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链

2024-09-01

煤炭产业链(精选12篇)

煤炭产业链 篇1

摘要:煤炭在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煤炭开采中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 比如地表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水资源破坏等等。给予SCP模型的基本思想对中国煤炭产业组织进行研究, 并依据当前形势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SCP模型,产业链,循环经济

1 基于SCP分析框架中国煤炭产业组织分析

1.1 煤炭产业组织基本条件

从消费者需求来看, 目前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耗的70%以上, 为了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煤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由于成本、技术等因素限制, 核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替代煤炭的可能性小, 即煤炭替代弹性很小;从生产供求来看, 短期内假定技术、原材料、产品耐用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因素是不变条件, 规模经济是关注的对象。

1.2 煤炭产业组织市场结构

从煤炭市场来看, 我国有几万家煤炭生产企业, 进入壁垒较低, 产品差异化不大, 多样化程度不高, 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国家2005年以来坚持解决小煤矿问题的工作目标, 造成一大批中小煤矿的关闭, 煤炭行业的重新“洗牌”, 企业重组从而提高部分企业规模, 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买者的数量、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产品多样化, 而把厂商规模、卖者数量、政府管制和纵向一体化作为考虑的重点。

1.2.1 厂商规模和卖者数量

厂商规模和卖者数量方面, 金融危机造成部分生产能力不强的煤炭企业倒闭;中央一直坚持关闭小煤矿, 计划“十一五”后三年再减少小煤矿4000多个, 实力强的企业可以借此机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实力, 从而使得卖者数量减少, 规模加大。

1.2.2 纵向一体化

煤炭产业的纵向一体化发展, 形成健康产业链将有助于产业循环经济的建设, 有助于实现从单一的黑色煤炭经济变成彩色经济——煤炭、煤化工、盐化工、电力、煤炭机械制造多产业、多元化发展。根据矿区特点, 主要有三种模式:

(1) 以煤炭开采为中心。 (2) 以焦化企业为中心。

(3) 以电厂为核心

以上是分别以煤炭开采、焦化、电力为中心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各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力综合三种模式加以运用。

1.2.3 政府管制

根据我国目前煤炭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政府应当加大煤炭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和煤电行业协调两方面的管制工作。

(1) 加大煤炭矿区生态恢复治理。

小煤矿开采深度较浅, 采煤造成地表沉陷台阶、沉陷坑、地表裂缝、岩溶塌陷等, 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小煤矿关闭后的环境治理和生态复原工作将是政府应当监管的对象。

(2) 加强煤电行业协调。

政府出于国家经济顺利发展、保证社会稳定的本意对煤电之争进行协调, 但一定要保证价格调控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明白煤电之争不是行业之争, 而是企业之争, 如何解决煤电行业关于电煤价格问题, 是政府管制的另一方面工作。

1.3 煤炭产业组织的绩效

上面已经对产业在现在客观情况下产品选择、兼并、内部组织、投资方向等做了简单分析, 应当如何保证利润呢?

首先假定:π是利润, y是产量, sc是总成本, vc是变动成本, fc:是固定成本。

利润为:undefined。

对产量求一阶条件:dπ/dy=p-dsc/dy=0。

假如y/是最佳产量, 那么:π′=py′-tvc (y′) -tfc。

在投资已定、产量最佳的情况下, 决定行业利润的是价格和变动成本, 为了提高利润, 行业要么提高价格, 要么减少变动成本。煤炭行业来讲面临电力行业要求煤炭价格下降, 资源税等上调, 提高价格变得很困难, 因此要提高利润的最好选择就是减少成本。

对中小煤炭企业来讲, 利润的提升不是他们现阶段考虑的重点, 他们的重点是如何保证不关闭。当企业停产时:

π0=-tfc

而企业要保证生产:

π1>π0即p*y′-tvc (y′) -tfc>-tfc

p*>tvc (y′) /y′=Avc (y′)

当Ac=P*时, 企业保持了盈亏平衡, 要想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就要降低平均变动成本Avc (y/) , 这样才能增加价格的降低空间, 在同行业中保持一定的优势, 也有助于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广告、研究开发、多方位投资等等活动。

2 建议

文章认为要延长煤炭产业链, 实现循环发展, 就必须: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力度, 淘汰落后产能, 有选择的关闭一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提高煤矿安全性;要提高办煤炭企业的门槛, 减少对资源环境的浪费, 加大煤炭大基地建设力度;支持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国家应当给予更有利的政策支持, 特别是瓦斯、矸石、矿井水等资源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潘克西.煤炭产业组织研究[D].复旦大学, 2002.

煤炭产业链 篇2

一、概述

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占中国国内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9%,即使到“十二五”期间这个比例也不会有太大改变。山西省作为全国的产煤大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地下有煤的面积占到全省土地面积的40%以上,119个县(市、区)中有90个县(市、区)地下储存着煤炭资源,煤炭总量占全国的1/4以上,炼焦煤占全国60%以上,无烟煤占30%以上。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政策性支持条件下,山西的煤炭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然而,长期以来,煤炭经营走的都是粗放经营模式,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产业集中度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煤炭经济的发展。同时,山西经济严重依赖煤炭和以煤炭为基础的焦化、冶金、电力产业,这些产业所提供的增加值占全省总量的85%。过度依赖煤炭产业导致山西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受煤炭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很大,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健康发展。此外,由于煤炭生产盈利快,利润高,因而导致生产要素过度沉淀在煤炭行业,使其他产业的调整和振兴缺乏必要的基础与动力;众多生产技术低下、安全设施缺乏的小煤窑林立,不仅使得煤矿工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还霸占过多资源,浪费严重。

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浪潮下,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山西经济发展遇到

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山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做出煤炭资源整合、煤矿企业兼

并重组的决策部署。2009年4月16日,山西省政府下发“10号文件”,即《煤

炭产业振兴和调整计划》,并成立了以省长王君为组长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组。进入下半年,山西开始了规模空前的煤炭资源开发强硬整合行动,力争

到2011年,山西全省煤炭矿井总数由2598座减少到1000座,到2015年减到

800座。2010年底,山西省的煤炭企业数量将从2200家减少至约100家。这意

味着山西煤炭矿井数量将缩减65%,煤炭企业数量将减少95%。这是有史以来政

府决心改造煤炭产业不合理状况力度最大的一次,而其成效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未来山西经济的走向。

二、产业整合取得的成绩

煤炭产业整合运动开展一年多以来,全省重组整合煤矿企业正式协议签订率

99.5%,主体接管到位率98%,煤矿企业名称预核准90%,采矿许可证变更率95%

以上,主体企业对被整合煤矿的资金补偿到位率68%。可以说产业整合取得了重

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煤炭产能提升,矿井数量减少

各地区在产业整合过程中,煤炭企业大并小,小合大,产业集中度增强,各

企业产能得到很大提升。产能提高、矿井数量减少的同时,安全事故发生率也大

大降低。来自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的数据显示,2010年1月至7月,全省原煤产

量累计完成39719.51万吨,同比增加7649.05万吨,增幅达到23.85%。而与此

同时,1月至7月份,全省煤矿累计发生事故34起,死亡102人,同比分别下

降8.11%和25.55%。

过去的山西煤炭产业格局是“多、小、散、乱”,在最多的时候竟然存在着

一万多座小煤矿,而大型煤企的产量只占全省产量一半左右。开展煤炭产业整合后,全省矿井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

部实现机械化开采。煤炭行业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技术现代化、产权多元

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2、产权结构得到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重组整合,目前山西省已经形成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国有、民营并

存的办矿格局,国有企业办矿占20%,民营企业办矿占30%,股份制企业办矿占

50%,煤矿产权结构明显优化。

山西经济的发展要摆脱单一以煤为主的经济结构,但是又不能离开煤,山西

发展的优势在煤,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要在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多元

化产业,例如围绕煤炭巨大的运销能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煤焦冶电的基础上开

展低碳节能环保产业,利用能源优势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等。以煤为基,培

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产业结构的转变。

三、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山西的煤炭资源整合规范了国有和社会资本对煤炭行业的投资,有利于促进

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是顺应煤炭工业发展趋势,破解煤炭产业发展难题的有益探索,为其他资源型省份的转型发展积累了经验。但是,也应看到,在整

合过程中,由于某些特定不特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许多甚至事先无法预料到的问题。因此,在做好整合的同时,要避免所产生问题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1、加强对退出资本的引导

在这次山西煤炭产业整合中,原有的煤炭企业主和煤炭资源拥有者将以作价入股和折价套现的方式退出煤炭行业,其中大多数选择了套现方式,从而催生出了一大批游离资金,估计在3000亿到4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如此一大笔资金的流向,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任由其流入到股市、楼市等简单的资本市场中,无疑会引起地方经济发展的极大不稳定性。因此,对这笔资金加以科学合理的指导,发展接替产业,引导资金投入新兴产业,避免其外流,为山西传统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资本支持,继续为山西的经济增长服务。

2、规范政府行为

煤炭产业是高利润产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许多既得利益集团,政府官员会为了各自政党及小集团的政治利益而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这次规模巨大的整合行动肯定会触及到他们的利益,给产业改革带来困扰。同时,地方政府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尽力维护自身利益。由此得到的均衡可能不是最优的,而只是为了安抚各方利益集团达成的妥协。

再者,整合行动的决定权在政府手中,政府机构的低效率会影响整改效果,并且政府政策的制定要避免多变性,不能脱离实际,同时要简化审批程序,减轻企业压力。最后政府要控制自身调控的力度和范围,不能过广、过宽,煤炭资源的整合要遵循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满足经济效益,不能由政府一刀切,统包统揽。

3、保持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合理比例

在这次整合行动中,退出的基本都是民营资本,而保留下来的大多是国有资本。不可否认,国有资本的雄厚和高集中度,对于煤炭产业的转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民营资本的活力性却是国有资本不可企及的,并且国有企业还会背负沉重的政策性负担。因此,保留适当比例的民营资本,对于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4、处理好和相关产业的关系

煤炭产业:出路在绿色发展 篇3

建设绿色矿山

“要摆脱‘负面形象,煤炭企业必须首先从源头上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抓好绿色矿山建设。”交通银行能源行业分析师竺暐说。

近年来,我国煤炭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加大,一些矿区地面塌陷、裂缝、沉降等问题突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补上历史欠账,成为煤炭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矿区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促进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生产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矿区和美丽矿山。

记者了解到,当前煤炭产业濒临全行业亏损,而绿色矿山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因而推广压力不小。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董事长张文告诉记者,2011年以来,新矿集团先后投入近11亿元,为绿色生产作出较大贡献,但也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张文建议,应该加快出台支持煤炭绿色开采、清洁生产的配套政策,在已有的充填开采煤炭资源税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加快绿色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煤炭资源回收利用率。同时,国家应对煤炭洗选加工、清洁生产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生产清洁煤炭。

清洁高效利用

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比重不断加大,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逐步压缩。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董事长孙中辉说,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一方面可以发展技术路线成熟的煤化工产业;另一方面可以推广煤炭清洁燃烧技术,降低污染排放,实现“黑色煤炭、绿色燃烧”。孙中辉表示,通过煤炭转化和清洁燃煤技术改造后,成本仍然远低于其他能源方式。政府和企业应统筹考虑,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山东省淄博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董以琦说,淄博市于2014年出台了地级市煤炭清洁利用政府规章。目前,淄博市共有1000多处储煤场地得到规范治理,扬尘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对煤炭生产、储存、运输、燃用的全过程监管,大力推广洁净型煤和兰炭替代散煤,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记者还了解到,煤炭行业正在推广应用清洁高效的新型燃煤锅炉。目前,已在20多个省区市建成煤粉型工业锅炉系统500余套。董以琦建议,当前应大力推广洁净型煤和兰炭等清洁煤炭替代劣质散煤,并对煤炭生产企业主动进行绿色环保生产提供政策支持。

延长消费产业链

近年来,我国在加强煤电联营、推进煤电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今年2月份,郑煤集团公司与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大唐三门峡电厂6号机组煤电一体化项目,联手提高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共同推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中国煤电发展的实践证明,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盈亏多变,双方都不能实现稳定持续发展,彼此都感到无奈。主要原因是合理的价格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并有长期往复非良性发展的趋势,严重影响双方发展。煤电双方应该本着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建立煤炭最低价格红线机制,实现煤电双方可持续发展。

煤炭深加工也是去产能的重要途径。专家指出,基于我国能源结构现状,沿着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方向,加大煤炭转化力度、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成必然趋势。

高铝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 篇4

近两年来, 随着深刻的结构变化和发展方式变化, 我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无论是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 还是能源行业、煤炭行业的市场走势, 都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煤炭方面, 突出矛盾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 同时电价下调向煤价传导压力也成为煤炭价格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 煤炭行业普遍亏损, 传统煤基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和转型升级。

内蒙古准格尔矿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煤炭地质储量267.6 亿t, 是国内煤炭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该地区煤炭中伴生有丰富的铝、镓等有色金属。煤炭经发电厂锅炉燃烧后, 所得粉煤灰中富集了大量的铝、镓等金属, 其中氧化铝含量在50% 左右、镓含量达到82.5 g/t, 这意味着准格尔煤田蕴含氧化铝30 多亿吨、镓85.7 万t, 是提取氧化铝和金属镓的巨大潜在资源。而目前, 该地区煤炭仍以开采后作为燃料外运或就地燃烧为主要利用途径, 利用途径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既不能使该地区煤炭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展现, 同时也不能满足新常态下企业的盈利需求。

2004 年起, 多家企业依托高铝富镓煤炭资源开展了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艺技术研究, 取得阶段性成果, 并着手开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化示范厂的建设工作。

工信部发布的十二五中国铝工业循环经济工程规划中提到:“要遵循循环经济理念, 加高铝煤炭资源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在内蒙古、山西等高铝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建设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2013 年7 月18 日,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铝行业规范条件》中规定“新建利用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系统氧化铝回收率应达到85% 以上, 硅钙渣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必须达到96% 以上”。

可以看出, 寻求煤炭的高附加值利用并以产业链模式规划发展, 成为高铝富镓煤炭的主要发展方向。

循环经济产业链规划分析

目前, 国内已有多个企业采用不同工艺技术从高铝粉煤灰中成功提取氧化铝, 并以此为核心技术, 规划建设高铝高铝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

以“一步酸溶法”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神华集团采用的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核心技术为自主研发的“一步酸溶法”工艺技术, 是目前主要应用技术中唯一的酸法工艺技术。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固废减量化、酸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 (1555.94 元/t) 、适用于高铝粉煤灰及低品位铝土矿等特点, 优势突出, 是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最具竞争力的工艺技术之一。酸法氧化铝化学组分满足冶金及氧化铝一级品要求, 其中铁杂质含量低于标准一个数量级, 是制造高纯氧化铝和高纯铝的利好因素, 但其物理性质与传统氧化铝不同, 电解过程中, 其输送、下料、溶解、烟气净化等存在差异, 不能直接用于传统的电解工艺, 需对传统的电解铝系统进行改造或建设配套的电解铝系统。目前, “一步酸溶法”技术已通过鉴定, 并进行了工业化中试, 具备工业化示范设计建设条件。

依托该技术, 神华集团编制了神华准格尔矿区煤炭伴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项目规划, 将分三期建设六条“煤- 电- 氧化铝 ( 镓、铁系颜料、橡塑填料等) - 电解铝-铝材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煤矿生产的煤炭经选煤厂洗选加工后, 劣质煤和煤矸石送往工业园区的自备电厂燃烧发电;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用于氧化铝厂生产氧化铝, 同时实现镓、铁等回收, 固废-白泥用于生产橡塑填料、分子筛、压裂支撑剂、地质聚合物等产品;氧化铝厂生产的氧化铝用于电解铝厂电解;电解生产的铝水在熔融状态下直供铝材加工厂生产铝材;电厂所发的电、蒸汽全部用于产业园区各生产厂使用, 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循环体系。

“一步酸溶法”工艺技术具有固废减量化的优势, 同时在本产业链规划过程中, 以产品多元化为原则对所排固废进行资源化利用, 既可提高产品附加值, 又可降低大规模产量对市场的冲击。

以“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法”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艺技术是基于传统氧化铝生产工艺优化形成的适用于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技术。其优点是生产的氧化铝可直接使用传统电解装置电解, 但存在能耗高、成本高、排渣量大、无法进行镓的资源化利用等问题。目前, 已建成投产了粉煤灰年产20 万t氧化铝示范生产线, 实现连续稳定运行, 成为国内外首条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生产线。根据示范生产线实际运行情况分析, “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法”氧化铝生产综合成本为2560 元/t左右, 高于目前氧化铝的市场售价, 但综合考虑规模化效益及联产高填料环保纸和建材水泥等产生的收益, 该工艺路线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大唐国际采用的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核心技术为“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并活性硅酸钙化工填料多联产技术。依托该技术, 大唐国际规划了构建“高铝煤炭—电力—氧化铝、活性硅酸钙、建材—铝深加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带动冶金、化工、建材和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发展, 形成紧密型产业体系。

中煤平朔也规划采用该技术构建“煤-电-氧化铝、白炭黑-铝、建材水泥”产业链, 并于2014 年建成了处理量为20 万t/ 年的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 即4.26 万t/年白炭黑和9.88 万t/ 年氧化铝示范厂。

以上产业链对氧化铝提取后产生的大量固废仅进行了较单一的资源化利用, 可能造成对经济辐射区市场的强烈冲击。

以“石灰石烧结法”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石灰石烧结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艺技术也是基于传统氧化铝生产工艺优化形成的适用于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技术。但该技术也存在能耗高、生产成本高 (3000元/t) 、排渣量大等问题。

宁夏嘉峰化工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及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优势, 规划以电厂发电后得到的高铝粉煤灰及双氰胺生产后得到的碳酸钙废渣为原料形成“形成煤、电力、电石、石灰氮、单氰胺、双氰胺、氧化铝、金属铝、金属镓、水泥熟料、水泥、轻质碳酸钙、金属铁粉和生石灰”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其中, 在使用“石灰石烧结法”提取氧化铝后, 用Na2CO3溶液对氧化铝熟料进行再次溶解, 固液分离后溶液经碳化、过滤、洗涤生产出冶金级氧化铝及多品种氧化铝, 在此过程中, 可对再次富集的金属镓进行提取, 氧化铝生产的固体废弃物硅钙渣用于下游水泥熟料生产。

该生产链充分利用了该公司以双氰胺为主营产品、已有石灰氮、单氰胺、双氰胺生产基础的特点规划了产业链, 但对氧化铝熟料再次溶解的工序进一步提高了能耗, 其经济性待进一步分析评价。

结语

“煤-电-铝”是核心

由以上产业链规划可见, 无论采用何种氧化铝提取工艺, 在产业链的规划过程中, “煤-电-铝”是产业链的核心, 电厂、氧化铝厂和电解铝厂三者构成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电厂利用“高铝富镓”煤发电, 其产生的粉煤灰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原料, 是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 内蒙古电网供电量趋于饱和, 上网电厂发电小时数受到严格控制, 若示范基地电厂也受此约束将不能生产足够的粉煤灰供应给后续工序。电厂可以通过较高的有效利用小时数, 降低电力成本, 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氧化铝厂可以通过利用电厂的粉煤灰资源摆脱国内铝土矿资源匮乏的困境, 得到较低的原材料和动力成本, 降低由于矿产资源不足和矿石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而建设采用电厂直供电模式的电解铝厂即能有效解决电厂所发电力的使用问题, 又可以通过稳定、廉价的氧化铝原料和电力供应, 合理的控制成本, 抵御市场价格低迷的风险。

产品多样化是保障

传统的铝工业产业链是单一的串联式产业链模式, 仅对电解铝进行深加工, 提高金属铝的产品附加值。分析高铝煤炭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可以看出, 高铝煤炭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对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等进一步资源化利用的网状模式, 更加符合“3R”原则。甚至可以做到辅助产业链与竹产业链相耦合, 在产业链的不同阶段进行充分的相互资源利用, 成为更有经济竞争力的产业链或者产品链。而产业链越长、产品种类越多, 越容易抵抗循环经济产业产品对经济辐射区的原有产品市场冲击带来的风险。

产业链整合存在困难

高铝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涉及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多个领域, 已规划建设产业链的企业或为传统的能源企业, 仅具有煤电联营的基础;或为典型的化工企业, 不具有产业链涉及的能源、冶金等行业的运营基础, 均不具备全产业链建设管理的能力。同时, 因现有各分项可研、初步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都是相互独立的, 各设计单位均专长于某一行业, 不具备总体设计及协调各模块的能力。因此, 若要实现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应尽快解决产业链各模块设计、建设过程中的隔膜。

观点建议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 篇5

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重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炭的国家,但煤炭产业真正的发展还起自新中国成立之后。除1997-2000年期间出现递减以外,我国煤炭产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并不能掩盖中国煤炭产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多重问题。

主要问题之一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企业市场占有率低。

到2002年底,我国煤炭企业数约25000个,但全国煤炭企业平均产煤量仅为6.33万吨左右。2002年,我国年产原煤达到4000万吨的企业只有神华、兖矿、大同与西焦煤集团公司共4家,超过5000万吨的只有神华一家,但神华集团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到5%。

问题之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安全事故高居不下。

我国煤矿的生产效率较低,国有重点煤矿的工效为3.057吨/工,是世界上最低的,但在百万吨死亡率方面高出先进产煤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问题之三是采出率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资源采出率一般在50%左右,而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不到30%,有的仅为15%,丢弃的资源无法复采。据保守推算,我国每年平均损耗煤炭资源50亿吨,20年累计浪费煤炭资源1000多亿吨;而据有关人士测算,实际上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总量可能要达到2000亿吨以上。另外,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伴共生品,但利用率非常低,形成了另一种资源的浪费。

问题之四是污染控制不力,煤炭的负外部性过强。

我国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

在煤炭加工过程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对原煤的筛分、洗选、动力配煤和土法炼焦。据调查,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

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4%;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5%;氧化氮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总悬浮颗粒(TSP)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0%。

问题之五是国有煤炭企业普遍包袱沉重,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这些包袱主要包括:因国家投入资本金不足,国有煤炭企业基本上是负债经营,本息负担沉重;1994年全国实施新税制后,煤炭业按加工制造业征税,煤矿企业税费大幅增加;企业办社会的包袱沉重;铁路建设基金的额外负担;资源枯竭矿井不断增多,煤炭企业后续开采资源日趋紧张等等。

问题之六是煤炭产业链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

我国绝大部分煤炭企业的产品结构单一,尽管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矿企业都发展了一些非煤业务,但企业利润的90%都来源于煤炭。

此外,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还普遍存在着观念陈旧、机制转换较慢、管理方式粗放、科技进步缓慢、职工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

煤炭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性是导致目前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以资源地理分布为依据的企业组建方式导致了我国煤炭企业众多、规模不大、包袱过重、跨区域扩张困难。

建国初期我国煤炭产业制定了矿井基本建设“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因地制宜,能大则大,能小则小。这种以资源地理分布为唯一依据的企业组建方式明显地具有“项目公司”的特点,其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只能根据所划定的资源进行开采,规模有限,跨区域扩张困难;矿区远离城市,因地而建的矿区不得承担起各种社会职能,形成沉重的包袱;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时间的推移,开采成本逐步加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降低;随着一些矿区资源的日趋减少甚至枯竭,这些矿区中“关闭破产”压力不断加大。

二是煤炭资源长期的无偿与低价的有偿开采导致了煤炭产业进入壁垒过低、小煤矿丛生,煤炭采出率过低、资源浪费严重。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基本上是无偿开采。尽管目前根据新修定的《矿产资源法》要求煤炭资源实行采矿权转让,但实际转让费都很低。资源的无偿或低价获得直接导致了煤炭产业进入壁垒过低,一些小煤窑只需要不多的投资即可打井采煤,这为小煤矿“遍地开花”打开了方便之门。它们为了更多地获利,粗放式开采成本最低的、经济效益最好的那部分资源,结果煤炭的采出率很低,浪费了大量 1的煤炭资源,而对于那些煤炭共伴生品更是视为垃圾随地乱堆;近些年来,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采出率也有所降低。

三是资本金投入不足与长期偏低的煤炭价格导致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财务负担过重、自我积累能力较差、可持续发展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无偿开采行政授予的煤炭资源,但资本金投入的不足也使企业普遍背着沉重的财务负担。与此同时,我国煤炭长期执行国家规定的低价格,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长期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乃至长期全行业亏损。开采资金投入不足与产品销售的低价格导致我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主要生产设备老化,技术更新资金缺乏,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煤炭生产与消费的体制性分离导致煤炭企业难以获得较高的煤炭附加值,发展受制于铁路运输,并被指责为环境的污染源。

目前我国每年电力用煤占煤炭总产量的40%,是煤炭的第一大用户。由于煤炭业不允许发电,而电力业也不能采煤,煤炭企业无法获得因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而形成的高附加值。由于我国电力企业消费的基本上是原煤,导致了我国煤炭的入洗率仅为25%(发达国家的煤炭入洗率为90%以上),且主要是供应炼钢用的焦煤入洗,而我国现有煤炭洗选设备空置率达到65%。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极不平衡,在长期煤电分离的体制下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局。目前我国煤炭产量的70%需要通过铁路运输,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左右。由于铁路货运发展滞后,运力有限,我国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都受制于铁路运力而难以提高产量。

此外,由于燃煤单位的设备普遍没有脱硫装置,直接燃烧原煤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一些媒体于是将煤炭归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而呼吁煤炭企业提供洁净煤,而实际上煤炭消费过程中是否形成污染,主要在于煤炭燃烧的设备。

五是以产量为中心的政策导向与安全事故处罚不力导致我国煤炭产业安全事故率过高。

增加煤炭产量长期是我国煤炭产业的基本政策,在增产的压力与动力驱动下,我国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产量而对安全重视不够、安全系统投入不足。尤其是小煤矿生产方法极为原始,只求产量不顾安全,而且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一般只有为数不多的经济补偿而很少受到相关法规的严厉处罚,结果导致我国煤炭安全事故率长期高居不下。

此外,我国煤炭勘探单位长期被定位为事业单位,通过中央财政拨付的有限的事业经费而进行无偿勘探,由于勘探经费的严重不足,我国煤炭已发现的资源勘探程度低,可供建井的精查储量不足,直接影响到我国煤炭的可持续开采。

美国经验对中国煤炭产业的借鉴

经验之一: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和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必须有偿合理且可持续性地开采。在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负责控制煤炭资源的使用,内政部土地管理局负责煤炭资源的租借。美国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对联邦公有土地煤炭资源实施租借方式,对煤炭资源已勘探清楚并进行了资源评价的矿区,采用招标方式确定开采者;对煤炭资源尚未探明及未进行资源评价的矿区,实行勘探和开采优先的办法。

煤炭资源价格确定是在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炭资源储量、煤质、最大的经济回收率、煤炭开采难易程度和开采成本,以及地产价值、银行利率等。由于对煤炭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并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系统管理,美国煤炭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总采出率达到80%以上。

经验之二:煤炭在其开采、运输与消费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外部性,政府需要综合控制。

美国政府在控制煤炭开采与加工过程中负外部性的主要措施有:严格审批煤炭建设项目,对凡是没有达到法规要求编制复田设计的矿区不准开采;通过建立废弃矿山土地复田基金帮助采后煤矿的复田。

对于煤炭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外部性,美国主要是通过环保立法来控制,对排放气体各种污染物含量的严格规定,限制燃煤锅炉的二氧化硫、氧化氮及烟尘的排量,各用煤单位基本上都采用了新型脱硫集灰等设备,许多煤矿只得停采含硫量高的煤层,改为开采低硫低灰的优质煤层。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建立矿业局,并在各煤矿区建立安全监督机构,派驻检查人员加强检查;颁布煤矿安全保健法,授权全国各地250名安全监察人员在紧急危险情况下有权停工撤人;要求矿主事先交纳足够的事故处理保证金,每死亡1人要赔付数十万美元,使得煤矿死不起人。

经验之三:煤炭产品是一种中间投入品,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标准在于根据市场需求而提供效益最大化的终极品。

目前在我国还有煤炭总产量13%的煤炭为居民直接消费,而美国99.5%的煤炭都是作为工业中间品。煤炭产品并非是煤炭资源开采的唯一目标,美国不少煤炭企业建立坑口电厂将产煤改为输电、建立煤炭气化厂和焦油提炼厂直接生产煤气与焦油。

经验之四:煤炭产业是一个竞争性产业,充分竞争导致煤炭产业全员效率不断提高,煤炭资源获得更为集中且高效地开发。

在美国,1991年独立的专业煤炭公司所属煤矿产量仅占美国煤炭总产量的17.3%,而美国以外的国际财团和外国公司控股煤炭企业已经日益加快进入步伐。因竞争较为充分,美国煤矿的全员效率而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水平,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收购与兼并不断地占有更多的资源,最终使煤炭资源获得更为集中且高效的开发。

经验之五:煤炭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于有效地获得与运营煤炭资源,创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实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

在美国,由于煤炭可采诸量的55%为联邦政府所有,而45%为私人所有,因此美国各大煤炭公司一方面通过投标从联邦政府获得煤炭资源,另一方面则通过收购兼并国内外煤矿而控制大量的优势资源。如美国皮保迪公司到2002年底其煤矿已分布在美国的九个州和墨西哥与澳大利亚,共占有91亿吨可采储量的优质煤炭资源。

美国煤炭企业在交易与运输方式方面也不断创新。长期供煤合同已成为美国煤炭产业的主要销售方式,皮保迪公司还与铁路公司合作创造了万吨长大单元列车,美国固本煤炭公司在俄州修建全美第一条年运煤量120万吨的水煤浆输煤管道。即便如此美国煤炭运输的费用仍然较高,煤炭企业又开始发展坑口电站,目前它已成为美国能源基地建设的常规模式。

中国煤炭产业战略发展思路

为实现我国煤炭资源合理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炭产业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改革现有的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基于资源运营的煤炭资源管理与煤炭产业发展战略。在煤炭资源的价值链创造过程中,由于各利益相关者战略目标的不同,它们基于资源运营的战略思路并不一样。

对于煤炭资源的所有者而言,基于资源运营的政府部门战略思路是通过招标、拍卖与挂牌等方式有偿转让煤炭资源的探矿权与采矿权,获得因煤炭资源矿业权的转让而形成的收益,并期望这种收益尽可能的合理与最大化。

对于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履行者而言,这种思路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制定符合客观现实的环境保护法规,并通过严格地执法,从而有效解决煤炭资源开发、消费过程中的负外部性,尤其是大力降低煤炭安全事故率;另外还要根据国家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并按规划投放煤炭资源,确保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的充足性。

对于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与国有地方煤炭企业的出资者而言,这种思路是通过对以往行政授予的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而获得较高的收益。但考虑到我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目标是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因此政府部门的战略思路是在对这些行政授予的煤炭资源价值的合理评估,通过矿业权的逐步流转而获得煤炭资源的收益。

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者而言,基于资源运营的煤炭企业的战略思路是通过煤炭资源矿业权投标拍卖挂牌与收购兼并等方式多渠道获得丰富的优势煤炭资源,通过对煤炭资源合理地开采、加工、销售与运输而不断地提高全员劳动效率与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通过对煤炭资源的经济合理开发而获得最大化的经济绩效。

战略方式多样化

在不同的战略思路下,各利益相关者实施基于煤炭资源运营战略的方式也不相同。

作为资源所有者,政府实施的战略方式类似“三部曲”。一是建立垂直集中的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具体来说,重要的或规模较大的煤炭资源矿业权的转让需要由国土资源部直接处置,规模较小的煤炭资源的矿业权转让则由国土资源部授权省级国土部门处置而在国土资源部备案。二是认真制定煤炭资源的长期开采规划。三是全面实施煤炭资源的有偿开采,为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并未真正做到有偿开采,因此政府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对全国的煤炭资源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各地煤炭资源矿业权的指导价格;对于行政授予的国有重点与地方国有煤炭企业的煤炭资源进行矿业权评估与转让,并将其转入国有资本金;对于乡镇与私营煤炭企业所占有的煤炭资源的矿业权进行评估与转让,并将其上收;对于准备新开的煤炭资源的矿业权可执行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6月11日颁布的《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向各类投资主体公开转让。

作为国有煤炭企业出资者,政府实施的战略方式包括:客观评估煤炭资源的价值并转为国有资本金;尽可能转让国有股份,逐步将国有资本退出煤炭行业;解决煤炭企业中遗留的历史问题。

作为行政管理者,政府实施战略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法控制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矿区环境保护,认真贯彻执行《煤炭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经验;二是依法控制煤炭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强制煤炭消费者采用洁净煤技术,从煤炭价值链的终端实施控制,促进煤炭产品的升级。

作为煤炭企业,其实施的战略方式有:一是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如参加政府部门的招标、拍卖与挂牌,从政府部门获得煤炭资源;通过收购、兼并与联合开发,获得其他煤炭企业的优势煤炭资源;还可以走出国门占有国外的优势煤炭资源等等。

二是价值最大化地发挥煤炭资源的效用。若条件许可且效益可观,可以通过煤电联营的方式将产煤直接变为发电,同样可以变为产气或产油;在只能生产煤炭的情况下,也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尽可能地提高洗精煤比重;另外,还要不断提高煤炭的采出率,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再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煤炭共伴生品的综合利用率,从而变废为宝。

三是提高产量规模,形成较强的市场势力。要不断提高产量规模,通过收购、兼并与联合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几家年产量过亿吨原煤的企业集团,形成较强的市场势力,减少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确保煤炭资源的收益。

四是不断地提高生产技术、强化管理,提高全员原煤劳动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五是降低交易与运输费用,提高煤炭产品的竞争力。可以变输煤为输电,完全消除交易与运输;就近寻找客户,减少运输费用;以长期合同的方式与重要的客户建立伙伴关系;根据效益原则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采用管道运输、与铁路部门合作发展大马力机车。

六是注重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

七项战略发展建议

建议之一:构建煤炭资源管理体系,规范煤炭资源有偿开采制度。我国煤炭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在于建立有效的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因此建议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家对煤炭资源实行集中管理,制定全部煤炭资源的有偿开采制度,并出台全部煤炭资源矿业权转让的实施方案。

建议之二:明确煤炭资源矿业权评估主体,准确评估煤炭资源价值。现行一些煤炭上市公司的煤炭资源矿业权评估的委托者是企业本身,它们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严重低估煤炭资源的价值,建议在煤炭资源矿业权转让过程中,必须由政府部门委托评估,从而客观准确地评估出煤炭资源的真正价值。

建议之三:深化国有煤炭企业改革,塑造煤炭产业的健康主体。现有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绝大多数改制并不彻底,依然关心的是煤炭产量,而不是煤炭资源价值的充分挖掘,必须深化国有煤炭企业的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逐步减少国有股比重,建立多元投资主体,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建议之四:改革煤炭资源勘查体制,提高煤炭资源的勘查能力。尽管我国煤炭资源的普查率较高,但精查率却很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煤炭勘查仍然实施事业单位体制而进行无偿勘查,勘查经费严重短缺,勘查的内在动力也不足。建议深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将煤炭勘查单位转变为公司,进行商业性运作,实施有偿勘探。

建议之五:分离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负担。由于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接受能力有限,导致这一改革至今难以真正实施。建议政府将煤炭资源矿业权转让的一部分收益帮助地方政府接受煤炭企业所分离的社会职能。

建议之六:加快发展铁路大马力机车,提高铁路煤炭运输能力。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长期制约着煤炭企业的发展,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但短时间内即可实现的方法则是大力发展大马力机车,提高单列货车的货运能力。

贵州煤炭产业的SCP模式分析 篇6

关键词:煤炭产业;SCP模式;市场结构

1、 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1)煤炭资源勘查现状。贵州煤炭资源丰富,含煤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左右。经过50年的煤田地质勘查工作,截止2005年底,贵州已发现的井田或矿区331处,累计煤炭资源储量504. 3亿吨。在已发现的煤炭资源储量中,达到勘探程度的106处,煤炭资源储量112. 9亿吨,占煤炭资源储量总量的22. 39%,详查62处,煤炭资源储量86. 7亿吨,占煤炭资源储量的17. 19%,普查80处,煤炭资源储量48. 2亿吨,占煤炭资源储量总量的9. 56%,预查83处,煤炭资源量256. 4亿吨,占煤炭资源储量总量的50. 86%。详查、勘探程度的含煤区域主要集中于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黔西南州和遵义市,已发现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盘县、黔西等地,其余地区多数矿点尚处于预查或普查阶段。

(2)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从贵州省的煤炭产量发展速度看,2006年以来贵州省的煤炭生产增长很快。如图1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贵州省的煤炭产量基本是逐年上升的。

2、 贵州煤炭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1) 贵州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省煤炭矿权的设置不合理,一些适宜建设大矿的矿区被肢解成若干小矿,大矿小开的情况较为普遍。2006年以前,乡镇煤矿的原煤生产产量已经占到总产量的75%以上。2007年,由于实施煤矿整合、整顿关闭,比上年减少8.06%,也仍占全省总产量的74%。全省集体、个体煤矿1444处,其中年设计生产能力大于30万吨的仅有12个。如图2所示,贵州省大型、中型、小型、小矿煤矿矿井数的比例约为1:3:76.7:37。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省的煤炭产业只能被归为最松散的“原子型结构”,属于极度松散的产业。

(2) 贵州煤炭产业产品差异化分析。煤炭产业产品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而:一是体现在煤炭产品主体上,不同煤炭企业所生产的煤炭产品本身的差别;二是体现在企业销售渠道和服务条件差别上。贵州省的煤炭产品的品种较为齐全,主产无烟煤、贫煤和瘦煤。但是贵州省的深加工能力差,大部分以原煤形式直接外销其他省份,没有中间产品加工过程,煤炭深加工产业规模小,高附加值产品少,大多以初级产品为主。

(3) 贵州煤炭产业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进入壁垒是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市场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考察产业内已有企业与准备进入的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反映的是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强度。本文根据大型煤矿、中型煤矿、小型煤矿以及小矿的个数占贵州省煤炭行业企业的百分比来确定产业进入壁垒的高低。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进入壁垒能够限制企业进入,所以根据得到的比重值可以确定进入壁垒的大小。如图2所示,小型煤矿企业在煤炭产业总产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

3、 贵州煤炭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1) 贵州煤炭产业市场竞争行为分析

1) 定价行为。我国煤炭价格从1985年的逐步放开到2003年的实行市场定价,经过了18年的漫长岁月。煤炭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可以发挥先进煤炭企业的产销优势,促使调整、解决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推进煤炭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改组。实际上,贵州煤炭产业市场结构不合理致使煤炭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呈现拉锯、顶牛状态。

2) 兼并行为。企业兼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贵州省的煤炭产业已经进行了两次兼并重组。第一次是2006年,第二次是2012年,根据此次整合方案,到2015年,贵州将形成1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矿企业,2个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矿企业,10个年生产能力500万吨级煤矿企业。可以预期,经过这两次兼并重组贵州省的煤炭产业结构将更加趋于合理化。

(2) 贵州煤炭产业市场协调行为分析。市场协调行为是指同一市场上的企业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协调的市场行为。煤炭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加强与各地方政府战略合作,扩大资源储备,延伸产业链,改造和提升煤炭产业。例如贵州煤炭行业的“老大”盘江集团2011年设立了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矿山机械领域。

4、 贵州煤炭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1) 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绩效是反映资源配置效率的最重要的指标。市场上的竞争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价格竞争,二是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中,过度的销售费用和过于频繁的产品改型,尽管从企业的角度看或许是必要的,但对整个产业来说却造成了浪费。因此,销售费用水平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也被作为一个衡量市场绩效的重要尺度。贵州煤炭产业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变化逐年降低,2003年为8%,2007年为4.6%,2011年为4%。

(2) 煤炭资源利用。回采率是反映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回采率与煤炭企业技术设备和采矿方法密切相关,回采率越低,说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越严重。尽管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的采区回采率高,都在70%以上。但是贵州省现在的煤炭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由于他们的采矿方法和开采技术落后对贵州省的煤炭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有很多矿坑并不能很好的开采,他们往往“吃肥丢瘦”、“采厚弃薄”。

5、政策建议

(1)贵州煤炭企业退出机制设计。贵州煤企退出方式分为四种:一是关闭破产,即企业实体从市场中退出;二是产业转型,即企业从原资源产业的退出;三是改制重组,即所有制意义上的退出;四是异地迁移,即从资源所在地的退出。无论采取何种退出方式,都应结合公司的本身经营情况定。

(2)贵州煤炭价格保障机制设计。对于贵州煤炭价格长期偏低的现象建议:一是大力建设运输通道,缓解运煤压力;二是建立区内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稳定煤炭价格;二是打造本区煤炭品牌,倡导优质优价。

(3)加大煤炭企业自由并购力度。让有实力的煤炭企业走上市之路,依靠资本市场,积累强大的资本实力,以纵向并购、横向并购、混合并购等方式迅速提高煤企竞争力水平。

(4)提高员工待遇,加强员工培训。为了降低员工流动性,增强员工积极性,应该加大对他们的福利待遇。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定期培训,使得他们能与现代机械化生产相匹配。

(5)加大结构调整,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在生产技术结构上,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整改中小煤矿,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结构优化;在产业、产品结构上,促进煤电、煤化等产业多元化发展,并注重产业地区的合理布局规划。(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欠发达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超.贵州煤炭产业集群研究 [J]. 区域经济.2012,(2).

煤炭产业链 篇7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同的、相关的和互补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在附加值生产链中关联性很强的供应商、消费者和知识中心(大学、研究所、知识密集型服务、中介组织)的聚集,这些企业群体通过生产链和价值链相互关联,共同来提高生产工艺和终端产品,并在网络中集中参与创新和技术开发。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区域创新系统,其在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使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在集群内部的各经济组织由于可以有效地接近产业专门性资源以及共享制度资源和公共资源,使每个集群成员都可以低成本地使用互补性资产,因此,它们在不牺牲个体灵活性的前提下就可以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中获取收益。

1.2产业集群高度柔性聚集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一产业集群间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大大降低每次交易的费用。而且由于集群内企业家具有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声誉机制得到有效实现,机会主义行为明显减少。同时还节省了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成本,克服了单个大企业等级制组织的弊病。

1.3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促进知识、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产业集群组织形式的形成和发展,导致了企业边界的弹性拓展和企业行为的变化,使得企业扩展以网络的形式实现。正是因为网络化组织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导致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中行为的变化,如集群内部创新系统结构、合作创新模式、产品或工艺创新过程以及创新绩效等呈现出与个体企业行为、或正式契约下合作创新行为的不同的信息外溢效应和外部经济。

1.4产业集群理论强调发挥集群内外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除了积极寻求外来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要素的作用外,更强调区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使区域成为有很强“学习能力”的学习型区域,不断整合自身资源与外界经营环境相适应,使区域具有动态的竞争优势。

集群内企业适应外界变化和学习创新的能力,使得产业集群具有极强的柔韧性和竞争优势,集群战略已成为企业、产业、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

2 以矿区煤炭资源特色和大型优势企业为增长极发展新型煤炭产业集群

传统的煤炭矿区产业聚集是伴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一方面由于向该经济区域提供初级能源而按照地域分布布局,另一方面按照煤炭品种、赋存和开采条件分布,以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为核心产业,伴生有为其服务的机械加工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等产业。由于产业链缺乏整体设计,矿区内资源要素总量稀缺,同时缺乏有效的资源要素转换机制,专业化聚集度达不到规模和临界点,煤炭资源和区域的个性化、特色化得不到体现,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协同网络尚未形成,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效应。因此,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利用产业集群理论来创新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模式就有其更加重要和特殊的指导意义。

通过建设大型企业的基础上,每个产业基地包括若干不同的大型工厂,相近的几个基地组成集群,采用大型清洁燃煤发电机组、大型反应器和建设大型现代化单元工厂,如百万吨级以上的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工厂以及大型煤电联产系统来进行大型煤电基地、循环经济型煤化工产业建设和不同行业的融合、重组,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煤炭开采业及其加工业、电力、燃料、煤化工、化工合成、运输业、建筑业、装备制造业、服务业等发展,打破传统的部门分隔,扩大就业。

因此将煤炭矿区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能源产业集群,构建新的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的能源系统,就成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型煤炭产业集群是建立在传统煤炭产业进行产业融合和产业生态化改造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充分体现了范围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特点,它尽可能解决传统煤炭产业集群核心产业单一和污染严重带来的严重问题,同时由于产业范围的扩大和生态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带来了体制上的开放和自由,为全面扩大产业集群的范围和提高产业集群的质量创造了条件,新型煤炭产业集群具有如下新的特点:

2.1新型煤炭产业集群是建立在大型煤电基地和新型煤化工等大型企业的规模生产和产业联系的基础之上的,并通过考虑相互间的协同性和各产业间的关联性,对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扶植培育,形成强大的辐射力与吸引力,从而使新型煤炭产业集群成为整个区域经济的龙头和增长极。通过产业链为基础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增加创新绩效,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2.2煤炭企业煤炭资源禀赋的不同,决定了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方向,也决定了各自所在战略集团的特色,形成了各自特色的产业链,战略选择必须立足区位和自身资源特点,合理选择产业定位、技术层次,加强培育这种差异化优势,形成适应区位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最有效利用特色资源的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最终通过各具特色的新型煤炭产业集群将资源优势变为集群经济优势、以集群的特色优势带动和实现矿区和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3新型煤炭产业集群具有自组织的运作机制,即要具备自我不断创新的潜力。具体而言,必须具有优化的产业要素配置,具有最佳的产业规模效益,具有特色资源与技术的支撑,具有竞争与合作、分工与协作的体制支持,并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通过自我创新保持竞争优势的运作机制。

2.4新型煤炭产业集群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构建一种生态型或产业融合型的优势产业集群,顺应产业融合化和生态化的趋势,使集群内不同的产业、上中下游产业彼此间能够形成高效运行的共生系统,通过在现有产业集群内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产业链接,建立起相关工业企业间的生态平衡关系,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2.5新型煤炭产业集群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的聚集体,由于产业重组、产业融合和产业生态化的有机结合,将对原有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新型煤炭产业集群需要用高技术措施和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和改造传统的产业,吸引更高级的产业形态,最终达到产业的全面升级。同时新型煤炭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分阶段长期实施。

3 实现制度供给创新,打造新型煤炭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培育和构建产业集群已成为各国参与全球竞争,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新一轮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的运作机制和经验,结合自身特色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新型煤炭产业集群。要建立新型煤炭产业集群,必须按照增值最大化原则、市场针对性原则、集群发展阶段性原则发展培育集群竞争力。

政府应该首先对煤炭产业集群进行按照资源特色进行长远的战略规划,并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规模和特色并举,避免走“低水平重复”的老路;

第二,应该循序渐进,鉴于各个煤炭战略集团的情况各异,水平不一,应该先在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和企业进行试点,以优势大企业和战略集团为依托,然后推而广之;

第三,对新型煤炭产业集群的规划应该尽量以市场机制实现,政府大多是政策的引导,不能为了达到一些目的过多进行行政干预,保障真正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新的制度供给,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越是扩大,反垄断政策的作用就越会增强,这就要求政府不断提供竞争的法规与政策,注意完善竞争的环境与条件,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合理性。

同时应加强社会性管制,使政府的管制职能转变到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维护公众利益和维护环境保护等职能上来,将现行的投资管理制度改革为经济性备案、社会性管制,并提高政策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度。要积极改革现行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制方式,通过税收政策、环保折价、价格管制方式改革等措施,形成煤炭、电力等能源产品的合理的比价关系,从而提升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顺利实施。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矿区煤炭资源特色和大型优势企业为增长极打造新型煤炭产业集群的思路,并提出了实现制度供给创新,提升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煤炭,产业集群,制度供给,创新,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吟.国家能源战略将有六大转变[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0,(6):12.

[2]迈克尔.波特.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21-31.

[3]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1):70-74.

[4]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2004,(2):133-136.

煤炭产业链 篇8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之一,但近年来,煤炭开采企业(以下简称“煤炭企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直接阻碍了该行业的正常发展。自2015年年初以来,煤炭价格已经下跌超过30%,到2015年年底时该行业亏损面已经超过90%。

面对煤炭企业当前困境,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从2014年12月1日起将煤炭资源税税率调整为2%-10%,同时停止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取消山西省等多地煤炭企业相关费用等,而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扶持政策。比如,山西自2014年底起陆续取消1000多个煤检站,同时实施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为省内煤企减负170亿元以上,但仍然难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煤企萧条的现状。

对于我国煤炭企业来说,如何在国家不断推进煤炭供给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跳出煤炭利用的传统思维,向产业链下游不断延伸,为自己谋求更大发展空间,是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因此,从煤炭行业全产业链角度对当前煤炭企业困境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试图从产业链联动角度入手,分析煤炭企业与下游行业相互制约关系,提出通过整合煤炭电子商务平台为突破口,构建煤炭产业链联动机制,实现煤炭产业链上相关产品产销有效衔接,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炭过剩问题提供政策参考。

二、我国煤炭企业现实困境分析

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煤炭企业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内煤炭供应量严重过剩

我国国内煤炭企业仅在2011--2014年期间,每年新建产能投放就已经达到4亿吨左右,而2014年年底时过剩产能已达到5亿吨,同时在建产能仍然保持在10亿吨以上。2015年煤炭过剩情况更加严重,当年的煤炭产能接近40亿吨,在建的产能约10亿吨,考虑到多数煤企实际产能往往大于核定产能,以及部分大型厂矿坚持扩能改造等因素的影响,备案煤企的煤炭实际产能要远远大于官方公布数字。如果再考虑到无证经营和非法生产等方面因素,我国煤炭产能过剩的实际数字恐怕还要继续增长。

此外,海外煤炭尤其是澳洲煤炭对我国煤炭市场也构成巨大冲击。根据2014年11月我国与澳大利亚签订的自贸协定,我国对澳方绝大多数产品实行“零”关税。原来在谈判生效前,澳方出口到我国的煤炭就占到我国进口煤炭总量的40.5%,而自贸协定生效后澳方出口到我国的煤炭价格优势将在原有基础上再扩大至每吨30元,直接对国内中小煤企造成巨大冲击。

2、市场需求逐渐减少

与煤炭产能过剩相反,近年来由于传统煤炭加工行业不景气,导致国内煤炭需求不断下降,仅在2015年9月份,全国重点煤矿平均每天消耗原煤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下降了9.1%;六大发电集团沿海地区下属电厂平均每天耗煤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8%。另外,从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看,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格局已经不符合建设现代社会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水电、核电等投入,加上风电远距离传输网络的不断完善,今后这些清洁能源对煤炭的替代效应将不断扩大,而火电在发电市场中份额必然会随之降低,煤炭在发电领域消耗量也会越来越小。

3、宏观政策的变化使得我国煤企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中阐明,我国能源消费要逐步实现“去煤化”,“十三五”期间煤炭生产和选洗企业总量要从2015年的6390家削减到3000家以内。而2015年6月我国政府递交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也做出了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承诺,这就意味着2020年我国煤炭消耗总量就要控制在38亿吨以下,我国煤炭市场需求将每年减少至少1亿吨,这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又是一个重大打击。从长远来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需求都会处于低迷状态。

面对当前困境,多数煤企选择的应对策略是维持高库存的同时坚持生产,同时采取降低工人薪酬的方式来压缩成本。仅在2015年一年内,阳煤集团就将员工薪酬在原有降薪20%基础上再降低15%,阜新矿业在4月份降薪10%基础上于同年11月份再次降薪20%,而神华集团下属子公司神宁煤业从5月份以来降薪幅度累计高达40%。

这种竞争策略引起全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下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从而造成我国煤炭行业陷入“越卖不出去越降价,越降价越卖不出去”的怪圈。从地方政府角度看,不管是山西省的“煤炭20条”,还是贵州省的“煤炭30条”,抑或内蒙古的东部区煤炭销售联动机制,只是部分减轻煤炭企业生产成本,而这种帮扶措施带来的效果会很快被市场竞争中的竞争降价所抵消,并不能扭转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现实困境。这些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刺激煤企加大生产,从而加剧煤炭恶性降价竞争现象。

因此,要彻底解决我国煤炭企业当前困境,必须改变其目前单纯性降价促销策略,这需要从全产业链入手,通过跨行业整合消化现有过剩产能,并开拓出新的煤炭加工和增值方式,为提升煤炭行业整体效益做出贡献。

三、我国煤炭企业整合策略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要用3--5年的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再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2015年底召开的国家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煤炭行业要率先展开去产能行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煤炭企业整合有利于先进技术推广,也可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煤炭企业采取的整合策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简单的煤炭行业整合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煤炭企业当前困境

以山西省为例,从2009--2012年的三年间,以山西煤运、同煤集团等七大煤炭企业为主体进行行业整合,煤炭企业整体数量从2200余个锐减至130余个,矿井数量也从2598处减少到1053处,但效果却不容乐观。其原因一方面是发展环境不好导致煤炭企业整体效益下降;另一方面是涉及此次整合的煤炭企业需要向当地政府缴纳的资源整合保证金、非煤项目投资、绿化等负担,加之山西省当时还在开展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的多元化发展,导致这些企业负担过重。相关研究也表明,我国煤炭企业行业内并购规模与企业效率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煤炭企业并购规模每上升1%,企业效率就下降0.5748%。从长远来看,煤炭企业并购整合完成过程中,由于受到政策等因素干预,导致整合后的企业不能发挥协同效应,从而造成企业价值的毁损。

2、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现状使得煤炭企业整合效果不佳

一般来说,原煤被开采出来以后,绝大多数会被直接输送给火力发电、钢铁、建材和化工四大行业,后者再加工出产品输送给基建、房地产和机械等行业。因此,从总体上看,“原煤—四大行业—基建、房地产和机械”构成我国煤炭产业链,而燃烧发电、煤制气和电解铝等构成传统煤化工主要产品。2014年当时的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就曾提出通过建设电力外送新通道和发展电解铝等项目就地转化原煤5000万吨,但电解铝就全国范围来说也已经成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因此该项目对于当地煤炭过剩问题解决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燃烧发电这一产能消耗渠道可行性也存在质疑。比如中国神华就曾经计划以54亿元收购宁夏发电、徐州发电100%股权和舟山发电51%股权,以进一步推动其煤电一体化战略。根据专家计算,远距离输电/输煤的效益平衡点在1800--2000公里之间,小于1800公里适合特高压输电,而距离在2000公里以上才适合输煤。因此要实施这一计划,如何具体落实也是个大问题。

同样,在传统煤化工行业中,仅煤制烯烃项目就有大连物化所、清华和中石化等单位参与,2012年时年产量就已达到227万吨,而煤制气项目早在2011年就有四家,包括大唐辽宁阜新项目、大唐内蒙古克旗项目、庆华新疆伊犁项目和汇能内蒙古鄂尔多斯项目,年制气151亿立方米。另外,经济放缓和近年来煤化工重大安全事故屡禁不绝。因此,将传统“煤化工”作为解决当前煤炭过剩困境的方法显然并不现实。

2016年初,李克强总理提出,当前国内煤炭产能过剩并不是单纯的“产业周期”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全局角度通盘考虑,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倒逼作用来化解煤炭产能过剩问题。因此,要彻底解决我国煤炭企业当前困境,不能仅着重于消化当前过剩产能,而必须将眼光放长远,从产业链角度看待国内煤炭企业整合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四、基于产业链联动的我国煤炭企业整合策略分析

我国煤炭行业产业链构成情况是:上游为煤炭开采企业、初加工企业(如洗煤企业)等;中游为电力、冶金等行业企业;下游则包括基建、房地产和机械等行业。然而,该产业链上煤炭开采等行业企业对下游煤炭需求状况并不敏感。其原因是上游煤炭企业相对于其下游众多直接与市场打交道的行业来说,其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感知需要经过多个环节传导,因此造成煤炭企业对下游市场煤炭供求情况并不敏感。一般煤炭企业建设周期在2--3年之间,对于市场需求的反应具有延迟效应;这种后周期性特征导致我国煤炭企业原煤开采和供应不能及时与市场需求匹配,从而造成煤炭产能长期过剩。

王帮俊等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链上企业不断应用新技术和开拓新产品,会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这些因素都会推动产业链上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进而推动产业链自我重组与升级。产业链整合的实质在于,通过提升产业链整体运行效率,实现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张和利润空间的提升。因此,可以考虑借助煤炭产业链中下游行业产品的推陈出新,倒逼整条产业链上游煤炭企业进行整合,进而推动产业链实现联动机制。我国煤炭企业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点整合策略。

1、借助科研整合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促进煤炭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创造新价值

对于有实力的煤炭企业,可以考虑在原有煤化工基础上与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力量整合,并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比如河南能源集团综能公司与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在2012年开发出煤制甲醇蛋白的煤生化技术,形成“原煤———合成气———甲醇———甲醇蛋白”这一新产业链条。按照当前市场价,10吨煤炭价格不到3000元,但由原煤为基础原料生产出的甲醇蛋白每吨市场价约为3万元,使原煤直接增值10倍。若继续延伸产业链条,以甲醇蛋白为基础继续生产脂肪酶、蛋白酶和木聚糖醇等产品,则会使原煤有更多增值空间。比如一吨脂肪酶价格就已经达到30余万元。更关键的是,这些衍生出来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不会轻易达到市场饱和状态,比如甲醇蛋白既可以作为人类蛋白补充品,又可以作为动物蛋白广泛应用于家禽家畜饲料;而脂肪酶具有的催化解脂、脂合成等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日化等领域,更具有经济价值。

2、构建基于煤炭全产业链的物流和信息平台,加大对上下游企业煤炭供销的实时监测力度

这一点可以借助对目前煤炭电子商务平台的整合完成。比如隶属于安远煤矿的江西煤炭已经推出“煤炭交易及互联网金融平台”,该平台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化的煤炭电子商务平台。山西省在这方面则抢先一步,其境内的煤炭企业已经通过“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实现全部产品上线交易。相对于以上简单涉及煤炭交易与运输的互联网平台来说,保利集团就走的更远一些,其下属的保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组建的“淘煤网”以打造贯穿煤炭全产业链的电子交易平台,通过权威检测、煤炭资讯、物流仓储等体系构建,将煤、钢、电、物流和检测等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有效联接,力图为产业链上所有客户都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未来可以试图由政府出面,通过大规模整合现有互联网煤炭交易平台,实现对煤炭产业链的全方位监控,即对煤炭产业链下游产品产销实现有效监控,通过统一信息传递平台,及时反馈信息给中上游相关企业以及时调整产量,加快产业链信息流通速度和效率,从而实现煤炭产供销动态平衡。

3、借助物联网力量建立利润反馈制度,实现煤炭全产业链联动的自我调整机制

我国中央政府可以考虑制定相关政策,规定上游煤炭开采企业通过输送煤炭到中下游企业后,与之合作的中下游企业可以通过一定利益分配形式将部分利润返回给煤炭企业,作为变相煤炭价格补贴,做到上下游协同降低成本和经营风险;进而通过一段时间的市场竞争后,实现煤炭产业链相关企业自然并购整合,以此建立一张覆盖煤炭全产业链并且能够自主调整发展方向的联动“大网”,并可有效降低非法开采的小煤矿对政府管理效果的冲击。

对于那些资源枯竭的矿井来说,可以从另外途径通过整合发挥其余热。比如同煤集团下属的晋华宫矿已开采殆尽,但矿方独辟蹊径,使用注浆等技术和防渗漏技术加大植被绿化成活率,并整合煤炭科普、环境保护、工业旅游等资源于一身,于2012年建成矿山公园,并推出旅游观光、井下探秘等一系列旅游服务,让废弃矿山重新创造出价值。

五、结语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在我国国家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自然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同时尽量消除产能过剩带来的恶性降价循环,是当前政府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全产业链视角对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困境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煤炭企业应与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以整合各方科研优势开发新型煤化工产品,同时还应借助现有众多煤炭电子交易平台构建覆盖煤炭全产业链的信息和物流监测系统,并实施利润反馈机制,以实现全产业链联动和自我调整,为实现我国煤炭企业有序竞争提供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郝多:潞安阳煤或将合并,煤炭行业寒冬下行业整合势在必行[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1-30.

[2]佚名:煤炭行业新一轮整合潮日益临近,7只概念股底部崛起[EB/OL].中金在线,http://sc.stock.cnfol.com,2015-11-23.

[3]刘巍:煤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9).

[4]朱芳华、唐安宝:基于SFA的我国煤炭企业横向并购效率研究[J].中国矿业,2013(6).

[5]樊燕萍、安俊:煤炭上市公司并购价值效应研究[J].会计之友,2014(17).

[6]储思琮、李克强:注重运用市场化办法去产能[N].新京报,2016-01-12.

[7]王帮俊、吉峰、周敏:基于Logistic模型的煤炭产业链系统演化过程研究[J].数学的认识与实践2013(9).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篇9

1 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难题

1.1 技术创新能力弱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来自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 技术和资本的不断积累, 势必会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提升技术研发能力, 提高资源加工效率, 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注重增加产品附加值, 开发研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促进产业发展。煤炭产业能否成功转型升级将直接决定煤炭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和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节能减排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产品技术创新能力弱, 会使煤炭产业在较长时期内转型升级陷入困境, 制约产业的发展。

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煤炭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产业结构可以反映出一个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健康程度。现阶段, 煤炭产业经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 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实现了规模量级的快速扩张, 但也存在人力资源结构与企业新的产业、产品结构不均衡、不匹配的突出矛盾, 目前煤炭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销售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方面明显不够合理, 从而导致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更新缓慢、经营状况差、发展后劲不足、经济效益差、企业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 制约了煤炭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3 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煤炭产业人力资本比较匮乏, 普遍缺少技术型专业人才和有经验的管理人才, 加上人员流动性大, 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 人才流失问题成为煤炭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障碍。煤炭行业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短缺、断档、后继乏人等问题, 企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总量偏少, 创新能力普遍不足, 与煤炭企业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很大差距。长期以来, 煤炭企业井下工人大多数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 井下一线技术人员中, 受过正规大中专院校教育的比例也很低, 不利于煤炭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01至2008年, 大中型煤炭企业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2.75%, 2009年, 研发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1.75%, 2010年, 研发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59%, 近几年比例虽有所上升, 但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煤炭产业科技人才无法满足技术创新的需求, 人才的流失和短缺对于产业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2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分析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关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不仅仅是企业个体的行为, 通常是企业自觉、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的综合过程, 需要企业自觉的参与, 政府有力的规划和管制和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2.1 企业主动进行转型升级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企业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家认知的改变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提, 企业精神的塑造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长远之道。转型升级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储备, 也需要有卓越的管理人才带领企业成功实现转型, 同时企业的制度与文化, 也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 企业需要加大研发、生产、经营各环节人力资源的投入, 建立人才开发、激励机制, 夯实人才、技术和资金基础, 促进自身的转型升级。

2.2 政府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有效引导和推动, 对煤炭企业转型升级会起到关键作用。政府在产业规划、市场规制和人才储备、政策、基金扶持等方面对新产业发展的作用显著, 能够提高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企业的转型升级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提高就业, 实现低碳环保, 因此, 政府会积极推动企业向就业带动效应强、节能减排能力强的方向的转型升级力度, 进而赢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3 市场引导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市场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资源的分配、企业产品市场的需求、市场的进入等都离不开市场的调节和引导作用的发挥。对企业来讲, 是否决定选择进入一个新的产业发展, 需要市场的引导。传统企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需要对传统企业现实收益进行评估, 也需要对转型升级的经营成本和市场前景进行评估。如果新产业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大, 发展前景广阔, 对传统企业来说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传统企业会选择进入新的产业领域。

3 探寻与煤炭产业结构特征相吻合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产业转型升级本质是产业形式、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上的变化, 产业从高消耗向低消耗转变, 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 将使煤炭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1 业务过程的转型

在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上, 围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发展目标, 构建低碳化、生态化发展模式, 引导煤炭产业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向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转型。矿产资源型企业应遵循生态经济发展规律, 综合运用生态工程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改进生产方式, 消除造成高能、高污染的根源, 协调好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 实现集约、高效的无废、无害、无污染生产, 在原有产业基础上, 向前或向后延伸产业链条, 打通制造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支持通道, 推动资本及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向现代服务业领域转移。

3.2 产品市场的转型

在产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向技术驱动、强化品牌、产品创新方向转变, 实现从OEM到ODM, 再到OBM的升级转化。从科技人才培养、研发体系建设、创新资金投入等几方面来加以改进, 重视生产模式和技术工艺的改进, 以技术创新来转变增长方式, 加大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和技术开发力度, 努力突破劳动力供给结构的限制和能源、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培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3 产业结构的转型

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来实现产业转型发展。通过产品经营、品牌经营, 重点培育和扶持排头兵企业, 加快培育打造一批拥有自主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专、精、特创新型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 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淘汰改造产能落后、工艺设备陈旧的企业。在打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同时, 把发展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逐步形成资源集约化、布局集中式、经营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3.4 管理模式的转型

从传统家族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型。重视管理人才的引进, 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和方法, 加强内部规范, 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重视对员工的生产技能、管理技能培训, 培养与引进并举, 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一方面, 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和储备高技术人才, 促进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

摘要:本文针对煤炭产业的特征, 分析了煤炭产业转型过程中面临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等方面的问题,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关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是企业自觉、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的综合过程, 并从业务过程、产品市场、产业结构、管理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中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篇10

关键词: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与退出壁垒

一、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概况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全国大约有40个煤矿企业,200处矿井和少数几个露天煤矿。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煤炭业开始走上振兴之路。八十年代中期,政府提出了“有水快流”的发展方针,从而形成了中央地方一起上,大中小煤矿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格局。1990年,全国煤炭产量突破10.8亿吨,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992年以后,我国煤炭业开始向市场化方向转变,逐步取消计划分配和国家定价政策,实行价格放开和市场调节。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由于小煤矿发展过快过滥,煤炭供大于求,导致国有大矿能力大量闲置,市场集中度过低。1998年起,国家开始对中小煤炭生产进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整顿,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煤炭的生产结构。目前,我煤炭市场已经形成了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乡镇煤矿三分天下的格局。

二、中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2.1市场集中度的涵义

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的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厂商 (通常市前四位或前八位) 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是衡量某一市场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的指标,反映着该市场的寡占程度。

2.2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指标分析

图1显示了1990年至2003年,我国煤炭业集中程度的变化:(见图1)

1、1990年至2003年,我国煤炭市场CR4一直低于15%;1990年至2000年,CR8一直低于20%,这说明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过低,市场上竞争主体较多,每个竞争者所占市场份额较小。这对于煤炭这种能源行业而言,不利于形成整体的竞争力。

2、1990-1995年,煤炭产业的集中度一路走低,CR4由1990年的7.55%下降到1995年的6.52%,CR8由13.08%下降到11.20%,这主要是因为,这时期是煤炭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初期,竞争是分散的,在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大量新企业进入,而主导企业产能的增长相对而言又是迟缓的,必然导致煤炭市场集中度随产量的提高而降低。

3、1996-1998年,市场集中度微幅上扬,CR4上调0.35%,达到1998年的7.27%;CR8上调0.77%, 1998年达到12.45%。这在总产量起伏波动中市场集中度能够持续增长,表明数家大型企业在中国煤炭产业中的主导作用开始有所显现。另外,由于煤炭市场从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国民经济由以往的“以煤定产”转变为现今的“以销定产”,也表明我国煤炭市场开始向整体成熟化迈进。应该说,这一时期中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的小幅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力作用的结果。

4、1999-2003年,市场集中度急速上升,CR4由1998年的7.27%上升到2003年的14.7%, CR8也由1998年的12.45%升到2003年的21.80%。表明落后企业被强制性淘汰,竞争个体减少,优势企业迅速壮大。

三、中国煤炭产业产品差异化分析

3.1产品差异化的涵义

产品差异是指企业在所提供的产品上,造成足以引起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向相区别,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利地位的目的。

3.2煤炭产业的产品差异化指标分析

一般来讲,煤炭产品的品牌、文化和功能的差异极其微略,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同煤炭企业所生产的煤炭产品本身的差别,例如煤种、品种的不同。而这些性能差异 (如煤灰、发热量、含硫量)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煤的自然状态及赋存状况和质量,产品的品牌效应弱。

二是由于企业销售条件的不同所引起的产品差别,如煤矿的地理位置便利,往往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是否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否免费送货、供货及时程度、订货成本高低、售后服务状况以及管理煤炭销售的工作人员待人接物的方式、工资效率的高低、公平交易的信誉等,这些因素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被称为产品的附加利益。

三是购买者在心理上相信一些企业产品存在的差异,这是由于购买者拥有不完全信息、或煤炭企业通过加强顾客的产品忠诚度,从而使顾客在心理上相信一些企业的产品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偏好,这是一种购买者主观概念上的产品差别所形成的人为差异。

从现实情况来看,各煤炭生产厂商向用户提供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表现在不同煤矿所生产的煤炭产品本身的差别如煤种、品种不同。但从煤炭产品实体本身或内在质量特性上来看,其差别并不是很大甚至微乎其微。原煤仍然是各类煤炭企业的主力产品,在同一矿区的相同煤层,煤炭的质量是天然形成的和基本一致的,不会因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的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不同煤炭企业的之间的产品差别较小,难以形成垄断。

四、中国煤炭产业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

4.1进入壁垒及构成因素

进入壁垒,是妨碍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某一产业的因素或障碍,其作用是增加竞争对手的进入成本,使他们与在位企业相比在竞争上处于劣势,从而削弱竞争对手的进入动机,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行为。

4.2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从理论上讲,煤炭产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煤炭产业应有较高的进入壁垒。首先,从事煤炭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较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投资。无论煤炭生产还是煤炭运销,都需要一定的专属设备、设施及较大数额的流动资金,大规模投资增加了筹资难度,从而形成了市场进入的资本壁垒和规模经济壁垒。其次,煤炭生产受资源限制很大,某企业一旦拥有了一定范围的煤炭资源开采权,就应制约其他企业进入这一范围。另外,煤炭企业相对稳定的用户要求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以及较为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形成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

从我国煤炭产业的实际情况看,其进入壁垒表现较为复杂。

第一,不同时期的不同煤炭产业政策形成了不同的进入壁垒。80年代初,煤炭企业项目的审批、投资规模、开工建设、技术先进程度、回采率要求、税收计划、招工计划等都有严格的限度,政策性进入壁垒较高。8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提出的煤炭产业要“有水快流”政策,国家对于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大幅降低,促进了乡镇中小煤矿迅速进入煤炭产业并发展起来。1994年政府又提出了“扶持、整顿、改造、联合、提高”的十字方针以促进乡镇煤矿的发展,中小煤矿的进入壁垒进一步降低。虽然后来采取了一系列行政及法律措施限制小煤矿的发展,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为了支持地方煤矿在进入市场的竞争中不致淘汰,地方政府不但给予各种优惠政策,而且以分割市场的手段进一步降低进入壁垒。

第二,不同经济类型的煤炭企业进入或退出煤炭产业的自由程度不同。国有煤炭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高于地方、乡镇和个体煤炭企业。由于煤炭开采成本受煤层埋藏深浅以及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在一些煤炭赋存条件好的地区,开采规模要求不高,既不需要较高的技术和工艺要求,也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产品差别主要取决于资源的自然品质,通常不会因为生产率的高低、生产方式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变化。加上小煤矿灵活机动的经营方式,国家对其在资源、环境保护等问题上也没有严格政策和监督制度,使其少承担了大量的外部成本,只要投入少量资金即可出煤并赚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规模经济和必要资本量没有对小煤炭企业的进入产生阻碍作用。

由此可见, 我国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是很低的。

4.3退出壁垒及构成因素

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欲退出该产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的状况。

4.4煤炭产业的退出壁垒分析

我国煤炭产业的退出壁垒极高,尤其国有煤矿更是如此,主要表现在:

1、煤炭产业资产的专用性太强

首先,是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强。在煤矿的固定资产中,井筒占了很大的比重 (国有重点煤矿井筒要符合一定要求,造价更高) ,如退出煤炭生产,几乎毫无用处,矿山的专用设备也很难改作他用,因此煤矿从煤炭生产退出转移到其它产业的话,其转移成本 (或称沉没成本) 太高。其次,是劳动力资源的专用性也很强,操作工人从事其它产业的难度很大。而且我国许多煤炭企业处在远离城市的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煤炭企业退出后,劳动力重新安排工作的训练费用和转移费用很高。

2、煤炭产业的无形退出障碍巨大

一是来自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阻力。政府上各种煤矿项目就是为了增加地方收入和解决就业等问题,如果煤炭企业因经营不好或亏损严重要退出,主管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无论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还是从安顿企业职工、维持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都会加以劝阻甚至用行政命令施加影响。二是来自银行的阻力。国有重点煤矿整体上亏损,向银行举债严重,实质上把很大的经营风险转移到了国有银行,转化成了潜在的金融风险。如果国有煤矿要以破产、兼并和拍卖等方式退出,银行贷款极有可能无望收回,银行的显性损失可能很大。所以,银行并不希望国有煤炭企业退出。

3、国家煤炭产业政策、法律调整滞后

企业的退出缺乏法律依据或保障,使得兼并、破产、转产等退出办法无法正常实行。

从以上分析可知,煤炭产业属于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产业。一方面,进入壁垒过低,使得企业很容易进入,甚至连低效率、竞争力不足的企业也轻而易举的进入,使得行业内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高的退出壁垒使得市场无法通过竞争机制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造成低效率的企业在产业内积累蔓延,为了求得生存,企业之间展开残酷的竞争,最终形成过度竞争的态势。

五、结论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结构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竞争者数量众多。煤炭总体价格是由市场供求水平决定的,单个企业的行为改变,对市场价格走势的影响比较小。第二,产品差异性较小。第三,行业的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大。第四,煤炭行业的整体效益比较差。整个行业呈现出明显的过度竞争态势。

参考文献

[1]、植草益.产业组织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范中启, 严霄蕙.中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演化及其成因.统计观察, 2006年4期:76

[3]、赵海勇, 谭劲松.中国煤炭市场结构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年第4期:29-30

煤炭产业链 篇11

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战略实施的政策条件

内蒙古实施煤炭产业转型战略,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比较完备的资源管理政策,可以推动转型战略的实施。一是建立了有偿使用制度。内蒙古是全国第一个实行矿业有偿使用的地区,早在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就决定对已建矿山和新建矿山全部收取采矿权价款,目前已全部实现了有偿出让。由于有偿取得了煤炭资源使用权,经济杠杆作用推动了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二是完善了规划调控制度。煤炭新建项目必须符合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不符合规划和方案的,以及没有编制规划和方案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保证了矿山布局的合理性。目前全区重点矿区已全部完成了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工作,为后续开发奠定了基础。三是建立了最低开采规模制度。规定全区新建煤炭开发项目最低开采规模,井工开采不低于120万吨/年,露天开采不低于300万吨/年,全部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已经建成的生产矿山经过几年的清理和规范,大部分达到了年产60万吨以上的开采规模。落后产能的淘汰,全面提高了煤炭回采率,全区煤矿较整合前年节约煤炭资源约4000万吨。到2010年底之前,单井规模在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要全部退出市场,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回采率将进一步提高。四是完善了煤炭资源配置制度。实行按转化项目的需求量配置资源,新建开发项目就地转化必须达到50%以上,否则,不予配置资源。实行按转化项目配置资源确保了煤炭利用方式的转变。五是实行政府决策制度。煤炭资源配置由盟市政府申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最终经主席办公会议决定是否配置资源。经过这样多层次反复论证过程,就能够保证新建煤炭产业项目符合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并与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布局相一致。六是建立和完善了矿山环境治理责任制度。从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保证措施,强化制度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完善了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明确政府与企业的责任目标和治理任务。历史形成的无责任主体的矿山环境由政府负责恢复治理,国有矿山遗留的环境问题由政府与企业共同解决;其他生产和新建矿山由企业负责恢复治理,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并通过实施保证金制度,确保新出现的矿山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治理。

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战略实施的区位条件

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内蒙古自治区加速实现煤炭产业转型创造了条件。内蒙古地处中国北部边疆,地域辽阔,东西狭长,横跨三北,毗邻八省,东北与黑龙江、辽宁、吉林接壤,西与甘肃、宁夏相临,南与河北、山西、陕西连接,距离北京、天津、大连、秦皇岛等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较近。既与东北亚经济圈在一起,又是华北沟通大西北的经济通道,同时也是环渤海经济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同华北、东北、西北三个经济区进行广泛的经济技术协作。内蒙古煤炭资源富集地区临近经济中心城市,具有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独特区位优势。内蒙古处于中国向北开放的最前沿,与俄罗斯、蒙古国山水相连,有4200多公里的边境线、18个口岸,其中满洲里、二连浩特分别是中国对俄罗斯和蒙古国贸易的最大口岸,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全方位开放的口岸格局,年通货能力2000多万吨。内蒙古拥有北开南连的独特地理条件,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起着承东起西,联通内外的作用,是连接俄罗斯和蒙古国的重要门户,也是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北线的主要途径地带。综上所述,内蒙古毗邻八省,临近京津,紧靠能源需求市场;内蒙古具有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独特区位优势,可以享受能源输送的优惠政策,具备能源输送的基础条件;内蒙古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接壤,可以广泛开展和参与能源对外合作与开放。

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战略实施的其他支撑因素

一、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的成本优势

因土地、运输和工资等成本与其他地区比相对偏低,内蒙古煤炭就地转化可以很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以煤炭就地发电为例,热值为5000大卡左右的优质动力煤就近发电可增值2倍左右,而热值3500大卡左右的褐煤发电可增值3-4倍。2008年内蒙古煤电一体化企业发电平均成本0.14-0.2元/千瓦时,每度电比华北地区低0.083-0.14元,比全国平均成本低0.15-0.21元。

二、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的节能减排优势

内蒙古每年外运煤炭约2-3亿吨,如此大的运输量,需要挤占铁路和公路大量运力,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消耗大量的汽油和柴油。运煤每年消耗的汽油和柴油大约在200万吨以上,用高端能源换低端能源,既不经济,也污染环境。如果每年向外输电1亿千瓦,每年可减少煤炭铁路运输3亿吨,可以节省数量巨大的运输能耗。

三、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战略实施机遇优势独特

内蒙古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十二个省区之一,同时,蒙东地区五个盟市被列入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规划。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深入实施,能源产业和一些耗能产业发展重心必将西移,内蒙古具有能源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低,土地资源丰富和廉价的特点,必将成为能源开发和承接产业的理想之地。国家已批准建设的13个煤炭产业基地,有2个涉及内蒙古,包括了蒙东和蒙西两个重点煤炭产业开发区。这些机遇,是很多地区所没有的,一定会对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战略实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

一是电力发展基础扎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内蒙古就开始着手解决煤炭运输的瓶颈制约问题,提出了煤从空中走的发展战略,这与后来国家提出的西电东送思路相符。在这一战略的推动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方电网,带动了煤电产业的大发展。到2009年,内蒙古装机容量已达到6000万千瓦,有1/5对外输出,居全国第4位,标志着煤电一体化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阶段。二是煤制油和煤化工产业具有一定规模。全区煤制油建设总规模516万吨,形成生产能力124万吨;煤制甲醇及下游产品建设规模920万吨,开工625万吨,建成投产200万吨;在建PVC生产规模30万吨。三是矿山环境初步好转。按照企业与政府的分工,全区矿山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目前累计治理面積75平方公里,矿山企业存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已超过4亿元,为创建绿色矿山奠定了基础。四是煤炭开发利用技术有了新突破。由新奥集团开发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日产20万吨空气甲烷项目已在内蒙古试验成功,该技术具有煤炭利用率高、低污染、低排放和零耗水的优势,特别适合于褐煤的开发利用。通过向地下燃烧炉吹送空气,使空气与煤及煤中的水进行反应,生成甲烷和一氧化碳等燃烧气体,把气体导出后进行脱硫,就形成了清洁气体能源,硫被富集后还可以用于开发其他化工产品。技术指标显示,气化工作面煤炭采出率达到90%以上,气化率为70-75%,煤炭利用率明显高于其他转化技术。转化过程只消耗煤层中的水,不需要消耗额外的水量,这项技术对于褐煤资源丰富又水资源短缺的内蒙古来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定会推动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战略的快速实施。

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的制约因素

一、水资源短缺

从水的消耗来看,煤炭开采和发展煤炭延伸产业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百万千瓦火力发电厂用水标准为1.0-1.2吨/秒,一台60千瓦凝汽式发电机组年耗水1000多万立方米,即使采用空冷式也要耗水225-300万立方米;煤炭开采用水量0.5立方米/吨;用煤制1吨油、1吨甲醇、1吨二甲醚都要耗水10吨以上,而且还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冷却水。全区每年煤炭开采及其延伸产业水消耗接近全区工业用水的2/3。从水资源分布来看,水资源与煤炭资源基本成逆向分布,除呼伦贝尔外,全区煤炭产业集中区基本上都是水资源短缺地区,严重制约了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从水资源消费结构来看,全区年供水量178.6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仅为16.67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9.3%,而农业用水高达82.7%,水资源结构性需求矛盾突出。

二、环境压力大

煤炭开采不仅对矿区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地下水循环系统造成了破坏,这种破坏有些是不可逆的。同时由于矿山三废排放,污染了环境。煤炭转化需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粉尘颗粒,环境承载压力较大。以煤制油为例,每生产1吨成品油,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石油化工业的7-10倍。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国家关于煤炭产业发展的政策走向,也会制约内蒙古煤炭转型战略的实施。

三、产业政策缺位

一方面,缺少约束性政策。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矿产,如何能夠促进煤炭开发利用,迫使企业珍惜和节约利用煤炭资源,缺少更加刚性的制度进行约束。同样,在煤炭开发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和矸石的综合利用,以及矿山环境的整治,都没有形成系统的约束机制。另一方面,缺少激励性政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既要对不达标的企业实行约束政策,又要积极鼓励资源利用程度高、污染排放少和具有创新带动作用产业的发展,目前还没有在信贷、税收、准入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建立完整有效相互配合的激励政策。

四、经营分散

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煤矿数量大幅度减少,但仍有矿山600多个,与发达国家相比,矿山企业数量仍然过多。如此发展下去就会导致无序竞争,不能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合力,不利于煤炭产业的长远发展。

五、缺少区域性规划定位

目前,除乌兰察布市外,全区十二个盟市均有煤炭资源发现。在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利益,不顾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都把煤炭开发和发展延伸产业,作为本地区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导致地区之间产业类型趋同,有的甚至在同一盟市的各旗县市之间也存在类似问题。由于缺少区域性的规划指导,这种重复建设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内部激烈竞争,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特别不利于煤炭产业转型战略的实施。

六、煤炭资源利用率低

制约内蒙古煤炭产业转型战略实施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煤炭资源利用率低。每生产1吨成品油,需要3-4吨煤,煤炭利用率不足40%;其他煤化工项目,煤炭利用率也不足45%;煤电一体化,虽然煤炭利用率略高一些,但也只是50%左右,距离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内蒙古要更好地实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就必须下大决心,克服技术难题,使资源利用率达到一个新水平。

总之,内蒙古实施煤炭产业转型战略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前瞻性的政策优势、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以及其他支撑因素,同时也存在水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大、产业政策缺位、经营分散、缺少区域性规划定位和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低等不利因素。总体来看,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胜于挑战,只要把握好后发优势,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与教训,就完全可以把压力变为动力,实现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

西部矿业

上半年净利增长12%

西部矿业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15亿元,增长27.04%;实现净利润6.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57%;每股收益0.27元,同比增长12.5%。

西部矿业表示,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贸易业务和有色金属冶炼业务的增加及主要产品价格的上涨。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贸易业务力度,使得贸易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9.50%;公司主要产品价格的上涨及粗铅、电铅的产销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使得公司的采选冶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3.89%。

西部矿业在上半年还开展了成本费用控制以及套期保值业务,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属矿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产销量的快速上升对公司毛利增长有一定贡献,公司主营业务的综合毛利较上年同期增加2.56亿元,其中有色金属采选冶业务表现尤其突出,综合毛利较上年同期增加2.5亿元。

西部测图工程和

1∶5万地图更新工程竣工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建成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宣布,我国两个国家级重大测绘工程——国家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和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全面竣工,标志着“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初步建成。

“十一五”以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实施了西部测图和1∶5万更新两个重大工程。西部测图工程实施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和横断山脉等地区,涉及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六省(区),测图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1∶5万更新工程完成了20多万张航空相片和8000多景卫星遥感影像的信息处理,录入了近600万条地名,描绘了1.4亿个地理要素,对除西部1∶5万地形图无图区外的约7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9150幅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了全面更新。

煤炭产业链 篇12

一、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基本逻辑

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将资源稀缺状态在市场中体现出来,如将计划经济理念下的从量计征改变为依据资源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从价计征。一方面,这种改革是基于资源产品市场化逐步完善的基本背景。其中所蕴含的国家治理上的意义是将资源国有、国家指令性使用、收益主要由国家获得转变为资源国有、社会依据市场需要使用、收益由法人实体获得。既是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资源开发利用主体社会地位的变革,也是对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方式的变革。在此意义上,可以将其视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内容,更直观的意义上,是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的一项工作。

之所以在这个角度下定义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出发点,也基于我国资源税改革、煤炭资源税改革屡屡提出、屡屡推延的历程分析。这一历程以及其间对资源税影响的讨论,大都与当时面临的促进宏观经济稳中有进、保障资源富集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控制物价总水平等难题直接相关,而直接转化为政府决策选择问题。所以,尽管有较多关于资源税改革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资源富集区分配机制、改善资源开发企业运营环境等积极意义的判别;也有会因负担转移推高资源价格、加重下游企业负担等消极影响的预判;但因大都局限于经济学范畴中的谈论,没有从国家治理模式、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的研判。因而,也造成对资源税改革、煤炭资源税改革推进“短效视角”下的推延。

事实上,也由于我国在“十八大”之前经济管理领域多年的“行政化”退行,由于资源在推动国民经济、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放大,资源管理市场化或者“将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体”的政策选择和执行,不断让位于资源的行政性管理、配置,各地方在改革取舍中倾向于行政化管理为主的政策选择,认为其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均衡,所以改革的进程屡屡延误。这阶段,内蒙古由于掌握着资源的行政化配置权益,在招商引资、平衡内部区域财力、调整产业布局等重大区域经济调控中,得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尤其是煤炭资源优势,利用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政策执行,使得上述政府实现行政目标具有了有力工具。基于这一历程,资源税改革以及煤炭资源税改革,在改变地方政府与资源及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促使政府逐渐从配置资源主体地位上退出,还政府以宪法规定下的本职等方面,构成了“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动作,也必将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综上,煤炭资源税改革尽管其影响会逐渐集中体现于经济领域,但在一定意义上跨出了经济学范畴,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工作之一。

二、煤炭资源税改革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煤炭资源税不管是作为目的税还是作为一般税,对煤炭企业的经营行为来讲理论上虽然有影响,但从税改效果的角度,对煤炭行业的影响经过企业对新环境适应过程的衰减效应,加之煤炭行业作为替代率较低的上游产业的负担转移能力,短期影响会逐渐被时间拉平。

一直以来在我国,由于长期处于“改革”所带来的环境不确定性之中,企业和产业运行受政策影响较大,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在企业环境、企业内部决策机制、企业的税负和权益等方面不断处于调整中,所以,每当有新的政策必然会直接作用于企业;另一方面是长期处于不确定环境中的企业对环境的主导因素——政策必然会十分关注,市场化获利的基本运营规则,加之政策对市场的不断调整,制度的不断变化,企业对市场的反应会低于对政策的反应,政策因素在企业的决策中成为决定性因素。

但这一影响逻辑在当下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是市场需求在2003年至2009年高涨后的快速下降趋稳,市场的作用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政策调整效能随政策完善过程,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方向明确之后,政策对企业、产业的行政性影响、直接影响大幅度降低,各级政府对经济的直接作用能力降低,经过多年的消耗,政府所掌握的资源大幅度减少,政府指令对于越来越庞大的经济体量的作用效率放缓、效能下降,所以政策变动的效应不会短期内即有所显现。

2012年以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加快,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设速度逐步稳定下来,导致基础材料市场需求增长大幅度下降,下游产品的建材、冶金加工所需的电力能源消耗下降。这个趋势与在用煤高峰时期煤炭价格高企时期,我国扩展煤炭进口通道,煤炭进口数量短期增速较快,进而拉动煤炭价格下行相一致。所以,总体上判断,尽管我国各个煤炭主产区都加大了煤炭深加工的控制性规模,煤制天然气等清洁资源生产量在未来几年间也会逐渐加大,但因为有风电、核电、太阳能以及生物质发电的后续补充,扩展了电力供给的种类,在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进程中,煤炭市场需求总量的稳定将成为基本态势。煤炭价格走势难以回到高利润率时代的价格水平。从更为广泛的市场走势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在曾经推升物价的各项政策和市场环境上,都有明显的转变,通胀压力不断衰减,除与农产品、劳动力相关的产品价格会继续受周期性规律影响外,其它领域价格上涨空间正在不断消失;而且在当前,由于实体经济领域化解过剩产能从行政性手段逐步向市场化手段深化,企业之间曾经存在的质量、效率多层次结构将在市场规则下向高效率生存模式下调整,煤炭作为上游产品价格传导机制税改可能引起的涨价因素一是因为煤炭市场自身因素抑制价格上涨,煤炭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二是煤炭下游产业面对市场竞争不得不自行化解可能出现的煤炭价格或电力价格、天然气价格上涨,而不会引发物价水平上升。煤炭资源税改在宏观面的影响预判符合当前政策指向。这是本次煤炭资源税改被再次提上日程的因素之一。

从企业与企业运行环境关系角度,我国企业与政府关系处于变化之中,基本取向是企业经营正在快速脱离政府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不断演进、调整、完善的影响下,我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较为紧密,政府权限、行为是企业发展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要素”,甚至在一些产业领域,政府决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关系并没有获得根本上的改变,以至于这种高度关注政府、随政府动向调整企业战略甚至策略的企业决策机制在我区蔚然成风,且有企业家深信不疑。

2014年6月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国家能源战略提出了近期发展方向,即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能源体制革命,以及立足国内、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家资源。其中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能源体制革命方面提出“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这个政策选择依据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决定基本明确了政府未来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收缩政府在经济运行领域的权限,管控经济的手段进一步宏观化等,使得省区以下各级政府已经基本没有了直接支持、扶持煤炭企业的手段和工具。经过了十余年,政府通过拥有的土地、矿产、公共财力等关键性资源配置权来推进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社会发展模式,政府所能掌控的关键性资源基本已经消耗殆尽,或者失去了短缺带来的“关键性”,公共财力扩张也进入收缩时代,地方政府的钱袋子一是被管得越来越紧,二是经济增速减缓带来了公共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三是公共支出部分的养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刚性需求越来越旺盛,政府参与市场的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府对企业而言的“利用价值”快速降低。

故此,煤炭企业的运营环境在煤炭资源税改的基本逻辑下更加清晰和稳定,不确定性逐渐消失。企业也就会在煤炭资源税改后快速适应新的环境,进入企业正常的运营状态之中。

至于企业内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既是控制成本的需要,也是资源管理政策的要求。而与价格相关的煤炭质量主要受资源状况影响,后续调控的空间极为有限。所以,煤炭资源税改对煤炭企业内部运营的影响很小。

三、煤炭资源税改革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内蒙古煤炭及其关联产业在内蒙古经济中占很大比例,基于上述分析,煤炭资源税改对全区的影响和煤炭主产区财政的影响会很大。这种影响主要是来自于2003年以来煤炭与地方经济关系对比变化,以及对未来经济形势、煤炭市场形势的长期判断:

(一)直接影响

煤炭资源税改对地方经济的直接影响,一是使财政收入与从量计征相比,具有了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价格的多样性以及价格的变动。内蒙古煤炭资源种类繁多,各个地方税后获利主体地方拥有资源品质不同,各品质的价格走向受下游产业多元化趋势影响,必然会出现价格走势的差异,征税量也会呈现不同波动。对地方政府以收定支的公共财政决策会带来一定困扰。二是会直接改变我们已经形成的、较为有效的税款征收方式,为征税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也为煤炭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既能控制产量、又能简化税费征收而卓有成效的“煤票”面临改革和调整。三是调整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对企业的权力缩小,在处理煤炭企业面临的产区社区问题、矿区土地权益问题时,双方的博弈力量对比出现微妙变化,对政府如何监管企业减少环境压力、促进社区共建、保护百姓权益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判断

一是将导致我区无论是自治区人大(政府)、市县级人大(政府)决策中资源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强势地位有所降低,一定时期内会让一些习惯于以资源开采为着眼点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谋划无所适从;二是新的政企、社企关系会波及煤炭主采区基层政府管理模式不得不进行调整,煤炭主采区乡镇政府以及村委会在安排经济活动时,将面临以矿为中心的规划模式的调整和辖区生产方式的重新构建;三是煤炭采掘企业发展环境更为清晰后,当前制度中矿区、沉降区土地利用的矛盾将不断显现出来,在集体土地制度“永久不变”、土地流转时效等体制约束下签署的土地关系与新的地企关系会不利于企业,企业将要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构建和谐、有利于企业正常生产的地企关系;四是当资源开发与地方社区、矿区原住民之间的权益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按照当前所展露出的趋势发展,企业获利将可能不得不以股权让利的方式分流,资金投资者收益会下降,一定程度上会消减投资者未来发展能力。

上一篇: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下一篇:零售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