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潜人才论文

2024-09-23

高校毕业生潜人才论文(共8篇)

高校毕业生潜人才论文 篇1

大规模征集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是我军历史和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5月22日,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来自各省 (区、市) 征兵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高等学校的负责同志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征集普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是推进实施人才强军、科技强军战略的重大举措, 是我军征集对象的重要调整改革, 对进一步优化兵员结构, 提高部队战斗力, 加强基层指挥军官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 对于促进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和锻炼成才,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按照总体部署, 预征工作在5、6月份进行。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 国家有关部门以空前力度出台了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本科学历优秀士兵直接提干、优先选拔使用以及退役后考学升学就业等多方面优惠政策。会议强调, 当前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 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动员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后续服务到位, 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的各项工作。

据悉, 有关部门编印了3万张《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预征公告》, 就预征对象、预征流程和优惠政策进行宣传, 近日已发放到各高校。

高校毕业生潜人才论文 篇2

发布日期:2012年7月11日浏览次数:48479

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公安局有关通知精神,对2012年高校毕业生落户杭州人才市场按如下指南办理:

一、落户对象:

1、已在杭州市区(不含萧山区、余杭区,下同)落实就业单位,在杭州市人才服务局办好接收手续(下同)的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

2、意愿在杭州工作,办好“先落户、后就业”接收手续的应届普通高校研究生毕业生;

3、已在杭州市区落实就业单位,办好接收手续的应届学历文凭教育(非在职)毕业生;

4、已办好接收手续、在杭州市区自主创业的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营业执照注册人);

5、原派遣地非杭州市区,落实就业单位后,经办理就业调整,改派至杭州市区的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

二、落户材料(均须提交原件):

1、研究生学历毕业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户口迁移证(户口在原籍的用户口本或户籍证明,须回原籍迁户口,下同)、身份证、近期一寸照片两张。

2、本科、专科学历毕业生:毕业证书、报到证、户口迁移证、签约期为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交纳社会保险并由社保局出具的《杭州市社会保险参保证明(个人专用)》、身份证、近期一寸照片两张。(如系第三类落户对象须在户口所在地民政局或街道出具未婚证明)

3、自主创业毕业生:毕业证书、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工商营业执照(注册人)、税务登记证、身份证、近期一寸照片两张。

以上材料除照片和户口迁移证外,在提交原件时均请复印在A4纸上(合同有多页可复印首页和末页),落户时交派出所存档备案。

三、落户程序:

1、办理落户前毕业生通过杭州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网()首页“到档查询”查看,有到档记录同时具备第二条公布的材料即可办理落户。

2、准备好落户材料到杭州人才市场审核并签订档案户口托管协议,交纳管理费,领取落户通知书,到下城区文晖派出所办理落户。市外迁入的须同时办理杭州市第二代身份证。

四、其他事项:

1、在杭州市区有亲友家庭可挂靠户口,或已购房子并取得房产证的,可参考本指南落户材料直接往所在派出所落户。

2、落户材料中报到证、劳动合同和在职人员缴费花名册显示的单位名称须一致,不一致要通过办理就业调整等方式,实现为一致。

3、《户口迁移证》、《报到证》期限至年底均有效。《户口迁移证》所载内容如有涂改、修改一律视作无效,须重新完整打印。

4、因未还清助学贷款而没有取得毕业证书的,出具学校证明和毕业证书复印件。

5、落户本市场人员须亲自签订托管协议、挂靠人员承诺书、婚姻及生育信息卡,并告知有关事项,须本人前来,谢绝代办。

6、为避免错过落户时间而给本人带来一定麻烦,请在规定时间内落户,以免对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高校毕业生潜人才论文 篇3

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回顾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制定不断完善

自2009年以来, 我区先后出台的相关文件形成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1+9”政策体系, 组织实施的相关就业计划形成了“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特岗教师、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中小企业人才储备等6项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 加上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考、市场就业、人才派遣以及创业培训和就业见习, 总计12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治区财政及其就业专项资金每年都要至少拿出两个亿的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逐步扩大

通过电视台、电台等多家媒体开辟专栏, 宣传我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向全区广大高校毕业生和有关部门发放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政策宣传》的宣传单页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宣传手册。另外, 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培训班, 向各盟市负责高校毕业生就工作的工作人员和各高校负责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宣讲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三) 人才市场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

通过举办人才交流大会、专场招聘会和网上招聘等方式, 积极为毕业生就业服务。人才市场是主渠道, 中小企业是主方向, 2010年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人数为5万人。据统计, 2009年和2010年, 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占其当年总数的比率分别为53.4%和58%, 都在50%以上, 总数达10万多人, 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名符其实的主渠道。

(四) 其它人才公共服务项目发挥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全区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及人才市场已经成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平台和服务窗口, 集“政策、项目、资金、平台和窗口”建设于一体的体系框架初见端倪, “政府促进就业、人才市场调节就业、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全区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接收、调转、存放和管理高校毕业生档案达20万份以上, 并提供了社会保障、职称评定、户口托管、评价派遣、流动党员管理、鉴证仲裁等相应的人才公共服务, 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派遣计划就是根据企业人才需求为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提供人才派遣服务。2010年我区人才派遣服务已派遣高校毕业生5234人。

(五) 创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2010年我区共有就业见习基地300多家, 国家级就业见习基地6家。我区共有8333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就业见习。2010年我区共有3601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创业培训。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

今年年初, 自治区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区电视电话会议, 明确了今年我区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 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人才储备、创业培训和就业见习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的载体作用, 力争到年底使9.5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

今年, 我区应届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万人, 达10.1万人, 比上年增加7000余人, 创历史新高。自治区人才公共服务部门负责开展12项就业计划中的市场就业、人才派遣、创业培训和就业见习。截至5月底, 全区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329场次, 共有23746名高校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为大中型企业派遣3279名高校毕业生;组织1617名和2130名高校毕业生分别进行了创业培训和就业见习。通过组织实施上述计划和其他8项工作计划, 今年前5个月, 我区共有3.2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或落实了就业去向, 占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2%。

三、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一) 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 我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促进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 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我区这样一个经济社会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想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还有诸多制约和阻碍。

一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 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2011年我区毕业生首次突破10万人。据统计, 十二五期间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将保持高位, 我区将连续三年在10万人以上。多数高校毕业生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 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生活和就业, 到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二是服务经费不足, 没有列入财政预算。作为基本公共服务, 人才公共服务应该主要依赖财政的支持。由于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总量激增等原因, 打破了原有的人才市场供求的相对平衡。而现行有关政策法规还难以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及时修订, 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职能还没完全得到“正名”, 所需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 处于“一事一议”地临时拨款甚至缺位状态, 对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三是服务场所不足, 有的竟无固定场地。我区大部分人才市场普遍存在没有招聘场地及场地紧张的现象, 即“有市无场”。自治区本级和绝大多数盟市举办人才招聘会都需要租赁场地, 即使自有的招聘会场地也都存在楼体老化严重、场地狭小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我区人才招聘会规模和数量。许多盟市旗县的人事档案室非常小, 有的甚至没固定的人才档案室。

四是网络应用不充分, 运行状况不够准确快捷。我区人才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还难以适应社会公众的需要, 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够, 就业信息提供不完全、不准确, 难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各地区信息系统分散建设, 多种服务网络并存, 不能联网贯通, 难以发挥整体规模效应;有些地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陈旧, 手段比较落后, 信息化水平较低, 服务不够方便、快捷。

五是人员编制与服务规模脱节, 参公问题没有进展。近年来, 随着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 从狭义上看, “劳动者”队伍结构变化加剧, “低端劳动者”的数量增速放缓, “中高端劳动者”的规模日益扩大。而人才服务机构执行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所列编制, 人手少、年龄偏大的现象普遍存在, 人员编制与服务规模严重脱节。

六是数据库建设滞后, 统计数字的公信度不高。数据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变化规律, 是信息时代的主打。由于信息采集口径难统一、途径难畅通、手段较落后, 因而绝大多数不是登记统计结果, 而是调查测算结果, 导致统计数字的公信度不高, 数据库建设滞后。

(二) 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是积极协调, 争取及早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 积极协调, 争取将人才档案管理费、人才交流会租场费、人才信息网络建设维护费、职业培训费等人才服务经费及早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公共服务经费不足的的问题。也可利用国家正在开展建设公共就业基础设施试点的良好时机, 争取更多资金, 建设良好的人才服务服务场所。

二是统一规范, 推进人才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配合有关部门制定社会化人才管理专项规划并参与实施, 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尽快研究制订全区统一的人才公共服务标准、办理程序。时机成熟后也要在高校密集区筹建人才服务工作站, 贴近服务对象, 提供便捷服务。

三是争取立法,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法制化建设。尽快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市场条例》进行修订, 并加强监督管理, 逐步实现人才市场由政策性规范向法制性规范转变, 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活动和中介服务。人才市场组织招聘时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诚信招聘协议, 统一审定招聘简章, 公示工资、社保、合同期限等方式, 最大限度的规范人才市场秩序, 全力打造平安市场、诚信市场、法治市场和和谐市场。

高校毕业生潜人才论文 篇4

大连市人才中介机构积极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

据对市人才市场日常招聘会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2月份参加日常招聘的.单位减少36%,职位需求下降29%,而求职人数有所增加,就业压力同比增加3成以上。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连市各人才服务机构积极挖掘市场潜力,拓宽市场招聘渠道,为求职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群体搭建就业平台。继2月21日中国大连2009大中专毕业生暨春季大型人才招聘大会之后,各类以保民生、促就业为主题的人才招聘会多次举行,除市人才市场每周三次的日常招聘外, 2月28日,有5家人才服务机构在高新园区、开发区和市内中山、沙河口四个区域同时举办了5场人才招聘会,共有475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为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人才提供需求岗位5764个,入场人员15000余人,初步达成意向3000余人。

3月份,大连市各级人才服务机构还将举办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人才招聘会20余场,预计将提供各种专业岗位2万余个。

高校毕业生潜人才论文 篇5

一、关于毕业生岗位需求能力结构框架

关于毕业生职业能力框架的调查研究,在西方流行已久,国内外综述性文献也不可胜数,在此不复赘述。职业能力通常被称为可雇佣能力(employability),英国生活指导与职业发展咨询顾问艾伦(Melanie Allen)综合英国多家权威机构调查结果对可雇用能力的涉及要素做了最好的概括:它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个人品性,包括一种敢为能为、恪守工作伦理和乐意学习的积极态度,良好的个人表达能力,诚实与真诚的品格,值得信赖,个体管控时间与时间组织能力,团队工作与合作精神,灵活变通能力,顾客导向与商业意识;二是技艺,包括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计算能力和计算机素养。上述能力如艾伦所言,它源自英国就业与能力委员会(UKCES)对可雇佣能力的最简洁理解:它几乎适合于做所有工作的人[1]。显然,该框架其实主要指涉的是一种通用性能力,它没有完全覆盖与具体专业训练和培养相关的专门性能力,尽管专业性学习也是培养学生通用性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职业能力又有人称之为胜任力(competence),这种胜任力与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等的个人品质存在关联,它既可以是一种工作中上手运用的现实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潜在能力;既可以是一种可迁移的通用能力,也可以是专业性的特殊与具体能力。洛(Jasper Van Loo)等人认为,在毕业生调查中,特殊的专业性能力因为所从事行业与岗位差异很难具有一致性。故而,面向全体的高校毕业生调查大多关注的是可迁移性的能力。为此,通过与薪资预期建立回归模型,他们区分出相关有影响的职业能力类型,包括交流技能、领导艺术、精确把握的能力、信息与沟通技术、活动的规划合作与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特殊专门知识、独立工作能力、创造与原创能力等[2]。

在高校毕业生调查方面,规模最为庞大且数据最为丰富的当属欧洲REFLEX国际调查项目,它覆盖欧盟、日本等17个国家。该项目调查对象为离校5年以上的毕业生,试图通过该群体对工作中能力需求与高校培养能力自我评价间的匹配差,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其问卷所涉及的主要能力框架包含四个维度:专业能力(本学科领域把握能力、分析思维、专业的自我决断力)、功能灵活性(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快速获取新知识能力、有效协商能力)、知识创新与管理能力(计算机与网络运用能力、提出新理念与问题解决能力、自我质疑与对他人质疑倾向、新机会的警觉力)、人力资源调动能力(抗压能力、时间有效管理能力、与他人卓有成效合作能力、对他人组织动员能力、向他人清晰表达意义的能力、参与合作性活动的能力)[3]。

正是参照国外上述关于毕业生的能力框架,同时考虑到我国现实国情,课题组编制了针对中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的调查问卷,问卷将能力结构划分为两个基本维度,通用性能力与专门性能力(考虑到学科专业间差异的复杂性和调查难度,课题组权且笼统界定其为“专业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其中通用性能力又包括两个子维度:非正式能力(包括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把握细节的能力、抗压与情绪管理能力、适应与变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责任心、忠诚度、团队合作能力等);通识性素养与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书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创新能力、批判性分析能力、计算机运行能力、数理分析能力、人文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外语能力等)。调查对象以2010—2015年全国本专科高校应届毕业生为主,考虑到调查难度,没有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而是通过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以文件下达方式请求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督促高校来配合。问卷在线答题共回收5万多份,通过采取IP地址和应答时间控制对数据辨伪与清洗,最终获得有效样本34179份。以下仅择其要者做简单描述性分析。

二、毕业生岗位能力需求情况简单描述性分析

在涉及工作岗位需求能力的毕业生自我评价中,上述能力都超过了3分(最高5分,最低1分)。责任心、团队合作、适应于灵活变通能力、人际沟通、把握细节等非正式能力都居于前列,作为通识性能力的解决问题能力、操作技能与自主学习能力等也居于前列。有关忠诚度、奉献精神、理解宽容等态度性的非正式能力居于中间,高校日常所重视的专门性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通识性的如通识性知识、计算机、信息处理、书写等则处于较为靠后的位置,尤其是人文素养、外语能力等处于最底端。从图1中不难发现,就总体而言,毕业生岗位最需求的能力为非正式能力,其次为大多通识性方面的能力,最后为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几乎所有能力需求与毕业生所担任的职务间都存在高度关联,由普通员工到高层管理者,各方面能力要求呈现递增趋势。(见图2)相对于专业知识运用与通识性知识运用能力、操作技能、外语能力等,职务越高,相关非正式能力诸如组织能力、变通能力、时间管理、把握细节等能力要求越突出。高层管理者在诸如批判性分析、创新创造、艺术欣赏等能力要求都明显高于其他阶层。从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角度分析,发现不同单位的岗位需求能力要求存在更大的差异。总体上,外企部门对大多方面能力需求相对高于其他部门,尤其是在外语、时间与情绪管理、解决问题等能力、计算机能力等方面要求最高。政府事业单位对专业与通识知识运用能力、书写能力、理解与宽容、奉献精神等要求较高,但对数理分析、外语能力要求最低。(见图3)

上述简单结论其实揭示了毕业生岗位能力需求的某些重要特征:第一,与国际调查结果相仿,有关态度、责任和自我管理等非正式能力是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毕业生的岗位能力需求带有动态性,它随工作岗位、职位甚至职业经验变化而有不同程度的要求;第三,毕业生反映的职业能力需求与工作单位的性质、用人部门劳动、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存在相关,甚至与整个国家特定产业行业发展水平、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存在关联,外资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与国际调查结果更趋于一致;第四,就总体而言,专业知识运用能力需求在调查中没有得到凸显,这其中缘由或许更值得深思。

三、毕业生岗位能力与高校培养重视能力间匹配分析

以毕业生所反映的岗位需求能力来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并审视培养目标及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它体现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间的一种供需关系,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因为岗位需求具有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瞬息万变的动态性,两者之间很难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匹配关系。故而,所谓的匹配度仅仅反映为当下的一种大致的格局与方向。为考察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满足岗位需求情况,在调查中,课题组又要求毕业生结合岗位需求的各种能力对所毕业高校予以重视的程度进行反馈,因而,形成了如下匹配程度差异表。(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就总体而言,除外语能力为正值以外,其他所有能力均为负值,即表明高校在上述能力培养上远远达不到毕业生岗位能力的需求。差距最为悬殊的绝大多数都为非正式能力,涉及到人际交往、自我管理、态度与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其次为通识性能力,包括解决问题、操作与实践技能、书写、自主学习、创新创造、批判性思考等能力;最后为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外语能力,外语能力至少在数据显示上为严重过剩。

不过,对于数据意义上的匹配度概念需要谨慎,如表1中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人文素养和外语能力较为匹配,但匹配度高并不等于培养质量就高。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真正意义上匹配的前提是专业与岗位的对口程度,如果对口程度很低,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甚至会出现过剩。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毕业生工作对口率并不高,在高职高专毕业生中,认为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比较对口+非常对口”的比例仅为29%,普通本科为50%,即使“211工程”高校也不过53%(“较不对口+非常不对口”分别为:39%、26%和24%,其他为一般)。而如上所述,外语能力随毕业生工作单位的性质而存在明显差异,总样本统计表明外语能力明显过剩(匹配差为0.32)。但是,如果具体到外企工作的毕业生样本,则反映外语能力明显不足(匹配差:政府事业单位0.406,外企-0.203)。这一正一负折射出来的可能不仅是学与用的衔接问题,更可能反映出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体制、课程教学在能力训练中存在的严重缺陷。至于人文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普遍给予低评价,则很可能是由当下社会的功利化倾向所引起的误区,因为人文素养不仅关联到人的生活品质,更是构成有关职业伦理、工作价值、人的胸襟与视野、创新创造能力的精神根基与源泉。

注:匹配差距=高校培养均值—岗位需求均值

总之,以上匹配差分析反映了如下需要我们对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以及过程反思的问题:第一,涉及人格养成、社会交往的非正式能力最为薄弱。调查显示,非正式能力各项匹配最弱,其中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居首位,匹配差为-0.64。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当今世界,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和保持顺畅的沟通,如何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情绪控制,如何灵活应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具有适应与变通能力,如何对工作、对他人、对团队有担当,这些被视为“情商”的因素似乎已经超过“智商”,成为影响个体生涯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二,通识性能力存在明显缺陷。通识性能力包括两个维度,一是综合素质,如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创新意识、眼界视野和数理思维等,在高校中这种素质的养成不仅要依托通识课程,也与专业教育存在相关。通识性能力的第二维度是通用技能,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书写能力、动手与操作能力、自我规划设计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这些都属于泛能力,几乎融通于整个学校教育与课程体系之中。调查表明,通用性能力是高校毕业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的第二大弱项。上述能力匹配差都在-0.24以上,其中解决问题能力居首,为-0.6。

第三,适应国际化、现代化职业场所的能力偏弱。调查中发现,相对于政府事业单位、国企和集体企业,来自外资企业就职的毕业生评价:包括非正式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欠缺都最为严重,大多方面能力的匹配差几乎为在政府与事业单位、国企部门就业毕业生的1.5到2倍以上。通过差异分析发现,单位产权性质、管理体制、用人制度与组织文化等是构成能力需求差异的主因,外资企业匹配差最大,其次是民营企业、自主创业、集体企业、国营企业,差距最小的是政府与事业单位。这种匹配差异格局表明,总体上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明显不适应国际化、现代化企业部门的需求。毕业生外语能力对外(外资企业)严重不足、对内(外资企业以外部门)过剩,表明当前外语教育教学乃至体制存在严重缺陷。

四、关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结合调查所反映出的基本问题,有必要对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做些许反思,在此仅尝试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 改造校园生活环境,重视人格养成。

曾几何时,为摆脱传统教育的社会本位观所带来的个人主体性的丧失、应试教育中学生个性被压抑、人格被扭曲的困境,我们把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视为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但本次调查所显露出的问题表明:改革成效很难说尽如人意。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阶段,相对于知识和技能训练,培养健全的人格更应该成为教育的核心目的。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调查所反映出的是整个教育全程而非仅仅高等教育阶段的问题。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目前技术与产品竞争力的弱项不仅在于创新性不足,更在于质量上难以做到精益求精,其根本问题在于劳动者基本素质存在欠缺。我们的教育固然要重视知识传输与技能训练,但更需要关注的是人的健康情趣培养,立业与敬业精神和职业态度养成,倡导个体自由的同时又能强化其责任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并与人和谐共处。

因此,在持续深化贯穿教育各个阶段的管理体制和招生选拔制度改革、为学校与个体自主发展解套的同时,如何全面改造校园生活,为人的精神品格养成营造良好氛围,这是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生活适应性、使之融入社会并获得更好发展机遇的基础。此外,还需要通过与学业考评结合,倡导学生参与社区、城乡以及海内外志愿活动,通过社会参与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与公共关怀精神,提高社会交往与融合能力。

2. 确立问题导向,开展通识素养与技能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深受美式教育体制影响,我们往往要么把大学通识教育(自由教育)理解为经典教育,要么视其为文理综合的素质教育。这种仿效所存在的误区在于:把通识教育更多地简单理解为基于多学科知识领会的视野拓展,而素养与能力获得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也正因为如此,即使在通识教育已成传统的美国,鉴于不甚理想的效果,究竟如何设置通识课程至今依旧存在众多困惑。

在今天,我们不能把通识素养与技能简单理解为多学科知识与理论的拼盘,而是要求高校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社会、行业与特定领域(包括学术领域)中现在或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创建多学科融合的问题导向教育。要全面探索基于问题解决,融社会公正、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科学探究、方案设计乃至技术研发等为一体的通识课程项目,以丰富多样、灵活弹性的内容体系与教学方式,力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在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并获得各种工具性的技能。

3. 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改革外语教育教学体制。

高等教育阶段与中小学阶段的外语能力培养如何各有分工又相互衔接?在高等教育阶段,是否有必要设立公共必修课?大学外语究竟是一种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教育还是仅仅就是语言训练?在外语教学挤占课程资源、学生精力投入最多但效果却极不理想的当下,或许我们真的有必要对外语教学乃至其教育体制予以全面的反思。经济与贸易全球化、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及我国社会更趋于开放、“走出去”已成为常态的新形势,更强化而不是弱化了对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但是目前外语教育几乎等同于英语教育,英语教学效果又实在难尽人意的现状,迫切需要我们从如下角度展开思考:

第一,大学外语教育语种需要多样化,除了英语语种外,其他语种教师与课程资源极为薄弱的局面需要得到改观,以供学生自主选修。

第二,有必要取消公共英语作为必修课程的设置,把英语划分为两类课程:一是作为文化素养课程,开设多样化的文学、文化习俗、历史和科普等全外语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供所有学生自主选择。二是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加强专业英语必修课程建设。实行外语与专业教学全面融合,强化学生专业阅读、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当然,为配合高校内部外语教学改革,有必要对目前统一的外语证书考试制度改革甚至存废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4. 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动手实践与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育是学用结合、以用促学,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探索新知、发明创造乃至培养各种非正式、通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并非是应用型人才的独享,同样也是学术性、理论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次调查表明,在涉及大学学习生活中最受益的环节问答中,37.1%选择了校外实习与社会活动,而课堂教学仅仅为13.6%;不同学科与毕业院校背景间略有差异,理科类与社科类选择比例更高,毕业“985工程”高校的学生选择比例较低,但也达到了31.5%。(见表2、表3)

调查结果一方面折射了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尴尬,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实践环节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强化实验、科研和实习等一系列实践环节,应该成为当下高校培养制度改革的重点。建议我国高校在进一步加强传统专业实习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大幅增加投入,全面开放高校实验设备设施,为学生参与研究创造条件;借鉴美国高校经验,创建大量暑期研究项目,支持学生开展自主研究;鼓励学生参加高校教师主导的团队研究,培养其研究素养、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大幅提升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水平,并为学生参加校外实习牵线搭桥、创造机会;完善有关学籍管理制度,支持本科生的自发创业活动,为其专利发明申请以及创业项目的实施提供制度与条件保障。

5. 进一步增强学生专业与课程选择弹性,提高学生求职能力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适应性。

在如今岗位甚至职业转换越来越频繁的时代,高校尤为需要重视提高学生未来职业转换过程中的适应与灵活变通能力,需要进一步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学习期间专业转换与辅修专业学习尽可能创造便利条件;打破目前单一的专业培养规格与方向,为各有志向(学术与就业)的学生创建不同课程体系与选择路向;根据少数学生自我发展需要,不妨尝试探索由学生自我设计、导师予以指导和配合的个性化专业课程体系;吸纳有关企业与行业部门人员,根据行业未来发展需求,共同参与有关专业及其课程的设计。

6. 全面改进课程课堂教学形式,以严格学业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如上述调查所反映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总体上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当中固然有信息与技术环境变迁急遽、让人不暇自顾的客观原因,但更多原因还来自目前与师生相关的管理制度设计及其执行力度。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敦促教师把工作重心向育人、向课堂教学倾斜,这固然是改进课堂效率的一个方面。但是,相对于美国,我国高校往往疏于或惧于对学生课程学习的严格考核,缺乏必要的学业压力,这是导致高校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投入严重不足、学习氛围不浓的重要原因。与中小学阶段恰恰相反,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需要通过带有适度甚至重度压力的课业负担来培养,大学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行使的是对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引导、观点论辩与问题释疑的功能。

为此,高校及教师在注重教学内容、方法、形式与技术改进,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的同时,应该对课堂教学功能形成新的认识,把课堂教学仅仅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并非简单地领会相关理论与知识。让课堂成为学习指导与释疑的场所,真正的学习更应在课堂之外。为保证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的投入,强化其主动学习与自我承担责任的意识,有必要全面严格学业考核制度,甚至通过增加考试频次和严格考试标准,以外在压力力促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Melanie Allen.Employability:What Are Employers Looking For?[EB/OL].(2016-8-9)[2016-9-8]http://www.jobs.ac.uk/careers-advice/interview-tips/1515/employability-whatare-employers-looking-for#_edn3

[2]Jasper Van Loo and Judith Semeijn.Defining and Measuring Competences:An Application to Graduate Surveys[J].Quality&Quantity,2004,38:331-349

高校毕业生潜人才论文 篇6

人才市场在我国发展历史短暂且很不成熟, 在我国人才市场普遍被认为是政府执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延伸, 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双重特点。而国外的人才市场, 是伴随商品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开放逐步发展起来的, 是劳动力市场的较高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各国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使相互间人才体制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存有许多差异, 有些差异甚至带有本质性, 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

一、国外人才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中的角色定位

据专家介绍, 在国外大学毕业生更具有主动性和承受力, 因为他们成长在纯粹的市场体制中, 没有计划体制下国家、学校要“包就业”的心理依赖。不过,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不同的国家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不同, 而不同国家的人才市场及中介机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职能也各不相同。在美国, 所谓的人才市场的称谓并不流行, 而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混用。有学者将美国劳动力市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由要求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水平的职位组成的, 工资待遇较好的劳动力市场。第二类是垄断的劳动力市场。第三类是竞争型劳动力市既有有形的, 也有无形的, 既有地面集市型的, 也有网上交流型的。在各种各样的人才交流模式中, 互联网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之一, 其经济制度属西方现代混合经济。德国从1922年开始建立人才市场 (又叫职业介绍所) , 这个市场开始时由国家垄断。全德16个州的180个地方劳动局均设有人才市场, 组成了覆盖全国的人才市场网络。这些职业介绍所的工作人员全部由国家职员和工作人员组成,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平衡人才市场、进行职业咨询、发放失业救济金、监督打黑工等。目前, 全德各地的人才市场上的人才供需信息已基本实现全国联网沟通, 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 使求职者了解用人单位的性质、岗位对人员的要求等信息。联邦劳工局是德国职业介绍机构的最高行政领导部门, 在行政上自主自立, 实行董事会制度, 其具体职责范围是负责劳动介绍 (推荐) 和人才咨询、职业培训、就业促进等工作。

英国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它有一个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市场, 这个市场是开放的市场。英国实现人才供需配置的调整, 大多是通过专门的公办或民办的人才中介机构实现的。国营人才中介机构大多数属于英国就业部, 遍及全国各地, 其主要功能是适应产业中心转移的需要, 承担人才的重新配置与调整, 承担人才的培训, 改善人才结构, 定期向社会发布人才供需信息。英国私营人才中介机构大多是以赢利为目的, 其经营方式和吸引客户方面有强烈的主动性。

日本的人才中介机构有公共部门主办的人才中介机构和民间主办的人才中介机构两类。公共部门主办的人才中介机构是具体执行国家有关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社会政策的机构, 其主要职能在于实现完全就业这一社会目标, 保护人才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公共部门主办的人才中介机构主要有直属于劳动省的公共职业安定所与隶属于文部省的学校以及人才银行。民间主办的人才中介机构是由职业安定所以外的职业介绍、人才招聘、劳动者供给事业以及人才派遣事业等四种类型所组成。它对日本人才市场发挥着补充、完善的作用。人才派遣业在日本是一种新兴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在日本, 大学毕业生每年有四分之一找不到工作, 很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受就业指导, 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缺点, 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

二、我国人才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中的角色定位

(一) 人才市场是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选择到人才市场寻找就业机会, 已经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促进了以契约为基础的平等的新型人事关系的确立, 人才自主择业的权利受到尊重和保护, 人才创业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人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带动了人才资源开发, 人才能力在流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人才价值在竞争中得到体现和提升, 特别是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 极大地强化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 为人才的辈出创造了条件。

(二) 人才市场是政府导向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执行者

近年来, 我国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建设得到迅速发展, 已在发挥公共服务能力, 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多层次的全国人才市场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国家人事部先后在沈阳、天津、上海、成都、武汉、广州、西安建立了7个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各级政府人事部门的省、市、区、县人才市场已达2000多个, 人才市场在配置和开发人才资源方面的作用日渐凸现。二是人才市场的服务领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不断拓宽, 服务内容也由人才信息、政策咨询, 逐步发展为目前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档案管理、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才测评、人才培训等, 并在不断拓展。人才市场服务执业标准不断规范, 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人才市场已经成为政府为高校毕业生服务的窗口和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直接执行者。

(三) 人才市场是联系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桥梁和纽带

在人才市场上作为买方的用人单位, 在人才的层次结构、录用标准、选聘方式等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而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卖方市场, 则必须积极分析和研究就业市场动态, 不断调整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 多渠道及时反馈市场需求, 建立能够快速反映市场需求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人才市场是高校联系用人单位, 推荐毕业生就业的桥梁和纽带。

人才市场作为能够详细掌握毕业生求职第一手资料的单位, 应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系统服务指导, 定期联系用人单位进校园, 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好信息和服务平台。

同时, 人才市场不能仅停留在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场所和人才库资料查询等简单的现场服务的层面上, 而应该深入用人单位调查研究, 把科学、客观的测评等选人系统、方法引入用人单位, 帮助他们更好地甄选人才, 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标准。

(四) 人才市场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项目

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面向社会各类人才、单位和组织开展人事人才政策、法规宣传和咨询服务;构建人事人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整合资源, 面向社会各类人才、单位和组织开放信息资源, 提供人事人才公共信息服务;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择业、就业、创业指导、培训服务。组织开展大型公益政府性人才交流会、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提供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和人事代理服务, 管理流动人员档案, 承担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评审和确认, 社会保障等手续办理, 出具相关人事证明等有关人事服务业务;为实行人事代理的流动党员服务, 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活动;当地党委、政府以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人才公共服务事项。

人才市场作为政府执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窗口, 近年来纷纷丰富其公共服务职能, 采取各种方式便利大学生就业。各地人才市场分别在强化政府人才市场公共职能、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解决中高级人才紧缺、提高人才市场诚信度、做好用人单位诚信卫士方面屡出新招。

高校毕业生潜人才论文 篇7

(数据来源:麦可思——2007届大学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

1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方向,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起着导向性的作用,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需求量的大小;毕业生就业方向的分布,则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发展空间。在“精英教育”不断弱化以及体育教育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实情下,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项“关于不同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显示,2007届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4.3%,横向比较,居被调查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七位[1](见图1)。

纵向比较,2004年到2007年间,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区间为≧75%~≧70%,相差5个百分点(见图2)。

(数据来源: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08年6月5日))

图1、图2的数据显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比其他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名靠后,且就业率正呈现下降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项“关于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调查显示,云南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面打破了“专业对口”就业,呈现出多渠道就业,并有逐年拓宽趋势(见表1)。

表1调查数据显示,云南省最近四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涵盖了各级各类学校,并向公务员系统、健身娱乐行业、私营企业和农村基层辐射。

2 现状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近年来,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就业面扩大而就业率下降”的就业现状。进一步分析发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合理化、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化,是决定能否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的前提。

2.1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高校对学生教育的依据,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格的核心所在,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和要求,以及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通过调查,对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比较(见表2)。(因篇幅所限列出10所高校的培养目标)

表2显示,从不同高校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方向来看,“在中等及中等以上学校从事体育教学”,“从事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指导工作”,“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华中师范大学更宽泛一些)。

结合前述的“就业现状”调查结果,发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就业方向与当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之间有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为: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能客观地反映社会需求,而依据现行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高校长期依据现有目标定位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特色,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2 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以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设计的课程大都以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为主,从课程特点看,实践类、操作类课程较少,传授的课程较多;选修课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小,缺乏灵活性;课程设置凸显了专业的体育成分,但是通才教育部分还不够突出。从学生的实际就业率看,现行的体育课程体系,脱离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实际, 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的需要出现极大的差距,使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的需要。各高校不能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课程设置做必要调整的现状依然存在。

3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3.1 培养目标应紧扣社会发展需求

合理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根据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来定位,社会需要是一个态度的变化过程,教育培养过程也要随之进行动态变化,要进行适时的改革与创新。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创造性思维在发散与聚合两种思想过程中进行平衡或折中的过程,培养目标的制定部门(或组织)只有意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严峻性,深入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并通过主动寻求目标,确定事实,寻求创意,评估创意等一系列工作,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3.2 课程设置要满足于专业发展需要

课程设置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要包括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本专业所需的前沿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更应关注其课程体系的可操作性,要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使课程设置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知识和结构的要求。“一专”方面,可以结合幼儿园、中小学以及中等、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特点来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多能”方面,则结合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增设公共事务管理课程、基本技能培训课程以及素质拓展类课程,在完善公共课、专业课设置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通过增加选修课给学生更大的可提供选择的知识范围,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之间的互相融合。

3.3 培养过程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无论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是基本技能培养,教师都应该考虑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过程注重方法引导。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提高掌握和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两个方面,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加强社会实践环节部分的教学,引导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功效,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技能的学习。然而,过分强调专业能力培养,轻视基本技能培养的方法也不可取。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知识型”社会中“受过教育的人”的基本技能应该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推进和指导自己的工作、贡献和职业生涯的能力。高校需要进一步转变思维,改进教学教法,丰富培养内容,才能培养出能胜任不同岗位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4 结束语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反映了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要改变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而就业率低”的就业现状,高校应在“建立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结合本专业的实际,紧扣社会发展需求,从培养目标定位、学科体系构建和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实现培养工作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张瑞林,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6-52.

[2]彼得.德鲁克.管理未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0.

[3]2008年度本科主要专业的各项就业指标[EB/OL].http://www.mycos.com.cn/mycos080611/

[4]姚琼.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7):73-76.

[5]李江,陆秋源.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对策的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1):81-83.

[6]毛丽红.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6):62-64.

[7]史立峰,厉成晓.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77-90.

高校毕业生潜人才论文 篇8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 特别是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以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为标志, 我国会计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 并在国际会计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更是对我国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 离不开良好的会计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而当前我国所培养的会计本科毕业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相对紧缺, 这与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有关。西部民族高校由于其所处地域、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的限制, 导致其会计人才的培养条件和水平相对落后于其他知名高校, 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也相对整体低于其他知名高校。为此, 根据西部民族高校的实际, 结合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构建适宜的、有特色的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寻求提高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 是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教育改革与完善的重要内容。

二、调查问卷设计

(一)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考虑到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修订,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也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因此, 在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上, 以湖北民族学院近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为样本, 即2006年至2010年毕业的会计本科学生所在的用人单位。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所设计的14个问题共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方面的需求状况与能力要求;二是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包括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状况以及与其能力要求的差异;三是用人单位对提高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三)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调查问卷主要是以电子文本形式发放, 发放时间为2011年10月10日, 并要求被调查者在2011年11月10日前将电子调查问卷发回到问卷所附的电子邮箱之中。回收调查问卷共92份, 经过筛选剔除无效的调查问卷18份, 有效问卷共74份。

用人单位的类型与性质不同, 其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方面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74家被调查用人单位其类型与性质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 被调查用人单位中企业单位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 占到83.78%, 非企业单位仅为16.22%, 这与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整体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 亦即相关调查研究对于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较强的指导性。

三、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一)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最注重的内容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 不同的岗位可能其注重的内容不同, 亦即其条件有所差异。通过调查可知,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最注重应聘人员的方面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最看重的是实践经验即工作经历, 其所占比例为72.97%;其次为专业知识, 即招聘岗位与应聘者的知识背景是否相符, 其所占比例为45.95%;最后是专业技能, 即应聘者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操作技能, 其所占比例为35.14%。对于毕业生来说, 会计实践经验往往很缺乏, 但可以通过在校学习期间的仿真实验和顶岗实习或见习予以弥补, 这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二)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的侧重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如果面对的是应届会计毕业生, 则其关于实践经验的要求往往很难满足, 但可能会有其他方面的侧重, 这种侧重对于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在调查中,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首先考虑的内容如表3所示。表3表明, 被调查用人单位初次使用会计本科毕业生时考虑个人实践经历的仅占24.32%, 不同于招聘一般会计人员时首要考虑的即为工作实践经验。此时, 综合素质成为用人单位初次使用毕业生时的首选, 其所占比例为54.05%;其次是岗位需求和个人能力, 即考察毕业生的个人能力能否胜任所招聘的岗位,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7.84%和35.14%。因此, 在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中, 应当首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提高其综合能力, 在此基础上再注重其个性培养, 加强其专业技能的训练。

(三) 用人单位关于会计本科毕业生素质的要求

被调查用人单位使用毕业生时首先考虑的是其综合素质, 则其对这些素质的要求相应地成为提高会计人才素质的首要内容, 是用人单位在使用毕业生时除了专业技能以外综合素质的表现。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如表4所示。表4表明,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人才的素质要求首要是爱岗敬业, 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为89.19%;其次是团队精神和道德诚信, 所占比例分别为81.08%;再次是终身学习能力, 其所占比例为75.68%;最后是遵纪守法, 所占比例为64.86%。因此, 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应树立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锻炼和道德诚信品质的形成。

(四) 用人单位对初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要求

会计本科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后往往是从基层做起, 从初级做起, 而其能否从初级走向中级乃至高级, 顺利进行职务的晋升, 则取决于毕业生的个人发展能力。因此, 用人单位对初级会计人才应具备技能的要求, 是培养会计人才必须要考虑的, 其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 在初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方面, 用人单位首先要求其必须能进行日常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 其比例达到被调查用人单位的91.89%;其次是能掌握会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分别为78.38%和70.27%;再次是能正确办理纳税申报等税务事项, 其比例为被调查用人单位的67.57%;最后是能胜任财务管理的一般工作, 如财务分析等, 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为54.05%。而对于纳税筹划和审计则要求较低, 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仅分别为29.73%和32.43%。因此, 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必须加强学生以下方面的技能, 即单位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财务软件的操作、办公软件的应用、纳税申报等税务事项的办理。

四、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一)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技能的评价

表6反映了会计本科毕业生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居于什么等次, 能否适应相应岗位的要求。从表6可以看出, 54.06%的被调查用人单位认为会计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比较符合其工作岗位的要求, 并且62.16%的被调查用人单位认为具有了一定的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素质的评价

毕业生的素质状况反映了其综合职业能力, 可以从总体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方面予以表现, 其调查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 在评价等级里满意比例等于或超过“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是毕业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团结协作精神、诚信度、工作适应能力,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分别为54.05%、48.65%、62.16%和48.65%, 说明会计本科毕业生这些方面的素质较高。在用人单位评价为“不满意”的首先是开拓创新精神,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为13.51%;次之为奉献精神其比例为8.11%;最后为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及技能、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均为5.41%。

(三)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不足方面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不足方面的评价, 反映了在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时需要重点强化或改进之处。

(1) 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和最差的方面。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的方面反映了其最强的职业能力内容, 而表现最差的方面则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需要重点考虑的职业能力内容。根据用人单位的评价, 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和最差的方面统计结果如表8所示。表8表明, 在用人单位看来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的是敬业精神, 其比例占到被调查用人单位总数的62.16%;其次是知识结构, 比例为43.24%;再次为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其比例分别为37.84%和32.43%;最后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 其比例均为21.62%。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差的方面, 首先是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分别为56.76%和48.65%;其次是实际操作, 其比例为37.84%;再次是组织协调和外语能力, 其比例均为29.73%;最后是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 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均为18.92%。可见, 从用人单位所评价的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和最差的方面的排序来看, 会计本科毕业生敬业精神很强, 有较好的知识结构和团队合作能力, 但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很欠缺, 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组织协调能力有待加强。

(2) 会计本科毕业生工作中有待改进的方面。会计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有待改进的方面如表9所示。由表9可以看出, 会计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有待改进的方面首先是创新能力,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为56.76%;其次是业务能力和社交能力, 其比例分别为32.43%和29.73%;最后是综合素质, 比例为24.32%。

五、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完善

(一)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建议

用人单位对于会计本科生需要提高的职业能力, 其统计结果如表10所示。由表10可以看出, 根据用人单位对于会计本科需要提高的职业能力的统计, 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中, 首先需要加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 其比例占到被调查用人单位的70.27%;其次是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训练, 其比例分别为54.05%和51.35%;再次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比例分别为48.65%和37.84%;最后是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 其比例为27.03%。另外,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加强人生观、职业道德、劳动态度方面的培养也占到被调查用人单位的一定比例 (18.92%) 。

(二)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生知识结构改善的建议

对于会计本科生知识结构改善, 用人单位认为应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结果如表11所示。在表11中, 用人单位认为会计本科生知识结构的改善, 首先是要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比例占到被调查用人单位的70.27%;其次是加强管理能力的训练, 其比例为59.46%;再次是加强协作能力的训练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比例均为35.14%;最后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其比例为24.32%。因此, 西部民族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中, 专业实践能力的加强是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方面,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提高包括组织协调、财务管理等在内的管理能力。

(三)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专业实践的建议

会计实践主要涉及专业实习和专业实践课程。对于专业实习, 全部被调查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很重要, 而且校内的模拟实习或实训不能替代企业实习。对于专业实践课程, 被调查用人单位认为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如表12所示。表12表明, 会计本科最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是企业会计模拟实训和税务会计实训,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均为75.68%;其次是会计电算化实训, 其比例为54.05%;最后是会计单证填制实训, 其比例为37.84%。

六、结论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然而西部民族高校要提高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并在全国众多高校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断地探索并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必然的选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是西部民族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如何建立起提升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机制, 则是急待解决与完善的现实问题。

会计职业能力包括的内容众多, 这些也构成了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具体表现。灵活地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 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是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之所在, 也是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交际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是会计专业技能之外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是会计本科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展潜力的重要基础。可将这些职业能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职业能力, 即大多数专业、大多数职业都应具有的职业能力, 包括语言能力 (含外语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团队合作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 这一层次的能力可通过高校设置的通识课程与第二课堂来培养与提高;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能力, 即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 主要通过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相关专业实践课程予以实现;第三层次为专业深化与拓展能力, 即职业发展的潜在能力, 包括专业创新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主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方向课程予以实现, 不同西部民族高校可根据其实际有选择性地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模块, 如中小企业会计模块、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模块、税务会计模块等, 这也能从不同方面体现不同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石本仁:《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中国会计教育的转向》, 《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1]石本仁:《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中国会计教育的转向》, 《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

[2]孙铮、王志伟:《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会计研究》2002年第6期。[2]孙铮、王志伟:《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会计研究》2002年第6期。

[3]相子国:《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8年第1期。[3]相子国:《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8年第1期。

[4]陈玉荣:《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7年第6期。[4]陈玉荣:《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7年第6期。

[5]许家林、高文进、孙贤林:《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形成基础:职业要求标准的变迁与影响》,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5]许家林、高文进、孙贤林:《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形成基础:职业要求标准的变迁与影响》,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上一篇:医学教育应用思考下一篇:夏季养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