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的文言文诵读

2024-10-10

课改中的文言文诵读(共4篇)

课改中的文言文诵读 篇1

什么是诵读呢,笔者认为诵读应是诵读者以书面文字为依据,并融入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将其转化成饱含个人思想情感的有声言语的表达与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有口头的吟哦讽咏,更有埋头精思的孜孜苦求。

一.诵读的作用

1.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诵读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会被古诗文或优美、或生动、或感人的文字所深深吸引,从而产生兴趣,引发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深入地思考。如杜牧的 《阿房宫赋》,阿房宫在楚汉时期被项羽付之一炬,杜牧不曾见过阿房宫,仅从一些史料记载和草图展开联想和想象,对阿房宫进行描绘。“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 绿云扰扰 , 梳晓鬓也 ”,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 ……在诵读中学生尽可以去想象阿房宫壮观,也可以想象秦生活豪华,奢靡,穷奢极欲,从而进一步认识杜牧写此文的现实意义。

2.诵读可以加强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一篇好的诗文,必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通过朗诵古文,从音节的抑扬顿挫里体会作者的辞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诵读 《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能感受到孟子一颗仁爱之心;诵读 《蜀道难》,我们能想象作者在行文中所释放的对山河热爱的情怀;诵读 《六国论》,我们体悟苏洵忧患北宋的切切之情……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地将自己的体会、情感与诗文作品相融合,被作品所感染,被作者的情感所征服。

二.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1.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习的内驱力。老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认识诵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变“老师要我读”为“我要读”。好读书,勤诵读,这些良好习惯一旦养成,会终生受益。教师可以适当讲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趣味知识,引发学生诵读文言文的兴趣。比如先介绍“东道主”词语的来历,然后让学生诵读 《烛之武退秦师》;介绍曹操,周瑜,让学生对赤壁之战有些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诵读 《赤壁赋》。当学生诵读良好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肯定,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产生喜欢诵读的动力。

2.教师要进行范读

在高中文言教学中,教师示范诵读必不可少。教师读得字正腔圆,语音标准,有声有色,不仅吸引学生不自觉地就把注意力倾注到文章中,使学生信服、钦佩,而且还能渲染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激励学生自动地参与诵读活动,消除“奉命”背诵的逆反心理。也许有人会说,让学生听名人大家的音频就可以轻松解决诵读示范,何须老师多此一举。可是,笔者认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比不上教师自己现场示范更能感染学生,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假如教师能很熟练的示范性的诵读 《兰亭集序》 《离骚》 《过秦论》,所产生的效果和意义,是任何手段都无法比拟的。

3.学生诵读时,老师要适时点拨

诵读不是一般的朗读,须带有一定的情感,不仅要读得字正,还要读得腔圆;不仅要读出字内之义,还要读出行间之情。这时教师的科学指点,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最基本的是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思路,读出语气。

其次,指导学生读出文气。所谓的文气,是指贯穿在文章里的气势。 它是由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理脉络、 语言表达等诸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它甚至和作者的气质也有关系。感悟文气既需要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整体把握,又需要对文章语言的具体理解。 如指导学生诵读 《过秦论》 时,就要从一系列的排比中读出浩荡磅礴的气势,读出作者的情感。

第三,诵读阶段目标的指导。在诵读的阶段,要让学生领会诵读目标、要求、基本方法和步骤,每读一遍都有一定具体的目的,以避免诵读盲目化,根据诵读过程的不同阶段, 或侧重于理解词语、疏通语句;或侧重于理解内容、领悟感情;或侧重于品味。如 《烛之武退秦师》 的诵读第一个阶段目标可以确定在品味词的意境、了解词的章法和句法上。而第二阶段的目标就要着重在精彩的辞令上。

4.诵读时要采取多变的形式

单调的诵读形式是学生保持兴趣的大敌。文言文教学应根据课文内容而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在课堂上,相对较难理解的课文,可先范读,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想,遇到重点、难点之处,可回过去让学生反复多读几遍,加以体味,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并进行质疑,解疑。待明白后,再读下去。这样就利于抓住重点,从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通过比较、分析,发展了思维,提高了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一边大声朗读, 一边圈圈划划,在课文旁边写批注, 时而俯读,时而仰思,咀嚼品味。对一些较容易理解,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美读。这样,学生读得主动,并能用品读出其中的味。应注意的是多样性必须因文制宜,求新、求活。

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2

一、诵读的认识

诵读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 诵读在我国传统蒙学中, 是先生教给蒙童的主要读书方法。宋人郑侠有《教子孙读书》诗:“淡然虚而一, 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 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 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 不令人艰辛。”这首诗讲的其实就是诵读。意思是说, 读书安神静气, 虚心专一, 思考问题就不会分神。眼睛看到即在口中诵读, 耳闻自己的诵读声即潜心思考和记忆, 就好比品味甘美珍异的食物。这样读书, 一遍可以胜过十遍, 而且还不至于太劳累。诵读也是朗读, 不过它跟朗读相比, 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 诵读更注重一个“熟”字。不是读一遍两遍, 而是要读好多遍, 即所谓“熟读成诵”。为什么要读这么多遍呢?古人早就说过: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朱熹对此也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 须是熟读, 读熟了自精熟, 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 劈头方咬开, 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 则滋味自出, 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 始为知味。”

其次是要“精思”。孔夫子说得好, “学而不思则罔”。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 即使读上千遍, “其义”也不能“自见”。阅读活动应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 就要迅速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

二、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现状

“诵读”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历史上运用诵读教学法培养出了成千上万像李白、杜甫、欧阳修、王安石、吴承恩、曹雪芹等这样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足见其千秋不衰的生命力。而且近代国学大师哪一位不从熟读记诵发蒙而步入学林?可以说, “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遗产中的精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令人担忧。诵读少、不诵读的现象不在少数, 汉语言文字的美无法被学生发现。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加强诵读实践和方法指导, 能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 能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深对作品立意的理解, 增强对作品、作者的感受, 丰富想象, 是提高诵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地位不容忽视, 但它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 课上少朗读、不朗读的现象不在少数。国家语委检查团曾经对部分省市师范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普通话检查, 其中一项是朗读课文。结果, 理科生读得层次分明、表达清楚的为数不多;就抽查的中文系学生, 读得也不尽如人意。出现这种现象, 中小学的语文诵读教学难辞其咎。数量少, 此其一;其二, 即使有朗读, 教师也多让学生一读了之, 缺少方法指导, 朗读成了走过场, 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

三、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意义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 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 对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字音读准确, 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 (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 等, 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 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 一篇文言文,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 或全班齐读, 或个别朗读, 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 然后一一板书纠正, 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要求学生听清句读, 只有读清了句读, 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同时通过反复诵读, 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言文的传统的诵读方法是科学的。它利于知识的积累, 利于明白事理, 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

在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 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只要树立为发展学生能力、智力而教学的观念, 坚持诵读教学, 把认真指导、训练与严格考查落到每一个古诗文教学的环节中去, 持之以恒, 就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教师教学用书 (初中语文第四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课改中的文言文诵读 篇3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必要性

首先, 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 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一个人的语文能力, 主要表现在语感上, 而诵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 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 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

其次, 诵读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感染学生的心灵。文言文的诵读, 往往比单纯的逐字逐句讲解、逐段分析更能使人体察感受深刻。在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要不厌其烦地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文言语境中, 自然而然地感受课文的语言形式, 经过反复诵读能更深入理解古人的语气、句读和课文深刻含义。如屈原的《离骚》节选, 要体会屈原那种深邃的爱国思想, 高尚的品德情操, 诵读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再次, 诵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诚然, 学生对文言文的字面上的理解和文章整体的美感及其主题的挖掘可以依靠教师的讲授, 但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 学习文言文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了。教师可采用既有教师的讲授, 又有学生朗诵的教学方式, 先让学生熟读, 再加以分析, 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有一种熟悉感, 畏难情绪自然会减轻些。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现状

诵读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历史上运用诵读教学法培养出了成千上万像李白、杜甫、欧阳修、王安石、吴承恩、曹雪芹等这样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足见其千秋不衰的生命力。而且近代国学大师哪一位不从熟读记诵发蒙而步入学林?可以说, “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遗产中的精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令人担忧。诵读少、不诵读的现象不在少数, 汉语言文字的美无法被学生发现。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加强诵读实践和方法指导, 能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 能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深对作品立意的理解, 增强对作品、作者的感受, 丰富想象, 是提高诵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地位不容忽视, 但它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 课上少朗读、不朗读的现象不在少数。国家语委检查团曾经对部分省市师范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普通话检查, 其中一项是朗读课文。结果, 理科生读得层次分明、表达清楚的为数不多, 中文系学生读得也不尽如人意。出现这种现象, 中小学乃至高中的语文诵读教学难辞其咎。数量少, 此其一;其二, 即使有朗读, 教师也多让学生一读了之, 缺少方法指导, 朗读成了走过场, 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

三、利用诵读, 搞好高中文言文教学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 一线教师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相比较现代文, 文言文前进的脚步仍然迟缓, 成效和付出还是很不成比例, 文言文仍是广大教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硬骨头”, 症结何在?那便是对于诵读的漠视、遗忘。我们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 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 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 去条分缕析, 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 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 从字、词、句到段、篇, 从表面到深层含义, 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 认知文字, 感受声律, 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 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 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下面笔者就《阿房宫赋》谈一下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过程。

第一步, 粗读。比如教学《阿房宫赋》时, 教师课前提出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 这时的诵读要求可以放低, 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看上去这个任务不难完成, 但是却需要做很多细致工作, 为了不读错音, 学生们课前进行了积极的预习, 碰到一些不会读的生字都主动去查, 把读音认真地写在课本上。若想知道句中怎么停顿, 就必须清楚这一句说什么, 课下注释就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 翻译书工具书也就派上了用场, 通过这一遍诵读, 字音字形解决了, 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 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

第二部, 精读。在《阿房宫赋》的课堂阅读环节, 教师可以分段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去朗读, 并能在朗读的过程中形成感官的印象, 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座巍峨的宫殿, 画出如云的宫女, 使学生带着感觉带着画面去读, 这一次诵读比第一次的粗读进步不少, 同学们明显读出了一定的节奏和感情。反复的诵读中, 琅琅的书声中, 课文的传神描绘、情调韵味, 不用老师多讲, 已慢慢跃出纸面, 渗入学生心田。

第三步, 烂读。“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 文言文要想读通、读透, 只靠课堂上两三遍的诵读是不够的, 还需要课下多花时间反复吟诵并配以同步或不同步的默写, 以读助写, 以写促读, 建立读写一体化的学习流程。

此外, 也要注意, 文言文也具有多样性,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也可以在“诵读”这条主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通, 这还有待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

课改中的文言文诵读 篇4

关键词:诵读,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运用

古文是我国文化历史的瑰宝, 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年代久远, 个别字词、句子较难理解, 且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差异较大,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普遍觉得难度较高, 学习积极性不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最大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语言, 语言是文言文入门的正确途径。学习文言文, 要先通过诵读,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对学生整体掌握全文知识是很重要的。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必要性

(一) 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

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 其中存在很多一字多义、字词倒置的现象, 诵读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诵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 而一个人的语文本领, 主要就是体现在语感上, 所以学生要加强对诵读的训练,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的语言文字, 体会到作者的言外之意, 受到直接的感染。如屈原的《离骚》节选, 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 才能体会到屈原的那种深沉的爱国情操。

(二) 诵读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文言文的诵读, 比单纯逐字逐句的讲解, 由浅入深的分析更能使学生感受深刻。在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要乐此不疲地通过诵读让学生在文言文中感受到课文的语言形式, 通过反复的诵读, 使学生深刻理解到古人的语气、句读和课文含义。如荀子的《劝学》, 要体会到荀子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知识。

(三) 诵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确实, 学生对文言文字面上的理解及文言文深入层次的理解可以依靠教师的讲述, 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学习文言文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可以采用讲述与诵读相结合的方法讲解文言文, 这样教师也讲述了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 学生通过诵读也会对课文有一种熟悉感, 减轻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如何利用诵读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随着高中语文的课程改革, 许多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的尝试,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与现代文相比较而言, 文言文教学的进步的节奏仍然很缓慢。原因何在?就是对诵读的忽视。教材中选取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留下来的传世名作, 具有比现代文更强的使用和欣赏价值, 因此学习文言文是不用先去逐字逐句的翻译, 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 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的任何讲解, 都不能替代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

(一) 提前明确诵读方法

首先, 要粗读。比如教学《归去来兮辞·并序》时, 教师要提前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读通顺, 这时的要求可以放低, 要求不要有错音、停顿不出错为标准。看似简单的任务, 要做很多的细致工作, 不读错音, 学生们就要积极的预习课文, 遇到不会的生字要主动去查字典, 把读音写在课本上;不读错停顿, 学生们就要清楚这句话讲的是什么, 翻译书和课下注译都要充分利用起来, 通过这一遍诵读, 把字音和句子大意都基本熟识, 学生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

其次, 要精读。在《归去来兮辞·并序》的课堂阅读环节, 教师可以分段落让学生诵读, 并在诵读时形成感官印象, 在脑海中描绘出陶渊明辞官回到家中, 子孙在门口相迎的场景, 使学生带着画面去诵读, 这次的诵读比第一次的诵读让学生理解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情调韵味不用教师多说学生自己就可以领会。

最后, 是烂读。文言文想要读通、读顺、读透, 只靠课堂上诵读的两三遍是不够的, 还需要在课下花费时间反复诵读。前人也说过,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可见把文章认真的多读几遍, 文章的大意就可以品味出来。

(二) 及时解决诵读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扫除诵读障碍, 教师要准确地选择讲解重点和难点。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 有些词句只依靠注译和工具书是不能完全理解的, 教师要对必要的词汇和语法进行讲解。例如《蜀道难》中“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的互文, 《鸿门宴》中“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的省略句等。除此之外, 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基本信息也要向学生补充说明, 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和语境。

(三) 科学指导诵读技巧

第一, 学生诵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停顿。正确的停顿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点, 教师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教导学生学会停顿, 培养学生的语感。如, 可以进行文章加标点练习。

第二, 诵读时学生要结合语境推断文章的含义。让学生自己根据语境推断文章的内容, 从语境中揣测文章的含义, 这个推测的过程就是引领学生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

第三, 诵读时学生要注重对语境的把握。成功的诵读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能更深层次理解文章的意境。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 整篇文章骈文运用极其精妙, 读起来朗朗上口, 通过反复地诵读, 学生很容易地就能感受到滕王阁壮美的景色, 以及作者在行文时怀才不遇的悲情。

(四) 有效拓展诵读范围

除课本上的几篇文言文外, 教师还可以重点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让学生阅读。开拓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古文的赏析水平, 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三、结语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 诵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应当受到我们的重视。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坚持诵读教学, 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人文美, 从而提高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河.浅谈“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 (语文教育) , 2013 (3) .

[2]陈德利.新课标理念下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方法初探[J].语文学刊, 2011 (14) .

[3]严姣君.新课改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经验浅谈[J].新课程:教师, 2012 (11) .

上一篇:两个案例下一篇:软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