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与传统经典

2024-05-17

文言文与传统经典(共4篇)

文言文与传统经典 篇1

在21世纪的今天, 我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并明确提出了要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要求。中学语文课文, 大多蕴涵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 如:爱国、尊师、敬老、苦学、勤俭、公而忘私等等, 其中以文言文体现最为明显。

一、分析人物, 讨论事件,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 写人、写事的文言文占很大比例, 这些“事有人为, 人因事显”的生动故事, 最易诱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因此, 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常规的讲解后, 可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复述, 并畅谈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认识和看法。而这些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 对后人具有警示和训诫作用, 这正是教师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契机。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 学生对愚公的做法颇有异议, 有的认为搬山不值, 搬山不如搬家, 有的提出可绕道而行, 有的则认为打个隧道也未必不可……当学生的讨论告一段落时, 我及时发问:“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 愚公真蠢, 实在太笨了。但是, 为什么千百年来, 人们一直颂扬愚公?更有甚者还编歌谱曲歌唱他?”这引起同学们更热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看法:学习上的困难也像一座大山, 难道碰上了就绕开逃避吗?我不失时机地表示了赞同, 并谈了自己对愚公那种下定决心, 坚持奋斗, 克服困难的精神的无比敬佩, 这也是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存在的教育价值。

二、挖掘思想, 弘扬精神,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 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智慧总结, 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丰富和全面。初中文言文中有很多文章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之作。如《论语》《孟子》《爱莲说》《岳阳楼记》《陋室铭》等。教学中, 可以在疏通文义后让学生明确文章所传达的思想主张, 所提倡的主体精神以及这种思想、精神在长期历史延伸中所铸就的民族性格特质。“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有孔子的谦虚勤学,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范仲淹先人后己, 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 “斯是陋室, 唯吾德馨”有刘禹锡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这些名言警语脍炙人口, 起着对人劝诫、警示的作用, 有着让人铭心刻骨、感念不忘的力量。在一个学年结束后, 可引导学生列表归类, 设立前途、理想、尊师、品德、文明等栏目, 分别从课文摘录出相关的语句、诗行、典故事例。这不仅陶冶了性情, 感悟出生活的哲理, 受到了传统美德的教育, 也使学生积累了十分可贵的写作素材。

三、多种形式, 反复诵读,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大多短而精, 文章大都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 宜于诵读。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 常在文章的结构段落及句式等方面的安排上有所体现, 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利用领读、分读、齐读等方式有感情朗读, 能突出显示作者的思想感情,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从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如教学《出师表》一课, 文中大多为对称短句, 且长短句结合, 读来朗朗上口, 其结构亦条理分明, 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在教学中, 我让小组分读前五段, 再由自己范读后四段。当我用恳切的语气, 语重心长的口吻进行朗读时, 教室里静寂无声。当朗读到末句“今当远离, 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时, 我的声音低缓, 表情沉重, 而全体学生亦久久沉浸其中, 无不为诸葛亮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诵读可以说是一种思想熏陶, 一种精神享受, 一种情操感染, 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四、在背景介绍、知识短文、课外阅读中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 每一篇文言文前几乎都安排有背景介绍,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取舍或补充。而一些文言文后还附有一篇与课文有关的、有趣味的知识短文, 在对背景及知识短文进行介绍时, 也可不失时机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醉翁亭记》一文的阅读提示中简介了欧阳修“四岁丧父, 家境贫寒, 母以荻秆画地教读,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那种自强不息, 立志勤学的精神,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中太守能与民同乐的思想根源;《陈涉世家》一文后的知识短文介绍了陈涉违背“苟富贵, 无相忘”的诺言之事, 这正是进行诚实守信、见利思义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时机……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此外, 当学完一篇课文后, 可介绍学生进行一些课外阅读, 在阅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学了《桃花源记》, 可介绍学生看《桃花源诗》, 更深地了解诗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学了《愚公移山》后, 可介绍毛泽东同志在第七次党代会闭幕时讲话的有关内容, 从而引导学生继承愚公精神, 发扬自强不息、立志求索攻坚的传统, 在新的历史时期, 创造出新的业绩。

文言文与传统经典 篇2

对于“采薇”解释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表达一种隐居的状态

 B、渴望人理解

 C、找到人生伴侣的期盼

 D、追求仕途的心理

我的答案:A 2

高适在()时仕途开始起步(1.0分)

1.0 分

A、

B、 C、 D、我的答案:A 3

滕王阁是谁建的(1.0分)

1.0 分

 A、李元霸

唐太宗 B、

唐高祖 C、

李元婴 D、我的答案:D 4

《唐韵》比较复杂,在什么时候人们把它简化了(1.0分)

1.0 分

明末 A、

清初 B、

宋代 C、

汉代 D、我的答案:C 5

王之涣《凉州词》的妙处在于(1.0分)

0.0 分

 A、写出了守边者的一个心理

 B、突出了一种社会意识

 C、风景描写的好

 D、对比强烈

我的答案:A错,选C 6

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唐诗的繁荣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怎样的结果(1.0分)

1.0 分

 A、继承过去文学

 B、文学自身演变

 C、传承过去文学

 D、改变过去文学

我的答案:B 7

武后是用什么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的(1.0分)

1.0 分

佛教 A、

道教 B、

儒教 C、

喇嘛教 D、我的答案:A 8

现存唐诗的数量,今天知名的有多少人?(1.0分)

1.0 分  A、四万八千九百多

 B、二千三百多

五万多 C、

七十二 D、我的答案:B 9

最早运用四声来写作诗歌的是在哪个时代(1.0分)

1.0 分

南史 A、

陆厥 B、

胡永明 C、

沈约 D、我的答案:D 10

“山雨初含霁”的“霁”指的是(1.0分)

1.0 分

雾霾 A、

彩虹 B、

泥泞 C、

雨后雾气 D、我的答案:D 11

人们用什么来概括唐代独有的时代气质(1.0分)

1.0 分

疆域辽阔 A、 B、物质资源丰富

 C、精神文明建设

盛唐精神 D、我的答案:D 12

杨炯几岁的时候被推举为神童(1.0分)

1.0 分

 A、 B、 C、 D、我的答案:B 13

天宝元年,由于谁的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召其进宫(1.0分)

1.0 分 

玉真公主 A、

贺知章 B、

A和B C、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C 14

在安史之乱中,王昌龄被谁扣押了(1.0分)

1.0 分

张镐 A、

徐远 B、

张逊 C、

闾丘晓 D、我的答案:D 15

沈宋做考官时,把当时流行的调声法作为试帖判卷规则,并把这种调声的新体诗定名为(1.0分)

1.0 分

律诗 A、

绝句 B、

八股文 C、

小史 D、我的答案:A 16

唐代人最高的精神理想是(1.0分)

1.0 分

长生不老 A、

得道成仙 B、

容颜依旧 C、

仕途通畅 D、我的答案:B 17

在行为方式上,李白更崇拜的是(1.0分)

1.0 分

远古时期 A、

百家争鸣 B、

李汉王朝 C、

魏晋风度 D、我的答案:D 18

《将进酒》中的“陈王昔时宴平乐”的“陈王”指的是(1.0分)

1.0 分 

曹丕 A、

曹植 B、

曹操 C、

曹逵 D、我的答案:B 19

初唐四杰之首是(1.0分)

1.0 分

王玄之 A、

王勃 B、

王绩 C、

王通 D、我的答案:B 20

陈子昂讲的寓意指的是(1.0分)

1.0 分

 A、道家文化上所强调的社会批判意义

 B、唐朝文化上所强调的社会批判意义

 C、佛家文化上所强调的社会批判意义  D、儒家文化上所强调的社会批判意义

我的答案:D 21

执政指的是(1.0分)

1.0 分

皇上 A、 B、更高级的官员

官吏 C、

李权 D、我的答案:B 22

陈子昂提出了什么样的传统(1.0分)

1.0 分

咏物咏志 A、

兴寄风雅 B、

托物言志 C、

歌行体 D、我的答案:B 23

对四杰风格的定性是(1.0分)

1.0 分 

少年 A、

晚年 B、

壮年 C、

青年 D、我的答案:D 24

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为(1.0分)

1.0 分

古体诗 A、

近体诗 B、

现代诗 C、

五言诗 D、我的答案:B 25

唐中宗复位后奉召搜访骆宾王诗文的朝廷官员是(1.0分)

1.0 分

徐敬业 A、

许敬宗 B、

郗云卿 C、

富嘉谟 D、我的答案:C 26

在唐代,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几科(1.0分)

1.0 分

三 A、

九 B、

六 C、

八 D、我的答案:B 27

李白24岁之前主要是在哪里(1.0分)

1.0 分

蜀中 A、

汉中 B、

吴中 C、

长安 D、我的答案:A 28

武则天时,经谁的倡导和定型,律诗各体制都达到了完成的地步(1.0分)

1.0 分  A、沈佺期、宋之问

骆宾王 B、

卢照邻 C、

张涧之 D、我的答案:A 29

李北海指的是(1.0分)

1.0 分

李邕 A、

李逸 B、

李奕 C、

李煜 D、我的答案:A 30

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的是(1.0分)

1.0 分

张说 A、

方昌龄 B、

褚遂良 C、

姚崇 D、我的答案:D 31

在《河岳英灵集》里面排名第一的诗人是(1.0分)

1.0 分

常建 A、

王维 B、

祖咏 C、

孟浩然 D、我的答案:A 32

四杰中谁的年龄最大(1.0分)

1.0 分

杨炯 A、

骆宾王 B、

卢照邻 C、

王勃 D、我的答案:B 33

王昌龄被后人誉为(1.0分)

1.0 分 

诗鬼 A、

七绝圣手 B、

诗仙 C、

诗圣 D、我的答案:B 34

五乱中华的民族不包括(1.0分)

1.0 分

匈奴 A、

鲜卑 B、

氐 C、

姜 D、我的答案:D 35

王维在《秋夜独坐》中提到,要想解决人老这个问题,只有进入到什么样的体悟里(1.0分)

1.0 分

名士 A、

自然界 B、

哲学 C、

人文 D、我的答案:C 36

《酒经》的第一篇是(1.0分)

1.0 分

桃花源记 A、

爱酒歌 B、

醉乡记 C、

野望 D、我的答案:C 37

《春江花月夜》表现的生命的意义在于(1.0分)

1.0 分

男女之情 A、

自然之美 B、

当下事实 C、

哭哭啼啼 D、我的答案:C 38

开元中诗人,下面哪一个不与其他三个齐名(1.0分)

1.0 分 

岑参 A、

王昌龄 B、

高适 C、

王之涣 D、我的答案:A 39

在诗歌的感情基础上,四杰的诗歌(1.0分)

1.0 分

华而不实 A、

细腻柔弱 B、

非常充实 C、

虚情假意 D、我的答案:C 40

唐代文学辉煌的起点是以什么为标志的(1.0分)

1.0 分

 A、李白的出现

 B、四杰的成名

 C、杜甫的出现  D、王勃的出现

我的答案:B 41

高棅把诗人分成了几等(1.0分)

1.0 分

三 A、

六 B、

九 C、

十二 D、我的答案:C 42

后人用下面哪个词概括李白诗歌的风格(1.0分)

1.0 分

咸淡皆宜 A、

风流倜傥 B、

豪放飘逸 C、

忧国忧民 D、我的答案:C 43

咏蝉三绝不包括(1.0分)

1.0 分  A、虞世南的《蝉》

 B、骆宾王的《咏蝉》

 C、杜牧的《咏蝉》

 D、李商隐的《蝉》

我的答案:C 44

唐代考生考之前要做的一个工作是(1.0分)

1.0 分

推举 A、

推荐 B、

背书 C、

行卷 D、我的答案:D 45

李白立足道家的超然独立的人生趣味,表现了他对()的热爱(1.0分)

1.0 分

仙境 A、

现实 B、

圣贤 C、

自然 D、我的答案:D 46

盛唐诗人中官做的最大的是(1.0分)

1.0 分

李白 A、

杜甫 B、

岑参 C、

高适 D、我的答案:D 47

岑参从兵最开始是做了谁的掌书记(1.0分)

1.0 分

高仙芝 A、

李林甫 B、

哥舒翰 C、

封常清 D、我的答案:A 48

《襄阳歌》写于李白居住在()的期间。(1.0分)

1.0 分 

洛阳 A、

西安 B、

安落 C、

开封 D、我的答案:C 49

名士文化传统在弘扬个性价值的同时也逐渐淡化了那个学派的社会意识(1.0分)

1.0 分

道家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我的答案:B 50

鸿雁传书用的是谁的典故(1.0分)

1.0 分

匈奴人 A、

苏武 B、

李卫 C、

汉武帝 D、我的答案:B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指的就是唐朝达官贵人(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如今留下的关于四杰的文章都是赞扬他们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折杨黄华都是雅俗同赏的曲子(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春江花月夜》作者沿用了游子诗赋的题材,但是使用了全新的格调,以洗怨趣的浅俗(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隋唐前的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沈佺期在诗上更多的是划用古人的乐府(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真正的《唐韵》一直在读书人的视野里(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化(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朝取代隋朝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流(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崔颢不属于边塞诗人(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山中》是王勃的早年之作(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虞世南是陈朝后裔(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武后朝没有战乱(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代的文化是比较开放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卢照邻诗中的批判应该也是一种求而不得的不平与怨愤(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四杰在学习宫体诗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其改造(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杜甫的家里非常穷(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在艺术上,李白极其复古(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春江花月夜》的题目是现代的乐府歌题(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李白傲岸独立的人格意志对世俗社会并没有冲撞力(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代流行的边塞诗大多是为了表现功名只向马上取的一种报国心态(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王昌龄的身世非常的坎坷(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陈子昂在监狱里被迫害致死(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岑参在15岁的时候就上书皇上的事迹(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四杰的一夜成名方式在当时具有偶像效应(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代是627年开国(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盛唐是从712年开始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交错率指的就是每一句之中平仄要错开(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四声是中国借鉴的外国的学问(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复值接舆醉”中的“接舆”本来是指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在楚国遇到的一个狂人(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代盛世的到来,都是用鲜血换来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边塞诗在整体上带有一种浪漫的情怀(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李世民20岁开始跟着太祖打江山(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王翰载入《全唐诗》的诗作有140首(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李白的诗歌以佛家为中心(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高适一生都在写边塞诗(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四杰命运都特别悲惨,都没有得到善终(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代盛世里面影响最大的诗人是李白(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刘生》是杨炯写给自己的诗作(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贞观的诗风和开元的诗风一样(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开始生根发芽(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沈宋是以精致的内容确定了唐诗的繁荣(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四杰的诗歌里面并没有行使年轻人那种宣泄的权力(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朝的诗可以对当朝的事情直接批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盛唐气象是中国现代诗学对于民族历史的一种文化记忆(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朝努力以南朝的“文”来充实北朝的“质”(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伯夷叔齐不满意商纣王的暴政,建议周朝用暴力灭了它(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诗发展到唐诗为现代诗歌之最盛(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唐代人评价诗歌主要是看诗人描绘的自然景象的本领(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格律的定型和科举考试密切相关(1.0分)

1.0 分

文言文与传统经典 篇3

中华传统智慧经典诵读可以有效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通过智慧经典诵读,培养学生意志力

中国古人说:读圣贤书,做圣贤人。要学习做圣贤之人,必先要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当前青少年普遍缺乏坚定的意志,从小养成好逸恶劳,拈轻怕重的习气,做事不敢勇往直前,遇事畏葸退缩,怕挑担子,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做成大事,成就大器?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诵读经典,时时谨记圣贤教诲,自然可以培养钢铁一般的意志,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谈笑自若,安之若素。

二、诵读智慧经典,培养宽容无私、博施爱众的品质

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洞穿隐显,穿越时空。智慧经典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作用,就是指引我们通过学习圣贤行宜,成就幸福人生。而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教育我们放下自私自利,以宽厚仁德博施爱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幸福人生不是一味索取,而是快乐奉献。这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圣贤经典中阐述得很清楚,只要我们经常诵读经典,时间久了,潜移默化,就能发挥经典对我们的教化作用。

三、诵读智慧经典,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诵读经典的根本目的是改善自己的不良習气,提高自身修养。长期坚持进行经典诵读,通过经典的滋养,沐浴在经典的能量中,学生就会变得心气和平,彬彬有礼,不容易和周围的人起冲突,善于团结人,交往人,常常以微笑待人,就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诵读智慧经典,能使学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阳光心态

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智慧经典的学习,最好的效果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得定是任何智慧学问的必经途径,没有定,学问、智慧、做人均难以达到高境界。所谓定,就是能够自如的控制自己的心意识,让心理意识完全不受外界的影响。智慧经典教导我们要有静定的心理状态,不论外界发生怎样的事情,我们都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冷静的头脑。

五、通过诵读智慧经典,能使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经典告诉我们如何快乐生活,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经典告诉我们只有学习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智慧,才能更好的生活。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经典,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长期诵读经典的人,更懂得生活的美好,也更懂得珍惜生活。长期诵读智慧经典能够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在今天这个时代,国家富强,社会安定,民族复兴,更需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让自己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大舞台当中,这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六、通过诵读智慧经典,能使学生学会与人积极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个人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然而,现代社会,很多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一些孩子有自闭症,与人沟通的能力很弱。一个缺乏良好沟通能力的人,在人生各个方面可能都会受到影响。诵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与人和谐相处,平等相待。一些自闭症患者,经过长期的经典诵读后,也能逐渐好转,甚至康复。在各地进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有许多案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七、确立崇高的抱负和理想

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下降。人们学习的目标大都为了个人自私自利的目的,只有极少数人怀有崇高的理想。古人读书学习,大多具有修齐治平的理想。宋代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相同的抱负和志愿。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抱负已经不复存在,许多人的理想就是为了私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为国为民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任。

中华智慧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最高效的汲取中国古人智慧,学习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抱负,成为真正有理想的新一代。只有这样,中华文明才能源远流长而不衰,继往开来而不败。

文言文与传统经典 篇4

一、找到“传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翻开语文教材,体现崇高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美德的课文随处可见。有的教人尊老爱幼,严己宽人;有的教人立志报国,振兴中华;有的教人勤学苦读,立志成才:有的教人勤俭节约,天下为公;有的教人爱国爱民,团结互助;有的教人诚实守信,学会做人……其内容丰富,意义深远,足以体现语文教材所独有的魅力。可见,语文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传统美德教育应视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

二、在辩与思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写人、写事的文言文占很大比例,这些“事有人为,人因事显”的生动故事,最易诱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常规的讲解后,可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复述,并畅谈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认识和看法,而这些历史上的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对后人具有警示和训诫作用,这正是教师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契机,如我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时,学生对愚公的做法颇有异议,有的认为搬山不值得,有的提出可绕道走,有的则认为打个隧道也可以……当学生的讨论告一段落时,我及时发问:“愚公真蠢,实在太笨了,都年且九十了,还累什么呀。”这引起同学更热烈地讨论。一些同学在讨论中提到:学习上的困难也像一座大山,难道碰上了就绕开吗?我不失时机地表示了赞同,并引出毛泽东同志在第七次党代会闭幕式上的讲话,谈了自己对愚公那种下定决心、坚持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无比的敬佩。学生们听后,多有感悟,在读后感中大多表示只有具备不畏艰难,求索攻坚的品质,才能在学习上有更大的收获。

三、在人物思想、精神的挖掘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我们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目标。比如:我们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教师要花大力度来歌颂与赞美焦仲卿与刘兰芝的高尚忠贞的爱情,让学生在爱情观上有一个纯洁而高尚的认识;同时还要大力赞颂刘兰芝为爱而死的高尚的中华传统女性形象和道德传统;再次,还要大力抨击封建礼教对爱情与婚姻的无情束缚与破坏,以此来衬托焦刘二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此一来,学生对《孔雀东南飞》一课必定有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在历代古文中不乏塑造或体现优秀任务形象的精华篇章,如《出师表》中的诸葛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杜甫,《游天姥山吟留别》中的李白,《归去来兮辞》中的陶渊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为国禁烟,《满江红》中岳飞的骁骄勇善战等等,我们在讲解这类课文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章中心人物或作者中心思想的弘扬,以此来熏陶、激励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在诵读中感悟传统美德内涵

流传下来的文言文瑰宝,大多短而精,文章大都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宜于诵读。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能在健康有益的阅读环境中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例如在教学《出师表》一课时,我让小组分读前五段,再由自己范读后四段,当我用恳切的语气,语重心长的口吻进行朗读时,教室里静寂无声,当朗读到末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我的声音低缓,表情沉重,而全体学生亦久久沉浸其中,无不为诸葛亮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诵读可以说是一种思想熏陶,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情操感染,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五、在背景介绍中扩展传统美德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一篇文言文前几乎都安排有背景介绍,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取舍或补充,而一些文言文后还附有一篇与课文有关的、有趣味的知识短文、在对背景及知识短文进行介绍时,也可不失时机的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醉翁亭记》一文的阅读提示中简介了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秆画地教读”,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那种自强不息,立志勤学的精神,从而更好地理解文中太守能与民同乐的思想根源。《陈涉世家》一文后的知识短文介绍了陈涉违背“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之事,这正是进行诚实守信、见利思义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时机。而借阅读“推敲”二字来历的小资料,通过了解贾岛炼字入迷的故事,能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好习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上一篇:润滑与管理下一篇:语文教学中新课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