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

2024-06-22

语言选择(共12篇)

语言选择 篇1

1. 引言

语言是在社会中发展。一种语言完完全全地处在一个孤立的环境里, 其使用者与其他语言使用者毫无接触, 这种现象很难见到。更多的情况是, 某种语言的使用者与至少一两种其他语言的使用者——可能比这要多得多——天天都在打交道。不同语言使用者间不断地接触常常会给语言的发展带来许多的影响 (Trask, 2000:308) 。语言是一个变数, 社会也是一个变数。语言和社会这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而引起的互相变化即为“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 同时作为社会交际工具——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 (陈原, 1983:3) 。语言既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同时又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那么当它作为一种信号系统履行它的社会职责时, 各个民族 (种族) 所固有的语言就不能不互相接触 (陈原, 1983:285) 。

不同的民族语言相遇, 互相发生影响, 这就是语言接触 (邢福义, 1990:389) 。历史上有过因为外族入侵和统治而产生的语言的融合。出于种种原因, 统治者有时从政治制度上施加压力, 提倡或迫使人们使用某种语言, 从而使他们被迫放弃自己原有的语言, 加快语言替代形式的融合 (邢福义, 1990:406) 。“历史上某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采用他族语言 (不论愿意与否) , 这种现象并非罕见。有时他们采纳的是统治者的语言, 有时是被统治者的语言, 或是融合在同一国家中的某一民族的语言” (Baugh and Cable, 2001:34) 。在英国, 统治者的语言占了统治地位, 而在中国, 被统治者的语言占了统治地位。

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 有一种语言会战胜其他语言, 成为官方语言。通常情况下, 统治者的语言会成为统治性的语言。英语的发展历史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但也有例外。比如汉语的发展史就是另外一回事。外族入侵统治了汉民族, 他们的语言大量地进入了汉语, 但汉语却统治着外族的语言, 并始终保持着它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本文试图探索在与外族接触的过程中语言沉浮的原因。

2. 语言接触中语言的选择及其原因

一种语言之所以成为该国的通用语言, 其原因并不在于它自身的内部结构优于其他语言, 而在于一些外部的决定性力量, 如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有很多因素使一种语言成为通用语言。

2.1 统治者的偏好

出于某种原因, 统治者会通过下令迫使臣民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采用统治者或被统治者的语言。这种高层人物的偏好通常会影响普通老百姓的价值取向, 从而模仿高层人物所说的语言。

2.1.1 诺曼征服

诺曼征服后法语对英语的影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如果根据英语在11世纪中叶所达到的状况, 人们就很容易认为就形态、句法和词汇而言, 英语大概是会变成像今日的荷兰语或德语那样的一种语言, 就是说, 它会成为一种大体上是日耳曼语而掺杂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希腊、拉丁和罗曼诸语的借词的语言。但是现代英语并不是这个样子。其所以会如此的主要原因需要到1066年诺曼底人征服英语这件事里去找, 它把事物发展的方向改变了 (费尔南德, 1990:47) 。1066年的诺曼征服对英语的影响远远大于英语史上其他的事件。如果威廉当初没有成功地登上英国皇帝的宝座, 那么今天英语会是什么样子, 无人能知。诺曼统治彻底改变了英语的发展轨迹 (Baugh&Cable, 2001:105) 。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 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 同年10月进入伦敦, 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 (1066—1087年在位) , 史称“征服者威廉”, 诺曼王朝 (1066—1154年) 由此建立。威廉一世统治英国之后, 法语, 而非英语, 成为统治阶级及其服务者的语言, 因为大多数前英国的贵族被夺去了土地。在教会方面, 威廉一世也采取了剥夺盎格鲁—萨克逊贵族土地的政策。说法语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被任命担任重要职务, 还有许多说法语的僧侣进入修道院。皇室和贵族也都说法语。结果, 法语词, 如“prince, duke”自然就进入英语语言, 取代了它们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 而这些被取代的英语词汇不再被使用了。法语成了交际中的上流语言 (Freeborn, 2000:80) , 英语沦落为未开化的语言, 是下层社会使用的语言。在其后的200年左右的时间里, 法语都是上层统治阶级的语言。会说法语在当时是一种社会地位的标志。由于诺曼征服, 英语沦为英国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们的语言。

2.1.2 北魏时期

英语这种语言在与其他语言的接触中发展起来, 汉语也是如此。汉语文化世界就是在同许多文化世界的激烈碰撞中发展起来的。自夏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至秦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 作为汉语起源的语言就不断地影响着其他民族的语言, 同时也不断地受到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在与其他语言不断地接触中, 有一种语言被突出出来, 成为标准语或官方语言。

在汉语发展史中, 同样有因为统治者的偏好而使某种语言成为官方语言的例子。然而, 所不同是这种官方语言并非统治者的母语, 而是被统治者的语言。有些统治者会在本国提倡使用学习被统治者的语言。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北魏孝文帝时期 (公元386—534年) 。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北魏统一北中国。孝文帝极其崇尚汉语及其文化, 因而大力提倡使用汉语而放弃他的母语:鲜卑语。孝文帝为了学习汉族文化, 以废除燕太子丹, 禁说鲜卑语为代价, 使汉语的燕京方言逐渐成为北中国汉族共同语的中心 (赵杰, 2001:19)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 于公元494年迁都洛阳。迁都后, 一律穿汉服, 说汉话, 改汉姓, 并提倡与汉族通婚。孝文帝实行这些促进语言融合的措施, 是因为他看到了当时汉族的文化发展程度比鲜卑族高, 而且鲜卑语言不能反映迁都洛阳之后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内容, 不适宜于做全社会的交际工具 (邢福义, 1990:406) 。

除了客观的因素外, 孝文帝个人的喜好亦对汉化起了重大的影响。孝文帝的祖母对他影响甚大, 他生而丧母, 为太后所养。而太后本是汉人, 通书知礼, 更亲授其教育, 使孝文帝学识优异。并且, 孝文帝在位时, 正值儒学文学并盛, 朝中济济多士的时代, 故而孝文帝仰慕华风, 且有杰出的文才经术。再者, 太后驾崩后, 孝文帝坚持以古礼行事, 改变原有的丧葬制度, 废革鲜卑族的传统习俗, 格外显出孝文帝对汉文化的喜好, 以及对汉化的执著。因此, 汉语取代了鲜卑族语言的地位, 同时也借用了鲜卑语言中的一些元素丰富了自己。

2.2 使用者的影响力

除了统治者的需求或偏好以外, 语言取得自己的地位还因为它的力量。这种力量并非来自语言自身, 而是其使用者在政治、军事及文化上的影响力。

2.2.1 军事政治力量

英国最早的居民是凯尔特人, 我们对其语言知之不多。凯尔特语可能是在英国最早的印欧语。而现在的英语是日耳曼部落居民的语言发展而来的。大约在公元449年, 一些日耳曼部落开始入侵不列颠, 这些部落居民是英国的开创者, 他们比凯尔特人更强大。许多凯尔特人被驱往西部, 在威尔士和康威尔等地避难 (Baugh&Cable, 2001:43—9) 。公元5世纪时凯尔特人的语言曾被广为使用, 而现在则再也找不到痕迹了。正如Bede记录的那样, 那时不列颠人要么被驱往西部威尔士、康威尔, 要么沦为受人支配的农奴。而统治语言当然是统治者的语言盎格鲁—萨克逊语 (Freeborn, 2000:20) 。早期的苏格兰人很可能也是说凯尔特语的。尽管在当今的苏格兰地区, 凯尔特语言文化的残留仍然处处可见, 但是随着历史上苏格兰地区多次遭到不列颠岛南方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即英格兰人) , 以及来自北方海上的诺曼人的征服, 再加之英格兰人在经济上的强烈影响, 苏格兰人逐渐被这些日耳曼入侵者 (英格兰人和诺曼人都属于日耳曼族) 所同化, 最终丧失了本民族的凯尔特语言文化, 成为了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

由军事入侵继而殖民化所引起的人口迁移在语言接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罗马帝国时期英国的凯尔特人学习入侵的罗马人的拉丁语。“毫无疑问, 对不列颠的军事统治之后就是整个不列颠的罗马化。只要有罗马人居住和统治的地方, 你就会发现罗马人的方式”。“罗马化当然也包含拉丁语的使用, 因为拉丁语成为了官方语言” (Baugh&Cable, 2001:43-5) 。不仅是罗马本族官员、军官和居民说拉丁语, 就连不列颠人自己, 因为要为罗马人服务, 或需要同他们打交道, 也说拉丁语。罗马人用武器征服了英国, 他们的语言也征服了英语。

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 各种战争就没有停止过。伴随着战争而至的军事征服和殖民统治往往带来政治制度的改变, 从而产生语言融合的可能性。征服者与殖民者往往强迫被征服与被统治者放弃他们的语言, 转而使用征服者或殖民者所属文化群体的语言, 实际上也就是把这些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强加给被征服与被统治者, 从文化上来同化他们, 以利于征服者从根本上建立维护自己统治的基础 (邢福义, 1990:406) 。

2.2.2 经济文化力量

经济地位是影响语言维护或更换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地位较低的语言集团总是向经济地位较高的语言集团的语言转变 (祝畹瑾, 1992:195) 。

从13世纪到20世纪, 中国经历过两次外族统治, 即蒙古人建立的元朝 (1271—1368) 和满族人建立的清朝 (1644—1911) 。然而, 蒙古语被吸收到汉语中的借词寥寥无几, 满洲语就更属罕见 (潘允中, 1989:141) 。汉语之所以能在融合中占主体地位, 是因为汉族移民带来的文化发展程度较高, 他们的文化在当时民族杂居的环境中逐渐成为主导文化, 使当地土著逐渐被汉文化所同化 (邢福义, 1990:407) 。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汉族被外族统治。当蒙古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占政治领导地位时, 蒙语与汉语保持一种特殊的关系。统治阶级用的语言 (蒙语) 理应成为全国唯一的公用语, 但因为汉族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比较高, 汉语仍然不失去它的主导地位, 甚至可以说蒙语在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能同汉语达到平起平坐的情景 (陈原, 1983:362) 。元政府将汉语——曾在金代使用的官方语言——作为标准语或普通话, 而不是将他们自己的语言作为官方语, 并把其中的大都话作为标准音向全国推广。

清代是东北满族入主中原建立的中央政权, 他们在东北使用的通用语就是汉语。满族占统治地位时, 社会经济和文化情景同元朝相类似, 而满语比蒙语的生命力更小, 满语在几百年的期间中甚至渐渐退却。 (陈原, 1983:362) 在1644年入主中原之后满族就将汉语作为全国的通用语言。清政府宣布汉语为官方语言, 国人都应学习官方语言。雍正皇帝曾命令全国官员都要掌握这种官方语言。西方传教士称这种官方语言为“mandarin”——“man da ren” (满大人) 的音译, 即满政府官员所讲的汉语 (赵杰, 2001:20-22) 。清初虽鼓励旗人使用满洲语, 但未能遏止汉化的大趋势, 所以没有推行开 (太田辰夫1991:214) 。

3. 结语

从英语和汉语发展的历史中不难看出, 语言不是因为其内存的优势而具有影响力、重要性。某种语言成为强势语言是因为它反映了各政权之间的力量的对比 (Baugh&Cable, 2001:3) 。一个强大的国家, 其语言也具备重要性, 因为它直接反映了政治、经济、技术、军事的力量, 艺术、科学的优势也能从语言中表达出来。“作为交际语言来说, 标准语本身并不高人一等, 但采用何种语言或发展某种语言作为标准语是受到社会和政治的影响的。因此人们才会做出这种模仿社会中权威人士、强权人士的决定” (Freeborn, 2000:224) 。语言不能独立存在, 使用者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成功, 语言便跟着获得成功;使用者失败了, 语言也跟着失败。一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支配地位会使该国语言成为有支配地位的语言。语言的选择取决于诸多因素, 政治、经济、社会、人口和态度都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Baugh, A.C, &Cable, T.,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2001.

[2]Freeborn, D, From Old English to Standard English (2ndedition)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 2000.

[3]Trask, R.L., Historical Linguistics,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 2000.

[4]陈原.社会语言学.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3.

[5]费尔南德.莫塞.英语简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6]李赋宁.英语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7]潘允中.汉语词汇史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8]太田辰夫著.江蓝生, 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 1991.

[9]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1980.

[10]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11]赵杰.汉语语言学.北京:朝华出版社, 2001.

[1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语言选择 篇2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新《大气法》明确要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他监管部门必须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为普通民众的监督举报提供保障,解决举报无门。

B.此次会议提出,中央财政出资150亿元,民营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建设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C.8月29日晚,中国队在世锦赛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中,以38秒O1的成绩获得银牌,改写了日本队曾经获得的世锦赛第四名的亚洲最好成绩

D.目前,几个世界上主要石油交易所的石油价格已经跌至每桶60美元的关口,较今年6月份每桶超过100美元的高点已经累计下跌了四成多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很多人将希望寄托于主管部门,希望能够加大对于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强化监督与奖惩,这固然重要,但创作者的自律与自觉,其实更重要。

。今天,培养精神沃土的文化人,固然不需要那么大的栖牲和勇气,可为了创作耐得住暂时的寂寞,“撑起两根穷骨头”也应是起码的要求

A.当年,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鲁迅先生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 B.当年,鲁迅先生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 C.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鲁迅先生当年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 D.鲁迅先生当年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他为人做事一向,领导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敢自作主张。

②没有绝对的安全,所以要绝对地追求安全。在生命面前,可能才是做好安全工作最好的态度。

③低龄留学值与不值,好与不好,也需因人而宜,既不能盲目跟风,唯留学是出路;也不能

,甘做井底之蛙。

A.谨小慎微

畏手畏脚

如履薄B.畏手畏脚

如履薄冰

谨小慎微 C.如履薄冰

畏手畏脚

谨小慎微D.谨小慎微

如履薄冰

畏手畏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日,亚马逊在美国西雅图大学村开设了第一间实体书店,这是该公司首次推出网购书籍服务20年来开设实体店卖书。

B.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哟哟对青篙素及其提取方法的发现表明,中医药是个巨大的宝库,需要我们去关注、发掘和研究。

C.自1971年联合国把每年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以来,为青年志愿者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社会发展。

D.进人高三之后,部分学生借口以学业负担过重、复习压力过大为名,成天沉溺于题海之中,几乎完全放弃了必要的课外阅读。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仗着有领导参与轮窑厂的年终分红,该厂厂长在本地 ____、欺压农民工。②邓崎琳在当上武钢的“一把手”之后,____,搞“一言堂”,没人敢向他提建议。

③韩国外交部长日前表示,朝鲜只有放弃核试验,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若朝鲜____,执意进行“战略挑衅”,后果自负。

A.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B.专横跋扈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C.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独断专行

D.一意孤行 专横跋扈 独断专行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B.依“天人相应”养生原则,春天宜多吃温性的食物,进食冬瓜、黄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要少吃,以防阻碍阳气生发。

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D.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建构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央视对电视剧《琅琊榜》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剧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力,更是因为其在国庆期间排片的比例与收视率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B.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结果,给予这个群体关怀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C.“路遥热”的出现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好事情,它说明文学需要有大情怀和大境界,朴实无华而充满道德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会过时的。D.此次亚艺节晚会的演员阵容非常强劲,韩国小天王Rain、神话成员金东万、乐坛教父申圣勋,日本著名歌手西城秀树,以及萧亚轩、陶吉吉、费玉清等都位列其中。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跟随原声电影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大部分电影中角色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者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B.由于微信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犯罪分子的“新天地”,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软件,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值得大家关注。

C.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D.巴金“讲真话”的精神影响了一大批同样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作家,其中萧乾是受巴金影响最深的一位。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移动宣布,4G用户数已突破 1亿户,联通和电信。

②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感到不满的是,在美上市的中资公司爆出会计丑闻时,因为中国法律问题,美国有关部门对中资公司的监管。

③西汉诸侯国南越国第二任君主赵昧的陵墓堪称史上防盗最好的帝王陵,盗墓贼只能。

A.望洋兴叹 鞭长莫及 望尘莫及 B.望洋兴叹 望尘莫及 鞭长莫及 C.鞭长莫及 望洋兴叹 望尘莫及 D.望尘莫及 鞭长莫及 望洋兴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此次专项行动主要打击网络攻击破坏等违法犯罪为重点,坚决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网络盗窃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有效整治和规范互联网秩序。

B.不仅艺术展示中心展示学校美术教师的艺术成果,还引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桃花坞木刻传承人顾志军,成为推动创新型文化人才不断涌现的坚实载体。

C.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本侵略者斗争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抗战史研究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

D.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在植物抗病抗逆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为作物、园林植物等育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15.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九段沙湿地具有宝贵的生态价值,由长江泥沙沉积而成,上世纪60 年代才开始露出水面,是长江南支河段中最年轻的“处女地”,也是国內唯一基本保持原培河口沙洲地貌及发育过程的重要地区。,是呈自然演替状态下的典型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对研究地球生物演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

A.海洋、河流、陆地三大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了九段沙湿地 B.海洋、河流、陆地三大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使九段沙湿地形成 C.三大生态系统海洋、河流、陆地相互作用形成了九段沙湿地 D.九段沙湿地处在海洋、河流、陆地三大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中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不止一位先贤指出,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一个人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如果有向心爱的人倾诉的机会,他的痛苦自然会减轻。没有任何人倾听,绝对的孤独,快乐会成为失望,痛苦会成为绝望。

A.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没有人分享的快乐决非真正的快乐。B.没有人分享的快乐决非真正的快乐,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C.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快乐没有人分享的决非真正的快乐。D.快乐没有人分享决非真正的快乐,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

1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中共十八大以来,反腐在中共党内刮起旋风并高压推进。据有关方面统计,在不到两年时间的反腐战役中,已有超过18位党员干部被处分,更有数目可观的司局级以上高管被查处严惩。无论是坐镇一方的地方官员,还是已位居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政治局委员;无论是正崭露头角、渐起风云的政治明星,还是已功成名就、退居山隐的过往功臣。用中央纪委的话说,就是反腐“绝不留死角”。

A.一旦涉足或正在违法乱纪、有腐在身,一定会“老账新账一起算” B.一旦涉足或正在违法乱纪、有腐在身,一定会“新账老账一起算”

C.只要正在或者曾经涉足过违法乱纪、有腐在身,一定会“老账新账一起算” D.只要正在或者曾经涉足过违法乱纪、有腐在身,一定会“新账老账一起算”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这如同生长在西湖或峨嵋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嵋实在也不过如此,而初看到西湖、峨嵋的北方人却惊讶于它们的奇景。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就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A.所以我们要缩小这种距离,真正看到事物本身的美。B.只有与事物近距离接触,才能真正看到事物本身的美。

C.只有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才能见出事物本身的美。D.只要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就能见出事物本身的美。2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中华文化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在思维方式上注重整体性,而总是从具体鲜活的生活中去创化体味身心的怡悦与精神的自由,倡导在最痛苦最艰难的生活中品出人生的甘美和诗意。

A.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而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B.既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C.既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D.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而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 22.根据后文内容,填写在首句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有人认为法治与德治不能并存,对“以德治国”予以否定。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与法治概念相对应的应该是人治而不是德治。古代社会提倡德治虽然有浓厚的人治色彩,但并非不讲法治,而是强调不可一切断之以法,主张加强教化,做到礼法并用,宽猛相济。因此,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古代德治思想不应被视为文化负资产。充分借鉴古代重视教化的优良传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的生活,使大家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有耻且格”,可以减少和预防违法行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道路。

A.“明德慎罚”将道德教化与刑罚措施揉合,奠定了中国古代治国的基本理念。B.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德治思想,并形成德治传统。C.当今法治社会,传统的德治思想还有借鉴作用吗?

D.当今时代,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以德治国”的思想才真正得到施展的舞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8-9题。

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8.本诗前两句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9.本诗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均属羁旅之作,抒发的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两诗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6分)

17.解读下面的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概括其寓意。(5分)

内容:(3分)

寓意:(2分)

17.下面是某中学“科普体验半日营”的活动路线图,请把这个路线安排的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答案:

1.C 【解析】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英姿飒爽: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2.C 【解析】A.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的问题”。B.搭配不当,将“建设”改为“建立”或“成立”等。D.语序不当,应为“世界上几个”。

3.A 【解析】“当年”与后文“今天”对应,排除C、D两项。先有目的,再有行动,排除B项。4.(3分)D(谨小慎微: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如履薄冰:形容谨慎戒惧.畏手畏脚: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5.(3分)B(A,语序不当,将“首次”放在“20年来”后;C,成分欠缺,去掉“自以来”;D,句式杂糅,“借口 ”或“以 为名”)

6.答案B(三个成语都有“不考虑别人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都是贬义词。“专横跋扈”,指蛮横霸道,语意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独断专行”,偏重于不与人商量、单独决断并加以实行;“一意孤行”,偏重于不听别人的意见,固执地按自己的想法办事。)

7.答案C(A有歧义,是“近200个字”最易读错,还是“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不明确。B.重复赘余,删掉“进食”或“吃”。D,莫言的作品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搭配不当。)8. B(“荒诞不经”的意思是荒唐离奇,不合情理。“荒谬绝伦”形容荒唐,错误到了极点。“荒诞无稽”形容十分荒唐,毫无根据。第①句,根据后面“可实际上是一部出色的讽刺小说。”可知,此处应该指小说内容不合情理,选“荒诞不经”;第②句,根据“指出此种说辞纯粹是”可知,此处应该指说辞毫无根据,选“荒诞无稽”;第③句,根据后面的“可笑之极”可知,此处应该指这一论调错误到了极点,选“荒谬绝伦”。)

9.C(试题分析:A项不合逻辑,“不仅”和“更”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B项句式杂糅,由于…的结果。D项主谓不配,“强劲”是“强有力”的意思,不能与前面的“阵容”搭配,应为“强大”)10.A 洞若观火:比喻观察事物明白透彻,像看火一样。明察秋毫:视力好到能察辨秋天鸟兽的细毛。后用形容人精明,目光敏锐,能洞察一切。一览无余:一下子就能看清楚。

11.D(A句式杂糅,改为“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有困难。”B主语残缺,删去“由于”C搭配不当,“加快”和“规模”搭配不当。)13.D(望尘莫及:形容远远落后。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望洋兴叹: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①句强调联通和电信的用户数量远远落后移动,应选“望尘莫及”。②句强调美国想监管中资公司,但因为中国法律问题,监管不到,应选“鞭长莫及”。③句强调赵昧陵墓防盗能力强大,盗墓贼想盗墓而不得,应选“望洋兴叹”)14.C(A:结构混乱。把“主要打击网络攻击破坏等违法犯罪为重点。改为“主要打击网络攻击破坏等违法犯罪”或“以打击网络攻击破坏等违法犯罪为重点”。B语序不当。把“不仅”移到“艺术展示中心”的后面。D搭配不当。在“发表”前加“该成果”)15.D(解答本题从话题一致性来选择答案,A、B、C项改变了主语,使下一句“是呈自然„„”暗中更换主语)17.B 18.D

19、C(文段的话题是如何才能见出事物本身的美。先提出观点,之后类比说明,最后举例分析原因。紧扣语境“这如同生长在西湖或峨嵋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嵋实在也不过如此,而初看到西湖、峨嵋的北方人却惊讶于它们的奇景”得出所填内容。)21.B

22、C 解析:本段文字核心内容是说今天法治与德志能否共存的问题,横线句应是本语段的总领句。A、B均只提及古代,D只说到了德治,均不能含盖全语段意思。只有C提及了两方面且指向了现代,故选之。诗歌鉴赏:

8、(1)暗示时光的流逝,勾起诗人的感伤情怀。(1分)“摇落”使人想到草木摇落变衰,“稀”写出茂密的青枫经霜之后的凋零。草木的变化写出了时令的变化,让人感伤年华的一去不归。(1分)(2)在诗歌的开头营造了凄清旷远的意境,烘托出诗人孤寂悲凉的情怀。(或答融情于景)(1分)这两句描绘出一幅西风落叶图,景中隐含乡情旅思,以悲凉旷远之景衬托诗人思乡感伤之情。(2分)

9、刘诗所写之景萧瑟悲凉,西风叶落,霜叶凋零,城孤鸟独,主要表达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情怀和无尽的乡思,同时也有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王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等诗句写景开阔,意境恢弘,虽有时序交替的感慨,但传达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洋溢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相思离愁之情较淡。

17.内容:这幅漫画中,一只瘦弱的小鸟挡不住笼里食物的诱惑,钻进去吃食,吃肥之后,再也出不来了。

寓意:接受诱惑的代价是失去自由。

教师主导语言的选择与运用 篇3

一、导入时,优美的语言能给学生听觉上的享受

导入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它关系着引导学生的兴趣和对课文理解的角度选择。虽然导入的选择取决于课文教学的需要,但导入的语言却是教师课堂语言风格的显现。对小学生而言,故事化和优美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优美的导入语言包含形象性、动态性和丰富性三个特征。形象性是指语言本身包含着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的词语,学生产生联想以后,就会在头脑里显现出直观的画面,为他们理解、提高、内化所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动态性包含动词的选择和运用,选择好恰当的动词可以让语言产生动态感,使语言变得生机勃勃;丰富性是指运用恰当的修饰和修辞,使语言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同时听起来也悦耳。

如《老师,您好!》的导入语:老师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补充板书课题)《老师,您好!》。这则导入语的总体特征是抒情,通过这一情感化的导入语,激发了学生对教师的感激之情。其中修饰语和感叹句的合理使用,使导入语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在听觉的享受中,进入了想象的空间,达到了课堂导入的特殊效果。

二、引导时,留白的语言能启发学生思考

留白的语言就是简练的用词和留白的用语。简练的用词是指所选择词语和句式必须简练,使学生一听就能知道引导的重心所在。留白的用语是指在引导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選择可以引发质疑或思考的语言或句式。

如《但愿人长久》的引导语,就是教师在重点突破环节的引导语。

师:看这段话,有一个明显的对比,中秋夜,人们是如此的——

生:欢欢喜喜。

师:苏轼却是在——

生:思念弟弟。

师:这两种情绪,有着明显的对比,请你试着读出这种对比。

生:齐读这段话。

师:在这样美丽的月夜,苏轼却在为思念自己的弟弟而——

生:心绪不宁。

在这则引导语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了留白的处理,每一个引导仿佛都是不完整的句子,这恰好留给学生思考和填空的空间,所以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思路,填入关键词,以达到对文章理解的目的。另外,教师在处理引导语时非常简练,每一句话里都没有多余的词。

三、点拨时,简明的语言能让学生迅速理解

点拨是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内化知识、提升素质的重要环节。点拨处往往是学生已知到新知的结合处、疑难处、是内化知识处和感悟提升处。因此,选择点拨的语言至关重要,点拨的语言必须简洁、明白,简洁要求用词少,语句短小,尽量用较少的词来表达更多的意思;明白是指语义表述要唯一,不能引发歧义,使学生一听便懂。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虎门销烟》中,是这样点拨学生的:

师:能再具体些吗?

生:这一节作者用了“先……再……然后”这些词语,把销烟的经过写得非常具体,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生:还有“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非常形象,就像在我们眼前一样。

师:说得多好啊!经你们这么一说,头脑中没有印象的学生,恐怕现在也有很深的印象了吧。来,咱们一起读一读,看看头脑里有没有清晰形象的“销烟”图。

(学生齐读第三节,读得声情并茂。)

这位教师的点拨语言特别简明。“能再具体些吗”6个字,就达到了引导学生的目标,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就算完成了。其中,“能……吗?”用商量的语气使学生产生了亲切、温和的感觉;“再具体”三个字包含了对学生回答的肯定,以及提示了下一次目标。

总之,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既要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教师主导语言的选择。

选择教学语言,增强教学效果 篇4

1. 选择甜甜的语言

一个小朋友不爱吃饭, 父母很为难。父亲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饭裹进了椰壳里, 结果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把语言包装一下, 给语言裹上一层糖衣。教育效果会更好。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任育才小学校长时, 一天他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 遂将他制止, 并责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 见王友已等在门口, 陶先生立即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 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给你的, 我不让你打同学, 你立即住了手, 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 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 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 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王友哭了:“校长, 我错了, 同学再不对, 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满意地笑了, 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 再奖你一块, 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谁都有犯错的时候, 简单粗暴的批评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而像陶先生这样送给学生精神的糖果, 让“甜甜”的批评引导学生, 将学生“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的、消极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 给学生自我反省的契机、自我修正的时间, 从而体现出教育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

2. 选择温暖的语言

我儿子小的时候, 每次上幼儿园就哭着不去, 一次刚刚哭到门口, 老师迎面过来, 笑着接过他, 亲热地抱着他说:“老师可喜欢越越了, 你不来老师会哭的, 你来了老师就笑, 你是想让老师哭?还是想让老师笑?”孩子说:“我想让你笑。”

温暖的语言就像春雨, 滋润着孩子幼嫩的心灵, 它包含着教师的爱心, 让学生体会到教师挚爱的温暖, 这样教师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 也会使教育教学过程变得自然流畅, 学生自然会因为爱上自己的老师而接受老师的教育。

3. 选择宽容的语言

前几年, 我班有个学生爱给老师起外号, 我也毫无例外得到他的“关爱”。当我听到他给我的外号时, 并没有生气, 而是微笑着告诉他:“你很聪明, 要是把你的聪明才智用到学习上, 你的成绩会更好的。”他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 老师, 我会好好学习的。”果然, 他有很大变化。

宽容的阳光照耀了这名同学的心灵。多说宽容的话, 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温暖, 也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是一位智者。给学生一次宽容, 你就多开一扇心窗, 拥有一份生活的温暖, 收获一份感恩的心情和成功的喜悦。

4. 选择鼓励的语言

有一个学生在初二时, 妈妈自杀身亡, 这种失去亲人的打击使她活泼开朗的性格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从那时起她郁郁寡欢, 上课萎靡不振, 甚至连作业都懒得交。我找到她, 告诉她:“这不是你的错,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 就坚强地面对它, 妈妈原来那么疼你, 她也希望你过得更好, 若地下有知, 她一定会说她时刻都在关注你的进步。”学生泪流满面, 说:“我知道了, 你看我的行动吧。”

一句温暖的鼓励, 在成人的眼中也许微不足道, 但在孩子的心里, 却是希望的火种, 尤其是在失去亲人、痛彻心扉的时刻, 它温暖着孩子的心灵, 燃起孩子追求进步的烈焰。多说鼓励的话, 就会使学生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5. 选择信任的语言

我们都遇到过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 很多学生会说忘在家里了。对此我们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真的忘了吗?那就回家拿来吧。”第二种:“为什么老是忘拿作业?明天补交。”第三种:“老师相信你一定认真完成了作业, 可惜老师只有明天看到你的杰作啦。”

第一种说法透出老师对学生的不信任。第二种说法传达出的信息是教师对学生的不耐烦和不满意, 学生听后的感受是疏远与排斥。第三种说法, 教师传达出的信息是信任、体谅, 用时又表示了遗憾, 而且暗示学生:老师非常希望看到学生“认真完成”的作业。相信学生听了这样的话, 如果真的忘了带来, 就不仅不会感到委屈, 反而会感到后悔;如果学生确实没有完成作业, 回去以后就会“认真完成”。充满理解和信任的语言似一股清泉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 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显著教育效果。

6. 选择尊重的语言

我班没有一个学习好的学生, 他们大都接受能力很差, 理解能力也很一般, 但他们有个优点就是听话, 学习新东西特别慢, 我很焦急, 但从不批评他们, 我知道他们在课下很用功, 一时不会就慢慢掌握。尊重他们, 他们都知道, 学习更加努力, 对老师也更加尊重。

尊重是一种教育智慧, 一种教育艺术。多说尊重的话, 就会促进学生对教师的理解, 并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个“大写”的人。

7. 选择理解的语言

有一个学生在分发班级牛奶时, 把多余的两包留下了。同学告诉了班主任, 班主任请来那位同学, 微笑着说:“你不辞辛苦帮助班级干活, 值得表扬, 看, 还满头大汗呢, 给你擦擦。”这个同学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 我刚才分发牛奶时, 把多余的两包留下了, 我错了。”“你这样做, 肯定是有原因的, 能告诉我吗?”学生的脸一下子红了, “我妹妹昨天发烧, 我们家买不起, 我想留给她喝。”老师说:“你关心妹妹, 说明你有爱心, 给她吧, 老师给你出钱。”学生感动得连说以后再不这样了, 谢谢。

这个老师的所作所为让人感动, 他没有直接说孩子自私, 而是了解事情背后的原因, 及时表扬这个学生关心妹妹的行为, 理解他这样做的苦衷, 引导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学生的错误中挖掘闪光点, 首先了解学生行为的动机, 而不是急去评价结果, 更不是简单的一罚了之。

汉语言文学的就业选择 篇5

班级:文学09-1班学号:20090101034姓名:闫露希

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是高等院校开设的着力于培养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熟练掌握系统、全面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好的汉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宣传部门、司法部门、社会团体以及社区需要的优秀专门人才的一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或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不断扩招,如今大学生多如烂泥,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逐日凸现,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泛而不专,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困难问题。

从汉语言专业的职业选择来看,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应该一直以来希望以后自己的职业能与现在的所学的专业对口,这样才能是自己的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其职业规划是可以到一家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当一名优秀的文秘,从事文秘工作;其次,也可以去一家知名的报社搞编辑,创办一份学术杂志;另外,也有可

以意向毕业后考公务员。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然而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于是,有不少同学选择了考公务员。

公务员的工作与在各类企业中的工作相比,工作量相对较少,且在福利方面,有较好的保障。而且目前国家对公务员的重视力度在逐年增加,薪资也有所增长,因而,公务员的工资也较高。此外,公务员的工作有很好的信息优势,接近于决策的制定与传达方。还有就是在人脉关系上的优势,公务员工作能极大的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另外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很适合当公务员,家里很多的亲戚朋友都是党政机关中的公务员,自己对于公务员的工作也较了解。还有就是公务员的工作相对稳定,很少会有奔波,而且收入稳定,能很好地解决生活问题。

虽然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很大一部分会选择考公务员,但公务员的专业很杂,什么专业的大学生都可以选择考公务员,专业的过于杂乱使工作的软环境不太好。还有就是公务员工作应酬一般很多,这对于一个女生是一个很具有挑战的工作。目前国家向社会公开招收公务员,就是给普通人提供一些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作为大学毕业生,在理论道德修养上,以及知识水平上都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我这个专业跟公务员的工作也很对口。

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公务员热”,许多人都去报考公务员,尤其是许多的大学毕业生,将报考公务员作为毕业后就业的出路,因而,这一岗位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公务员考试的难度也比较大。竞争越激烈、考试难度越大,选择走公务员这条职业道路的风险也就越大。

报社编辑工作能够充分地运用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编辑中的文字编辑应该在保证稿件用词正确、语法通顺、并且没有事实性错误方面有专长,这份工作很能考验一个人的文字工作能力。而报社编辑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弊端。一般的报社缺乏必要资金,特别是在尚未完成资本积累任务的、经济实力薄弱的报社;报社的软环境欠佳,报社的“评论家”颇多,很多人善于“评论”别人的是非;工作收入虽然稳定却普遍较低。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时代,给报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难得的机遇,从而提供了很多的工作岗位。也是我们汉语言文学同学选择的不二职业。特别适合女生做。

大学生在就业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是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

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呢?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 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的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语言选择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从事作文教学的时间越长,越觉得困惑。长期以来,我们在传统教学观念的驱使下,使作文教学常常陷于顾此失彼的尴尬境地:要么以“知识”代替一切,过分强调阅读、范文和指南;要么以“生活”代替一切,过分强调观察、立意和选材;要么以“技巧”代替一切,过分强调构思、布局和表达;要么以“思维”代替一切,过分强调形象、抽象和灵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作文教学基本形成了“传授知识技巧——阅读借鉴范文——模拟仿写训练”的固定程式。学生在作文中的创新精神非但没有得到释放,反而更加萎缩了 。由此形成了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应付、抄袭、千篇一律等不良现象: 1999年高考作文中许多考生编造虚假的“伤残情结”,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

许多教者不由得 “望文兴叹”:作文,路在何方?!

二、基于语言和思维关系问题的思考

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主要是两种模式:“八大块”模式和“思维训练模式”。 “八大块”模式包括主题、题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文风、文体和修改等。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文”为本,静态的解析文章本身的构成要素,而忽略了文章写作过程中的主体素质及行为方式。

“思维训练模式”打破了这种“就文论文”的模式,转向以“人”为本,把“作文主体”(学生)这个最活跃、最富于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因素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探寻作文过程本身的规律。思维能力无疑是人智力结构的最关键因素,思维训练由此成为作文教学的核心。

作文的确是一个将无序的客观写作对象转化为有序的精神产品(文章)的思维过程。1987年,荷兰提尔堡国际写作专题讨论会的研究报告认为:写作并非只是一门课程,在写作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并生的关系。作文教学把训练的重心从文体训练转向写作过程本身的训练即思维训练,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问题在于,这两种模式在强调各自训练重点的同时,都不同程度的忽视了语言训练。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作文时的“眼高手低”状况:尽管有奇思妙想,却不能使之着陆在语言表达上;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却语无伦次。语言素质直接成为扼制学生作文能力及其创造性的瓶颈。

总括来说, 作文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外乎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这一人类面临的最古老、也是最有争议的热门话题。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之所以总是“沧海难为水”,就是没有冷静的探讨这一问题,没有把语言上升为本体来认识。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就始终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重内容而轻表达、重思维训练而轻语言训练的情况。

事实上,包括写作活动在内,人的一切思维和情感活动都必须借助语言才能进行。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脑右半球在没有左半球语言中枢配合的情况下,虽然也可以进行相当独立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 ,但这种活动只能在形象材料(输入图象材料)上进行。可见,真正有意义的思维必须借助于物化的语言来进行。斯大林曾批评把思维和语言完全割裂的观点,他指出:“不论人的头脑中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①

西方现代语言学家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开始强调语言的本体性意义。 英国著名理论批评家伊格尔顿指出:“意义不仅是某种以语言‘表达或者‘反映的东西:意义其实是被语言创造出来的。我们并不是先有意义或体验,然后再着手为之穿上语词;我们能够拥有意义和体验仅仅是因为我们拥有一种语言以容纳体验。”②存在主义美学家海德格尔更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是一种“诗意语言”,他说:“当人思索存在时,存在就进入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寓所。人栖居于语言这个寓所。用语词思索和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寓所的守护者。”③这就是说,语言不再被看作是表达的工具,而成为人类存在的基础或存在方式。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成功揭示了语言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奇魅力,标志着语言已从“工具论”概念转向“本体论”概念。这给我们的作文教学以许多有益的启示。对于文章来说,社会生活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依靠语言存在的,它是语言的物化形态和艺术产品。一切写作活动最终都要通过语言来作文章。离开了语言素质的培养,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必然成无本之末而流于形式。事实已经证明,学生的语言素质低下直接影响了作文水平的提高。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作文走向本体论的必然选择。

作文的本体性指归,将矫正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的 “浮冰”现象,化开写作主体与文章载体之间的“死结”,使思维训练落到实处;通过提高语言素质来提高思维水平和写作能力,以达到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以往,我们总是出于“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试图使文章真的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给作文负载了太多的教化内容。背负沉重的作文在努力完成这些教化使命的同时恰恰迷失了自我——语言。作为一个教者,我们应扪心自问:我们对作文的语言有几多关怀?

三、作文的本体化:建构修辞文本

作文本体化的意义在于,语言成为写作行为的范型和专注对象,这样,就克服了传统作文教学模式重视语言所表述的内容、方法而忽略语言本身的弊端。但是,由作文的特殊品格所决定,语言本体的存在仍然不能游离于写作的主体(作者)、客体(内容)和载体(文章)之外,而且正是语言的本体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更加紧密的互相依赖关系。如下图所示:

正是这种互赖关系,使修辞成为作文的主要行为方式和目标过程。“修辞,简单地说,就是指组织并调整话语以适应特定语境中的表达要求,或者为造成特定语境中的表达效果而组织并调整话语。”④修辞作为作文本体性的直接归宿,它的魅力在于:把作文看成是为造成特定语境中的表达效果而组织和调整话语的修辞现象,修辞的效果直接体现了作者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形式;而且在更深广的意义上,以修辞为本体目标的作文正显示了作者的思维智慧及创造性。

把语言作为本体的作文过程,其实质就是,在一定题旨下建构一组具有一定关联性和层第性的“修辞文本”。所谓“修辞文本”,就是“专指那些运用特定的表达手段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的表达效果的言语作品,这个言语作品可以是特定语境中的一个词或几个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也可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几个句子构成的语句群,还可以是只表达某一特定主旨的篇什。”⑤

把作文看成是建构修辞文本的过程,并不排斥作文的基本写作程序和要素,而恰恰是为了突出这些程序和要素的语言形态,使所有的写作行为修辞化。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人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所提出的“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的著名观点,可以看作是建构修辞文本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观照下的作文教学,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适应题旨情境。所谓题旨,陈望道先生将其解释为“一篇文章或一场说话的主意或本旨”。并且认为“写说便是为了发挥这个意旨起见”,运用修辞来表现种种“复杂的景象的一种工作”。⑥所谓适应情境,就是在建立修辞文本的过程中要适合作者的主观心境和客观社会环境。

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荷塘月色》是在1927年这样一个“风雨如晦”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创造的一幅“像笼轻纱的梦”般的境界。作者在淡淡喜悦和淡淡哀愁的交织中,传达出自己“到底惦着江南”的“颇不宁静”的心情。为了表现这种既想超脱又超脱不了、宁静又不宁静的复杂微妙的心情,作者建构了一组“别有风味”的修辞文本:用自言自语般“新而不失自然”的“不欧化的口语”(朱自清语)时时牵动“渺茫的歌声”般的心绪;用叠词不间断的泛起情思的微澜,使画面富于立体感、渗透感又氤氲着缥缈的乐感和浓浓的诗意;用比喻和拟人使客观景物出神入化的呈现了作者的“内心视像”;特别是用通感打通了视觉、听觉和幻觉,把肺腑深处很难传达的“心语”和感受转换成了另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把读者带入一种幻境 。

西方现代著名语言学家维特根斯坦有句名言:“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⑦适应题旨与情境的修辞文本建构,充分发掘了语言本身的诗意特性和审美潜质。但是这种诗意特性和审美潜质必须置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激发表情达意的效应。正如著名修辞学家张弓所说:“修辞是在一定语境下,一定上下文里具体利用语言因素以构成语言的艺术手法,这是创造性活动,而语言的一切因素只是修辞的材料、条件而不是修辞本身。”比如,“我真傻,真的”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本是很普通的用语,但在鲁迅小说《祝福》中成为祥林嫂经历丧夫失子巨大打击后,充满原罪感的“受伤记忆”的絮语,是走向绝望的箴言。鲁迅先生用反复的修辞手段,深刻地表现了封建社会残酷与麻木,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二)适应语体风格。所谓语体,就是在修辞的作用下,为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交际目的而建构的语言风格类型和表达特点体系。作为修辞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语体是一种客观存在。一种语体确定的本身,就意味着作文修辞文本建构过程中,在摄取语言材料、手法而造成所需格调、气氛时,有了可靠的标准和依据,有助于提高修辞适应题旨情境的自觉性。比如,从语体的角度分析词语,就能指出词语材料在其本身词汇意义之外所附丽的语体色彩显示的特有表达功能,多视点考察、把握这种特有的表达功能,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在选词修辞上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如“花朵”—“祖国的花朵”、“长城”—“钢铁长城”、“吃”—“吃不准”等等。语体一般分为谈话语体、科学语体、艺术语体、政论语体和事务语体等。

古人说:“文章以体制为先。”作文之前,须先定“体”,这是自古以来的作文定律。不同的文章体裁对语言色彩和风格自然有不同的要求。文体主要包括格式和语体两个部分。格式是文章的外在构架和体式,是文章的载体。所以,语体是文体的核心因素,它在根本上决定着文体的性质。

中学作文教学中,语体训练无疑是最有价值和实效的。学生的修辞能力主要是从语言实践中获得。任何具体语言总是与某种语体规范相适应,掌握了这种语体,才算获得了这个领域的语言能力。我们的中学作文应努力打破艺术语体训练为主的格局,走向语体训练的多元化和科学化。特别是要把同一题材的不同语体在作文中配合训练,提高学生在特定语境中综合利用各种语体功能的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不同语体及作文综合素质的要求。

(三)建构特定模式。所谓模式,就是具体的可以借鉴的格式。不同的语体特点必然要求建构特定的修辞文本模式,一般分为平实型和审美型两种。平实型文本的“语言具有确定性,准确、明晰、朴实、简明,一般不用夸张、双关、隐喻、象征、借代等文学语言,有利于直接表达思想感情和应用目的。”⑧而审美型“无论是传达还是接受,都是以形象作为中介,实现主体心理感受和生命体验的形态转换,具有独异的、特殊的情感色彩。”⑨但是,在作文实践中,修辞文本模式表现为突出的互渗、相融现象,比如,许多议论性的文章经常利用审美型修辞文本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劝学》用了“群喻排比”的文本模式。特别是作者在设喻方式上运用自如,灵巧多样,有时用同类事物正面设喻,从相同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有时从反面设喻,形成鲜明的对照,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时单独设喻,有时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道理,真是铺锦列绣,错综多变。文本随着用对比的铺排和连续转换,形成了整齐而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错落有致,文采斐然。而大量的短句排比,使文本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在一种深厚的文学韵味中流动着音乐的节奏感。仿佛荀子作为一代雄辩奇才,站在历史的舞台上,正给我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演讲:终身学习,学会学习!这就不难理解,《劝学》为什么会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修辞文本建构的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

参考文献:

①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50年10月版第38-39页。

②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6—77页。

③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信》,引自《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87页。

④王一川:《修辞论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85页。

⑤吴权礼:《修辞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7页。

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9月新1版第6页。

⑦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5页。

⑧、⑨王朝彦:《文笔训练》,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186—187页。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策略选择 篇7

一、注重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中内化.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思维活动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的操作这一外部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

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达到统一和谐.如教学低年级数学“育才小学一(1)班第一小组有12个小朋友,进行分组游戏,可分成多少组?有几种分法?”的题目,可让学生实际站出来分组,或用学具进行演示.先让每名学生拿出12块O的学具,按题中的要求摆O,再分别告诉大家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能列出什么样的算式?表示什么意义?由于低年级学生都喜欢动手操作,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不用多长时间很多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操作过程说出答案:第一次是这样分的:12块O,每4块分1组,可分成3组,算式是12÷3=4,表示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第二次是这样分的:12块O,平均分成4组,每组是3块,算式是12÷4=3,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再让学生互相表述、互相检查、互相评分.这样的操作活动,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不断地得到发展.

二、注重观察比较,启发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语言陈述的前提.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如板书、演示、图形、实物等,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并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说出计算过程来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比如:说说怎样计算7+9这道算式.可采取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表述的方法.开始时教师在黑板上左边摆7个O,右边摆9个O,出示算式7+9=?教师先把9分成3和6,然后问学生:“几和几能组成十?”学生一眼就会发现7和3组成10,这样就很容易得出10再加上剩下的6得16.整个演示过程中,学生观察比较,教师边演示边叙述,最后再让学生学着老师的说法,说给其他同学听听,由学生纠正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这一简单的推理得出结果和计算过程,既让儿童的数学语言逐步形成,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注重诱导启示,激发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一位名人曾说:“对一个问题能清楚地说一遍,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推理和论证的过程,正确地理解题意,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寻找已知条件、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关知识的映象,解题判断的形成,直至解答过程的表述等,处处离不开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具有一种内在的美,表面显得枯燥乏味,其中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充分理解和掌握它,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感受其中美的意境,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数学教师应该加强诱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大胆地说、有条理地说,以激发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诱导是学生数学语言形成的重要条件,学生能否把所观察和思考的数学问题准确地表达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会不会说出算理、法则、定义,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与导的方法上.教师诱导思维恰当、有条理,学生自然明白,否则只能是一知半解.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育才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今年扶助了12个贫苦同学重返校园,去年扶助的同学比今年少4个,去年扶助了多少名学生?要让学生理解、口述解题思路,教师可采用下列方法层层诱导学生的思维.(1)哪一年扶助的同学多?(2)今年扶助的同学数可以分成哪两部分?(3)从今年扶助的数里去掉哪一部分得到去年扶助同学的数?(4)用什么方法计算?由于教师诱导有一定的层次性,学生受启发后,就能口述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今年扶助的同学多,今年的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去年的数同样多,一部分是比去年多出了4个,所以用减法计算.在这样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点拨有方,训练有力,学生的数学语言就会得到进一步激发,说思路、讲方法的数学语言就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注重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小学生模仿性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尽量利用儿童化的语言,清楚、简练、准确地表达,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实现正向迁移效应.为了使学生有锻炼的机会,在课堂数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能把自己的思维说出来,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这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对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很有好处.

油画个性化语言的形式选择 篇8

20世纪初叶, 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 (1) 一书中对油画语言做了这样的界定:“线条、色彩在特殊方式下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组合, 这些审美的感人形式, 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他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不久遂成为了西方审美与艺术创作中最为流行的“术语”。事实上, 我们在欣赏一件油画作品时, 往往是在分析画家对造型、线条、色彩、构图和肌理等视觉元素的形式选择和运用来进行的审美判断, 这是因为画家所运用的视觉语言在向观者传递一种独特的“意味”, 并试图打动和感染观者。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也是油画艺术语言所具有的重要特征。历史上, 许多杰出的油画家, 之所以成就卓然, 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在探索和运用油画的表现语言方面有着独特的形式。印象派画家莫奈的风景写生《日出.印象》就表现了画家对日出时转瞬即逝的自然景色的鲜明印象, 描绘了融化在晨曦和朝雾中的光和色, 这种有意味形式语言曾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审美观念的转变。

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的时期油画也不例外, 会受当时社会思想的影响和囿于技法的认识。艺术家创作的油画作品也因之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如具有写实倾向的古典主义绘画, 重视表现倾向的现代主义绘画, 以及喜用拼贴和挪用的后现代主义绘画艺术等。可以说, 油画语言的探索因艺术家的创新而不断的演变, 这种演变也自然也成为了许多油画艺术流派革新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美术史上, 我们很容易看到每一次重要的艺术语言的转变, 几乎都不同程度的丰富了油画艺术的表现空间。因此, 对油画语言的研究, 也成为了我们不断认识和选择表现方式的重要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讲, 画家对油画形式语言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 也是带动油画艺术发展和不断延伸的过程。

油画个性化语言的选择和探索

写实风格的油画源自于欧洲的古典传统。作为绘画表现形式之一, 几百年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与趣味的改变, 它的精神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它的形式语言以至技术、材质也由此出现了许多革新。它采用的艺术语言既是多元化的又是多样化的, 既可以采用古典主义的图像形式, 也可以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技巧, 甚至是象征主义的隐喻观照。这些是艺术家主观与客观的交融, 思想与情感的流露。写实艺术的主题表达方式有很多种, 有含蓄, 有直接。各种风格的艺术都可以通过写实主义表达出来。比如浪漫主义艺术偏重对艺术家内在情感的宣泄, 表现主体的主观想象和思想感受;现实主义艺术注重对客观现实的描绘, 强调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与真实;吴甲丰在《论西方写实主义绘画》一书中写道:“写实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 在于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结构美、精神之美, 内含着一种新的审美特质”。写实主义强调艺术真实的表现现实生活, 反映现实生活的问题, 包含着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炙热情感的基本看法。因此, 它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照搬再现, 而是经过了艺术家的再创造。研究中国写实油画的起步, 需要探索西方艺术在传入时依附于多种画种的艺术方法及其艺术精神, 注重“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幻化。不仅透露出画家的审美思想和艺术修养, 还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图像文化盛行的今天, 写实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方法仍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顽强的生命力, 作为艺术家采用的表现方式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观念与表现方式的切入以传达出内在的精神实质。

油画个性化语言在绘画中的意义

人之所以有审美的需求, 不仅来自于视觉感官的愉悦, 而更多的是出自表达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至于采用何种方式来创作艺术,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 这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概念的表达。这样的选择有时是自觉的, 有时又含有偶然性, 甚至带有一代人独特的造型偏好和精神关照。我们知道, 弃旧图新是人类的天性, 对艺术形式的转换和自由表现也不例外。画家总是期待艺术表现语言不受束缚, 不希望停留在一种样式、一种面貌上。艺术史反复证明, 没有形式语言上的创造与相对成熟, 内容再好也无用, 因此艺术家对绘画语言形式及相应内涵的探索实际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康定斯基在关于《艺术中的精神》 (2) 一书中以一个“前进和上升的三角形”作为比喻, 断言“人类文明之车”必然从物质走向精神, 艺术必然从表现外在的客观物质性走向表现内在的精神性。他认为艺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表现“内在需要”的阶段, 这个“内在需要”只有通过“纯粹形式好色彩语言”才能实现。对此, 我认为, 画家在选择表现形式上更多的倾向于“内在精神的表达”。正因为如此, 表现主义对艺术语言的概括更能自由地去体悟内在的生命精神, 其内涵正在于对艺术本质上的不断接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获得油画的表现自由和个性化的语言, 以此追求艺术本体与自我心理的同一。

表现主义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种直觉、想象、情绪和意趣, 而不仅是对具体事物或某种关系的记述和描写, 不再拘泥于技巧的精湛, 更多的是需要重视思想内涵的表现。因此, 它比具象绘画语言更具有表现性、多义性和多样性。中国画笔墨审美中的无限意味远远超出了技巧,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纯粹自立的、用心来体验的经验方式, 这种经验方式将充分开启我们对视觉内涵的解读与阐释的空间, 从而构建出对传统美学的话语表达和解读范式。我们在表达客观对象的同时, 自己的心性是否得到显现, 这是一个有深度的东西, 也是视觉活动最核心的东西。绘画语言正是在这样的方式中显现其语言建构和精神建构的深层意义。在这方面不少艺术家的作品力图表现直觉语言, 从而在即兴, 甚至在无意识情况下进行创作。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就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概括为“无意识设计”, 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纯粹的绘画语言同样如此, 它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物象的原形似的东西, 割断了艺术的大众图式, 使画家更多的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寻找和创造一种感情符号的形式语言。这种感情符号的词汇往往带着这一代人独特的造型偏好和精神关照。以我最近创作的油画为例, 我在构图的时候, 通常会选择平面的色块做背景与柔和的女生造型形成虚实的对比, 使色彩弥漫着朦胧宁静的调子与单纯的空间结构感, 想微妙地传达一种都市女孩淡淡的虚无

中国花鸟画在黑龙江地域语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王小娟 (黑河学院美术系黑龙江黑河164300)

标注:本成果是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地域语境下的北方花鸟画创作研究》 (课题编号D006) 成果之一。

中国花鸟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绘画之一, 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 而是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审美关系, 是画家借以抒发自己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并体现一定社会精神的画科。中国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 唐代的花鸟画技法已经相当成熟, 经五代、宋元直至明清, 花鸟画与山水画一样, 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

由于古代东北主要是游牧、狩猎民族活动的区域, 文化、经济很不发达, 因此更谈不上艺术方面的发展。东北少有花鸟画名家产生, 即使是在花鸟画艺术高度发展成熟的宋代, 也很少有传世的名家出现。与南方的花鸟画相比, 东北花鸟画的发展显得缓慢而又滞后。直至当下, 以于志学、高卉民、聂义斌、吴冰、于长胜、陈敬友等为代表的一批东北画家立足塞外北国, 专画黑土地上未曾被表现过的禽鸟, 冰雪中的劲草虬枝,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旷野气息, 极大地丰富了花鸟画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当下, 这些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中国花鸟画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新颖的形式、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力, 这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建树。

黑龙江位于我国的高寒地带, 纬度最高、气温最低。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 并具有很强的耐寒性, 冬季到处银装素裹, 玉树银花, 一片冰雪世界。分明的四季、强烈的色彩反差、辽阔的黑土地、通透的天空, 这养的环境陶冶着黑龙江画家的情操, 造就了北方画家豪迈、奔放的性格。黑龙江的画家深爱这片土地, 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她的多姿俏丽, 为黑龙江地域花鸟画的发展贡献着自身的力量。对于花鸟画在黑龙江地域的发展笔者有这样几点想法, 作以简单论述请大家指正。

一、感受自然, 发现苍茫中的冷逸美

黑龙江著名花鸟画家高卉民先生曾提出“独特感受”这一观点, 即区别于古人、今人、洋人的他自己所特有的对自然的观照方式。试想塞北深秋, 寒风袭来, 虬枝劲草抗争之不屈之精神;寒枝霜叶顽强生存, 蓄芬芳于来年之气质品格, 怎能不使欣赏它的人感动。将从这寒凉、苦涩、残缺中发掘出的美在画面中表达出来, 抒发我们的“独特感受”, 作品怎能没有生气、没有感染力?黑龙江地域有很多适合于花鸟画表现的题材, 东北寒冷的自然环境, 赋予了这些题材更加高傲不凡的气质, 它们或野逸或灵动, 在苍茫的天地间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平淡无奇的一棵草也会在画面中散发出独特魅力。运用独特的视角, 突破传统花鸟画的取材范围, 这将为北方花鸟画的创作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

二、适应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

当代花鸟画如何适应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反映时代精神和与木讷的气质情绪, 这些视觉语言既符合我作品要表达的空间要求又符合传达都市女孩特有的情感目的, 而画境的审美取向更靠近唯美。我知道个性语言必不可少的要依赖于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化修养等多方面的不断提升。我相信一个时代、一个文明, 会接受与之相符的形象来适应, 因为油画语言的个性与表达方式, 在每个历史时期始终是艺术家们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目标, 对绘画表现语言的创新精神可以说是油画艺术发展的内驱力。

结语

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是画家自我生命与艺术历程的记录, 也是画家自我话语的方式与途径。画语形式的选择成为画家的自我时代风貌, 长久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当代花鸟画家们, 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尝试, 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这个当代性的问题恐怕并没有就此完结, 它将继续是当今花鸟画家关注的课题。花鸟画面临的问题要比人物、山水更有难度, 因为花鸟画对象在自然界中没有太多变化, 花和鸟本身千百年来基本上都是一个样子, 而表现方法千百年来也逐渐形成了程式, 古代的花和现代的花难道在造型和颜色上有什么根本不同吗?这就给花鸟画家在如何反应出当代性的问题上出了难题, 当今的花鸟画不是单纯的表现一枝一叶, 那是一种表象;当今的花鸟画我认为要表现人的精神层面, 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是画家的精神世界、情感、文化内涵的再现。因此, 黑龙江地域的花鸟画也必然要在固守纯粹的精神中适应当代的审美趣味。

三、注重画面形式和技法的创新

东北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应该就是雪、枯枝、芦苇、白桦林以及黑土地上种植的大豆、玉米等等, 这些题材在南方是看不到的, 因此北方的花鸟画家在创作中可以采用不同于“梅兰竹菊”的表现技法和形式, 大胆创新。结合时代本人认为可从三方面研究:一是构图中强化现代的构成意识。作品中加入一些构成元素, 作品视野宽阔, 内容丰富, 构图饱满, 在形式感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二是色彩表现形式多样化。除了设色方法之外, 北方花鸟画也有相当一部分画家采用各种技法, 如多次描绘并反复冲刷画面, 使作品浮华去尽, 呈现出朦胧、冷逸、灰暗的美感;也可以借鉴油画、水彩、摄影等艺术在光、色方面的处理手法, 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北方花鸟画的色彩语言。三是创作技巧和材料方面的革新。为了使作品达到某些特殊的效果, 通过揉皱纸绢, 浸渍画面, 绢背面作画、撒盐冲水等特殊技法制作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 并在色彩上加进丙烯、水彩、水粉等颜料的运用, 更大程度地丰富作品色彩的表现力。

另外, 黑龙江地域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0个少数民族, 神秘的图腾、精巧的饰品、华丽的民族服饰等等各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都可为花鸟画的发展提供营养, 我们的花鸟画可以与民族元素相结合, 创作出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艺术作品。

总之, 要创作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花鸟画, 使黑龙江地域的花鸟画很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 使我们的作品思想新、技法新、意境新、情调美, 不但要在取材内容上寻求突破, 具有思想性, 还要在表现形式上, 在构图、笔墨技法、赋彩方面有所创新。要根据新的主题、内容、题材有意识地创造新的技法, 为传统的花鸟画表现技法输入新鲜血液。因为花鸟画技法的演变是随着画家思想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画家的思想改变了, 对自然界景物的感悟就会不同, 艺术标准、审美观点也都随着发生变化。相信在黑龙江画家的努力下, 黑龙江地域的花鸟画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情感与内在心理世界的宣泄。如何获取和融合各种视觉语言演变的信息, 包括艺术审美标准的提高和艺术观念的图式转换, 都可以成为画家绘画语言的表现空间和舞台。在艺术走向多元化的今天, 画家用什么样的绘画语言来阐释与表达, 有着完全自由的选择, 关键是作品的形式能否把画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联系起来, 显露出个性化语言的本体意义和被观者解读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艺术》[英]克莱夫.贝尔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9出版.

语言选择 篇9

《喜福会》 (TheJoy Luck Club) 是美籍华人女作家谭恩美 (Amy Tan) 于1989年出版的成名处女作, 作品采用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手法, 通过四位中国移民母亲与她们在美国出生的女儿轮流讲述故事的形式, 描写了两代华裔女性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审视和认识彼此的过程。小说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 曾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达九个月之久, 获“全美图书奖”、“全美图书评论奖”及“1990年海湾地区小说评论奖”, 并被选入《诺顿文学入门》教材 (张瑞华, 2001) ;谭恩美也被推为一度是由汤婷婷为代表的亚裔美国人的发言人。

评论界和读者对《喜福会》的关注多集中研究作品的文化主题, 侧重探讨小说体现的中美文化冲突和融合, 思考作品的跨文化意义和华裔身份的建构, 或剖析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等 (1) 。实际上, 作为华裔文学的代表作, 《喜福会》在语言上也具有新一代华裔文学的一个共同特征, 即“以汉字形象或直译或意译英译后置于文中” (胡勇, 2003:149) 。《喜福会》原文文本最引人注目的语言特征就是在英文行文中加入了大量以罗马拼音拼写的汉语语码。这种中英文语码转换在作品中频繁出现,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为该小说的一大特色, 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喜福会》中中英文转换的语言片段为语料, 用语用学的顺应理论分析作品语码转换运用的艺术特色。

二、码转换研究回顾

1. 语码转换的定义

语码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 可以是一种语言, 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语域 (Wardhaugh, 1998:86, 转引自李经纬、陈立平, 2004) 。对于语码转换,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定义。从广义上说, 语码转换 (code-switching) 指“两种 (多种) 语言或方言成分的并置” (McCormick, 2001:447) 。但在实际研究中, 研究者对语码转换的看法不尽相同。有的研究者用语码转换来指称句间的转换 (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 , 即认为语码转换发生在句子分界处, 与此相对, 他们将句子内部的语码转换 (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 称为语码混用 (code-mixing) (何自然、于国栋, 2001) 。但是Myers-Scotton (1995:36) 认为这样的区分在研究语码转换的功能或心理动机时完全没有必要, 因为“句间语码转换何句内语码混用……有着相似的社会功能, 所以它们属于同一框架”。实际上, 区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仅仅是更有利于研究语法限制, 而在研究其语用功能时, 可以认为语码转换包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这两种转换现象。

研究者在研究语码转换时, 还区分了借用或借词 (borrowing) 。Mesthrie (2001:41) 认为, 借用意味着事先并没有掌握被借用的语码, 而典型的转换却意味着已经掌握了被借的语码。Heath (2001:433) 给出了另一个理论上的区分标准:借词是指从别的语言吸收过来的词, 通常是单个词, 已经融入目标语的词汇系统;而语码转换则是自发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临时转换, 与目标语界限分明。Poplack (1980) 列出了详细的区分标准, 即是否与基础语言在音位、形态和句法上融合。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 Myers-Scotton (1997:229) 认为, 借用和转换在目标语言里处于同一个连续体, 在讨论语码转换的结构制约时, 需要关注的是混合成分的形态结构, 没有理由将借词和单独出现的转换词区别对待。

由于以上三个术语本质区别并不大, 本文用“语码转换”作为包罗性的术语, 用来指同一言语交际中分属两个不同语法体系或子体系的言语交替现象。简单地说, 语码转换即“随着话语的进行, 说话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的情景” (Akmajian, 1984:334, 转引自赵小沛, 2005) 。

2. 语码转换的类型

Poplack (1980) 从语言结构考虑, 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 (tag switching) 。如前所述, 句间语码转换发生在两个句子或分句的分界处, 而且每个句子或分局都分别属于一种语言。附加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单一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分句中插入另一种语言表述的附加成分。

Auer (1990) 从功能角度出发, 提出了两种语码转换:与语篇相关的转换 (discourse-related alternation) 和与交际者相关的转换 (participant-related alternation) 。前者以说话人为中心, 在言谈完成不同的交际行为, 后者以听话人为中心, 考虑的是听话人的语言喜好和语言能力。

另外, Muysken (1995) 将语言结构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纳入区分语码转换类型的标准中, 提出了交替 (alternation) 、插入 (insertion) 和词汇等同 (congruent lexicalization) 。交替是由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真正的转换, 涉及语法和词汇;插入表示在一种语言表达的语言结构中嵌入由另一语言表达的成分;词汇等同指两种语言享有同样的语言结构, 从而一种语言的词汇可以换作另一语言的词汇。

以上几种语码转换类型的区分多从语码转换的形式出发, 而没有关注语码转换的成因, 即语码转换的内在动机。根据Gumperz (1982:60-62) 的研究, 交际中有两类语码转换:情景型语码转换 (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 和喻意型语码转换 (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 。情景型语码转换发生的原因是话题、参与者等情景因素的改变, 即使用的语码随着说话人所处的情景而改变, 说话人在不同的情景下使用不同的语码。一种语码或语言变体通常与特定的活动有关, 情景型语码转换反映了语言和社会情景的关系。而喻意型语码转换与主题或话语的变化有关, 语码由于说话的语气、重点或角色关系改变而发生改变。喻意型转换打破了与情景型转换并存的社会规范的约束和限制, 选择使用某种语码往往暗示了某种社会价值或感情色彩。

在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中, 研究者多提及Gumperz对语码转换的区分, 从语境、话题、参与交际者的身份等因素, 分析语码转换中语码的选择问题。

3. 语码转换的研究路向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语码转换一直是社会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对语码转换的研究涉及面广, 研究的角度各异, 看法也不尽相同。何自然等 (2001) 将国外语码转换的研究归纳为四个路向:社会语言学、语法研究、心理语言学和话语分析。形态句法学是研究语码转换的一个出发点, 分析语用语言的流利程度, 但语法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强调社会因素或会话组织因素在语码转换中的作用, 把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引入了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但是这种研究路向没有涉及交际者使用语码转换的心理和认知因素;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路向则试图解释语码转换时的心理过程;会话分析方法则通过对会话序列的研究说明其具体演绎过程, 但是会话分析方法所固有的解释力不足的弱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种研究路向 (于国栋, 2004) 。

语用学是研究语码转换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于国栋, 2004) , 因为语用学既研究说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 又研究听话人对说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推理过程, 还研究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意义的过程。

目前, 国内不少研究者也将标记理论、适调理论、顺应理论用于研究语码转换, 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研究分析了文学作品如《围城》、大学校园话语、报刊文章等汉语语料中外文语码转换现象 (2) , 但是对英语文学作品中汉语语码转换的研究还很少见。

三、语用学的“选择—顺应”理论

语用学研究具体语境下语言的使用与理解。在《语用学新解》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一书中, J.Verschueren提出了“选择-顺应”理论。他认为, 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 不论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也不论是处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处于语言外部的原因, 其中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的选择。人类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 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于国栋, 2000) 。变异性指人类语言可供选择的种种可能, 商讨性指人类作出的选择都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作出的, 顺应性则是人类能够从所有可能的选项中作出商讨性的语言选择。Verschueren在此基础上, 对语码转换作出了如下解释 (朱丽, 2006) :

1. 语码转换是语言选择的结果

语言选择发生在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上, 也体现在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的选择上, 语码转换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策略上来讲, 都是语言选择理论的一个典型的表现形式。对于一个具体的语码转换者来说, 在交际中, 对某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进行选择, 其目的是为了顺应, 正是顺应这个巨大的推动力驱使语言使用者进行语言选择。因而, 语码转换是交际者顺应语境因素的具体体现。实际上, 语言和语言使用的语境之间是一种相互顺应的关系, 语言选择塑造了语境, 同时也被语境塑造。

2. 语码转换是一种交际技巧

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者在两种或多种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进行策略性的转换, 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 从而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在某些语境下, 交际者就是期望通过语码转换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Verschueren还认为, 在跨文化背景下, 语码转换也表现了一个种族或文化群体的交际风格。当然, 语码或风格的转换可能会给交际的顺利开展带来一些问题, 因而交际参与者需要能适应这些问题, 以实现成功的理解与交际。换言之, 在交际中, 交际者不仅要对语码作出选择, 而且必须顺应他人所作的选择。

3. 语码转换是表明说话者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一种方式

语码的选择和转换往往取决于社会背景和说话人的意图, 即人们根据语言领域的变化和不同的目的进行语码的选择和转换。由于不同的语码代表不同的社会地位, 而语码与所表达的内容密不可分, 因而在某些场合, 用某种语码比其他的语码更合适。在交际过程中, 交际者对某种语码作出选择, 体现了顺应社会关系的目的, 蕴含了其建立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心理因素, 反映了交际者的心理状态。

四、《喜福会》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学分析

从上述“选择-顺应”理论看, 语言使用者遵循高度灵活的原则, 在多种策略的指导下, 对语码作出选择, 从而使交际接近或达到成功的语言特性。概括说, 语码转换主要是为了顺应语言现实 (linguistic reality) 、社会规约 (socialconvention) 和心理动机 (mental motivation) 。

1. 语言现实的顺应

顺应语言现实取决于两种语言词汇的可及性程度, 有时需要用一种语言弥补另外一种语言在某个方面的空缺。如果某个思想、概念或词汇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 而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找不到表达方式或确切的对等词汇, 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语用的过程中, 就要动态地顺应这样的语言事实, 进行语码转换, 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按照Gumperz的区分, 这种语码转换多为喻意型语码转换, 往往随着交际主题的改变而变化。

在《喜福会》中, 谭恩美描写了两代华裔的生活, 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跨度非常大, 其中涉及大量的中国文化、宗教历史、风俗习惯等。有些概念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 因而作者在母亲一代的人物语言中使用了罗马化的拼音, 以期让读者从语音上理解她未能直接用英语表达出的内容。呈拼音形式的汉语在原文中的出现绝不是随意的, 而是出于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例如, 在描述“红木”时, 作品中出现的是“hong mu, which is so fine there’s no English word for it” (Tan, 1989:11) , 因为作者无法用英语中明确对等词进行替换。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拼音形式, 例如关于麻将的用语:Mah jong (麻将) , Pung (碰) , Chr (吃) ;称呼语:Nuyer (妞儿) , Laopo (老伯) , Yitai (姨太) , sz tai (四太) , Aiyi (阿姨) , amah (阿妈) , dajia (大家) , meimei (妹妹) , jyejye (姐姐) , old Mr.Chou (老周) , Syi Wang Mu (西王母) 等。这些汉语拼音语码的呈现使读者领略到中国背景下大量的中国文化专有项, 增强了作品的文化价值。

此外, 由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 汉语地名也无法用英语中原有的词汇表达, 因此, 《喜福会》中, 作者将中国地名按照汉语语音以拼音呈现在作品中, 例如kweilin (桂林) , chungking (重庆) , shansi (山西) , tientsin (天津) 等。

在描述母亲一代语言时, 作者对一些表示感叹的语气词也使用了汉语拼音, 因为对以母语为汉语的移民来说, 她们脱口而出的语气词毕竟和地道的英语表达有所差异。从语音系统来看, 她们使用的还是汉语的发音和语调, 而不是英语中现存的任何语气词。对此, 作者通过语码转换手段进行了标记, 例如Aiiya (哎呀) , ah (啊) 等。这些语码的转换体现了移民语言的特点, 表明了作者在语言选择中对汉英两种语言的顺应。

为了减少读者阅读的困难, 作者在许多汉语语码后, 还用英语进行了解释或给出句子的直译形式, 帮助英语读者理解, 避免了含糊不清和歧义。例如, 提到“粽子”时, 作者先给出了拼音语码, 接着用通俗易懂常见的英文词汇进行了解释:“A woven hamper filled with zong zi———thesticky rice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some filled with roasted ham, some with sweet lotus seeds.” (Tan, 1989;71) 且不论粽子到底如作者所说是用荷叶裹就, 还是如我们所知用芦苇叶包裹, 作者通过语码转换基本实现了表达的目的, 读者从阅读中大概知道了zong zi为何物。又如, 讲述“孝”这个概念时, 作者也使用了类似的技巧:“My auntie, who hada very bad temper with children, told him he had no shou, no respect for ancestors or family.” (Tan, 1989:35) 作品中这类语码转换也相当多, 例如, 饮食文化:wanton (馄饨) , dyansyin (点心) ;物件:houlu (火炉) , tounau (汤药) ;中国传统风俗、礼仪和道德观念:Ching (请) , Tyandi (天地) , ni (逆) , 等等。毫无疑问, 作品中频繁出现的语码转换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 也暗示了中美两种文化的对立与冲突, 对作品主题的确立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语码转换广义的定义来看, 它不仅包括两种语言的转换, 同一语言不同语体的转换也属于语码转换, 这在小说《喜福会》中有明显的体现。小说中母亲一代在一般的交谈使用英语, 但她们的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标准的英语, 有大量一顿一顿的短句, 且句子主语经常省略, 在语序方面也不符合标准英语的句法。例如, “Al-ready cooked enough for you.See?One soup, our dishes.You don’t eat, only have to throw it away.Wasted! (Tan, 1989:195) ”作品中这种语码转换正反映了移民的语言现实, 作者借助语码转换的技巧, 既保留了汉语的节奏特色, 显示了隐含的汉语句法, 又通过英语词汇的叠加实现了行文表达的目的。

2. 社会规约的顺应

对社会规约的顺应主要是指交际者由于对某个特定社会的文化、习俗和规约等的考虑和尊重而进行的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语言使用者是生活在具体社会中的人, 他们自觉接受社会规约对行为, 包括语言行为的约束和制约行为。为了顺应社会规约, 交际者以语码转换为手段, 避免社会性的尴尬, 即在公共场合谈论非自由话题时, 通过语码转换, 实现传达信息的告知意图。顺应社会规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化的制约, 语言使用者以语码转换为策略, 回避隐含含义。通常, 这类语码转换随着交际者所处的情景而改变, 语码根据特定情景所能接受的准则而转换, 为情景型转换。

《喜福会》中, 通过语码转换顺应社会规约的一个典型例子是Kai gwa (开瓜) :

“Kai gwa?”———Open the watermelon———he said, poising a large knife over the perfect fruit.

...My face turned from embarrassment, because at that time I did not understand.

Yes, it is true I was a wild girl, but I was innocent.I did no know what en evil thing he did when he cut open that watermelon.I did not understand until six months later when I was married to this man and he hissed drunkenly to that he was ready to kai gwa. (Tan, 1989:27-278)

这里, 语码转换的运用不仅实现了避讳, 顺应了社会规约, 而且激发了读者, 尤其是英语读者思考其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和蕴含的意义。

3. 心理动机的顺应

对心理动机的顺应是指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所有语码转换, 交际者可以用语码转换实现多种心理动机, 如避讳、创造幽默、标志身份、间接回答、缩短心理距离、排除其他交际者等。在解释会话中顺应心理动机的语码转换时, Giles提出了“言语顺应理论”, 分析语码转换中的趋同 (convergence) 和求异 (divergence) 。该理论对书面语中的语码转换不是特别适用, 但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出发, 即Gumperz所称的喻意型转换, 通过研究语码转换的语料, 分析作者使用语码转换的文体价值和情感价值, 探讨作者运用语码转换期望获得的艺术效果。

(1) 为文化的传达寻找载体, 强调语义。

如上文所述, 在《喜福会》中, 作者对一些中国文化专有项的传达别具特色, 她在用拼音表达后, 接着用英语进行解释。固然, 这类同义语码转化有其顺应语言现实的一面, 但同时也有顺应心理动机的一面, 即作者希望通过语码转换, 将英汉两种语言结合, 对中国文化进行诠释, 并通过语码转换突出语义, 达到强调的目的, 使读者真正理解文化因素的深刻含义。例如, butong, not thesame;no shou, no respect for ancestors or family;ni, a traitor to our ancestors;Chunwang Chihan, If the lips are gone, the teeth will be cold;dangsying tamende shenti, which means“take care of them”or literally, “watch out for their bodies”。

(2) 使作品陌生化。

《喜福会》中, 作者运用了大量简短的附加语码转换, 例如, Nikan! (你看!) , Chiszel (气死了) , Ching, Ching! (请!) , Shenma? (什么?) , Jrdaole (知道了) , Yi ding (一定) , Nale!Nale! (哪里哪里!) , Swanle (完了) 等。这些语码转换本身作为一种交际策略, 体现了使用者语言趋同的交际目的。同时, 从作者写作的角度出发, 用罗马化的拼音呈现一些附加语, 成功地实现了作品的陌生化, 适当增加了英语读者阅读的难度, 又不会造成作品的晦涩难懂, 从而使小说的文本风格别具一格。

(3) 刻画人物形象, 表现移民语言特征。

综观《喜福会》中的语码转换, 我们可以发现, 作者对语码转换的运用大多是在对母亲一代的人物语言的描述中。作品本身是通过各个人物讲述故事展开, 因而人物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从上文所引各类句内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可以看出, 通过语言或语体的转换, 作品中人物, 尤其是移民到美国的母亲们的性格更加鲜明, 她们的性格特征也更加突出。

同时, 汉语表达方式与英语的发音规则和语法相调和的语码转换形式, 不仅表现了语言符号所渗透的思维定势和文化内涵, 而且创造了一种具有图的韵律节奏和美感的移民语言形式, 显示了移民文化在语言上的体现, 对小说主题的深化也不无作用。另外, 语码转换也使得作品描写生动形象, 获得了某种戏剧性效果。

五、结语

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选择探讨 篇10

1 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概述

目前比较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主要有C/C++语言、JAVA语言、C#语言、VB语言 (Visual Basic) 以及Access语言四种, 这四种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作为主流的开发语言, 广泛应用与软件开发的各个行业。

1.1 C/C++语言

C/C++语言是软件开发行业的领头大哥, 作为诞生较早的开发语言, 曾经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者们的首选。尽管近年来包括JAVA语言.NET语言等后起之秀开始瓜分C/C++语言的一些市场, 但C/C++的强大的开发能力和高效的执行效率一直是其它语言望尘莫及的。因此, C/C++语言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来看, 依然具有不可替代之势。C/C++语言的应用范围非常广, 由于悠久的发展和应用历史, C/C++语言在即时通讯、邮件、友好的用户界面上的优势使其在这些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1.2 JAVA语言

JAVA语言是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的后起之秀, 它具备模块化的设计构架使它在当前软件开发的高效和多样化的市场要求下脱颖而出。JAVA语言的模块化的设计思路, 使它的可移植和借用功能给程序员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使程序员在设计中可以方便地调用模块化的程序, 提高了软件设计效率, 降低了软件设计的工作量。并且JAVA语言编译的软件程序, 在后期维护和管理时比较方便, 并且可以随意更换模块。JAVA语言基于这些优点, 倍受企业型的软件开发者们青睐, IBM公司和SUN公司对JAVA语言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目前, JAVA语言在WEB、移动、系统编程、嵌入式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而且未来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1.3 C#语言

C#语言是微软.NET架构中的核心内容。得益于微软的市场占有率和在行业中的领袖地位, C#语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且在某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语言在编译器的开发、硬件驱动、工业编程控制、PLC、底层嵌入式等方面表现十分出色。

1.4 Visual Basic语言

Visual Basic语言是指可视化的操作语言, 包含开发驱动的变成语言, Visual Basic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计算机软件变成语言。图形用户界面的可视化特征是Visual Basic语言的最大特点。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 Visual Basic语言作为数据库语言中的优秀代表倍受设计者青睐, 同时Visual Basic语言中的结构化查询语言功能作为网络和数据库管理中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同时可视化的操作语言在数据库的管理上具有较好的查询功能。同时与其它语言相比, Visual Basic语言比较直观和方便, 对于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小型数据库的管理功能十分强大。

2 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选择的策略

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语言, 能够有效提高软件编程效率, 并且降低了软件开发者的编译难度, 同时提高软件的实用性和后期维护的方便性, 因此探讨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选择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2.1 根据软件开发框架合理选择编程语言

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之前, 要充分考虑软件开发的整体框架, 从而确定软件的编程语言。通常一个软件开发项目都采用同一种变成语言, 但由于各个段落和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功能、大小、编译难度不一样, 因此可能适合甲部分的编译语言对乙部分来说确实最复杂、最啰嗦的编译语言。在选择编译语言时, 要适时对语言进行调整, 通常软件开发设计者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编写之后, 才发现软件编写的内核中不适合用此语言编写, 在此情况下, 要及时调整编写语言, 许多情况下, 最适合的程序编写语言往往是曾经淘汰过的语言。

2.2 选择程序编写者熟悉的语言

不同的软件功能适合用不同特点的编写程序, 但对于软件编写者来说, 最重要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的选择原则是要选择开发者比较熟悉的语言。尽管Visual Basic语言对于数据库管理和可视化编程比较方便和适合, 但如果程序开发者不熟悉或不了解Visual Basic语言的使用规则, 在这样的情况下, 强行选择Visual Basic语言的效果不仅不能提高编程效率, 反而适得其反。

2.3 根据软件的作用选择编程语言

软件的功能和作用是选择编程语言的重要选择依据。例如软件需要友好的操作界面, 同时主要面对简单重复的处理工作, 就需要选择简洁灵活的编程语言, 例如C/C++语言可以编译友好的操作界面以及灵活简便的处理方式, 就应当选择C/C++语言。

3 结语

总之,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这样的系统工程中, 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语言就如同选择了合适的使用工具, 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软件开发者应当全面了解各种编译语言的特点, 不断探索和应用, 才能在面对不同的软件开发中选择更适合的编译语言。

参考文献

[1]荣大磊.要“应用软件”也要“编程语言”——计算机语言类教学现状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 201023 (11) :89-90.

[2]贾秋敏.浅谈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J].无线互联科技, 2012, 3 (48) :78-79.

语言选择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 选择题 练习形式 汉译英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137-01

一、英语练习对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英语练习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大量语言实践的重要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该生能否做一定量的练习,练习方法是否恰当。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语法现象或语言要点在讲解的时候学生都懂,但如果让他们开口讲,动笔写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练习做得不够或练习的方法不恰當。学习英语,仅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证明,学习的东西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反复训练才能真正掌握,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老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这种教学方法违背语言实践规律,现在普遍认为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在精讲的基础上,老师不但要组织好学生课堂上的口语练习,而且要布置适当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真正掌握某种语言知识的目的,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练习形式不能拘泥于高考试题形式

对于目前高考采用的标准化试题,客观性强,便于掌握区分度,便于教学评估,便于阅卷。无疑,这种试题形式对于选拔人才或对某一层次的教学情况做出评估是可取的。但是,如果因此认为多做高考试题形式的练习,就能提高英语水平,这便是一种误解。我们不可否认,多做考试题形式的练习有时可以应付类似的考试,但要想通过这种练习形式巩固学过的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不大可能的。我们都知道,高考的试题主要是选择题,每道选择题有4个选项,而其中就有一个是待选答案,其余几个都是需排除的干扰性答案。对于学生的语言教学,一定要引导他们去学习正确的东西,尽量让他们少接触错误的东西,更不要用错误的东西去迷惑他们。只有他们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后,才能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不过也要注意适当,不宜做得太多。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东西,掌握了正确的东西,高考题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因此,经常做高考类试题形式的练习是不恰当的,平时的练习形式应与高考试题形式的题目脱钩。

三、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练习形式

前面已经阐明,平时用选择题作为练习的学习是不可取的。那么平时做什么样的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呢?我认为凡是直接让学生说或写的练习形式,即通过练习能让学生掌握英语的正确用法及正确表达法的练习形式,都是好的练习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这种练习做得越多,学生对知识掌握得越牢固,英语水平提高得越快。填空可以直接巩固学生所学的词或词组,句型转换让学生把相应的句子写出来,像这样类似的练习会迫使学生接受正确形式、正确表达法的训练。通过这种练习,久而久之,正确的东西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用正确形式表达会成为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会不断提高。对于这样的学生,即使他们从未做过选择题,高考也会很容易通过。

学习英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培养语感,做练习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如果练习形式不当,便不能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经常让学生做选择题很难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只有让学生直接用英语表达,直接动手做的练习,才能培养学生语感。围绕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反复多样的练习,这样学生的语感自然会增强,语言运用能力会大大提高,语言表达中的各种错误会大大减少。

在非选择性试题训练中,汉译英(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指将汉语句子译成英语)这种练习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老师因为该题型不是高考题型而不予重视,这是十分可惜的。实际上,这种练习恰恰是训练英语基本功的一种很好的练习形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写作水平非常重要。汉译英是一种综合性的练习,要译好一个句子,必须注意英语语序、语法、用词、惯用法等各种问题。如果长期坚持这种练习,学生的语法概念必然清楚,语言基本功必然扎实,语言的运用能力必然增强。现在中学生都比较怕汉译英练习,拿到一个汉语句子,不知该如何翻译,这是由于长期不重视汉译英练习造成的。汉译英练习还可以和老师讲解的语言要点结合起来,即把语言要点用到译文中去,这样效果更佳。因此,汉译英虽然不是标准化的题型,也不是高考题型,但它作为平时课堂内外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可有效地降低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畏惧情绪,从而培养其写好英语作文的信心。

综上所述,只有选择适当的练习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高考的试题形式是选拔人才的需要,不是训练学生应采用的形式,更不是平时练习形式的指挥棒。平时练习中不能常采用这种模式来训练学生,否则会把英语教学引入歧途。

参考文献

1 顾军.浅谈怎样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J].成才之路,2008(34)

2 蔡才帅.掌握基础知识 提高综合能力——高中英语总复习策略[J].中国民族教育,2010(04)

语言交际中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 篇12

人们的一部分语言交流是不存在利益冲突的日常信息交换。同时, 还有相当一部分语言交流是在利益冲突中进行的。利益的冲突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思维, 从而影响信息传递和语言交流。影响之一就是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又称不利选择, 是指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方对信息的无知而隐藏相关信息, 获取额外利益, 客观上导致不合理的社会行为结果。其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无商不奸”。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商人都是不讲诚信和欺骗消费者。商人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商品品质、性能和成本, 而消费者在这方面又处于劣势。其中一些商人就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向消费者传递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 尽量多赚钱。最终的结果是消费者倾向于认为所有的商人都是奸的。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少数政府官员出于各种考虑而虚报产值, 夸大政绩, 或隐瞒问题, 促使很多人倾向于认为政府官员所说的话都不可信, 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受到了影响;由于很多非法广告存在误导信息, 一些人就怀疑广告的真实性;由于掏钱就可以买到各种荣誉证书、标牌和质量认证, 人们就倾向于认为所有此类证书和标牌的可信度存在疑问。

在社会活动开始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

社会生活是人与人之间各种复杂利益的综合。利益的冲突往往导致人们社会行为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 尽量维护自己的利益, 有时不惜损害对方的利益的现象便会发生。语言交流受人们思维状态的支配。利益的冲突会造成语言交流中信息传递的不畅或不正常状态。逆向选择具体体现在语言交流中, 就是首先有一部分人出于自己的利益, 在语言交流中传达误导性信息, 甚至虚假、错误信息, 或隐藏于己不利的信息, 从而影响其他人的理性决策, 造成利益损害, 然后人们倾向于怀疑所有通过这种途径所传达的信息, 从而冲击人们的互信关系,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见人只说三分话, 不可全掏一片心”。

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假定——“经济人”。“经济人”是指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合乎理性, 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 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和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经济人”的核心是利己主义。按照“经济人”的假定, 人在经济活动中总受个人利益或利己心所驱使, 总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但利己主义不一定完全是自私自利, 或损人利己。有理性的人的行为可能有多种动机, 获取经济利益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人有理想、感情、荣誉感、正义感, 这些都驱使人们去从事各种活动, 包括经济活动。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 社会主体的动机具有多重性。在特定条件下, 这些非经济动机引导着社会主体选择一种与自己的私利并不吻合的行为目标, 有时甚至会将对私利的放弃看成是合理的, 也就是说人是“经济人”与“伦理人”的综合。但即使如此, 利己或私利仍然会支配相当一部分人的行为, 他们会利用各种便利条件和资源, 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益最大;二是成本或损害最小。

经济学中用于说明逆向选择的最有名的例子是阿克劳夫的旧市场模型。在旧车市场上, 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于买、卖双方有关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卖车者知道旧车的性能、质量, 而不知道买主支付的价格。买主正好相反, 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质量较好的车和较次的车一同出现在市场上, 结果是买主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平均价格。这显然意味着一部分质量好的车的价值被低估。如果价格过低, 质量、性能好的车就会退出市场交易。这样市场上的车辆质量会相应下降, 从而使更多的优质车的卖主退出市场。结果只有劣质车才能成交, 甚至交易终止。这是一种典型市场的逆向选择, 也就是货币银行学中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二、从囚徒困境看语言理性——道德风险及其纠治

语言是一种现实的意识, 是思想外在化的直接体现。人们的思维理性直接控制着人们的行动, 包括语言交际活动。既使是最随意的日常对话, 也体现着一定的目的性、逻辑性, 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语言理性受制于思维理性, 而理性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信息掌握量和精确度的影响。

道德风险, 也称道德危机或败德行为, 是指在社会交际中, 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了自身利益而故意隐藏相关信息, 对另一方造成损害的行为。道德风险的根源还是利己主义和私利的存在, 其原因在于私人信息和监督成本导致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道德风险具体反映在语言交流中, 就是在利益相冲突的社会交际中, 一方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在语言交流中故意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或只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从而影响对方的理性决策, 造成利益损害。逆向选择发生在社会交际开始之前, 而道德风险则是由于社会交际开始后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

我们首先重点分析一下“囚徒困境”所体现出来的语言理性及道德风险的形成过程。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一个著名的模型, 它讲的是, 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 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 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 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 各判二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 坦白的放出去, 抵赖的判五年。

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 不管同伙选择什么, 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 不坦白的话判一年, 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二年, 不坦白的话判五年, 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 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 各判刑二年。

“囚徒困境”充分说明了语言交流中的理性。形成这样一个结果的关键在于两个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双方都无法观察和掌握对方的行动和所有相关信息。如果两人之间可以传递信息并相互串供, 两个人都拒不招供, 各判一年, 显然要比都判二年刑好。但这个经济学上所说的帕累托改进无法实现, 因为它不满足个人理性的要求, (抵赖, 抵赖) 不是纳什均衡。换个角度看既使两个人在被警察抓住之前订立一个攻守同盟 (死不坦白) , 这个攻守同盟也靠不住, 在缺乏严厉惩罚的情况下, 没有人有积极性遵守这个协定。“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 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这被称为囚徒悖论。

我们可以把“囚徒困境”推而广之, 来研究一下社会语言交际中说真话和说假话中的语言理性。我们生活中常见各种小广告夸大宣传, 误导消费者的现象;被人们贬为时弊的“官出数字, 数字出官”——政绩造假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其中也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成本与收益的理性决策, 从而影响语言交际的问题。

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对策模型, 设局中人甲、乙两个企业 (部门, 个人) , 每个企业面对上级或社会公众时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说真话和说假话。如果约束软化, 当一个企业说真话, 一个企业说假话时, 说真话的企业可获利很小, 说假话的企业则获利很大;当两个企业都说真话或假话时, 可获居中利益。这种假设在生活中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一些官员费尽心机, 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 无非是制造政绩, 博得上级赞赏, 以获得升迁的机会;一些企业不择手段, 或财务数据弄虚作假, 或在广告中夸大宣传, 以侵蚀国家或他人的利益。“说假话”自然有一定风险, 但它的潜在利益也是巨大的, 否则我们也就观察不到说假行为的蔓延之势了。反过来说, 当“说假话”成为普遍选择时, 可获利益随之迅速扩散也就减少了。

如果不存在严厉的惩罚和严密、规范的制度的话, 作为局中人, 甲进行策略选择时, 如果乙说真话, 则甲说假话比说真话多获利3单位;如果乙说假话, 则甲说假话比说真话多获利2个单位。无论局中人乙选择何种策略, 局中人甲说假话都比说真话获利大, 因此从个人理性出发, 甲必然选择说假话。同理, 乙的选择也是如此。结果大家都倾向于说假话, 于是弄虚作假在社会上盛行。显然这种策略的选择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个人理性与集体公平、公正的准则发生了矛盾, 出现了前面所说的“囚徒悖论”。那么现实中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是否真的不相容?个人利益的增加必须以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的损失为代价呢?解决问题的症结还必须从“囚徒悖论”模型的条件入手。实际上, 在该模型中, 如果改变法院的判决规则为:若两个囚犯都不承认, 则各判处2年徒刑;若两个罪犯都坦白, 则各判罚6个月监禁 (一个坦白, 一个抗拒的判罚情况不变) , 那么两个囚犯从个人理性出发, 仍然都会选择“坦白”的策略, 但此时“悖论”并不存在。因此, “悖论”存在的原因在于“判决规则不合理”, 其本身存在悖论 (不坦白判罚轻, 坦白了反而判罚重) , 而不是对策导致悖论。可见, 在博弈格局中, 博弈规则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局中人的策略选择。所谓的博弈失败, 究其根源, 与制度的设置有关。走出“囚徒困境”, 寻求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完善。具体到语言交际中说假话的问题, 这是在一定的博弈规则下做出的选择, 片面地否定利益主体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 对他们选择说假话的最优策略严加指责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改变并完善制度设置, 使说真话的主体比说假话的主体所获利益多得多, 多说真话的主体所获得的利益要大于少说真话的主体所获得的利益, 同时使说假话的主体不一定获得高收益并承担高风险, 则博弈的结果必然以 (说真话, 说真话) 为最优策略集。故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 是否存在一个严密、规范的奖惩制度是解决人与人之间“说谎”或“不诚信”问题关键。这种制度安排可以是健全的法律体系, 高效率的执法部门规范、完整的规章制度, 行之有效的道德约束。

但如果说假现象大范围存在, 执法部门只能疲于应付, 缺乏查假效率, 或者执法部门查假成本过大——如是否能取得上级部门的有效支持、相关部门协同难度大、执法部门自身的得失、执法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是否能得到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 或者道德约束软化等等原因存在, 制度性安排的效率和持久性就会大受影响, 如质量打假、查禁违法小广告、审查统计数字造假只能以严打和集中治理的形式定期进行, 再加上日常生活中道德约束软化, 都会使说假者付出高代价的可能性仅有10%,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语言交际主体必然进行利益权衡从而选择说假话。其支付如下

说假话未查出收益 6 概率 90%

说假话被查出收益 -7 概率 10%

说真话被发现收益 4 概率 10%

说真话未被发现收益 +1 概率 90%

此时交际主体进行策略选择时必然要比较两个加权值。

4×10%+1×0.9=1.3

-7×10%+6×0.9=4.7

利益比较的结果交际主体仍然会选择说假话。因此要提高社会的诚信水平,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信, 减少欺诈、说谎现象, 就必须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健全法律体系, 严密规章制度和完善制度建设, 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 从而增加说谎的风险和成本, 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的漏洞和机会。

摘要:思维理性决定着语言的理性。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的存在, 语言交际中的逆向选择由此而生。借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语言交际:可了解逆向选择的成因;从囚徒困境引申出语言交际中的说假问题。并得出结论:制度的完善是杜绝说假的关键。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语言交际,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云桂宾.语言行为和语言技能[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8.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桥涵设计下一篇:广东宏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