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草鱼

2024-09-23

夏季养草鱼(精选4篇)

夏季养草鱼 篇1

1. 池塘条件。

池塘土质为砂质壤土, 面积为3334~6667平方米, 东西走向, 长方形, 池塘深2.5米, 水深2米, 淤泥深15~20厘米, 池底平坦, 底质为黏土, 保水保肥性好。水源为地下井水或农业引黄用水, 水量充足, 水质清新无污染, 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池塘进排水方便, 且野杂鱼类较丰富。每3334平方米池塘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 投饵机1台。每667平方米池塘配备青饲料地200~260平方米。

2. 清塘消毒。

鱼种放养前15天 (2月底3月初) 用生石灰对池塘彻底干法消毒, 每667平方米池塘用生石灰100千克。也可用漂白粉进行带水清塘, 使池水中的漂白粉浓度达20毫克/千克。7天后加水至80厘米深, 每667平方米施发酵过的猪牛粪等有机肥300千克, 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

3. 鱼种放养。

3月底, 每667平方米池塘放养规格为0.2~0.75千克的草鱼种800尾, 0.15~0.3千克的白鲫100尾, 0.3千克的白鲢、花鲢200尾。在5月中下旬, 每667平方米池塘再搭配投放规格为0.3千克的罗非鱼种100尾。6月10日, 每667平方米池塘套养5~6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50尾。7月10日, 每667平方米池塘投放花白鲢夏花1000尾。鱼种放养前都用5%食盐水药浴10分钟进行消毒。

4. 饵料投喂。

草鱼以投喂青饲料为主, 根据青饲料的供应情况, 适当搭配一定数量的全价草鱼颗粒配合饲料, 投饵要适量, 按照“四定”的原则进行, 以鱼吃八成饱为度。在7月10日花白鲢夏花鱼种下塘后, 定时、定点投喂一些菜饼、米糠等混合粉料, 供花白鲢夏花鱼种和塘中自孵的白鲫、罗非鱼苗摄食, 以便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 保证鳜鱼能摄食到适宜规格的饵料鱼。

5. 水质调节。

在鳜鱼夏花未下塘之前, 应适当控制水的交换量, 保持池水的适宜肥度, 以培养更多的浮游生物, 使池中的花白鲢加速生长。鳜鱼夏花入塘后, 逐步增加池水的交换量。7月份以后, 即7~10天左右加注池水一次, 保持水质清新, 控制透明度在25~35厘米之间, 确保池水的高溶氧量。●

夏季养草鱼 篇2

7.病害防治。除在放鱼前每667平方米池塘用100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 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10分钟消毒外, 应每20天用2毫克/千克的漂白粉消毒池水调节水质1次, 在每次消毒后的第10天施用光合细菌净化水质, 第一次施用光合细菌按5~10毫克/千克的用量, 以后用量减半, 能有效地预防鱼病的发生。如果有条件, 在高温季节要保持池塘有微流水。如预防及时, 整个养殖过程可避免鱼病发生。

8.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3次巡塘, 掌握鱼类摄食情况、浮头情况、水质变化、鱼体活动和有无病害发生等,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试验结果

12月中旬开始起捕, 平均667平方米共产成鱼1772千克, 纯经济效益3544元。其中每667平方米产鳜鱼22.5千克, 净增经济效益787元,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三、结论与讨论

1. 由于草鱼养殖经验成熟, 在管理上不需特别要求, 只需增加一些苗种费用, 不需增加其他成本。

2. 主、套养的鱼种规格要适宜。投放的鳜鱼鱼种最好要在5厘米以上, 放养的其他品种的鱼种则首先要考虑鳜鱼是否对其构成直接或潜在的威胁。鳜鱼可捕食体长为其60%~70%的、体高小于其口裂的任何鱼类, 而且鳜鱼生长速度快, 随着鳜鱼个体的增长, 对其他鱼类的潜在危害也会增大。因此, 成鱼池套养鳜鱼, 放养的其他鱼种规格要大, 一般以2龄以上为宜, 体长比鳜鱼放养规格大1倍以上。

3. 充足的饵料鱼是提高鳜鱼产量的关键。虽然池塘中前期野杂鱼虾较多, 但后期仍然不能满足鳜鱼生长的需求。因此, 我们除了在池塘中套养大规格白鲫外, 还在池塘中套养了一定数量大规格的罗非鱼, 在7月份以后套养花白鲢夏花, 以补充鳜鱼不同时期对饵料鱼的需求, 加速鳜鱼的生长。

4. 要控制好池塘鱼类的密度和结构。采取大规格鱼种放养, 前期通过强投饵、适量投全价配合饲料及施肥等措施, 加速前期塘鱼的生长。在鳜鱼夏花下塘前, 即6月初天气不太热时轮捕一次, 将达到商品鱼规格的花白鲢鱼及部分草鱼全部捕捞上市, 有利于留塘鱼的生长和充分发挥池塘潜力, 同时解决了鳜鱼喜清水与花白鲢喜肥水的矛盾, 有利于鳜鱼的生长, 并保证在套养鳜鱼的同时, 常规鱼类的产量不受影响。

安庆主养草鱼池塘高效减排技术 篇3

1养殖条件与方法

1.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面积10×667 m2, 水深2.5 m, 池底淤泥约30 cm, 进排水较为方便, 为该养殖场较为标准的精养鱼池。冬季实施干塘晒冻, 放鱼前15 d使用生石灰清塘, 每667 m2用量150 kg。

1.2养殖机械配套

该池塘原来配备有3 k W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 功率为2.2 k W的水泵1台以及功率为500 W的自动投饵机1台。5月15日, 在试验池中增配了微孔增氧系统, 罗茨风机主机功率为2.2 k W, 配备12个盘式增氧头, 每个盘直径1 m左右, 架设在距离池底25 cm的高度。

1.3生态浮床设置

1.3.1生态浮床制作

在池塘中设置生态浮床, 浮床用毛竹做成框架, 规格为 (1.2~1.5 m) × (4~6 m) , 在浮床中每隔25~30 cm用绳子固定一长度为15cm的硬质塑料管用于栽种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 面积约占池塘总面积的2%。

1.3.2浮床水生植物选择与种植

选择蕹菜 (Ipo-moea aquatica) 为浮床栽种植物, 蕹菜也称空心菜、竹叶菜, 试验塘选用细叶蕹菜, 在4月进行陆地育苗, 播种前首先对种子进行处理, 即用50~60℃温水浸泡30 min, 然后用清水浸种20~24 h, 捞起洗净后放在25℃左右的温度下催芽, 催芽期间要保持湿润, 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1次, 待种子破皮露白点后即可播种。5月3日将空心菜移栽至水中的浮床上。

1.4鱼种放养

在春节前后放养鱼种, 以草鱼为主配养花白鲢、鲤鱼。鲫鱼, 总共投放鱼种4 425 kg, 每667 m2放养442.5 kg, 见表1。

1.5饲料投喂

2012年3月14日开始投喂饲料, 气温13℃, 每天投喂配合饲料10 kg, 19日开始明显感到鱼开始摄食, 20日开始投喂青饲料, 日投喂量30~100kg, 26日大面积正常吃食。先后投喂颗粒饲料, 蛋白质含量25%。

4月上旬日投配合饲料20 kg, 青饲料100 kg;中旬配合饲料增加到40 kg, 青饲料100 kg;下旬配合饲料为50~80 kg, 青饲料30 kg。摄食正常后每天8:00, 12:00, 16:00自动投饵3次, 依据天气变化进行调整。

5月上旬日投配合饲料40~80 kg, 青饲料减少, 中旬配合饲料增加到100~120 kg, 下旬配合饲料为160 kg。

6月开始投喂膨化饲料, 蛋白质含量32%, 6月上旬日投膨化饲料40 kg, 颗粒料80 kg, 中、下旬日投配日投膨化饲料75 kg, 颗粒料40 kg。

7—8月日投喂膨化饲料120~140 kg, 每隔10~15 d, 将生态浮床上的空心菜割茬喂鱼。

9月日投喂颗粒料80 kg, 每隔3~4 d投喂青饲料75 kg左右。

10月上旬日投喂颗粒料80 kg, 每4~5 d投喂青饲料1次, 中旬日投喂颗粒料40 kg, 下旬降至20kg。11月停止投饵。

1.6水质管理与水化学测定

1.6.1水质管理

4月20日气温逐步升高, 加水使水位达到2.5 m, 4月30日凌晨3:00发现浮头, 开增氧机5 h后解除危机。5月15日安装微孔增氧机, 一般每天中午开机2 h, 天气情况特殊时凌晨开机。

1.6.2水化学测定

溶氧的测定采用碘量法测定;总硬度及钙、镁含量的测定采用配位滴定法;氨氮的测定用奈氏试剂比色法;活性磷的测定利用磷钼蓝法;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利用酸性条件下水样中的亚硝酸盐与磺胺进行重氮反应, 用分光光度计在543 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化学耗氧量的测定用高锰酸钾法进行化学耗氧量的测定。在试验塘附近选一口池塘为对照池。

1.6.3浮游动植物测定

浮游植物的定性采集用25号浮游植物网捞取, 用鲁哥氏液固定。定量采集用1 000 m L的采水器采集5次后用浮游植物网浓缩装入玻璃瓶, 再用鲁哥氏液固定。

浮游动物定性采集时, 用13号浮游生物网收集, 于现场加4%甲醛固定后作为浮游动物定性样本。定量采集时, 用13号浮游生物网过滤5 L水样, 加甲醛固定后作为浮游动物定量样本。

1.7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 防重于治”。在开食的3月10日, 全池泼洒聚维酮碘, 用量250 g/667m2;3月25日, 全池泼洒鱼虫杀星, 用量30 m L/667m2;4月23日, 用底改素全池泼洒, 用量12 kg/667m2;5月15日, 使用阿维菌素全池泼洒, 用量150m L/667 m2, 5月18日, 内服保肝宁、三黄粉、恩诺沙星, 连续4 d;6月4日, 使用阿维菌素全池泼洒, 用量150 m L/667 m2;6月6日, 内恩诺沙星、三黄粉, 总计用量为各400 g, 6月9日, 生石灰全池泼洒, 用量50 kg/667 m2;6月19日, 亚硝克星全池泼洒, 用量520 g/667 m2;6月30日全池泼洒底改素, 用量10 kg/667 m2;7月2日, 内服保肝宁、三黄粉、恩诺沙星, 连续3 d;7月6日, 亚硝克星全池泼洒, 用量480 g/667 m2;7月12日, 强氯精全池泼洒, 用量500g/667 m2;7月21日, 使用底改素10 kg/667 m2;7月24日, 亚硝克星全池泼洒, 用量480 g/667 m2;8月5日, 亚硝克星全池泼洒, 用量700 g/667 m2。

1.8轮捕上市

6月15日, 进行轮捕上市, 捕捞规格为1.75 kg以上草鱼;7月11日, 轮捕上市, 捕捞规格为2.2 kg以上草鱼;7月29日, 轮捕上市, 捕捞规格为2.5 kg以上草鱼;8月29日再次轮捕, 11月13日干塘起捕。

2结果

2.1水化学监测结果

8月6日, 进行昼夜水化学指标测定, 对试验塘、对照池塘间隔4 h 1次, 对照塘为隔壁的池塘, 养殖模式相似, 池中设置了自动投饵机, 叶轮式增氧机。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 试验塘溶解氧波动在5.35~10.66mg/L, 平均值为7.67 mg/L, 最低值的测定时间在凌晨4:00, 最高值出现在16:00。对照池溶解氧波动在4.62~7.47 mg/L, 平均值为5.94 mg/L, 试验池溶解氧平均值、最高值、最低值分别比对照池高1.73mg/L、3.19 mg/L、0.73 mg/L。试验池氨氮最大值1.849 mg/L, 平均1.228 mg/L, 对照池氨氮最大值2.743 mg/L, 平均2.455 mg/L, 对照池氨氮平均值高于试验池1.227 mg/L。试验池亚硝酸盐最大值0.131 mg/L, 平均0.09 mg/L, 对照池亚硝酸盐最大值0.291 mg/L, 平均0.258 mg/L, 高于试验池0.168 mg/L。

2.2浮游动、植物监测结果

2.2.1浮游植物

7月6日测定, 试验塘共发现藻类4门19属, 其中蓝藻门5属、硅藻门2属、隐藻门1属、绿藻门11属, 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小球藻和蓝藻门的微囊藻, 生物量为68.81 mg/L。对照塘发现藻类共6门21属, 蓝藻门3属、硅藻门3属、隐藻门、裸藻门、黄藻门各1属、绿藻门12属, 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小球藻和蓝藻门的平裂藻, 生物量为56.37 mg/L。

8月6日测定, 试验塘共发现藻类6门25属, 其中蓝藻门6属、硅藻门6属、隐藻门、甲藻门、黄藻门各1属、绿藻门10属, 优势种为小球藻、平裂藻、绿球藻, 生物量为102.80 mg/L。对照塘发现藻类共6门21属, 蓝藻门7属、硅藻门6属、隐藻门、裸藻门、黄藻门各1属、绿藻门10属, 优势种不明显, 生物量为42.19 mg/L。

2.2.2浮游动物监测结果

7月6日, 试验塘、对照塘浮游动物数量较少, 优势种均为臂尾轮虫属, 生物量分别为1 940.7个/L、452.25个/L。

8月6日, 试验塘、对照塘的优势种均为臂尾轮虫属, 生物量分别为1 800.8个/L、2 035.5个/L。

2.3轮捕上市情况

自6月15日期开始轮捕上市, 到11月13日干塘全部起捕, 见表3。

除轮捕外, 到11月13日干塘, 合计捕捞成鱼16 723.5 kg, 塘口面积10×667 m2, 平均产1 672.35kg/667 m2, 其中草鱼产量10 530 kg, 占总产量的62.97%, 花白鲢1 640 kg, 占总产量的9.8%, 鲫鱼产量3 496.5 kg, 占总产量的20.91%, 青鱼产量787kg, 占4.71%, 其他杂鱼产量270 kg, 占1.61%。

总共投喂配合饲料20 t, 每t价格3 300元, 合计产草鱼、鲫鱼、青鱼14 813.5 kg, 吃食鱼平均饵料系数1.35。总共投放鱼种4 425 kg, 增重倍数3.91。其中草鱼为2.76倍, 鲫鱼14.1倍, 青鱼5.13倍, 花鲢1.64倍, 白鲢8.23倍。

2.4经济效益

试验塘总计销售收入185 970元, 合计支出成本129 297元, 利润56 673元, 平均利润5 667.3元/667 m2, 投入产出比1∶1.43, 见表4。

3讨论

3.1草鱼为主精养鱼塘配备微孔增氧和生态浮床效果显著

结果表明, 该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 单产达到1 672.35 kg, 而试验塘2011年和2012年周边传统模式精养塘的产量多在1 100~1 250 kg之间, 单产增加了28%~47.6%, 利润提高了约2 000元/667 m2左右。配备微孔增氧和生态浮床的池塘最显著的变化, 一是浮头的现象基本消除。二是摄食量明显增加, 特别是早晨对照塘还在浮头开叶轮式增氧机救鱼时, 试验塘鱼已经投喂完毕。三是鱼病几乎没有发生, 传统草鱼模式池塘草鱼病害每年均发生严重, 难以控制, 死亡率高, 而试验塘6—8月记录的草鱼死鱼数量7尾。9月2日至10日记录到青鱼死亡数量15尾, 总共75 kg, 经过分析, 青鱼死亡原因系8月29日拉网轮捕受伤后未进行处理造成, 以后拉网时应注意小心操作。四是饵料系数明显下降, 生态浮床生长的蕹菜直接割茬喂草鱼, 直接补充青饲料, 预防了肝胆综合征的发生, 降低饵料系数, 和2011年比较下降了约30%,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效益。五是池底溶解氧得以提高, 底层鱼鲫鱼和青鱼生长好, 鲫鱼放养规格40尾/kg, 年底规格达到350 g/尾, 增重倍数14.1倍;放养规格青鱼250~1 000 g, 增重倍数5.13倍。

3.2水化学指标明显改善

微孔增氧系统装备后, 精养塘水质状况明显改善, 管理压力减轻, 不再需要在水质过肥的情况大量换水救鱼, 试验塘在养殖过程中没有向外排水, 达到了减排的目的, 水化学指标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7—8月的水化学测定试验塘和对照塘的水化学指标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8月份, 溶解氧试验塘昼夜平均7.67 mg/L, 对照塘平均5.94 mg/L, 两者平均值相差1.73 mg/L;试验塘氨氮昼夜平均1.23 mg/L, 对照塘平均2.46 mg/L, 两者平均值相差一倍;而对养鱼影响较大的亚硝酸盐试验塘昼夜最高值在0.131 mg/L, 平均0.09 mg/L, 对照塘高达0.291 mg/L, 平均0.26 mg/L, 相差1.88倍。

3.3精养塘浮游动植物变化

游动植物变化:测定结果表明, 试验塘和对照塘的浮游植物种类都以绿藻门为主, 优势种略有差别, 如7月份测定, 试验塘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小球藻和蓝藻门的微囊藻, 对照塘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小球藻和蓝藻门的平裂藻。8月测定, 试验塘优势种为小球藻、平裂藻、绿球藻, 对照塘优势种不明显。

生物量7、8月测定, 试验塘均高于对照塘, 试验7月生物量为68.81 mg/L, 对照池为56.37 mg/L;8月试验塘为102.80 mg/L, 对照池42.19 mg/L, 相差1.43倍。

对照塘发现浮游动物13种, 试验塘9种, 两者的优势种均为臂尾轮虫属。试验塘浮游动物数量2 277.6个/L, 对照塘204个/L, 相差约10倍;8月份试验塘浮游动物数量1 716.8个/L, 对照塘1 748.4个/L, 基本相当。

3.4技术改进措施

通过水化学监测、浮游动植物、鱼类上市规格的分析, 试验塘仍然有改进空间, 池塘高产的限定因子溶解氧大幅提高, 即使是池底溶解氧都高于3.5 mg/L, 对鱼类危害较大的亚硝酸盐大幅降低, 可以继续提高放养密度, 增加产量, 预测667 m2产量达到2 000~2 500 kg是有可能的。

主养罗非鱼池塘混养草鱼技术 篇4

1 池塘

罗非鱼单养池塘2口面积分别为8.5×667 m2和9.0×667 m2, 混养草鱼池塘3口, 面积分别为9.0×667 m2、9.5×667 m2和10.0×667 m2, 水深3~4m, 柳江河水源, 进排水方便。每口池塘配置自动投料机2台, 3 k W叶轮式增氧机3台。

2 鱼种放养

罗非鱼苗种来源广西水产研究所罗非鱼良种场, 苗种经柳州罗非鱼综合试验站基地塑料大棚池塘培育成大规格越冬种。草鱼为柳州本地苗场购买, 通过试验站基地专塘培育的大规格鱼种。

草鱼于是2009年11月8—10日放养, 平均规格550 g/尾, 草鱼放养密度分别100尾/667 m2、200尾/667 m2和300尾/667 m2, 为一次放养。罗非鱼放养时间2010年4月20日, 平均规格230 g/尾, 放养密度1 500尾/667 m2。

3 饵料投喂

每天11:00和16:00投喂饵料2次。冬季养殖草鱼, 投喂饵料蛋白质含量26%的浮水性草鱼种颗粒饲料。春季放入罗非鱼后, 投喂饵料蛋白质含量28%的浮水性罗非鱼颗粒饲料。日均投喂量占鱼体重2%~3%。阴雨天减少或不投喂。

4 日常管理

每月通过公用灌溉渠道注入柳江河水1次, 保持水深3 m以上。每天20:00时至次日8:00时, 开启增氧机增氧, 高温天气14:00—16:00开启增氧机调节上下层溶氧。

每天巡塘检查, 观测池水状况鱼摄食活动及, 每天8:00—9:00用便携式溶氧仪测量1次各塘的水温和溶氧, 每半月抽测1次罗非鱼生长情况, 并做好记录。

7月份, 1号和2号池塘 (单养塘) 发现2次罗非鱼有少量死鱼现象, 检查诊断为细菌病, 投喂抗菌药3 d, 同时全池泼洒0.2 g/m3强氯精消毒剂2 d (1次/d) ,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5 结果

5.1 罗非鱼和草鱼放养密度与产量

单养罗非鱼和主养罗非鱼混养草鱼的池塘, 罗非鱼放养密度均为1 500尾/667 m2。主养罗非鱼池塘混养草鱼密度分别为:120尾/667m2、210尾/667m2和300尾/667 m2 (表1) 。

从收获结果得到, 单养罗非鱼池塘平均单产978.2 kg/667 m2, 混养草鱼的池塘平均单产970.6kg/667 m2, 在相同放养密度下, 罗非鱼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而草鱼放养密度越大, 池塘总产量越高。试验中草鱼最大放养密度300尾/667 m2, 产量达366kg/667 m2, 并且池塘水质较活, 罗非鱼和草鱼生长情况均良好 (表2) 。

5.2 罗非鱼和草鱼放养密度与成活率、出池规格

单养罗非鱼池塘成活率≥98.5%, 平均98.6%。混养草鱼池塘的罗非鱼成活率≥99.2%, 平均99.3%。放养相同批次和规格情况下, 混养草鱼池塘的罗非鱼比单养罗非鱼池塘成活率提高0.7个百分点 (表2) 。

草鱼成活率≥98.4%, 平均99.2%。单养和混养池塘的罗非鱼出池规格为650~665 g, 草鱼出池规格为1 240~1 560 g。单养池塘和混养不同密度草鱼池塘的罗非鱼出池规格无显著差异, 草鱼密度越稀出池规格越大 (表2) 。

5.3 罗非鱼和草鱼放养密度与效益关系

混养草鱼池塘新增成本6 802.6元/667 m2, 新增产值2 797.5元/667 m2。单养罗非鱼池塘平均利润1 313.3元/667 m2, 混养草鱼的池塘平均利润1 860.8元/667 m2, 新增利润547.5元/667 m2。混养草鱼池塘比单养罗非鱼池塘平均利润增加547.5元/667 m2, 显著提高了池塘经济效益 (表3) 。

6 讨论

目前主产区的罗非鱼池塘养殖模式主要是单养为主, 搭配一些滤食性鱼类如鲢、鳙鱼, 也有混养模式, 如罗非鱼与对虾、淡水白鲳、斑点叉尾、胡子鲶、鲈鱼等鱼混养, 取得较好的效果。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中养殖最普遍的大宗淡水鱼类品种之一, 但主要也是与其他家鱼或鲤鲫鱼类混养为主。一般认为, 罗非鱼与草鱼营养需求差别较大, 在饲料投喂上不好解决, 草鱼抢食能力比罗非鱼强, 投喂时会排挤罗非鱼。在溶解氧需求上草鱼要比罗非鱼要求高, 水质难调控。试验结果认为:

第一, 罗非鱼与草鱼营养需求存在差别, 要解决投喂的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问题。利用冬季时间养殖草鱼, 投喂蛋白质含量26%的浮水性草鱼种颗粒饲料, 混养罗非鱼期间投喂蛋白质含量28%的浮水性罗非鱼颗粒饲料。由于罗非鱼杂食性, 能利用池塘肥水补充营养, 本法中不放养与罗非鱼有争食的鲢、鳙鱼, 采用稍低的蛋白质含量饲料并不影响罗非鱼的生长, 还能降低饲料成本。对于草鱼, 蛋白质含量处于中高值, 但由于草鱼与罗非鱼抢食的原因, 草鱼摄食量比单养时偏低, 而用28%蛋白质含量的罗非鱼饲料, 其能量值不高, 喂养草鱼肝脂含量正常, 不出现草鱼肥胖和脂肪肝现象。

第二, 罗非鱼背鳍尖利, 与草鱼混在一起, 草鱼易被刺伤问题, 要解决草鱼放养量和投喂方法上的问题。在池塘中放入规格≥250 g/尾的草鱼种。放养罗非鱼时, 草鱼规格比罗非鱼大, 活动能力强, 罗非鱼对草鱼不造成伤害。控制草鱼的放养密度120~300尾/667 m2。增加了1倍投料机数量, 从而扩大了饲料投喂面积, 解决了罗非鱼和草鱼过度密集、拥挤抢食易被刺伤现象。

第三, 草鱼耐氧能力比罗非鱼低, 要解决池塘增氧问题。每2 000~3 000 m2水面安装3 k W叶轮式增氧机1台, 及时补充注水, 以保持池塘水深2 m以上, 在高温季节, 每天中午加开增氧机调节上下层溶氧。罗非鱼放养1 500尾/667 m2较低的密度, 使池鱼容载量保持合理水平。这样解决池塘增氧问题, 达到了专养草鱼的溶氧管理水准, 对罗非鱼生长更有利。

罗非鱼是中上层鱼类, 草鱼是底层鱼类, 两者混养能否更加充分利用池塘空间, 调节水体的生态平衡, 减少疾病的发生, 提高产量, 增加效益。

摘要:在原来单养罗非鱼池塘基础上, 进行了主养罗非鱼混养草鱼模式试验, 并与单养罗非池塘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罗非鱼统一放养密度、草鱼三个不同的放养密度, 罗非鱼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而草鱼的放养密度越大, 池塘总产量越高, 池塘水质较活, 罗非鱼和草鱼生长情况均良好。单养池塘和混养不同密度草鱼池塘的罗非鱼出池规格无显著差异。混养草鱼池塘的罗非鱼平均成活率99.3%, 放养相同批次和规格情况下, 混养了草鱼池塘的罗非鱼比单养罗非鱼池塘成活率提高0.7个百分点, 平均利润增加547.5元/667m2, 显著提高了池塘经济效益。

上一篇:高校毕业生潜人才论文下一篇:劳动关系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