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经典

2024-09-15

文言经典(共4篇)

文言经典 篇1

在当下的“文言经典”教学语境中, 语文教师往往会遭遇以下的教育尴尬和教学冷遇:当教师激情满怀地向学生教习《项羽之死》时, 学生往往更喜欢关注“项羽该不该自刎”的生存问题, 却对项羽之死所具有的悲情意义嘻嘻哈哈;当教师热情洋溢地向学生教习《陈情表》时, 那一句“读此文而不哭者, 其人不孝也”却引来了课堂的一片唏嘘不已之声;当教师言之凿凿地向学生教习《祭十二郎文》时, 很多学生对韩愈的沉痛哀情无动于衷, 反而由于文本句式丰富、虚词繁多而责怪文章“佶屈聱牙”“枯燥难懂”。就文本的经典性而言, 上述文学作品无疑早已彪炳于文学史册, 这些经典作品体现着国人无法逾越的历史和必须接受的传统, 展现着民族的精神成长史和文化发展史, 是炎黄子孙认识自身文化符号无法绕过的文化遗产。所以, “文言经典”教学所遭受的尴尬和冷遇, 理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省。

客观地说, 对“文言经典”教学思考的基点, 不应该落在对“文重”还是“言重”二元对立式的简单化逻辑选择上, 而应该落在我们究竟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去改变现状、提升层次。传统的经典文本, 不管从时间、空间, 或者从文化、心理和审美上, 都与我们的差距甚远, 学生当今的语文生活和古人的语文环境也有了千差万别, 存在这样的尴尬和冷遇似乎也情有可原, 但这确实又不能成为我们逃避教育责任的最大理由。在阅读活动中, 我们每一次回到文本, 指向的都是一个有意义的本体。在此范围内, 阅读和理解都意味着回到文本最初的真实性。在伽达默尔看来, 读者的先见、先有和先行融合在理解中, 或者说文本的视界和读者的视界相汇合, 决定了理解中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当然也可能包括说话者的原初意图, 即最初的真实性。孙绍振教授也指出:“文本, 尤其是经典文本, 并不如后现代哲学所说那样是无深度的、无本质的, 而是有其稳定的主体层次结构的。阅读, 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和调节。”[1]诚然, 在常态化的“文言经典”教学中,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很多文言文课堂成为了文言知识积累的储藏室和文言能力训练的竞技场, 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较为普遍地出现浅阅读或者误阅读的问题。之所以不能正确地体验项羽之悲、李密之苦和韩愈之痛, 恐怕还是因为“读者主体” (学生) 和“文本主体”之间同化的缺失和调节的失败。不管是教学目标的设立, 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 这些“文言经典”的情感价值和育人功能, 都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面对历史和文化, 是接受, 是传承, 是将受教育者变成有历史感、有深度的人, 那么理想的教育结果理所当然是让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由于“文言经典”往往具有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认识价值, 因而“文言经典”的教学就先验地拥有对接历史文化的功能。由此, “文言经典”的教学要走出尴尬和冷遇的境地, 就迫切地需要教师能真实、真切地唤醒学生的真情体验。换句话说, “文言经典”的有效教学很大程度上需要唤醒“读者主体” (学生) 的真情体验。清代沈德潜说过, 在研习古文时我们应注意两点:释疑难和通感情。尽管对“文言经典”的词义阐释可能会存在争议, 但是在当下的教学对话语境中, “释疑难”不成问题, 反而是“通感情”问题多多。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学生能够带着真情去诵读经典文本, 和文本言语对象之间建立了情感联系纽带时, 他们往往就能够将心比心, 随着文本喜怒哀乐, 甚至能够直抵文本的核心。李海林教授指出:“越是重要的价值, 基本的价值, 越隐藏在语文教材的深处, 越难发现, 越难掌握。”[2]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给“文言经典”贴上各类情感标签, 诸如悲戚、悲伤、痛苦、哀愁等词语, 而省略了必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和环节, 那么这样的填鸭式语文教学方法只能把学生与“文言经典”之间的距离拉得更大, 以致学生以冷眼旁观的态度来进行一些虚假的体验和伪装的品味, 而那些蕴藏在文本深处的“价值”也就无从挖掘了。基于此, 唤醒读者主体 (学生) 的真情体验, 不但应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而且应是一种基于学情的教学策略。在笔者看来, “文言经典”教学要唤醒学生的真情体验, 需要采用两种教学策略:一是运用恰当的方法, 引导学生去体会和品鉴文本所蕴含的“真情”和“文心”;一是让学生带着真情去自主探究文本问题, 去自主体验文本核心。

先谈第一种教学策略。在后现代教育理论家看来, 教师即课程, 教师的作用天生重要, 教师的素养也极其关键。所以, 我们主张由教师引导学生去体会真情、品鉴文心, 这也是一种体现教师作用和教师素养的教学形式。我们知道, 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显性知识的获得, 还应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语文教学而言, 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是语文教学永远不变的终极目标, 也是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 虽然语文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断有新的内容生成, 但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 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 语文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指向性, 即指向教学的根本目标, 指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指向大多数学生学习的需要。例如, 教学《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时, 我们不但可以通过诵读或者批注重点语句的形式, 去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苏轼对文与可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这是文章的“气脉”所在) , 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去思考文章先抽象概述后, 形象刻画的独特写法及其背后的言语形式价值。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苏轼的最初本意, 才能真切地感受文与可的“豁达”和“率真”, 以及文章深处蕴含的“人情之美”。再如, 教学《兰亭集序》时, 我们可以把握两个重要的教学“抓手”———一赏书圣文心, 二品书法神韵。前者是对文中的“悲从乐生”这一看似矛盾和纠结的情感意蕴的体验和欣赏, 后者是对这篇“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艺术的领会和赏鉴。“赏书圣文心”, 赏的就是文本的“用心之处”, 赏的就是文本的特点、亮点、重点和疑点等核心之处, 赏的就是由语言文字编织成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思想世界和价值世界。“品书法神韵”这部分的学习, 可以一改传统课堂教学中浮光掠影式的教具展示方式, 而以书法为触媒, 做足书法的“文章”, 既有书法作品整体化的欣赏和评点, 又着重品味其中“永”字的神韵, 这样的教学处理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也就容易使学生有参与感, 能够感同身受。

再谈第二种教学策略。在这个价值观容易被庸俗化、肤浅化的时代, 唯有提倡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情感体验, 才能让这一代或只有幼稚价值观或价值观欠缺的学生, 不再是情感和思想的贫瘠者。体验是在真切感受事物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每个人纯粹的精神世界, 都是其独特能动性创造的结果, 不会简单地接受外界影响和别人意见, 而是必须经过自己的创造、理解和体验。在体验中, 个人开始意识到他的独特个性存在, 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 感觉到了自我理智的力量和情感的满足。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体验, 就意味着让学生成为活动者, 让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同文本联结起来, 共同构建一个新的文本。正是在深沉的体验中, 学生才能深入到文本的内部, 领悟文本的真谛。自主体验真情, 正是需要阅读者能够透过文字的温度和语言的缝隙去触摸文本的灵魂世界。在《项羽之死》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垓下歌”去体会其中的悲情。通过语言的比照和语气的拿捏, 学生既欣赏了诗歌的形象塑造和表达技巧, 又感悟了诗歌所蕴含的悲情力量和审美意义。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作者情生文”“读者文生情”。可见, 当我们的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在文本与读者之间那座真情的桥梁时, 他们也就能够真正地走进文本世界和作者世界。又如, 在归有光这位“写情圣手”的如花妙笔下, 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嘈杂被诗意消解了。《项脊轩志》中, 一丈见方的破漏、昏暗的旧阁子, 在归有光的“诗意”设计和装修下, 成了一处明亮幽雅、其乐无穷的项脊轩。他的细节描写, 总是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美:祖母的关切与激励, 妻子的端庄和贤淑, 枇杷树的静穆和玉立等等。文本深处氤氲着的浓浓的伦理之美和自然之美, 学生在自行细细品尝之后是可以真实、真切地体验到的。

因此, 虽然“文言经典”年代久远, 背景各异, 风格迥别, 但只要我们能够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 去缩短、对接和打通古今的情感联系, 去搜寻、捕捉和锁定作品的文影心迹, 那么我们的“文言经典”教学有理由可以出现崭新的面貌和可喜的状况。在尊重“文言经典”、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通感情”仍然不失为一条重要的教学途径, 那么唤醒学生的真情体验显然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孙绍振.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和调节[J].课程·教材·教法, 2010 (3) :30~33.

[2]王荣生, 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18.

文言经典 篇2

曾经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作了。

张丞相喜好书法但不用功,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对此表现的很镇定。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他让侄子抄下来,到写得乱的地方,侄子看不懂写得什么,拿着纸去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也认不出来,便责怪侄子:“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得什么了。”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孟子年少时候,有一次,他在吟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受其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吟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要中间停顿了?”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说:“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接上去吗?”从此之后,孟子读书就专心了。

在周的地方有一个人,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皮袍子,便与狐狸商议要它的皮,想准备珍美的猪羊祭品,便与羊磋商要它的好肉.话没说完,狐狸便成群地逃到深山里,羊互相呼唤藏到深林中.汉宣帝的时候,江淮一带遇上荒年,饥民遍野,人吃人。一连下了三天谷子雨。不久,魏地向朝庭禀奏,说他们那里丢失了两千顷谷子,人们感到很惊讶。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把铜当做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衣冠是否整齐,把古史当做镜子,可以看到历史兴替演变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把人当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所作所为的得失。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了。”被雇佣的人笑着回答:“你是被雇佣耕地的人,哪儿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说:“唉,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国子先生早上走进太学,召集学生们站立在学舍下面,教导他们说:“学业的精进由于勤奋,而荒废由于游荡玩乐;德行的成就由于思考,而败坏由于因循随便。当前圣君与贤臣相遇合,法制健全。拔除凶恶奸邪,晋升英俊善良。具有微小优点的都已录取,称有一技之长的无不任用。搜罗人材,加以甄别、教育、培养,对他们刮去污垢,磨炼得闪闪发光。大概只有侥幸而得选上的,谁说多才多艺而不被高举呢?诸位学生只怕学业不能精进,不要怕主管部门官吏看不清;只怕德行不能成就,不要怕主管部门官吏不公正。”

为将者常犯有八种弊端:

贪婪不知满足;嫉妒比自己高明的贤能之人;听信谗言,重用奸佞之徒;能估计敌人却不能衡量自己的情况;遇事犹豫不能决断;荒淫无度,沉溺酒色;为人奸诈,色厉内荏;言语狡诈,不依礼行事。

用兵打仗,要人心团结,人心团结则不用动员就能齐心作战了。如果将领之间相互猜疑,士卒就不会效力,好的计策不采纳,部下们就会生出不满的言语,互相说对方的坏话,就算有商汤、周武王的智谋,也不能打败普通的人,更何况一般的人呢?

告子对墨子说:“我能治理国家成为执政者。”墨子说:“执政者,说了,一定自身做到。今天你口说而不为,是你自身的不安定。你自己都不能管理自己,又怎么能治理国家的政治呢?”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

吕蒙正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错。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是小孩子怎么也参政呢?”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行的人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他们。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行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如果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再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一时间,所有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肚量。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请求为齐宣王演奏,宣王很喜欢他,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位。他喜欢一个一个地听独奏,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凤凰是百鸟之王。凤凰过生日,百鸟都来祝贺,唯独蝙蝠没有露面。凤凰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这样傲慢!”蝙蝠蹬着双脚说:“我长着兽脚,是走兽国的公民。你们飞禽国管得着我吗?”过了几天,麒麟做寿。麒麟是百兽之王。百兽都来拜寿,蝙蝠仍旧没有露面。麒麟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如此放肆!”蝙蝠拍拍翅膀说:“我长着双翅,是飞禽国的公民。你们走兽国管得太宽了吧!”有一天,凤凰和麒麟相会了,说到蝙蝠的事,才知道它在两边扯谎。凤凰和麒麟摇头叹息,不胜感慨:“现在的风气也太坏了。偏偏生出这样一些不禽不兽的家伙,真是拿它们没有办法!”

杨子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文征明临帖写《千字文》,以每天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于是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要再次改写,不怕麻烦。因此,他的年纪越大,书法就越发精致巧妙。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停住了。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张无垢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宝界寺。他住的房间有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依靠着微弱的晨光读书。像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之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直到现在还留存着。

杨时见程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程颐刚好在坐着打瞌睡。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酢一直站在那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

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颜回年仅二十九岁,头发全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哀痛之至,说道:“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弟子,我和学生们就更加亲近了。”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从不迁怒于人,不重复犯一个错误。不幸命短而死了,现在也就没了。我从此就再也没有听说有人喜欢读书了。”

邴原幼时就丧父,(只有)几岁时,(每次)从书塾经过就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伤心,贫穷的人容易伤感。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付学费。”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将(收你为徒)传授你知识,不求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学习。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已能背诵《孝经》和《论语》。

水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象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江西省清江县有个打猎的人,捉到一只小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翘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去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麋鹿在一起玩耍。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顺从主人的意愿了。麋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只鹿,把狗当作自己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狗因为害怕主人,于是和麋鹿玩耍,对它十分友善,但不时地舔自己的舌头,想要吃掉麋鹿。三年之后,麋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过去想跟它们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麋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杀了吃掉,尸体七零八落地散落在路上,麋鹿至死都不明白自己会死的原因。

贵州这地方本没有驴,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了一头驴来,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放在山脚下。一只老虎看到它,觉得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便隐藏在树林中偷看它。过了一会儿,才渐渐靠近它,小心翼翼的,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大吃一惊,逃得远远的;认为它将会咬自己,非常害怕。可是来来回回地观察它,感到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渐渐听惯了它的叫声,就又走近它的身前身后,但终究不敢向它进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进一步戏弄它,碰撞,挨近,冲撞,冒犯它。驴忍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高兴起来,心里盘算着说:“驴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文言经典 篇3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一文,司马迁用了浓墨重彩来刻画蔺相如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在史学家的渲染下,蔺相如这位出身微贱的小人物一举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但同时也有人对此质疑。明代文史家王世贞曾作《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一文,从“失于智、失于信、失于利”三个方面对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外交行为进行了全面驳斥,认为“完璧归赵”完全是上天保佑的结果,而蔺相如实则是一个“冒险主义者”。王世贞看似严密的论证中,其实也存在着一些疏漏和问题。能否在这些不同的名家论调中,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形成独立的判断,发表独立的意见,是很可以考验和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我讲授这节课时,将文章用三个问题串联:完璧归赵是否是蔺相如一次成功的外交行为?王世贞的质疑是否有道理?司马迁为什么偏爱蔺相如?(本文主要讨论后两个问题。)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初步设疑

问题1:“如果你们是秦王,此事到这里就算完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认为秦王太弱,被蔺相如牵着鼻子走,甚至因此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问题2:哪些具体的行为是你最不能接受的?学生根据问题挖掘文章细节。

生1:“持璧睨柱”——以死相胁算什么!作为秦王,应该宁为玉碎,也绝不会被威胁才对啊!

生2:“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这里真的合理吗?蔺相如区区一文臣,他的眼神就能斥退杀气腾腾的侍卫?他难道当自己是长坂坡的张飞?

问题3:那如果你是秦王,你打算怎么办?

学生表示应该“杀蔺相如”。此时,教师展示战国末期的军事地图,指出当时秦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在楚国,不便与实力比楚国还强的赵国交恶。学生反驳:“那我们联合楚国把秦国灭了吧。”教师先肯定这种积极主动的思考,而后反问:“赵国不想吗?”学生沉思。教师顺势展示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战争局势:没有永远的敌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赵国未必不希望楚国被灭。

二、问题激疑

文章结束之后,教师展示了明代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和学生共同研读。

问题1:王世贞的质疑是否有道理?

学生指出“完璧者,天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蔺相如太过冒险,若不是这个秦王实在有隐忍之能,能够把持得当,和氏璧绝不能得以保存。也有学生指出,蔺相如出使秦国献璧,未必就是要“挑起怒”。他的真正目的应该在试探秦国对赵国的态度。而秦王对他“持璧睨柱”的反应,让蔺相如得到了答案——秦王无意偿城,也无意与赵交恶。所以他才将和氏璧送回赵国,自己全身而退。所以说王世贞认为的“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更多的应该是蔺相如对时局和秦王内心的揣测之功。

教师追问:这一段分析有没有文字依据?

学生指出,在蔺相如从秦王手里拿回和氏璧之前,文中有句话:“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这句话里的“视”反映了蔺相如的心理活动,“视”可以理解为“看出来”。在“看出来”以后,就做出了取回璧的动作,那证明蔺相如作为一个使者,他在见秦王之前一定是做了两手准备:秦王有意偿赵城,则如何;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如何。那么见秦王就是一个验证。之后“持璧睨柱”的行为,蔺相如应该是存了必亡的心,但是秦王“固止之”,所以蔺相如又有了一颗定心丸,即秦王不愿此时与赵国交恶。所以,整个完璧归赵,就像鸿门宴一样,是人心揣测之斗智斗勇。

问题2:司马迁为什么偏爱蔺相如?

司马迁从来都不是以成败论英雄的。

理由一:蔺相如为国家利益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视死如归的精神,恰如司马迁面对君臣上下都认为李陵叛国时,仍站出来为其说话,捍卫人臣忠义的重节义轻生死。

理由二:蔺相如隐忍廉颇的百般羞辱,正如司马迁坦然接受宫刑,为《史记》而保存生命。

理由三:司马迁以蔺相如为士阶层的代表,以赞赏蔺相如表达对士这一阶层的赞赏。

理由四:司马迁想通过蔺相如形象表明“深沉的爱国情怀能激起无限潜能”的观点。

三、教学反思

文言文经典句子 篇4

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6)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0)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11)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1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2)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3)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4)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7)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9)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1)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3)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5)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6)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7)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8)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9)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0)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11)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12)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1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14)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5)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8)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0)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2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2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23)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24)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5)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26)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8)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上一篇:《日月潭》教学设计下一篇: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