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与文言文教学

2024-10-03

诵读与文言文教学(精选12篇)

诵读与文言文教学 篇1

摘要:诵读法是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它不仅能帮助学生体悟到语言的节奏之美、韵律之美,逐步提升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逐步感悟到文言文的人文内涵,实现人文性教学目标。但是在当前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当中仍然还存在偏颇,本文将通过论述现阶段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简要分析研究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策略优化。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优化策略

初中文言文的数量占据着语文教学内容的半壁江山,包含着我国古代先贤哲人的思想精髓,篇篇语言精美、内容翔实,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初中生通过仔细品味诵读文言文,感知其中的内在奥义并积累大量的文言实词,将会对其未来的语文学习甚至人生修养大有裨益。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抓住学生记忆力旺盛的大好时机,利用诵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将重点围绕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优化进行简要探究。

一、现阶段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整齐轻个性

在实际的诵读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教师正在逐渐陷入误区当中,即文言文诵读教学过于注重整齐,全体同学齐声朗读的过程中有任何“不协调”的声音出现,教师便会打断学生并要求其重新来过,然而每一位同学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各不相同,自身声音的音色声线也大相径庭,一味地强调整齐划一只能不断压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逐渐丧失诵读教学的最初目的[1]。

(二)重音量轻感情

就笔者看来,学生对文言文的认真程度和感情深度无法从单一的音量大小中得以判断,特别是有部分教师为了追寻“琅琅读书声”的课堂教学效果,以诵读声音越响亮越好,忽视了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和体味其中的内在情感,因此很多学生完全成了大声诵读的机器,失去了原有的灵魂精髓,诵读过后并没有对文言文留下一星半点儿的印象和感受。

(三)重形式轻指导

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里常常出现,教师要求学生坐直身体、端起课本大声朗诵课文,在认读生字生词时要求学生齐声朗诵、在课文内容讲解时要求学生齐声朗诵、在感知文章情感时还要求学生齐声朗诵,虽然看似教师将诵读这一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体文言文教学当中,但是教师很少对学生的诵读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只是简单地对其诵读出现错误的生字生词进行纠正而已,对于诵读的语音语调、停顿重音等几乎没有任何指导,这样完全重视诵读形式,忽略必要诵读指导的方式并不能够充分发挥诵读教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全部优势[2]。

二、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优化

与过去传统的“串讲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诵读教学法采用朗读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把握,增加语感和审美经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口语能力。同时学生在放声诵读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点燃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对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进行策略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一)通读全文,解决生字生词

在教师尚未正式进入文言文教学前,可以要求学生先快速通读全文,将注释中给出的正确字音标注在文章当中,认准字音字形进行朗读。教师还可以通过亲自示范朗读或是播放朗读录音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语音语调,最后带领全班同学齐声诵读全文,大致了解文本内容,此时教师只需要注意学生是否能够做到语音语调准确清晰,没有错句破句的现象出现即可[3]。

(二)点读课文,落实字词语句

点读课文是从单纯的朗诵课文向阅读课文进行转变的关键步骤,也是教师帮助学生落实文言文中重要实词的关键一环。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内容,比如说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等,譬如韩愈《杂说》中的“一石”,在此文中“石”音为dàn,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食马者中的“食”音sì,此处作为动词意思是喂养;学生在掌握重点词义之后教师需要利用提问或抢答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读译结合,掌握深刻含义

读译结合,指的就是学生自行诵读课文、翻译课文,在诵读的过程中完成文本翻译,在翻译的同时反复诵读文本,通过此种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文本内在含义。在此环节当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其落实,在小组当中一名同学诵读一句,下一名同学将其准确翻译出来,以此类推直至翻译完毕,由于学生在点读环节中已经掌握了文本中的重点词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教师在此环节中只需要对个别长难句的翻译进行适当点播指导即可。

(四)仔细品读,加深审美体验

在学生已经全面了解文本内容意思和生词之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全文进行仔细品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此环节中教师需要着重对学生诵读的语音语调、语速停顿、重音轻音等进行具体详细的指导。比如说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诵读过程中,学生在诵读“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一段时,语速比较轻快,语调需要轻微上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诵读出作者看见美景、看见鱼儿相互嬉戏的欣喜感受;而在诵读到“寂寥无人,凄神寒骨……乃记之而去”这一段时,语速需要放缓,语调略微下降,节奏整体较慢,诵读出作者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抑郁心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仔细品读的过程当中感知文言文中的真实意境和音韵美感[4]。

(五)背诵全文,整体感悟文章

在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最后就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这也是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和回顾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背诵,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因此在背诵《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以景物描写为主的文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在脑海中想象文本描绘的美丽景色,一边完成背诵;在背诵《湖心亭看雪》《送东阳马生序》等记叙类文言文时,可以事先将文章脉络勾画出来,按照其行文脉络慢慢捋顺完成背诵,背诵课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强对文言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因此在要求学生背诵准确性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能否将其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三、结论

总而言之,诵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在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时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非表面形式,引导学生能够在诵读的过程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言文中的音韵美、意境美,从而全面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诵读与文言文教学 篇2

诵读有助学生读准字、词的语音。语音是组成语言的三个要素之一。只要读准语音,才能对语言产生语感。而学生对语言产生语感之后,必然会理解字、词的含义。所以文言文教学之时,教师要范读,或放录音给学生听,学生将会在听录音中纠正自己的读音;或者让学生通过纠正诵读中的语言,了解字、词的意义。如锄耰棘矝(《过秦论》)中的棘、耰是少见的字,学生在一般的情况之下是不会读准的。但是如果通过听老师的范读或者听录音就可以正确地读出棘与耰的标准读音了。另外在必要的情况之下,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查一查其中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学生既可以正音,也可以明义,何乐不为?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诵读。

诵读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意。语意即自字、词和句的意义,而语意就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学习语言必须要正确理解语阿姨你的含义、内涵,否则就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真正内涵了。在文言的教学中,要注意诵读的轻重音的不同,其意义也是不同的。如在《鸿门宴》这篇文章中就有这么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而此字,如果读重音,那么它将会作为主语;若读轻音,那么它就会作为定语。显然两种读音,将会导致句义的差异。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时,就会明白文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了。所以重视诵读在文言教学中是很必要的。

诵读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语气的领会能力。因为语言是表达一定思想情感的,而这种情感就是通过语气来表现的。比如语言有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等四种语气。而学生在诵读时,可以听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就要辨别语气。由于读法不同,语气也将会迥异。因而其所表现出来的人思想情感也是不同的。如《鸿门宴》中就有两类人物:一类是以刘邦为首的张良、樊哙;另一类是以项羽为首的范增、项庄等。显然,在文中的刘邦与项羽的对话的语气是完全不相同的;张良玉范增、樊哙跟项庄的对话的语气也是不相同。因此学生在诵读时应该带有感情色彩,以敌我之情趣诵读。如果你站在刘邦的那边,那么你在诵读的过程中,就应该用褒义的语气去朗读他的.对话;如果你站在项羽那边,认为项羽是个可悲的历史人物,值得你可怜与同情,那么,在诵读的时候,也应该用褒义扬的;否则就相反。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应该重视学生诵读。

诵读也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层次。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书读百遍,层次自见。就是说,文言文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听与多背,那么对于文章的层次的理解就不太难了。因为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字、词、句就已经很熟悉了,那么于文段也自然地熟悉起来,而至于要划分层次结构,就会不成问题了。比如,对于文中的那些起、承、转、合之句,学生将会在诵读的过程中理解得更加透彻,那么文章的层次划分也就不言而喻了。如庄子的《秋水》中有于是焉这个句子连续出现好多次,其实这个反复出现的句子就是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如果学生多多诵读这篇文章之后,对其句子就了指掌,显然要划分文章的层次也就没有问题了。

文言文诵读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散文教学;词语积累;文言文品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88-0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语文。请朗诵《记承天寺夜游》,并说出这首词的作者,以及这首词的写作地点(生回答生苏轼、密州)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师板书课题,作者)读读题目?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师:上课!

请看投影: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师:既是精品又是惜墨如金的经典,我们应该怎样来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咬文嚼字读美文,深层赏读品“闲”人,努力走进古人的心灵深处。

二、教师整理学生问题并板书问题

师:让我们整理一下大家的问题,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下面的两个:

1、苏轼因为什么原因选择了夜间去承天寺?

2、承天寺夜里有什么美景?(教师板书)

下面我们学习文章,争取把问题解决。

三、教师范读文章,学生自主标画生字及句读

四、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投影中的没有停顿的部分语句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价并且由此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五、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错音字与朗读停顿不准确的地方。

六、学生自主学习,译读课文

师:文章读准了,读的顺畅了还不够,下面请大家迅速默读全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争取读懂文章,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或者等会再提出来交由大家共同解决。

七、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交流

教学设想:

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足不出户斜光到晓穿朱户)

欣然起行(欣欣然张开了眼)

怀民亦未寝(人云亦云)

盖竹柏影也(盖以诱敌盖一癞蛤蟆也)

八、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围绕问题的解答,带动词句的赏析,以及对作者复杂感情的体会。

师:文章看完了,现在回头看看大家开始时提出的问题,现在是否有了答案了?

指名学生回答

九、学生依据所选问题,自主学习

师看来大家有了初步的判断,下面请同学们再次细读文章,选择问题,做出判断,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三分钟时间。

十、学生与教师共同交流发现

在串译文章的过程中找寻相关的重点实词、虚词,积累并背诵文中的重点句段。教学预设: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苏轼去承天寺是为了欣赏月亮。)

(采用引文赏析的方法,体会月光的皎洁及赏月时间之晚,积累“然”并指导朗读。)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轼去承天寺夜游为了寻找张怀民一同赏月)

(采用合理模仿想象并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作者当时的急切,积累“念”“遂”“寻”。)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为了赏月而去)

(采用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月色之美,并采用调序、删改等方法体会语言的表现力。)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夜游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以及孤独与寂寞)

(采用朗读法、借助背景资料法、及删改法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

十一、教师总结全文,推荐相关阅读资料,下课

从课堂反馈的效果看,目标已经达到。在教学的环节中,教者既传递知识,又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初读感知、词句积累、问题探究、明确意图,懂得了文言文习得的一般方法,通过关键词语勾连的记忆方法的指导和运用,为学生文言文进入高中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一年来对于文言文教学,我一直注重学生的诵读,路平老师的这节《记承天寺夜游》也是如此,朗朗的书声,贯穿整个课堂。反思日常文言文教学,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对于学生品析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作用非常重要。文言文中的民族精神浓缩在语言文字当中,体现在人物故事之内,讲是讲不出来的,只有反反复复诵读才会感悟出,诵读的过程是由口入心的过程,就是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读多了读熟了,就能增强语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古诗文的语言规律、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记在了脑子里,刻在了心上。在教学中,大量的诵读,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而且背诵、理解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声情并茂的诵读,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所以对记忆力特别强而理解能力较弱的初中学生来说,文言文落实到“文”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记诵多积累。但文言文的诵读教学教师还要加强诵读方法的指导以及学生诵读兴趣的激发。所以我每教一篇文言文,都采取教师范读、学生仿读、师生共读、边读边品、背诵竞赛等多种诵读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激励学生反复诵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说话能力,读出“文言之味”。

中学文言文诵读与句读解析 篇4

辨明句读,是从前童蒙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南宋人王应燐编写的《三字经》里说:“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但考究起来,这种“明句读”的作法可以远溯到周代,《礼记·学记》有这样的记载:“比年人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离经”,就是给经书分章析句,如同现在说的分层次、加标点。到了汉代,就有人专门来做这件事,叫做“章句之学”。历代的注家都在这上面花了不少气力,古代版本正文中间的夹注常常是放在应当断句的地方,即有圈点的地方。

分章析句成为一门学问不是偶然的。汉字是单音节的象形文字,构词法和词义系统比较复杂,句法又灵活多变,再加上某些技术上的原因 (如版本中有衍文或脱落的字等) ,在不分段、不加标点的情况下,句子的界限往往很不容易确定。因此,把句子断错的事情经常发生。春秋末期有个著名的故事:鲁哀公看到古书上有“夔有一足”这么一句,就问孔子:“夔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于是告诉他,夔也是人,怎么会只有一只脚呢?原来,夔是帝尧的音乐大臣,帝尧非常器重他,认为这样的大臣有一个就足够了。可见,“夔有一足”是两句话,应当读成“夔有一———足”,而鲁哀公却把这四个字连读成一句,他的错就出在句读上。这个错可不小,把一个正常的人变成了怪物!

句读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应当读断而连读或者与此相反。前者表现为把两句合成一句,如鲁哀公读“夔有一足”;后者表现为把一句话分成两句,如《汉书·贾谊传》:“国已屈矣,盗贼直 (只) 须时耳,然而献计者曰:‘毋动。’为大耳。”这原是贾谊献策中的一句话,主要是批评当时制定政策的人,其中的“毋动为大耳”是一句话,意思是把“无为而治”当作根本政策,反对采取任何措施;把它截为两句,不仅行文不畅,而且不合贾谊的原意。

第二类是以应属上读的字眼属下读或者相反。例如《史记·屈原列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爵然泥而不滓者也。”这段话以“自疏”属上句,意思是屈原至死也不容许他自陈,是讲得通的;但这样一来,下面的“濯淖污泥之中”却不能成句,“濯 (浊) 淖”和“污泥”同义,即使以“濯淖”活用如动词,下文也不可解,要使上下文贯通一气应以“自疏”属下句,即:“……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意思是屈原至死不见容于楚国君臣,于是自动远远离开那污浊的政治环境。“疏”释为“疏远”,其后省略了介词“于”。这样来断句,文意才显得通畅。

今天所看到的文言文读物几乎全是带标点的,用不着自己下功夫了,但懂得一点句读的常识仍然大有好处。初学者诵读文言文的通病是读得太急,句、读不分。这种方式很不好,即便能达到成诵,也大半属于机械记忆,过一段时间不读就可能所剩无几。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实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边读边想。如果在诵读中注意句、读的划分,并由此逐渐摸清作者思维的层次,书中之“义”就有了“自见”的可能。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看起来跟句读无关,但实质上却基本相同,这就是初学者往往读不好长句。凡长句,从理论上讲都必须一气连读,但事实上往往不太可能,读起来总会在某些地方停顿一下,这就等于给长句划出了更小的层次,尽管这种划分大多是不自觉的。而初学者则往往把这样的层次划错,在不该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例如:

(1) 昔先皇颁僧保 (指郑和) ‖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

(2) 灵公好妇人‖而男子饰者。 (《晏子春秋》)

(3)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李渔《芙蕖》)

(4)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诵读与文言文教学 篇5

广东顺德市龙江中学欧阳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行部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本)也明确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着重号系作者所加),同时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高中三年要求背诵的古诗文70篇(首);而高中六本教科书(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所选编的56篇文言文近三分之二要求全文背诵,其余三分之一也要求背诵其中部分段落。这就说明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和课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一、文言诵读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

我们所说的文言文诵读是指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结合文章或作品中固有的语气、节奏、情感而对文章或作品进行感知、熟悉、记忆、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文言文的诵读势必就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其中就包括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1、结合正字正音读准字音

把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

2、结合辨词析句读清句读

诵读要以所学材料的初步理解为基础,而理解的前提则是读清句读。句读也就是断句,句读知与不知,直接影响着词义句意的理解。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

3、结合层次疏理读通思路

学习文言文只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层次,才能很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而疏理文章层次也是一种重要的文言阅读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除了要学习一些文言文行文的篇章知识之外,更重要的则是诵读,从语气和语意中去探寻文章内容的走向和作者行文的匠心,把握文章的脉络。

4、结合文意理解读出感情

语言作为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声读出来总是带有语气的,词语的色彩、句子的构造、修辞手法的运用、行文节奏的起伏、感情气势的跌宕,都和文章的内容、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而诵读正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论语文教育》第33页)。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理解文意,进而来揣摩、体会字面之后的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结合语言鉴赏读出特色

文言文的一些语言规律,如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句式的整散等,大都是宜于“意会”而不宜于“言传”的。而意会既不能只靠眼睛看,也无法从老师的精分细析中获得太多的领悟,最终还是反复吟诵,在吟诵中去琢磨、去感知、去体察、去心领神会。

二、文言诵读要加强读法指导

读而不得法,事倍功半;读而得法,事半功倍。我们的学生往往只知道一味地埋头苦读,不求甚解,尽管读得口干舌燥,但结果仍然是“过目皆忘”。这就需要我们为师者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少作一些空洞无物的“课文分析”,多一点实质性的能让学生受用不尽的读书方法指导。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良好的方法更能为学者清除道路。”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性探索,我们基本上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读背方法。它由六个环节(也是六种诵读方法)构成:

1、朗读法:文言课文必须要开口朗读。要按照普通话的标准读准字音,尤其是一些生僻字、异读字要特别注意,同时还要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和作者感情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长短的朗读训练,以至慢慢地养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良好的诵读习惯。

2、指读法:背诵对只字只句的要求非常严格,决不允许错字、漏字、窜句、换句,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小心谨慎,一字一句去读、去记忆。因此,我们在读书时则可采取指读法,一般是左手按书,右手指字,逐字逐行地进行诵读,这样既有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加深对文字的印象,又有利于对文句意义的感知和理解。

3、默读法:也称研读法。文言文诵读的关键是领会课文的`内容和字词句的准确意义,如果对字词句不求甚解或对课文整体理解模糊,那么诵背起来就会感觉费力不讨好,不管读多少遍都没有多少印象,并且对课文的内容还是一头雾水。因此在朗读一两遍、指读一遍之后,静下心来,默默地研读一两遍,研读的主要目的是结合注释和课堂笔记弄清字句意义、疏通全文大意、把握结构安排,为背诵全文奠定记忆的框架基础。

4、挑读法:有些篇目的部分段落意思晦涩难懂,读音呕哑嘲哳,句子结构散乱无序,与现代汉语的理解差距较大,这种句段诵读起来就觉得非常吃力,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此段意的理解,另一方面则要把它单独挑出来反复地读,利用它与上下文的联系,独创一些适合与自己个性的“歪门邪道”法(如谐音、幽默、硬套等)来强化理解。

5、背读法:在朗读、指读、默读之后,对全文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重点句段所在位置应该有一个大体的印象,然后要尝试着去背诵,第一遍肯定难得完整地背诵出来,但不要紧,边背边翻书,边检查自己容易忘却的地方,再来一次指读和默读。这样反复一两次就不会有多大问题了。

6、查读法:当我们感觉到一篇课文基本上能够比较流利地背诵时,不要忙于给自己下结论,认为自己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其实人的记忆思维中还夹杂着一条遗忘曲线,它随着记忆的不断补充强化而不断隐退消淡,但同样它也随着记忆的不断淡化流失而不断突出明显。因此,我们在背诵之后的一段日子里还要不定期地检查自己的背诵结果,对遗忘的部分要及时补上加强,直到这篇课文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一般来说,时间越近,间读的间隔就短一些,次数就相应地多一些;时间越久,间读的间隔就稍长一些,次数就响应地少一些。

当然,诵读教学并非文言文教学中的唯一模式,但无疑是文言文教学的独特优势。清代名臣曾国藩就说过,名诗美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家训字谕纪泽》)因此,重视文言文诵读指导,尤其是诵读方法的指导,无疑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欧阳宇全文字数:2700字

通讯地址:广东省顺德市龙江中学(528318)

文言文诵读教学浅谈 篇6

一、文言文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文言文诵读教学,除了让学生齐读背景资料或某一段落,就是让某一个学生诵读,读的还是某一段落文本。也有的文言文课堂是伴随着自读、齐读、个人诵读等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文本的情感内涵。可静下心来,再一次回顾这些诵读场景,又好像不是一堂文言文的课。具体来说,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诵读环节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1.忽略了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如韵律的抑扬顿挫,句读的明辨清晰等。

2.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往往是为读而读;或者目的性单一,多数停留在理解文意、把握情感内涵上。

3.忽略了文言词义、句意理解的重要性,多数诵读是“若出吾口,而非“若出吾心”。

4.方式单一,多为自读、齐读、个人读。

5.忽略了文本的语言特点,诵读的方式方法缺乏针对性。

语文教师要聆听着自己的声声诵读,反思着朗朗书声响过的每一个环节,细致梳理每一个有瑕疵的声响。然后,再一次走上讲台,用别样的朗朗书声唱响文言文课堂。

二、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

首先,我们应该对文言文诵读的文本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文言文具有音韵优美的特点。想象古人读书时的情景:之乎者也,抑扬顿挫,摇首晃身,比唱的都美。可以说,文言文课堂上有了诵读方可繁花似锦。教师要在诵读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去体会句读之分。句读有分,断句有法,只有在一遍遍的诵读过程中,在古文的韵律浸染下,句读分明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二,每一个诵读环节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诵读目标。这个目标并非教条式的设计,而是依据文本的教学目标,针对诵读的具体文字,引导学生科学有效的诵读。如教学《鸿门宴》,教师首先告诉学生:我们要读出刀光剑影、险象环生、惊人心弦的场面。具体要求是明确文本情节开展过程中的波折处;划出每个点的关键句子;试着反复诵读所划出句子;体会每一处冲突点的意义;用诵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波折情节。在这样的诵读情境中学生仿佛置身于鸿门,聆听司马迁用如椽大笔奏响的激烈巨响,将矛盾冲突的情节循序渐进地内化于心。

再如教学《逍遥游》,关于蜩和鸠在文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庄子对待他们的态度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文中描写二者的句子,让学生抓住关键的句子,反复诵读,体会其蕴含的情感,读出其中的感情色彩。

第三,诵读时要文、言并重。文言文教学中“言”的解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文言文课堂上,这仿佛与诵读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诵读教学,往往在课堂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我们送来一个惊喜。如教学《陈情表》文中第四段:“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两个“愿”字在文本的注释以及多种教辅中都有明确一致的解释,就是“希望”的意思。但也有不同的见解,认为两个“愿”在此解释为“祈求”“乞求”“盼望”。此时,教师不给出答案,让学生带着各自的感情去诵读,默默自读,分角色读……去体会哪一种感情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心。相信,此时声声的诵读就是最美的答案。

第四,诵读方法要灵活有效。相对现代文的诵读教学,文言文诵读的方式就显得简单多了,好像只能在自读、齐读上来做文章。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徜徉在古文的字里行间,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诵读方式可以为我们所用。如在《项脊轩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琵琶语》做背景音乐,在悠扬的乐声中告诉学生:“传世文章,必以情见长,以辞为辅,情辞相宜,才见品性。《项脊轩志》堪称我国文学史上一篇至情至诚的经典美文,让我们一起慢慢地品读吧”所以,在文言文诵读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音乐,给学生创造一个诵读的美妙意境,让学生陶醉在自己的朗朗书声里。

再如教学《鸿门宴》,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谁是英雄?”这个问题好像做个练笔的写作题目更好些,但是,笔者却要学生读出来。让学生选择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在文本中找出与其有关的句子、段落,可以分角色或创造性的朗读。让学生在情景式的诵读中,读出心目中英雄的气概。

每一篇文言文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韵律特点,教师在诵读环节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为读而读,应该抓住文本的特点,结合教学任务目标,适度合理地设计合适的诵读方式方法。

总之,我们不仅要将文言文读得又响又亮,还要读得有声有色。教师要在文言文课堂上读出文言文的千姿百态、人情冷暖。有朗朗书声的文言文课堂才是一个美妙的百花园。

让诵读引领文言文教学 篇7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视读和背诵的。给人印象深刻的经典镜头是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那位书读得抑扬顿挫完全陶醉其中的老先生, 以及那群读着似懂非懂课文的天真无邪的小孩们的生动描述, 这正反映了我国传统的语言教学的基本特性, 即诵读教学。

中学文言文教学, 更离不开诵读及熟背, 否则, 文言文教学就是空中楼阁。高中生读不太懂一般的文言文 (相对农村地区而言) , 究其原因, 主要是平时教学文言文时没有扎实地打好基本功。比如常用实词、常用虚词、常见句式等知识没有让学生牢固掌握, 而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没抓好学生的诵读和熟记。没了积累, 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 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诵读与熟背呢?

一、疏通词句变教师串讲为学生自读

传统做法一般都是教师先疏通文言文词句, 通篇是由教师讲、学生听, 讲什么就记什么, 根本没记在头脑里。学生十分被动, 缺乏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所以, 要扎实地打好文言文基本功, 必须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读文章、探究问题、合作学习。自读时碰到难词、难句不能理解, 就做好记号, 先在学习小组上讨论, 然后在全班质疑解疑。

学生质疑后, 应尽量让其他学生回答, 培养学习质疑的兴趣和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觉诵读古文的习惯, 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在反复诵读中, 从寻找问题到发现问题。比如, 归纳训练中要求掌握的多义词、活用词以及要掌握的句式等。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总结, 对基础知识就有所把握了。

二、理解文意变教师繁琐分析为学生诵读领悟

以前, 讲文言文时, 总是担心这个词重要, 那个句也重要, 不讲不行等, 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效果很不好。因此, 文言文教学时, 要突出诵读, 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了解认识, 还能使学生理解记忆, 更好地领悟文章思想内容。如教学《游褒禅山记》时, 先发问:该文的主旨是哪句?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中心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诵读, 再自己发现问题, 理解思想内容。

为了能把平时的学习与中考文言文接轨, 可针对思想评价这部分内容组织讨论, 反复地引导学生探究文言文的思想性, 以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文言文知识。

三、要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诵读, 教师要狠抓下面五个环节。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读出语气和语势

读准字音是诵读的基本要求, 也是诵读的前提。文言文要读准字音,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给生字正音外, 还必须重点注意两方面, 一是分辨古今异读的情况, 二是弄清现在不常见字的读音。就《卖油翁》而言, 其中有圃 (Pǔ ) 、睨 (ní) 、颔 (hán) 、贫 (fèn) 、沥 (lì) 等字, 这些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 诵读时应多留意。

读准节奏, 也就是理解语句的大意, 分清哪里该停顿, 哪里不能停顿, 停顿错了意思理解就会发生错误。

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可有意识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妻、妾、客三人回答邹忌的话语, 使学生们从同学朗读的语气中, 领悟妻的“私”、妾的“畏”、客的“求”的特定心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邹忌以家事喻国的妙处。

2.粗知文段层次及大意, 掌握文章思路

指导学生朗读, 应是在粗知文段层次内容, 掌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理解是为了加快记忆的速度, 记忆是为了加深文段内容的理解。稍长的文段还要分层理解, 分层诵读化整为零, 化难为易。

3.结合文章理解读出感情

语言作为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 是带有语气的词语、句子、修辞手段的运用, 其行文节奏的起伏, 感情气势的跌宕都和文章的内容、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而诵读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的声韵表达, 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 从语意中去探寻文章内容的走向和作者行文的匠心, 把握文章的脉络。

4.结合语言鉴赏出特色

文言文的一些语言规律, 如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句式的整散等大都是不宜于“意会”而宜于“言传”的, 因此必须在吟诵中去琢磨、去感知、去体察、去心领神会。

5.灵活运用诵读方式

诵读方法可分为领读、齐读、分组读, 也可分男生、女生组自读。如《师说》运用了正反论证, 可让男生读“正”, 女生读“反”, 合起来读每段的议论和感叹。第二遍则让女生读“正”, 男生读“反”, 借助男女生音色的不同, 音调、音高及语气的变化, 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 篇8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诵读,综合训练

古语云: 置之齐则齐语, 置之楚则楚语。这是说, 学习语言要有一个“活”的语境, 周围的人说的某种语言, 我们时时可以听到, 听了再跟着说, 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别人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 学语言须从听入手。这大概是学习语言的普遍规律。

文言, 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人们平时说话是不会用它的, 因而无从听到; 既无从听到, 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活”的语境。但这又是可以补救的, 因为作为书面语体的文言有很强的可读性, 张口一读便听到了, 十几个、几十个人齐声朗读, 每天都读一阵子, 连语境也有了。这样读来读去, 许多字、词、句、篇都装在自己的头脑里, 入门又有何难? 这并非现代人的发明, 我们的古人早就是这么做的, 而且做得极其认真、勤苦, “书声琅琅”“口舌成疮”这些词儿的出现便是最好的证明。

但我们却常常忽视诵读教学, 把语法分析视为“灵丹妙药”, 以为懂得“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之类的名词术语, 便可以一通百通, 简洁而又便利的学习文言。在这种主张下, 课堂上只听到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述, 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这种做法其实无异于给刚学会唱歌的儿童大讲曲式结构原理, 动机虽好, 实际上却行不通。其结果往往是, 学生的厌学情绪日益增长, 而课外的练习和背诵大抵是为了应付考试, 考试一过便忘却大半。这跟熟读背诵几十篇文章而能历久不忘相比, 孰得孰失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文言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感悟, 变“讲”为“读”。这里说的“读”不仅仅是一种方法, 更是一种能力。当然这里的“讲”是指教师一味地讲, “读”却不是学生一味地读。

一、科学读背

记诵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 问题在于记诵什么, 用怎样的方式训练学生记诵。过去的私塾强调记诵并没有错, 错就错在用强迫的方式, 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他们一时不可能理解的篇章。我们要求的诵读则不然, 学生读的大多是历代名篇中的短章, 易于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 其记诵活动应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之下, 讲究记诵的科学性。看不到这一点, 把我们的诵读跟旧时代的机械诵读等同起来, 甚至干脆让学生死记硬背, 这都是不合适宜的。

记诵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记诵三要素的灵活运用上。这三要素是:

( 1) 口熟, 就是通过反复朗读, 像磁带一样, 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这种记诵依靠的是声音的直感, 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 背诵起来常常是不假思索的, 如幼儿之背诵诗歌, 因而具有不稳定性。

( 2) 利用支撑点, 就是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 首先记准若干关键语, 包括名句、佳句以及段落的起结和衔接上下文的语句, 用它们作为支撑点将全篇 ( 段) 贯穿起来, 以加强记忆。这种读背已含有很大的理解记忆成分, 但仍然不够。在连贯背诵全篇 ( 段) 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若干个“断层”。

( 3) 掌握文章的思路, 即努力探索作者为文之用心, 特别是要弄清文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行文方式上的一些特点, 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这就纯属理解记忆了。即便不能完全达到, 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也有助于巩固记忆。这三个要素尽管层次高低不同, 其间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任何一个都不容忽视, 因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必须结合起来使用。一般地说, 在起步阶段应以口熟和利用支撑点为主; 待到半熟之后, 就要利用文章的思路来达到连贯记诵。这三个因素又常常是一个循环或交替使用的过程, 关键是要提倡边读边思索。

二、注重语感

学习文言而立足于诵读, 实质上就是要把这种语体变为自己的语言习惯。前面已经说过, 首先, 语言习惯来源于听; 其次, 是说, 能听会说, 就是习惯的养成。换言之, 即有了语感。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提倡反复诵读, 力求课堂上书声琅琅, 正是用出声的读同时进行“听”和“说”两个方面的训练。这样做, 就是将语感的培养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更确切地说, 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 在诵读中求解, 在诵读中积累, 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部分的目的。

三、综合训练

学生能否正确地朗读一篇文章, 取决于许多因素, 所以诵读训练, 无疑是一种综合训练; 在文言文诵读中, 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例如, 要读准字音。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 又时有通假字、多音字, 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认读的训练。要读清句读, 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为此, 必须弄清语句的层次和大意, 这就包含着析义的训练, 要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 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而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 这就要求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要读出语势, 其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思路的理解。

自然, 这些训练在诵读过程中所带给学生的大多偏于感性印象, 如语气和语势往往来自教师的领读领背。但有了这些感性的积累, 再适当地讲一些文言常识, 或做一点单项练习, 学生的认识定能加深。教师应当善于将上述诸多训练统一在诵读指导过程中, 有计划的进行。这是一种精巧的教学艺术, 我们必须学会它。吟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是培养文言语感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叶圣陶先生说: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 必须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诵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促进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 而且有利于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因此, 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能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语文教学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应将诵读贯穿于始终。

参考文献

[1]凌丽.以朗读为利器探古文之幽径——小议初中文言文朗读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09, (31) .

[2]黄翠梅.文言文朗读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 2009, (28) .

[3]金国海.重视文言文朗读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J].中学教学参考, 2010, (15) .

初中文言文如何开展诵读教学 篇9

一、注重积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语言这东西, 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 非下苦功不可。” (毛泽东) 学习文言文虽然比学习现代文难, 但两者都需要平时的积累和训练, 而学习文言文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注重积累文言文知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的关键, 初中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作为一线教师,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通过查找资料、工具书, 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否则, 一定程度上会遏制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的提高。其次, 结合三维教学目标, 合理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以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究。假如教师采用一字一句的满堂灌输模式, 那么会挫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第三, 注重科学的学法指导, 促使学生除了“知其然”以外, 更要达成“知其所以然”的目标, 绝对不能搞题海战术;同时, 按部就班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积累做摘记或者分类积累做卡片等方式以落实“言”的通晓。

文言文具有音律美、语言美的特点, 那些朗朗上口的押韵、对仗工整整的语句、抑扬顿挫的语气助词, 都在客观上诱发学生产生好奇心, 学习兴趣倍增。学生只有通过合理的诵读, 才能归纳总结出文句的本义和引申义, 正确解读文本的整体语意, 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 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能有效发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形成规律的优势和功效。

二、结合实际, 夯实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在字词应用、语法转换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夯实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具体必须把握“四大关”:

第一, 读音关。让学生读准字词的音是诵读文言文的前提条件, 此环节必须注意异读、轻读和重读 (音) 三个环节: (1) 异读主要包括古音异读、破音异读和通假异读三种情况。诸如“可汗 (kèhán) 大点兵”属于古音异读, “陈胜王 (wàng) ”属于破音异读, “河曲智叟亡 (wú) 以应”属于通假异读。 (2) 除了转折连词“而”和否定副词“不”等需要重读外, 其它的文言虚词一般是轻读。 (3) 重读也就是读重音, 学生在诵读时, 为了表达某种神情意味, 突显作品主旨, 有时需要把文中的某些词或词组加以强调, 所以进行重音处理。诸如在《醉翁亭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一句中, 前一个“而”是轻读的, 后一个“而”必须重读, 从而表现太守“乐其乐”的心态。

第二, 停顿关:所谓停顿, 一般包括逻辑停顿和语法停顿两种。句间、句中、段落间的停顿属于语法停顿, 为了某个词语而作的停顿则是逻辑停顿。初中新教材上所选的文言文都加注了标点符号, 一般句法停顿大部分学生是掌握, 但一些复杂句子内部的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就比较难以掌握。因此, 我们要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弄清楚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 诵读时从语音和意义两个角度进行停顿。诸如“其一犬坐于前” (《狼》) 这一句中, 全句的主语是“其一”, “犬”是名词作状语来修饰谓语“坐”, 因此, 教师应要求学生如此诵读:“其一∕犬坐于前”, 而不能读成“其一犬∕坐于前”。

第三, 语气关。所谓语气就是指读音时的抑扬顿挫, 一般包含肯定、陈述、疑问、感叹等的口气。而读准语气有利于学生更正确地理解句式, 感悟语句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学生在诵读过程中, 若诵读的语气不同, 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则大相径庭。诵读时一般按句末语气词和标点符号分别读出句子肯定、陈述、感叹和疑问等语气。诸如《醉翁亭记》中“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表肯定判断语气;“环滁皆山也”表陈述语气;“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感叹语气。

第四, 速度关。诵读的速度就是所读内容的快慢, 总体而言, 其速度应与作品的内容和感情保持一致。一般激烈的反问句适当读得快, 深沉的叙述要读得慢;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也要读得慢一些, 故事情节紧张的时刻要读得快一点。但是, 不少作品随着内容的变化, 应该采取不同的速度诵读。诸如《口技》全文共分五段, 首段简要介绍表演者、时间、道具和宾客, 诵读的速度要慢一些;第二段表演的拉开了帷幕, 针对描写表演者初露别具一格的技艺内容, 诵读时稍快些, 语调也稍高一点;第三段由动转静, 主要描写深夜老鼠的声音, 为下一段蓄势, 速度要读得稍慢, 语调要低一些;第四段进入高潮, 作者淋漓尽致描写惊心动魄的失火场面, 诵读时声音要适度提高, 语速也要快。第五段结尾是补充交代, 诵读时要适度放缓。如此的诵读, 能表现文章的内容和气势, 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三、品读赏析, 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作品的无穷魅力

品读的本质就是指感悟领性的诵读、体验与欣赏, 假如阅读重在文本的言内之意, 那么品读就在于文章的弦外之音。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 一定要坚持以“读之有神, 品之有味”为原则, 声情并茂地读出语势, 达到“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的美妙境界。诸如《三峡》一文中许多内容采用对偶句式, 又兼用散句, 学生在诵读时务必收放有致, 节奏感强烈。只有这样,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语言的优美, 进一步感知作者美好的情怀和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吟诵文章之时, 不仅要正确的理解所诵读内容, 而且要发自肺腑地体会,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可见, 我们只有优化文言文诵读的教学设计, 才能高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才能突破时空限制, 让更多的学生深刻体验和感悟到文章的情味美、韵味美和意味美, 这也是初中文言文教学最夺目的魅力。

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篇10

一、教师专注地讲, 学生无趣地记

多年来,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听话的记笔记, 回家按照笔记背诵。其实换位思考一下, 十多岁的孩子, 根本看不懂文言文, 又何谈兴趣?再去机械地背诵, 无非是既耗时又费力, 那种记忆怎么会长久呢?所以, 上述的这种学法,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谈“文”色变, 畏惧心理越来越严重。教师如果逼紧了, 就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久而久之, 就与让学生享受文言文学习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二、重视字词句, 轻文章诵读

文言文是脱离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 而且用词精练, 不符合现代文的阅读习惯, 学生在读文时是有一定障碍的。可部分教师宁愿把时间花费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 也不愿把时间浪费在诵读课文上。因为中考只考字词句的翻译, 不考朗读。日复一日, 学生的思想意识就形成了只要掌握了字词句、死记硬背, 中考就不会丢分。

三、重视书本内容, 轻视情感反思

一些语文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时喜欢按照现代文的教学方式, 给文章分段、分层, 归纳主旨和写作手法, 结果经常是把一篇优秀的作品教得支离破碎, 而缺少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同时, 缺少对文章中情感教育的引导, 对作品中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鉴于以上几种现象, 教师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文言文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事实上, 文言文教学的尴尬局面的确有所改观。下面, 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几点浅显的认识。

首先, 要明确课程改革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及时转变自己的“主角”的地位, 重新给自己定位,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 教师要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工作, 要时刻保证自己是一条源源不断地流淌着知识的小溪, 能随时去滋润那些渴望求知的干渴的心田, 随时让学生们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因此, 教师一定要精心导好“这场戏”。而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就好比导游, 决定着前进的方向、前进的速度, 只是沿途的风景需要学生自己去观赏、去收获、去品味和珍藏。

其次, 要调动各种手段,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浓厚兴趣。 (1) 巧设导语, 激发兴趣。一个好的教学导入注定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导语不一定要有多精彩华丽的语言, 但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或与他们的知识基础相吻合, 才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才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原动力, 进而轻松地走进文本, 主动去探究相关的知识。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它能对现在正在进行的活动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学习来说,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本身感到兴趣, 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相反, 学生对这门课毫无兴趣, 既使教师花大力气迫使他学, 他也只能是勉强地、形式地去学。所以, 学习一门课程之前, 要首先备好“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这第一课。这一课上好了, 后面的课程就容易多了;这一课如果没上好, 就算教师再多么努力去传授知识, 收到的效果恐怕也会是事倍功半。 (2) 利用好诵读环节, 激发兴趣。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无论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应重视诵读环节。学生对于文言文诵读的确有一定障碍, 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智慧的教学手段, 如赛读、示范读等, 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主动去读, 就能主动地在诵读中品味出文章语言的美感、作者的思想内涵, 真正品尝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最后, 要重视文本的思想内涵, 进行情感教育。课本中选入的文章都可谓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除了记诵和字词句的积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引导和渗透。因此, 教师要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 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历史人物身上的那些优秀的品质。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 反过来也会促进学生对文言文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结束语

总之, 教师只有在文言文阅读教学领域不断探索和研究, 才能为传承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献上绵薄之力,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摘要:从教师专注地讲, 学生无趣地记;重视字词句, 轻文章诵读;重视书本内容, 轻视情感反思三方面, 研究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 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兴趣提高

参考文献

[1]申玉辉.魅力文言文[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1.

[2]韩有莲.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3) .

[3]周雪梅.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提高教学有效性之探讨[J].语文教学之友, 2009 (07) .

文言文教学中的诵读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言文;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古人在知识学习、传递的过程中是相当重视诵读的作用的。反观时下的中学语文课堂,虽不能说是一片静默,但也是“沉默”的让人为语文的明天不无担忧。尤其是文言文的课堂教学,解词、翻译等等,课堂上忙的不亦乐乎,然而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的诵读却被抛之脑后,无人问津,即使偶尔为之也只不过是走个秀、过个场而已。

而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却明确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同时,高中教材中所选编文言文大部分是要求背诵的。这就说明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和课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在现如今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诵读的重要作用,可以发现其积极地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诵读教学是培养语感,进行语感训练,提高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诵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学生诵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诵读多少篇之后,多少次诵读之后,大量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万地难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成果随之日益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就用那词章,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达到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2.引发兴趣,提升文学美学素养

文言文采用诵读法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能通过激起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开启学生的心扉,将其率先带入特定的境界,师生共同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为诵读作好情感上的准备。

除此之外,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诵读还有着加深文意理解、强化情感体悟、培养想象创造等多重的作用。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指导学生展开诵读呢?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诵读应注意哪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文言诵读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

我们所说的文言文诵读是指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结合文章或作品中固有的语气、节奏、情感而对文章或作品进行感知、熟悉、记忆、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文言文的诵读势必就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其中就包括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文言诵读要加强读法指导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要在文言文的课堂上做积极做好以下两方面:

1.善于营造文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往往需要营造一个环境,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如此。因此,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沉浸在原汁原味的文言文中,而不要用翻译出来的白话文冲淡了文言的环境。课文理解尽量用原文,暂时不懂不怕,可以细嚼慢咽,慢慢地消化吸收。

2.重视培养文言语感

在文言文的感悟、鉴赏阶段,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加强与“白话”一翼的联系,借助白话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进入文言教学的领地,让二者彼此互为支持,紧密联系,进一步打好语言的底子,培养文言语感。

而对于学生的诵读指导上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遵守朗读文言语句的一般要求

许多学生和一部分语文教师,喜欢用近乎朗读白话文的腔调来朗读文言作品,这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一般的文言表述,一是单音节词多,二是句子短,三是遣词造句的精微程度高,四是从内容到用语都远比白话难懂,五是特别讲究语言的音乐感。因此,朗读文言时,语速要更慢一些,抑扬顿挫的处理要更强烈一些,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停顿要更长些。总之,要找到那种“文言腔调”。

2.读出作品特有的语言风味

这是美读作品的普遍要求,可是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而变得难度更大了。不同作家的文字风格是具有一定差异的,且经典的作品在语言方面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但由于作品是“文言”,今人读文言的机会较少,而且读得很粗略,所以往往不能从语感上体会出这种差异与个性,造成凡是文言作品语言,读起来都差不多,都是一个味儿的错觉。阅读文言文,应该结合作品仔细揣摩,得其真味,才能真正地將其美读出来。

文言文诵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篇12

受当代语感理论的启示, 笔者根据著名学者、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 为文言文诵读构建了一个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中, 诵读课的进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诵读准备阶段

主要指学生的预习。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阶段。对高中生来说, 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文言文, 有初步的文言知识。高中课本所选文言课文并非佶屈聱牙的文章, 且有详细注释, 认真读几遍, 十之七八可以读懂。此部分内容教师若放在课堂上大讲特讲, 不仅会影响课堂效率, 而且从长远来看, 还会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应督促学生自觉做好以下三方面准备:

一要通读全文。此时不要求学生读得水平有多高, 也不要求学生对文章做深入、细致的分析, 只要求读准字音, 不添字、不减字, 读通、读顺即可, 在此基础上力求初步了解文意。此时宜尝试“硬读”, 即着重整体感知, 把握大意, 遇到疑难字词, 先不看注解, 不查字典, 只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揣测其意, 一遍不行看两遍, 两遍不行看三遍, 记叙文大体弄清事件的经过, 议论文大致把握主要观点和材料。高中生对文言文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 这样的预习目标是可以达成的。夸美纽斯指出:一切语言通过实践去学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硬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最佳实践活动。学生在硬读过程中, 还能逐步提高自读能力, 养成好的自读习惯。

二要利用课文注释及工具书, 初步扫清文字障碍。通读课文后, 下一步就要对遇到的生字、难词、难句以及疑惑不解的地方, 或者牵涉到的有关知识, 做进一步的处理。此时应首先借助课文注释或通过工具书来解决, 而不要消极地等待课堂上教师的讲解, 这是培养主动性的一种方法。每篇课文都有比较详细的注释、作者介绍、写作背景, 以及学生难理解的字、词、句的解释。认真读注释, 可解决大部分疑难问题。若仍理解不通或有异议, 可查阅一些工具书。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常用的工具书有《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等。借助课文注释, 会利用工具书, 初步读懂一篇课文是不成问题的。

三要划出疑难点。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 鼓励学生缘疑质难, 能起到激发和开拓学生思维的作用。如果学生在预习一篇课文时心中存了问题, 他就会因急于求解, 或先主动想方设法寻求答案, 或课堂上更认真听讲, 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那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没有弄通的内容, 可以勾划出来, 这样做, 课堂上需突破的难点明确, 学生上课时也会更集中注意力。

二、诵读训练阶段

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 让学生能更多地接触文言文, 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语感实践, 训练语感。语感是个体对语言的一种感悟, 语感的获得要靠自己实践。因此, 一定要给学生自己诵读的机会。

1. 开始时以一人为宜。

学生开始诵读时, 可先请一位学生进行诵读, 教师要尽心去发现他的不足, 及时给予指正, 以此防止其他学生出现类似的问题。

2. 诵读方法要多种多样。

任何一种单一的、呆板的方法都会造成人们对某项事情产生厌恶乃至抵制情绪, 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指导学生诵读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单一地齐读或自读, 而应该灵活运用多种诵读方式, 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在兴奋感中愉快而又昂奋地诵读。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文句的印象, 加快学生背诵的速度。一般来说, 诵读方法可分为自读、领读、齐读、分组读、分行读、分男女读等。只要教师能灵活恰当地运用这些方式, 学生自然会对诵读充满兴趣。

3. 要尽量美读。

美读, 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桥的一头是课文, 另一头是学生。读着读着, 就会沿波讨源, 披文入情, 神游其中, 增进理解。所以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 先须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而朱自清先生也多次撰文论诵读, 认为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美读, 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课文内容入于眼, 出于口, 闻于耳, 记于心, 多方面感知, 所得课文中的表象极为深刻。且“目治”、“口治”、“耳治”三位一体, 令人受益无穷。美读, 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 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 既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 跃出纸面, 把自己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 毫无障碍地接受感染熏陶。

因而, 诵读的真正境界应该是把作品的风格意韵与诵读者的个性气质、审美意识等浑然一体地体现在声音表现中。当然, 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学生素质有高有低, 学生的美读水平也会存在差别, 但有了这种美读的意识, 就可以逐渐养成自觉审美的习惯。

4. 尽量当堂成诵。

高中课本中文言文的比例很重, 如果把背诵的任务都留在课下, 那无疑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课堂教学过程中, 经过教师指导, 学生实践, 一篇课文的大部分段落是可以基本背诵下来的。教师应对学生做这一要求, 学生也应力求当堂成诵。

三、诵读巩固阶段

1. 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 记忆的最初时间遗忘最快, 这说明了及时巩固复习的重要性。这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要提倡学生及时将课堂上已背得八分熟的课文进一步熟读、熟记,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自查。教师、家长也要做好督查工作。教师可以让语文课代表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互查, 然后向教师汇报互查的结果, 教师只进行抽查。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将学过的课文统查一遍, 统查可采用默写等多种方式。家长可将督查工作做得更勤、更细。每位家长面对的是自己的一个孩子, 应该有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做好这一工作。

2. 注意积累。

积累注意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1) 字、词、句的积累。可引导学生采用一定的符号标示出重要的字、词、句。主要有以下五方面:首先是文言通假字。此类字在课本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且课文下方都有较详细的注释, 宜采用“□”在课文中框住通假字, 再采用“”将课文下注释框出。其次是一词多义的情况。同一个词, 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 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如《触龙说赵太后》中“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和“此其近者祸及身, 远者及其子孙”两句的“及”字就分别解释为“趁、趁着, 动词;到、降到, 动词;比得上, 赶得上, 动词。”对于这些词, 可采用“△”将其标出, 旁边再批注其意义。再次是古今异义词。文言词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 其中一些词义与现代的意义有着很大的差异, 即古今异义。许多参考资料对其都有较详尽的解释, 往往将古义与今义并列解释出来。第四是词类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里, 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 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 就临时作乙类词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有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里很活跃, 变化也很快, 可以采用“○”将其标出, 并在其上简要注明词类间的转化或用法。第五是文言句式。对于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被动词及固定句式等, 可直接在这些句子的下方标出“==”, 并简要注明种类, 补出省略成分, 标出倒装的短语及固定句式中的关键词。

(2) 文化积累。文言作品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 如纪年方式, 古代文学体裁, 史书体例等问题, 需要有意去积累。一些脍炙人口的内容、词句也要注意积累, 如“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等。

(3) 积累一定的诵读量。语感属于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依据的。它在瞬间调动了头脑中所有的潜知, 跳过了许多思维过程的中间环节, 直接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或得出结论。因此增强语感必须重视积累, 坚持一定标准的诵读量, 不断积累文言知识, 最终达到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能力的目的。起始阶段, 因语感差等原因, 可能背诵时难度会比较大。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下去, 背诵够一定篇目后, 随着语感的增强, 阅读能力的提高, 背诵也会变得相对容易。增加诵读量要充分利用好《语文读本》, 仅靠课本上的文言篇目, 量是不够的。如能有计划地诵读《语文读本》中的文言选文, 日积月累, 培养语感, 阅读浅易文言文自不会有问题。

上一篇:合同制度下一篇:配电网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