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评估问题

2024-12-20

无形资产评估问题(共12篇)

无形资产评估问题 篇1

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无形资产, 其创造的附加价值激增, 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在一些发达国家中, 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可以达到70%之多, 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无形资产的比重还在不断增加。因此, 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越发重视无形资产的价值, 意识到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不断提升无形资产评估能力。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

根据资产是否具有实物形态, 可以将企业的资产分为两种, 即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有形资产指的是具有固定形态的资产, 比如企业的各种硬件设施, 如电脑、桌椅、空调设备等。无形资产指的是没有固定形态的资产, 这种资产是以价值形态存在的, 是非货币性的资产。无形资产可以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其中前者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 后者主要指的是商业信誉。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具有不确定以及相对性, 而且受到客观环境以及人们的观念的影响较大, 所以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难度较大。从国内外一些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无形资产具有几个特征, 第一, 无形资产是存在于物体形体之上的, 即企业的无形资产体现为一种权利或者通过某种权利获得收益的能力。第二, 无形资产可以长期增强企业的收益。第三, 无形资产代表的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 无形资产评估的意义

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即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定, 可以发挥无形资产的作用,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很多人都意识到知识对于企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认识到知识就是财富,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 各个行业都在加大对无形资产进行挖掘、开发以及整合的力度, 通过对各种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将其价值体现出来。另外, 当前很多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对企业的品牌维护的重要性, 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可以对评估对象的市场价值进行说明, 从而促进企业品牌建设。随着我国企业不断发展, 各种无形资产变得越来越多, 为了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利用, 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无形资产进行科学的评估。

(二) 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

1. 无形资产评估制度不完善。

我国企业的无形资产评估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评估机构较少, 而且评估机构往往会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 使得很多评估业务没有统一的规范, 评估过程不能有序发展。当前很多企业的主管单位拥有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批的权利, 这些单位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比较紧密, 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可以通过政府的关系实现市场垄断, 导致评估过程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在评估过程中随意删减评估程序、评估工作底稿不完备、评估报告内容和格式不规范等,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评估制度不够完善, 评估市场不够成熟。

2. 无形资产评估对象界定比较模糊。

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首先需要对无形资产的范围进行界定, 由于当前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并不统一, 导致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评估对象的界定比较模糊, 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无形资产的资产形式, 如期权价值、客户价值、企业形象等。传统意义上的无形资产评估对这些新的评估对象没有进行规定, 因此导致这些无形资产的评估没有可参考的依据和标准, 对评估结果有较大影响。

3. 评估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不高。

无形资产评估是一项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综合性较强、知识含量高的业务, 因此要求评估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评估经验, 还应该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法律知识。当前我国很多无形资产评估人员都是行政机关的离退休人员, 不仅缺乏各种专业理论知识, 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 因此导致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对评估质量有很大影响。

4. 评估方法不科学。

无形资产评估的结果是否正确, 与评估方法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等, 在评估过程中选用何种评估方法应该要根据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当前很多评估机构为了简化过程, 往往对所有的评估对象都采用一种评估方法, 导致评估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 对评估质量有很大影响。

三、无形资产评估策略探讨

(一) 不断完善资产评估理论和制度

在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 评估理论以及制度是否完善是影响评估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不断完善资产评估理论以及制度, 首先应该加强评估机构的理论研究工作, 对无形资产的定义、范围等进行确定, 从而不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使得评估过程更加规范。其次, 对于资产评估的收费管理制度要进行改革, 将评估服务质量纳入到评估质量的考评范围之内, 规范评估市场。第三, 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资格进行细分, 使得企业的无形资产评估业务能够由具有无形资产评估资格的评估师来完成, 从而不断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二) 对无形资产评估的对象进行明确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与评估目的有关并且能够符合无形资产定义的资产都可以作为资产评估的对象。当资产评估目的为无形资产的成本费用摊销时, 评估对象受到财税法规的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费用支出资本化的无形资产才能够进行相应的评估。如果是以投资转让无形资产为目的进行资产评估, 则评估对象是被投资或者转让的单项无形资产。如果是以产权变更为评估目的, 则资产评估的对象是企业整体资产, 其中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 在评估时应该要将这两部分资产进行结合, 对所有资产的获利能力进行确定, 防止评估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

(三) 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

无形资产评估是根据各种科学技术以及专业知识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的一种新兴行业, 复杂程度较高, 因此对评估人员的能力素养要求很高, 在具体的工作中, 需要对评估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进行培训, 一方面, 评估机构可以定期开展各种讲座, 丰富评估人员的理论知识、评估经验, 使得评估人员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过硬的知识以及经验, 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另一方面, 要加强评估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 使得从业人员能够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 防止出现各种失职以及越轨的问题。

(四) 科学合理地选择评估方法

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的方法有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等, 选择评估方法时要对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解, 确认其具体的适用范围。在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最常用的是收益法。一般说来, 收益法主要是用于对无形资产的各项参数、技术指标进行判断和选择, 其中收益额、折现率以及收益期限是三个比较关键的参数, 选择评估方法时要根据具体的评估对象进行选择, 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估结论。

四、结语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 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无形资产的评估, 有助于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确定, 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对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以提高无形资产评估的准确率。

摘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无形资产,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但是我国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起步时间比较晚, 还没有形成较完全的评估体系和标准, 因此对无形资产的利用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旨在促进企业发展过程中对无形资产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无形资产,评估,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诗文.对无形资产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6) .

[2]韩蓓.无形资产评估初探[J].科技信息, 2012 (05) .

[3]白雪梅.无形资产评估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济, 2008 (03) .

[4]李雪.企业改制中的无形资产评估问题——基于评估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J].税务与经济, 2007 (12) .

无形资产评估问题 篇2

企业申请为2011年 注册资金是100W,实收是20W。2013年得要 增资 80W。

朋友跟我说。自己有开发软件系统的可以做 评估后 无形资产增资了。那请问各位。

办理无形资产增资的 流程 和 备齐资料 以及 注意事项是什么? 满意答案

网友回答 2014-05-09

最好找证券业评估机构,免得以后上市还需要复评,最好找最高资质

一、用无形资产出资增加企业注册资本

2006年1月1日新修订后的《公司法》明确规定:知识产权、实物、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经国家权威评估机构评估作价后用作公司注册资本金。自此,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业秘密等在内的无形资产都可以直接用来投资融资,出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

二、北京市工商局关于无形资产出资范围的规定 北京市工商局认定的可以用于出资的知识产权一般包括: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著作权(计算机软件)等。

三、无形资产出资的好处

1、解决了企业以全部货币资金出资的难度,可以腾出部分货币资金进行企业日常运转或继续研发新技术;

2、对于拥有知识产权但没有充足资金对其进行运作的法人组织或自然人可以通过与别人合资合作的形式将自己的知识产权投入公司,实现对自己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运作和对公司股权的控制;

3、可以帮助绝对企业在申请科研项目或申报专项资金、对外进行项目招投标时对注册资本的要求;

4、对外经济活动中展示企业规模和实力,增强客户对企业的直观印象;

5、可以将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资本化;

6、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避税。

四、知识产权增资基本流程:

1、各股东同意增资的股东会决议;

2、聘请专业评估公司进行无形资产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

3、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和财产转移报告;

4、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公司增资流程

(一)公司增资基本流程:

1、各股东同意增资的股东会决议

2、修改或补充增资章程

3、投入增资资金(或聘请评估公司进行实物/无形资产评估)

4、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5、办理工商、税务等系列变更登记

(二)出资注意事项:

A货币资金出资注意事项

1、开立银行临时帐户投入资本金时须在银行单据“用途/款项来源/摘要/备注”一栏中注明“投资款”

2、各股东按各自认缴的出资比例分别投入资金,分别提供银行出具的进帐单原件

3、出资人必须为章程中所规定的投资人

B以实物、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出资注意事项

1、用于投资的实物为投资人所有,且未做担保或抵押

2、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对其拥有所有权

3、以土地使用权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拥有土地使用权

4、注册资本中以无形资产作价出资的,其所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最多可占到注册资金的70%)

5、以实物或无形资产出资的须经评估,并提供评估报告

6、公司章程应当就上述出资的转移事宜作出规定,并于投资后公司成立后六个月内依照有关规定办理转移过户手续,报公司登记机关备案。软件著作权评估需要的资料清单

一、软件简介 1.软件规范名称 2.软件主要功能

3.软件研发背景及开发过程

4.软件使用领域以及该领域软件产品一般更新速度 5.软件开发团队人员情况(数量、层次、学历等)6.软件主要开发人员和所有人简介

二、软件法律状态

1.软件来源证明材料(外购提供购货发票,自创提供立项申请书)

2.计算机软件登记证书

三、软件的构成详细介绍 1.软件运行环境

2.软件的系统构成和整体架构 3.软件的系统思想及关键技术概述

4.软件的鉴别材料(提供程序和文档的鉴别材料,机密部分可以掩盖)

5.软件的创新点及优点(和同类软件相比较)6.目前软件的开发程度及软件维护与升级能力 7.软件性能与功能评价以及技术性能检测报告 8.软件产品的优势和风险分析 9.已经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明细表)

四、软件的实施和销售情况

1.软件生产许可证书及相关资格证书 2.软件产品使用手册

3.软件应用实例及顾客反馈意见和有关合作协议等 4.软件销售情况及有关销售协议 5.国家政策法规对该领域产品的未来趋势

五、软件的市场开发 1.软件产品的销售网络

2.国内外软件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分析

3.软件所属的行业现状及该软件市场未来发展前景预测相关资料

六、软件产品的财务信息

1.软件的盈利模式(直接收益、间接收益)介绍 2.已经产业化的软件产品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指标,包括:产品上市时间、销售单价及变动趋势、单位成本及变动趋势、税种及税率、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率等。3.软件企业年终总结、营销计划和发展规划 4.软件产品未来五年的经济效益(C表)

5.第三方报告包括:市场调研报告、战略性评价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等

七、评估所需的其他材料

1.拟投资公司的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注册新公司)

2.软件产权所有人的营业执照(身份证件)复印件 3.科学成果专家评审表(评估价值≥100万)。(仅限于北京地区利用软件著作权投资用途

接受增资的公司,应按照无形资产增资金额的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

投资方应按转让无形资产缴纳5%的营业税及其附加税费。

企业用无形资产增资后,对公司后期的发展和业务有什么影响么? 满意答案

网友回答 2014-04-19 没有影响,无形资产增资后在企业的营业执照上会显示知识产权出资多少,增资后无形资产资产可以摊销,冲抵费用。

无形资产增资如何做账?

我公司,新增注册资本,是由专利权评估价值,验资后形成的无形资产注册的,注册资本增加1000万,财务上面如何做账??急急!!

满意答案

网友回答 2014-07-30 来源:财税派

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企业成立时收到的投资与经营期间收到的投资,在性质与对企业的重要性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会计处理原则是一致的。

投资者以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应当按照投资者应享有小企业注册资本的份额计算的金额作为实收资本(或股本)入账,实际收到的现金金额或投资合同、协议约定的非现金资产价值超过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在企业创立时,出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大多全部记入“实收资本”账户,因而基本不会出现资本溢价。

当企业有新的投资者加入时,为了维护原投资者的利益,新加入的投资者的出资额并不一定全部作为实收资本处理。其原因主要有:

(1)补偿原投资者在企业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中享有的权益;

(2)补偿企业未确认的自创商誉。

对于一般企业,在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或确定的价值,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账户,按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账户,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账户。

有企业要做无形资产增资的吗?

满意答案

网友回答 2014-02-28

如果是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只能按发生的成本结转到无形资产,不能做增资,如果企业股东投资转入的无形资产,则可按股东协议约定的价值或评估值确认无形资产,同时做增资,即:借:无形资产 ***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相关百科

无形资产-搜狗百科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无形资产增资做帐时需附带那些凭证?

满意答案

网友回答 2014-05-10

需要商标权 专利技术 非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等等!

公司要增资200万元,想增加以后马上把钱转走,这个

帐怎么处理

原来公司的注册资本是800万元

满意答案

网友回答 2014-05-15 这个属于虚增注册资本。反正并没有真正收到现金,或实物投资,只是一个手续而已。那么在帐上注册资本是一定要增加的,虚增的这200万你就要想办法加到资产里去,增加存货、或是固定资产类,总之都是虚帐。也可以通过应付帐款、长期应付款转增注册资本的方法。总之,资产负债表做

请问公司增资怎么做账务处理?

一部是往来公司拨款入银行,一部是公司法人委托受权人拨款入银行。

精华答案

阿德 2009-04-02

企业增加资本的途径一般有三条:一是将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或者股本。会计上应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二是将盈余公积转为实收资本。会计上应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这里要注意的是,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均属所有者权益,转为实收资本或者股本时,企业如为独资企业的,核算比较简单,直接结转即可;如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应按原投资者所持股份同比例增加各股东的股权。三是所有者(包括原企业所有者和新投资者)投入。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等科目。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发放股票股利实现增资的,在发放股票股利时,按照股东原来持有的股数分配,如股东所持股份按比例分配的股利不足一股 时,应采用恰当的方法处理。例如,股东会决议按股票面额的10%发放股票股利时(假定新股发行价格及面额与原股相同),对于所持股票不足10股的股东,将会发生不能领取一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将不足一股的股票股利改为现金股利,用现金支付;二是由股东相互转让,凑为整股。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

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股本”科目。

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余额,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科目,按其权益成分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企业将重组债务转为资本的,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本企业股份的面值总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相应的实收资本或股本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应在行权日,按根据实际行权情况确定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应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增资又抽资了帐务怎么处理?

我们单位原本注册资本是10万,后来增了90万,但这90万是增在一般户里的。后来都转到私人户里拿货去了。请问帐务怎么处理。(购货都没有发票而且。)

请那位高人指点一下。

满意答案

网友回答 2014-04-25 先挂到其他应收款里去。借:其他应收款 XX 贷:银行存款 XX

然后你们老板去弄发票,车票、飞机票、餐费发票、唱歌娱乐发票或购小电器发票啦,弄来了,就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要他养成收集发票的习惯,这样可以达到避税的效果,你跟他讲一番道理,他会理解的)到了

年底再来一个

借:应付股利 贷:其他应收款

无形资产评估问题 篇3

【关键词】 无形资产 收益法 预期收益 折现率

一、收益法的基本原理

收益法通过估算被评估无形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采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将折现值之和作为被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如果用CIt表示t时间得到的预期收益,i表示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n表示预期收益的发生次数。那么,估算无形资产价值的收益法用公式表示为:

无形资产评估价=

在这个公式中涉及三个变量:第一,无形资产未来预期收益(CIt)。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预期收益越大,无形资产价值越大。第二,预期收益的持续时间(t)。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预期收益持续时间越长,无形资产价值越大。第三,投资者期望收益率,即折现率(i)。这体现了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风险水平的判断以及基于“高风险,高收益”原理的对收益率的期待。投资者期望的收益越高,无形资产价值越小。无形资产价值的大小正是以上三个变量共同影响的结果。

收益法的基本假设是任何投资者在购买该项无形资产时,所支付的价款不会超过该项无形资产(或与其具有同样风险因素的相似资产)的预期收益的折现值。收益法充分考虑了无形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及其风险,能与其投资决策相结合,体现了产权交易的公平合理性。从理论上说,在获利能力真实、预测科学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合理的评估出无形资产所具有的内在价值。

二、收益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收益法的数学模型似乎简单,但是仅有数学模型是远远不够的。任何数学模型的运用都需要信息资料的支持。就收益法计算公式而言,如果不能获得未来预期收益、持续时间和折现率这三个变量的数据,就无法应用该方法;反之,如果获得了这三个变量的准确数据,该方法的应用就转化为纯粹数据处理,而数据处理在今天的计算机时代相对简单。所以,收益法应用的关键在于如何取得各变量相关的信息资料,以及如何确保这些信息资料的可靠性。

1、无形资产可带来预期收益的界定与测算困难

产生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首先,由于无形资产一般不会单独产生效益,它要与企业中其他资产协同才能够产生收益。这样,在评估无形资产时,往往要将各项资产协同作用产生的收益进行分离,界定属于被评估无形资产直接产生的收益即超额收益。这种界定是无形资产评估的一大难点,处理不好会将不属于该项无形资产的收益作为其收益,高估该项无形资产的价值;或者把属于该无形资产的收益排除在外,低估该无形资产的价值。两者都会降低无形资产评估的可靠性。其次,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是个受内在和外在多种因素影响的概念。内在因素包括无形资产自身的性能、无形资产经济寿命、无形资产垄断程度及转让内容等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市场因素、法律因素、政治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相比较而言,内在因素是影响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关键,而外在因素对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实现也有重要影响。正是因为在确定超额收益额时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和这些因素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在运用收益法的过程中准确确定预期收益额存在困难。

2、预期收益持续时间的选择和确定困难

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持续时间又称有效期限,是指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并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时间。无形资产的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其损耗是客观存在的,无形资产损耗的价值量是确定无形资产有限期限的前提。由于无形资产没有物质实体,所以它的价值不会由它的使用期限的延长而发生实体上的变化,即不会像有形资产一样存在由于使用或自然力作用形成的有形损耗。因此,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持续时间的判断与确定存在困难。

3、折现率的选取存在困难

折现率是将未来预期收益还原或转换为现值的比率,其本质是投资者期望的收益率。作为投资期望收益率通常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正常投资报酬率,二是风险投资报酬率。正常投资报酬率也称为无风险报酬率,易于确定,它取决于资金的机会成本,即正常的投资报酬率不能低于该投资的机会成本。这个机会成本通常以政府发行的国库券利率和银行储蓄利率作为参照依据。而对承担风险所要求的报酬率进行量化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人们还只能依据现代财务理论中关于投资报酬率的一些定性结论,来帮助确定资产评估中所需要的适当折现率。由于在实际操作中,有关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以及一些相关的参数难以取得或者不可靠,也进一步增加了评估的难度。在运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的过程中,折现率对评估值的影响很大,折现率的选取也是一个很大的难点。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1、预期收益额的测算和确定

无形资产预期收益额的测算,是采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的关键步骤。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影响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因素很多,这就要求在确定超额收益额时,要全面考虑众多因素,并且采用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

(1)注重无形资产的未来获利能力。预期收益额指未来收益,评估无形资产时对其收益的判断不仅仅只看现在的获利能力,更重要的是预测未来的获利能力。

(2)收益额必须是由无形资产带来的。在实际中,收益的获得是由各类资产协同作用而产生的,无形资产单独不会产生收益,应该把由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收益从总的收益额中分离出来。

(3)目前使用中的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是影响预期收益额的最主要因素,而对于初次交易未使用过的无形资产主要受其成本的影响。

(4)预测预期收益额时,必须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对于该种无形资产或对使用该无形资产的行业是扶持还是限制。

(5)预测预期收益额时,还必须考虑到预测年限内企业的生产、销售计划、成本变动趋势、市场竞争情况、无形资产本身的先进性以及相似、相近无形资产的替代性和竞争性。

无形资产未来预期收益通常采用两种表现方式,即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以净现金流量为标准计算无形资产预期收益,在西方发达的国家应用较为广泛。在我国,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评估实务中较多地以净利润为标准计算。

(1)净利润是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后的余额。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所得税率)。

(2)净现金流量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资金活动结果。在数额上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差额。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2、预期收益持续时间的选择和确定

无形资产的收益期是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并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有效期限。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影响收益期限选择的根本是无形资产损耗的价值量。无形资产的损耗是由于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价值减少,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更新、更先进、更经济的无形资产出现替代了原有无形资产,使原无形资产价值丧失;无形资产传播面扩大,其他企业普遍合法掌握这种无形资产,使拥有这种无形资产的企业不再能获得超额收益,无形资产价值丧失;运用无形资产所生产的产品需求大幅降低,其价值随之减少甚至丧失。从理论上讲,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应当综合考虑无形资产价值损耗三种原因。在资产评估实践中,预测和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收益期限,可使用下列方法。

(1)法律合同、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照法定有效期限与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2)法律无规定有效期,企业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有受益年限的可按照受益年限确定。

(3)法律和企业合同或申请书均未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预计受益期限确定。预计受益期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或与同类资产比较得出。同时应该注意,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应比它们的法定保护期短得多。这是因为无形资产要受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无形资产的更新速度和周期异常加快,使其有效期限也越来越短。

3、折现率的选择和确定

折现率的选择与确定,实际上是对风险进行衡量,并对承担风险所要的回报率进行量化。目前,无形资产评估中所需要的折现率主要是运用现代财务理论中关于投资回报的一些结论来确定,主要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1)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折现率。在现代财务学中,阐述风险与收益关系的一个重要模型就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也是西方市国家确定折现率的一种重要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K=RF+β×(Km-RF)

式中:K——按风险调整的折现率;

RF——无风险报酬率;

β——投资或持有无形资产的风险系数;

Km——市场平均报酬率。

该模型是在一系列严格的完备资本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运用该模型的条件不太成熟。但随着我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借用CAPM模型来确定期望收益率将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2)用风险报酬率模型确定折现率。无形资产投资的总报酬率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一般用同期国库券利率或者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表示;风险报酬率,是指超过无风险报酬率以上的投资回报率。其测算公式为:

K= RF + bV

式中:K——无形资产按风险调整的折现率;

RF——无风险利息率;

b——无形资产风险报酬系数;

V——预期收益的标准离差率。

(3)用累加法确定折现率。这是确定折现率最常用的一个方法。累加法就是将投资资产的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给予量化并累加求取折现率的方法。无风险报酬率是所有的投资都应该得到的投资回报率,而风险报酬率是指承担投资风险的投资所应当获得的超过无风险报酬率以上部分的投资回报率。风险报酬率随着投资风险的递增而加大。一般由评估人员通过对企业所在行业的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进行分析并通过经验判断来确定。

总体来说,收益法以现金流量为计量对象较为科学地反映了无形资产未来预期现金流入量,符合财务分析的计量基础。以整体上折现预期现金流量作为评估标准,是对无形资产超额获利能力的全面体现。虽然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应用难题,但是随着我国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评估市场秩序不断完善,评估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收益法将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媛媛、陈建成:收益法对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应用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7(2).

[2] 王佳磊:收益现值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6(8).

[3] 张淑焕:关于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难点问题的探讨[J].商业会计,2005(8).

[4] 刘玉平:收益法应用中收益额之选择及其预测[J].中国资产评估,2004(5).

无形资产评估的若干问题思考 篇4

关键词:无形资产,现状,改革措施

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无形资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显得重要起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行产权交易, 组建企业公司, 进行技术贸易以及确定侵权赔偿等活动每天都在发生, 这些活动无一不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产生需求。然而, 目前资产评估事业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 面对无形资产的评估理论研究更是薄弱环节。所以, 对无形资产评估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无形资产评估的现状

无形资产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 像美国、日本这样的经济强国, 不少企业无形资产在资产总量中的比重往往超过50%, 有的甚至超过几倍、几十倍, 美国可口可乐、万宝路这些名牌产品, 其品牌价值都在300亿美元以上, 日本的经济发展也主要是有三菱、松下等名牌企业。因此, 如何对待无形资产,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成熟程度的尺度。但是,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产评估事业在我国处于刚起步阶段, 资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也开始较晚, 资产的价值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目前, 不少有识之士已开始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进行实质性的探索, 许多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 逐步将无形资产评估纳入规范化轨道。如上海友联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大众出租”商标商誉进行了评估, 价值高达7388万元, 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二、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的对象和范围把握不准。

很多人对无形资产概念、评估方面有关知识基本不了解。据统计, 我国有90%的合资企业在合资初始, 未将其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一些企业即使对无形资产作价计股往往也只限于商标、专利等易于评估的无形资产, 而对那些评估难度较大的无形资产则忽略不计。

2. 评估标准不统一计算误差大。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 对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有统一的标准。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英等发达国家和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相继建立了本国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而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指导无形资产评估的只是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 (试行) 》。

3. 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道德失范。

近几年资产评估业务需求的激增, 资产评估机构的数量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增加, 资产评估从业人员也随之增加, 少数评估人员在评估中无视国家法规和职业道德, 对于无形资产评估结果的确定不是根据科学方法和客观事实, 而是按照被评估单位的某种需要去做, 导致评估结果严重失实。

4. 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 现行资产评估管理体制是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为最高统一领导者, 以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评估机构的行政主管部门、评估客体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为分级管理者, 以评估协会与自律性管理为辅助, 以各类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评估机构为管理对象, 以资产评估资格、过程与结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在这种体制下, 严重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三、加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的措施

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然而, 在实践中, 无形资产的流失已经不容忽视。为了加强对无形资产的评估, 构筑适合我国国情的无形资产评估管理体系, 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建立健全无形资产评估管理体制和无形资产评估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 企业对诸如专利、专有技术、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视。然而, 由于我国至今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一整套关于无形资产形成、占有、使用、交易及其保值增值的法规制度, 造成无形资产的宏观管理混乱, 缺乏一个统一的行政归口管理部门, 影响了无形资产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为此, 应尽快建立健全无形资产评估管理体制和无形资产评估制度。

2. 改革现行无形资产评估管理体制, 加强行业管理与行业自律。

借鉴国际经验, 结合我国具体实际, 今后资产评估业的取向应该是政府监督下的行业自律与行业自我管理模式。

3. 加强无形资产评估人员的培训。

无形资产评估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要搞好无形资产评估工作, 在评估队伍的专业结构上, 要求多学科、多门类, 在无形资产评估队伍建设中, 人员配置需注意财会专业与技术专业人员的配合。

4. 实现无形资产评估行业与国际接轨。

处于起步阶段的无形资产评估业远远满足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 更不用说与国际惯例接轨。所以, 迫切需要对无形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建立起规范的技术评估师资格认证制度, 为无形资产评估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董连德.谈无形资产评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审计月刊, 2003, 8。

[2]郭民生.谈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经济经纬, 2005, 5。

[3]黄印能.当前开展无形资产评估亟需解决的问题.广东审计, 2006, 2。

无形资产评估问题 篇5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12.29)和《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1.18)(以下简称《制度》、《准则》),分别从定义、确认、计量、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编制、后续支出、摊销、减值、处置和报废,以及披露等方面对企业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要求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但是从《制度》和《准则》的内容来看,一些方面尚不够严密且缺少可操作性,给企业在具体核算无形资产时带来困难。本文就其中的两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且提出进一步予以规范化的修改意见。

9赜“接受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

要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的会计核算,首先要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制度》和《准则》都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也就是说,无形资产是指那些由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而对生产经营长期持续发挥作用并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无形资产拥有非实体性、垄断性、收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其次,无形资产既属“资产”范畴就与其他资产一样,按照一定的计量标准计价并且予以入账。《制度》和《准则》分别对企业通过购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债务重组、接受捐赠,以及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等方式取得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作了恰当的规定,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接受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 入账价值问题,《制度》和《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准则》的“指南”指出,“对于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由于发行当时股票没有明确的市价,因而应以该无形资产在对方(即投资方)的账面价值入账。这也说明,如果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在投资者账上没有记录,那么首次发行股票的企业在接受这项无形资产时不应将其入账。”而《制度》在介绍“无形资产”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中还规定了“企业用无形资产向外投资,比照非货币性交易的规定处理。”

这里会有三种情况:

第一,投资方已经将投出的无形资产在自己的账面上进行了记录,而且账面价值正好或者大于发行给投资方的股票面值。这种情况下,从投资方来看实际上是进行了一次非货币性交易,而从接受投资方来看完全可以理解为企业是按照股票面值或者溢价发行股票。例如:a公司以账面价值为 50000元的某项无形资产投资于b公司,取得b公司首次发行的普通股3000股(每股面值10元,为了说明问题方便起见,这里假定a公司是以成本法进行核算的)。

a公司投出无形资产时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50000

贷:无形资产 50000

b公司接受该项无形资产时的会计分录:

借:无形资产 50000

贷:股本 30000

资本公积 20000

第二,投资方也已经将投出的无形资产在自己的账面上进行了记录,但是账面价值小于发行给投资方的股票面值。这种情况下,接受投资方再按《制度》和《准则》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的话,就等于允许我国的企业可以折价发行股票,这与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相违背。仍以上例为例(假定a公司取得b公司普通股6000 股,其他条件不变)。

a公司投出无形资产时的会计分录同上。

b公司接受该项无形资产时就只能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了:

借:无形资产 50000

资本公积 10000

贷:股本 60000

其会计核算的结果就变成以50000元的价格折价发行了60000元面值的股票。

第三,投资方由于某些原因而没有将投出的无形资产在自己的账面上进行记录,这种情况在会计实务中确实存在。但是,如果仍要执行《制度》和《准则》的规定,企业就无法进行账务处理了。还以上例为例,只是假定a公司并未在有关账户中反映过该项无形资产。

a公司在投出无形资产时比照非货币性交易的规定(必须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其编制的会计分录将会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0

贷:无形资产 0

b公司在接受该项无形资产时也只能按照投资方账面价值的“0”来编制会计分录了:

借:无形资产 0

资本公积 30000

贷:股本 30000

这样一来,a公司不能反映对外投资的价值,投出去的无形资产就被 “蒸发”掉了;而b公司明明已经发行了一定量的股票给投资方,但是也不能反映通过筹资所“获得”的资产,那就相当于折价到将这批股票白白地送给投资方了。

笔者认为,有关的会计制度在这个问题上的规定应该修改为“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原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账面价值等于或大于发行给投资方股票面值时)或者以发行给投资方的股票面值(无形资产在投资方无账面价值或者无形资产原账面价值小于该批股票面值时)作为入账价值。”

。关于“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

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可以依法转让,其方式有两种,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者是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这里提到的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就是通常所说的出售无形资产。企业在出售无形资产时,主要是进行“注销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取得转让收入”以及“反映各种与转让无形资产有关的费用支出”等方面的账务处理。

如何进行“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准则》规定,“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应将所得价款与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准则》的“指南”解释,“出售无形资产所得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的收入定义,

因此,出售无形资产所得应以净额核算和反映”;《制度》在解释有关的会计科目使用时规定为,“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项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科目或者借记‘营业外支出一出售无形资产损失’科目”,“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出售无形资产损失等”。

这些规定中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那就是应该将“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原先的有关会计制度不管是“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还是“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都要求将它们的损益分别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或者“其他业务支出”,就显得有些牵强。“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 就好比是企业的一项临时性出租业务,将其作为企业的其他类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但是,“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就应该看作是企业的一项偶然性的、非营业范围内的经济行为,现行《制度》和《准则》要求将其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就比原来的规定合适多了。

上文提到的一些规定看起来很规范,其实在企业的会计实务中很难,因为无形资产出售业务的各项工作往往不可能全部在同一天完成,前后可能会相差一段时间。于是,在进行此项业务会计核算时就会产生如下一些问题:首先,与“出售无形资产”有关的某些事项(比如企业的收款业务和付款业务等)在发生的当时(不可能等到计算出最终的出售净额时再进行会计核算)就必须按照其发生额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届时企业就无法编制出合理的会计分录,如果编制成如下的会计分录又违反了现行的有关规定,因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只能反映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收益或者净损失,而不能反映出售无形资产的毛收入或毛支出:

借:银行存款 借:营业外支出

贷:营业外收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金

其次,在“出售无形资产”整个过程没有结束之前,谁也不能武断地认为此项出售结果一定形成“出售净收益”或者产生“出售净损失”,也就是说,企业实际上没有办法按照“无形资产出售净额”来进行会计核算和反映。

再有,当与出售某项无形资产有关的各项业务发生在不同月份时,即使企业已经将出售收入和出售支出分别计入了“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因为“营业外收入” 和“营业外支出”都是损益类科目,每个月末都要将其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而不保留余额的,由于跨越不同会计期间的缘故,企业依然无法实现对 “出售无形资产”采用净额加以核算和反映的目的。

笔者认为,在核算“出售无形资产”会计业务时完全可以参照核算“固定资产出售”的办法,设置一个类似于“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科目-“无形资产处置”(具体的名称尚可探讨)会计科目解决以上问题。

为此,《制度》可以这样规定:企业在出售无形资产时,利用“无形资产处置”会计科目“注销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核算出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转让收入”以及与之有关的“费用支出”等。在办理无形资产转让手续时,按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借记“无形资产处置”科目,按该项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结算出售无形资产价款时,借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处置”科目。核算出售无形资产的相关费用和应交营业税时,借记“无形资产处置”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等科目。在出售无形资产的各项事务全部完成以后,结转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时,借记“无形资产处置”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科目;结转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时,借记“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科目,贷记 “无形资产处置”科目。“无形资产处置”科目的期末余额分别反映尚未完成出售无形资产全过程的净损失或净收益。

例如甲公司4年前支付 550000元的买价和10000元的相关费用购入一项专利权,该专利权的法定使用年限还剩;甲公司还为此专利权计提过减值准备10000元。甲公司现以460000元的价格将其转让给丙公司,支付了注册登记费27000元,营业税率5%,甲公司应该编制如下一些会计分录:

①借:无形资产处置 39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000

贷:无形资产 400000

②借:银行存款 460000

贷:无形资产处置 460000

③借:无形资产处置 5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23000

银行存款 27000

④借:无形资产处置 20000

贷: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20000

如果上例中甲公司是以420000元的价格转让给丙公司的话,那么会计分录就变成:

①借:无形资产处置 39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000

贷:无形资产 400000

②借:银行存款 420000

贷:无形资产处置 420000

③借:无形资产处置 48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21000

银行存款 27000

④ 借: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18000

基于无形资产的会计问题浅议 篇6

关键词:无形资产;会计问题;会计处理

一、无形资产的取得方面的问题

按照无形资产取得方式,可以分为购入、自创、投资转入以及捐赠等多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取得,都应当按照实际成本入账,但是因为取得方式不同,很难确定合理的实际成本,所以无形资产确认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如果无形资产是外购,那么确认成本应当是实际购入价格、相关税费以及满足该资产达到使用程度所需要付出的相关支出的总和,如果企业是采用赊购方式购入无形资产,并且已经超过了正常的信用条件,那么对于该无形资产的取得应当认为是融资购入,所以购买价款的现值需要按照无形资产的成本来入账。相对于外购无形资产,企业自己形成的无形资产更难以确定成本。因为在研发的过程中有很多支出,但是在研发阶段并不能确定一定成功,所以很多发生额很难确定属于无形资产的成本。所以,对此会计处理都较为慎重,采用当期费用来处理研发过程中出现的费用,并不将其归入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若是通过投资转入获得,需要按照合同或协商公允价值入账。无形资产若是接受捐赠获得,则需要按发票账单所列的金额或者是同类的无形资产市价进行入账。无形资产若是通过非货币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以及政府补助、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则需要按照对应会计准则入账。

二、无形资产摊销方面问题

因为一段时间后,无形资产自身价值或权利会最终消失,所以无形资产存在一定有效期。与固定资产一样需要在有效期内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从而更好配比收入与费用,对会计期间经营损益进行合理确定。企业需要确定无形资产存在净残值与否、摊销期限、金额及摊销方式再进行无形资产摊销。按照我国无形资产标准,无形资产存在寿命则无残值,但是若存在可靠证明确定无形资产使用结束后存在残值,则需要扣除残值后确定摊销金额。企业若已进行无形资产减值计提,还需要在应摊销金额中扣除减值准备,所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及逆行合理确定。除使用时间单位计量使用寿命之外,产量等也可用来计量使用寿命,若企业无法准确预测无形资产未来为企业来带效益,则需将其归为不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企业无需对其进行成本摊销,但企业需要在每个会计期间复核该无形资产使用寿命,若确定其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则需要对其成本进行摊销。无形资产若来自合同或其他法定权限,则其使用寿命按照合同或法律规定年限确认。若可续约延续合同等,且有明确证明无需继续付出大额成本,则将续约期继续归入使用寿命。若无合同或对使用寿命进行规定,则需要请专业人员或参照同行业及历史经验对无形资产寿命进行确认。

进行无形资产摊销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无形资产相关产品的寿命周期、技术和工艺方面显示情况及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市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对手或潜在对手可能采取的措施,以及为了保证资产未来产生效益的能力所需的维护费用等。关于摊销方法的选择方面,企业只要能够保证所选摊销方法能够将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效益预期实现方式合理反映,就可以自主选择摊销方法。企业若不能够明确无形资产经济效益预期实现方式,则可以使用直线摊销法进行。

三、无形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

无形资产价值变动幅度较大,因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可能会使得无形资产很快就没有意义了,对此企业需要转销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若企业采用转让方式处置无形资产,则需将转让取得价款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差额归入当期损益。企业对无形资产使用权进行租赁,则所获得收入及相关费用归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成本。

四、当前经济体制下对于无形资产计量的相关问题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相关规定,无形资产只有同时满足了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已经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才能够被进行确认。会计核算是基于历史成本法进行,但是很多无形资产从投入价值考虑是根本没有投入价值的。尽管部分存在原始投资价值,但是因为维护和时间推移,未来所能获得经济效益与投入价值已经完全不听,所以无法继续适用。

总结:经济快速发展正在不断的增加无形资产的内容,高

新技术产业时代,无形资产将会成为企业的主题,如果无法准确确认、计量、报告无形资产,就无法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反映出来的,导致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被低估,所以需要对当前的无形资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及时解决当前无形资产方面存在的各种会计问题,真正做好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无形资产评估问题 篇7

与其他产业相比, 文化创意产业的资产结构具有独特性。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不断创新导致的不可模仿性与核心能力, 因此, 文化创意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 其核心资产不是厂房、机器等固定资产, 而是通过研究和开发而形成的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版权、特许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由于无形资产价值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以及我国当前在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未能充分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 直接影响了文化创意企业的投资和融资行为, 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 对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及其原因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 该文件明确提出, “所谓创意产业, 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 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根据这个定义, 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交易、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 以及电视、广播等诸多部门。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因此, 与传统产业相比,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不是实物资产而是通过研究和开发而形成的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版权、特许使用权等无形资产, 这些无形资产是文化创意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这些无形资产与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相比, 其价值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 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具有独创性和独占性。文化创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不断创新导致的不可模仿性和核心能力, 因此, 文化创意企业通过研究和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必须具有独创性才能赢得市场。无形资产仅与它特定的主体相关, 离开特定的主体, 无形资产缺乏可以参考的市场价值。目前法律制度为保护无形资产的独创性, 严格禁止非持有人无偿地取得和使用该项无形资产, 使得无形资产具有独占性。由于无形资产具有的独创性和独占性, 使得市场上很难找到其替代品, 因而也没有相近的价格可供参照。而且有些无形资产仅对特定文化创意企业才有意义, 使得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很困难, 因而其市场价值更难确定。比如最近在创业板上市的华谊兄弟, 由于在主板市场上缺乏可比的企业, 因而退出主板市场, 转而申请创业板并成功上市, 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第二, 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的盈利能力和经济寿命受环境影响较大。与实物资产相比, 无形资产的盈利能力和经济寿命因宏观政策、市场竞争力、新技术的发展更新、利用无形资产所生产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替代品的出现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而表现出较大程度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 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是由无形资产的自身特性所决定的, 是必然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可能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增值或减值, 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二、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及其局限性

现有的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主要有:

(一) 成本法。

成本法分为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以研究和开发某项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所有相关成本予以资本化, 作为无形资产成本的方法。重置成本法是通过测算现实条件下被评估的无形资产全新状态的成本, 并在此基础上减去因各种贬值因素导致的摊销后估算其价值。在实际运用中, 重置成本是根据历史成本调整得到的。

用成本法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固然可靠, 但这种方法具有以下缺点。首先, 成本法无法揭示无形资产的真正价值。如前所述, 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具有独创性和独占性, 因此, 与实物资产相比, 其不可能存在活跃市场, 也不存在替代品, 这决定了无形资产如果以成本计量, 那么最终提供的信息将缺乏决策相关性。而实物资产则不同, 实物资产虽然是以成本来计量的, 但由于其往往存在较为活跃的交易市场, 或者比较容易找到替代品, 所以其重置成本、乃至市场价格相对较为容易取得。其次, 以成本法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并不符合资产的本质。资产是能为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对于无实物形态的无形资产而言, 这点尤为重要。如果无形资产依然遵循历史成本计量, 就会导致其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严重背离。而且无形资产相对于实物资产而言, 无形资产的研究和开发成本与其带来的经济利益更不相关。有些无形资产虽然花费研发费用较低, 但能带来超额经济利益;有些无形资产虽然花费巨资, 却由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或跟不上技术进步, 其价值急剧贬值甚至表现为负价值。

(二) 现行市价法。

现行市价法是指从现行市场上寻找与所评估的无形资产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无形资产, 以它们的交易价格为基础来推测所评估的无形资产的价值。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市场参照物, 而且它们与被评估对象之间有较强的相似性。由于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具有独创性和独占性, 不容易找到可类比的价格, 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音像制品、摄影作品等市场上较常见的产品, 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三) 收益现值法, 也称折现现金流量分析法。

收益现值法是通过计算某项无形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来确定该项无形资产的价值。该方法克服了用成本法计量无形资产的缺陷, 也更符合资产的本质, 但该方法的缺陷在于未来的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确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为, 从无形资产的研发到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这一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预计未来相当长时间的现金流量具有较大的主观性。而且, 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值对贴现率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贴现率的微小变化将导致贴现值的很大变化。因此, 采用此种方法难以保证最终无形资产的信息所应具有的可靠性。

三、一种新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实物期权法

由于无形资产的独创性及其价值的不确定性, 传统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均不能客观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近年来,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逐渐被用来估算无形资产的价值。实物期权定价模型首先被用来估算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 由于无形资产与衍生金融工具都没有公开交易的市场确定其价值, 且其价值要根据未来事项的发生与否来确定, 其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 可以借鉴实物期权定价方法, 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估算。

1973年, 费雪·布莱克 (Fischer Black) 和迈伦·斯科尔斯 (Myron S.Scholes) 提出了历史上第一个期权定价模型 (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 。此模型的提出对期权定价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开创性的成就。然而该模型涉及到大量复杂的数学运算, 给实务运用带来很大限制。1979年, 约翰·考克斯 (John Carrington Cox) 、斯蒂芬·罗斯 (Stephen A.Ross) 、马克·鲁宾斯坦 (Mark Rubinstein) 和威廉·夏普 (William F.Sharpe) 使用一种比较浅显的方法设计出一种期权的定价模型, 称为二项式模型 (Binomial Model) 或二叉树法 (Binomial tree) 。与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相比, 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推导比较简单, 更适合说明期权定价的基本概念。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基础上, 即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 金融资产的价格运动有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涨或者下跌。虽然这一假设非常简单, 但这一模型创造性地把一个给定的时间段细分为更小的时间单位, 因而适用于处理更为复杂的期权。

由于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因此可以将其视为一种选择权。这样, 无形资产的价值可被视为是由常规价值和实物期权价值两部分组成。常规价值可运用成本法、现行市价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等传统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计算出来, 而实物期权价值则运用实物期权法估算。

在运用实物期权法计算无形资产的实物期权价值时应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将无形资产看做是一种期权, 其次识别出标的资产及其当前价格以及期权的执行价格, 然后分析无形资产的收益变动情况和标的资产的价格变动情况, 最后采用适当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出实物期权价值。实物期权价值一经确定, 无形资产的价值就是常规价值和实物期权价值两部分之和。

实物期权定价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折现现金流量分析法的缺陷, 特别是克服了折现现金流量分析法中确定折现率时的主观性, 因而是一种较为客观评价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但由于实物期权计量或估价思想较为前沿, 应用到无形资产估价中还需要很长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葛家澍, 杜兴强.无形资产会计的相关问题:综评与探讨 (上)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4年第9期.

[3]葛家澍, 杜兴强.无形资产会计的相关问题:综评与探讨 (下)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4年第10期.

无形资产评估收益法应用问题探究 篇8

因为无形资产的较强排他性和独创性特点, 使多个无形资产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是以在评估无形资产时, 很难在市场上找到符合条件的参照物, 所以无形资产的市场相对狭小, 缺乏可比交易实例, 交易频率低, 交易价格特殊。而运用市场法的前提则需要有一个充分活跃的公开市场, 同时要有可比的资产和频繁的交易活动, 最重要的是要能在交易市场上搜集到大量的可比指标和技术参数。故采用市场法评估无形资产受到很大的局限, 不被广泛使用。

又因为无形资产的不完整性, 资本费用承担的弱对应性以及成本的象征性, 使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难以取得, 且其贬值因素也难以测算。而成本法评估的基本思路便是对被估资产成本的重置, 并扣除所出现的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后净值的测算。所以成本法也难以成为评估无形资产的主要方法。

无形资产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其效益性, 无形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在较长期间内连续产生经济效益。而收益法的基本思路即是对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现值的估测。这里所指的未来预期收益现值的估测, 包含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见和测算并能用货币计量以及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见和测算并用货币计量。这样就使无形资产的评估本质上是对其超额收益的度量, 按照评估对象预期收益来评估评估无形资产价值, 容易被资产交易使用方和社会各界接受。所以, 目前公认收益法是无形资产评估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技术方法。

2 收益法的基本原理

2.1 收益法的内涵

收益是指一定限期内收入扣除费用后的净值。收益法是指对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的测算来评价资产价值的方法。在评估无形资产时, 收益法采用折现手段来处理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 把无形资产的预期生产流与获利能力作为评估标准来判断评估对象的价值。

2.2 收益法的适用范围

被估无形资产已经在公开市场中放入并产生或具有预期收益的能力;被估无形资产必须在一个较长周期内能够持续获得预期收益;能够用货币计量被估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的风险等因素。这里所指的风险等因素包含的内容有: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科技风险等宏观风险以及研发风险、财务风险等微观风险, 这些风险体现在投资报酬率即折现率中。

2.3 收益法的基本公式

P———评估值;

n———年序号;

i———收益年期;

r———折现率或资本化率;

Ri———未来第i年的预期收益。

2.4 基本参数

2.4.1 超额收益

超额收益是指被估资产正常情况下所能得到的额外收获。无形资产的收益通常不能单独产生, 而是与其他载体协同产生效益, 所以, 如果一个或多个无形资产与其相关联的资产的共同收益是可以分割的, 共同受益与企业集体收益对比后有余额, 这个残余收益就被称为超额收益。

2.4.2 折现率

指将未来的预期获得回报通过计算换成现在价值的比率。一般来说, 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相比, 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体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与不稳定以及无形资产难以保护中。目前, 国内无形资产在法律制度和财务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这些因素导致无形资产的流动面临的风险比有形资产高。而这些风险通常在折现率中展现出来, 风险性强, 投资收益高, 其折现率较高。

2.4.3 收益期限

即为无形资产的“寿命限期”, 是能够超额获利所持续的时间。

3 收益法运用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问题

3.1 无形资产超额收益测算困难

第一, 无形资产具有附着性, 其不存在具体物质形态, 必须附着于一定的实物载体才可以展现出其影响力。例如, 土地使用权、商标权、版权。其一般不会独自产生收益, 而是与其他有实体形态的资产配合产生收益。是以, 在无形资产评估时, 需要将其与其他资产相分离, 圈定出属于无形资产独自产生的超额收益。这种分离与界定通常比较困难, 处理不好则会低估或高估无形资产的收益, 降低评估价值的合理性和客观性。

第二, 存在多元化因素影响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 包括现实因素和潜在因素。首先是现实因素, 表现为无形资产自身使用寿命、产权的转让等;其次是潜在因素, 无形资产评估需要法律保护, 有一定的宏观和微观风险, 受市场状况制约等。因而其超额收益受到这些因素的阻碍往往具有不确定性, 故而难以测算。

3.2 收益期限及估测困难

首先, 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不像有形资产不会受到法律条文或者合同条款的影响, 其法定有效期限在注册时被法律所规定。例如, 专利法、著作权法、特许经营协议。

其次, 无形资产使用中签订的商业合同往往也会规定无形资产的受益年限, 例如, 转让价格协议、抵押贷款协议、租赁合同等。

再次, 相同无形资产同时具有法令条文中限定的法定有效期限与合同协议中规定的受益年限, 而二者很可能并不相同。而在无形资产评估实践中, 有效期限可从法律或合同中确定, 这就使无形资产收益期限的确定成为另一难题。需要注意的是, 当今社会环境变化速度很快, 无形资产的升级替换也会加快, 使其寿命期限减短, 是以会呈现出无形资产现实受益年限比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短的情形, 更加不可忽略这一问题。

4 收益法应用问题的解决手段

4.1 超额收益的测算

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测算是评估无形资产的实质问题, 只有将无形资产的收益与其他资产的收益分隔开来, 只圈定出属于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部分, 才能够准确评估出无形资产价格。在此把超额收益的测算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即直接测算法、差额法、利润分成率法。

4.1.1 直接测算法

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因其自身优势而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 需求大, 销售量高, 从而使企业收获超出正常范围的超额收益。而这种价值表现在提高企业产品价格增加收入或者降低产品成本节约费用。是以, 采取直接测算法将无形资产划分为收入增加型和费用节省型。直接计量与该无形资产相关的收益增加。

(1) 收入增加型 (即价格、售量的变化) 。

(1) 价格变化, 销售量不变, 单位成本不变。

基本公式:R= (P2-P1) *Q* (1-T)

P1———未使用无形资产前单位成品价格;

P2———使用无形资产后单位成品价格;

Q———销售量;

T———所得税税率;

R———超额收益。

(2) 销量变化。

基本公式:R= (Q2-Q1) * (P-C) * (1-T)

Q1———未使用无形资产前的销售量;

Q2———使用无形资产后的销售量;

P———单位成品价格;

C———产品单位成本;

T———所得税税率;

R———超额收益。

(2) 费用节省型。

基本公式:R= (C2-C1) *Q* (1-T)

C1———未使用无形资产前产品单位成本;

C2———使用无形资产后产品单位成本;

Q———销售量;

T———所得税税率;

R———超额收益。

4.1.2 差额法 (间接法)

无形资产的取得通常是企业自创或者是转让方式, 其中, 如果一个企业自创了一项无形资产, 它就不用租用该资产, 无需支付转让使用费。是以, 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即是评估无形资产转让费。例如,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与特许经营权的让渡。

基本公式:超额利润等于经营利润扣除资产总额与行业平均资产乘积后的净值。

4.1.3 利润分成率法

上述两种方式固然量化了无形资产的收益, 却无法将无形资产与相关联其他资产分开, 单独计算只属于无形资产的收益, 而分成法则可以从无形资产获得的总收益中抽出属于无形资产的那部分收益, 即在无形资产收益与总收益之间进行分摊。

基本公式:超额收益等于销售收入与销售收入分成的乘积率, 亦等于销售利润与销售利润分成率的乘积;

销售收入分成率等于销售利润分成率与销售利润率的乘积;

销售利润分成率等于销售收入分成率比上销售利润率。

由此可见, 利润分成率的计算成为估测超额收益的关键。通常分为两种方法:约当投资分成法与边际比率法。

(1) 边际比率法是将使用无形资产后新增的利润现值总额比上使用无形资产后利润总额现值总额求出利润分成率。

(2) 约当投资分成法是将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比上购置方约当投资量与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总额求出利润分成率。

4.2 收益期限的确定

无形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客观上也必定会有一些损耗, 而这些损耗并不能像有形资产那样通过各种有形贬值测算出来, 其则是体现在无形资产现实收益限期很大程度上和法定收益期有所偏差, 是以要合理确定无形资产实际收益期限, 应按照以下三条来判断:若是法律或合同、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 可以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若是法律没有规定有效期限, 商业合同和企业申请书中有规定受益年限的, 按合同规定受益年限确定;若是法律和商业合同、企业申请书中都没有规定的, 按估计收益限期判断。

5 收益法应用举例

甲企业为生产制造企业, 为了使企业生产的A种产品更新升级获得更高利润, 拟从乙企业通过转让方式获得一项专利权C, 使用C专利权后使产品升级换代并在市场中销售量大幅提高, 且销售价格也随之上涨, 与此同时成本也略有增加。已知该专利的重置成本为200万, 专利成本利润率为400%。该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为6000万, 成本利润率为13%。该企业年实际生产能力为25万件, 每件生产成本为100元, 预计未来四年的市场出售价格分别为150元、160元、130元和130元, 第五至八年的售价保持在120元。其折现率为15%, 所得税税率为33%。

现委托评估机构评估C专利的所有权转让价值, 且拟选取利润分成法计算该专利的价值。评估基准日为2008年12月31日。

经机构调查人员核实, 该专利是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 2003年1月1为申请日, 2004年1月1日获得审批, 该专利尚未允许第三方使用, 专利权原所有人也不曾使用且上述分析均切合现实情况。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试确定该专利使用权的利润分成率以及该专利转让价值的估计。

(1) 约当投资量的计算:

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200* (1+400%) =1000 (万元)

购买方约当投资量=6000* (1+13%) =6780 (万元)

(2) 利润分成率的计算:

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 (购买方约当投资量+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 *100%=1000/ (6780+1000) *100%=12.85%

(3) 剩余收益期的计算:

按我国专利法规定, 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 自申请日开始计算收益期。

无形资产剩余收益期=10-5-1=4 (年)

(4) 实施专利后超额收益的计算:

第一年 (150-100) *25* (1-33%) =837.5 (万元)

第二年 (160-100) *25* (1-33%) =1005 (万元)

第三年=第四年 (130-100) *25* (1-33%) =502.5 (万元)

第五至八年不在法律保护期内, 因而不计算超额收益。

(5) 该专利的转让价值:

此案例按照收益法的基本原理, 把握了收益法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超额收益与收益期限的确定, 从而通过折现计算出无形资产的现值。在收益期限的确定中考虑了合同规定的有效期以及实际剩余使用寿命;超额收益则严格按照利润分成率法测算, 体现了收益法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 在实际评估中, 评估人员还要关注因市场波动、政策变更、技术更新和资产收益水平的变化而影响折现率的变化情况, 以此才能科学地运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

参考文献

[1]高建来, 张浩.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法应用问题探讨[J].理论探索, 2009, (10) .

[2]欧阳文晋.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J].创新论坛, 2012, (06) .

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问题与对策 篇9

随着社会及信息的发展, 无形资产在整个社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 知识、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起步还较晚, 交易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 导致无形资产的评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无形资产评估事业的发展造成了障碍。

一、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无形资产的评估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为此, 我们必须做好无形资产评估工作, 但是由于资产评估工作的起步较晚, 在评估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下面就无形资产在评估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 对无形资产的定义界定不够清晰。

近年来,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也就对无形资产产生了比以往更为重要的关注。但是, 不同的领域, 不同的目的、出发点等又赋予了无形资产不同的概念定义, 时至今日, 对无形资产的定义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结论。我国的评估准则和国际上的评估准则对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能够给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这两个特征加以强调;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站在谨慎性的角度, 对无形资产应为特定主体所控制, 长期发挥其效用加以强调, 这也就将国际评估准则中明确的关系类无形资产排除在外, 例如与顾客的关系等因为是在短期存在的且难以对其控制等原因, 排除在无形资产范围之外。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至今还没有统一, 这也就导致了不同行业人士对其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也就给无形资产评估报告的使用者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和偏差。

(二) 对无形资产的外延界定不够清晰。

对无形资产的外延界定不清晰, 也就给无形资产对象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无形资产的外延, 是指具体资产的名称和范围, 这是由无形资产的本质及内涵决定的。上文已经介绍, 对于无形资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也就决定了对于无形资产的外延边界和分类也没有形成统一。

会计界对于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最为严格的, 其外延和范畴的范围也是最小的;而法律界对于无形资产的定义就比较宽泛, 外延相应也就最广;评估界居于会计界和法律界之间。这样, 就导致了在评估上认为是无形资产而在会计上可能不认为是无形资产, 不对其进行确认和记账;在法律上认为是无形资产, 而在评估学上却不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 评估机构无法对其进行经济价值的评估。

(三) 无形资产的评估理论、法律法规不够成熟。

无形资产的评估理论还较为薄弱, 无法对无形资产的评估提供可靠的支持, 限制了无形资产评估的发展。无形资产的法律法规建设方面也还缺少完善的法律体系, 多个部门同时管理的结果是导致资产评估业存在诸多技术标准, 而且评估的透明度不高。

(四) 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问题。

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无形资产评估办法, 也没有无形资产评估的实施细则, 因此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估, 还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 根本不能提供准确的客观数据, 评估人员只能根据主观判断来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 但却导致了评估结果的误差, 甚至有可能超过国际标准20%的界限。《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中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办法规定有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三种。同时, 根据无形资产的具体情况又派生了一些其他的具体方法。评估方法不同, 评估的结果也就会有所不同。

重置成本法, 先对被评估资产的现时完全重置成本进行评估, 再扣减掉由于有形损耗、无形损耗等原因造成的价值贬值, 进而来对资产重估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重置成本法的公式为:

被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值=无形资产重置成本-陈旧性贬值-经济性贬值-功能性贬值或被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值=重置成本×成新率

虽然这种评估方法对于资产的损耗进行了考虑, 评估结果较为合理, 也有利于单项资产和特定用途资产的评估, 能够在不容易计算资产的未来收益时广泛使用, 并且能够有利于企业的资产保值, 但是重置成本法仍然存在着问题。

首先, 使用重置成本法进行无形资产价值评估, 工作量较大, 且对目前价值的确定是以历史资料为基础的。但是, 现在社会技术更新速度之快, 使得技术经济寿命日趋缩短, 可能之前还是身价百万的技术, 今日就可能不值一文。因此, 重置成本和资产原始价值在无形资产的转让中, 影响力逐渐降低。即便是在构建时投入了巨大资金的无形资产, 也会引起无形损耗, 而使得实际价值大打折扣。

其次, 无形资产的损耗主要体现在无形损耗上, 无形损耗的大小落实在企业账目的累计资产折旧科目中, 无形资产的折旧多少由资产原值及折旧率确定。但是, 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折旧率, 这却是个难题。作为卖方, 折旧率过高能够使企业较早收回无形资产的投资, 但也会过多增加企业的账目成本, 冲销利润;折旧率过低, 企业的账面价值又会高于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而若是一味依据会计法的规定, 实行统一的折旧率, 又会与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不符, 必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

二、无形资产评估的解决对策

(一) 选择恰当的无形资产定义指导。

对于无形资产定义的学习和把握, 要站在其产生背景上来理解。虽然我国会计准则对于无形资产的规定给评估界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其始终在无形资产本质上还是不能够完整清晰的反映出来。因此, 在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时, 首先应以评估准则为依据, 来对无形资产进行界定和评估。

(二) 理解无形资产的本质, 把握无形资产的外延。

随着社会及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于无形资产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 比如网站、微博等以前没有的事物, 现在也成了人们普遍认可的无形资产。这也就要求无形资产评估人员能够根据无形资产的具体情况, 不断地对无形资产的具体评估范围进行调整, 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确定无形资产的外延。另外, 还需要根据无形资产的特点、本质、被评估企业的具体情况等, 对无形资产进行客观的界定, 从而为无形资产的评估对象打下基础。

(三) 加快对无形资产理论的研究。

近年来, 我国的资产评估机构中派出越来越多的人员去国外的事务所、高校等进行学习, 或者直接从国外聘请行业内较为权威的专家来国内进行资产评估培训, 借以能够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理论及成果。这样直接的交流方式对我国的资产评估事业有着快速的提高帮助, 能够促使我们更快了解世界无形资产评估行业的最新前沿课题等, 逐渐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资产评估的差距。

(四) 正确选用无形资产评估方法。

鉴于对无形资产的评估采用任何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资产评估人员在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时, 需要特别注意评估方法的选择。重置成本法不适于无形资产评估, 现行市价法也存在较大缺陷, 不是评估方法本身存在问题, 而是其是否适用于被评估项目。对于资产特性简单, 以成本摊销为评估目的, 侧重现实可用程度的无形资产, 可以对其采用成本法、市场法等;对于资产特性复杂, 以转让、投资为目的, 强调资产未来使用效果的无形资产, 可以采用收益法对其进行评估。在无形资产的评估中, 首先要详细了解被评估资产的基本情况, 然后对其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等, 在评估时对数据资料的来源加以重视, 对可能发生误差的可能性做出恰当的处理。

参考文献

[1]陈小阳.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科技, 2011.6.

[2]黄丽文.浅析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 2009.1.

无形资产评估问题 篇10

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所控制的, 不具有实物形态, 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对于无形资产评估对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无形资产无实物形态, 但通常又依托于某种实体。无形资产所依托的实体, 称之为客体, 例如专利权不具备实物形态, 但它又借助于图纸、设备等有形的客体来体现。二是拥有无形资产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如企业拥有某项专利技术, 它只是偶尔对企业经营发挥作用, 而并不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那么这项专利技术就不能视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三是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一项生产要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既要具备人、财、物这些传统的“有形”的生产要素, 还要具备专有技术、商标权、专营权这些现代的“无形”的生产要素。

2 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

2.1 无形资产评估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无形资产评估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评估机构出现多头管理、评估业务的规范性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企业主管单位拥有对评估报告审批权等,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既是当事人又是仲裁人。它们与政府部门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也使得它们能够通过政府关系去垄断市场, 而不是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去获得业务, 通常采用随意删减评估程序、评定估算简单草率, 评估工作底稿不完备、评估报告内容和格式不规范、只图眼前利益, 给客户报价是你七折我就五折, 你五折我就三折, 热衷于恶性竞争, 而将收费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全都跑到脑后。总的说来, 无形资产评估在操作层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来自评估制度的不完善和市场的不成熟。

2.2 评估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无形资产评估综合性强, 涉及学科广泛, 知识含量高, 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内容, 这就要求执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 既要懂法律知识, 又要懂评估业务。但我国无形资产评估行业从业人员多是从行政机关分流的离退人员, 缺乏严格的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 容易导致评估中的操作不规范, 鉴定不科学, 从而影响评估质量。同时,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综合性的资产评估执业资格, 取得资产评估师资格的评估师都可以进行无形资产评估, 缺乏专门的无形资产评估人员, 而我国资产评估机构中也很少有从事无形资产评估的专职机构。

2.3 评估方法欠科学

无形资产评估的结论正确与否同评估方法的科学密切相关, 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等其他方法, 评估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评估对象的基本要求大都要求综合使用各种评估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估结论但是很多评估机构简单从事, 采用某一种评估途径或评估方法, 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 此外有的评估机构评估所需资料不全, 常用评估参数体系没有建立, 这是影响评估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3 改进无形资产评估的措施建议

3.1 完善评估理论和评估制度

首先, 评估机构要加强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研究, 探索无形资产评估操作实务, 认真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 加快立法工作, 使得评估工作有法可依,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努力使评估过程规范化操作, 把风险意识放在首位。不惟利是图, 不做超过自身业务能力的项目, 保障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结果准确。其次, 改革评估收费管理制度, 强化评估服务质量和透明度, 在估价机构内部设置的一系列保证估价质量的组织模式, 采取一系列的检验、核查、验证等措施或方法。最后, 无形资产评估业务专门由具有无形资产评估资格的评估师来做。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外行“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情况, 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3.2 提高评估人员素质

无形资产评估业是依托科学技术和其他专业知识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新兴行业, 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创造性及复杂性。因此不仅要求执业人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而且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严谨的科学态度, 广阔的知识视野,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等。然而, 我国目前无形资产评估从业人员从总体上来说, 素质与实际需要还不相符, 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就要求执业人员一是要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做到依法评估;二是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评估的技术和水平;三是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使执业人员能够提高自我约束力, 不出现越轨、失职行为。

3.3 合理使用评估方法

首先要明确无形资产评估中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各自的适用范围, 同时说明如果在同一评估项目中三种方法都适用, 应如何选择评估方法。如果三种方法的评估结果相差很大, 其最终的评估是按最佳评估方法的评估值确定, 还是按三种方法的评估值加权平均确定。从理论上来说.收益法的应用关键在于方法应用中各项参数、技术指标的判断和选择。收益法应用于无形资产评估时的三个基本参数, 即收益额、折现率和收益期限的确定。收益额是无形资产直接带来的未来收益。总之评估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评估对象的基本要求, 综合使用各种评估方法, 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估结论。

摘要:在无形资产占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无形资产成为21世纪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经济动力源。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性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 如何规范和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但由于无形资产本身存在的一些固有属性, 使得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当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 以寻求应对之策。

关键词:无形资产评估,问题,建议措施

参考文献

[1]宋琰.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 16:86-87.

[2]张瑶.无形资产评估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 2013, 08:75.

[3]张淼, 杨媛.浅谈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解决对策[J].品牌 (下半月) , 2015, 10:206-207.

无形资产评估问题 篇11

关键词:知识经济;无形资产;成本特征;信息披露

知识经济具有许多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特点,随着它的到来,如同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愈来愈依赖于科技的进步一样,企业的进步也愈来愈依赖于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实物资产的作用已退居第二。无形资产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事关企业的存亡兴衰,因此无形资产的概念必须明确,计量范围必须扩大。只有更广泛、更客观、更准确地计量无形资产,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才能有利于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及政府管理部门等的科学决策。探讨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问题进行一些粗浅分析。

一、无形资产的地位变化及其确认条件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贸易增长更为迅速,地位更加突出。与此同时,无形资产价值在企业中所占比重,正在不断上升,有的已占绝大部分。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中企业无形资产所占比重约为20%,90年代则上升到30%以上,依靠科技进步所提高的劳动生产率的比重,已从20世纪初的5%~20%增加到目前的70%~90%。 近几年国际贸易中,以技术贸易为代表的无形资产贸易迅速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它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各国技术贸易总额1964年为27亿美元,1974年为110亿美元,80年代中期为400亿美元,1993年则高达1500亿美元,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在我国,如北京爱特信互联网技术公司(搜狐网页)无形资产含量就占80%以上。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无形资产既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又是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企业技术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由于现有规范中缺乏对无形资产予以会计确认的具体标准,因此,各企业对无形资产的认定显得比较混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1993)第三章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从表面上看,这一主要以列举方式定义的无形资产似乎一目了然,但目前公司的实际披露状况却似乎正好相反。一方面,在我国传统会计中,无形资产虽有所反映,却一般只有7~8项,许多无形资产价值十分巨大,例如服务品牌,企业品牌等,却未能纳入会计核算范围,足见传统会计无形资产确认范围之狭窄;而另一方面,据有关统计,上市公司列示的无形资产具体名目累计已达百种之多,而且,很多无形资产名称在一定程度上已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如“乡村会员证”、“电话选号”、“DOT”等。

因此,如何加强无形资产具体类别名称的规范,已成为无形资产规范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鉴于上述所指出的问题,无形资产核算的范围应该得到明确限制,同时对无形资产具体构成项目的名称应作出简明而有效的统一规范。这里就产生一个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问题,即满足什么条件下的无形资产项目才能作为企业无形资产入账。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无形资产原则公告”(草案)认为,只有满足与该资产项目相联系的未来经济利益可能流入企业且已被证实有充足的资源,并能够可靠地计量该资产项目的成本。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与之相似。据此,一般地认为只有外购或接受投资取得的无形资产才可以被确认为无形资产,而自创专利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开发研究成本则不予确认。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则应当根据实际适当予以确认,这是因为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有关要求,如不确认这些无形资产,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诸如商誉等作为反映企业具有较高盈利能力的信息,若不及时提供,势必不能满足经营者正确报告受托责任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决策的需要。

二、关于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问题

技术进步所导致的企业生产函数中知识资本比重的不断增加,因此,为了提供客观、真实的无形资产价值,必须合理反映自创无形资产。自创无形资产计量,在理论上应包括在开发研究和持有期间的全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费用支出,但在实际计量操作过程中形成了与有形资产不同的特征:

首先,无形资产成本的弱配比性。知识性无形资产的取得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存在着复杂的智力支付过程,其成果的取得往往带有随机性、偶然性和关联性。由其负担全部研究开发试验等费用不甚合理,但要分别归类分配也十分困难,导致其成果价值与其对应的成本缺乏配比性。

其次,无形资产成本的缺项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取得无形资产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只有予以资本化后,方能计入无形资产,而在一些知识性无形资产取得的前期开发、培训、试验等费用因无法资本化,难以进行成本计量,不能计入无形资产,导致不少无形资产被排除在外,这样反映的无形资产就显得支离破碎。

再次,无形资产成本的象征性。由于上述的弱配比性、缺项性所决定了无形资产成本的外在形式只是具有象征意义。例如商标权,其成本仅含有其注册登记等相关费用,并非其全部费用。这样就使得无形资产价值缺位,企业蒙受重大损失。正因为如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无形资产计量基础逐渐由会计学家的投入价值转变为经济学家的产出价值。

正由于计量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有些被部分企业列为无形资产的项目在另外一些企业却被当作了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从而导致企业间无形资产信息缺乏可比性;有些企业把本该资本化的无形资产项目列为当期费用处理,从而致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不到恰当表达,帐外无形资产趋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投资者对投资决策的正确评价。

要正确计量无形资产,可以考虑设置“无形资产研究开发成本”账户,该账户性质和用途同“生产成本”账户。自创无形资产时,先将无形资产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用、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无形资产研究开发成本”账户,待无形资产研究开发成功,将已计入“无形资产研究开发成本”账户的费用和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若无形资产研究开发失败,将已计入“无形资产研究开发成本”账户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进行追溯调整。

三、关于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

无形资产地位的急剧上升,使得无形资产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描述起着重要性的作用。因此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应该充分、公开、真实与科学,真实地反映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摊销价值和净值的增减变化形态以及新创造价值的情况。但是目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只规定对无形资产摊销等采用直接冲减原始价值的处理方法,既不能完整反映无形资产原始价值的增减变化,也不能真正反映成本费用中的无形资产摊销份额。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信息应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各种有关的附表及附注等形式予以披露。

1. 无形资产信息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披露。现行的资产负债表,在资产方设置“无形资产”项目,以价值形式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总存量。但这只是其净值,从中看不出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和在成本费用中所占的份额,其披露是残缺不全的,不充分的,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及外界有关部门与人士对无形资产信息的要求,应该进行改进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之能全面反映无形资产原始价值、累计摊销价值和净值。这可以通过增设“无形资产摊销”科目并改革现行资产负债表有关无形资产的编制方法来实现。在报表中以三种价值形态分别列出,其关系如下:

无形资产原始价值-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净值

2. 无形资产信息在损益表中的披露。目前通过损益表来反映无形资产所创造的效益,并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反映的,故而不能从我国目前流行的多步式损益表中直接取得无形资产损益情况,例如对无形资产转让损益,只能通过其转让收入、支出,分别汇集到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支出科目中,通过损益表的其它业务利润项目来反映。又如对于某些无形资产,如专有技术等,因为知识经济时代高新尖技术的大量采用,技术革新而导致的提前废止,在冲销其净值的同时增加营业外支出,在损益表中从营业外支出项目中加以反映。再如对应分摊的无形资产摊销额,则通过损益表中的管理费用项目反映等等。这种间接反映无形资产损益情况的做法,显然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无形资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其改革的出路有两条,要么改革现有损益表,使之能直接反映无形资产损益的情况;要么通过设计无形资产收益计算表来进行直接披露。

3. 无形资产信息在有关附表中的披露。为了详尽反映无形资产增减变化情况,可以设计编制“无形资产增减明细表”,主要项目应按类别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按项目反映全部无形资产增减变化的动态,即年初余额、本年增加额、本年减少额、年末余额等。

企业根据内部管理与外部需要,也可以编制“无形资产收益计算表” 、“开发研究成本明细表”等等,作为正式报表的附表,与报表同时报送。

4. 无形资产信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尽管以上正式报表与其附表已经基本上能够比较详细地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各类信息,但不同企业无形资产的业务千差万别,且数量繁多、交易频繁、变化无常,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加上正式报表及其附表等只能提供简单的定量信息,不少有关无形资产定性及其它信息无法给予详尽反映,因此必须在相关的会计报表中以附注的形式加以披露。如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列示有关R&D的详细信息,至少也应该列明当年的管理费用中含有多少数额的R&D的详细信息。

参考文献:

1.于玉林.21世纪会计之光.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吕劲松.无形资产会计.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3.蔡吉祥.无形资产. 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厦门大学会计系硕士生。

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 篇12

关键词:无形资产,计量,信息披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国民经济建设步伐的稳步迈进, 逐渐带动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 但是目前国内无形资产难以得到法律上的切实保护, 侵权事件层出不穷, 影响十分巨大, 影响到了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需要对该问题进行解决。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的会计信息问题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4﹞63 号) 和《政府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财政部令第78号) , 财政部起草了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四项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及说明, 面向公众征求意见, 并于2015 年12 月11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财政部会计司。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发展与定位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问题的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对其加深研究, 结合市场状况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达到服务实践的要求,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一、无形资产界定

1.无形资产的概念

一般来说, 理论上通常将企业的资产可以分为有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 其中有形资产的概念界定显而易见, 而对于无形资产来说, 其主要是指企业资产中不具有实物形态却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的资产, 例如我们众所周知的企业知识产权、商标权、名誉权等等, 虽然无形财产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 但是其价值功能绝对不低于有形资产, 甚至在很多的情况下价值还要高于有形资产。在会计学领域来说, 无形资产是具有非实物性、不确定性等特点, 并以货币形式进行计量的非实物的收益性资产形式。

2.无形资产的特点

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例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 但是总体而言, 无形资产具有自己本身的特征。相较于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具备的特点分析如下。

(1) 无形资产具有非实物性

相较于有形资产来说, 无形资产的最大特点便是非实物性, 即无形资产出于一种外感“看不见摸不着”的境地, 然而其却能够切实时时刻刻在为企业创造资产效益, 例如企业掌握的某一种的技术或者专利等, 通过技术或者专利的交易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2) 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

一般来说, 无形资产本身所代表的“无形”, 便延伸出了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 其中主要涉及到两个层面, 即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成本获取或价值转移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随着当前的技术进步程度, 无形资产所代表的价值体现并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 因此准确计算出数额是十分困难的。其次当前的无形资产, 例如知识产权的交易等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平台构建, 由此无形资产的交易存在一定的限制。

(3) 无形资产的独占性以及高效性

众所周知, 对于无形资产的保护来说都是通过相关法律规定的形式进行, 由此无形资产具有独占性或者垄断性, 其次无形资产具有高效性特点, 具有潜在的市场高效收益的特点, 并且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无形资源的市场价值更加的突出, 其地位也更加的明显。

二、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的确认问题

基于无形资产其本身具备的特点,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进步不断发展, 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极大促进了知识产权下技术不断更新换代, 无形资产的发展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只要这样才能最大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目前, 市场调研机构华通明略发布了2015 年度“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 其中腾讯以661 亿美元的估值高居榜首, 而阿里巴巴以597亿美元屈居第二, 然而在腾讯的资产结构中对于品牌价值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体现, 腾讯在对其资产进行计量时考虑的是目前的资源数额和盈利能力, 对潜在的价值没有做到科学的评估, 对其品牌的价值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计量, 这就意味在其在市场发展中对品牌等无形财产价值关注程度不够, 无形资产的价值和作用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元化的, 主要是由于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中过度强调对于固定资产的控制, 而忽视了对于无形资产的相关性会计界定。而我国当前对于无形资产的界定仅仅处于初级阶段, 适合传统的价值波动相对较小的无形资产, 针对这一现状, 在今后应当进行改善。

此外, 目前我国无形资产确认项目范围过窄, 比如美国微软公司, 其账面价值远不及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账面价值, 但其产值和利润却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同样, 我国也有类似的高科技企业, 例如网易公司。

2.无形资产的计量问题

无形资产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的特征, 由此无形资产的计量具有潜在的不定性, 而当前对于无形资产的计量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计量的标准来说, 无形资产的计量存在显著弊端, 没有一套科学的计量标准、计量工作的开展无法和市场发展相适应等。例如当前对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的计量来说, 其虽然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显著的激励以及促进作用, 但是显然人力资源的体系作为企业的无形的组织架构, 并没有准确的可以用来计量的时点。此外, 对于无形资产的计量, 当前的新会计准则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 这对于当前我国正逐步构建的对于知识产权的资产交易平台, 对于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计量与价值衡量非常不利。

3.无形资产的计量标准不准确

无形资产的计量需要在对于传统的会计计量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可以在有针对的对无形资产的确认的基础上, 需要采取多样性的计量标准, 例如对于市场类的无形资产以及知识产权专利类的计量标准显然不能统一性的进行规划, 为此无形资产的计量标准的趋势将呈现多样化。但是我国现在的无形资产的计量标准不准确, 这就导致了许多无形资产的界定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对这一现状进行改善。目前的计量标准没有做到和市场发展的相适应, 造成实际操作的困难, 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此外, 计量标准并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备的体系, 造成很多计量的工作的开展缺乏可靠的依据, 无法对现实形成强有力的指导。

4.无形资产的披露问题

无形资产的纰漏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发展状况, 关系到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其中我国的财政核算体系中对于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问题存在较大的滞后性, 将极大程度上导致背后利润操作行为, 例如当前企业大都对于无形资产的可回收金融进行核实, 而是仅仅将无形资产在财务报表中作为摊余价值进行外在的体现, 但是显然外在的摊余价值并不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动态性以及系统性, 进而严重影响到社会投资对于企业的资产以及业绩等情况的真实反映。

三、无形资产会计处理问题的完善措施

1.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审计力度

无形资产本身的自有属性要求对于无形资产需要加强培育与保护, 而同时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审计制度依旧需要针对性的完善。信息失真以及信息不透明对于企业的社会发展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所以, 可以从政府部门以及企业自身的角度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以及审计制度需要进行全面构建。例如针对无形资产的披露进行分层次披露的制度, 针对无形资产的关键性指标进行针对性的披露, 另外针对企业不同的无形资产构建无形资产变动表, 以宏观的数据形式进行衡量并向社会公布等。另外对于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需要针对性的规定信息披露的内容, 便于对外界社会投资进行衡量与社会监督。

2.对无形资产的计量标准进一步进行完善

改革传统的会计计量在存在的重视成本而轻视价值的计量方式, 对于无形资产来说, 其重视的是未来的收益, 而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重视的是历史数据, 呈现的是静态的计量模式, 可以对于无形资产的计量标准需要将传统的成本计量进一步过度为价值计量体系;另外采取精准计量与模糊计量相互结合的方式, 这是针对企业内部无法将无形资产有形化的计量模式, 对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的人力资源、客户规模等无形资产, 可以在行业内进行了解的基础上, 针对企业的发展实际, 采取模糊的经验模式进行计量。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 存在较大的差距,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 人力资源体系以及完善的工艺流程是基于企业自身情况下的最优化, 而将其移植到其他的企业中并非一定能起到较为完美的运行效果, 由此来说, 可以针对不同行业的自身特点建立无形资产价值计量的协会, 由协会进行无形资产的计量, 而对于大众化的无形资产则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的计量界定机构, 广泛进行社会调研后构建无形资产的计量标准, 并结合相关的无形资产的立法以及政策法规等进行完善和布局。

3.拓宽无形资产的计量范围

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中, 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的界定来说, 一般将无形资产分为人力资源类、知识产权类、市场关系类以及品牌声誉类等。一方面需要针对性的拓展无形资产的范围, 另一方面需要对于无形资产的确定标准进行规定, 必然需要针对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相互结合。此外, 知识产权类等需要将企业的自身的科研经验进行外在的产品化改造, 例如将企业的产品制作经验进行专利申请等, 此类主要包括专利权、版权、商标以及设计标准等。无形资产的界定范围显然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 科技日新月异, 技术应用不断普及以及更新换代, 为此, 需要不断拓展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 做到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充分反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4.对无形资产进行科学的界定和管理

众所周知, 无形资产在当前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可以针对无形资产进行全面化的管理, 例如构建社会性的无形资产综合管理平台, 一方面加强不同行业间的无形资产的管理形式的创新与交流, 另外来说可以强化无形资产的交易模式等, 促进对于无形资产的界定标注的划分。另外一方面对于企业自身角度, 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生命周期进行动态化的管理, 形成针对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等优势。当前针对无形资产当前的难于管理, 需要加强对于无形资产管理的风险控制, 例如当前不同行业甚至是企业的间的侵权等问题的产生, 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加强对于无形资产的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 不断完善立法, 使法律能够真正意义上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从而完成法律层面上的规定。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也更加的突出, 已经成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促进作用。然而, 在目前的情形下, 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解决, 主要包括无形资产的计量标准不准确以及披露等问题, 因此, 笔者主张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 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审计力度, 其次, 对无形资产的计量标准进一步进行完善, 第三, 拓宽无形资产的计量范围, 第四, 对无形资产进行科学的界定和管理, 希望对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汤湘希.我国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的回眸与展望[J].会计之友 (下旬刊) , 2010, 06:4-13.

[2]付作健, 刘强.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5, 08:194-195.

上一篇:多线程机制下一篇:原子力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