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无形资产

2024-06-09

图书馆无形资产(精选7篇)

图书馆无形资产 篇1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 无形资产的特殊地位日益突出, 成为一个组织综合实力的体现与核心竞争力的表征。有学者认为, 图书馆是典型的社会无形资产机构, 掌握着大量各种类型的具有活力和价值创造性的无形资产。然而, 图书馆界对无形资产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信息资源本身, 对图书馆其他类型无形资产的探讨还非常鲜见。图书馆应建立激活、创造、配置、优化、利用和保护无形资产的战略思维, 开展无形资产的科学管理, 促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与服务绩效的提高, 增强图书馆的信息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一、图书馆无形资产的内涵

1.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知识产权是国际公认的无形资产类型, 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专有技术 (非专利技术) 、管理秘诀等。图书馆自己拥有的最常见知识产权是著作权, 其客体除了传统载体的目录、索引、文摘、综述、动态、音像制品等编研成果和培训资料、宣传手册、制度汇编管理资料外, 还包括图书馆开发的多媒体、数据库、计算机软件等。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的深入, 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增加。

2.特种权利类无形资产。特种权利类无形资产是指契约、合同或政府授权给图书馆享有的特殊权利。比如, 法律法规授予图书馆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种文献的管理权。又比如, 按照著作权法律法规的规定, 图书馆享有合理使用著作权的权利 (《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八款、《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等) 。还比如, 图书馆可以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得到在设备供应、技术支持、电子资源使用等方面的特许权利。

3.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人力资源是指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资历、特长、身体素质、思想道德水准、内部人际关系的总体构成。广义的图书馆人力资源还包括图书馆和外部的联系及公共关系。比如, 同合作者的关系, 包括信息资源提供者、数字资源供应商、用户的层次、数量和分布范围等。又比如, 与同行的关系, 包括图书馆专家咨询网、图书馆联盟运行状况等。还比如, 和有关领导以及行政管理部门、各种媒体的关系等。

4.服务集合类无形资产。图书馆服务集合类无形资产是由不同服务技术、服务种类、特色服务以及各种服务支持要素组成的集合体。既包括查询、阅览、咨询等一般服务, 还包括专题服务、定题服务等深层次服务和学术研究服务, 以及用户培训、服务管理与服务体系规划等。在数字技术条件下, 信息资源数据库和服务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服务集合类无形资产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5.综合类型的无形资产。综合类无形资产是指其效益的发挥与图书馆整体有关, 不能单独存在, 但又无法指明他是某种有形或者无形资产而产生的附加价值的资产, 这种资产与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紧密联系。图书馆综合类无形资产包括:图书馆名称、图书馆特色标志和标牌、颜色, 馆誉, 图书馆组织文化、图书馆地理位置与发展历史、图书馆获奖情况等。图书馆最重要的综合类无形资产是馆誉和图书馆组织文化。

二、对图书馆无形资产开展管理的意义

1.增强图书馆发展的实力。无形资产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图书馆拥有的无形资产总量、构成和质量, 图书馆无形资产被激活利用的方式与程度, 无形资产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转化的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图书馆拥有多少现实的和潜在的财富, 预示着有多大的现实与潜在的创新力。开展全面的无形资产管理活动, 对无形资产生产、配置、利用进行全程控制, 必会提升图书馆整体的管理水平, 使图书馆的发展有活力和后劲。

2.防止图书馆的资产流失。图书馆是政府投资的公益事业, 其资产归国家所有, 图书馆无形资产通常就产生于图书馆属于国有资产这个基础。因此, 确保图书馆无形资产保值增值, 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应该成为图书馆的重要职责。长期以来, 图书馆界对无形资产的价值没有充分认识, 更缺乏正规化、科学化的管理, 使得图书馆总资产的真实面貌被扭曲, 造成无形资产的隐性流失。

3.保障图书馆工作者权益。除了外部供应外, 图书馆无形资产来源主要靠挖掘内部的创造力, 依靠调动图书馆员的积极性, 为此应使他们的权益受到保护。从目前情况看, 图书馆还没有真正形成无形资产生产与创造者的贡献相联系的机制, 这不利于无形资产循环的有序进行。对图书馆无形资产不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就会使产权主体和产权界限不明晰, 使图书馆员的劳动成果得不到承认, 其收益难以同其绩效挂钩, 挫伤其积极性, 阻碍无形资产的创造。

4.促进无形资产价值转化。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于转化利用, 除了只能被本图书馆利用的个别类型的无形资产外, 相当多的无形资产可以向外界推广, 关键是要使无形资产走向市场。比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图书馆可以通过转让、许可、参股等方式使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 取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图书馆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图书馆无形资产走向市场的基础工作就是无形资产管理, 尤其是对无形资产价值开展评估。

5.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形象”本身就是图书馆的一种无形资产, 而良好形象又是图书馆对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各种资产科学管理的结晶。拥有良好社会形象、较高社会赞誉度和大量忠诚用户的图书馆, 必然是对无形资产管理水平较高的图书馆。比如, 通过开展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与管理,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服务工作, 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美誉度, 有利于良好馆誉的培塑, 在社会上树立图书馆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的形象和地位。

三、对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的思考

1.树立图书馆全员无形资产观。对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无形资产意识淡薄, 是制约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的最大障碍。只有转变有形资产才是资产的观念, 树立无形资产意识, 才能管理好、利用好无形资产。由于无形资产管理涉及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 并非只是图书馆某位领导, 或者某个部门和岗位的事情, 所以应在图书馆宣传普及无形资产知识, 培育全员的无形资产觉悟, 包括创造无形资产的觉悟、珍惜无形资产的觉悟、利用无形资产的觉悟、保护无形资产的觉悟等。

2.策划与实施图书馆品牌战略。图书馆品牌战略是指把图书馆的名称、标志、馆徽、造型图案、专用颜色、服务理念、服务用语, 甚至于工作服的款式等通过图书馆自己或者其他媒体向社会传播, 使用户和其他社会公众产生深刻印象, 当人们一看到这些标志、图案、字号, 听到这些蕴涵图书馆服务宗旨的语句就能同特定的图书馆联系起来, 就能想图书馆的馆舍环境、技术条件、管理水平、服务质量, 就会对图书馆产生亲近感、依赖感、归属感, 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注重对图书馆无形资产保护。既然无形资产对图书馆的重要价值和积极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就应该通过科学管理活动促进无形资产的正向效应, 防止流失、灭失, 其中规章制度的保障作用不可忽视。包括图书馆无形资产类型和范围的界定制度、图书馆无形资产的产权归属和行使制度、图书馆无形资产登记制度、图书馆无形资产创造激励制度、图书馆无形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等。对于侵犯图书馆无形资产权益的行为, 要掷以法律武器坚决维权。

4.对图书馆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价值评估是对无形资产开展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图书馆无形资产评估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无形资产评估的特殊性。其一, 目前对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界定、构成要素、性质、特征、价值形成规律的认识模糊, 有待理论和实践更多的支持。其二, 图书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 社会效益是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重点, 这与企业等营利行业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目的有本质的不同。其三, 图书馆公益性并不否认在市场经济中对于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通过转让、许可、入股等方式带来经济收益。

5.开发和利用图书馆无形资产。实现无形资产价值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发利用。图书馆应建立以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为重点, 全面提升其他各种类型无形资产使用效益的无形资产管理策略。其一, 注重无形资产的推广应用, 包括馆内和馆外。其二, 统筹规划, 强调对各类型无形资产的组合利用, 发挥无形资产的综合优势。其三, 开发特色无形资产。比如, 拥有特殊地理位置、悠久历史传统的图书馆, 可以利用这些特色无形资产来提升影响力、号召力和知名度。

摘要:无形资产是图书馆综合实力的体现与核心竞争力的表征, 对图书馆的重要价值和积极影响客观存在。图书馆应建立激活、创造、配置、优化、利用和保护无形资产的战略思维, 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科学管理。

关键词: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

参考文献

[1]黄华.图书馆无形资产评估论.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 (4) .

[2]朱雪忠.知识产权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

[3]毛赣鸣.图书馆社会无形资产及其评估.图书馆论坛, 2004 (2) .

[4]黄华.高校图书馆无形资产流失及防范措施.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6) .

图书馆无形资产 篇2

2系统设计

2.1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的开发。采用了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以及表示层这样三层架构的设计体系。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秦红军随着图书馆建设速度迅猛发展,图书馆中固定资产以及各类固定资产的数量与种类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原有的纸质记录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图书馆的发展。本文以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需求为背景,开发实现了一个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将与数据库交互的所有数据都封装起来。主要进行的操作包括新事务的增加、修改、删除以及查询等,对于业务逻辑不会做出相应的判断。在面向对象编程模式中,我们需要编写重复的ADO.NET代码放入访问层中。使用了一个封装了ADO.NET方法的类,即SqlHelper类,这种方法类能够快速提高数据访问代码的重复利用率。同时访问层会为模型层中每一个类匹配对应的数据访问类,例如数据访问层会自动匹配一个UserService类专门负责User实体类的数据进行处理。2.1.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对软件业务进行处理。该层是位于数据层的上方,表示层的下方,是专门处理软件业务需求的一层,处于数据库之上,服务层之下,该层将自身的工作整理成一组微服务然后向服务层提供数据,服务层进行组织处理之后,表示层会将处理结果呈现到界面上。2.1.3表示层。是最接近用户的一层。主要负责完成接收用户提供的数据然后将数据显示出来,将这种交互操作的界面呈现给用户。如果是复杂的项目,把SQL语句不经过处理就直接编辑到界面中的话,呈现的效果不模块化而且维护工作很复杂,然后采用三层架构的模型,能够将语言逐层的吸收、理解然后进行处理。2.2系统总体功能设计。本系统是关于图书馆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设计的过程,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所有资产的整理与使用,帮助图书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管理效率。本系统分别以系统管理、资产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统计报表管理、数据维护以及辅助工具等方面为研究基础,将系统详细划分为六个主要的功能模块,其中每个功能模块又包括了很多小的管理功能。对于本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是本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

3系统实现

在进行实现部分的工作中主要采用了Windows的简洁大方的显示风格,确保了用户的使用便捷。并且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也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分配工作,努力为用户呈现出美观而又容易操作的交互界面。

3.1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的是系统的基本使用功能,该模块包括了系统最基本的登录功能、密码修改功能、操作员权限设置功能、基本资料管理功能、单位信息管理、资产分类管理等,这些功能都是为系统的正常使用左铺垫的功能,保证该模块的正常操作才能够实现系统其它功能的合理运用。3.1.1系统登录的实现。该系统是后勤岗的人员首先通过权限设置将使用者的信息表以及使用权限设置好了,然后将名称和密码分配给不同岗位的用户。使用者通过自己的登录信息进行系统的登录操作。首先进入系统的登录页面,该页面上有具体的单位、名称、密码等显示信息。选择好名称及自己的岗位,输入密码进行登录,系统会自动与数据库中信息对照匹配,如果名称和密码一致,则进入系统首页,如果名称和密码不匹配,则需要重新核对所选名称和密码是否正确,重新输入。在登录状态下进行代码编写,将编写的代码进行用户保存。该保护的代码编写可以将所有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的全部会话过程进行记录。当进行登录操作的时候就会用到此信息。这种写代码的方式通过对象将会话过程保存在服务器内存中。代码编写成功之后,在用户进行登录的时候,都专门为每一个用户生成唯一对应的用户名,以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性。在系统的登录界面上会显示用户名、口令两个输入选项的信息。每一个用户需要根据系统维护人员为自己分配的账号进行登录,输入相应的用户名与口令等待数据库的检验处理结果,两者信息都正确才能够进入系统,否则需要重新核对用户名和口令是否正确,重新输入。3.1.2修改口令的实现。系统维护人员为每一个用户分配好账户和口令,但是为了明确责任,确保信息的安全性,用户可以通过修改登陆口令功能进行账号密码的修改。在登录状态下进行代码编写,将编写的代码进行用户保存。该保护的代码编写可以将所有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的全部会话过程进行记录。当进行登录操作的时候就会用到此信息。这种写代码的方式通过对象将会话过程保存在服务器内存中。代码编写成功之后,在用户进行登录的时候,都专门为每一个用户生成唯一对应的用户名,以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性。用户成功登陆系统首页之后,可以选择登陆口令修改功能,进行登录口令的修改。需要输入系统维护人员给定用户名与原始密码,再重新设定新口令密码并进行再一次确认,保证口令信息的正确性。3.1.3操作员权限管理的实现。操作员权限管理是指为系统设置操作人员,并且为其分配相应的操作权限(例如:A人员只有资产的查询权限,没有资产修改和删除权限等)。本系统中的权限管理功能强大,对于权限可以进行分级控制,本系统是根据角色进行权限赋权,某角色拥有的权限,其成员也拥有相应得权限。对于资产的权限,可以控制到字段,即某角色可以赋权看到资产原值,而另一角色看不到资产原值。对于其他业务流程的权限均可以设置查询、新增、删除等权限。3.1.4基本资料管理的实现。进入该功能界面选中某个需要修改信息的固定资产,然后对其进行基本信息和附加属性的修改维护操作。在编写基础信息状态下进行代码编写,将编写的代码进行用户保存。该保护的代码编写可以将所有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的全部会话过程进行记录。当进行基础信息添加操作的时候就会用到此信息。这种写代码的方式通过对象将会话过程保存在服务器内存中。代码编写成功之后,在用户进行基础信息添加的时候,都专门为每一个信息生成唯一对应的名称,以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性。

3.2资产管理模块的实现

资产管理模块主要涉及到资产的各项管理工作,包括资产日常管理、资产维护、资产折旧、资产查询、条码打印等多种资产管理的工作任务。该模块是该系统中较为重要的核心模块,资产管理员根据各自不同的部门分工对图书馆各类型资产进行全面有序的管理。下面详细介绍几个关键功能的实现。3.2.1资产日常管理的实现。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就是资产的日常操作,以往的复杂繁琐的纸质记录,不仅容易丢失,而且存储复杂不易查找与修改信息,该功能界面能够对资产进行增加、变更、删除、拆分等操作,能够帮助资产管理员很大程度的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3.2.2资产查询的实现。资产查询功能是系统中每一个用户都能用到的,该功能满足系统的使用者对信息查询的权限,但是由于各自的身份不同,能够查询到信息也不同,通过该功能能够查询到资产变更信息、资产转移信息、资产借出信息、资产归还信息、资产维修信息等。3.2.3条码打印功能的实现。用户在进行基本信息登录之前必须先将该资产生成自己特有的条码,然后粘贴到资产的指定位置,这样可以使每一样资产在查询与盘点时都能迅速对号入位。

3.3低值易耗品管理模块的实现

易耗品管理模块实际上是资产管理的一个分支模块,只是单独把一些经常使用的价值较低的、容易损坏的资产专门进行独立的分类管理,这样可以减免一部分不必要的麻烦和管理操作。对于以下常用的价值较低的产品通常采用批量采购等手段,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路费的开销,同时也能够为图书馆在资产管理方面提供方便,可以保证资产的合理有效的管理。

3.4统计报表管理模块的实现

该模块包括当前资产报表、基础类型分析图、资产增减汇总、资产设备台账、资产统计表、资产领用、资产盘点等。该模块是图书馆办公人员进行定期的资产情况查询的功能模块,能够随时整理所有资产以及设备的增减情况并通过盘点的结果进行定期的分析与调整。下面详细介绍几个关键功能的实现。3.4.1资产增减汇总功能的实现。资产增减功能主要是针对部门资产和资产类别两部分进行统计分析的,部门资产增减功能能够帮助图书馆实时掌握各个部门在某个时间段的资产的增加、减少、期初、期末的数量和价值上的变化,同时该功能界面能够将该时间段的资产的计提折旧信息统计出来。3.4.2资产盘点功能的实现。库存中的固定资产要定期进行盘点统计,本系统对在盘点功能的实现上做了特殊的设计,主要是利用每件资产的条码来进行系统自动盘点,首先要使用条码阅读器将资产的条码与之前已入库储存在数据库记忆中的条码数据进行匹配核对,然后会自动筛选出匹配上与未匹配的资产信息,从而获得资产盘点结果。

3.5数据维护模块的实现

数据维护功能模块主要就是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数据的有效管理与维护,该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数据恢复、数据备份、初始数据导入、初始化数据库等功能。通过该功能模块的操作能够有效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保证在外界发生断电或者感染病毒的时候数据能够及时被恢复,不至于丢失重要信息,通过该功能能够定期清理系统中的数据存储,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行,在系统投入使用之前需要进行的初始数据导入工作也是通过该功能模块完成的。3.5.1数据备份的实现。数据备份功能是每个系统中都必须具备的功能,该功能的设计与应用能够有效保存系统中长期使用和存储的数据信息,定期进行数据备份更新的操作,能够保证系统在收到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不彻底丢失原始数据。3.5.2初始数据导入的实现。对图书馆最开始所有资产的全面详细的信息会有一个初始数据导入的功能操作。

4总结

本文是根据图书馆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具体详细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通过细致的需求分析对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划分,实现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界面的呈现,最后对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测试与运行绩效分析,最终完成了一个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使用。

参考文献

论无形资产会计改革 篇3

一、现行无形资产会计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核算范围过窄。根据现行准则和制度的规定,我国纳入现行无形资产核算体系的无形资产仅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和商誉;而对于自创商誉和非专利技术等由于其具体成本的不确定性而不于确定。核算内容局限在很小的范围,许多新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无形资产特性的项目没有列入无形资产的范围。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包括计算机软件、专利、版权、电影、客户名单、抵押服务权、捕捞许可证、进口配额、特许权、客户或供应商的关系、客户的信赖、市场份额和销售权等,其范围明显比我国大。因此,我国应扩大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以便全面反映企业资产状况和真正价值。

2、无形资产确认原则存在不足。我国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确认:(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产的成本能可靠地计量。按照这一原则,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由于商誉是由各种因素(如所处地理位置、品牌知名度、经营管理人员能力或售后服务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哪一笔支出能够确定是为创造商誉而支出的,同样也难以确定哪一笔支出创造了多少商誉以及这些支出的受益期为多长。因而,在会计实务中,一般只对企业外购商誉即并购商誉加以确认入账,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入账。显然,对外购商誉计价入账而对自创商誉不予以确认,有悖于一贯性原则。

3、无形资产计价存在问题。(1)无形资产计价不宜采用历史成本,也不存在成本归属与流转观念的问题。由于历史成本是通过交易形成的,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因而一直被广泛用于资产的计价,相应产生了成本归属与流转观念,从企业购入设备和原材料开始,直到产出产品,随着实物的流转,成本也在流转。为了确定企业收益,根据配比原则从现时收入中扣除已耗用资产的原始成本。但是无形资产不同于实物资产,其存在的基本前提是能产生“超额利润”。因此无形资产价值不会因其使用而发生流转。所以无形资产价值不能采用配比原则进行摊销,只能根据未来可能创造的超额利润重新评估确定。(2)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时没有将附带费用资本化。现行《无形资产准则》缺乏合理性,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使得企业自创无形资产成本不能得到全部确认,同时也不符合收益和费用配比的原则。大多数无形资产在尚未开发成功的会计期间里可能不产生任何收益,却要负担大量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而在开发成功以后,受益的会计期间仅负担少量的申请、注册费用,这显然很不合理。因而,忽视这类商标、品牌、商誉、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的计量显然是失策的。

4、无形资产在会计报表中的揭示不够充分。在现行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中只列有“无形资产”一个项目,反映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在现金流量表中,仅仅设置了“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和”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这样把除长期投资以外的全部非流动资产合并到一起反映,根本无法看到无形资产的变动情况。投资者和债权人只能通过会计信息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无形资产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推进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利润,投资渴望从财务报表中了解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状况,一些上市公司到底拥有多少无形资产,投资者研究开发资金又是多少,投资者无法从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全面了解,无疑增大了投资风险,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投资权益。

二、无形资产会计改革的内容

1、扩大无形资产要素范围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知识成为生产力要素的主要成分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新概念、新法律、新变革,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拓展无形的核算范围,知识环境下企业无形资产要求应主要包括:

(1)市场资产:指一个企业通过其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联的无形而可能获得的潜在的利益总和,包括企业名称、产品品牌、顾客信任、长期客户等。

(2)知识产权资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和科学试验等创新过程中,所发明的高新技术和技术诀窍,而形成的精神产品的一种产权形式,包括专利权、版权、商标、商业秘密等。

(3)人力资源:指凝聚在企业员工身上的知识、技能及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所能创造的其他资产的价值的多少,包括员工教育状况、业务素质、心里测试等。

(4)组织管理资产:指企业管理层在组织协调、管理、沟通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如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法、信息技术交流、网络工作系统、融资关系等要素。

2、对现有无形资产计价进行调整

目前资产评估机构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①成本法。将历史成本按照评估基准日的计价标准计算,再减去应扣损耗和贬值来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比较客观,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随意性。但是有些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难以确定甚至与实际价值相差甚远,因此,该方法在无形资产的评估中用得并不多。②现行市价法。以现行市场价格为计价标准,据以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要求有一个充分的市场条件,而目前我国的交易市场还不够活跃。同时,无形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来说有很强的个体特征,这在客观上限制了这种方法的使用。③收益法。通过估算被评估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算成现值,据以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比较能体现无形资产的意义,只是评估过程中的未来收益需要预测,内含报酬率也需要操作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因此收益法的主观性比较强,但在实际的无形资产评估中使用得比较多。以上几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无形资产。对于自创无形资产,应根据不同种类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计量:

(1)专利权、商标权等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确认的无形资产,可采用成本法,其最终入账价值不仅包括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登记费、律师费等相关支出,还包括研究与开发费用。在会计处理时,为防止开发项目可能遭受的失败,在相关无形资产没有正式取得之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可以设置“研究开发费用”科目,用以核算为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等所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注册登记费、律师费等全部费用,待开发成功后再予以资本化,转入“无形资产”科目;开发失败则予以费用化,一次或分期转入当期损益。

(2)对于非专利技术,由于无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承认,因此最初入账价值应以研究与开发费用为准,具体操作可参照(1)的程序。

(3)对于商誉,由于其与企业整体资产不可分割,对其成本费用也无法单独准确划分,但商誉的本质是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资产,因此可比照收益法估价入账,也可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量:企业商誉=(企业年利润总额÷行业净资产利润率)×预计使用年限-企业账面净资产。

(4)对于知识产权等可按收益法进行计量。

3、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披露

对无形资产重视不仅仅应准确的加以确认,而且还应有一种较为完整的披露体系,以全面的提高无形资产的利用价值。在目前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无形资产的披露部分规定如下:(1)各类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2)各类无形资产当期期初和期末余额,变动情况及其原因;(3)当期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及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成本和取得方式。然而,在当前知识资本的比重日益提高的今天,仅仅披露这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许多新兴的无形资产种类将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过程中应更加完整地披露无形资产信息。所以,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应更明确指出各类无形资产的种类;(2)其摊销年限应分别披露,且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采用有不同的摊销方法;(3)期初,期末余额应包括“在建无形资产”部分;(4)如有可能还应明确指明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数额是多少,以表明该公司潜在的创新能力。当然,考虑到无形资产成本和收益的原则及自身唯一性的特点,如果把无形资产披露的过于详尽,这就会给竞争对手提供更多的信息而危害到本企业的利益,也会使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存在着严重的失衡。所以,我们在具体披露过程中应把握适度。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个公司、企业都将重点放在了高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领域问题上,因此,无形资产这一概念对每个企业而言将不再陌生,它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技术管理者,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将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企业自身的新技术开发上,所以我们就更应该用更详实的信息资料来记录计量无形资产,更加准确的来披露无形资产的相关信息。

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略论 篇4

一、图书馆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图书馆资产管理中常常因人为因素或其他原因而导致部分国有资产丢失、损坏或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据从有关职能部门了解,在高校图书馆的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1、首先在图书采购方面。采购图书的工作人员吃、拿、卡、要各种回扣。教育部曾下发通知,明确规定“严禁各高校在教材和图书采购活动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回扣、手续费或其他利益;为学生代购教材或订购图书产生的折扣收益,应让利于学生”。但有的工作人员通过暗箱操作获得不当得利,使得图书馆资产严重缩水。

2、图书馆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不相符。由于图书馆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图书馆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定期组织实物盘点等清查工作,没有监督二级管理单位是否账目、账物相符。由此出现账上有记录、实物查不到等等情况。

3、采购盗版书、积压图书等等,以次充优、以盗版充正版,降低了图书的使用率。导致图书馆部分资产处于闲置状态。

4、没有调查读者究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已经有什么、还缺什么等等。产生资产重复配置、闲置浪费与紧缺并存的现象,降低了资产配置的效率。使得划拨的图书馆经费没有得到最大利用。

5、图书馆资产管理缺乏相对应的管理手段。由于岗位流动的原因,资产管理人员经常变换。因此对图书馆资产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变换。图书馆资产管理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细则,对于资产管理出现的漏洞无法进行严格查处。

6、各部(室)没有具体责任人,资产管理的好坏与资产管理者、使用者自身利益不挂钩,管好管坏一个样,用好用坏没责任,致使领用的仪器、设备、家具,发生非正常损坏或保管不善而丢失。

7、内部人员借用图书馆资产如图书、光盘等,未办理有关手续,随意带出馆外。致使资产丢失或损坏,却又没有按规定赔偿,导致图书馆资产无形流失。

8、岗位人员变动时,由于图书馆资产如图书、资料、合订本期刊、合订本报纸以及非印刷出版物 (录音带、光盘等)品种多、数量大,并且进行实物盘点工作量大而没有办理正规的移交手续。

9、馆内资产剔旧、报废或注销时,没有监督部门的核查备案。

10、缺乏资产管理现代化系统,无法跟踪图书馆资产当前的状态,如借用、维修、丢失等。

二、图书馆资产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图书馆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理顺资产的预算、采购、验收、登记、付款、报销等工作流程,明确每一环节的责任部门、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做到各个管理环节之间环环相扣、有机协调,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资产流失提供制度保证。

2、严格管理强化监督

在处置图书馆资金来源、资金运用管理时,严格执行财政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做好账务处理,确保资产处置合法、合理、有效。。结合各高校图书馆资产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图书馆资产的投入、使用以及处置等,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跟踪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3、实行岗位责任制

在图书馆内部 实行资产管 理岗位责 任制 ,“条型”管理,层层落实,将管理责任分配到资产使用人身上。同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及考核奖罚办法,定期检查,年终盘点,总结分析一年的资产管理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沟通交流,采用多种手段保障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4、加强财务管理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基础台账,细化固定资产出、入库的核算与管理,规范资产购建、改造、调拨、捐赠、变卖处置、报废、毁损、投资审核、审批手续,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做好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工作,并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的领导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出妥当处理。

5、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资产管理 不仅要有 良好的管 理机制、 管理技术 ,管理人员的水平也很重要。资产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强烈的事业心 ,安于清贫 、甘于奉献 ;具有丰富 的专业知 识 ,熟悉资产管 理政策法 律法规,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及时调整充实。

三、图书馆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高校应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学校内部建立一个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根据管理机构确立专门的岗位,选派精干的责任心强的专门人员负责高校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上级主观部门应该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领导,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只有在高校内部成立一个强有力的资产管理机构,才能杜绝高校图书馆资产流失,保证高校图书馆资产完整和安全。

1、资产管理采购责任人

资产管理采购责任人采购设备完成的同时,要把采购设备的合同、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种类、有 关技术参数、招标书、购置发票,及供货商的名称、地址、电话、负责人、供货时间,设备启用时间,三保凭单、生产地点一并交付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检查、验收、登记。建账过程中,要依据上述资料,如实填写,同时设置总帐、分类账、设备调拨账,并且做好设备代码标注,对部分设备还要设立维修帐。做到三帐合一,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2、资产管理实物责任人

在资产管理中引入责、权、利的观念,使用固定资产必须做到: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用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定期通过清查盘点,查明固定资产的保管情况,并与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对账。掌握读者的需求和积压闲置的固定资产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处理,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的使用潜力,做到物尽其用,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另外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赠送、报损等规定,并履行其手续。

3、资产管理维护责任人

企业无形资产计量问题研究 篇5

关键词:企业;无形资产;计量;知识经济

企业无形资产无疑是其重要资源之一,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发展前景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那些需要通过创新取胜的企业,其对无形资产的依赖程度更强,企业可以通过无形资产实现资产重组及投资等生产经营活动,创造更多的商业机遇。所以说,企业无形资产计量问题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无形资产的内涵

所谓无形资产,主要指企业拥有的、能够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例如商標权和专利权等即属无形资产之列。由于无形资产并不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一般是以权利、技术以及取得较大利润的综合能力表现出来。无形资产可以使企业的获益形式发生改变,其主要通过“无形”的技术优势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所以说,“无形”成为了其与固定资产、其他资产等区别开来的基本特征。由于无形资产是可辨认的,在进行无形资产计算时,其需要与其他资产分离出来单独辨认,比如企业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

二、企业无形资产计量现存的主要问题

从本质上分析,无形资产的特点是“无形”,该特点决定了其价值分布范围极广,可能是分文不值也可能是价值巨大,同时其自身价值以及价值变动频率、幅度也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以上因素导致了会计计量、报告、管理和确认都存在较大困难。过去的传统农业、工业经济时期,企业里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占据企业资产的绝大部分比例,然而发展到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今天,无形资产已经占据了企业资产的相当大的比例,部分企业甚至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此时,如果会计还抱着稳定原则不放,势必造成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存在严重背离问题,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并且与会计的重要性和客观性原则不相适应。具体而言,无形资产计量现存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高新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据比重日益提高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

根据现行的会计理论,企业主要资源通常指企业的有形资产,尽管无形资产也包括在内,然而因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整体资源里的地位一直处于次要位置。但目前情况是,许多企业进行产品研发以及产品销售时大量的投入,从本质上讲都属于无形资产投资,而这些资源恰恰是企业的关键资源,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小,同时也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不认清这一点,继续将无形资产尤其是人力资产不列入企业资产范畴,不进行核算和反映,就会严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严重背离企业发展要求。

2、与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不断扩大确认范围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

根据传统的会计体制,确认无形资产需要通过权责事项是否发生作为基础和依据,因此确认无形资产时存在许多困难因素,例如能够确认企业因外购或者接受外部投资而形成的无形资产,然而针对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虽然予以认可却无法确认;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今天,通过知识创新给企业创造的巨大价值以及获得的超额利润已相当普遍,也就是说,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无形资产确定方法,而重新确立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从而实事求是地全面反映出企业的无形资产。

3、与知识经济时代整体的财务会计系统要求不相适应

根据传统的会计理论,通常对专有技术等知识产品的价值予以承认和认可,而对企业人力资源等价值却大都忽略不计。但从目前发展来看,将来的人力资源会计势必要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现代财务会计系统必须将人力资源纳入其中,并作为现代企业会计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对人力资源的核算方法进行完善和提高,真正建立起人力资源核算账户体系。企业需要有效地利用各种计量模式,做好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工作;同时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明确,由于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收益权利,理应参与分配企业的剩余利润。

4、与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多样化的计价方法要求不相适应

开发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也是未来战略投资的内容。因为知识技术的创新发展,通过无形资产所创造出的实际价值,以及可能创造的未来经济收益也无法估算,但是通过历史成本无法将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变化反应出来。所以完全套用传统的有形资产的历史成本计量方式进行无形资产计量是行不通的,必须按照无形资产的特点要求,通过采取多种不同的计量方法来全面正确地对知识型企业价值进行反映。

三、怎样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开展无形资产计量

所谓会计计量,主要指会计人员根据特定的计量模式要求,通过货币这一计量手段所开展并产生的以货币定量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从实质上看,就是对无形资产入账价值进行确定。而对无形资产未来价值进行计量同样要遵循可验证性和一致性的标准来进行。因为会计人员就某一项无形资产开展的计量,从理论上讲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可以通过互为验证结果加以确定。此外,开展无形资产计量的方法也需要前后保持一致,绝不可随意进行更改,如遇特殊情况也要在财务报告中注明变更原因,做好具体情况说明等。

应该说,企业的价值决定了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是其资本化现值的体现。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无形资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其价值已经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通过财务计量方法开展无形资产计量

首先,要对无形资产的价值实现值进行确定。所谓无形资产价值实现值,主要指通过企业无形资产转化而来的价值。而实际的无形资产价值有可能比这一数值高或者低,理论上讲可视该数值为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净资产价值(股东权益)之间的差值。

其次,要对无形资产的内部构成情况进行确定。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确定需要结合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综合进行,这里主要指对企业未来绩效增长意义重大的无形资产而言。例如某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人力资源、市场关系以及结构等三个方面组建了无形资产指标体系。其中人力资产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的竞争力、忠诚度、经验值、技能创新能力等;其中市场关系资产主要包括:主要客户的信息库、交往时间、具体类型、潜力、满意度等;而结构资产主要包括:相关组织的进程、结构、软件、数据库以及合作关系网等;其中人力资产与结构资产共同的无形资产包括:组织的学习能力、文化和科技等;其中人力资产与市场关系资产共同的无形资产包括:客户关系等;其中市场关系资产与结构资产共同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价值链、企业品牌和商标等;以上三种共同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知识产品、关系网络、专利技术以及数据信息等。

再次,要对无形资产的各个构成部分权重进行确定。作为企业领导,必须不断总结实践工作经验,通过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以及期间发挥的作用的分析,对各种无形资产权重进行确定。

2、通过实物期权法开展无形资产计量

现金流量折现、决策树等传统决策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投资者决策作用的发挥。但是,实际市场运行时,企业投资环境竞争激烈,且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单纯地按照传统投资方法得到的结论很可能造成投资决策错误以及丧失投资机遇。比如新经济时期,某些时候企业可能对部分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进行投资,比如风险投资家往往喜欢在项目种子期选择尚未有现金流产生的项目进行投资,这时通过传统投资决策分析工具就无法對现实经济现象给出合理解释。

分析传统投资决策方法主要有两方面问题,其一是现金流折现、模拟等决策方法,主要对未来现金流量实现预测,包括预测项目的增长率、利润等。因为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通过应用单一数据进行决策分析,使原来的不确定投资好像变成了数字确定性投资内容,实质上这是一种假象。所以这样的预测结果很难确保准确。其二是从开始就确定了将来的全部投资决策项目。具体项目实施时,企业管理者无法对投资决策进行更新和修改,同大部分方法构造一样,其分析只有初始投资计划内容。但随着时间和项目的不断向前发展,项目的内外部条件都会变化更新,其应用的模型却仍然不变。

应用实物期权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投资方法的不足。实物期权法主要指根据期权概念对现实选择权的定义,其延伸了金融期权理论在实物(非金融)资产期权领域的应用。同传统投资决策相比,其在思想方法上不仅实现了对单一现金流的预测分析,同时能够分析项目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也就是现金流的全部变化范围进行预测。其描绘使用的是概率语言,主要表达的是项目未来现金流的概率分布情况等。通过实物期权分析方法能够实现金融市场和投资项目的有机结合,杜绝了人为主观预测问题,其结果并不能作为确定的投资项目,但投资机会所带来的投资价值可能更高。随着实物期权理论以及计算方法的逐渐成熟,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多,这将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无形资产的价值,使投资更加科学合理。(作者单位:锦州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苑泽明.现代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789—790

[2]董必荣.不同资产的报告模式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2

图书馆无形资产 篇6

1 传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的固定资产属于非生产性的, 在使用目的上具有广泛的服务性, 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过程中保证其形态的完整无缺是极其重要的, 以满足顺利、有效地展开文化事业工作的需要。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挥资产最大使用价值, 关键在于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而资产管理是一个长期、繁琐、环节多的系统工作 (见图1) , 当中也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1.1 资产编号不统一。

财务账目上对入帐资产的编号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编号的, 而资产管理部门的台帐和资产管理标签上的编号是由资产管理人员编号, 没有统一的标准。

1.2 管理工作效率底。

资产的存放位置和使用部门的更换较为频繁, 资产数量和流动性大, 单纯依靠传统的报表统计、手工核算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1.3 盘点、报废工作量大。

由于财务科与资产管理部门对同一资产的编号不统一, 造成后期管理工作繁琐, 每年的盘点工作和报废工作持续时间较长, 核对难度大。

2 让自动化技术渗入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中

深圳图书馆素来以科技立馆, 先进的信息化科技技术不断应用到我们的工作当中。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 办公管理系统不断普及化, 图书馆在资产管理方面积极创新管理手段, 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固定资产的自动化动态管理。

现在图书馆界采用条码技术对图书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网络管理,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读者对图书进行检索也十分便利。对于同样数量多、流动性大、构成复杂的资产来说, 条码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到固定资产管理中。

2.1 条码技术及其应用。

条码是由一组粗细不均, 黑白或彩色相间的条、空以及相应的数字或字母等字符组成的标记, 它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它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被广泛的应用在商品流通、工业生产、仓库标签管理、图书馆图书管理、电子数据交换等领域。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快速、适时、准确收集、储存、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条码的数据编码, 译成二进制和十进制数, 实现机器的自动识别, 并快速准确地将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从而达到自动化管理的目的。

2.2 利用条码作为连接财帐和资产的载体。

财务注重资金的分配和运用, 资产注重管理和使用, 两者却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在财务和资产管理中对同一资产的编号不统一, 在核帐和盘点时会让工作变得繁琐。对于入库的资产, 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资产的必要说明或相关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然后将此条数据信息输出到条码打印机, 打出此资产相对应且编号是唯一的条码标签。条码标签一式两份, 一份与资产管理卡片一并粘贴在资产上, 另一份条码则粘贴在资产管理部门的纸质账簿上, 且财帐、条码、资产管理卡片三者都使用同一个编号, 保证了资产与财账的一一对应, 确保资产编码的唯一性和统一性。同一个条码一式两份可以降低对现场扫描条码的局限性, 如需要更新资产的数据信息时, 可以直接用扫描阅读器对纸质账簿上的条码进行扫描识别即可。资产的编号犹如人的身份证号一样, 具有唯一性, 随着资产的入库登记而产生, 但不随着资产因报废或捐赠等情况出库而在核销后再次使用, 这有利于对资产进行编号和管理。

2.3 制定统一的资产条码编号标准。

既然是一个标准, 应该考虑到各个方面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能支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确保管理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资产条码的统一除了能够使占有、使用资产单位方便管理以外, 同时也应便于上级单位进行时时监管。审计监管单位可以对所有受监管单位进行编号, 条码编号由单位编号、固定资产分类号 (可参考《中国国家标准汇编196GB14867-14913》) 、固定资产序列号组成的N位 (由实际情况确定编号位数) 资产编号 (见图2) , 为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和财帐、条码、资产管理卡片三者编号的统一做准备。

2.4 推广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 建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数据库, 让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普及化, 实现信息自动化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应从识别条码标签、丰富数据信息、构建网络业务、管理权限限制对固定资产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模式转变。2.4.1识别条码标签。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系统里编制的编码程序 (编码标准) 对不同类别的资产进行自动编号, 并打印一式两份的条码标签, 数据扫描阅读器通过对条码的数据采集可以导入或导出数据, 减少人为错误, 提高资产入库和盘点的工作效率。除此以外系统能够识别多种编码, 与各单位的标码实现对接, 最终实现固定资产数据资源的共享。2.4.2丰富数据信息。公共图书馆面积大, 固定资产使用地点很分散, 而且资产种类繁杂, 每种资产都有其属性元素的差异, 每个资产都有其个性化的特征, 为满足工作中的实际需要, 管理系统将资产的属性完全开放, 管理员可以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设置不同的属性项目。系统可以从网络上检索资产的相关信息, 如图片、配件和耗材型号、维修维保单位等, 从而达到完善资产信息, 丰富数据库的目的。2.4.3构建网络业务。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除了对实物的管理还涉及到业务管理。各申请部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产使用申请, 资产管理部门先用系统根据部门提交的需求对库存资产进行检索, 是否满足申请部门的需要, 随后进行下一步的业务流程, 加强资产使用过程管理。系统的这一功能不但加快了申请流程进度, 同时减少纸张的使用。2.4.4管理权限限制。利用网络条件搭建一个共享的资产管理应用平台, 其中包括资产管理部门和上级监管部门, 在主管单位与下属各单位之间实现网络互通、各资产管理单位之间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下, 系统对各个级别管理员的浏览使用权限进行了设置, 便于监管部门的实时监控。

2.5 固定资产自动化管理的优越性。

固定资产自动化的管理的推广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条码符号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和相关设备组成识别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条码不但数据信息输入速度快, 同样的工作比键盘输入的速度提高了5倍, 而且稳定可靠, 错误率是千万分之一。条码即使有一部分欠缺, 仍可以从正确部分输入正确的信息, 其操作简单, 不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资产管理部门抛开传统的管理方式, 利用资产管理系统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长期的跟踪记录, 并根据需要对固定资产的调配、维修维保、报废等情况做及时的信息更新上传到数据库中。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采取由上至下的权限管理制度, 上级审计监管部门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 使固定资产从申报、采购、入库、使用直至报废都处于严密监控和管理之下, 不但便于监管主管部门清楚掌握固定资产动态状况, 还了解各单位预算采购和资产配置工作, 一方面从财帐到实物实现统一监管, 盘点核实方便, 另一方面财政局可以根据每年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合理、科学地制定下一年各单位的财政拨款计划。固定资产自动化的管理减少手工抄写的工作量,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还降低了人为干扰, 减少纸张的存档, 节省空间, 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加强了管理和监管的力度,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 固定资产自动化管理

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固然达到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监督管理的目的, 但鉴于各个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的不同, 在固定资产自动化管理普及工作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3.1 各个地区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拨款的情况不同, 决定到公共图书馆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 固定资产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推广是否符合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实际使用需要。

3.2 部分公共图书馆的固定资产由财务科统一监管, 不但增加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 还缺少有力的监督, 是否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3.3 固定资产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推广后, 下属单位需要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按照统一的标准重新进行数据信息输入。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大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购置和无偿调入的, 使用单位注重社会效益, 并不需要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益, 导致管理和监管部门重钱轻物, 重购置轻管理。国家重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加大资金的投入, 这是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历史机遇。公共图书馆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持, 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是加强配置管理的有机结合点。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是为公共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永和.固定资产可算与管理[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0 (5) .

[2]郭复初.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研究[M].北京: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1) .

[3]于树彬, 樊千, 孙惠玲.资产管理与评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 .

[4]容炎, 刘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技能与案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1) .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无形资产;估价;无形资产确认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产生的价值越来越明显。许多上市公司的账面价值也明显小于其市场价值,股票市场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那些没有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这也日益显露出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以及无形资产合并的重要性。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无形资产的定义,对上市公司鼓励运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现如今中国会计准则正在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背景下。无形资产的确认和估价对于所有企业合并将成为一个挑战。

购买价格分配的首要条件是合并过程的透明度以及对无形资产确认和估价,最后将剩余的净值归于商誉。无形资产的摊销通常在20年以上,但在某些情况下无形资产的经济年限很不确定,因此就没有被摊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允许商誉的摊销,但取而代之的是需要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将会导致年度报告利润的减少。因此,公司要仔细确认和计算无形资产并且保证无形资产确认和计算的完整性的同时独立于商誉。许多学者有这样一个观点,在现在的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准则下。商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些不同的无形资产的集合体,不能提供关于资产投入价值的有用信息。

新的会计准则从商业和会计的角度对所有的交易都有作用。笔者最近收集了一些资料进行了一些对购买价格的分配,认为以下几点在确认和估价无形资产的时候应该被考虑到。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

国际财务报告提供了一些关于商业合并的说明性的例证以解释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确认独立于商誉,并且提供无形资产的价值的可靠的计量。要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一个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必须是可以辨认的而且来自于契约或者其他的法定性权利或者具有可分离性。这些例证不是很详尽的,但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来解释无形资产的分类,这些例证分为5类(见表1)。

确认过程是很重要的。基于经验来讲,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必须要以特定情况为基础单独分别确认和估计。

二、无形资产的估价方法

在无形资产确认之后。下一步就是决定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关于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决定的一些指导,然而主要的估价运用方法如下:

(一)市场法

通过参照最近在同类市场上发生的交易或者可比较的资产来对无形资产进行估价。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关于公允价值最好的证据,因为它依靠的证据来自于实际的市场交易,然而完全的无形资产买卖交易很少,交易的细节也很少可以利用。而且很难保证估价的无形资产和市场上交易的无形资产是十分可比的。因此这个方法在实际中是很难被运用的。

(二)收益法

以拥有资产所有权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为基础来对无形资产进行估价。

收益法针对的是以现有的条件来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未来收益。我们已经运用这种方法来评估商标、客户关系、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基于无形资产估价的收益有两个不同的内容:确认、分离和量化可归于无形资产的现金流量(或收益);对这些现金流量(或收益)进行资本化。

主要的收益法是减少使用费法和额外收益法。减少使用费法是一种基于估计公司如果不拥有所有权而使用一项无形资产将要付出的价格的方法,如果公司拥有所有权那就是不需要付出使用费而节约的成本。额外收益法是基于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其产生的收益的现值。其他资产的合理回报率以外的收益也归于无形资产的收益。

(三)成本法

通过估计无形资产的投入或者可代替成本来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成本法是用来对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进行估价。以成本为基础的方法必须谨慎地运用,因为这种无形资产的重置或者可代替成本不是必要的正确反映未来该资产的价值。然而,成本法对于估价来说是一个有用的基准。

具体运用这些估价方法时要根据不同行业的资产的种类,可利用的数据以及特殊的环境来采用不同的方法。

三、估价问题

从经验来讲,一般的问题包括:

无形资产的确认。关于获得的主要无形资产的管理方面存在不同的观点。无形资产的确认导致许多争论。

选取合适的估价方法。虽然市场法在运用的时候是最好的,但如果缺少市场证据就意味着收益法更加经常被运用。

适当假设的决定需要主观的经验和判断。

对于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对每一个或者每一种无形资产选取适当的经济年限。一些无形资产,如强势的品牌名称也许有一个相当长的或者甚至无法确定的经济年限。其他的无形资产,如客户关系或者客户数据也许在一个更短的年限内摊销。

基于参照市场来确定使用费率范围的程序要求更加严谨,因为使用费率细微的变化将会导致无形资产价值巨大的变化。

资本成本的决定需要主观经验和判断。资本成本应该与被评估无形资产的风险和报酬相协调。

必须仔细地进行回顾检查,这将影响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及未来的减值。

避免重复计算两个或多个产生同一收益的无形资产,如有名的商标和潜在的技术。

对每股收益的影响。减少的摊销费用首先将增加每股收益,然而国际财务报告规定的每年的资产减值将导致收益的减少。如果来自于个别品牌或者个别客户的收入少于初始计划,那么适当的减值是必须的。

确认无形资产的长期反映。一个品牌在获得后发生了变化,将导致显著性的减值。

税收反映。分情况对待是必须的,集团公司的成员公司谁使用了无形资产,谁将负担相应的费用。

在合并过程中涉及到的公司需要外部咨询机构来对购买过程中的无形资产进行估价和核算。

四、无形资产估价步骤(见图1)

五、总结

无形资产的估价从会计核算和商业角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随着企业变得更加以科技为基础。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增加的贡献比例也逐渐上升。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促使交易者知道他们真正所购买的。任何超过有形净资产以外的费用将会遭到争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证在合并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合并结果可以重新评估。给出这些新准则的解释,企业应该把确认和估价无形资产作为在完成交易前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应该考虑所确认和估价的结果以达成最终购买价格。交易者需要考虑其所竞价的无形资产是否可以合计达到最终购买价格。

上一篇:坚持技术创新下一篇:文科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