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2024-05-09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精选12篇)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篇1

轮胎是车辆行驶的重要部件, 也是易损件, 它占车辆成本的8%~20%。因此, 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轮胎的使用寿命与轮胎的使用条件、车辆的性能、驾驶技术及轮胎的维护保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轮胎的工作气压

轮胎在一定载荷和行驶条件下经常保持标准气压, 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轮胎的早期磨损或损坏。

气压过低会使轮胎刚度下降, 胎面变形加大, 磨损加重, 由于迟滞作用引起胎体发热, 造成帘线疲劳, 胎体分层等早期损坏。气压过低是轮胎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压过高, 胎冠中部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变小, 使轮胎接地部分的压强增大, 导致轮冠中部的磨损加快。轮胎气压过高, 缓冲作用减弱, 拖拉机振动加剧, 容易损坏零件, 易引起机手疲劳, 遇到冲击时, 易造成轮胎的早期损坏或爆破, 特别是夏季太阳曝晒, 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轮胎气压应随季节、温度、路面软硬等情况来适当选择。在公路上进行运输作业时气压可偏高点, 田间作业时气压偏低点;冬季气压可偏高点, 夏季偏低点。同时左右轮胎气压应相等。

2.轮胎负荷的选择

车辆超载时, 轮胎的损坏情形与低气压下行驶的情形相仿。另外, 还会使轮胎过热, 寿命缩短。因此, 车辆必须严格按额定负荷装载, 尽量避免超载。

3.驾驶操作技术的影响

驾驶员的操作技术正确与否对车辆零件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轮胎的寿命也与驾驶员驾驶技术直接相关。如急剧起步、紧急制动、超速行驶、急转弯和路面选择不当等, 都可能引起轮胎滑磨或异常变形, 从而加快轮胎的损坏。因此, 驾驶员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1) 拖拉机水田作业时要使用高花纹轮胎, 当花纹磨损到不适宜水田作业时, 可用于公路运输。严禁将高花纹轮胎用于运输作业。作业中若出现单边驱动轮打滑, 可使用差速锁, 如果没有差速锁装置, 则可用单边制动减少一侧驱动轮滑转。

(2) 拖拉机较长时间固定作业时, 最好垫起机架, 使轮胎不受或少受机车的重力作用, 这时胎内气压可保留到正常工作气压, 并定期变换轮胎接地位置。

(3) 拖拉机停用10天以上, 应将车架顶起, 或经常变换轮胎的着地段。顶起后, 轮胎不要放气。注意避免轮胎遭受风吹雨淋和日晒。

4.底盘的技术状态与轮胎寿命的关系

前束值过小则胎面的内边缘磨损严重, 过大胎面外边缘磨损严重。另外, 转向横、直拉杆的弯曲变形等都将引起车轮工作不正常, 造成轮胎磨损。车轮轴承松旷、轮辋变形, 都将使车轮发生摇摆, 加速轮胎磨损。前、后桥发生变形或位移造成前、后桥轴不平行, 导致轮胎偏磨。总之, 保持底盘各零部件良好的技术状态是减少轮胎损耗的有效途径。

5.避免轮胎接触油污、酸、碱等有腐蚀性物质

应注意避免轮胎与油污长时间接触, 因为农用机动车辆的燃料大多是柴油, 而柴油是橡胶材料的“天敌”, 轮胎长时间与油质接触, 会使橡胶层加速老化, 导致胎体布线与橡胶层脱层, 因而使轮胎的耐用程度大大降低。要注意车辆停放地点的选择, 避免轮胎与油污、酸、碱等有腐蚀性物质接触, 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6.轮胎的安装与更换

拖拉机的前、后、左、右轮胎必须匹配安装。同一车轴上两侧车轮轮胎规格必须一致。更换旧胎, 原则上要成对地更换。

拆卸安装轮胎要在清洁的地面上进行。拆卸时要用干净无锈、无尖锐角、无缺口的工具, 不宜使用大锤敲击。安装时, 要保持干净, 装配前应在轮胎内撒一些细滑石粉, 按机器说明书要求装用符合规格的轮胎。同时, 安装驱动轮时, 轮胎的旋转方向应使车辆前进时人字花纹的尖端先着地。装好的轮胎充气时, 需先充到规定压力, 再放掉一半, 重新充足。这样, 可以保证内胎正常膨胀和消除皱折现象。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 还应做好轮胎的维护工作, 及时清除嵌入胎面的杂物, 对破损的轮胎应及时修复, 提高轮胎的使用效率。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篇2

在日常使用时,应注意不要使显像管受震动,不能碰、撞。在电视机工作时或刚关机时不能用湿冷的布擦拭显像管,更不能让冷水之类的液体滴到显像管上,因这这样会引起显像管爆炸。

收看节目时若能采用低亮度,可使阴极发射的电子数量在单位时间少一些,有利于防止显像管过早老化损坏。电压不稳的地区,最好配上稳压装置,这样可以避免电压不稳造成阴极中毒老化以及电压过高加速阴极老化。

频繁开关机,对显像管及其他电子元件很不利。因为每次开机的瞬间会产生浪涌脉冲电压,会加速显像管老化。所以,如果收看节目时需中途暂停的话,可采取将亮度和声音调低的办法,收看时再调高。

试论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 篇3

关键词:工程;机械;寿命

一、设计方面

第一,采取优化设计以保证应有的寿命。优秀的设计是延长使用寿命的首要环节。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提出“设计立业”的思路,采取多方论证设计的优劣,选择最佳优化设计方案,使得他们的产品经久耐用,高效低耗,从而占领全球主要工程机械销售市场。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运用负荷分析方法,准确地分析了挖掘机、推土机在施工中受力部件的应力,提出了延长机件寿命的设计(长寿设计):一是降低面压(机件表面的接触应力),如用螺旋齿轮代替渐开线齿轮,使其重迭系数增大;二是分散负荷,如采用三角形履带行走系代替常见的履带行走系,将驱动轮从常规的触地式移至三角形顶部,与地面脱离接触,使驱动轮承受的冲击负荷、作业负荷、泥土带进履带传动副阻力大幅度减小;三是减少热量,如采用湿式离合器与制动器等,以减少摩擦产生的热量。由于他们成功的优化设计,使其产品投放市场后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第二,改善维修保养的设计以延长寿命。设计时努力改善机械的维修保养性是延长其寿命的有利措施。如果机械的维修性好,能采用“低成本的快速修理法”,就可使机件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一旦出了故障,无须更换新部件或新机器,这实际上就等于延长了机械的使用寿命。设计新机器时,提高其维修保养性的原则:一是拆装简单化,使维修工作空间方便和人性化;二是部件组合化,将零部件设计成便于拆装的组件;三是加油集中化,有利于确保润滑按期进行和防止遗漏;四是检查监控化,防范于未然;五是延长润滑周期,可确保机件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六是易损件通用化,以减少备件储备和方便备用件的采购;七是随机工具完备,便于驾驶员进行日常维护修理。

二、制造生产方面

有些工程机械主机与总成件的质量较好,但外协厂家生产的机械附件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致使整机经常出现故障。例如,有一种装载机仅仅是由于主操纵阀安全密封圈的质量不过关,需经常更换,而增加了维修工作量。所以,主机生产厂家应严格按验收规范严格验收外协作零部件,建立严格的质量验收体系,不合格的外协作零部件不准装配主机。

三、使用方面

为了延长工程机械的寿命,在使用方面必须坚持实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正确使用机械,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机械设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将操作者的经济效益与机械使用费用(如燃料费、维修费、保养费、工具费等)挂钩,变机械驾驶员被动日常维护保养设备为主动日常维护保养。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即环境因素对机械使用的影响。工程机械大部分是露天作业,作业地点经常变动,所以其性能受到作业场地的温度、气压、污染、路况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施工单位由于忽视了环境因素对机械使用的影响,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致使机械性能降低,寿命缩短,甚至酿成事故。如果在施工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如经常使施工通道保持平整,雨天将通道上的水坑及时填平,晴天经常洒水,减少灰尘;修整施工通道时要因地制宜地减少坡度等,都对延长机械寿命有利。

四、保养方面

对工程机械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工程机械寿命的关键。某些施工单位对工程机械的保养都有很多明确规定,但是不少施工单位一旦工期紧、任务重时就往往忽视保养工作,认为机械运行正常,没有故障,无需停下来进行保养。其实恰恰相反,若不及时保养,往往会使机械出现大的故障,甚至发生事故,既增加维修费用,又耽误工程工期。

五、维修方面

工程机械维修工作是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采用合理的维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机械行业提出的“低成本快速修理法”也是延长机械或零件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实施此法,除了机械设计时采用维修性设计提高机械的维修性外,在维修实践上还可采用如下方法:一是零件换位,施工机械上的许多零件,如推土机、柴油机缸套等,在运行中往往承受单向负荷,造成不均衡的磨损,如果适时地更换受不均衡负荷零件的位置,使它们的磨损均衡,则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二是采用先进的刷镀与胶粘修复技术,在施工现场运用刷镀、胶粘修复工艺,可快速、低成本地修复失效的零部件。

六、合理处理机械使用寿命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以上论述的都是延长工程机械物理寿命的方法,但实际上,工程机械的寿命还有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之分。经济寿命是从经济的角度和机械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具体来说就是指能使工程机械的年平均使用成本(由工程机械购置费的折旧费和工程机械的年运行费用两部分组成)最低的年数。技术寿命是从技术折旧角度看工程机械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具体地是指从工程机械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持续的时间,它与技术进步的速度有关,与工程机械的运转时间有关。

因此,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并不是越长越好,不科学的、无限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反而会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效益下降,阻碍科学技术进步。因此,适时地更新换代工程机械也是必要的,它可以促进技术革新,加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降低能源消耗,达到提高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目的。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篇4

一、机油的作用

机油在柴油机中起到以下6个方面的作用:润滑、密封、冷却、清洗、减振、防锈蚀。

(1) 润滑作用。柴油机运转时, 存在着摩擦损失, 如活塞组与气缸壁的摩擦、曲轴轴颈与轴承的摩擦、带动各辅助机构和附属装置 (配气机构、风扇、各种泵和发电机等) 的运动阻力往往较大。柴油机的润滑系统靠压力或飞溅将机油送入摩擦机件之间, 粘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 使两个摩擦表面尽可能不直接接触, 使金属间的干摩擦变成液体摩擦或半液体摩擦, 以降低各运动机件的摩擦系数, 减少摩擦损失。

(2) 密封作用。柴油机中的缸套、活塞和活塞环等零件的制造存在加工误差和微观不平, 活塞环处的气体泄漏总是存在的。柴油机的润滑系统就是把机油粘附在零件表面上, 形成的润滑油膜充填配合件间隙, 增加缸套、活塞和活塞环之间的密封性, 减少压缩气体的泄漏, 阻止废气向下窜入曲轴箱。当柴油机使用后产生一定磨损程度时, 机油的密封作用更为突出。

(3) 冷却作用。油料在气缸内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 温度高达1800~2000℃。有相当的热量被缸套、活塞、缸盖、机件等零件吸收。有一部分热还传递到曲轴和轴承等部位, 加上往复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机构、机件自身产生摩擦热, 这两部分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发出去, 将导致机件过热, 发生拉缸和烧瓦事故。柴油机的润滑系统就能使机油不断产生循环, 将机件的热量传给机油带到油底壳, 通过空气冷却后再进行循环, 协助冷却系统保持柴油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据测算, 机油带走的热量要占柴油机散热总量的30%左右。

(4) 清洗作用。柴油机工作时, 由于运动副零件互相摩擦产生磨料磨损, 留下合金粉末和铁屑, 加上机油本身变质、氧化, 将产生油渣、积碳和漆膜。柴油机润滑系统使机油在两个零件间隙中流动, 把摩擦表面磨下的合金粉末和铁屑以及被氧化产生的积碳和油渣带入油底壳, 循环经过机油滤清器而被其滤芯滤掉, 保持机油和零件摩擦表面的清洁, 从而减少零件的磨损。

(5) 减振作用。柴油机燃烧爆发时, 机件会产生冲击振动。机油存在于曲柄连杆机构的配合运动件之间, 形成的油膜可吸收一部分因燃烧、换向而造成的冲击能量, 以减小振动, 降低噪声。

(6) 防锈蚀作用。柴油燃烧后产生部分水分和其他腐蚀零件的物质, 如生成的硫酸、亚硫酸等物质。润滑系统能把机油吸附在零件表面上, 减少了腐蚀物质与零件的接触面积, 减少了零件表面的氧化和锈蚀。还可在润滑油中加入一些添加剂, 有效地中和那些酸性物质, 防止零件被腐蚀。

二、走出机油使用误区

1. 不同牌号的机油不能混合使用

不同牌号的机油, 除黏度等级不同, 其添加剂品种和数量也不同。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其化学性能不同, 混合使用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 降低机油的使用性能, 加速机油变质。

2. 机油牌号使用不当

不同型号的柴油机的技术状况和性能要求不同, 要求选用的机油牌号也不相同。如果柴油机所使用的机油不符合规定, 机油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3. 柴油机使用汽油机机油

柴油机的压缩比是汽油机的2倍多, 其主要零件受到的高温高压冲击要比汽油机大得多。柴油机机油中含有抗腐剂, 而汽油机机油没有这种抗腐剂。如果将汽油机机油加入柴油机, 轴瓦在使用中就容易出现斑点、麻坑, 甚至造成成片剥落的不良后果, 机油会很快变脏而加速变质, 并导致烧瓦抱轴事故发生。另外, 柴油的含硫量比汽油大, 这种有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硫酸或亚硫酸, 连同高温高压废气一道窜入油底壳内, 就会加速机油的氧化与变质, 故需在柴油机机油炼制过程中加入一些抗氧化的添加剂, 使机油呈碱性, 而汽油机机油则不加这种添加剂。

4. 换机油时不清洗润滑系统

在更换机油时, 若不清洗润滑系统或没有认真清洗曲轴箱、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或漏装机油滤清器的密封垫圈, 新加入的机油也会被发动机内没有排出的胶质和污垢所污染, 导致新换的机油性能快速衰竭下降, 加速机油的变质。

5. 小视机油中进水

提升电力行业管道部件的使用寿命 篇5

提升电力行业管道部件的使用寿命

电力行业的燃煤电厂管道在除灰、排渣管、送粉、回粉管、脱硫等过程中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金属管道。采用陶瓷复合制作的耐磨管取代其它管道,具有高耐磨、寿命长、安装方便、经济效益显著之特点。北京耐磨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易磨损设备部件的表面进行耐磨强化加工,公司具有国内外先进的加工设备及一批专业从事耐磨技术的专家。其陶瓷复合管具有钢管强度高、韧性好、耐冲击、焊接性能好以及刚玉瓷高硬度、高耐磨、耐蚀、耐热性好,克服了钢管硬度低、耐磨性差以及陶瓷韧性差的特点。耐磨管道主要包括耐磨弯头、直管、三通、大小头、方圆节、变径管等结构件,主要用于气力、泵送浆体等物料输送管道。

公司加工修复的陶瓷内衬复合管道弯头的数十家火电厂实践表明:陶瓷内衬复合钢管抗磨损能力高,抗流体冲刷能力强。因此,陶瓷复合管具有良好的耐磨、耐热、耐蚀及抗机械冲击与热冲击、可焊性好等综合性能。是输送颗粒物料、磨削、腐蚀性介质等理想的耐磨、耐蚀管道,管道弯头内衬耐磨陶瓷不单是对失效部件的再生,对新加工的部件易磨损的表面加内衬,也可直到预保护的作用,且较传统耐磨材料来说,具有成本低,收效大、安装更换方便的效果,显著提升设备部件的使用寿命,故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显著。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篇6

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有煤炭企业LCC招标模型的成本构成,其中主要由采购费用、维修费用、维护费用和废料费用等几部分组成;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利用LCC方法来实施招标的详细的流程;最后列举上海世博变电站的例子,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从大量实践中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对优化煤矿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还能够有效的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

LCC是指设备或者是系统在工作期内为采购、维修等一系列的费用总和,也就是说产品从设计研发到开发制造到使用维修最后报废所需要直接、间接等全部的费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LCC在电力行业被广泛的应用,然后逐渐向成熟化和国际化发展,例如,1987年11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了《LCC评价-概念、程序及应用》标准草案,并于1993年1月建议在国际上应用。19%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了国际标准IEC60300-3-3,并于2004年7月又发布了修订版。此外,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也在2004年提出要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来进行设备管理,鼓励制造商提供产品的LCC报告。

目前,随着近几年煤矿的飞速发展,国有煤炭企业在管理方面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与缺陷,比如说设备的寿命相对较短、使用的效率相对较低、投放在技术改造的重点过多,运维检修的成本过高等都严重妨碍着企业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公司或者是企业应当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新型的管理方式,综合处理好安全、能效、和周期成本三者的关系,从而达到实现资产的全过程、精益化管理。当然在这种前提下,国有煤炭企业未来降低设备运行维护的成本和处理故障的水平、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创造性的采用LCC方法进行招标采购,一改之前注重设备初始采购成本的方案。

LCC招标模型研究

模型的费用主要包括五大费用,主要是初次投入费用、运行费用、检修维护费用、故障费用、退役处置费用。

初次投入费用。对于初次投入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的采购费、安装调试费以及其他的各种费用。而设备费、专用工具和初次备品备件费、现场服务费和供应商运输费等组成了购置费;安装调试费主要包括业主的运输费、设备建设安装费和设备投运前的调试费等;其他费用包括建造费、特殊试验费用等。

运行费用。设备能耗的费用、日常巡视检查费用和环保费用等是设备的运行费用,设备的能耗费用主要包括设备本体的能耗费用以及辅助设备的能耗;而日常巡视检查费用包括日常巡视检查需要的巡视设备和材料费用以及巡视人工费用;环保费用指运行中设备为满足环保要求而额外需花的费用。

检修维护费用。主要包括周期性检修费用、周期性维护费用。每项检修和维护项目的费用包括了针对该项活动需要的设备材料费用以及服务费;还包括在该项活动中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含另请的第三方人工、材料费)及机械费。

故障费用。故障损失费用包括停电损失费用、设备性能及寿命损失费用以及间接损失费(可能会发生的赔偿费用,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以及公司信誉受损等。

退役处置费用。包括了设备退役时处置的人工、设备费用以及运输费和退役设备处理时的环保费用,减去退役设备处置回收的残值。

LCC战表流程研究

目前,煤矿开采基本建设阶段主要分为规划设计、安装调试、设备招标和采购、投运转资、竣工验收、正式进入生产运行阶段。此文主要分析设备采购阶段的LCC管理,其使用的范围比较广泛,使用的阶段包括从设备招投标到通过验收正式进入生产运行。在LCC招标模型建立完善后,煤炭企业应该仿照国家电网运用LCC方法建立的进行设备招标采购的标准流程,为未来实际的招标提供可靠的依据与路线。其中主要包括选择招标设备、建立模型、准备招标书、供货商资格预审、标前会、评标及定标、合同签订、后评估的等八个主要的步骤。

LCC招标应用案例

此处借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主要的背景是为适应上海世博会和周边城市的发展,上海会在市中心的位置建立500KV世博地下变电站,为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上海电力公司在2005年动工准备,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主设备变压器进行招标。招标开始后,先后有六家供应商满足招标的条件,当然在技术招标环节中只有两家企业符合要求,从而进入到LCC评价中,分别称为A公司和B公司。

在经过投入费、运行费、检修维护费、故障费、退役处置费等的综合计算后可以看出,B公司的出价较低,而A公司的LCC评价却是低于B公司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世博站对维护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比较高。此例说明在本次招标过程中,有效的降低后期维护维修的费用和减少非计划停车率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最终的评判,上海电力公司最终选择了与A公司合作。

如何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篇7

一、重视车辆磨合期

新车或大修以后的车辆, 因零件表面凹凸不平的加工痕迹, 影响零件表面润滑油膜的形成, 必须进行磨合。磨合须按厂家规定进行, 一般先进行冷磨合, 即由其他动力带动车辆运转 (也有的不进行冷磨合) ;然后启动发动机进行热磨合, 转速由低到高、负荷由小到大, 直到额定转速下满负荷运转。有些驾驶员不重视车辆磨合, 一接新车 (或大修后的车) 就满负荷投入作业, 这是极其错误的;它将使机件严重磨损, 为车辆后期使用留下故障隐患。

二、正确启动发动机

发动机的总磨损量中, 启动磨损约50%, 冬季启动发动机磨损更大, 一般情况下, 启动发动机1次, 活塞环和缸壁的磨损量相当于正常工作1~2小时。影响发动机启动阶段磨损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停车时间。停车时间越长, 磨擦面机油流失越多, 而新的润滑油膜又需要发动机启动一段时间后才能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 相互运动的表面处于干磨擦状态, 故加大了磨损。二是启动时发动机的温度。启动时发动机温度越低, 机油粘度越大, 流动性差, 不易进入磨擦表面, 难以保证润滑。再者冷车启动燃油燃烧不充分, 未雾化和燃烧的燃油沿缸壁流入油底壳, 冲掉缸壁油膜并稀释机油, 此时磨损亦大, 试验表明, 在-10℃时启动一次发动机, 相当于车辆行驶200~250km的磨损量。为减少发动机启动磨损量, 一是在启动前用手柄摇转发动机曲轴, 使机油尽量先期达到各磨擦表面后再启动。二是短时间停车时, 不要熄火, 因为熄火后频繁启动所造成的机件磨损、蓄电池损坏带来的损失远比不熄火所耗费的油料大得多。三是注意做好发动机起动前的预热工作, 在寒冷天气起动发动机前, 一定要预热, 通常采用加注热水、机油预热等方法。有些驾驶员习惯使用低温起动液或拖拉启动, 这两种办法都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 缩短车辆的使用寿命。

三、保持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

发动机工作时, 应保持冷却液温度在82~90℃范围。温度过高引起金属膨胀量增大。破坏正常工作间隙, 容易产生活塞咬死、拉缸等危害。高温还会加速机油氧化变质, 加剧机件磨损。温度过低时, 会使发动机磨损加剧。据试验, 冷却液在50℃时发动机磨损量是冷却液90℃时的2~3倍;冷却液40℃时磨损量比90℃时大4~5倍。即如果发动机经常保持在80~90℃温度内工作, 使用寿命可达10万km, 而寿命只有2万km。深秋和冬季要特别注意发动机保温, 切不可拆除节温器或将小循环管道堵塞, 以免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 加剧磨损, 降低其使用寿命。

四、坚持中速行车

行驶速度对发动机的磨损影响较大, 低速时配合件间难以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 零件磨损较大;随着转速增加, 润滑油膜形成较好, 磨损逐渐减少, 在中速即经济转速下的车速不仅耗油率低, 且润滑油膜形成良好, 磨损也最小;但发动机高速运转时, 机件温度高, 机油粘度低, 油膜形成变差, 磨损加剧。此外, 如果经常猛轰油门, 或行驶中不能适时换档, 使车辆长时间在大负荷低转速下拖行, 也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

五、防止车辆超载

试验表明, 发动机转速不变而负荷增大2倍时, 发动机磨损也接近增加2倍。车辆装置过重、道路崎岖不平, 行驶中冲击载荷加大, 不仅加速发动机磨损, 而且容易造成车架变形。甚至引起爆胎, 导致半轴、钢板弹簧等机件变形或断裂。因此, 为了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切不可超载使用。

六、防止发动机爆燃

发动机爆燃时, 燃烧室内局部温度急剧升高, 活塞、气门等机件过热, 气缸、连杆和曲轴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易损坏。试验表明, 爆燃严重时, 可使气缸上部的磨损增加3~5倍, 并可使轴瓦的轴承合金早期疲劳脱落, 或冲坏气缸垫, 甚至使活塞和连杆损坏。发动机爆燃的发生, 一是要及时变换档位;二是要调整好供油 (点火) 提前角;三是及时清除燃烧室内积炭。

七、加强车辆保养

如何延长车刀的使用寿命 篇8

关键词:车刀角度,车刀材料,刃磨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掌握车刀的知识, 快速的掌握车刀的认识、使用与刃磨。车刀的材料、角度及使用范围、刃磨的步骤、刃磨车刀的姿势及方法等。下面就从车刀的组成、角度、材料、刃磨、对刀等多方面进行说明。

(一) 车刀的组成 (见图1)

车刀组成:车刀由刀头和刀体两部分组成。刀头用于切削, 刀体用于安装。刀头一般由三面、两刃、一尖组成。

前刀面。是切屑流经过的表面。

主后刀面。是与工件切削表面相对的表面。

副后刀面。是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主切削刃。是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 担负主要的切削工作。

副切削刃。是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 担负少量的切削工作, 起一定的修光作用。

刀尖。是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相交部分, 一般为一小段过渡圆弧。

(二) 车刀的几何角度

1. 车刀角度参考坐标系 (见图2)

车刀角度是确定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的重要参数, 要确定车刀的角度, 必须先确定用于定义和规定车刀角度的各种基准坐标平面, 组成各种参考坐标系, 以外圆车刀为例在生产实践中最常用的坐标系是正交平面参考坐标系, 主要三个平面组成:

(1) 基面。过切削刃选定点, 垂直于该点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用Pr表示。

(2) 切削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 与切削刃相切, 并垂直于车刀基面的平面。主切削平面用Ps表示, 副切削平面用P’s表示。

(3) 正交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同时垂直于车刀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用Po表示。

这三个平面两两相互垂直, 称为正交, 故此坐标系叫做正交平面参考坐标系, 在图中, 过主切削刃选定点和过副切削刃选定点都可以建立正交平面参考坐标系, 它们的基面同为平行车刀底面的平面。

2. 车刀角度 (见图3)

建立了正交平面参考坐标系, 车刀的各个刀面与坐标系平面之间就产生了交角, 这样可以用它们来表示各个刀面的倾斜程度, 从而改变车刀的锋利与强弱, 设计、刃磨和测量车刀的几何形状, 对外圆车刀来说, 刀面主要有三个, 每个刀面按一面两角分析法需要两个角度来确定其空间位置, 因此总共需要六个角度来确定外圆车刀的几何形状, 这六个角度称为外圆车刀的独立角度,

车刀角度是制造和刃磨车刀所需要的, 并在车刀设计图上予以标注的角度, 以外圆车刀为图4, 角度定义为:

(1) 前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前角表示前刀面的倾斜程度。前角越大车刀越锋利, 根据前刀面与基面相对位置的不同, 又分别规定为正前角、零度前角和副前角。前角增大, 剪切角Φ随着增大, 金属塑性变形减小, 变形系数ξ减小, 沿前刀面的摩擦力减小, 因此切削力减小。但对于脆性材料而言, 前角的变化则不会对车削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是因为脆性材料在车削时, 切屑变形和加工硬化都很小, 变形抗力自然会随之减小。同时, 实验还证明, 前角的增大, 对切削分力Fx、Fy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当主偏角Kr较大时, 对Fx的影响较明显, 而当主偏角Kr较小时, 则对Fy的降低幅度更大些。

(2) 主后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主后角表示主后刀面的倾斜程度, 一般为正值。

(3) 副后角在副切削刃的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副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副后角表示副后刀面的倾斜程度, 一般为正值。

(4) 主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的夹角。主偏角一般为正值。主偏角对切削力的影响:主偏角的改变, 使得切削面积的形状和切削分力Fxy的作用方向改变, 从而使切削力也随之变化。实验证明, 主偏角增大, 切削厚度也随之增大, 切削变厚, 切削层的变形减小, 因此主切削力也随之减小, 但当增大到60°~75°后, Fz又随着的增大而有所回升, 这是因为此时刀尖圆弧所占的切削工作比例增大, 使切屑变形和排屑阻力增大, 又使主切削力Fz增大。根据切削力分解公式:Fy=Fxycos Kr;Fx=Fxysin Kr可知, 主偏角Kr增大, 使Fy减小, Fx增大, 这有利于减轻工件的变形和系统的振动。因此, 在工程上往往采用较大主偏角的车刀切削细长轴类零件, 来减小径向分力Fy。

(5) 副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副偏角一般为正值。

(6) 刃倾角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当刃倾角为正时, 刀尖的强度较低, 铁屑向刀架方向流出, 适用于精加工类型车刀。刃倾角对切削力的影响:刃倾角对主切削力Fz影响很小, 但对进给抗力Fx和切深抗力Fy的影响较大。当减小时, 使刀具受到的正压力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从而改变了切削合力Fr及其分力Fxy的作用方向, 使Fy增大, Fx减小。由此可见, 从切削力角度分析, 切削时不宜选用过大的负刃倾角, 否则会增大Fy的作用而产生振动。

3. 常用车刀材料

金属切削过程中, 车刀切削部分在高温下承受着很大切削力与剧烈摩擦, 切削工作时, 还伴随着冲击与振动, 引起切削温度的波动, 因此, 车刀切削部分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和物理化学性能, 主要是:

(1) 高硬度。车刀材料的硬度必须高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一般车刀材料在室温下都应具有60HRC以上的硬度。

(2) 高耐磨性。车刀与工件之间有很大的相对运动速度, 产生的摩擦很大, 需要很高的耐磨性, 一般来说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3) 足够的强度与韧性。切削时车刀和工件间产生很大的切削力, 同时又有较大的冲击力, 故要求车刀材料要有

(三) 车刀的刃磨

车刀的刃磨时需注意砂轮的选择、车刀刃磨的步骤、刃磨车刀的姿势及方法, 并注意磨刀安全知识。

1. 砂轮的选择

砂轮的特性由磨料、粒度、硬度、结合剂和组织5个因素决定。

(1) 磨料:常用的磨料有氧化物系、碳化物系和高硬磨料系3种。船上和工厂常用的是氧化铝砂轮和碳化硅砂轮。氧化铝砂轮磨粒硬度低 (2000~2400HV) 、韧性大, 适用刃磨高速钢车刀, 其中白色的叫做白刚玉, 灰褐色的叫做棕刚玉。碳化硅砂轮的磨粒硬度比氧化铝砂轮的磨粒高 (Hv2800以上) 。性脆而锋利, 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适用刃磨硬质合金。其中常用的是黑色和绿色的碳化硅砂轮。而绿色的碳化硅砂轮更适合刃磨硬质合金车刀。

(2) 粒度:粒度表示磨粒大小的程度。以磨粒能通过每英寸长度上多少个孔眼的数字作为表示符号。例如60粒度是指磨粒刚可通过每英寸长度上有60个孔眼的筛网。因此, 数字越大则表示磨粒越细。粗磨车刀应选磨粒号数小的砂轮, 精磨车刀应选号数大 (即磨粒细) 的砂轮。船上常用的粒度为46号—台0号的中软或中硬的砂轮。

(3) 硬度:砂轮的硬度是反映磨粒在磨削力作用下, 从砂轮表面上脱落的难易程度。砂轮硬, 即表面磨粒难以脱落;砂轮软, 表示磨粒容易脱落。砂轮的软硬和磨粒的软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必须区分清楚。刃磨高速钢车刀和硬质合金车刀时应选软或中软的砂轮, 在选择砂轮时还应考虑砂轮的结合剂和组织。

综上所述, 应根据车刀材料正确选用砂轮。刃磨高速钢车刀时, 应选用粒度为46号到60号的软或中软的氧化铝砂轮。刃磨硬质合金车刀时, 应选用粒度为60号到80号的软或中软的碳化硅砂轮, 两者不能搞错。

2. 车刀刃磨的步骤 (见图5)

(1) 磨主后刀面, 同时磨出主偏角及主后角。

(2) 磨副后刀面, 同时磨出副偏角及副后角。

(3) 磨前面, 同时磨出前角。

(4) 修磨各刀面及刀尖。

(5) 最好刃磨断屑槽。

刀具断屑可靠与否, 对正常生产与操作者安全和车刀的使用寿命都有着重大影响。在切削加工中, 崩碎切屑会飞溅伤人, 并易研损机床;而长条带状切屑会缠绕在工件或刀具上, 易刮伤工件, 引发刀具破损, 甚至影响工人安全。对于数控机床 (加工中心) 等自动化加工机床, 由于其刀具数量较多, 刀架与刀具联系密切, 断屑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只要其中—把刀断屑不可靠, 就可能破坏机床的自动循环, 甚至破坏整条自动线正常运转, 所以在设计、选用或刃磨刀具时, 必须考虑刀具断屑的可靠性。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切屑不得缠绕在刀具、工件及其相邻的工具、装备上。

(2) 切屑不得飞溅, 以保证操作者与观察者的安全。

(3) 精加工时, 切屑不可划伤工件的已加工表面, 影响已加工表面的质量。

(4) 保证刀具预定的耐用度, 不能过早磨损并竭力防止其破损。

(5) 切屑流出时, 不妨碍切削液的喷注。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 不同刀具对切屑长度还有不同要求。例如一般粗车钢料的最大切屑长度为100mm左右;精车则应稍长。要避免过于细碎的切屑, 因为它容易嵌入机床导轨和刀具装置的一些重要部位 (如基准面) , 这样不仅需要附加防护装置, 还给清除切屑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某些不易断屑的刀具, 如成形车刀、切槽车刀和切断车刀等, 应保证其稳定的卷屑。

3. 切屑形状的分类

根据工件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等的具体情况, 切屑形状一般有:带状屑、C形屑、崩碎屑、宝塔状卷屑、发条状卷屑、长紧螺卷屑、螺卷屑等。

(1) 带状屑:高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 如不采取断屑措施, 极易形成带状屑, 此形屑连绵不断, 常会缠绕在工件或刀具上, 易划伤工件表面或打坏刀具的切削刃、甚至伤人, 因此应尽量避免形成带状屑。但有时也希望得到带状屑, 以使切屑能顺利排出。例如在立式镗床上镗盲孔时。

(2) C形屑:车削一般的碳钢、合金钢材料时, 如采用带有断屑槽的车刀则易形成C形屑。C形屑没有了带状屑的缺点。但C形屑多数是碰撞在车刀后刀面或工件表面而折断的。切屑高频率的碰断和折断会影响切削过程的平稳性, 从而影响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所以, 精加工时一般不希望得到C形屑, 而多希望得到长螺卷屑, 使切削过程比较平稳。

(3) 发条状卷屑:在重型车床上用大切深、大进给量车削钢件进, 切屑又宽又厚, 若形成C形屑则容易损伤切削刃, 基至会飞崩伤人。所以通常将断屑槽的槽底圆弧半径加大, 使切屑成发条状在加工表面上碰撞折断, 并靠其自重坠落。

(4) 长紧卷屑:长紧卷屑形成过程比较平稳, 清理也方便, 在普通车床上是一种比较好的屑形。

(5) 宝塔状卷屑:机床或自动线加工时, 希望得到此形屑, 因为这样的切屑不会缠绕在刀具和工件上。而且清理也方便。

(6) 崩碎屑:在车削铸铁、脆黄铜、铸青铜等脆性材料时, 极易形成针状或碎片状的崩碎屑, 既易飞溅伤人、又易研损机床。若采用卷屑措施, 则可使切屑连成短卷状。

总之, 切削加工的具体条件不同, 希望得到切屑的形状也不同, 但不论什么形状的切屑, 都要断屑可靠。

4. 刃磨时注意事项

(1) 人站立在砂轮机的侧面, 以防砂轮碎裂时, 碎片飞出伤人。

(2) 两手握刀的距离放开, 两肘夹紧腰部, 以减小磨刀时的抖动。

(3) 磨主、副后刀面时, 车刀要放在砂轮的水平中心, 刀尖略向上翘约3°~8°, 车刀接触砂轮后应作左右方向水平移动。当车刀离开砂轮时, 车刀需向上抬起, 以防磨好的刀刃被砂轮碰伤。

(4) 磨后刀面时, 刀杆尾部向左偏过一个主偏角的角度;磨副后刀面时, 刀杆尾部向右偏过一个副偏角的角度。

(5) 修磨刀尖圆弧时, 通常以左手握车刀前端为支点, 用右手转动车刀的尾部。

5. 磨刀安全知识

(1) 刃磨车刀前, 应首先检查砂轮有无裂纹, 砂轮轴螺母是否拧紧, 并经试转后使用, 以免砂轮碎裂或飞出伤人。

(2) 刃磨车刀不能用力过大, 否则会使手打滑而触及砂轮面, 造成工伤事故。

(3) 磨刀时应戴防护眼镜, 以免砂砾和铁屑飞入眼中。 (4) 磨刀时不要正对砂轮的旋转方向站立, 以防意外。 (5) 磨小刀头时, 必须把小刀头装入刀杆上, 以便握稳。 (6) 砂轮支架与砂轮的间隙不得大于3mm, 如发现过大, 应调整适当。磨后刀面时, 刀杆尾部向左偏过一个主偏角的角度;磨副后刀面时, 刀杆尾部向右偏过一个副偏角的角度。

(7) 修磨刀尖圆弧时, 通常以左手握车刀前端为支点, 用右手转动车刀的尾部。

(8) 车刀磨的时候和车的时候不能碰水, 因为这样会影响它的性能。如果你磨车刀, 它在硬质合金的局部会有温度聚集很高, 因为硬质合金基体不能像高速钢那样散热快, 如果一遇冷水的话相当于短时间淬火, 影响它的热硬性, 且容易产生局部裂纹。但高速钢却正相反, 为了不把它磨糊, 要勤用水来降温。硬质合金在800度以上, 突然遇冷水会崩裂。

6. 安装车刀 (见图6)

正确对刀是延长车刀使用寿命的一个关键的因素。无论是高于工件还是低于工件中心, 车刀必然会发生崩刀现象。

(四) 总结

刀具是一个专门的学科, 车刀是刀具中最普通也最具代表性。要正确理解车刀, 首先要了解各项参数及其基本概念, 以及各项参数对加工的关联与影响, 进而才能掌握车刀参数的确定。

参考文献

[1]高僖贤.车工基本技术[M].金盾出版社.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篇9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指从资产的规划、设计、购建、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至退出运营、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手段, 也是推进业务管理方法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 全寿命周期内所发生的总费用主要包括:系统一次投资成本CIC、 系统运行成本COC、 故障引起的缺供电损失成本CFC、设备报废成本CDC。 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如公式(1)所示。

系统一次投资成本CIC指的是在输电规划项目建设、改造和调试期间内、正式投运前付出的一次性成本,包括系统运行期间更换设备的投入成本。

系统运行成本COC主要包括能耗费、人工费、环境费、维护保养费等。

故障引起的缺供电损失成本CFC指系统中设备、元件发生随机停运造成电力中断供应所引起的赔偿成本。

设备报废成本CDC指设备的寿命周期结束后,为处理该设备所支付的费用。

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是从长期效益出发, 应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统筹规划、建设、生产、运行和退役等各环节,在确保规划合理、工程优质、生产安全、运行可靠的前提下,以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整体最优作为管理目标。

2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现状

当前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用化工作尚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

(1)缺少贯穿资产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标准和规范。

(2)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各个阶段(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营检修、退役报废)的管理协同机制不完善,过程中存在信息断点。

(3)资产在全寿命周期管理各个阶段的精益化管理不足。

(4) 缺少支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决策与分析的基础数据和分析方法。

其中贯穿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标准和规范的缺失, 以及各个阶段缺少协同机制并存在断点是当前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础。 为此,本文对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资产协同管理展开研究。

3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资产协同管理策略

3.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资产协同管理模式设计

结合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现状, 设计了资产全寿命周期全过程协同模式管理框架,如图1 所示。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信息管理的管理融合,最终达到实物流、价值流、信息流的“三流”融合。 实物流反映的是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到设备招标采购和基建安装,再到交付生产,最后到设备退役报废,完成了资产的实物运动过程。 价值流反映在规划设计阶段归集设计成本,在采购建设阶段归集购置成本、建设成本,在运行期归集运行维护成本,在报废期归集处置成本,在资产的整个寿命周期中,以价值链为主线贯穿始终,完成资产的价值运动过程。 信息流则反映贯穿于资产整个寿命周期的数据和信息的储存、 加工、 传递和反馈,通过信息的流动实现流程内部以及流程之间的信息共享。

协同管理表现在三个方面:组织协同管理、全过程闭环管理以及目标集成管理。 组织协同是将项目建设的所有参与方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管理组织或项目虚拟组织, 形成对项目从前期规划计划,中期采购建设,到运营维护,直至后期退役报废进行全过程的统筹计划与动态管理。 全过程闭环管理是对业务流程的协同管理, 业务流程主要是按时间从规划设计阶段到下一个更新阶段的排列顺序, 其核心是项目在全过程上的系统运行与实施的过程。 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是对现有业务流程的优化与完善,是形成精益化管理的重要要素。 业务流程协同作为资产协同管理的一个基本要素,需对现有经营流程进行全局审视并优化完善,以求得根本性的质量、效率等的提升。 目标集成管理以实现“三流”融合。 组织中各不相同但相互关联的项目活动,构成创造价值、信息的动态过程。 项目活动过程中,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无不体现“各不相同但相互关联”。 同样,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信息管理即是这样“各不相同但相互关联”的三者,任何一方的改变均会带来其他两方的变化, 因此, 对此三者进行集成管理,才能有整体功效的倍增。

全方位的管理支撑是资产管理有效运作的保障, 是确保资产管理业务正常运转的基础。 保障体系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以及信息化保障。 资产全寿命周期协同管理需要管理组织有效地配合。 管理组织的有效配合是建立在一个高效、合理的组织结构基础上的。 为配合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及其闭环管理,管理制度也应进行相应的流程化,制定适合资产全过程管理的规章制度。 针对执行过程中反应的问题,组织力量对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设计的具体操作实施细则进行整理和完善, 逐步建立起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并将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固化在管理系统中,以有效约束各个管理层面,实现业务处理的统一、协调,最终形成以流程为导向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人才队伍是管理的根本,组织、培养一支与资产全寿命周期协同管理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是落实协同管理的根本所在。 信息系统解决业务支撑的问题,是确保流程规范、高效运作的手段,也是分析决策的数据来源。 良好的信息化水平能保障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反馈,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和主要业务流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为通过科学决策实现整体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资产协同管理各阶段运作机制

通过对管理对象的精益化管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全寿命周期管理各个阶段的管理要素。 根据管理目标对各个阶段的管理要素进行相关标准设计或映射规则设计,以此辅助、支撑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的协同工作, 最终达到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效果,实现“三流”融合。

规划设计阶段:在确保电网可靠性前提下,在电网规划阶段综合考虑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及资产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投入,包括新建、改造、检修运维及退役/ 报废等;对资产投入进行技术性和经济性综合评价,优选规划和设计方案,优化电网结构和设备选型;在资产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年度计划,保持规划和计划的一致性;对资产的年度各项投入进行统筹考虑;对单个项目进行资产回报和技术论证,对项目群进行投资组合分析;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和决策机制、方法的研究,形成统一的基于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的规章制度和设计、质量、验评、运维、技术经济评价等标准。

采购建设阶段:企业的物流管理策略应以“大物流”管理理念为指导,实现“统一标准、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结算和统一仓储及配送”;引入LCC评标方法,以达到选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佳设备的目的;大量采用战略采购,以降低成本,提高采购效率,促进技术统一,减少运行维护成本;注重供应商关系管理以及设备监造和抽检工作,以保证设备质量。 从建设初期就开始持续收集资产的投资、成本,并提早录入信息系统;按照计划、规划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在时间、费用、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尤其是在设计、招投标、验收等重要环节,实现整体效益最优化;打通设计、建设、采购(物资)和设备台账、资产卡片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物资、设备、资产的联动和对应关系,使设备在建设期间的成本信息更加清晰。

运行维护阶段:制定有效的资产维护策略,逐步引入状态检修,依据资产状态安排资产的维护工作,达到经济性和可靠性的最优组合;建立以工单为核心的运维作业管理模式,逐步推进作业标准化、成本和预算的精益化管理;借助信息系统整合,完善设备运行维护信息与可靠性管理数据的有机结合,统一、规范可靠性的信息采集。

退役报废阶段:促进退役设备的再利用;对报废资产通过规范、正确的流程进行清理,使回收价值最大化;对已退役/ 报废资产进行技术经济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应用到规划、采购、运维等各业务环节之中,形成闭环管理。

3.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资产协同管理反馈及评价机制

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工作, 需要不断地反馈、自我评价与持续改进,积极发掘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图2 为资产全寿命周期框架反馈及评价改进机制图。 由项目启动开始,以项目时间过程为主线,依次经历项目实施全过程到项目实施结果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目标、先进技术及管理方法等改进因素制定改进计划, 应用到下一项目或下一阶段的启动中。

评价是对整个全寿命周期管理实施情况的分析与评价,包括改进部分实施情况的分析与评价,属于项目后评价。 首先,根据管理框架内容尤其是管理目标,确定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实际实施情况、改进计划,不断完善、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 评价的原则及目标是帮助管理人员清晰地认识到现状与目标之间存在何种差距,并量化给出差距的大小。 此外,对应阶段性改进计划, 此处评价也包括阶段性改进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 改进是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进行诊断、设计及优化等活动的过程,改进计划基于评价结果、实施阶段的改进意见以及启动阶段的反馈,主要任务是提出改进方向、改进方式以及改进目标,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技术及管理思想,不断充实、完善资产管理框架模式。 改进目的是不断缩短管理成果与管理目标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资产管理能力。 影响改进的三个关键因素为:目标、创新技术及先进管理思想,全面、深刻理解因素间的作用机理,以有效发现问题、明确方向,指引管理进一步向目标靠拢。

反馈与评价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因素很多,不仅要关注各个阶段、 各个流程的工作反馈, 更要关注全过程的工作反馈,以保证资产管理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需要管理团队及全体员工的坚持以及贯彻执行, 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加强资产管理能力。

4结语

探索资产全寿命周期的业务协同管理模式和关键技术,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通过运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电网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了积极作用。 深入研究资产全寿命周期过程的协同管控机制,按照资产全过程进行分析,挖掘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原因,制定优化举措促进资产全寿命周期阶段的有效协同,实现在资产全过程管理中,设备、管理、价值等管理资源的有效融合,促进各个管理职能部门的协作和配合。

参考文献

[1]郑淮,陈海波,等.输变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探索研究[J].华东电力,2009,37(5):738-741.

[2]徐翀.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电力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力,2010,43(3):72-74.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篇10

关键词: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内关于固定资产的概念、分类、计价基础、价值构成、资产取得、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多的研究。许多企业已应用财务核算软件, 实现了会计电算化, 在此基础上与集团公司财务实时信息系统也实现了联网, 满足了集团公司对财务信息查询、分析和汇总的要求。但与财务相关的其他业务信息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没有数据共享, 财务信息系统还停留在以核算信息为主、局限于财务部门应用的阶段, 相关业务系统未和财务信息系统集成, 企业的财务状况无法得到实时动态的反映。资产所有者、运维者和管理者脱节, 纪检部门、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脱节, 造成资产管理效率低下。比如: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 导致账实不符;忽视对固定资产利用效果与完好率的考核, 同时缺少反馈控制;基建、物资、生产、财务等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 但大多各自为政, 造成数据难以统一, 难以达到信息传递所必需的及时、有效、灵活等要求;各信息系统建立在不同的工作平台上, 缺乏维护资产设备信息的一致性机制, 难以实现信息勾稽和提示作用。

一、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几点思考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设计应明确目标, 框架设计应涵盖固定资产管理全过程, 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

(一) 系统设计目标

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 应以降低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为目标, 以系统化管理思想统筹协调资产全寿命周期各个环节, 整合现有信息系统, 建立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财务管控体系, 所以, 要求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程序设计要达到以下目标。

1. 系统程序可靠

程序应具有较好的容错能力, 并在意外情况下便于处理, 不至在操作中产生意外, 从而造成严重损失。

2. 力求系统程序方便理解

程序不仅要求逻辑正确, 计算机能够执行, 而且应当层次清楚, 便于阅读。

3. 系统程序方便维护

由于信息系统需求是不确定的, 系统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需要做一些改变, 这就需要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和调整, 以便进行补充或修改。此外, 由于计算机软硬件快速发展, 更新换代也需要对程序进行相应的升级。

(二) 框架设计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框架设计应涵盖从设计、选型、采购、运行、维护、更新到退役等固定资产管理全过程, 既包括固定资产运维管理, 又渗透着其全过程的价值变动过程管理。综合考虑了固定资产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对固定资产可靠性的管理, 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 在生产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对固定资产经济性的管理, 也由技术部门负责, 在企业资源系统中进行管理, 可提高企业的协调功能和经营效率。在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框架设计中, 应重点关注标准成本与效能分析系统的设计。

(三) 技术支撑体系

1. 系统功能的设计

为适应对资产进行强化管理的需求,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是一套通用性、实用性都比较强的软件系统, 主要应包括系统管理、数据管理、制度管理、统计分析、查询打印、辅助工具等功能。 (1) 完善的数据管理功能。支持资产增加、删除、修改;支持借出与归还、内部调拨、资产维修登记管理;支持自动计提折旧功能, 提供平均年限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供用户选择;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折旧的汇总计提。 (2) 系统管理。包括类别管理、部门管理、操作员管理和公司信息管理。 (3) 制度管理。包括资产管理制度、资产内控制度、资产审计制度。 (4) 统计分析。能够进行资产构成分析、变动分析、比率分析和资产使用效果分析。 (5) 查询打印。提供模糊查询和条件查询功能, 能够打印各种自定义报表。

2.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通过先进的条形码技术对固定资产实物从购置、领用、清理、盘点、借用归还、维修到报废进行全方位准确监管。每一件新购入资产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以后, 都会由计算机自动地打印生成条形码, 条码上的内容可由企业自己设定, 其中包括固定资产名称、购入日期、保管 (使用) 部门等内容。将条形码贴在固定资产实物上, 既明显地区分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 又给盘点带来极大的方便, 盘点人员不必通过记录资产编码、核对账本的方式进行盘点, 只须通过专门的条形码识别器对固定资产上的条码阅读, 条码信息自动存储在条形码识别器中。在手持数据终端蜻蜓点水般地扫过该条码标识后, 即对该条码进行解读, 准确识别每一个实物。经识别的实物详细信息储存并转入到计算机中, 准确地完成对该实物的盘点工作。该系统还有自动纠错实时报警功能, 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以往人工盘点时错盘、漏盘、重盘现象, 确保基层实物统计时第一手数据资料的完全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3. 固定资产故障代码体系

记录每次故障发生的情况以进行故障分析。缺陷信息来源有工厂制造缺陷信息、设备到货验收缺陷信息、安装调试缺陷信息、维护缺陷信息等, 所有的这些信息应当及时录入资产管理数据库, 在综合评价该设备时提供资料。缺陷较多较大的设备, 应考虑启动有关调查或追究责任程序。

二、建立与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应采取的措施

为保障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实施, 需要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资产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搭建标准成本体系等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 固定资产购建环节

1. 职务分离制度

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控制, 有些业务要有职责分工。如:各种资产需要应由使用部门提出;资产请购或建造的审批人应同请购或建造要求提出者分离;资本预算的复核审批人应独立于资本预算的编制人;固定资产的验收人应同采购或承建人、款项支付人在职务上分离;资产使用或保管人不能同时担任资产的记账工作;资产盘查工作不能只有使用或保管人员或只有负责记账的职员来进行, 应有独立于这些人员的第三人参加;资产报废的审批人不能同是资产报废通知单的编制人等。

2. 资本支出预算制度

资本支出预算制度是为是否取得以及如何取得某项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提供资料而编制的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编制要求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投资的预算;一项投资的取得而失去其他投资机会的机会成本;投资的资本成本;多处投资的多项预计现金净增加额;后期维护将要支出的成本等。对于这些因素首先必须收集大量的资料, 然后加以分析, 剔除不可靠的或不相关的部分, 并通过专门的技术方法整理而成。各项未来的现金净增加额减去机会成本和资本成本后, 应与投资预算额相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 就说明该项目投资是可取的。

3. 固定资产取得的控制制度

对自制自建的设备, 应由项目的审批人签发工作通知单。生产或建造部门应按工作通知单进行制造或施工。工作通知单应事先按顺序编号, 反映在该单的成本应予累计, 并定期与核准的金额相核对。

对于通过建造或需通过安装取得的设备, 在建造或安装过程中, 应指定一个或几个专门的职员, 由他们根据设计或其他技术资料和承包商在合同条款上的承诺, 监督建造或安装的进度、数量和质量, 并按需要和条件的许可做各种技术测试工作。

在验收制度方面, 由于固定资产一般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来检查其质量或精密程度, 控制制度应当规定, 购入的设备必须经过使用部门工程师的检查, 并在收货报告单上签字同意。

(二) 固定资产使用环节

实行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 采用设备定号、保管定人、管理定户等管理方法。

(1) 财务部门、生产技术部门主要职责是:资产总账、明细账核算管理;折旧管理;资产分析评价管理。

(2) 具体使用和保管部门主要职责是:资产的分类和编码;管理物、卡、实物台账。

(3) 设置一个专门管理固定资产的机构, 职责包括:每年制订出对各类房屋、设备等的维修计划;实施维修计划或根据使用中出现的应急情况采取修理措施;监督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对使用、维修和保养的结果进行记录等。

(三) 固定资产处置环节

固定资产可能存在实物资产同账面记录不一致, 定期盘查固定资产是保护财产的必要控制手段。盘点后, 对于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 要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才能进行处理。

对不再需要的资产应同资产的取得一样, 通过设制一种财产报废工作通知单, 规定任何固定资产的保管或使用人员在没有得到一张经过审核批准的废弃工作通知单前, 不得擅自废弃一项固定资产。

三、结语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篇11

关键词:工程机械;使用寿命;探讨;

在工程机械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 制约了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机械使用过程中,合理延长工程机械使用寿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拟对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作探讨。

1 机械设计方面

工程机械的设计是决定机械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 设计不合理、不科学的机械寿命肯定是短的。因此,要延长工程机械的寿命,就要做合理、科学设计机械, 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做到以下几方面:拆装简单化、部件组合化、加油集中化、检查监控化、延长润滑周期、易损件通用化、随机工具完备等方面, 并且在选用材料要注意选好机械制造材料, 要选用耐磨、抗振和抗冲击、腐蚀的新材料,尽可能从设计上减少维修项目,逐步实现机械无维修,这样设计出来的机械才能真正经得起考验, 经延长其使用寿命。

2 机械使用方面

2.1 操作人员技术因素

随着工程机械技术的发展, 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 工程机械的种类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复杂,设计更加精密了。因此,对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的要求也更加高了,操作人员不仅要懂得工程机械的结构组成、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技巧,而且还要有工程机械的故障快速诊断和维修能力。所以,要不断加强机械操作人员技术的培训,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在使用机械时坚持实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保保养),并且要求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正确使用机械,认真执行工程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发现问题并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工程机械的损坏,缩短了工程机械的维修时间和维修周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2 做好能源配置工作

由于现在的大型公路施工机械的功率都在上百千瓦到几百千瓦不等,因此对工程机械提供动力的能源配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就有较高的要求,工程机械开机前应对能源装置进行系统的维护保养和检查,对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的检查,为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

2.3 优化机械工作环境

影响机械使用寿命的环境因素是常被忽视的问题。大部分机械大部分是露天作业,作业地点经常变动,所以其性能受到作业场地的温度、气压、污染、路况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少施工单位由于忽视了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 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致使机械性能降低,寿命缩短,甚至酿成事故。因此,在机械使用过程中,要针对当时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机械工作环境。如经常使施工通道保持平整,及时养护,雨天将通道上的水坑及时填平,晴天经常洒水,减少灰尘;修整施工通道时要因地制宜地减少坡度等避免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因重量大、剧烈振动等原因造成设备的倾斜、基础塌陷等,从而达到延长机械寿命的目的。

3 机械维修保养方面

3.1 重视机械的维修

维修工作是决定机械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采用合理的维修保养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作为工程机械的组织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一定要定期和不定期对设备进行技术状况检查,对查出的问题 及时维修。如注意保证在运输及保管过程中防止机械的损伤、变形、腐蚀;搞好机械的日常维护工作, 使机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要教育操作人员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各种工程机械,减少和防止人为失误引起的机械故障;对于松动和失调的零部件及时紧固和调整,对一些易损件进行预防性的更换。在机械维修实践中, 笔者认为最好是采用下列方法:

(1)零件换位,施工机械上的许多零件,如推土机,挖掘机的履带销,柴油朵缸套等,在运行中往往承受单向负荷, 从而造成不均衡的磨损,如果适时地更换受到有均衡负荷零件的位置, 使它们的磨损均衡, 则可延长其使作寿命。(2 )刷镀与胶粘修复, 在施工现场运用刷镀胶粘修复工艺,也可以快速低成本地修复失效零件。

3.2 加强机械的保养

对机械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机械寿命的关键。虽然施工单位对机械的保养有很多的明确规定,但是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的也很少, 特别是工期紧、任务重时更加是疏于机械保养工作,认为机械在正常运行,没有故障,无需停下来进行保养。因为保养能消除机械隐患,若不及时保养,往往会使机械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甚至发生事故,这样就导致更大的损失。因此, 在机械使用时要注重保养,并不是要等机械不能使用了再作维修。笔者认为, 机械保养要重点做如下几项工作, 如更换液压油、油泵分动齿轮箱、行驶驱动齿轮箱齿轮、机油滤芯、柴油滤( 粗、细) 芯、经常清洁空气滤清器等, 通过加强机械保养, 延长机械使用寿命。

4 结语

影响工程机械使用寿命主要是设计、使用以及维修保养等因素,只有做到了合理科学设计、正确操作、加强维修和保养, 才能从根本上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机械的利用率,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机械的使用寿命并不是越长越好,不恰当的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有时反而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阻碍技术进步,只有适时地更换机械,才能促时技术进步, 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田奇.建筑机械使用与维护.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年.

[2]郑训,张铁,黄厚宝.工程机械通用总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年.

[3]王明.工程机械使用问题的思考.中国机械工厂.2003 年,第3 期.

折损电视寿命的使用误区 篇12

一、关机不要用摇控器关完机器以后就认为结束了, 因为摇控器关机只是解决了图像这部分关机, 真正应该用手动关闭电视机的电源。因为待机部分电源设计的电路不一样, 耗电的程度也不一样, 有时拿遥控器关机以后实际上和开机耗电是一模一样。此时电视机内部电路还是在正常工作, 耗电也全部正常。这一点无论是从环保、节能、还是电视机的寿命来说, 都是有弊无利的。

二、选择电视机尽量先择有黑电屏延伸保护电路的电视。一般的消费者可能觉得以前的电视换台都是一换直接换过来, 为什么现在反而不这样?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 很多消费者觉得黑的不好, 会增加换台时间, 实际上这是电视机在保护显像管, 也是保护整个屏幕的黑电屏延伸保护电路起的作用。如果瞬间转台, 会因为瞬间的电流冲击对电视机的寿命造成负面影响。选择黑电屏延伸保护的电视, 对消费者自己有好处。

三、正确选择安装位置安装方法分座架和挂架两种方法, 如果挂架, 所有的线都要通过墙体内, 这在装修贴壁纸刷涂料之前空间要留好, 实际上在目前的房屋结构中, 很多不适合于用挂件, 因为许多都是轻体的墙体。在安装的过程中, 无论是等离子, 还是液晶电视, 本身都是有一定的重量, 安装的时候需要把它固定在承重墙体上, 如果墙体是轻体墙, 如空心的墙体, 在安装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麻烦。所以, 在考虑给电视机预留位置的时候, 首先要根据自身条件, 如果是轻体墙就要选择座架或者是机柜了。

上一篇:居民体育下一篇:环境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