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

2024-05-12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共12篇)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 篇1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基础工程的建设也在逐渐的增多, 在这些工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十分的重要的,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还可以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当地农业的发展。但是在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时候, 要不断的完善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以及工程的管理技术,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水利工程。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建设,管理技术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人们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的时候是会遇到一些问题的, 在这种时候, 如果有相关的标准可以进行参考的话, 这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十分有利的。针对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一些管理的标准,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总结和改正之后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标准, 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是非常有利的。这样就可以改掉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可以发展的更好。

1我国现行管理标准的体系

目前, 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技术的标准是国家根据相关的标准, 参考环境保护和设备安装方面综合在一起指定出来的, 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是要根据工程的类别进行分类的, 通常是分为很多的项目管理的部分的, 其中有综合技术的项目管理, 有工程建设方面的项目管理。工程建设方面的项目管理还要依据不同的工程进行不同的管理的工作。

2我国现行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行的管理标准体系中, 是根据不同的工程有着不同的标准的, 在标准体系中有非常多的技术标准, 这些技术标准是按照综合类、水利工程建设类和水利工程管理类进行分别的划分的, 在这中间, 建设类的标准是最多的, 占总的标准的百分之六十二, 管理类的标准占百分之二十六, 剩下的部分就是综合类的标准。而且在这些标准是含有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的。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 施工的人员有可能会面临着施工的安全性的问题, 但是在管理的标准中对于施工安全方面的规定是十分少的, 这样就会出现施工人员的安全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而且, 在施工的过程中, 对于工程的验收标准也是没有具体的规定的, 这就造成工程在最后的验收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现行的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进行标准体系的改善。

3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

对于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和管理技术的标准进行相应的分析可以得到, 我国目前实行的标准是带来很强的强制性的, 在现在, 这种强制性的标准是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的,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这种不符合的情况更加的明显, 为了使得现行的标准可以更加的适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必须对其中一些强制性的标准做出一些改善,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但是进行相应标准的更改, 也是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的, 要做到有法可依。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我国的市场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这样就出现了原有的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标准方面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和与现在的发展模式不配套的情况,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的时候要更具经济发展的现况和市场的真实情况进行相关标准的修改,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新的标准可以更好的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做出贡献。在水利工程的工程验收和工程的安全方面的保证一定要做到尽快进行修改, 以确保工程的施工。

在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的标准里有很多的内容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制定的, 在刚刚制定的时候, 标准可能是非常适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的, 但是在现在, 这些标准就转变成为了制约水利工程发展的标准了。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中技术内容相对比较陈旧的部分要加以修改。由于我国现行体系标准编制的时间较早, 应该把这些工程建设施工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的反应上去, 以更好的配合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标准中缺少与环境安全及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补充。重新整合并编制相关强制性的工程建设标准。我国发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之后, 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管理, 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应该对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强制类标准加以认真审核并从“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考虑, 全面贯彻实施相关标准。并对零散不完整等条文进行填充, 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汇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新体系的建设一定要符合国家现行法规的要求, 并且新体系的核心内容要以我国法律和法规为基础依据。加快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修订。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特殊的工程建设项目, 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提高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标准制订, 不断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同时,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必然举措。因此, 通过新体系的建设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及技术标准, 是我国建设的水利工程有标准可依, 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同时,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江、河、湖、库等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新标准体系能够更好的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 配套相关水利工程管理项目标准。改变现行体系缺项多、起点较低、技术工艺不配套等现状, 使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基础工程的建设也在逐渐的增多, 在这些工程中,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十分的重要的,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还可以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当地农业的发展状况。但是在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时候, 要不断的完善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以及工程的管理技术,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水利工程。近年来, 我国在兴建堤坝和水库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十分的有利的。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人们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的时候是会遇到一些问题的, 在这种时候, 如果有相关的标准可以进行参考的话, 这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十分的有利的。针对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一些管理的标准,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总结和改正之后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标准, 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是非常有利的。这样就可以改掉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可以发展的更好。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与世界接轨,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定要做好我国基础工程的建设工作。对于以前的标准进行必要的改革是更加适应市场变化的表现, 为了使得经济的发展更加的具有国际趋势, 就一定要做好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赞.中国水利标准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水利水电技术, 2008.

[2]薛亚锋.探析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现行技术标准体系.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2008.

[3]李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J].水利工程, 2009.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 篇2

2.2 科学管理,增加管理技术含量。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效益,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增加管理技术含量,改变重建轻管的观念。首先,针对建立完成的水利资产,需及时进行移交为其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通过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方式,形成有效的管护模式,辅助水利工程建设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做好水利工程配套工作,以发挥最大效能。农田灌溉、水产养殖、生活供水等是农村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其还存在防洪、除涝、将渍等功能。因此,通过工程配套工作,保证农村水利工程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最后,坚持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进行有偿服务,降低成本,促进工程良性运作,以不盈利为原则。

2.3 增加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保障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农村水利工程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地方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财政支出。改造维修现有水利工程,增加新修水利的基础设施,顺应当今水利发展需求。另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下,努力引进相关企业资金,鼓励群众投身水利工程建设,增加财政收入,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水利建设质量。

2.4 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新时期要求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创新,具有新观点、新举措的特性。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成为综合性人才。首先,管理单位内部需建立合理的人才培训计划及相关制度,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开展多知识、多方面的培养。其次,在加强管理知识培训的过程中,重视经营人才的培养,培养出适合市场、善于管理的综合性人才。最后,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培训活动,通过竞赛、游戏的方式激发工作人员对综合性人才的兴趣,帮助其更好的成长为综合性人才,从而促进工程管理以及管理内部的发展,提高管理效率。

2.5 加大领导对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保证管理工作得到实施。作为易被忽视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诸多领导存在侥幸心理,从而减少对相关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使下级管理工作者工作懒散,导致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影响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为保障各级管理工作付诸实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水利进行,必须加大各领导对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例如,领导采取定时、不定时的抽查等方式,增加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意识,达到管理的效果,保证水灵工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结束语

从前面分析,我们了解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管理机制设置不科学,增加管理难度;管理技术相对滞后,施工设计不合理;监控力度不够,检测技术落后;资金来源相对单一,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进行;管理效率难以提高等问题。农村水利工程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保证工程质量,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蒋屏,董浩,陆文聪,吕天伟。浙江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与模式创新[J].水利发展研究,,6:31-34+48.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 篇3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水利建設发展与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我国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是以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为标准制度。

1.传统建设管理模式概述

水利建设项目大多数是非盈利的公益性项目,一般投资主体是国家。然而,整个水利建设项目运行完全是由项目单位临时组建“指挥部”等非法人机构负责,没有一个相应的机构代表政府实行监督与管理,这使项目投资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在传统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下,项目建设单位同时又是使用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制约,建设单位容易偏向自己本部门的利益,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导致项目投资“无底洞化”。

一般来讲,解决管理体制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进行严密的制度设计,解决好权力和利益之间关系;二是实行政企分离,政府主要从事宏观决策和监管,企业从事具体的建设管理事务。目前,我国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正沿着这两条途径前进。

这种管理模式是以组建临时管理机构如某某工程指挥部等形式来进行工程建设的管理。其优点: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管理模式曾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缺点:没有明确投入、产权、分配的关系,当资金、质量、工期等出现问题时,不便于明确和追究主体责任。

20世纪90年代,建设管理体制开始了明晰产权改革,实行政企分离体制,许多建设单位改制成为独立法人,从而形成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管理模式。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质是通过第二条途径进行制度改革,它具体表现为“建管结合、贷还结合”。项目法人责任制确立了业主在整个投资过程的核心地位,它以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为标准制度。我国三项制度从80年代之后在我国的整个建筑市场就开始试点,不断推广,水利建设市场也在探索。特别是“98”大水之后工程投入的大幅度提高,使我们有能力由过去水利工程以岁修为主改变为以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为主,所以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全面推行,为保证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三项制度”的核心问题,但是部分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甚至根本未组建项目法人,造成责任主体不明确。行政干预,违反建设程序,只抓工期,不顾质量,资金不能按时到位。

2.2招投标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

许多工程在招投标中,委托没有资质或低资质的单位代理招投标,从而使低资质或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部分工程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同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互隶属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其中监理单位归属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管理。

监理队伍不足,素质较低,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监理工作不到位,比较突出的是作假账。不该签单的签单,应该核实的不去核实。部分工程项目设计前期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低,不能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设计因素考虑不到位,设计质量不高,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2.3监督检查,加强质量检测

稽察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威慑能力不够;稽察整改到位率低、监督力度不足。部分市地质量监督机构还没有完全独立建制,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定性还不明确,质量管理职能责任不明,质监人员不足,监督缺乏规范统一的工作程序,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存在监督机制失灵的现象,质量检测工作有待加强。

2.4验收工作以及偷工减料问题

实施的建设项目多,但正规验收的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由于验收率低,已影响到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整体进度,影响到新的项目的实施。

工程多次转分包,层层收管理费,工程实体资金流失, 从而导致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偷工减料。为节约显成本,施工不按规范操作,最终导致隐成本大大增加。质量控制体系落后,有待健全,质量把关不严。

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依法规范项目法人职责

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主体,对工程项目负总责。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法人基本条件的要求和管理,建立对项目法人建设行为的考核管理制度,规范和约束项目法人的建设行为。

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标底形成机制和评标决标的标准、方法和工作程序,推行合理低价中标,防止恶意低价中标行为,遏制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的管理。

3.2提高监理人员素质,积极推进监理改革

工程监理主要任务是对工程质量、工期、投资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施工单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体制改革,增加监理企业活力,积极引导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开展综合性工程咨询服务业务方向发展。

3.3健全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提高设计水平

严格按照勘察设计的有关条例及规范进行设计;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防止随便变更设计图纸。

质量监督是代表政府对工程参建各方进行强制性监督而设立的,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加强质量监督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业务培训,建立敬业、专业、高效的质量监督队伍;质量监督将采取“谁验收、谁监督”的原则,或采取“上级监督下级”的原则,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体制。工程建设评优和优质工程评审工作全部转由行业协会制定评优标准和优质工程评审办法。

3.4整顿规范水利建筑市场,广泛融资

建立有效的水利建设监督管理制衡机制,建立“同体”回避制度,同时规范工程分包管理;建立信用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项目法人监督力度;强化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严格管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资质;严格检验进场材料、产品、设备,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健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三项制度标准;全面推进三项制度的实施。

水利建设资金筹集来源多层次,结构复杂,这就使项目工程资金完全到位的难度大。而最关键的还是这些资金来源对政府的依赖性强,不可预测性大。而且部分水利资金来源依据不明容易产生纠纷。虽然水利项目资金筹措大部分是有法律依据,但有一些地方政府配套出台集资办法缺乏法规依据,这导致资金到位不稳定。因此我们应该积极立法,以法律为依据,出台筹资政策,依法筹集水利资金。

目前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为筹集水利资金提供了全新渠道。对那些投资大、周期长、收益高的水利建设项目,我们可以通过成立股份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筹集大量水利资金,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企业对资金的饥渴,还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培育现代市场经济。如今,经济全球一体化和金融证券化,水利工程项目也完全可以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水利金融债券筹集水利建设资金。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思路 篇4

1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国家重点项目之一, 也是促进国有资源的利用, 更好去利用有效资源、切合实际发展管理方式、有效的创新思路, 更好的便于水利工程的管理。

1.1 管理者本身能力欠缺、管理工作衔接不到位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人员较多, 管理者本身达不到一个良好的预期值, 这就形成一个不稳定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衔接工作。对企业的建设存在很大的弊端, 不完整的体系管理制度, 达不到一个有效快速发展的管理部门, 终使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营和展开工作有很大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部门是整个建设的核心存在, 是一个具备信息化交流和注重培养人才部门, 管理者本身出现问题是对整体建设水平一个重要因素, 不利于管理者正常展开工作。

1.2 管理模式的陈旧, 管理模式创新突破

当今社会, 科学的发展是作为第一生产企业的核心层, 建设工程的突破和创新对经济化发展有着主导的作用。水利建设管理人员, 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占据管理部门的主导, 导致管理者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工不明确出现差异, 工作人员本身也是缺少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 不明确本身的工作目标。传统化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 信息化达不到一个有效的标准, 不能更好地带领工作人员更好的发展。创新的突破将会打破这一僵局, 管理者更好地去学习创新性的知识有助于本身管理能力的提高, 更好地去带领整个团队。对管理者本身的工作进度产生影响, 也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的创新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管理的缺陷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1.3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者内容简单化

管理者不注重自己本身的管理内容阅历和创新思维, 管理者依旧存在传统方式管理和管理理念, 管理形式单一化和形式化。陈旧的意识将会给自己本身带来弊端, 给自己的管理方式带来缺陷, 更不便于管理, 达不到一个预期的目标。

2 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策略

2.1 对管理者能力提升策略

管理者应该提高自己本身的管理能力, 能力提升将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本职所在, 站好自己的位置, 去管理工作人员。管理者能力欠缺可以进行学习, 从而达到遇到问题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给企业带来更高效的创新化思维。管理者应当明确的分配任务, 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把工作理想、工作理念和工作制度等各方面综合到一起, 统一管理。加强学习机会, 开拓思维方式, 提升管理者管理能力, 冷静的判断问题并且制定解决方案, 在工作人员遇到问题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挖掘善于提出问题并有解决方案的员工, 完善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必须服从管理者管理, 但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管理者应当虚心聆听工作人员的意见, 从而进行改善促使自己能力的提升。

2.2 对于管理部门管理模式的创新的改善

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部门, 应当对具备更好的管理方式, 加强管理观念, 突出水利建设管理部门总体能力。水利工程建设主要考虑储水量和蓄水量, 在这两项上做到更好的管理和考察。定期对管理人员能力强化培训, 并且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并制定管理人员的奖罚方案, 促使管理者能力的提升, 管理者能力的提高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动力, 更好的带领团队。管理者应当不断提出自己的创新性方案, 有效的创新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提升, 能力的提升、思维方式的提升。不断完善管理者本身的缺陷并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去解决问题, 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才能更好的带领团队。

2.3 管理者强化训练

管理者应当注重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 传统的理念是基础, 应当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学习更好的管理方式, 一个好的管理方式会给自己管理能力有很明显的帮助。管理者首先应具备更好的创新能力, 不断加强创新能力拓展思维, 促进工程建设管理全面发展和建设。提升工程建设管理团队的自身素养, 带领出一个具有时代创新性的管理团队, 促使团队管理具备正规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性。要敢于甩掉传统理念的束缚, 创新的管理体系, 为管理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利用现代化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利用计算机对团队的管理, 管理者或管理部门要实地进行监督勘察, 并且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根据考察结果, 分配整体工程建设的具体工作。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人类开拓新的视野的眼睛, 承载人类对新事物的创新,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能够给明天更好的生活带来希望、让未来更加辉煌灿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作为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项目, 它承担着国家水利资源的利用, 必须要有超越思维的创新思路, 才能促使工程建设管理的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从而使得整体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摘要: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命在于流动, 我们离不开水。水利建设的创新有助于提高水质良好程度, 减少运营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管理的创新性, 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发展和改善的基础。针对工程建设管理出现问题, 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并且对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思维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建设,建设管理,思维创新,策划分析

参考文献

[1]彭俊.陆少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思路分析[J].北京农业, 2014, 9:209-210.

[2]彭杨辉.刘智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思路分析[J].四川水泥, 2015, 03:232-235.

[3]蒋屏, 董浩, 陆文聪, 等.浙江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与模式创新[J].水利发展研究, 2014, 6:31-34+48.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 篇5

摘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及其考核标准》中明确界定,当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需趋于法制化、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同时,在实际考核工作中,注重勘察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最终综合评价结果,不断完善工程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等内容,并实现河道防洪安全的保护,达到最佳的工程建设状态。本文从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内容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对其管理水平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考核;管理水平

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关系着施工质量是否能达到预计标准。因此,在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优化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环节,最终由考核策略带动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且打造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避免洪涝干旱等作业问题的凸显,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以下就是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实施要点等相关问题的详细阐述。

一、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内容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中明确指出,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旨在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同时,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工程管理,因此,考核内容涉及到了安全管理、组织管理、运行管理等方方面面。即在大中型水库、水闸、河道堤防、海岸等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按照工程类别,采取千分制的考核,而若在实际考核中,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等考核结果达到920分以上,同时,各类考核得分均高于该类的85%,则表示考核内容符合标准。第二,在水利工程日常管理考核中,要求水管单位应按照考核标准每年进行自检,且将考核结果上报给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由上一级水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考核,而后,结合考核结果,加强整改。同时,在水利工程日常管理考核中,也应保证考核结果符合《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闸安全鉴定规定》等标准,且在新建工程运行3年以上后,进行工程管理验收工作,最终由水利考核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二、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对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具体影响

(一)组织管理

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实施期间,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是重点考核内容,其中,组织管理的考核需参照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建立竞争机制,并在竞争机制内容完善过程中,界定每个岗位的分配系数,同时,明确日常考核办法,最终通过以岗定薪、按劳分配、以绩定资等内部分配方式,实现组织考核目标,且在组织管理考核工作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此外,在组织考核工作执行过程中,也强调了“三化”的建立,即遵从“绿化、美化、亮化”等原则,对管理用房和配套设施等进行考核,同时,监督工作区域环境整洁度,且判断其绿化是否符合标准。除此之外,在组织管理考核中,要求被考核对象应做好各类档案建档工作,且细致化完成建档立卡、分类整理等任务,并做到存放有序、归档及时。同时,为了规范工程管理,在组织管理考核作业中,也针对管理制度、运行规程、岗位责任制、安全规程等制度建设进行了考核,且注重组织“精明文明单位”等活动。即在水利工程组织管理考核工作中,实现了对制度建设、创建工作、竞争机制建立、“三化”建设、档案管理等的监督,因此,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达到高效性工程管理状态。

(二)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考核作为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的重点,首先,在考核工作实施过程中,倡导按照巡视检查制度和检查工作制度,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定期检查、经常检查、特别检查,并在实际检查工作中,记录检查信息,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性。而运行管理考核中的观测工作考核事项,要求被考核对象需按照工程观测工作规范,及时完成观测资料计算、校核、整理、整编、分析等工作,即强化了观测工作的实施,因而,有利于及时发现工程运行问题。其次,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考核中,对设备的全面检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指导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参照《办法》标准,对工程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就此保证工程设备润滑良好,同时,运转灵活、动作可靠。除此之外,在运行管理考核中,也倡导参照工程控制运用原则和上级调度指令,进行作业,且控制违规违章操作行为。再次,基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注重在运行管理考核中,重点考察自动监控系统、水情遥测系统、局域网等现代化管理情况,最终在运行管理考核工作中保证水利信息化的实现。即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中运行管理考核工作的.落实,实现了科技创新、控制运用、设备检修等的严格把控,因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整体管理水平。

(三)安全管理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实施期间,安全管理考核工作的落实也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安全管理考核工作实施过程中,重点强调了工程标准、防汛工作、工程隐患、水行政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等的考核,其中,水行政管理依托公安部门的威慑力,强化了盗窃防汛块石、盗伐护堤林木、破坏水工程设施等行为的管控,同时,注重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平台,对水法知识进行宣传。因而,安全管理考核工作的落实,可引导管理人员在实际工程管理作业中,加强违规违章等安全行为的管理,最终提高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第二,从安全管理防汛工作角度来看,在防汛管理考核中,要求被考核人员应做好汛前检查工作,同时,在工程防汛工作实施期间,组织实施除险加固、防汛应急等项目,且对机电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最终落实防汛责任制,对堤防、水闸、险工险段等进行分工管理,并实现相互监督,继而在良好的工作格局中,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达到最佳的工程建设状态。第三,在安全管理考核工作实施的基础上,加大了员工水法律法规的学习。即当出台一种新的法规时,将组织人员学习、培训、交流相关内容,并在培训时,导入相关案件,指导人员提高执法意识。例如,在重大的水利工程项目实施期间,要求人员参照法规,合理化设置固定式标牌,同时,明确界定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就此达到最佳的工程管理状态,且避免工程中禁止性行为的发生,造成安全事故。

结论

综上可知,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落实与其实际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即安全管理、组织管理、运行管理等管理考核内容,可实现工程管理中防汛工作、设备检查、“三化建设”、档案管理、科技创新等重点管理事项的监管。因此,在水利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应逐步落实工程管理考核工作,且在实际考核期间,遵从《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要求,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实施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孙飞,伍贻芬,曹莉莉.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对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影响[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32-34.

[2]黄桂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对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15(5):264.

[3]孙福殿,曹国柱,陈德胜.水管单位等级考核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途经――浅谈碾砣港闸管理所工程管理等级考核的做法与体会[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12(2):47-48+58.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 篇6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保障我国农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

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础条件。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体系与管理措施是否完善,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起着巨大作用。然而,由于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管理已成为水利工程建设部门的重要问题。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农田的耕地灌溉及农村人畜的饮水问题而建设的,然而,当前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

1.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机制不健全

(1)小型农田水利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存在大量产权不清楚、管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和经费无渠道等问题。另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理想,水费实际收取率较低,甚至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维护。部分小型水利站被撤并,加上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所需的费用不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滞后。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混乱。由于大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出现重复建设、豆腐渣工程等现象,导致当前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混乱、规划无序、施工质量地下、缺乏必要的管理,存在大理工程安全隐患。

1.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较低,缺乏管理

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其水利设施建设标准较低,加上水利工程建成后缺乏系统、有效、全面的管理,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甚至有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在建成后,由于没有落实相关部门单位管理,建成不到一年时间,便出现引水渠道淤堵的现象,使得泵站严重毁坏,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1.3 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相关现场管理缺乏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经验及财务知识,其施工进度及质量管理、控制能力不高,加上大部分的水利工程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企业及各职能部门都过分的依赖,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大大降低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质量水平。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措施

2.1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1)加大资金投入。可以通过实行相关政府优惠政策、个人融资与企业融资等多途径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以便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为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做后盾。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可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例如:安设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此为发展水利经济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加强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加大对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基础建设投入,可以通过对机电、运输、排水及供风等各项系统进行重点完善及改造,注重严抓重点项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村生产力。

2.2 完善建设程序,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1)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程序。通过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实行统一管理,使各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逐渐规范、有序。首先,根据申请规划审批,再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最后,通过验收交付,方能展开使用。

(2)完善水利工程施工设计管理控制。确定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之后,工程质量的关键要素即为工程的设计工作。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地域性质紧密相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时,应当结合建设地的地质、气候与实际环境,建立与建设地相符的地方特色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机制。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进度、质量、工期、成本及竣工后的经济效益等都与工程的设计紧密相关。只有结合先进的施工设计、技术、工艺、设备以及人才等各方面因素,通过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组织好工程施工流程,从各个方面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以便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

(3)建立工程竣工验收制。在水利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上级水行政部门提交相关竣工报告,由上级部门进行验收,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合格。另外,施工单位应当提交相关施工保证资料及必备资料,并由双方共同签字,确保其完整性及真实性。

2.3 建立健全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能力,避免发生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问题。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结合企业的自身运营情况及施工环境,并同时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便预防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一方面,必须确保工程的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数量配备合理,通过合理调配,确保施工管理人员坚守岗位,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施工管理制度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2.4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由于施工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与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只有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才能使得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达标,以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人民的生活与生产、农业生产相适应。一方面,可以通过短期培训的方式或定期举办施工技术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等的操作技能培训与管理知识培训。通过建立完善的员工考核体系,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化素质考核,使得员工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施工技术,尤其要重视加强员工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以便有效地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此保证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相关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将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严格抓好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并注重将水利工程的施工新技术广泛推广、应用于施工项目中。

3.小结

小型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华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20).

[2]郑通汉.改革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水利,2013,(2).

[3]安徽财政厅农业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11).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篇7

新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史, 可以说是从治淮为开端的, 大体经历了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现代水利三个发展阶段, 或者叫三个层面。这三个发展阶段并没有截然的时间界限, 也不是后一个阶段对前一个阶段的否定。恰恰相反, 三个阶段是相互贯通和相互包容的。工程水利, 主要是通过大量控制工程, 来消除洪涝灾害, 提高防洪抗灾能力:通过大量供水工程, 来满足用水需要, 提高人们的用水水平和抗旱能力。

主要表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革”期间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活动。那个时候是国家号召, 全民行动搞水利, 打的是人民战争, 人海战术, 建一座水库, 修一条渠道, 动辄就是十几万、数十万人。资源水利, 则是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来考量的水利活动。这是在水资源可利用量日见紧张的条件下所提出来的发展理念。这个阶段大体可以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我国改革开放之后, 各行各业方兴未艾, 经济突飞猛进, 供需矛盾和争水现象日益突出, 迫使水利建设发展必须把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提出了综合开发、科学管理的思路。简单地说, 工程水利是偏重于防水和要水, 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建工程。它是立足于水量足够丰富的基础上, 所解决的是兴利除害。而资源水利则要求注重于对水的管理, 从供水的角度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用水效率, 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要求。它是出于水量不足的规划和设计, 要解决的是供需矛盾。因此, 资源水利不是对工程水利的否认, 而是在工程水利基础上, 上升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是发展思路上的一次飞跃。

水是人类社会的要素。现代水利把水作为一个整体, 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它、保护它、管理它、利用它。把用水安全、水环境治理等一系列关平民生的水问题, 作为发展的重要思路。它要解决的是水的安全问题, 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

同时, 水利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得到提升。从最早的“兴利除害”、“农业的命脉”、“国民经济的基础”, 到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又把水利地位提高到了战略层面。认真解读水利发展今后的目标和任务, 不难发现, 中央提出水利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说明水利的发展滞后了、落伍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单靠水利工程建设是很难实现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水利部就提出要把工作重点从工程建设转变到工程管理上来。而今, 我们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还要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 不仅要重视工程管理和行业管理, 还要重视对社会的管理。凡是涉水的地方都是我们要进行管理的所在。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 工程和非工程并重, 法规和文化并重。

从现代水利层面上说, 全面管理, 要高于工程建设。非工程措施的作用要大于工程的作用。与其说在建、管并重上下功夫, 不如说在管、建并重上下功夫。虽然仅仅是顺序上的不同, 但却反映了一种发展的新理念, 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 就是要以工程建设为手段, 从管理上要效益, 从非工程措施上找出路!

2 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管理

人类历史上, 自古就有修建水利工程的实践, 留下过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 楚国的勺陂、魏国的引漳十二渠、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山西的晋水渠、河南洛阳的惠济渠等等。这些古老的水利工程大部分都已烟消云散, 沉寂在历史的风尘里, 只有极少数还在发挥着原有功能。其中四川都江堰无疑是最为瞩目的。但凡去过的人, 都说都江堰太神奇了, 修建的太巧妙了。

它的巧妙就在于利用了岷江的天然情势, 顺其自然, 因势利导, 体现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非武力而屈人之兵, 达到了无坝引水, 自流灌溉, 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 共为体系, 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的综合效益。再就是李冰父子为都江堰建立了一整套“深掏滩, 低作堰”, “遇弯裁角, 逢正抽心”等非常科学的岁修管理制度。而且把这些制度抬升到了神圣的高度, 为历代治水人所效法, 所遵循。

考量一座水利工程生命的长久与否, 并不在于工程本身有多坚固, 而在于它有没有一套科学的维护管理理念和制度。

水利部门是从搞水利工程建设起家的, 长期以来形成了做工程情结、习惯于一种定向思维, 似乎一说水利就想到搞工程, 搞大工程, 动辄几个亿、十几亿的特大工程。所以水利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个水利工程队, 哪里需要哪里去, 打起背包就出发, 从勘察设计、立项跑经费, 到后来的工程建设施工, 一条龙, 一根筋, 工程建完了, 也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怎么去管理, 由谁来管理, 似乎都不重要。这, 就是过去我们常说的只重建, 不重管。建设时“轰轰烈烈”, 建成后“冷冷清清”。以致许多水利工程问题多多, 困难重重, 甚至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有些供水工程干脆放弃了管理权, 放任给了其他部门。这恰恰是严重的本末倒置行为。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 应该是以规划管理为主, 工程建设为次。

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 主要是我们自己缺失完整的发展理念, 没有对治水做通盘考虑和谋划。诸如中型水库管理及河道管理单位, 曾一度被推向了市场, 却又沿袭计划经济模式, 财政不给钱, 供水又收不到钱, 但政府一声令下, 库里的水不放也得放。工程无力维护, 职工没有工资。个别单位职工只能靠自己带着干粮来维持水库的防汛与管理。对于中小型水库, 只认水库里的水, 不认水库的大坝和管水的人。过去修建的大批农田灌渠和机井, 也因“重建轻管”得不到有效的统一管理而遭到毁坏, 遇到旱情, 无从浇灌。

3 水利工程措施及管理

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与发展中, 毫无异议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从现代水利和长远角度看, 水利工程只能是手段, 而不是目的。水利的理想目标应该是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支撑, 为改善保护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 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 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当防汛抗旱不再是兴师动众, 当水生态环境、用水安全、山洪泥石流不再成为人们祸患的时候, 那么我们的水利建设就基本到位了。

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不仅需要众多工程措施, 更需要十分完备的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总有发展到一定限度的时候, 而非工程措施却是永无止境的。以防汛减灾为例:目前各种雨水情信息, 大多都是从最基层一级一级传输到了决策部门后, 才又反馈到群众中, 万分火急的情报信息转了一大圈当地群众才能了解到, 而最佳的避险时机已经错过了。防灾变成了救灾。雨水情信息要有两个传输方向, 一个是给决策者, 一个是给面临威胁的群众。前一个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 而后一个至今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还没有被纳入整体规划, 包括制度、措施和技术手段。比如, 2007年某地区发生特大暴雨, 几十号山区群众, 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后来在那里建立了山洪暴雨自动监测报警预警系统。2010年7月同样的大暴雨, 当地却只有3人死亡。这充分说明了山洪灾害报警预警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说明我们的探索是完全对路的、成功的。

再如, 国家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指标控制和水功能区纳污限量控制三条红线。要逐步建立水资源保护和河流健康保障体系、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利科学发展体系、法律体系、水价体系等等, 这一切无不对非工程措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总而言之, 要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 发挥水利事业的整体功能, 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就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好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坚持建管并重, 一建就管,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以水利现代化为目标, 以工程建设为手段, 从非工程措施上找出路, 从全面管理上要效益, 这样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周振宇.浅谈如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工程科技.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探讨 篇8

一、目前小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小型水利项目建设地点多在农村, 点多、面广, 分布零散, 建设与管理的主体在基层, 技术力量不强, 经验不足;建设管理参照“基建项目”的管理模式,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执行标准系统性不强;建设资金采取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相结合,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配套资金难以到位, 个别工程建设资金不足, 无力购置必要的检测设备, 形成工程质量管理环节薄弱和盲区。

㈠工程设计深度不够, 质量“先天不足”一是小水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 缺乏工程区近期水文地质勘察资料, 只局限于对以往资料的分析上, 个别工程设计地质条件不明朗, 水源论证不够充分, 方案比较缺乏说服力。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滞后, 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二是部分设计单位承担的设计任务繁重, 对小水工程设计不够重视, 部分设计人员知识面狭窄, 缺乏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等相关专业基本知识, 实际工作经验不足, 部分设计与工程实际衔接不紧密, 逻辑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不强, 增大了工程投资和管理难度。三是小水工程设计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 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落得不实, 个别工程设计存在质量缺陷。

㈡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 相关规定未全面落实招投标工作缺乏有效监督, 极个别项目招投标存在“暗箱操作”行为, 使一些挂靠资质的“皮包”公司中标参与工程建设。

㈢项目法人管理体系不健全, 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项目法人组建不够规范, 投入技术力量不足,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质量责任不明确, 保证措施不得力。有的项目法人存在行政干预, 随意压缩合理工期, 甚至违反建设程序, 实施“三边”工程, 影响工程质量。

㈣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 出现“豆腐渣”工程一是个别工程经多次转 (分) 包, 层层收取管理费, 使工程建设资金不足, 受经济利益驱使, 以次充好, 偷工减料, 导致工程质量低劣, 出现“豆腐渣”工程。二是派出的施工组织机构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投入的技术力量不足, 管理人员到位率差, 施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经验不足, 素质差。三是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 管理粗放, “三检制”落得不实, 质量控制手段落后, 关键环节把关不严。

㈤监理工作不到位, 工程实施未得到全面监控一是现场监理机构, 人员配备不能满足项目要求。二是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到位率差, 监理成“兼理”, “一管三控”能力差。三是监理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 对施工全过程缺乏有效监控。

㈥质量监督职能未充分发挥, 保障服务能力不足目前,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仍按总站、中心站、站三级设置, 市级质量监督站, 人员少, 经费不足, 缺少必要的检测设备, 质量监督工作力不从心, 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措施

㈠整顿和规范水利建设程序, 从源头上把好关口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管理, 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水利部水建[1995]128号) 精神,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小水工程建设程序, 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的有效监管, 强化市场准入制度, 确保在招标投标阶段选择技术能力好、管理水平高、质量意识强的队伍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强化项目法人 (建设单位) 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㈡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落实项目法人职责项目法人是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 对工程质量负全责。一是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工程实际, 将业务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质量管理机构, 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落实岗位职责, 规范管理行为。严格建设程序, 杜绝“三边”工程。二是把好合同签订关。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 结合工程规模和特点, 在合同文件中, 必须写明工程质量条款和保修期, 明确图纸、资料、工程、材料、设备等的质量标准及合同双方的质量责任。三是强化施工过程管理。工程技术负责人要深入施工现场, 随时检查工程建设质量, 工程技术人员要常驻工地, 跟班作业, 加强工序管理, 确保工程建设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不留质量死角。四是严格履行合同。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要保证监理单位责、权、利统一, 支持监理单位独立开展监理业务, 充分发挥监理单位作用。五是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应及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签证, 未经验收的工程, 不予结算, 验收不合格的工程, 必须返工重建。

㈢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 确保项目设计质量勘察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首要环节。无论工程规模大小, 投资多少, 设计单位必须按照《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办法》 (试行) 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结合工程实际, 组织技术力量深入工程现场, 实地勘测, 取得完整、准确、可靠的基本资料, 精心设计, 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 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 杜绝设计质量缺陷。

㈣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要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必须从工程实际出发, 强化组织结构, 优化施工管理, 明确管理责任, 层层落实到人。一是建立和完善组织保证体系。根据工程建设需要,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员、班组长组成的施工质量管理机构, 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二是健全制度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各项质量检查、检测制度和质量目标责任管理及考核办法, 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制,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转。三是细化质量控制技术措施。按照设计和合同要求, 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计划、质量计划及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明确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四是强化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管理。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质量形成阶段, 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 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规范标准和施工合同组织施工, 严把工序质量控制关, 工序质量验收要严格落实“三检制”和监理现场审核制, 关键 (重要) 部位隐蔽工程必须由项目法人、设计、监理参与验收, 当前工序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 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 原材料、半成品是构成工程实体的基础, 加强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检验工作, 不合格产品决不投入使用,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 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五是提升施工队伍整体素质。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 因此, 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严格施工管理人员和特种岗位操作人员的资格考核, 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并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施工作业环境, 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㈤强化监理质量监控体系, 提高监理工作水平依法推行小水工程建设监理, 积极推进小水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向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转变, 促使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科学化管理体制。开展好建设监理工作, 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效益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监理单位应按法定程序对合同项目实施监理:一是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按照监理合同, 选派满足监理工作要求的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组建项目监理机构, 进驻现场。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全面履行监理合同约定的监理单位职责, 发布有关指令, 签署监理文件, 协调有关各方之间的关系。二是细化质量控制目标和措施。认真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 明确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范围、内容、目标和依据, 确定监理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 并报项目法人备案。三是强化合同管理。监理人员要持证上岗, 全面履行合同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按照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开展监理工作, 采取现场旁站、巡视、测量、试验、指令文件、工作程序规定、计量支付签证控制等多种手段和方法, 真正做到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有效控制, 防范偷工减料、粗制滥造问题发生。四是提升监理工作水平。要加强监理人员培训, 提高监理队伍素质, 解决少数监理人员素质差、监控能力不强、难于胜任监理工作的问题。

水利工程管理中企业管理层的管理 篇9

随着问题的严重化愈加突出, 最近几年, 大部分水利工程企业开始了加强自身的项目管理, 并在现实施工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这对于整体管理方法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是, 在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上, 很多管理者都存在着一视同仁的看法, 但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施工环境、施工方法的不同, 这些上面的管理差异是相当大的, 不能混为一谈, 但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却常常将他们一起处理或采用同一种方法。可以看出, 在管理层的管理上, 我国水利施工企业还处在对于模式的摸索上, 刚刚起步。在对企业施工项目的整体管理方法和理论上还有待提高, 并且在项目的组织、协调、控制等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完善, 在以后的发展上还有很长的发展空间。在现在, 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主要管理层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责任书与考核方面的问题

(1) 在项目中没能及时签订项目责任书。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突发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具有紧急性, 一经发现必须马上采取手段就行补救, 所以在这个时候由于时间的紧迫, 导致与业主的项目相关的责任书没有来得及签署, 甚至到了收工阶段这个责任书还没有进行签署, 这对于相关施工的管理造成了很大困扰, 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书, 在整体工作的管理上就缺乏一个主体, 导致相关事宜模糊不定。

(2) 项目责任书本身存在问题。有的施工单位在对责任书的设置上面出现目标的整体混淆, 在实际中企业只关注整体的经济效益相关设计, 对于质量、安全等方面没有提及或设计模糊。

(3) 项目责任书的严谨程度不够。在有些责任书的制定上面各项目标的设置指定相当随意, 完全不合理, 在整体的制定上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与方法, 在形式上造成责任书的不严谨性。

1.2 项目经理部的组建跟管理形式的问题

(1) 没有认识到项目经理责任制的作用。在企业中, 由于项目经理的级别较为尴尬, 一旦与法人代表发生冲突, 经常会被法人代表在工作上限制手脚, 完全忽视了在开工前与他签订的项目责任书, 使得在相关工作上造成项目经理的热情降低。

(2) 经理人员素质问题。认不清自己的工作责任, 在施工中, 将自己当做上级领导, 在处理事情上, 不考虑整体团队的意见, 独断独行。甚至更有甚者, 担任项目经理就是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还可能做出危害整体工程的事情。还有对于自己的领导地位认知不够的, 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或者施工人员, 完全抛弃了他是在项目上的领导作用。

(3) 整体经理结构设置问题。在项目经理制度的设置上经常出现的局面就是与施工要求不搭边。有些施工项目工程小, 技术简单, 安全隐患并不多, 但是却设置了庞大的项目经理进行管理, 在部门的建设上面也多是无用或者重复, 造成整体施工的问题的草草了事, 这些问题主要出现在那些经营并不好的单位中。

1.3 项目过程管理与控制方面的问题

项目过程管理与控制包括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安全管理、现场标准化管理 (文明施工) 等方面。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有的企业检查控制只等待任务结束以后才进行, 即只是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成本管理方面。有的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揽工程, 不惜牺牲利润, 以低标价中标, 甚至答应业主的无理要求, 他们以将工程项目承揽到手为第一要务, 没有很好核算和预测实际成本。

(2) 项目质量管理方面。有的项目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 工期拖后, 被监理通报批评;有的项目质量管理责任不明, 出了质量事故, 管理人员相互推诿。

(3) 项目进度管理方面。有的项目进度严重拖后, 影响了总工期;有的项目工期安排缺少计划性, 干到哪算哪。

(4) 项目安全管理方面。有的项目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产生麻痹思想;有的项目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没有上岗证, 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2 原因分析

2.1 对项目管理基本内涵缺乏了解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代表, 两者是委派与被委派的关系。项目经理在项目中是最高责任人、是项目决策关键人物, 在项目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但项目经理不是法人代表, 必须服从企业法人的指导、控制和服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能忽视对项目的控制和管理和产生“以包代管”的现象, 项目经理没有可能自行承包, 它要在企业管理层的指导、服务、监督下承担任务;并且承包容易形成只重成本控制, 忽视其他目标控制的倾向, 容易出现短期行为, 承包合同将企业管理层与项目管理层的上下级行政关系扭曲为平等关系。

2.2 对施工项目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项目管理制度要配套, 不留漏洞。目前许多水利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合项目管理的需要, 如缺乏工作分解、责任分解等。同时由于我国基层项目管理人员的文化基础和管理经验很不平衡, 相当一部分基层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手段运用到具体工程项目上, 普遍地存在脱节现象。

2.3 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项目经理部人员素质相差较大

众所周知, 项目经理是项目部的核心和决策人物, 项目经理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管理水平。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能够统筹安排人力、物力、财力, 合理进行方氩工组织设计, 规划、控制和协调工程进度,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 保障项目责任目标的实现。因此, 项目经理必须是取得建设部项目经理培训合格证书、具有相应的项目经理资质、高度的政治觉悟、丰富的专业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 结论

通过文章的论述, 将水利建筑施工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列举和分析, 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水利工程的项目管理是一个相当复杂庞大的系统, 在加上我国相关管理形式上的不足, 导致在施工中问题的出现率相当之高。所以现阶段, 对于企业项目管理的开展与研究是必须的, 只有在相关项目管理上进行有效的管理机制设计和责任分属, 才能使得项目本身就有更大的管理空间, 项目管理的整体是一个有序、完整的管理系统, 从责任书的签署, 到最后的工程交工, 每一个环节在整体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缺一不可。所以在日常的建筑施工中必须对于项目的管理加强正确的认识, 这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的整体效益进行提升。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基础建设项目不断的增多, 在这期间建筑企业迎来了一个市场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在繁荣的背后, 企业应该知道这时候面临的局面是机会与风险并肩而立, 所以企业现在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怎样在实际的施工中减少风险, 避开危险, 在这方面企业自身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他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在水利工程项目上的竞争力。在新形势下, 水利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我国原有的一些水利建筑企业却在这场盛宴中被出局, 原因是, 施工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企业管理体制僵硬, 这些问题都显示出企业的管理层的管理出现了问题, 所以导致企业的经营情况每况愈下。

关键词:管理层,管理,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陈辉, 孙志超.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 篇10

1 传统建设管理模式概述

水利建设项目大多数是非盈利的公益性项目, 一般投资主体是国家。然而, 整个水利建设项目运行完全是由项目单位临时组建“指挥部”等非法人机构负责, 没有一个相应的机构代表政府实行监督与管理, 这使项目投资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在传统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下, 项目建设单位同时又是使用单位。在建设过程中, 由于缺乏制约, 建设单位容易偏向自己本部门的利益, 擅自扩大建设规模, 导致项目投资“无底洞化”。

一般来讲, 解决管理体制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进行严密的制度设计, 解决好权力和利益之间关系;二是实行政企分离, 政府主要从事宏观决策和监管, 企业从事具体的建设管理事务。目前, 我国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正沿着这两条途径前进。

这种管理模式是以组建临时管理机构如某某工程指挥部等形式来进行工程建设的管理。其优点:在计划经济时代, 这种管理模式曾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缺点:没有明确投入、产权、分配的关系, 当资金、质量、工期等出现问题时, 不便于明确和追究主体责任。

20世纪90年代, 建设管理体制开始了明晰产权改革, 实行政企分离体制, 许多建设单位改制成为独立法人, 从而形成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管理模式。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质是通过第二条途径进行制度改革, 它具体表现为“建管结合、贷还结合”。项目法人责任制确立了业主在整个投资过程的核心地位, 它以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为标准制度。我国三项制度从80年代之后在我国的整个建筑市场就开始试点, 不断推广, 水利建设市场也在探索。特别是“98”大水之后工程投入的大幅度提高, 使我们有能力由过去水利工程以岁修为主改变为以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为主, 所以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全面推行, 为保证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三项制度”的核心问题, 但是部分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 甚至根本未组建项目法人, 造成责任主体不明确。行政干预, 违反建设程序, 只抓工期, 不顾质量, 资金不能按时到位。

2.2 招投标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

许多工程在招投标中, 委托没有资质或低资质的单位代理招投标, 从而使低资质或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 违规操作, 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部分工程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同体”问题严重, 主要表现在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互隶属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其中监理单位归属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管理。

监理队伍不足, 素质较低, 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监理工作不到位, 比较突出的是作假账。不该签单的签单, 应该核实的不去核实。部分工程项目设计前期工作不充分, 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低, 不能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设计因素考虑不到位, 设计质量不高, 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2.3 监督检查, 加强质量检测

稽查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威慑能力不够;稽查整改到位率低、监督力度不足。部分市地质量监督机构还没有完全独立建制, 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定性还不明确, 质量管理职能责任不明, 质监人员不足, 监督缺乏规范统一的工作程序, 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 存在监督机制失灵的现象, 质量检测工作有待加强。

2.4 验收工作以及偷工减料问题

实施的建设项目多, 但正规验收的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由于验收率低, 已影响到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整体进度, 影响到新的项目的实施。

工程多次转分包, 层层收管理费, 工程实体资金流失, 从而导致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偷工减料。为节约显成本, 施工不按规范操作, 最终导致隐成本大大增加。质量控制体系落后, 有待健全, 质量把关不严。

3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 依法规范项目法人职责

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主体, 对工程项目负总责。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法人基本条件的要求和管理, 建立对项目法人建设行为的考核管理制度, 规范和约束项目法人的建设行为。

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标底形成机制和评标决标的标准、方法和工作程序, 推行合理低价中标, 防止恶意低价中标行为, 遏制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 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的管理。

3.2 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积极推进监理改革

工程监理主要任务是对工程质量、工期、投资进行有效控制, 以提高施工单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体制改革, 增加监理企业活力, 积极引导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开展综合性工程咨询服务业务方向发展。

3.3 健全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 提高设计水平

严格按照勘察设计的有关条例及规范进行设计;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立健全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 防止随便变更设计图纸。

质量监督是代表政府对工程参建各方进行强制性监督而设立的, 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就要加强质量监督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业务培训, 建立敬业、专业、高效的质量监督队伍;质量监督将采取“谁验收、谁监督”的原则, 或采取“上级监督下级”的原则, 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体制。工程建设评优和优质工程评审工作全部转由行业协会制定评优标准和优质工程评审办法。

3.4 整顿规范水利建筑市场, 广泛融资

建立有效的水利建设监督管理制衡机制, 建立“同体”回避制度, 同时规范工程分包管理;建立信用体系, 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项目法人监督力度;强化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严格管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资质;严格检验进场材料、产品、设备, 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健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三项制度标准;全面推进三项制度的实施。

水利建设资金筹集来源多层次, 结构复杂, 这就使项目工程资金完全到位的难度大。而最关键的还是这些资金来源对政府的依赖性强, 不可预测性大。而且部分水利资金来源依据不明容易产生纠纷。虽然水利项目资金筹措大部分是有法律依据, 但有一些地方政府配套出台集资办法缺乏法规依据, 这导致资金到位不稳定。因此我们应该积极立法, 以法律为依据, 出台筹资政策, 依法筹集水利资金。

4 结语

目前来看,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日趋成熟, 为筹集水利资金提供了全新渠道。对那些投资大、周期长、收益高的水利建设项目, 我们可以通过成立股份公司,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筹集大量水利资金, 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企业对资金的饥渴, 还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 有利于培育现代市场经济。如今, 经济全球一体化和金融证券化, 水利工程项目也完全可以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水利金融债券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另外, 我们还可以在运作机制上下功夫, 通过对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 吸引社会各方面闲置资金。

摘要:当前, 我国加大对水利基础建设的投入, 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在此,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水利工程的经验与实践, 概述了我国水利工程传统建筑管理模式, 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 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湘宁.水利基本建设管理法规汇编[G].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5.

[2]梁天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与验收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3]王仁钟, 章为民, 蔡跃波, 等.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J].水利水电技术, 2001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 篇11

【摘要】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对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投入资金的利用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管理

【Abstract】Water project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to ensure project qualit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project investment fund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ways to do the water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posed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Key words】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Problem;Management

1. 水利工程建设概述

(1)水是万物之源。离开了水,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但是,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在某些时候是不能造福人类的。因此,必须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防止洪涝等现象的发生。

(2)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水力资源来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其他的建筑工程相比,水利工程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量比较大,建设工期相对较长,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第二,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导致建设过程中的工作条件相对复杂,施工困难;第三,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

(3)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提高投入资金的利用率,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2.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己多年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经验,笔者对我省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出我省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1对设计方案的管理不到位。 设计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施工的重要“指导者”。合理的设计方案,有利于节省工程项目的资金,还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但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来看,由于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很多项目的设计方案都不合理。而相关人员并没有做好对设计方案的管理和验证,使很多“粗糙”的方案投入使用。

2.2招投标管理工作有漏洞。 招投标工作做得好不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很多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并没有做好对招投标的管理工作。他们为了减轻工作负担,经常委托一些资质较差的单位开展己方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这些单位为了一己私利,在招投标过程中进行虚假招标,甚至很多项目被违法分包。由此可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

2.3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不合理。 在所有的工程建设项目中,质量问题永远是核心问题。只有保证了工程质量,才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很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和验收小组,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和验收。这导致很多水利工程项目质量不达标,引起一系列后续问题。

2.4项目负责人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物,能够改变事物的发展趋向。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素质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而很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并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管理职能。他们并不注重施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素质,只抓施工速度,而不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这导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出现很多问题,阻碍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另外,项目负责人并没有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这导致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经常出现矛盾,不利于工程的顺利推进。

3. 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途径

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有利于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造福广大人民,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针对以上我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下几个解决途径。

3.1加强对设计方案的管理,进一步提高设计方案质量。 首先,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对周边的设计公司进行综合比较,选择资质较高并且资信良好的设计公司。其次,设计人员首先必须进行实地勘察工作,根据勘察情况和相关设计规范来设计具体的施工方案。再次,建设单位必须严格对施工设计方案的审查制度,并对设计方案进行相关验证,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一旦制定合格的设计方案,工作人员则不能随意进行修改。

3.2严格把关水利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作。 建设单位在选择招投标工作代理人时,必须考察该代理人的资信状况,选择具有资质的代理人。该代理人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关于该项目的严格的投标机制,并制定完善的评标标准。在选择施工单位的过程中,代理人必须通过各种途径防止低价中标的行为,尽量减少招投标工作中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必须加强对代理人公司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其专业素质,防止其因为谋取一己私利而在招投标工作中“做手脚”。

3.3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 工程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首先,必须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质量评价标准。其次,必须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同时,要加强对质量监督小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让他们将质量评价标准烂熟于心,不断更新其专业知识,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提高工程的质量。

3.4落实个人责任制度。 在数量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职责不明确,遇到事情相互推卸责任,这导致很多问题难以及时解决,阻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我省之后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之前,相关人员必须明确的工作分工,并落实个人责任制度。每个人尽力解决自己工作范围内的问题。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必须追究其个人责任,对其个人进行合理的惩戒。这样,既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又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3.5做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 验收是工程进行中和工程竣工后的必要环节之一。在验收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找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工程投入使用前及时修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工程完工验收。只有这三个部分的验收工作都做好了,整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水利工程验收人员必须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验收规程》的相关规定,对工程进行严格验收,一旦发现违规建设现象,必须报告上级领导及时解决问题。

3.6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首先,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做好对整个工程进行中的综合掌控工作。其次,设计单位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从施工地点的实际状况出发,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其次,施工方必须聘用具有专业施工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技术,能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同时要注意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培训,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最后,水利工程的监理单位、质量管理单位,验收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

4.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难度性较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加强对我省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开始直到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各个部分的管理工作。相信未来我省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将会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也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鹏.浅析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对策[J].科技风.2012(7).

[2]刘丰,马晓辉,王元彬.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 篇12

1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招投标不规范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招投标工作不规范表现如下:违规操作, 招标主体错位, 一些地方政府人员独断专行, 认为自己是一级政府, 就无视国家法律法规, 在招投标工作中违反操作程序, 导致招标主体错位。招标单位存在问题。很多项目业主为了规避招标, 会采用将项目化整为零的方法, 项目、资金变成多个独立的小项目, 就达不到公开招标的条件, 采用邀请招标, 将潜在投标人排斥在外。并且一些招标单位甚至与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患通, 违背建设程度实施工程管理, 从而损害国家利益。投标单位存在问题。投标单位的主要问题即暗箱操作, 抬标、串标、陪标、围标及违规评标行为屡禁不止。招标者与投标者互相勾结, 排挤其它竞争对手, 影响到招标过程的公平性;投标者之间互相串通, 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不具备投标资格, 挂靠多家有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围标, 从而影响到工程质量;还有些评委评标时带有强烈的个人倾赂, 甚至有些评委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 意向性投标人分数达不到评标分数, 则会对评标分数进行调整, 促使其中标。

1.2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意识

施工单位自身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些承接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的企业通常规模较大, 但是其往往将管理侧重点倾向于经济效益及市场占有率, 忽略了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此外, 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般采用的是逐级向上的管理模式, 即项目经理到分公司, 再到总公司, 这种管理模式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工程项目频繁更换项目经理。水利工程通常规模较大、工期较长, 需要多个项目经理共同管理, 由于一个项目经理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之后就被更换, 因此导致项目经理过分注重短期利益, 一味追求工期, 未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3监理单位不够重视

理论上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市场规则而言, 在任何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 监理单位的重要性都是十分突出的, 其主要内容是负责项目目标控制, 故监理单位具有行使具体工作职能的权力。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监理单位处境十分尴尬,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未明确监理单位的责任及权限, 没有明确监理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关系, 其与业主处于一种被动从属的关系, 缺乏明确的市场主体地位, 从而影响到其正常职能、作用的发挥, 很多工程的监理单位只是流于形式。

2 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2.1完善招投标机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招投标管理机制, 保证招投标管理的科学性;保证评标、决标标准的公平性、公开性、科学性, 坚决遏制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加强招标代理机构及评标专家的管理力度, 从源头上提高招投标管理的严密性。要建立招投标信用机制, 对招投标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信用法规体系等予以完善, 整合现有分散的信用评价体系;要通过评标标准的完善规避串标及围标行为, 针对技术标及商务标分别设计权重, 采用不同的评标方法遏制串标行为。

2.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及要求, 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加强管理, 全面保证工程质量。将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实行质量管理一票否决制, 各分部、分项等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管理部门的鉴定报告, 如质量管理部门发现质量问题, 则出具质量整改报告, 相关单位要及时整改、完善。质量管理部门要督促项目法人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执行各项工作, 使其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将项目稽察对质量管理的作用突显出来, 稽察工作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的专家负责, 通过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查水利工程的质量, 以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2.3充分认识到监理的作用及意义

监理单位在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后, 就必须按照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约定实施监理, 体现出其服务性、科学性、独立性及公平性;参与施工现场进度的管理、资金的管理及工程质量的管理, 协调工程各方的关系, 采用规划、控制、协调的方法帮助建设单位完成工程建设目标。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逐渐优化水利工程的项目实施, 在项目招标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制度经济模式, 促进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 水利工程技术施工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 在发展水利事业过程中, 要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管理予以优化, 才能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上一篇:新闻设置下一篇:高职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