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试系统

2024-09-20

电子测试系统(共12篇)

电子测试系统 篇1

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子会议系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 因此电子会议系统的投资也在不断加大。如何做好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 也成为一个优秀电子会议系统的重要保障。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8年已下达了电子会议系统标准编制的任务, 为广大设计单位提供可以依据的标准, 以确保电子会议系统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

基于对电子会议系统前期设计的关注,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于2009年7月8日再次举办了“如何做好电子会议系统设计”的专题座谈会。该座谈会汇集业内专家、集成商、厂商、媒体等专业人士, 就电子会议系统设计的相关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作组组长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西单办公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咨询顾问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迫切需要专项的设计规范

电子会议系统就目前市场来说, 的确需要一个专门的工程建设指导性文件, 这对甲方、产品厂商和系统集成商都是有利的。从我最近所参与的工程咨询角度来看, 想谈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一是要清楚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其他专业有哪些不同。

有的土建设计院在对电子会议系统做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时, 针对工程项目还提不出什么具体要求。首先, 他们对采用的产品不是很了解;其次, 他们对需求也不是十分清楚。会议系统是整个弱电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按照技术措施对设计深度的要求还仅仅局限于系统构成。因此在初步设计时不会对会议系统做更多、更细的设计。土建设计院所进行的设计文件应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是会议室数量, 具体位置和面积;第二是预埋管线的路由及敷设方式;第三是用电负荷、供电方式与等级要求;第四是室外大屏幕系统的加固、供电与防雷接地。以上各部分都是和土建建设时相关的。这些应该在土建的设计阶段就确认下来, 至于会议系统产品的选型和系统的性能指标、会场的布局等方面, 这些应该由专业公司的人员来做。电子会议系统有显示、声像、扩声、信息、网络、管理, 所有这些都由一家单位来做设计, 我认为是不全面的, 因为大家设计的主线不一样。在我们的咨询工程中, 虽然在土建电气设计的基础上甲方又找了一个方案深化设计单位, 在制定标书前期又做了一个比较细化的方案, 但是这第二次设计的深度也是不够的, 因为毕竟不是专业的设计单位, 特别是象音视频这一领域, 这一方面必须由投标集成商及专业公司完成, 应该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设计, 而不是凌乱无序的。

二是标书问题。标书很重要, 标书涉及到工程的规模、工程的投资额和产品的选型。

在招投标过程中, 现在有两个问题最难解决:一个是产品指标, 就是说那么多系统各自有那么多的参数, 但是这些参数的来源是以企业产品为主, 还是以一个标准为主?因为没有标准, 所以我们看到的标书中指标的针对性较强, 因为它基本上是按照某一品牌产品或某一集成商提供的数据来作为标书的依据, 这样不能真正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肯定对招投标工作是不利的, 对一些企业来讲也是不公平的。因此我认为现在既然有了标准, 指标就应该按照标准来制定, 而不是按照产品来提出。我们现在的技术参数其实是有两方面:一个是产品标准, 一个是工程标准。我们应该强调系统标准, 而不是单一的产品标准。所以我想以后标书体现的指标应该参照国家标准。

三是推荐产品的问题。

现在大家一般都是在标书中推荐3~5个可选品牌产品, 一方面讲是合理的, 有利于产品的选择与工程的实施。如果把产品都拿进来的话是很难评定的, 为了保持公正和选用性价比优良的产品, 只有在标书制定以前, 经过调研和考核来筛选;另外, 我们知道电子会议系统是形象工程, 甲方比较重视, 都要求建得好、建得高, 这就给高端产品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会。

四是中标之后的深化设计。

标书提出的方案与工程实施的方案因为处在不同的时期, 其内容是不同的, 深化设计更应该侧重在安装、施工、调测、验收, 对原方案进行具体优化, 而不是重新提出方案, 除非在招投标过程中, 甲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较大的变更。我认为深化设计更多地应该与装修设计结合, 因为往往是会议的标书跟装修的标书会同步进行, 所以如果装修公司不与做电子会议系统的公司沟通联系, 将来也会产生许多的遗留问题。

五是电子会议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用户需求太高, 现在有些用户并不了解电子会议系统的真实需求, 不了解产品的情况, 不分场合、不分需求, 投入那么多资金, 贪大、搞花架子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会议系统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有为发言的, 有既为发言又为演出的, 还有是为教学的、放电影的等多种类型。电子会议系统的盲目建设会浪费资源, 降低设备的利用率和加大运维的成本。

其次是设计的变更, 在投标时期也好, 深化设计也好, 也有可能出现变更。在实施过程中, 业主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认为这种变更不能随意, 变更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的集成商、设计人员应该引导甲方健康地去建设。在招投标过程中, 指标的确定值针对性太强, 不利于招标工作的正常开展, 往往带有厂商的痕迹, 当然这也存在客观原因。我建议大家, 尤其是集成商在提供一些指标参数的时候一定要遵照国家标准的要求, 这样可操作性也比较强。另外要强调工程的协调, 因为它涉及到的面大、技术全、产品多,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建设的协调非常重要。

最后是验收问题, 电子会议系统做完后怎么验收, 是直观验收还是检测验收, 在什么时候验收, 怎么样的验收才算合格, 都是我们应该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电子会议系统设计规范》国家标准主要编写人

正在加快电子会议系统标准规范的制订步伐

随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电子会议系统在国内各种会议中心、政府行政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培训中心、会展中心、国际论坛、商务交流等场所被广泛的应用起来。早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0) 国家标准中, 就已经将电子会议系统作为乙级以上智能建筑的必备设施。目前国内只有《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 15381-94) 中对会议系统设备性能有所规定, 但是已经使用了多年, 内容早已过时。

为规范工程设计, 保证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使电子会议系统工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维护管理方便,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第二批) 》的通知〉 (建标[2007]126号) 文件和原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关于下达〈2007年度电子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信规简函[2007]18号) 文的要求, 我单位于2008年开始制订《电子会议系统设计规范》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确定的适用范围是适用于新建、改建以及扩建项目中的厅、堂会议室本地电子会议系统。其内容包括总则、前言、术语、系统组成、系统功能设计、技术性能设计、设备选择、会议室环境设计要求等。

正如大家现在有目共睹的电子会议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渐也意识到一些问题的存在。比如有的业主对大屏幕显示系统需求盲目, 开始追求大而全, 特别是对功能需求业主比较茫然。另外, 验收不规范等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 为了使电子会议系统良性发展, 就需要规范这个行业。我想规范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应该是行政管理层面上的规范化, 另一方面应该是技术层面的规范化。

行政管理层面的规范化——从业资质要求的规范。目前, 在电子会议系统的招投标中, 对承包商要求的资质五花八门, 有的要求智能化资质、有的要求文化部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的灯光音响资质、有的要求声频学会的音响资质、有的要求录音师协会音视频资质、还有要求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 每个工程要求的资质都不太相同, 甚至我见过电子会议系统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中对承包方居然要求是建筑业的资质。对于承包商而言, 要同时拥有以上所有资质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于电子会议系统工程专业来讲, 它包括音频、视频、灯光、集中控制等多个专业的内容, 以上的若干资质只有智能化和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是官方的正式资质, 但是弱电智能化资质和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作为考核会议系统承包商资格的条件都不太合适。因此, 希望通过《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向建设部门呼吁规范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资质的要求。

从技术层面来说, 电子会议系统专业目前可供参考的相关技术标准有:《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64-2008)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1-2006) ;《会议系统电声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15381-94)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智能建筑技术培训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的设计该做到怎样的深度

这么多年来, 我一直在做甲方的顾问, 也做过一些项目。我感觉在弱电中, 尤其在前期的设计阶段最不规范的领域有两个:一个是电子会议系统, 一个是网络系统。原因在于:

第一, 不明确由哪一方来做设计。

目前的状况首先是招标文件不规范, 因为没有一家公司是大而全的, 谁也没有能力把技术方案写得很到位, 所以造成了厂家的投标文件全部是产品的堆砌。我现在对电子会议系统规范的编制很关注, 因为楼控、安防、综合布线慢慢规范起来, 设计院或多或少将招标文件给确定下来, 招标完之后再让系统集成商来做深化, 由谁做的问题大致解决了。而当前的电子会议系统之所以会这么乱, 是因为设计院直接把电子会议系统推给厂家, 而厂家有的系统做不了, 但它又不愿意承认, 希望设计院早点提供工程信息, 能够早点跟单。其次, 由于厂家的设计人员比市场人员难请, 现在很多厂家给设计院做设计的人员是市场人员, 这样就无法保证设计的深度。我做甲方的顾问, 也想过很多办法, 但是解决不了设计的问题。设计院如果不做设计, 那么厂家就更做不了, 因为不了解其他厂家的产品;有的系统集成商能做, 但是受相关规定的限制, 做了设计后不能再投工程标, 因此, 相比之下集成商就更想做工程而不愿意做设计。鉴于目前还没有可行的办法, 所以我很赞同规范的出台, 要想把问题彻底解决, 在厂商做不了、系统集成商又不愿做的情况下, 还得靠设计院来实现。

第二, 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深度。工程招标之前, 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方案做到怎样的一个深度。

比如, 我目前做的一个项目设计方案深度就做得很深, 一步到位地在招标文件中把该有的文件和指标全提出来, 它能够保证设计方案的深度可以使招标工作基本在其掌控之内。招标工作做到在掌控之内其实并不难, 如果所有投标方工程的总报价的差价不超过20%, 那么这个招标工作就是成功的。因为差价如果超过20%, 就一定能够找出原因, 而且是招标文件失误占的成分比较多, 比如说数量、配置、档次等没有说清楚。所以, 先不管即将出台的标准完善与否, 必须要有一个标准, 不然没法定义设计深度。目前, 我们国家资质多, 标准也多, 并存在着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的现象。我在做弱电管理中, 最大的体会是这两年终于可以不再简单套用政府的标准合同, 弱电的合同技术含量太高, 如果把土建的合同套用在弱电合同里, 将来出问题的地方就会很多。

第三, 产品配置和品牌的选用。现在甲方对电子会议系统越来越重视, 因为电子会议系统是最能出亮点的地方。

从长远规划来看, 甲方希望把项目管好的愿望是在逐年上升。我希望大家在前期规划方面能够多做点工作, 有实力的厂家、系统集成商应该支持这项工作, 因为规范和标准本身体现的是一种公平。行业是大家的, 而我们国内很多厂家各自为战, 认为既然是竞争对手就不可能成为合作伙伴。我认为, 国内的厂家、系统集成商之间先合作把这个行业保护起来, 再去竞争才有道理, 如果行业被搞得乱七八糟, 那么大家都是受损的。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编委

集成商必须解决好“系统整合”和“施工协调”两大问题

电子会议系统专业性很强, 一般设计院并不具备电子会议系统专业的设计人才, 要么就出一种很原则的科普设计, 要么就背后请某设备厂商的技术人员配合, 以设计院的名义出图;前一种不能用, 后一种厂商色彩很浓;招标文件中给出的指标也是五花八门, 但大部分都是抄来抄去, 或者按照某一品牌产品样本上的参数照搬。

电子会议系统本身是一个小的“集成系统”, 涉及的技术门类很多, 内容也十分丰富, 如网络技术、音视频技术、显示技术、红外场技术、综合控制技术等, 又涉及到建声场和电声场的配合和融合问题, 专业性很强。做好智能化 (弱电) 工程的关键是中标的集成商必须解决好“系统整合”和“施工协调”两大问题。需用“整合”和“协调”的子系统很多, 如楼控、安防等, 电子会议系统也应在其中。

由于电子会议系统的专业性强, 涉及的内容又多, 即使是专门做会议系统的集成商或设备产品供应商, 也不是什么设备产品都有, 什么子系统都能做;也是以它本身的设备产品为主业去“整合”和“协调”其他设备和产品供应商共同设计才能完成任务。

以前电子会议系统业内由于缺失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随意性很强, 投资商或业主方懂行的人员基本没有, 都是听设备产品供应商的介绍。所以制定相应的标准, 对规范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是大有帮助的, 希望《电子会议系统设计规范》能早日出台。

关于是否需用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的专项资质问题, 我认为, 目前非常有必要, 但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则必要性不大。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我国目前实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资格资质, 实际上是一种“准入制”, 这与WTO的市场原则是相违背的, 趋势应该是逐步淡化或取消。应逐步向“技术法规+注册工程师负责制”的方向发展。电气部分, 不分强弱电均属注册电气工程师负责的范畴, 图纸一旦签字后需终身负责制, 工程的实施质量则由注册建造师负责。目前最应该做的, 我觉得是“业内自律”, 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 切实为业主做点实事, 站在业主的角度多为业主出主意, 努力把会议系统做得更好。大家经常坐在一起开会、研讨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新产品、新技术、新发展, 这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儿, 肯定会各有收获。希望《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能创造更多这样的交流机会。

北京直真视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主管李卉:“今年从整个行业来分析, 已经出现供应商年收益额低于方案商, 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在产品运维阶段, 很多产品的质保期只有一年, 很可能一个项目刚刚运行之后, 设备本身的质保期就过了, 因此希望产品供应商可以增加质保期的年限。”

天誉创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经理郭敏:“在前几年, 产品厂商在电子会议系统中所占份量不是很大, 会被分到象弱电系统这样一系列的总包系统中去。而现在在做一些政府项目的时候, 会议系统进行单独招标, 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 资质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希望以后可以有专门的会议产品集成资质。”

赢康科技市场助理梁冠华:“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怎样解决问题, 包括从设计、供货到维护, 一条龙式地去解决问题, 厂家会做到保证设备和出货, 集成商会保证安装, 剩下的运维该怎么做?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现在正在转变自身的角色, 由背后转向前端, 力图从最开始的设计到后面的维护一条龙式地做下来, 虽然我们的成本在增加, 但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为甲方负责任的态度, 赢得了甲方的信任。”

北京快思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北区署理经理秦文彤:“运维其实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电子会议系统的规范在不断地变化, 但是标准的成熟度还不够, 这是在标准化以后需要不断深化的话题。国际标准的要求要比企业标准的要求低, 规范和标准促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我觉得制定标准还需要一种延续性, 比如讲音频在国内很早就有相关的标准, 但现在还是在沿用七八十年代的标准, 标准也需要跟着技术的先进性而前进。”

比利时巴可有限公司中国区市场经理萧楠:“对于标准的编制, 我觉得很有必要, 这个行业是需要推动的。厂商之间或是集成商之间的争斗其实没有意义, 谁死谁活并不是大家所要的。作为厂商我们希望可以为标准的编制多做些工作。从利益、资源的共享和分配上来说, 厂商和集成商是一个博弈的关系, 但更多的是一个共生的关系。”

北京鑫航伟业科贸有限公司销售主管柴菽:“技术规范或者是行业标准的编制对于电子会议系统行业来讲是一件好事, 这说明这个行业壮大了, 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有了规范和标准后, 可以给很多后来者以指导, 这对厂商、集成商、用户都会是一件好事。”

北京南鹏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嘉炜:“目前, 电子会议系统的认证在国内缺乏一定的标准。这些认证标准在国内的运行更多的是通过集成商或设计院来实现。国内没有具体到个人在电子会议系统方面的认证, 国内更重视的是“师徒”式的技术传教, 而对“标准”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这方面, 国内应该加强与国外的沟通, 互相学习借鉴。”

摘要: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子会议系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 因此电子会议系统的投资也在不断加大。如何做好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 也成为一个优秀电子会议系统的重要保障。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8年已下达了电子会议系统标准编制的任务, 为广大设计单位提供可以依据的标准, 以确保电子会议系统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基于对电子会议系统前期设计的关注,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于2009年7月8日再次举办了“如何做好电子会议系统设计”的专题座谈会。该座谈会汇集业内专家、集成商、厂商、媒体等专业人士, 就电子会议系统设计的相关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电子测试系统 篇2

电子巡查系统是对保安巡查人员的巡查线路、方式及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包括两种: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和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是指巡查人员采集到的巡查信息不能即时传输到管理终端的电子巡查系统。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是指识读装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管理终端通讯,使采集到的电子巡查信息即时传到管理终端的系统上。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由于需要布线,造价较高,因此普遍采用离线式电子巡查信息系统。

本总结文件参考GA/T 644-2006《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关于厂家的选择,电子巡查系统技术成熟,没有特别出色的厂家,应用案例较多的有北京蓝卡,北京栏的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1.系统架构

电子巡查系统的工作流程是巡逻人员手持巡检装置,沿着规定的线路巡查。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巡查地点,用巡检器读取巡检点。巡检器会自动记录到达该地点的时间和巡检人员,然后通过数据通训线将巡检器连接计算器,把数据上传到管理软件的数据库中,管理软件对巡检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并智能处理。

图1 电子巡查系统架构

电子巡查系统由巡查点(信息钮)、传输系统、巡查机、通讯座、带有电子巡查软件的电脑四部分组成。图1简要画出了一个电子巡查系统图。

2.巡查点

巡查点较小,一般可以轻松钻孔埋入墙内或其他物体内(离开金属物体1厘米以上),以防破坏。墙外安装标识牌或贴发光标签或其它发光标识,便于夜晚使用。图2和3列出了常用的巡查点形态。

图2 管状巡查点

图3 圆形状巡查点

3.巡查机

在一个项目里需要配多少台巡查机,需要根据项目的地理范围大小、使用频率高低、使用人员多少。要求电子巡查机具有如下几点功能:  能够在靠近巡查点的时候自动采集数据;  能够滚动反复存储多条巡逻记录;

 能够在通讯的时候自动响应通讯座呼叫传出数据;

 电池使用时间较长,且支持使用者用普通的尖嘴钳自行查换电池,避免返厂查换电池带来的使用中断。

4.通讯座

通讯器能与巡查机可进行无线通讯,传输数据及指令。与计算机可以通过USB等接口进行通讯。如图4所示:

图4 通讯座

具体工作性能要求如下:

 提供无线传输方式,让巡查巡检器设计达到完全无接口,防止破还;  无须外部供电,采集数据时不消耗巡查巡检器内的储电;

 可靠性高;

 高通讯速度,每秒可传多条纪录。

5.巡查管理软件

巡查管理软件需具备如下几个功能:

1、软件必须智能化、人性化设计。自动完成巡查机通讯、时钟校验、数据上载、数据下载、智能数据识别、计划核查、统计分析、异常处理等功能。

2、软件应具备智能排班功能。只需一次排班便可长期使用。

3、软件应具备自动核查功能。软件自动对巡查数据进行处理,可以非常方便地查询排班计划的执行情况,如准时、早到、迟到、未巡、漏巡、顺序错误,有没有事件等;可以统计巡查次数、漏巡次数、顺序错次数、事件次数;还可以把数据输出给其他软件处理。

4、软件具备灵活方便的发卡功能。

5、软件具备数据高度安全。无论数据还是程序都严格加密,无法查改。

6、网络化软件还需可通过局域网、电话拨号进行数据传输,集中处理及查询巡查结果,适合大型的巡查巡检管理需要。

卫生系统加速电子认证 篇3

卫生系统对于电子签名的需求已然十分急迫。及早介入卫生信息化应用,乃电子认证机构战略之举。

卫生系统推进电子认证的节奏加快了。 2010年5月7日,卫生部网站公布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10年1月4日,卫生部网站公布了《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

卫生系统加速推进电子认证,正当其时。自2009年4月新医改启动的一年多来,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制订和出台了区域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相关标准与功能规范,卫生信息化建设急剧提速。医疗卫生系统所服务的对象是人,由此也决定了,所有与之相关的卫生信息系统,严格的责任认定和监督体系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在信息应用日益加速的当下,现实环境中所面临的安全和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必然也将在医院信息化带来的虚拟环境中遭遇。例如,今年卫生部要求全系统于2010年4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就将直接带来电子病历在法律效力上的技术保障问题,而采用规范的电子签名,将是替代医护人员传统手写签名的必然选择。

卫生系统加速电子认证,其技术保障思路十分正确。《通知》明确指出,卫生系统的电子认证技术将通过招标方式采用具备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资质的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这是卫生系统推行电子认证一大明智之举。《电子签名法》颁布施行至今仅5年,与之相配套的电子认证体系与管理工作,也才刚刚起步。电子认证机构的实力,也必须在广泛的应用中获得成长。以往,一些信息化先行的强势行业——如金融,往往都自行建设了数字证书系统,而一直未采用第三方电子认证机构颁发的数字证书。但是,从法理上看,这种由行业机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数字证书应用模式,必然存在巨大的法律举证缺陷,一旦在虚拟空间发生重大纠纷,行业机构颁发的数字证书的证据效力,将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未来这一格局也终将被打破。

因此,卫生系统加速电子认证,更为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很多医院科室主任都在关心,如何解决电子病历实施后带来的签名问题; 很多院长也在关心,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到底如何保障; 所有电子病历及卫生信息系统提供商也在观望,将如何在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嵌入规范的电子签名。毋庸置疑的是,卫生系统对于电子签名的需求已然十分急迫。及早介入卫生信息化应用,乃电子认证机构战略之举。

电子时间引信综合测试系统设计 篇4

电子时间引信是为适应武器系统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为适应对时间引信定时精度、作用时间及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等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时间引信。目前的电子时间引信测试系统, 普遍存在着测试项目少, 通用性差, 精度难以保证, 系统比较复杂,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不能满足电子时间引信的研制和定型需求。因此, 有必要开发新型电子时间引信综合测试系统, 为其研制与定型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1]。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到引信测试领域。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电子计时引信综合测试系统可以极大地降低人的劳动强度, 减少出错率, 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

1总体设计

电子时间引信测试系统可分为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两大部分。数据采集部分由传感器、滤波放大电路、A/D转换及单片机组成;数据处理由上位机实现, 上位机与单片机通过串口通信实现数据传递。测试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2]。

测试前, 将弹载测量部分固定在改装过的弹体内, 并与引信中的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磁传感器等) 相连, 传感器检测到的相关信号经过滤波消除干扰信号后由放大器将有效信号统一转换成电压量, 然后由A/D转换器将其变换为数字量存入存储器。数据采集结束后, 通过串口接入PC机, 再由相应测试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显示、打印, 最后得出试验结论。

2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分为数据采集程序、串口通信程序、数据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数据打印等几个部分。数据采集部分及串口通信部分的程序由汇编语言编程, 数据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数据打印等由VB6.0 编写完成。文中主要介绍上位机软件部分, 主要包括人机界面、通信、数据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数据打印等。操作人员通过人机界面输入相关数据, 然后发送给下位机, 下位机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现场产品测试, 测试完成后将测试结果送给上位机处理。通过数据处理, 计算机可自动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并给操作人员以相应的提示。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采用VB6.0中的通信控件MSComm来实现, 所获得的数据可以进行存储、查询和打印。测试数据打印程序采用了VB6.0提供的Printer对象来实现对打印机的操作, 实现了设备的无关性[3]。

2.1通信程序设计

通信程序主要完成与下位机的正常连接及可靠的传输数据的功能。通信由计算机通过RS—232串口和下位单片机系统进行硬件连接, 数据传输可靠性由通信协议保证。软件编程采用VB6.0中的通信控件MSComm来实现[4]。

通信程序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用户输入所要测试的产品的装定时间并修改时间参数, 然后, 用户通过人机界面按下“单次检测”或“自动检测”按钮后, 上位机先发送一串字符, 和下位机进行握手, 如接收到下位机传来的字符, 表示握手成功, 否则, 退出通信。握手成功后, 上位机开始把用户输入的装定时间和修改的时间参数转换为便于传输的形式并组装成帧, 按字节进行发送, 每发送一个字节, 都要等下位机确定接收正确后才发送下一个字节, 否则表示通信线路可能有故障, 需退出通信。发送完最后一个字节后, 需判断接收数据是否全部正确, 若接收有误, 则要求上位机重发, 如果接收数据全部正确, 下位机便开始根据接收到数据进行现场测试和处理, 而上位机则处于等待状态。下位机处理完成之后, 向上位机发送询检时间数据 (包括三个字节的数据和两个字节的校验位) , 上位机接收完最后一个字节后, 先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和校验, 如校验和错, 则要求下位机重发;如果校验和正确, 否则需计算询检时间是否超差, 如超差则停止接收后面的数据并退出通信, 否则, 开始等待接收计时时间数据。计时时间数据到来后, 上位机接收和处理的过程与接收询检时间数据的处理过程基本一样。不同的是, 在接收到计时时间后, 如出现超差会继续接收后面的计时时间2数据。通信流程图如图2所示。

2.2数据库程序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采用ACESS数据库[5]软件, 对于数据的访问、操作通过VB6.0中的数据环境设计器提供的数据库接口实现, 通过数据环境设计器, 大大方便了对数据库的存储、删除、访问等各种操作。

本数据库所要存储的数据包括:测试日期、产品号、环境条件以及测试一个产品所要求的装定时间、修改时间、询检时间、计时时间等数据。其数据库管理框图如图3所示。

由于在某个测试日期内, 需要测试多个产品, 一个产品可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测试, 同一个环境条件也可能对应于不同的产品, 一个产品在某个测试环境条件下, 可能要测试几次 (每次测试数据都是装定时间、修改时间、询检时间和计时时间) 。为了便于实现所要求的任务, 本文设计了一种父子表一样的层次表, 其E-R关系图如图4所示。

数据库在数据环境设计器中的层次关系如图5所示。在第一个表中, 包括了编号和测试日期, 第二个表包括了编号、产品号和环境条件, 由于不能存在产品号和环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 因此, 把产品号和环境条件设为组合关键字, 它们之间通过“编号”字段来建立关联关系, 底层表包括了产品号、环境条件、装定时间、修改时间、询检时间、计时时间1和计时时间2, 该表通过产品号和环境条件来和它的父表建立关联。

2.3打印程序设计[6]

打印程序要求在打印前, 先由用户输入打印的范围和条件、纸张大小、打印方向。VB6.0语言提供了Printer对象, 通过使用Printer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不仅实现了设备无关性而且可实现不同格式的数据打印, 极大地提高了打印的灵活性。

3结论

本程序通过实际测试和应用表明, 系统人机界面友好, 数据传输可靠, 从测试到数据记录、打印、保存、查询等操作非常方便, 不仅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 而且减少了出错率, 提高了测试效率, 达到了设计要求。

摘要:电子时间引信的研制和定型需要科学、可靠的数据, 因而开展电子时间引信动态性能参数测试方法的研究非常必要。通过对工作中的引信内部的各种电子、机械构件的动态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记录, 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内部构件的实际工作情况, 为其研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电子时间引信测试参数多, 测试精度要求高,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个人PC机的电子时间引信综合测试系统, 对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和上位机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系统经实际测试和应用, 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关键词:电子时间引信,通信,打印,数据库

参考文献

[1]盖希强, 陈雷, 安文书, 等.电子时间引信动态参数测试系统设计.四川兵工学报, 2006;27 (1) :33—35

[2]李彦学, 智墩旺.无线电与电子时间引信.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4

[3] (美) Deitel HM.Visual Basic6.0大学教程.戴特,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4]范逸之.利用Visual Basic实现串并行通信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5]鞠阳.VB6.0在远程监侧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机工程, 2003;29 (1) :206—208

电子商务系统评价 篇5

[摘 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互联网商业化也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大多数的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和取得持续的发展,然而,事与愿违的是许多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实施的效果欠佳。这里面就牵涉到了对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指标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来阐明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研究。此外,本文还对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做简要介绍,这些概念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的内涵的阐述、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原则、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内容等。

关键字:电子商务系统评价;内涵;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一、引言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现代电子和网络技术实现的一种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它主要包括:信息共享、电子交易和电子转账等。电子商务系统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和反馈工具,能够把评价的期望值或者是行业内电子商务应用领军企业的评价值反馈到企业内部。实施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可以依此找到其电子商务系统存在的缺陷并加以改进,此外企业还可以从中积累经验,为企业未来电子商务应用的发展储备力量。可以说电子商务建设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为了给实行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的运作带来指导,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研究逐渐成为了近几年学术界电子商务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之一。

二、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概述

(一)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含义

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首先介绍一下狭义的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狭义的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是指在电子商务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营后进行的一系列全面的、综合的评价;而广义的电子商务评价则是指从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阶段到系统投入运营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下面是对广义的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具体论述: 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从开始到最后结束可以看作是一个生命周期。我们首先把电子商务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系统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电子商务系统评价在这五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方式和目地,如:在系统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该项目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所采用的系统评价方法是指标评估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法;而在系统的实施阶段,进行系统评价的目的则是为了测试所建设的电子商务系统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上是否满足其企业的相关要求,而这一阶段所采用的方法主要进行测试运行。此外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运行阶段所进行的评价的目的和方法也是个不相同的。

(二)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特点

1.电子商务系统一般初始投资大,而系统发挥作用又需要一定时间,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因此在评价电子商务系统时要考虑长远利益。

2.它既可以产生直接利益,又可以产生间接利益;既可以产生有形利益,又可以产生无形利益。因此在评价电子商务系统时要考虑管理效益、战略利益等效益。

3.电子商务系统对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影响,甚至可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根本

性的影响。因此在评价电子商务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其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

4.它的功能主要是面向企业外部的。因此在评价电子商务系统时要从客户和供应商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是电子商务系统与传统信息系统在进行成功评价时的重要差别。

(三)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类型

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按照系统评价的时间和系统所处的阶段将广义的电子商务系统评价分为立项评价、中期评价和结构评价:

立项评价。立项评价是指电子商务系统方案在系统开发前的预评价,即上文所述生命周期中的系统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评价的目的是确定该项目是否有开发的必要。评价的内容是分析开发该系统的条件是否具备。但由于立项评价时所选择的参数大多是不确定的,导致评价的结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中期评价。中期评价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阶段性的评价,即在电子商务系统的生命周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阶段对电子商务系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另一种情况是指在项目立项并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变化,对该项目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企业不得不对该项目进行重新评价以判定是否要继续实行。

结项评价。结项评价是指在系统投入运营后,为了测试其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而对系统运行的效果进行实际测试。通过对系统性能评价和经济效益等的评价,用户即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可以全面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

(四)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原则

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它具有一般系统的特性,但它又有其特别之处。我们在进行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是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客观现实性

2. 系统性

3. 层次性

4. 动态性

5. 可操作性

作为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它既是企业赖以进行商务运作的系统平台,又是企业管理系统;即为企业的商务活动服务,又为企业的管理活动服务。因此,在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评价时应着重考察其对商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影响。

(五)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内容

目前,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内容主要分为技术评价和应用效果评价两方面,即电子商务系统应用企业在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对其技术进行评价,还要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特别是该系统的应用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

1. 技术评价.所谓技术评价主要是指企业对系统性能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系统的硬

件和软件的评价,此外还要关注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情况,确保系统拥有较强的生命力。技术评价主要包括:

①系统功能

②系统可靠性

③系统效率

④系统适应性

⑤系统可拓展性

⑥系统安全性

⑦系统可维护性

⑧技术开发水平

2.应用效果评价.应用效果评价主要是指系统投入运营后是否能够达到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这种效益不仅包含直接经济效益还包含间接经济效益,具体的内容如下:

①直接经济效益评价

②管理水平和效率

③企业内用户的满意度

④客户和商业伙伴的满意度

⑤企业业务流程是否趋于合理

⑥信息服务的质量

⑦社会效益

三、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指标构建

(一)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根据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特点,在构建电子商务系统成功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的整体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人机系统,需要系统各组成部分协调工作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地反映所评价的电子商务系统的综合情况。所以我们在选择评价指标,既要考虑正效益指标,也必须考虑负效益指标,只有这些全方位的指标,才能保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2.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电子商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意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概念清晰,而层次的划分和指标的数量则应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而并非是越多越好。

3.可操作原则。设计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获取数据的难易度,评价指标的涵义必须明确,数据资料应尽量容易收集且计算简单,以保证后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可行性。

4.指导性原则。评价指标不仅要能够科学评价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营状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价指出系统的薄弱环节。给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给予指导。

5.独立性原则。评价指标之间应尽可能避免显而易见的包含关系,对那些具有隐含的相关关系,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消除。

(二)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指标的选择

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评价是复杂的,由上可知其评价指标的选择既要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又要具有可操作性。下面我将罗列出了一些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常用的评价指标,不同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构建适宜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

电子商务评价指标数量繁多,直接对每个指标进行解释容易使人混乱。所以本文将所有指标进行归类,主要分为三类:总体环境评价、电子商务企业内部评价和电子商务交易过程评价,下面是具体介绍:

1.总体环境评价

要评价某企业电子商务系统.首先应了解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有利的环境可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反之则阻碍其发展。对电子商务的总体环境评价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国家经济监管政策。

①国内外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市场需求具有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价值。可以用全球经济增长率、主要贸易对象国家济增长率和本国经济增长率指标来衡量。

②国家经济监管政策。国家对于经济的监督管理政策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资源、市场和价值的导向,从而影响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的价值。这是个定性的指标,主要观察政府制定的经济监管政策对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有利程度。

2.电子商务企业内部评价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新的技术(网络和信息技术)和新的交易主体(通过网络终端进行交易的电子用户)的出现.使得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准确地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评价,电子商务企内部评应考虑的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①财务指标:电子商务企业的财务指标是指电子商务企业的收入模型,财务指标具有一定可比性、可度量性,使得行业内部比较、历史数据比较成为可能,使得信息使用者在判定电子商务系统应用效果时有了客观凭据。财务指标包括: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销售收入增长率、电子商务收入所占比重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增长率 等。财务指标大多以会计数据为基础,这样,会计数据所反映的企业的某些经营活动的变化,如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等均会带入财务指标中;大多数财务指标都能确切的反映企业历史和现在的经营情况。

②非财务指标。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难以涵盖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非财务指标恰恰可以弥补财务指标的这些缺陷,非财务指标应包括:R&D能力、市场占有率、供应链效率、与合作伙伴协调能力、员工的培训、员工稳定性、公司价值理念、订单的处理效率等等。其中,R&D能力是衡量一个公司总体技术能力的指标。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利益产生的重要推动力量,电子商务企业必须改进技术能力,从事研究与开发。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它包括3个评价指标:R&D费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占有率、供应链效率、与合作伙伴协调能力,都可以反映出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以及预示以后的发展能力。最后3个指标属于智力因素,用来衡量电子商务企业中人员在现在以及将来创造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

3.电子商务交易过程评价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评价主要包括:电了支付体系完善程度、物流配送体系、电子商务风险评估、屯子商务用户满意度评估等,下面是具体介绍:

①电子支付体系完善程度。电子支付处于电子商务整个复杂价值链的中间环节。和上游、下游进行相关交易与相关合作,电子支付体系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支付体系完善程度可以衡量电子商务企业的资金流效率,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电子商务系统应用效果的重要方面。电子支付体系完善程度可以以支付系统的安全度、可靠度、便捷度以及成本来衡量。

②物流配送能力。物流是电子商务四大关键问题(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及安全性)之一

[捌。在电子商务中,数字化产品的物流可以通过网络完成.但是对于有形的产品。物流通常不是一个企业可以独立解决的,必须依靠第三方物流来实现。物流配送体系所涉及的指标有:安全性、成本、效率以及服务质量。

③电子商务风险评估。尽管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很好.但是目前商业界对于发展这种商业模式仍持谨慎态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线商业模式存在风险。可以说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衡量电子商务系统风险维度的指标有: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法律保障体系的健全程度、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程度。

④电子商务用户满意度评估。把用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电子商务系统的指标.对于电子商务系统研究者和实践者来说很常见.有些用客户满意度来衡量系统有效性的标准化工具也已经在研究和测试中,例如:Bailey、Pearson和Doll等。衡量电子商务系统用户满意度应考虑的指标有:产品个性化程度、用户对整个交易过程的满意度、顾客忠诚度消费者接受度等。

(三)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由于各指标对总体评价分值的贡献度或者说是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因此在评价模型中必须考虑各指标的权重!关于权重赋值方法已经有多种如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熵值法、变异系数法、负相关系数法、最优综合评价模型、PC-LINMAP综合集成法,此外在群决策研究领域中还有很多方法可用来对多人偏好信息进行集结比如OWA算子OWG 算子MA-OWA算子等等。

四.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方法

上面已经对电子商务系统评价做了概述,此外还对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构建做了一定的介绍,下面我将对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方法做一定的说明。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方法众

多如:层次分析法、投入产出法、平衡计分卡、Delphi法、综合评价方法、经济效益评价等,下面是对其中使用较多的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方法、经济效益评价的简要介绍:

(一)层次分析法

所谓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得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这里所谓“优先权重”是一种相对的量度,它表明各备择方案在某一特点的评价准则或子目标,标下优越程度的相对量度,以及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而言重要程度的相对量度。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而且目标值又难于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其用法是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归一化后,即为某一层次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某相关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

评价电子商务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分析:

1.功能性。大部分企业评价电子商务系统的主要指标都是系统的功能性,为满足企业

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必须尽可能齐全。

2. 安全性。安全性跟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所在服务器关系更大一点,但系统的一些基本防

御措施还是需要具备的,如代码的严密性,是否采用安全协议传输、交易数据以及安全套接字层等。

3. 兼容性。电子商务系统必须考虑到所有潜在用户客户端的配置,一个优秀的电子商务

系统肯定是对主流浏览器,各种操作系统都兼容的。

4. 性能。电子商务系统的反应速度必须在用户可接收到的响应时间内,这里的性能主要

指数据库的性能、页面代码大小、能否生成静态页等,数据库设计合理,页面总体积小、静态化都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

5. 可扩展性。用户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功能的可扩展性是满足不同需求的前提。

关于可扩展性可以了解一下该电子商务系统是否有大量可获得的第三方插件,例

wordpress系统强大的第三方免费插件就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6. 可用性。电子商务系统界面必须有逻辑性、可访问性、直观性。系统应该让用户的访

问愉快而高效,使访问系统的每个用户都理解和使用该电子商务系统。

(二)综合评价方法

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

1.综合评价法的特点表现为:

①评价过程不是逐个指标顺次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的;

②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

③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而是以指数或分值表示参评单位综合状况的排序。

2.构成综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

①评价者。评价者可以是某个人或某团体。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评价者实行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

②被评价对象。被评价对象可以是技术水平、生活质量、小康水平、社会发展、环境质量、竞争能力、综合国力、绩效考评等方面。在电子商务系统评价中评价企业说实行的电子商务系统既是被评价对象。

③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是从多个视角和层次反映特定评价客体数量规模与数量水平的。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时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

④权重系数。相对于某种评价目的来说,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权重系数确定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综合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

⑤综合评价模型。所谓多指标综合评价,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3.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①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②收集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

③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数,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④对经过处理后的指标在进行汇总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

⑤根据评价指数或分值对参评单位进行排序,并由此得出结论

4.3经济效益评价

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经济效益评价是需要评价的主要内容,也是所以经济评价的主要方面。系统评价是通过费用与效益的分析实现的。费用是指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全部开支而构成的成本,效益是指通过系统的运行所带来的费用减少或收入的增加。

1.系统投资成本

电子商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它的开发、使用、维护和管理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资源,需要各种软硬件支持,这一切就构成了系统的成本。具体包括以下: ①系统开发成本。主要是指软硬件及开发工具的采购费用,机房工程设施的改造通信线路的建设等成本开支项目,此外,还有系统调研与分析费用,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的购置费用和开发设计费用,数据采集费用开发人员应用人员的培训费用,系统试运行费用等。

②系统运行成本。人员的工资费用、通信费用、提供电子支付所需的费用、电费、域名注册费、系统培训费用、数据信息的收集和组织管理费用、技术资料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③系统维护与管理成本。系统软硬件的维护成本、出错处理费用、系统改善更新所发生的费用、系统管理费用等。

2.电子商务系统的收益

电子商务系统的收益是指企业在运行电子商务后所产生的增收和节支的总额。主要反映在采购成本降低、库存积压减少、单证处理成本减低、管理费用减少、资金周转加快、占用额减少、销售利润增加等所产生的利益,通过向系统外部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利益,以及系统开展其他经营活动而获得的利益。

五、结束语

建立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立和改进电子商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电子商务系统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的同时,对电子商务系统的构建及系统评价的方法做了着重而详细的介绍。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国际上对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研究还不是很完善,这有待我们在实践中去慢慢积累和归纳总结出来,到那时,电子商务必将迎来它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闵庆飞,唐可月等.ERP系统成功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 徐维祥.信息系统项目评价理论与方法[J].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 闵文杰,陈建明等.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J].铁道学报,2000.[4]奚祥英.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指标浅析[J].企业经济,2002.

[5]凌璐,价值导向的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研究[DB/OL],2012-03-07

[6]章蕾,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DB/OL]

电子通信系统研究与应用 篇6

关键词:电子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关键技术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方式。人们也能很好地运用电子通信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来学习和工作。电子通信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它还在改变着社会和国家,使得国家不断发展,特别表现在卫星通信技术上。当然我国的电子通信技术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的问题,有待人们改善和加强。

一、电子通信系统概述

电子通信技术属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的一大部分。电子通信技术还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在现代化信息社会,电子通信技术无处不在,涉及范围广,包括移动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以及遥感等领域,还有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都要运用到电子通信技术。

电子通信系统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常见的就是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其中移动通信就包括了卫星通信,此外还有蜂窝系统、集群系统、分组无线网、无绳电话系统、无线电传呼系统等多个领域。

二、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近年来,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就其最具代表性的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来看,就存在很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有待加强和改善。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子通信技术中范围最大发展最迅速,传统的蜂窝通信因为可用无线频谱资源的增加和无线信号的衰弱而变得越来越受局限。不断缩小的小区半径代表着基站的密度也在不断增加。除此之外,频繁的越区切换导致空中资源的浪费和频谱效率降低,这也使得网络建设的成本也是越来越高。从以上各种因素可以看出,要想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大更充足的系统容量,就应该突破传统蜂窝体制,应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

1、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分布式天线是很有效也很成功的一种方式,每个小区内都有很多个无线信号处理单元,这些单元距离都比载波波长要远得多,并且它们都能进行功放变频和信号预处理。要在核心处理单元实现信号处理的功能,首先就要完成信号的收发功能和一些简单的信号预处理,然后就要与核心处理单元连接,通过光纤和同轴电缆或微波无线信道来实现。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分布式移动通信,第一种就是在所有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上所有相同的下行链路信号同时发射,然后小区内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到上行链路信号之后直接传送到中心处理单元。这种方案优点是简单,缺点则是会不断干扰系统,阻碍了系统容量的扩大。第二种方式则是在整个业务区域内完成无线覆盖的分布式天线结构,通过用大量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来实现,从而突破传统蜂窝小区的理念。这种方式也可称之为“受控天线子系统”,即“仅与移动台相近的信号处理单元负责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的方式。第二种较之第一种更理想,但同时它也更复杂。

分布式移动通信较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有几点优势,第一是小区间干扰低、SIR高且系统容量大,第二是它内部的分集能力不仅能用来抵抗阴影效应,还能够保证不衰落和扩大系统的容量。第三是它能全面提高其自身切换性能和接受信号的功率,还能降低其切换次数。第四是它对其他通信系统的干扰小并且在相同发射功率下覆盖的区域更大,反之其发射功率更低。第五是它不仅能更方便快捷地实现任意形状的无线业务服务区,还能核心处理单元集中处理信号。更能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子通信系统分为5层:应用层、驱动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5层之间功能划分应明确,接口应简单,从而为硬软件的设计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用层是通信系统的最高层次,它实现通信系统管理功能(如初始化、维护、重构等)和解释功能(如描述数据交换的含义、有效性、范围、格式等)。驱动层是应用层与底层的软件接口。为实现应用层的管理功能,驱动层应能控制子系统内多路传输总线接口(简称MBI)的初始化、启动、停止、连接、断开、启动其自测试,监控其工作状态,控制其和子系统主机的数据交换。传输层控制多路传输总线上的数据传输,传输层的任务包括信息处理、通道切换、同步管理等。数据链路层按照MIL—STD一1553B规定。控制总线上各条消息的传输序列。物理层按照MIL—STD一1553B规定,处理1553B总线物理介质上的位流传输。应用层、驱动层在各个子系统主机上实现,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在MBI上实现。

2、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卫星通信在电子通信技术中最为先进,它也有很大的优势,包括通信距离远并且容量大,通信线路质量稳定可靠以及机动性能优越和灵活地组网等这些都是别的技术没有的特点。但随着不断快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化产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电子通信技术已进入高速、多媒体、业务多样化和可移动的个性化时代。

目前的卫星通信的一些关键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它包括高速数据的业务需求。以及卫星通信应用宽带IP的难点。现代卫星通信技术采用一些关键技术来解决问题,一个就是数据压缩技术,它能让静态和动态的数据压缩都能有效提高通信系统在时间、频带、能量上的工作效率;第二个就是智能卫星天线系统;第三个就是宽带IP卫星通信技术的研究;第四个就是新型高效的数字调制及信道编码技术;第五个就是多址连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第六个就是卫星激光通信技术。

未来的卫星通信数据率会通过激光通信来实现,激光的优势会在互联卫星网中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在那里经常会应用到激光通信技术,它在外层空间进行,所以不会受到大气层的影响。还可以利用“星际激光链路”技术来缩短全球卫星通信中的“双跳”法的信号时长。有专家提出“在卫星激光通信在比微波通信数据速率高一个数量级的理想情况下,天线孔径尺寸会比微波通信卫星减小一个数量级”的观点。那么如果在空间无线电通信中以激光作为载体来进行工作和运行未来的卫星之间进行激光通信是很有前途的。

总而言之,电子通信系统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无处不在。在电子通信系统中范围最广最常见的就是移动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体现在日常的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电子传输工具上,而卫星通信系统则运用在比较大型的工程上。电子通信系统的发达和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强弱,所以对其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掌握了其关键技术就能很好地运用和完善它。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卫星通信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2]杨运年,VSAT卫星通信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3]蔡坚,刘娟;基于标准总线的飞行数据采集器的设计[J];航空计算技术;2002

电子战数字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 篇7

本文设计了一种电子战数字测试系统, 对与电子战有接口关系的网络节点的数据信息进行模拟。可模拟高密度大批量的雷达威胁目标信息来检验电子战系统的信息处理、综合显示、目标分配等战术功能;可应用于电子战接口调试、测试、系统功能检验等不同场合, 满足不同的需求;可检测电子战系统在各种威胁环境下的反应时间;构建模拟作战环境, 用于测试电子战系统的数据融合等功能。

1 数字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

数字测试系统采用了灵活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把每个相关网络节点设计为一个基本模块, 包括侦察模块、干扰模块、指挥控制模块等;基本模块之间相互独立, 每个基本模块各自与被检系统相连, 能够独立完成网络报文的收发、处理、显示、解析和应答功能。在基本模块基础上设计高层模块, 包括反应时间检测、多目标处理能力检测、目标库管理、战情设置与演练等。高层模块调用基本模块提供的接口函数, 实现对被检系统各项战术功能的检测。这种设计方法使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

数字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见图1。

图1中, 基本模块基于UDP协议/TCP协议与被检系统进行网络通信。UDP是一个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 UDP协议的优点是提供了两种特有的传送数据的方式:广播与组播。通常情况下, 一个数据报仅发往单个目的主机, 也就是点对点 (Unicast) 报文。当需要将报文同时送到网上所有其它主机时, 可使用广播 (Broadcast) , 而不必同一条报文连续发送若干次, 从而有效降低了网络负荷。当需要把报文送往某些节点, 而不是全部节点, 则可以使用组播 (Multicast) , 以最大限度降低对该报文不感兴趣的节点的处理负荷。基于UDP协议通信, 通过应用层的超时重发机制来保证报文收发的可靠性。

与UDP协议对应的是, TCP协议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 并通过下列机制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在传输层实现应答超时重发;在TCP报文头包含“校验和”信息, 若收方检测后发现“校验和”有误, 则丢弃该报文段而要求重发;TCP连接的每一方都有固定大小的缓冲区, 接收端只允许另一端发送其缓冲区所能接纳的数据。

2 基本模块的设计

基本模块实现某一相关网络节点数据信息的模拟。

每个基本模块提供相应的人机界面, 示意图见图2。用户首先对需要发出信息的参数进行设置, 然后点击“发出报文”菜单, 弹出一个子菜单, 其中列出该模块所有可发报文的名称。点击子菜单, 完成发出信息的操作。

报文参数的设置方式大致有3种类型。参数比较多、比较复杂的报文, 用表格方式, 比如报文1, 在一个表格中列出若干批目标的参数, 用户可根据需要用鼠标选中1批或多批目标, 作为发出信息 (表中的数据来源于相关联的目标数据库) 。比较简单的报文, 比如报文2和报文4, 用户直接在文本框中输入数据, 或直接选择复选框中的1个或多个状态即可。还有一种特殊的报文需要用简单的态势图来表示, 比如报文3, 给两个9管发射架装填弹种, 设置炮管为不同颜色来表示相应弹种。

基本模块的工作流程见图3。

基本模块的输入包括用户命令、高层模块调用和网络报文接收三类。

对于用户命令, 根据用户操作类型调用各自的流程进行处理:1、针对“开关机”命令, 进行节点状态初始化, 包括人机界面初始化、通信控件初始化等;2、针对“发出报文”命令, 根据用户选择的报文名称和输入的参数进行报文编辑、发出, 并记录发出时戳, 最后显示报文。

对于高层模块调用, 根据函数调用中的参数设置, 选择报文进行编辑、发出、显示, 并把报文发出时戳返回给高层模块。

对于网络报文接收, 记录下收到报文的时戳, 然后根据报文命令码进行识别。非法报文予以剔除, 合法报文则判断数字测试系统的应答方式:若是自动应答方式, 则组织报文进行应答。最后对接收的报文进行解析、显示。

3 高层模块的设计

3.1 目标库管理模块

目标库管理模块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模块, 用于实现对系统中各种目标库的数据管理功能。

数字测试系统建有多个目标库, 分别为各基本模块提供目标数据 (例如图2中的报文1) 。各目标库中预生成若干批目标参数。当基本模块开机时, 对应目标库中的数据就被载入模块的目标表中。

目标库管理模块提供了查看和修改库中数据的功能, 使目标参数符合用户的需求。

3.2 多目标处理能力检测模块

多目标处理能力检测模块通过下发命令到侦察模块, 控制侦察模块在瞬间发出大批量的侦察目标信息。侦察模块根据此命令, 从目标表中提取相应数量的目标参数, 组成ESM侦察信息, 发送给被检系统。在被检系统上观察信息处理结果, 同时在数字测试系统的干扰模块观察目标引导结果, 可检测被检系统多目标处理的能力。

3.3 反应时间检测模块

反应时间检测模块通过控制侦察模块向被检系统发出一批ESM侦察信息, 并提取发出报文的时戳;当干扰模块收到来自被检系统的目标引导, 则提取收到报文的时戳;通过比对时戳, 实现检测反应时间的功能。

3.4 战情设置与演练模块

战情设置与演练模块可用于检测电子战系统的数据融合等功能。

该模块的设计思路是:构建模拟战区, 设置作战区域, 设置我方平台和目标平台的初始位置 (经度、纬度) 、运动轨迹、速度等;目标平台所携带的辐射源类型包括ESM信息等。把这些辐射源信息按一定的数据格式和数据频率发送, 目标方位信息随运动时间而变化。考虑目标与我方平台的距离:当目标进入我方侦察系统探测范围时, 控制侦察模块发送ESM信息;当目标飞出侦察系统探测范围时, 控制侦察模块发送目标消失信息。把上述设置的战情态势数据保存到预案库中。战情演练时, 从库中调用预案, 在模拟时钟的控制下, 执行预案并控制各模块发送相应信息。

战情设置与演练模块中, 战情演练是其中的核心部分。战情演练的过程由模拟时钟控制。时钟在战情演练命令下发时即初始化归零, 此后按照模拟步长周期性触发, 统一各平台的解算步骤。平台位置解算是后续参数解算的基础。根据预案中对敌我双方平台的运动轨迹设置, 依据时钟计算当前时刻各运动平台的位置, 进而解算目标平台至我方平台的方位和距离。下一步进行侦收与探测判别。判断侦察系统对敌方辐射源的侦收情况, 对辐射源信号中不可接收到的部分进行过滤, 降低处理密度。主要通过频率判别和距离判别进行处理。根据侦收判别的结果, 控制侦察模块发出ESM信息或目标消失信息, 指挥控制模块发出目标航迹信息, 等。

此时, 在被检系统观察对各种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的结果, 并与战情设置与演练模块设置的数据进行比对, 完成对被检系统数据融合功能的评估。

4 结语

电子战数字测试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 分两个层次进行软件模块设计, 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该数字测试系统成功解决了电子战系统接口测试困难、检验缺乏手段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永顺, 童宁宁, 赵国庆.雷达电子战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汽车电子ECU测试系统的构建 篇8

汽车技术迅速发展,最突出最主要的变化就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据统计汽车上70%的革新来自汽车电子技术及产品。随之而来的,是汽车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汽车电子在整车内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车身控制、底盘控制等各个方面。而现今由于车辆更新换代的周期也日益加快,对于汽车电子ECU来说,同样也要求开发周期更短、性能更加稳定。所以,为了节省测量时间,提高产品稳定性,需要一个更加灵活通用的测试系统来支持完成这样的测试。本文以无钥匙进入系统为例,对ECU测试系统进行讨论。

1 系统分析设计

1.1 系统简介

无钥匙进入系统全称为Car Access and Passive Entry,简称CAPE,该产品采用了先进的RFID无线射频技术和先进的车辆身份编码识别系统,率先应用小型化、小功率射频天线的开发方案,并成功地融合了遥控系统和无钥匙系统,沿用了传统的整车电路保护,真正地实现双重射频系统,双重防盗保护,为车主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和安全。目前,该产品已经在各大一线厂商的中高档车中普及,并有着向中低端车型扩展的趋势。

1.2 系统功能分析

CAPE系统的组成部件有三个:CAPE ECU,RKE钥匙,智能门把手。

以被动进入功能举例说明。当车处于静默状态时,用户触碰门把手,门把手中的感应装置监测到后唤醒CAPE ECU,ECU在门把手中发出LF信号给钥匙, RKE钥匙接收到信号后将该钥匙的身份信息以及位置信息进行加密后发送至ECU,ECU解密进行车辆身份识别,通过则开启车门锁,从而完成一次被动进入的过程。

此系统通过ECU与车钥匙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通过判断车钥匙所处位置来控制车门、中控锁系统以及发动机系统进行控制。在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和防盗性能。

(1)测试系统包括两部分硬件功能,CAN通讯和输入输出的模拟和检测。

①CAN通讯

CAN总线是汽车行业中最常见的串行总线数据传输协议,CAN总线提供了一种经济耐久的网络帮助各个车载ECU进行通讯,因此无需ECU间复杂电缆连接,既节省成本又避免了因为电缆过多而造成的连接故障。

在CAN上的数据以消息的形式发出,每个数据都以信号的方式存在,多个信号根据特定数据库定义的方式绑定在一起,再加上起始位、终止位、ID、校验位等格式信息就形成了消息报文。一条特定ID的消息,只可能是特定一个ECU以广播的方式发出。每条消息报文有周期性发送、事件性发送,事件周期混合型发送等等发送方式。CAN数据库就起到定义总线上消息报文格式以及发送方式的作用。对于测试系统,所需要做的就是根据CAN数据库中定义的信息以及功能要求,提供测试样品在真实环境下运行所需要的那一系列报文信息,并对CAN总线上的消息报文进行跟踪,得到相关记录。

②输入输出模拟检测

对于获取信息,CAPE ECU除了CAN信号通讯的方式,还有为数不少的硬线信号,其中大部分是由车载电池所供给的数字信号,例如刹车信号、离合器信号等。这些信号以高或低电平供给ECU来提供逻辑判断,另外还有从智能门把手出来的特殊PWM信号,通过频率和占空比来传递接近/解锁/上锁的信号。所以对于测试台来说,有必要模拟出信号连接电源正负极,并生成可调制频率及占空比的PWM信号。

而对于输出,不但需要连接车用各零部件的负载,而且还要模拟出短路到电源,短路到地,空载等用于自诊断的情况。对于负载,大部分可以利用电路模拟,对于少部分特殊负载,阻抗模拟不能够替代其真实情况的,可以直接利用真实负载替代,例如其中智能门把手中的天线就需要用真实负载代替。

(2)测试系统功能要求

除了在硬件上的要求以外,还有针对整个系统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重复测试在研发过程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需要对每片样品进行同样的功能进行检测。因此对检测功能的自动化提出了要求。要求在以上CAN和输入输出基本功能模拟的基础上,做到根据测试人员编写的脚本,系统自动操作自动检测的功能。

2 测试系统构架

针对以上需求,构建硬件基于PXI,软件基于LabWindows/CVI的测试系统。

2.1 硬件构架

硬件方面包括以下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1)CAN通讯卡:

Goepel公司PXI-3052。用于模拟CAN总线节点和报文,并开发软件完成了网络管理协议和诊断协议。

(2)数据采集设备:

NI公司PXI-6259+SCXI-1104C。用于提供64路最大可至40V的模拟量采集;并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曼彻斯特编码,送至信号发生器,用于模拟车钥匙的无线信号。

(3)信号发生器:

Rohde-Schwarz SMB-100。用于上变频数据采集卡发生的曼彻斯特编码,用于模拟车钥匙的无线信号。

(4)可编程电源:

Jaeger公司1200W,40V,60A。用于向样品和负载提供电源。

(5)矩阵模块:

本公司自行开发。40路10A,80路2A,用于完成输入的模拟,并在输出上提供了端接到电源,短接到地和开路等诊断功能。

(6)负载模拟箱:

本公司自行开发。用于特殊功能实现,如对低频天线信号进行解码,查验数据。

2.2 软件构架

根据以上硬件功能,搭建软件平台。平台通过NI公司LabWindows/CVI编写。从架构来说分为硬件操作层,用户界面层,以及自动化脚本测试层,如图2所示。

(1)人机界面层

提供了用户接口,定义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功能在这个层次上完成功能。其中包括了CAN通讯以及其衍生的网络管理,诊断协议的处理;数据采集系统得到的信号数据显示、波形显示;矩阵模块操作;电源控制;信号发生器设置等等。用户对软件界面进行操作,人机界面层随即将用户操作的内容转化为一条条指令,经由TCP/IP协议发送给硬件操作层。从而完成用户操作。

(2)硬件操作层

用于直接操作硬件,调用硬件驱动动态链接库完成采集数据,仪器控制的功能。接受人机界面层发出的指令并执行相应动作,并将采集到的数据根据一定格式存入一个共有内存缓冲区以供人机界面层的调用。

(3)自动化脚本测试层

为了实现自动测试的需求,在人机界面层和硬件操作层上,还搭建了一层自动化脚本测试层。本层可以记录下用户操作的动作,并在每一步对比其预设的观测项,并且留档记录下相关数据。在测试完成后自动生成测试数据报告,供用户参考。

2.3 系统架构的优点和难点

在本测试平台中,由于各模块功能繁杂,控制量和采集量无论从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比较多,对测试平台的搭建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例如,CAN总线节点模拟以及观测上,同时还混合有网络协议和诊断协议。这些不同的模块同样是在对CAN通讯卡进行的操作,如何解决其模块之间的冲突就成了问题。而利用将软件界面和硬件接口分开,利用缓冲区进行数据交换,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各模块通过发送相关指令,而在硬件操作层中将收到的指令统一处理,各个模块不会因为硬件的占用而导致冲突或者丢掉数据,有效地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

3 结束语

本文就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ECU测试平台的软硬件架构进行了介绍。现在此测试平台正在某公司运行,进行研发阶段的测试实验。其运行情况稳定良好,确保了研制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了测试效率,促进了产品的开发。同样,本架构也可以运用在其他一些车身电子的测试平台上,相信也会有不俗的效果。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电子的比重越来越大,文中针对无钥匙进入系统ECU,对其测试系统软硬件进行构架,搭建出有效的稳定可靠的测试平台,为相关课题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完整的参考模式。

关键词:汽车电子,测试系统,无钥匙进入,CAN总线

参考文献

[1]舒华,姚国平.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Hollembeak B.汽车电器与电子系统[M].徐鸣,于庆严,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王磊,闫历,田丽媛.CAN总线技术在汽车网络中的研究与实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4):243-252.

现代电子系统工程 篇9

1 现代电子系统工程的概念

电子系统主要是利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 目的是为了能够把多种具有独立功能的电子系统联结起来, 是为了控制和操作复杂过程及对象的管理。电子学的发展为电子系统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使得不同功能的电子系统有可能相互联结起来, 将系统进一步优化。它的出现和不断发展, 标志着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电子系统的更新与升华。

2 电子系统的组成部分

电子系统一般由信息获取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输出系统、执行系统和时间统一系统等所组成。但是在电子系统中, 人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大脑的灵活性以及操作的方便性决定了人的巨大作用, 由于输入、控制对象及过程的复杂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需要保证指挥、控制和操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所以人对于总体的大局控制和指挥是必不可少的。

2.1 信息获取系统的内容。信息获取系统指的是使用各种技术手段, 来获取大型电子系统工作所必需的信息。这种手段包括大型雷达, 声纳系统、遥感系统、遥测系统, 也可以是其他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主要用于管理的电子系统, 还应包括主要由人来操作完成的各种定性的, 已经定下来的描述性语言文字的信息输入等内容。

2.2 信息传输系统的内容。信息传输系统指的是提供系统工作所需的信息通路。通路, 自然而然指的就是一种传输信息的线路, 途径, 可以说是一个中介过程。它可能是各种有线、无线线路所组成的各种专用或公用的通信网络。反正不论是怎样的通路, 其总的目的就是能够传输必需的信息材料, 并且要及时到位。

2.3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说的就是利用计算机完成系统工作信息的各种处理。最后会根据处理结果进行决策和控制。反正就是处理最终结果, 得出最终结果。

2.4 信息输出系统。信息输出系统指的是将处理过的信息, 以文字、图形、图像等各种所需要的方式将其输送出去。它相当于整个系统中的最终环节, 因为是要输出最终内容的, 所以要更加谨慎。

3 电子系统工程的特点

3.1 电子系统工程具有大规模和复杂性的特点。大规模和复杂性是说电子系统工程往往都是由大量分布在各个地方, 各个领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多种电子系统所构成的包含多层次的统一系统, 系统内部非常复杂, 很难简单琢磨, 决策者, 执行者的作用也是独立分开, 都是较复杂的内容。

3.2 电子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整体性不言而喻, 指的是凡事从整体, 从全局出发, 电子系统工程也不例外, 所以就要求从系统的全局和过程的整体出发, 从各种不同电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上, 实现整体功能的优化。实现整体性的优越功能。

3.3 电子系统工程具有兼容性的特点。兼容性是包含双重涵义的, 一是由多种电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 所以各个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是否匹配, 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还有就是这种系统由于规模庞大, 往往不能建造全新的系统, 要充分考虑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 如果矛盾的话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3.4 电子系统工程具有可靠性的特点。可靠性指的就是电子系统在国防国事方面, 一般会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光是一点, 就足以说明可靠性的重要性所在, 如果内容出现失效的话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 要求它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此外还要强调信息的保密和安全问题。一旦泄露, 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5 电子系统工程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系统的输入本来就是机械化操作, 所以不可必然的会带有随机性和不确定的能量化的因素。系统操作管理人员的反应和决策也往往带有不确定的因素。人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会影响到电子系统工程的不确定性。

4 系统电子工程的建造方案

包括系统规划, 系统计划,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重要部分, 首先是提出系统的任务和要求, 提出方案设想, 进行系统功能设计, 随后根据总体方案的要求, 提出各个系统之间的技术衔接。经济技术等因素的限制, 电子系统工程可以解决, 仿真和评价技术可以用于电子系统的综合评价, 系统或某个功能部件有效性的评价, 系统各部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系统总体性能影响的研究, 设计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系统在各种对抗条件下的有效性的评价, 系统在随机输入条件下的响应行为, 系统可以发挥人机的功能特性评价.例如用于功能测试系统设计的系统元件方法. 在开发功能测试系统时, 对仪器、接口和软件有很多选择。良好的设计可使吞吐量最大、开发时间最短, 也容易进一步升级。最大吞吐量所涉及的问题比简单的选择快速仪器要多得多。最短开发时间超出选择最新软件的范围。为了使所设计的系统能够容纳更多的仪器, 开关和DUT可不必完全重新设计, 这需要更多的大机箱。在设计中采用系统元件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在设计和开发环境, 工程师要用图形和文字基语言开发测试。在制造中, 标准是测试执行的依据, 工程师可用图形和文字混合语言编写预写程序。

5 电子系统工程的研发意义

电子系统工程的出现和不断发展, 标志着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科学, 电子信息各方面及其他新技术的发展, 系统的功能会得到进一步更新, 电子系统工程的可靠性、准确性、实时性、保密性, 兼容性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光纤技术、数据库、高级软件、传感器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又会出现一些更高层次, 更高领域, 同时建立在更高技术基础上的全面范围内的新式大型电子系统。另外, 人工智能、自动化的发展研究, 也将给电子系统的发展带来新的血液, 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电子系统工程从刚开始的研制到现在的一步步发展, 都是进步的体现, 都是更新换代的体现, 电子系统工程有着他自己独有的特点, 它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 科学技术, 通信技术, 电子技术的同步发展都无不推动了电子系统的发展, 而且在未来, 电子系统工程会在国防方面, 在国民经济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子系统工程的进步更是标志着我国整体性的一个进步, 在以后的过程中, 还要多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不断改革创新, 迎接挑战, 完成更大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余小平.电子系统设计基础篇[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3.

公交电子站牌系统分析 篇10

我国的公交系统早已建立, 技术并不低于国外, 一些较先进的公交系统 (如BRT) 也早已建立, 但国内的公交乘坐率较国外仍然很低。通过对国内与国外公交车系统的比较, 得出以下结论:长期以来, 由于中国的公交车准时性较差、运营不科学、没有确定的乘坐时间与等待时间, 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将公交车视为一种低级交通方式的观念。这种错误的观念使中国的交通方式畸形发展, 产生了严重的交通问题。

要想解决以上的问题, 改变人们的观念, 就必须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使其科学运营、准时到站。这其中电子站牌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观点, 本文结合现有的系统, 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公交电子站牌系统。

1 问题分析

目前电子站牌种类繁多, 但真正能发挥现实作用的却很少。通过对上海市电子站牌的考察, 结合自身的经验对目前电子站牌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 通信设计不合理。电子站牌设计的通信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GPS对车辆进行定位, 然后利用移动通信网络GPRS与中心建立联系, 中心对车辆上传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其下传给车辆与路边电子站牌。这种通信方式通过利用GPS和GPRS建立了移动的车辆与中心的联系, 并能通过中心与电子站牌之间的联系将部分数据下传, 服务于公交乘客, 完成电子站牌的作用, 但这种设计存在很大的缺陷:城市高楼林立、高架路更是随处可见, 这使GPS不能发挥预期作用, 特别在特大的城市中GPS的局限性更加凸显出来;通信开路且单一, 开路通信的容错性不高, 如果某一部分通信出现问题将使整个系统瘫痪。

2) 站牌设计不合理。由于布局电子站牌价值昂贵, 许多城市将电子站牌的设立转交给了某些公司, 并允许其利用电子站牌进行广告宣传。

3) 不合理地单一使用数学模型。现今的电子站牌存在着一种通病, 就是对到达时间预测的不准确。虽然有许多专家与公司人员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建立了多种模型 (如利用遗传算法等) 来达到与公交车到达时间的一致, 但终究没有成功。到达时间的计算不准确不仅使相应的公司失去了投资的热情, 以至于关闭电子站牌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告牌, 而且也使公众对其信任度下降。由此可见, 数学模型使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电子站牌的使用与推广。

4) 运行管理不科学。

2 电子站牌的设计

电子站牌的设计包括通信设计、控制中心设计、站牌设计及车辆设计4个方面, 而且每个方面都紧密联系, 任何一项设计的失败都将使整个系统失效, 所以在进行系统设计与建立时, 应综合考虑各项的功能, 才能使电子站牌发挥其信息化作用。

2.1 通信设计

通过对电子站牌的通信系统分析可知, 通信设计中存在着覆盖不全面、实时性差、通信开路单一等问题。为了使整个通信网络闭环, 下面介绍一种非常实用的短程通信方式——Zigbee。

Zigbee这个名字来源于蜂群使用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通信方式, 蜜蜂通过跳Zigzag形状的舞蹈来分享新发现的食物源的位置、距离和方向等信息。它是一种短距离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 技术特点可以概括为4低: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 可以嵌入各种设备中, 同时支持地理定位功能。

这种通信方式是在传统的通信方式上, 利用短程通信方式Zigbee实现车辆与电子站牌的通信, 从而使整个通信网络封闭, 成为一个闭路的通信方式。其运行原理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首先, 当车辆到达电子站牌时, 通过短程通信使车辆与电子站牌建立联系, 及时地更新电子站牌上的信息。通过电子站牌与控制中心的连接, 将电子站牌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 从而对控制中心的数据进行更新并存储。同时, 控制中心也可以利用GPS辅助车辆定位, 并借助GPRS实现车辆与控制中心的不断通信, 从而对电子站牌信息进行确认与修改, 完成一个反馈。这种通信方式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中心控制, 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与分析, 而且它能及时的更新电子站牌的信息, 克服过分依赖GPS中存在的通信障碍。更为可贵的是它将整个通信系统封闭起来, 容错性更高, 方便了控制与管理。

2.2 中心设计

作为一个控制中心, 特别是一个大型公交系统的控制中心, 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必须具有大型的储存、更新与传输数据的硬件与软件。因为这些设备是建立一个控制中心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 它们对数据的传输、储存、更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2) 要建立一批相对大型的数据库。例如, 驾驶员的信息数据库、公交车辆时刻表数据库、各路段、各时段的交通状况数据库以及对环境与天气的监测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能够帮助控制中心处理各项信息, 为作出各种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 要有快速建立与更新数学模型的能力。公共交通系统不同于其它的系统, 路段、天气、环境等都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状况, 从而影响信息预测的准确性。要想建立一个准确可靠的电子站牌系统, 就必须拥有对不同路段、不同时段快速建模的能力, 而不应采用传统的一个城市 (一条线路) 一个模型到底的模式。

4) 必须具有对电子站牌进行实时监控、时时更新数据与模型的能力, 还应具有报警能力。

拥有这些功能的控制中心, 才能真正称为现代的公共交通控制中心, 才能胜任其对电子站牌控制与更新的任务。

2.3 站牌设计

通过第一节的问题分析可知, 现今的站牌大多存在着大、乱、不实用等不合理问题。因此, 本文通过对多种样式的站牌进行调查研究, 发现了一种立方的电子站牌较为实用, 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善, 设计出了以下这种站牌模式 (如图3所示) 。

这种电子站牌结构紧密, 占地面积小, 功能分布合理, 而且由于4面都能显示, 信息发布量大, 是一种设计较为合理的电子站牌类型。基本构成为:上方的方格网区是用来进行短程通信与语音报站;第1面与第3面用来显示车辆位置与到达时间、距离及车辆的载客量 (如图4所示) 等信息, 方便用户查询;第2面是面向公路的一面, 用大字号显示站台名称, 方便乘客下站与对车辆位置的确定;第4面是面向人行道的一面, 可以向候车乘客提供时间、天气、路段拥挤情况等信息, 方便乘客乘车。信息板下面的一块是留给赞助商做广告用, 这样可以减少投资成本。

将电子站牌进行这种设计, 不但能节省城市的土地资源, 而且也能使电子站牌的实用性增强, 发挥站牌作用。

2.4 车辆的设计

此系统对于车辆的要求不高, 只要在常规的公交车上安装GPS和Zigbee相应设备即可。另外, 车辆最好组织前门上、后门下, 这种上下车方式不仅使上下车安全, 而且此时可以采用红外线技术方便对乘客量进行计数。当IC卡普及率较高时, 也可采用刷卡计数。

3 电子站牌的运行设计

一个好的系统, 如果没有好的运行方案, 那么它的优点也就无法体现出来, 它的设计也就是无用的设计。下面就以一辆公交车的行驶过程来介绍本人所设计的一套相应运行方案。

首先, 一名驾驶员按控制中心编排的时间表上车刷卡, 此时它的信息通过GRSM系统或通过电子站牌传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从驾驶员数据库中调出此名驾驶员的信息, 再结合天气、交通状况、时段等信息快速创建或选取各段间的合适数学模型, 算出不同路段的时间和距离并发送给各个电子站牌。此时预备工作完成且各电子站牌开始计数。

当车辆行驶后, 站牌离线计数。当车辆到达某一个站台后, 车辆通过Zigbee系统与站牌交换信息, 对站牌信息进行修正, 并通过电子站牌将信息传送到控制中心, 以便对路线上的所有站牌数据与模型进行修正。

当车辆在站牌A和B之间遇到交通阻塞, 且GPS通信中断时, B站的倒计时间用完而车辆还未到达。此时, B站自动给出一个事先确定好的缓冲倒计时间再次运行, 并且这一站牌上的公交指示灯全部变为黄色。直到公交车到来时与站牌建立联系, 再将站牌数据更新, 电子站牌恢复正常运行。同时, 向控制中心上传数据, 使中心自动将这一路公交车后面的各站牌数据进行调整。若缓冲时间用完, 车辆仍未到达, 此时将B站上这一路公交车指示灯全部变红, 并且计数器复位, 停止计数, 同时向控制中心报警, 使B站后所有的电子站牌在此路段变红, 表明此路公交车在AB路段阻塞严重、发生事故或电子站牌损坏等事故, 但计数不停。

当B站的后一站C站的缓冲时间也用完时, 车辆仍然未在B、C任一站出现。此时, C站向中心报警, 表明车辆在A、C严重阻塞或发生事故。要求及时处理, 并使控制中心向C站后所有的站牌发出命令, 使这一路公交站牌停止计数, 计数器复位变红, 从而使候车乘客做好心理准备或改用其它交通方式。电子站牌直到车辆到达交换数据后才恢复正常计数。在此情况下, 车辆在C处出现, 而未经过B处, 表明B处仪器损坏或通信不畅, 应及时维修, 具体运行如图5所示。

在这些过程中, 若GPS通信没有中断, 那也可以利用此通信使中心直接对各电子站牌的车辆显示位置、所剩时间、距离及各时段模型进行更新。

4 结 论

该系统结合传统电子站牌系统从数据通信、数据处理中心、公交站牌以及公交车辆4个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建立一种新型电子站牌系统。它使用Zigbee技术使各个站牌成为一个路边信标对车辆进行定位, 是对GPS定位的有效补充;通过有效的运行方案, 使中心具有强有力的监检能力, 从而使系统的鲁捧性得到增强;设计出了一种更为实用的电子站牌样式, 不仅占用土地面积少, 而且信息量较大, 布局合理。通过这样的设计, 不但能够给市民出行带来方便, 而且有利于公交的规范运营, 提高公共交通的载客率, 解决城市的交通压力。

摘要:结合传统公交电子站牌系统模式, 建立一种新型的公交电子站牌系统。它利用短程通信技术——Zigbee, 实现车辆与站牌之间的连结, 使传统开路的通信方式封闭起来, 同时也使公交站牌成为一个路边信标, 车辆定位更加准确;其次, 它使用一种新型的电子站牌类型——立方电子站牌, 使电子站牌占用土地资源更少, 显示的信息量更大, 合理的布局使其实用性更高;同时, 它拥有一套合适的运行方案, 此方案使系统的可靠性、容错性、实用性得到增强。

关键词:电子站牌,交通通信,站牌设计,Zigbee

参考文献

[1]闾素红, 冯志慧.基于GPS/GPRS/GIS的公交智能调度[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5.

[2]冯琳.无线传感器网络及Zigbee技术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6.

[3]崔文华.ZigBee协议栈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陈少山.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智能交通车载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和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 2006.

[5]施承.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南京:东南大学, 2006.

[6]刘晓宁.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监控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 2007.

强电系统电子技术分析 篇11

摘 要: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引入,促进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深化,在工业化时代,强电系统已然成了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主要从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当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子技术;强电系统;分析;探讨

0 前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电子技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技术的发展让大量的新技术运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现如今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也应运而生,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是极其广泛的,我国最早利用电子系统的时间短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而随着物质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开始对电力能源重视起来,对电力的运行安全问题也是非常的关注,将电子技术应用在强电系统中可以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更新,对强电系统的发展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 电子技术的优势及意义

1.1 电子技术的优势

电子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与它的优势是分不开的,电子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控化。由于传统的电器件都是属于半自动形式控制的,半自动控制的电器件一般其换相电路都要比传统的电器件复杂很多,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引入,自关段器件的电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更好地运用电子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控制操作。

(2)集成化。所谓的集成化主要是将所有的全控型电子器件利用数量较多的电子单元器件结合在一起,将其放在同一个基片上,这种集成化的处理方式与之前传统的电子器件分立的方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集成化的处理可以极大地缩短电器件运行的时间,除了这一点以外,高频化的优势也是集成化的一个优点,它可以提高电子器件的工作效率。

(3)高效率。高效率化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了电子器件及变换技术上,主要是通过电子技术来降低导通的压降,使得最终电器件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之前在变换器的使用中,多数都是使用硬开关技术,现如今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强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意义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能源的应用效率,电子技术还可以提高强电系统运行的安全,能够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成本投入,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产业在投入生产之前都进行了电子技术的处理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的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可以在网络技术的监管下进行,保障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2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1 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调节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在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的静止励磁中,运用晶闸管整流可以提高静止励磁的可靠性,最重要的是所花费的资金成本也会得到降低,而在电力系统中,我们在控制水力和风力发电机的时候,对转子中的励磁电流产生的频率进行调整之后,可以提高水力和风力发电的功率。由于电力系统当中风机水泵所消耗的能量是非常大的,基本上占了整个系统的百分之七十,而且工作的效率还非常的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研究人员在系统当中安装了变频调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可以运用高压大容量的变频器系统还不是很多,所以对电力系统进行较为精准的控制暂时是不现实的。

2.2 电子技术在输电环节的广泛应用

在输电环节上,直流输电技术以及高压直流输电都选择了晶闸管变流装置,这一装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那些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的无功损耗问题。直流输电技术不仅稳定性好,其灵活程度也是最高的,其电容量也非常大,即便我国各个省市地区的地形地质特点不同,直流输电技术也能够在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下远程的进行输电作业。在输电环节中,电力能源会在输送的过程当中出现巨大的损耗,打个比方说,如果想要从一个城市输送电能到另一个城市,如果输送的距离较长的话,那么就会有30% ~ 40%的电能在传输的过程当中被损耗掉了,最终输送到的电能可能都不到一半。而自从电子技术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管输送电能的距离有多远,最终输送到的电能都可以保证在90%以上,将电能的输送损耗降到了最低。这也是为什么电子技术在输电环节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3 结语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降低了电力能源在传输过程当中出现的损耗,有效地提高了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也是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趋势,因此在新时代下,我们的研究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对电子技术的研究,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运用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就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也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放,王志强,李国锋.三相线电流平衡化补偿方法

[A]. 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2]游广增.电力电容器的谐波分析及一种谐波抑制方法

[A]. 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

[C]. 2010.

[3]梁喆,欧阳名三.基于负荷侧无功补偿的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方法研究[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 2006.

[4]揭林玲,唐昆明,张太勤,周小平.基于暂态特征信号综合判据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研制[A]. 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5]任士焱,李国玉.一种实用的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输出电压特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 2008.

作者简介:陈坤(1995—),男,辽宁庄河人,沈阳理工大学学生。

宁宇(1996—),男,辽宁朝阳人,沈阳理工大学学生。

电子测试系统 篇12

1 标书的电子签名

标书电子签名是指用法律认可的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作CA证书的数字证书)和签名算法,对投标文件进行数字变换,从而生成数字签名(也称作数字指纹)。

电子签名标书的唯一性由以下两方面内容保证:

(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是由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签发的,和用户的身份一致,因此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具有唯一性,通过该制作数据产生的签名也具有唯一性。

(2)电子签名的签名算法保证了不同的信息其数字签名是不同的,即使原文一个标点符号的改变,也会产生不同的数字签名。

因此,我们通过对投标文件的签名进行验证(即对获得的投标文件再次生成签名,并和原保存的数字签名进行对比),即可得知该投标文件是否已被修改,从而保证经电子签名标书的唯一性。

2 电子签名的技术保障

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并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电子签名法的制定和实施解决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当中最为重要的数据电文原件、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等问题。PKI和CA只是电子签名的众多技术中比较常用的一种。

PKI是某一类型的加密技术的统称,该类加密技术的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不同的,而且相互之间没有任何推导关系,因此被称为非对称加密技术。由于公开其中一个密钥并不影响对另一个密钥的保护,因此也被称为公开密钥技术。

CA是采用PKI技术构建的身份认证体系,由大家共同信任的CA中心颁发数字证书(可作为电子签名生成数据),数字证书用CA中心的私钥签名,这样CA用户就可以用CA中心公开的公钥来验证对方的身份。

数字证书就是网络通讯中标志通讯各方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其作用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它是由一个权威机构CA发行的,人们可以在交往中用它来识别对方的身份。最简单的证书包含一个公开密钥、名称以及证书授权中心的数字签名。一般情况下证书中还包括密钥的有效时间,发证机关(证书授权中心)的名称,该证书的序列号等信息,证书的格式遵循ITUT X.509国际标准。

3 数字签名的技术实现

对一个电子文件进行数字签名并在网上传输,其技术实现过程大致如下:首先要在网上进行身份认证,然后再进行签名,最后是对签名的验证。

3.1 认证

PKI提供的服务首先是认证,即身份识别与鉴别,确认实体即为自己所声明的实体。认证的前提是甲乙双方都具有第三方CA所签发的证书,认证分单向认证和双向认证。

(1)单向认证是甲乙双方在网上通信时,甲只需要认证乙的身份即可。这时甲需要获取乙的证书,获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通信时乙直接将证书传送给甲,另一种是甲向CA的目录服务器查询索取。甲获得乙的证书后,首先用CA的根证书公钥验证该证书的签名,验证通过说明该证书是第三方CA签发的有效证书。然后检查证书的有效期及检查该证书是否已被作废(LRC检查)而进入黑名单。

(2)双向认证。双向认证是甲乙双方在网上通信时,甲不但要认证乙的身份,乙也要认证甲的身份。

3.2 数字签名与验证过程

网上通信的双方,在互相认证身份之后,即可发送签名的数据电文。数字签名的全过程分两大部分,即签名与验证。数字签名与验证的过程和技术实现的原理:即发方将原文用哈希算法求得数字摘要,用签名私钥对数字摘要加密得数字签名,发方将原文与数字签名一起发送给接受方;收方验证签名,即用发方公钥解密数字签名,得出数字摘要;收方将原文采用同样哈希算法又得一新的数字摘要,将两个数字摘要进行比较,如果二者匹配,说明经数字签名的电子文件传输成功。

3.3 数字签名的操作过程

数字签名操作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是生成被签名的电子文件(《电子签名法》中称数据电文),然后对电子文件用哈希算法做数字摘要,再对数字摘要用签名私钥做非对称加密,即作数字签名;之后是将以上的签名和电子文件原文以及签名证书的公钥加在一起进行封装,形成签名结果发送给收方,待收方验证。

3.4 数字签名的验证过程

接收方收到数字签名的结果,其中包括数字签名、电子原文和发方公钥,即待验证的数据。接收方进行签名验证。验证过程是:接收方首先用发方公钥解密数字签名,导出数字摘要,并对电子文件原文作同样哈希算法得一个新的数字摘要,将两个摘要的哈希值进行结果比较,相同签名得到验证,否则无效。这就作到了《电子签名法》中所要求的对签名不能改动,对签署的内容和形式也不能改动的要求。

3.5 数字签名的作用

如果接收方对发方数字签名验证成功,就可以说明以下四个实质性的问题:

(1)电子签名生成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2)签署时电子签名生成数据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改动能够被发现。

(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改动能够被发现。

4 异地评标系统中CA认证的应用

采用具有法律效力的CA认证服务机构签发的数字证书能实现异地电子评标系统中的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图1),包括身份认证、重要信息的数字签名及招投标文件加密保存和传输等。

每个评标专家会配有一个CA证书,用于身份的验证。在电子评标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评标报告的签名,通过数字签名可以解决异地评标的签名有效性的问题。

数字证书,通过运用对称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等密码技术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身份认证系统,可以保证信息除发送方和接收方外不被其它人窃取;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发送方能够通过数字证书来确认接收方的身份;发送方对于自己的信息不能抵赖。

5 结束语

电子签名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异地电子评标系统中招投标文件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评标专家身份合法性及验证各种评标报告的专家签字合法性等问题。可见,电子签名技术将会推动异地电子评标系统在建设工程中的开发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强.数字签名的验证技术.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2002.7.1

[2]Mohan Atreya等著,贺军等译.数字签名.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图书馆的组织与管理下一篇:体育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