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管理

2024-05-16

证券管理(精选12篇)

证券管理 篇1

摘要:2008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这距离2005年12月份中国证监会起草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草案)》下发到各家证券公司征求意见至今,经过了两年多的修改和完善。以下对条例所涉及的监管措施深入分析,以期对条例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关键词:证券公司,监管,措施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来推动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变得尤为重要。这种市场秩序的建立,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前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有必要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及其成因,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和改进证券公司监管,实现证券行业的规范发展,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

《条例》总结了近年来证券公司综合治理过程中的改革措施和成功经验,针对证券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证券市场准入条件、客户资产保护、证券公司治理结构、证券公司高管人员的监管制度以及监管机关的监管措施等进行了详细地规定,同时为证券公司的创新发展留下了必要的空间。《条例》的出台是对《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的细化与落实,对完善证券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迎接创新发展新机遇具有重大意义,这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法治建设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监督管理措施是《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的重要内容。证监会对于证券公司的监管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为被动监管措施,第二为主动监管措施,第三为对于证券公司组织机构的要求。

一、被动监管措施

本条例中第63、64条规定了信息报送的规则。其中63条对信息报送的种类做了分类,包括年度报告,月度报告,以及在证券公司发生重大事件时的临时报告。64条规定了社会中介机构以及证券公司在信息报送上的应当承担的义务。66条规定了信息披露的范围。69条规定了证券公司信息报送以及信息披露的要求,即真实、准确、完整。

实际上,信息报送制度与信息披露制度有所不同,信息报送制度是指证券公司在固定的时间或者是在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向证监会报送有关报告的制度,证券公司向证监会报送相关报告后,证监会还应当对年度报告与阅读报告进行审核,本条例65条规定:“对证券公司报送的年度报告、月度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审核,并制作审核报告。审核人员应当在审核报告上签字。审核中发现问题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有关机构报送的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委托资金和客户担保账户内的资金、证券的有关数据进行比对、核查,及时发现资金或者证券被违法动用的情况。”从上述条文来看,证监会对于信息报送制度中的年度报告与月度报告为实质性审核,不属于备案性质。

至于信息披露制度,我国证券法上有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所以已上市的证券公司必须依法履行相关的信息披露义务。但是本条例66条中所规定的证券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仅仅规定了信息披露的范围,规定的不甚完善,所以条例授权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制定具体办法。

同时,本条例第88条规定了违反信息报送制度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责任。第88条第一项规定,证券公司不进行信息披露或信息披露不实应当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第二项规定证券公司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资产托管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在不进行信息报送,或报送不实时应当承当相应的责任,但是,该第二项为何不将证券公司包括在内,这确实是一个疑问。

二、主动监管措施

在证监会被动监管的基础上,证监会如果需要进一步的调查,还可以采取主动监管措施。条例67条与68条对主动监管措施做了具体的规定,其中第67条是证监会要求一些特殊主体向其提供必要的信息;第68条则是证监会对证券公司进行检查的规定,68条赋予证监会很大的权力,其中包括一些类似于司法权的权力,如该条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对于有关资料,证监会可以查阅复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封存,该条第二项甚至规定,在证监会负责人批准的条件下,证监会可以可以查询证券公司及与证券公司有控股或者实际控制关系企业的银行账户。

三、对于证券公司组织机构的监管

1、对于大股东的监管

条例71条是对条例14条的回应。条例第14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持有或者实际控制证券公司5%以上股权必须报证监会批准。若违反此规定,71条规定其在一定期限内改正,在此期限内该相应股权不具有表决权。此处的“相应的股权”应当是指超出5%的那部分股权。

2、对于证券公司高管的监管

条例72条是有关对未取得任职资格的个人的监管。该条规定此类人员担任证券公司高管的,证监会可以责令其停止行使职权,更为严重的,还可以对其实行市场进入措施。73条则是对证券公司提出要求,要求证券公司主动解除不具备任职资格的高管的职务并向证监会报告,并且证监会也有权责令证券公司解除不符合任职条件的高管的职务。

条例77条规定了证券公司违反证券公司高管任职资格禁止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规定的按照证券法198条的规定处罚。证券法19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证券从业资格的人员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其他

1、其他处罚措施

条例70条规定了对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经营管理混乱、设立账外账或者进行账外经营、拒不执行监督管理决定、违法违规的证券公司的一些处罚措施,例如增加内部合规检查的次数、暂停证券公司的业务等等。

2、证监会以外其他机构对于证券公司的监管

首先,75条规定会计事务所在进行审计时可以查阅、复制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客户信息或者证券公司的其他有关文件、资料,并可以调取证券公司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内的有关数据资料。本条授予会计事务所更大的审计权力。74条规定,证券公司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当说明理由,此条赋予会计事务所的更大的独立性,使得会计事务所能够更加有效的行使其审计职能,并且84条第12项规定,聘请、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未按照规定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未说明理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76条规定了证券交易所对于证券公司的监管责任。证券交易所监管的对象是证券公司的证券自营账户与证券资产管理帐户,证券交易所在监管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按照交易规则和会员管理规则处理,并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监管条例是对证券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关监管措施的细化,同时,条例也增强了除证监会以外的其他机构的监管责任,这些措施无疑会加强对于证券公司的监管,从而实现证券公司法治。同时,也将更好的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维护整个证券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证券管理 篇2

1.收入型证券组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证券组合,它追求()。

A、资本利得

B、资本收益

C、资本升值

D、基本收益

答案:D

2.由股票和债券构成并追求股息收入和债息收入的证券组合属于()。

A、增长型组合B、收入型组合C、平衡型组合D、指数型组合答案:B

3.在马柯威茨均值方差模型中,由一种无风险证券和一种风险证券构建的证券组合的可行域是均值标准差平面上的()。C

A、一个区域

B、一条折线

C、一条直线

D、一条光滑的曲线

答案:C

4.确定证券投资政策涉及到:()。

A.决定投资收益目标、投资资金的规模、投资对象以及采取的投资策略和措施

B.对投资过程所确定的金融资产类型中个别证券或证券群的具体特征进行考察分析

C.确定具体的投资资产和投资者的资金对各种资产的投资比例

D.投资组合的修正和投资组合的业绩评估

答案:A

5.组建证券投资组合时,个别证券选择上是指()。

A.预测和比较各种不同类型证券的价格走势,从中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

B.预测个别证券的价格走势及其波动情况

C.对个别证券的基本面进行研判

D.分阶段购买或出售某种证券

答案:B

1.由证券A和证券B建立的证券组合一定位于()。

A.连接A和B的直线或者曲线上并介于A、B之间

B.A和B的结合线的延长线上

C.连接A和B的直线或者弯曲的曲线上

D.连接A和B的直线或任一弯曲的曲线上

答案:C

2.下列哪一项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开端()

A.《证券投资组合原理》

B.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单一指数模型

D.《证券组合选择》

答案:D

3.一般地,认为证券市场是有效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

A.收入型证券组合B.平衡型证券组合C.市场指数型证券组合D.有效型证券组合答案:C

4.某一证券组合的目标是风险最小、收入稳定、价格稳定。我们可以判断这种证券组合属于:()。

A.防御型证券组合B.平衡型证券组合C.收入型证券组合D.增长型证券组合答案:C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切点组合T不包含无风险证券

B.切点组合T包含无风险证券

C.切点组合T就是市场组合D.切点组合T是最优风险组合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理性的证券投资过程通常包括下列哪几个基本步骤:()。

A.确定证券投资政策

B.进行证券投资分析

C.组建证券投资组合D.投资组合的修正

E.投资组合业绩评估

答案:ABCDE

2.在组建证券投资组合时,投资者需要注意()。

A.证券的价位

B.个别证券的选择

C.投资时机的选择

D.证券的业绩

E.投资多元化

答案:BCE

3.增长型证券组合的投资目标()。

A.追求股息和债息收入

B.追求未来价格变化带来的价差收益

C.追求资本利得

D.追求基本收益

E.追求股息收益、债息收益以及资本增值

答案:BC

4.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包括:()。

A.马柯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

B.因素模型

C.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D.套利定价模型

E.资本资产保值定价模型

答案:ABCD

5.在均值方差模型中,如果不允许卖空,由两种风险证券构建的证券组合的可行域()。

A.可能是均值标准差平面上一个无限区域

B.可能是均值标准差平面上一条折线段

C.可能是均值标准差平面上一条直线段

D.可能是均值标准差平面上一条光滑的曲线段

E.是均值标准差平面上一个三角形区域

答案:BCD

多项选择题

1.对一个追求收益而又厌恶风险的投资者来说,()。

A.他的偏好无差异曲线可能是一条水平直线

B.他的偏好无差异曲线可能是一条垂直线

C.他的偏好无差异曲线可能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偏好无差异曲线位置高低的不同能够反映该投资者与其他投资者的偏好差异

E.他的偏好无差异曲线之间互不相交

答案:BC

2.如果以组合的投资目标为标准对证券组合进行分类,那么,常见的证券组合类型包括:()。

A.增长型

B.指数化型

C.被动管理型

D.货币市场型

E.国际型

答案:ADE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市场线方程用于有效组合的定价

B.资本市场线方程用于任意组合的定价

C.证券市场线方程用于有效组合的定价

D.证券市场线方程用于任意组合的定价

答案:AD

判断题

1.投资者在构建证券组合时应考虑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的稳定性。

答案:T

2.当市场达到均衡时,所有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每单位系统风险补偿相等。答案:T

3.投资者的偏好无差异曲线随风险水平的增加越来越陡。

答案:F

4.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下,市场对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总风险提供风险补偿。答案:F

解释:只对系统风险提钩补偿。

5.偏好无差异曲线位置高低的不同能够反映不同投资者在风险偏好个性上的差异。答案:F

6.同一投资者的偏好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答案:T

7.市场组合是其成员证券的投资比例与整个市场相对市值比例一致的证券组合。

答案:F

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险;管理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经济环境也实现稳定进步,国内的证券投资也成为众多投资者所关注的金融工具之一。然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暂,相对于基金的发展速度来说,在基金风险管理、预防等方面仍然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之处。

二、证券投资及其风险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

可以说证券投资基金其实就是集合证券的一种投资方式,基金单位对具有共同的投资目的的资金进行集中发行,同时,还委托相关的金融机构对其资产进行保管和运用,所有风险由投资者共同承担,同时,他们也共享所有利益。

(二)证券投资的风险

1、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指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市场影响而产生的投资风险,如政策风险、利率风险、投资方购买力产生的风险、经济波动周期产生的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多,无论是文化、政治还是经济、社会动荡所产生的风险,其影响范围往往具有全面性,整个基金和股票均受其影响。因此,判断是不是系统风险,其主要特征是看其范围是局部还是全面的,只要具有全面性就是系统风险。

为了规避系统风险,契约型证券投基金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表面上看来,这种契约型规定将投资风险消除为零,投资者不具备任何风险。但是实际上,这种契约型只是把风险转化为隐性风险,一旦风险出现,其损失更为严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完善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体系尚不系统,也不完善,其风险控制能力较弱。而契约型投资基金设立时需要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相当成熟,金融制度相当完备,经济法制配套健全。对于我国而言,这些条件并不具备,就冒然设立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完全不顾及这些不成熟的条件产生的弊端和风险,使得投资方看不清投资风险,因此,在市场波动下,投资人势必以最小的损失来赎回基金。此时,金融体系必然受到挫折,基金市场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所有赎回者的资金要求,不得不采取其它途径来变现处理以满足赎回方要求。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必然会对基金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指除系统风险之外的投资风险,主要由于主观意识影响而产生的投资风险,如信用缺失而产生的风险、信息不准确而产生的风险以及经营不当而产生的风险等等。这些风险都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风险受主观意识控制比例较多,客观因素影响较小。因此,此类风险虽然不能完全规避,但是通过主观努力还是可以降至最低水平的。总之,系统风险是指证券投资基金运行中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风险,而非系统风险是指证券投资基金运行中完全可以通过人力来扭转败局的风险。

三、证券投资风险管理建议

(一)进行内部环境的治理

对环境进行控制:第一,要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减少并逐渐消除员工的不诚实和不道德等不良行为的诱因;第二,要不断地完善基金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为基金投资活动的开展提供详细具体的“计划→执行→控制→监督”的职能行使框架;第三,设立董事会和监督委员会,其中所有成员都应当履行好自己的引导、监控和监督职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健全与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目前而言,我国开放式基金占有较大的比重,这种开放式基金完全将风险排除在外,但这种风险并未真正被排除掉,在金融体系中仍存在且对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这种投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与风险研究,弄清这种风险存在的根源以及发生的前期特征,才能在风险来临前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风险降低。也就是说,为了有效规避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风险,有必要建立健全基金法制和法规,使得投资有法可依,可法可循。并在此前提下,进行基金评估才信息披露,让所有的投资者有对基金有所了解。

(三)投放固定收益基金

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性较低,收益率一定的固定收益基金倍受欢迎。因为此类基金属于债务型,基金借贷方在规定期限内可以给付基金公司固定的收益,这部分固定的收益被基金公司以一定比例分配者投资者,使得基金公司和投资者都处于较小的风险中实现资金收益。因此,自2010年发行债基后,固定收益基金赢得一定的市场比例,且在新基金中较来较受欢迎。特别是中短期的债基,时间短,见效快,风险低,能够对股市振荡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四)基金改型

基金改型举措就是将原来持有的存在隐性风险的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进行转型,其基金类型转为集体型(多方合伙制)或企业制基金等形式,从而将投资风险降至最低。

(五)健全民事赔偿机制

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中,并未对民事赔偿进行明确规定,从而使得一些基金经理无视投资者的权益,违规操作,给投资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民事赔偿机制需要尽快完善,从而使得基金经理一旦违规操作,产生投资失败时,必须以个人财产或单位财产来弥补投资者。只有在这样的保障机制下,基金经理才会正视自己的管理责任。因为任何一个员工都不愿拿自己的财产来给替单位偿债。因此,民事赔偿机制是对道德风险进行规避的有力举措。

四、结语

相对国外而言,我国基金市场机制尚不完善,需要借鉴国外一些金融体系的管理经验和基金市场的投放经验,从而获得较大的收益和受较小的风险影响。因此,在基金型搭配上,需要这种集体型和企业型参与进去,实现对基金市场的调配,从而保证基金市场的良性发展。我国契约型基金中,投资人不能参与到基金运作的过程中,因此,对于信息的获得途径相对来说较为闭塞,再加上相关法律不能实现配套,使得投资风险加大。因此,改变契约型基金型为集体型或企业型是有效降低风险的措施,并能促进内控机制不断完善,从而使投资者获得稳定的收益。(作者单位: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高立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及其管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2]马满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3]唐海涛.证券投资风险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5.

[4]周顺远.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

[5]邹定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03:81-82.

[6]袁蓉.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D].湖南大学,2002.

证券新闻传播的规范管理 篇4

加快新闻传播法规和行业自律制度的建设

为了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和一些关于证券市场监督与管理的法规和条例, 这些法规和条例的实施, 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但至今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证券新闻传播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新闻媒体报道证券市场新闻信息进行规范和约束。这就难免使得一些新闻媒体在证券新闻信息传播报道的过程中, 由于某种利益的驱使而故意疏漏一些证券信息, 甚至故意传播一些虚假信息;有些媒体采用引导性、预测性的描述, 故意夸大某些利好消息或利空消息, 使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或某只个股产生过高的期望或者严重悲观的情绪;更有甚者, 一些媒体成了某些证券公司、咨询机构甚至是庄家向市场散布消息的工具, 为他们拉升某只股票、打压某些股票或者出货撤离摇旗呐喊;还有一些媒体专门为证券公司设立了专版, 任其向广大投资者推荐股票。这些行为的出现, 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和决策, 甚至产生严重的误导, 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对此, 2010年12月17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证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报刊传播证券期货信息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对媒体和新闻采编人员的相关职责作出了规定。但这只能是一个暂时性或阶段性的管理条例, 还不够系统, 也不够完善。要杜绝新闻媒体对证券市场新闻胡乱虚假失实的报道, 就必须尽快立法, 颁布实施《证券新闻传播法》, 给证券媒体和证券新闻从业者戴上“金箍”, 从而更加有效地规范其证券新闻传播报道行为, 避免证券市场的噪音。

在此基础上, 应尽快成立证券新闻工作者协会, 要求所有的证券新闻媒体必须加入该协会, 制定科学合理的协会章程, 所有会员必须遵守。协会成员之间可以经常性地相互交流, 探讨证券新闻报道的经验和体会, 以不断提高证券新闻报道水平。该协会要制定严格的会员自律制度, 建立自律机制, 加强对自身报道行为的约束, 遵守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 在这方面, 可以向证券业发达的美国学习, 证券新闻记者购买了股票, 一般需要向所在媒体报备, 同时不能介入该家企业及关联企业的报道, 这样可以做到更好地维护媒体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树立证券新闻媒体在证券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树立正确的证券新闻传播理念

证券新闻报道和其他新闻报道一样, 都是信息的传播, 是用新闻报道的方式传递国家有关证券金融领域的相关政策, 传递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等方面的相关信息, 供社会公众和广大投资者参考, 给其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为此, 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群新闻传播理念。一方面, 新闻媒体必须本着为公众和广大投资者服务的理念, 坚持其证券新闻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的基本原则。对其报道的证券新闻必须做到客观无误, 必须事先向证券监管部门核实;涉及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的重要新闻信息应向所涉对象事先核实。对报道的证券市场新闻事件应尽量进行全面采访, 并对信息源多渠道核实, 信息来源应相互印证, 做到真实可靠。严禁依据道听途说制造或编造新闻, 不得凭借猜测想象炮制或歪曲新闻事实, 避免对市场及单个证券品种未来走势的预测性陈述。另一方面, 应树立对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负责的理念, 当证券市场因某种原因而暴涨暴跌, 一些投资者失去理智而出现疯狂的举动, 或者由于过度悲观而丧失对证券市场的信心的情况下, 作为证券新闻媒体和工作者, 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心态, 一是要对投资者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避免其过喜过悲而失去理智;二是作为证券新闻媒体绝不能煽风点火, 助纣为虐, 挑拨投资者那脆弱的神经, 让他们产生非理智的行为。同时, 证券新闻媒体要树立对社会和谐稳定负责的理念。当前,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第一位的, 而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作为证券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宣传报道, 正确地引导广大投资者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 避免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 从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不断提高证券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

作为优秀的证券新闻工作者, 尽管可能没有受过金融证券方面的专业教育, 但由于证券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特殊性, 要求其必须具有较丰富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 具备较高的证券专业素养, 了解证券市场行情走势, 掌握证券市场的最新动向;必须具有能深度解读多方面信息的能力, 对国民经济状况, 国家的宏观金融形势和金融政策, 相关金融市场的政策法规等必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具有读懂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关联交易、财务报表以及招股说明书等相关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 你所报道的证券新闻信息才能够更加专业, 更加科学, 更具有可信度, 你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行家里手, 不说外行话, 不致因“不专业”而出现差错, 造成投资者的错误判断。同时, 作为证券新闻从业者如果缺乏证券专业知识储备, 其证券新闻报道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深度, 抓不住证券市场信息的精髓。长此以往, 就会失去投资者的信任, 影响媒体的形象和声誉。近几年来, 我国的财经类媒体不断增加, 证券新闻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 可真正具有很高证券专业素质的从业者却很少, 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 作为证券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学习相关理论、金融证券和财务分析等知识, 虚心向专家学者请教, 经常深入实践, 勤于思考, 不断加强自己的证券新闻修养, 这样才能快速提高证券新闻的报道水平。

加强对媒体进行证券新闻传播的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既是新闻的报道者, 同时也是强有力的舆论监督工具。但媒体的行为同样也要接受广大社会公众的监督, 听取社会的呼声和意见建议, 接受公众的批评, 这样, 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 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 新闻媒体才能越办越好。证券新闻媒体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决定它更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对报道中出现的差错要尽快纠正声明, 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和投资者致歉。根据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管理规定, 结合证券新闻传播的具体情况, 相关部门可以研究建立一种社会监督机制。一是建立公众监督通道, 鼓励公众和广大投资者对证券新闻传播的疏漏、错误行为进行检举监督;二是聘请有一定学识和经验的专家、学者和投资者作为社会兼职监督员, 进行强有力的专业监督;三是对违规或虚假报道证券新闻的媒体和从业人员, 一旦查实, 必须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对性质严重, 涉嫌故意进行虚假证券信息报道的, 一定要追查到底, 严肃处理。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对证券新闻传播的管理水平, 才能更好地净化证券新闻传播环境, 才能助推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芸:《金融报道及其服务性》, 《青年记者》, 2008 (14) 。

[2].闻学:《证券新闻报道与和谐社会》, 《东南传播》, 2007 (6) 。

[3].张卓:《金融危机语境下财经新闻传播价值研究》, 《新闻爱好者》, 2009 (11) 。

证券管理 篇5

第一章总则

1.1为加强对证券账户的管理,保护证券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1.2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对证券账户实施统一管理,本公司上海、深圳分公司(以下统称本公司)及本公司委托的开户代理机构为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

1.3本规则所称开户代理机构,是指本公司委托代理证券账户开户业务的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及本公司境外B股结算会员。

1.4本规则所称证券账户,是指由本公司为申请人开出的记载其证券持有及变更的权利凭证。

1.5本规则所称境内投资者,是指居住在境内或虽居住在境外但未获得境外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永久居留签证的中国公民、注册在境内的法人。

1.6本规则所称境外投资者,是指外国的法人、自然人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法人、自然人。

持有中国护照并获得境外国家或者地区永久居留签证的中国公民,视同境外投资者管理。

1.7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必须提交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及复印件,申请开户时注册的证券账户持有人名称必须与身份证明文件中记载的名称一致。

境内投资者为自然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境内投资者为法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为工商营业执照、社团法人注册登记证书、机关事业法人成立批文等。

境外投资者有效身份证明文件,是指境外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护照或者身份证明,有效商业登记证明文件,有境外其他国家、地区永久居留签证的中国护照,香港、澳门特区居民身份证,台湾同胞台胞证等。

1.8本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管理的`所有证券账户的开立、注册资料的查询与变更、挂失与补办、注销与合并等相关业务。

1.9与第1.8条所述相关业务有关的各方当事人均应遵守本规则。

第二章开户代理机构

2.1取得开户代理机构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颁发《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的证券公司、中国人民银行颁发《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的商业银行,或本公司境外B股结算会员;代理开设B股账户的境内证券公司还须取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外资股业务资格证书》;(二)有开展业务所具备的人员、场地、设备;(三)管理规范、制度健全。

2.2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成为本公司的开户代理机构:(一)不具备第2.1条规定的开户代理机构资格;(二)机构被依法撤销、解散或宣告破产;(三)持续不能履行正常义务;(四)与本公司有重大经济纠纷;(五)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或本公司认定有不良经营记录;(六)其他本公司认定的情况。

2.3已经取得开户代理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商业银行或本公司境外B股结算会员,如出现第2.2条所列情形之一的,本公司可暂停或终止其开户代理业务资格。

2.4申请开户代理业务的机构应当向本公司提交下列材料:(一)开户代理申请书;(二)法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及复印件或加盖发证机关确认章的复印件;(三)人员、设备配置、营业场地、库房情况、财务状况的说明及相关内部管理制度文件;(四)本公司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民生证券新管理层最快6月确定 篇6

今年1月,与民生证券同属“泛海系”的民生投资(000416.SZ)董事长马志军、总经理张更生、董秘冯栋和监事会主席余政四大高管集体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集体移师民生证券。1月下旬,北京证监局公告,余政接替岳献春出任民生证券新董事长,而其他三人的工作安排尚未披露。

虽然目前不清楚他们的职责范围,但民生投资的四位高管集体转投民生证券,意义重大,市场不禁猜测,民生证券借壳上市是否有了重新启动的可能性?

上市预期加强

“新领导的到来肯定会让民生证券上市的进程加快。”上述人士乐观地说。

目前,民生证券的董事会成员有余政、汤谷良、马志军、陈飞翔、卢晓云等,监事会成员有张颖、赵英伟等人。

这些人多出身泛海系。张颖目前是大股东泛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泛海建设”)董事、董事长助理兼助理总裁;赵英伟担任泛海建设财务总监、泛海建设监事,民生投资监事会副主席。

显然,民生投资和民生证券两家公司在高层层面沟通密切,由于同属“泛海系”,壳资源干净的民生投资一直被认为是民生证券最好的借壳对象。

事实上,民生投资早已为民生证券做了准备,旗下主业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于2004年、2005年转让出去。2011年7月,民生投资以3180万元将持有的国货丽达45%股权出售给青岛才高集团,公司手头上的经营性资产仅剩下一块。

市场当时曾预期此举或为公司大股东泛海建设实现下属资源证券化做准备,资产注入是肯定的,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民生投资此番再次否认了上市事宜,称现阶段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公司大股东泛海建设和实际控制人卢志强也分别承诺,至少3个月内不会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

“但高管的集体变动,肯定是一种征兆,极有可能意味着重组上市的进程加快。”一位券商人士分析道。

布下重棋

在泛海系的金融王国里,证券、银行、保险、期货、典当等牌照一应俱全,前不久又获得了信托资格,可以说是构筑起了一个完整的金融集团。

对泛海系的实质控制人卢志强来说,下一步要解决的是,以何种方式搭建起一个金融资本运作平台。是将民生投资作为融资平台,还是选择其他方式,只有等他棋子落下的那一刻才会知晓。但在那之前,民生证券是实现梦想的最好选择。

民生证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净利润为0.7亿元。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2.51亿元,净利润3.3亿元。而泛海系其他金融企业,如北京民生典当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为620万元,民生人壽到2010年时才首次实现盈利1718万元,至于期货公司更都刚开业不久。

民生证券不仅是最有资格上市的资产,而且眼下还是个上市的好时候。在5月初刚刚召开的券商创新业务大会上,证监会相关领导称,将促进证券公司加快上市,放宽优质券商上市条件。

泛海建设一步步加强着对民生证券的控制。

2002年4月,卢志强利用黄河证券新一轮增资扩股的机会,入股黄河证券,持股比例为18.716%,是第一大股东。同年7月,黄河证券更名为民生证券,注册地由郑州迁至北京,成为泛海系的一员。

在这一轮增资中,泛海系与关联方股东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共持有28.074%股权控股民生证券,但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相差不大。此后近10年中,泛海系相继从其他股东购买股权,到去年,泛海建设占股比例上升至66.799%,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在泛海建设一步步加强控制权的同时,民生证券也在改变发展缓慢的情况。

在新股东的支持下,民生证券自去年以来高举高打,从国内其他券商进行广泛的挖角行动:包括从齐鲁证券招揽来现任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贾岩、从银河证券挖角的主管研究所的滕泰,以及迅速增加的保荐人队伍。

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探讨 篇7

一、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界定

证券公司风险大致可划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运营风险和系统风险这几类。上述六类风险都有可能会对证券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影响, 进而引发财务风险。就财务管理而言, 有的风险是可以进行财务计量或者是评估的, 有的则难以在财务上合理进行评估或计量, 业界普遍将能够实施财务计量或评估的风险界定为财务风险。

二、我国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 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证券公司在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两方面带来的风险。一方面, 自有资金的风险主要是其在投资中不能取得理想的效益的情况下, 有可能会对公司其他的融资、正常运营以及公司声誉等造成影响;另一方面, 借入资金主要考虑其预期效益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 它直接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以及银行还款、还息, 如果借入资金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不仅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甚至会让公司面临倒闭的风险。

(二) 资金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资金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是短期流动资金的管理不当以及投资资金的管理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短期流动资金的风险它常常会因为不正当行为受到伤害,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货币资金安全性风险, 例如, 资金被公司内部人员掳走并携款潜逃等等。除此之外, 证券公司对于要从外收回的款项是否能如期收回也属于短期流动资金的风险,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未定的, 因此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投资资金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利用证券公司的现有资金进行投资, 需要考虑收益、变现以及购买力三个方面的风险, 对证券公司而言, 利用公司现有资金进行投资既是获得更大效益的机会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因此证券公司在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 降低投资的风险。

(三) 资金偿还时面临的风险

资金偿还存在的风险主要可以从现金流量和资金调配不周引发风险两个方面来分析。现金流量风险主要体现在现金受时间的影响, 在流进和流出时现金的价值会有所变化, 另外流入和流出的时间如果不能协调一致的话也会给公司的运转带来恶劣的影响, 从而引发财务风险;资金调配不周体现在:资金偿还和资金吸纳如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利用和配置, 不但使资金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 同时还有可能使公司陷入资金困境, 进而影响到公司的信誉和运营, 致使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 收益分配方面的风险

收益分配方面的风险主要可以从收益确认时以及考虑收益分配政策所引发的财务风险来分析。在收益确认过程中, 在成本和收益的核算过程中, 由于人为操作的失误可能会出现核算成本过高, 收益过低或者成本过低, 收益过高的问题, 直接影响公司的财务收益;除此之外, 收益分配政策也是值得考虑的, 如果制定的收益留存和利润分配政策不合理、没有采取适当的利润和现金分配方式, 就难以保障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相互配合、协调, 从而增加风险。

三、证券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举措与建议

(一) 建立健全风险识别与预警体系

1. 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

只有及时有效的识别财务风险, 才能在最短时间内防范风险, 降低财务风险的损失。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实施:第一, 财务报表法。企业财务报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资金流通及财务情况, 同时也包括这一时期内的企业经营的状况及现金与不动产流动量等会计类内容的一种向企业外提供的文件。利用财务报表可以对证券公司的财务情况有详细的了解;第二, 询问法。对公司不同阶层的员工对目前公司财务状况进行询问, 以了解财务的最新动态;第三, 内部交流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人员应定期开内部交流会, 集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运用大家的智慧促进公司财务的发展。

2. 财务风险的科学预警。

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证券公司财务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财务状况, 对于财务支出收益情况详细真实的记录, 并且对于资金投资的收益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时刻关注资金状况, 避免财务问题不能得到最及时解决的现象发生。在此基础上, 最及时的洞察财务风险的苗头, 从而最短时间内解决财务风险的问题, 减少财务风险的损失。

(二) 制定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1. 加强对财务风险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

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 同时对其风险意识有很高的要求。可以采取对财务风险工作人员实行责任制的方法, 按照工作能力进行绩效考核来发放工资和奖金, 不过所有施行的方法都要在以提高员工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前提上开展。打造一支具有高风险意识和过硬的专业能力高素质专业业务人员队伍, 从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促进证券公司更有活力的健康发展。

2. 公司要制定合理的资金周转办法。

科学合理的资金周转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发展带来空间, 证券公司与一般的非证券公司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区别:资金融通量大, 对于资金周转要求高。资金周转不畅会直接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在寻求合理的资金周转方法时, 首先应考虑市场的因素, 以市场为主导, 资金周转方法的创新应与市场保持统一, 才能迸发出应有的活力, 只有与市场接轨, 才能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除此之外, 拓展融资渠道, 增强证券公司自身融资实力也是解决证券公司资金周转问题的途径。

3. 在公司设立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机构。

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机构旨在及时解决公司的财务问题, 相对而言, 证券公司财务问题多且杂, 因此对于整个风险控制管理机构来说任务是非常重的, 所以不仅要求整个机构的工作人员除了自身专业能力卓著以外, 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要求也非常高, 在配备足够优秀的人员之后, 必须要严格制定公司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规章, 并严格执行, 尽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给公司带来的损失。

4. 加大财务监督力度, 完善财务监督体系。

任何企业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 千万不可忽视对证券公司的财务监督, 首先公司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 监督部门工作人员严格落实, 确保监督的真实有效, 避免出现财务工作人员“中饱私囊”、“携款潜逃”等的现象。只有将监督完全落实, 证券公司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才能保障证券公司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证券行业立足, 促进证券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证券公司的财务风险来源于公司内外部, 只有证券公司认识到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风险识别与预警体系及制定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并加大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力度;工作人员不断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积极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体系, 尽可能的规避财务风险, 从而保障证券公司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证券行业立足, 促进证券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当今资本经济市场当中, 证券公司存在企业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从分析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着手, 阐述了我国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我国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证券公司,财务风险,措施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郭崖.我国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商业, 2008, (23) :226

[2]吴伦虎.我国证券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6.DOI:10.

[3]王栎轲.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8.DOI:10.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篇8

1、法律政策风险。

法律政策风险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我国证券市场受法律政策影响非常大, 政策的改变影响股市、债市的波动, 从而对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产生不利影响;二是政府对证券公司监管政策的改变直接影响证券公司的经营, 监管加强时, 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加大。

2、市场风险。

证券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比较明显, 随着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变化, 证券市场的行情也发生周期性变动。当市场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发生变动时, 也会引起证券价格变动, 进而影响证券收益的不确定性, 给证券公司的业务创新在定价、营销、收益确定等方面带来风险。近年来, 证券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 各券商在一级市场股票承销、二级市场代理以及业务创新等方面都展开了白热化竞争, 那些竞争失败、经营不善的公司往往成为被兼并的对象。

3、经纪业务中的风险。

证券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收取证券买卖佣金, 促成买卖双方交易的一种中介业务活动。目前, 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A股, 基金和债券的代理买卖业务, 第二类是B股的代理买卖业务。B股的代理买卖业务由中国证监会特许的证券公司代理。由于经纪业务占证券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一般可达到50%-60%左右, 高的甚至达到90%以上。因此, 经纪业务风险也是证券公司最基本的风险, 包括信用交易风险、交易差错风险、系统保障风险、开户风险等。

4、承销业务中的风险。

在证券承销业务中, 由于项目周期长, 受市场不可预测因素影响大, 另外随着对证券市场监管力度的增强, 证券公司的连带责任增加, 风险增大。例如: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研究不够, 推荐企业发行证券失败而使证券公司蒙受利润和信誉的损失;对二级市场的走势判断失误, 从而造成股票价格定位不合理, 债券利率和期限设计不符合市场需求, 证券公司包销的股票卖不出去。

5、自营业务中的风险。

自营收益与证券二级市场走势关系密切。目前我国二级市场总的来讲投机气氛比较浓厚, 市场波动比较频繁。由于不少证券公司自营管理水平不高, 没有建立有效的自营决策系统、调研系统、操作系统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度, 因而不能有效规避由于价格异常波动而带来的风险。其次是新业务风险。不少证券公司在自营业务中将推出许多新的交易品种。由于业务新, 经验少, 经营中容易出现风险。第三是违规操作风险。有些证券公司缺乏自律和风险防范意识, 为了增加自营业务收益, 违规操作行为屡有发生。例如, 恶意炒作, 使股价震荡加剧, 从中获利等。

6、资产管理风险。

资产管理风险是很多证券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 但其带来的风险也很明显。尽管《证券法》及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法规强调, 证券公司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时, 不得向委托人承诺投资收益, 但事实上仍有不少证券公司, 还是进行保底和收益分配承诺, 使本来应该由客户承担的风险, 转化为由证券公司来承担。同时, 资产管理业务在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收益分配机制, 致使收益品种单一, 客户可选择的机会少, 公司遇到行情波动较大时, 缺乏应对能力。

二、我国证券公司改进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中存在治理结构缺陷导致风险管理工作薄弱, 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形同虚设, 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执行制度不严格以及风险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据此我们针对性的探讨改进的策略。

1、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从国外证券公司的实践来看, 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技术本身更为重要。国际上普遍认为, 业务的主要风险不是业务本身, 而是业务管理方式, 违反纪律或在监管方式上出现失误最有可能引发风险。因此, 我们应不断地在整个证券公司内部强化纪律,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并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行动, 对全体员工, 特别是市场开拓环节和风险控制环节的员工进行持续不断的训练等, 着力培育独特的“风险文化”, 其要点包括形成全员的风险意识、掌握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出台详细的风险操作指标, 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 时刻警觉, 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 同时使风险管理策略具备灵活性, 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

2、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加强对风险的控制, 必须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监事会领导监督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的法人管理体制,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 切实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功能。利用正在进行的增资扩股和联合重组的时机, 进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整合, 健全风险管理的制度创新和管理手段创新。强化“独立董事制”, 履行“董事连带责任制”;提高监事会地位, 强化监事会职能。此外, 防止“内部人控制”还需发挥社会监管力量, 如实行准入审核制、常年会计审计制、定期与不定期报告制、定期述职制和离职审计制等。

3、设立专门风险管理机构, 并使其有效运转。

风险理委员会需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流程, 一般包括: (1) 成立一个正式的风险管理组织, 此组织能确定风险监管流程; (2审计委员会 (向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 对公司整体风险监管流程进行定期的审核; (3) 确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并由定量分析工具来支持; (4) 公司最高管理决策层明确规定风险容忍程度, 并且定期进行检讨以确保公司的风险承受与公司的各项业务发展战略、资本结构以及现在和预期的市场条件相一致; (5) 在职责和分工明确的情况下, 保持业务、行政管理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调。

4、从资本管理方面控制风险, 即风险资本的配置及风险限额。

基于资本的风险控制政策主要表现为风险资本的配置 (止损点) 和风险限额, 根据各部门的风险监控指标及风险拨备制度有关规定等综合考虑, 由公司各业务部门对风险管理部的风险资本的限额进行投标, 风险管理部将风险资本的限额建议报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再将风险资本限额报批公司管理层, 由公司管理层决定各业务部门分配风险资本的限额, 风险管理部对各业务部门的超额交易进行限制。

5、建立和完善现代内部稽核工作机制。

证券公司应在开展非现场稽核的基础上逐级建立稽核预警系统, 采用IT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为稽核提供技术保障, 及时传递信息, 提高非现场稽核频率和质量, 为内部稽核提供预警。如利用财务软件的联网、同营业部平行清算的电子监控系统、公司公文系统等网络系统加强与各部门及分支机构的联系, 达到对经营管理、重要业务和风险环节的实时控制;在非现场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有重点、有目标地深入下去进行现场稽查, 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 还要积极探索符合证券公司发展趋势的稽核软件模式, 设立合适的内部稽核指标体系, 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 扩大稽核监督的覆盖面, 增强稽核监督的渗透力。逐步把稽核重点从对业务的合规性、合法性转移到经济效益、资产风险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稽核监督上来;把现场稽核为主转移到以非现场稽核为主、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相结合的轨道上来;把目前的事后稽核转移到事中、事前稽核中来。

6、加强对分支机构有效的动态管理。

证券公司的许多问题都出在分支机构的违规操作。因此, 证券公司应着力加强对分支机构的检查监督。通过实行授权经营、明确其业务范围、派驻监督人员等手段控制分支机构产生经营风险。对各个分支机构的监测和数据进行采集及分析, 对决策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操纵风险、自营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把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

摘要:证券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 证券公司在证券市场上集发行人、交易中介、投融资者于一身, 成为证券行业风险的聚集点。近年来, 证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如何在竞争中取胜, 实现风险与收益的配比, 也成为摆在国内券商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1]方红星, 王宏.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明涛.证券投资风险的计量、预测与控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3]陈峥嵘.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理念和风险类型[J].证券时报, 2003, (03) .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问题探析 篇9

1、公司治理结构失衡

我国证券公司的股东大部分都是国有法人机构, 股东性质单一, 这使证券公司不可避免地带有国有企业的弊病, 难以形成规范、健康的法人治理结构。突出表现在:

(1) 股权过分集中导致非效率的治理结构。

(2) 代理成本高, 效率低下。

(3) “内部人”控制严重。

(4) 激励约束不相容。

2、内控制度不规范

虽然每一家证券公司都有自己的内控制度, 但在实际运作中很难得到很好的操作和执行。制度风险主要表现在: (1) 制度空缺风险。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证券公司正常经营必须具备的基本规章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或因空缺而导致制度风险。 (2) 制度不严密风险。许多制度的设计, 从方便工作和扩张规模的角度考虑较多, 而从方便客户和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不够。 (3) 有章不循风险。证券公司中不少分支机构追求本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 有法不依, 有章不循, 对违纪违规行为护短或宽容, 对统一的证券行业规章制度, 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实用主义态度。 (4) 以简单的行政领导代替科学的制度规范。最突出的是重大的投资决策以及为防范风险而设计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不健全, 致使重大事项由少数人甚至一人说了算。当发生问题追究责任时, 又以集体领导、集体决定代替个人责任。如南方证券就由于内部管理混乱、挪用客户保证金、自营业务的巨额亏损以及操纵市场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实, 被中国证监会、深圳市政府宣布实施行政接管。南方证券挪用个人保证金约80多亿元, 机构债务约120多亿元, 两者相加超过200亿元。而南方证券在广州、上海、深圳等地的物业资产再加上全国74家营业所资产总和不足50亿元, 其拥有股票当时的市值总和也仅45.4亿元。 (5) 风险管理不严。严格有效的风险管理是证券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国际上一系列金融机构巨额亏损甚至倒闭事件, 往往与有关机构缺乏健全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 没有实施严格有效的风险管理有关。

3、风险控制作用和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

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 董事会将最终承担股东权益的减少或财务损失的责任。因此, 董事会治理公司的重点是风险管理,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风险控制体系高效运转的基础和保障。我国证券公司多为国有控股股份公司, 虽然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但是在权力制衡和治理作用发挥方面仍然存在软约束和不充分情况。董事会、监事会在风险控制决策和监督中信息获取渠道不畅, 与经营层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 使公司治理层面对风险控制决策和监督不力, 难以为公司风险控制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不但首先要确定风险管理战略, 而且对风险控制大多采用定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组合方式, 通过建立风险控制模型、运用统计技术等对风险进行定量测试和预警。我国证券公司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方面, 大多凭经验判断进行风险指标选取进行定性分析, 缺乏使用国际通行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对证券投资、创新业务或衍生工具操作进行风险对冲的实践和经验, 在风险控制方法和手段上与发达国家证券公司存在较大差距。虽然有学者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提出“风险—收益对应论”, 意在以最小化风险, 获取最大化收益, 但目前这仅处于理论探索阶段, 尚无可操作的定量模型。

二、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

1、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

证券公司应该建立起一套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应该监控到分支机构的管理、重要业务的管理等方面。

证券公司的不良资产很多都是分支机构违规操作或越权经营造成的, 对分支机构实行授权经营, 明确其业务范围, 才能控制分支机构产生的风险。对营业部经理、财务主管、电脑主管重要职位, 从人事组织上进行三权分离, 直接对公司的总部负责, 其任免、工资等与营业部全部脱钩。在重要业务的管理方面, 证券公司应建立资金管理制度、自营业务管理制度、证券承销及资产经营业务管理制度、经纪业务管理制度。同时, 要健全重要的管理制约制度, 如财务管理制度、电脑通信系统管理制度、稽查审计制度等。

2、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努力推动业务发展时, 要控制好各项业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1) 经纪业务的风险控制。要规避经纪业务的风险, 就需要从佣金标准、客户数量和结构、交易量及其结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使之优化以创造最大利润, 同时规避经纪风险。 (2) 证券承销业务的风险控制。随着证券发行中保荐人制度的实施, 证券公司投行业务风险越来越大, 证券公司要加强对企业的研究, 对企业的前景、业绩、财务状况以及市场具体情况等作出综合判断。 (3) 自营业务的风险控制。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以及证券公司制度的不完整性, 使得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证券公司应调整投资理念, 重新定位投资业务, 加强自营业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同时应重视中短项目投资、组合投资、价值发现与价值再造,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规避市场风险。 (4) 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控制。严格按照《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来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在条件不成熟时, 宁愿该项业务发展慢一点, 也要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3、应用数学模型等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

应当运用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 形成组织严密并能适时对风险进行监控的综合风险管理和控制模型。如借鉴证监会国际组织“资本充足率”的框架和计量与管理风险的Va R (Value—at—Risk) 模型, 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劲松:《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及内控制度建设》, 《金融经济》, 2010, (14) 。

证券管理 篇10

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简称SMA)是近年来会计学领域兴起的一门新型学科,是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如何快速适应变化不断的外部条件,企业资源如何在内部整合与利用,如何使企业内部流程相互协调以取得整体上更优的战略绩效.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涵义浅析

近年来,国外有关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以及实践运用研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国会计理论界对战略管理会计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所进行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和发展并不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否定和取代,而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对于管理会计的定义,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有不同的说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 1958年.美国的管理会计委员会(CMA)把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会计是运用合适的技术和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过去和未来的相关数据来帮助管理当局制定适当经济目标,并以实现这些目标做出合适的决策为目的。”(2) 1988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则定义为:“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计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分析和报告的过程”.

而战略管理会计不同于传统的管理会计,英国学者Simmonds把“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用于构建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战略有关的信息提供与分析。”Wilson等人则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重点强调战略问题和企业管理层所关注重心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通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有远见的战略,以图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加拓展了管理会计的范围。”也就是说,战略管理会计主要向管理层提供有关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者信息,客户信息等与企业竞争力构建有关的信息。国内有学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

从特点上看,传统管理会计更依赖于企业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其重点在于“知己”;而战略管理会计更加关注企业所处的行业及竞争对手的信息,重点在于“知彼”。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能使企业管理层洞悉行业的竞争强度和本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企业经营战略.因此,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较更具有长期性,长远性,更注重非财务信息的收集及对企业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始终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服务,其设计重点放在战略成本的计算、战略投资的选择、战略绩效的评价上。主要的分析工具包括: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预警系统分析法,作业成本分析发,平衡计分卡法,“五力”模型分析法以及SWOT竞争优势分析法等。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证券行业的应用

证券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本身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非常强,可谓“人才兴,则公司兴。”因此,充分利用战略管理会计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对我国证券公司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培养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首先,在制定公司的战略目标中,可以利用“五力”模型,分析供应商及客户的讨价议价能力,分析替代品的威胁,分析现有竞争者和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从而对整个行业的竞争态势有比较充分的了解。然后,可以利用SWOT模型,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战略管理会计分析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同时,帮助企业实现成本领先优势,差异化优势或专一化优势的竞争力模式选择。

其次,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证券公司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和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生存乃至做大、做强,就要更加注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培养,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实施方法,以实现企业绩效的持续改善。因此,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赢得市场竞争,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及时,准确地评价企业战略目标的执行情况。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把绩效管理的目标对象从个人转移到企业战略上来,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开放、积极、高效的绩效评价系统。一般而言,平衡计分卡的绩效指标设计包含下面四个维度:财务指标,客户关系指标,企业内部流程指标,员工的学习与成长指标。同时,平衡计分卡也强调了五个方面的平衡理念: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结果性指标与动因性指标的平衡,企业组织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的平衡,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的平衡.在证券公司的业务类别中,以营业部为基础的经纪业务具有收益短期性、周期性的特点,其利润总是牛市高熊市低。同时,证券公司的投行业务具有周期长,财务类指标见效慢的特点。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方法还是利用平衡计分卡,侧重于对客户维度的考核。一方面,有利于投行部客户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

最后,在证券公司的所有业务中,自营业务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其风险类别主要有交易方式风险,交易对象风险,利率变动风险、市场大幅波动风险、交易标的流动性风险和投资决策风险。当前,我国证券公司自营业务中主要是按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与反馈等四个步骤来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利用战略管理会计的预警系统分析方法,可以对自营业务的风险控制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在预警系统设计中,可选择两类指标,一是宏观指标,如GDP增长率、利率、通货膨胀率、进出口顺逆差变化率等;二是微观指标,如市场的交易量、证券的开户数等。通过这些指标的设计,可以为控制自营业务的风险提供重要的参考.

管理当局任证券市场危机中的作用 篇11

在维护市场有效时,一般有三种政策:投资者保护政策,最后贷款人政策,买卖约束政策。

投资者保护政策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公平的市场规则对于投资者而言至关重要,完善的制度建设对于投资者的作用是巨大的,这样投资者才会对资本市场有信心。在充满巧取豪夺的市场中,往往中小投资者成为牺牲者,只会迫使这部分投资者远离证券市场,只有在有广大中小投资者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前提下,资本市场才有可能达到有效的市场,才能实现投融资各有渠道,保持金融市场正常健康的快速发展。而在中国的证券市场历史上经常可以看到,各类财务造假,内部人提前得知各类信息,利用信息优势在资本市场兴风作浪,大肆掠夺中小投资者,一些大资金利用信息和资金优势玩弄股民于股掌之中,长期做庄于某些股票,即使是公募基金直接表面是独立投资,实质也是抱团取暖,甚至互相联合起来操作某些股票市场。事实上,各类研究已经指出,没有建立对中小投资者形成有效保护的法规制度所引起的后果非常严重。会导致中小投资者完全丧失对证券市场的信心,而信心对于维护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整个资本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于中小投资者,研究表明能对投资者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强有力且完善的法律保障的国家,往往在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能取得很大的发展,不但公司的规模大,而且能够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本的公司也多,在这些国家中资本市场才更有效,价格也能准确地反映了各个公司基本价值。同时也有各种证据表明,当一个国家缺乏对投资者保护时,各类基金公司不可能有效地维护资本市场的运行,这是因为基金公司的投资者也是各类散户组成,但看到资本市场大幅下跌后会要求赎回基金,而在股市大幅上涨时候,各类基金公司会大势宣传销售基金,中小投资者有很大部分会通过直接购买基金公司的份额间接持有公司股票,这样再股市暴涨时候,基金公司的大量发行会形成火上浇油造成股市再度大幅攀升,又会再次形成投资效应,再度吸引后来新的中小投资者购买基金,一直到全民炒股时候吗,没有新的资金进入,这时候股市将会大幅下跌,导致一部分风险意识高的投资者先行赎回基金,基金不得不被迫卖出股票,这样股市的大跌再度导致其他投资者跟风效仿,纷纷要求赎回基金,这样又形成有规律的股市大跌。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上从1990年上海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就没有逃脱这个怪圈,基本都是牛熊分明的股市走势。因此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重在立法和执法上,完善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做好各项立法工作,保护好中小投资者利益,立法严谨完善、执法严格有效是对投资者利益的最好保护。同时,还要加强行业自律,把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放在首位。这些制度建设对市场的活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政府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的最主要作用之一。而不是看到股市上涨就怕以后大幅下跌作出各种直接干预,而在股市下跌的时候有出台各种办法限制交易。

为了避免投资者被剥夺,政府干预的形式是要制定一系列法律制度,如:信息披露制度、對管理人员滥用和“掠夺”他人财富的法律惩处制度、破产程序中债权人利益优先制度等,还要有对制度有效执行的制度,如建立起尽职尽责的、清廉的执法机构和管理机关等。没有对投资者的保护,金融市场将会是一盘散沙。

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后,美国开始反思股市崩溃的原因,采取了一些列制度性措施来稳定资本市场:通过了建立了各种保护公众投资者的法律和规则。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及配套《规则》或《规定》构成了美国证券监管的基本框架,成为联邦证券法上民事责任的主要法律依据,并对后来美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基石的作用。此后美国证券市场的联邦立法大都基于《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的基本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修订和补充。1933年证券法确定的两条原则至今仍被世界各国证券监管奉为“圣典”:一是向投资者提供与公开发行有关的财务资料或者其他信息;二是不管法律是否要求发行的证券必须注册,都禁止证券发行中存在任何误导、欺诈和虚假陈述。

最后贷款人政策

最后贷款人政策是政府间接干预市场的另一种方法,这种干预强度相对要大一些,在有些国家发生金融恐慌出现非理性下跌时候,政府作为最后贷款人会通过向流动性发生困难的公司提供无息或者低利息借款,从而有效防止资本市场的非有效崩溃和由此引发更大的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进而殃及到实体经济的衰退。但是这种这种方法存在很大争议。

2008年的次贷危机这一时期,美联储悉数使用了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相应的政策手段,对金融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干预:公开市场操作,注入流动性;降低联邦基金基准利率;降低贴现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并没有直接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向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

买卖约束政策

在股市大幅度上涨或者下跌期间,政府直接出台限制交易措施,例如限制大股东减持,有时候甚至会禁止证券公司自营盘、基金公司卖出股票以减少投资者的恐慌。甚至禁止利用股指期货做空股市。

问题是:很难相信冻结价格(不管是货币还是证券)或防止它们下跌的措施,会是防止恐慌的好方法。政府稳定价格的办法会招致投机者更多的反政府操作,经常出现的结果是尽管付出很大代价去稳定价格,但对崩溃局面仍无济于事。罗尔(1989)的研究表明,他对1987年在许多国家发生的股市崩溃的程度进行比较后发现,那些限制股市价格变动的市场并没有因此就出现价格跌幅比较小的现象。而中国政府在2015年7月股市暴跌中出台限制做空期货,限制大股东减持,并没有有效减低市场恐慌。

关于政府试图稳定甚至管制证券价格是争议最为激烈的,这一政策最突出的例子是固定汇率政策。这一手段有:为防止汇价大幅下跌买进目标货币,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大藏省和1998年香港金管局所为;停止交易或设置终止交易机关,以防出现恐慌,为防止价格剧烈波动,提高与交易相关的各种税率。2015年6月15日后中国股市暴跌促使政府出台了限制交易的措施,为防止股市大幅波动,防止投资者出现非理性恐慌,出台了熔断机制,然而事与愿违,熔断机制正式实施后,反而造成市场极大恐慌,甚至出现在该制度下市场只交易半个小时不到即全天收盘的奇观,最后不得不暂停熔断机制的实施。运行四日,熔断机制即暂停实施。

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浅见 篇12

一、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风险管理中出现的相关缺陷和不足

( 一) 债券投资的风险管理缺乏扎实的根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证券市场也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由于其缺乏先天的发展条件, 而且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所以导致债券投资的风险管理缺乏扎实的根基。另一方面, 我国政府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宏观调控的地位, 这就给证券市场的发展增添了非市场化的色彩, 而且它也要承担相应的政府意志, 这种债券市场的政府化也影响着债券投资风险的管理。在证券市场中, 既要接受来自大量投资饥渴的国企的上市融资以及再融资, 又必须应对一些非流通的法人股和国有股, 长期以往, 必然会使投资行为变得短期化, 而且也会导致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增大、频率增多, 给债券投资风险管理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 二) 债券投资缺乏完善的市场交易制度

在债券投资的过程中, 也缺乏相应的市场交易体制。从我国现阶段证券投资的种类来看, 还是比较单一的, 债券投资组合种类的选择有限, 在借助多元化资产组合来减小非系统的投资风险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此外, 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说, 仍然缺乏相应的规避方式, 风险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依据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好顺势转化, 而且也无法完成风险的对冲规避, 这就极大地阻碍了债券投资风险能力的提升, 增加了债券市场的不稳定性。

( 三) 债券投资风险的管理没有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从我国目前的立法情况来看, 针对投资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缺乏, 因此, 在债券的投资过程中就存在许多的制度漏洞。另一方面, 针对投资比例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说明, 从而使投资比例变得非常模糊, 降低其可操作性。此外, 在债券投资的实际运作过程中, 公平公正以及权威独立的第三方监督问责机构不完善, 而这一过程主要依赖投资管理人的自我约束是不能体现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监管力度的。

( 四) 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制度存在漏洞

在证券公司的的经营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发展这样一个规律就是:“谁的股份最多就听谁的”这样一种现象, 而且公司的高管或者高层决策者往往受雇于公司的股东, 而决策者往往有容易受股东的控制, 在债券投资经营的过程中也会优先照顾股东的经济利益, 这种现象就与债券投资的初衷相违背。此外, 公司经理人的职能和权限过大, 就会出现管理失衡的现象。所有投资决策都有经理人来决定, 这样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期的风险。

二、强化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 一) 构建完善的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系统

随着经济社会市场化的发展, 金融债券也要顺应整体市场的发展趋势, 不断向市场化迈进, 从而为债券投资风险的管理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证券公司要合理解决公司内部的股权分配问题, 逐步建设起完善的公司法人管理结构, 转变人们对证券公司重筹资、轻转制的固定印象, 从而使投资风险管理机构能够保持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并且能够以认真分析的态度来践行安全投资、扩大收益的理念, 以降低投资难度和成本。此外, 我国的债券市场要树立长远观念, 立足自身, 放眼世界, 积极响应经济全球化的号召, 努力与世界接轨, 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 能够有效提升投资的管理效率, 而且能够促进国内市场的繁荣发展。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也能够降低市场的波动幅度, 减少波动的频率, 提升债券投资的风险管理力度。我国的债券市场虽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从目前整体的市场发展状况来看, 债券投资仍然处于新兴产业, 并且正在走向与世界转轨的不成熟状态, 而且结合投资风险的大不确定性因素, 对债券投资风险的评价必须由单一的收益性评价逐渐向收益性、流动性以及风险性相结合的综合转变, 使评价能够完整全面。从现阶段我国债券投资风险管理中的相关问题来看, 从制度制定、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改革, 使证券公司能够主动进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 从整体上提升公司债券投资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的预见、识别和消除能力, 从而有效促进证券公司债券投资产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 二) 逐步强化对债券投资业的监督和管理

对债券业的监督和管理, 能够有效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化发展。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得证券公司能够在一种约束的条件下进行公正合法地经营, 降低债券投资的风险。首先, 我国政府已经颁布多项与债券金融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基金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监督和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这些法律法规, 抓住时机进行监管, 从而提升证券业的自觉性和正规性。针对各项法律法规中的可操作性部分, 监管部门要切实落实, 进行周期性的监督和巡访,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发现证券公司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惩处, 树立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债券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流动性, 为了有效避免操控市场价格现象的出现, 要对投资比例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 消除其模糊性的因素, 防止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弄虚作假。此外, 证监会也应该发挥其作用, 明确指定一些具有证券投资从业资格和强烈工作责任感的第三方的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 对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机构进行核算和检查, 建立健全的责任问责机制, 从而提升企业管理的自觉性、公正性以及均衡性。如果证券公司能够在监管之下合法经营, 那么就能够有效促进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的抵御能力。此外, 也要有完善的市场准入、退出体系, 根据市场需求一定程度地降低市场准入标准, 从而增强债券投资产业的竞争力。

( 三) 建立健全的债券投资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

在对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从投资的决策、适当的授权、业务操作、风险控制及监控、信息报告等多方面规范、指导、管理债券投资业务及风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根本出发, 从制度本身出发, 消除由于制度上的不足而带来的风险。在债券投资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时, 要重点对其公司内部的股东出资情况以及管理决策层进行分析和调查, 对股东的经营事迹以及信用情况要做出一个详细的总结和归纳, 从而使企业内部能够形成一种和谐均衡的股东和决策者关系, 而且也要是投资的管理决策者的决策与股东的利益相隔离, 同时也要切实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在加强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 必须保证公司监察工作人员与董事之间具有各自独立的职权, 并且杜绝董事、高管与监察人员之间出现经济联系,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各个部门、各个工作人员能够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为降低风险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背景基础。上文针对债券投资风险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介绍中提到了部分企业存在投资经理人的职权过大的问题, 这种现象及其不利于企业内部的均衡发展。证券公司要从制度层面出发, 对债券投资过程中各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及其职能做出明确的限定, 各司其职, 比如证券公司要成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对公司各种类的投资进行总体的规划。再如研发工作人员在坚持科学统计的基础上, 采取定量的研究方式对各种投资品种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选择, 并向公司投资经理人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投资建议, 经理人在对其进行评估之后, 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这种完善的工作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债券投资的风险, 使公司的各个部门都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总而言之, 对证券公司来说, 有效的债券投资风险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的经营活动以一种更加平稳健康的态势发展, 并且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尽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 我国证券公司的债券投资在风险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缺陷, 但是, 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断找出制度、监管以及市场结构等方面的不足, 并且抓住这些问题, 及时解决, 一定能够给我国的证券市场带来健康的发展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 金融债券市场也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从我国现阶段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 其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市场环境。在债券公司的经营过程中, 债券投资作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并且已经成为当前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但是在债券投资获利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种种风险。本文主要针对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风险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能够有效降低投资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证券公司,债券投资,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黄宪, 金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 2004 (11) .

[2]吴冲锋等.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述评[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10) .

[3]甘爱平, 曲林迟.产业投资基金公司治理关系引起的风险与防范[J].经济论坛, 2009 (04) :51-53.

[4][美]艾伦·J·马科思, 亚历克斯·凯恩著.投资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王昕, 殷仲民, 陈俊尧.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分析[J].经济问题, 2006 (12) :57-59.

上一篇:二次回路故障论文下一篇:灭菌器故障检修