工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承担,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并接受水利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
十、乡镇供水工程竣工后,应报请相应的水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合格者,方可投入运行,并发给验收合格证书。
十一、供水工程使用农业灌溉水源,对原有灌溉用水有影响的,建设单位应采取补救措施或予以补偿。
十二、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对供水水源的保护和管理,设置卫生防护地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加强供水水质管理,坚持定期检测制度,乡镇供水工程,均应设置消毒设施。经消毒后的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三、供水工程必须确保安全运行。供水构筑物应划定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内,不得修建影响供水的其他建筑物。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拆除和侵占供水设施。
十四、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实行企业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提高供水工程效益;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自水源至水龙头的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十五、兴建供水工程所需资金,应当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形式筹措,除国家在贷款、帖贷等方面和以投资入股等方式予以扶持外,奖金来源主要靠乡镇自筹,受益单位和个人集资,并可通过收取增容费(每吨250元)、预收部分水费等形式筹措。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发动侨、港、台同胞馈赠,争取国际优惠贷款,引进外资等进行建设。
严重缺水地区,应结合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和防氟改水安排乡镇供水建设。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可以从以工代赈、扶贫费、民族费中安排。沿海地区也可以从海建经费中安排部分水源工程建设补助费。
十六、水价应按供水成本加合理利润计收。并随物价上涨而相应提高。对各类用户,水价标准可有所区别,一般可按群众生活用水--服务行业用水--生产企业用水的顺序递增。
供水成本包括年运行费(材料费、药剂费、动力费、人员工资和附加费、管理费、维修费、水资源费、水源费)、大修基金和固定资产总额的3%-4%提取。折旧费根据供水设施的使用年限提取,综合折旧率为固定资产的15%左右。折旧费应立帐存入银行,用于工程更新改造。
所有供水工程必须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缴纳水资源费;凡向水利工程取水的,必须向水利工管理单位缴纳水费。
十七、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本规定的实施细则。
十八、本规定由福建省水利水电厅负责解释。
供水管网工程建设中如何控制 篇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供水管网作为保障正常生产及生活的生命线,对自身的信息化管理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传统的人工管理、纸介质图纸模式已很难适应当今供水企业的发展和管理需求。因此,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准确、完整地进行供水管网信息管理,是传统的人工管理无法比拭的。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对城市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使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供水管网;建设;使用
前言
近年来,城市建设与变迁日新月异,大量的供水管网资料需要处理,采用人工方法,借助图纸、卡片的传统手工管理方式效率低下,己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所以实现对供水管网管理系统的需求是相当迫切的,开发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系统”)已势在必行。利用GIS系统管理供水管网具有以下意义:(1)高效地管理、保存完整地形图数据;(2)反映城币供水管网的现状;(3)有效的提高日常查询检索速度;(4)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方便快捷的日常事務处理;(5)运用计算机进行灵活的管网规划设计和诊断;(6)保证信息可靠存储、方便更新;(7)提供多样准确的输出;(8)实现数据的共享和Internet发布。
在系统的建立之前必须对管网资料进行详细了解及分析用户的需求,选择采用较成熟且较适合供水管网使用特性的GIS软件作为系统开发平台,并购置相应硬件设备,同时根据自身的管网信息化管理需求,不断补充、完善总体方案,确保系统的实用性。
一、系统建立流程
先进行小型试验,可以取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在试运行中观测其合理性、完整性。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对整个系统的流程与标准制定,全面开展系统的综合开发。其中现状供水管网数据的采集与录入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基础,而且数据精确性、完整性也是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
(一)背景图处理
以某城市1/500电子版地形图为街区背景图。需在背景图中将道路、河流、建筑及各类设施等能够单独显示、组合显示以及背景图信息全部显示等,同时要求打印出图比例不同(1/500或1/2000)时,显示的地物稠密程度不同。为了克服目前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地物取舍问题,在对电子版CAD背景图整饰后,将其转换为GIS标准数据格式,并分别提取道路、河流、建筑、地名、行政区划边界、地表高程数据等图层形成单独的文件,在地图库中以层类区分。
背景图库建成后经系统测试,启动系统时显示背景图全部图层信息所需时间较长。因此限定各图层显示比例,使各层类只在特定的比例范围内显示。这样,随着系统背景图的逐级放大,背景地物的显示逐渐详细具体,既加快了图形的显示速度,又从侧面解决了计算机关于地物取舍的问题。
(二)管网数据处理
处理管网数据的关键问题在于管网属性数据和参数数据的组织、数据库结构体系的确定。为便于管网管理,本系统采用分层的数据组织结构,并建立完善的管线拓扑关系,即不同直径的管线、阀门构成不同的数据层,并设置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这样无须管径、闸径标注,只通过颜色即对管线、阀门的布局一目了然、方便、快捷。具体管网数据录入方式如下:
1、管网普查数据
为实现对现状供水管网设施的相关资料的了解,专门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勘察单位对现状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普查,并按照GIS系统建设录入的要求和格式编制管网普查相关数据,并根据后续的管网运营维护要求对阀门、消防栓、排泥阀、水表等进行统一标号,后续通过现场管线巡检、开挖、管网调试对普查数据进行二次核实,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确保管网普查效果。
在上述管网普查数据完成的基础上,委托专业人员进行普查数据的GIS系统导入、逻辑分析及校对、现场再次核查(必要的话),再进行后续确认。
2、利用管网竣工图纸
安排GIS专职维护人员进行必要培训后,可进行管网竣工图在GIS系统中的录入,在建立管网图形数据库时,由于使用的管网竣工图精度不够,造成管线和阀门位置可能出现偏差。考虑到将来城市发展,道路、街区改造可能会发生阀门占压,而事故关阀或阀门检修若不能精确定位,必然加大事故的影响程度,并造成施工、检修不便。故将已录入的管网图全部按照阀门最新实测数据进行修正,并以此作为相关管线的定位依据,保证管线位置的精确性,从而确保建立的管网图形数据库的准确与完备。
同时,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数据录入进度。譬如在在阀门属性录入方式的选择上,反复进行分析比较。如果对照图形直接录入属性,将增大录入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因此采取先将属性数据统一录入到GIS数据库中,然后以阀门编码作为标识字段,将图形和属性数据相关联。这样既使繁琐的数据录入工作在短时间内完成,又提高了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三)系统集成与调试
综合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集成、功能调试,检查系统各部分是否完善、吻合。从软件各部分结构、功能,到街区背景图的核实,并充分利用软件自身的功能如借助关阀搜索检查管网拓扑关系。与此同时,也可通过后续的管网维护管理资料(如爆管抢修等)对比系统数据,并对现状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和完善,同时对局部无电子地形图的区域,实施街区背景的人工录入。最后,经反复调试使得系统集成后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均得到妥善解决。
二、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根据GIS软件平台提供的功能,系统可以对管线及附属设施的各类信息进行编辑、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等常规管理,并实现了事故关阀、故障影响分析、等辅助决策。也为后续系统的二次开发创造了条件,具体如下:
(一)快速定位、查询与图表输出
对于大型供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而言,实现快速、灵活的定位至关重要。本系统实现了整个管网范围内的定位线定位和地名定位,能够方便、快捷的定位到管网中特定的区域和设施,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管理效率。
考虑到到用户在日常管理中常需查询和统计上报各类报表,本系统根据用户管理要求制作了管段报表模版和阀门报表模版,可将查询结果直接打印输出。
在进行事故影响分析或确定管线、设施检修方案时,往往需要打印相关阀门位置图。对此系统专门设计了阀门信息卡,并对重点阀门进行实测距离进行阀门现场定位,连同阀门相关属性一并输出,一目了然,便于施工人员现场操作、维修
(见附图1 阀门信息卡样式)。
(见附图1 阀门信息卡样式)
(二)、相关数据的适时更新、提取、汇总
GIS系统建成后,在日常管网运营管理工作中,可实现对各类口径、管材、管网设施维护次数、水表各口径和区域汇总等数据适时更新及统计,在实现与收费系统的对接后,还可及时实现用水量数据统计、用户停水统一在线告知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汇总提取的便利性和时效性,给相关的管网管理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三)管网运营管理手段的二次技术开发
城市供水管理信息工程研究 篇4
1城市供水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以信息为标志的社会化改革正在改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城市供水管理的信息化也成为必然的趋势。在企业管理中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和应用速度令人吃惊, 项目管理也越来越依赖电脑手段, 使得现今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讲变为了企业间的信息战。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项目的管理只是通过共享、集体智慧来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也可谓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知识经济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较少, 而更多的是注重智力资源。新创意的产生、新成果的形成过程通过工业和农业简单重复的批量生产是无法完成的。
当前在西方的发达国家,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被应用于项目管理公司的供水项目管理中, 实现供水管理的虚拟化、网络化。同时, 很多和供水相关的项目管理公司也开始使用管理软件, 并从事软件开发研究工作。在我国城市供水的各方面,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研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对很多供水系统建设的管理问题, 还仅仅沿用人工管理的模式, 严重缺少通用性好、综合性较强的供水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种种迹象说明, 供水建设项目的管理将越来越多地依靠电脑与网络技术, 信息化管理将成为城市供水管理的不然趋势。
2我国城市供水信息化管理现状
我国城市供水信息化管理总的现状便是城市供水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落后。同发达国家相比较, 我国城市的供水管理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管理机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管理技术手段、基础性工作和设备条件等多个方面。因为我国城市供水建设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导致目前的供水水量、水压和水质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且安全可靠性比较差。同时因为没有对供水运行决策进行科学调度, 往往造成运行成本比较高, 使得企业负担较重。
3城市供水信息工程的设计
城市供水信息工程主要是建立数据监测、控制及采集系统 (SCADA系统) 和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城市供水信息工程的调度决策系统是将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和决策支持系统 (DSS) 有机的集成结合起来, 借助GIS对空间的储存、分析、查询、管理、模拟功能和GPS对工程人员和车辆的精确定位功能, 在DSS中添加空间分析模块, 帮助决策者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空间问题。
3.1供水调度决策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调度决策信息系统前首先应做好广泛的调研, 并对用户的要求进行认真的记录和分析, 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和开发应用信息系统;对系统的数据资料进行规范的整理和标准化分类, 从而为实际的应用奠定基础;将开放性思想融于模型库、系统基础数据库和方法库的设计中, 以便于模型的修改、调整和改善;加强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选用国际主流技术相关的软硬件, 保证用户投资的长期有效性;用户的界面尽可能的方便、灵活和友好, 使操作便捷。
3.2系统的结构设计
城市供水管理信息工程的调度决策系统主要包括模型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方法库管理系统、GPS系统、GIS软件平台和输入输出系统等部分。城市供水管理信息工程调度决策系统结构形式如图1。
3.3系统的网络模式
系统网络模式是在城市建立一级的调度中心, 在各水厂同时建立二级调度中心, 采用这种分级调度管理的模式, 公司级对城市供水系统的调度决策和生产指挥实施全面的负责, 二级则主要是监控设备, 分级调度管理模式的结构清晰、工作灵活, 比较适用于水源多、规模较大的城市供水系统。
3.4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采用的是Microsoft Windows2000 Professional;开发工具采用的是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监控系统则采用Wonder Ware Intouch 7.11版;GIS平台应用的是美国的环境系统研究所Arc/info GIS8.3;软件配置有Windows 2000 Server、Industrial SQL Server 8.0版、Windows 2000Professional、Arc/info 8.3等。
4结语
一个城市的供水管理与信息工程自动化水平, 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影响和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供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我国对现有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以及我国城市供水管理信息工程的现状, 可以发现我国城市供水在现行管理体制、基本情况和工程建设中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 我国城市供水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强.供水管网科学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和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 2006.
[2]黄良沛.城市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与智能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 2005.
工程供水科工作职责 篇5
职能职责
负责本处室供水计划的编制、水量调度、台账建立、测水量水、水量统计、水量交换工作;负责处室水费任务的分解及督察落实;负责所辖供水区水票制的执行和水费收缴工作;负责所辖供水区供水市场拓展、供水面积核查工作;配水局水政监察大队维护供水秩序;负责本处室工程供水安全运行日常检查,指导水管所做好工程日常巡护管护工作;负责编制本处室管辖工作的春、秋检维修计划及参与项目组织实施工作;负责管辖工程责任包干目标任务制定分解并督促检查考核工作;负责工程应急抢险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工程安全防汛度汛工作;负责制定完善供水管理、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办法,整理归档供水运行、工程管理有关资料工作;负责目标任务的实施及本处室交办的其它工作。
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议 篇6
1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在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扶持下, 农村饮水工程也蒸蒸日上, 建成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由于农村饮水工程属于惠民工程, 管理成本过高, 造成工程正常运转困难。主要原因:一是管线长, 损耗大, 成本高。和城镇供水很大不同的一点是, 农户居住分散, 集中供水范围大, 管线长, 相应带来了供水损耗过大, 成本增加。另外, 管线长, 维修管理人员增加, 也使供水成本居高不下。二是大修折旧费难以提取和积累。要保证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 除日常维护外, 还需积累一部分资金, 以便更换主要的机电设备和供水主管道。三是管理人员工资收入低, 队伍不稳定一般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仅能维持生计, 就目前实际运行状况来看,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没能力自供自养。
2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机制、水价政策与工程良性运行的建议
进一步开展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探讨、研究和实践, 探索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情况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机制和体制, 并加以推广, 以确保我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的良性运行。
(1)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机制与工程良性运行。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式供水水厂, 可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法。如:市场建设, 政府回收, 统一管理 (江苏常熟部分水厂做法) ;政府统一标准建设, 建后进入市场, 拍卖承包 (江苏宿迂部分水厂做法) ;股份制建设, 饮水户参与管理等对于规划区内涉及已经市场化的农村水厂改造、扩建, 可以采用股份制、或政府协商收回, 或通过市场竞争, 优胜劣汰的方法解决。对于小型水厂可采用拍卖、承包等方法;对于零星、分散、边远的住户, 一般不提倡分散式供水工程, 可通过乡镇规划中集中居住区建设加以解决。
(2) 合理制定工程水价与工程可持续发展。要减轻政府负担, 工程可持续发展, 自我维持, 水价要到位;要体现对农民弱势群体的保护, 水价要低, 这是一对矛盾。建议:安全饮水工程的水价应在政府主导下, 按全部成本加微利定价, 人饮工程中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应提取折旧, 专款储存, 以备工程老化后重新投资, 减轻政府负担;对于农村特困户、孤寡老人等, 应造册登记, 相关部门拨专款, 每月给予最基本的清洁卫生水定额补助。这样可既保证工程的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 又可体现政府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关怀和保护, 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3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征收的建议
为使农村供水工作计量、收费工作更加规范、准确、便利。一是针对用水户用水浪费严重, 并且用水单位点多、面广, 管理起来困难较大, 推行移表出户工程。具体做法是对临近4~8户用水户统一修建一座水表井, 户表统一安装在水表井内;移表出户水表井由供水单位统一预制, 统一安装。对有饮水项目改造的地区, 移表出户费用全部有用水户自筹资金解决;移表出户随着项目的实施同时完成。对不在项目区的用水户, 移表出户费用采用供水单位补助改造所需管材, 其他费用由用水户自己承担。今后, 移表出户工程随着项目的实施同时进行, 该项工程的全面推广及完工, 对推行农村供水规范管理和节约用水起到保障作用。二是为改变以往的抄一家收一家的繁琐收费方式, 借鉴别的省县经验, 对农村自来水现行的管理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开发“农村供水收费管理系统”, 该系统将该站所管辖用水户进行统一收费管理;它对每一位用户都会建立近年的详细的用户信息和缴费的明细表;该系统是通过乡、村、组、户四级, 按年、季、月的用水情况建立台帐的;该系统实现了时时查询月、季、年的户、组、村、乡的汇总收交费情况报表, 操作方便、快捷;实现统一收费而且对用户水表进行简单管理统计, 该系统为实现奇台县农村自来水供水高效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4 结语
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篇7
本系统的基本目标是基于广域计算机网络, 应用GIS、多媒体、数据库等技术, 对供水工程的基础设施、设备、供水系统的运行状况、管理单位机构设置等信息, 进行收集、处理、存储、管理。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中, 以地图为基础, 对所采集、处理、存储、管理的供水工程信息进行多媒体查询;同时进行供水工程信息的分析与统计, 生成年报、月报等各种统计报表, 以提高供水处的管理水平、办事效率与科学决策能力。
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
2 系统软件体系结构与实现模型
2.1 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2]是系统设计的抽象, 是对子系统、软件系统构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描述。其高度抽象, 超越了算法和数据结构, 为实现框架和构件的共享与复用, 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已逐渐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大型软件系统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已有多种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其中比较著名的定义有:①软件系统的结构, 包含软件元素、软件元素外部可见属性以及其软件元素之间的关系;②软件系统的基本组织, 包含构件、构件之间、构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设计与演化原则等。
几种典型的软件体系结构有:管道-过滤器、 面向对象组织、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分层系统等。
考虑到本系统需要复杂的网络环境与访问控制、较高的性能要求, 及团队分工合作开发与运行, 因此本系统采用了管道-过滤器与分层相结合的软件体系结构, 从总体上看是管道-过滤器结构, 而每个“过滤器” (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输出) 内部, 又是分层结构, 如图2所示。
图2中, “过滤器”信息采集与信息输出内部采用浏览器/服务器 (B/S) 模型, “过滤器”信息处理内部采用客户机/服务器 (C/S) 模型。
2.2 软件实现模型
2.2.1 C/S模型
C/S模型将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系统软件、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分布于网络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中, 组成分布式信息处理环境。后台服务器主要负责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文件服务及网络管理, 向客户机提供各种服务。前台客户机承担人机接口和应用逻辑处理任务, 完成客户机自己的某些任务。
本系统的信息处理、信息输出子系统基于省供水工程管理中心局域网, 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中运行, 为了提高运行效率, 这2个子系统采用C/S模型。
2.2.2 B/S模型
典型B/S模型是3层结构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第1层由Client完成用户的接口功能;第2层由各种应用服务器完成用户所需要的服务功能;第3层数据服务器完成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本系统的信息采集子系统主要在跨越全省的计算机通讯网环境下运行, 其用户包括全省各县、市供水机构以及省供水工程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为了方便使用与维护, 这个子系统采用B/S模型。
3 系统软件模块结构
根据前述软件体系结构与应用需求, 得到“县城供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总体模块顶层结构。各子系统软件模块结构如图3至图9所示。
4 数据库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 确定了本系统的实体主要有:县 (市) 代码、管网节点、县 (区) 管网构筑物、县 (区) 管线长度、县 (区) 现状水供求情况、县 (区) 2010年规划水供求情况、水厂现状可供水能力、县 (区) 水厂可供水能力、水厂受益情况、水厂基本情况、水厂构筑物、水厂阀门、水源地构筑物、管道特征、存在问题管道、区县管道、阀门、存在问题阀门、县 (区) 自来水公司供水情况。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系统的E-R图, 其片段如图 10所示。
根据县城供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 选择了性能价格比较好的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做为本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然后进行数据模型设计与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得到了供水工程数据库系统的25个数据库表结构, 这些数据库表的名称如表1。
5 系统测试
本项目测试主要针对在省供水信息中心运行的软件系统, 包括文件管理、信息查询、视图管理、统计信息、供水工程管理、数据库维护等软件子系统。具体测试内容如表2所示。
经过3年多的努力,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任务已经完成, 并在某省农村饮水工程管理部门实际运行, 在农村饮水工程饮水安全项目信息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瑛.陕西省县城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验收报告[R].西安:2006.
[2]张友生.软件体系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Schmidt.Pattern-Orien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Z].John Wi-ley&Sons Press, 2000.
[4]Paul C Jorgensen.Software testing:a craftsman's approach[M].CRC Press, 2002.
某海岛供水工程规划方案比较 篇8
某海岛岛屿南北长约6公里, 东西最宽约5公里, 陆地面积为24.98平方公里。地貌主要为火山口、海蚀、海岸堆积地貌, 地形大体上为南高北低, 而南侧为陡坎滨海, 沿岸地势低, 离岸稍远地势高, 地形呈许多平缓的山丘, 北部则较平坦。岛上地面高程在4~74m不等。
目前岛上现状有两座水厂—1号水厂、2号山水厂, 1号水厂地面高程约为15米, 供水管管径DN150, 日供水量1000吨;2号水厂地面高程约为32米, 供水主管管径DN200, 日供水量1500吨;加上岛上的其他几家单位如:石油公司每天的抽水量约为1000吨, 主要用于公司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驻岛部队每天供水约为230吨;气象站 (含供水给周边单位和居民) 每天供水约200吨;另有部分村民自备手摇井供水据调查约600吨, 全岛目前供水规模约为4530吨/日。
2 用水规划
目前岛上居民为15365人, 外来服务人员2000人, 游客3000人/天, 岛上每天人口约在2万人左右。根据该海岛旅游发展规划及总体规划, 该海岛规划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 预测游客和居民及外来服务人员的人数近期2015年到达3.25万人, 远期2025年达到5万人, 生活用水量势必将成倍增加。在未来十几年内, 主要发展岛上旅游业, 限制工业项目在岛上建设, 同时, 对现有工业企业用水进行限制, 要求其提高用水效率。浇洒道路、绿地用水由再生水供给, 再生水由生活用水处理后形成。
因此,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 用水量由综合生活用水、未预见水量、管网漏失水量及消防用水组成。经计算, 近期2015年总用水量为1.2万吨/天, 远期2025年总用水量为1.8万吨/天。
海岛供水水源选择原则是充分开采岛上资源 (地表水和地下水) , 不足部分才由海水淡化补充解决。1号水厂供水规模近期为1.0万m3/d, 远期为1.45万m3/d;2号水厂供水规模近期为0.2万m3/d, 远期为0.35万m3/d。两座水厂合计供水规模为近期1.2万m3/d, 远期1.80万m3/d, 可满足近期和远期海岛生活供水需求。
3 方案一 (统一供水系统)
方案一采用统一供水系统, 即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及消防等各种用水, 水厂加压直接供给市政管网至岛上用户, 该系统为大多数城镇所采用。主管网建设采用一次到位, 能同时满足近远期供水要求。
本方案对管网进行了平差计算。首先, 根据道路地形标高确定节点51为控制点, 在满足最不利点28米自由水头的前提下, 1号水厂 (9号节点) 的出厂压力需达到97.93m水柱, 2号水厂 (19号节点) 的出厂压力需达到97.21m水柱。其次, 再进行消防校核和事故校核。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 管网消防校核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2次计算, 一次灭火用水量为25L/s。在最高时流量中加消防流量进行管网平差校核。1号水厂 (9号节点) 的出厂压力需达到98.11m水柱, 2号水厂 (19号节点) 的出厂压力需达到97.26m水柱。
事故校核考虑最不利管段事故时, 进行管网平差, 先将全部节点流量按事故折减比 (70%) 折算, 然后平差计算管网水压的变化。1号水厂 (9号节点) 的出厂压力需达到98.05m水柱, 2号水厂 (19号节点) 的出厂压力需达到96.98m水柱。
综合三种平差计算结果, 管网的压力在97~98米水柱。
本方案的特点是管径能满足远期用水需求, 管理集中便利。但由于近期用水量不大, 管道流速相当缓慢, 对输水水质有一定的影响。管网需维持较高的供水压力, 处于超常压状态, 能耗大。
4 方案二 (分区供水系统)
由于大部分用水户均布置在30m以下高程地带, 小部分布置在40~50m高程地带。为降低供水成本, 结合岛上地形, 采用分区供水方案, 即高地高供, 低地低供原则。2号水厂与灯楼岭高位水池构成独立的供水系统, 为规划区高区 (高程50米以上区域) 供水。1号水厂与新安高位水池、平顶山水塔构成独立的供水系统, 为海岛低区给水系统供水, 同时结合用水量的变化, 适时修建高位水池进行调节。
本方案的特点是管径能比较好的满足近、远期用水需求, 根据地形地势采取不同压力供水, 避免采用同一压力供水造成的动力浪费, 管网漏失水量大等。但管理比较分散, 所需管理人员和设备较多。
5 方案比较
以下是上述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比较:
方案一的优点是: (1) 管理集中便利。 (2) 本方案为封闭系统, 水质可靠性优于方案二;缺点是 (1) 由于近期用水量不大, 采用DN600管径, 其管道流速相当缓慢, 对建设初期的供水水质有一定的影响。 (2) 根据平差计算结果, 两座水厂的出厂压力基本要求在97米水柱以上, 采用统一供水系统易造成动力浪费, 管网漏失水量大。
方案二的优点是: (1) 水厂与高位水池、水塔对置供水, 水池与水塔可在供水系统中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供水方式较灵活。 (2) 采取不同压力分区供水, 相对较节能。 (3) 有利于分期建设;缺点是 (1) 高位水池数量多, 位置分散, 管理复杂。 (2) 本方案为开放系统, 水质可靠性不及方案一。 (3) 每个高水水池都要独立占地。
6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对两种供水方案的分析, 方案二在节能、前期建设等方面都优于方案一, 可能更加适合海岛的初期开发, 故推荐方案二作为该海岛的给水工程规划方案。对海岛给水系统而言, 近期建设可参照方案二进一步设计, 但中、远期建议通过优化海岛给水系统管网布置及水厂的建设, 尽量减少高位水池的建设。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某海岛的现有供水设施、地形等因素, 对全岛供水工程进行了整体规划, 设计了两个方案:统一供水系统和分区供水系统, 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最后认为方案二更加适合海岛的初期发展。
关键词:供水工程,统一供水,分区供水,方案比较
参考文献
[1]姚雨霖等.城市给水排水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篇9
1 国内外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现状
供水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得国内外对供水管理系统进行不断创新, 这些创新不仅促进了供水管理系统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还提高了科技发展水平。
为了能够方便快捷的查询和供水相关的信息, 美国、西欧等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在城市中全面应用了GIS的管网信息系统, 这样就能够非常直观的对城市的管网进行有效的管理。美国全国的河流与水源都被覆盖上观测站点, 并且全都与卫星进行联网, 这样能够实现实时监控, 并且监控结果能够在网上随着查到。澳大利亚的很多城市也建立了水资源监控系统, 能够进行实时监控, 能够对水资源数据信息进行自动的监测、采集等, 这样就实现了该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个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与收费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 能够进行自动收费。
虽然我国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与国外相比要晚很多, 但是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我国很多的城市也应用了GIS的供水管理系统, 祖国各地的大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这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比如某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根据有关供水企业的具体要求, 研发出了城市供水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能够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录入和修改, 还可以对突发事故进行维修, 这就大大提高了供水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 而且还能保证质量。
2 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2.1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根据数据模型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可以划分为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 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支持多种数据模型的第三代数据库系统。第三代数据库系统融合了诸多新技术, 如分布处理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模糊技术, 促进了多种新型数据库系统的出现。由于传统数据库在空间数据的表示、存储和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 从而形成了空间数据库这门多学科交叉的数据库研究领域。目前的空间数据库成果大多数以地理信息系统的形式出现, 主要应用于环境和资源管理、土地利用、城市规划、森林保护、人口调查、交通、税收、商业网络等领域的管理与决策。
2.2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从距离上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从服务性质上可分为专用网和互联网。由于计算机技术、光纤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网络带宽几乎每6个月就出现一次突破, 网络服务质量也日新月异, 从局域网、广域网到互联网突飞猛进。网络产品的性能急剧提升, 网上的全球漫游正向办公室、家庭渗透
2.3 WEB技术
WEB是一个抽象的信息空间, 是Internet上那些支持WWW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集合, 通过它可以存取世界各地的超媒体文件, 其内容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资料库、以及各式各样的软件。可以说WEB是当今全世界最大的电子资料世界, 己经可以把WEB当成Internet的同义词了。
2.4 GIS技术
GIS (地理信息系统) 是综合应用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新兴边缘学科。GIS通过系统建立、空间操作与模型分析, 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水利科学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用的地理信息。随着我国信息化的进展, GIS应用不断深入。早在1994年9月, 我国国家测绘总局就与美国ARC/工NFO总部签定了合作的ARCCHI-NA计划。1997年国家环保局用世界银行技援项目“中国省级环境信息系统建设”, 在我国27个省建立了省级环境信息中心。目前, 我国在城市自来水、城市煤气、城市规划、城市地下管线、城市环境、城市道路、城市土地等领域都开始应用GIS系统。上其中海、南京、深圳、唐山等城市在在输配水管网日常管理中, 应用GIS技术, 已取得明显成效。
3 有效进行供水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建议
上文中, 笔者主要向我们阐释了国内外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国内外开发现状以及开发的关键技术, 那么在进行供水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现笔者总结如下:
3.1 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
因为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时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 它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含量, 这样才能保证开发过程顺利完成, 再加之, 供水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量非常大, 这就要求加强相关人员这方面的培训, 以保证信息量的录入水平。人才是技术得以开发和推广的关键因素, 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人才的团队, 很难开发出有效用的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3.2 不断完善开发出来的系统
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在开发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发现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在该系统真正投入使用后, 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3.3 学校、企业以及研发机构进行有效配合
学校是科技研发的重要场所, 企业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在科技方面加大投入是发展的必然, 研发机构本身就是我国研发高科技的主要基地, 这三者如果能够有效的进行配合, 集中优质力量, 不仅增加研发成功的机率, 相关设备还可以互用, 节省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学校、企业、研发机构进行有效的配合对提高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质量有非常大的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 对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开发非常重要, 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还能够保证供水质量, 提高居民的满意度。虽然我国的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但是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加大, 在相关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之下, 我国的供水工程管理系统一定会取得显著成绩。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经验总结出来的,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为我国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摘要:为了使供水系统更好的为人们用水服务, 所以对供水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开发非常有必要, 只有健全的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才能将供水行业的管理落到实处, 更有利于发挥供水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才能。主要通过对国内外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现状的介绍, 进而探讨了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最后笔者提出了三点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时的建议,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议
参考文献
[1]方宝秋.浅谈县级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及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浙江建筑, 2009 (05) .
[2]崔国锋, 张彦光, 贾国华.浅析聊城市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模式[J].山东水利, 2009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