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精选12篇)
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 篇1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 许多人, 特别是青少年一代, 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 就如社会上流传的:知道鲁迅的少了, 了解周迅的多了;知道端午节的少了, 喜欢圣诞节的多了;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了……这都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特别是在青少年中, 这种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展和完善, 能够丰富人们的大脑, 提高人们的内涵, 汲取悠久的古代知识和经验, 调动爱国激情和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 积淀文化底蕴, 并能把文言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中。关注身边文言文的现象, 学习传统文化, 能使现代文明社会得到更快速、更全面的发展。第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 这些传统文化篇章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巨大的指导与建设意义。第二, 文言文当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文言文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其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丰富信息, 教师要想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知识, 吸取更多的文言精华,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有上百篇, 从先秦到两汉到唐宋到明清, 绵延几千年, 这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从内容看, 聚集了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兵家等诸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精粹。这些脍炙人口, 人人都能诵读的经典篇章, 沉积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 其中既有礼乐、规章制度层面的文化, 也有更深层面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对此, 我们可以进行整合、学习、理解、运用, 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我们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厚, 精深博大, 具有非常强的活力。文言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纽带和桥梁, 是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工具。文言文不仅本身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 还展现了中华民族语言的发展, 同时也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社会政治、经济、艺术、宗教、哲学、伦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因此, 我们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就必须阅读学习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有重要的作用, 那我们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我认为要充分挖掘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渗透。
1.古代“英雄形象”和“先人形象”的优秀个人品质的弘扬可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加以体现, 鼓舞学生学习古代英雄, 从而提高学生自身英雄气概, 学习他们的品格, 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历代古文中的精华篇章,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 面临国家危难时不计个人得失, 深明大义智退秦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杜甫表现出广厦千间庇天下寒士的胸怀;《归去来兮辞》中的陶渊明独善其身, 向往山林生活, 有爱护环境的情致;《满江红》中的岳飞誓灭胡虏的决心等。教师在讲解时, 一定要重视文章中这些人物的品格塑造, 以此来影响、塑造学生的个人道德思想情操, 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指导学生诵读山水精品, 使学生热爱自然。高中文言文课文内容丰富, 其中不乏山水精品, 如必修1中《兰亭集序》对阳春三月江南山峻水清、树翠林绿的描绘:“暮春之初, ……地有嵩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引导学生在诵读这些山水精品时用心去体会当时的景象, 感受山水的美妙, 激发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当学生沉浸于美景时, 会感到社会和自然的情趣, 会产生热爱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情感。古代作家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至真、至纯的审美情趣。无论是山水美景、自然想和, 还是体察世情、关注人生, 都体现出深沉的美学积淀。因此, 对山水精品的诵读, 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景、热爱山河的博大情怀, 开阔学生的博大胸怀, 培养学生的美好人格。
3.在上课前, 鼓励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 主动去了解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对教师要讲授的古典传统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博大精深, 学生了解掌握的只是一些皮毛, 对相关的文化、背景、人物了解不够, 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 理解也是肤浅的。比如我们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 教师在课前就应该让学生去查阅资料, 了解郑国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局势又是怎样的, 面对当时的局势在自己不被重用的情况下, 舍小我成大我的精神。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课时, 教师花大力气来歌颂焦中卿与刘兰芝至死不渝的爱情, 让学生对爱情有更深的认识;同时赞颂刘兰芝勤劳、善良、恪守孝道的传统女性形象;再次, 还要抨击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对爱情与婚姻的破坏, 以此来表明对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不幸的同情, 揭露封建制度的罪恶。如此, 学生对《孔雀东南飞》一课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也有了很好的掌握。
4.引导学生读至情美文, 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在高中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至情之文, 如《陈情表》等。古人曾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陈情表》一文写出了古今至孝之情。学生在学习、阅读和赏析这一文章后, 对李密的“至孝”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使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培养一种至孝之情, 养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情感。学习《师说》一文, 可以明白为师的道理, 懂得尊师, 养成一种尊师的风尚。学习《苏武传》一文时, 苏武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 那种对生命的执着, 对国家民族的无比忠诚, 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曾屡遭匈奴、羌等民族的袭扰, 但中华民族从来就没有屈服, 而是进行了顽强而又长久的斗争和抵抗。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 在文言文中, 在传统文化中的积淀是非常深刻的。发扬这种民族精神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教育的作用, 也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全面的崛起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坚持抗倭斗争不屈服的戚继光, 坚决虎门销烟的林则徐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显现。
他们身上这种优秀的品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这对现今社会的很多不良风气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特别是对尚未成熟的学生更具有教化意义, 因此引导学生多读至情之文,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引导学生品读砺志名篇, 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习《游褒禅山记》时, 对探索精神的赞颂, 对“志、力、物”相结合提高认识, 提高修养, 培养持之以恒的品质都有重要的意义;品读《劝学》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立志于学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品读《荆轲刺秦王》可以感受一种英雄气概;品读《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可以知兴替, 明白国家兴亡之道, 从而培养自己为国家做贡献的远大理想。品读这些文言名篇可以激发人的大志, 使学生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古代圣贤给了我们无比丰富的知识财富, 文言文是智慧与文化承传的工具, 因而绝不能放弃!如果你放弃文言文, 就等于是放弃了古代圣贤留给你的丰富遗产, 那是无穷无尽的智慧的宝藏、艺术的宝藏、修身的宝藏。
现代人学文言文看起来很难, 为什么会感觉困难呢?难在不肯下功夫, 不肯查阅相关资料, 不肯大声地诵读, 不能静下心来汲取中华名族的优秀知识精华。只要努力学习,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会给我们打开走向成功, 走向世界的大门。
6.怎样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其实文言文的学习并不困难, 关键就在于熟读与背诵, 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就掌握了一把开启优秀传统文化宝藏的钥匙。古圣先贤积累的智慧, 总结的经验, 都为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国人, 不会使用就辜负了历代先贤的期望。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侧重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积累, 词类的活用还有文言句式的辨析与应用, 却忽略了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文言文基础知识很重要, 这也是认识文言文的前提, 但理解文言文的目的是继承和传扬中华的灿烂文明, 教化现代人, 不断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研读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让我们吸收学习我国历史上具有的“忠臣文化”, 忠臣的特点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诚, 对军队的忠诚, 对朋友的忠诚, 是不怕掉脑袋, 敢于说真话, 逆耳忠言, 却是为国、为民、为家、为友。教学中, 老师也不妨引导学生思考忠言是否可以顺耳, 邹忌的方式能否使用, 顺耳的劝告可以成功吗?教学中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指导学生。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体会传统文化中忠臣的智慧, 忠臣的无奈和痛苦。
以多媒体进行文言文教学, 能够将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多范围、多角度地进行展现, 加深学生的理解。此外, 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史实, 可以将枯燥的文言文展现得丰富多彩, 实现文本再现, 寓教于乐。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实践、学习、阅读中体会到乐趣, 才能产生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固定模式, 要有创新。教《黔之驴》时, 可以把课文变成课本剧, 让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 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活跃课堂的气氛。不管什么方法, 都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欲望, 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假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想尽办法吸引学生, 那么文言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语文教学也就不成为“鸡肋”了。
文言文教学起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篇名作不仅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 还包含着丰富的育人品质, 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内涵, 也远远不止以上所列举的文言知识和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担负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 还担负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努力渗透到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 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文化品位, 让文言文这颗灿烂的明珠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摘要: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大脑, 可以提高人们的内涵, 可以汲取悠久的古代知识和经验,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文言文是连接现代与古代的纽带和桥梁, 是文化的载体。文言文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的方方面面。因此, 我们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就必须阅读学习文言文, 文言文的教学也就更重要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 篇2
摘 要:语文,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对发展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到今天,并极大丰富了中华民 族的文化。这也体现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一门心思把力气 下在字词章句的教授上。但在新课程标准提出后,给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和更高的要求,就是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所 以文言文教学既要注重字词学习,又要重视思想内容的学习;我觉得文言文是教材中最能传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部分。我们中华民族有很 多传统美德, 这些传统美德不能丢失, 语文教学应该对其进行很好的传扬。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 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华夏 先祖用文字记载的长达五千多年光辉的民 族发展历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它早已溶入 中华民族灵魂的历史传承之中 ,并深深影 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在当代中国,中 华传统文化仍是熠熠生辉。2006年国家颁 布《十一五国家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 将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 文、诗词的比重。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 祭典活动 ,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品 质的结晶 ,同样它们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 文明的伟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诺 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 ,有一 个令人注目的口号“: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 生存下去 ,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 ,去吸取孔 子的智慧。”这里的“孔子”就可说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典型象征。这更能说明随着我国 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 可和自觉学习。自然 ,作为站在新世纪讲 台、执教新教材的语文教师,更应义不容辞 地担当起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 ,将语文学 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效充分发挥 出来 ,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徜 徉 ,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光大。
1关注课标变化, 重视传统文化
“ 语言是储存传统的水库 ”,汉语也不 例外 ,传统文化是它的核心。基于此 ,身为 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 ,必然要包 涵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内蕴。“语文是最重 要的交际工具 ,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一语中的 ,它凸现出语文在人们交际中对 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在素质教 育继续深化的今天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 养 ,就是素质教育“ 以德育为核心 ”理 念的 集中体现 ,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 要求;而作为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 连的文言文必然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传续文 化的重任。
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 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使每个学生在熟练掌 握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 ,也能对其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地方民俗文化 的教育和实用语文的指导 ,使他们在热爱 传统文化、热爱家乡文化的基础上发挥出 创造潜能 ,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想素养和道德修养呢?正 值我深感困惑之际 ,课改精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施教之途 ,使我豁然开朗。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定位于交际工 具、文化载体。即说明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 语言能力 ,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语文指 导;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丰厚学生的 文化积淀 ,借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语文的“ 人
文性 ”此 时早已不再是一个 附庸 ,在新的课程标准定位下已经具备与“ 工具性 ”并重的基石地位。“ 人文 ”脱胎于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 “ 人文主义 ”。而时至今日,在我看来无论时 代如何不同、地域如何变化、称谓如何变 更,语文“ 以人为中心 ”的 红旗高擎依然。所 以语文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 同时 ,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在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下“, 考什么 ,教什么 ”成 了许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出发点,尤以文言文教学最易掉进应试的窠臼 ,索然 寡味的课堂抹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不知不觉中语文教学也就丧失了传承民 族优秀文化的应有功能。
2知识学习与文化弘扬并重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文明 ,是最古老的但又是最有生命力的文明。虽然在历史发展中多次被迫断开 ,但其思想精髓却是一脉相承的,丰厚的历史积淀使中华的语言文字包蕴着极为丰 富的含义。在教学活动中 ,传承、弘扬传统 文化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绝不 能让绵延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裂。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认 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需要。但是如何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怎样在实践中体验感悟?采取什么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 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 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 化底蕴奠定基础。”这是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 阅读与鉴赏 ”的明确要求 ,以此为指导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 认识中华文 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 ”。所以 ,语文学习就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 主要方式。它所承载的就不光是对语言文 字的使用,其间又负载了无数文化的东西。有历史为证 ,语文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到今天 ,仍在极大地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语文。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 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 性。文言文教学因其选用文本的特性以及 文本本身所浸透的传统文化 ,在教学过程 中就必然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 精神。而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却是教师在字 词章句教授上花大力气。在新课程标准提 出后 ,文言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 ,就是将 传统文化渗透于教学中。所以我觉得文言 文教学既要注重字词教学 ,又要重视思想 内容的学习,借助它最能传扬传统文化。我 们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美德 ,这些传统美 德不能丢失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得到更好 的传扬。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就有很多篇目浸透 着传统文化 ,体现出我国的传统美德 ,在二 千年多前孔子就有“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 的求知恳言,韩愈又用他《师说》中的“ 惑而 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等 警句来告 诫我们。这些生动的句子让学生在学习中 就能意识到尊师重教的重要。《长歌行》里 的“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少 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让学生在学习中就能读出应 当珍惜时间 ,勤奋努力的感触。时下倡导的 “ 终身学习”理念 ,这一真理早在《劝学》中 就有“ 学不可以已 ”的 相似论述。亲自探索 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苏轼也以古文的形式 ,借助《石钟山记》把“用实践寻求真理”的真 谛带给我们。今日读来,让人深切感受到的 确是篇篇朱玉 ,不愧能传诵千古。
当我们被韩剧中“ 大长今 ”的 坚定意志 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折服时 ,细品我们 的教材也会发现诸多相近的内容 :志向和 现实并非一步之遥 ,在实现志向的过程中 必然要有挫折 ,在屈辱与事业的两难取舍 之间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告诉学生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 ,可以忍受暂时的屈辱; 《五人墓碑记》通过诉说平凡人的故事告诉 学生舍生取义的人必将被载入史册 ,受到 后人的景仰 ,做平凡人未必只能平凡地活 着 ,同样也可以活得有益于他人 ,有益于社 会。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让学生明白了人 生的意义 ,也更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同中华民 族传统精神 ,它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 核心 ,以凝聚民族、推动民族前进为特征 的;它 既是传统的 ,又是时代的。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的“ 合理内核 ”是 不言而喻的。存 在即是合理的,更何况存在了五千多年。之 所以说它具有“ 合理内核”是因为它包含了 以上种种人类的一般命题。语文教育专家 刘国正说过“: 古诗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 ,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 教材。”的确 ,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 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 ,或歌咏山川 ,或记述经历 ,或阐发哲理 ,或抒怀言志 ,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 求。学生浸润其中 ,涵咏体味 ,会无形中受 到熏陶、感染。由此可见 ,在文言文教学中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必要的。
3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探索与实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高 中阶段的语文教育要注重审美能力的培 养 ,通过品味和鉴赏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 美情趣、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能 力。”文言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徜徉于语言 文字所营造的奇妙情境 ,流连于传统文化 深厚迷人的海洋 ,不仅让学生在文字上增 些品味增些风采 ,还要在思想内容上多些 感悟多些升华 ,在情感上多些感动多些向 往。
在日常文言文教学中我坚持深入探索 并积极实践“ 引导— 诵读— 探究— 拓展”的 课堂教学模式。文本是我们教学的第一介 体 ,它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 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 中华文化浓厚而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 材内在的文化因子 ,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依照文本并结合学生实际,我通常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 文本注释、引语 为基础 , 知人论世 , 了解有关民族文化信 息。(2)从 文本故事情节中 ,涵咏优游,深入 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3)从 课文词句入 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4)探究 文本主题 ,深切感悟和领会蕴含的优秀民 族精神。
首先新课引导就是通过与文本相关的 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 等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 会品味鉴赏文中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 百态的社会美 ,巧夺天工的艺术美,缜密精 确的科学美 ,生动形象的语言美。
其次加强课堂诵读的比重,没有情感的
共鸣,没有声情并茂,再好的作品也仅是一纸 空文。古人诵读就强调要沉浸其中,物我两 忘。读到兴处,踱来踱去,摇头晃脑,品味文章 的韵味美、音乐美。作家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 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 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 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 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 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我的具体做法是(:1)通读与精读相结合(;2)美读与品读相结合。学生明确了诵读的重要性,就会充满热情的 投入其中,品尝诵读带来的甜美滋味,才能更 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领略古今相通的永恒 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古诗文的 音韵特色 ,丰富自己的语言 ,积累而形成语 感。真所谓“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 再次探究包含着引导学生探究古汉语 的词法、句法现象,探究文本中蕴涵的思想 美和情感美 ,探究文本中的民俗风情和民 族情结 ,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等多 方面内容。比如说 ,我在讲授《苏武传》时 ,文中写道“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 使留在汉者 ”,待到苏武牧羊北海时 ,苏武 是旄节不离手“, 卧起操持 ”。课 堂进程至 此,学生疑惑 :苏武出使匈奴为什么“ 持节 ” 呢?他 为什么对旄节情有独衷 ,还“ 卧起操 持”呢?我的解答就必然要涉及中国传统文 化知识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就与学生一起 探讨旄节的意义。旄节作为汉使的身份信 物 ,只有配持它匈奴人才会相信你是大汉 使者 ,否则不予接纳。同时我还讲解了“ 忠 义”思 想的内涵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古时 的忠君思想是很浓厚的 ,以“ 卧起操持 ”这 一点就说明在苏武身上有深刻的体现。苏 武正是深刻铭记“忠于皇上”这一传统忠君 思想 ,才会对象征自己国家的旄节情有独 衷“, 卧起操持 ”,不让它落入匈奴人之手而 使自己国家的荣誉受到侮辱。这些探究过 程之后 ,学生已对文章的含义及苏武这一 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拓展就是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 ,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文本为基点 ,向同 类题材的作品扩展;以文本为基点 ,进一步 向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等。例如《五人墓碑 记》中“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 爱国情操可 以延展出《触龙说赵太后》中“刚健奋进、自 强不息”的 民族精神;以《齐桓晋文之事》中 的“ 民贵君轻、天下为公 ”的 民本思想指导 拓展阅读《庄暴见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荆轲刺秦王》中“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的 英雄气概 ,可以联系到同样饱含民族精神 的名篇佳句: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先天下 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 政治抱负 ,司马迁《报任安书》里“ 死有轻于鸿毛 ,重于 泰山 ”的 高贵品德 ,鲁迅先生“ 横眉冷对千
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 浩然正气等等。经过不懈的探索实践 ,我认为只要创造性 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文本中具有文化气息的 内容,就能让祖国五千年丰富多彩、波澜壮 阔的文化画轴 ,透过一堂堂氤氲着文化精 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 ,使学生大开眼 界、大饱耳福。自然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感 受到语文之美 ,并且慢慢让其感悟其中的 意境 ,那么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不再只是一 个理想 ,就成为了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承担 的一个现时的重要职责 ,我们也必然能完 成它。
4结语
古往今来 ,我们很难想象 ,一个从来不 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 富、有志报国的人。现今语文教学积极引导 学生品读古文经典并注重传统文化的教学 渗透 ,努力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 神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 ,这必将有助于学 生自觉抵制各色的精神污染 ,必将有助于 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和 民族精神 ,必将有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精 神家园。
我想身为教师需要给学生留下些精 神。我想身为立志优秀的教师也应该给学 生留下些精神。试想当民族遇到危难时,学 生能想到老师曾告诉他“ 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趋避之 ”;当他掌握权利时 ,也能 想起老师的教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即便身为普通人也会时时告诫 自己“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在学生心中播下远大志向的种子 ,当他在 人生抉择的关头脑海中能浮现出那些饱含 民族精神的话语 ,能让他把涵养高尚的情 操当作自己永远的追求 ,对一个教师而言 ,这不就是我们塑造灵魂的终极目标吗?说 到底 ,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 ,人文素养就 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好传统 文化之根 ,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 的滋养 ,让学生既学文化 ,又学做人 ,语文 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 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M].北
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 篇3
【摘要】在“汉语热”和“中国文化”备受欢迎的今天,国内各种团体和个人,以各种方式从各个方面呼吁回归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与此相对,有一个很尴尬的社会现象——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忽视。本文重点研究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继承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中学文言;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因其独特性而产生生命力,文化在人类历史里程中起着凝聚人心的作用,文化对人来说,具有一种亲切感,认同感。正因如此,文化传承变成了一道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魂,没有传统文化,很难想象一个民族如何能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庞朴《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必修四)
因此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必要。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的阐释多种多样。
徐仪明认为“中国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氏族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是具有各种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括了古代哲学、宗教、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习俗等等,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1]
张岱年认为“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佳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2]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文言或古白话为载体的,对古人思维特点、生活习惯、风俗世貌的集中反映。是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内容不断充实,文化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总结出的历史的、世界的、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不是隐藏于书本中教条指导人民的规范,而是丰富人民生活,充实人民思想,愉悦人民身心的宝贵财富和珍贵遗产。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帮助个人修身成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兴邦治国、维护和平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是我们吸收营养的宝藏。
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首先体现在个人身心的修养养成上。不论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论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还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传统文化都在教导我们要注意个人修养,弥补自己不足,积极进取,不懈向前。而且,儒家思想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直接地规范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体现了我们的人生价值。同时传统文化在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积极的影响。
其次,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教育领域内,仍有值得借鉴,值得践行必要。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思学结合、温故知新、乐知学习、终身学习等等教育思想,仍然熠熠闪光。
不仅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得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对周边国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东南亚诸国,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价值观念、道德追求等方面体现出的安贫乐道、坚贞不屈等优秀人文精神,在抵御人们集体意识减弱,价值观混乱、道德沦丧、谄媚拜金等腐朽堕落,消极悲观等思想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如此,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正逐步走出国门,为世人所接受。
(三)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1.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是有效的德育方法。
传统文化的缺失,会导致人们心中没有共同的精神归宿,同时会丢失掉汲取营养和动力的源泉,更有甚者会造成精神涣散、价值观崩溃、人生观扭曲、世界观虚无、好逸恶劳、空虚拜金等不良影响。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身体、心理逐渐成熟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树立起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影响其一生。许嘉璐曾表示“为什么要用传统教育青少年呢?我国有着悠久的优秀传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奋斗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赖以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我们的文化遗产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赖以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我们的文化遗产中固然有不少糟粕,但是能够作为民族精神代表的,无疑是那些维系并激励民心的东西。”[3]我们正是要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传递给每个中学生,以培养他们具有优秀的品质和高贵的人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2.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以口语和书面语为载体的,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通过个人的知识积累、思维习惯、能力本领所展示出来的综合素养。
首先,可以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识记能力。例如同样是“看”,却有“顾”“睹”“望”“睨”等不同词语和不同解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通过古诗文的诵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古诗文有一个共同的“微言大义”的特点。带领学生诵读古诗文,学习古诗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联想的能力,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还有,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的过程是读者用自己的心灵通过文字媒介感知作者内心世界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努力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更加敏感,写作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要通过自己再创作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时或是引用诗句,或是借用典故,或是创造意境等等方法都会使自己的作文顿生文采。
二、中学文言文教学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不论是在口语领域内还是书面语领域内被广泛应用。文言文以及传统文化、传统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加之社会对理工农医类人才的需求与重视,更加威胁到人们对文言文及传统文化中肯的认识与评价。虽然现在文言文出现在教科书之内,传统文化被逐渐重视,但是由于其缺乏实用性,还是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
(一)现阶段的中学文言文教学
在中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工作,是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反感抵触的教学和学习任务。
文言文的讲解,要求教师备课的内容繁多,工作量加大。要知道每篇文章的体例,如古文中要区别“铭”“说”“书”“论”等有何不同。古诗中要区别《诗经》、乐府、绝句、律诗的不同。之后要了解作者生平,一般著述。最重要的是对文章大意的疏通,字义、词义、语法知识等等工作纷繁复杂。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一样,不仅仅要背诵经典篇目,还要记住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重点语句的译文。大量的背诵、默写工作激起了学生的抵触情绪,越难越不爱学、越学不爱学越难,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现阶段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工作的重点,还是对字词、语句以及考试内容的学习与熟记。通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就是译字、译词、译文、背诵、默写、背答案。目的也只是为了应试,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答题技巧上,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标准”答案上,从而忽略掉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丢弃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和学习。造成了人们认为学习文言文事件枯燥乏味的心理。
(二)中学文言文教学应对传统文化回归
1.中学文言文教学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必要。
学习古诗古文,我们首先要弄清的就是字词句和传统文化的主客关系。不论是古诗还是古文,都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字媒介,也是表现传统文化的文字载体。能够影响人们生活的是传统文化而不是字词句。对于古诗和古文中字词句的学习和理解,知识为了扫清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障碍。教师应负起引领学生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其次,传统文化不是封建思想的余孽,而是数千年来古人留给我们的丰厚的、宝贵的遗产。其中有放任四海皆准的道理,它明确了每个人存在的意义所在,有助于民族和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也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精神。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从不缺乏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仁人志士。古人崇高的理想,傲岸的形象,可以激励学生养成坚强不屈的意志。
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的精神。不论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心,还是“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的集体认同感,都能够激励学生塑造完美的自己。
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关爱国家、关爱民族的精神。不论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千古良相,还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贬谪文人,抑或是“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的革命烈士,都以他们忧国忧民的一片丹心,激励学生要关爱国家、关爱民族。
总而言之,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能够正确树立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祛除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2.中学文言文教学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方法。
要加大中学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其中,应加大经典篇目的比重。能够使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对传统文化有一般了解;通过经典篇目的诵读,激发学习文言文、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范围,应明确指出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方向。否则,一切改进方法只不过是隔靴搔痒而已。在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当中,要充分肯定“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意义和价值。要明确指出,要求教师的讲授重点,是通过文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中学语文教师应注意提升自己的文言素养。首先做到是个读书人,要对古诗文、传统文化(各个方面)有大致了解。教师自己要先能够悉心学习古典文化,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其次,讲解文言文要有内容可讲,要能够就某一点旁征博引地展开,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学生会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培养出有文采的学生。再次,要做好准备工作,认真研读教材。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灵活多样。文言文教学相对于一般现代文教学,存在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上,如果课文晦涩难懂,往往会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所以文言文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首先,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古诗、游记、写景散文等,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图片等素材。讲授传记可以请学生分角色扮演,猜想古人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寓言故事可以请学生表演出来。
其次,以诵读法和探究式学习为主。古诗文具有一定的韵律美,即便是不能理解文意,但是学生会读,可以让他们在读中体会古诗文的韵律美,激发学习兴趣。在进行合作探究。
再次,以讲授法和问答法为辅。教师要就重点字词句做讲解,注意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教师扮演一个引领者的角色。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还有很多精华和营养需要我们去学习、认识、继承。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回归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正是“任重而道远”有待于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仪明.中国文化纲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传统文化渗透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 篇4
一.以教学目标为先导, 融传统文化教育于课堂定向之中
语文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另外,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 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由此可以看出, 文言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 文言字词、句法句式的掌握、文章内容的理解。 (2)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所谓文言文阅读能力也就是学生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进行独立阅读的能力。 (3)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可见, 文言文教学是一个立体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活动,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文言文教学更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顾此失彼。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 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 具备了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 因此,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应该尽力利用文言文的文化内涵熏陶感染学生。另外,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文言文教学目标确立就应该兼顾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升和文化的熏陶三个方面, 只有目标确定了, 教学活动才能够顺利有效的完成。在这一原则指导下, 结合特定篇目, 选择本篇课文集中反映的传统文化内容, 制定教学目标, 从而使文化熏陶成为可能。如学习《口技》这篇课文, 文章从审美角度看体现了口技者的技艺的匪夷所思, 而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口技者绝妙表演给观众带来的不俗的感官享受, 这不仅仅是一个口技者的形象, 更是我们民族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缩影, 这种文化历经沧桑风雨至今仍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据一席之地。因此, 在教学中可以把让学生感受这种爱国情操作为一个目标。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体裁的文章反映的传统文化不同, 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以知识传授为载体, 融传统文化教育于文本研习之中
文言文阅读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活动, 而其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最主要的方面。教师必须创设情境, 促使学生顺利有效地与文本对话。但是, 文言文所用的语言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区别, 给学生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也是造成现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讲解学生识记, 学生与文本缺乏对话, 师生一致把文言文区别对待, 带着有色眼镜看文言文, 老师费劲、学生头痛的原因。其实, 文言文的字词句法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距离, 但文言毕竟是现代汉语的“前身”, 文言文也是我们民族创造的文学语言, 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文学经典来读, 大可不必对它望而生畏。这样, 文言文阅读就成为真正的“阅读”, 而不是文言字词的识记。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完整系统的学习过程,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初中教材中文言篇目的分布特点, 可采取纵向三步法。第一步较侧重文言字词、句法的学习, 目的是让学生对文言字词、句法特点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第二步侧重提高阅读能力;第三步侧重传统文化感受体会。
具体来看, 首先突出字词学习的规律性。在文言文教学中, 由于文言文写作是古代定型的书面表达方式, 所以字词句之间具有共同性, 具有可遵循的规律性, 例如《论语》中“而”等字在文中不同地方出现, 其意义各有不同, 让学生注意“而”等字出现的语境, 把握多义词的辨析并自己加以概括归纳养成习惯, 迁移到其他多义词的学习, 使学生在迁移中加深理解, 在迁移中巩固文言字词句法的记忆, 并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再次, 加强对文章的阅读, 如《卖炭翁》、《狼》等文章。与教材相近的文章较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结合读本和其他课外读物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 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最后, 侧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变化, 也可以发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 尤其是古诗词、文言文阅读和散文阅读中经常涉及到。这就要求在学习基础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不可能是条条框框死记硬背, 只能通过文学作品阅读, 让学生感悟, 通过文言文阅读的欣赏、品评, 于欣赏、品评的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 接受传统文化。
三.以经典诵读为手段, 融传统文化教育于篇章品味之中
文言文因其语言特点, 在教学中就必须考虑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何体现文言文的价值,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文言文, 在快乐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在阅读中学习传统文化。
(一) 诵读中感悟文本, 理解文本
语文是民族性极强的学科, 文言文更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 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 包含有汉语言独有的直觉性、形象性, 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 可以借鉴中国古代教育中的诵读体悟法来感悟文本, 理解文本。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传统方式, 是古人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不断探索出来的符合汉语特点、民族思维特点和表达方式的教学方法, 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古代语文教育重视诵读, 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而诵读也正暗合了语言学规律和汉语文的性质。语言的学习先来自说、读, 因为语言先是诉诸声音的, 是语音、语义的结合, 对语言的记忆首先是声音的记忆, 诵读有助于形成这种记忆, 促进语言的习得。
诵读久了, 语感自然形成, 文言文的阅读也就不再艰涩难懂了。诵读不仅是记忆, 同时也有理解、感悟。因为诵读外在表现为朗读、吟读、背诵, 内在的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是感知、理解、分析、体悟、意会、品味等种种心理活动共同作用的过程, 是一个情感体验、机智性探索的过程。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诵读法, 配以适当的音乐背景将学生引入文本当中, 学生自然受情感感染进入文本, 探究文本的内涵。尤其是情感强的文章, 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文章, 都可采用诵读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感受和领悟文本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二) 通过“反思——建构”法, 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进行自我建构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 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关注直觉外在信息, 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反思和建构, 一方面调动个体的潜能、个性、创造力和审美水平, 对事物意义形成构建;另一方面, 在对事物意义的构建中, 也丰富和发展了个体的潜能素养, 实现对自身的建构。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反思——建构”法可以加强学生对文言字词、句法的理解, 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反思”, 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主动探究, 使学生在传统文化影响下自主建构。学生在反思中主体精神与潜隐在语言符号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交流, 形成对客观传统的民族心态、心灵, 精神的同化, 使主体精神兴奋、愉悦, 从而理解传统, 理解他人世界, 并建构自身存在意义, 进而达到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目的。例如学习《愚公移山》, 作者主要记叙了愚公用靠一己之力搬掉王屋、太行二山的故事, 抒写了愚公的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 文章通过愚公智叟的激辩, 将“人定胜天”的豪迈表露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忘情的阅读中, 建构自己的审美方式, 可以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情感体验能力和鉴别能力,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亲身体验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并在这种体验反思中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建构。当然, 针对不同的篇目还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发现, 不断使文言文教学更贴近学生, 更具有文化意味。
四.以良性反馈为动力, 融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评价之中
高中文言文中重要的文化常识 篇5
一、官员视事
传主发迹后,会宦海沉浮,或从基层做起,或被贬值到地方“反省”。则传主到该地任职时会施行一系列政策,与上下级、地方缙绅(jìn shēn)、百姓进行一系列互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传主行为、同僚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1.诣(yì):①到……去。②拜访。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①巡视,巡行。②考察,核实,查明。
6.游(遊):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zhé):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矫诏,假传圣旨。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这些词语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抄。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传主行为(生僻实词)的重要依据。
1.官职(文科班重点记,理科班一般记)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huàn)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太史:记史,管文收。(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在……任职,知府>知州>知县。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què),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wǎn)、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chù):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问题:累迁、超迁分别是什么意思?
陟(zhì):进用。如:陟罚臧否(zāng pǐ),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zhì)宰相,左除(张)滂(pāng)等官。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huì)传》)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3.表人物个性的:耿【光明】、(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gĕng,正直】、鲠【gĕng,直爽,正直】、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n
è)、佞【nìng,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诈、阿谀(ē yú)、谄谗(chǎn chán)、谲【jué,欺诈,玩弄手段】、狷介(juàn jiè)【正直孤傲】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mí)、贪(浊)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xiáng)、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称赞】、嘉【赞美】、称、誉、与【赞许】、许、叹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夷【东部少数民族】、戎【róng,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shǔ)、禾、谷、稻、菽(shū)、稼穑(jià sè)、耕耘、稔【rěn,庄稼成熟】、熟、刈【yì,割;镰刀一类的农具】、籴(dí)、粜(tiào)、廪【lǐn,米仓。官府供给粮食】、禀【bǐng,注意是后鼻音!给予各物】、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荒【荒年,收成不好】、欠收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shàn,富足、充足;供给。《齐桓晋文之事》:“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足、给【足,丰足】、佚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18.表俸禄的:俸、禄、秩【官吏的俸禄】、饷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líng)、绡(xiāo)、绸、罗、缎、绮(qǐ)、纱、绦(tāo)、缟(gǎo)、缣(jiān)、缯(zēng)、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wán kù)、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屋檐】、舍、馆、宅、第、邸、庑【wǔ,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屋
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wǔ,逆】、忤【违反,抵触】、逆、倍(背)
24.表揭发的:劾【揭发罪状】、讦【jié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揭、擿(tī)25.表害怕的:畏、惧、惮(dàn)、慑、骇、患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怨、患、疾、恨、怒、诅【诅咒】
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诬
29.表朝见的: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觐【jìn,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
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京、京畿(jī)
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zuò,福;帝王】、践祚【即位】、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gào)、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敕、白、陈、对、语、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喻、晓、辩、问、谢、折【驳斥,使对方屈服】、诘【责备,追问】、诉【告状;诽谤】、咨(諮)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bàng)、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zhū)、让【责备,责怪】、谴、尤【yóu罪过,过】、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愤怒,怨恨】、恚【huì恨、怒】、涕泣、骂、责、戾【lì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诟【gòu①耻辱;②骂】、谩(màn)
38.表刑罚的:辟、大辟【砍头,隋后泛指所有死刑】、髡【kūn,剃头的刑罚】、笞【chī,鞭刑,或用藤条荆条照死抽】、磔【zhé,肢解,很恶心的】、刖【yuè,砍脚,卞和尝过这个】、族【灭族,方孝孺尝过这个】、杖、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赭(zhě)衣【赭,红褐色。“衣yì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械【桎梏zhì gù,脚镣和手铐】
39.表监狱的:囹圄(líng yǔ)、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yè)、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jū)、厩(jiù)、策、羁、縻(mí)、辔(pèi)、逸【马脱了缰绳,放纵】、驭(yù)、御、驾、辕、辙
45.表行动的:步、趋、走、遁【dùn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亡、逃、徙、匿、逋【bū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46.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hōng)、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就木、坐化
几种死法一览:帝王和王后死叫崩,诸侯王及唐朝二品以上官员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为不禄,未成年人死为殇,泛指死亡可用陨,吊死或绞杀叫缢,被射死叫殪,平民之死就是死。
三、值得重视的通假字
(1)“案”同“按”:审察,察看。v.(“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2)“倍”同“背”:背叛,违背。v.(“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3)“被”同“披(pī)”:穿着。v.“闻妻言,如被冰雪。”)(4)“不”同“否(fǒu)”:不。adv.(“或师焉,或不焉。”)(5)“材”同“才”:才能。n.(“食之不能尽其材。”)
(6)“采”同“彩”彩色,颜色。n.(“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7)“藏”同“脏(臟)”:脏腑。n.(“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8)“曾”同“增(zēng)”:增加。v.(“曾益其所不能。”)(9)“钞”同“抄”:抄写。v.(“适中手自钞录。”)
(10)“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11)“从(從)”同“纵(縱)”:合纵,联合抗秦。v.(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12)“道”同“导(導)”:引导。v.(“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13)“丁宁”同“叮咛(嚀)”嘱咐。v.(“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14)“度”同“渡”:渡过,越过。v.(“一夜飞度镜湖月。”)(15)“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时人伤之,为诗云尔。”)(16)“反”同“返”:往返,返回。v.(“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7)“奉”同“捧”:两手托着。v.(“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18)“拂”同“弼(bì)”:辅弼。v.(“入则无法家拂土。”)(19)“还(還)”同“环(環)”:绕。v.(“秦王还柱而走。”)(20)“还”同“旋”:回转、掉转。v.(“扁鹊望桓侯而还走。”)(21)“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22)“华(華)”同“花(huā)”:植物的繁殖器官。n.(“焜kūn黄华叶衰。”)(23)“画(畫)”同“划(劃)”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24)“驩”同“欢(歡)”欢聚。v.(“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25)“怳”同“恍”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怳惊起而长嗟。”)(26)“惠”同“慧”:聪明。adj.(“甚矣,汝之不惠。”)
(27)“火”同“伙”:一伙。数量词。古代军队“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28)“疾”同“嫉”:嫉妒,憎恨。v.(“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29)“棘”同“戟”:兵器。n.(“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30)“见”同“现”暴露,露出来。v.(“图穷而匕首见。”)
(31)“缰”同“强(彊)”:强大。adj.(“缰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32)“介”同“芥”:小草。n.(“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33)“景”同“影”:影子。n.(“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4)“迥”同“回(迴)”:旋转。v.(“迥忆后街之屋。”)
(35)“句”同“勾”:“厶”和“口”是隶书转楷书时写法上造成的异体,即俗字。大陆无统一标准,有时以旧字规范,如“強——强”,有时以俗字规范。如“袞——衮”,勾取。v.(“虽小数,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36)“具”同“俱”都,全,adv.(“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37)“距”同“拒”:抗拒。v.(“或走,或闭门旅距。”)(38)“掘”同“倔”,顽强,固执。adj.(“掘强沙塞之间。”)
(39)“没”同“殁”:死。v.(“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40)“俛”同“俯”:“俛”是“俯”的异体字,书法中常用。低头,表示服从。v.(“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41)“缪”同“穆(mù)”: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42)“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n.(“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43)“内”同“纳(nà)”接纳,接受。v.(“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44)“女”同“汝(rǔ)”: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45)“畔”同“叛”:背叛。v.(“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46)“契”同“锲(qiè)”:刻,v.(“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其舟。”)(47)“诎”同“屈(qū)”:弯曲。v.(“诎右臂支船。”)
(48)“去”同“弆(jǔ)”:藏。v.(“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49)“沈”同“沉”:“沈”是“沉”的本字。
(50)“生”同“性”:资质,禀赋。n.(“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1)“食”同“饲(sì)”:喂。v.(“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2)“受”同“授”给,与。v.(“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53)“孰”同“熟”:煮熟了的。adj.(“宰夫顾熊蟠不孰,杀之。”)(54)“属”同“嘱”:嘱托、托付。v.(“属予作文以记之。”)(55)“说”同“悦”:愉快。高兴。adj.(“而民说之。”)(56)“竦”同“耸”:高。adj.(“水何澹澹,山岛竦峙。”)(57)“田”同“畋”:打猎。v.(“今王田猎于此。”)(58)“帖”同“贴”:粘附。v.(“对镜帖花黄。”)
(59)“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n.(“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60)“涂”同“途”,道路。n.(“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61)“亡”同“无(wú)”:没有。adv.(“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62)“文”同“纹”:纹路,纹理。n.(“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63)“希”同“稀”稀疏,少,罕见。adj.(有志乎古者希矣。”)
(64)“郤”同“隙(xì)”:隔阂,嫌怨。n.(“令将军与臣有郤。”)
(65)“县(縣)”同“悬(xuán)(懸)”:挂,v.(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66)“乡(鄉)”同“向(嚮)”对着、朝着。“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67)“飨”同“享(xiǎng)”:受。v.(“飨德怀恩,词不悉心。”)(68)“邪”同“耶”:吗。疑问语气词。“其真无马邪?”)(69)“羞”同“馐”:食物n.(“玉盘珍羞直万钱。”)(70)“虚”同“墟”,市。n.(“之虚所卖之。”)
(71)“奄”同“晻(ǎn)yǎn”:日无光。adj.(“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72)“阳(陽)”同“佯”:假装,表面。“皆阳应曰。”)
(73)“邀(yāo)”同“要”:要挟。v.(“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74)“要”同“邀”:约。v.(“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75)“要”同“邀、腰”:拦截v.(“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76)“已”同“矣”:了。语气助词。“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77)“以”同“已”:止。v.(“无以,则王乎?”)
(78)“佚”同“逸”:安逸,安闲。adj.(“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79)“益”同“溢”:涨水。v.(“澭水暴益。”)(80)“有”同“又”:更。adv.(“殆有甚焉。”)(81)“与”同“欤”:吗。语气助词。“可得闻与?”)
(82)“原”同“源”源泉。n.(“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83)“圜”同“圆”:圆形。n.(“多平方,少圜。”)
(84)“责”同“债”:欠别人的钱财。n.(“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85)“振”同“赈”:救济。v.(“大命将泛,其之振救。”)
(86)“征”同“徵”(日本为“徴”):“征”“徵”本为两字,如可能导致混淆,如人名魏徵,则沿用“徵”。证据。n.(“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87)“祗”同“只(衹)”:只是。adv.(“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祇祗衹袛,是四个不同的字,至于区别,高考不考。)
(88)“指”同“旨”:旨趣。n.(“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89)“质”同“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n.(“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90)“著”同“着”,“著”是“着”的本字。穿。v.(“著我旧时裳。”)
(91)“咨”同“谘”:“咨询”繁体就写作“諮詢”。询问。v.(“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92)“鉏”同“锄(chú)”:锄头。n.(“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93)“坐”同“座”:座位。n.(“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5.听事:办公的地方。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五、表示时间的词
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篇6
关键词:文言文;文化渗透;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87-01
语文在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记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更承载着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伟大的民族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最直接最显性的莫过于文言文的教学了。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作品虽较浅易,但涉及的传统文化内涵却是相当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文言文中涉及的民俗风情、奇人异事、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等古代文化常识。学了《口技》、《核舟记》,学生惊叹我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惊叹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观潮》则展现了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展现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更是将一幅幅美好纯净的自然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了古代讲究“仁政”“民本”的政治思想;《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曹刿论战》则宣扬纳谏用贤以及取信于民的为君之道。这些文言作品就好像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窗户,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历史,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
2、文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古代仁人志士的“志趣”。这些“志趣”包括优秀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传统的性格、精神、意志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等。文天祥被俘,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心声,以死明志;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甘愿为天下人牺牲自我,忧国忧民。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了古典文学的始终。《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不畏强权、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出师表》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耿耿忠心感天动地。《鱼我所欲也》赞扬了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陈太丘与友期》表现了古人对诚实守信的品格的重视;《五柳先生传》《陋室铭》《爱莲说》更是表现了古代士大夫不慕荣利、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高洁人格。这些文言作品能使学生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他们建构美好的精神家园奠定了基础。
3、文言作品中的艺术手法。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都堪称精品,它们遣词造句极其讲究,命题立意蕴含丰富,行文简洁,气韵生动,令人赞叹。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渗透呢?
首先,加强诵读。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培养语感、把握文章的最佳途径,读得越熟,体会就越深。文言文中美丽的山川风景,真挚的情感,含蓄的思想不是靠教师的分析就能体会到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读到烂熟于胸,好像其中的每句话都出于自己之口,才能真正体会文意,走进古人的情感世界,受到熏陶感染。
对于刚学习文言文的初中生来说,教师要作示范朗读,要教会学生诵读的方法,如节奏、语气、语调、语速、重音等,引导学生揣摩文气。比如《马说》,作者步步紧逼表达对食马者无知的愤慨,后面更是用反问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抒发了强烈的愤怒谴责之情。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文末用“其真不知马也。”作结,一个“也”字表达出对“食马者”的嘲讽。三个“也”字抒发的感情不同,当然语调轻重也不同,教师范读领读后,由学生反复诵读,自然就能体会出这中间的微妙的差别。在一次次的反复诵读中,学生体会出了作者在文中的寄托,体会到了古时文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也看到了一个渴望一展抱负的韩愈,在一次次的诵读中,学生好像与作者融为了一体,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同时,也体味到了文言的妙处,对学习文言文、了解古代文化充满了兴趣。
其次要深入研讨文本,扣住关键词句,引发思考,进行文化渗透。比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笔者抓住了“醉”字,引导学生思考,“太守为什么醉了?”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喝酒喝醉了”“被美景陶醉了”,却没有体会到他的与民同乐,笔者就继续追问:“为什么写滁人游呢?滁人游的场面反映了什么?”学生顿悟,原来太守是看到自已的百姓快乐,沉醉其中啊。
最后要联系时代背景,适当引入资料,进行文化渗透。比如教学《岳阳楼记》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范仲淹的人格魅力,笔者展示了背景资料,介绍范仲淹的主要经历、性格,学生对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亦忧,退亦忧”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深深的被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已任的抱负,乐观豁达的情怀所折服,无形中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
读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交谈的对方层次越高,所能达到的精神境界也就越高。文言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精华,读这些文章,就好像与古代的名人大师交谈,有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精神境界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应立足新课标,做到言文统一,深入文本,诵读涵咏,体察感悟,最终实现对文化的真正渗透。
参考文献:
[1] 王齐洲.中学古文教育要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操.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
[2] 刘宏业.文化渗透:文言文教学的终极追求.初中语文教与学,2013(12)
[3] 刘宏业.文化渗透:文言文教学的终极追求.初中语文教与学,2013(12)
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 篇7
一、诵读文言文,感受古人精神气质
文言之美,需要通过诵读来感受它的优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泳体味,会使人在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读《论语》,学生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把这作为鼓励自己求学的铭言;诵读《<孟子>二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在心中升腾激荡。可以说,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因为其中熔铸着一个古老民族的魂魄。通过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之美,感受文言文中传递出的古人的精神气质。
二、拓展教材内容,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还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学生的心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博览群书,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甚至对一些经典的文章还要做到熟读成诵。这样,在授课时才能得心应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以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以文化的精神陶冶学生。
比如,在教授《诗经·蒹葭》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教师可以拓展一些具有叙事性的篇章。再如,《诗经·氓》中关于爱情和婚姻的主题,是学生喜欢也愿意发表意见的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其改编成现代版的爱情短剧。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对《诗经》产生兴趣,体会到诗歌之美。
如果教师仅仅只是注重文言文的“言”的教学,只会抓住词法和句式来教学,也许学生会考出一个好的成绩,但这样枯燥的课堂氛围,会导致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结束后一定没有兴趣再去读《史记》《汉书》《诗经》《楚辞》等巨著,那么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我们的教学不仅仅应该只有功利性的应试,还应该将“言”与“文”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三、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文言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当今信息多元的时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受到影响是必然的。因此,如何能让学生主动爱上文言文,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营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我尝试从“讲”“读”“看”几个方面来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我开展“一周故事会”,如春秋系列故事、战国系列故事等,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也能夯实学生阅读史传类文章的基础。再比如“读”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阅读书目,如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易中天的《品三国》《品人录》、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这些书籍是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来阐释对古代经典的独特理解,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拉近与古人和古籍的距离。又比如“看”,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视频资料,如“百家讲坛之于丹《论语》感悟”“百家讲坛之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等视频,希望通过这些视频资料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此外,我还借鉴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的节目形式,在班级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竞赛,比赛的题目一部分由我来提供,还有一部分由学生自己来提供。学生对于可以自己命题这一形式非常喜欢。通过自己命题,学生查找了许多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
我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尽可能地让学生多了解传统文化。当学生对我们民族的先民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有了更多的了解后,相信学生会主动寻找文言经典作品来阅读,将“要我学文言文”,改变成为“我要学文言文”,这样才能使文言文及其中蕴涵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
四、布置作文练习,理解古人思想
结合学习过的文言文,我布置小作文让学生练习。如学习完《子路、曾皙、公西华、冉有侍座》这篇课文后,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我最欣赏的孔子的学生”的短文。通过这样的作文题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能主动探究儒家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曾在复旦附中任教的王白云老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给我了非常大的启发。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前赤壁赋》时,王老师直接给学生布置作业,通过一个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完成一篇2500字的小论文《你如何来证明<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作品》,如果论文不通过,就证明你的学习没有过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主动去找寻与苏轼相关的各种诗文,尝试用《前赤壁赋》所传递出的思想来证明这是苏轼一贯的写作思想;或者从语言角度找出《前赤壁赋》中语言风格与苏轼其他的作品语言风格一致,由此来证明观点。论文合格的学生,在一个月后可以通过PPT向全班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去探究,不仅理解掌握了一篇文章的文意,而且了解了一个优秀作家的成长历程,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和文化。
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 篇8
一、利用传统文化, 激活文言课堂, 让学生喜欢学习文言文。大凡学生, 都愿意博古通今, 希望自己有丰厚的文学素养, 语文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这一好学、好表现的心理, 充分挖掘, 利用文言文所蕴涵的传统文化, 让学生在思维中与古人产生共鸣, 激起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吸取其文化精华。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 比如, 高一年级的《寡人之于国也》《劝学》《阿房宫赋》《师说》等;高二年级的《逍遥游》《陈情表》等;高三年级的《报任安书》《屈原列传》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 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语文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在具体的文本学习中, 以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可以是介绍作者、写作背景、课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个词语、某一句话, 介绍名人诗词、有关故事等等。我在教学《勾践灭吴》时, 为了让学生把握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的英雄气概, 让学生了解文种“行成于吴”的外交才能, 我搜集相关史料, 介绍了春秋末年, 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的史实, 以及越国所采用的“美人计”, 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开阔了视野。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 文言文教学若能讲求“乐”, 用灵活生动的趣味教学方法使学生“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就能让学生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传统文化可以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激发点。
二、有效设计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 激起学生的挑战欲望, 让学生在传承古代文明中找到一种成就感, 从而找到学习古文的乐趣与方法。
学生是学习主体, 只有让他们真正动起来, 方能使文言文学习取得最佳效果。教师要在无疑处生疑。有教师在教学《琵琶行》时, 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让学生探究:“京都”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问题一出, 立刻“逗”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通过讨论, 得出这样的结论:古代士人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 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 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 但是有心报国, 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他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 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 进而才有了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肯定与保护, 便会勇于表现自己, 以更高涨的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走进经典、解读经典, 从而认识社会、品味人生。
三、淡化文言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界限, 回归真正的母语教学, 在母语教学中感受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从而有效获取文言知识。
台湾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南怀瑾教授在接受一次访谈时说:现在一般的人都“太过年青现代化了, 根本不知道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有多么的轻松愉快, 使儿童们在歌唱舞蹈的气氛中, 达到文化教育的水平。古人所说‘弦歌不绝’, 就是这种境界”。所以, 回归母语教育的传统就是要重视朗读和背诵, 这也是我们感受传统文化很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周振甫先生在《怎样学习古文》一书中, 列举了从古代的王勃、骆宾王、李百药、刘慎虚等, 到近现代的章学诚、康有为、梁启超、陈寅恪等数十位名人从小大量读书、背书的例子, 说明了“对古文中的字, 要有全面的懂, 还是非熟读背诵不可”的道理。因此, 在文言文教学中, 可以用“声”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让学生在“声”中体悟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从而有效获取文言知识。引导学生多样诵读, 一是“忘乎所以”式朗读, 走进文本, 忘掉自我, 与人物同呼吸, 与经典相融合, 读出个体独到的体悟, 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二是教师范读, 学生跟读。毕竟, 文言文字少意深, 音单义广, 教师还是很有必要先作引导、示范, 明确停顿、语气、语调、情感后再让学生诵读。三是恢复无句读诵读。古籍本就没有标点, 恢复古籍原有面目, 增加挑战性, 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传统文化。
四、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拓展传统文化, 为写作整理和储备有效素材。
高中阶段的文言篇目近百篇, 它包含的历史时段自先秦到明清, 绵延数千年, 可以看出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史, 汇集有儒、道、法、墨、佛诸家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精华。我们可以进行整合, 以便在实际教学中着重强调, 学以致用。
《陈情表》中, 李密的拳拳孝心感人至深, 荣华利禄轻若云烟;《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负荆请罪”的佳话更体现了精诚团结、共御外敌的合作精神;《触龙说赵太后》中, 赵太后终于割舍母子亲情, 以国为重, 堪称表率。这些零星偶然的历史事件无不蕴涵着中华民族一贯的价值取向, 闪现着传承久远的优秀品质, 这对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的学生有着教育意义, 并且是极好的写作素材。《劝学》中以“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为喻, 阐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病梅馆记》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顺应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性;《秋水》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察人知己、统观全局的观念;《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强调了类比联系、迂回推理的重要性。这些朴素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性的内容。所以, 我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进行整合, 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整理和储备有效素材。学以致用, 印证了“教材就是例子”的说法。
五、加强中学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需要语文教师自身先成为文化人, 成为学生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积极引领者。
语文教师要想成为一个文化人, 就要把自己浸泡在文化氛围中, 这对于一位以语文安身立命的人来说, 应该自觉把它作为人生的一项修炼, 程翔、于淤、陈日亮这些老师就是如此。钱理群教授在“陈日亮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 就呼吁语文教师们要像陈日亮老师那样“做一个语文学家”, “首先要对中国的汉语有一种‘文化渴求’和融入生命的把握……掌握汉语, 尽可能达到精通。教语文,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传达‘语文的兴味’, ‘所谓语文的人文性, 常常就是调和在这样一种兴味之中, 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 在文言文教学中, 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成为文化人, 做学生的榜样, 成为学生有效学习文言文的积极引领者。
文言文中包含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 在每篇课文中我们都能找到相应的精髓。我们应该把这些古文精品用整体的眼光来审视, 挖掘文言文中传统文化的教学魅力点, 让学生轻松、愉悦、积极主动地学习文言文, 达到“增强底蕴, 提高修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雪梅.文言文有效性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2009 (12) .
文言文教学与文化传承 篇9
这固然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有关, 与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关, 但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难逃干系。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对传统文化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文言文的阅读。但较长时期以来, 我们没有让学生在传统文言作品中领会那博大精深的文化, 感悟那辉煌的人文精神, 没有把传统文化的继承作为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 作为文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为了应付一次次的考试, 把古汉语语言学、语用学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将一篇篇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思想和情思、渗透着博大精深古代文化的文言作品当成了由古文字堆积而成的语言材料, 对它们进行支离破碎式的讲解, 从而使得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中难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漪老师曾说:“汉语文负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是文化的地质层, 渗进了民族的个性、民族的睿智, 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 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 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 我们迫切需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彰显文化的魅力, 这在传统文化日渐衰败的当下, 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知人论世, 积累文化知识
每一位作者都是一本书, 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 有着独特的思想, 创造了与众不同的作品。读名人的作品, 了解名人的人生经历, 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 做到“知人论世”, 让学生们对作者有个完整的把握, 放在人的发展变化中, 放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去解读文本,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提升学生的文化积累。本人认为, 要传承传统文化, 首先是要帮助学生积累与其相关的必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如:在上《病梅馆记》时, 我发动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和时代的资料, 课上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介绍龚自珍是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出身于一个世代儒学的官僚家庭, 少年时期爱好经世致用之学和诗词, 38岁考取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职, 48岁辞官回南方, 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 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还有的学生提到龚自珍具有比较进步的政治理想和主张, 他善于把诗歌作为武器, 大胆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危机、统治集团的专制和腐朽, 热情地歌颂理想和个性的解放, 发出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声音。有的学生关注了时代背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奴役人民, 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中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 以束缚人们的思想。还有的学生提到:清朝大兴文字狱, 镇压知识分子, 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 人才遭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在大家充分把握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之后, 学生们普遍感觉到《病梅馆记》中的“梅”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 它应该有着更深刻的象征意义, 那就是人才。知人论世, 是文学评论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如果教师巧妙地在课堂中加以运用, 它将转化为学生积累文化的便捷通道。要知道, 高中六册课本所选文章均是古今中外名家名作, 每一位作家都有着精彩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思想情感, 其生活的时代都有着丰富的故事、深厚的文化, 如果教师有心, 学生用心, 语文课本便可拓展出丰厚的文化背景, 从而转化成为学生的文化积淀。
二.挖掘细节, 实施文化引领
文言文的字词句中大多散落着宗法礼俗、天文地理、历法水利、衣食住行等大量的文化知识, 有人把这些承载着文化信息的字词句称之为“文化细节”。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运用慧眼去发现、用慧心去寻觅这些或隐或显的文化细节, 挖掘其文化内涵, 引领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鸿门宴》是沪教版高三第一学期的课文, 写的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争斗。课文中第三小节作者详细描述每个人的座次。原文中这样写道:“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 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此处看似闲笔, 实际颇有匠心。在课堂中我抓住这一“文化细节”大做文章, 发动学生查阅资料。资料显示:在堂上, 最尊的位置是座北朝南, 即南向坐。面北按官位高低从东往西排列, 官位高的居右, 官位低的居左。在室中, 最尊的位置是坐西面东, 即东向坐;其次是坐北面南, 即南向坐;再其次是坐南面北, 即北向坐;最下等的位置是东边面朝西的位置。于是, 项羽为什么要东向坐也就不言而喻了。学生从位子的安排上看出了项羽的居功自傲, 自矜功伐。小小的座位, 蕴含着古人的尊卑等级。再如在讲授《苏武传》一课时, 文中写道“武既至海上, 廪食不至,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 卧起操持, 节旄尽落……”苏武为什么要“持节”呢?“旄节”到底代表什么呢?这里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学生查找资料后发现旄节是一种旗帜, 是用牦牛尾做装饰的, 它是汉朝使者出使他国证明其“汉使者”身份的重要凭证。于是, 学生明白了对于汉使者来讲, 旄节象征着自己的国家。苏武卧起操持, 导致节旄尽落, 正是忠于大汉的体现, 苏武身上那种“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的民族气节透过一个小小的“文化细节”展露无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如果你用心去挖掘, 会发现文言文中有很多或隐或显的“文化细节”。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解读这些文化细节, 在加深文章理解的基础上, 也了解了古文化知识, 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积淀。
三.研读文本, 体悟文化精髓
《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可见, 文言文的学习, 最重要的便是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纵观我们的课本, 哪一篇文言文不是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作者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刎颈之交三个故事, 深情地讴歌了蔺相如时时处处以国事为先的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只身来到元军刺探虚实, 寻求解决之道, 结果羁縻不得还, 最后九死一生, 誓死南归, 他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令后人敬佩不已。司马光的《训俭示康》用了宋代的三位宰相:李文靖公厅事仅容旋马;参政鲁公家贫, 无法在家宴请客人;张文杰公职位变了, 节俭作风依然不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孩子们要懂得生活要崇尚节俭, 这本是一个人的高贵的品质。苏轼的《前赤壁赋》, 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才高八斗, 曾不可一世, 而今却因政治斗争被诬陷, 被贬至黄州, 英雄无用武之地, 本应郁郁寡欢, 却旷达乐观, 高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文豪;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文字狱盛行的时代, 作者借“病梅”来表达自己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以及要求改良社会、解放人性的强烈愿望, 这便是文化人的社会担当啊!韩愈的《师说》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性;荀子的《劝学》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要重视积累, 要专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则提出成功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志、力、物等等。这些经典的文章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 引领学生认真阅读, 细心体会, 便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在教学中, 教师要深挖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要有意识地将文化精髓的体悟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这对学生人格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帮助。
初中文言文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 篇10
一、分析人物, 讨论事件,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 写人、写事的文言文占很大比例, 这些“事有人为, 人因事显”的生动故事, 最易诱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因此, 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常规的讲解后, 可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复述, 并畅谈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认识和看法。而这些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 对后人具有警示和训诫作用, 这正是教师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契机。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 学生对愚公的做法颇有异议, 有的认为搬山不值, 搬山不如搬家, 有的提出可绕道而行, 有的则认为打个隧道也未必不可……当学生的讨论告一段落时, 我及时发问:“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 愚公真蠢, 实在太笨了。但是, 为什么千百年来, 人们一直颂扬愚公?更有甚者还编歌谱曲歌唱他?”这引起同学们更热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看法:学习上的困难也像一座大山, 难道碰上了就绕开逃避吗?我不失时机地表示了赞同, 并谈了自己对愚公那种下定决心, 坚持奋斗, 克服困难的精神的无比敬佩, 这也是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存在的教育价值。
二、挖掘思想, 弘扬精神,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 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智慧总结, 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丰富和全面。初中文言文中有很多文章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之作。如《论语》《孟子》《爱莲说》《岳阳楼记》《陋室铭》等。教学中, 可以在疏通文义后让学生明确文章所传达的思想主张, 所提倡的主体精神以及这种思想、精神在长期历史延伸中所铸就的民族性格特质。“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有孔子的谦虚勤学,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范仲淹先人后己, 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 “斯是陋室, 唯吾德馨”有刘禹锡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这些名言警语脍炙人口, 起着对人劝诫、警示的作用, 有着让人铭心刻骨、感念不忘的力量。在一个学年结束后, 可引导学生列表归类, 设立前途、理想、尊师、品德、文明等栏目, 分别从课文摘录出相关的语句、诗行、典故事例。这不仅陶冶了性情, 感悟出生活的哲理, 受到了传统美德的教育, 也使学生积累了十分可贵的写作素材。
三、多种形式, 反复诵读,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大多短而精, 文章大都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 宜于诵读。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 常在文章的结构段落及句式等方面的安排上有所体现, 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利用领读、分读、齐读等方式有感情朗读, 能突出显示作者的思想感情,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从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如教学《出师表》一课, 文中大多为对称短句, 且长短句结合, 读来朗朗上口, 其结构亦条理分明, 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在教学中, 我让小组分读前五段, 再由自己范读后四段。当我用恳切的语气, 语重心长的口吻进行朗读时, 教室里静寂无声。当朗读到末句“今当远离, 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时, 我的声音低缓, 表情沉重, 而全体学生亦久久沉浸其中, 无不为诸葛亮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诵读可以说是一种思想熏陶, 一种精神享受, 一种情操感染, 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四、在背景介绍、知识短文、课外阅读中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 每一篇文言文前几乎都安排有背景介绍,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取舍或补充。而一些文言文后还附有一篇与课文有关的、有趣味的知识短文, 在对背景及知识短文进行介绍时, 也可不失时机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醉翁亭记》一文的阅读提示中简介了欧阳修“四岁丧父, 家境贫寒, 母以荻秆画地教读,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那种自强不息, 立志勤学的精神,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中太守能与民同乐的思想根源;《陈涉世家》一文后的知识短文介绍了陈涉违背“苟富贵, 无相忘”的诺言之事, 这正是进行诚实守信、见利思义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时机……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 篇11
因此,文言文教学首要目标,要走向“读懂”,也就是在多样化的朗读中,破解文言文背后文化的密码,人物的文化精神、审美价值的文化意象,从而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实现深层次阅读——经典文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下面以八年级文言文的主体写景游记类散文为例,论述其“读”与“懂”的维度。
一、在品读中,读懂字词的韵味
文言文,是一种高度凝练、高度浓缩的语言样式,如同诗歌那样“以简代繁,以少胜多,言有尽而意无穷。”
像《小石潭记》中的“伐竹取道”,字面意思是“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学生轻而易举便可理解。但是“伐”“取”,外涵作者探访山水之意,发现小石潭的不易;“竹”“道”,与“伐”“取”相应,内涵小石潭地处偏远,两相映衬不难发现作者被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愤懑之情的行径。又如《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一个“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一个“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用拟人的手法,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
如此,捕捉文本中诗性化的语言进行品读,既可在想象中理解字词之意,想象中字词发散的画面,更能学会遣词造句,锤炼词语,养成语言简练的习惯。
二、在辩读中,读懂写作的艺术
文言文中的写景游记类散文,句式多对仗工整,常用对偶、排比、对比等修辞,采用骈散结合的方式,作者的行文思路清晰可见。
为此,可采取辩读活动,使学生读懂文章写作艺术。像《记承天诗夜游》,余映潮老师就曾这样设计:将课文进行变形,而且要讲出道理来。这一篇课文,别看它只有一段,其实是可以重新编排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还可分为四个部分。经过学生的变形朗读,学生会发现两分法,角度是先叙事后抒情;三分法,角度是先记叙再描写最后抒情;四分法,角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起承转合。这样,学生在辩读中碰撞不仅会养成发散性思维方式,而且会习得写景游记文常见写作方法——叙事抒情。
又如《岳阳楼记》,第3、4两段都是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整体上形成景物鲜明的一暗一明、一阴一晴和情感一悲一喜的对比;前者极力渲染“悲”的情感,表现迁客骚人“以己悲”,后者尽力渲染“喜”的气氛,凸显迁客骚人“以物喜”。 对此,可采取段落对比变式、句子对比变式、词语对比变式等形式,使得学生不仅感知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而且学会锤炼词语的习惯。同时可以追问两段的写景、抒情,与上文有何关系,引导学生学习先总后分,巧妙过渡;与后文的议论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体会到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思想境界的对比,引发作者的胸襟和抱负。如此,学生自然习得写景游记类散文的常见技法——写景抒情议论。
三、在悟读中,读懂作者的情怀
古语云:文以载道,文如其人。所以说阅读经典,实际上就是与历史名人的精神交流,沐浴精神成长的力量,达到陶行知先生所言的“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育人目标。
像《岳阳楼记》滕子京虽“谪守巴陵郡”,“越明年”其治下却呈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太平盛世。文本对其无一字赞誉,却字字珠玑点赞。“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感叹一反问,范仲淹感慨当世“古仁人”了了,却又在字里行间以古仁人自比,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豁达博大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远大的志向与抱负,对朋友滕子京的盛赞和共勉等等思想内涵一览无遗。
为此,滕子京句可引导学生,在一低沉一高昂的对比朗读中,感悟滕子京困境中仍为民而奋发精进。范仲淹句,可设计追问:“斯人”是何种人?“吾谁与归”的潜台词?适时补遗滕子京、范仲淹当时的处境。这样,学生会感悟到:范仲淹和滕子京这两位同榜进士,同样被贬仍就保持着情同手足患难与共的情谊,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政绩,也是一份文化遗产,更是一个精神家园——以天下为己任。
一个“读”,一个“懂”,在对话中“文”“言”的文化密码——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精神便潜滋暗长,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
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 篇12
一、文言相融
长期以来, 文言文教学一直很难处理好“言教”与“文教”的关系。过去, 工具论一统天下, 文言文教学唯“言”独尊, 着眼于应试的教师将文言文肢解成语言碎片 (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 就如同传统外语教学———“单词+语法”, “除了背还是背”;对“文”则是轻描淡写, 即便顾及, 也是蜻蜓点水。如今人文论大行其道, 于是不少人披着新课改的外衣, 或扛着“人文大旗”, 结果矫枉过正, 走进了另一个误区, 文言课俨然成了培养学生传统美德的品德课。
“文言”这一独特的语体形式 , 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古人以准确而智慧的文字组合, 为后人展示了汉文字的独特魅力。能通过“言”的解读阐释它所承载的内容, 或许就能捕捉到作品的象外之意, 弦外之音。
譬如,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 “邹忌修八尺有余”用到了“修”, 为什么不用“长 (高) ”呢? 古人写人身高习惯用“修”吗? 不尽然。《三国志·诸葛亮传》就以“长”写孔明身高, 如“亮少有逸群之才, 英霸之器, 身长八尺, 容貌甚伟”。如此看来, “修”与“长”所蕴涵的审美情感大不相同。如果结合《邹 》文语境就会发现, “修”更能写出邹忌的伟岸、英俊之容貌。其实, 这样的例子在文言教学中不胜枚举, 教师若能引领学生如此揣摩“文”之“言”, 再通过“言”透视“文”所蕴涵的独特文化, 就能抓住文言文教学之柄。
二、诵读结合
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说:“诗不仅供阅读, 还要发出声音来吟, 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 这样才能陶冶性情。”诵读时反复揣摩作品的声律气韵, 能唤醒沉睡在作品中的情感体验,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 引发联想和想象, 让简洁的语言丰富起来, 从而触摸到古人深邃的哲思、高尚的情怀、纯真的心灵、博大的胸襟。
1. 注意读的 层次。首先要读准字音 , 特别是文中的通假字、异读字、生僻字。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 跟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 这就需要教师范读, 加深学生记忆。如《邹忌讽齐 王纳谏》中 “期年之后 ”一句中的 “期”不读“qī”而读“jī”。再如《 曹刿论战 》中的“ 又何间焉 ”一句中 的“间” 不读“jiān”, 而应读“jiàn”。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次要辨明句读, 读准句子的节奏。再次要读顺语气。陈述、疑问、判断、祈使、感叹等语气的传达, 就是文章内容情绪的传达。最后要把握好语调和语速。人物对话的诵读更要注意语气、语调和语速的处理。
2.注意读的 形式。姚鼐说 :“疾读以求其体势 , 缓读以求其神味。”声情并茂地范读, 要读出神韵;学生齐读, 要读出气势;男女生交叉读, 要读出情趣;配乐朗读, 要读出意境。上世纪40年代, 叶圣陶和朱自清先生就曾设想过:“国文教本要有两种本子:一种是不分段落, 不加标点的, 供学生预习用;一种是分段落加标点的, 待预习过后才拿出来对勘。”断句标点恰当与否最能显示出一个人文言语感素养的高低, 既指向“言”又指向“文”, 是文言语感的综合训练。
三、反复推敲
1.“因文断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些不能较快识别的文言实词, 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必须紧扣具体语境, 瞻前顾后, 从逻辑上理解词义。“虽”有“虽然”和“即使”两种解释, “虽”字后面所涉及的事情若是“已发生的”就应作“虽然”解, 未发生表假设的则作“即使”。
2.文白互译。翻译是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 。语言互译不仅是符号的转换, 更是思维的转换、文化的对接。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文译白”, 更要“白译文”。提供译文, 学生先自主译成文言文, 再对照原文修改校正。学生于文言浸淫中, 琢磨文言用词造句方法, 理解文言表达特点, 学得简洁典雅、优美凝练文风。一位老师教学《小石潭记》, 出示白话“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让学生搁置原文, 尝试把这句白话翻译成文言。有学生把“成为”翻译成“像”, 这在训诂学上很难成立;“像”是明喻, 而“为”是暗喻 , 显然“为”更逼真。 有学生把这句话翻译成“为坻、屿、嵁、岩”, 与原文一比较, 相同的句式, 整齐匀称、短促有力, 传达出繁复变化之感, 译句则大大削弱小石潭里的“大气象”。文白比较, 不仅求“信”, 更在体验着“达”和“雅”。
3.据形索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 , 有独特的造字理据 , 要巧借汉语字形结构和和语言结构探究词义, 展现出文言知识的独特魅力, 学出古汉语的趣味。古人遣词造句讲究音韵和谐, 节奏铿锵, 多使用对偶、排比句式, 可运用语言结构, 推知词义。《岳阳楼记》对“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的“翔集”“锦鳞”作了注解, 但“游泳”一词无注。根据古文句子的对仗特点, “游泳”对“翔集”, “翔集”是两个词, 包含了“飞翔”与“栖息”两种动作, “游泳”也应该是两个动作。查词典, “游”为“在水上漂游”, “泳”为“在水中潜行”。“游泳”而非“游来游去”或“畅游”之意。
4.“因声求义 ”。通假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 , 也是一个难点。可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的分析, 找到通假关系, 用本义解释借义, 探究和诠释词义。在“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一句中 , “要”与“邀”同音通假 , 由此可推断“要”的意思是“邀请”。音节词居多, 可采用组词法解释词义, 如“必细 (仔细) 察 (观察) 其纹理” (《童趣》)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 现代汉语中还存留很多包含古义的词, 可利用白话和文言的联系推断词义。
四、融会贯通
学习文言文, 不能只做书橱, 更应该学以致用, 融会贯通, 真正培养语文素养。
l.强化积累 。语文学习讲究厚积薄发、举三反一。 首先要下足积累的奠基工夫。积累字词, 积累名言佳句, 积累文言句式, 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积累思想。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可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积累;文言文特殊词法、句法, 文学常识及重要作家作品, 可归纳整理, 分类列表;精彩语句 (名句) 、成语、警句可摘抄积累。
2. 迁移提升 。语文大师叶 圣陶告诫 我们 : “教是为 了不教”。因此, 文言文教学应“授人以渔”, 教会方法, 让学生终身受益。运用已学的文言知识“阅读浅易文言文”是教学的着力点, 由课内向课外“迁移”是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如学生学习 了《愚公移 山》, 再给学生 印发另一 篇短小的 文言文———《薜谭学讴》。只要对个别不易理解的词句作浅显的注释, 学生都能读得津津有味, 自然就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 古为今用 。经典古 文蕴含精 深的民族 智慧与伦 理道德, 学习文言文要用古代的文化思想观照当代现实, 继承精华, 古为今用。如《送东阳马生序》的苦学精神、坚强毅力和谦虚、恭敬美德, 《愚公移山 》的不畏艰 难、持之以 恒的愚公精神。 更要用当代的理念诠释古代的思想文化,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 以今论古 , 给传统文 化注入新 的生命。 学习《马说》一 文 , 在体会了 作者对“封 建社会埋 没人才”的 愤懑之情的 同时 , 更质疑韩 愈的人才 观。在当 代社会中 , “是金子总会 发光的”, 人的命运 掌握在自 己手中 , 不必为没 有伯乐而烦恼。
4.读写结合 。文言文大多布局严谨 , 行文简洁 , 气韵生动 , 文采斐然, 是很好的写作范例。如提示学生模仿《陋室铭》写《课室铭》、《寝室铭》等 。有学生这样撰写《课室铭》:
志向要高, 勤奋则行。学问要深, 刻苦则灵。同在课室, 德才共馨。窗外桔子黄, 我们不贪心。学习勤发言, 精中益求精。人人守纪律, 班文明。无贪玩之欲念, 无逃学之陋行。身在课室内, 志存清华心。老师曰:“孺子可教。”
五、潜心玩味
文言文教学, 必须在文字上细细品味, 慢慢咂摸, 潜心玩味, 让每一个文字都站起来, 触摸到站在文字背后的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古代文人形象, 体悟文言文字之美、音韵之美、结构之美、画面之美、哲思之美, 体会神奇汉字背后蕴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玩味语言 的巧妙处。 “湖上影子 ,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中的简简单单的“痕”、“点”、“芥”、“粒”平中见妙, 展现出一幅冲淡清雅的水墨画卷, 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学习文言文须在点明题旨、含义深刻、表达精美、作用独特、涉及文化背景等关键词句处深入揣摩, 领悟蕴藏其中的艺术奥妙和文化精神内蕴。它可以是一个词, 一句话, 几个句子, 或者是一段话。
2.玩味行文的 独特处。 每篇古文经典都是某一时代的缩写, 是先贤心路历程的演绎, 各有特别之处。抓住行文的独特处玩味出“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发现经典的内在“美丽”。
3.玩味文本的矛盾 处。语言的玩味要扣住“文本的矛盾 ”处, 因势利导, 带动整个文本的深层次解读, 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体悟先哲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境界。柳宗元说“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小石潭记》) , 而文章结尾不厌其烦地罗列同游者, 且都是柳宗元最近亲的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结合柳宗元身世和他在永州的所作所为, 我们不仅体验到了情景交融的那份幽深冷寂的氛围和他身处逆境贬居生活的极为孤寂悲凉之情, 而且从他身上看到了古代圣贤在人生困顿之时“虽万受摈弃, 不更乎其内”的品性、“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完美结合的济世情怀。
4. 找准恰当 的切入口 。玩味语言应从宏观把握 , 微观入手。可从题目、文眼、中心句、主旨句切入, 也可以从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言虚词切入。如《醉翁亭记》围绕“醉”字做文章, “醉翁”因何而醉 ? 令他醉的是滁州优美的自然风光 , 是滁州人的安居乐业, 是自己的励精图治, 深入挖掘“醉”的含义, 就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摘要: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载体, 学生学习文言文, 事实上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初中生要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 然而文言文教学是不是做到位了呢?或简单重复, 费力而无实效;或急功近利, 不得要领。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彰显古文化魅力呢?文章紧扣文言特点, 阐释了“文言相融”、“诵读结合”、“反复推敲”、“潜心玩味”、“融会贯通”五大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 提高文言文教学质效, 发挥文言经典作用,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相融,诵读结合,反复推敲,潜心玩味,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李卫东.如何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6.
【传统文化文言文论文】推荐阅读:
传统文化题材论文06-04
家庭传统文化论文08-13
传统民族文化论文07-01
传统文化小学德育论文07-23
传统文化标志设计论文06-07
文化传统的更新与变异论文06-23
女性传统服装文化研究论文10-08
大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论文09-13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06-05
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800字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